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今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当今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当今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当今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新课标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调查思考

从2008年开始,河南省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这次改革进一步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方面进行,是全方位系统的改革。从教育行政领导到基层教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感到了国家推行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动作之猛,这是前所未有的。

到目前,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已经2年,为了了解新课改在实行情况及教师对课改的反应,我以问卷和观摩听课相结合的方法对市普通中学及部分县直中学物理教师进行了调查。

(一)问卷内容:

1、你对新课改的理念了解多少()

A.不了解B.了解一些C.非常了解

2、从长远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来看,你认为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哪一个更好一些?A.新课改的B.传统的C.无法确定

3、你认为新课程的组织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4、新课改实施以来,你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否改变?

A.基本没变B.变化很大C.有一些变化

5、对于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探究来掌握规律”的部分,你在教学实施中,是否按要求组织进行?为什么?

6、你认为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还是有所降低?其理由是什么?

7、学校领导对推行新课改所持的态度如何?课改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是什么?

8、你认为新课改的推行是否顺利?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此外,我又听了高一和高二几位老师上的示范课。其中一位教师组织的观摩课是《万有引力定律》。课上有三组学生上台表演,演绎牛顿由苹果落地思考进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另一位老师组织的观摩课是《化时代的发现》,组织学生对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历程进行全方位模拟,表演完毕后,各组相互评价演得是否到位等。学生争相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好不热闹!

(二)分析总结

一、教学现状与不足

1、穿新鞋走老路

在调查中有67.3%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过于笼统,对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学过后很难应付考试。因此,在平常操作中,他们会根据旧教材把相关的内容一步到位地补齐。并且为了节约时间补充知识、加强习题训练,新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等栏目只有在上公开课或上级领导来考察时才进行。因此,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现象仍然较普遍地存在。

2、资源短缺

在调查中有72.6%的教师反映:学校实验设备陈旧老化,且数量不够。对物理实验数据采集、处理的DIS系统没有听说过。物理新课程中要求的学生实验探究,他们几乎没有完整的让学生做过。对探究实验课他们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老师提出探究课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探究方案;然后全班学生讨论各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如果有实验仪器,老师作演示或让其中几位同学参与演示,否则只进行纯粹理论分析。因此,学生还是很难有过程性体验的学习。

3、重形式轻内涵

在调查中有54.4%的老师认为:新课改下,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

(1)教学方式是否多样,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较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些老师把物理课上成了师、生的表演课;为了增强师生的互动,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提一些显而易见的、学生不加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老师的回答基本也停留在对不对、是不是等口头语言上。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但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没有多大收获。

(2)教学手段是否现代化,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是否充分应用成了他们评判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另一依据。而为了达到这一“成功”,有的老师每一节课必用电脑课件。为了使课件更加生动逼真,他们不惜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动画课件,每一节课都使学生眼花缭乱。而且电脑课件几乎取代了黑板,整节课下来没有留下任何字迹,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不深,甚至思路混乱。更有甚者为了让物理实验更加准确而且易操作,竟然用多媒体课件来替代实验,物理课上成了观赏课。

二、思考与策略

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实践中却变形走样。其主要的问题是对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中要求的“将学习的重心从“以往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与积累向过程与方法的体验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的理解不够,在实际操作中也难以恰当把握,错把学习方式的变化当作课程改革的唯一目标。而事实上,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对总目标的解析,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能脱离其它维度而独立贯彻,它们应以一个有机的整体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每个环节中。这说明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缺少目标意识,在不知道“为什么教”,“教了之后学生到底需要得到什么”之前,就把精力放在了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而在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时,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互动仅停留在表面上。另外,在对教学手段的定位上忽略了它的辅助性,误把教学辅助手段当成教学目标,使课在追求浮华中迷失了方向。

在调查中,一些老师反映:只要高考制度不改革、高校录取制度不改革,中学基础教育改革就很难顺利推行。在省高考政策出台之前,从校领导到一线教师还基本上是“两手抓”:一手抓课改,一手抓高考。考试制度出台后,教学基本上恢复了课改前的状态。原因是他们怕走南京搞课改、广东阳江搞课改的老路。因为,在我国评价学生仍然以单一的考试成绩的好坏为主要依据,这也是决定学生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和评价一个老师是否优秀、划分一所中学是否重点、考查一位校长业绩是否突出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生、教师、乃至校长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视为第一要务。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由于新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应用到教学中来,在短时期内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拒绝接受新课改。

课堂教学的设计的研究

1)研究学生: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设计之前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分析。包括:学生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期望等一般特征的分析、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

2)把握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策略。包括:①如何整体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②如何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的角度,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③如何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3)教法学法:研究教学过程设计的策略。①如何创设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②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做出评价。③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以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④如何分析资料、提取有用的信息、建构知识结构、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2,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研究

1)营造氛围:研究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氛围的策略,包括:①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安全感,生命活力能够充分地释放。②如何尊重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个性、人格、差异。③如何创设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地交往、讨论。

2)组织管理:研究教师驾驭课堂的策略。包括:①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出目标、具体要求,如何检查。②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全体积极参与,又能使每个人不产生依赖。③如何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和活动:使学生把精力集中在活动本身,动手动脑,活而不乱。④如何组织讨论交流:提高信息交流的量,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清晰),学会倾听接纳别人的观点。

3)教学评价:包括:①制定学生评价方案②制定小组评价方案③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④制定学业考试

内容和形式改革实施意见

3,课堂教学的反思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于1989年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和我国学者林崇德的“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同样表明了教学需要反思。教学反思无论是从初衷还是归宿来说,都是教师主体的积极自我审视行为,以达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实现专业化成长。这正是教学反思的现实价值所在。教学反思不应是一次性任务,而是经常性的行为。教学反思能否发挥效用,能否长久地影响教师的教学生活,关键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拒绝“反思”步入其教学的生活世界,那么,即便他有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也只是一年工作的十次重复。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身需要教师成为身体力行、现身说法的反思者,需要对实践中的教育问题和情境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从自发提升为自觉,从而使教师从教育技术的“奴役者”演进成教育的“思想者”,从职业的“谋生者”发展为专业的“创生者”。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研究应包括:反思过程和反思细节的研究。

4.课堂评价:实施教学评价功能的转变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⑤]。实施教学评价功能的转变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课堂教学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应当定位于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课堂上,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教师通过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种特殊的课堂评价方式与功能。

4.1延迟评价,留给学生发展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采用即时评价方式,即学生发表了见解和意见后,教师就急于作出“YES or NO”的简单评价。这实质上是教师权威性体现,而这种评价极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助长学生“唯师是从”的依赖性。延迟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表的见解或意见,不是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留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教师还可以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进行判断,然后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经过自身的体验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之后获得成就感。

4.2 纵向评价,激发学生自信力量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知识结构、智力因素、思维发展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这种差异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教育因素。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首先关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把他们来进行横比。横比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忽视了学生智力因素的挖掘和转化的动态过程,使许多学生失去发展的信心,觉得永远落后于他人。在课堂上,教师应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考察他们进步或退步情况,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恰当地描述出学生特点,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作出自我审视,不断总结和反思,调整心态向更高目标迈进,获得更优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其自身进行纵向评价,让学生知道,他(她)自己已经在某些领域获得了成功,使学生在自信心上得到稳定发展。

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关系,不要以教师的思维高度和知识占有量来要求学生,物理教师对物理知识,尤其是中学物理知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远比学生熟练得多,或者可以说教师相对学生说是一个“熟练工”,不要讲总是讲“这个问题,我讲过几遍了,你怎么还不会?”之类的话语,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需要过程也需要时间更需要经历,要对每个学生进行纵向评价,看看学生的过去,他(她)是否在你的帮助之下比“昨天好”。

4.3模糊评价,增强学生探索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而模糊评价则可以创设一种自由、轻松、开放的探索氛围,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尤其是在对一些未知领域的探索方面难以精确评价,我们不妨采用模糊性评价、建议性评价。例如,不要试图以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教学和几道重复性习题的训练来打破学生对于亚里斯德的“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固守的观点,因为,我们的教学总是试图让学生用“别人的语言”来诠释世界和生活,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往往是通过统一的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去“强迫”学生接收,有人会说,我们通过实验、也通过推理,学生也自己说出了正确答案或观点,事实上,纵观各种类型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来“诱导”学生朝着正确的观念方向发展,而没有能够让学生自己自觉地、自主地、能动地去得出结论,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发现学生的观点出现了错误时,可以通过模糊的评价方式来建设性地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课堂上解决不了,可以课后解决,让学生通过自我建构的方式打破其固有的成见建立新的而又正确的观点。这种模糊的评价的本质不是纵容学生的错误而是教师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增加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

4.4民主评价,培养学生个性品质与社会责任感

民主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实施民评价之后便是集中,即“先民主后集中”,“集中”体现两种思想观点,一是教师的权威化观点,一是统一步调化观点。先民主后集中是一种好政治制度,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集中则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会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情感、会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逐步弱化。而充分的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要看民主评价的水平与层次,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学生民主评价,适当的集中仍然是必要的。所以,我们认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民主评价符合实际,同时又能够体现学生个性化主体地位时,教师就不要在搞“集中”了,以学生民主评价作为结果写入课堂记录中。

二、新教材实施过程及体会

1.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转变,要多给学生自主性、多给学生时间、多给学生表现机会。如: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可以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探究,其他同学在底下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在一旁引导启发并设置相关的探究问题;再分组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动手实验并思考的机会。再如在学会使用多用电表一节中,我们给每位学生发了多用电表的说明书,让学生对照课本和说明书,认真研读、积极思考、进行讨论,并亲自动手进行测量,老师给予及时指导和答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学生兴趣很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我们同样放手让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遇到问题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其它小组补充,共同解决。

2.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我们老师常怀疑,刚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稚气十足能研究吗?实际上,研究人人可为,只是“规格”不同罢了。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研究活动的一般程序:研究动员→确立课题→建立组织→制定方案→调查研究→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假说→验证归纳并形成理论,继而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一个课题的结论不一定是唯一的,言之有理、有据、有价值就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思维空间。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凡是别人没有做过,尚未得到结果;没提出的理论、概念、设计方案、技术方法等,

学生都可以提出和论证。当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没有很多的时间搞研究,知识、资料也有限,应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最有可能完成的题目,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实验条件和资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力争取得一定的成效。

研究完成后,要求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如何撰写?首先,应有主题、论点、论据、论证等。其次,围绕一个主题有条理、有层次、完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证据,引用别人论证时,要注明出处,既增加说服力、权威性,又尊重知识产权。例如在讲高一物理功率一节,针对现代生活的需要,正确熟练地驾驶汽车,是将来每个人应掌握的必备技能,为此每个学生对汽车应有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主题、素材、讨论、定稿、打印、美工,学生分工协作,兴趣很浓,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都让教师惊叹不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处理意见

在必修1第一章第2节课后的课题研究中提到了用“DIS研究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机直接显示了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学生刚刚接触到速度,对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还没有一个感性认识,教材就匆匆提出来图像的问题,学生难以接受。所以我们对教材做了小小的调整。在讲完描述直线运动的图像之后再让学生看DIS系统给出的两种运动图像,效果要好得多。

在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里面,教材是先讲了伽利略的历史研究过程,并且沿着伽利略的思路猜想假设,定量由特殊的自由落体运动再推广到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我们经研究,这样讲学生接受起来比较难。相比较定量的猜想假设没有定性的猜想更容易理解,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先介绍了伽利略的猜想思路,并定性的分析了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又通过图像定量的研究了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等学生熟悉规律后再由一般规律去解释自由落体运动的特殊现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第四章合力和分力当中,我们也是把平衡放到了最后面讲。在这一章我们抓住了等效替代的概念(并且和质点模型进行了类比)先讲了合力、分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合成分解,最后合力为零再等效替代平衡的结论就很自然的被学生理解了。

选修课本3-1共分五章,涵盖了静电场、电路、磁场三大部分内容。人教版教材就分了这三章。在每章,两种版本各有特色,能力要求各有侧重,相对说人教版更接近我们原来的老教材,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容易上手。而沪科版目标要求、能力要求、实验要求等更高些。我们学校以沪科版为主,以人教版为辅进行教学,相互补充。在静电场一章中,对静电平衡的要求两种版本不尽相同。人教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静电平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的特征及静电屏蔽等。而沪科版只在在等势面一节后的多学一点中提了提,对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的特征只轻描淡写了几句,对静电屏蔽只字未提。我们认为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明白还是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对静电平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沪科版中在静电场中增加了静电与生活。较为详细介绍雷电的形成、避雷针、静电喷涂、静电复印,静电的危害与控制等。人教版中没有这部分对应内容。特别是静电复印,人教版是在科学漫步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复印的流程介绍得比较详细,没有静电复印机内部的详细结构图。沪科版彩图非常精美,但复印的过程没有说清楚。困此我们将两个版本结合起来,使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印象也比较深刻。

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节中,人教版举了两个例题,分别介绍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过程和偏转过程,但出偏转电场后的运动直至达到荧光屏上的过程没有提到。可能是让学生自己体会解决吧。而这部分内容沪科版做为专题进行分析论证。从加速、偏转、最后匀速打在荧光屏,非常详细。我们认为这样编排非常好。体现了高考对这部分的较高要求。在后面的示波器的原理分析上,人教版在思考讨论上较为详细,但沪科版却比较粗略,原因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讲得非常详细,后面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我们对这部分的处理意见是:将两种版本结合,取长补短。在课堂上,把人教版中关于示波器的讨论的内容印发给学生,使学生分析、讨论、思考有了依据,对示波器的操作实验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电路部分,两种版本对教材的处理、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人教版基本上按照过去的老教材进行讲解,欧姆定律、电阻定律、串联、并联电路规律、电功、电功率、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等一个都不能少。对多用电表的改装、用多用电表测量读数等都是解过相应的内容后才进行的。但沪科版却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在电路开始引入部分就是认识并使用多用电表。在学生对多用电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让学生阅读说明书、操作,一开始我们有很大的顾虑,这样做学生能接受吗?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会正确操作读数吗?他们会不会误操作把表搞坏呢?实事证明我们的顾虑是多余的,他们对一个小小的电表的多种用途,有强烈的好奇心。没有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测电流和电压。但对如何测电阻却很困惑,老师先对欧姆档的操作步骤进行了简章的介绍,要求会测电阻即可,原理以后自然会明白。对于利用欧姆档测二极管的正负极性的问题,我们对欧姆内部电路做了简化处理,画出简图,让学生知道欧姆档内部电路有自带的电池,黑表笔接的是电源的正极就可以了。这样做,学生学得很快,在以后的章节中,学生带着一个个的问题进行学习,目标明确,学起来有了动力,效果很好。在电阻定律部分,沪版中,没有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而是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进行测量电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学是为了用。尽管欧姆表的测量精度不够,但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却很有帮助。对比人教材,却使用了电流表的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要求较高,但对导线横截面积的测量却使用了密绕法,精度不够。因为历年来高考对部分电路要求都比较高。所以我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探究。尤其是电路的选择、滑动变阻器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在磁场部分,人教版用了安培力与电流、长度乘积之比来定义。在讲到安培力时就直接用推导式,似乎前后循环,使人心里不服。但沪科版的安排却更合理。用了磁通密度来定义磁场,用电流天平来精确定

量研究安培力,最终得出了安培力的表达式,符合了人的认知规律。我们认为,若实验条件不具备,还是用人教版的教材引入法为好。

三、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几个新的问题及困惑

1.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但每个班级学生数量较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这样一来每节课容量大大减小,课时就显得更不够。科学探究将是我们永远追求的远期目标。

2.教学资源还不是很充足。如:学生从市面上的购买的教辅书籍与新课程不配套,甚至有时有超前,出现练习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的问题。教材内容与练习不太协调。教材内容总量相对过去较小,每节后的练习非常简单,但每一章后的练习题难度却明显增加。

3.教材中很多地方引入光电门、频闪照相和DIS等实验手段,以前没有DIS实验设备,每次遇到这些问题,师生总是感到很遗憾。上学期我们学校刚装配DIS,从课堂使用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学生感到很新奇,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动手做实验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从开始接触到熟练掌握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况且实验设备比较昂贵,让学生分组实验又保证实验设备完好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4.我省高考方案未出台,学校开设课程并行科目增多,学生思想、作业等压力很大。与以往课程内容要求相比,学生课业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又加重了。

5.高一学生由于在初中是使用新课改教材,更多的是强调探究,对计算能力要求淡化,导致了同学在解题规范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学生解题时,没有相应的公式,仅出现一些数字的计算,没有形成物理解题所要求的在解题过程中体现和留有思维痕迹。

7.现在还没有实行较为科学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老师和学生依然被困在文化课成绩目标量化的怪圈里。学生没有或极少有课外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课外小实验、课题研究现在还不能实现。

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关庄中学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为全面、准确地了解,观察课堂教学现状,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座谈、听课、访谈和讨论等方式,对我校进行了为期6六天的基本情况调查,并形成如下调查报告内容。 一、学生学习物理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发放“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情况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1.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兴趣方面 “你对现在的学习”选择“很有兴趣”、“比较有兴趣”、“没有兴趣,感觉很枯燥”的人数分别为20人(40%)、10人(20%)、10人(20%)。 “你在课堂上经常回答问题吗?”选择“经常”、“有时”、“很少”、“从来没有”的人数分别为10人(20%)、12人(24%)、28人(56%)。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及行为习惯方面 “课堂上你们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互动研讨情况如何?”选择“互动非常积极”、“部分同学互动积极”、“偶尔有些互动,但不很多”、“基本没有互动”的人数分别为20人(40%)、8人(16%)、22人(44%)。 “你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习惯于采用以下哪种方式”选择“总是问个“什么是正确答案””、“从不同角度想问题”、“总想听听别的同学的看法”、“先放一放,以后再说”的人数分别为20人(60%)、9人(18%)、9人(18%)、2人(4%)。 “平时学习中”选择“有预习的习惯”、“没有预习的习惯”、“老师要求时我会预习”、的人数分别为6人(12%)、10人(20%)、29人(58%)、5人(10%)。 3.学生的学习状况及作业方面 “你对完成每天的作业感觉怎样?”选择“比较轻松”、“偶尔有困难”、“比较困难”、“困难很大”的人数分别为15人(30%)、12人(24%)、10人(20%)、13人(26%)。 二、物理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调研过程中,通过实地察看、观课、访谈、及问卷,我发现我校的初中物理教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教学硬件条件较齐备 (1)物理实验室装备齐全,标准及数量符合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汪集中学魏德宝作为一名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通过这次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我深深领悟到:物理是一门既抽象又贴近生活的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难学难懂。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改变这种状况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物理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物理与学生生活实际融合一体。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以下是我反思到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设置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物理学科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学科与生活的科学联系,选择学生生活中相应的事例、现象和情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有利于增强物理学科的亲和力和现实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认识生活的欲望和热情,调动学生兴趣,促使物理走向学生。从学生生活层面切入教学,设置情境,关键是把握学生生活与知识点的融合点,找准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从而提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知识的理解 与教材中事实材料显现的理想化实际相比,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贴近性,现实性强的特点。在物理科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实际来阐明物理概念、观点,并用物理学科的

观点、理论去说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实现教学通俗化,加深学生理解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化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疑惑为信服,从而大大增强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三、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物理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定律和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要充分开采和利用学生这一重要资源,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将物理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求知欲,实现物理教学的通俗化,强化物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进而开拓物理教学的新境界,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一、评价的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评价项目”、“权重分数”和“评价要点”等三部分组 成。 “评价项目”包括教学目标(的)、要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等 五项(各项内涵在这里不作叙述,其具体内容详见评价量表);由于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分别给各项配有不同的“权重分数”(见评价量表);“评 价项目”可看作是母项目,“评价要点”可视为这个母项目的子项目。每个“评价项目”一般可由2一5条“评价点”组成,每一条又划分为A、B、C三个级,并分别绘出赋分 或赋分范围。 评价量表中,每一条评价要点的要求,即为该条的A级标准,达到这个要求的可评为A级;基本达到要求,但有不足的,可评为B级;基本没达到要求,或有错误的,则评为C级。 二、评价的方法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由学校领导、教科研人员以及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再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绝对评价),并鼓励授课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利用观察法、测试法、问卷法和分析法等,把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以取得真实的评价结果,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其具体评价程序和方法如下:1.课前准备 评课人员要在课前熟悉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授课教师的教案,了解该课的教学目标(的)和教学设计,做到心中有数。并熟悉评课量表,掌握评课的指标体系和标准。 2.专心听课 在听课过程中评课人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做到听、看、记相结合。听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回答与研讨;看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记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及各教学环节所用时间、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欠缺。 3.检测效果 评课人要及时收集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的达标训练情况,特别是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测试的达标情况。必要时,也可以在课后用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有代表性的测试或问卷、座谈,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 4. 评分划等 课后,评课人员要各自独立地根据听课记录,针对评价量表中的“评价项目”、“评 价要点”的标准,确定每条评价要点的等级和得分。然后,把每一项指标中子项目指标的得分相加求和,得出每一项的得分。最后,把各项的得分相加求和,即得出每一个评课人对所评课的评价总分。将多个评课人所得评价总分相加求和,再取其平均值,即得出评价小组对所评裸的评价的总平均分数。 为了增强评课的科学性,避免相差1分,2分论高低,因此要把总平均分数转换成等级。其转换标准是:优秀课:85分以上;达标课:70-84分】一般课:60——69分;差课:59分以下。 5.评价的结果 以定性的语言描述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为主来反映评价结果。 (1)写出评课意见 评课人要对所评课的优缺点作出全面的、具体的分析。认真听取授课人的自评意见,

(完整)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教师物理学习心得 今天,我到开平税东中学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举行的初中物理教师培训会,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活动安排是: 1、听税东中学李红梅老师主讲的《电功》; 2、听税东中学张国英老师对该课的点评; 3、由市教研员冯国武老师点评; 4、观看由丰南三中袁桂莲老师获得省一等奖课《杠杆》的录像课。 听、两节课,给我很大的震撼。看到物理教学发展之快,也看到教学观念的转变,还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是自己增强了紧迫感。 两节课共同的亮点是: 1、实验的创新。袁老师的杠杆突破传统教具的束缚,敢于逆向思维,大胆用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进行实验探究。也巧妙的解决了力臂测量的难度。因而是袁老师的课插上了成功的翅膀。李红梅老师的实验也另辟蹊径,改进了原有实验,操作方便,且增强了趣味性、生活性、思考性。 2、让物理走进生活。两节课都从生活中的物理开始,进入物理的殿堂,最后又都回到生活。袁老师从让学生设计拔木板上的铁钉开始,到后来生活中的杠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认识,

更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李老师把身边的电热隐患和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搬到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用电的重要性。 3、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就是学生的益友,因而课堂是民主的、平等的,也是开放的。 4、教师的语言魅力。听她们讲课是一种享受,语言言简意赅、音色优美、语速适中。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物理教师学习体会 通过十几天紧张的学习,我的物理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位专家、指导老师给予我具体高效的指导,视频课例、在线研讨、老师现身帮教,使我收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我充满了信心和憧憬。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关注学生必备的物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索质,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物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避免向学生传输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物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物理,使学生的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去获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信息,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分析、加工这些信息。 2、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物理需要 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要求的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掌握全体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动态,运用联系生活、启发兴趣、淳淳善诱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博白县博白镇绿珠初级中学冯宏贵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老师乐意地教,学生轻松地学,师生和谐,提高课堂效益。通过调查部分老师和学生,从教与学方面反馈问题。了解和发现不利于物理教学的主、客观原因,从而有利于指导我们今后的物理教学工作。 一、调查目的 (1)调查教师课堂结构和教学情况 (2)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性,学习的意见和接受能力。 二、调查的对象 (1)初中物理教师 (2)八、九年级的学生。 三、调查方式 (1)深入课堂观察了解 (2)以不记名书面问卷方式(询问调查对象) (3)召开座谈会 四、调查内容和结果与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课堂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调查。 (一)教师方面 对教师的调查主要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的情况。

(1)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主要包括:传授和主导相结合的教的观念,国家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标准的课程观,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落实。通过调查了解初中物理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从中寻找教师实施课堂探究式问题教学困难的结症。 (2)教学途径 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在调查中应了解教师教学中有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探究技能的训练和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 (3)教学方式 对我校物理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查 从以上调查结果和深入课堂观察结果分析,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不够重视,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具体表现在:(1)老师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上课随便,想到什么讲什么,讲完了就算。(2)课堂教学方面欠佳,老师一味的讲,学生单纯的听,连表达的机会都不没有,听不进,就睡了。(3)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平时没有追踪,没有总结和评估。(4)不求创新,现在多数教师都

406-《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高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中学物理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思想、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邓壮欣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邓壮欣 发表时间:2019-06-04T10:11:53.597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9年05期作者:邓壮欣[导读] 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再创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及时地巩固练习及前后知识的联系,就一定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长发中学邮编543100 摘要: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初中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探究性学习的初步训练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这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组织好初中物理教学呢?关键词: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探究动机、阅读能力、教学设计、一、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依赖教材和经验进行教学,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所谓的教学目标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制定。提高物理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物理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并充分理解《物理课程标准》,这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应细心研读,在把握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同时,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设计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完善人格为主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目标下培养成的学生,才符合我们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二、营造和谐、融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教师给学生“居高临下”的感觉,那么,师生之间就无法“沟通”、交谈,学生很难理解物理基础知识中的一些想象思维。即使学生有什么直觉判断、直觉想象或直觉猜测也不敢告诉教师,更无法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培养和训练。笔者在二十多年的物理教学中,与学生的关系一直都很和谐,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愉快地交谈、聊天、做朋友;还在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到许多学生直觉思维产生的“奇怪”的想法,和“绝妙”的构思;上课前五分钟针对这些学生加以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合理的引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现象、事物、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引起探究的动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笔者事先准备了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在“凸透镜成像”一节中,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带一个凸透镜,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在“串联电路”这节中,笔者要求学生用电池、导线等制作一个音乐门铃,安装在家里。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如在“沸腾”这一节课中做了一个湿的纸盒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不会燃烧的实验;在“大气压强”一节课中做了一个把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杯子的杯口上,用手按住倒置,纸片不下落的实验,使学生感到好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生不能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要教方法,教能力,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如果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具有若干种解题方法和思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以致在解题时,东一锒头,西一棒子,不得要领。因此,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自学能力是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教师传播知识更重要的任务,通过看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就很容易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同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其在旧的知识上掌握新的知识,既提高了听课效率,也可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二是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与课本有关的课外参考资料以扩充知识视野,能更全面地对一章或一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中巩固和提高,要指导学生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不要只顾做大量习题,而应根据课堂要求,把每节、每章整理出纲目,把易混淆的的内容进行比较辨析。 五、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要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而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参与是低效或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不会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却是积极地在进行深层思考,有其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却是高效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探究过程,勤动手和动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地接受知识。过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资料较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达到。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再创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及时地巩固练习及前后知识的联系,就一定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牛聪.浅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3.1 2.18; 2. 张俊.基于一般情理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5. 3.20; 3.郭科军.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 4.21; 4.邱丽萍.初中物理教学反思[J].现代交际,201 5.04.15;

八年级物理教学情况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学情况分析 义井中学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初三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初三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那么怎么写教学反思?从近两年我担任九年级物理的教学任务的反思中,归纳了几点: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教学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 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一章的内容时,把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由浅入深的原则,根据以往授课时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给予调整,使学生学习轻松易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理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因此,有益的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学创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二、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教学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应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

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查,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 三、对人的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是对活的活动,是师生通过课堂对活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 在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先设计了几个问题做到猜想,如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从细管向乒乓球吹气等,让学生从平时的经验中做到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新课标提倡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的特点确定了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长期有效地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做好及时有效地教学反思。反思可以是课后,还可以是课前。如教学设计完成后,可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课堂效率是否高,学生会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师生交流是否会顺畅,授课的进度,内容与时间分配在实施过程中会不会产生不协调。同时,学生的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课堂应该发挥其有效性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所以有效教学成为众多教师都积极探索的目标。我认为,有效教学即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发展而创造性的综合利用一切合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来优化教学缓解,改进教学过程。 一、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实施有效教学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的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促使学生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有效教学。 (1)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丰富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离不开实验,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途径。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设计演示实验。教师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做成样品,进行演示实验。当学生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相信这些物理规律的存在,例如“瓶吞鸡蛋”实验,模拟马德堡半球试验。(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习兴趣 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会连带着喜欢这位老师教的这门课,这就是爱的迁移。当学生喜爱的老师走进课堂的时候,学生会由于对这位老师的喜爱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和蔼而严肃,不能随便批评学生;教师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应该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亲近学生,增加师生情感交流,积极主动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使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 2、合理运用多媒体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料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在生活中或凭肉眼不能看到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软件提升学习效果。 二、准备充分,实施有效教学 1. 做好预习工作,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上课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知道老师上课时要讲的内容,对此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对自己认识到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形成明确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课堂重点和难点有初步的把握,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 1) 明确目标 教师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情况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合理有效地确立三维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教师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在过程方法方面,教师要突出本节课的科学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的体验和经验的交流,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制定计划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规定时间和有具体教学内容的活动,所以在初中物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光的折射 第一部分:教学情景 开始上课,教师利用班班通放映《海市蜃楼》片段 教师:观看了“海市蜃楼”的奇观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大自然现象太奇妙了! 学生乙:海市蜃楼真美,真壮观! 学生丙: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那么神奇、美丽 教师:同学们也许还会提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提出问题是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把筷子斜插入水中,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直接看筷子和通过水看筷子是否一样 教师演示筷子斜插入水中的实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筷子“折断”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可能是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了偏折。教师:这位同学的猜想到底对不对用什么来检验学生:用实验!教师:对!用什么样的实验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下。学生:让一束光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的设计思路正好和老师一致,在你们的桌上,已经摆放着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光学仪器盒。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后,让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学生乙: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教师:回答得很好!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上节物理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光在反射时遵循哪些规律 学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根据刚才的实验,类比于光的反射定律猜测一下,光是怎样进行折射的可能遵循哪些规律 学生甲: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学生乙: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学生丙: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丁: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学生戊: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学生己: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光的折射现象遵循怎样的规律呢我们利用桌上的光学仪器盒来研究光在折射时的什么规律。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反思心得体会范文

一、基于“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任务分析是介于“确定教学目标”和“确定学习者达成其教学目标的原有水平”这两个环节间的一个重要教学设计环节。任务分析的结果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任务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学生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目标,需要逐步习得的使能目标。据此,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的任务以及学生学习的结果状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对教学活动能够起到切实的统领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任务分析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结合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从课标、教材、学情、目标四个方面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进行了研究(详见教学设计),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建构了基本的教学框架。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对比研究了现行的五套教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起点能力,对教材进行了重构,将本课的终点目标确定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实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 2.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加涅的学习结构分类理论和“九大教学事件”,设计了四个模块的教学。第一模块:模拟投篮,引入课题;第二模块:模拟小船过河,建构概念;第三模块:理论分析,探究方法;第四模块:实例研究,反馈评价。 3.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讲授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情景分析、问题教学、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逻辑性,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师生互动融入科学态度的教育。力求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有所涉及。 二、课堂教学的准备与实施 按照学校“健康课堂”的总体设计,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着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备课组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了四次试讲和三次专题讨论,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打磨: 1.教学设计的创新点:从突出核心素养和教师教学特长两个方面考虑,形成了重构教材的主要方向; 2.教学难点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探究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在研究了大量教学案例和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形成了学生小组活动形成基本印象、抓住物理本质层层诱导的策略; 3.学生活动的组织:结合“健康课堂”的界定,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堂”,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设备、电子课件等),开发简便易行的学生活动(如改进教材小实验),此外,还在学生活动的指导方面进

《物理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

初中物理培训心得体会 物理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培训心得体会物理培训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的物理培训,教师要热情关怀,严格要求,对待学困生要有耐心和爱心,消除学生学习上心理阴影,使他们自尊、自信,让潜藏在内心的热情激发出来,兴趣才会产生,在此分享心得体会。下面是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物理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培训心得体会篇1 今年,县组织了物理教师的培训活动,在培训后,我深的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自主、合作、探究 在听课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开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较高,驾驭课堂能力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实验等方法予以讲解。如:李永林老师的课中,学生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象的错误结论,教师马上利用简单的实验,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想法,教学的机智性真是非常不错。课堂设计新颖,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凌晓东老师的公开课中,桌上实验器材先只给出平面镜、跳棋,

没有玻璃,然后在实验中逐步引导让学生发现用不透明的平面镜很难找到像的位置,而应该用透光的玻璃。这样就让学生大大加深了对实验器材的印象。 在确定像的位置时,让几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再让学生讨论找出其中最简单准确的一种。这样在实验中让学生自选器材,自己探究多种实验方法,并且能够再让学生讨论验证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每一组同学都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另外教师善于运用启发,教师引入新课、提问题时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教师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开课教师非常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起来谈自己的想法,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发言,上前演示,这样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恰到好处。 二、教师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利用信息技术能演示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教师

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物理作为—门自然学科,有其独特性和科学性,通过物理学的学习可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理解科学的内涵,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物理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K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简单、机械,认为学习物理与文科一样死记硬背即可;受数学学科影响,有畏难情绪,认为学习物理很烦,很难,对学习物理不感兴趣;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升学率而实施题海战术,造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压力大,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忽略物理学科的特点,从而扭曲了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心理。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I.教学观念滞后,制约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长期以来,由于受心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说的足素质教育,做的足以试教育,绝大多数教师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陈旧,抑制厂学生的发展,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忽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人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为讲授型,其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重点足对知识的传授,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少,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听教师讲和按教师的要求去做,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权利,这种陈旧的教育方法最终导致学生越学越不爱学,教师越教越难教的状况形成。 3.教师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素质教育实施已几年了,但绝人多数教师仍没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是以分数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大搞题海战术,实施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教学,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大纲所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均给以淡化。叫学生做笔记、记结果。没有让学生去认真细致的探究,从而失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意义,淡化了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 4.繁重的学习压力,制约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繁锁的资料和做不完的作业,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制约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所面临的形势 新课程在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新理念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要表现在:1.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对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要将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树立全人发展观。 2.教学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的书本,他们可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进行信息沟通和获取知识,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获取信息等方面要同学生相互的交流,变“教堂”为“学堂”,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3.教学内容的变化。与传统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无论是从知识的广度,还是知识的深度均比旧教材有较人的变化,它更加注重物理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将先进科学技术纳入物理课堂,将生活中的物理引入课堂,如激光、原子钟、神奇的眼睛等,这些变化不仅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新鲜血液,而且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压力,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刻领会和理解课程标准,而且要认真钻研教材,重新熟悉新教材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精选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反思 / 初中教学反思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精选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反思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物理是初二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课程,学生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在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学习方法上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从,下面是我写的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通过对上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学生了解不够,对学生关注不到位。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和结论,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新课标渗透了STS(科学、技术、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中,我对新课标的这两点要求认识不够,弱化了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培养。如学生在试卷第2小题“对温度的估计”与第6小题“对半导体材料的认识”两题答对率只有58%。 2、有时课上讲得太多,学生练习得太少,没有把握好校正时机,基础知识夯实得不牢固。

3、透镜的应用、热学知识理解难度较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是而非。如第35小题是对“凝华、液化、熔化”现象的分析。该题在练习时曾重点讲过,特别是第一、第三小问还是原题讲析,但该两问答对率仍只有60%。而第二小问“液化现象”分析,由于变换了事件,答对率却只有23%。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缺失。 4、实验探究训练不够。由于学校实验配备的欠缺,教学中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和多媒体展示实验。没有尽力开创有限条件提供学生实验,对学生课外小实验利用不好,以致学生对实验观察、动手、分析、归纳、概括、探究能力比较缺失。如第33小题“沸腾实验”。对于该实验,本应进行学生实验,教学中由于条件缺乏,只进行了演示实验。教学中我对实验中相关现象、规律、问题都进行了引导分析、详细讲解,而且也进行了与考题类似的练习。可是考试结果看来答对率仍不高,只有50%。由此反映,教师“填鸭式”教学远不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现象中归纳、概括规律的探究式学习效果,而且单纯的演示、填鸭式讲解、机械化训练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5、对学生认知过程认识不够。对一些知识的讲授时,总自以为很容易,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能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而一笔带过。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的,对于一些重点特别是难点的知识点,不但要讲透而且要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加强运用。没能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