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临床药理学--第17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第17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第17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第17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教案首页

第 2 次课授课时间2005.3.22 案完成时间:20005.2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那么,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在通常的治疗剂量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意识,却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精神症状。那么,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1、舒必利: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轻。因为口服后吸收不十分可靠、因人而异,故疗效较不不乱。治疗剂量为600到1400毫克。女性服用后,往往泛起月经异常。 2、氟哌啶醇: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往往被认作是尺度的抗精神病药。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重。泛起TD的可能性好像也比氯丙嗪较多。治疗剂量为6到20毫克。 3、奋乃静:疗效不见得比氯丙嗪更好,只是嗜睡较轻。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重。泛起肝功能异常较少。治疗剂量20到60毫克。 4、氯丙嗪:是最老牌的抗精神病药。作用机理很广泛,所以副反应比较多。嗜睡较多,锥外副反应不太严峻。治疗剂量是天天400到600毫克。服药久了,有的会泛起肝功能异常。 以上这些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因为有泛起各种副反应的可能,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往往逐步增加剂量,以期逐步适应。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1、齐拉西酮:治疗剂量为80到160毫克。疗效不理想,锥外副反应不少。对心脏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必需予以留意。长处是体重增加较少。 2、阿立哌唑:疗效不理想,副反应较少。治疗剂量10到30毫克。加大剂量后可否增加疗效,没有研究可以作此证实,所以谁也不敢超过30毫克。

遗传药理学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

遗传药理学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 遗传药理学是研究临床药物治疗中个体反应差异的遗传学因素的新兴学科,遗传多态性可引起不同个体在服用药物时的药理学及毒理学的不同效果,从而引起药物治疗效果的差异。对遗传药理学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根据患者的遗传特性来调整药物的使用方法,以达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确保药物治疗作用的目的。 ■选择药物 对于存在遗传差异的不同人群,相同的治疗药物,特别是那些药效差异与基因改变有关的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作用,因此根据遗传药理学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指导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了许多药效、毒性与基因多态性有关的药物,其中某些基因型检测已开始用于临床。例如癌症的化疗,由于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有强烈的毒副作用,应用遗传药理学信息可明显提高化疗的安全性。目前,主要集中于癌症化疗药物的代谢酶与化疗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在用硫鸟嘌呤为癌症患者进行化疗时,由于红细胞中转甲基酶活性降低,使药物不能钝化降低其毒性,一些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由于血药浓度的急剧升高而发生的毒性反应,甚至有死亡病例。而通过基因型检测可以筛选出弱代谢人群,为他们选择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或调整治疗剂量,从而降低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瘤体等部位中分离出的有关耐药基因的多态性数据可以用来选择高敏感性药物,提高化疗效果,如长春碱、紫杉醇等。治疗前通过遗传基因筛选可以确定某种治疗方式的有效人群,如群司珠单抗(trastuzumab)这种药物是一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单克隆抗体,只有对于肿瘤细胞HER2基因高表达的患者使用才可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在接受该种治疗前要先进行标识物实验。随着该领域的研究发展,遗传药理学有效标示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增加了治疗的有效率,减少了无效人群对药物的使用。基因型的分类信息有助于我们解释在肿瘤化疗中出现的各种毒副作用及治疗效果的差异,在国外癌症化疗中,遗传学检测数据已成为主要的治疗依据,协助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调整药物治疗剂量 借助遗传药理学的研究结论,可以帮助临床了解如何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来降低那些具有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药物毒性,从而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 依据以遗传多态性为基础的代谢差异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建议和参考信息,推动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奥美拉唑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作为H+-K+-A TP酶抑制剂,作用于胃壁分泌细胞,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及消化道返流,其单剂量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时曲线下面积亚洲人比白种人增加近40%,这种差异是由药物的不同代谢率引起的。奥美拉唑是细胞色素酶P450CYP2C19的作用底物,近20%的亚洲人为P450CYP2C19的突变纯合子形式导致弱代谢型,因此对于亚洲患者中的弱代谢型及肝功受损的患者,应调低剂量进行治疗。这例遗传药理学理论的应用实例说明其有助于降低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由于治疗失败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处方药主要是由于其不良反应的高发生率,而根据遗传药理学可以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一种不良反应少而又治疗效果高的治疗方法。 ■寻找致病因素预防恶性疾病的发生 有关遗传药理学的研究结果与人体某些健康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发现,细胞色素P450酶系多态性影响个体对环境中毒素的钝化,从而造成个体间对环境毒素致病敏感性的差异。最近,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院公布: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个体间差异,建立了环境基因组计划,并且将从药物作用遗传多态性的相关基因开始着手研究。此项研究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疾病发生的原因,并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恶性疾病(如癌症等)的发生。

临床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为规范我院药品临床使用,促进药物合理使用,保证医疗安全、保障医患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我院临床用药管理规定。 2.临床用药是指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过程,临床用药管理的目的是合理用药。 3.临床医师、药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原则加强协作,知识互补、共同为病人用药的安全性负责。 4.医师应按疾病诊疗规程、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指南,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差异等为患者开具处方或医嘱,杜绝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医护人员在给患者使用药品诊疗时,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按规定仔细核对处方、医嘱、药品与患者身份,并按正确的方法调配和给药。 5.医院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药品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制定医院“处方集”和“医院药品供应目录”。药剂科在“医院药品供应目录”内组织有效地供应。临床使用的药品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不得从事药品采购、调剂工作,原则上不得在临床使用非我院药剂科采购供应的药品,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的,必需按医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6.医院制定有相关的处方权限制的规定 ①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②麻醉药品处方权限 7.使用自费药品或乙类药品,以及扩展用药须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在临床诊疗中,医生要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给患者开具处方时,应熟悉药品的说明书内容,医师、护士按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药品。超出说明书使用药品的医师必须在病历中做出分析记录。 8.医院制定有处方权确认的程序与规定。医院医务科、各药房设有

临床用药监控体系

临床用药监控制度 为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临床用药监测评价体系。 1.卫生院药事管理小组负责临床用药的监测、评价及监管,具体由门诊部组织实施,由药房监管。 2.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确定临床专业的药品比例,每月统计相关数据,对用药比例超标的,按规定扣罚科室相应奖金。 3.充分发挥卫生院合理用药监测体系的作用,认真、及时、准确收集数据,重视金额和数量前10位的药品的监测和分析,特别对异常增量使用的药品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做积极的干顶,并跟踪整改。 4.定期对抗菌药物专项评价,每季度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总结,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医师进行公示,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5.实施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对当月使用量前三位、连续两个月用量前三位或连续三个月用量前十位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测,对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或其它可疑药品,上报药事管理小组,药事管理小组结合疾病流行状态、科室用量走势、按病种用量走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使用明显不合理的品种给予停用。 6.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超常处方进行干预。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血液制品、静脉用输液、中药注射剂、胃肠外营养、抗菌药物、激素辅助治疗药物的临床使用,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用药、围手术期用药等)进行专项点评,制定改进措施。 7.实施用药错误监测报告制度,建立确定和报告用药错误的登记、报告、分析和处理的程序,通过了解院内外发生的用药错误类型来预防用药错误,避免用药错误的再次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8.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记录、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对严重不良反应建立处理程序及应急预案。药学部每季度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因果分析,以降低病人用药风险。 9.制定病区(诊疗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确定各病区急救、备用基数药品的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

2.市场药物再评价(revaluation of marketing drugs)根据医学的最新水平,从临床药理、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药物再评价的结果是遴选国家基本药物、非处方药物等的重要依据。 3.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4.安慰剂:是把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如乳糖、淀粉等,用来作为临床对照试验中的阴性对照。 5.药品注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6.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稽查、记录、总结和报告。 7.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危及生命或死亡、导致先天畸形等事件 8.重要不良事件:指的是除严重不良事件外,发生的任何导致采用针对性医疗措施(如停药、降低剂量和对症治疗)的不良事件和血液学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 9.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0.给药个体化:临床给药方案,在根据病情和适应证选定最佳药物之后,通常指确定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及给药时间、疗程等。 11.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包括不同途径)所产生的复合效应。 12.协同作用(synergism):联合应用药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增加。包括相加、增强、增敏作用。 13.拮抗作用(antagonism):联合用药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减弱。 14.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15.理化禁忌:指不同药物放在同一介质中,发生了不利的理化反应,此情况不反对分开使用药物。

精神病学试题及答案(DOC)精编版

1.精神疾病的概念是: A.受精神创伤后的情绪悲观 B.未达到个人目的的内心矛盾 C.以精神活动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D.精神疾病实际上是思想病 E.以上都不对 2.意识模糊综合征最主要特征是: A意识清晰度降低 B.动作紊乱 C.兴奋激动 D.呓语 E.思维不连贯 3.精神分裂症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 A.情感障碍 B.感知障碍 C.思维障碍 D.意志活动障碍 E.缺乏自知力 4.精神发育迟滞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意志薄弱、富于依赖性 B.情感变幻莫测 C.学习能力差 D.智力水平较同龄的人低 E.整日忙碌不停、伤人毁物 5.电休克治疗最适宜的疾病是: A.燥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抑郁症 D.癔症 E.强迫症 6.每次上街不能控制地数电线杆,自感痛苦,要求治疗,应属: A.恐怖症 B.强迫症 C.精神衰弱 D.抑郁症 E.癔症 7.症状性精神病治疗的根本方法是: A.病因治疗 B.中药治疗 C.小剂量镇静剂 D.促脑细胞代谢药物 E.支持疗法 8.抑郁症具有严重自伤倾向时,最好慎重应用: A.静脉注射氯丙嗪 B.肌肉注射氟啶醇 C.电抽搐 D.强刺人中,足三里 E.胰岛素昏迷 9.慢性器质性精神病早期记忆障碍主要为: A.错构或虚构 B.顺行性遗忘 C.逆行性遗忘 D.近事遗忘 E.远事遗忘 10.精神活动主要指: A.饮食、起居、待人接物 B.工作、生活、娱乐 C.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 D.思维、理想、情操 E.以上都不是 11.患者感到地球上各种客体都比原来小,是属于: A.幻觉 B.幻想 C.妄想 D.错觉 E.知觉综合障碍 12.反应性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主要鉴别在于前者: A.精神因素明显 B.有焦虑症状 C.情绪抑郁 D.妄想不泛化 E.常急性起病 13.精神治疗为首选的疾病是; A.精神分裂症 B.药瘾 C.神经官能病 D.精神发育迟滞 E.更年期精神病 14.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妄想为: A.疑病妄想 B.被害妄想 C.原发性妄想 D.罪恶妄想 E.嫉妒妄想 15.自觉心慌心悸,多次内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患者仍认为自己患心脏病,应属: A.焦虑症 B.抑郁症 C.疑病症 D.恐怖症 E.强迫症 16.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临床主要为: A.木僵 B.思维迟钝 C.思维破裂 D.意识障碍 E.情感淡漠 17.治疗抑郁症时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A.拒食导致营养不良 B.少活动而引起合并感染 C.自责有自伤观念 D.症状波动昼重夜轻 E.因身体不适而产生疑病 18.老年前期痴呆有代表性的疾病为: A.Wilson氏病 B.Alzheimer氏病 C.Parkinson氏综合症 D.肺脑综合症 E.动脉硬化性精神病 19.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精神疾病临床用药分析

精神疾病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疾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精神科600例患者全部用药记录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疾病药物平均使用剂量均在安全用药剂量范围之内,新型药物的使用频率增加。结论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Medication records of 600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urvey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The average dosage of antipsychotic drugs was used within the safe dosage ranges and the new drugs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Conclusion It is still our final goal to select the suitable drugs for different symptoms,improve curative effec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Mental disorders;Antipsychotic drugs;Clinical application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精神疾病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1],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3]。新的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已占主导地位。但是许多新药的不良反应也不断被发现,如何安全、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是精神科医师在临床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2014年6月入住我院精神科患者共计600例,其中男335例,女265例。年龄20岁以下36人,占6.00%,21~35 岁303人,占50.50%,36~50 岁212人,占35.33%,51 岁以上49人,占8.17%。 1.2 调查工具 入院当天采用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病症诊断(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分类,按照大类统计)进行详细记录如表1所示,每日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品种数、药物通用名和商品名、药物使用情况、临床疗效和ADR等项目进行逐个登记。 1.3 评定方法 采用了WHO推荐的规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4],分别对病例数、用药量等作出分析,利用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dex,DUI)来评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六大分型用药

一、精神分裂症:1 诊断标准: 1、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 (1)联想障碍(2)妄想(3)幻觉(4)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 二、双相情感障碍 诊断要点: 1、必须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 (一)噪狂发作:(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 (1)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减少。(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以及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3)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 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释,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很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的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他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3、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 4、病前性格无明显缺陷,部分病人有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家病史。 五、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1、癫痫史或癫痫发作的证据。 2、呈发作性精神障碍,一般历时短暂,有不同程序意识障碍,事后不能完全回忆。 3、持续性精神障碍,如智能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六、严重精神发育迟滞 1、智力比正常人同龄人显著低下,标准智力测评的智商<70。 2、社会适应能力较相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低下。 3、起源于18岁以前。 4、部分病人有某些特殊的体态、面容、躯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体征。 氯丙嗪成人充分治疗剂量通常为每日200—800mg 口服,每次12.5-100mg,一日2-3次 碳酸锂成人用量按体重20~25mg/kg计算,躁狂症治疗剂量为一日600~2000mg,分2~3次服用,

(完整版)精神性疾病常用药

精神性疾病常用药物 奥氮平 功能主治:精神分裂症和其它有严重阳性症状(例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敌意和猜疑)和/或阴性症状(例如:情感淡漠、情感和社会退缩、言语贫乏)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奥氮平亦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常见的继发性情感症状。奥氮平长期服用对身体影响很大,不建议长期服用奥氮平。 用法用量:剂量范围在每日5毫克至20毫克之间。推荐起始剂量和常规治疗剂量为每日10毫克。维持剂量应为最小有效剂量,一般亦为10毫克,但应定期评估。超过每日15毫克的用药,应进行临床评估。超过每日15毫克的用药,应进行临床评估,严重肾功能损害或中度肝功能损害者,起始剂量为5毫克,剂量递增为每次5毫克,间期至少一周。 氯氮平(抗精神失常药) 功能主治:控制精神病的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效果较好,故可用于兴奋躁动病人,一般4-5日可见效。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本品可能有效。本品也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 用法用量:口服,从小剂量开始,首次剂量为一次25mg,一日2~3次,逐渐缓慢增加至常用治疗量一日200~400mg,高量可达一日600mg。维持量为一日 100~200mg。 禁忌症:严重心、肝、肾疾患、昏迷、谵妄、低血压、癫痫、青光眼、骨髓抑制或白细胞减少者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氯丙嗪(冬眠灵) 功能主治: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开创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历史。 用法用量:(1)口服,成人充分治疗剂量通常为每日200—800mg,分次服用。依治疗所需和耐受情况逐渐递增给药。对年老或体弱者更应从较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耐受情况徐缓增加药量。(2)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成人肌内注射每次可使用25—50mg。 治疗严重兴奋躁动时,可根据需要和耐受情况隔数小时重复用药一次。静脉注射也可使用25—50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mg/ml,然后以每分钟不超过1mg的速度缓慢注入。目前多数采用静脉滴注而避免静脉注射,以免意外。对年老或体弱者均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注射时尤应注意耐受情况,缓慢给药。 禁忌症:有癫痫史者、昏迷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不能与肾上腺素合用,以免引起血压急剧下降。 舒必利 功能主治:抗精神病作用:抗木僵、退缩、幻觉、妄想及精神错乱的作用较强,并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无催眠作用。 用法用量:本品对淡漠退缩木僵抑郁幻觉和妄想症状的效果较好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孤僻退缩淡漠症状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治疗精神分裂症开始剂量为一次mg (一片)一日~次逐渐增至治疗量一日~mg(-片)维持剂量为一日~mg(-片)止呕一次~mg(-片)一日~次 佳乐定 功能主治:本品为苯二氮卓类催眠镇静药和抗焦虑药,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催眠或焦虑的辅助用药,也可作为抗惊恐药,并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对有精神抑郁的病人应慎用。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抗焦虑,开始一次0.4mg,一日3次,用量按需

六大类精神病的诊治(精)

第一章六大类精神疾病概述 1、精神分裂症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 4、偏执性精神障碍 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一、流行病学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成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可能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 (2)被动体验患者常常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释,如“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仪器”等等。 (3)思维联想障碍直觉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费劲”。患者在交谈时经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点儿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言语的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否”,很少加以发挥。同时患者在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内容却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3、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 4、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患者在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料理家务方面有很大困难,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

药理学名词解释68017

一、名词解释 1、首过消除药物口服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由于肝脏对其代谢力强,而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2、零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的消除药量不变。 3、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4、稳态血药浓度当给药速度等于消除速度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称为稳态浓度。 5、肝药酶诱导剂凡能增强药酶活性或增加药酶生成的药物。 6、肝药酶抑制剂凡能减弱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生成的药物。 7、表观分布容积当血浆和组织内的药物分布到达平衡后,按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 8、一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9、半衰期是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10、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可经肝脏分泌到胆汁,经胆管到达小肠后,部分药物可经小肠再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 11、时-量曲线以给药后时间为横坐标,以相应的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反映血药浓度规律。随时间的变化。 12、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13、成瘾性是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时机体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必须有足量药物维持才能使机体处于正常功能状态。突然停药可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与原有药理作用相反的表现即戒断综合征。 14、量效关系反映药物剂量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15、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6、半数有效量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 17、治疗指数是TD50/ED50比值,,是药物的安全性指标。 18、亲和力是指药物与相应受体结合的能力。 19、耐药性是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反复应用的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20、激动药是具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而产生效应。 21、拮抗药是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而不激动受体,但可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剂的效应。

精神病名词解释汇总

精神病名词解释汇总 1.妄想:妄想(delusion)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妄想内容均涉及 患者本人。 2.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3.急性肌张力障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副作用之一,呈现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4.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容易兴奋和又容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 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5.虚构: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 6.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病人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因而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7.假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称之为假性痴呆。预后较好。可见于癔症及反 应性精神障碍。 8.焦虑: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 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9.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 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10.SSRI: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代表药物如百忧解(氟西丁)等。 强制性思维突然涌现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思潮,是异己的思维;无强烈的情感反应;多无自知力;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反射性幻听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另一感觉器官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即闪现人影。见于精神分裂症。 原发性妄想一种无法以病人当前环境和以往心境解释、有非源于其他异常精神活动的病理信念,具有突然发作、坚信不疑、非常显著的特点;常在下列原发性妄想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如妄想直觉、妄想心境等。 恶性综合征多见于应用高效价药物的病人尤其是氟哌啶醇;表现为意识障碍、持续高热、肌肉强直、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药物加量过快、用量过高、脱水、营养不足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处理是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支持性治疗。 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过程;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影响患者和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精神病:是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碍。临床相多以幻觉、妄想为突出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持久的功能损害。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时点调查

论著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时点调查 忻珏陈 徐鹤定 陈 俊 王祖承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情况。方法 采用一日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住院精神疾病种类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2)氯氮平处方量第一,新型精神药物的使用正在逐步扩大;(3)联合用药治疗在住院患者中非常多见;(4)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剂量基本都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内。结论 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情况发生了较大改变,对于药物的选择和用量考虑其疗效的同时也要兼顾到不良反应的影响。药物选择多样化、新型化、安全使用精神药物已成为目前临床用药的趋势。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抗精神病药物 调查 处方 T i m e -poi n t sur vey of a n ti p sychoti c s pr escr i p ti on s for i n pa ti en ts w ith m en ta l d i sordr s . X i n Juecheng,Xu Hedi ng,Chen Jun,Wa ng Zuchen .Sha ngha i M enta l H ea lth Center,Sha ngha i J iaot ong U niversity , Shangha i 200030 【Abstra c t 】 O bjec ti ve:T o investigate the p re s c ri p ti ons of anti psychotics among i npa tients with mental dis orders .M ethods:The p re s c ri pti ons of inpatients in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wa s i nvestigated in one day .Re s u lts:(1)The re we re changes a s t o the ty pe s of anti p sychotics . (2)Presc ripti on of c l ozap ine was the large st,and the use of s ome ne w p sych otr op ics was i ncreasing .(3)Co m bined drug the rapy was very co mmon among inpatients ;(4)The anti p s ychoti c s we re p re scribed in the safe dosage ranges .C onc lusi on :P resc ri pti on s of anti p sy chotics have changed p ro m inentl y .The selecti on and use of anti psychotics need t o conside ring the side effects as well a s the efficacy .The selecti on of anti p s ychoti c s tends t o be dive rse,new ty pe s and more safe. 【Key wor d s 】 Inpatients Anti p sychoti c Survey P resc ri pti on 1952年临床发现法国化学家Paul Cha r pentier 合成的酚噻嗪类药物氯丙嗪具有抗精神病疗效,自此才开始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现代治疗。之 后的30多年间,氯丙嗪、氟哌啶醇等一直应用于临床,并被称为“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与阻断中枢多巴胺D 2受体有关,但因疗效谱性的局限和各种突出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的锥体外系症状导致患者持续的功能损害、病耻感和治疗依从性差。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多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问世为患者和精神科医师提供了更多可供的选择。然而目前临床精神药物的处方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对目前精神科处方方式作一简单调查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年6月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部) 的全部住院病人,共923例,其中男性476例(51. 6%),女性447例(48.4%),平均年龄(48.40±17.92)岁,最小11岁,最大99岁。当日住院病人的诊断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 MD -3),全部923例住院病人中:精神分裂症624例(67.6%),情感性精神障碍108例(11.7%),器质性精神障碍76例(8.2%),诊断待定61例(6.6%),神经症20例(2.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2例(1.3%),分裂样精神病10例(1.1%),精神发育迟滞9例(1.0%),其他2例(0.2%),人格障碍1例(0.1%)。1.2 方法 采用一日法 [1] 进行时点调查,即对当日住院病 人药物处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处方量最多的抗精神病药物及其比例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所得的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3 统计方法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32 9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08,Vol .20,No .2 200711.:2000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临床用药安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临床用药安全是护士重要的职责之一。药疗技术是护士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为了用药的安全、有效,必须从制剂质量、配伍和用药禁忌、配液输注操作、临床监护等各个环节予以保证,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有关药物治疗及临床护理学知识。护士除了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还要熟练掌握正确的药疗技术,同时应了解有关用药的基本知识,指导病人安全用药并在用药后评估疗效及反应。临床输液用药安全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一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二是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八对:核对输液患者的姓名.性别.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即在配药前护士就要核对清楚,溶药时护士也必须查对,输液时护士须再次查对。只有层层把关才能保证用药安全。另外,应了解患者的诊断与病情,明确用药目的,知晓医嘱和处方内容。 2.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 注射用药物配制与配伍混合时,为确保正确给药在操作前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途径,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1)这种药物是否有必要以这种方式给药?2)这种药物在所有载体溶媒中的稳定性是否合乎要求?3)药物被高度稀释后经数小时滴注完毕,这种药物是否能发挥预期的治疗作用?4)药物配制后在载体溶媒中可能会缓慢失活,药物配制与使用之间的间隔时间如何才能最短?5)如果静脉滴注持续时间最短,这种给药方法是否会发挥预期疗效?是否会引起毒副反应?6)注射给药带来的液体摄入量增加与整体治疗方案是否一致?实施某种药物的具体给药方法前,应该熟悉相关知识,切不可因为方便操作等缘故忽略掌握的重要性。 3.掌握注射药物临床配伍方法必要资料 “混注”是临床混合用药方式之一,即在大体积输液中加入其它小体积静脉注射液或粉针剂,组成混合药液进行静脉注射。由于“混注”的药(有时称作重配药液)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化学不稳定性的多元体系。故临床护师应严格把关输液药物的配伍化学问题,掌握常用输液的组成和性质。 4、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与合理用药 临床上静脉输液首先是根据病情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来决定输什么,输多少。然后根据治疗目的、输入液体的特点、病人的年龄及心肺肾功能决定输液速度。正确控制输液速度是充分发挥液体疗法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防止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主要进行输液速度的测算,并根据每分种滴数,计算每小时内输入的液体总量。 4·1 ?常用液体的输注速度 等渗电解质溶液:包括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平衡盐液。主要用于补充细胞外液的丢失,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等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其输入速度可根据脱水程度以及心肺功能情况而定,可采用快速80-100滴/min或中速40-60滴/min滴入。 高渗盐水:5%-10%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治疗严重缺盐性脱水。其高渗作用可造成细胞内脱水,增加细胞外液容量,从而增加循环系统负担。当输入速度过快时,易引起肺水肿及心功能不全,故滴速宜缓慢。一般输入速度应在30ml/h以下。 氯化钾溶液:用于防治低钾血症及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等情况。静脉滴注本药浓度一般为0.1%-0.3%,治疗心衰或心律失常时可酌情加至0.4%-0.6%,滴速应缓慢均匀。一般每小时输入氯化钾不得超过1克。绝对禁止静脉推注,以防导致高钾血症。即使遇上严重的低钾血症,也不可快速输入氯化钾溶液。因为输入到血浆中的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输入过快,则钾离子来不及向细胞内转移,以可造成高钾血症。低分子右旋糖酐;一般用于扩容,用量为250 ml -500 ml,应于1h-2h内快速滴入。但对休克伴心衰或急性肾衰者,应适当减慢滴速,以免因血容量骤增而诱发肺水肿。如果低分子右旋糖酐是

遗传药理学的概述

遗传药理学的概述 什么是遗传药理学? 遗传药理学源于英文Pharmacogenetics , 由“药物pharmaco -”和“遗传学genetics”合并而成。 其广义定义是研究任何有生命的物种因先天性遗传变异而发生的对外源性物质反应异 常的学科,狭义定义为个体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影响的学科。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某些亚人群发生的药物严重毒副作用或者治疗失败都具有显著遗传背景,遗传基因不同引起的药物反应差异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患者的痛苦增加甚至死亡。通过对遗传药理学的研究,则可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预测可能的用药结果,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1]。 遗传药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遗传药理学起源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1.1898 年, 英国St Bartholomew' s 医院内科医生Archibald Garrod 致力于尿色素成分的研究, 他发现个别病人服用一种叫做索佛拿的镇静催眠药可 导致卟啉病和尿黑酸症, 并且发现这种异常药物反应在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身 上发病率明显高于非亲属个体,于是第一个提出这种罕见的药物反应具有“先 天决定性”, 并且结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认为卟啉病和尿黑酸症为单基因遗 传的异常药物反应。 2.1902 —1913 年, 英国另一位杰出的生物学家Bateson W 证实Garrod 发现的药物反应为隐性遗传。Garrod 于1908 年首次提出“化学异质性”一词, 在他的一段文章中曾经这样记录:“对于任何一种经口或其他途径进入身体的毒物, 人体有抵御并将其分解消除的天然屏障。任何一种有活性的药物如果剂量过大都会成为毒药, 然而某些人对于大多数人可耐受的正常药物剂量可表现出毒 副作用, 还有些人对于大多数人效果很好的药物剂量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耐受性。”这是首次具有高度预见性的文字对遗传药理学现象作出描述。 3.遗传药理学研究的首个实例:味盲实验 世界上首个遗传药理学实验并非针对某种药物, 而与尝试某种化学物质产 生的不同味觉有关。苯硫脲原本是人们为寻找蔗糖替代物而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晶体, 在实验中Fox AL 观察到一部分人尝苯硫脲时抱怨味道是苦的, 而另一部分受试者说味道很淡或者说象“沙子” 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味道[ 6] 。Synder LH 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他难以置信地完成了一项涉及800个家庭的大型研究, 最终发现这种所谓的味觉障碍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并且在不同地域或种 族间发生率有差别[ 7] 。该实验成为后来遗传药理学研究的雏形,它第一次揭示

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与分析(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 理与分析(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与分析 (通用版) 用药安全关系人类健康,甚至人的生命。据wH()统计,全球死亡病例中有30%以上源于不合理用药。在用药发生差错的过程方面,美国药典委员会2001年调查资料显示。开药程序为15%、记录程序为26%、分发程序为2l%、管理程序为37%、监测程序为1%。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减少或杜绝用药过程发生的差错至关重要。在医疗实践中,我院药剂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持续不断的改进工作质量,形成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l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药品目录1.1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处方集:处方集是医院用于治疗 目的的药物汇编,为医生选用药品、药师调配药品的一种规范

的管理办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的性质、功能、任务,制定药品处方集。为此,我院药事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处方集药品目录(基本药品目录)遴选原则、处方集编写内容及要求。几上几下,征求意见,由药荆科药学专业人员先后编写《处方集手册》第1版、第2版。 1.2加强基本药物同医院“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的联系:目前,基本药物同医院“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缺乏紧密联系。应通过法规的制定,将基本药物同医院“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日录”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医院根据本机构的性质、功能和任务,参照《国家 基本药品目录》来制定医院的处方集和治疗指南,使基本药物在医院得到合理有效使用。 2影响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的因素 2.1药房的有效管理滞后:临床用药安全并非药师个人的责任,而是与药房管理不当有关,如果由人才资源、环境,工作量、质量管理等诸多环节构成的药房管理体系不完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