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概论决定煤性质的因素1

概论决定煤性质的因素1

概论决定煤性质的因素1
概论决定煤性质的因素1

概论决定煤性质的因素

决定高炉焦炭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在现行箱式焦炉的生产中,在诸多因素已经固定的条件下,焦炭质量主要取决于原料煤的性质。因此,深入掌握炼焦煤性质,历来是焦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煤是一种世界少有的复杂物质,经过现代科学的研究,对煤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而这些认识也是人类利用煤炭的理论基础。

决定煤性质的因素分属两个成因阶段,即地球生物化学作用阶段和地球物理化学作用阶段(包括成岩作用)。对大多数煤而言,这两个成煤阶段的作用程度迭加起来已经能正确反映煤的性质,但并非完全如此,国内外大量实验证明有时尚受第三因数的影响。各因素的作用程度必须通过各相应指标来体现。

一:地球生物化学作用及指标

地球生物化学作用即泥炭化作用。在该作用阶段,植物在沼泽、湖泊或浅海中不断繁殖、死亡,其遗体在微生物作用下,低等植物形成了腐泥,高等植物形成了泥炭。泥炭化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植物遗体经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转化为简单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第二阶段,分解产物互相作用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殖酸、沥青质等。这些新生成的物质和植物残骸未分解的或未完全分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木质素,还有变化不多的壳质组织共同形成泥炭。

生物化学作用程度一般可用显微煤岩组分来标志。因为在生物化学作用阶段以后,煤的煤岩组成已经确定下来,在下一阶段的物理化学作用中,变质作用的深浅均不会改变煤岩组成。为了使煤岩组成资料便于应用,以及在比较时更加直观和简单。一般采用惰性物质总含量∑I或活性成分总含量∑Vt这两个指标。现在一般认为:

∑I=F+M+SV ∑I+∑Vt=100%

式中F—丝质组含量,%

M—矿物含量,%

SV—半镜质组含量,%

∑I是一个独立的、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指标。可将他看作是煤中一种固有的瘦化剂。

二:地球物理化学作用及指标

地球物理化学作用即变质作用。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后转变成泥炭,泥炭当地壳下降时被其他沉积物覆盖,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固结等一系列变化形成了褐煤。褐煤层继续降到较深处,在不断增高的地温和压力作用下,顺次转变为烟煤、无烟煤、超无烟煤甚至石墨。

在物理化学作用下,煤受地热、压力、时间的影响,变质程度提高,化学结构也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即:a,化学结构单元中稠环芳核不断增大;b,芳核周边的含氧官能团逐渐消失;c,烷基侧链缩短,并减少;d,结构单元间的桥键减少;e,交联键减少;f,小分子从产生、增多到逐渐消失。变质作用实际上就是在上覆岩层压力下,低温的、长时间的隔绝空气干馏。

标志此阶段的变质程度的指标有:氢含量、碳含量、空气干燥基水分含量、

挥发份V daf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 max。一般采用挥发份V daf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 max来表示。因V daf易受煤岩组分和煤中矿物质含量的干扰,故目前公认以R max来表示煤的变质程度更合适。

镜质组的R max也是一个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独立指标。因为镜质组受变质作用影响比较均匀且灵敏;而壳质组在低变质阶段时变质作用大,而随变质程度提高,影响逐渐减小;丝质组随变质程度的提高变化不明显;而且镜质组在煤中含量占决定优势。

三:第三因素及指标

前述的两个作用可分别有∑I和R max标志,在它们的作用下煤的性质一般能得到较精确的反映。然而,国内外都出现了两个煤的∑I和R max相近,但煤的性质显著不同。因此,普遍认为应存在第三种因素,但没有确切的定义和概念。前苏联学者认为第三种作用应为还原作用。

第三种因素对煤的性质影响为:当两种没的∑I和R max相近,而第三种因素作用程度高的煤含氢量较高,黏结性较强,焦油产率较高,重液分离时比重级长。尽管大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没有确切的、可使用的又实用的指标来表示第三作用。

因常用的黏结性指标均不同程度上与第三因素有关,故从煤的黏结性着手,可了解第三因素的影响。目前常用的煤的黏结性指标有最大胶质层厚度、奥亚膨胀度、基氏流动度、罗加指数、粘结指数、坩埚自由膨胀序数、葛金指数等。

有人认为可用容惰能力即容纳惰性成分的能力来反映第三因素。它的测定是套用奥亚膨胀度实验设备和借鉴罗加指数对惰性黏结的直接概念。测定方法为:煤中加不同量的惰性物质(粘结指数测定专用无烟煤)后,用奥亚膨胀度实验设备测定其总膨胀度。以总膨胀度为纵坐标,以惰性物质配比为横坐标,作总膨胀度连线,其恒为直线。而当煤达到仅收缩时所需的最低惰性物质配比即最大容惰量能反映第三因素。

四:结语

我们在此论述了决定煤性质的三个因素,这也是现代科学对煤性质的基本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煤这个传统能源的认识也会更深入下去的。

9-GBT476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T 476-2001 代替GB/T 476-199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分析的三节炉法、二节炉法以及煤中氮测定的半微量开氏法的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装置、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本标准还规定了煤中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ISO 11722,ISO 1171,ISO 562 eqv)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ISO 334 eqv) GB/T 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ISO 952 eqv) 3 碳、氢测定 3.1 方法原理 一定量的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量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和氯对碳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3.2 试剂和材料 3.2.1 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mm;或碱石灰(HG 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3.2.2 无水氯化钙(HG 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高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3.2.3 氧化铜(HG 3—1288):化学纯,线状(长约5mm)。 3.2.4 铬酸铅(HG 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3.2.5 银丝卷:丝直径约0.25mm。 3.2.6 铜丝卷:丝直径约0.5mm。 3.2.7 氧气(GB/T 3863):99.9%,不含氢。氧气钢瓶须配有可调节流量的带减压阀的压力表(可使用医用氧气吸入器)。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1713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措施 Coal and gas outburst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概述 含义: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几秒到几分钟),从煤、岩层内以极快的速度向采掘空间内喷出煤(岩)和瓦斯(CH4、CO2)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危害:它所产生的高速瓦斯流(含煤粉或岩粉)能够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甚至造成风流逆转;喷出的瓦斯由几百到几万m3,能使井巷充满瓦斯,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喷出的煤、岩由几千吨到万吨以上,能够造成煤流埋人;猛烈的动力效应可能导致冒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突出的机理 突出的机理是关于解释突出的原因和过程的理论。突出是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它的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见解,假说很多。多数人认为,突出是地压、瓦斯、煤的力学性质和重

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突出的一般规律 1、突出发生在一定的采掘深度以后。每个煤层开始发生突出的深度差别很大,最浅的矿井是湖南白沙矿务局里王庙煤矿仅50m,始突深度最大的是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煤矿,达640m。自此以下,突出的次数增多,强度增大。 2、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附近,如断层、褶曲、扭转和火成岩侵入区附近。据南桐矿务局统计,95%以上的突出(石门突出除外)发生在向斜轴部、扭转地带、断层和褶曲附近。北票矿务局统计,90%以上的突出发生在地质构造区和火成岩侵入区。 3、突出多发生在集中应力区,如巷道的上隅角,相向掘进工作面接近时,煤层留有煤柱的相对应上、下方煤层处,回采工作面的集中应力区内掘进时,等等。 4、突出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特别是软分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煤层倾角愈大,突出的危险性也愈大。 5、突出与煤层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瓦斯压力低、含量小的煤层可能发生突出;压力高,含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 定

防治煤与瓦斯 突出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一般规定-3- 第一节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鉴定-3- 第二节建设和开采基本要求-5- 第三节防突管理及培训-9- 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2- 第一节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12- 第二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14- 第三节区域防突措施-17- 第四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20- 第五节区域验证-24- 第四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25- 第一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25- 第二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29- 第三节工作面防突措施-35-

第四节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42- 第五节安全防护措施-44- 第五章防治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措施-47- 第六章罚则-50- 第七章附则-52- 附录-53- 附录A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基本情况调查表-53- 附录B 煤与瓦斯突出记录卡片-54- 附录C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汇总表-55- 附录D 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确定-56-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19号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已经2009年4月3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原煤炭工业部1995年1月25日发布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同时废止。 局长骆琳 二○○九年五月十四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煤矿突出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矿井)、有关单位的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的防治工作,适用本规定。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规范、标准、规定等有关突出防治的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煤的元素成分煤质及煤分析知识普及

1.碳和氢? 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碳含量(Cr)随煤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泥炭的Cr为50~60%;褐煤为60~77%;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90~98%.在煤化程度相同的煤中,丝质组的Cr最高,镜质组次之,稳定组最低.氢中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腐泥煤的氢含量(HR)比腐植煤高,一般在6%以上,有时达11%,这是由于形成腐泥煤的低等生物富含氢.在腐植煤中,稳定组的HR最高,镜质组次之,丝质组最低.随煤化程度升高,它们的H R均逐渐减少.? 2.氮? 煤中的氮,主要是由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转化而来.人们认为煤中的氮通常都是有机氮,其中有一些是杂环形的.? 煤中的NR通常约为~%,但也随煤公程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我国弱粘结煤和不粘结烟煤的NR多低于1%,可能是在泥炭化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作用,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氧化分解,故N R普遍较低.? 3.氧? 氧是煤中主要元素之一,氧在煤中存在的总量和形态直接影响着煤的性质. 煤的元素组成?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数十种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五种元素、即碳、氢、氧、氮和硫。在煤中含量很少,种类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为煤的元素组成,而只当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 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所组成的。这些稠环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同时,煤中还存在着少量的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类矿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碳含量随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我国泥炭中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55~62%;成为褐煤以后碳含量就增加到60~%;烟煤的碳含量为77~%;一直到高变质的无烟煤,碳含量为%。个别煤化度更高的无烟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无烟煤,碳含量高达95~98%。因此,整个成煤过程,也可以说是增碳过程。? 二、煤中的氢?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除有机氢外,在煤的矿物质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氢。它主要存在于矿物质的结晶水中,如高岭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结晶水。在煤的整个变质过程中,随着煤化度的加深,氢含量逐渐减少,煤化度低的煤,氢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氢含量小。总的规律是氢含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无烟煤阶段就尤为明显。当碳含量由92%增至98%时,氢含量则由%降到1%以下。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间时,氢含量最高。即在烟煤的气煤、气肥煤段,氢含量能高达%。在碳含量为65~80%的褐煤和长焰煤段,氢含量多数小于6%。但变化趋势仍是随着碳含量的增大而氢含量减小。 三、煤中的氧 氧是煤中第三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它以有机和无机两种状态存在。有机氧主要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考试题及答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知识考试题 1、压风自救装置吊挂高度为距巷道底板( B ),但在同一条巷道内的吊挂高度必须统一、整齐。 A、— B、— C、— D、— 2、在突出煤层的石门揭煤和煤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C )。 A、2m B、3m C、4m D、6m 3、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到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 B )。 A、50m B、100m C、150m D、200m 4、发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必须立即( B ),并向调度室汇报。 A、加快工作 B、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C、正常工作 5、瓦斯突出时,瓦斯浓度达到( A )时会引发爆炸事故。 A、5%-16% B、0、1%-64% C、5%-12% D、16%-40% 6、矿井瓦斯是井下从煤岩中涌出的以( D )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 A、一氧化碳(CO) B、氮气(N2) C、一氧化碳(CO) D、甲烷(CH4) 7、煤与瓦斯突出是在地应力和( C )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极大。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瓦斯 D、氮气 8、采煤工作面浅孔注水湿润煤体措施可用于煤质较硬的突出煤层。注水孔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孔深不小于( A )。 A、4m B、5m C、6m D、8m 9、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与煤层巷道交叉贯通前,被贯通的煤层巷道必须超过贯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5m,并且贯通点周围( A )内的巷道应加强支护。A、10m B、15m C、20m D、30m 10、穿层钻孔的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 D )。A、2m B、3m C、4m D、5m 11、煤与瓦斯突出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特别是软分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煤层倾角愈大,突出危险性也( B )。 A、愈小 B、愈大 C、没有明显 12、下列现象中煤与瓦斯突出的前兆是( A )。 A、瓦斯涌出量增大,工作面温度降低 B、有水气 C、煤壁挂红 D、钻孔有水流出 13、回采工作面采用超前排放钻孔和浅孔卸压抽放作为工作面防突措施时,钻孔直径一般为( B ),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应当均匀布置,在煤层的软分层中可适当增加钻孔数。 A、40~65mm B、75~120mm C、130~160mm 14、回采工作面中高压注水措施注水参考的参数值为:钻孔间距 3.0m,孔径42mm,孔长( C ),封孔深度2~4m,注水压力8~12MPa,并以注水时煤壁或相邻钻孔出水为准。 A、~ B ~ C、~10m 15、煤与瓦斯突出频率低而强度高,下列选项哪个不是可能的原因( C )。 A、围岩破碎不严重 B、地应力相对集中 C、煤层酥松 D、煤质坚硬 16、矿井瓦斯积聚常常在巷道上部是由于( C )的原因。 A、风流速度小 B、巷道有冒高 C、瓦斯比空气轻 D、风流速度大 17完整可靠的( A )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 A、通风系统 B、机电运输 C 、防治水系统 18、煤与瓦斯突出的有声预兆下列哪项不是( C )。 A、响煤炮 B、机枪声 C、水叫声 19、瓦斯是( B )、无毒、无嗅的气体。 A、有色、无味 B、无色、无味 C、臭鸡蛋味 20、风门墙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应小于( B ),防突门不应小 于。 A、 B、 C、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ABCD )。 A、突出煤流充塞巷道,能摧毁巷道设施,机电设备,破坏通风系统,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B、突出煤流埋人死亡,高浓度瓦斯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C、遇火源引发瓦斯燃烧和爆炸 D、污染环境 2、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爆炸的条件是( ABC )。 A、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达到12%以上 B、瓦斯浓度达到5%至16%之间 C、是遇到明火,点火温度达到650度以上 3、煤与瓦斯突出的无声预兆为( ABCD ) A、气温降低 B、硬度降低、光泽暗淡 C、煤体干燥、煤尘飞扬 D、打钻时严重顶钻、夹钻或喷孔 4、煤与瓦斯突出的有声预兆为:地压活动剧烈、顶板来压、( B );煤层产生震动( A );听到煤炮声或闷雷声( D ) A、手扶煤壁感到震动和冲 B、不断发生掉渣和支架断裂声 C、瓦斯含量超过0、5%; D、突出时伴有巨雷般响声 5、突出矿井的通风系统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的是( ABCDE )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编号:KG-A0-2470-50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石门快速揭开突出煤层技术及装备 用途:应用于突出矿井石门揭开突出煤层工作面。 技术特点:提高石门揭煤速度、减少措施工程量、 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技术可靠性高。 技术关键: 1)以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为主、钻孔瓦斯解吸压力指标为辅的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新方法; 2)与预测方法相配套的TWY突出危险预报仪;

3)以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钻孔瓦斯涌出衰减系数、钻孔瓦斯解吸压力三项指标综合判断,提高了预测的可靠性。 2长钻孔控制爆破防治突出技术 用途:综采、综放采掘工作面区域性防突,增大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抽放率,应用于矿井瓦斯灾害(含煤与瓦斯突出)治理及井下煤层气开发。 技术特点:针对综采、综放等采煤工作面的局部 性防突措施作用范围小、占用采煤时间长、难以满足安全高效生产需要的实际情况,以及无保护层开采等 原因,在综采(放)工作面突出危险区域的机巷或风巷, 打长钻孔进行控制爆破,消除高地应力、提高煤层透气性,在回采前消除突出,并预先抽排瓦斯,降低采煤过程瓦斯涌出;同时,要保护好顶板,避免回采过程冒顶和过度片帮。

20161017煤炭价格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建议

煤炭价格上涨原因、影响及建议 从今年4月份开始,煤炭价格一改颓势,开始走出底谷,无论是炼焦煤还是动力煤价格都走出了一轮不断上涨的行情。截至9月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报收于515元/吨,连续十一期上涨,较年初371元/吨上涨了144元/吨,累计涨幅达到了38.8%,继续刷新年内最高记录。焦炭方面,截至9月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8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8月下旬,国内二级冶金焦价格报1107.8元/吨,较年初579.2元/吨,上涨了528.6元/吨,累计涨幅达91.3%。煤炭价格一路“狂飙”的背后究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体现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将和大家一同探索。 一、煤炭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276工作日”压缩产能效果明显 国家期望通过煤炭企业276个工作日制度的实施来压缩16%的产能。实际严查和整治的过程中,清理了行业中多年违规生产的“黑煤”(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煤炭生产企业)。据行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黑煤”数量远超想象,总量难以统计和预估,全国保守估计“黑煤”产量至少在10亿吨。严查整治之下“黑煤”的退出导致在减产16%的基础上又减产了20%左右,实际产能减少达36%以上。造成库存煤炭量见底,短时间内又难以补充,是本轮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二)煤炭去产能力度进一步加强 2016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今年压减粗钢产能要完成45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要达到2.5亿吨以上。国务院领导多次明确指出,今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必须完成。各省区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年底要一一盘点交账。没有完成全年任务的,都将被严肃问责。但从公开数据看,上半年全国17个地区和央企开展了煤炭关闭工作,共退出产能7227万吨,目前的进展只完成了全年2.5亿吨淘汰任务的29%。从目前的速进度看,距离完成2.5亿吨的去产能工作尚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年底的将近,各地将陆续加大去产能的力度,确保完成年内去产能的目标。受此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偏紧的现状年内将难以改变。 (三)极端天气拉升煤炭需求 一方面,今年6月份南方地区受强降雨影响,导致多地受灾严重、交通损毁,煤炭运输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刺激下,用电需求大幅上涨,导致发电企业煤炭库存锐减。另一方面,依照国家气象局的预计,在强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必然出现的就是拉尼娜现象。集中表现就是,长江中下游一线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大部分地区出现长久的持续高温。以上海为例,7月出现了14天的高温日,而高温所带来的必然影响就是发电量的上升。自从时间进入 7月以后,电厂对于煤炭的需求就渐渐走高。依据机构对于终端电厂的调查,多数电厂的煤炭库存量进入7月后均出现了明显下降,有些电厂的库存甚至降至15天。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 防突措施分类: 区域性防突措施:实施以后可使较大范围煤层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称为区域性防突措施; 局部防突措施:实施以后可使局部区域(如掘进工作面)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称为局部防突措施。 (一)、区域性防突措施 区域性防突措施主要有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种。 1、开采保护层 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预先开采的、并能使其它相邻的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而减少或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 被保护层:后开采的煤层称为被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上方的叫上保护层,位于下方的叫下保护层。 1)、开采保护层的作用 (1)地压减少,弹性潜能得以缓慢释放。 (2).煤层膨胀变形,形成裂隙与孔道,透气系数增加。所以被保护层内的瓦斯能大量排放到保护层的采空区内,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都将明显下降。 (3)煤层瓦斯涌出后,煤的强度增加。据测定,开采保护层后,被保护层的煤硬度系数由0.3~0.5增加到1.0~1.5。 2).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指保护层开采后,在空间上使危险层丧失突出危险的有效范围。划定保护范围,也就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确定卸压区的有效范围(1)垂直保护距离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间的有效垂距 表8-5-2保护层与被保护层间的有效垂距 名称上保护层,m下保护层,m急倾斜煤层 缓倾斜与倾斜煤层 (2)沿倾斜的保护范围确定沿倾向的保护范围就是沿倾向划定被保护层的上、下边界。 ψ1=180°-β-δ-α (8-5-1) ψ2=180°-g-δ+α (8-5-2) 式中ψ1、ψ2──岩石冒落角; β──倾斜方向采空区下边界岩石移动角,参见表8-5-3; γ──倾斜方向采空区上边界岩石移动角,γ=90°+α/2; δ──冒落角与移动角之间的夹角,参见表8-5-3; α──煤层倾角。 (3)沿走向的保护范围。超前距一般不得小于两个煤层之间垂直距离的两倍,至少不小于30m。 (4)煤柱的影响 2.预抽煤层瓦斯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释义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释义 煤与瓦斯突出是破碎地煤、岩和瓦斯在地应力和瓦斯地共同作用下, 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地动力现象, 是煤矿井下最严重地灾害之一. 其破坏 性主要表现为:突出形成地冲击波破坏采掘空间地设施;抛出地煤、岩伤害或掩 埋现场工作人员;瞬间涌入采掘空间地大量瓦斯使井下风流中瓦斯浓度迅速增高, 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遇到火源时甚至可能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防突规定》<19 号令)共7 章124 条. 自2009年8 月1 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突出矿井——在矿井地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地矿井. 突出煤层必须是经过一定地程序确认地煤层, 这和某些煤层“按突出煤层管理” 是有重要区别地. 有些煤层尽管具有一定地突出因素, 但还没有达到具有突出危险地程度时,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而自行按突出煤层或参照突出煤层地部分要求管理, 这是应该鼓励地. 但这些煤层并不是突出煤层, 一旦达到了必须进行突出煤层鉴定地条件, 这些所谓“按突出煤层管理” 地煤层仍然必须进行鉴定. 即突出煤层鉴定具有行政强制性, 而不是仅仅靠自觉、自愿就能够替代行政强制行为地. b5E2RGbCAP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四项内容, 即区域“四位一体”: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 没有“综合”二字地区域防突措施则具体指开采保护层、区域预抽煤层瓦斯等措施. p1EanqFDPw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四项内容, 即局部“四位一体”:突出危险性预 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 没有“综合”二字地局部防突措施则具体指超前排放钻孔、水力冲孔等措施. DXDiTa9E3d

影响煤炭价格因素

煤炭价格波动因素 运费,煤炭价格50%以上是由运费构成。其中主要为铁路运费,其次是海运费。 ① 铁路运费。 1) 铁路运量。 2) 铁路检修。 3) 铁路事故。 ② 海运费。 1) 航运市场行情。 2) 燃油价格波动。 ③ 港口费用。 供需关系,供大于求煤价下降,反之上升。 ① 影响煤炭供应因素。 1) 政策影响开采量及煤炭价格,如山西煤企整合、中央五年计划。 2) 因事故发生的停产及安全生产政策的执行使煤炭开采量下降。 3) 煤企及行业协会运营策略。 ② 影响煤炭需求因素。 1) 气候,如大雪及严寒天气使得供暖企业的煤炭需求量加大。 2) 相关行业,如钢铁冶金等耗煤行业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及运营状况。 3)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经济形势影响企业运营状况,而其中的生产制造企业的煤炭需 求及耗电量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煤炭的需求情况。 经济因素 影响着煤炭价格的波动。 ①国际煤炭贸易。 1) 国外各地区煤炭价格。 2) 煤炭进、出口情况。 3) 来自其他国家或世贸的贸易制裁。 4) 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煤炭供销协议。 1、 2、

5)世界或地区金融危机。 ②国内经济环境。 1)与煤炭行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及政策。 2)金融市场如焦炭期货交易,大量的无货沽空会导致最终煤炭价格降低。 3)劳动力市场人工成本。 政策导向及政府调控。 ①各种收费的提高会影响煤炭价格如税费。 ②对价格直接调控如对于合同煤的调控。 ③政策导向如节能减排。 其他因素。 各个环节的一些灰色收费。 重大矿难。 特殊事件一一灾难。 日本核泄漏让人们重新审视核能安全性的同时,火力发电可能被更多发展中国家所利用。政治事件如08年胡锦涛下矿。

煤的元素分析剖析

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煤中碳、氢、氧、氮和硫的测定。由于我国煤质分析标准 将硫单独列为一项,所以,这里讲的元素分析,是指煤中碳、氢、氮的测定和氧 的计算。 第一节煤中碳、氢、氮和氧的存在形态和测定意义 煤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组成。无机物主要是矿物质和水;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的总和占有机质的95%以上,其中碳元素占60%~98%,氢元素占0.8~6.6%,氧占1%~30%。氮含量变化范围不大,一般在0.3~3%之间,而硫元素大约占0.5~3%。一般来说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碳元素含量增加,氢、氧元素含量减少,表2-44是我国各种类别煤的元素组成。 表2-44 各种类别煤的元素组成 类别C daf/% H daf/% N daf/% O daf/% 褐煤60~76.5 4.5~6.6 1~2.5 >15~20 长焰煤77~81 4.5~6.0 0.7~2.2 10~15 气煤79~85 5.4~6.8 1~2.2 8~12 肥煤82~89 4.8~6.0 1~2.0 4~9 焦煤86.5~91 4.5~5.5 1~2.0 3.5~6.3 瘦煤88~92.5 4.3~5.0 0.9~2.0 3~5 贫煤88~92.7 4.0~4.7 0.7~1.8 2~5 无烟煤89~98 0.8~4.0 0.3~1.5 1~4 石煤93~97 0.5~3.0 0.5~1.0 1~4 泥煤55~62 5.3~6.5 1~3.5 27~34 煤中各种元素的赋存形式不尽一致。煤中碳、氢、氧主要以芳香族结构,脂 肪族结构以及脂环族结构存在,目前,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的侧链大芳环和杂 环的核所构成,碳是构成这些环的骨架,氢和其它元素结合分布在侧链和桥链上。少量碳以碳酸盐二氧化碳形式存在,少量氢、氧以结晶水方式存在。煤中氮,主

影响我国煤炭市场价格的因素

总第19期第6卷第2期 我国煤炭价格变动因素及趋势分析 曹勇安: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收稿日期:2012-04-04作者简介:王 磊(1985—),男,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工程塑料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 PA66切片生产、研究与市场分析。 第6卷第2期2012 年6月Vol.6No.2 J un.2012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QIHA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煤炭是我国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不可再生战略资源。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特点,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1] 中,其比 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根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约5.57万亿吨,居世界第一。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预测结果,中国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达2040亿吨,居世界第二。 煤炭行业既是我国基础能源的主导产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上游产业,故而煤炭价格变动涉及面较为广泛,其价格变动将对下游各相关产业的成本和价格构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的物价、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最终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所以,分析我国煤炭价格变动因素,对我国煤炭行业的科学发展及相关政策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1煤炭价格现状及变动影响 1.1煤炭价格状况——— 总体偏低从绝对价格水平看,我国煤炭绝对价格很低,这与我国煤炭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关。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对煤炭产品实行低价政策,国家在逐步放开煤价的同时又对煤炭实行政府指导价,煤炭价格实际上放而不开,价格水平一直较低。从相对价格水平来看,我国煤炭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煤炭价格,同时我国煤炭价格相对其他能源价格水平也较低。从我国电煤采购成本和电力售价比例关系 [2] 来看,我国的煤炭价格也是偏 低的,美国电煤价格是电价的50%,而我国电煤价格只是电价的20%。 1.2煤炭价格变动的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特征,我国经济增长对煤炭已形成刚性需求,煤炭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建材、水泥等行业,煤炭主要通过影响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进而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能源,其价格变化将对其下游相关产业的成本和价格构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煤炭在我国各行业应用较为广泛,所以煤炭价格变化会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而

GB476-91煤的元素分析方法代替GB476-1979

GB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代替GB476-1979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25:1975(E)《煤和焦炭碳和氢测定方法利比西法》和ISO333:1983(E)氮测定方法半微量开氏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引用标准 GB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3.碳和氢的测定 I.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 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重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 和氯对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 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II.试剂和材料 i.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mm;或碱石灰(HGB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ii.无水氯化钙(HGB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过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iii.氧化铜(HGB3438):分析纯,粒度1~4mm,或线状(长约5mm)。 iv.铬酸铅(HG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v.银丝卷:丝直径为0.25mm vi.铜丝卷:丝直径约0.5mm。 vii.氧气:不含氢。 viii.三氧化二铬(HG3-933):化学纯,粉状,或由重铬酸铵、铬酸铵加热分解制成。 制法:取少量铬酸铵放在较大的蒸发皿中,微微加热,铵盐立即分解成墨绿色、 疏松状的三氧化二铬。收集后放在马弗炉中,在600±10℃下灼烧40min,放在 空气中使呈空气干燥状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备用。 ix.粒状二氧化锰:用化学纯硫酸锰(HG3-1081)和化学纯高锰酸钾(GB643)制备。 制法:称取25g硫酸锰(MnSO4·5H2O),深于500mL蒸馏水中,另称取16.4g高 锰酸钾,溶于300mL蒸馏水中,分别加热到50~60℃。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慢 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以剧烈搅拌。之后加入100mL(1+1)硫酸(GB625, 化学纯),将溶液加热到70~80℃并继续搅拌5min,停止加热,静置2~3h。 用热蒸馏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将沉淀移至漏斗过滤,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 150℃左右干燥,得到褐色、疏松状的二氧化锰,小心破碎和过筛,取粒度0.5~ 2mm的备用。 x.氧化氮指示胶: 制法:在瓷蒸发皿中将粒度小于2mm的无色硅胶40g和浓盐酸30mL搅拌均匀。在 沙浴上把多余的盐酸蒸干至看不到明显的蒸气逸出为止。然后把硅胶粒浸入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新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06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新版) 1)、关于保护层的开采 开采保护层是目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93条在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防治突出措施。本矿井为煤层群开采,主要开采3、5、7、9、12、17、19、26煤层,所有煤层均按突出煤层设计。煤矿对煤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设计首先开采最上面的3号层,然后开采依次5、7、9、12、17、19、26号煤层,矿井设计开采顺序由上至下较有利于瓦斯的释放和对下部主采煤层的保护。 2、瓦斯预抽放 根据瓦斯涌出来源和涌出量构成,设计采用综合瓦斯抽放方法,具体为: (1)利用低负压瓦斯抽放系统,在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埋管抽放

采空区的瓦斯。 (2)对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抽放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主要依靠加强通风来解决,但当瓦斯涌出量每分大于3立方米时,特别是根据防突的需要,应采取“四位一体”、“先抽后掘”的瓦斯防治措施,打超前钻孔预抽掘进工作面前方煤体内的瓦斯,接高负压瓦斯抽放系统进行预抽。 (二)局部防突措施 1、石门揭煤时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 1032石门揭煤地点,其瓦斯压力,应力都处于原始状态,且揭穿煤层时,工作面由坚硬是岩层突然进入较松软的煤层,工作面前方是集中应力容易发生突变。上述条件,都为发生突出提供了必要的有利条件,在掘进过程中,对于石门揭煤,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安全规定》、《揭煤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执行,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安全。 1)、及时打钻掌握煤层赋存条件和瓦斯情况 1032掘进工作面距煤层的准确位置,在距煤层垂直距离10米(地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19编辑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工作(以下简称防突工作),预防煤矿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突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或者经鉴定、认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突出矿井应当建立突出预警机制,逐步实现突出预兆、瓦斯和地质异常、采掘影响等多元信息的综合预警、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 第五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依据本细则,结合矿井开采条件,制定、实施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㈠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㈡区域防突措施; 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㈣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㈠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㈡工作面防突措施; ㈢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㈣安全防护措施。 突出矿井应当加强区域和局部(以下简称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控,确保质量可靠、过程可溯。

第六条防突工作必须坚持“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要求,实现“先抽后建、先抽后掘、先抽后采、预抽达标”。突出煤层必须采取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否则严禁采掘活动。 在采掘生产和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喷孔、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或者发生突出的区域,必须采取或者继续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第七条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分析查找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 非突出矿井首次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按本细则的要求建立防突机构和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系统,配备安全装备,实施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效果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八条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突出矿井,应当根据本矿井条件,制定防治突出和冲击地压复合型煤岩动力灾害的综合技术施,强化保护层开采、煤层瓦斯抽采及其他卸压措施。 第九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防突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鉴定 第十条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的鉴定工作应当由具备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资质的机构承担。 除停产停建矿井和新建矿井外,矿井内根据本细则第十三条按突出煤层管理的,应当在确定按突出煤层管理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该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鉴定;否则,直接认定为突出煤层。鉴定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之日起4个月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对鉴定结果负责。 按照突出煤层管理的煤层,必须采取区域或者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煤矿企业应当将突出矿井及突出煤层的鉴定或者认定结果、按照突出煤层管理的情况,及时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十一条突出煤层鉴定应当首先根据实际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进行,瓦斯动力现象特征基本符合煤与瓦斯突出特征或者抛出煤的吨煤瓦

_我国煤炭价格下跌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

2015年9月第12卷 第3期 Sep.2015Vel. 12 No.3 河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tao College 我国煤炭价格下跌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收稿日期:2014-12-26 作者简介:李宗伟(1986-)男,山东省泰安市人,硕士,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李宗伟1 ,王亚娟2 (1、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2、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 要 :从绿色经济、市场供求、国家相关政策及国际贸易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煤炭价格下降的原因,并提供一些简单对策。 关键词 :煤炭价格;需求;供给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116/C(2015)03-0018-03 前 言 最近几年,为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各自的能源结构做出了调整。调整的趋势之一即改变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发展石油、天然气并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这无疑对从事煤炭开采和煤炭副产品生产的企业和行业产生较大影响,这些企业和行业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迫使企业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开展各式各样的自保策略。其中,针对煤炭价格方面的策略居多。但是,从市场运作的角度来看,企业采取的这些价格策略非但没有起到拯救自身的目的,反而导致了煤炭价格出现价格大幅下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当然,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是“危”还是“机”有待深层次的考量。本文将结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理论、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及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从“国际经济—国际能源产业—国内经济—国内能源产业及供需结构—尤其国内煤炭产业—煤炭价格”的逻辑顺序及思维角度来探究导致我国煤炭价格下浮的具体原因,并从宏观政策和微观经营等不同层面提出一些简单对策。 一、我国煤炭价格的现状及趋势 据中国报告大厅数据:2015年3月份以来,煤炭市场运行较为低迷,市场成交平淡,煤炭价格又有下跌。与2月下旬相比,华东沿江电厂部分动力煤价格下跌5元/吨—10元/吨;山东济宁部分品质气精煤价格下跌10元/吨—20元/吨,部分品质动力煤价格下跌10元/吨;安徽淮南、淮北部分品质炼焦煤价格下跌20元/吨—30元/吨,5000大卡/千克动力煤价格下跌20元/吨;江苏徐州港口部分优 质动力煤价格下跌10元/吨—20元/吨。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彻底终结,煤炭价格回落,企业利润大幅下滑。虽然近期市场的“复苏”苗头给整个行业带来些许希望,但煤炭价格仍将低位弱势运行的整体趋势无疑已成为定局。如何能走出当前困局、促进煤炭行业再次发展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机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以下将通过分析我国煤炭价格下跌的具体原因来寻找我国煤炭行业可行性的发展道路。 二、我国煤炭价格下跌的具体原因 (一)煤炭企业经营规模扩张过度,出现边 际报酬递减现象 在我国,煤炭的开采方式大部分停留在以人工开采为主的阶段,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实际产出数量和投入要素数量相差较大,从而致使相对成本较高;同时,我国煤炭行业增加产出的方式仍然以增加从业人员数量为主。据统计,我国从事煤炭相关行业的人员约有500万人,并且每年还在逐渐增加。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原理,当企业在短期内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即增加投入的劳动人数,其从增加的劳动人数所获得产量增量将会下降,同时这也将导致企业的总产出下降。一方面企业产出下降,另一方面还要给付更多的工人工资,这必然导致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的增加。在此情况下,这些企业为保证生存只能将价格调整至较高水平。但较高的价格水平不能换来更多需求,只能导致需求的减少;最终为争夺有限的市场需求,企业被迫会重新下调煤炭价格,从而导致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476—91 代替GB476—79 Ultimate analysis of coal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22 批准1992-03-01 实施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1SO625:1975(E)《煤和焦炭碳和氢测定方法利比西法》和ISO 333:1983(E)《煤氮测定方法半微量开氏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引用标准 GB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3 碳和氢的测定 3.1 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重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和氯对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3.2 试剂和材料 3.2.1 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 mm;或碱石灰(HGB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3.2.2 无水氯化钙(HGB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过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3.2.3 氧化铜(HGB3438):分析纯,粒度1~4mm,或线状(长约5mm)。 3.2.4 铬酸铅(HG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3.2.5 银丝卷:丝直径约0.25 mm。 3.2.6 铜丝卷:丝直径约0.5 mm。 3.2.7 氧气:不含氢。 3.2.8 三氧化二铬(HG 3—933):化学纯,粉状,或由重铬酸铵、铬酸铵加热分解制成。 制法:取少量铬酸铵放在较大的蒸发皿中,微微加热,铵盐立即分解成墨绿色、疏松状的三氧化二铬。收集后放在马弗炉中,在600±10℃下灼烧40min,放在空气中使呈空气干燥状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备用。 3.2.9 粒状二氧化锰:用化学纯硫酸锰(HG 3—1081)和化学纯高锰酸钾(GB643)制备。 制法:称取25g 硫酸锰(MnSO4·5H2O),溶于500mL 蒸馏水中,另称取16.4g 高锰酸钾,溶于300mL 蒸馏水中,分别加热到50~60℃。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慢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以剧烈搅拌。之后加入10mL、(1+1)硫酸(GB625,化学纯),将溶液加热到70~80℃并继续搅拌5min,停止加热,静置2~3h。用热蒸馏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将沉淀物移至漏斗过滤,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50℃

《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项措施》

河南省政府颁布《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项措施》为提高全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水平,遏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河南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瓦斯灾害防治管理体系 煤炭企业要按照规定明确各管理层级的防突职责。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建立健全由地质、技术、通风、防突、安检、机电、调度等部门组成的防突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完善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要配齐符合有关规定的、技术水平适应的各类防突人员,其中现场防突技术人员应由从事防突专业工作不少于2年且胜任防突工作要求的专业人员担任;矿长是防突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具有分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生产、技术工作2年以上副职工作经历;总工程师由常务副矿长担任,承担直接协调、组织防突工作职责;要配备专职防突副矿长,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防突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其他副职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瓦斯灾害防治工作。 二、强化矿井瓦斯等级管理 矿井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同一煤层、同一地质单元,且开采标高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始突标高以下的相邻矿井;煤层瓦斯压力不低于0.74兆帕;施工钻孔时有喷孔、顶钻等瓦斯动力现象。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由所在煤炭企业6个月内直接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

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否则追究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 三、规范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和区域验证 矿井的突出煤层始突标高以下不得划分无突出危险区,以前划分的一律作废。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必须以实测数据为准,测点间距按煤层走向不得大于100米。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应由矿长和总工程师组织实施,预测结果必须由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确认。经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或经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后确定为消除突出危险的区域,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采掘工作面一旦发现验证参数指标超限、发生瓦斯动力现象或突出预兆的,必须重新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四、从严确定矿井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参数临界值 矿井预测和检验煤层或采掘工作面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参数临界值指标,由煤炭企业的总工程师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组织试验考察确定,并报煤炭企业董事长签字确认,其中瓦斯含量临界值指标不得大于6立方米每吨,瓦斯压力临界值指标不得大于0.6兆帕,其他验证和检验参数临界值指标应小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的参考值。测定的瓦斯参数必须由矿井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评价报告必须由煤炭企业总工程师签字确认。 五、严格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矿井煤层瓦斯压力大于0.6兆帕或瓦斯含量大于6立方米每吨时,必须采取开采保护层或利用底(顶)板岩巷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