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课题论证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课题论证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课题论证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课题论证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课题论证

一、课 题 的 提出

(一)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

世纪初,国务院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化学课程标准》,标志着化学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的化学学习必须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内容,应当包括“化学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内容的要求。要改变过去孤立学习化学知识、忽视化学实验探究价值、忽视化学科学学习方法指导、忽视化学对生活对社会作用的现象;要强化化学学习的过程性,注意通过科学探究实现过程、方法目标要求的落实,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弊病。教师要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状况,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各种资源的利用,并逐步提升,形成自己的理论。(二)我校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现状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我校学生化学学习方法到底是怎样呢?下面几组问卷调查结果可说明一些问题:

1、在学习化学的态度方面,愿意学习化学的比例高于95.2%,说明学生普遍是愿意学习化学的。

2、在对化学好学程度的看法上,认为好学的少于25.6%,一般的占52.1%,认为不好学的超过20%。

3、对待预习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预习,但认为预习很有

必要。问题在于(1)没有预习习惯;(2)没有时间预习。

4、在听课方面,认为老师还是讲细点,因为他们自学能力差。

5、做作业的习惯不好,边做边翻书的人为62%。

6、复习这个环节抓得不好,在当天没有复习的超过60%,晚上睡觉前90%以上的人在与其他同学聊天,缺乏对学习的反省行为。

7、80%以上的人愿意配合教师改进学法,说明进行学法指导能受到学生欢迎。

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因素:

1、环境的影响。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小学读书时,没有受到科学学习方法的系统训练、培养,加之农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明显不足。我校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属留守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在家靠爷、婆管教,放假后学习无人管,爷、婆想管也管不了,家长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

2、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机制没能真正建立。教师的重心仍在于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也对学法做了一些指导,但还很不够。

3、学生自身因素。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成绩差主要是脑袋笨,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没有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不反思,对自己的现状得过且过,没有较高要求。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两河中学将于2005年秋季开始在初三年级使用《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教材。近年来,我们通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习、领会《化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总结和探索课堂教学方面的情况、分析我校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两河中学学生在学习化学方法上存在较大问题。根据我校关于科研课题立项的要求,结合我校化学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参照盐亭县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指南,确定了《初中化学学法指导研究》这个课题。计划用3年时间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逐步开创我校初三化学教学的新局面,全面推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培养他们具有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常称之为第二外语,又认为它是理科中的文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将研究成果向其他学科辐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是化学学习方法,那么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学习方式有那些不同呢?

1、化学学习方法:化学学习方法是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习者获得经验方法的总和,是学习者保证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关学习活动的经验系统。学习方法既有外显的动作行为,又有内隐的心智活动,所以把握学习方法实际上既是掌握一套学习经验,也是进行心智的训练。

2、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同时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和监

控过程。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策略概念的分析,学习策略的内涵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①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而形成的;②学习策略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执行过程;③学习策略既有内隐、外显之分,又有水平之别;④一系列具体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都属于学习策略范畴。由此看来,学习策略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活动的一个环节,它是一种主动的、超越一般的学习程序之上的但又紧紧监视与调控学习活动的一套操作系统。

3、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从这一定义中看出,学习方式主要是一种行为和认知取向,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具体策略和方法作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

由此可见,化学学法,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存在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就谈不上策略的培养,更谈不上形成新课标要求的新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根据我校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情况,只有从基础的学习方法开始训练,才能顺利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本课题研究的化学学法就是要把一般通用的学习方法与化学学科具体的学习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学法,当然也包括基本的学习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依

据和实践依据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它冲击着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化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总的指导思想,它赋予了本课题研究新的内涵和新的起点,为实现课题研究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举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三)、《化学课程标准》与大纲的差别

根据“教育部国家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的研究结论,与现行的化学教学大纲相比,《化学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更加全面、合理

《化学课程标准》不仅阐述了化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对标准中的一些目标要求的说明,对课程目标、学习主题、内容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且还针对实施新课程标准有关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针对性建议,以便于教材编写人员、教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正确理解和把握初中化学课程。

2、从三个维度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在吸取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深入分析和研究科学素养在现代社会中的内海实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全面体现了这次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社会对初中毕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与现行的教学大纲中的教育目的的表述相比,新的课程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3、选择理念和呈现方式不同

《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再单纯依据化学学科的知识系统,而是结合学生以有经验、社会生活实际、人与自然的关系、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来选取和构建学生发展最需要的、最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与教学大纲相比,《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纯粹的化学知识内容总量减少了,增加了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删除了过于繁难、陈旧的成分,降低了原来过高的学习要求,增加了可供师生选择的“活动与探

究”内容和现代新颖的学习素材,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要求。4、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了主题,明确提出了初中化学课程中对科学探究的学习要求;同时又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各个主题的具体内容中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探究活动建议,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可实现的具体途径。

5、重视化学实验的全面的教学功能

《化学课程标准》将化学实验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而不是简单的为训练某个技能、验证某个知识而进行实验。此外,《化学课程标准》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可观察的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其活动指向是学生的自主观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实验研究,而不局限于教师单纯的表演或展示;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6、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学”,从历史和现

实的结合上了解化学。为此,《化学课程标准》不仅在内容标准的主题设置上突出生活情景,还在内容标准的每一单元下列出若干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这有助于教师落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启发教师不断的从社会生活和新的科技发展中去吸取新鲜的消息,以创设更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化学课程标准》学习方式要求与现阶段教学要求的差异传统学习方式的特点:

(1)被动性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被动性。教师往往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没有主体性可言,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观念下,学生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

(2)接受性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往往发现一种现象,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学生在下面聚精会神忙于记笔记。学习已经异化为一种应付考试,对老师交差的活动,何谈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单纯的接受性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不再积极探究,扭曲了学习价值,丧失了儿童的创造力。

(3)封闭性

封闭性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缺少合作。封闭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不愿意跟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分享学习的乐趣,失去了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也不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 :

(1)自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的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的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试。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湖互动;期望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

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的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得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实 践 依 据

1、通过对我校初三学生现状调查、分析得出:学生有学习的激

情,有发展潜力,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他们通过多年的积累,希望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使自己的学习水平进一步提高。

2、为了迎接教师走进《化学课程标准》的各项挑战:我校化学教师认真学习了《化学课程标准》,组织了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到进修校参加化学新课程培训。教师有了改革的意识,张青奎老师、谢超老师所写教研论文荣获了县级一等奖,为研究课题顺利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法、实践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方法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学习现状,作为课题研究的基本依据。

2、实践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再实践,再研究,再总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3、经验总结法。每位教师对所承担的参研内容进行研究和总结。定期进行经验交流

4、比较法。结合研究内容,把研究实践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并在本校内进行纵向比较和与兄弟学校进行横向比较,以掌握研究成效。

(二)课题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学

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既是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也是课题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实效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把课题研究与提高我校化学教师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我校化学科教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推进我校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3、动态性原则。研究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在不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及时解决问题,将课题的研究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五、课题研究内容

(一)初中化学学法指导的内容体系

1、根据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学法指导:

基本概念的学法指导

元素及化合物的学法指导

化学计算学法指导

化学实验学法指导

2、根据初中学生认知心理发展阶段进行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常规学法指导

初中学生认知过程指导

3、根据学法指导的形式

课堂渗透学法指导

课外学法指导

开设单独化学学法课堂的学法指导

4、根据学法指导的对象

优秀生学法指导

中等生学法指导

后进生学法指导

5、新的学习方式下的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学法指导

探究学习学法指导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由于我校本课题成员人数较少,时间紧,从我校实际出发,本课题侧重于从应用的角度进行学法指导研究,建立一套能适应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能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化学学法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初中化学常规学法指导

(1)预习的指导

(2)听课的指导

(3)复习的指导

(4)阅读的指导

(5)记忆的指导

2、初中化学认知心理指导

(1)记忆理论对化学学习的指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化学学习的指导

3、根据初中化学内容具体特点进行学法指导

(1)基本概念原理的学法指导

(2)元素及化合物的学法指导

(3)化学计算的学法指导

(4)化学实验的学法指导

六、预 期 成 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1、培养学生化学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增强对自己心理认知过程的了解。

3、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简单的化学知识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而不需要教师的灌输。

4、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主动、有效地成为主体参与到学习中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能适应实验教材学习的需要,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二)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发展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1)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师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的早已老化,对化学的发展的前沿越来越陌生。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

(3)教师作好心理的调整。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将扮演多种角色,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多的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帮助。

(4)提高师教能力,教师要提高把握新教材的能力,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教育行为。提倡学生学习的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七、课 题 研 究 机 构

(一)、课题顾问组成员

黄正孝 盐亭县教研室化学教研员

汤和平 两河学区中教干事

(二)、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冯仕奎 两河中学校长

王成东 两河中学副校长

岳稳强 两河中学教导主任

何 斌 两河中学政教主任

(三)、课题主要研究人员

谢 超 中学二级教师,初三化学教师

吴 娇 中学三级教师,初三化学教师

张青奎 中学一级教师,初三化学教师

岳稳强 中学一级教师,初三物理教师

刘国志 中学一级教师,初二物理教师

许小名 小学高级教师,化学实验员

(四)、条件保障

课题研究经费保障:

每学年2000元,共计6000元。

1、用于教研资料的购买,与上级教研机构的联系,差旅费报销,资料的印刷。

2、教研经费严格控制使用,专款专用。

3、学校保证教研经费的支出。

物资条件保障:

我校有比较好的电教设备,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一体化印刷机,还有化学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还具有上网功能。可以满足科研的需要。

八、课 题 研 究 计 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

(一)本阶段拟定解决的问题

1、 选题,课题的规划与设计,立项申报。

2、 初三年级化学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3、 结合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逐步推行化学

课堂教学改革。

(二)、研讨和测查项目

1、 初三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2、 初三年级2004年秋季和2005年春季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存档。(2) 、成 果 形 式

1、完成课题的申报和立项。

2、完成课题的研究方案。

3、完成课题的论证和开题。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

(一)、本阶段拟定解决的问题

1、深入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结合《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2、初中化学常规学法指导

3、初中化学认知心理指导

4、根据初中化学内容具体特点进行学法指导

(二)、本阶段研讨、总结和分析内容

1、学生学习心态研讨(每月1次)。

2、阶段成果总结和分析(每期2次)。

3、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三〉、本 阶 段 成 果 形 式

1、教师《学法指导讲座》汇总(每期1集)。

2、教师《教学论文集》(每学年1集)。

3、学生《学习心得交流》(每学年1集)。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06年9月—2007年8月)

(一)、本阶段的研究任务

1、进行研究成果全面总结。

2、研究成果向其他学科辐射和推广。

(二)、本阶段成果形式

1、教师《教学论文集》(每学年1集)

2、撰写结题报告 ,举行结题大会。

结 束 语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在沃建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规划研究课题“儿童心理素质的建构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十五”重点规划项目“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得出了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是学习过

程中的三个决定因素。学习兴趣是发动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劲头;学习动力是加油站,动力的推动下,学习过程才能持续的进展下去;学习策略是润滑剂,好的方法带来好的成绩。而学习方法作为 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课题研究、实践的主要方向,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对学法的监控,我们认为有了良好的学法,才会意识到对学法的监控,才能做到在新的化学实验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否则就算采取了新的学习方式,它也可能是无意义的学习。

回首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深知要让长期形成的“传授——接受式的学习”为主的教与学的模式扭转过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促进双方观念的变革。

本课题研究的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大多数老师、学生 天天把学法挂在嘴上,但具体到化学学科到底那些方法适合于化学学科,或者化学学科到底需要与那些通用的学法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正是本课题力图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论证的时间紧,加之我们课题组水平能力有限,提出的观点、措施难免有偏颇、疏漏之处。希望县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我们以将会在后面的研究中进行增补、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主编:钟启泉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 一、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化学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每个人都是新手。首先,我们认真参加市组织的新教材培训,虽然在炎热的夏季,虽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但我们都自始至终认真学习。接下来,我们组的四位老师分头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总体脉络和布局,这对整体把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例第一章《化学的魅力》,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学习化学最基本的一般方法。这样,我们在实施第一章教学时,就把情感目标放到比较突出的地位。第三步我们再集体讨论教案。经分工,由一名教师主讲,再集体补充、修改,往往在初始拿出的教案还是很陈旧的(难该习惯),但经过集体讨论后的教案一定有发展、有突破、有新意,大家感觉到集体智慧的能量是很大的。 二、“填补”新教材的“空白”,学生智能得以发展 新教材的版面上有很多“空档”,有的空档是实验的现象、结论,还有一些是问题的解释,这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开始觉得很不习惯。我们反复讨论是以怎样的方式“填补”这些“空档”,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么编写者的意图就变成要我们老师去填空,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们认真学习二期课程标准,体会到这是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决不能简单地由老师包办代替。于是教材上安排的问题讨论,我们都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安排的实验,或由老师演示,或由学生完成,然后归纳现象、推出结论。即使是家庭小实验也鼓励学生去尝试,然后交流.但实验受很多条件的影响,各自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完全有可能不一致,那么如何去面对考试呢?我们组织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得到比较客观的(一致的)结论,而且一般要求学生能在课本上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毕竟考试是不可避免的)。“填补”教材“空白”的过程,是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习得知识、又发展了能力的过程,新教材用得好,学生一定发展得好。 三、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学生仍以接受性学习方式来学习新教材,那么会碰到很多“不方便”。因为与老教材比,“可接受”的内容明显减少了,教材的体系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很现成地呈现给学生的,所以迫使学生一定要改变学习方式。首先迫使教师要培养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其“成果”,帮助学生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作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作适当点拨,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让学生主体解决问题。同时,在提倡学生主体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表达和表演,增长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观点或做法,善于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从而作出判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而且培养了将来走向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四、抓住学科特点,在实验中提高学习能力 二期化学新教材抓住了化学是一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学科的特点,在实验教学上给了学生发展的充分的空间,与一期教材不同的是不仅化学实验的内容增加了,而且形式从原来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拓展到家庭小实验和实验设计。家庭小实验是要求学生学会就地取材,体验化学实验的兴趣,并感悟生活和化学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一般都不轻易放弃这些实验,布置学生回家做,而且老师也在家中做,然后再交流实验情况,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现象和结论。实验设计是二期新教材提出的新的高要求,即使是完成一项很初级的设计,也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实验仪器的功能有初步了解,对实验装置的组合有一定经验,而且不乏有创新的意识。所以看似一个简单的设计,也是一项高级的综合性活动,对二期新教材实验教学的要求,正如县教研室汤老师在“解读新教材”的讲座上提出的四步曲:知道怎样做?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学法指导 化学课程到了初三才开设,但只有一年的时间就参加中考了,你是否感到压力很大?毕竟一年的时间想学好一门课程并不容易。但只要你在学习时真正“吃”透了下面这五个关键词,相信你也能轻松地面对中考。这五个关键词是:观察、动手、记忆、分析、练习。 1、观察 我们在化学学习中,要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因为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和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尤其要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化学实验时所产生的现象。 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 ①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②反应条件; ③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④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例如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 ①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 ②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③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最后与前面的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观察实验现象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观察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不要放过物质丝毫的变化;二是把看老师操作与听讲解分析结合,看清应怎样操作和应注意的事项;三是看与想相结合,看的过程中,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2、动手 化学的形式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要养成这种动手实验的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执笔人:毕建祯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集美区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厦门市从2003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我校随着厦门市一起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这次我们共选择了其中的19个进行探究教学,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刚开始大多学生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或者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案;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大家知道,学生会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我校化学组确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同时也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化学探究性实验,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展开,即: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新课标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的指导策略;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九年级化学教学经验交流

九年级化学教学经验交流 龙岩市化学中考分数为40分,比起其他学科来说是很低的,所以现在的学生非常不重视化学,觉得这只是副科,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现在我们普遍感到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想学。学习多枯燥啊!要背要记要动脑,多累啊!我们深知强扭的瓜不甜,但是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无奈,明知不可为,偏却要做,还要做到底,做人累,学生累,家长累,老师更累。但是,我们要明知是累,也要发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到最后一刻,也不能放弃一个学生。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反思后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并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进入初三,不少学科开始复习,可对于化学来说,却承担着新授加复习的双重任务。新授搞不好,复习无从谈起;复习搞不好,中考无法交待。所以,这一年,是及其紧张的一年,是节奏感非常强的一年。我常想:280天能孕育一个生命,我们该如何在280天内做好对学生化学的启蒙教育呢?下面谈几点点我认为行之有效 的做法: 1、深感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是不可取的。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试题多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老师

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和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和体会 发表时间:2014-06-16T15:33:41.763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4年6月总第240期作者:罗向阳 [导读] 每个学生都想学好任何一门功课,成为优秀学生。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就有可能感到功课太多而学不过来,以致你不大喜欢的那一科就成了差科,也许那一科就是化学。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中学罗向阳 【摘要】每个学生都想学好任何一门功课,成为优秀学生。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就有可能感到功课太多而学不过来,以致你不大喜欢的那一科就成了差科,也许那一科就是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经验;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43-01 每个学生都想学好任何一门功课,成为优秀学生。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就有可能感到功课太多而学不过来,以致你不大喜欢的那一科就成了差科,也许那一科就是化学。其实,不是化学太难,而是你的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你完全可以很快提高你的化学成绩。 一、求助化学老师 要想进步,必须弄清楚导致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以前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像摩尔、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差量法、守恒法、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是高中阶段出题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可能听不懂化学课。找准之后,赶紧把关键的知识补上,补的时候要想办法让你现在的化学老师“一对一”地进行辅导,手把手地教会你“补”的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看书与做题的关系。看书与做题的精力分配可以是4比6甚至3比7。所谓“看书”是指一字一句地阅读课本内容,画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要马上去问老师,认真听老师的分析,纠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发现,甚至顿悟:“原来是这样啊!”那些平时困绕你的许多问题,答案原来就在课本上!你甚至会为此而感到悔恨:“我怎么连课本都没有仔细地看过一遍!”至此,你才明白,原来你并不笨,只是当时没有看书而已。 二、上课要集中精神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走神”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看窗外的,有打量同学,观察老师的,有打瞌睡的,有看课外书的,有说闲话的,有想其他问题或其他事情的……特别是打瞌睡,简直可以说是“严重的听课事故”,是退步的导火线,是学习进入“恶性循环”的开始。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知道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只能成为被动的听讲者,无法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只有杜绝上课走神,你才能进步,才能提高化学成绩,做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学生。第一步,即:保持旺盛的精力,杜绝“打瞌睡”。第二步,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与“三闲”做坚持不懈的斗争。所谓“三闲”是指:闲话、闲事、闲思。这是做学生的最大敌人。能控制住“三闲”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 三、争取在课堂上多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讲给老师听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面对四五十人,甚至七八十人,教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人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解答。成绩差的同学往往还没有听明白,老师就往下讲了。课堂上讲的内容,有很多时候又是环环相扣的,前面的没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导致下面的更加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听课失败,如果课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救,逐渐就会跟不上趟,听不懂课了。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哪里不懂,下面该着重讲解哪一部分,是否该“再讲一遍”,这时,老师会进行提问、设问,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或集体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要积极地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出来,让老师听到,尽可能使老师下一步的讲解是针对你的理解而进行的。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四、记住化学方程式,你会马上感到化学容易多了 化学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试的重中之重。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经历的所有考试,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有60%以上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造成的。特别是化学的计算题,更是与化学方程式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断言:只会写化学方程式,可能得不到高分,但是不能准确书写方程式,肯定不会及格。在某中意义上可以说:差生与优秀生的本质区别可能就是几个化学方程式。 五、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问到的知识记下来 我们的很多同学遇到不会的题目有时也去问老师,也耐心地听老师讲,也听懂了。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重蹈了“一错再错”的覆辙。若是当时问过之后,马上把它完整地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马上“打破沙锅问到底”,就不会出现后悔莫及的事情了。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和体会,每一处都在教学中实践过。结果证明只要改变学习习惯,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作为老师,有责任去帮助“差生”改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讲座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讲座) 进入初三,同学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化学。同学们要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好化学,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大家一旦掌握了学习化学的方法,就一定能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 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为此,同学们可以利用暑期把化学课本先通览一遍,也许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化学课本会深深地吸引你。课前也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周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五六十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它们多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若不能熟记,便会感到在“化学王国里”行走困难。 三、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经常选读是指有选择性的阅读那些重要的或难以全面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 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四、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我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对实验所用

优秀化学老师经验交流

优秀化学老师经验交流 实验与探究,兴趣与成长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参加工作已经十五年了。这些年来,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但总的来说这十五年为我以后的人生积累了一笔重要的财富。 十五年来,我一直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并连续多年送毕业班,为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近年来,我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全身心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且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来获得团队的力量,从而形成了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逐步打造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自学起疑——小组答疑——教师质疑——拓展解疑。为了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并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与探究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景,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这告诉我们,教学不在于交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实验与探究教学是最好的途径和平台。李开复说过:“传道中长大的孩子,失去判断;解惑中长大的孩子,仅能记得;互动学习中

长大的孩子,才真懂得”我在实际教学中就是争取让学生们在动脑动手中“懂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与探究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教材上没有的但容易完成的课堂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魔棒电灯”“水火相容”“烧不坏的手帕”等,把所有的学生带人一个神秘的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加上及时的启发引导,有效地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的喜悦之情转化为探索知识的动力。 二、体验性活动,让生活实际成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了酸碱盐后,让学生回家帮父母用食醋除水垢,除铁锈;知道了爆炸原理,让学生回家介绍“煤气泄漏,如何科学处理”许多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喜欢上了化学,又在实际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化学。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篇一:初中化学教学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人教社化学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生活、生存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探究活动的引导与实施,让学生明确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关注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情感,养成终身学习化学习惯。 二、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标高,明确重难点,注重因材施教。 2、重视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与问题,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与价值观。 3、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用具及可能获取的实验仪器,开展探究性实验。 4、加强化学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在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探究式教学设计应当体现开放性原则(多样性)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多维的。既有知识与技能,也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的能力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观察与实验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与人共处能力等等。例如,实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接受式探究有利于培养检索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协调合作能力,等等。 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原则启示我们:各种类型的探究式学习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教师要根据探究问题的本身、学生的特点、时空条件以及学校的资源等,做出恰当的选择。探究学习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不是单一地采用某种类型的探究,而应当采用多种类型的综合探究。 就学生所获取的化学知识而言,探究性学习也是开放的。在探究性学习中,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除了书本知识外,学生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头脑的加工形成结论,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超出二手的书本知识的极限。因此,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2.探究式教学设计应体现自主性的原则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接受式学习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所以,自主

性应当是探究式学习的最根本的标志。 自主性原则就要求教师,应当尽量避免将活动方案或结论知识现成地传递给学生,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性原则还意味着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 3.设计应当体现过程性原则 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最主要价值在于它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教育价值。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注重的自然是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合作,在探究中得到发展,是探究性学习的最主要目的。过程教育比结果教育更重要是探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标志。

有关九年级化学教师发言稿-初中化学教师经验交流

有关九年级化学教师发言稿|初中化学教师经验交流 有关九年级化学教师发言稿|初中化学教师经验交流 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8%,学习发展生占30%。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针对学生以上特点,本人在分类复习时重点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抓好抓牢。 二、成绩经验 (一)、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中考考试说明,对教材,考试说明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但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完成一个任务的学习花的时间较多致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二)、搞好培优转差工作 对于部分偏科的学生引导他们不断强化,突破重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兴趣。我还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把握偏科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排解困难,并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开开小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考入重点高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尊重他们的人格,以表扬为主,和他们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达到喜欢老师并喜欢学习你所代课程,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抓好复习备考工作 1、赶好进度。3月底前上完全部课程,进入总复习。

初三化学教学经验交流

初三化学教学经验交流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功。 一、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保障每一位化学教师能正确理解和解释化学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关键。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这取决于我们的培养对象,我们的培养目标这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学科不再是单一的,各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趋于综合化,单有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具有娴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活动始于设计,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到你的培养对象。教学设计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演示(学生)实验、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等。就教学过程的设计而言,又包括课导入(知识点的导入)、新授、过渡、提问、讨论、思考、练习、总结、作业布置等等。一个章节、一个课题、一个知识点的设计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化学课(含知识点)的导入,形式多样:(1)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化学史和生活中的许多小故事生动有趣,扣人心弦,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快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2)以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导入新课。如初中化学学习“分子和原子”知识的时候,正逢“八月桂花香”这

一自然现象,因一般学校绿化时均栽种有桂花树,借助这一自然现象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3)以实验方式导入新课。(4)借助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5)以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的形式导入新课,等等。新课导入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服务教学的都可以用于我们的教学实际中。 三、具有极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一个优秀的化学老师不仅是整个课堂的导演、主持,还是一个不小的演员角色,担负好这一多重角色,只有凭借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能力,你的课堂才会有声有色。 四、具备扎实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功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提供重要途径,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不仅要认真对待好教材出现的实验,而且还要自己动手创新实验。一个优秀的化学老师,还离不开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的板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对学生学习和自己教学的评价能力等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讲座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讲座)进入初三,同学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化学。同学们要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好化学,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大家一旦掌握了学习化学的方法,就一定能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 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为此,同学们可以利用暑期把化学课本先通览一遍,也许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化学课本会深深地吸引你。课前也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周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五六十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它们多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若不能熟记,便会感到在“化学王国里”行走困难。 三、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经常选读是指有选择性的阅读那些重要的或难以全面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 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化学学习经验交流(完整版)

化学学习经验交流 化学学习经验交流 第一篇: 高二化学经验交流 高二化学经验交流学习 叙永一中高二化学组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骊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 二,学生刚进行了文理分科,学生学习的重点已经明确,化学的学习从知识难度上讲也很明显加深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吃力。具体内容如下: 高二阶段: 按泸州市的要求,高二上先完成选修3的前面两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选修四的前面两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二下要完成选修四的后两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化学基础)和选修5的有机化学。存在的问题: 1、时间紧,任务重 2、学生基础差,知识的迁移能力更是具体 3、高二的理论知识非常多,如杂化理论,化学平衡、盐类的水解等,较抽象,但学习了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4、学校多媒体设施还非常少,采用导---讲----练,课堂内容较少。 针对如此具体的情况,本年级采取了如下 措施: 1、坚持每周二进行备课组活动,由主讲人先讲本周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主讲人是本组任课老师进行循环),具体到每课时的安排,习题的处理(如习题的筛选,某些典型题的分析方法等等)然后进行讨论,最后意见能够基本统一。 2、加强本组老师间的互听,然后相互交流,讨论。 3、按年级要求,每个月会轮到一次化学统一测试,本组老师轮流出好试题,由全组老师进行研讨,力求每一次考试能起到一定的综合复习效果。 4、教学方法,“三讲”与“三不讲”“三讲”为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指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对于“三讲”中的“讲重点”的落实措施是讲清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讲清知识运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297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measures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问题,很多老师都提出了很好的观点。但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这样既教不出好成绩,也不可能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因此,每一位化学老师都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其他化学教师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和大家分享。 一、抓好课前小测,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尤其是初中化学基础性较强,知识点繁多,需要记忆的更多,而且需要有效长久的记忆。从我教化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进行课前小测,因为我觉得课前小测有利于督促学生加强记忆,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落实,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课前小测能迅速有效地调整学生上课的学习状态,能起到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教学作用,能很好地为教师提供更为准确的学生学习信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习能力,最后能喜欢上化学爱上化学。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随着化学知识难度的加深,真正能坚持每天都抽出十分钟来背化学的同学越来越少。每当我走进教室发纸条要默写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声音:“老师,今天默那块内容呀。老师再给点时间吧,昨天因为作业写太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12-08-30T14:47:48.687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高秀娟 [导读]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动手,乐于探究。 高秀娟(沂水县沙沟镇中心初中,山东临沂276414)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动手,乐于探究。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中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新旧知识转化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教学中选择具有启发性、直观性、灵活性教学手段,例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趣味实验、多媒体课件等,使所学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的教学,教师可设置问题:人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的说法对吗?带着问题,学生认真思考,搜集查阅资料,分析讨论,探究知识的欲望很强烈;课堂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探究活动,通过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对比、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在轻松的实验探究活动中享受化学学习的乐趣,掌握化学学习的的常用方法,例如,阅读、提问、猜想、验证等,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的作用,挖掘并拓展实验资源,在观察、思考、猜想、设计、动手操作的的实验情境与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与保证。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要注意抓好操作的定向、模仿和熟练这三个阶段。在操作的定向阶段,要求学生要了解实验操作方式,明确实验怎样操作及这样操作的原因。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演示,并注意观察与思维相结合,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操作的模仿阶段,让学生先模仿教师的实验操作,逐步让自己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平时要采取多种训练方法,保证操作动作的正确与规范,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在操作的熟练阶段,是指通过反复观察和实验,让实验操作达到正确化和规范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规范操作、运用自如。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新课标指出,化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去感受和领悟化学概念与原理。因此教学中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自己设计有关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根据记录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强调实验安全,以防发生事故。这样,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对化学知识记忆牢固,理解深刻。如《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的关系,可让学生猜想可能存在的三种情况: ①小于;②等于;③大于。依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即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通过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归纳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通过镁条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的实施、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看到表面上这两个实验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而让学生思考其原因,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再思考可采取的措施,重新设计实验使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样,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对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理解就会更深刻。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即: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撰写实验告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三、引导猜想,提高探究能力 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提出问题、猜想可能的结果,并通过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增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提出合理的猜想加以论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如《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教学时,结合教材知识点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否找到一种物质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使生成物质量比这种物质质量大?学生讨论交流后,提出了多种猜想:①铁钉在空气中生锈;②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③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产生白膜;④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⑤绿色植物在空气中发生光合作用等等。 综上所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教材体系,运用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易于探究的教学情境,强化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