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机理

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机理

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机理
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机理

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机理

内容摘要

经济因素是城市空间演变,城市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巨型化、经营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有高附加价值的总部职能集中于世界城市的中心部;随着经济结构的服务化或软化,出现了城市中心区的扩散和蔓延;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高技术产业区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空间并带动了整个城市地域的演化。本文从聚集效应、产业结构、技术创新方面,探讨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经济机理。

正文

文字大小:大中小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因素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必须包括发生在不同范畴中和作用在不同层面上的各种社会过程,即经济、社会、政治和自然环境各种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贡献”。正是这些不同范畴中和不同层面上的社会过程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机制。本文旨在“经济因素”这个层面上来探讨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理。

一、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应增加。与聚集经济相应,聚集不经济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既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聚集效应对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城市各种经济因素、经济活动的相关性与结构性产生的重要机制,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依据。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要素聚集与配置的空间表现,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紧密相关。

从城市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聚集的总量、构成和布局方面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来源于诸如分工利益、规模经济、交易费用的节约、市场效率等聚集经济的广度与深度的增减;另一方面来源于诸如土地投入、拥挤成本、污染升降。这种变化会改变城市整体和局部的聚集效应,因此会导致厂商、居民选址的变化,并影响到城市土地有效利用与空间布局的变化,使得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内部调整和外部扩展的现象。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是城市居民和厂商在城市不同经济活动中重新配置和组合土地资源和要素的过程。正如韦伯对工业聚集的划分一样,在城市形成后,过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分布,影响着现期的选址决策。绝大多数居民、厂商实际上根据已有的人力资源、市场、投入、工业、居住、公共设施、相关产业、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等的分布,即以某区位现在的聚集状况和开发建设的成本,对未来某区位可能获得的聚集经济效应预测为参考,进行选址活动的。所以,已存在的聚集效应会作为新的聚集因子影响新的聚集,而新的聚集又会进一步改变城市聚集效应的总量和分布。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就是一个以前一阶段聚集经济分布为基础不断更替演变的过程。

随着城市聚集内容、聚集主体外部关系发生变化,聚集效应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新的职能和设施出现,部分旧的职能衰退,形成城市内部新的聚集群体。

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在城市中蓬勃发展,夕阳工业逐渐衰退乃至消失。高新技术对人力、自然、交通环境的要求,使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靠近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附近集聚起来形成城市内部一个新的聚集群体。

2.随着技术的变化,部分功能的聚集性发生变化。

原来互相融和的功能,因相互聚集的经济利益下降走向分离;而原来互相排斥的功能也许在技术的变化中走向融和。工业区与居住区的融和、分离、再融和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这一变化。手工业时期,生产、销

售、居住合而为一。现代工业发展时期,工业生产对规模经济的追求,特别是工业生产环境对居住环境的干扰,厂商、居民根据各自的利益分别向城市不同的地区聚集,分别形成城市内部各种工业区和居住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工业对居住的干扰越来越小,小型化、市场化、非标准化的工业,有可能逐渐融和在居住区内。

3.聚集经济分布的变化,使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和密度发生了变化。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基础设施在某区位的定点、一条交通干线的建设、一个污染工厂的建立,都会引起某些地段区位优势的变化。聚集经济分布的变化使聚集经济在各方面表现出非均衡性,从而带来地价分布的变化,并促进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和密度的调整。例如,当企业所处的区位环境,由某些原因而使得聚集经济效应增加时,该区域的地价会上涨,这样企业支付的租金就会增多,企业为获得预期的利润目标,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减少各种消耗。当这些措施无法实现时,它必须到新的区位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新的区位平衡点,而代之以能适应该地价水平的高利润、高效益的企业。因此,在聚集经济上升的区位,聚集利益增加,竞争加剧,土地价格上升,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在某些聚集效应增加十分突出的区位,甚至会打破单中心的空间结构,使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而在城市聚集效应下降的地方,聚集经济的下降,刺激着经济活动从集中走向分散,城市土地利用率下降,严重时出现城市衰退区。

4.收入增减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厂商、居民对地租的支付能力发生变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收入增减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厂商、居民从某地获得聚集经济利益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其在某区位的竞争中,对对地租的支付能力发生了变化。实际上,早期聚集经济利益构成中,交通成本节约占有很大的比例,技术进步后,交通成本在聚集经济利益的比例大大幅度地降低,风险成本、信息成本比例所占比例增加,尤其是随着新技术发明应用与实际生产过程的时间间隔缩短,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企业越来越感到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和技术的迫切性。因此,能够方便地获得各种信息,降低信息成本的区位,成为企业新的聚集热点。而生产技术日益标准化的制造业,从市中心的区位上所获得的聚集效益越来越少,从而带来区位的变化。

二、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城市产业结构,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由此引起的人口由农业类型向工业及后工业类型的转化,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曾将城市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与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相对应。如下表:

阶段

特征

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

后工业化

阶段

早期成熟期后期

从业人数比例(%)第一产业大于80% 由80%降至50% 由50%降至20% 由20%降至10% 小于10% 第二产业小于20% 由20%升至40% 50%左右由50%降至25% 小于25%

第三产业小于10% 由10%升至20% 由20%升至40% 由40%升至70% 大于70%

非农人口/总人口(%)小于20% 由20%升至30% 由30%升至50% 由50%升至70% 大于70%

显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业及工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又为进一步吸纳传统产业富余人口创造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使城市用地不断出现新的类型和新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它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从根本上对包括城市用地结构、市域城镇体系在内的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工业革命前,世界各国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市场范围有限城市建立在劳动分工、商品交换都不发达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之上,其主要职能是为政治、军事、宗教、商业服务,而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甚微,它的功能组织法则和秩序建立完全取决于政治、军

事和宗教思想,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宗教思想和不变的社会生产方式,使城市空间结构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惯性发展状态,并在地域空间上自然地延续扩展,表现出极强的独立性和内向性,我国自周朝发育形成的“城制”,直到明清时代仍有那样充分的体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8世纪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农村和整个城市生活的深远变化,其根本的质变是世界各国以机化大生产逐步取代中世纪的封建小生产方式,并产生了社会制度的蜕变,城市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封闭自守的自然经济单位,城市的经济职能地位不断提高,高速发展的以向农业和自然索取资源为其特征的第二产业成为城市资本积累的源泉。城市人口人工业迅速聚集,打破了原有城市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体现出一种庞大的工业化形态,因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质变,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而这时新的空间组织法则的形成和城市新秩序的建立,还滞后于城市飞速发展的经济活动,这是造成城市“破坏性发展建设”的主要原因,也是缘于此因,推动了旧城改造和新城市的建设,城市经济发展,促进资本积累,为城市再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遵循着积累——发展——再积累——再发展的运动过程,客观地使城市的地域空间不断扩展,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而发生着继承与更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有赖于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主要取决于城市第二产业内部技术结构的发展变化,当城市第二产业内部技术结构处于较稳定的发展状态时,则城市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的发展较为平缓,具有维持原有城市空间结构的秩序化组织的趋向,在地域空间自然地惯性扩展;当城市第二产业内部技术结构发生质变,进入置换,转向发展阶段,则城市原有空间结构无法实现城市产业对城市空间的转换要求,原有城市空间结构的稳定性机理被打破,城市空间结构按新的功能要求重新排列组合,城市进入空间结构更新阶段这是产业置换、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转换要求的必然结果,是城市资本、产业、劳动力等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一次重组。积极合理地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空间基础,建立新的城市空间秩序,有利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否则会导致城市建设发展缓慢甚至衰退。因而,研究城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化阶段性特征,是确立城市空间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

三、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是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象,是城市核心接受创新活动后进行扩散的应激反映。技术创新使资源空间配置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成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和创造新城市空间形态的活跃因素。

1.城市整体技术创新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技术创新可以使土地供给增加,缓解了土地的稀缺性,引起城市地租的下降,而社会资源供给的增加,最终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成本的降低,厂商用同样的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聚集效应增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现有的厂商就有可能扩大规模,更多新的厂商会进入城市发展,并带来大量人口、资金的流入;同时,技术创新意味着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能力提高,“三废”和噪音污染降低,厂商和厂商之间,居民和厂商之间的外部负效率下降,居民和厂商、厂商与厂商之间的排斥力减弱,,结果将会导致城市聚集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

2.单个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各个厂商之间是非均衡发展的。渐进式的技术变动使得各种技术得到完善和提高;飞跃式的技术变动会导致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新产品的生产,落后产业迅速被淘汰。

技术的领先,为企业带来了超额利润。而超额利润的存在,其空间选址的外部约束放松,由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和增加的新产品、新功能,使企业和个人在土地竞争中保持优势,导致了对城市功能的空间替代。新功能对原有功能的空间所具有的很强的中间插入机会,使原有技术落后的企业或者被高利润、高效益的企业所替代;或被先进技术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吸引,进而转变企业生产结构,并带动与之相关的生产要素及厂商区位的调整。例如,电子、仪表行业对机构、化工行业的替代,朝阳产业对夕阳产业的替代,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等。这样,处于高密度点的城市核心成为代表一个城市文明最优越的创新成长空间。

3.建筑、交通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技术创新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中,建筑技术创新对城市空间垂直扩展的影响,交通技术发展对城市空间水平扩展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建筑技术创新方面,建筑物的垂直扩展在相同的地段创造出了更大的利用空间。聚集效应较高的地区,空间供给的有限性,使高层建筑成为这些地区增加空间的有效方法和最明显的标志。高层建筑作为公司地位名望和象征拔地而起,并以其里面成千的经理、经纪人、会计和代理人,满足了各种办公机构的特殊需求,加剧了城市中心的聚集特征。建筑技术的创新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交通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交通工具及运输方式的变革历来是新技术革命的起源地和落脚点,任一时期交通的发达程度都是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城市的交通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交通运输速度的提高,交通时间成本的下降,使交通成本对城市发展的约束降低。这样,城市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得到发展,城市边界向外扩展;第二,交通的改善,区位单位之间的联系成本大为降低,厂商和居民靠近市中心所获得的聚集效应下降,对市中心的依赖性降低。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改善,对城市的分散存在着潜在的影响。第三,局部范围内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主要交通干道的建设,使城市内部原有的相对区位均衡优势被破坏,在城市整体聚集效应增加的情况下,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两种影响。一是某市土地价格上涨。结果,原有的同心圆式的空间结构被打破,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二是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扩展到一定距离时,沿线聚集效应随地价上涨消失,城市的扩展便转向主要交通线以外的低地价方向,这时即会出现横向或内向扩展;第四,运输成本的急剧下降,各行各业可以摆脱交通因素的限制,消费者不论距离商业中心多远,都可以较方便的获得货物和服务。结果,廉价运输总是提高商业中心的等级,使商业中心结构呈现个数少、规模大、相距遥远的特点。

交通技术创新和城市空间演变的特殊关系,使人们在研究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寻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操作性强的切入点。只要遵循交通组织创新的空间扩散规律,就可能大致预见到城市化主轴线的作用力方向。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就能够建立起比较理想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

四、结语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的聚集效应会作为新的聚集因子影响新的聚集,而的聚集又会进一步改变城市聚集效应的总量和分布。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就是一个以前一阶段聚集经济分布为基础不断更替演变的过程。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确定应充分认识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律,建立在城市经济发展区域的基础上,确定城市客观辐射范围内的大轮廓空间结构规划。消除区域空间无序化、分散化和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的倾向促使城市地区经济协调、持续、健康高效地发展。

交通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结果是导致客货空间位移过程中时间和费用的巨大节约。技术创新和城市空间演变的特殊关系,使人们在研究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寻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操作性强的切入点。

江曼琦: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江曼琦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与聚集经济相对应,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既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聚集效应对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城市各种经济要素、经济活动的相关性与结构性产生的重要机制。从宏观角度分析,聚集效应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依据。从微观上分析,由于聚集效应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地区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要素聚集与配置的空间表现。因此,聚集经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紧密相关。 1.聚集效应作用下的城市地域分化和组合 城市空间结构的两大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均质性,即城市的各种功能成组、成团的分布。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断向城市集中。由于聚集经济利益的存在,厂商、居民的不同聚集组合,在同样的技术和收入约束下,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就相应降低,利润随之提高,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用。结果,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厂商和追求最高效用的居民,为了获得分工与专业化利益、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利益而聚集到不同的位置,形成不同的聚集体。反之,在厂商和居民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厂商和居民的经济效益和效用低下,则会产生排斥力,促使空间的分离。因此,由聚集经济所形成的吸引力与聚集不经济所引起的排斥力,促使城市地域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分化。 在土地利用的分化过程中,规模聚集值较高,前向、后向联系较大的行业的聚集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的作用,由此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均质度高、专业化极强的聚集区。多种多样工厂的聚集,区位上的比邻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并为大规模生产服务设施的建立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当具有互补性的经济活动趋于集中时,多样化的经济活动之间所存在的互补性可能会产生一种“大数定律”的经济性,减弱社会经济活动波动的损失,这是综合性工业区形成的重要原因。相同收入的居民需求的相似,使得居民的分类集聚可以获得较高的专业化利益,有利于共享各种公共福利设施;商业的多样化集聚为消费者节省了选择商品的时间,提高了效用水平,由此形成综合商业区;同类商业的聚集为消费者节省了交易费用,增加了消费者同一地选择同类商品的机会,这就形成了城市中通常所见的各种专业街(区)。 居民和厂商为了使聚集效应最大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聚集体,同时聚集体之间也会为了获得聚集效应而相互聚集形成更高层次的聚集体。在各聚集体之间,商业通过为居民提供及时服务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居住区与商业区的组合关系被控制在由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所形成的结节地域的系统中;而居住区与工业区的组合关系,实际上是劳动力与就业的关系,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接近,可以方便居民的上下班,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市场。零售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渠道。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购物和娱乐的场所,而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则是提供商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地。结果,居住区与工业区、居住区与商业区、工业区与商业区等城市的各种用地,为了各自的利益需要自然地聚集成一个整体,使偶然的个体区位选择变成群体的整体现象。 2.聚集效应下城市用地规模 随着城市聚集规模的扩大,城市聚集要素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要素因竞争所造成的稀缺性增加,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固然与其成本有关,但其高低还取决于供求状况。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69

最新-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精品

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 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 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 第一,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 第二,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 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 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 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5-0783-04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① 马晓冬1,2,沈正平1,2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2.徐州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中国江苏徐州 221009) 摘 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关键词: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规模结构;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区域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②城市水平的空间分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一直引领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把城市化战略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1],并明确提出将在全省构建三个都市圈(徐州、苏锡常和南京都市圈)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和连通城镇聚合轴)的城镇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的城市化空间模式。2004年底,江苏的城市化水平已达48.2%,高于同期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但是,江苏也是城市化区域差异较大的省份之一,占全省人口43.4%、土地51.1%的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全省近10个百分点,更落后于苏南地区26个百分点。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已经较明显地影响了全省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 1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 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来检验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特征,即对城市位序—规模进行定量描述。Pareto模型见公式(1): N=A P-D i(P≥P0,D>0)(1) 式中:N为城市人口规模大于门槛城市人口P 的城市数,P 为城市人口规模,A为系数,D为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维数,其倒数1ΠD就是城市规模的Zipf维数。其相应的双对数曲线的表达式为: ln N=ln A-D(ln P i)(2) 以江苏省城市人口规模为横坐标,大于最小的县城人口的城市数目为纵坐标,绘制2000年和2004年的城市位序—规模曲线(图1),可以发现两个时相的曲线几乎是平行的。运用线型回归对两条曲线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江苏城市体系结构的位序—规模拟合函数分别为公式(3)、公式(4): ln N2000=6.7506- 1.1785ln P i(R2=0.9746)(3) ln N2004=6.9497- 1.1703ln P i(R2=0.9724)(4) 两条曲线拟合函数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97,说明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城市组织系统,可以对其进行特征分析或结构预测。 在Pareto模型中,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D、Zipf维数和系数Ln A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它们还有刻画城市体系格局特征和状态演化的作用。其中,分维值D和Zipf维数可以用来反映城市系统的均衡程度。仵宗卿等(2000)将D值称为“ 均衡度”指数,均衡度指数越大,各城市间的规模就越接近,相互之间的差距就越小,城市体系就越均衡,城市首位度就越低;相反,城市规模就越不均衡,城市首位度就越高[2]。 图1 江苏省城市人口规模—位序曲线(2000、2004年) Fig.1 R ank-size curves of urb an population of Jiangsu in2000,2004 江苏城市体系的分维值D 2000 和D 2004 分别为1.1785和1. 1703,其相应的Zipf维数(Zipf=R2ΠD)分别为0.831和0. 827。两个时相的分维值D均大于1,而Zipf维数均小于1,说明总体上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比较平稳,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从2000年到2004年,分维值D由1.1785降至1.1703 (图1),一方面反映江苏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另一方面表明2000年以后,江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集中性在缓慢增强,城市的首位度在缓慢提升。 第27卷第5期2007年9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7,N o.5 Sep.,2007 ①收稿日期:2007-05-11;修回日期:2007-08-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 JL072)、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05JZ D00038)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06JS B JL004)联合资助。

宁波城市商务办公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探讨

宁波城市商务办公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探讨 赵伟谢晖王雨松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化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国际化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商务办公空间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载体,对其研究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二级城市宁波为研究案例,对其商务办公空间格局的发展趋势、演化机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比较总结了国内外同类城市的发展差异,以期对国内同类型城市商务办公空间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鉴示。 关键词:商务办公;空间格局;演化机制;宁波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和金融业的转型,城市成为某些特定生产、服务、市场和创新的重要场所(Sassen,2001),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国际化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城市商务办公空间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其研究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Gad G、Daniels P、Lyssa Jenkens、Lawrence Lai wai Chung、Kee-Bom Nahm等学者为代表,通过对西方国家城市商务办公楼宇的空间区位、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通讯信息技术进步、生产组织演化和社会经济制度对商务办公区位的影响以及商务办公空间分布格局的阶段性模式。Gad G(1985)、Daniels P(1986)、Lyssa Jenkens(1996)的研究表明,随着城市中心高度集聚带来的高租金和交通压力以及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工业化背景下,城市商务办公区位正在加速呈现离心化与扩散趋势。Lawrence Lai wai Chung(1996)对于伦敦、纽约、香港、东京的研究,Kee-Bom Nahm(1999)对于首尔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均揭示出国际性大都市商务办公空间的多中心化演进趋势。 与国外商务办公空间较为系统和成熟的研究相比,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宁越敏(2000)分析了转型时期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办公楼的分布特点,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办公楼和城市空间结构三者的联系;阎小培(2000)选择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广州市办公活动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王慧(2007)研究了西安城市CBD体系发展演进的特征和趋势,认为西安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中的商务中心呈现出显著的离心漂移现象,正发育形成“双极多核”CBD体系。此外,吴一洲(2009,2010)、张景秋(2010)也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文化产业空间演化机制研究

文化产业空间演化机制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越发呈现出“简单扎堆”的趋势,产业空间结构也显得杂乱无章。初创期的粗放式发展或许是这一问题产生的部分原因,但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为追求所谓集聚经济一味强调文化企业“地理临近”而忽视其“关联性”识别与培育的产业发展思路可能是其症结所在。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更加注重创意、风格、技能、才干这些呈高度多样性和异质性特征的个体层面元素,创意人才之间经常通过互动沟通形成极具“根植性”的社会化网络关系,文化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也更倾向于以项目组、项目网络等弹性方式进行。由此不禁要问,文化产业究竟是如何从一些或许多可能的地理结构中选择其一的,即文化产业的空间演化机制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将其拆解为三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即文化产业空间演化的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的机制各是什么。 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尽管现有研究表明传统经济地理学当中的集聚经济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化产业空间集聚问题的解释,但作为一个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层面创意创新要素的产业而言,文化产业的空间演化其实更多取决于文化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及其影响,对于文化产业空间演化微观基础的强调正是论文的一大创新。考虑到中国长久以来经济发展的政府主导背景,对于文化产业空间演化的组织制度选择进行评价与判断同样显得十分必要,当然,这一部分研究考虑了信息技术创新这一约束条件。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范式,以江苏13个地级市文化产业相关数据为依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第四章)、logistic回归模型(第五章)以及组织制度选择的知识模型(第六章),分别检验或论述了文化产业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从而跨层次系统地回答了绪论部分(第一章)提出的研究问题。此外,论文还对文化产业空间演化涉及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与归纳(第二章),创新性地提出文化产业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于以演化经济地理和文化经济学等为基础的关联学科的融合;论文也对江苏文化产业演进与空间集聚进行了现状描述与量化分析(第三章),为后续有关江苏文化产业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铺垫了实践背景。 本文的研究结果凸显了文化产业在空间集聚方面的产业异质性与行业多样性特征(第三章、第四章),证实了组织惯例扩散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文化产业的

浅谈经济功能变化下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浅谈经济功能变化下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摘要】城市空间结构反应的为城市里人类活动以及城市的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映射,它表现出了城市的资源要素分布状况与利用的程度,且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发生演变,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的结构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因素,并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赣州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讨了空间演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研究现代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的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影响因素 0 引言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巨系统,由自然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构成,其中,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结构的基础结构[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分为两种趋势:(1)将城市设定为区域中的一个点,作为城市体系来研究;(2)将城市设定为面,对城市空间的结构实施研究。借助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分区拥有重大意义,同时成为实行城市规划及建设的重要依据。人类一切物质生活都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施的。纵然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存在差异,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具有较大区别,但始终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内实施,城市的空间地域则为城市所有活动的载体。同样的,特定的地域空间结构的所处的位置及其周围的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对城市的发展存在非常大的限制性。所以城市空间结构素来是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热门问题。 本文所指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功能组织在特定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空间结构、人口空间分布、就业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活动空间结构等[2]。本文暂时不研究这些空间形态的分布形式,而是争取探索造成这些空间形态的缘由。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重要的驱动力是经济功能,故城市经济功能成为城市空间演化直接动力,它的演替历程同样是空间结构与之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文将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作出深入的探讨,以丰富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城市空间结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内则代表一种静态结构关系,但在比较长的时期里,它代表一种动态地域演变的过程。尤其是伴随当代城市流动性增加,人口、商品信息、资本,及其人们的选择要求、时尚观念、技术创造等均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变动频率就越来越快。 1.1 学科研究综述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因矿而兴,城市沿道清铁路发展。1904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矿,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得以建立,煤炭转运与盈利依赖于道清铁路,矿区城市的建设围绕着铁路站建设,并逐步沿铁路向东西向发展。 图1民国时期,道清铁路与焦作早期矿区城市的建设 图2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二阶段: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继续东西向拓展。近代,焦作的煤炭产业达到繁盛,1970年代建设焦柳铁路,1980年代建设新月铁路,共同构成晋南豫北煤炭产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一时期,在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城市均沿铁路线发展。

图3198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跨越了焦柳线(原道清铁路线位),新月铁路及新的焦作站成 为影响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图4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三阶段:伴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跳出东西向延展的模式,向南拓展。进入1990年代,煤炭开采濒临枯竭,焦作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和矿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中心城区不再继续东西向延展的态势,而是开始跨月新月铁路向南发展。通过在城市南部建设焦作新区(原焦作高新区),引擎城市综合转型。

图5 199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的态势出现 图62000年,随着高新区的建立,中心城区跨越新月铁路、向南发展的态势更为显著 纵观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从城市建立至1990年代,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空间结构呈现出沿煤炭运输铁路线东西向拓展的特征,伴随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开始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城市开始跳出既有格局,向南拓展,对接省会郑州。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土建水利范文.doc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土建 水利-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 ■黄逊 一、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 从空间格局看,城市是由异质单元构成的镶嵌结构,是人和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一般是首先形成一定的凝聚核,然后沿着最有利的发展轴线向外辐射,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地域空问格局系统。但不同的城市系统的空间格局的演变又有各自的规律。中小城市由于本城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现实状况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在空间格局演化上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对交通线强烈依附 城市地域空间的交通条件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建立大交通,才能产生大流通,才能发展大经济,良好的城市交通条件是其发展经济的必备前提。正缘于此,中小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化对既成的城市内外交通走廊表现出极强的依附现象,往往沿区域交通网络呈线形演化发展。 (二)受大城市发展导向影响 1.中小城市在行政上与中心大城市相比是区域次中心,是大城市的区域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基层中心。 2.中小城市在社会

经济上是中心大城市在区域中的文化、产业、人口的辐射基地,对大城市有强烈的附属性。3.中小城市在生态上承担着平衡区域自然环境、保护地区特有文脉的任务,为中心大城市的充分协调发展提供保证。4.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通常必须考虑区域整体利益,尽可能符合中心大城市出于自身要求的方向指导。(三)区域性特征明显 1.东部城市网络化。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小城市围绕各自的中心大城市形成五个大型的密集城市群,即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宁中南部和四川盆地城市群,其中前四个位于东部地带。由于中小城市进一步密集东部,东部的四个城市群正由目前的自成体系状态转向边界渐趋模糊、地域上相互衔接、功能上相互作用的网络化城市地域的趋势。 2.中部城市带。由于中部地带拥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前,其中小城市增长快于东部,城市增长数目较大。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建设,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基地的建立等,中小城市相应地大批设置并沿长江干支流、京广线、京哈线、陇海一兰新线、焦枝一枝柳一湘贵线正形成一些城市带。3.西部城市点状分布。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和地理条件相对较差,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1978年以来虽也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中小城市,但与东、中部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不集中,目前仍呈零散分布状态。 二、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模式 中小城市存在着历史的差异,自然区位的差异及发展阶段不同,因而虽然目前中小城市都处于空间急剧扩张阶段,但仍然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演化模式。 (一)圈层式扩张

安庆旧城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安庆旧城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形成机制分析1 张帆1 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10096) email: zf2004282@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3829070.html, 摘要:简述了安庆旧城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对各个时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安庆 1.旧城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演变(图1) 1.1 建国前时期 安庆早在六千年前已是先民所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西汉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刘彻南巡,至此作枞阳盛唐之歌。东汉末三国时,市西皖口(今山口镇)为孙权督兵和诸葛亮屯所。南朝陈永定三年(559)筑城栅,唐武德时为皖阳县治。地处东郊的长风沙,唐代已是长江下游知名的舟船停靠地,北宋建隆元年(960)置长沙风镇。北宋熙宁八年(1075),在今市境置同安监,铸铜钱。至安庆建城前,境内已建有三祖寺、三城寺、宝善庵等寺庙,有冶炼等手工业和商业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集镇。 图1 安庆城市形态演变 南宋嘉定十年(1217)金兵南下,安庆知府黄干在盛唐湾宜城渡之阴(今旧城区)筑城垣,以备战守。绍定四年(1231)又加以修筑。景定元年(1260),为防御蒙古军,沿江制置大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8076)资助 - 1 -

- 2 - 使马光祖复筑城墙,奠定了城市基础。城墙以砖石包砌,周长“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基宽七尺,顶宽三尺半。设城门5座:东枞阳门、东南康济门、南盛唐门(后称镇海门)、西正观门(又称八卦门)、北集贤门。 元代城墙增高二丈六尺,东、北、西3面建有护城壕,深一丈。清顺治七年(1650),重建城垣,砌城垛758个,增建炮台、火药房、窝铺等设施。至清代中期,除城外围建有一些寺观外,城市建设几乎集中在城墙范围内进行,城市显单一紧凑块状形态,此时城市规模很小,仅2.7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处于明显的点状形成阶段(图2)。清代后期,城市规模开始扩张。同治元年(1862),因西门外长江和皖河在此接流,水路交通便捷,民舟大多汇集于此,遂在古城西部加筑一道月城,辟金保、玉虹两城门(图3)。光绪二十年(1894),在金保门南增辟同安门。城内面积2.7平方公里,加月城面积共约3.67平方公里。 图2 清道光安庆城池图 图3 清同治安庆城池图 1853到1862年,太平军和清政府军在安庆反复战斗,安庆社会陷入长期动荡时期。财富、人民的巨大损失长期阻碍了安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腹地的物产和经济潜力也不能与皖南诸府县相比,况安庆连同周围府县已被纳入芜湖市场贸易圈的集散范围。因此,安庆虽被列强划为通商口岸,但将其正式辟为商埠的要求并不十分迫切[1]。这种状况,影响着安庆近代经济的发展步伐。 民国时期随着沿江防洪堤的修建,怀集路通东,以及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格局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于西部和南部受长江、皖河、凤凰山、狮子山等阻隔,没有发展空间,城市以怀集路和华中路及长江为伸展轴,向北和东两个方向发展。城市处于轴向延伸阶段,呈星状形态。但直到1949年解放初期,安庆城区范围变化不大,城内房屋多为清代建筑,以多进天井式布局最为典型;数百条街巷狭窄弯曲,起伏不平,素有“九头十三坡”之称;宽达八九米的干道有5条,共约4公里。 1.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时期 解放初期,安庆的经济和社会面貌迅速恢复,195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96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1949年的3倍多。 “一五”计划时期,由于财力有限,城市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和新工业区的建设。安庆市盲目拆除了旧城墙及5座老城门,城区建设逐渐向北、向东拓展,北部石化总厂的建设成为重点。旧城区的建设只能按照“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充分利用原有房屋、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和局部的改建或扩建。虽然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利用旧城,一再降低城市建设标准,压缩城市非生产性建设,致使城市住宅和市政公用设施不得不采取降低质量和临时处理的方法来节省投 资,为后来的旧城改造留下了很多隐患。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第23卷第3期 V o l .23N o .3200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A rch 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Ξ 王媛1,王柬罡2,崔海鹰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2.青岛市公路管理局,青岛266101;3.青岛市李沧区房产管理二处,青岛266100) 摘 要: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 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 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关键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2098.1 城市形态是城市总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则是指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总体层次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它包括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空间形式、空间规模等直观的物质环境表现,它的演变具有时间系列的动态过程.只有把握住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1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秦汉时期——最早的广州城. 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从任嚣建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15年的历史了[1].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 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南越都城的建设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见图1)[2].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示意图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土著 民族在接受较高文化的影响中,而逐渐“汉化”和发展起来了.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南 齐书,州郡志上》有云:“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 民户不多,而狸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所以当时的 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 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向北扩展,所以历史上也称步骘 城.而广州的正式定名应在三国孙吴时代. 2 隋唐南汉城市空间形态 隋唐南汉——广州城的开元盛世. 隋初经济一度发展,因而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 通南北交通,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 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Ξ收稿日期:2001-10-30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城市生态空间演变规律及调控机制_以南京市为例

第28卷第5期2008年5月生态学报ACT A ECOLOGI CA SI N I CA Vol .28,No .5May,2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55) 收稿日期:2007210208;修订日期:2008201215 作者简介:陈爽(1968~),女,湖南湘潭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生态及生态规划研究.E 2mail:schens@niglas .ac .cn Founda ti on ite m :The p r 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SFC (No .40571055) Rece i ved da te:2007210208;Accepted da te:2008201215 B i ography:CHEN Shuang,Pr ofess or,mainly engaged in the urban ecol ogy and ecol ogical p lanning .E 2mail:schens@niglas .ac .cn 城市生态空间演变规律及调控机制 ———以南京市为例 陈 爽1,刘云霞1,2,彭立华1,2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长三角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大城市向外扩张及郊区城市化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空间的加速扩展,在政府干预下,生产、生活性用地与生态性用地间表现出复杂的双向流动特征。鉴于生态性用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服务功能,以及人文因素在解释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重要意义,有必要针对人类干预下的城市生态性用地时空和质量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利用1986、1996、2002年T M 影像解译的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南京市城生态空间数量增减和质量变化,从经济发展阶段、宏观政策环境和城市扩展规律等方面分析变化的驱动力,揭示政府干预下生态空间的结构和功能演变规律,并提出生态空间保护对策。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生态空间面积总体保持平衡,其中绿色空间有所增长,蓝色空间有所下降;(2)生态空间的服务功能下降,景观格局上总体呈现破碎化、人工化趋势;(3)空间分布上,城市扩展前缘的主城区生态空间数量和质量下降严重,而属于城乡交错地区的都市发展区在退耕还林和农业经济结构变化等影响下生态空间数量有所上升,水面及洲滩湿地等高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空间消失或蚕食,造成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研究发现,简单的面积指数难以控制生态空间的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空间保护必须依靠政府的多方面干预和调控行为。研究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策略研究内容。 关键词:生态空间;演变;城市扩展;土地利用;南京 文章编号:100020933(2008)0522270209 中图分类号:Q149,X826 文献标识码:A D ynam i cs of urban ecolog i ca l space evoluti on and poli cy respon ses:a ca se study of Nan ji n g C ity CHE N Shuang 1,L I U Yun 2Xia 1,2,PE NG L i 2Hua 1,2 1N 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L i m nology,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N anjing 210008,China 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 100039,China A cta Ecologica S in ica,2008,28(5):2270~2278. Abstract:Since the late of 1990s the urban space has increased fast in the Yangtze R iver Delta due t o both the central city ′s extension out w ard and urbanizati on in the suburban of metr opolitan areas .The rap id urban expansion has changed land use /cover,while a lot of land use policies of nature conservation have also been i m p lemented t o di m inish the ecol ogic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changes .For these t w o opposite p rocesses the ecol ogical s pace perfor m ing high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 has co mp licatedly varied .The variati on should b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with emphasis on human fact ors .Based on the land use data inter p reted fr om T M i mages of Nanjing in 1986,1996and 2002,in this paper we first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area and quality of ecol ogical s paces during the rap id urbanization since the open policy,then p robed into the driving forces in aspects of econom ic development,national policies and urban expansion patterns .Further more,after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