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

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

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
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

项目名称: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

生态环境效应

首席科学家:孙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技厅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查明我国近海灾害水母的生物学特征、生长模式与生态适应策略,揭示导致灾害水母爆发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水母暴发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与机理,预测水母持续暴发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的作用,提出应对水母灾害的相关对策;提升我国在海洋生态灾害过程和机制研究方面的总体水平、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解决国际共同关心的海洋资源环境问题、维护国家利益做出贡献。

五年预期目标

1. 阐明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制

查明黄东海灾害水母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动规律;掌握黄东海主要灾害水母生活史和生态适应策略;揭示控制黄东海水母灾害暴发的关键环境、生物因子及其调控过程,建立主要灾害水母种群动力学模型,从生态系统水平阐释水母灾害的暴发机制。

2. 查明水母暴发影响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途径和机理

查明水母暴发对生源要素循环的影响,揭示水母暴发对水母灾害对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与反馈机制,阐释水母暴发与生态系统演变的耦合机制,预测水母连续暴发对黄东海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的影响。

3. 建立水母灾害评估模式并提出应对策略

在掌握水母灾害发生过程及其对生物资源和环境影响途径的基础上,建立我国水母灾害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模型,科学评估水母灾害对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可供决策部门参考的应对典型海域水母灾害的防控原理和减灾对策,提高生态系统演变趋势预测和水母灾害调控和防治能力。

4. 培养和建立一支国际一流的海洋生态灾害研究团队,获得一批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创新成果

造就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具高度自主创新能力的海洋生态灾害研究领域的专业团队,培养100名以上的高水平研究生和博士后。发表180篇以上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其中在本领域国际高端杂志上发表有影响力的SCI论文70篇以上;出版有关水母基础生态学研究和水母灾害研究方面的专著2部;组织召开有关水母灾害研究的国际会议2-3次。

三、研究方案

(一)学术思路

水母问题的核心是种群的暴发,由于水母的生活史非常复杂,生活史不同的发育阶段的发育时间和生长模式受到环境因素变化的调控: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因此该项目将以水母种群暴发为核心,从环境对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的操控作用入手,进行物理环境(温度、盐度、透明度、光照、扰动等)和化学环境(溶解氧、酸度等)对水母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的调控作用的研究;从食物网组成和能量流动的角度,开展水母的饵料种类组成和密度对水母生长的调控作用、鱼类和底栖生物对水母不同发育阶段的幼体和水螅体的捕食作用研究;经过综合分析,了解水母生长过程中的环境驱动过程和种群生长机理。

本项目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水母种群暴发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围绕食物网结构的变化,通过水母对饵料生物的摄食强度、浮游食物网结构的改变、对鱼类卵和幼体的摄食和破坏作用等进行观测和实验,测定各种关键生物学参数,推算对食物网结构和不同功能群的影响。在生态系统层面,通过研究水母种群暴发和消亡过程中对营养盐的释放、对水体化学环境的改变等,研究水母暴发的次生灾害问题。

对上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模拟,结合我国生态系统现状,模拟在水母数量持续增多的情况下,海洋生态系统未来发展趋势,是否会发生体制上的转变,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转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并提出关键措施和途径。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水母灾害评估、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实现本项目的科学目标和国家目标(图1)。

图1 项目学术思想示意图

鱼类主导

(二)技术途径

为了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拟采用资料分析-模拟实验—水族系统受控实验—养殖区模拟实验—海上现场调查—数值模拟与耦合模型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图2),主要技术路线如下:

图2 技术途径框架图

1、资料分析与假设的形成

在大量生活史研究和国内外对水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50年来近海环境监测和生态系统研究所积累的资料,以及前期973所获得的大量现场和实验数据,对黄东海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和演变过程、灾害水母种群变动特点以及其它重要生态异常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提炼科学问题,提出生态系统演变和关键物理、化学过程驱动和调控水母灾害暴发机理的假设,并通过实验研究和海上现场调查来加以验证。

2、模拟实验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水母整个生活史的发育过程;了解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征和环境操控途径,量化水母发育时间、生长速率及其与温度、盐度、饵料等的关系;筛选水母关键发育阶段的主要受控因素及其操控机理。利用大型水族系统对水母对环境的需求、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观测和实验,了解在复杂生态系统中水母的生长与适应情况,探讨导致水母暴发的机理。实验中尽量模拟现场条件,使结果更接近海上实际情况。

3、受控实验

针对水母灾害暴发机制的科学假设,在大型水母养殖基地,利用现场围隔模拟手段和对比试验,研究导致水母暴发的各种环境因子、对浮游生物功能群演替的影响过程,水母消亡对化学环境的反馈机制等,剖析理化和生物环境改变对水母暴发的驱动机理,水母暴发后的生态效应与次生灾害。

4、海上调查研究

针对黄东海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结合水母具有附着(水螅体阶段)和浮游(蝶状体阶段)两个生活史阶段的独特生态习性,把东黄海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考虑,同时选择水螅体可能密集区(长江口、南黄海)以及水母灾害频发区(密集区)作为重点研究海区。

项目将围绕不同研究主题统一组织安排航次调查,主要包括灾害水母水螅体密集区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水母灾害暴发过程及次生灾害综合调查等。另外利用中国科学院近海锚系浮标监测网进行海洋环境连续监测,获取水母暴发过程主要生态和环境参数的长时间序列连续数据。

上述调查航次将重点围绕自然环境中是否具备水母种群暴发的生态条件、哪些地方具备这样的条件、水母自然种群的变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能够验证在实验室、受控实验和人工控制下的自然生态系统所观测到的结果等问题展开,结合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水母暴发的主导因素和暴发机理。

5、数值模拟和耦合模型

依据“资料分析—过程研究—耦合模型—定量分析—情景预测”的技术路线,在实测资料基础上,进行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综合分析研究,探究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物理过程对生物过程影响的动力学作用机制;在过程研究基础上实现从动力学机制角度对生物观测资料进行合理解释,进而建立水母关键种种群动力学耦合模型。利用资料分析和模型计算,针对研究海域水母灾害提出防控原理和减灾策略。

(三)创新点与特色

●在研究手段上的创新。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大型水族系统调控实验、自然海域围隔对比实验和海洋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模式,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水母种群的暴发机理和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机理。弥补了国际上水母的研究分散进行、实验室结果在野外得不到验证、而野外观测结果无法用实验解释的缺陷。各种研究手段既相互联系又环环相扣:室内实验模拟的个体发生过程及与环境的关系是调控和围隔实验的基础;大型水族系统了解多因素、可控生态系统中的种群生长过程;自然海域围隔对比实验解释水母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过程及受控因素;上述结果与认识综合分析后,做出水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发育、直至种群暴发的模式;然后通过现场考察进行验证,同时对观测现象再进行实验模拟和参数测定。由同一个团队对同种水母进行不同尺度的系统实验分析、并进行野外现场验证,在国际上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在观测和实验手段上的创新。采用声学、光学(图像)、水下机器人、拖网取样等综合探测手段,调查自然海域中水母的数量变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规律;结合海流资料,研究物理环境对水母分布格局的影响和输运模式等;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水母水螅体和幼体进行鉴定与分析,研究水母水螅体和水母幼体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区域与数量变动特征。

●在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从水母生活史研究入手,分析环境对其各个发育阶段的调控机制,了解水母种群生长过程中生活史阶段的作用与贡献,以及环境对种群生长的调控作用,以食物网研究为主线,研究水母种群生长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生物控制作用。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系统研究水母在复杂理化环境和生物环境中从发生、生长、发育到种群暴发的全过程,以及水母暴

发后的生态环境效应,并结合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预测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在加入水母暴发因素后的生态系统演变趋势,为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和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应对措施。

研究特色。强调综合、交叉和集成研究。采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生长过程和数值模拟有机结合;各个部分的研究在一个平台上完成:海上现场调查、自然海域围隔实验、大型水族系统调控实验都是统一进行,在同一环境下、针对同一个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系统的研究。

(四)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

1.聚焦有限目标,利用多种研究手段进行系统研究

本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有限:围绕水母暴发机理和生态环境效应两个有限目标,充分考虑到我国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优势与特点,在国际上首次将室内模拟、自然海域围隔实验和海洋现场考察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从生态系统水平上系统研究水母种群的暴发机理和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机理。有望在水母发生机制与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和预测这两个方面在国际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已掌握大型水母室内培养和繁育的关键技术,并有完善的实施条件

我国在大型水母培养方面是世界上开展最早的国家,特别是在大规模培养和幼体保存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培养设施,本项目主要参加人员能够在实验室中将水母水螅体保存30年并让其重新生长,完全掌握控制水母幼体各发育阶段的环境调控技术,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水母活体培养和调控实验提供了技术保障实验生物储备;项目承担单位拥有设备完善的大型水族培养系统和大型海蜇人工养殖基地,主要参加人员具有长期水母活体培养和生活史研究的基础和多年海蜇养殖经验,为本项目开展大型水族受控实验和生态模拟实验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3.项目组在黄东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方面已有坚实的基础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在过去的10年中一直承担国家973项目“黄东海生态

系统动力学”、重点基金“黄东海浮游动物关键种种群动力学”、“浮游植物功能群研究”和“黄东海关键生物过程与物理过程耦合研究”等一系列重点基金项目和“大型水母沙海蜇在黄、东海的生活史及其对浮游生物的调控作用”等面上基金项目,具有长期的海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积累和丰富的室内实验、海上调查和数据综合分析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现状和大量的现场考察和实验数据与资料。

4.具有坚实的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参加单位拥有先进的综合科学考察船和渔业资源考察船及相应的调查设备,拥有自北黄海到长江口的海上浮标观测网络,能够获得海洋环境信息的实时数据,为该项目的现场调查和资料获取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保障。

5.已形成一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

项目承担单位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4个系统的8个单位共同承担。项目组主要参加人员在海洋生态研究领域具有长期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和相互配合的团队。

6.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基础

项目首席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多人在国际海洋科学组织任职,大多数研究骨干具有国外工作或进修经历,与国际著名的海洋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掌握国际研究现状和在该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

综上所述,该项目具备取得重大突破的能力和条件保障。

(五)课题设臵

1. 各课题间相互关系

本项目围绕我国沿海日趋严重的水母灾害问题,针对主导致我国近海水母暴发的主要因素、关键过程和驱动机理、水母暴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与致

灾机理、水母灾害评估与应对策略等关键科学问题,设臵了6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课题,从黄东海主要灾害水母的基础生物、生态学(生活史及其关键发育过程)、黄东海关键环境和生物因子及对水母灾害的调控机理、水母暴发的生态效应与成灾机理、及发展趋势与防控对策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

1.水母生活史、理化环

境变化对不同生活史阶段的调控

2.海洋环境演变和食物

网变动对水母种群增长的调控作用

3.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

效应与成灾机理

4.水母暴发对近海海洋

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课题1 课题2 课题3 课题4 课题5 课题6

研究内容课题

1.导致我国近海水母

暴发的主要因素、关

键过程和驱动机理

2.水母暴发对海洋生

态系统的影响途径与

致灾机理

3.水母灾害评估与应

对策略

关键科学问题

图4. 项目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课题设臵的关系

课题1从水母基础生物、生态学入手,研究主要灾害水母野外生活史、关键发育阶段的生态适应策略、以及关键控制因素;课题2主要针对环境因子对水母灾害的调控机理,研究重点研究海域理化环境变化对水母暴发的影响与反馈;课题3、4、5主要针对生物因子对水母灾害的调控机理,重点研究浮游植物(课题3)和浮游动物(课题4)等作为水母饵料基础对水母种群增长的调控以及水母暴发对海洋食物网低营养层影响,底栖生物和鱼类(课题5)通过饵料竞争和捕食对水母暴发的调控以及水母暴发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课题6主要利用课题1-5获得的生态参数,开展主要灾害水母种群动力学模型研究。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课题设臵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课题设臵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

课题1 主要灾害水母生活史及其种群增长的环境调控机理

预期目标:

通过实验模拟和大型受控实验,查明水母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的需求和适应策略,测定水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育时间、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长率和死亡率等基础生物学参数,结合其它几个课题所获得的数据和历史资料的系统分析,推断我国近海水母暴发的过程、主要控制因素和驱动过程,结合模式研究,进行水母暴发的机理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研究内容:

1.水母生活史研究

选择在我国近海大量暴发的水母种类进行生活史培养实验,研究其生活史发育过程,通过各种对比实验和梯度实验,测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水母的发育过程与适应对策,例如基于温度的生长模式、基于饵料的生长模拟、不同环境组合的生长模式,测定关键生物学参数:生长率、死亡率等,研究水母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模式:在什么条件下身体会停止生长、什么情况下能够恢复生长等。水螅体阶段对环境的要求与适应。

2.导致水母种群暴发的生态条件

与其它课题组联合进行水母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的需求,包括对饵料数量的需求、模拟在自然海域正常状态下水母的生长状态,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在饵料生物暴发式生长状态下水母的生长状态;其它生物是否会对水母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的幼体和水螅体具有摄食作用、主动选择还是偶然所为,对水母幼体的摄食率与摄食压力等。

3.集成研究

与模式研究课题组联合,结合其它课题组在理化环境、浮游食物网结构和数量变动、其它生物对水母的摄食压力和大量野外现场考察资料和历史资料系统分析,推断水母种群暴发的形成条件、暴发机理和未来发展趋势。

经费比例:51.7%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课题负责人:孙松

学术骨干:董婧、张芳、孙明、王世伟

课题2 海洋环境变化与水母暴发的相互作用

预期目标:

以黄东海水母暴发水域为重点研究区域,在充分分析海洋动力变化过程与水团特征基础上,研究控制目标海域生源要素形态与结构变化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阐明营养盐水平与结构变化对生物群落演替和分布格局演变的影响机制;剖析重要环境因子对水母关键发育阶段的调控过程,探讨水母暴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控制水母暴发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及其机制。

研究内容:

聚焦于水母种群暴发的关键环境因子与驱动过程,在水母生活史及其关键发育阶段的受控机理研究基础上,通过大规模受控生态实验和现场调查,研究海洋动力过程、富营养化过程、低氧区分布对水母种群暴发的影响过程及机制,探讨水母暴发对水化学环境的反馈特征。

1.水母高发区的物理环境演变

基于历史资料、卫星遥感资料、现场补充调查资料,以水动力模型研究黄东海暴发海域的海洋物理环境(水温、盐度)和动力过程(环流、锋面、混合等)的季节变化、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分析海洋物理环境变化特征与水母种群数量增加之间的统计相关,阐明水母种群暴发的物理环境背景。

2.富营养化与水母暴发耦合关系的解析

通过现场调查与历史资料分析,研究水母暴发水域生源要素(碳、氮、磷、硅)浓度、结构及变化趋势;探寻控制目标水域生源要素浓度与结构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富营养化与水母数量增多以及浮游生物群落演替的相互关系。

3.低氧环境对水母生活史关键发育阶段的影响

通过历史资料分析结合现场调查,阐明研究海域低氧的分布区域、特征及其与水母生活史关键发育阶段的对应关系;在水母生活史关键发育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受控生态实验,研究低氧在水母暴发过程中的作用。

4.化学环境对水母暴发消亡过程的响应

利用室内培养结合现场调查,研究水母暴发消亡过程中代谢产物对生源要素循环的贡献,探讨水母残体溶解、分解过程中生源要素的释放及对溶解氧的消耗速率,探讨微生物及其关键功能群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要素的耦合机理,阐明水母暴发对化学环境的反馈机制,为揭示水母暴发次生灾害提供依据。

经费比例:10.7%

承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于志刚

学术骨干:宋金明、姚庆帧、米铁柱、李宁

课题3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与水母暴发的相互影响

预期目标:

查明水母高发区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演变趋势及其机制,阐明浮游植物群落变动与浮游动物功能群演变及水母暴发的关联,揭示水母暴发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研究内容:

以黄东海水母高发区为现场研究海区,通过历史资料的收集分析与现场调查,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与演替过程,采用现场研究、受控生态实验探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动与水母暴发的影响以及水母暴发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与调控。通过实验生态手段,研究营养盐结构的变动对浮游植物优势中更替的影响及生理生态学机制。

1.水母暴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格局及演替过程

研究黄东海水母高发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类群组成、粒级结构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动规律,探讨富营养化及营养盐结构的变动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2.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与水母暴发的关系

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种类、数量,种间和类群间比例变化)和重要类群(如硅藻、甲藻的变动)、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的变动对浮游动物功能群演变的影响,探讨浮游植物群落演变和营养通道的变动与水母暴发的关联。

3.水母暴发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和控制

研究水母暴发和死亡过程对浮游植物种类、类群和粒级组成与结构的影响,探讨水母暴发中后期对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取压力的变化,研究水母暴发对超微型浮游植物重要类群的影响,探讨其对初级生产力的调控作用。

4.重要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结构变动的生理生态学响应

研究黄东海水母高发区典型与优势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结构(不同形态和比例)变动的生理生态学响应(生长、光合与营养盐转运与同化等),研究典型与优势浮游植物对营养盐吸收与代谢的酶学机制,探讨浮游植物优势甲藻和硅藻更替的分子机制。

经费比例:9.1%

承担单位: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暨南大学

课题负责人:黄邦钦

学术骨干:孙晓霞、欧林坚、陈纪新、林丽贞

课题4 浮游动物功能群演变与水母暴发的相互作用

预期目标:

从浮游动物作为水母的饵料基础角度出发,研究水母数量变化与其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查明黄东海浮游动物功能群组成、分布格局与演变特点,量化浮游动物不同功能群对灾害水母的营养贡献,确定浮游动物功能群演变对海洋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了解水母暴发过程中浮游动物功能群的演替过程,揭示浮游动物功能群的演变对水母种群增长的饵料调控与反馈机制。研究内容:

1.浮游动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水平的时空变化格局,查明水母高发区浮游动物主要功能群组成特点及变动规律,研究环境(水团、低氧等)变化和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对浮游动物功能群粒级组成、相对丰度的影响,探讨环境变化对水母营养基础的影响。

2.浮游动物功能群对灾害水母的营养贡献

现场和实验室受控条件下,研究水母捕食浮游动物的种类选择性、摄食压力

以及摄食过程中对不同浮游动物功能群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肠道内含物和生物标志物分析,查明自然环境中灾害水母饵料组成和营养需求;综合分析浮游动物功能群演变对灾害水母暴发的饵料调控机理。

3.水母数量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在浮游动物功能群时空变化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种类灾害性水母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年际变化特征,研究水母数量变化对浮游动物功能群组成、丰度和时空变化格局的影响。调查水母暴发过程中浮游动物组成及数量的变化特点,分析水母暴发对功能群演替的影响。

4.浮游动物功能群演替对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系统研究浮游动物功能群的饵料组成、摄食率以及生态转换效率,确定不同功能群在海洋食物网能流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查明浮游动物功能群对浮游植物演变的响应与反馈、浮游动物功能群演变对高营养层鱼类等的影响,分析浮游动物功能群演替对食物网能流途径及效率的影响以及与水母增多的关系。

经费比例:8.7%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

课题负责人:李超伦

学术骨干:张光涛、徐奎栋、左涛、郭东晖

课题5 鱼类和底栖生物与灾害水母数量变动的相互关系

预期目标:

针对“渔业生物-水母种群数量变动相互作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历史资料及海上调查,研究黄东海水母暴发水域的鱼类和底栖生物功能群组成、分布格局、演变特点;通过受控水体试验,量化鱼类和底栖生物关键功能群与灾害水母不同发育阶段的食物关系;阐明鱼类和底栖生物关键功能群动态变化对灾害水母暴发的生态响应和反馈机制;评估水母暴发对近海生态系统生产和服务功能的影响,为理解黄东海水母暴发关键生物学过程、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

1.水母暴发水域,鱼类和底栖生物功能群的时空分布

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和海上调查,在分析近几十年来黄东海主要灾害水母(如沙海蜇、海月水母、霞水母)的数量变动及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研究水母暴发水域的鱼类和底栖生物功能群组成、分布格局及其动态,阐明鱼类、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与灾害水母时空分布的关系。

2.鱼类和底栖生物关键功能群与灾害水母不同发育阶段的食物关系开展受控水体实验,定量研究鱼类和底栖生物关键功能群与主要灾害水母的食物关系,包括鱼类对水母蝶状幼体、底栖生物对水母螅状幼体和幼水母的捕食,及水母对鱼卵、仔稚鱼的捕食,并且分析影响上述食物关系的重要生态因子。3.鱼类和底栖生物关键功能群对灾害水母暴发的生态响应和反馈机制研究水母暴发和消亡过程中,鱼类和底栖生物关键功能群组成、分布格局演变过程;确定鱼类和底栖生物关键功能群对灾害水母暴发的生态响应模式;探讨两者对灾害水母暴发过程的反馈机制;评估灾害水母的暴发对近海生态系统生产和服务功能的影响。

经费比例:10.7%

承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庄志猛

学术骨干:窦硕增、陈四清、朱玲、李新正

课题6 水母灾害暴发机制与生态效应的模型研究

预期目标:

以数学模型研究水母个体发育、种群动态的时空变化及暴发主要机制,探讨水母暴发引起的环境、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可能的灾害,为水母暴发引起生态系统变化趋势预测和次生灾害防治提供基础。

研究内容:

1.水母关键种生活史模型研究

在实验生态学和现场观测基础上,建立水母关键种的生长发育不同阶段与水温、盐度、溶解氧、饵料丰度及种群结构关系的生活史模型。

2.基于水母关键种个体发育的种群动力学模型研究

建立基于水母个体发育规律的、与三维水动力模型耦合的水母种群动力学模型(IBM-Jelly),探讨关键区域(长江口外、苏北浅滩、黄海冷水团)物理环境变化对水母生活史关键发育期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海州湾、长江口、济州岛南部为水母无性繁殖起点,模拟可能的水母发育、迁移规律,给出水母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

3.三维水母-浮游食物网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建立水母与浮游食物网耦合的三维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水母生物量和海洋生态环境季节、年际/年代际变化,定量阐明气候变化(温度、ENSO、PDO 等)对水母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探讨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低氧环境、营养盐结构及物理环境变化对水母暴发的影响;通过数值实验,研究水母暴发可能引起的环境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等变化。

经费比例:9.1%

承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课题负责人:魏皓

学术骨干:刘桂梅、刘文岭、李秀梅、李燕

四、年度计划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任务,也是改善民生、顺应职工群众意愿的民生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提高民族素质,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各种污染严重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

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环境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

当前中国生态发展战略之环境保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论文 论文题目:当前中国生态发展战略之环境保护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题来源:自主选题 老师: 完成时间:2013年5月20日

当前中国生态发展战略之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令世人为之瞩目。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却让中国人感到了无比苦楚,那就是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日益加深。目前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本文从大气环境污染着手,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相关治理措施,提醒人们对大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给予高度的重视,希望借此提高每个中国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大气污染;生态战略;治理途径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大气的包围之中,相对于其他比较间接的环境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无疑是对我们伤害最为直接和严重的。在漫长的自然界及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和生物逐渐适应了这个大气环境,即大气不仅不危害人和生物,而且为人和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每天空气都会成千上万次地有规则地通过我们的鼻腔进出我们的肺。而洁净的空气对于生命来说比任何物质都重要,人在5周内不吃饭,5天内不饮水尚能生存,而空气仅断绝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有机体一刻也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但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化石燃料(比如煤和石油)大量使用的结果,将许多有害物质如烟尘、SO 、NOx、CO和碳氢化合物等 2 排放到大气中,使局部地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某些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等亦可使局部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上升。当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时,就会使大气质量恶化,并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工作、财物和设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大气污染。引起大气污染的各种有害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来源广泛,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风沙风暴等,多具有偶然性和一时性,而人为污染则是经常存在的,因此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后者。 人为污染包括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等,不同的来源具有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及污染特点。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中特考试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 及解决措施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 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详细介绍了我 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给出了解决这些问 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决措施 0前言 生态环境是指以特定生物体(包括人类)为中心,多元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主体提供的环境功能。当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变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1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 (1)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 (2)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3)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4)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生态环境保护自查报告

生态环境保护自查报告 按照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工作专题会精神,现将我局牵头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严把环评大闸,注重在源头上预防污染。扎实推进规划环评,积极开展项目环评,发挥好环境影响评价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的“调节器”、“控制阀”作用,主动服务、全程跟踪重大项目建设,对促增长、惠民生的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20**年至今共完成194个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涉及投资872479.89万元;对违反产业政策以及不具有环境可行性的项目做到不引进、不发展,近2年先后依法否定不符合产业政策及“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项目20多个。 二是坚持联防联控,强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认真落实国家“大气十条”,20**年淘汰了海大集团20蒸吨燃煤小锅炉1台;在城区强制推行清洁能源,对商户主动使用天然气的,给予开户费50%优惠,城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97.72%;开展了城区餐饮油烟专项治理工作,城区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50.2%;落实秸秆全域禁烧工作,强化乡镇(街道)、村、组干部责任,按照1000元/村、2-4万元/乡(镇、街道)的标准落实工作经费,加强巡查,推广秸秆粉碎还田、食用菌种植等方式引导农民开展综合利用,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投入财政资金67万元并争取省级补助资金50万元,在城区建成了pm2.5自动监测站。20**年城区空气质量api指数≤100的天数达到335天,空气优良天数占91.78%。 三是确保饮水安全,全力做好水污染防治。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张家岩水库实行每月不定期巡查和加密监测,在原已取缔库周所有排污口的基础上,设立了标志牌和界桩,在一级保护区(陆域)设立了120米隔离网,建立了城市饮用水源应急管理制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在水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总结报告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总结报告 新中国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质量问题日渐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事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基本控制,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5%;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8亿元,约为1981年的135倍,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步增长。2008年,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1亿元,是1981年的334倍。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106万立方米,是2000年的3.8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2%,比2000年提高35.9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3%,提高9.6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万吨,分别比2005年下降6.61%和8.95%,实现了两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经过不懈努力,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污染治理投入稳步增加,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了控制,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一、环境保护事业积极稳步发展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孕育,70年代,我国的环保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1972年6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议事日程。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危害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 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 2.1×103km 的速度扩展。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多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中国当代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文明的建设

中国当代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中国当代生态坏境现状 1.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2.沙漠化迅速发展。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3.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4.森林资源锐减。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6.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7.水体污染明显加重。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8.大气污染严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 9.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二、正确建设中国当代生态文明 1.生态经济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各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 a.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c.实施清洁生产。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使采用清洁能源,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d.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坚持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2.生态政治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处理办法修订稿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处 理办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巷三公路LM—9项目经理部 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三月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项目境监督管理,及时依法妥善地处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以及因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生态遭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第三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根据类型分为水污染事故、海洋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故等。 第四条根据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程度分为四级: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者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伍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含两万元)且对环境造成影响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含五万元)的;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含十万元)的;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第五条项目环境保护成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实施统一领导。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项目部组成由相应的业务科室牵头的临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调查处理小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负责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管辖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读后感600字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读后感600字 一个国家的美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比如环境卫生。只有一个好的环境, ___才堪称最美,只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使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与众不同。 环境与人类是共存的,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众所周知,人类是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 或许你会想,想在重要的是发展科技,科技发达了之后在去环保也不迟,那你到时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们现在过分陶醉于对抗大

自然的胜利,认为我们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 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记得几年前,爸爸妈妈带我去看望外婆,外婆家门前有条小河,河水清凌凌的,闪着金光,缓缓地向前流着。河边,一群阿姨正欢

中国的生态环境危机

中国的生态环境危机 一、上的生态环境破坏据研究, 4000 年前,黄河流域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西周时,黄土高原拥有森林 4.8 亿亩,森林覆盖率为53%(而现在的全国森林覆盖率仅 为 13% ,航拍和专家分析的结果仅为8.9%);及至春秋战国,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人的生存环境开始遭受巨大的破坏。 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折腾百姓,继续毁灭生态,大兴土 木,大伐森林,史书中就称“蜀山兀,阿房出”。汉时,中国人口剧增,统治者的思想又都是崇本抑末,以粮为本,单 一的粮食种植业,砍掉林、牧、副、渔、商,结果,重农反 而误农,粮食产量反而上不去。因为重农贵粟,必然毁林开 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地力下降,从而导致农业劳 动生产率每况愈下。 而且,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像游牧民族或者欧洲人是牧 农产品并重、以肉类奶类为主的,中国人饮食几乎等同于吃 植物性的粮食,所以,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我们的祖先只好 大规模地毁林开荒。还有,中国古代有着庞大的专制官僚机 构和军队,而军队又以步兵为主,它不像游牧民族、西方民 族以骑兵为主之补给容易,饿了吃马肉渴了喝马奶就行,可 以就地解决,中国人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食总是军事家们考虑的头等重大的问题;由于粮食保存的时间比肉

类、奶类长久,所以,中国的家、军事家总是追求庞大的粮 食储备,以应付不测。 为了解决政府、军队的巨大供给问题,中国人也只好开 荒。西汉开荒8 亿亩,东汉开荒7 亿亩,至此黄河流域的森 林全部倒地。三国时期,中国人口从东汉时的 5648 万,减至 767 万,民族差点毁灭,生态也就再所难保,火烧赤壁、 火烧连营八百里,也不知烧掉了多少森林。南北朝时,兵燹 战乱频仍,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南迁,长江流域的生态也就面 临着威胁。 隋时隋炀帝大兴土木,唐时开发东南,开荒14 亿多亩,“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加上隋唐征战、五代动乱,后来, 又经过宋辽金元争霸天下,元末、明末、清末、民国的战乱 破坏,中国人的生态资源被破坏殆尽。 可见,王朝循环不仅常常使得中华民族的人口减少过半 (中国历史上有10 次战争造成了人口减半),人民蒙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且使得子孙后代继续生存下去的环境遭受了灭 顶之灾。二、生态环境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长时期内仍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跃进”全 民炼钢,大规模砍伐森林;“文化大革命”时“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 ,梯田修到山顶上,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改革开放之后,政府虽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但由于体制、 制度的原因,环境恶化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扭转过来——高消

尚田镇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尚田镇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应急突发事件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环境权益为出发点,以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为着眼点,将环境污染危害降低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二)编制目的 规范和强化全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故(以下简称“环境突发事故” )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以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善后工作为重点和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保障及时、协调一致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奉化市突发

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尚田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四)事故分级 根据环境污染与破坏程度不同,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事故。 1、一般事故(IV级)。由于环境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 2、较大事故(I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轻伤3人以下(不含3人)。 (2)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不含15万元)。 3、重大事故(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3人以下(不含3人)重伤或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10人)轻伤。 (2)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 (3)因环境事故造成部分村庄、河流、水域污染,引起群访事件的。 4、特大事故(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 (2)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保护生态环境__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张天泽 一、总述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短短数十年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应冷静的看到,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粗放型、掠夺式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在这一客观现实面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绘就“美丽中国”画卷任重而道远,不但需要宏观布局,还应从细处着墨。面对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必须在最细微处着力,多措并举,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一切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二、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 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 三、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经济高度增长已成为当今时代特征,对环境乌日娜实施有效控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我们要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环境宣传教育,加强环境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全民保护环境知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环保教育工作。 一、扩大环保宣传教育层面,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环境宣传教育在我城区虽已开展多年,但长期以来,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区、乡镇政府驻地和企业,对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早就了全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环保价值观的缺失。解决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的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农民行动起来环境问题才又望解决,小康生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多方位、

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保护环境,宣传教育为本。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面向乡镇和农村,运用电视、广播、短信、报纸、传单、板报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居民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帮助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提案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生态恶化对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约的生态农业使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群众宣传绿色食品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1

班级:14级汉语国际教育班学号:xxxxxxx姓名:xxxxx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目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物质文明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锐减,沙漠化加剧,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物种多样性减少,人口压力等方面。 在这样一个发展艰难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展后劲不足越来越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5倍。目前我国不足4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主要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压力大、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生态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中国人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

要来揭揭自己的伤疤了。其实中国人可以写《丑陋的中国人》,而旁边的那个邻居呢估计写了书名作家就要被暗杀了,当然啦这是题外话。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下面我们来聊聊关于中国人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 1空气污染。举个例子前阵子比较火的pm2.5(其实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因为某帝国主义国家驻华使馆发布北京pm2.5数值而在国内引起热议。不管他的目的如何,我们自己是不是应该反思:如果不是空气质量让人感到不舒服,我们会去追捧paper tiger大使馆发布的数据吗?其实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经常能见到一排排的烟囱在排放未达标的废气。其中的粉尘、有毒颗粒物、重金属等都被排放到了大气当中,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尤为严重,在坐的各位或许都有在大街上被黑烟洗礼过的经历吧? 由此带来的酸雨及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甚至肺癌的高发我想很值得我们反思。2水污染。我生在河南郑州,居住的地方有一条金水河,10年前有人在那里钓鱼嬉戏,可是现在却因为城市污水排放变成了一条臭水沟。我的老家在河南巩义,就是农村,同样在10年前我9岁还在小河沟里摸螃蟹,可现在却因为一家印染厂河水能在一天当中变化赤橙黄绿青蓝紫甚至更多颜色。我现在身在大山大水的大武汉,长江就在我们身边,可是就拿江豚、中华鲟来说,他们——还剩下多少?很痛心,我不想再说下去了,可是如果我们不去正视我们所犯的错误,儿时摸螃蟹的经历和可爱的江豚会成为我们永远的回忆 3.固体污染。通俗来讲,废弃的建筑材料、塑料等固状物都可以称作固体废物。而这些垃圾的不当处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固体废物如果露天堆放,其散发出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会直接进入大气,污染空气。经雨水冲洗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又会随着水渗透到地下,造成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对地表的污染就更不用说了。我不知道在做的当中有没有去过垃圾厂的。如果有去过而且你不是在那里工作的话,此类经历真的会令人终身难忘。真的是令人作呕的气味不断向你侵袭,目及所示全部都是一座座的垃圾山,我甚至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形容我所看到的场景。就是这样的垃圾场在每座城市的周围,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其实关于中国人破坏生态的环境的恶果还有很多,我简单列一些数据 1 .由于气温的不断升高,喜马拉雅山部分冰山将在今后4 0年内消失。千湖之省———湖北省水质堪忧,一半中小河流、湖泊受污染; 2 .“沙龙”每年吞噬我国国土 2 4 6 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尤以“三北”(华北、西北、东北)沙化最为严重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播主1201 曹文琦未完稿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1 主要表现 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