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

国民教育:又称九年国民教育,也即九年义务教育,属普及义务教育,教育期限包括小学6年,初中3年,分别称国民小学与国民中学,共计9年。基本上是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即对6到15岁的儿童与少年进行义务教育。1962年,台湾首次召开教育大会,针对当时的学制与教育问题,研究配合经济建设的教育方案和规划。60年代末期始,台湾当局开始推动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在金门地区试点。1968年8月起,正式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制度,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小学毕业生一律

免试进入中学就读。

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普通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普通教育的任务通常由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称为普教性学校)承担,普通教育学校分为普通基础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均实行全日制教学。普通基础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其中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青少年的特殊教育和非常生的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职也属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学历教育,是与招收在职职工边工作、边学习的函授、夜大、职工大学等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相对而言的。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或称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它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

浅谈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或称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它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学制为5 年(有的地区为6年)。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接受中等教育打下基础。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它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

(一)初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在中国,实施初等教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从那时起,各代官办和私立的小学、书馆、社学和蒙馆等都属于初等教育机构。1904年 1月13日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中国开始建立近代初等教育制度。先设初等小学堂,收7岁以上儿童入学,修业年限5年。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改初等小学堂为初等小学校,后又改称国民学校。学制迭有变更,先定国民学校修业年限为4年, 高等小学为3年, 后改为“4·2制”(初小4年,高小2年),这一学制实施最久。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初等教育事业很不发达, 文盲众多, 文化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初等教育包括儿童和青年、成人两种。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小学,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对青年和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小学、识字学校等,给受教育者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人民政府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方针,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使初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初等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小学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新生后代,为他们以后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初等教育的目的所在。

(二)外国的初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在国外,从古希腊的弦琴学校,罗马的初等学校,欧洲中世纪的教区学校、城市学校、拉丁学校,到近代各国所设的小学、初等学校、基础学校、国民学校等等,都属于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各国初等教育年限大多是 4 ~6年,个别的为3年或4年(苏联、民主德国等)、7年(泰国等)或 8年(美国的部分州等)。英国等个别国家还把幼儿教育年限包括在初等教育内。现代初等教育的发展和义务教育的产生,几乎是伴生而行,扩大了教育对象,开发了民智,提高了国民素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略谈美国的初等教育

中国的教育界有个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美国的教材内容浅显,教学水平不高,教育管理松懈,总体质量难与中国相比,可供借鉴之处有限。许多亚洲留美人员也反映,他们的子女从国内来美后,学业压力骤减,虽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学得太少,玩得太多,其所学知识无法与国内同龄孩子竞争。连美国本身也对其初等教育屡有批评。但与此并存的是,美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产业、工商界输送大量人才,推动美国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美国虽然以其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了大批国外培养的优秀人才,但必须看到,在美国的科技人才中,外来者毕竟只占少数,大部分人才仍是其本国高校培养的美国人。

于是,人们在美国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低水平的初等教育续接发达的高等教育,顺连高科技的社会。这种现象值得认真分析,到底在“低水平”的美国初等教育中,蕴含了哪些学生后劲十足的因素?

国际上普遍承认,美国的初等教育制度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进度“缓慢”(2)课程及教材内容浅显但包罗万象(3)课时少,校内活动丰富生动(4)赋予孩子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5)少留作业(6)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7)让孩子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8)发展孩子的个性(9)潜移默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0)教师工作量较小。

美国初等教育制度是根据孩子心理发育特点,适应他们爱玩、好动、好奇的天性,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使孩子们在玩耍中锻炼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如此培养的学生知识量虽不及亚洲各国的小学生,但实际能力强、后劲足、潜力大,对今后发展、深造明显有利。美国的中小学教学的长处是充分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根据他们好奇和好动的天性,寓教于乐,着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此外,美国中小学教育非常重视科学教育。美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是一个具有超前思维的科技素质教育蓝本。它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使他们毕业后能适应急剧变化的高技术社会的挑战。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7192360.html,/s/blog_45aeb5c10100erku.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7192360.html,/cat.asp?id=15242

老余摘自《成长课堂——世界老师们的7堂公开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0

(四)初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初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世界全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初等教育为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力”,为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奠定了素质基础。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所决定。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初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等教育民主化:初等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办学条件和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初等教育的科学化:科学化的教育应当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摘自:张行王铁军----《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修订版)

心得体会: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小学教育在中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小学教育的模式也为学生以后接受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前,中国小学教育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9%,绝大多数儿童都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接受小学教育。但是在某些地方,由于经济、观念等因素,仍然有部分适龄儿童无法入学。虽然教育机关与政府部门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突破不大。由于教育体制依旧是以考试为主,所以小学生同样也会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同时各个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与考试成绩,导致学生严重偏科,校方往往将语文、数学、英语列为主要科目,其他的作为次要科目,教育主管机关与舆论一致认为此举不适宜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机关曾经多次下令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行综合素质教育,但是收效甚微。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证。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必须对初等教育的地位、作用进行再认识。初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世界全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摇篮;它又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初等教育的现状所决定。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受教育个体的自身发展,初等教育都起到了相当关键和重要的地位。提高初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应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