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核电厂选址中地震与地质工作现状分析_王中平

我国核电厂选址中地震与地质工作现状分析_王中平

我国核电厂选址中地震与地质工作现状分析_王中平
我国核电厂选址中地震与地质工作现状分析_王中平

电力勘测设计 2008年08月 第4期

*收稿日期:2008-07-21

作者简介:王中平(1960-),男,博士,教授级高工。

我国核电厂选址中地震与

地质工作现状分析

王中平,戴联筠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 100011)

摘要:对我国现有核电厂址的地震与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我国目前核电厂址选择中地震与地质工作状况作了评价,并结合日本新潟和四川汶川地震的启示,对我国核电厂地震与地质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关键词:核电厂;地震;地质。

中图分类号:TM 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671-9913(2008)04-0066-08

Status Anal ysis of Earthquake and Geol ogy

About Site Selection of Nuclear Po wer P l ant

WANG Zhong -p i n g ,DA I L ian -yun

(China Po w er Engineeri n g Consulti n g Group C or poration,B eiji n g 100011,China )

Abstrac t :

It has ana l yzed t he conditi on o f geo l ogy and earthquake for t he site o f nuc lea r pow er plan t i n our coun try 1

It has esti m ated t he cond i tion status o f geo logy and eart hquake during the site se l ection of nuclear po w er p l ant i n our country 1Co m b i ne the apo ca lypse o f ea rt hquake o f x i nxue Japan and w enchuan s i chuang ch i na 1it has su mm ar i zed the w ork of geo l ogy and earthquake for t he nuc l ear pow er p l ant i n our coun try 1The suggestion has f o r w ard 1K ey word s :nuclear power plant ;earthquake ;geo logy 。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潟发生618级地震,震中距离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的柏崎#刈

羽核电站仅9km,此次地震引起的地震动超过了柏崎#刈羽核电站的设计基准,这是历史上发生的对正在运行的核设施影响较大的一次地震,引起有关方面广泛的关注;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又发生了8级巨大地震,其破坏力之强,影响范围之广令人震惊。因此,对我国核电厂的地震安全性进行审视与分析十分必要。

国家5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2020年)6中提出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k W,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

的4%,在建规模1800万k W 。从目前形势判断,这一装机规模可能还会提高,核电工程建

设的高潮已经到来。核电厂由于其固有属性对安全要求极高,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确保核电厂在地震中的安全,必须十分重视核电厂的地震安全性问题。在核电厂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地震安全问题应占有重要的位置。

2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以来,我院承担了我国大多数核电厂厂址预评审、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及厂址复核等工作。日本新潟地震发生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及时以5关于

66

电力勘测设计 2008年08月 第4期 开展核安全检查相关工作的通知6(发改办能源[2007]2245号)对相关工作予以了安排,为落实文件要求,我院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核电备选厂址的地震与地质资料的检查、复核工作。其中,对已纳入国家核电发展规划的厂址进行了重点复核,并就关键技术问题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讨论。

根据现有核电厂址(主要指已经通过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厂址)的地震与地质条件和工作现状,本文对我国核电厂址选择阶段地震与地质工作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1)现有核电厂址的地震与地质条件分析(2)目前核电厂址选择中地震与地质工作状况

(3)日本新潟和四川汶川地震及其启示(4)结论与建议

1 现有核电厂址的地震与地质条件分析

111 核电厂址选择工作现状

我国核电厂选址工作基本集中在两个时期,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开始了沿海和内陆范围的核电选址工作,当时的核电选址工作主要由区域电力局主导;2003年以来,主要在两大核电和五大电力集团主导推动下,我国二次拉开了核电选址工作的热潮。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储备了一定规模的核电厂址资源。其中开展前期工作比较充分的厂址大多位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沿海,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吉林、重庆、四川、广东、广西、浙江等省(区)的内陆,甘肃、河北、黑龙江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核电厂址前期工作。

初步统计,/十一五0期间已完成或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有辽宁红沿河(温坨子厂址)、山东海阳(冷家庄厂址)、浙江三门(健跳厂址)等9个核电厂厂址,可装机容量累计达40@1000MW 以上。

已基本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有:湖北咸宁(大畈厂址)、湖南华容(小墨山厂址)、江西彭泽(帽子山厂址)、湖南桃花江

(荷叶山厂址)、广西防城港(白龙厂址)等25个以上核电厂厂址,可装机容量累计达112@1000MW 以上。

另有一批厂址目前尚在开展区域普选或初可研阶段工作。

112 核电厂址的地震与地质条件概述

根据现行核安全法规、导则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在核电厂前期工作的不同阶段,均应开展相应的地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上述核电厂址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均完成了地震地质专题调查报告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可研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上专题报告均通过了专家评审,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还通过了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局的评审及批复。

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开展地震地质专题工作,主要进行厂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涉及厂址合格性的发震构造、能动断层初步评价,潜在地震地质灾害初步评价,厂址SL -2级地震动参数高值估算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调查收资及现场勘察,初步查明厂址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厂址的场地稳定性、地基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初步评价。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开展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对厂址附近范围的能动断层做出确切评价,确定厂址SL-2级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地震动时程等),调查评价厂址的地震地质灾害等。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厂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条件,初步确定岩土参数,查明主要建(构)筑物的地基条件,评价边坡、岸坡的稳定性等。

下面的图表给出了上述核电厂址的典型地震和岩土参数的分布情况。

图1 核电厂址SL -2值

67

电力勘测设计 2008年08月 第4期

从图1种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核电厂址的SL -2值(或SL -2高值)不超过012g ,只有2个厂址的SL -2值较高,它们是广东粤东二核(乌屿厂址)、福建漳州(刺仔尾厂址),SL -2高值分别为0129g 、0128g 。

图2、图3显示,上述核电厂址绝大多分布于地震基本烈度V I 度、VII 度区,并以V I 度居多,两者合计占92%,小于VI 度的厂址占8%,尚没有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大于V II 度区域的厂址。

绝大多数核电厂址的剪切波速值大于1100m /s ,其中大于等于1500m /s 的厂址为22个,均为地基条件较好的岩石和硬质岩石厂址;软岩厂址只有1个,即:安徽芜湖(吉阳厂址),地基为半成岩的粉砂岩、泥岩。113 汶川地震及其对周边地区核电厂址的影响

四川省、重庆市均开展了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部分项目已经通过了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此次汶川地震对这些厂址的影响社

会特别予以关注。

11311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评价的基本结论

四川核电新建工程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编制,我院于2005年8月对报告进行了审查,审查意见中推荐三坝厂址为四川核电新建工程优先候选厂址,石河厂址作为备选厂址。

四川核电(三坝厂址)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相对稳定的扬子地台-四川台坳区中心;厂址区域范围内的主要发震构造是华蓥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厂址距离龙门山断裂带约为190k m,厂址近区域范围没有发震构造;历史地震对厂址的影响不超过6度;厂址附近不存在能动断层,厂址区亦未见断裂构造。初步估算,厂址SL -2高值仅为01057g ,按照有关规范规定,SL -2高值取0115g ;按照国家标准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6(GB18306-2001),厂址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105g ,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厂址区分布的岩层主要为侏罗系遂宁组泥岩、砂岩,呈中等~微风化状态,可满足核岛等主要建(构)筑物天然地基要求。

重庆涪陵(石佛厂址)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的上扬子台褶带内,属区域地壳比较稳定地区;厂址区域范围内的发震构造主要为华蓥山背斜断裂、方斗山断裂、金佛山断裂、和尚岩断裂等9条断裂,龙门山断裂带距离厂址较远,位于厂址地震工作区域范围之外,厂址近区域范围内没有发震构造;历史地震对厂址的最大影响烈度为5度;厂址附近范围未见断裂构造,初步判定不存在能动断层。初步估算,厂址SL-2高值为0111g ,按照有关规范规定,SL -2高值取0115g ;厂址区50年超越概率

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5g ,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厂址地基持力层主要由微风化~未风化的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呈互层状分布,可满足核岛等主要建(构)筑物天然地基要求。

11312 汶川地震对周边核电厂址影响的调查结果

四川南充核电(三坝厂址)距离龙门山断

68

电力勘测设计 2008年08月 第4期 裂带约190km,距离汶川地震震中距离约为280km,汶川地震发生后,西南电力设计院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会同南充核电办有关人员赴厂址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根据调查结果,汶川地震时,厂址区普遍有明显震感,但地震未对地形、地貌、边坡、河流等自然条件造成影响,对厂址区及附近的交通、通讯设施、已设防的建(构)筑物无影响,没有设防的瓦房、危房和老式民居有零星掉瓦、掉渣现象,但影响轻微。初步判定厂址区遭遇的烈度约为4度~5度,没有超过原来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数值。

重庆涪陵核电(石佛厂址)距离龙门山断裂带约400km,已经超出了该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区域范围,据了解,地震对厂址的影响较小。

初步分析,此次汶川地震不会影响以上两个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中地震地质评价的基本结论。

11313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6修改对厂址

的影响

汶川地震后,国家标准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6

(GB18306-2001)迅速根据震害调查

情况进行了修编,并发布了第1号修改单,自

2008年6月11日起实施。修改单包括了5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6、5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6,对受汶川地震影响较大区域的地震动参数进行了调整,为修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建设工程抗震鉴定与加固,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规定了设防要求。

四川省地震局在汶川地震后提出的设防烈度修改建议中没有包括南充地区。

四川南充(三坝厂址)、重庆涪陵(石佛厂址)均位于此次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6第1号修改单所涉及的修改区域以外,因此,汶川地震后,上述厂址区50年超越概率10水平的地震动参数不需要调整,仍按照2001版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6中数值使用。汶川地震对四川、重庆现有核电厂址的影响较小。

114 现有核电厂址地震与地质条件总体评价

综合分析我国现有核电厂址的地震地质条件,可以认为:

(1)在核电厂址选择工作中,较好的规避了目前已经认识的地震危险区,厂址多位于地震活动水平较低区域,地震地质条件较好。

(2)各核电厂址均位于区域地壳稳定或较稳定的地区内;厂址附近范围内均不存在能动断层;确定的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SL-2值及初

69

电力勘测设计 2008年08月 第4期

步估计的SL-2高值一般不大于0120g ,厂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不大于×度。在地震动参数确定中考虑了一定的保守性,对核电厂址的地震安全性有利。

(3)核岛等核电站主要建(构)筑物均可采用岩石作天然地基,岩石一般呈中等风化~微风化状态,地基条件良好,对工程抗震有利。

(4)汶川地震对其周边地区现有核电厂址的影响较小。

总体上,我国现有的核电厂址的地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 目前核电厂址选择中地震与地质工作状况

211 核电厂地震安全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技术

标准体系

健全的核安全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是确保核电厂址地震安全性的基础,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用于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计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4号公布,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第十七条规定:/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严重次生灾害,必须认真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法进行严格的抗震设防0。

5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6(国务院令第323号)、5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6(中国地震局令第7号)等行政法规对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提出了明确要求。

5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6(HAF101)、5核电厂厂址查勘6(HAD101/07)、5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安全问题6(HAD101/01)、5核电厂的地基安全问题6(HAD101/02)等核安全法规规定了核电厂前期工作阶段的地震安全评价、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原则。

5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6(GB50267-97)、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6(GB17741-2005)等技术标准,对核电厂前期工作中地震安全评价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5核电厂地震调查与评价规范6、5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6等国家标准已在编制之中。

这些法规和标准充分地反映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核电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规定,通过适时修订和逐步完善,能够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导则、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同时,在法规、导则、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又充分考虑了我国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和特点,使得相关要求与规定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212 核电厂址选择中的地震与地质工作程序核电厂址前期的地震与地质工作,从最初的厂址踏勘普选到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一个工作逐步深入的过程,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法规、标准、文件等对具体的工作内容深度提出要求。随着工作的深入,地震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厂址将会筛选出来,这种分阶段的工作程序有利于对核电厂址地震安全性的控制,也合理的控制了工作成本。

此外,核电厂址选择中,对地震与地质工作的关键工序也执行了必要的控制。目前绝大多数核电厂址的地震与地质工作均采用大纲审查、野外工作检验、成果验收的工作程序。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地震专题工作成果应通过业主组织的专家审查,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安

70

全性评价报告需通过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组织的审查,并须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批复。

这些工作程序的有效执行,有利的保证了核电厂选址中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质量。目前现有核电厂址基本遵循了上述工作程序。213能动断层鉴定和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确定厂址附近范围能动断层鉴定和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两项主要工作内容。

厂址附近范围是否存在能动断层,直接关系到厂址的可接受性。能动断层鉴定的最终目的是评价厂址附近范围未来在地表或近地表处是否可能发生明显的断错或变形。

此次汶川地震破坏严重的地方无一例外地都坐落在断裂带上,地表破裂带经过之处,所有山脊、水系、人类建筑均被错断毁坏严重,并形成大量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之对应的地表均是震灾最为严重的地方。鉴于由直接断裂错动所造成的破坏往往难以通过设防来避免,因此,能动断层的鉴定对核电厂址的地震安全意义重大。

在5核电厂厂址查勘6(HAD101/07)中规定,在高地震活动区,通常在区域分析时要否定靠近已知大的能动断层的地区,也要否定靠近已知能动断层的可能厂址;5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6(HAD101/01)中明确,当有可靠证据表明,可能存在对核电厂安全有潜在影响的能动断层时,建议考虑另选一个厂址。

我国现行安全导则、技术标准中以断层在晚更新世(约10万年)以来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处有过活动的证据作为能动断层鉴定的主要标准之一。各国目前对能动构造鉴定中时限的规定并不一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新的安全准则中,对于能动断层鉴定的时间尺度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这一时间尺度的确定主要考虑了我国的地震地质基本特征和地震活动的特点,相关规定是适宜的。

关于核电厂址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国内核电厂址SL-2级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中,均采用确定性方法和概率论方法进行评价,并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较大值。确定性方法考虑了极端情况下的地震影响情况,概率论方法则采用10-4的年超越概率。在5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6 (GB50267-97)中,对SL-2级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又规定了最低限值(不得小于0115g)。我国的核电厂址SL-2级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大多不超过012g,低于标准设计值,当采用标准设计进行抗震设防后,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总体上我国目前核电厂址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的选取是安全和偏保守的。考虑到地震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这种保守的处理是必要的。

214当前选址地震与地质工作中的问题与潜在风险

按照现行核安全法规、导则和有关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当前核电工程前期的地震地质工作基本上是按照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两个大的阶段开展。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与地质工作的主要方法是以搜集现有地震、地质、地球物理为主,辅以少量的厂址现场勘测,基本上完成区域范围的地震、地质特征分析评价。本阶段要评价厂址所在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初步评价发震构造、能动断层等影响厂址合格性的关键问题,初步评价厂址区潜在的地震地质灾害,估算SL-2高值。本阶段还要结合现场调查和少量实地勘探,对主体工程的地基条件作出分析判断。通过这些工作,并结合其它因素,否定不合格区域和厂址,对基本合格厂址进行排序。

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与地质工作的重点在厂址近区域范围和厂址附近。通过进一步搜集资料,进行现场勘察,开展专题研究,验证厂址在地震、地质方面的可接受性。本阶段应对厂址附近范围的能动断层给出确切评价,确定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评价厂址区潜在的地质灾害,查明地基岩土的分布和工程特性,评价边坡、岸坡稳定性。

在初步可行性研究完成后,将产生优先候选厂址和备选厂址,其实质意义上核电厂址此时已经确定,因为后续可行性研究工作基本上是针对优选候选厂址开展的,特别是目前核电工程在国家核准正式开工建设前,为开工准备的场地平整、基坑负挖等现场工作已经实施完

71

电力勘测设计2008年08月第4期

成,这也拓宽了核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的范围。

优先候选厂址是在初可研阶段确定的,由于其有限的工作深度,难免存在某些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1)由于初可阶段是以搜资、调查分析现有资料为主要工作方法,对于条件复杂的区域,如:地表覆盖严重、大面积水域等,可能遗漏关键问题,并最终影响到厂址的可接受性。

(2)一些关键的地震与地质问题,如:能动断层、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等,需要在可研阶段才能最终确定,相关分析结论对厂址的可接受性或可建设堆型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

(3)由于初可阶段现场调查、勘察工作深度的局限,加之地下岩土条件的复杂性,对于地基条件的判断可能出现偏差,可能出现难于处理的局部问题,对工程投资、工期等产生不利影响。

(4)由于许多问题需要多专业密切协调配合,如:土石方、地基、场平标高、边坡的相互关系,当现场进度推进过快时,给优化设计造成困难,导致浪费。

(5)核电选址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同一区域常有多方开展工作,造成重复和浪费,并可能影响优先候选厂址的质量。

以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在工作程序上采用设置/备选厂址0的方式予以规避,但有些风险和问题是不尊重科学的工程管理行为问题,这要靠法规、政策的约束和规范来解决。

3日本新潟和四川汶川地震及其启示

311日本新潟地震及其启示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潟发生618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确定的面波震级为M s619级),震中距离柏崎#刈羽核电站仅9km。此次地震中,从核电站多个部位记录到的强地震动超过了设计基准。地震引发了多起核电站安全事件,但由于核电站多道安全屏障均正常发挥作用,故未对反应堆造成不可接受的安全后果,亦未对公众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相关经验值得研究。

柏崎#刈羽核电站在选址阶段按照相关规定完成了大量的地震调查工作,但是地震仍然发生在预料之外的地点,且地震产生的地震动超过了原来确定的核电站设计基准。初步分析与附近发震构造调查不充分,并低估了发震构造的规模有关。

此次日本新潟地震发生在海域活动断裂构造附近。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海域开展勘察、调查工作的难度较大,一般很难达到与陆域相同的工作深度。我国现有的核电厂址大多属于滨海厂址,厂址区域、近区域范围的很大一部分位于海域,今后更应重视近区域范围海域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的的调查、勘探工作,确保工作深度和成果满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312四川汶川地震及其启示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级地震,震源深度14km;主震逆冲为主兼有一定分量的右旋走滑分量,地震极震区主要分布在汶川-北川-青川一线,呈北东向狭长区域,极震区核心位于汶川映秀和北川地区,最高烈度达到11度。根据目前调查结果,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别沿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北川-映秀断裂(中央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前山断裂)展布。其中在中央断裂上破裂带长约185k m,逆冲位移量近5m;北川附近逆冲位移量415m,右旋水平位移量大体相当;前山断裂上破裂带长度68km,位移量1~2m。地表破裂带经过之处,所有山脊、水系、人类建筑均被错断毁坏,并形成大量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之对应的地表均是震灾最为严重的地方。

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龙门山断裂带规模很大,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均有活动,但是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速率很小,震前的GPS观测显示,只有3~4mm/a。断裂带滑动速率缓慢导致强震复发周期加长,估计龙门山断裂带8级强震的复发间隔至少在3000~5000年以上。断裂带活动的这些特点,使人们难以对其做出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并导致大大低估了龙门山断裂带潜在的最大地震震级,这个经验应认真总结。

日本新潟和四川汶川这两次地震都有明确的发震构造,但是两次地震所造成的后果充分

72

电力勘测设计2008年08月第4期

显示了地震的复杂性和目前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核电厂选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对区域地震构造背景分析、发震构造鉴定等基础性工作仍需给予充分重视。

造成汶川地震灾区损失惨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严重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因此,在核电厂址选择地震与地质工作中,应重视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分析。一部分核电厂址均存在高边坡,应对核电厂址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予以足够重视。

4结论与建议

411结论

(1)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可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法规、导则和技术标准体系,并且能够较好运行,为确保核电厂址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2)通过对现有核电厂址地震与地质资料的分析,这些厂址均较好的规避了目前已经认识到的地震危险区和主要的发震构造带,大多位于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区域;汶川地震对其周边地区现有核电厂址的影响不大。总体评价,现有核电厂址的地震地质条件较好。

(3)我国现有的核电厂厂址核岛等主要建(构)筑物均具备采用岩石地基的条件,地基条件好,对核电厂抗震有利,与我国目前核电厂设计能力相匹配。

(4)源于对核电快速发展的冲动和工程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对核电选址地震与地质工作,可能带来某些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5)日本新潟地震、四川汶川地震又一次使我们看到目前对地震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今后对核电厂地震安全性的最大挑战仍然来自于地震问题的复杂性,在核电厂选址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使核电厂址尽量避开地震活动地区和地震构造复杂地区。

412建议

(1)对于地震与地质条件复杂的厂址,应适当提高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地震与地质工作深度要求。

(2)优先候选厂址确定后,应尽早开展可研阶段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以落实影响厂址可接受性的关键条件。核电厂址上相关工程的实施,应在厂址的合格性经认定、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之后开始。

(3)应加强滨海核电厂址海域,内陆厂址严重覆盖区断裂构造的勘察、判别及其活动性的评价。

(4)在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发震构造的鉴定。

(5)在地震构造模型的评价中,应重视对区域地震构造背景的分析研究。

(6)应重视对厂址区域地震地质灾害问题的调查分析。

(7)对日本新潟地震、四川汶川地震及其对今后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影响应开展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

信息法国电力公司将建世界首个/潮汐发电集群0

法国电力公司将在布列塔尼西北的潘波勒近海建造3~6座潮汐发电站,预计其发电总量将

达到4MW至6MW,预计2011年与潘波勒海滩的电网联网。

潮汐发电既不排放温室气体,还有发电量容易预测的优点,必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长

期来源之一。法国的潮汐发电潜力占欧洲的80%,其年发电量最多可达1000万MW。

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2020年全球潮汐发电量将达到1亿至3亿MW。目前世界上最大

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上的朗斯河口发电站,其发电能力达到240MW。

(摘自:新华网)

73

电力勘测设计2008年08月第4期

工程地质第二版考试试题

《工程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2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3岩体结构要素是(结构面)和(结构体)。 4褶曲基本形态是(向斜)、(背斜);断层要素有(断层线)、(断层面)、(断层带)、(段盘)。 5滑坡体的物质组成,滑坡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极深层滑坡)。 6岭垭口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7层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倾斜岩层的产状主要有(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8.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 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9.沉积岩的结构一般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 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 10.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冲击平原)和 11.流水的侵蚀作用包括(化学侵蚀)和机械侵蚀两种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沉积岩( C )。 A. 粉砂岩 B. 石灰岩 C. 玄武岩 D. 白云岩 2. 坡面加固可起到下列( A )主要作用。 A. 增加斜坡的稳定性 B. 拦截防御作用 C. 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体 D. 防止软弱层风化,增加 岩体完整性 3. 下列岩石中哪一类是产生岩溶现象的主要岩石种类 ( B )。 A. 硅质灰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凝灰岩 4.震级是用来衡量( B ) A.地震大小的标准B.地面破坏轻重程度的标准 C.地震影响范围的标准D.地震效应的标准 5.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B ) A.正长岩B.石灰岩 C.石英岩D.花岗岩 6.按照摩氏硬度等级比较,下列四种矿物中硬度最小的是( C ) A.石英(硬度7) B.正长石(硬度6) C.方解石(硬度3)D.萤石(硬度4 10. 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的是( B ) A.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 C.假整合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1. 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C )。 A.沉积接触 B.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2. 河漫滩是洪水期( A ) A.能被淹没的浅滩 B.不能被淹没的浅滩 C.1/3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 D.1/4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 13.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的两大变化是( B ) A.人类出现、火山活动 B.构造作用、冰川作用 C.人类出现、冰川作用 D.人类出现、构造作用 14. 下面各种结构面中( A )属于构造结构面 A.断层面 B.层理面 C.片理面 D.流层 15. 完全张开的结构面中的常见的充填物质成份中的( A )抗剪强度比较高。 A.粘土质 B.砂质 C.钙质 D.石膏质 16. 岩石在( B )过程中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变。 A.碳酸化作用 B.温差风化 C.水化作用 D.氧化作用 17. 有关岩石的风化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为( D )。 A.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体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 B.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C.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D.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 18. 如果地壳经历多次的间断性上升,即可在河谷上形成若干级河谷阶地,( )的工程地质性质最好 A. 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 C.三级阶地 D.四级阶地 19. 牛轭湖相沉积是( )地质作用造成的 A.河流地质作用 B.湖泊地质作用 C.海洋地质作用 D.风的地质作用 20. 滑坡体在滑运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移动速度不同,受力不均而产生滑坡裂隙。其中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因滑坡体与滑坡床相对位移而产生的裂隙称为( B ) A.扇形裂隙 B.拉张裂隙 C.鼓张裂隙 D.剪切裂隙 21. 从滑坡形式的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C )地段不易发生滑坡。 A.高陡斜坡 B.山地缓坡,地表水易渗入 C.山区 河流的凸岸 D.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级坡脚被地下水侵蚀和地 下水浸润 22. 滑坡的发育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由于 各种因素的影响,斜坡的稳定状态受到破坏。此时滑坡 面基本形成,但未全部贯通。这个阶段称为( C ) A.压密稳定阶段 B.蠕动变形阶段 C相对平衡阶段D.滑动破坏阶段 23.“马刀树”是用于判断下面哪种地质现象的?( B ) A.崩塌 B.滑坡 C.地面沉降 D.地震 24. 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出脱离母体向下坠落或滚动 的现象称为( ) A.错落 B.崩塌 C.滑坡 D.塌陷 25. 岩溶的发育与深度的关系是( D )。 A.随深度而增强 B.随深度而减弱 C.与深度无关 D.随具体情况而定 26. 依据达西(Darcy)定律计算地下水运动的流量时, 系假定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的( )成正比。 A.二次方 B.一次方 C.1/2次方 D.2/3次方 27. 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称为( B ) A.给水性 B.透水性 C.持水性 D.容水性 28.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 A ) A.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B.空隙水、潜水和 承压水三大类 C.岩溶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D.包气带水、裂隙水 和承压水三大类 29. 承压水一般( C )。 A.容易受气候的影响 B.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但不易被污染 C.不易受气候的影响,且不易被污染 D.容易被污染 30.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较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 水面的重力水叫( B )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自流水 31. 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 称为( D ) A. 断口 B. 节理 C. 层理 D. 解理 3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时,下面( C )因素不属于 考虑的范围: A:工程安全等级B:场地复杂程度C:施工条件D: 地基复杂程度 33.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应( A )进行勘察。 A.按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阶段 B.合并勘察阶段 C.仅按详细勘察阶段 D.仅按初步勘察阶段要求 33. 在公路及隧洞选线时应尽量选择公路及隧道走向 与岩层走向( A )。 A. 平行 B. 垂直C 以上都可以 34. 岩土工程勘察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测试技术也不 同,其中原位测试通常是( )阶段采用的。 A.选址勘察 B.初步勘察 C.详细勘察 D.施工勘察 35. 原位测定饱水软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及其灵敏度的 测试方法是( ) A.十字板剪力试验 B.静力触探试验 C.静载荷试 验D.旁压试验 36. 评定碎石土地层的承载力时,下列试验中宜采用( ) 进行原位测试。 A.静力触探试验; B.动力触探试验; C.标准贯入 试验;D.扁胀试验; 37. 下列图表中,哪一种不属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 附带的必要图件?( A.工程地质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室内实验成果图表 D.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38. 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 其相互结合的情况,称为岩浆岩的(B )。 A. 构造 B. 结构 C. 产状 D. 酸基性 39.(1)石英(2)滑石(3)正长石(4)方解石(5) 金刚石五种矿物的硬度,按相对软硬程度依次排列 出来是:( C ) A.(1)(2)(3)(4)(5) B.(2)(3)(4)(1)(5) C.(2)(4)(3)(1)(5) D.(2)(4)(3)(5)(1) 40.按滑面与层面之间关系,可将滑坡分为以下几种: ( C ) (1)顺层滑坡;(2)牵引式滑坡;(3)推动式滑坡; (4)切层滑坡;(5)均质滑坡。 A. (1)(2)(4) B. (1)(3)(5) C.(1)(4)(5) D.(2)(3)(4)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向斜(岩层向上弯曲,两端岩层相背倾斜,核心部 分岩层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 2、季节冻 土(每年寒冷时期冻结的岩土)3、承压水(两个隔 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作用的地下水)4、化 学风化(在氧气和水溶液等风化因素的侵袭下,岩石 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改变或破坏岩石的性状并 可以形成次生矿物的作用过程) 5、正断层(是指在断层中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 层6、岩溶作用(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 对可溶岩进行的以化学化学溶蚀为主,机械侵蚀,搬运, 和堆积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及其形成各种地貌形态的 地质现象)7、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 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 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8、 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地 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 一. 名词解释。(5分*8) 1. 构造结构面:就是指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 破裂面或破裂带。包括构造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层间 错动面等。 2. 天然应力状态:是指为经人为扰动、主要是在重力 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体的物理、 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所形成 的应力状态。 3. 残余应力: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时,岩体中某些组分 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 岩体结构中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 平衡的应力系统,此即残余应力。 3. 粘滑:剪切破坏过程中,由于动.静摩擦角的差异, 或由于凸起体被剪断,越过,或由于转动摩擦中的翻转 等所造成的剪切位移的突跃现象,统称之为粘滑现象。 3. 震源机制断层面解:象限型初动推拉分布是由于震 源断层错动这种物理过程所造成的,由此所求得的结果 称为震源机制断层面解。 4. 累进性破坏:也称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由于破 裂过程中所造成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即使工作应力保 持不变,破裂仍会不断地累进性发展,通常某些最薄弱 环节首先破坏,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又引起次薄弱环节破 坏,依次进行下去直至整体破坏。体积应变转为膨胀, 轴应变速率和侧向应变速率加速地增大。 5. 塑流涌出:当开挖揭穿了饱水的断裂带内的松散破 碎物质时,这些物质就会和水一起在压力下呈夹有大量 碎学屑物的泥浆状突然地涌入洞中,有时甚至可以堵塞 坑道,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 6. 弯曲—拉裂:主要发生在斜坡前缘,陡倾的板状岩 体在自重弯矩作用下,于前缘开始向临空方向悬臂梁弯 曲,并逐渐向坡内发展。弯曲的板梁之间互相错动并伴 有拉裂,弯曲后缘出现拉裂缝,形成平行于走向的反坡 台阶和槽沟。板梁弯曲剧烈部位往往产生横切板梁的折 裂。 7.表层滑动:表面滑动是沿混凝土基础与基岩接触面发 生的剪切滑动。主要发生在坝基岩体的强度远大于坝体 混凝土强度,且岩体完整.无控制滑移的软弱结构面的 条件下。 8. 管涌:强烈的渗透变形会在渗流出口处侵蚀成孔洞, 孔洞又会促使渗透途径已经减短、水力梯度有所增大的 渗流向它集中,而在孔洞末端集中的渗透水流就具有更 大的侵蚀能力,所以孔洞就不断沿最大梯度线溯源发 展,终至形成一条水流集中的管道,由管道中涌出的水 携带较大量的土颗粒,这就是管涌。 二、判断题 一般来说,对于沉积岩,孔隙胶结的岩石强度要大于基 底胶结岩石的强度。( F ) 根据潜蚀的产生过程,可分成两类潜蚀,即溶滤潜蚀和 机械潜蚀。( T ) 3.在滑坡平面图中,动与不动的界限称为滑动面。(F ) 4.一般刷坡的施工顺序为自上而下,自外而里。( T ) 5. 在野外工作中,如果前进的方向与主要构造线方向 垂直,称为追索法 6.沉积岩最主要构造是层理构造。( T ) 7.在河湾处,一般凹岸接受侵蚀,凸岸接受堆积。(T ) 8.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强调原位测试与室内试 验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T ) 9.对于三大类岩石均可以利用古生物化石就可以判定 它们的年代。( F ) 10. 补给承压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 F ) 11. 温度变化及水的因素,是岩石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 ( F ) 12. 顺坝不改变河流流态,而丁坝对河流流态有较大的 影响.( F ) 13. 流纹岩的球状风化属于化学风化。( T ) 14.在滑坡防治过程中,对于病区内的水以尽快汇集排 出为原则,病区外的水以拦截旁引为原则。(F ) 15.在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中,水是最为 活跃的因素。(F ) 三、问答题 简述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边坡断面形式,边坡防 护情况等等... ) 2.简述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保持地质的稳定性)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工程土体现场原位试验的方法有那几种?(原 位测试在工程勘察中很重要。主要有土体原位测试和掩 体原位测试。其中: 土体原位测试有: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旁压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实验和标准贯入实验,十字板剪切实验, 抽注水实验) 2、地基沉降的原因是什么?(地下水的水位下降) 3、简述河流侵蚀、淤积作用的防护措施。 4、简述风化的作用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5、基坑突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大学考试—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试题库及答案

某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变质而成。呈白色、浅红。块状构造,等粒状变晶结构。该岩石可初步确定为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花岗岩 D. 片麻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对于浅基础,一般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地基是 A. 中等密实的砂土地基 B. 松砂地基 C. 软土地基 D. 硬粘性土地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哪项正确? A. 侵入接触一定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B.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C.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D. 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某直径7cm的土样进行直剪试验,已知其抗剪强度指标c=10kPa,φ=20°,当固结压力为200kPa时,破坏时的最大推力为 A. 0.318kN B. 318kPa C. 0.318kPa D.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粘性土坡滑动面的形状一般为 A. 垂直平面 B. 水平面 C. 近似圆弧面 D. 斜面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是 A. 沉积作用 B. 风化作用 C. 搬运作用

变质作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下列风化作用中,属于物理风化的是 A. 植物腐蚀作用 B. 冰冻风化 C. 水解作用 D. 碳酸化作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得到土的抗剪强度为τf,则可认为是 A. CD试验的指标cd B. 不排水强度cu C.

有效强度指标c’ D. CU试验的指标ccu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称为土 A. 灵敏度 B. 不排水强度 C. 强度提高系数 D. 固结系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已知土样试验数据为:含水量33%,液限33%,塑限18%,则该土的液性指数为: A. 0.5 B.

GeoFrame_地震属性分析和应用

SIS 软件软件技术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应用之一之一 斯伦贝谢伦贝谢科技服务科技服务科技服务((北京北京))有限公司 2007年3月 GeoFrame 地震属性分析和应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应用

1 地震属性分析和应用 应用地震属性开展储层横向预测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地球物理理论、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计算方法能够提取和分析的地震属性越来越多,如何从众多的地震属性中选择能够反映客观地质现象的属性对目的层储层开展分析,这是地球物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 GeoFrame 综合地学平台为地球物理人员开展储层横向预测研究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工具。SATK 、SeisClass 、LPM 以及GeoViz 的组合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从属性提取、属性优化、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储层预测全过程。本文重点阐述GeoFrame 储层预测的基本思路及地震属性的地质应用。 1、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的基本思路 地震地层学原理假定,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具有年代分界面的意义,要研究地层岩性和沉积相主要依据的是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横向变化,也就是地震属性的变化,这是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基本理论依据。 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横向预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多解性问题,即:一种地震属性参数的变化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而一种地质现象的改变,也会造成多种地震属性的异常。 因此,在对地震属性分析预测过程中,如何从众多的地球物理参数中选取能反映地质特征变化的参数,是地震属性预测的主要问题。实际工作表明,必须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① 正确认识地震属性 正确认识地震属性是做好属性预测的基础,不同的地震属性参数,它的地球物理含义、数学含义不一样,反映的地质规律也不一样。如:半时能量和总能量,尽管都是振幅类参数,但具体的展布规律却不一样(图1)。 图1 1 相同地区相同地区相同地区半时能量半时能量半时能量和和总能量总能量对比图对比图对比图 半时能量半时能量((Energy half-time ) 总能量总能量((Total Energy )

《卜算子·咏梅》注音及解释整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ǔ卜suàn 算 zǐ 子· yǒnɡ 咏 méi 梅 lù 陆 yóu 游 yì驿wài 外 d uàn 断 q iáo 桥 b iān 边, jì 寂 mò 寞 kāi 开 wú 无 z hǔ 主。 yǐ已s hì 是 h uánɡ 黄 hūn 昏 dú 独 zì 自 c hóu 愁, ɡènɡ 更 z h uó 著 fēnɡ 风 hé 和 yǔ 雨。 wú无 yì 意 kǔ 苦 z hēnɡ 争 c hūn 春, yī 一 rèn 任 qún 群 fānɡ 芳 dù 妒。

lín g 零l uò 落 c hénɡ 成 ní 泥 n iǎn 碾 z uò 作 c hén 尘, z hǐ 只 yǒu 有 x iānɡ 香 rú 如 ɡù 故。 一、词句解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

Gvilin C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题名称: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专业:水文与水资源 工程 班级:水文09-1班 学号:3090205117 学生:郑盛业 指导教师:赵华荣 日期:2011-10-28

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 【摘要】在地壳表面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和现象,称为地震。地震极其频繁的,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地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因此工程地质学也着重了对地震的研究,通过对地震的成因、分布、震级和烈度、危害等的学习研究之后,人们在防震、抗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危害,人们也在不断的研究之中。 【关键词】地震工程地质危害

目录 第一章地震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地震 (05) 第二节地震工程地质概述 (05) 第二章地震的分类和其发生原因 第一节地震的分类 (06) 第二节地震的发生原因 (06) 第三章地震的分布 第一节地震的时间分布 (07) 第二节地震的地理分布 (08) 第四章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第一节地震的震级 (09) 第二节地震的烈度 (10) 第五章地震的危害 第一节地震灾害 (12) 第二节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危害 (12) 第三节地震引发对环境危害 (13) 第六章防震、抗震 第一节学习防震、抗震 (15)

第二节建筑物的防震、抗震(16) 第七章我国地震问题情况 第一节我国的震区 (17) 第二节我国地震的基本特征 (18) 主要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地震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地震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 ,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 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 earthquake) 就是地球表层的快全球板块运动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发生五百五十万次。 第二节地震工程地质概述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重大工程附近的地震活动规律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选择较稳定的地段,以及在地震区的建筑如何采取抗震措施等工程地质工作。是评价

工程地质考试试题汇总

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 )。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 地质作用 D.地壳运动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 )。A.大气圈 B.水圈 C. 生物圈 D.地核 3.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C. 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D.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4.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 )。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 C. 抗剪强度 D.抗压强度 5.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 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 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6.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 )。 A.不发生变化 B·越来越强 C. 越来越弱 D·无法判断 7.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 )。 A.侵蚀、沉积 B.沉积、搬运 C. 侵蚀、搬运 D.侵蚀、沉积、搬运9.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 )。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1.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 )。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 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 一种移动,三种变形 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2.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 )。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 )。 A. 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B. 防止地下水人渗 C. 装饰洞室 D.辅助围岩灌浆14.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 )。 A. 岩石质量 B.岩石质量指标 C. 岩体质量 D.岩体质量指标15.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 )。 A. 粘性土 B. 粉土 C. 砂土 D.砾石土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X”,每题2分,共计20分) 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 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 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 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 ) 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种类。( ) 7.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 ( ) 8.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 9.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 10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 ) 1.A 2.D 3.B 4.B 5.A 6.C 7.D 8.B 9.A 10.C 11.B 12.B 13.A 14.B 15.D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1)、工程地质学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便科学评估,合理利用,有效改进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 (2)、工程地质条件 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3)、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 ②影响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工程活动破坏地质环境) (3)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 人类开采矿产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形成各类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影响人类工程活动,比如工程建设必须作地下水保护论证、渗漏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调查等等 3、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①岩土类型及性质(地层岩性与性质) ②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等) ③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区等) ④水文地质(地下水成因、埋藏、动态、成分等) ⑤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岩溶、泥石流等) ⑥天然建筑材料(砂砾、石块等) 4.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 ②地基稳定性问题 ③斜坡稳定性问题 ④围岩稳定性问题 5.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2)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 (3)环境影响评价—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促使矛盾转化和解决,既保证工程安全,经济,正常使用,又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条件 6.说明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方案类型,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工程投资的大小,影响基础建设

工程地质学概论考试题目

工程地质学概论 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⑤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的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5、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1、活断层的定义: 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USNRC): (1)在3.5万年内有过一次或多次活动的断层 (2)与其他活动断层有联系的断层 (3)沿该断裂发生过蠕动或微震活动 活断层的类型:按照位移方向与水平面的关系: (1)正断型活断层 差异升降活动为它的断陷盆地边缘。下降盘分支断层多见,形成地堑式的正断层组合。 (2)逆断型活断层 多分布于板块碰撞挤压带。上盘变形带大,出现多分支断层。 (3)走滑型活断层 常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地块之间的接触部位,水平错动量大,断层带宽度不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全文】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摘要] 地震属性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隐藏有用信息,因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近几年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究。本文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总结,简单阐述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在不同时期所用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对新地震属性进行了具体介绍。最后对该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摘要:在勘探和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地震资料在复杂油藏系统的解释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缺少一种有效地将地质知识应用于地震解释中的上具。随着一系列属性新技术的出现,对地震属性进行充分研究,就给地质家提供了快速地从三维地震数据中获得地质信息的能力。尤其在用常规解释手段难以识别日的储层的情况下,属性分析技术更是给地质上作人员指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地震属性储层预测叠前数据叠后数据 关键词:储层;波形分析;地震属性 1.引言 地震属性是指叠前或叠后的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的特殊度量值。地震属性的发展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的直接烃类检测和亮点、暗点、平点技术开始,经历了70年代的瞬时属性(主要是振幅属性)和复数道分析,90年代的多维属性(特别是相干体属性)分析,21世纪的地震相分析等阶段[1一SJ。随着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研究,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储层预测、油气藏动态监测、油气藏特征描述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之,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以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藏其中的多种有用信息,这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料,也为解决复杂地质体评价提供了实用的分析手段。因此,对该技术进行深人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地震属性是指从地震数据中导出的关于儿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特性的特殊度量值。它可包括时问属性、振幅属性、频率属性和吸收衰减属性,不同的属性可指示不同的地质现象。地震属性分析则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并结合钻井资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种地震信息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以揭示出原始地震剖面中不易被发现的地质异常现象及含油气情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研究已由线、面信息扩展到三维体信息,从分类提取扰化发展为一项系统的应用技术。随着地震技术的日趋成熟,地震属性技术近儿年也发展迅速,其中有多属性联合解释技术、波形分析技术、吸收滤波技术等。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去完善勘探生产中的油藏描述工作,已经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的核心内容。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预测岩性和有利储集体,描述油藏特征及孔隙度变化,寻找难以发现的隐蔽油区,以至于监测流体运动和进行其它综合研究,一直是石油工作人员追求的目标。 1波形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常的层段属性只是表示了某儿个地震信号的物理参数(振幅、相位、频率等),但它们没有一个能够单独描述地震信号的异常,而地震信号的任何物理参数的变化总是对应着反映地震道形状的变化,所以,研究和分析地震资料中代表各种属性总体特征的地震道形状(波形),应该能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1. 1波形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处理过程

弟子规全文(注音及解释)

弟子规 zǒng xù 【总叙】 dìzǐguīshangr?nxùn shǒuxiàotìcìjǐnxìn fànàizh?ng ?rqīnr?n yǒuyúlìz?xu?w?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mǔhūyìng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wùlǎn fùmǔjiào xūjìngtīng fùmǔz?xūshùnch?ng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z?wēn xiàz?qìng ch?nz?xǐng hūnz?dìng chūbìgào fǎnbìmiàn jūyǒucháng yawúbiàn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suīxiǎo wùshànw?i gǒushànw?i zǐdàokuī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suǒhào lìwaijùqīnsuǒwùjǐnwaiqùshēnyǒushāng yíqīnyōu d?yǒushāng yíqīnxiū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qīnàiwǒxiàoh?nán qīnzēngwǒxiàofāngxián qīnyǒugu?jiànshǐgēng yíwúsar?uwúshēng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búrù yuèfùjiàn hàoqìsuí tàwúyuàn qīnyǒujíyàoxiāncháng zh?uyashìbùlíchuáng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sāngsānnián chángbēiyajūchùbiàn jiǔr?uju?sāngjìnlǐjìjìnch?ng shìsǐzhěrúshìshēng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chū zé tì 【出则弟】 xiōngdàoyǒu dìdàogōng xiōngdìmùxiàozàizhōng cáiwùqīng yuành?shēng yányǔrěn fanzìmǐn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hu?yǐnshíhu?zu?zǒu zhǎngzhěxiān y?uzhěh?u zhǎnghūr?n jídàijiào r?nbùzài jǐjídào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chēngzūnzhǎng wùhūmíng duìzūnzhǎng wùxiànn?ng lùyùzhǎng jíqūyīzhǎngwúyán tuìgōnglì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qíxiàmǎch?ngxiàjūgu?y?udài bǎibùyúzhǎngzhělìy?uwùzu?zhǎngzhězu?mìngnǎizu?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zūnzhǎngqián shēngyàodīdībùw?n quafēiyíjìnbìqūtuìbìchíwanqǐduìshìwùyí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shìzhūfù rúshìfù shìzhūxiōng rúshìxiōng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jǐn 【谨】 zhāoqǐzǎo yamiánchílǎoyìzhìxīcǐshích?nbìguàn jiānshùkǒu biànniàohuízh?jìngshǒu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guānbìzhang niǔbìji?wàyǔlǚjùjǐnqiazhìguānfúyǒudìngwai wùluàndùn zhìwūhuì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yīguìjié búguìhuá shàngxúnfèn xiàchènjiā duìyǐnshíwùjiǎnz?shíshìkěwùgu?z?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题

填空与选择题 岩体结构 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与组合形成。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结构面 指发育于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和延伸性,有一定厚度的各种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及不整合面等.由于这种界面中断了岩体的连续性,故又称不连续面。 结构面的成因分类: 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为了概括地反映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成因、特征及 其排列组合关系.将岩体结构划分为4大类和8个亚类 如下表所示: 整体块状结构Ⅰ整体结构(Ⅰ1)块状结构(Ⅰ2) 层状结构Ⅱ层状结构(Ⅱ1)薄层状结构 碎裂结构Ⅲ层状碎裂结构(Ⅲ2)碎裂结构(Ⅲ3) 散体结构Ⅳ 工程地质条件 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成岩作用特点、、风化特征、和接触带以及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6)地下水: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类型,地下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情况。 (7)建筑材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降低成本。 参考资料《》主编:邵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古文《马说》拼音及解释整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就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shì有yǒu 伯bó乐lè,然rán 后hòu 有yǒu 千qiān 里lǐ马mǎ。千qiān 里lǐ马mǎ常chán ɡ有yǒu ,而ér 伯bó乐lè不bù常chán ɡ有yǒu 。故ɡù虽s uī有yǒu 名mín ɡ马mǎ,祗zhī辱rǔ于yú奴nú隶lì人rén 之zhī手sh ǒu ,骈pián 死sǐ于yú槽cáo 枥lì之zhī间jiān ,不bù以yǐ千qiān 里lǐ称chēnɡ也yě。 马mǎ之zhī千qiān 里lǐ者zhě,一yì食shí或huò尽jìn 粟sù一yì石dàn 。食sì马mǎ者zhě,不bù知zhī其qí能nén ɡ千qiān 里lǐ而ér 食sì也yě。是shì马mǎ也yě,虽suī有yǒu 千qiān 里lǐ之zhī能nén ɡ,食shí不bù饱bǎo ,力lì不bù足zú,才cái 美měi 不bú外wài 见xiàn ,且qiě欲yù与yǔ常chán ɡ马mǎ等děnɡ不bù可kě得dé,安ān 求qiú其qí能nén ɡ千qiān 里lǐ也yě ? 策cè之zhī不bù以yǐ其qí道dào ,食sì之zhī不bù能nén ɡ尽jìn 其qí材cái ,鸣mín ɡ之zhī而ér 不bù能nén ɡ通tōnɡ其qí意yì,执zhí策cè而ér 临lín 之zhī,曰yuē:“天tiān 下xià无wú马mǎ”!呜wū呼hū!其qí真zhēn 无wú马mǎ邪yé?其qí真zhēn 不bù知zhī马mǎ也yě! 一、原文译文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复习题陈资料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复习题 绪论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石和土的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它影响建筑物修建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如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的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地基岩体稳定问题、地下硐室围岩稳定问题和边坡岩体稳定问题、水库渗漏问题、淤积问题、浸没问题、边岸再造及坝下游冲刷问题,以及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工程地质学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地基问题、边坡问

题、洞室问题、渗透问题。 第一章 ⒈岩体:通常指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部分岩石,它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三个要点:工程影响范围内;被各种界面切割;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 ⒉结构面: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或具有一定的厚度)的地质界面(或带),例如岩层层面、软弱夹层、各种成因的断裂、裂隙等。 ⒊岩体结构: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岩体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岩块,称为结构体。 ⒋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原生结构面、次生结构面、表生结构面。 ⒌岩体结构分类:按建造特征:块体状(或称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块状结构和散体状结构。按改变程度:完整、块裂化或板裂化、碎裂化、散体化等四个等级。 第四章 ⒈活断层:是指目前还在持续活动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 ⒉活断层的类型及鉴别标志:逆断层(应力状态为3σ垂直,1σ、2σ水平。特征:断层地倾角较小,一般20-40o之间,上盘上升引起上盘一侧地面隆升,下盘一般无地表变形,分支断层发育,主要产生在上盘。断层面的地面出露线不平直,呈波状弯曲。逆断层也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