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榆木蠹蛾药效试验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榆木蠹蛾药效试验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榆木蠹蛾药效试验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榆木蠹蛾药效试验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榆木蠹蛾药效试验[摘要]:选用吡虫啉(20%可溶性液剂)、30%氯胺磷乳油、50%久效磷乳油三种高效农药,打孔注药防治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 通过解析抽样调查,对胸径5-20cm的林木防治效果明显,试验表明50%的久效磷乳油1:2的浓度防治效果显著。施药后第30天,死亡率为75.4%,防治效果达到70.5%,施药后第40天,死亡率为80%,防治效果达到78.7%。

[关键词]:打孔注药防治榆木蠹蛾

中图分类号:q969.42+4.2 文献标识码:q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0274-01

榆木蠹蛾是引黄灌区和干旱沙区危害白蜡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榆树、柳树、杨树、刺槐、国槐、白蜡等树种,以幼虫钻蛀树木的枝、干及根茎部危害,往往将根、茎蛀成蜂窝状,可导致树势衰弱,根部腐朽及整株死亡。近年来该害虫对我区的防护林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寄主树种面积已达5.3万亩,惠农区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内或根部越冬,成虫5-8月发生多产卵于枝、干伤疤及树皮裂缝处,排列成块。6月中下旬为卵孵化盛期。常十多头小幼虫群集钻入树皮,在韧皮部及边材危害,稍大一点即蛀入木质部,把木质部表面蛀成不规则的坑道,即在此越冬,翠年春季,越冬幼虫蛀入木质部筑成宽纵隧道,再度越冬,直到下年5月上中旬,幼虫在羽化孔的附近化蛹羽化。

目前,在惠农区发生面积约在0.5万亩以上,其中,惠农区尾

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C卷

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35题;共70分) 1. (2分)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A . 温度 B . 湿度 C . 光 D . 周围的环境 2. (2分)(2018·邵阳模拟) 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的生物特性为() A . 新陈代谢 B . 生殖 C . 遗传变异 D . 进化 3. (2分) (2017七上·当涂期末) 小明和同学们一起探索鼠妇的生活环境,他们记录了各中环境中发现的鼠妇的数量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 . 阳光充足 B . 阴暗潮湿 C . 空气新鲜 D . 高温干燥 4. (2分)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需要对大小不同的花生果实进行取样,你认为取样方法最佳的是() A . 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30粒 B . 在大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 C . 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1粒 D . 在大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粒较小的 5. (2分) (2015八上·莘县期末)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 . 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 . 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 . 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6. (2分)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属于() A . 竞争关系 B . 合作关系 C . 捕食关系 D . 寄生关系 7. (2分) (2017八上·宁津月考) 下列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能量是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 B . 只有10%—20%的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C . 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D .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 8. (2分) (2017八下·仙游期中)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湿地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河流生态系统 9. (2分) (2016七上·岳阳期中) 某同学用放大5倍的目镜与1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 . 50倍 B . 10倍 C . 15倍 D . 5倍 10. (2分) (2017七上·夏津期中) 实验显微镜对光的正确顺序是() ①选择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只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A . ⑤①②③④ B . ⑤②①③④

苹果蠹蛾防治技术

苹果蠹蛾防治技术 1.农业措施。在果树休眠期,彻底刮除果树主干和主枝的粗皮、翘皮,清除地面残枝落叶,集中深埋;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取果实套袋的办法阻止该虫蛀果为害。 2.物理措施。4月-9月,每30亩果园安装一盏杀虫灯诱杀成虫;在苹果蠹蛾幼虫脱果期,用柴草、麻袋片等缠绕果树主干或主枝分叉处,并定期清理销毁;也可采用在主干涂抹粘虫胶的方法,粘杀苹果蠹蛾幼虫;对疫情发生特别严重(平均蛀果率大于30%)、管理松懈的果园要采取砍树或高接换优等措施,控制苹果蠹蛾繁殖危害。 3.生物措施。对于苹果蠹蛾零星发生且危害较轻的区域,可于苹果蠹蛾成虫期,直接利用性信息素和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诱捕器设置密度为2-4个/亩;在果园面积大于50亩、虫口密度较高的苹果蠹蛾连片危害区,采用迷向防治法,即在性诱捕器第一次捕获苹果蠹蛾成虫之后,在果树树冠的中上部通风较好的枝条上悬挂苹果蠹蛾迷向条,阻断成虫交配,降低产卵量。 4.化学防治 (1)关键时期:由于第一代幼虫的发生相对比较整齐,更容易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务必要落实好第一代幼虫的化学防治措施。根据我县苹果蠹蛾实际发生情况,苹果蠹

蛾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在5月中旬,在此时期内务必做好第一轮化学防治。 (2)喷防农药:可用3%阿维·高氯乳油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克/升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交替均匀喷雾。 (3)化防要求: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展两轮次统防统治,每轮防治应连续喷药2-3次,间隔期12天左右,尤其要加强房前屋后、弃管果园等防控死角和盲区的防治。在第一轮化学防治期,开展“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树”的大规模统防统治工作,确保第一轮化学防治取得实效。

木蠹蛾类诱芯使用说明

木蠹蛾类诱芯使用说明 尊敬的用户: 欢迎您使用本公司生产的昆虫信息素引诱剂(诱芯)及配套诱捕器。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或在植保(森防)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 原理: 性信息素是由昆虫性腺分泌并释放出来的一种活性物质,可以引诱同种异性昆虫前来交配。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科技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进行诱捕昆虫。该产品为性信息素,诱捕雄虫。 适用范围:适用于沙棘木蠹蛾、小木蠹蛾、沙蒿木蠹蛾、芳香木蠹蛾等 诱捕器类型:三角形诱捕器、船(屋)型诱捕器。 例如,配套用三角型诱捕器即可诱捕大量害虫。胶片面积25cm*17cm,每套诱捕器配四张胶片、一根悬挂铁丝(约60cm)、一根悬挂诱芯铁丝(约18cm)。 屋型诱捕器诱捕胶片面积大,可诱捕更多害虫,配件包括诱捕上、下板,、粘胶片(两对,胶片面积为35 * 25公分)、2根悬挂铁丝(90cm一根,15cm一根)和1对黑色支撑管。 诱芯名称:特制的袖口式缓释橡胶塞,内装有对应的各害虫信息素诱液(诱芯)。 诱芯及诱捕器使用说明: 配套三角形诱捕器: 1. 将三角形的材料全部取出。每套诱捕器配四张胶片、2根扎带环、一根悬挂铁丝(约60cm)、一根悬挂诱芯铁丝(约18cm)。每套诱捕器配一个诱芯使用。 2、将三角形诱捕器按折痕折叠,有2个圆孔的一边压住有3个圆孔的一边,两端圆孔对齐,并将两端的圆孔用扎带锁住,形成三角框架。再用悬挂铁丝(70cm)的两头固定在扎带的两个悬挂环上,然后将悬挂诱芯的铁丝(18cm)一端固定在三角形诱捕器中间的圆孔,另一端穿上诱芯,诱捕器固定好后,将胶片插入,诱芯距离底部胶片1cm。 配套屋式诱捕器:根据诱捕器按照说明安装使用。 3、该诱芯是液体滴定在橡胶塞内,密闭保存,低温存放,使用时取出穿在铁丝(约18cm)的一头。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来操作。 4、将安装好的诱捕器,需要重点监测区域的每天要有人登记诱虫数量,其它每隔7-10天检查一次。 5. 参考用量:监测用每公顷1套,防治用每亩3套。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6. 诱芯悬挂参考时间:例如芳香木蠹蛾北京二年1代,越冬代5月中下旬出现成虫,提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

除草剂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施药技术探讨 田间药效试验是我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除草剂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施药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对喷雾设备的要求、施药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施药时的天气状况等。小区药效试验的技术关键是施药方式方法,因为不同的施药方法在作物上的药液沉积量和药剂分布状况有很大差异,必然会对药效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会使药效的评估发生明显偏差(屠豫钦,1993)。 除草剂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施药技术的问题 1施药设备不完善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主要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这也是目前我国占绝对地位的喷雾机械。据统计,1996年,我国共有喷药器械484.7万架,其中80%以上是小型背负式喷雾器(傅泽田,祁力钧,王秀,2002)。受国内对喷雾器生产和开发情况的影响,手动喷雾器几十年来一直变化不大,主要是以工农-16型为主,尤其是雾化部件也只有一种切向涡流芯喷头,这种情况造成了许多问题(袁会珠,齐淑华,杨代斌,1998;屠豫钦,2004)使用者面临最普遍的问题是喷雾器的质量不过关,使用中存在着跑冒滴漏的现象,另外喷嘴型号不全。最近两年,北京、山东、河北都有新型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问世,在加工质量和选材方面有所改善,但可供选择的喷嘴类型仍然较少。此外,这些改进后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普遍不具有压力表和稳压器,只能通过手动摇杆来控制喷雾压力,这样不能把压力很好的控制在某一具体的数值,使得输出的流量不稳定。 2喷嘴的选择不当 国内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大都配有空心或实心锥雾喷嘴,也有配扇形喷嘴的。但问题是可供选择的喷嘴型号范围较小,而有些使用者对农药应用技术的了解有限,往往是不论针对作物的何种生长时期,用何种除草剂,自始至终就用同一个喷嘴。喷洒苗前除草剂为尽量避免飘移,可选择流量大一点的喷嘴,苗后除草剂的喷洒要考虑药液的均匀度和沉积率,可选择流量小的喷嘴。 3不重视施药时的气象条件 药剂能否很好的沉积,与施药时的天气情况密不可分,包括施药时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当施药时温度超过27℃时,易引起药害或造成飘移、挥发而降低药效,温度低于15℃时也易产生药害(王险峰,关成宏,2001)。白天有太阳直射时,湿度较低,笔者曾在施药季节于哈尔滨市郊做过测试,在上午9点30分和下午4点时田间实际相对湿度只有20%左右,特别不利于除草剂的喷洒。风速过大容易产生雾滴飘移,既不能保证正在喷洒小区的药效,而且飘移的药液有可能落到邻近的小区内,这对小区试验药效评价尤为不利。 4行走速度和喷液量的控制不严格 小区试验是要求将少量甚至微量的农药准确无误地施用到单位面积小区上。人们通常在施药前计算好了单位面积小区所需的药量和喷液量,但对行走速度没有在田间进行实际测量(且每次施药前都必须重新测量,即使是长期的同一施药者),造成了药液的剩余或缺少,这些都影响药效的评估。也有施药者为了能使得药液分布均匀,放慢了行走速度,这样喷液量也就加大了。而过去传统的大容量喷雾往往往往造成了药液滴淌(draining)和滚落(running off),沉积率较差(屠豫钦,1993;袁会珠,1999)。喷液量并非越大越好,每公顷200L即可满足农艺要求(袁会珠,1999;王险峰,2002),加大喷液量也不可能解决干旱的问题。施药技术规范化 “硬件”的选择 小区药效试验要尽量选择质量好、精确度高的喷雾器,最好具有稳压装置或带有压力表,压力可调最好,而要避免选择那些在药液少量的情况下压力不足、喷不彻底的手动喷雾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 协议备案号: 试验样品封样编号: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年度]) 农药类别:杀虫剂 试验名称: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总负责人:[签名] 技术负责人:[签名] 参加人员: 报告完成日期: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E-mail: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 试验名称: 试验作物: 防治对象: 供试药剂: 施药方法及用水量(拌土量): 试验结果: 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 使用方法: 安全性: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目的]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对象和拉丁名]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作物,品种名称] 2.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 [单击此处键入小区耕作、环境条件或设施栽培条件]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 试验药剂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药剂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 3.1.2 对照药剂 [单击此处键入对照药剂商品名、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3 药剂用量与编号 3.2 小区安排 3.2.1 小区排列 [单击此处键入小区排列方法(田间小区分布图或表)] 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或植株数:[单击此处键入小区面积或小区植株株数] 重复次数:[单击此处键入重复次数]

3.3 施药方法 3.3.1 使用方法 [单击此处键入详细使用方法,应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适应] 3.3.2 施药器械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器械类型、操作条件] 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次数、施药时期或作物生育期及虫害发生阶段] 3.3.4 使用容量 [单击此处键入实际公顷用药液量或用药倍数] 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防治其它病虫害药剂施用准确数据]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 气象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当日及试验期间气象资料概要(详见气象资料表)]4.1.2 土壤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土壤资料] 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时间和次数] 4.2.2 调查方法 [依据《准则》的调查方法,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 4.2.3 药效计算方法 [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药效计算方法或公式] 4.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单击此处键入是否有药害,如有记录药害类型和程度,或对作物有益影响]4.4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根据试验协议要求,键入调查方法及结果(每小区产量以kg/hm2表示)]4.5 对其他生物影响 4.5.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单击此处键入对其它病虫害有益或无益影响] 4.5.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单击此处键入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5 结果与分析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新株的毒力测定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新株的毒力测定 摘要在甘肃省张掖市试验场李家园,通过收集,研磨感染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GV)的幼虫尸体得到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悬浊液,提纯悬浊液得到CpGV原液。将原液稀释至四个浓度梯度:1?105PIB/ul、0.5?105PIB/ul、0.25?105PIB/ul、1.0?104PIB/ul。用沾过不同浓度的苹果块喂食苹果蠹蛾幼虫,经五天左右幼虫大量死亡。校正死亡率最低是13.11%,最高的是78.23%。在与病毒的浓度对数和校正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2.63x-11.95的该LD50为3.43?104 PIB/ul。 关键词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毒力测定新毒株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一种蛀果类害虫, 属鳞翅目Lepidoptera 卷蛾科Tortricidae,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梨、桃、杏、石榴、核桃等果树[1],使果品质量下降。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在全世界除韩国、日本外的苹果产区均有分布。在欧洲,未防治的苹果园,苹果蠹蛾危害率达到95%以上,成为当地危害苹果最重要的害虫。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省张掖市以西等地[2?5]。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GV)40年前发现于墨西哥[6],初期在加拿大与美国有所发展。直到2001年只有美国使用CpGV防治苹果蠹蛾,2003年以后才在美国大量生产[7?9]。目前,各国均致力于CpGV的应用研究。但在我国尚无有关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新株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收集被感染幼虫尸体,研磨、分离、提纯、镜检等过程,确认发现CpGV新毒株。并通过室内实验测定其毒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的收集、分离与提纯 在甘肃省张掖市试验场苹果园发现被感染致死的苹果蠹蛾幼虫,经收集、研磨和镜检,发现一种致死因子是颗粒体病毒。经扩毒,收集、研磨、提纯得到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原液。 1.2试虫来源 实验用虫采集于新疆喀什市疏勒县一荒废的苹果园内,在第一代幼虫三龄高发期采摘大量有虫果,剥出幼虫后进行饲养。选取三龄幼虫放到1.5ml离心管内,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9种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 1、双条杉天牛 ⑴加强杉、柏木调运管理,严格检疫。对伐除的枯死木采取主干剥皮后水中浸泡的处理方法,浸泡时间最少1个月以上。同时,烧毁截下的树干树枝,或将砍伐下的被害木归垛,集中用澳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每立方米20~30克和12~15克,分别熏蒸24小时和72小时。 ⑵加强营林措施。定期施肥、浇水,及时排涝,除草、松土,复壮树势,提高自身抗病抗虫力。 ⑶涂白。在冬春季节用涂白剂将树干3米以下部位涂刷1遍,阻止成虫产卵。 ⑷喷干。每年4~5月份,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树干,杀灭初孵幼虫。 ⑸诱集。3月份在树冠下堆放柏树枝及柏树皮,引诱成虫在此产卵,于4月中旬以后移走堆放物,集中烧毁,消灭虫卵。 ⑹涂干。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树干下部的老粗翘皮刮20 ~30厘米宽,然后涂40%氧化乐果5倍液,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半月后揭开再涂1次,杀灭初孵幼虫。 ⑺注药。6月份幼虫蛀入木质部内,用注射器向虫孔内注40%敌敌畏2~5倍液,注后用棉球塞虫孔。 2、柏肤小蠹 ⑴加强检疫,严禁调运虫害木,发现虫害木要及时进行处理,

以防止蔓延扩散。 ⑵及时清除风倒木、风折木、枯立木。 ⑶伐除严重虫害木,熏蒸处理,压低虫口密度。 ⑷幼虫期,采用内氧化乐果乳剂与柴油混配涂干。 ⑸成虫扬飞侵入盛期,树干喷洒扑杀净乳剂。 3、光肩星天牛 ⑴对林分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木对害虫的抵抗力。 ⑵林地周围适当栽植露伊莎杨或复叶槭作引诱树,引诱成虫前来取食和产卵,然后集中捕杀或喷洒农药杀死成虫。 ⑶当年第一批天牛羽化出孔时,用8%绿色成雷300~400倍液,喷洒在地面以上树干、大枝和其他天牛成虫喜出没之处,以树皮微湿为宜,忌阴雨天喷雾,若施药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⑷幼虫期,用50%杀螟松乳剂2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200倍液喷树干杀死初龄幼虫;用上述农药或久效磷100倍液注入虫孔,或用磷化锌毒签插虫孔等,均可杀死大龄幼虫。 4、桑天牛 ⑴加强检疫;营造混交林;搞好桑园、果园、毛白杨林地的合理配置,进行隔离。 ⑵冬季或春季修枝防治卵及初孵幼虫。 ⑶成虫羽化期利用林地周围桑树丛人工捕杀成虫或喷洒化学杀虫剂毒杀成虫。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而: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1.1、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2.2、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2.3、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4、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2.5、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 ?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2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

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己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而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对试验精确度要求高、 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小的试验,重复次数可多些,否则可少些。通常情况下,要求把试验误差的自由度控制在10以上,即(处理数-2)* (重复数-2)>10o 一般每个处理的重复次数以3-5次为宜。大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可不设重复。 4?釆用随机区组排列 为使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于每小区机会均等,那么在每重复内设置的各种处理只有用“随机排列”才能符合这种要求,反映实际误差。例如某种药剂药效好坏究竟是由于其所在小区病、虫密度不均匀,还是药剂木身的原因,就不容易判别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试验地按重复次数划分为数量相同的区组(即重复),再将每一区组按处理数目划分小区(包含药剂处理和对照区),然后将每种药剂在区组中随机排列,即每种药剂在区组中仅出现一次。用随机区组和重复组合,试验就能提供无偏的试验误差估计值。 5 ?小区面积与形状 小区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是相当重要的。小区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病虫草害的生物学特性和试验目的而定。一般要求: 5.2、差异较大的田块,小区面积宜大一些。 5.2、凡植株高大、株行距较大的作物,单位面积上株数较少的作物,种植密度小的作物小区而积可大些,反之可小些。 5.3、活动性强的害虫,小区面积宜大些;活动性较差的如蜗虫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柑桔贮藏病害是柑桔采收后存放期的主要病害,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了确定防治柑桔贮藏期病害药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测试药剂对柑桔贮藏病害的效果及对柑桔品质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乃炽、吴新平、顾宝根、朱庆华。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柑桔贮藏病害: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黑色蒂腐病( Diplodia natalensis),褐色蒂腐病(Phomopiscitri )药效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柑桔仓库贮藏期杀菌剂防治柑桔贮藏病害登记用药效试验及药效评价,其它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柑桔贮藏期病害。试验作物为柑桔采收后的果实。选择贮藏期易感染病害的柑桔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环境条件试验用果来源必须相同,果的大小及品种的特性必须是相似的,清除带有病疤的果和机械损伤的果,把供试果洗净,待处理。试验期间,试验用果的贮藏条件必须一致;在冷贮藏情况下,要考虑品种的特点,使贮藏条件保持最适宜状态。 试验可以在不同地区及不同季节进行(秋天、冬天、夏天),也可在不同年份对多品种进行试验。试验时,不同处理的果要分开存放。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 试验药剂注明药剂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定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 3.1.2 对照药剂对照药剂须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 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 3.2 试验安排试验药剂,对照药剂、空白对照处理于仓库随机排列。每一处理,常温贮藏为100―200果,冷藏为400―500果,重复4―5次。 3.3 施药方式 3.3.1 使用方法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一般是浸渍、熏蒸及喷淋处理后单果和大包装隔离贮存。 3.3.2使用器械若喷淋,选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喷孔口径)的全部资料。施药应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

内蒙古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案

内蒙古常见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案 1、草地螟 草地螟为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等35科200多种植物。在内蒙古地区7盟市42个旗县均有发生,农田及周边草滩发生面积就有200万亩。 绿色防治措施: 草地螟的绿色防治主要有草地螟诱捕器、植物源农药氧苦内酯等。 草地螟诱捕器主要用于草地螟成虫的监测,可有效监测其发生动态变化,指导农户准时利用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不仅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减少污染等。 依科曼利用昆虫性诱剂技术,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无数次田间试验,在仿生学以及高分子材料学等基础上,研发了草地螟诱芯。本产品用于虫情测报结果精准,用于害虫防治效果显著,且不伤害益虫、对人畜环境安全,是有机和绿色种植下害虫防治的理想选择。 2、玉米螟 玉米螟为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在内蒙古地区近年来发生日益严重,发生面积约3100万亩次。在全区9个盟市38个旗县均有发生,尤以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最为严重。 幼虫咬食叶片降低其光合效率;蛀入雄穗后导致其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绿色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绿色防治方法主要有玉米螟诱捕器、玉米螟迷向丝和植物源农药等。 玉米螟诱捕器主要用于玉米螟成虫的监测,可有效监测其发生动态变化,指导农户准时利用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不仅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减少污染等。 玉米螟迷向丝利用昆虫交配干扰技术,干扰其正常交配繁殖,控制其下一代害虫发生与为害,大面积长期使用可有效降低其发生与为害。 依科曼利用昆虫性诱剂技术,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无数次田间试验,在仿生学以及高分子材料学等基础上,研发了亚洲玉米螟诱芯。本产品用于虫情测报结果精准,用于害虫防治效果显著,且不伤害益虫、对人畜环境安全,是有机和绿色种植下害虫防治的理想选择。 3、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食性比较单一,主要为害大豆。在内蒙古地区发生面积有50万亩,主要发生在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

林业病虫害

陕西主要病虫害 陕西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陕西省是我国林业病虫害多发省份之一。经过多年的普查、研究,目前已知的森林病虫害种类有1 388种,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40万hm2左右,约占有林地面积的7%。陕西省可造成灾害的林业生物灾害种类就有80余种,主要有红脂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松毛虫、杨树天牛、杨树食叶害虫、美国白蛾、松针蚧、松叶蜂、草履蚧、沙柳木蠹蛾、春尺蠖及经济林病虫害等。病害类主要有杨树溃疡病、泡桐丛枝病、枣疯病、松落针病、板栗疫病等。2003年最新公布的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有233种,在陕西省分布有132种,另外陕西省还分布有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14种。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亿元[1-3]。2陕西省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2.1自然因素陕西省现有森林面积约767.53万hm2,其中人工林约323.76万hm2,占42%。人工纯林的大面积增加,为森林病虫大发生提供了广阔的食料资源。林种结构不合理,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林分质量低,抗逆能力差,病虫害极易传播蔓延,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 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2011年发生情况 一、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2011年陕西省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种类114种,共计624.8万亩(轻度472.39万亩,中度110.67万亩,重度41.74万),同比增加21.19万亩,其中:病虫害发生面积449.71万亩,林地鼠兔害发生面积175.09万亩。年初预测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650万亩,测报准确率为95.97%;成灾面积65.48万亩,成灾率控制在4.1‰,全面完成国家林业局下达的控制指标(成灾率5.5‰,测报准确率88%)。 (一)森林病害 全省病害发生面积28.13万亩,同比增加2.01万亩。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10037亩,其中:柞水县9674亩、山阳县246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4668686.html, 小蠹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作者:李守贞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小蠹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范围,概括了小蠹虫的危害症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蠹虫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措施,以期为小蠹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蠹虫;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7-0098-01 小蠹虫危害性较大,而且传播速度极快,主要为害果树橡胶树等,一旦植株叶片受害,树木会逐渐枯死,严重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有关人员应给予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小蠹虫。 1形态特征 在我国,常见的小蠹虫主要有2种,即橡胶材小蠹虫与铲尾小蠹虫。橡胶材小蠹虫的卵椭圆形,呈淡黄色,卵块通常由8~15粒卵构成;幼虫从卵中孵化后,为白色,随后变成褐黄色,胸节处长有5根茸毛,腹节上长有8根茸毛;化为蛹时为黄褐色,有翅膀向斜方伸展出, 羽化前翅上有8个黑点;长成成虫后,身长为2.7mm,短圆形,黑色带有光泽,触角为黄褐色,触角的节,上分布有茸毛,前胸背板向外凸起,前半部有鳞片,后半部有小圆点,列部较宽,其中有小刻点,足呈黄褐色,腹部末节处有4根刚毛"。铲尾小蠹虫属于鞘翅目昆虫,成虫长可达4mm,长圆形,全身为红褐色,后端是黑色,带有光泽,头部为圆形,与身体呈竖直状,中央较短,表面有网状,在触角上分布有茸毛,触角的末尾部分为椭圆形。铲尾小蠹虫通常在橡胶、合欢等树体上寄生,通常危害植物的树干部分,而且是木质外露的部分2。 2生活习性 小蠹虫的生活世代不明,每年春、秋季,小蠹虫数量最多,在外活動比较频繁,主要以成虫为害寄主,每年通常发生2代。在寄主枝干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现一些虫洞和成虫,这是由于小蠹虫的生活史有重叠情况。一般情况下,小蠹虫先从树干部位开始危害,随后树体便会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 Pesticide- 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Fungicides against anthracnose of citurs 前言 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制定了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但是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却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故此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本标准。 柑橘炭疽病是我省柑橘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确定防治柑橘炭疽病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柑橘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农药管理局)。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钟玲、王希、洪豹元、舒宽义、黄向阳、何益民、王旭明、曾敬富、张晓阳、孔学梅、徐小明。 本标准由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农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炭疽病。 试验作物为柑橘,选用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及树龄。 2.2 环境条件

【水印已去除】2019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2019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如图是观察洋葱衣皮细胞实验中的一些相关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5倍 B.制作临时装片盖上盖玻片时应与载玻片形成一定的角度 C.可以用碘液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到视野中央 D.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使图丙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2.(1分)江梅是梅花的一个野生种,唐代诗人杜甫在《江梅》诗中有“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的诗句,描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独天下而春的品格。下列与江梅的花属于同一植物结构层次的是() A.番茄输导组织B.番茄果肉细胞 C.番茄果实D.一株番茄 3.(1分)诗歌词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4.(1分)为了解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对金鱼存活时间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下面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鱼存活时间随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升高而延长 B.为了节省经费,在每个实验组中加入1条金鱼也可以得到上述实验结果 C.只要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不高,对金鱼存活时间就没有影响 D.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越高,金鱼存活时间越短。说明废旧电池污染物影响金鱼生存5.(1分)航椒3号种子在小明的花盆中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这些生长过程都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做基础,其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是()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受精作用D.呼吸作用 6.(1分)大白菜外层叶片光照充分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光照不足显黄色;切开见光后,中心叶片也会逐渐变成绿色。能解释以上事实原因的是() A.中心叶片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B.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休 D.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7.(1分)心脏病发作的爷爷因萌萌及时喂药,脱离了生命危害。药物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SN-T 1120-2002 苹果蠹蛾检疫鉴定方法

苹果蠹蛾检疫鉴定方法 Method of 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for Codling moth (Cydia pomonella L.) SN/T 1 120—2002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光华、范伟功、严钧、柴燕、依米提、张红。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境植物检疫中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果(苹果、梨、桃、杏、李、山楂、核桃、石榴等)中苹果蠹蛾的检疫鉴定。 2 原理 2.1 苹果蠹蛾 学名(Cydia pomonella L.),英文名(Codling moth),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 Walsingham)、小卷蛾属(Cydia hübner)。其成虫的形态特征与其他卷蛾种类不同,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征、形态学特征及寄主是本标准鉴定方法的依据。 2.2 苹果蠹蛾的传播 主要是靠幼虫、蛹或成虫随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近距离传播为成虫生理需要的迁飞,或靠风的力量迁飞。 2.3 苹果蠹蛾的习性 成虫将卵产在果实表面或树叶表面。幼虫孵化后从果实表面蛀进果实中取食,完成其幼虫发育阶段。幼虫发育成熟后从果实的蛀孔中爬出,在树皮下,落叶中及其他隐蔽地方化蛹。幼虫有相残习性和转果习性。蛹在隐蔽处发育成熟后,羽化为成虫。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翅脉 nervure 支持翅膜的似杆或似脉的构造。有Sc脉,R l-X脉,M l-X脉,Cu l-X脉,A l-X脉,其为分类的依据。 3.2 翅斑 speckle 由鳞片排列成的斑纹。在翅基部的为基斑,翅中部的为中带,翅靠外缘前端的为端纹。 3.3 产卵瓣 papilla analis 为雌性外生殖器最末端的一对带有许多毛的μ乳突。 3.4 前胸背板 bouclier 前胸节的上部或背面。其上着生的毛序、排列位置、长短及斑纹为分类依据。

苹果蠹蛾防治技术方案

附件3 苹果蠹蛾防治技术方案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亚科Olethrentinae、小食心虫族Grapholitini、小卷蛾属Cydia,主要为害苹果、梨、桃、核桃等仁果类、核果类果树,是此类果树的毁灭性害虫,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主要以幼虫蛀果为害,导致果实成熟前大量脱落或腐烂,严重影响寄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该虫主要发生在我国的新疆、甘肃等省、自治区。为指导各地开展苹果蠹蛾防治,控制苹果蠹蛾的传播危害,制定本方案。 一、治理对策 (一)总体思路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指导思想,依法开展检疫,防止苹果蠹蛾的传人和传播扩散。在适生区内,对寄主植物开展监测,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措施开展防治,积极扑灭疫情。在开展防治过程中,应主要采取诱捕、人工及生物等防治方法,避免使用化学药剂,严禁使用剧毒化学药剂。 (二)规划与设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苹果蠹蛾发生情况,制定苹果蠹蛾防治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苹果蠹蛾的发生情况、发生规律、环境状况等因素,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施工作

业设计。施工作业设计应遵循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原则,内容应包括本县级单位的地理状况、发生和危害情况、防治范围和面积、防治方法和措施、施工作业图(表)及施工说明书等等。 二、虫情调查 (一)调查范围 苹果蠹蛾的适生区为北纬23.2°-48.0°、东经75.1°-132.6°、有效积温在230日度的区域。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于该区域,应适时组织开展苹果蠹蛾的虫情调查和监测。其中人口密集的城镇、大中型水果交易市场或集散地周边地区3公里以内的该虫可寄生的果园、国道及主要省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该虫可寄生的果园、新疫情发生地周边15公里范围内该虫可寄生的果园作为重点调查监测区域。 (二)调查方法 1.成虫期调查 成虫期调查主要以诱捕器调查为主,即以诱捕到的苹果蠹蛾雄成虫数量来调查该虫的发生状况。具体方法如下: (1)诱捕器及诱芯的选用一般使用三角胶粘式诱捕器进行诱捕。诱芯的载体中空,由硅橡胶制成,每个重约0.3-0.5克。每个诱芯的性信息素含量不低于0.001克,纯度90-97%。成品诱芯应放置在密闭塑料袋内,保存于冰箱中(冰箱温度控制于1-5℃),保存时间不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要求

农药登记药效资料要求 (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药效的试验要求) 农药是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从整个农业病、虫、草、鼠害等的防治来说,应当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积极作用,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但今后或更长的时间里化学防治仍是起主导作用,据有关专家的估计,目前在防治有害生物的过程中,农药所起的作用的达70%—80%,而其它方法所起的作用占20%—30%,如不使用农药,就很难达到高产、稳产的要求。所以要不断研制新农药、新剂型,探索科学使用农药的新方法,新途径,克服农药使用中的缺点,以最大限度发挥农药的作用。一种农药是否可以用于生产,防治病、虫、草、鼠害,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试验,得到科学的试验数据才能确定。这部分资料必须由经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认证考核合格的单位和人员来完成。试验方法及内容必须按照已经颁布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如:GB/T17980.1—17980.50-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暂时没有标准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或常规方法进行。 一、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资料要求 在申请临时登记时必须要提交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资料,这部分资料包括药剂 对靶标生物的作用机理及致死中量LD 50(致死中浓度LC 50 )或抑制中量ED 50 (抑 制中浓度EC 50 )。这个数值是经过常规的生物测定试验后对数据进行生物统计得到的(生物统计可使用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完成)。 LD 50(LC 50 ):药剂使靶标生物死亡一半所使用的计量(或浓度)。 ED 50(EC 50 ):药剂使靶标生物抑制一半所使用的计量(或浓度)。 室内生物测定时杀虫剂一般可采用点滴法、浸渍法和喷雾法等;杀菌剂可采用孢子萌发试验法,生长速率测定法和扩散法等;除草剂可采用小杯法和盆栽法等。 二、田间药效的试验要求 田间小区试验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植物种类、有害生物、有益生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研究农药在应用上的各种效应,鉴别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的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对有益生物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影响,是综合评价农药的使用与推广价值所必须的步骤,是新农药室内试验过度到大田实际应用的中间纽带。为了正确评价一种农药,使药效资料符合农药登记的要求,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可比性,并要与国际上的试验方法取得一致,以便交流,田间药效试验应按着统一的试验程序,严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内容力求全面。试验单位和地点应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统一安排。 1)每一个新研制的农药、新剂型应在我国不同气候条件,具有代表性的耕作区完成两年以上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2)试验地选择:试验地是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最基本条件,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试验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壤类型、肥力基本一致,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一致,排灌方便的田块,并应记录灌溉的方法,时间及水量。不要将试验地选在树林、房屋、河流、池塘及大路边的田块。否则会影响试验的代表性。 3)试验作物和防治对象的选择:一般来说,新农药、新剂型在进入田间小区试验之前,基本掌握了它的试验作物和防治对象,为了获得理想结果,应选择敏感品系作物进行试验,创造和提供有利于防治对象发生的条件。也

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苹果蠹蛾,属鳞翅,小卷叶蛾科,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危害性害虫,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苹果蠹蛾的原产地为欧洲,在我国原发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幼虫能在果实内化蛹,为了杜绝传入内地,曾被农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对内检疫对象。1989年该虫从新疆传入甘肃敦煌市,后迅速扩展,到1992年已遍布全市。该虫主要以幼虫或蛹随果品、繁殖材料和运输工具传播。2003年首次传入甘肃高台,2006年扩散到甘肃山丹以西。 甘肃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 474m,年均气温7.30 °C,年均日照时数3 085h,气温年均日较差15.70 °C,年均降水量113~120mm,无霜期169d,气候干燥,绝对最高气温37.20 ℃,绝对最低气温-30 ℃,最大冻土深度1.50m。 苹果蠹蛾的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沙果、杏、海棠、桃等果树。以幼虫蛀果为害,一头幼虫往往蛀食2个或2个以上的果实。果园被害株率达40%以上,受害重的果园蛀果率可高达60%,往往造成果实未成熟便大量脱落,对果品质量和产量影响很大。 1形态特征 1.1成虫体长约8mm,翅展15~20mm。全体灰褐色并略带紫色光泽,雄虫体色比雌虫深。前翅臀角处有深褐色椭圆形大圆斑,内有3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5条褐色横纹。翅基部浅褐色,外缘突出略呈三角形,在此区内可见较深的斜行波状纹。雄虫前翅腹面沿中室后缘有一长条黑褐色鳞片,雌虫无。雌虫腹部较雄虫稍粗。 1.2卵略呈椭圆形,极扁平,长径1.10~1.20mm,初产时半透明,随着胚胎发育,中央呈黄白色。 1.3幼虫初孵化时白色,随着幼虫的发育,背面显淡红色至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4~18mm。多为淡红色,背面色深,腹面色浅。头部黄褐色。前胸盾片淡黄色,并有较规则的褐色斑点,臀板较前胸盾片色浅,上有淡褐色斑点。前胸气门前方毛片具毛3根,腹部末端无臀栉。腹足趾钩为单序缺环,有趾钩19~23根,臀足趾钩14~18根。 1.4蛹体长7~10mm,黄褐色。复眼黑色。气门缘片隆起。喙不超过前足腿节,雌蛹触角较短,不达中足末端;雄蛹触角较长,接近中足末端,中足基节显露,后足及翅均超越第三腹节而伸达第四腹节前端,第一腹节背面无刺;第二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