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文论3

古代文论3

古代文论3
古代文论3

第二章先秦文论(8学时)

[目的与要求]

1、解与熟悉先秦文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2、重点掌握《论语》、孟子、《庄子》等人的文艺思想。

3、了解先秦其他诸子的文艺思想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1学时)

参考文献:

施昌东《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先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指出:

《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

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

在先秦文学史上,诞生可许多令人仰慕的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第一部编年体史纲《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等等。

先秦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滥觞时期。比较而言,先秦文学理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文学和文学批评尚未形成专门学科,文史哲合一,文学批评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色彩。诸子之学是文学批评的摇篮。先秦尚无专门的文学及文学理论,文艺思想往往和哲学、史学等杂糅在一起。

2、先秦文学批评以《三百篇》为圭臬,诸子百家皆主“诗言志”之说。先秦文论广泛涉及到了包括天人关系、美善关系、文质关系、言意关系、诗乐关系等在内的文艺问题。诗言志是先秦文学批评的一面光辉旗帜,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与文学批评的开山之主。

3、先秦文学批评处于草创时期,无理论批评专著问世,批评形式多为语录条目,片言只语,吉光片羽,散见于散见于经、史、子、集著述中。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进程中,先秦诸子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长河之源。

先秦对“文学”概念的认识: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学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但在古代,“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先秦典籍中,如《论语·先进》:“德行:额渊、阂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员;政事:冉有、季路;文学:于游、子夏。”是说于游、子夏在熟悉、掌握古代文献典籍方面最有成绩。‘《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文化修养。

汉代依然如此。《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据《史记索隐》引如淳曰。指历法、度量衡的制度、法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如《史记·孝武本纪》:“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绍、王威等以文学为公卿。”又《儒林列传》;“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于三公。”

总之,先秦两汉时代,“文学”一语与今日“文学”的含义不一样,它不但不是就审美而言,而且也不包含运用语言文辞进行写作的意思。当然,如果从学问的对象、所研习的典籍的角度说,今天看来是文学作品的典籍,如《诗经》,也是包括在内的。它也是子游、子夏所熟悉的典籍,是荀子所提倡的“学问”的对象,但仅仅是其中之一而已,而且并不被视为审美欣赏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学问”的资料、教材看待的。

第二节《尚书·尧典》(1学时)

《尚书·尧典》所提出的“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尧典》显露出重视文艺的教育功能的倾向;《尧典》并提到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一、作家作品:

《尚书》也称《书经》,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历史载籍之一,也是我国散文的一个源头。

相传有百篇。西汉初存28篇。相传是由伏生口授,晁错用汉是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是为《今文尚书》。《尧典》是其中之一。后来,鲁共王从孔氏旧宅壁中得《尚书》等数种书。用先秦篆文书写,《尚书》比伏生所献多16篇,是为《古文尚书》。东晋时,今古文尚书俱已不全。梅赜(z é)又献上一种本子,凡58篇,即今传世者,或称为《伪古文尚书》。现传《十三经注疏》即收此本,共有58篇正文及一篇孔安国的序,计59篇。

《尧典》说:

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

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二、内容分析:

《尚书·尧典》记载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理论,概括起来,其主要文艺思想有三个方面:

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要求夔用音乐来教化自己的子弟,使他们的品行和德操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

美刺和言志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诗歌的一种认识:作者通过诗歌表标准。这里对于乐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音乐,而应想到包括音乐、诗歌等形式在内的文艺对人们所产生的教育作用。当然,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2、“诗言志”

顾名思义,“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的。这概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自清先生称之为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

诗言志的观念,在先秦时代相当普遍。如: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曾记载赵文子对叔向说:“诗以言志。”但这里的“诗”却不是指创作诗篇,而是指“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襄公二十七年(前546),郑伯享赵文子于垂陇,郑国子展等七子应赵文子之请.赋诗言志。所谓赋诗言志,是借“诗三百”中的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子大叔赋《野有蔓草》,即借该诗中“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句表达自己与赵文子相见的愉快心情,《左传》记载这种史实很多。可知春秋时列国间公卿大夫在进行外交活动时,常常这样赋诗言志。赋诗者往往不管原诗的整体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这叫做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齐国卢蒲癸的话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清楚地表明了当时人们的这种观念。除外交方面外.当时人们在一般言辞中间,也颇多断章取义地运用“诗三百篇”。春秋以后,赋诗言志的情况不复存在,但在言辞和论著中断章取义地引用“诗三百”,却一直延续到战国和汉代。这种风气对文学批评也发生了一定影响。

《庄子·天下篇》说,古之道术有存在于《诗》、《书》、《礼》、《乐》者,“《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荀子·儒效》说,《诗》、《书》、《礼》、《乐》是圣人之道的体现,“《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显然《庄子》、《荀子》所说的“诗”都是专指《诗三百》而不是一般的诗歌,所说的“志”也并非泛指。但它们的这种说法,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先秦时代,诗言志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由于对“志”的含义的不同理解,以及相应的文学倾向的影响,“诗言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支派:

(1)重志:要求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道德规范。志,指规范性的情,要合乎礼义道德。

如,孔子提出“思无邪”,《诗大序》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要“温柔敦厚”等等;唐韩愈、柳宗元、元白等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宋代朱熹等理学家的相关理论等。这一派的观点违背了艺术规律,片面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严重窒息了文学的发展,影响也不大。

(2)重情:强调诗歌对于抒发个体情感的作用。

陆机《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提出“以情纬文”,萧刚《答张赞谢示集书》曰:“寓目写心,因事而作”等等。重情理论的缺点在于,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客观性及其教育作用,因而对文学创作带来了不良影响;是对诗言志理论的片面发展。但同时,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总结贡献较大。

(2)情志并重。从批评史的角度来看,“诗言志”理论的主流是情志并重。近人闻一多先生曾从分析字形入手,指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并进一步阐述说“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

唐代孔颖达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孔颖达的理论使情志并举在理论上得以确立,这标志着中国传统诗学对诗歌本质特征的体认已趋于成熟。此外,刘勰、钟嵘、白居易、叶夑、王夫子等人都是主张情志并举的。这一认识既强调了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又重视了文学本身的抒情性特点,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诗乐舞三位一体

《尧典》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早期口头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原始歌谣。这是诗歌的鼻祖,应该也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在开始乃至其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它是与乐、舞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它的特点之一,也是与当时人的进化、文明程度紧密相关的。《尚书·尧典》及《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是原始歌谣此一特点的文献佐证。

第三节《论语》与孔子的文艺思想(2学时)

(一)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周灵王二十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周敬王四十一年)。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鲁国司寇,摄行政事。其后因道不行,54岁时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但终不见用。68岁归鲁,晚年致力于教育和整编古籍。其思想学术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祖庭广记》:“先圣有异质:面如蒙倛(神像),手垂过膝,眉一十二材,目六十四理。立如凤峙,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子。望之如仆,就之如升。”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

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可见,《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及弟子言行语录体的书。撰写的不止一人,成书可能在曾参逝世的公元前四三六年以后。《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现存《论鲁》二十篇。

在《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论乐、论诗、论文的一些见解,为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文艺理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主“仁”,重“礼”,崇“乐”,尚“中和之美”。孔子“思无邪”、“尽善尽美”、“文质彬彬”、“兴观群怨”等文艺观念,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1、论诗、乐的标准:诗无邪。

孔子从文艺的社会功能出发,论诗、乐时把“思无邪”作为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里的“无邪”,《论语集解》引包咸之说,谓“归于正”。“正”与“邪”是一对矛盾,所谓“无邪”,也就是“雅正”的意思。艺术上强调雅正,当然就要反对“淫放”。不过应注意的是,孔子所称“放郑声,……郑声淫”(《论语“卫灵公》),是从音乐方面着眼,反对当时以郑国音乐为代表的新兴流行世俗之乐,而与《诗经》中的郑卫之诗无涉”。孔子“思无邪”的评价,既然包括了整部《诗》三百篇,当然也包括了郑风卫风之诗在内。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曾说:“三百篇中,贞淫正变,无所不包。”(卷十四)《诗经》内容广泛,既有歌功颂德的“美待”,也有批判现实的“刺待”,同时还有大量描绘男欢女爱的爱情诗。这一切,孔子“一言以蔽之”,都统标之为“无邪”,既雅且正,合乎“礼”的规范。这样的美学思想,当然带有时代统治思想的烙印,但比后世腐儒那“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要全面而开放一些。

2、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首先,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和礼。他说:“乐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就是说,人之修身从学诗开始,坚定站在礼的基础上,最后在音乐的陶冶中完成品德修养。这实际上是讲诗、礼、乐的教育作用。正因如此,所以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无以言”并非是不会说话,而是不讲浮华无实之言。我们知道,孔子提倡学诗并非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实用。所以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买以为?”(《论语‘子路》)这又是从诗的实用、诗的社会功能,提倡学诗的。因为在春秋时代,作诗、赋诗、献诗、陈诗等,都是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在各国使臣交往中,往往是从献许、陈诗来评论其政化与社会风尚的。

其次,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论文学艺术社会功能时,提出“兴、观、群、怨”说。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贷》)这虽然是对诗的作用的分析,但实用于对一切艺术作用的分析。孔子关于兴、观、群、怨的论述,就是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同时可见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可以兴”:兴,起也。诗可以启发人的意志,可以鼓舞入的奋发向

上精神。即要求具有艺术感染力。朱熹注为“感发意志”。孔安国注为“引臂连类”即由此及彼的“触物起情”。从作家讲,即由自然景物或社会某些事物触动了诗入主观之情,然后“形于言”。从读者讲,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而受到感染。

“可以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这都是从诗歌反映社会生活和诗歌的认识作用立论的。诗,既然是社会、自然反映的产物,那么从诗中就可以看出“风俗之盛衰”。从诗人创作讲,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而读诗的人,又是通过作品来认识其社会真实面貌的。可见,“可以观”具有认识作用。

“可以群”: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群居相互切磋,研究学问,交流思想,和睦相处.说明诗具有团结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

“可以怨”:孔安国注云“怨刺上政”,朱熹注为“怨而不怒。”即强调诗的批评讽谏作用。

事父、事君:是从政治立场出发,强调诗歌要为礼教服务。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诗歌能给人以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性。

3、论文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内容方面,强调文学艺术和道德的关系,要求文学艺术合乎礼仪仁政的标准。他说:“有德这必有言”,又强调“思无邪”,这都表明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质”的要求。这开了后世“文道合一”的先声。但对于文学艺术内容过分政治化、道德化的要求,会窒息文学的发展。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片面化发展即是要求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

(2)强调诗乐内容的“中和之美”。

参读文献:

张国庆《中和之美》,巴蜀书社,1995,11。

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体现了这一倾向。《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这是孔子对《关雎》篇的评价,在孔子看来,这首诗写哀则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乐则琴瑟钟鼓,;既极尽哀乐之情状,又符合儒家的礼仪道德。进一步看来,孔子认为,《诗》的内容写情而不涉于淫荡,写刺则不直切激烈,体现了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儒家文艺观念的核心和支柱。其主要内容是要求文学创作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合理地节制情感,含蓄地表达思想。要去否去泰,防止过犹不及。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它启发诗人在创作中合理地调控情感、含蓄地表现情感,以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但也有人认为,中和之美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取消文学的抗争,削弱文学的战斗性等。

中和之美是儒家哲学上的中庸之道在文艺上的反映。孔子主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哉!”(《论语·雍也》)曾参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中庸,即“中和庸常”之道,也就是执其两端而叩其中

之意。《中庸章句》题解引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是儒家最主要的道德准则和思想方法。

(3)形式上强调“辞达”。《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即可,反对超出达意需要的浮词艳藻。表面上看来,孔子似乎对文学语言的要求不高,不重视文采。但实际上,孔子又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情欲信,辞欲巧”,“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可见,他是重视文采的。因此,辞达绝非简单地忽视形式,其要求是很高的。

(4)主张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孔子论文主张“文”与“质”并重,“文”与“质”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论“文”与“质”的关系,原本不属于文学艺术范畴,但却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它把文艺同人的生活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孔子所说的“质”,如从人的修身讲,是指人固有的和坚定的伦理品德或品质;所言的“文”含义广泛,它不仅指人的言行举止的修养,而且亦包含者形式美的因素在内。孔子所言的“情欲信”、“辞欲巧”也是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提出的要求。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看,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艺术审美感受和要求的人,他从“美”与“善”两个方而,论艺术审美感受,评价文艺作品。他对艺术提出很高的要求:“尽美”、“尽善”。只有这两方面相统一,才是完美的作品。其所谓“美”,主要是从艺术形式方面着眼;而所谓“善”,则是指艺术品思想内容之好。孔子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对古典音乐非常喜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论语·述而》)他如醉如痴地欣赏《韶》乐,不禁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同上)。他欣赏《韶》乐,达到了入迷忘我的地步。当他听了演奏《韶》乐和《武》乐之后,又评论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末尽善也c”(《论语·八佾》、他为什么对《韶》乐评价如此之高呢?这是因为《韶》乐是歌颂礼让之镕的音乐。按他的观点,凡是“以德服人者”,才能使人“忠心诚服”。他为什么说《武》乐“尽美”而“末尽善”呢?这是因为《武》乐是以武制胜的音乐,孔子不赞成以力服人。郑玄注云,“《韶》舜乐也,美舜自以蚀掸于尧;又尽善,谓太平也。《武》周武王之乐,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尽善,谓未致太平也。”

(三)孔子文学批评的特点和影响:

1、《论语》是中国语录体著作的开山之作,孔子的文学批评方式为语录条目体式。语录体是中国较早出现的文种之一,以记录言行为主。文词质朴,不尚修饰,但显得较为零乱。

2、孔子的文学批评,是伦理道德批评,以仁学为基础,以“尽善尽美”为标准,以“中和之美”为审美趣味,强调“止乎礼义”的教化功能,故其批评标准与审美标准具有鲜明的伦理化倾向。

3、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故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当作圣人之言而为后世文学批评奉为圭臬,千古不衰。其流布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

无与伦比,具有历史的绝对的权威性。

4、孔子的艺术观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文艺创作与文学批评上,尚实致用精神以及文艺服务于政治的观点,对我国古代传统文论产生、形成与发展,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论文学艺术内容与形式关系上,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诗缘情 2.发愤著书 3.词别是一家 4.尚巧贵妍 5.文笔 6.文以载道 7.意、趣、神、色 8.义理、考据、词章 9.兴观群怨 10.不平则鸣 11.风骨 12.《南词叙录》 13.诗言志 14.六观 15.以禅喻诗 16.幽情单绪 17.诗大序 18.“文气”说 19.性灵说 20.小说评点 21.以意逆志 22.吟咏情性 23.别裁伪体 24.《花部农谭》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

古代文论知识要点

古代文论知识要点 《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这段诗论出自(《毛诗大序》)。 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司空图)。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元好问的这首论诗绝句是(认为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的建安风骨,主张诗尚壮美)。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见解山自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 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 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 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中国文学理论》5页) 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 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 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先秦为一期, 两汉为一期, 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莫(大约)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文学”认识得更清了。 他们把学术分为“经学”、“史学”、“玄学”和“文学”数种。文学的含义与今相同。 更进一步,他们把文学再细分为“文”与“笔”两类; “文”是指情感的、美感的文学, “笔”是指理智的、应用的文学。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名词解释

诗言志:“诗言志”的初始意义就是说诗要表现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活动。把人“藏在心里”的志意、意念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这个论断高度概括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本质特征:诗是表达的、抒情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表现的感情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文质彬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文质并重,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兴观群怨:兴,感发,感触。指诗歌启发鼓舞读者的感染作用。观,观风,观志,通过诗歌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群,人与人之间的和同、团结,指通过诗歌互相交流感情,进面达到互相感化,增进团结教育作用。怨,指抒发怨情,评批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 三表:有所根据,有所考察,有所应用。主张从关心人民生活出发,考察社会现实。以意逆志:读者之意和作品全篇的立意应该是相通的,它们通过读者的能动作用而得到统一。认为以己(读者)之意推求诗人(作者)之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事物最精微的“道”,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的。 德意忘言:庄子对言义关系的看法,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表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明显局限性。因此通过“忘言”的方式,捕捉言外之意,才能真得意。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歌体裁,赋、比、兴是诗的三种表现手法。 比兴:比,比喻。兴,起的意思。 主文而谲(jué)谏: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发乎情,止乎礼义:诗歌抒情言志,但要符合封建思想、礼教,使之不能违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政治需要。 发愤著书:司马迁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认识和反思,从自己写作《史记》的切身体验和历史上许多重要作家的痛苦遭遇认识到一切伟大的著作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古代文论B加资料答案 作用不大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省考课考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 试卷B (课程代码:00814) 本试卷共5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孔子所说《诗经》“思无邪”体现的文艺思想是 ( A )。 A .中和 B .文质彬彬 C .尽善尽美 D .诗无达诂 2. 孟子用“揠苗助长”寓言说明的观点是 ( B )。 A .知言 B .养气 C .知人论世 D .以意逆志 3. 《诗大序》专门论述的对象是 ( A )。 A .《诗经》 B .《楚辞》 C .五言诗 D .赋 4.把文学比做“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是 ( B )。 A .《左传》 B .曹丕 C .庄子 D .孔子 5.陆机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主要说的是( D )。 A .直觉 B .情感 C .构思 D .想象 6.中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论著是 ( B )。 A .钟嵘《诗品》 B .刘勰《文心雕龙》 C .王昌龄《诗格》 D .皎然《诗式》 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自于《文心雕龙》的篇目是(B ) A .《原道》 B .《神思》 C .《体性》 D .《知音》 8.“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这一学说可以概括为 ( B )。 A .滋味说 B .感物说(物感说) C .直寻说 D .风力说 9.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他最看重的是( D )。 A .闲适诗 B .杂诗 C .感伤诗 D .讽喻诗 10.提出“思与境偕”的文论家是 ( D )。 A .韩愈 B .皎然 C .柳宗元 D .司空图 11.第一部提出“意境”概念的著作是( C )。 A .《诗式》 B .《金针诗格》 C .《诗格》 D .《文镜秘府》 12.唐代刘禹锡在《董氏武菱集纪》中最有贡献的诗歌理论是( C )。 A .兴趣 B .兴象 C .意境 D .性灵 13.“点铁成金”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 ( C )。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提出了“”论。 7.“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着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着名书信体论文《》。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的着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和“”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尽得”。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C )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3、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A )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陆机 4、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A )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 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 5、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A )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6、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C )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7、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C ) A.王夫之 B.袁枚 C.叶燮 D.沈德潜 8、“《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C ) A.金圣叹 B.袁宏道 C.李贽 D.李渔 9、“《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 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 10、“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A ) A.梁启超 B.李渔 C.金圣叹 D.刘熙载 1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 )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 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 12、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A )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13、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A )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 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 14、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B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就可以不写。至于问答题,我提供的仅仅是提示,真正答题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发挥、联系、拓展、深入。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5.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6. (孟子的)“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7.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

中国古代文论选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先秦 1、《尚书、尧典》 《尚书》也称《书》或《书经》就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得关于上古历史与部分追述古代事迹得著作得汇编。 《尧典》就是我国古代文论得最早记录。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舜命夔用乐教胄子,使她们“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阐明了文艺得教育作用。二、从“诗言志”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讲述了诗歌与音乐结合得具体情况。“诗”就是“乐”得歌词。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都源于节奏这一命脉。由于诗歌本来就是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得,因而使得语言具有音乐性,我国古典诗歌一般都有与谐得节奏与韵律,表现出音乐美,这就是一个很好得传统。 三、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得基本特点。(朱自清:诗言志就是我国历代诗论得开山纲领) “志”基本义指人们得主观方面,包括我们所说得思想感情在内。历代文人把“志”解释为合乎礼教规范得思想,而以“情”为与政教对立得“私情”,遂产生了我国文学批评中“言志”与“缘情”得对立。 所谓“诗言志”并不就是忽视反映现实,而就是要求诗人在有了对现实得真情实感得前提下以抒情得笔触,反映激动过她得现实。 2、《论语》 《论语》就是一部语录体得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得言行,就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得重要资料。孔子,名丘,字中尼。在世界观上,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对鬼神宗教迷信又采取存疑得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在政治上,她提出“正名”、“复礼”得主张,意在恢复、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但又大力宣传“仁”得学说。 孔子得文艺思想:一、内容与形式:主张内容与形式得完美结合。用“思无邪”概括《诗经》得全部作品,说明她重视内容,并把“仁”瞧成“礼”与“乐”得本质。“辞达而已矣”说明她既注重内容,又不忽视形式。由此可见,孔子兼重内容与形式,她不以内容代替形式,也不以形式偏废内容。这在文艺批评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得高度。二、文艺得社会作用:兴观群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诗与乐可以培养人们得品德;“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说明她认为诗歌可以提高人们从事政治、外交等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兴”说明诗歌可以感动人、鼓舞人,具有艺术感染力作用;“可以观”说明诗歌可以“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作用;“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使人们相互切磋,达到团结得目得;“可以怨”说明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政治发表批评意见;“事父”、“事君”,则就是孔子从她得政治立场出发,说明诗歌要为礼教服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诗歌还能给人以自然科学方面得知识。三、诗歌得艺术特征:孔子已经注意到了诗歌反映现实得特征,并且认为诗人就是带着激情反映现实得,同时她也注意到诗歌具有“言外之意”得艺术特征 3、《墨子》 墨子,名翟,战国时思想家,墨家派创始人,做过木匠,在政治上代表小生产者得利益与要求,成为儒家得主要反对派。其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非乐》篇中。“非乐”就就是反对、否定音乐。“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于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这就是墨子社会思想得总原则,也就是她文艺思想得总原则。音乐究竟怎样不符合“圣王之事”“万民之利”呢?第一、古代圣王也向万民收税,但那就是为了造“舟车”,于万民有利,而后代统治者却“亏夺民衣食之财”,置办乐器设备;并且“废丈夫耕稼之时”,“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为她们演奏。第二、从王公大人、士君子直到农夫、织妇,如果沉溺于音乐享受,都有害无益,或荒废政事,或影响生产;第三、遇上大国攻小国,大家伐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之类得问题,也不能用演奏音乐得办法来解决。

中国古代文论——翻译版

翻译 文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翻译:我每次阅读那些有才气作家的作品,自以为对他们创作时所有的心思自己都有体会。作家行文遣词,的确变化无穷,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用语言来评述的。每当自己写作时,尤其能体会到别人写作的甘苦。作者经常感到苦恼的是,意念有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语言不能完全表达立意。大概这个问题不是认识道理的困难,而是实践操作的困难。因此我作《文赋》借以介绍古代作家的美文,论述作文成败的缘由,将来或者可以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至于借鉴(前人的写作决窍),则如同比着斧子做斧柄,虽然样式经验就在眼前,但那得心应手的熟练技巧,却难以用语言表达详尽,大凡我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在这篇《文赋》里了。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翻译:(在创作准备阶段)要伫立天地之间,深入观察万物,

博览三坟五典,以此陶冶性灵。随四季变化感叹光阴易逝,目睹万物盛衰引起思绪纷纷。临深秋因树叶凋零而伤悲,处芳春由枝条柔嫩而欢欣。有时,心意肃然如胸怀霜雪,有时,情志高远似上青云。歌颂前贤德行的伟大显赫,赞咏古圣道德的芳香芬馨。遨游在前人书林中,欣赏文质并茂的佳作,于是慨然有感投书提笔,敷陈成这篇诗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翻译:开始创作时,视听都要收拢,聚精会神,潜心思索,旁搜博寻,精神驰骋于远方,思想游逸在九霄。当(文思酝酿)到了极致的时候,朦胧的情思如初生的太阳逐渐鲜明,外界物象也愈加清晰地不断奔涌显现。(创作时)吸取群书中的精华,《诗》、《书》等经典就像芳菲的雨露滋润笔端。艺术的想像,有时浮上天渊平静地流动,有时深入九泉尽受浸润;于是艰涩的辞语像衔钩之鱼从深潭中艰难而出;联翩的辞藻像中箭的飞鸟不断地从层云之端坠落。(于是就会)吸收历代古籍中缺失的文字,采摘到千百年来(作者)亡失的诗篇;抛弃那些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像抛弃已陨落的朝花那样,采用前人还没用过的清辞秀句像拾取还未开放的花朵那样,(灵感奔涌时)能在片刻间观察古今,能在眨眼间尽览天下。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1.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18.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主张诗歌功利目的。 21.白居易主张诗歌达到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2.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之致耳。” 23.李清照著《论词》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4.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妙悟”说,这是他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 25.杜甫的组诗《戏为六绝句》. 26.王土禛是清初的诗人和诗论家,《带经堂诗话》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 27.《红楼梦》的开卷诗.“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8.王士禛认为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29.金圣叹说:“圣人之作书也以德,古人之作书也以才。”这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 30.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31.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是讲意境性质。 32.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33.风骨:“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34.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35.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36.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37.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38.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39.《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40.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真题集锦

历年真题---- 2014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更多学习考试免费资源关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八音可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 A.《尚书·尧典》 B.《诗经》 C.《论语》D.《孟子》 2.孔子所谓“诗可以兴”指的是() A.诗能兴邦 B.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 C.诗具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D.诗具有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3.《毛诗序》的中心思想是诗歌要( A.明道 B.为统治阶级服务 C.温柔敦厚D.思无邪 4.陆机《文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是在说( A.文章对景物的描摹 B.文章的毛病 C.文章的艺术想象 D.文章的感情气势 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 A.艺术准备B.艺术想象 C.篇章结构 D.文辞修饰 6.钟嵘《诗品》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其中“三才”指的是( A.天、地、人 B.人、鬼、神C.上、中、下D.天地万物 7.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句是在评论( A.李白 B.初唐四杰 C.庾信‘ D.曹植 8.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 A.滋味B.取境 C.神韵D.妙悟 9.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的切入角度是( ) A.以画喻诗 B.以书法喻诗C.以文论诗 D.以词论诗 10.李清照《论词》中“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做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一句在批评( ) A.以学问为词 B.以诗为词 c.瞄文为词D.以议论为词 11.陆游所谓“工夫在诗外”的具体涵义是( ) A.提高作家的个人修养 B.重视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 C.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D.写诗要在平时多下工夫 12.《沧浪诗话>中“以汉、魏、晋、盛唐为诗,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

(完整word版)文章《中国古代文论简述》

中国古代文论简述 谈起中国古代文学,你首先肯定会想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先秦诸子散文。是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古代文学给后人以史诗般气魄,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文学繁荣的背后当然缺少不了文学理论发展的支撑。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始终交织着两条线: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一明一暗,互相影响,共同推动着中国文学攀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和文学创作史一样,文论发展也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先秦文学理论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对文学本身还没有自觉的认识。但这时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思想自然包括了对文学的观点。儒家以政教为中心,探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孔子从文学的社会作用出发,提出了“兴观群怨”说,孟子提出自己的文学批评观: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荀子提出了创作的原则:明道、征圣、宗经。道家以审美为中心,着重探讨文学自身规律。儒、道两家共同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基础。此外,墨子主张文学要“尚质”、“尚用”,提出了“言有三表”的写作原则;法家则反对文学,韩非子说:“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两汉是古代文论发展的演进期。上总结先秦,开始认识到“文学”与“学术”的区别。古代文学书目的最早文献,刘歆《七略》第一次把文学和学术著作区别

开来。批评方面,集中对《诗经》、屈原、汉赋研究,《毛诗序》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汉末,王充打破经学的禁锢,提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理论。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论的自觉期。人们对文学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学逐渐从儒学中独立出来。文学观念的自觉、“玄学”的兴起、文学创作的繁荣为文论的进步奠定了客观的基础。因此产生了《典论》、《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等响当当的专著。 唐宋是古代文论的发展期。唐代文论表现为诗论和文论共同发展。唐初,陈子昂首倡复古革新,标举“汉魏风骨”。中唐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韩愈力主古文运动,成为两面鲜明的旗帜。晚唐司空图总结了唐朝诗创的经验,继承皎然,对诗歌艺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著名的“韵味说”。宋代文论比唐代更丰富多样,产生了词论和戏曲理论,出现了评论诗歌的新样式:诗话、词话。李清照卓越地区分了诗词之别,提出词“别是一家”。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对建安以来诗歌作了系统的论述。 明清是古代文论的成熟期。明前后七子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口号以对抗“台阁体”。通俗文学理论如戏曲、小说理论空前发展,涌现了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等追求个性解放的文论家。清代文论显出了集大成的气象。金圣叹、李渔提出了系统的小说理论和戏曲理论。诗论中有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反对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文论中有方苞、刘大魁、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词论中有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大都注重对艺术美学方面的探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