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1.养士之风盛行

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一国之内公室与私门的争斗也愈演愈烈,因之养士之风盛行。士阶层的活跃,为战国时期私学和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而养士之风的盛行更促进了私学的发达和百家争鸣的展开。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在诸多学派中,思想学术地位最为重要者确为儒、墨、道、法、名、阴阳诸家。在教育方面颇有造诣的则为儒、墨、法、道诸家。

(1)儒家

儒家在孔丘之后的著名学派中当首推子思、孟轲一派。这一派继承孔丘“仁学”思想,提出充分肯定人的主观作用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在当时并未受各国执政者重视。儒家中另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派别为荀况学派。荀况提出“礼治”主张,确认封建等级制度的天经地义,并提出“性恶论”,作为其以“外铄”为特征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根据。荀况的思想更为适宜走向统一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

(2)墨家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是与儒家相对立的学派。墨家主张消除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在教育上信奉经验与实践,讲究思维训练,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价值等。

(3)道家

道家学派是由老子开创的。老子对事物的辩证法有极深刻的研究,并主张“自然”、“无为”。但却怀疑人类文明的价值,幻想退归“小国寡民”的社会,表现了避世的思想特点。老子之后,道家也流派众多。其中,庄周一派被认为是道家正宗,它将老子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极端,鄙弃和否定社会的一切,追求精神的逍遥和对大自然的仰慕,表现了遁世主义和相对主义。庄周与老子并称“老庄”,作为出世思潮的代表,对魏晋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法家

法家是新兴地主阶级最为激进的思想代表。法家主张凭借实力和暴力求得统一,反对德化,主张法治,强化君权。这就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指导思想。法家对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对人的价值表示轻视,其思想和实践留给后人很多教训。

在百家争鸣中教育问题始终是一个中心问题,因此,百家争鸣也意味着教育思想的争鸣、教育理论的发展。

3.私学发展

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展开,促进了私学的繁荣。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则为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1)儒家私学

儒家私学的创始人是孔丘,孔丘死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代表的“孙氏之儒”。

(2)墨家私学

墨家私学创始人是墨翟。墨翟有“北方贤圣人”之称。由于墨家是个代表小生产者的学派,这就决定了墨家私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墨家私学主要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其次,墨家私学既是教学团体,也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

(3)道家私学

道家思想和道家私学产生在春秋末期,盛行在战国时期。道家既有教育实践,加之这又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的学派,就必然会在教育方面有所创见。尤其是老庄,尽管他们关于教育、教学过程未必有多少具体见解和主张,但他们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分析社会和文化教育,确也提出不少独到见解,甚至触及了一些教育的本质问题。

(4)法家私学

早期法家以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为代表,商鞅的出现,意味着法家的成熟。后期法家以韩非与李斯为代表。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李斯则是将法家理论引向实践道路的人。从商鞅到韩非又到李斯,这就是法家理论由形成到付诸实施的过程。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1.稷下学宫始末

“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早在齐桓公田午当政时期就已创立(约在前370~前360年间),距今2370多年。

(1)稷下学宫创设的历史条件

①政治条件。随着封建制度在齐国确立,为了适应对内政治、经济变革,对外争霸称雄的需要,齐国统治者不仅要招纳、网罗天下贤才,而且还想培养、训练新一代贤士。因此,创办稷下学宫就成为田氏代齐后历代齐国统治者的明确意识。

②经济基础。齐国偏离征战频繁的中原,有安定的生产环境,因此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较发达,境内人烟稠密,是一个富强大国,具有兴办稷下学宫的经济条件。

③养士之风兴盛。齐国田氏向来重养士,取得国家政权之后,凭借国家的力量扩大养士规模,并加以组织化、制度化。稷下学宫也就应运而生。

(2)稷下学宫的兴衰

稷下学宫创于何时已难确考,约在公元前4世纪60年代左右。学宫创设后历经齐桓公、威王、宣王、湣王、襄王、齐王田建六代,历时约150年。学宫创立后始终与齐国政治发展息息相关,也注意发展文化教育,招徕和培养人才。公元前221年,秦军攻入临淄,田建投降,齐国亡而稷下终。

2.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稷下学宫的出现意味着先秦士阶层发展的登峰造极,也表现了养士之风的制度化。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稷下学宫与之前的官学、与同时代的一般私学、与以后时代的官、私学校相比,都显得独具特色。

(1)稷下学宫的性质

①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由于养士、用士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目的,这就决定了它是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同时,稷下学宫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齐国官方并不多加干预。从此意义上又可以说稷下学宫是私学。

②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学宫的创设以“招致贤人”、“得士以治之”为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学宫不是一所以普及文化知识为己任的基础学校,而是一所以学术活动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府。同时,稷下学宫还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资政议政机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干政议政作用十分突出。

(2)稷下学宫的特点

①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在稷下的各

家各派的学术地位都是平等的,欢迎游学,来去自由;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政治多元使百家论辩成为风气。学术论辩带来稷下诸子学派的吸收、交融和分化、嬗变。

②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发扬了礼贤下士的风格,给稷下学者非常优厚的待遇。“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学者们的很高政治待遇。待遇优厚还表现在物质待遇上,对稷下先生优越的物质待遇甚至惠及其弟子,也是稷下学宫能长期兴盛的重要原因。

3.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稷下学宫存在的1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它留给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1)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稷下先生千有余人,在先秦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他们的议论自由受到制度化的保障,且能凭借独立的集团力量,以自己手中之“道”与王侯之“势”相抗衡。

(3)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其办学形式、智能特色、教学形式以及办学方针等都是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它们并称“世之显学”。墨家创始人墨翟是继孔丘之后的伟大思想家。他创立墨家学派,并使之与儒家对立,真正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1.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

墨翟,世称墨子,宋国人,一说鲁国人。生卒年无从确考,基本上生活、活动在战国初年。墨翟出身卑贱,常自称是“鄙人”、“贱人”。从思想倾向看,他代表着“农与工肆之人”利益。墨翟学于儒而不囿于儒,能够自成一家,并且是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思想家。

墨翟和墨家私学曾经兴盛一时。墨翟建立的墨家学派有政纲、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由于它是一个来源于劳动群众的团体,因此雷厉风行,长于行动,但也过于盲从,显得缺乏理性。

研究墨翟和墨家学派的资料主要就是《墨子》,基本上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

2.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1)教育作用

墨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他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墨子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提出了“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墨家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

(2)教育目的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即“兼士”或“贤士”,又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批判、否定那种用人以亲、以势、以财而不问贤能与否的腐败政治和社会不合理现象。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德行的要求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

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

3.教育内容

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墨翟及其弟子确定了一套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几类。

(1)政治和道德教育

墨翟以为当时民众最大问题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此为“三患”。而王公大人们又在寻求着“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此为“三务”。解决“三患”,实现“三务”是墨家的理想,措施就是:通过“兼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睦;通过“非攻”去除“强凌弱、众暴寡”的非正义征战;通过“尚贤”破除世袭特权,实现贤人政治;通过“尚同”统一人们的视听言行;通过“节用”、“节葬”、“非乐”制止费民、耗财;通过“非命”鼓励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强不息;而“天志”、“明鬼”则表明天与神鬼通过惩恶赏善的意志力量,来约束下界的统治者谨慎行事。就是通过这多方面的教育,来养成兼士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2)科学和技术教育

墨家的科学和技术教育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墨家的科学教育有很高造诣,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

(3)文史教育

墨翟不重视文史教育。他认为儒家的六艺之教具有腐朽、寄生的特点。因此,墨翟以为只须学好与实现“兼爱”有用的主张和本领,并多实践即可。墨翟的主张有批判儒家六艺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际的针对性,却也表现出某种片面与狭隘性。

(4)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目的在于锻炼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首先,墨家以为人的认识与言谈(理论和观点)是否正确,需要有衡量标准,即所谓“言必立仪”,因此是非可明。

其次,墨家强调必须掌握思维和论辩的法则,即形式逻辑。要求凡事都要有根据,要讲出道理,合乎逻辑,说服他人,战胜论敌。

墨家的教育内容很有特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它们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堪称伟大的创造。

4.论教育方法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方法也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而与儒家有较大不同。

(1)主动

墨翟不满儒家“拱己以待”的教育方法。他认为那种方法太不主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墨翟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但又忽视了启发,忽视了学习必须具备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2)创造

墨翟批评儒家的“述而不作”,主张对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东西能更多一些。这既反映了墨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表现了他的学习与教育方法——重创造。

(3)实践

墨翟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墨家的实践除了道德的和社会政治的之外,还有生产的、军事的和科技的。

(4)量力

墨翟是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的,他十分注意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墨翟的量力要求具有两方面含义:其一,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其二,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量力方法的提出,表现出墨翟对教学规律的把握。

作为儒家教育思想对立面出现的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包含有不少合理主张,尤其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与实行的。所有这一切都使墨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四、孟轲的教育思想

“孟氏之儒”是儒家学派中一个重要学派,被视为孔丘嫡传,其代表人物就是孟轲。

1.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孟轲,字子舆,世称孟子,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轲的教育思想散见在《孟子》各篇之中。

在政治上,出于统治者的长远利益,孟轲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其“仁政”主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制民之产”,使人民都成为小土地所有者。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要注意民心向背,尊重民意,收取民心,进而获取天下。

(3)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仁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是教育。

2.“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是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就发源于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但是由于后天接触的环境不同,有人因各种物欲影响,失去其善性,从而为恶,所以需要进行教育,否则人就要变为禽兽。

所以,孟轲的“性善论”指出了: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3.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孟轲的“性善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了先验主义,另一方面表现了对人本质的深刻认识。正是在对人本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孟轲阐述了对教育作用与目的的看法。

(1)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在孟轲看来,人所具备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理倾向,不过是仁义礼智的起始点或可能性。可能不等于现实,要将“四端”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需靠学习与教育。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2)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个人角度上,是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在社会角度上在于“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处理好这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的全部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

4.论理想人格

孟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孟轲曾经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矣。”以为世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是内在于每个人自身的,这就是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这些精神财富的价值远远高于外在于人的物质财

富和权力地位。依此价值标准,孟轲对他所追求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实现这一理想人格,孟轲认为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1)持志养气

志,即人的志向,或信念与追求;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所以孟轲要求士人必须“尚志”。志与气又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的:“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孟轲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配义与道”就是“养气”的方法:一方面是“志于道”,坚定不疑;另一方面是行每一件应行之事,也就是“集义”。明道不移,集义既久,浩然之气就会毫不勉强地自然而生,所以人的精神境界是靠“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不能通过拔高的方法为之“助长”。

(2)动心忍性

动心忍性即意志锻炼,尤其是要在逆境中得到磨砺。孟轲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

(3)存心养性

虽然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孟轲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所以孟轲主张寡欲。一个人欲望很少,那善性虽有所丧失,但也很少;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那善性虽有保存,但也很少。要真正做到寡欲,就必须发挥人的“大体”——理性思维的作用。

(4)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即“厚于责己”。孟轲认为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

5.论教学

孟轲的扩充人所固有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深造自得”

孟轲指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据此,孟轲尤其主张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要求读书不拘于文字和词句,而应通过思考,去体会深层意蕴。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2)“盈科而进”

“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孟轲以为“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的过于迅疾,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确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下一个洼坎,未注满时决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这就是“不盈科不行”,“盈科而后进”的道理。他还通过“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注意到教学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揠苗”的方法去助长,否则是非常有害的。

(3)“教亦多术”

孟轲很强调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提出“教亦多术矣”,一切因人而异。

(4)“专心致志”

孟轲以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轲认为,人们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其天资的高低。

处在战国中期严酷的兼并战争时代的孟轲,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问题的注重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他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对“大丈夫”人格理想的议论,对教学过程的表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

用的提倡。孟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气节、民主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启蒙作用。

五、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1.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荀况所处的时代,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行将结束,已基本上形成秦、齐、楚三国对峙的局面。战国到了末年,社会历史发展已有了进行总结的客观需要。与时代的统一趋势相一致,思想学术的发展也出现了融合的特点与趋向,客观上需要有学者承担总结、梳理工作。荀况、他的学生韩非,以及《吕氏春秋》的作者们就担负了这一使命。荀况可谓是整个春秋战国思想的理论总结者。他的王霸统一的政治思想,自汉代以后始终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生着实际影响。尤其是在儒家经典的传授方面,荀况的作用远过于孟轲。孔丘整理的“六艺”后来多经荀况传授。从学术发展史上看,荀况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况的“性恶论”是在批评孟轲的“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1)“性伪之分”

荀况以为,孟轲的根本错误在于不懂得“人之性伪之分”,把应当属于后天“伪”的范畴的东西也归之于本然的人性了。而所谓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荀况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果任凭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伪”是与“性”相对的一个范畴。“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荀况以为,孟轲所说的人性“善”,实际上是“伪”,而不是“性”。所以荀况指出,在谈论人性时,首先应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

(2)“性伪之合”

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只有素材与加工的结合——“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尽管荀况以为人性恶,但他没有忘记人毕竟是人,所以他又强调了性与伪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统一,这一观点就把他与法家区别开来了。

(3)“化性起伪”

荀况以为,因为人性恶,所以需要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改变自己的本性,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时期的磨练,而不再恢复到原初的本性,因此,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荀况认为,“化性起伪”,使“涂之人能为禹”,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说:“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只有寻求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作用的协调与有序,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了。

3.论教育目的

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也出于其礼法兼治的政治理想,荀况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即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其中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对从未闻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自如地治理好国家。教育应当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荀况以为,教育培养各类人才,要依据德才兼备、言行并重的标准。德,即既忠于君主,又保持自身的独立人格;办事公正,是非清楚;不追求物欲的满足。才,则是指能运用礼法,自如地治国。荀况还提出了选才的标准,认为:言行俱佳者,“国宝也”;拙于言而擅长行者,

“国器也”;长于言而拙于行者,“国用也”;口善言,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荀况教育目的的思想具备了一些新特点,对后来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荀况的思想代表了儒家学者与现实政治进一步结合的一个过渡环节。

4.论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况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传播,认为儒家诸经已经囊括了天地间的一切道理。荀况特别强调学习《诗》、《书》、《礼》、《乐》、《春秋》和《易》等儒家经籍,尤重礼乐,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乐的教育作用也很大,礼可使上下有别,乐可使上下和谐。

荀况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其影响在于:从中国经学史上看,这是很大的功绩。秦的焚书坑儒毁灭了不少传统文献,传下来的一部分中的相当数量得益于荀况的口耳相传。从中国教育史上看,由于荀况的传经,使先秦儒家经典得以保存,这就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了经典教科书,为文化、思想的定于一尊提供了依据。

5.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荀况以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由闻见、知、行这几个阶段构成。

(1)闻见

荀况以为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于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但是,他又意识到感官和闻见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有“各有接而不相能”的特点,它们只能分别反映出事物之“一隅”,而无法把握其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因此,荀况主张“善学者尽其理”,在闻见基础上学习必须向“尽其理”阶段发展,这就是“知之”。

(2)知

荀况认为,学习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地应对前所未遇的事变,措施对于事变的合宜一如符节相吻合。这就是知—思维这一学习阶段的意义。荀况重视思维作用,还具体提出了一些发挥“心”的功能的方法:

①“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即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②“虚壹而静”。荀况认为,“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首先,心能接受与储存来自外界的知识,这是“藏”;但又不能让已获得的知识成为成见,妨碍新知识的接受,这就是“虚”。其次,心能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这是“两”或“多”;但心一旦专注于此物,就不能被为心所感的他物干扰思索,这就是“壹”。再次,心始终在活动着,这是能动;但是又要不让无关思考的心的活动扰乱正常的思索,这是能“静”。心的既能藏,又总是虚;既能两——兼知众物,又能壹——潜心一物;既能开动思考,又能宁静如水,这就达到了“大清明”的状态——既在积极活动,同时又在更高水平上清醒地把握它,使思维成为广则能兼,专则能深,亦动亦静的活动过程,就可以“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大清明”是为了“知道”,但“大清明”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那就是“体遭”——行。

(3)行

荀况以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在荀况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性质,它的最终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方能得到验证,只有到此时,“知”才能真正算“明”了。而荀况所谓行,也同样是指人的社会实践,如个人的品德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

荀况的学习过程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完整步骤序列,对此作如此明确而系统的表述,

这是荀况的贡献;但把学习终止在行,则给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人文、社会特点的形成带来了消极影响。

7.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在先秦儒家诸子中,荀况是最为提倡尊师的,表达了与孔孟颇为不同的见解。

(1)荀况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荀况以为,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他的施教实现的。

(2)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甚至认为背叛教师,不依师法言行者,人人都应当唾弃他。

(3)荀况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他以为,为师之道就在于: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至于简单的传习学问,是不足论的。

荀况的强调尊师,既出于其“性恶论”,也与当时时代的统一趋势有关。国家的统一客观上要求加强对人思想意识的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教育实现的,而教师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荀况的尊师思想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荀况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了“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对的教育“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荀况对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和作用的阐发,都颇具新意,予人启发,其中不少主张及其实践对后世历代封建教育与政治发生过实际影响。

六、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学派起于春秋末而盛于战国,因其代表人物老聃、庄周以“道”为学说中心而得名。道家之道是指宇宙本体及其法则,这就使其学说有了截然不同的起点。

1.老庄及其道家学派

(1)老聃和庄周

一般认为道家的开创者为老聃。其学说的核心是“道”。它是关于宇宙本体、事物规律和认识本质的概括。他对事物运动的辩证法有深刻的认识,对世事常有出人意料的理解。对政治、道德等人类社会实践,他主张以“自然”、“无为”为法则,怀疑甚至蔑视向为人所重视的文化传统乃至人类文明。这成为道家思想的基本出发点,表现了与儒、墨、法各家学说的明显对立。

庄周是道家直系,他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而与儒、墨相抗衡。庄周将老聃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对立的主张推向极端,鄙弃和否定社会的一切,而大力崇尚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逍遥。他以为物我无别、是非无准、死生无待,表现了自然主义、遁世主义和相对主义。

(2)黄老学派

一批活动在稷下学宫的道家学者,因抬出黄帝来发明老子之术而被称为黄老学派,其中有田骈、慎到、环渊、接子等人。他们发展了《老子》书中对社会实践成败、得失的研究。将思想兴趣由宇宙人生转向“君人南面之术”,表现了人世精神,而与法家、兵家有所契合。

(3)道家学派的发展历程

从老聃到庄周和稷下道家,道家学派沿着两条道路发展。到西汉早期,黄老学派政治上颇为得势,成为居诸家之上的显学。而庄周派却始终甘于寂寞,更多地通向着魏晋风度。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逝去,绝对遁世的道家已不复存在,超然独立、卓尔不群的出世精神逐渐转为积极干世、随遇而安的人世态度,成为一种新的思想形态的构成要素。

2.论教育的作用

道家提倡顺其自然的教育,行“不言之教”,认为强人所不欲的教育将不会有好结果。而教育的作用应当侵削人的头脑而增强人的肢体,削弱人的社会性而扩张人的自然性。

一方面,道家指出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所伴随着的丑陋甚至罪恶。在社会进步过程中,人们在变得越来越聪明的同时丢失了纯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然而,道家却因为文明发展伴生着罪恶而否定文明进步的意义,主张抛弃文明,这是一种片面的虚无主义主张。另一方面,道家指出国家、法律、道德等社会管理手段对人和人性的束缚甚至摧残,这种现象在传统社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然而,道家却因此否定国家、法律、道德等的存在价值,倡导社会治理中放弃文化、文明的愚民政策,这样的思想应当成为后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启示。

3.论理想人格

道家对理想人格的论述以庄周的观点为代表。《庄子·逍遥游》中描绘了一种理想人格:“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神人、圣人是指那些对于是非、功名、利害、生死一切都无动于衷,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的人,即具有逍遥人格的人。但至人、神人、圣人、真人等毕竟不是尘世生活中的人格,基于现实,庄周认为衡量圣贤的标准就是对自然天性的遵循。并且指出,以自然原则来考察,世俗中君子与小人的位置恰恰应当互换,那是由于圣人、君子是受仁义之累最为严重的,因此也是自然天性丧失得最为严重的,人们的人格榜样就不该是他们。

庄周的人格理想表现了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其实质乃是为了破除仁义礼法的羁绊,抵制社会义务,在“无己”的名义下大大地张扬有己,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应当造就特立独行的逍遥人格。

道家的圣贤观对儒、墨学派的人格追求和世俗观念是无情的讥讽,指出了世俗的圣贤观念的虚伪和不公正的一面,对后世的人格理想观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4.论学习与求知

(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①老聃强调,人的认识也应当以清静无为为前提,首先须去除一切杂染,平心静气,顺其自然,不执著于自我,自然就会获得智慧、进步和成功。

②庄周同样也鄙弃学习和认识中的主观、矫饰,提出“虚而待物”的“心斋”主张,要求在学习中能够抛弃任何主观成见。庄周指出,人们的学习如要把握住“道”,必须先破除“一曲”之蔽,广博地察物,客观地求知,全面地看问题。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①道家提倡广博地求知,但他们却清醒地指出人们不能陷溺于博学。在此问题上,老聃与庄周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但二者的共同点则在于强调理性在人的学习和认识中的作用。

②关于知识与人的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庄周认为,人生有限,宇宙无穷。面对无边无际的自然和宇宙,人的认识能力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所以,人不能也不应以“有涯”的人生去追随无涯的知识世界,否则就会“迷乱而不能自得也”。庄周对人的认识能力是怀疑的,却揭示了学习与求知中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3)“闻之疑始”

①道家是一个十分善于怀疑的学派,在他们眼里可以说无事不可以怀疑。庄周叙述了治学闻道的过程,告诉人们,学习固然须从书本和已有的知识、法则人手,但最终还是要对已有的书本知识本身提出疑问,甚至对事物的根本提出疑问。庄周对自然现象是怀疑的,对社会现象是怀疑的,对人的意识也是怀疑的。最有价值的,是他对已经开始被人奉为圣人的孔丘及其所倚仗的六经的怀疑。

②从《庄子》书中,还可以看到庄周列举了大量社会下层劳动者及其出神人化的劳动技艺的事例,这些人物表达了庄周对社会的尊卑、贵贱、智愚秩序的怀疑,通过赞美贫者、贱者、丑陋者,告诫人们求知、学道不必尽去读圣贤书,完全可以凭借个人的智慧自成一格。庄周的思想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启示人们在学习中避免凝固、僵死的思想习惯。

5.对道家教育思想的评价

道家教育思想的特点是反对人为和反对教条。道家反对人为,首先是深刻地揭露了社会发展所伴随着的罪恶,因此具有反抗的意味,但道家仅仅抓住乃至放大了社会罪恶的一面,而否定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其次是反对教育对社会原则的遵循,他们敏锐地看到了教育中社会原则与自然原则的矛盾,尤其是指出了人的自然本性如何保存的问题,但却夸大了两者的冲突,由此主张摒弃人对社会原则的服从。道家反对教条,首先是反对儒、墨等家学说及其所尊崇的圣贤,认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依据什么去相信所谓圣贤;再次是反对恒常不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事物是变化不居的,思想自然需要因时因地而变。道家教育思想作为儒、墨、法等家主张的反对者,给予人颇多启发。

七、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从商鞅到韩非

法家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郑国执政者子产。最早从学者立场、以法理为依据论法的法家人物是魏国人李悝(约前450~前390年),他曾为魏相,著有中国第一部刑法法典——《法经》。真正使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趋于对立的是李悝的学生商鞅。商鞅在秦执政2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商鞅有《商君书》存世,其中也掺入了商鞅一派法家后学的著作。商鞅死后将近60年,韩非出生,当时已是战国末期。韩非(约前280~前233年)是荀况的学生,但他学法家各派,熔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三派为一炉。其“法后王”、倡“耕战”、禁游说之士、非诗书礼乐之教的理论,成为秦始皇和李斯据以完成统一大业的思想武器,并为此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不同程度地信奉。

从商鞅到韩非,他们之间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从进化的历史观引出“法后王”的主张,又走向轻视传统文化的极端;从富国强兵的愿望导出对“耕战”的倡导,又流于否定文化教育活动的偏颇……这些就是先秦法家教育思想的轨迹。

2.绝对的“性恶论”

法家的人性观表现为绝对的“性恶论”。法家强调治国必须靠高压的政治、法制手段,无须用温情脉脉的教育感化。

正常的教育应是法制与人治的结合,行为规范乃至法令、刑罚与教育、诱导、感化的结合,法家只讲法制而弃置人治,实际是否定了教育存在的价值。法家上述主张在后世中国社会的教育中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教育的主流。

3.禁“二心私学”,

早在商鞅就意识到私家学派的存在,造成了思想的纷乱和不统一,因此主张必须剥夺私家学说和学派的存在权力。

到了韩非,他将这些私家学派称之为“二心私学”,认为私家学派的存在就意味着扰乱法治,立法令就是为了废除私学,必须毫不妥协地推行法令,对易于导致“二心”的私学和学派就应“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以造成一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和思想局面;由此杜绝那些“愚诬之学,杂反之辞”,尤其是那种惑乱人心,破坏国家法治,阻碍国家富强的儒家学说。

商、韩倡行禁私家学派,而私家学派的真正被禁是在秦朝。当时李斯曾向秦始皇建议对私学“禁之便”,并由此进行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

为了达到政治强权而实现国家富强进而实现统一各国的愿望,法家采取的一大措施就是不准人思想和禁止人说话,而定法家思想于一尊。商、韩的思想,李斯、秦始皇的实际行动满足了完成统一大业过程中统一人们思想与行动的需要,也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繁荣的百家争鸣。法家这种禁“杂反”之学、学术思想择一的做法,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统治的先河。

4.“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则是商鞅。这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它要求对社会实行普遍的法治教育,使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思想、文教等法令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同时也点明了商鞅、韩非所倡导并在秦国实行的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手段。

“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以吏为师”则主要表达了法治教育的实现手段。

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充其量只能被看成是一种社会教育。自然,任何社会都需要讲法治,要推行法治教育,但如果把教育仅仅作此理解,不仅片面,而且错误。因为教育的内涵相当丰富,而专门的文化知识教育及其实施者的存在,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且还是人类社会继续进步的条件。因此,法家的主张与实践是一种教育的倒退。

尽管法家的不少主张适应了完成统一的需要,但法家对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教育持否定态度,因此,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就是否定人的价值、否定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否定学校教育。法家教育思想用于实践,不仅会摧残教育本身,还会窒息思想、文化的发展,这是已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了的。

八、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理论著作。这些论著几乎论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所有基本问题,对此后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1.《大学》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因此,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1)“三纲领”

《大学》开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被称之为“三纲领”。

《大学》三纲领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以至群体社会的过程,表现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较强的逻辑性和易解性、可行性:人的“止于至善”需要“明明德”和“亲民”作铺垫,而唯有“止于至善”,“亲民”和“明明德”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三纲领虽是三步要求,但又是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整体要求,舍一而不能完成其他。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2)“八条目”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步骤。《大学》认为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逐个包含,也体现了阶段与过程的统一。

八条目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它们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而丰富,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同样表现了易解性和可行性。作为对先秦儒家为学过程最为明确、概括和完整的表述,八条目对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为学、为人与为政有极大影响。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2.《中庸》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论及以下问题:

(1)性与教

《中庸》开篇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即: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可以理解为:人生来就有善的本性;人应

当对此加以保存和发扬;人的善性的真正保存和发扬有待于教育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强调了教育对于人的作用。

(2)中庸

中庸的思想孔丘已经提出。《中庸》进而对中庸作了阐发,其意为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两端执其中”。在政治和道德实践中,杜绝一切过激的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中庸》还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即一种不偏不倚与和谐的状态。《中庸》认为这种不偏不倚与和谐的状态,是天下根本和共同的法则。中庸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在此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

中庸的准则要求人们行事最大限度地妥帖,这是不错的,但它所体现的保守性和缺乏锐气也是显著的。中庸准则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很大。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中庸》指出,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其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

《中庸》将“诚明”——性、“明诚”——教,以及“德性”与“问学”并提,说明学习与教育的实现需要人性的依据,而人性的完善又依赖于学习与教育。在《中庸》中,“自诫明”与“自明诚”、“尊德性而道问学”可以属于每一个人,并为每一个人所需要。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过程的基本环节和顺序,它是对从孔丘到荀况先秦儒家学习过程思想——学、思、行——的发挥和完整表述。《中庸》强调,五个步骤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每个步骤的充分实现,才能有个人学习的进步。

比较《中庸》的五步骤与《大学》的八条目,可以看出:学、问、思、辨、行主要着重于阐述求知意义上的学习过程,列举了知识获得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学习环节,比较局限。而八条目则着重说明为学、为人、处身、立命的完整过程,内涵更为丰富,过程更为漫长,要求更高。但两者也有共同点,即都把学习过程视为学习、思索和行动诸环节前后相续、缺一不可的完整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

学、问、思、辨、行被后世学者引为求知的一般方法与途径,朱熹曾称之为“为学之序”,列为《白鹿洞书院揭示》的重要规定,因此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庸》的基本精神与《大学》是一致的,即要求从人的天赋善性出发,借助学习与修养,充分发挥这种本性,又进而由己及人,推行于天下。

3.《学记》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称之为“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学记》全文不过1200多字,但内容却颇为丰富,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学记》承袭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表现了对教育作用与目的的基本看法。

这种看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学记》对教育的这种看法就成为以后历代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记》关于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设想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学制与学年。关于学制系统,《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这个设想产生于古代学校制度的传说,但对后世封建国家兴办学校有很大影响。关于学年,《学记》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第一、三、五、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学年毕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谓之“大成”。

②视学与考试。《学记》十分重视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开学这天,天子率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祭祀“先圣先师”。还定期视察学宫。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新生入学,“官其始也”,使学生明确为日后从政而学习的目的。学校还重视学业的训诫仪式:听见鼓声,打开书箧上课,以示敬业;备有戒尺,以作训戒,维持严肃秩序。

学习过程中,规定每隔一年考查一次,以表示这一阶段学业的完成。考查常由主管学校的官员亲临主持。考查内容包括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

第一年“视离经辨志”,考查阅读能力方面能否分析章句,思想品德方面是否确立高尚的志向。

第三年“视敬业乐群”,考查对学业的态度是否专心致志和与同学相处能否团结友爱。

第五年“视博习亲师”,考查学识的广博程度和对老师是否亲密无间。

第七年“视论学取友”,考查学术见解和交游择友。合格者为“小成”。

第九年要求“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考查学术上的融会贯通和志向上的坚定不移。合格者为“大成”。

整个考试制度体现了循序渐进,德智并重的特点。

(3)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①教育教学原则。《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a.预防性原则。《学记》指出“禁于未发之谓预。”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止措施。否则,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作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倍感困难。

b.及时施教原则。《学记》指出“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已涉及到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

c.循序渐进原则。《学记》指出“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孙”,可以理解为内容的顺序和年龄的顺序。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如果“杂施而不孙”,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要“学不躐等”。

d.学习观摩原则。《学记》指出“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e.长善救失原则。《学记》揭示了学生学习中长短、得失的辩证关系,要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f.启发诱导原则。《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教学要注重启发诱导,注意“道(导)而弗牵”,教师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强而弗抑”,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开而弗达”,打开思路,但不提供现成答案。《学记》以为,懂得启发的教师,才算是懂得教学的教师。

d.藏息相辅原则。《学记》指出“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说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可亲可爱,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②教学方法。《学记》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a.讲解法。《学记》提出:“约而达”(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微而臧”(义理微妙而说得精善),“罕譬而喻”(举少量典型的例证而使道理明白易晓)。

b.问答法。《学记》指出,教师的提问应先易简,后难坚,要循着问题的内在逻辑。而答问则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作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无过与不及。

c.练习法。《学记》指出,应根据学习的内容,来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需要有规范,并且应逐步地进行。

③教师。《学记》十分尊师,充分肯定教师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

此外,它还概括出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即“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本意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的概括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4.《乐记》

《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表明儒家学者对乐教的注重。儒家的乐教既是艺术教育,更是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乐记》就反映了这一基本特点。

(1)乐的产生

《乐记》指出了音乐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的情感,是人的情感、思想等心理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乐记》关于乐的产生的这一论点,既指出了艺术内容的真实性特点,也说明了艺术对人的感化作用,《乐记》所阐明的一系列主张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2)乐的作用

《乐记》在对乐与礼的对比中,分析了乐的教育作用,认为礼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规范,是外加于人的,具有强制的特点;而乐作为艺术是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情来打动人的,它对人的教育作用就具有自然而然地感化、心悦诚服地接受等特点。礼表现为以“理”约束人,乐则表现为以“情”感化人,在人们的“欣喜欢爱”中达到教育目的。

《乐记》对乐教的阐述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从孔丘到《乐记》,重视乐教一脉相承,而《乐记》的出现则意味着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儒家重视乐教成为一种传统,为后世无数教育家和统治者所注重并认真实践。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等著作是对先秦教育的理论总结,它们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儒家学者对人、对政治、对社会尤其是对教育的理解。这几篇教育论著是先秦教育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先秦教育思想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它们还给儒学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思想材料。

教育学第三章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课时)年月日 第1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课时2 第1节人的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识记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年龄特征的概念。 2.描述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阐述人的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应用本章所学原理,结合本校实际,探讨如何发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自由讨论、教案 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运用 第一节人的发展的含义 一、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 身心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具体指人作为生命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 长,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 加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生理方面,包括人 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机能的成熟;心 理方面,它包括各种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等)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形成。 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发展的统一性 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 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的。身体的正常发展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特别 是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人 的心理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人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又称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点。它包括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结构与机能特征,运动器官、感觉器官、语言器官等方面的结构与机能,以及肌体结构、形态等方面的特征。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阶段 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 达到的一般程度。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物和物质基础,它在人的一生中都会持续发挥作用。人之间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别的,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某些差异,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上的差别等。这些差别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环境包括两种: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生活的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宏观环境如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精神文化等等。微观环境如家庭、邻里、亲友、娱乐场所、工作单位等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其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中国教育史_张传燧_第三章(中)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下):教育思想

第三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下):教育思想 1.课时:10课时。 2.教学课型:理论课。 3.教学目的和要求: (1)目的:了解各家(主要是儒家和墨家)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思想的特点、内容。 (2)首先是阅读课本;其次是阅读教育名著;再次是浏览参考资料。 4.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西周教育的特点、“六艺”教育的起源、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 5.教学方法、手段、媒介(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教材、光碟、板书。 6.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育思想:儒、墨、道、法、名家——主要讲孔墨孟荀和《中庸》、《学记》、《大学》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4课时) 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野合而生孔子。”“丘,山丘也”。 从事过低贱的职业(委吏、乘田),从事过政治活动(中都宰、 司空、司寇),但时间不长。 主要从教育(办私学)职业,直到逝泄,长达40年,学生为: 第子3000,贤者72。学生背景复杂,大多贫贱,“有教无类”,广 开学路,推行普及教育。 教育内容:“六艺”,重视文化、道德、理想教育, 教育方法:启发式、固材施教,、循循善透、游历考察,示范榜样。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系统完备的教育思想。 孔乙的教育思想包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目的看法、教育对象的看法、课程教学 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看法、教师的看法。

二、“庶富教”与“习相远”——教育作用观 (一)“庶富教”的教育社会作用思想 1.“富教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2.“德政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二)“习相远”的教育个体作用思想 1.人性论基础——“性相近” 性? 近?(异、同、近) (如何理解) “性习论”与“学知论” 说明人皆有接受教育的能性。 2、教育作用——“习相远” 习?远?(区别,差别) 说明存在个别差异。但个别差异,一方面是天生的(性相近),一方面更是后天形成的”(习相远);个别差异,一方面是困材施教的依据,一方面又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三、“君子、成人”与“有教无类”——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观 (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大众教育观) (一)“学优则仕”与“君子、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 1.学优则贤:贤人政治 2.贤则为仕:专家治国 成人——理想目标: 六德 士——————————————学优————————————仕 孔子从施行“仁政”的社会政治理想出发,主张教育应通过培养贤能之士来为社会政治服务,以实现他所谓“贤人政治”的伟大理想。他把贤能之士称作“君子”、“成人”。 他认为,“君子”应具备智仁勇“三德”;“成人”则应具备“六材”,明确提出了培养的人的规格问题。 所谓“三德”即“三道”,(合格标准)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所谓“六材”即:(最理想标准) “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纹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他认为,只有具有这些方面的综合素养,才能做到“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安人”即“治人。”

高中历史先秦春秋战国(教案)

先秦时期(二)----春秋战国 知识结构表 一、政治:选修 1、(改革)前4世纪中期,秦国商鞅变法。 *背景: ①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②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③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④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⑤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①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政治上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制定秦律 ④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⑤社会风俗上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在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 *性质: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 *总体评价:

①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壮大国力,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广大人民所受剥削与压迫;未予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人物)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仁、礼的政治主张,性相近的人性论,“中庸”的哲学主张;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整理编撰了“六经”。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经济: 1、农业: 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土地私有制确立: (1)原因:春秋时期,由于_______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_______ ,_______遭到破坏。 (2)经过:①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_____收_____,这实际上承认了___________。 ②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 法,废除井田制,以_______形式确立了______________。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的出现和_______的逐渐推广,提高了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的确立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 班级管理

1、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 3、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学生观。 4、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 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5、班会具有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6、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学者是德鲁克。 7、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8、小学班主任工作包括常规工作和个别工作两大类。常规工作包括: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良好的 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学生操行评定、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个别工作主要是指对先进生的教育和对后进生的教育。此外,还包括一些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 9、班主任如何做个别教育工作:1、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各种类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2、对优等生 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处理好各方面发展的关系。3、转变后进生的工作包括四个方面:分析落后方面及其原因,根据其特点进行耐心引导,多方配合因势利导。4、其他类型的学生教育主要有针对性地调动积极因素,消除不良因素,促进全面发展。5、要贯彻德育原则。 10、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11、简述班主任的工作: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 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12、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建制。 13、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1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5、课外活动要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应要求有明确目的。 16、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 康的班级风气。主要功能是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17、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 18、群众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19、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2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 和个人活动。 21、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有: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 好形式。 22、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有放任型、专断型、民主型。勒温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 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 23、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 24、课堂学习情境的安排上应考虑班级规模的控制。 25、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 义。 26、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27、课堂纪律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28、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29、课堂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课堂气氛。 30、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31、在抓好班级纪律工作中,班主任应实行先专政后民主。 32、校级晨会包括升旗仪式和专题讲话。 33、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成员共同意见的集中体现。 34、英国教育家斯宾塞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35、班级管理的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3、班级民主管理。4、班级目标管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材料1011 前一段时间简单的读了一下史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在此简述一下我所看到的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之前,是充满了神话色彩的夏商周,很多中国的神祗都在此时诞生,祝融、共工、姜太公、哪吒等等。而在战国时期以后,就是秦汉,封建专制社会。春秋战国即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在这段时间也发生了大量的故事,涌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也出现了很多成语、歇后语。 在社会制度的转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春秋时候,人们开始赞同家族的传承,而不是贤能的品德。故而出现了很多贵族家族统治,每个贵族家中又有很多食客为其效忠的现象。这段时期连年战乱、政权更迭,导致礼崩乐坏,瓦釜雷鸣。文化教育渐渐由没落的贵族普及到人民之中,激发了民间思想的发展,故而出现了百家齐鸣的文化氛围。在百家齐鸣之中大量的思想相互碰撞、融合,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变化也很大,不再是一生只效忠于一个贵族,更多的是良禽择佳木而栖,朝秦暮楚的现象十分多见,这也是源于各诸侯国多年斗争。到了秦朝末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彻底打破了贵族的统治制度。 因为教育的平民化,在这一时期文学也是一大亮点,《诗经》、屈原、诸子散文,很多作品传唱至今。这段时期的文人,几乎精通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很多方面,所谓有识之士,人们对知识的向往也在此时逐渐浓厚。 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的发展也很大,中国玉文化崛起于此时。玉石、木雕、服饰、青铜器、音乐,因为中央集权的慢慢产生,统治者拥有更多的财富来支持艺术的发展,很多国宝级青铜器由此产生,贵族们也更多的用这些艺术产物来显示自己的不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三章中学教学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教学的基本知识,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第一节教学概述 高频考点提要 1.教学的含义与特点;2.教学的意义;3.教学的任务。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学的内涵 (一)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二)教学的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第二,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第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三、教学的任务 (一)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教育学基础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书上的这段话最好全部记下来) 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 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 2、对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性;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 操作性教育目的:具有实践操作意义 前者是后者的依据,设定原则,价值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形式。 (二)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具有终级结果的教育目的 发展性教育目的: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三)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守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本章知识点】: 1.成文法制订、颁布的主要活动。 2.成文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3.战国时期法制的指导思想。 4.《法经》 5.商鞅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改革 【基本内容】: 一、历史背景:伴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是铁器的发现和使用),生产力在春秋时期有了很大发展,经济的私有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土地的私有化。经济的变化相应的带来了法律的变化,西周维系国家统治的礼治在政治、社会关系、法律方面都遭到挑战,即“礼崩乐坏”。新兴的统治手段—法治应运而生,其最先的表现就是成文法律向社会公开宣布。 二、主要法律活动: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楚国公布成文法。 三、公布成文法引发的争论:子产铸刑书引发晋国的叔向的反对;晋国铸刑鼎引发孔子的批评。 【概念辨析】: 如何区分铸刑书、竹刑、铸刑鼎三次主要法律活动。 第二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基本内容】: 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最大变化是法家法治思想的盛行和《法经》的制定。 一、法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无论亲属贵贱,在法律适用上的平等;颁布成文

法;实施重刑,即重刑轻罪。 二、魏国、楚国、秦国相继在法家代表人物的指导下进行变法。其中以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最成功。 三、李悝制定《法经》,它是中国第一步封建法典。 【疑难分析】: 战国时期盛行的法治思想与西周时期的礼制思想相对立 法治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刑罚作为治理社会的主要手段,这与西周的礼制或法律指导思想相反。 【概念辨析】: 《法经》: 战国时期,魏文侯相李悝集其他诸侯国立法之大成,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法典,名为《法经》。《法经》以“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作为指导思想,首重对盗贼的惩处、追捕、囚禁,以杂法将法网严密化,又以具法规定量刑的通例。《法经》诸法合体,在编纂体例上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第三节商鞅在秦国的法治改革 【基本内容】: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分两次进行。这些变法涉及政治、经济、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对秦国的国家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中国的国家政治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发展农业生产。第一、奖励农业生产;第二、颁布“分户令”,要求成年男子分家独立。 二、政治方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第一、设置三十一个县,以秦

教育学第三章

第三章班级管理 【名师视频讲解本节考点出题】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高频考点提要 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3.班级管理的内容;4.班级管理的模式;5.班级管理的原则;6.班级管理的方法;7.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8.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高频考点速记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班集体从其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 1.组建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全体学生尽管在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 2.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也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已能自我管理和教育。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大家勤奋学习,各项活动表现良好。 4.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

春秋战国时期(第二课教案)培训资料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学习目标】 1.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现的史实。 2.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背景下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3.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就,感受我国早期科技发展的水平。 【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西周后期,随着周王室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地方上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诸侯开始不听命于天子,维护周天子统治的国家制度崩坏,王室衰微。国家发展日益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我们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这节课,我们来一同学习这一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新课讲授】 一、社会巨变 1. 讲述西周末年平王迁都的史实,学生理解周王权势下落的原因。西周末年,镐京被西北少数民族犬戎攻破,幽王被杀。新王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因为新的都城洛邑在原来都城的东边,历史上就把从公元前770年开始的这一个新的时期称为东周时期。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王直接管辖的地区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诸侯的势力却越来越强大。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下,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开启了东周诸侯纷争的历史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 展示“春秋形势图”。讲述前后出现了“春秋五霸”。重点介绍第一个霸王齐桓公。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改革,使齐国迅速富强了起来。同时,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用“攘夷”积极开展对外活

动,获得诸侯国的支持,增强齐国的号召力。“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是齐桓公成功的对外政策,也是他争霸的有力手段。 3. 战国形势图,讲述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经过春秋时期咄咄逼人的争霸战争,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到春秋末期,诸侯国的数量由一百多个锐减到二十几个了。最后形成七个大国对峙的局面,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 讲述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战争的不同,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相比的一大特点是变争霸战争为兼并战争。原来国家弱小还可以苟延残喘,战国时期,弱小就意味着被消灭。因此,各国都开始推行变法改革,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最后形成七个大国,学生记忆七国名称和位置。 4. 乱世中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变法。主要介绍商鞅其人,商鞅原名卫鞅,是卫国国君后裔,到他这一代已经衰落了,他精通法家学说,在魏国不受重用的情况下,被小人迫害下逃到秦国,想在秦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商鞅的变法得到了当时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但是守旧群臣仍然反对商鞅变法,商鞅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道理舌战保守群臣。同时立信于秦国,为变法铺平了道路。 引导学生思考商鞅会采取什么变法措施。为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秦国奖励耕织和军功,人们生产、战斗的激情、积极性会大增,秦国在诸侯争霸中的实力自然也就会增强。这些获得土地、爵位的人,依然担心自己开垦的私田是否合法化。那该如何解决这样农民、将士的后顾之忧呢?承认开垦私田的合法化。如何强兵呢,如何激励将士们上场杀敌呢?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若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商鞅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他的改革增加了国家的财富积累,激起了农民生产热情和士兵的杀敌热情,促进了国富兵强,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旧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旧奴隶主、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

教育学第三章学生

《教育学》第三章学生 识记: 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和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节制的自我演变过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他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提示了儿童主体协调机制在连接刺激与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突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他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各种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儿童兴趣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合儿童的个性需求,更贴近社会的现实生活。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他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论断。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他则在肯定儿童主体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环境条件的特点对于儿童主体发展的意义,提出对环境,尤其是对教育这一特殊的儿童生活环境的改造与控制,使其能适应儿童发展的倾向,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 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 儿童的个体发展是指儿童有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生理和心理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领会: 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 一、遗传决定论 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一)基督教的“原罪说”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第三章阅读能力(幼儿园习题)

第三章阅读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信息时代,数据逐步取代石油等能源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但也成为犯罪分子的重要目标,这使得信息犯罪越来越多。企业对数据的安全管理疏忽大意,使消费者和企业员工的信息无法得到保障,最终不仅使企业自身名誉受损,也会使其他相关企业受到牵连。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信息犯罪越来越多 B.企业不重视自身信息安全 C.企业需要重视自身数据安全管理 D.信息的安全保障缺乏数据安全法规 2.无聊的状态可能比人们表面上所看到的更加珍贵、更加有意义。一方面,无聊是一种心理状态,如无所事事、无动于衷、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等,它让人们感到空虚寂寞,为了避免这种意义的无聊,人们去追寻新奇的事物,使生活逐渐富有创造性。另一方面,无聊是一种珍贵的思想空间,人们在其中放松思维、活跃思维、发散思维,这种意义的无聊被人们誉为“逝去的艺术”。 对这段文字中“无聊”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无聊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 B.无聊的某方面可能正在消亡 C.无聊是发明创新的源泉

D.无聊是一把双刃剑 3.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自从冷战结束,历史被宣告终结,全世界趋向保守主义,另外,在一段时期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行比较顺畅,繁荣得以维持。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出现了青年现象的退潮,表现为批判能力的下降。青年人安于现状。但是,__________,政治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日益加剧,正在制造越来越多的矛盾。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并没有终结 B.壮丽的篇章还在被书写 C.时代日渐沉寂下来 D.不求进取的思潮开始蔓延 4.人们往往对新奇的娱乐方式进行妖魔化,对游戏的批判是这种价值观的一个例子。游戏的大部分玩家是孩子,导致了成年人对游戏的判定采用双重标准,例如社会允许暴力电影的播放,但对游戏采取不同的态度。其实,游戏也应该像电影一样采用年龄分级制度,而不应把所有暴力行为都与游戏相联系。 材料中对游戏的态度是()。 A.暴力行为与游戏无关 B.社会已经坦然接纳游戏业 C.暴力游戏应该被禁止 D.不应该通过禁止游戏的方法让孩子远离暴力行为

现代教育学第三章练习(1)

《现代教育学》练习三: 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满堂灌”、“题海战术”、“节假日补课加班”违背了现代教育的( A )。 A、人道性原则 B、个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2、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是( C )。 A、教育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B、教育的文化继承性与革新性的矛盾 C、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D、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3、将“稳重”、“规矩”视为成熟懂事而倍加推崇,将“出格”“异想天开”视为不成熟、不懂事而加以排斥,忽视了教育的( B )。 A、人道性原则 B、个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4、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 C ) A、人道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个性原则 5、教育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B ) A、情感性 B、双边性 C、创造性 D、审美性 6、( A )是创新的开端,是创新活动最原始、最有力、最持久的内驱力。 A、好奇心 B、求知欲 C、惯性 D、宽容的氛围 7、( D )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必然性。 A、教育原则 B、教育艺术 C、教育目的 D、教育规律 8、下列属于教育的表层结构的是( C )

A、教育目标 B、教学 C、教育体制D教育思想 9、( D )是教育民主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激励教师的教育民主观念的重要途径。 A、因材施教 B、长善救失 C、抓住关键期 D、启发式教育 10、( B )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和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 A、民主 B、活动 C、创新 D、幸福 二、多项选择 1、自主性包括(ABC )三个方面。 A、独立思考 B、自主选择 C、承担责任 D、自由 2、在教育上,所谓尊重个性,是指(AB ) A、一是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和独特性 B、二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C、个人有做自己愿意做事情权利 D、发展个人特长 3、运用系统的方法,可以把教育规律系统划分为(ABC ) A、教育结构规律 B、教育功能规律 C、教育发展规律 D、教育活动规律 4、教育的深层结构包括(ACD ) A、教育目标 B、教育形式 C、教育思想 D、教学 5、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提出的主要依据有(ABCD ) A、受教育权是每一个公民法定的基本权利 B、培养民主精神的需要 C、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D、教育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导读:【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名著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名著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它属于私撰史。 “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和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等三部传《春秋》著作。三传之中,《公羊传》《谷梁传》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在性质上完全是一部由作者独立编撰的新史书。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家,另处还有小说家。但班固的概括也未尽全面,当时颇为活跃的兵家,就未列入。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概括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文,又称诸子散文;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的历史散文。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它记述战争的著名篇章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之战》《齐鲁长勺之战》等。这是一部以叙事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战国策》又称《国策》,还有《短长》《事语》《长书》和《修

书》等异名。它是秦汉间人篡集的一部历史著作。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又称《左氏外传》或《春秋外传》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言谈行事主要记录在《论语》里,这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里有一段向为人传诵的`精彩文字是《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内容是记述孔子与几个学生谈各自志向的,其中他所赞赏的是曾皙的志趣。 《庄子》一书的作者是庄周,他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一词出于《庄子》书中。《庄子》著名的寓言有《庖丁解牛》《触蛮之争》等。 《孟子》中的著名寓言有《揠苗助长》《月攘一鸡》《奕秋诲奕》等。 《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韩非子》是保存寓言最多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和名著 2.文学常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和名著 3.文学常识中的文化常识 4.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四则 5.中考关于语文的文化常识 6.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关于春秋战国的

教育学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内容提要 本章节介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殊性。内发论和外烁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二、考点指南 识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 领会: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应用:运用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普通中学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殊性 1、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生理: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的发展 心理:认知(感知、记忆、思维等)和意向(兴趣、情感、意志)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原因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 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赛尔-----成熟机制 2、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代表人物: 我国古代的荀子 英国洛克(“白板说”) 美国毕生 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诸侯国(如郑国、晋国等)先后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也随着"礼崩乐坏"而发生变革。通过本章的教学,是学生掌握奴隶制的"礼治"转向封建制的"法治"之标志: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及其影响。掌握中国奴隶制法朝封建制法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东周与春秋战国: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雒邑(今河南洛阳),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东周时期。 “春秋”得名于鲁国的编年史《春秋》,一般指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的东周前期。 “战国”得名于秦统一前七雄征战的年代,一般指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东周后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一般认为,春秋是奴隶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的时期,战国是封建制确立的时期。伴随着社会的转型,法律制度也从奴隶制形态向封建制形态转变。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儒、法学派的主要法律思想 一、春秋以后的社会变迁及其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基本特点是?礼崩乐坏? (一)?礼崩乐坏?具体表现: 1、在经济上,铁器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牛耕开始普遍推广;春秋中晚期,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随着私田不断增多,井田制渐趋瓦解。 2、在政治上,春秋末期,王室衰微,王权旁落,各大诸侯国争夺霸权;各诸侯国内部,卿大夫专权,新旧势力矛盾日益激烈。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变法改革,并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3、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上,也从注重?神事?到注重?人事?,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出现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的大论战,形成了?礼治?、?德治?、?人治?与?法治?的对立。 (二)?礼崩乐坏?的结果: 井田制被破坏,礼制衰落,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王权旁落,政权下移。 这标志着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制逐渐兴起。由此引发了法律制度的变革,形成了成文法运动,封建制法律形态代替了奴隶制法律形态。 二、儒家学派及其主要法律思想 (一)儒家 ~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早形成、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儒?的本义是指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精通周礼并以从事教育、执掌礼仪为业者。因孔丘早年曾从事这一职业,故其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儒家。 (二)主要代表人物 1、春秋末期的孔丘 2、战国中期的孟轲 3、战国后期的荀况。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本文是关于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篇一:苏秦合纵联六国 战国七雄中,就数秦国最强盛。楚、齐、魏、赵、燕、韩六国诸侯联合起来,用“合纵”的办法结成南北联盟来抵抗秦国呢,还是联合西边的秦国,用“连横”的办法结成东西联盟来保存自己呢?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洛阳人苏秦,他主张合纵;另一个是魏国人张仪,他主张连横。他们俩是同学。 苏秦在洛阳时想去见周天子,只恨没有人向周天子推荐。他知道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跑到秦国去劝秦惠文王用连横的办法,把六国一个一个地消灭。不想他等了一年多,盘缠花光了,衣服破了,秦惠文王也没有用他。他只好回老家去研究兵法,再作打算。他非常用功,念书十分刻苦。有时候念书念累了,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气急了,骂自己没出息,拿起锥子在大腿上刺了一下,刺得血都流出来了。这一下子,精神可来了,他接着又念下去。民间还传说,苏秦有时候太累了,就扑在案头上打瞌睡。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就拿根绳子一头吊在房梁上,一头吊住自己的头发,如果他脑袋一往案头上扑,那根绳子就把他揪住。这么脑袋一顿,头发一揪,就把他揪醒了。他这么悬梁刺股,苦苦地熬了一年多工夫,读熟了姜太公的兵法,记熟了各国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还研究了诸侯的心理。 一年多以后,苏秦到燕国见燕文公,对他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西边有赵国挡住秦国。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您不跟近邻的赵国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给挺远的秦国,这种做法很不好。要是主公用我的计策,先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去联络中原诸侯一同抵抗秦国,燕国才能安稳。” 燕文公很赞成苏秦的办法,就给他准备了礼物和车马,请他去和赵国联络。 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秦国最注目的就是赵国。秦国不敢发兵来侵犯,是因为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要是秦国去打韩国和魏国,韩国、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 (1)直观性 含义:多种感官、感性认识 名言: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 虽博必谬 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地球仪)言语直观 贯彻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2)启发性原则 含义:引导思考、积极探索 名言: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苏格拉底: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贯彻要求: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3)循序渐进原则 含义:学科+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名言:《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 孟子:盈科而后进 贯彻要求:教学要有系统性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巩固性原则 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 名言: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含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接受) 名言: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 《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6)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含义:品德+知识 名言: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 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含义: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名言: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8)因材施教 含义:有的放矢 名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语言传递: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 法 地位:运用最多、最广的教学方法 分类: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优点:效率高,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 确定:不利于因材施教与发挥学生主体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