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代玉人研究

汉代玉人研究

汉代玉人研究
汉代玉人研究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 ┅ 艺术品鉴定

上课学期 ┅ 09-10-03

论文题目 ┅ 汉代玉人研究

学生姓名 ┅王祥辉

学生学号 ┅24108111

得分

东 南 大

艺 朮 学 院

2010年 6月

订 线

汉代玉人研究

王祥辉

内容提要:自史前文明开始人类就对玉有了使用,据说古埃及人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

4000年就已经使用玉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7000 多年的历史。中国玉制作工艺始于新石器时代,成熟于商周,改善和发展于汉代,

兴盛于宋元明清各代。从工艺上看,造型和纹饰的题材都有着时代性的特征和文

化内涵。本文主要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器人物形态的造型和纹饰分析对

比,从汉代人物具有自然人形态特征切入,结合考古出土的具有自然人形态特征

的汉代玉器,以及舞蹈史和汉代社会学,研究汉代玉人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

得出汉代玉人达到空前流行和汉代玉人的形态已由神巫题材开始向自然人型态

转变。

关键词:汉代玉人造型纹饰神巫自然人

在大多数时间里,汉代是强盛的封建王朝,工艺美术也欣欣向荣,成就辉煌,而中央集

权的政治制度则使各地的制作风貌趋于整一。在时代风格的形成中,浪漫瑰奇的楚文化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对玉工艺而言,在两汉的四百年里,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1—前87)有着

重要地位。那时,疆域辽阔,国立鼎盛,中国开始闻名于世,玉的使用和制作工艺也空前繁

荣和精湛。尽管玉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出现,以后各个时期均有继承和发展,只是在风格

特征和文化内涵有所差异。有如:玉人头、玉覆面、玉人等。相比这些,汉代玉人受浪漫瑰

奇的楚文化的熏陶和当时社会风俗的影响,它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

汉代玉人的分类

一、戴冠玉人和距坐型玉人

陕西西安市东郊窦氏墓出土的戴冠玉舞人和安徽涡阳县石弓山崖墓出土的人形玉佩,皆

是西汉玉人中的经典制作,它们都头戴着华丽的冠帽,服饰均有宽松随意的特征。继承了春

秋时期玉人的特征。

汉代距坐玉人均作读书型态,人物想象自然,毛发纹饰皆清晰的刻画。如:河北满城县

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西汉跽坐形玉人。而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跽坐人形

玉佩,纹饰精美,脸部写意且相貌丑陋,眼睛皆为“臣”字形,人物比例与正常人相差很大。

可见汉玉人与前面其它时期的玉人相比具有写实特征。

跽坐形玉人·西汉跽坐人形玉佩1·商代晚期·河北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二、玉舞人

玉舞人是战国秦汉时玉器方面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组玉佩——玉人佩之一,即在其他玉饰件的基础上加上一件或多件翩翩起舞的玉舞人形象。它们在成组玉佩中或占主体地位,或处附属地位,使组玉佩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具有装饰意味。相传出土于洛阳金村战国大墓的玉雕双舞人佩件便是一副杰出的充满生命气息的舞人玉佩,它对西汉前期的组玉佩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舞人组佩便是明显受到了它的影响。以后,汉王朝虽然禁止成组玉佩的使用,但单个形舞人佩则广为流行,玉舞人成了两汉时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佩玉造型。汉墓出土的玉舞人多有1至2个圆孔,显然是用以穿绳系挂的佩玉。而上海博物馆藏东汉时期的一件玉舞人,垂发至肩,雕工细致流畅,足下出一短榫,当是作为嵌插之用的摆件。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一件汉代玉印章,印身则雕琢成一个舞人。这两件舞人在功能上都突破了单纯作为佩饰的范围,说明当时人们对玉舞人的普遍喜爱,但作为佩饰仍然是玉舞人功能的主流。

玉舞人皆为长袖折腰翩翩起舞的女性,她们是典型的女乐形象,是专业的舞蹈伎人。因为从夏商开始,女乐表演就已经成为宫廷享乐的主要形式。到了汉代,上至宫廷,下至诸侯富商,豢养女乐的情况极为普遍,乃至女乐的多少成为权力和富裕的象征。玉舞人多为平板楼空线刻,镂雕技法已经相当成熟,玉工们采用一种若断若续的“跳刀法”,用手工刻出的阴线,线条细若游丝,弯曲有度,构图极其准确。从舞人的镂刻上,我们可以看到汉代游丝刻已经达到了细微遒劲的程度,正如明高濂所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

玉舞人多为平板楼空线刻,镂雕技法已经相当成熟,玉工们采用一种若断若续的“跳刀法”,用手工刻出的阴线,线条细若游丝,弯曲有度,构图极其准确。从舞人的镂刻上,我们可以看到汉代游丝刻已经达到了细微遒劲的程度,正如明高濂所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

三、人物玉佣和玉翁仲

汉代还出现少量以仆佣为型的玉制人物,它们与前面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不属于配饰,而是一个个用于丧葬或者纪念重要人物圆雕,如:安徽全椒县陈浅乡石庄汉墓出土的东汉玉俑,陕西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的西汉玉俑头。前者形如一个墓碑,像是用于墓葬,或者纪念死者。后者仅剩头部所以不易辨别出它的用处,但是他做工精细,表面富有光泽,头部毛发均有刻画,容貌酷似真人,这与河北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西汉跽坐形玉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翁仲是汉代才开始流行的玉人物配饰,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约在秦汉时代就被汉人引入中国,当作宫殿的装饰物。初为铜制,号日“金人”、“铜人”、“金狄”、“长狄”、“遐狄”,但后来却专指陵墓前面及神道两侧的文武官员石像,成为中国两千年来上层社会墓葬及祭祀活动重要的代表物件。像了人像外,还包括不现动物及瑞兽造型的石像。

汉代玉人的造型特征

丰富博大是两汉工艺美术的突出特点:形象可以极其写实,也可以相当夸张;装饰可以极其华丽,也可以相当平朴;构图可以极其满密,也可以相当疏朗;造型可以极其雄硕,也可以相当纤巧;器物面貌可以极其雄强,也可以相当秀逸。自然在汉代玉人造型上也具备着这些特征,从汉代玉人的五官、服饰、姿态上来看,五官告别了夏、商、周乃至战国时期造型上的扭曲和题材上的诡秘,具有柔和自然、平朴秀逸等特点,就拿极其写实的一类玉人来说,它们的工艺细致到对人物毛发的刻画。在服饰上,线条流畅,有的极其华丽有的疏朗自然,如配饰中的玉舞人均作长衣飘带,纹饰以精美的线刻和浮雕为主。玉人物的姿态,更是

千姿百态,每一类人物都有着不同的动态。总之,追求对纹样神韵乃至形象的完美表现是汉代玉人造型的主旋律,产品越高贵,追求越执著,汉代玉人工艺虽提供的是一个林林总总、变化万千的世界,但灵动瑰奇仍是时代的典型特征,作品常常充满运动感,洋溢着蓬勃向上的力量。

汉代玉人的雕琢工艺

两汉玉器的雕琢工艺素负盛名。从考古资料来看,在继承前代精妙技术的同时,由于铁器的发展改进和普及应用,此时,高浮雕和圆雕式的制作比例增加,镂空和抛光的技艺更加纯熟。礼仪用玉逐渐衰落,仅璧、圭仍在使用,琮、璋的制作起码已经极少,而璜、琥则转为配饰。汉代玉人的数量更多,它们可分为佩玉和器物饰件两类,佩玉类中的玉舞人往往优美流畅,一般为扁平的片状,具有浮雕纹样或线刻纹样,人物头部及裙脚的中部各有一个小圆孔,出土时此类与配饰位于墓主人的头部,可能是与其他饰物搭配挂于胸前。还有一些则以剑饰最为重要。陈设类中的玉人多系圆雕式,如戴冠玉人、距坐玉人、玉佣等,碾琢手法简洁,注重动态,强调神韵,浑朴生动。

汉代玉人的文化内涵

战国时期工艺美术已在指引着关怀人生的新方向。到两汉,尽管它受到浪漫瑰奇的楚文化的影响,但在造型和装饰设计中,“人”的因素继续增强,关注人世生活已成绝对主流。表现与作品,则不仅出现了多种适用至上的设计和制作手法,来充分展现世人的自然型态,还有装饰的自由活泼。至此,中国的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开始彻底告别诡秘威严,摆脱了对鬼神世界的向往。与汉代玉人文化内涵联系最为紧密的还是社会风俗与时代心理,因为它作为美学思想与具体的艺术实践之间的中介,是社会与时代的晴雨表,既为一时代的美学精神的概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感性素材,又将该时代的美学取向具体化为感性的、流动的、丰富的社会需求,直接催生着富有时代个性的艺术世界。恰是那种尚奇、尚真、尚大的社会时尚与心态缔结出汉代琳琅满目的艺术花果。汉民族是极富好奇心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以上一些考古出土的例子中就记录着汉代人民积极的求索精神与丰富的想象力所造就的不凡业绩。

汉代玉人的流行原因

为什么玉人在汉代如此盛行呢?这与汉武帝的两个举措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确立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二是开通了丝绸之路。

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变了秦朝“焚书坑儒”销毁前代遗留器具抛弃三代礼制的局面,汉代的统治者继承前代的优良传统,力求复古,所以夏、商、周三代所有的玉器有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汉代工艺美术,特别是官府制作,就和儒家礼制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而“三纲五常”主导了中国封建社会,古籍《礼记》上说:“君子此德于玉,以玉德似仁、义、礼、智、忠、信故也”。《巢氏胎教》中说道:“欲子美德则佩以玉”。都体现礼学与玉人工艺的制造的关系密不可分。同时伴随这些儒学人物题材的玉人也有开始出现,河北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西汉跽坐形玉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儒生形象。尽管中国和西方早有交流,但丝绸之路的开通依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西政治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文化艺术交流更加频繁。慢慢丝路,迢迢万里,只有高档品才能抵偿拼死的跋涉,这样也刺激了丝绸和玉的加工技术的提升,同时一些西方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也被引进和吸收。

根据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人类艺术是随着物质产生的发展而发展,艺术生产具有和物质生产相同的要素,首先需要的就是物质条件。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汉代玉人的流行还与当时繁荣的社会经济

息息相关。

汉朝初年,由于长时间的楚汉战争,汉朝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萧条的基础之上的,缺乏物质条件的音乐文化自然也陷入了发展的停顿期。汉高祖实行发展生产、休养生息的政策,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和民情。玉器的制造工艺也开始复兴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繁荣景象,当时也只是流行于上流的贵族,而且在造型上没有太大进步,风格多受楚文化的影响。之后“文景之治”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社会进入经济繁荣时期,这为汉武帝时期进入西汉的全盛阶段奠定了基础。城市的繁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让人们丰衣足食、生活富庶,大众化和享乐化已成为汉代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征。不论是统治阶级为了追求华丽的身体装饰或者为了自己歌功颂德,还是平民百姓的精神需要,都以佩人型玉饰为自豪,于是佩玉成了社会上下都热衷的现象。公元前112年,随着西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汉武帝正式设立了主管玉器制作的公家作坊。这时玉器的制作工艺达到空前的水平。

总而言之,纵观汉代统治的四百多年间,大部分时间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和人民生活处于稳定与和平之中,这为汉代玉人的空前流行和汉代玉人的形态向自然人转变提供了物质保障,也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1参考文献

1 尚刚:《古代工艺美术·天工开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北京第一版,第57页

2 郑婕:《中国人体装饰》,第137页

3 张之恒:《文物鉴定之南》,东南大学出版社,第327页

4 《中国舞蹈史》浙江教育出版社,第59页

5 李坤:《中华国宝名器图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77页

6 巫新华:《驼铃悠悠———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四川出版集团,2004.

2020年中国历史汉朝的大一统有那些措施

中国历史汉朝的大一统有那些措施 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 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等。 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 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军事: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给地通道

经济:在经济方面,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 ___、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不利于思想多元化的发展。 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研究综述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研究综述 作者:曹强, CAo Qiang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714000 刊名: 甘肃高师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年,卷(期):2009,14(4)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31条) 1.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 1996 2.黄笑山汉语中古语音研究述评 1999(03) 3.唐作藩;耿振生二十世纪的汉语音韵学 1998 4.高本汉;赵元任中国音韵学研究 1940 5.罗常培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 2004 6.张清常唐五代西北方音一项参考资料 1963(02) 7.尉迟治平周隋长安方音初探 1982(02) 8.施向东玄奘译著中的梵汉对音和初唐中原方言 1983(01) 9.刘广和唐代八世纪长安音声纽 1984(03) 10.李维琦中国音韵学研究述评 1995 11.储泰松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 1998(01) 12.陆志韦古音说略 1985 13.李荣切韵音系 1956 14.邵荣芬切韵研究 1982 15.冯蒸高本汉、董同龢、王力、李方桂拟测汉语中古和上古元音系统方法管窥:元音类型说[期刊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16.张文轩高本汉所记兰州声韵系统检讨[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17.罗伟豪析高本汉中古音韵学研究中的广州音 2007(01) 18.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 1933 19.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 1963(03) 20.刘广和唐代八世纪长安音的韵系和声调 1991(03) 21.王力汉语语音史 1985 22.周长辑浊音清化溯源及相关问题 1991(04) 23.伍巍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期刊论文]-语文研究 2000(04) 24.尉迟治平对音还原法发凡[期刊论文]-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02) 25.李方桂上古音研究 1980 26.李新魁汉语音韵学 1986 27.罗元诰高本汉知照两组音值拟测述评 1988(03) 28.林焘日母音值考 2001 29.降树俨知庄章三组声纽在隆德方言中的演变 1993(01) 30.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 1948

两汉文学汉代的辞赋

第二章 两汉文学 第一节 汉代的辞赋 赋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结合,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是在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体制。 一、赋体的形成、兴盛及变化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四百年间,盛极一时。后世常把赋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专称为“汉赋”。 作为一种文体,赋早在战国时代的后期就产生了。从现存资料看,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子。《汉书·艺文志》记有荀子赋十篇,现流传下来的有五篇,即在今本《荀子》中《赋篇》里的《礼》《知》《云》《蚕》《针》。此五篇赋以通俗的“隐语”铺写五种事物,以咏物为说理,实成为汉赋的直接渊源。旧传宋玉也有赋作,但今之流传者,疑是后人之伪托。1993年连云港出土的尹湾汉墓竹简,有一篇重要作品《神乌傅(赋)》,全篇约有664字,作于西汉后期,作者是一位受儒学熏陶很深的下层知识分子。《神乌傅(赋)》的发现,为赋起源于民间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参看沈颂今著《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243页,学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所谓的铺陈写物。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 文,体物写志也。”这是对“诗六义”中赋的表现手法的解释。赋、敷、铺可通假。《诗经》中的 “赋”,指不假比兴、直接表现事物的时空状态的艺术手法。《诠赋》篇又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 人,拓宇于楚辞也。”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这两段话说明:一、赋,溯其渊 源,是诗歌的衍变。“受命于诗人”,因《诗六义》中有赋,一般认为,赋在《诗经》中并不是文 体,是一种表现手法,但赋体与“六义”之“赋”有关,由“赋”转化而来。二、赋又与楚辞有关,受楚辞 的影响很大。从楚辞开始,以较长的篇幅和优美的词藻来发挥想象倾诉感情,成为战国后期人们所 欢迎的形式。赋作者正是利用这种文体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现实的态度。我们看西汉初年的“骚体 赋”,确与楚辞相当接近。赋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如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等,丰富了自己的体制。刘勰正是看到了赋与楚辞的这种关系。《汉书·艺文志》又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这是说明它与乐诗的区别,它不像先秦的《诗经》那样可以入乐。它不入乐,可以朗诵。所以它又接近于散文。可以说赋是一种形式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独立的文学体裁。 刘勰 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这时流行的是“骚体赋 ”,形式上模拟楚辞,追随楚辞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之感慨。代表作家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等。第二时期是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约二百多年,是所谓散体大赋时期,汉代散体大赋达于鼎盛。《汉书·艺文志》著录汉

汉朝历史

汉朝历史.txt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碗空空盆空空,生活所迫不轻松。总之,四大皆空!本文由zpsxy2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汉朝、 (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与“东汉”(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 9 年-公元 23 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 263 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时根据五德始终说五德始终说,定正朔为水德水德,到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五德始终说水德汉武帝刘彻时,又改正朔为土德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采用刘向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土德王莽建立新朝采用汉朝属于火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德。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汉代为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前期定都长安,又称西汉、前汉;后期定都洛阳汉长安城复原图 ,又称东汉、后汉。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西汉共传十四帝,前后经历近 210 年。 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汉族和周边各少数族都是汉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国号释义】【国号释义】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改国号为“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又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2、西汉、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于公元前 202 年正式称帝,定国号汉,汉朝就此开始。虽然公元前 202 年刘邦才称帝,但因史学界计算西汉年数时,为了与秦朝灭亡时间相接,则从公元前 206 年刘邦称“汉王”算起,并以十月为汉太祖元年的首月。汉

中国会计发展史(汉朝以前)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的发展萌芽时期 [一] (汉朝以前) 会计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过着采摘游猎生活,物质条件严重不足,使得在那个时期不会有会计的出现。 至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形成,剩余产品出现,会计才渐渐产生发展起来。初期的会计,仅从事简单的统计核算和分配工作,故我们称其为“大会计”,这就是会计最早的雏形。这可以从当时遗留下的一些历史文物里得到考证:1、刻石记事:通过石板或者石质墙壁,人类用不同的符号记录获取猎物、采摘野果的多少,并记录出参加的人员,使用的工具以及食物的分配情况; 2、结绳记事:通过打绳结的方式,用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件,并进行核算,这种记录方式在现在的云南佤族地区依然有所保留。 一、西周时期:随着原始社会的渐渐没落,生产力水平不断地进步,人类社会步入第二个时期--奴隶制社会。奴隶制社会前期,由于人类思维方式落后,物质水平低下,经济不发达,所以会计依旧沿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大会计”的工作方式,直到我国的西周时期,会计的发展才有真正的进步:1、第一次给这项工作进行命名,在西周的《周礼`天官》一书中曾经记载:“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这份工作称之为“会计”;2、在西周的宫廷之中,第一次设置了专

门的官吏管理会计工作,其称之为“司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月季岁会”--每月进行核算、统计,每年进行汇总核对。 二、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初期,由于战乱纷争不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会计的发展也就受到一定影响,春秋战国到秦代出现了“籍书”或称“簿书”,用“入”、“出”作为记录符号来反映各种经济出入事项。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产生了“三柱结算法”。它是根据“收入”、“支出”、“结存”这三大结算要素而得名。它以“收入-支出=结余”的关系式,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方法。“三柱结算法”在秦汉时期已得到了广泛运用。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出现了影响会计发展的新契机,秦始皇统一全国,在国内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便于了经济的交流,更有利了会计工作的进行,可惜当时的人们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个机会,没有把货币的统一利用到会计记账上,不得不说这是当时的一个遗憾。 三、汉朝时期:秦以后,我国封建王朝进入到第一个兴盛时期,这就是我们的汉朝,汉高祖刘邦的兴国政策加之以后的光武中兴使汉朝经济文化达到了历史上一次飞跃,尽管会计的记账方式和管理方法没有什么可以称颂的飞跃,但在计算方式上,汉朝却有着显著地进步:汉朝除了继续沿用发展了以前出现的筹算,当时的人们还发明了十珠算法,其就是利用大家儿时用过的学习数数的十珠计数器进行数学运算,这其实就是现代算盘的早期雏形。所以,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认为东汉、南北朝时期产生算盘。

音韵学教程

音韵学教程 第四章汉语音韵学简史 第一节韵书产生以前的古音研究 音韵学上所谓“古音”,指的是韵书产生以前的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即上古音。 上古音的研究是徒韵部开始的,这是因为汉代以后,人们读《诗经》、《楚醉》等先秦韵文感到不押韵、不谐和,因而去进行探索研究,试图解释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例如《诗经》第一篇《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一章和二章头四句的韵脚“鸠、洲、逑、流、求”,都是《广韵》尤韵字,徒《诗经》时代到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各地方言),都是押韵的,自然没有问题。但二章后四句和第三章,从韵律上看,显然“服”和“侧”,“采”和“友”、“芼”和“乐”是韵脚之所在,但现在读起来却完全不押韵了,因为它们彼此之间,韵母都不同,不仅主要元音不同,有的甚至韵尾也不同。它们在《广韵》音系里,差别也很大,例如“服”属通摄屋韵,“侧”属曾摄职韵;“采”是蟹摄咍韵上声海韵字,“友”是流撮尤韶上声有韵字,而“芼”属效摄豪韵去声号韵,“乐”属宕摄入声铎韵,不仅不同韵,而且不同摄。那么《诗经》的作者为什磨要这样用韵呢?从六朝开始,就有人注意到这种现象,并不断提出各种看法和解释。例如梁末沈重的《毛诗音》(据《经典释文》所引)于《诗经·邶风·燕燕》三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中的“南”字下注云:“协句,宜乃林反”。意思是说:“远送于南”的“南”字,本读那含反[nam],但在这里为了与上下文的“音”、“心”押韵,应当改读为乃林反[ nim]。这种“协句”的主张实际上是强改字音以迁就今读,并非真正考明古代的本音。宋代朱熹著《诗集传》,又提出一种“叶音”说。他认为古今读音是差不多的,不过《诗经》作者用韵随便一点,有时用了一个本来不同韵的字,如《燕燕》三章中的“南”字,与“音”、“心”押韵,可以临时把“南”字改读为“尼心反”(同“乃林反”)就协韵了。又如《关雎》三章中的“采”和“友”,朱熹于“采”字下注“叶此履反”,“友”字下注“叶羽已反”,即分别改读为“此”音和“以”音,就押韵了。“叶”就是谐和的意思。这种“叶音”说和“协句”一样,都是违背历史发展的,是错误的。 其实,《诗经》和其他先秦韵文,每个入韵的字都有固定的读音,不可能时而念甲音,时而念乙音。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个人是不能随便改变它的读音的。 明代古音学家陈第著《毛诗古音考》,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的正确观点。他认为《关雎》三章中的“采”和“友”,在先秦的读音本来就押韵,后代读音不同,是语音演变的结果。他还认为先秦的“采”本来就念“此”音,“友”本来就念“以”音。这种看法,现在看来不免简单化一点,但在三四百年前,陈第就具备了这种科学的历史主义观点,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清代古韵学家,自顾炎武开始,在陈第论著的启发下,进一步对《诗经》用韵和先秦其他韵文用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归纳。比如《诗经·关雎》三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友”相押,今韵母不同,主元音和韵尾都不一样,一是[-ai],一是[- ],但在《诗经》里,这两类韵母的字相押并非偶然,下面是一些例子:《周南·芣yǐ》一章:“采采芣yǐ,薄言采之,采采芣yǐ,薄言有之。”叶“采、有”。 《小雅·六月》六章:“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囗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叶“喜、祉、久、友、鲤、矣、友”。

中国古代教育之汉代教育

汉代以来,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渐渐封建集权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基本确立并得到巩固,这就要求有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统一的学说思想为其服务。 汉武帝继位后,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阶级进一步谋求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大一统。肯定了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建议,确认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派所宣扬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被尊崇为“经”,不仅学校以经学为教材,实行“尊孔读经”。儒家学说思想之所以能取得独尊的地位就是儒家在政治上宣扬贵秩序、扶阳抑阴、尊君抑民;在经济上鼓吹先富后教、为民制产、强本节用。所有这些不仅有利于巩固集权主义的统治,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稳定。可见,在当时的是条件下,儒家学说思想较为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 汉朝的学校教育体系 汉朝的学校教育相当发达,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系统--官学和私学。 一官学又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指设在都城的官办学校。主要有太学、官邸学(亦称“四姓小侯学”)和鸿都门学。 1. 【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创建,当时只招50人。这是一所学习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汉代太学是在汉代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之上,适应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汉董仲舒建议兴建太学以培养人才,并以此作为教化天下,提高吏治水平的基础。西汉太学设在长安。东汉太学设于洛阳。汉代太学初创时规模很小,只有经学博士几人和博士弟子50人。在汉昭帝时人数增至100 人,到汉宣帝时增至200人。西汉后期,“元帝好儒……更为设员千人”,太学生增至1000人。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但“国有疑事,掌承问对”,即政府遇到疑难问题,博士要提供咨询意见,博士要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此外博士还要承担巡视地方政教的工作。 汉代在博士之上设有首席长官,西汉时博士首席称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祭酒由太常“差选”,由“聪明威重”的博士担任。 汉代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西汉的博士多由学术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其对博士的要求更为严格,被保举的博士必须德才兼备,身体健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后来东汉皇帝颁发的诏书又规定博士的年龄限制,规定博士之选,年龄须在50岁以上。但此项规定并非一成不变,对学行卓著者,可有变通。经过严格的遴选,在汉代太学执教的博士不乏鸿师硕儒。由他们执教太学,对提高太学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汉代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篇里把“模”与“范”二字联为一词,主张教师应当是世人的模范,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光辉命题,成为汉代太学“严于择师”传统形成的理论依据,对后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音韵学的发展

清代音韵学的发展 摘要: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逐渐形成的,20世纪上半叶,古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的成绩是对中古音和上古音的构拟。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把声调也看成音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例如“汤、糖、躺、烫”4个字的声母都是[tang],韵母都是[ang](方括弧里是国际音标,表格里的国际音标省去括弧),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在语言里分别代表4个不同的语素(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在书面上写成4个不同的字。 汉语音韵学术语,以《诗经》为主的中国先秦两汉韵文的韵。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宋代吴棫著《韵补》,开始探求古韵面貌。明代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书,考订古音,彻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读古韵的“叶韵”说的谬误,提出了古今音异的观点。清代顾炎武著《音学五书》,破除传统韵书的束缚,根据古韵实际归纳韵部,离析唐韵以求古音分合,并将今韵入声配阳声改为入声配阴声,分古韵为10部,其中阳、耕、蒸、歌四部已成定论。以后古音学家都是在顾氏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精密的研究。其中江永著有《古韵标准》,分古韵为13部,其贡献在于真元分部、侵谈分部,幽宵分部,侯部从鱼部分离出来归入宵部。段玉裁著有《六书音韵表》,分古韵为6类17部,其贡献在于支脂之三分、真文分部、侯部独立,并提出同谐声的字应在同一部古韵的理论。古韵分部至段氏大体已定。清戴震著有《声韵考》及《声类表》,分古韵为9类25部,每一类都阴声、阳声、入声三分,开阴阳入相配的先河。孔广森著有《诗声类》,分古韵为18部,把冬部独立;又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王念孙分古韵为21部,江有诰也分古韵为21部。章炳麟分古韵为23部,晚年又主张冬侵合为一部,为22部。黄侃分古韵为28部。现代学者王力,主张脂微分部。古韵分部的工作,至此臻于完善。 晋代吕静编有《韵集》五卷,分为五篇,每一篇中将同音字排列一起,尚未分韵部。六朝的韵书有十余种,如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阳休之《韵略》一卷、沈约《四声》一卷、夏侯咏《四声韵略》十三卷。这些古韵书皆早已散佚了。隋代初年(581-589)学者陆法言在家里邀请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位朋友,讨论中国音韵问题,评论各种韵书得失,分韵辩音,准备编制一部通行的标准韵书。隋代仁寿元年(601),陆法言根据当时讨论的提纲,著成了划时代的《切韵》。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孙愐在《切韵》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订正著成《唐韵》,作为国家公布的用韵标准。北宋景德四年(1007)崇文馆陈彭年等向朝廷呈上校定的《切韵》五卷,次年大中祥符元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由朝廷颁布实施。稍后,丁度等奉朝廷之命修订《广韵》为简本,作为礼部科举考试时考官和士子的使用范本,此简本称为《礼部韵略》。此本经宋代历朝增修,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奉命编定《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为平水(山西临汾)人,故此韵被称为《平水韵》。《礼部韵略》自北宋以来成为官方韵书的正统,此后元代的诗韵、明清两代的官方韵书皆属一个系统。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张玉书等奉命编纂《佩

音韵学

音韵学 一、音韵学的定义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从时间断限上看,远古迄清末,各个时代的语音系统都可以作为研究目标;从空间视野上看,汉语历史上的各个区域语音系统又都可以列入研究范畴,因而,所涉及的语音研究维度非常广阔。①汉语音韵学可以分为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韵学两种。传统音韵学主要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的双生叠韵和反切开始,历经隋唐韵书、宋元字母等韵之学和明清古音学,一直到朴学大师章炳麟、黄侃为止;现代音韵学主要是从1923年汪荣宝发表《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一文开始,历经高本汉、马伯乐、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王力、陆志韦、董同龢等,一直发展到现在。② 音韵学的“传统”和“现代”之分,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目的、理论和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作为经学的附庸,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古代经典文字的形音义,主要材料局限于韵书、韵图、反切、韵文、谐声字等,主要工作是考订汉字在历史上的音类,解释和评注各种经学文献,故实质上属于语文学的范畴。现代音韵学则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研究汉语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主要材料不仅有韵书、韵图等,而且增添了现代方言、中外译音、汉藏系语言等,主要工作不仅考证古音的音类,而且考证古音的音值,从而把各种历史事实联成一个自然发展的演变过程,故实质上属于语言学的范畴。③ 二、音韵学研究历史概述④ 汉语传统音韵学起源于东汉末年,它的建立以反切的出现为标志。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被注音字的声母取自第一个字,被注音字的韵母和声调取自第二个字。如:妥:孙(炎)他果反。(《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东汉末年的学者孙炎据说是创制反切的第一人。反切发明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汉代以前,人们已经能够不自觉地将两个字的音读成一个音了,以至于形成了“合音词”。比如《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的“诸”就是“之于”的合音。二是在东汉后期,佛教传入了中国,佛教的经典是拼音文字——梵文写成的,人们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有的地方需要音译,要用汉字去对译梵文字母,这就促使人们去分析汉字的音节,最终发现汉字的一个音节可以分析为两部分,即后来称为声母的部分和韵母加声调的部分。 反切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准确地给汉字进行注音,因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韵书应运而生。韵书是按照语音顺序编排的辞典,中国的第一部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这一时期对后代较有影响的韵书还有:吕静的《韵集》、阳休之的《韵略》、李概的《音谱》、夏侯咏的《四声韵略》、杜台卿的《韵略》等。到了南齐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沈约、谢眺、王融、周颙等人在作诗押韵时发现汉语有四个声调,他们称之为“四声”,后来他们又给这四个调类分别取名为“平、上、去、入”。沈约等人有意识地把声调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去,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声韵上工整婉转,被称为“永明体”。陈寅恪在他的 ①《汉语音韵学通论》,李无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3页。 ②《汉语现代音韵学》,杨剑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第3页。 ③同上,第9页。 ④本部分旨在勾勒汉语音韵学发展的整体面貌,概述音韵学史上一些有标志性的事件,因此对音韵学的一些具体研究不做详述。

中国汉朝的礼仪制度大全.doc

中国汉朝的礼仪制度大全 汉代朝仪制定者孙叔通 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场杀敌立功难。孙叔桶本来是项羽的部下,但是随着项羽和刘邦的交战形势看来,项羽是注定要败的,于是叔孙通就投降了汉军。队列变了,而叔孙通的官职没变,他被刘邦拜为博士,号稷嗣君,负责举荐勇武之士为汉军争夺天下。刘邦统一天下,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具体过程很繁琐,大致讲来就是天不亮,谒者到现场主持,依顺序进殿,东西分站,侍卫武官沿台阶布岗戒备,手拿武器。 跪拜礼仪的初成 司仪发出警示:皇上驾到!刘邦坐御辇,谒者引亲王以下,按年薪多少爵位高低依然跪拜皇帝,朝礼完毕后,不许抬头看皇帝,祝酒时,按高低依次向刘邦敬酒,规定不许喧哗,不许粗鲁刘邦倍感兴奋,过足了皇帝瘾。要是没有叔孙通的这个礼仪法,刘邦的乐不可支可没那么容易达到。从此以后,见皇帝就要下跪,当然,这时候的跪还只是把屁股坐在小腿肚上,只要稍稍挺身,就可以完成,不象满清时期,整个人都趴下去了。这这就是跪拜礼仪的由来,从那时起跪拜礼就一直延续了好久。直到近代这种礼仪才被取消,这也算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标志性礼仪。 跪拜礼仪的初成只是为了满足刘邦当皇帝的瘾,而到了后期,特别是清朝时期,跪拜礼仪发展成了一种奴隶式的屈服,若说刘邦享受的是天下臣服的快感,那么清朝皇帝享受的则是天下人皆屈从于我的唯我独尊的奴隶主感觉。近代又废除了跪拜礼,实际上去废除一种奴隶制,将人们的奴性根除。虽然跪拜礼的初始并没有太大的屈辱意义,但是仍旧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毒瘤之一,废除跪拜礼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

音韵学

第一章 一、音韵学的对象 二、音韵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音韵学的学习方法 教材、汉语音韵讲义、广韵、韵镜、王力文集——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 音韵学第一章绪论 一、音韵学的对象: 1.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它的历史变化的一门学科。 2.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字:字形——字音——字义 斜(xie—xia)——邪、写、姐、爷、也、野 乌衣巷口夕阳斜、青山郭外斜、 不能改——语音是发展变化的,且是有规律的,同一批字的变化。 还与容光共憔悴、还看今朝、惆怅还依旧、拂了一身还满、 音韵学就是研究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 二、音韵学与语音学的区别: 1.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的生理(发音器官)和物理(声学特征)现象和特点,这些特点既有个别的(汉语语音学、英语语音学),也有共性的(普通语言学) 2.音位学(音系学):音的辨义作用,只有个别的音位学 音系学的发展——part &sport 3.总之,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系统的科学,只能是特定语言的, 三、音韵学的形成和发展 1.小学: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教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 ·汉代,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小学” ·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小学分为:训诂之属、字书之属、韵书之属 汉字——字义:训诂——《尔雅》、《方言》、《释名》 ——字形:文字——《说文解字》、《玉篇》 ——字音:音韵——《切韵》(隋代)、《广韵》、《集韵》 2.韵书:始于魏晋,最早记载的韵书——三国李登《声类》、西晋吕静《韵集》 现存最早《切韵》(隋代) 3.音韵学的分部: ·今音学:中古音,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体系。 ·古音学:上古音,以《诗经》用韵和谐声字为依据,研究先秦两汉语音。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汉代辞赋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汉代辞赋 第三章汉代辞赋 理解: ①汉赋发展脉络。 整个汉代辞赋创作的两条线索:一是“辞”或“骚”体类作品时时出现,延续持续;二是赋体文学的兴起、发达和演变。 (整个汉代辞赋,就是沿着骚体赋和汉大赋这两条线索发展。) ②汉赋溯源。 赋是一种特殊文体,从形式上看,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很多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赋的源泉。特别是楚辞和先秦(尤其纵横家)散文,它们抒情、说理比物连类、夸饰铺排、惊采绝艳的表现特色,往往设为主客辩难的体式,都成为汉赋模式化的表现特征。“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第一节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简单使用: ①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贾谊是汉代第一位卓有成就的辞赋作家。他的骚体赋作的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 一、抒情述志、情感浓郁,与楚辞有明显的承继关系。如《吊屈原赋》。 二、在表现方法方面,直述胸臆,议论多于形象。如《旱云赋》(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深切怀抱)。

总之,贾谊的辞作,把创作的根柢牢牢植入时代、政治和人生之中,抒发真切的感受,言说真诚的志愿,情浓意真。他承继了屈原的 创作精神,又溶入时代新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则比较质朴少致。 其作品的形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 ②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枚乘对汉代辞赋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今存赋作《七发》、《梁王菟园赋》和《柳赋》三篇,标志着他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七发》。《七发》在以下几方面体现了汉大赋的基本特点: 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如“曲江观涛”一段摹写江涛 的汹涌澎湃,铺叙夸饰,排比譬喻,富丽而细致。 二、完全失去了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 三、遣词造语趋向繁难和华丽,不同于贾谊的质朴无华。 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综合使用:比较贾谊、枚乘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 展趋向。(结合①②题答) 贾谊和枚乘同为西汉初期重要的辞赋作家,对汉代辞赋的发展都 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长远影响,但二人的辞赋创作却有着明显的 不同: 汉初辞赋从创作倾向看,表现为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的发展。 贾谊和枚乘的作品,分别代表了这个发展过程的先后两端。其他作家 则大抵表现为过渡状态。

6中华历史五千年之大汉雄风

六大汉雄风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双方展开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实力强大的项羽却被刘邦困于垓下,遭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演出了霸王别姬的悲剧。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登上皇帝宝座,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朝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吸取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放松对社会的控制,减轻赋税和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为汉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汉朝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他的宏伟事业的,经过了秦的暴政和多年的战乱,人口减少了,土地荒芜了,一片颓败的景象,一些功臣滋长骄傲和不满的情绪,而在北方,匈奴的骑兵也在南下,威胁着新的政权,汉高祖面临的是一个危机重重的局面,刘邦首先致力于剪除异姓王,韩信、英布这些帮助他打江山的功臣,一个个的被他剪除了,接着刘邦又大封同姓王,把自己的亲属子弟分到东方各地,以为这样可以保证他的统治,其结果是诸侯林立,留下隐患。 此后,汉高祖带着他那支久经沙场的大军北上抵抗匈奴,在经大同一带被困了七天七夜,几乎不能脱身,这次失利使刘邦意识到自己实力不足以降服匈奴,只好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维护和平。 刘邦晚年曾回到故乡沛县,与乡人叙旧,感慨万端,六十二岁的他唱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风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忧心忡忡的汉高祖愈感到深厚的不安,果然在他死后,诸

吕叛乱,这位吕后是历史上第一个想当女皇的人,大将周勃恢复了刘氏政权,这期间汉朝在政治稳定的情况下,逐步恢复起来,尤其到汉文帝,景帝统治的四十年期间,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刑罚也大大减少,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然而在文景二帝时,汉初留下的同姓王隐患也成为现实问题,诸侯已控制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他们可以自己铸钱,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从这些王侯的墓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强盛。王国实力的膨胀,终于酿制了吴楚七国之乱,是大将周亚夫平定了叛乱,至此以后汉朝的统治真正牢固,实力雄厚,国富兵强,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当汉武帝刘彻即位时,真是生逢其时,他十六岁登基,便显示雄才大略,在他统治的五十多年间,汉王朝进入了我国封建时代少有的极盛时期,历史上第二个强大的帝国。 汉武帝放弃汉初清静无为的思想,听取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规定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国家正统的思想,从此儒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据永久的核心的地位,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使中国的皇帝从此更成为名正言顺的天子,皇位神圣不可侵犯,当时还开办太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大学,它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可以说是以后各朝国子监,和清末京师大学堂的前身,汉武帝不拘一格,任用贤才,尤其出身低微的人,这对汉朝的统治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了推恩令,并把盐铁商等行业收回国营,统一铸造五铢钱,所谓推恩令,是把诸侯的封地再分封,分得很小,这样他们就再无力

2016 古文字学与音韵学研究工作坊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释形义之源,考音声之变 ——“2016古文字学与音韵学研究工作坊”会议综述近日,“2016年古文字学与音韵学研究工作坊”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办,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共提交论文25篇。会议旨在展示古文字与上古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探讨运用音韵变化规则考释古文字及分析出土文献语料的方法,促进古文字学与音韵学两个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会议首先由社科院语言所的郑张尚芳研究员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冯蒸教授作开场报告。郑张先生的《初文同根同形分化字的音韵分型》通过考察词根古音,总结出了同形分化字的5种类型,为阐释其成因提供了新思路:①两字同根,音义相关但字形不相关(如“子—巳”);②同根转注(如“立—位”、“益—溢”、“命—令”);③第三类,借音转注,形义音相关,音出假借(如“才—在—栽”);④借音增减音素,形音相关,假借音有增减(如“井—刑”、“两—丙”、“矢—寅”);⑤异根、所象形似,音不相关但形义相关(如“小—少—沙”,“夕—月”)。 而冯蒸教授的报告《论郑张尚芳<上古音系>对<说文>及相关古文字的若干新考订》则高度肯定了《上古音系》的价值,并依次介绍了郑张的上古音系统以及他对汉字构造的新解及考订,举例说明《上古音系》中所采信的前人新说例及《说文》对形声字的解释,最后评介了郑张先生的“转注说”:①转注字就是具有字形分化关系的同源字;②转注字之间音义形皆同源;③转注字的构形方法主要包括加形符、加声符和变笔画3种;④其转注说系统严密,音理说明充分,堪称对文字学及词源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其后,各与会代表所作的报告同样精彩纷呈、极具价值。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假设,又有具体而微的个案研究;既有音值构拟、音变阐释和语料运用的创见,又有字形考释、义理疏通和文本辑校的新解,并且都很注重古文字学与音韵学研究成果的相互补证。 上古音系及形态研究方面,东京成蹊大学野原将挥的《构拟“少”字音》将“少”的上古音构拟为*ST-(*stew?/-s),并且不跟心母“小”、明母“眇”谐声。华盛顿大学王弘治的《Some Examples Showing the Morphological Traces i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通过考察动词和虚词的交替形式分析了甲骨文中所体现出的部分形态特征。厦门大学叶玉英的《从秦楚用字之异看复辅音在秦楚方言中的留存》认为楚简所反映的战国楚方言仍保留完备的复声符系统,而秦简则表明秦方言中的复辅音已几近殆尽。首都师范大学张富海的《上古汉语-ps>-ts音变在战国文字中的反映》举“蓋、廢、世、内、位、暨、挚”等七则战国文字中的

汉朝地图——中国古代汉朝地图

汉朝地图——中国古代汉朝地图 汉朝地图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商朝的领土范围 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南越,闽越,黔中地汉朝地图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来文帝派人说服南越王和各国归顺,又恢复了一统的局面。但不久南越就因为荆州两湘地方不肯开关通商而肆起发动进攻。此时恰值汉武大帝时期,汉朝的文治武功已到极盛,遂彻底剿灭了南越王政权,南越也首次直接归中央管理。西元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前138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前110年,汉朝又灭亡了闽越国。前111年,汉朝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在西南地区,汉朝征服了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贡黎山。东北地区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置了东北四郡。大汉帝国的国土已基本成型。而在西域设郡也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西汉末期,由于帝国的衰落和皇室的动荡,疆域萎缩。东北撤销了真番、临屯二郡。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了海南岛与象郡。王莽代汉【大新帝国】时期已经仅剩秦朝时的疆域,西域各国因为大汉帝国的衰落而逐渐脱离管制。东汉王朝末年,中原战乱不断。遂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 汉朝初期地图 西汉疆域图 汉朝13州 汉朝13州

中原音韵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陈大为(1981—),男,安徽霍邱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汉语史与汉语音韵学研究。 《中原音韵》研究综述 南京大学文学院 陈大为 [摘 要]《中原音韵》是我国韵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韵书,本文对目前在《中原音韵》研究上学界存在争议的声母和声 调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中可能是舌尖后音,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在《中原音韵》中已经消失。[关键词]《中原音韵》 综述 知庄章 入派三声 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成书于元泰定1324年,这是中国 韵书史上跨时代的一部韵书,它第一次真正地打破了《切韵》以来的韵书撰写模式,撇开传统,纯以实际语音为准考订声韵,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音韵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关于《中原音韵》,国内较为著名的研究者及其著作主要有: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赵荫堂《中原音韵研究》、陆志韦《释中原音韵》、杨耐思《中原音韵研究》、李新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等,国外则以美国学者薛凤生的《中原音韵音位系统》代表目前研究的最高水平。 有关《中原音韵》音系的性质、结构等情况,目前学界在很多方面都已达成共识,但在声母和声调这两个方面尚存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即是对这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各家有代表性的学说的归纳、分析,指出目前《中原音韵》的研究热点,并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声母方面关于《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目前的争议主要有:1、 -声母是否存在;2、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合流;3、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应该分为洪细两组;4、知章庄三组声母应该拟为舌叶音还是 卷舌音(舌尖后音)。 首先,关于 -声母是否存在的问题,王力先生认为 -作为一个声母已经消失,而罗常培、赵荫堂、陆志韦、杨耐思等先生则认为 -母在《中原音韵》中仍然存在,只是其范围较之中古有所缩小。 目前关于《中原音韵》声母系统最大的分歧则在于对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在《中原音韵》中的分合与构拟音值上。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在《中原音韵》中已经合流的学者有罗常培、赵荫堂、杨耐思、李新魁等,对于中古知庄系二等字与知章系三等字可以在《中原音韵》同一韵部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认为并不冲突,因为他们给三等字构拟了-i -介音,而二等字则没有i 介音,也就是通过介音的有无来解决声母的冲突问题。陆志韦和宁继福两位先生则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尚未完全合流。不过,即使是认为知章庄三组字已经合流的学者在具体构拟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认为知章庄三组已经合流的学者往往将其音值拟为舌叶音,以便于和-i -介音或i 元音相拼。而认为知章庄三组尚未合流的学者,如陆志韦则把支思韵中的章组字拟为舌尖后音,而将其他韵中的章组字与知三组字一样拟为舌面前音,这同样是为了语音拼合的方便。但实际上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舌尖后音与i 相拼并不是什么困不困难的事,只是习惯与否而已。现代藏语与越南语中都有大量的舌尖后音与-i -介音或i 元音相拼的例证,因此我们认为将《中原音韵》中的知章庄三组声母拟为舌尖后音也未尝不可。 至于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应分为洪细两类的问题,其实也是与知章庄是否可以拟为舌尖后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陆志韦和王力将支思韵中的章组拟为舌尖后音,将其他韵系中的章组拟为舌面前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陆、王二位先生认为舌尖后音只能与舌尖元音相拼,而不能与舌面元音i 相拼,因此将章组根据韵母的不同分为两类。如果我们认为舌尖后音可以与i 相拼的话,就不存在是否分成洪细两类的问题了。正如宁继福先生在《中原音韵表稿》中所说的那样,虽然他同意陆志韦将章组分为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两类的做法,但他认为这两个音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应当是一个音位。 二、声调方面对于《中原音韵》的声调,目前的争议还是集中在有无入声这一方面。《中原音韵》虽然已不再单列入声一类,而将其派入平、上、去三声中,但周德清却并未将中古入声字与平、上、去声 字的界限彻底打乱,而是将其完整地排在平、上、去三声之后,注 “入声作平声阳”、“入声作上声”、“入声作去声”。特别是周德清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对“入派三声”又做了这样的解释“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不由得使得我们对《中原音韵》中究竟有无入声产生疑问。 对这个问题,学界一般有三种看法:1、入声在实际语言中依然存在。既然周德清本人已经说明“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那么《中原音韵》中所谓的“入派三声”实际上只是为戏曲创作、歌唱的方便而设,只是为“广其押韵”而已。但在实际语言中,入声仍然存在。因此,《中原音韵》的体例还是将入声作为一个整体排列在相应韵系的平、上、去三声后,并未将其与其他三声混在一起。陆志韦先生持这种看法。 2、认为入声作为一个调类仍然存在,但塞音韵尾已经消失,已经读成与平、上、去三声同一类型的长调。杨耐思、李新魁等学者认为《中原音韵》中的入声当是这种类型。 3、认为《中原音韵》中入声已经消失,所谓“入派三声”实际就是“入变三声”,至于周德清所说的“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只不过是说明当时的一些方言中(包括周德清自己的家乡方言)入声仍然存在而已。至于王力先生所说的周德清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因为怕受到一直接受《切韵》系韵书熏陶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批评的说法,自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王力、赵荫堂、宁继福、薛凤生等先生均持这一看法。 我们认为,《中原音韵》中入声存在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中原音韵》中入声仍然存在的话,那不管它是否还有塞音韵尾,是否已读为长调,我们都难以解释它为何能够有规律地被派入其他三声。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其调值是一定的,如果为了作曲押韵的方便,硬要将其派入其他声调,那也只能根据调值近似原则派入平、上、去三声中的一个,绝无可能派入三个声调中。陆志韦和李新魁先生认为清入的音高接近上声,全浊入的音高接近阳平,次浊入的音高接近去声,因此可以派入三声中,但我们认为即使入声字依声母清浊的不同在音高上有些许的差异,但这是属于调位变体的范畴,从音位学的角度看,这些变体的差异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要求周德清依据这些调位变体来“入派三声”的话,即使他真的有如此高的审音能力,但作曲者是否会接受这些非自然的语音区别恐怕还是个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中原音韵》 中应该不存在入声这一调位,除非我们首先假设元代的入声已经分化出三个调位,否则就无法解释“入派三声”的事实。很明显,这一假设不可能成立,否则,元代的声调就不止是三声或四声的问题,而会是六声,而这与汉语声调的发展规律不符,并且也缺乏文献资料的佐证。 参考文献 [1]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A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C ],1932,2(2). [2]赵荫堂.中原音韵研究[M ].商务印书馆,1936.[3]陆志韦.释中原音韵[J ].燕京学报31期,1946. [4]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M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6][美]薛凤生.中原音韵音位系统[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 4—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