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I教学大纲ok

AI教学大纲ok

AI教学大纲ok
AI教学大纲ok

AI教学大纲―――李延安老师2010-8-2

第一课基础部分内容提要:

1.illustrator简介与安装

2.illustrator工作界面简介(菜单栏,标题栏,工具箱,工作区, 面板,状态栏,控制面板滚动条)

3.位图与矢量图的特点和区别

a)位图是由无数个细微的像素点构成的,所以位图与像素有关.

b)矢量图形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基于数学方法的绘图方式.与分辨率无关.

4.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分辨率\图像分辨率用ppi表示,即每英寸为多少像素. 显示器分辨率有

640x480,800x600,1024x768等等. 打印机分辨率的单位是dpi(每英寸所包含的墨点),如,720dpi的

喷墨打印机表示可以在1英寸大小的范围中喷入720个墨点.打印机分辨率越高,打印出的图像质量就

越好,相应的耗墨也就越多.)

5.打开程序/欢迎界面介绍

6.新建文档配置文件

7.控制面板概述

8.色彩模型讲解

9.帮助菜单使用

10.选择工具/直接选择工具/组选择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的使用

第二课文件的基本操作内容提要:

1.新建文件

2.文档设置

3.打开文件

4.文件格式

5.置入文件

6.保存文件

7.输出文件

8.系统优化(常规设置/选择和锚点显示/文字/单位和显示性能/参考线和网格/智能参考线和切片/连

字/增效工具和暂存盘/用户界面/文件处理和剪贴板/黑色外观)

第三课基本绘图工具学习内容提要:

1.直线段:直接在页面中按下鼠标左键拖曳即可绘制出图形。

2.弧线工具:可以绘制出各种弧线

3.螺旋形:可绘制各种螺旋图形。

4.矩形网格

5.极坐标网格

6.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直接在页面中按下鼠标左键拖曳即可绘制出图形。若要绘制精确尺寸

的矩形,则在此工具被选取的情况下,在页面中单击鼠标左键,弹出对话框,以便设置合适的尺寸

后即可创建需要的图形。)

7.多边形、星形、闪耀工具

8.实例制作

a)标志制作

b)闪耀红星

第四课变换工具应用及实例内容提要:

1.对象的变换操作:对象的变换操作包括移动(使用特定工具拖动对象、使用键盘上的箭头键,或在

面板或对话框中输入精确数值。)、缩放、旋转、反射、扭曲和倾斜,双双击工具可打开面板变换

对象,当然还可以通过菜单对象/变形来实现对象的变换(以后再学习)。

2.对象的中心点、参考点、定界框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时,可以看到对象的中心点和定界框,通过定

界框可以移动、旋转、镜像、缩放和复制对象(注:菜单“视图/显示或隐藏定界框”)。若要参

考点的位置重新恢复到对象的中心,可以双击旋转、镜像或比例缩放工具,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单击“取消”按钮即可。

3.比例缩放工具

4.旋转工具

5.镜像工具

6.倾斜工具

7.改变形状工具

8.透视变形

9.实例制作

a.几何图案制作

第五课钢笔与画笔工具应用内容提要:

1.钢笔工具的使用

2.路径分为闭合路径和开放路径

3.锚点的类型

4.笔刷工具

5.预置笔刷选项

6.创建笔刷

7.钢笔与画笔相结合应用

8.铅笔工具

9.平滑工具

10.路径橡皮擦工具

11.实例制作

a)图案设计

b)花布制作

第六课填充工具(对象上色) 内容提要:

1.设置颜色(调色)[颜色拾色器学习、颜色面板学习、色板的应用]

2.渐变工具及渐变面板使用

3.描边面板使用

4.网格填充工具学习

5.吸管工具吸取颜色

6.油漆桶工具上色

7.实例制作

●QQ广告设计方案一

●QQ广告设计方案二

●桃子的绘制

●篮球制作

第七课对象混合内容提要:

1.掌握混合的创建方法

2.了解混合对象的编辑与替换混合轴

3.使用混合工具和混合命令,可以在图形与图形之间创建出一系列的中间过渡对象,使之产生从形状到颜

色的全面混合。创建混合的原始对象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图形,也可以是路径(包括开放路径和闭合路径)、混合路径,以及渐变填充对象和图案填充对象

4.混合工具

5.混合对象的编辑

6.文本工具应用

7.实例制作

●闪闪的红星制作

第八课文本应用内容提要:

1.掌握如何创建文字

2.了解文字工具的使用

3.了解“字符”面板的使用

4.掌握设置字符格式

5.掌握如何编辑文字和路径文字

6.文字的置入与粘贴

7.串接文本与调整

8.文本绕图与释放

9.实例制作

●周年店庆

●设计书画海报

●文艺活动晚会

●化妆品广告设计

●矿泉水广告设计

●啤酒广告设计

●设计眼镜广告

●艾丽达相机广告设计

第九课封套和符号应用内容提要:

1.创建封套据曲

2.用顶层对象建立封套

3.设置封套选项

4.编辑封套

5.删除封套

6.用网格重置封套

7.符号面板的操作

8.创建符号

9.符号工具学习(符号喷枪工具、符号移位器工具、符号紧缩器工具、符号缩放器工具、符号旋转器

工具、符号着色器工具、符号滤色器工具、符号样式器工具)

10.实例制作

●闪耀五星制作

●显示器广告设计

第十课图表工具应用实例内容提要:

1.图表的分类

2.图表的创建

3.图表工具学习(柱形图工具、堆积柱形图工具、条形图工具、堆积条形图工具、折线图工具、面积

图工具、散点图工具、饼图工具、雷达图工具)

4.象形图表的应用

5.实例制作:

a.绘制各种图形表格

b.绘制混合型的图表

第十一其他工具学习内容提要:

1.度量工具

2.美工刀工具

3.剪刀工具

4.橡皮擦工具

5.抓手工具

6.缩放工具

7.编辑模式

8.填充色与轮廓色互换

9.实例制作:

a.logo制作

第十二课编辑菜单学习内容提要:

1.还原/重做

2.剪切/复制/粘贴

3.贴在前面/贴在后面:即将剪切板中的对象贴在指定的某个对象之前或之后。

4.清除/DEL:即将选择的对象删除。

5.查找和替换:查找所需的文本及替换文本。

6.查找下一个:即跳过当前查到的文本,进入下一个。

7.拼写检查:检查所输入的单词是否正确

8.编辑自定词典:即人工造词

9.定义图案:即自己所绘制的图形定义成图案,以便用于填充。

10.编辑颜色:

a)重新着色图稿:即给对象重新调色。

b)使用预设值重新着色:即用色库预设的颜色给对象上色。

c)前后混合:即选择的多个对象由前后对象的颜色混合,然后对中间对象进行重新上色。

d)反相颜色:即给对象上互补色。

e)叠印黑色:印刷设计中,常对填充黑色的对象设置叠印。

f)垂直混合:即选择的对象,在垂直方向(上下)分布上,由最上最下的两个对象的颜色,进行混合

产生的中间色,再重新给中间对象着色。

g)水平混合:即选择的对象,在水平方向(左右)分布上,由最左最右的两个对象的颜色,进行混合

产生的中间色,再重新给中间对象着色。

h)调整色彩平衡:即打开调整颜色窗口,重新调整对象颜色。

i)调整饱和度:即改变对象颜色的饱和度。

j)转换为CMYK:即将对象的颜色模式改为CMYK色彩模式。

k)转换为RGB:即将对象的颜色模式改为RGB色彩模式。

l)转换为灰度:即将对象的颜色模式改为灰度模式。

11.编辑原稿:即对置入(链接)的图像用外部位图程序(如PHOTOSHOP)进行编辑。

12.预设:包括透明度拼合器预设(针对要打印或输出包含透明度的文件的设定,将拼合程序自动化,之后才

可以进行打印输出以及将文件保存或复制到剪贴板中,为不支持透明度的格式进行重新拼合)、描摹预设(提供了用于描摹特定类型图稿的预先指定的选项)、打印预设(可以将所有输出设置存储为打印预设)、SWF预设(对输出为SWF格式的设定)、Adobe PDF预设(对输出为PDF格式的设定)对系统的一些设定,以便工作中更好的应用。

注:Illustrator附带辅助PDF预设文件,该文件安装在/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Documents/Adobe PDF文件夹中.

13.颜色设置:设定系统颜色,以便印刷中能正确的反映图案色彩信息。

14.指定配置文件:将文档颜色设置为指定的颜色管理模式。

15.实例制作:

a)周年庆

第十三课对象菜单内容提要:

1.变换:

a)再次变换:即重复前一个变换。

b)移动/旋转/对称/缩放/倾斜

c)分别变换:即把几个变换命令集合在一起使用。

d)重置定界框:当对象的定界框发生变化时,此命令可以将对象的定界框重新设置为水平方向。

e)变换面板变换对象

f)变形工具使用:扭曲对象。

2.排列:

a)置于顶层:即选中的对象放置在同一个图层的最上面。

b)前移一层:即选中的对象在同一个图层中位置向上移一层。

c)后移一层:即选中的对象在同一个图层中位置向下移一层。

d)置于底层:即选中的对象放置在同一个图层的最下面。

e)发送至当前图层:将其他图层上的选中对象放置到当前图层。

3.编组/取消编组:将选中的多个对象组合或将已组合的对象取消组合。

4.锁定/全部解锁:即将对象锁定,此时对象不能编辑,如位置、颜色等相关属性将保留不变。解锁即把

锁定的对象解开。

a)所选对象:即选中的对象。

b)上方所有图稿:即当前选中对象之上的所有对象。

c)其他图层:即当前选中对象所在图层之外的其他图层(上的对象)。

5.隐藏/显示全部:即将选中的对象隐藏,以便于提高电脑运行速度及防止干扰其他操作。显示全部:即

将隐藏的对象全部显示。

a)所选对象:即选中的对象。

b)上方所有图稿:即当前选中对象之上的所有对象。

c)其他图层:即当前选中对象所在图层之外的其他图层(上的对象)。

6.扩展:即将选中的对象分散开。

a)对象:针对符号图形。将符号转换普通对象。

b)填充:将填充作为一个对象。与描边分散开。

c)描边:将描边作为一个对象。与填充分散开。

d)将渐变扩展为:

i.渐变网格:即将对象变成渐变网格对象。

ii.指定(X)对象:即将对象分解成X个对象。

7.扩展外观:即将对象的效果与对象分解成组。

8.拼合透明度:即将透明的对象转成类似加了一个白底。

9.栅格化:即将矢量对象转换为位图对象。

10.创建渐变网格:即将对象转为渐变网格对象。

11.切片:针对网站建设开发,将对象创建为切片。

12.路径:

a)连接:路径中的两个锚点连接在一起。

b)平均:将选中的锚点进行对齐。

c)轮廓化描边:将对象的轮廓转为填充对象。

d)偏移路径:按对象的轮廓再绘一个同心物体。

e)简化:即平滑路径。

f)添加锚点:即在路径锚点间平均地添加锚点。

g)移去锚点:将选中的锚点删除。

h)分割下方对象:用选中的对象作为刀子将下方对象分割成多块对象。

i)分割为网格:将对象分割成若干块对象。

j)清理:将游离点、未上色对象、空文本路径删除。

13.混合:

a)建立:将选中的对象进行混合。

b)释放:将混合后的对象释放回原先的对象。

c)混合选项:即对混合对象进一步的调整。

d)扩展:将混合对象分解成组对象。

e)替换混合轴:将混合对象沿某个路径进行排列。

f)反向混合轴:即将对象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对换进行混合。

g)反向堆叠:即将对象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对换进行混合。

14.封套扭曲:

a)用变形建立:将对象进行系统预设变形。

b)用网格建立:将对象进行网格变形。

c)用顶层对象建立:将当前选中对象之上的对象作为封套作用于当前对象。

d)释放:将封套的对象释放为原来的对象。

e)封套选项:即对象封套对象进一步调整。

f)扩展:将封套对象分解开。

g)编辑内容:即编辑原对象。

15.实时上色:

a)建立:将选中的对象转为实时上色对象。

b)合并:将选中的对象合并到实时上色对象中。以便进行实时上色。

c)释放:即去掉实时上色属性,对象只保留轮廓。

d)间隙选项:设置实时上色时允许对象最大的间隙上色。

e)扩展:将实时上色对象转为普通对象。

16.实时描摹:

a)建立:将位图对象转为实时描摹对象。

b)建立并扩展:将位图对象先转为实时描摹对象再展开成普通对象。

c)建立并转为实时上色:将位图对象先转为实时描摹对象再转为实时上色对象。

d)释放:将实时描摹对象还原回原来的对象。

e)描摹选项:即打开描摹设置窗口进行相关设置。

f)扩展:将描摹对象扩开成普通对象。

g)扩展为查看结果:即将描摹对象扩展成对象。

h)转换为实时上色:将描摹对象转为实时上色对象。

17.文本绕排:

a)建立:对图像创建图文混合排版。

b)释放:即取消图文绕排功能。

c)文本绕排选项:即设置图像与文字的间隔及方向。

18.剪切蒙版:

a)建立:即用最上面的对象作为蒙版,下面对象作为被蒙版对象。

b)释放:即蒙版路径与被蒙版对象分离,此时蒙版路径是无轮廓无填充对象。

c)编辑蒙版:即编辑被蒙版对象,如位置、填充等属性。

19.复合路径:

a)建立:将多个对象(图形对象)合并成一个复合路径。

b)释放:将复合路径分离成独立的对象。

20.裁剪区域:

a)建立:将选中的对象(图形对象)作为印刷中的裁剪标记。

b)释放:将裁剪标记还原回路径对象,此时路径对象是无轮廓无填充对象。

21.图表:即对图表的类型、数据、设计(象形图图标设计)、柱形图、标记等的编辑操作。

22.实例制作:

a)礼品台历制作

第十四课文本菜单内容提要:

1.字体:选择应用字体。

2.最近使用的字体:它列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所用的字体,以方便我们再次使用。

3.大小:即设置文本的大小。

4.字形:即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字符。

5.区域文字选项:可对文本分栏及设置间距。

6.路径文字:即设置路径上的文本。

7.串接文本:

a)建立:即将所选文本框串接在一起。

b)释放所选文字:即释放当前选定的文本框。

c)移去串接文字:即断开所串接的文字框。

8.复合字体:即不同语言的字体组合在一起使用。如英语字体arial+宋体。复合字体必须基于日文字体,例

如,无法创建包含中文或韩文字体的字体,也无法使用从其他应用程序复制的基于中文或韩文的复合字体。

9.避头尾法则设置:即按中文语法习惯进行字符语句设置。

10.标点挤压设置:对标点符号所占的空间进行设定。指定标点挤压、类别、粗细、宽度和角度。

11.从文本选区建立字形模板:即从文本选区创建字形。

字形模板:即人工造词,定义字形。

12.适合标题:即将选中的文本完全两边对齐于文本框。

13.创建轮廓:将文本转换为路径。

14.查找字体:它可以查找文体中所用到的字体及替换字体。

15.更改大小写:即将选中的文本更改为大写、小写、词首大写、句首大写。

16.智能标点:即用某些符号来表示标点。

17.视觉边距对齐方式:即系统按人眼视觉方式对齐文本。

18.显示隐藏字符:即显示空格、回车、放行等字符。

19.文字方向:分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

20.旧版文本:即打开旧版AI文件时,将文件中的文本更新为新版本。

a)“文字”>“旧版文本”>“显示副本”或“隐藏副本”,用于显示或隐藏复制的文本对象。

b)“文字”>“旧版文本”>“选择副本”,用于选择复制的文本对象。

c)“文字”>“旧版文本”>“删除副本”,用于删除复制的文本对象。

21.实例制作:

a)化妆品广告

第十五课选择菜单与常用面板内容提要:

1.全选:选择文档中的所有对象(除隐藏的对象、锁定的对象)。

2.取消选择:即不选择当前选中的对象。

3.重新选择:

4.反向:即选择与当前选中对象相反的其他对象。

5.上方的下一个对象:即选择上一个对象。

6.下方的下一个对象:即选择下一个对象。

7.相同:

a.混合模式:即选择具有相同的混合模式的对象。

b.填色和描边:即选择具有相同的填充和描边宽度及颜色。

c.填充颜色:即选择具有相同的填充颜色的对象。

d.不透明度:即选择具有相同的透明值对象。

e.描边颜色:即选择具有相同的描边颜色对象。

f.描边粗细:即选择具有相同宽度描边的对象。

g.样式:即选择具有相同的样式对象。

h.符号实例:即选择由同一个符号创建的实例对象或符号实例组。

i.链接块系列:即选择与当前相链接的其他文本块对象。

8.对象

a.同一图层上的所有对象:即选择与当前对象在同一图层上的所有对象。

b.方向手柄:即选择锚点的方向手柄。

c.画笔描边:选择具有应用画笔描边的对象。

d.剪切描边:选择应用蒙板的对象。

e.游离点:选择孤立的锚点。

f.文本对象:选择所有的文本对象。

g.Flash动态文本:选择所有的动态文本对象。

h.Flahs输入文本:选择所有的输入文本对象。

9.存储所选对象:相当于PS中的存储选区,即将选择对象信息存储,以后方便选择当前对象。

10.编辑所选对象:即对存储的对象选择信息进行编辑。

11.常用面板(画笔面板(F5)、样式面板shift+F5、颜色面板(F6)、外观面板shift+F6、图层面板(F7)、

对齐/分布面板shift+F7、变换面板shift+F8、颜色参考shift+F3、符号面板ctrl+shift+F11、路径查找器

ctrl+shift+F9、透明度面板ctrl+shift+F10)

12.实例制作:

第十七课滤镜菜单学习和应用内容提要:

1.应用“xxxxx”滤镜:即重复使用上次用的滤镜,并且参数不变。

2.“xxxxx”滤镜:即重复使用上次用的滤镜,并且重新设置参数。

3.创建滤镜组:包含对象马赛克和裁剪标记两个滤镜。

a.对象马赛克:用来处理位图图像,它可以基于图像制作出马赛克状的矢量图形,而原图像保持不

变。

当前大小:设置选中对象的宽度和高度。

新建大小:设置创建出的马赛克相应尺寸。

拼贴间距:设置拼贴图形之间的距离。

拼贴数量:设置拼贴的总数。

选项:设置“约束比例”、“结果”、“使用百分比调整大小”和“删除栅格”4种选项。以相应

宽度所需的原始拼贴数为基础,自动计算达到所需的马赛克宽度时需要的拼贴数。“高度”将以

相应高度所需的原始拼贴数为基础,自动计算达到所需的马赛克高度时需要的拼贴数。

结果:设置生成的马赛克图形的颜色模式,可选模式有彩色和灰度色2种。

使用百分比调整大小:设置“新建大小”选项区中是否以百分比做为数量的单位。

删除栅格:将原图像删除,只显示生成马赛克的图形效果。

使用比率:可根据图像的尺寸大小,以拼贴形式为正方形的形式,自动调整“拼贴数量”选项区

中的宽度和高度的数值。

b.裁剪标记:可以标识纸张剪切的位置,为印刷后的图片在裁切时做参考标记。

4.扭曲滤镜组:包含扭拧、扭转、收缩与膨胀、波纹效果、粗糙化和自由扭曲6种滤镜效果。

5.风格化滤镜组:包含圆角(使对象的尖角变为圆角)、投影和添加箭头3个滤镜效果。注:与效果中的

相同作用。

6.Photoshop滤镜区域中,所有命令都是栅格滤镜,都可以应用于们图对象,但不能应用于矢量对象和黑

白(1位)的位图对象。

滤镜库:是一个集合了多个滤镜的对话框。使用滤镜库可以将多个滤镜同时应用于同一张图像中,或者对同一张图像多次应用相同的滤镜,还可以使用对话框中的其他滤镜替换原来的滤镜。

预览区:可以预览滤镜的效果。

滤镜类别:有6组滤镜。

当前选择滤镜的缩览图:显示了当前使用的滤镜。

显示/隐藏滤镜缩览图:可以隐藏滤镜的缩览图,将空间留给图像预览区。再次单击显示滤镜的缩览图。

弹出式菜单:可以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使用的滤镜。

参数设置区:设置当胶滤镜的参数。

新建效果图层按钮:可以创建滤镜效果图层。新建的效果图层会自动应用到上一个效果图层的滤镜,如果要在当前效果图层中应用其他滤镜,则单击其他滤镜即可。

删除效果图层按钮:可以删除当前选择的滤镜效果图层,该图层上应用的滤镜效果也会从图像中删除。

缩放区:可放大/缩小预览区图像的显示比例。

7.像素化滤镜组:是通过使用单元格中颜色值相近的像素结成块来应用变化的,它们可以将图像分块或平

面化,然后重新组合,创建类似像素艺术的效果。

彩色半调:可以使图像变为网点状效果。它先将图像的每一个通道划分出矩形区域,再以和矩形区域亮度在比例的圆形替代这些矩形。圆形的大小与矩形的亮度成比例,高光部分生成的网点较小,

而阴影部分生成的网点较大。最大半径:设置生成的网点的大小。网角(度):设置图像各个原色

通道的网点角度。如果图像为灰度模式,则只能使用“通道1”;如果图像显RGB,则使用三个通

道;如CMYK,则可以使用所有通道。

晶格化:可以使用图像中相近的像素集中到多边形色块中,产生类似结晶的颗粒状效果。

点状化:可以将图像中的颜色分散为随机分布的网点,如同点状化绘画的效果,并使用背景色作为网点之间的画布区域。

铜版雕刻:可以在图像中随机生成各种不规则的直线、曲线和斑点,使图像产生年代久远的金属效果。

8.扭曲滤镜组:可以对象图像进行各种几何形状的扭曲,创建3D效果和其他不同的形态。

扩散亮光:在图像中添加白色杂色,并从图像的中心向外渐隐亮光,使其产生一种光芒漫射的效果。

可以将照片处理为柔光照效果。粒度:设置在图像中添加的颗粒的密度。发光量:设置图像中发光的强度。清除数量:设置限制图像中受到滤镜影响的范围,灵敏值越高,滤镜影响的范围就越小。

海洋波纹:可以将随机分隔的波纹加到图像表面,它产生的波纹细小,边缘有较多抖动,使图像看起来像是在水下面。波纹大小:控制图像中生成的波纹大小。波纹幅度:控制波纹的变形程度。

玻璃:可以制作细小的纹理,使图像看起来像是透过不同类型的玻璃来观察的。扭曲度:设置扭曲效果的强度,数值越高,图像的扭曲效果越强烈。平滑度:设置扭曲效果的平滑程度,数值越低,扭曲的纹理越细小。纹理:选择扭时产生的纹理。缩放:设置纹理的缩放程度。反相:可以反转纹理的效果。

9.模糊滤镜组:可以削弱相邻像素的对比度并柔化图像,使图像产生模糊的效果,在去除图像的杂色或者

创建特殊效果时会经常用到此滤镜。

10.画笔描边滤镜组:其中一部分滤镜通过不同的油墨和画笔勾画图像来产生绘画效果。

11.素描滤镜组:可以将纹理添加到图像上,常用来模拟素描和速写等艺术效果或手绘外观,其中大部分滤

镜都使用黑白颜色来重绘图像。

12.艺术效果滤镜组:可以模仿自然或传统介质,使图像看起来更贴近绘画或艺术效果。

13.视频滤镜组:用来解决图像交换时系统差异的问题,它们可以处理从隔行扫描方式的设备中提取的图像。

14.锐化滤镜组:通过增加相邻像素的对比度来聚焦模糊的图像。它可以查找图像中颜色发生显著变化的区

域,然后将其锐化。

15.风格化滤镜组:它可以标识颜色的边缘,并向其添加类似霓虹灯的光亮。图层混合模式详解(25个模

式)

16.凸出和斜角:可以产生沿对象的Z轴拉伸一个2D对象,增加对象的深度,使其呈现3D效果。相当于

3D Max中的倒角命令。

●位置:选择一种系统预设的旋转及观察对象的透视角度。拖动观景窗内的立方体,可以自定义对象

的角度。也可以调整X轴、Y轴、Z轴输入数值,数值介于-180~+180之间。

●透视:用来调整对象的透视角度,可以使对象的立体感更加真实。

●凸出厚度:设置对象的的深度。

●端点:开启端点以建立实心外观,则对象将转换为实心的立体图形;关闭端点以建立空心外观,则

对象将转换为空心的立体图形。(下同)

●斜角:为对象的边缘指定一种斜角,不同斜角创建的3D效果有所不同。

●高度:设置斜角的高度。斜角外扩:将斜角添加到原始对象。斜角内缩:自原始对象减去斜角。

●预览:可在文档窗口中预览对象的立体效果。

17.绕转:可以将一条路径或剖面绕转,将其创建为立体对象。相当于3D中的车削旋转命令。

●角度:可设置0-360度之间的路径绕转度数。默认为360度,生成完整的立体对象。小于360度,

则对象上会出现断面。

●端点:与上面相同。

●偏移:可在绕转轴与路径之间添加距离。值越高,生成的对象偏离绕转轴的距离越大。

●自:设置对象绕转的轴,有左边和右边。若原始图形是最终对象的左半部分,就应该选择从右边

开始绕转;若原始图形是最终对象的右半部分,就应该选择从左边开始绕转。

18.旋转:可以将对象应用三维空间进行旋转,使其产生符合特定场景需要的透视效果。图形和图像都可以

成为旋转的对象,凸出和斜角与绕转生成的3D图形也可以应用旋转命令。相当于自由变形命令效果,亦相当于3D中,在透视图里,对物体进行透视旋转。

19.设置表面底纹选项与光源选项

●线框:对象的表面显示为线框轮廓,若表面设置了贴图,则贴图也显示为线框状态。

●无底纹:将不会为对象添加任何表面属性,3D对象具有与原始2D对象相同的颜色。

●扩散底纹:可以为对象添加柔和的光照效果,但是仍然不具有真实的光照效果。

●塑料效果底纹:Illustrator会自动为对象添加材质,将以最逼真的光照效果为显示状态。

●光源编辑预览框:左侧有一个光源编辑预览框。默认下,只有一个光源,需要添加时,可单击新建

光源,新建的会出现在球体前方的中心位置。可拖动调整位置。

●光源强度:设置当前光源的光照强度。

●环境光:用来控制全局光,统一改变所有对象的表面亮度。

●高光强度:用来控制对象反射光的多少。较低的值会产生暗淡的表面,较高的值会产生光亮的表面。

●高光大小:用来控制高光区域的大小。

●混合步骤:控制对象表面所表现出来的底纹平滑程度。步骤数越高,所产生的底纹越平滑,路径也

越多。注:过高设定,则系统会因为内存不足而无法完成操作。

●底纹颜色:控制对象的底纹颜色。无,底纹将不会添加任何颜色;黑色,会以叠印黑色底纹的方式,

为对象添加黑色的底纹;若使用专色流程,可选择该项,避免印刷色。自定,可自定底纹颜色。

●保留专色:保留对象中的专色。若选择自定,则无法保留专色。

●绘制隐藏表面:可显示对象的隐藏背面。

20.SVG滤镜

SVG是将图像描述为形状、路径、文本和滤镜效果的矢量格式。SVG生成的文件内存较小,可在WEB、打印与资源有限的手持设备上提供较高品质的图像,并且可以任意缩放。SVG效果是一系列描述各种数学运算匠XML属性,生成的效果会应用于目标对象而不是源图形。

21.变形:包括15种变形样式。可以扭曲路径、文本、外观、混合以及位图图像,创建弧形、拱形、旗帜

等变形效果。

22.扭曲和变换:包含7种效果,可以快速改变矢量对象的形状。

●变换:可以重设大小、移动、旋转、镜像和复制的方法改变对象的形状。

●扭拧:可以随机将对象的路径向内或内外进行扭曲。

●扭转:可以将对象进行旋转,在旋转时,中心的旋转程度比边缘的程度大。即旋转扭曲对象。

●收缩和膨胀:可在将线段收缩时,向外拉出矢量对象的锚点;或在将线段向外膨胀时,向内拉入

锚点。

●波纹:可以将对象的路径变换为同样大小的尖角与圆角开。相当于CD中的锯齿变形。大小:设置

波纹的长度。每段的隆起数:设置每个路径段的波纹数量。

●粗糙化:将对象变形为形状大小各异的锯齿形状。相当于CD中的随机锯齿变形。

●自由扭曲:即透视变形对象。

23.栅格化:将矢量对象具有位图的外观,但不会更改对象的结构。

24.路径

●位移路径:可以得到对象的一个副本,并将副本对象偏移到指定距离。

●轮廓化对象:将对象创建为轮廓。通常用于处理文字,将文字创建为轮廓。

●轮廓化描边:将对象的描边创建为轮廓。

25.路径查找器:包含了13种命令。与路径查找器面板效果一样。它只能用于组、图层与文本对象,应用

后仍可以在外观面板中对应用的效果进行修改。而路径查找器面板可以用于任何对象,但是应用后无法修改。

26.转换为形状:可将矢量对象的形状转换为矩形、圆角矩形与椭圆形。

27.风格化滤镜组

28.实例制作:水晶图案制作

第十九课复习内容提要:

1.存储副本:可以基于当前文件保存一个同样的副本。副本文件名称的后面会添加复制两个字。若想保存

对当前文件所做出的修改时,则可以通过该命令创建文件的副本,再将当前文件关闭即可。

2.存储为模板:可将当前文件保存为一个模板文件。

3.存储为Microsoft office所有格式:可以创建一个能在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中使用的PNG文件。

4.存储为Web和所用格式:即存为网页格式及移动设备格式。

5.关闭文件:关闭当前文件。若文件没有保存,则会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是否保存文件。

6.还原与恢复文件:即将文档还原到最近一次的存储状态。若关闭了文件又重新打开,则无法再还原文档。

7.切换文档颜色模式:可以将文档的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或RGB模式。

8.文档信息:可以查看文件信息和对象特征的列表,另外,还可以查看图形样式、自定颜色、图案、渐变、

字体、置入图稿的数量和名称等。

9.复习常用的面板及命令和工具

10.安装一些额外的插件

11.创建多页文档

12.插入条形码

黑色外观

13.屏幕显示:用于设置屏幕的黑色外观。“将所有黑色显示为复色黑”选项,可将所有纯CMYK黑色以复色

黑显示,这并不会改颜色的数值,只是可以让黑色尽可能的显示深一些;“精确显示所有黑色”选项,可以精确的将所有的黑色按照颜色数值来显示出来,与复色黑相比会灰一些,在选项的下面为黑色与复色黑的差异。

14.打印/导出:用于设置打印/导出的黑色外观,“将所有黑色输出为复色黑”选项,可将输出时的所有纯

CMYK黑色以复色黑显示,可确保纯黑色与复色黑显示的相同;“精确输出所有黑色”选项,则可以精确的将输出的所有黑色按照颜色数值来显示出来。

综合实例:

1.logo设计、卡片设计制作

2.折页广告设计

3.包装盒设计制作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 3.5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开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科) 开课分院、系:电子信息分院,计算机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据库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数据库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SQL语言,关系数据库及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保护以及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库的应用技术,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今后从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4学时) [1]基本概念 [2]数据库技术及发展 [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基本要求: ①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情况,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②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4学时) [1]信息的三种世界 [2]概念模型 [3]数据模型 基本要求: ①了解信息的三种世界,深刻理解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 ②掌握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的表示方法。 3.关系数据库(4学时) [1]关系模型及其定义 [2]关系代数 基本要求: ①了解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②掌握关系代数的运算方法。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JSZX0300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时】 72(理论)+28(实验) 【学分】 3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之一。本课程介绍如何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智能,即如何用计算机实现诸如问题求解、规划推理、模式识别、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只有人类才具备的"智能",使得计算机更好得为人类服务. 作为本科生一个学期的课程,重点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人工智能的一般应用.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了解国际人工智能的主要流派和路线,了解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情况,熟悉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2)较详细地论述知识表示的各种主要方法。重点掌握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和谓词逻辑法,熟悉语义网络法,了解知识表示的其他方法,如框架法、剧本法、过程法等。 (3)掌握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特别是宽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代价搜索、启发式搜索、有序搜索、A*算法等.了解博弈树搜索、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方法. (4) 掌握消解原理、规则演绎系统和产生式系统的技术、了解不确定性推理、非单调推理的概念. (5)概括性地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规划系统、自然语言理解和智能控制等. (6)简介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语言和工具. (7) 掌握Visual Prolog编程环境,会使用Prolog语言编写简单的智能程序。 要求学生已修过《数据结构》、《离散数据》和《编译原理》。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 3 学分,理论课时72 ,实验课时28。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人工智能概论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概论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 ◆课程编号:041038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课程类型:?通识通修?通识通选?学科必修?学科选修 跨学科选修 ?专业核心 专业选修(学术研究)?专业选修(就业创业)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三年级或四年级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 ◆总学分:0.5 ◆总学时:17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人工智能概论实验》是配合《人工智能概论》开设的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人工智能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应具有设计、实现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本实验课程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对各方法涉及的基础知识的认识,强化编程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学方式:学生动手实验为主,辅以适当的提问、小组讨论及实验点评等。 教学方法:探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尝试包括实验设计、研究设计、总结等环节的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确定性推理方法以及状态空间搜索等,了解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理解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知识,学会使用相应工具进行人工智能方法的设计与实现,从而进一步理解人工智能概论课程中所讲授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难点 机器人搬盒子、用BP神经网络解决XOR分类问题以及ID3决策树学习算法的实现。 四、学时分配计划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人工智能教程》,张仰森,黄改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二)教学参考书

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8 R2-教学大纲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008 R2)》 课程大纲

目录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1) 1.课程的性质 (1) 2.课程的作用 (2) 二、课程目标 (3) 1.能力目标 (3) 2.知识目标 (4) 3.素质目标 (4)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形式 (5) 四、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6) (一)设计学习情境 (6) 1.学习情境1—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开发与维护 (6) 2.学习情境2—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开发与维护 (7) 3.学习情境3—企/事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开发与维护 (8) (二)设计教学单元 (9) 1.学习情境1的单元教学目标与结果形式 (10) 2.学习情境2的单元教学目标与结果形式 (12) 3.学习情境3的单元教学目标与结果形式 (14) 五、课程教学条件 (15) (一)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15) 1.课程教学团队规模 (15) 2.课程负责人要求 (15) 3.任课教师专业背景及能力要求 (15) 4.兼职教师要求 (15) (二)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15) (三)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6) 1.以案例和项目为载体的主教材 (16)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配套教学资源 (16) 3.本课程的省级精品课程网站 (17) 4.推荐参考书 (17) 5.推荐参考网站 (17) 六、其他说明 (18)

(一)学生学习基础要求 (18) (二)校企合作方式 (19) (三)教学模式建议 (19) 1.教学形式 (19) 2.教学方法 (21) 3.教学手段 (21) 4.组织安排 (22) 5.考核评价 (22)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附件1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简介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与自动化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如何用机器来模仿人脑所从事的推理、证明、识别、理解、学习、规划、诊断等智能活动。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中正在迅速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一个学科,也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人工智能原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专业的应用学科。前修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后续课程:专家系统,知识工程。 二、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图搜索策略,熟练掌握回溯策略、图搜索策略的过程以及算法(BACKTRACK 以及AI算法),掌握一些典型问题的启发式函数; (2)掌握用命题逻辑、一阶逻辑表示知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熟练掌握归结方法以及归结反驳过程,熟练掌握利用归结反驳方法进行推理。 (3)掌握基于贝叶斯规则的不确定性推理,掌握条件概率、独立、条件独立及贝叶斯公式;掌握利用贝叶斯定理检测垃圾邮件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1.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辅导答疑、上机实验和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

2.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理例结合,多媒体并用,引导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争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要求编写所有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人工智能的概念与目标; 2.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3.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 4.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 基本内容和要求: 1.掌握Prolog语言的语句特点、程序结构和运行机理; 2.能编写简单的Prolog程序,能读懂一般的Prolog程序。 教学重点: Prolog程序设计。 教学难点: 表与递归,回溯控制 第三章基于图搜索的问题求解 基本内容和要求: 1.掌握状态图的基本概念、状态图搜索基本技术和状态图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包括穷举式搜索、启发式搜索、加权状态图搜索和A算法、A*算法等; 2.掌握与或图的基本概念、与或图搜索基本技术和或图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3.理解一些经典规划调度问题(如迷宫、八数码、梵塔、旅行商、八皇后等问题)的求解方法; 教学重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I 适用专业:成人教育学生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各种数据模型的特点,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SQL 语言,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的设计理论。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动向,以指导今后的应用。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数据库系统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目前它已成为一门科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为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在不同的方面为本门课程打下相关的知识基础。 学习了本门课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又为进一步进行其他课如软件工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基本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DBMS实例及SQL的高级应用、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系统保护技术(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以及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二)基本要求 知识方面:1.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关系数据模型 2.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语法 3.关系数据理论、关系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数据库技术的 新发展等内容。 5.数据库设计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与自动化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如何用机器来模仿人脑所从事的推理、证明、识别、理解、学习、规划、诊断等智能活动。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中正在迅速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一个学科,也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 《人工智能》(双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提供有关人工智能理论以及应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掌握设计开发智能系统的基本方法。 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人工智能原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专业的应用学科。前修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后续课程:专家系统,知识工程,该课程可以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 二、课程目标 1.熟练掌握图搜索策略,熟练掌握回溯策略、图搜索策略的过程以及算法(BACKTRACK 以及A*算法),掌握一些典型问题的启发式函数。 2.掌握用命题逻辑、一阶逻辑表示知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熟练掌握归结方法以及归结反驳过程,熟练掌握利用归结反驳方法进行推理。 3.掌握基于贝叶斯规则的不确定性推理,掌握条件概率、独立、条件独立及贝叶斯公式;掌握利用贝叶斯定理检测垃圾邮件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人工智能》详细教学大纲.doc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 英语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课程代码:13023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 5/80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9年2月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提出、几种智能观、重要研究领域,掌握人工智能求解方法的特点。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会用知识表示方法、推理方法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求解简单问题等。 (二)课程目的 1、基本理论要求: 课程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技术、方法以及有关问题的入门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2、基本技能要求: 学生在较坚实打好的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理逻辑、概率论、模糊理论、数值分析)上,能够利用这些数学手段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完成推理;在理解Herbrand 域概念和Horn 子句的基础上,应用Robinson 归结原理进行定理证明;应掌握问题求解(GPS )的状态空间法,能应用几种主要的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算法(宽度优先、深度优先、有代价的搜索、A 算法、A*算法、博弈数的极大—极小法、α―β剪枝技术)完成问题求解;并能熟悉几种重要的不确定推理方法,如确定因子法、主观Bayes 方法、D —S 证据理论等,利用数值分析中常用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3、职业素质要求:结合实战,初步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2学时) …… ………………………………………………………………装……订……线…………………………………………………………………………………………………………… …………………………

《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数据库应用技术》教案大纲 适用专业 :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时学分 : 48 学时, 3 学分 课程类型 : B 类(理论 +实践)课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课程编号 : 20302600 执笔人 : 蔡贵荣 审定人 : 蔡江云 编撰日期 : 2009 年 8 月修订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 B 类(理论 +实践)课, 3 学分,计划 48 学时,其中实践 24 学时,占总学时 50%,是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和实际 应用案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SQL Server 2005 的实用技术、掌握 T-SQL 编程技 术、掌握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的技术、掌握数据库常规管理技术,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完 成数据库工程的分析和设计,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开发实际的数据库工程。 、教案内容和要求 第 1 单元 SQL Server 2005 基础知识 教案内容: 1.1SQL Server 2005 概述 SQL Server 2005 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 SQL Server 2005 1.2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Microsoft SQL Server 的安装 1.3SQL Server 2005 的配置 注册服务器 配置服务器选项 1.4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教案要求: 1. 了解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2. 了解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3. 理解 SQL Server 体系结构的特点和 数据库引擎的作用 4. 理解数据库和组成数据库的各种对象的类型和作用 5. 熟练掌握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工具的使用 第 2 单元数据库对象建立与维护 教案内容: 2.1 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创建 数据库的修改 删除数据库 2.2 表 表的数据类型 创建表 创建约束 向表中添加数据 查看表 修改、删除表 的特点 的安装 版本的特点 的运行环境要求 管理工具的使用 的特点 的安装和配置

DX3004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DX3004 课程名称: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 适用专业:电气信息类专业 总学时: 64 学时 总学分: 4 学分 先修课程:MATLAB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后续课程:语音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简介: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是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属于信息,控制和系统科学的范畴。模式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在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使识别的结果尽量与事物相符。模式识别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决策理论的统计模式识别和基于形式语言理论的句法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在医学、军事等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课程着重讲述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算法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实例讲述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之中去,避免引用过多的、繁琐的数学推导。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统计模式识别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综合利用数学知识深入研究有关信息领域问题的能力。 选用教材: 《模式识别》第二版,边肇祺,张学工等编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 [1] 《模式识别导论》,齐敏,李大健,郝重阳编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人工智能基础》,蔡自兴,蒙祖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模式识别》,汪增福编著[M].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重点掌握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统计模式识别方法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决策。掌握特征提取和选择的准则和算法,掌握监督学习的原理以及分类器的设计方法。基本掌握非监督模式识别方法。了解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的模式识别方法。了解模式识别的应用和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有效地运用,同时为开发研究新的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基本知识; (2)贝叶斯决策理论; (3)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 (4)线性判别函数; (5)非线性胖别函数;

《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经济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相关技术。具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关系的结构、表的形成、表单的制作和数据的分析管理。 二、课程学习目标 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事务处理、信息管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本课程面向实际应用,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本课程旨在介绍数据库系统以及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同时,系统讲述数据库设计理论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等相关概念和技术,为学生全面了解数据库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运用数据库技术从事信息管理,开发、运行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学时部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基础 『知识点』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三级数据模式;概念模型与数据模

型。 『重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三级数据模式;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 『难点』 三级数据模式;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 『基本要求』 1、识记:数据库、DBMS、数据模型。 2、领会:DBMS的功能与组成;三级模式结构如何保证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建立数据模型的意义。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管理需求,并用概念模型表达。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知识点』 关系数据结构及性质;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 『重点』 关系数据结构。 『难点』 关系数据结构;主键约束、外键约束。 『基本要求』 1、识记:关系数据结构的定义和相关基本概念;关系的性质;完整性约束;关系代数运算。 2、领会:关系模型与集合代数的关系;关系操作语言。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关系的候选键、主码、外码、主属性。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的表示、推理机制和智能问题求解技术。启发学生开发软件的思路,培养学生对相关的智能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教学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3 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2.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 3.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 4.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5.了解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教学难点:三大学派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工智能 2.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 3.脑智能和群智能 4.符号智能和计算智能 第二节人工智能发展概况 1.人工智能学科的产生

2.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3.人工智能三大学派 第三节人工智能研究途径与方法 1.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 2.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 3.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人工智能基本技术 1.推理技术 2.搜索技术 3.知识库技术 4.归纳技术 5.联想技术第五节人工智能的应用 1.难题求解 2.机器定理证明 3.自动程序设计 4.模式识别 5.机器翻译 6.智能管控 7.智能决策 8.智能人机接口 第六节人工智能的影响 1.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2.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本章习题要点:对基本概念、技术、方法的理解。 第二章智能程序设计语言(5 学时)(一)教学要求 1.了解常见的几种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3235042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 32 学时) 总学分: 2 学分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有关专业 预修要求: C 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 学中涉及研究、 科学与技术, 以及有关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与特色模块课程之一。 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 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人工智能的研究论题包括计算机视觉、规划与行动、多 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 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是通用和专用的知 识表示和推理机制、 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技术等。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还提供一套工具以解决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解决, 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些 工具包括启发式搜索和规划算法, 知识表示和推理形式, 机器学习技术, 语音和语言理解方 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 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其中的重要工具解决给定问题的基本方法。 大纲的使用说明: 通过适当调节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减少有关章节学时和增加专家系统这一章的学时, 本大纲亦可作为《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正文 第一章 绪论 学时: 2 学时(讲课 2学时) 了解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 本章讲授要点 :在介绍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上,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所涉知识的重要意义, 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 本课程是计算机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 使学 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 Agent 系统、 语音识别、自动语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doc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H0404X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有关专业 课程性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学位课﹚ 主讲教师: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蔡自兴教授 总学时:40学时﹙课堂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预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涉及自主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与软件系统、物理机器、传感器和驱动器有关,常以机器人或自主飞行器作为例子加以介绍。一个智能系统必须感知它的环境,与其它Agent和人类交互作用,并作用于环境,以完成指定的任务。 人工智能的研究论题包括计算机视觉、规划与行动、多Agent系统、语音识别、自动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是通用和专用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技术等。 此外,人工智能还提供一套工具以解决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工具包括启发式搜索和规划算法,知识表示和推理形式,机器学习技术,语音和语言理解方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种合适的人工智能方法用于给定的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实现方法。 二.课程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的主要讲授内容如下: 1.叙述人工智能和智能系统的概况,列举出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2.研究传统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搜索推理技术,包括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语义网络法、盲目搜索、启发式搜索、规则演绎算法和产生式系统等。 3.讨论高级知识推理,涉及非单调推理、时序推理、和各种不确定推理方法。 4.探讨人工智能的新研究领域,初步阐述计算智能的基本知识,包含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诸内容。 5.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自动规划、Agent、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和智能控制等。对于应用内容,根据学时,有选择地进行讲授。 6.评述近年来人工智能的争论,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展望人工智能的发展。 以上内容反映了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好的针对性。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No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正式版)

No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含实验) 教学大纲 (2018版) 2018年10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NoSQL泛指非关系型的数据库。随着互联网web2.0网站的兴起,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应付web2.0网站,特别是超大规模和高并发的SNS类型的web2.0纯动态网站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而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则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NoSQL数据库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大规模数据集合多重数据种类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大数据应用难题。 本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NoSQL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充分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NoSQL数据库所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重要的算法,及部分系统的实际实现技巧等。 二、课程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NoSQL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掌握NoSQL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掌握NoSQL数据库的优化、可靠性、安全性等知识;掌握设计NoSQL数据库系统的方法,为学生后继课程及实践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 (1) 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NoSQL数据库程序设计风格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NoSQL数据库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研制、开发各种计算机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新能力 通过使用NoSQL数据库语言进行数据库程序设计,从编程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等方面,使学生具备一定的NoSQL数据库开发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 (1) 讲授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讲授为主,讲授的主要内容有NoSQ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NoSQL数据库的分类、Hbase的基本原理、Hbase的基本组件、Hbase的管理与编程、MongoDB 基础、MongoDB进阶、其他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和难点。 (2)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程序设计技术。教师通过给出一些相关的实例程序帮助学生理解和进行程序设计,并布置相应的上机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其它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解决好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与学时少的矛盾;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查阅与课程相关的资料;通过布置课程设计来

《人工智能》详细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详细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3023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 5/80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提出、几种智能观、重要研究领域,掌握人工智能求解方法的特点。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会用知识表示方法、推理方法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求解简单问题等。 (二)课程目的 1、基本理论要求: 课程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技术、方法以及有关问题的入门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2、基本技能要求: 学生在较坚实打好的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理逻辑、概率论、模糊理论、数值分析)上,能够利用这些数学手段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完成推理;在理解Herbrand 域概念和Horn 子句的基础上,应用Robinson 归结原理进行定理证明;应掌握问题求解(GPS )的状态空间法,能应用几种主要的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算法(宽度优先、深度优先、有代价的搜索、A 算法、A*算法、博弈数的极大—极小法、α―β剪枝技术)完成问题求解;并能熟悉几种重要的不确定推理方法,如确定因子法、主观Bayes 方法、D —S 证据理论等,利用数值分析中常用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3、职业素质要求:结合实战,初步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2学时) 1、讲授内容: (1) 人工智能的概念 (2) 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

《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学分:3 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16 )(二)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三)适用专业:安全防范 (四)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五)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SQL Server实用教程》,郑阿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3版; 参考书目: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李俊山,罗蓉,赵方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大全》,郑阿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SQL Server求生秘籍》,(美)亨德森主编,若启,一辉,瞿杰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二、课程介绍 (一)SQL Server课程是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SQL server2000的功能和开发编程方法,先介绍系统环境,然后分门别类地介绍数据库和表、数据库的查询和视图、T-SQL语言、索引与数据完整性、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每一部分均先讲理论知识,后分析实例,实例既有单独的,又有可贯穿整个课程使用的,方便学生了解掌握。 (二)本课程属于数据库应用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掌握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了解SQL server 2000体系结构,掌握SQL server 2000各种管理工具及T-SQL 语言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进一步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四)本门课程立足改革,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和引导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强化实践。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授课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围绕实现一个具体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讲授SQL server的功能和开发编程方法。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235042 总学时:32学时(讲课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有关专业 预修要求:C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有关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与特色模块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人工智能的研究论题包括计算机视觉、规划与行动、多Agent系统、语音识别、自动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是通用和专用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技术等。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还提供一套工具以解决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工具包括启发式搜索和规划算法,知识表示和推理形式,机器学习技术,语音和语言理解方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其中的重要工具解决给定问题的基本方法。大纲的使用说明: 通过适当调节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减少有关章节学时和增加专家系统这一章的学时,本大纲亦可作为《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了解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 本章讲授要点:在介绍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所涉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课程性质:院公选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 后续课程: 总学分:2学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系统。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了解人工智能中常用的基本技术,诸如:知识表示技术、搜索技术、自动推理技术以及专家系统等,同时学会运用Prolog语言求解人工智能的实际问题。 2.教学要求 学生必须具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方面的知识。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内容 1.人工智能概述(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 掌握: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 灵活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 (2)教学内容

①人工智能的概念 ②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与方法(重点) ③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重点、难点) ④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难点) ⑤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2.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6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掌握:函数型程序设计语言LISP和逻辑型程序设计语言PROLOG 灵活运用:Turbo PROLOG程序设计语言 (2)教学内容 ①综述 ②函数型程序设计语言LISP(重点) ③逻辑型程序设计语言PROLOG(重点、难点) ④Turbo PROLOG程序设计(难点) 3.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6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谓词及谓词逻辑,形式演绎推理 掌握:归结演绎推理 灵活运用:应用归结原理求取问题答案 了解:Horn子句归结与逻辑程序、非归结演绎推理 (2)教学内容 ①一阶谓词逻辑 ②归结演绎推理(重点) ③应用归结原理求取问题答案(重点、难点) ④归结策略 ⑤归结反演程序举例 ⑥Horn子句归结与逻辑程序(难点) ⑦非归结演绎推理 4.图搜索技术(8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状态图搜索方法、与或图搜索方法 灵活运用:状态图搜索方法进行问题求解、与或图搜索方法进行问题求解了解:博弈树搜索技术 (2)教学内容 ①状态图搜索(重点、难点) ②状态图问题求解(重点) ③与或图搜索(重点、难点) ④与或图问题求解(难点) ⑤博弈树搜索 5.产生式系统(4学时)

软件学院《数据库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软件学院《数据库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统一编)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设计 英文名称:Database System Design 学时:48(+32实验) 学分:4(+1实验)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数据库系统设计课程是四年制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数据库系统设计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库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设计数据库的方法,并能使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最新技术以及主要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部分: 第一部分背景知识 ?重点了解数据库管理的概念。主要阐述了早期各种系统,如基于文件的系统之不足及数据库方法所具备的优势。 ?总览数据库环境。重点讨论了三层ANSI-SPARC体系结构的优点,介绍目前最通用的数据模型,列出多用户DBMS应提供的各种功能.同时还分析DBMS 的基本软件体系结构,这一部分内容在数据库管理初级课程中可以略去。 第二部分关系模型和语言 ?介绍关系模型,包括术语并说明其与数学上的关系的联系,然后重点讨论关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和引用完整性。难点是说明其与数学上的关系的联 系。 ?重点介绍关系演算和关系代数,并用示例加以说明(这部分内容在数据库管

理初级课程中可以略去)。 ?重点了解SQL的数据操作语句: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 介绍SQL的数据类型、数据定义语句、完整性增强特性(IEF)和数据定义语句中更高级的特性,包括访问控制语句GRANT和REVOKE。难点是如何正确使用。 ?重点了解交互式查询语言QBE,这种语言被誉为非技术型的计算机用户访问数据库信息最容易的方法。 ?通过介绍Oracle这种典型的商业关系DBMS来结束本书的第二部分。在后续的讲授中,我们将查看该DBMS如何实现各种数据库机制,如安全和查询处理等。 第三部分数据库分析与设计技术 ?特别强调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并说明这个过程如何被分为三个阶段:概念、逻辑和物理数据库设计。此外,还将描述应用程序的设计(功能方面)对数据库设计(数据方面)的影响。数据库应用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是选择合适的DBMS。同时讨论对DBMS的选择过程,提供了一系列方针和建议。最后讨论数据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 ?重点讨论数据库开发者何时使用实况发现技术及捕获何种类型的实况(可跳过该节)。 ?重点介绍实体联系模型和扩展的实体联系模型(EER),难点是在扩展的实体联系模型中,如何使用更多、更高级的数据建模技术。如子类、超类和分类。 ?重点阐述规范化背后的概念,它是逻辑数据库设计方法学中另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从一个完整的案例中抽取的几个有效部分,说明如何从一种范式转换到另一种范式(难点),以及使数据库逻辑设计转换为某一更高范式(至第五范式)的优点。 第四部分方法学 ?为概念数据库设计给出逐步指导的方法学。重点说明如何将设计分解成多个基于各自视图的易于管理的部分,难点是给出识别实体、属性、联系和关键字的方法。 ?重点是为关系模型的逻辑数据库设计给出逐步指导的方法学。难点是阐述如何将概念数据模型映射到逻辑数据模型,以及如何针对所需的事务使用规范化技术来验证逻辑数据模型。 ?重点是为关系系统的物理数据库设计给出逐步指导的方法学。难点是阐述如何将逻辑数据库设计阶段开发的全局数据模型转换成某关系系统的一个物理设计。

人工智能与社会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与社会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ociety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性质: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课程目的: 人工智能是一门边沿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三向交叉学科。今天,各样的智能机器人,不断能够帮助人类进行生产劳作,甚至可以料理家务,人们在整个的发展的过程当中希望利用外来之物来强化自身,摆脱自然力的束缚,人类从中可以得到解放,这是一个千古梦想,也是中国梦的梦境之一。这个梦想怎么样才能变成现实,最精彩的是人希望有一种智力的工具,它依靠信息科学技术来把信息资源转化成为这种工具,帮助人来扩展自己的信息功能、智力功能,这样就可以把人类从很多繁重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是对资源、科学、技术、工具的集大成,这个是人类争取从自然力解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学过这门课程后使学生对现代社会的人工智能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富强梦做出更大贡献。 课程内容: 一、二进制的前世今生 1. 计数的发展历史,计数历史贡献 2. 二进制的诞生,二进制的发展历史 3. 二进制的计算能力,二进制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二、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1. 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计算工具的历史贡献 2. 机械式计算器的诞生,机械式计算器的历史作用 3. 现代计算机诞生,现代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三、人工智能的起源 1. Turing 思想和Turing 机 2. 人工智能的诞生的三大标志 3. 人工智能语言的发展 4. 智能博弈技术的发展 四、人类智能与计算机模拟 1. 智能仿真模拟能力 2. 计算机仿真模拟领域 3. 计算机仿真模拟能力 五、模糊世界和模糊信息 1. 人类世界的模糊性 2. 粒度计算的基本原理 3. 粒度计算的应用 4. 典型模糊案例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