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23T10:13:18.6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作者:王祯毓(曾用名:王红玲)韩俊云

[导读] 马钱子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在风湿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痛以及麻木瘫痪等疾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学部 010010

摘要:马钱子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在风湿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痛以及麻木瘫痪等疾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为马钱子比较容易产生中毒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有许多限制,因此对其进行减毒增效实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马钱子的毒性、药理作用和通过制剂技术减毒增效的方法进行综述,为往后研究提供针对性的相关依据。

关键词:马钱子;制剂技术减毒增效;药理作用;毒性

马钱子主要分布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别名又称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等。马钱子在中医理论中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卷十八》,后来被《中国药典》收载。性味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于兴奋健胃,消肿毒以及凉血。主治食欲不振,四肢麻木,咽喉肿痛,瘫痪,痈疮肿毒,痞块等等。因大毒,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范围相对来说较小,因此许多医生在临床治疗中避之不用,大大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率[1]。

1 马钱子的化学成分

研究证明马钱子生物碱种类含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中士的宁为马钱子的主要成分,占其总生物碱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除此之外,还含有一部分马钱子碱氮氧化物、16-羟基-α-可鲁勃宁、伪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等等。非生物碱类主要成分为β-卡波林类、甾体以及萜类等等,除此之外还含有部分蛋白质以及脂肪油等。

2 马钱子药理作用

2.1 镇痛作用马钱子碱可以通过对患者脑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脑啡肽的含量进行提高来达到相应的镇痛效果,通过中枢以及外周这2个途径进行实现。马钱子碱单用的话,和吗啡一样,容易产生一定的镇痛耐受性。有研究资料指出,将此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推迟其镇痛耐受性时间[3]。

2.2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士的宁是马钱子的一种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能够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脊髓反射作为其刺激过程的开始。治疗合理剂量下的士的宁可以缩短神经冲动的反射时间,提高其反射强度,刺激呼吸中枢的兴奋感,同时能够增强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小剂量的士的宁还可以提高皮质兴奋过程以及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功能。

2.3 抗炎作用马钱子在临床治疗中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脊柱炎等治疗中,其在免疫性之类的疾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有研究证明马钱子碱能够有效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淋巴细胞功能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并且对正常机体免疫力无明显影响[2]。

2.4 抗肿瘤作用马钱子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应用于肺癌、大肠癌以及肝癌等治疗中,其抗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来实现的。马钱子成分中的士的宁以及马钱子碱能够对肿瘤细胞株形态损伤以及生长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并且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造血功能无明显损害[3]。

3 毒性机制

3.1 泌尿系统毒性机制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受马钱子影响可以产生一定兴奋作用,提高其平滑肌张力,使得其小动脉发生收缩,血压提高,肾小管上皮由于血氧缺失坏死,导致发生肾毒性,引发尿失禁以及血尿等临床不良反应。

3.2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机制士的宁剂量达到中毒剂量后即可对脊髓中枢交互抑制过程产生破坏,使得齿状回神经元发生过度的刺激兴奋,进而引发癫痫。早期中毒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恶心以及轻度抽搐、焦虑等,重度则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抽搐以及牙关紧闭等等。

4 制剂技术减毒增效的方法

为了提高马钱子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治疗安全性,在对其减毒增效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炮制过程中的规范化、配伍过程中的合理化以及制剂技术中的不断改进等这三方面。炮制方法主要有油炸、烘烤、麻黄炙、绿豆煮等等,配伍方法主要有通过对甘草、赤芍、桂枝、地龙、洋金花等进行配伍。制剂技术主要包括凝胶、超细粉体技术、脂质体等等。

4.1 纳米制剂主要有固体脂质纳米粒、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粒、脂质体、微囊等,其中固体脂质纳米粒主要通过通过乳化蒸发-低温固化的方法进行制备,该法制备的制剂粒径分布相对较窄,稳定性较为良好,体外释药具有较好的缓释疗效,能够大大增强马钱子碱和肿瘤细胞对抗的活性,有研究证明该制剂对马钱子的毒副作用进行降低,对肝脏器官还具有一定的靶向性[2]。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粒主要是通过设计合成一些针对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同时构建马钱子碱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释系统,从而对肝组织细胞的实际表面特性以及肿瘤细胞环境中的pH变化产生一定的响应,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降低马钱子的毒副作用,从而为线粒体靶点药物创建了一安全的载体平台。脂质体则主要是通过将药物进行包封形成微型小囊。因为脂质体在生物体里面可以被降解,没有毒性,能够当作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能够提高包封药物的实际透过能力,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由于马钱子碱的抗瘤功效,将马钱子碱制备为脂质体能够使其产生靶向性,能够大大减少给药剂量,同时能够提高药效部位的实际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微囊则是通过壳聚糖以及明胶来作为其囊材,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以及包封率。有研究指出,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在胃液中有相对良好的体外缓释作用,能够大大降低马钱子碱的实际释放速率,安全性较高[1]。

4.2 外用制剂主要有贴膏剂和凝胶剂。贴膏剂主要是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来对马钱子碱包合制备,该膏剂的体外透皮速率相对比较平稳,累积透率量也相对较高,并且羟丙基-β-环糊精对药物具有一定的控释作用,有利于平稳体内血药浓度。而凝胶剂有研究资料指出[3],可以通过用pH梯度的方法来进行制备马钱子碱囊泡凝胶,同时选取体外透皮促渗剂,一般加入3%氮酮的凝胶在体外透皮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5 结语

马钱子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具有较为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其毒性也不容小觑,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剂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载体不断被开发出来,恰当的载体对药物的代谢以及释放速度能够带来良好的改善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而实现增效减毒的目标,同时也可以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马钱子的临床应用一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5T14:18:18.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钟利 [导读] 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可增强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内江市医科学校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50例。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甲组采纳炮制前分档,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丙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甲组、乙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可增强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方法;临床疗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33-01 中药饮片是制备中药汤剂以及中成药的基础,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临床疗效,在具体的炮制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历史因素、科技水平因素等,科学、合理的炮制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1]。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特随机选定2016年4月—2018年4月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研究,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实训医院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50例。甲组女性22例,男性28例,年龄界限在28~70岁,平均年龄为(49.26±6.26)岁。乙组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龄界限在29~69岁,平均年龄为(49.33±5.29)岁。丙组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龄界限在30~68岁,平均年龄为(49.38±5.69)岁。三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1.2.1甲组水处理之后进行炮制前分档,将中药饮片浸泡30min,文火加热、武火煎煮,药液过滤并保存,上述操作重复2次,文火将药液加热浓缩至300ml,每日饮用2次,疗程2个月。 1.2.2乙组对中药级别合理分档,遵循水泡多润的原则,根据药量、季节等进行调整,采用指掐法、手捏法、穿刺法挑选,去除不合格的饮片,炮制合格饮片。对筛选出的饮片浸泡30min,文火加热、武火煎煮,药液过滤并保存,上述操作重复2次,文火将药液加热浓缩至300ml,每日饮用2次,疗程2个月。 1.2.3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疗程2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有效:临床症状可见显著好转,偶有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无效: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恶化迹象。前两者之和,除以总例数,即为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F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三组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总有效率:甲组、乙组、丙组的分别是76.00%、78.00%、96.00%,丙组的显著高于甲组、乙组的,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附表。 3.讨论 中药炮制是根据临床需求,调剂药材性质所需要的一种制药技术,我国不同地区,对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也不同,对于中药饮片的炮制,一直缺乏完善、统一的炮制工艺和衡量标准[3]。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也不同,因此取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同。中药炮制方法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药效,如果炮制方法合理,则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在净制、切制、炮制等环节中,采用高标准的炮制技术,可有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中药饮片的临床价值[4]。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很多,有水处理前分档、炮制前分档等,经过多个环节的炮制,饮片的药性以及成分均会发生变化,科学的炮制方法可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缓和药性,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中药中含有挥发油、微量元素、有机酸、生物碱等多种成分,通过炮制可有效改变药物的溶解度、浸出度等,转化或者溶解部分有效成分。因此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必须合理的掌握原料用量、炮制方法、炮制时间等,炮制之前必须进行水处理,可起到软化药材质地的作用,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淋法、润法、洗法等,在具体的炮制过程中,需要结合气候、温度、药材质地、大小等确定浸润时间,坚持少浸多润的原则,炮制前分档是保证中药饮片炮制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炮制前不分档,必定会导致炮制不及、炮制太过、不合格饮片、受热不均匀等情况发生。本文研究示:丙组的显著高于甲组、乙组的,P<0.05,具统计学差异。在冯云[5]研究中,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2.5%、75.0%、95.0%,C组的显著较高,P <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在中药饮片炮制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中药饮片首选的炮制方法,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采用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炮制,可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有效率,安全可行,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中药炮制学中关于炒制,毒性药材的炮制实体

试卷(炮制及毒性炮制) 姓名:部门: 时间:成绩: (试卷共计三大题,总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 1.炮炙方法有:炒(、、、、、); 炙(、、、、、);煅(、、)制炭(煅炭,炒炭);蒸;煮。 2.蜜炙:将净药材放入润药盆中,加入规定量的炼蜜水溶液,搅拌均匀,然后 加盖密闭,进行闷润分钟,使炼蜜水溶液全部被药材吸附。最后按照炒(炒黄)的操作方法,用文火把闷润后的药材炒至、后即可。炼蜜用量一般为药材量的。例如:黄芪、甘草。 3.浸泡半夏后的饮用水应在废水处理池中进行,达到标 准时再进行排放。 4.根据取适量的原药材倒入炒药锅中,炒至规定的要求。要求 装料为/锅/次或不超过炒药锅容积的。 5.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其中清半夏是用为辅料炮制;姜半夏是 用、为辅料炮制;法半夏是用、为辅料炮制。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醋炙法中,米醋的常用量为() A 10%~15% B10%~20% C 40%~50% D 20%~30% 2.酒炙时,一般每100公斤药物用黄酒:() A 10~20公斤 B 25公斤 C 25~30公斤 D 5~10公斤 3.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 A、5 ㎏ B、10㎏ C、10-15㎏ D、15-20㎏ E、10-20㎏ 4.炮制种子类药材多采用() A 炙法 B 炒法 C 煅法 D 煮法 5.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 3%~6% B 15% C 7%~13% D 25%以下

三、简答题(共27分) 1.28种毒性中药材目录。(14分) 2.法半夏的炮制方法。(13分)

不同中药炮制前后功效比较

常用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功效比较 中药入药前需要经过炮制加工才可入药,如莱菔子生升熟降,蒲黄生行熟止,首乌生泻熟补,川乌生毒熟减,苍术生猛熟缓,延胡索生效熟增,药物经过炮制加工可以减毒、增效、除杂,还可以缓和药性,达到其他目的。下面我把一些常用中药及其炮制后的功效归纳总结,以期对初学中医者更好的掌握和合理的应用中药有所帮助。 一、炒法 (一)清炒法 1.炒黄 决明子:生决明子清肝热,润肠燥,炒决明子平肝养肾,用于头痛眩晕。 莱菔子:生升熟降。生莱菔子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后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酸枣仁:生枣仁,治胆热嗜眠,炒枣仁治胆虚不寐。 薏苡仁:生的长于清热利湿,炒的健脾止泻。 火麻仁:生的通便,炒火麻仁补虚。 2.炒焦 山楂:生山楂活血化瘀,焦山楂消食除胀止泻,山楂炭止痢。 栀子:生栀子长于泻火。生栀子粉:外敷治扭挫伤痛。栀子仁:治热。栀子皮治表热。栀子连壳:清上焦热。栀子去壳:清下焦热。 炒栀子:清热除烦。焦栀子:适于脾胃虚弱者。栀子炭:凉血止血。 汁炒栀子:除烦止呕。 槟榔:生槟榔杀虫。炒槟榔:消食导滞,治痢疾里急后重。炒的槟榔(强),焦的(体弱)。 川楝子:生川楝子杀虫、疗癣兼止痛。焦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盐制疗疝止痛。 3.炒炭 荆芥:芥穗治表证无汗。炒荆芥治表证有汗,荆芥炭散热止血。

地榆:生地榆凉血解毒,炭止血。 蒲黄:生行血破瘀止痛,炭止血。 生: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治胃寒呕吐。干长于温中,治脾寒或腹部寒痛。煨肠胃之寒,炮下焦之寒,炮炭温血分之寒,止血,汁治胃寒呕吐,皮行水消肿。 藕节:生的凉血化瘀,藕节炭收涩止血。 槐花:生的清热泻火,槐花炭凉血止血。 侧柏叶:生的止咳生发,炭止血。 茜草:生的凉血化瘀,炭止血。 乌梅:生的生津、安蛔,炭止血。 (二)加辅料炒 1.麸炒 僵蚕:生僵蚕散风热,祛风定惊;麸炒化痰散结。 枳实:生枳实长于攻下,炒行气消胀。枳壳同枳实,但力不及枳实强,作用和缓偏行下焦之气。 2.米炒 党参:生党参益气生津,米炒健脾止泻,蜜炙补中益气。 3.土炒 山药:生山药多用于虚劳痰嗽及消渴,土炒补脾止泻,麸炒补脾肺肾。 白术:生白术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土炒补脾止泻,麸炒健脾益气,焦白术健脾止泻。 4.砂烫 鳖甲:生滋阴退热,醋鳖甲软坚散结。 龟甲:生龟甲滋阴潜阳,醋龟甲滋阴止血。 5.蛤粉炒 阿胶:生阿胶滋阴补血,润燥,止血。蛤粉炒治阴虚咳嗽。蒲黄炒止血。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27T11:33:28.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期作者:安雪红 [导读] 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周至县中医医院中药房陕西西安 710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根据白术饮片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土炒白术组、炙白术组及焦白术组,每组3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232-01 中药饮片是中药汤剂及制备中成药的重要组成单元,其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中药饮片成分复杂,不同的炮制方法均可能对其生物碱、挥发油、苷类、有机酸等成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临床疗效[1]。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应以健脾和胃、温脾燥湿、调中益气为主治,临床实践证实,参苓白术散在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但有研究表明,白术的不同炮制方法将直接影响参苓白术散的临床疗效[2]。为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中医辨证均被确诊为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其他类型溃疡性结肠炎、药物过敏史、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差及中途退出者。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1.42±3.48)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1.53±0.68)年。根据白术饮片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土炒白术组、炙白术组及焦白术组,每组32例,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土炒白术组即将灶心土粉碎成细粉后在锅中翻炒至灵活状态,之后将白术饮片倒入其中进行翻炒,当白术饮片表面均匀挂上灶心土细粉后即可,然后关火,将土筛出,将炮制后的白术放凉后备用。炙白术组即将白术饮片放入锅中采用中火进行翻炒,待闻到药香味后倒出放凉备用。焦白术组即将白术饮片放入锅中采用武火进行翻炒至白术表面呈焦褐色后倒出放凉备用。将各组炮制后的白术饮片组成参苓白术散后水煎至300ml左右,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一剂,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毒副反应发生;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仅少数出现轻微不适,无毒副反应发生;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参苓白术散是由中药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组成,补脾和胃、益气调中、醒脾化湿作用显著,在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具有抗炎、止泻、抗菌、调节免疫的功能[4]。不同的炮制方法会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药理作用、药性及理化成分,从而影响药效,因此熟练掌握中药炮制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理的炮制方法对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具有积极意义。在参苓白术散中,白术的炮制方法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其中土炒白术具有止泻止呕、健脾和胃之功效,炙白术具有健脾燥湿之功效,而焦白术具有收敛止泻、温寒化湿之功效,针对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土炒白术的效果最佳[5]。本研究结果表明,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炮制增效减毒

中药炮制增效减毒 李卫先,王议忆 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探讨中药炮制的作用原理是炮制研究的核心,只有了解药物炮制前后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才能对炮制方法做出较科学的评价,指导和促进炮制方法的改进,制订饮片质量标准,提高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而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药物疗效,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而达到增强药物疗效的目的。近些年来,广大中药工作者对中药炮制作用增效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笔者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量 1. 1 含生物碱药材的炮制含生物碱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材饮片应通过醋酸的处理变成生物碱盐,增加生物碱类成分在水中的溶出量,而使其发挥更大的疗效。主要是因为生物碱具弱碱性,醋具有弱酸性,植物中游离的生物碱大多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而生物碱盐易溶于水,如延胡索含多种生物碱,其中延胡索甲素、乙素和丑素均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作用最强,但这些游离生物碱不溶于水,因醋具有散瘀、止血、理气止痛等功效,同时是良好的有机溶媒,能使药物中所含的

游离生物碱等成分发生变化,增加溶解度而延胡索经醋炙后,使呈游离状态的延胡索碱生成其醋酸盐,故总生物碱的煎出量增多[1]。刘成基等对延胡索及其不同炮制品水煎液中生物碱和乙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醋炙、酒炙均能提高生物碱和乙素的煎出量[2],且季铵碱含量为:生品>醋炙品>盐炙品>酒炙品[3]。继而又证实,延胡索经醋炙后,其叔铵碱含量增高,季铵碱含量降低[4]。上述对延胡索的炮制研究,说明了醋炙可使其生物碱变成醋酸盐,增加溶解度,提高煎出量,且可促使其季铵碱转化为叔铵碱。 1. 2 种子类药材的炮制种皮坚硬的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可使其质地松脆,种皮鼓起或爆裂,入汤剂时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因为种子类药材富含油分,种皮质坚致密,水分不易浸润和渗入,经炒后,种子受热,表层组织细胞失水,干燥收缩,内部组织细胞中的水分汽化,产生膨胀压,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皮层组织即破裂,药材产生裂隙,内聚力降低,则利于粉碎,裂隙亦有利于水分的渗入,药物成分易于煎出,现代炮制研究已证明,种子类药物经炒后,特别是炒后捣碎品,多数煎出物量明显增加。如品文海报道,王不留行炒制时,爆花率越高,水溶性浸出物量越高,以炒至完全爆花者过80%以上为佳[5]。据检测, (1)莱菔子的水溶性浸出物生品为1 2. 52%,炒后粉碎品为16. 30%[6]。(2)蔓荆子的水溶性浸出物生品为6. 72%,炒黄品为7. 2%。(3)生碎品为10. 71%,炒黄碎品12. 23%[6]。郭

中药炮制简介

炮制 自神农炎帝尝百草,我们的祖先踏上了对本草药性的探索之路。 万千本草原是花果草木,长于自然,物竞天择,进化赋予的五味寒热,皆非为人而生,祖先遍尝百草,参悟天道,取药偏性祛病疗伤。 人们采得草药之后为了服用方便,将药物清洗,而后擘成小块或捣为粗末,这些净选切制操作便是中药炮制的萌芽。 炮制古称“炮炙”,两个带火的字,可以看出早期中药在净选切制后多采用火来加热高温处理,炮生为熟,逐渐形成中药炮制的雏形。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对本草药性的求索之路不断向前,增效、减毒,甚至改变药性是药人永恒的修行。 切制,把药物切成一定规格,便于进行其他炮制,基本的操作往往决定了最终的疗效,各地针对自家道地药材特性发展出了各具特点切制方法,其中尤以江西帮最具特色,光切制用刀具就有多种,铡刀、片刀、刮刀、雷公刨各有专长,静心运刀,药人们能将一寸长白芍切成三百六十片,造就了白芍飞上天的传奇。 最初的炮制起源于对火的掌握,急炒慢煴的过程使中药发生蜕变,而火候的拿捏存乎药人一心。 血余,指人的头发,经过炮制闷煅成炭方能入药,在无法精准测温的年代,中药前辈摸索出以大米变色为度,巧妙的掌握了制炭存性,不令灰化的法门,一场高温让原本平平无奇的头发化身止血良药。 火赋予了药人变换性味的能力,但炮制之道又岂止用火一法,水飞即是水制炮制法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方法。 雄黄,治疗痈肿疔疮良药,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但雄黄遇热会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砒霜),为避免炮制中的摩擦等产热因素,先辈创制水飞法,将雄黄粗粉加水共研后利用粗细粉沉降速度不同逐步制得极细粉末,大大降低可溶性砷盐的含量,从而减少毒性。 火有文武,水有冷热,取法阴阳,水火既济,中药炮制更有水火共制。 地黄,你不一定见过吃过,但中国人一定听说过六味地黄丸,这首千古名方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血,不过它的前身——生地黄却又是另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地黄的块根自地下挖出后自然生晒烘干即为生地黄,然后取生地黄加黄酒隔水蒸,直至内外黑而润,味由略苦转而甘甜,干燥即成熟地黄。在长时间的蒸制,热气氤氲中地黄完成了自凉转温,从泻变补的升华。 当本草的多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同一种药物,经历不同炮制,药效即发生变化,甚至是毒是药须在这一转化中寻得答案,这是本草与药人的秘密。

有毒中药的有效减毒

有毒中药的有效减毒 李淑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摘要:对有毒中药毒性机理、已有的减毒方法及工艺进行总结思考,着重反思现有的炮制减毒上的问题与困境,力图通过本文进一步促进炮制学在此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有毒中药炮制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西汉之前是以“毒物”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类经·卷十四》指出:“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将药材加工成饮片时所采取的一系列传统制药技术。历史上有称为“炮炙”、“修治”、“修事”。[2]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成饮片后才可以入药,这是中药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个特点。 中药炮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或者消除药物的毒性。有的中药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为毒性较大,在临床应用上不安全,无法进一步推广使用,限制了其治疗疾病的用途,而通过炮制则可以降低或者消除其毒性作用。 [2] 1.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 1.1.单纯毒性成分的作用 有些中药中存在不具备明显功效的毒性部位或单一毒性成分,会引起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和脏器、器官的功能或形态方面的损害。通过对这类中药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产生毒性的部位和成分,制定相应的炮制措施,力求降低此成分的含量,以便解决其毒性问题。例如: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等均去头尾,斑蝥、红娘子、青娘子均去头足翅等,以减毒或者除去非药用部位。如蕲蛇的头部有毒,除去头部入药能消除毒性[1]。芫花生品有毒是由于其所含有的芫花酯甲,该成分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通过醋制则可以降低该成分的含量可达到减毒的目的。 1.2.有效成分的毒性作用 古代医书中认为毒是与中药治疗作用密切相关的特征性内涵,毒与药是相同的;毒是药物的代称,因为毒反应了中药的偏性和致病功能。对于不少毒性中药而言,其有毒成分往往是其发挥功效的有效成分,如斑蝥含斑蝥素、蚁酸、蜡质、脂肪酸等成分,而斑蟊素是斑蝥体内的有毒成分,也是抗癌的有效物质,可以抑制癌细胞核酸代谢,彻底杀死癌细胞。马钱子具有散血热、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士的宁、马钱子碱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临床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疗效确切。[2] 2.有毒中药减毒炮制原理

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影响

式要求录入,药品目录中的中药饮片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炮制规范中所载的药名录入。中医师将临床诊断和中药饮片处方直接录入计算机,药师打印电子处方配药,解决了字迹难以辨认的安全隐患,规范了中医师的处方书写,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差错。提高了划价的准确率和配药速度。2.2 “大药房、小药库”的管理模式:我院实施了介于传统药库药房管理模式与“零库存”管理模式之间的“大药房、小药库”的运行模式,既可减少中药饮片因长时间积压造成的变质问题,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又可备用少量库存量的中药饮片以应急,充分配合临床用药,保证中药饮片的供应。具体措施:①改建药房,扩大药房仓储面积;引进新型中药饮片调剂架,整洁、干燥,通风,切实做好防鼠、防潮、防霉等养护工作;采用色标管理,易混淆的中药品种或品名采用不一样颜色的包装,防止“串斗”现象发生。②毒性中药、贵重中药专人专管,设专柜加锁保管,专帐登记。③按规定,每月采购1次中药饮片。对于量大、使用频率高的品种,每月采购2次;对于量小、使用频率低的品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1~2个季度采购1次。④库房对不合格的饮片拒不验收,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不准上架配方。2.3 规范中药调剂操作:每天安排人员轮转,专门负责加药和清场;装斗前饮片要过筛挑拣,杭菊花要用手撕成丝状,药斗里的红花每天要喷点白酒,使其香味闻起来更浓。可预先捣碎的中药提前捣碎以备调配,如生石决明,生石膏等[3];去除一些采摘、洗晒、加工和炮制等过程中带入的杂质。先清理斗中的残渣,再加药;每日下班前,及时清除洒落在桌台上的碎渣、灰尘、泥土等。清扫地板,保持台上台下整洁有序。 2.4 严把审核关:严格执行2005版《处方管理办法》中“四查十对”的原则: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名,对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①审方:审核处方内容的完整性;临床诊断与方剂组成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和妊娠禁忌;脚注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使用剂量的规定等,如果超量,应及时与中医师沟通,若确实需要,中医师必须加签字,方可进行处方的调配。②复核:主要复核调配过程中差错率大的漏配、错配与多配等3种情况[4]。 2.5 提升中药调剂人员的素质: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调剂的过程,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能[5]。中药调剂人员只有全面提升专业业务素质,掌握中医理论基础和中药专业知识,才能避免在中药调剂中出现差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具体方案:引进高学历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药学临床药师;上一级药师担负起下一级药师的教学实践工作,做好传帮带工作。 2.6 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室:①将医院的常用中药饮片整理成册,每种药材附有简要说明,包括药名和主要鉴别特点等,使中药调剂人员能直观地掌握中药来源、药用部位、形态特征等。培养大家辨认中药的能力;②中药调剂人员下临床查房,收集、监测中药临床不良反应,参与中药方案的治疗;③定期开展院内中药学和中医治疗的讲座;放映国内名老中医、药学专家的讲座,丰富中药调剂人员的专业素质。 综上所述,为保证中药调剂的质量,提高中药疗效,我们分析我院目前中药调剂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给予了实施,以期推动我院中医事业稳步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公孚,谢惠民主编.药害临床防治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2002:1872. [2]陈霞.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2):1146. [3]李金生,付万敏.北京老中药店中药调剂特色[J].首都医药,2011,11(上):44. [4]程京艳.中药饮片调剂中复核的重要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79. [5]陆丽珠.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07,7(1):1. 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张永慧* 关键词:中药炮制;药物毒性 中图分类号:R2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5-0076-02 传统中药炮制学在理论认识及操作方法上,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在中医药学发展的步伐。科学的态度是运用现代药理学、植物化学等知识来发掘祖国医药学,并研究中药炮制对提高临床医学的机理及临床的治疗水平有一定的意义。中医中药是我国医学的瑰宝,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西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回归自然”,用中医中药治病成为更多患者的选择,中药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必须认识中药虽是天然药物,含有治疗有效成份的同时含有有毒成份,中药的毒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所以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广义的毒性与药物治疗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最终可以归结为“阴阳失调”,而中药就是利用其偏性,“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从而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狭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即患者服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毒性反应,亚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反应及特殊毒性反应等。 毒性成份是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毒性成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毒性成分,就是有效成份,治疗作用就是通过毒性成分产生的。如川乌、草乌、雪上一支篙等含的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马钱子含的士的宁,巴豆含的巴豆油,这些都是毒性成份,又是有效成份。如将其去除则药效丧失,但如使用不当则会中毒。二是毒性成份不是有效成份,治疗作用与毒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024000)2012年5月17日收稿性成份无关,一般将毒性成份去除,即可除去毒性副作用,如苍耳子含的苍耳子苷等,为其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必须经过炮灸,去其毒性或降低毒性,用于临床,才能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因受历史条件所限,其炮制机理及有效成份尚不清楚,但用现代科学手段分析研究证实。传统的炮制方法大多有价值,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如附子回阳救逆,散寒止痛之要药,已证实其强心作用。主要是因其含微量消旋去甲乌头硷,起镇痛作用的乌头硷,不仅没有强心作用,且对心脏有毒性,病人服用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口舌及四肢发麻,续之瞳孔大散,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手足抽筋,烦躁不安,心悸,血压下降,最后表现为呼吸,循环衰竭。附子经过水泡,浸、漂、煮等炮制过程,可使乌头硷分解并破坏,而消旋去甲乌头硷因耐热而仍保留,故熟附子有强心作用,而毒性则较生附子大为降低。附子的煎煮时间愈长,其强心作用愈强,毒性也愈低。又如生半夏使咽喉,口舌发麻,肿痛,经过白矾水炮制后,除去毒性成份,保留了良好的去痰作用,又如:大黄有泻下及抗菌等多种作用,有效成份各不相同,泻下作用主要是蒽甙,而抗菌主要是蒽甙元。大黄经酒蒸煮后为制大黄,部分蒽甙转变成蒽甙元,故泻下较缓和,而抗菌作用增强,因此,泻下用生大黄,抗菌用制大黄。但是传统炮制方法,也需有改进之处。如枣仁,过去有“多眠用生,不眠用炒”之说,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炒品的镇静作用相似。有关远志的去心,历代医籍均有记载,但实验证实:带心的全远志不仅毒性及溶血作用较去心远志皮少百分之五十,且镇静作用也略强,祛痰作用亦基本一致,故认为远志没有必要去心。有关连翘去心, 6 7内蒙古中医药

附子炮制的核心原理在于加热水解以减毒增效

附子炮制的核心原理在于加热水解以减毒增效未经炮制的药材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普遍高, 酯碱( L ipo- alkaloid) 含量低, 而炮制品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低,酯碱、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增高。这说明在炮制过程中除了将剧毒性双酯型生物碱 C 14 位上的乙酰基水解, 失去一分子醋酸, 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外, 另一可能是由于脂肪酰基取代了C 8 -OH 上的乙酰基, 生成酯碱。从而减少毒性的缘故。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生附子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生物碱, 其中以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为主,其有强烈毒性, 但对热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加热水解可变为乌头原碱, 毒性只有原来的1/2 000 , 故加热、加水可解其毒。另外乌头类生物碱 C 8 位上的乙酰基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被脂肪酰基置换, 生成毒性较小的脂型生物碱类。 附子的显著疗效与毒性并存, 为减毒而传承下来的传统炮制工艺使部分有效成分随加工过程同步流失, 势必要进一步筛选优化。附子的现代炮制由于过度强调其安全性, 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炮制太过的现象。大量的古代炮制经验和现代研究表明,附子炮制的关键不在于制透而在于煮透, 即双酯型生物碱遇热水解是附子炮制减毒的重要手段。 综观古今对附子的炮制研究,附子炮制工艺的研究应该从三个方面开展: 首先应整理并优化附子炮制的传统工艺,

确保附子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同时通过研究揭示附子产地加工过程中胆巴的作用原理,科学揭示胆巴对附子加工炮制的作用或副作用; 其次还应开展附子的产地鲜切片研究以及鲜附子的保鲜储存或者储备方法; 最后应深入开展制附子的粉剂、汤剂以及附子颗粒等新型饮片研究, 拓宽附子新的用药形式和药用价值。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1.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①探讨炮制机理(包括中药炮制减毒、增效、缓和药性以及产 生新药效的机理研究;对象:炮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药理作用和这些的改变)②改进炮制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科学化发展)③制订饮片质量标准(饮片的外观因素:形、色、气、味;临床药效是内在评价炮制质量的指标;制订饮片质控方法和标准) 2.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了解)中药炮制学和其他学科关系 4.中药炮制的起源:(1)中药的发现和应用(2)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中药 炮制的雏形(3)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5.中药炮制的发展: (一)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 1.春秋战国时期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记载炮制内容的医方书 《黄帝内经》“燔治”“角发”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制半夏 2.秦汉时期 (1)炮制理论 汉代《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生熟异用学说;炮制减毒;药用部位的选择; 切制对药效影响。) (2)炮制技术方面 药物炮制与配伍、剂型、煎法、服用密切相关 炮制技术范围:净制、切制、炒制、蒸煮煅发酵 重视毒剧药物的炮制应用,半夏“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 3.魏晋南北朝时期

(1)炮制理论 《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是我国第二部中药专著 《雷公炮炙论》刘宋时代雷敩,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2)炮制技术方面 应用辅料炮制药物:生姜汁解半夏毒 炮制工艺合理实用性强:大黄蒸、吴茱萸醋制 炮制工艺水平提高:朱砂“研细如粉”;天门冬“微火烘”;炼丹术 4 .隋唐五代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新修本草》唐代苏敬修订的世界最早药典 5.宋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陈师文等编撰,是第一部官方颁布的炮制规范 (二)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金元、明;公元1280年至1644年) 6.(金元、明时期) 《本草蒙筌》明代陈嘉谟所著 “火制四,有煅, 有炮,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水火共制者,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三类分类法 “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 7.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药记有“修治”专目 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制专著。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提出了“雷公炮制十七法”。 (三)炮制品种和技术应用的扩大时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 (1)理论方面: 张仲岩《修事指南》,第三部炮制专著,收录药物232种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提出炒炭存性的要求 (2)技术方面:炭药品种丰富;重视应用鲜药;优良炮制加工体系, (四)炮制振兴、发展时期(现代;公元1911年以后) 1.民间散在的炮制经验和文献的的整理总结。 药典中的《中药炮制通则》;《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各省市的《中药炮制规范》。 2.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材的编写 3. 科研、科技的发展:国家攻关项目:十五“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化研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药炮制共性技术机相关设备研究” 4. 炮制技术方面:作坊式-中药饮片厂-GMP认证 2006年“中药炮制技术”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提高临床药效的重要环节。 6.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有:《国家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范》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需遵循的法规。 7.炮制专著:第一部——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第二部——《炮炙大法》 (明代缪希雍);第三部——《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8.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①净制与临床药效(净制去杂,纯净药物,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准 确)②加工切制与临床药效(加工切制,便于调剂,提高煎出率,提高疗效)③加热炮制与临床药效(加热炒煅,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④辅料(包括药汁)制与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通则 1?目的:建立中药材炮制通则,规范中药材炮制,确保炮制产品质量。 2?范围:中药材炮制加工。 3?责任:技术负责人、工艺员、岗位负责人、操作人、QA检查员应对实施本通则负责。 4?内容:净制、切制、炮炙。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用水,应为饮用水。 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以下有关要求。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1 .净制生产流程图

下道工序 (切制、炮炙) 2 ?净制操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除另有规定外,净制药材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处理以达到该品种的质量标准。 2.1清除杂质: 2.1.1挑选: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败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挑选往往配筛簸交替进行,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1.2筛选: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材中的沙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有些药材形体大小不等,需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开,以便下道工序加工时药品质量一致。 【注意】上料以药材须在筛网上充分振荡为准,并随时用手(或工具)翻动。 常用药筛规格 菊花筛孔内径约15mm ; 大中眼筛孔内径约6mm ; 小中眼筛孔内径约5mm ; 大紧眼筛孔内径约2mm; 一号筛(10 目); 小紧眼筛孔内径约 1.5mm; 马尾筛二号筛(24 目); 铜丝筛五号筛(80 目); 打碎筛筛孔内径圆孔10mm,8mm,7mm; 方孔1mm

中药炮制论文

中药炮制论文姓名:班级:学号:院系:

中药炮制论文 药来源于植物、矿物和动物,但这些原生的药料大都是生药,不能直接入药。因为有的药物有毒性不能直接服用,有的因易于变质而不便久存,有的需除去非药用部分或恶劣气味。要按照其不同的药性和医疗要求进行加工或专门的技术处理,中医上对这一加工过程称为炮制。 中药经过炮制,清除了杂物和非药用的部分,降低了毒性和副作用,缓和或提高了药效,而且便于贮藏和制作制剂。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人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及毒性等。药性是药物作用的基础。炮制对药性可以产生很大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是药材本身所固有的。它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把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性和味都是每个药物所固有的,并且各有所偏,中医就是借助它的偏盛偏衰的病变。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归纳得到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味一般是通过口尝而得,但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其味并不明显,所以味也是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性和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性和味相配合,就造成了药物作用的差异,既能反映某些药物的共性,又能反应各药的个性。炮制常常通过对药物性味的影响,从而达到调整药物治疗作用的目的。 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转为

谈马钱子减毒增效方法

谈马钱子减毒增效方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始载于《本草纲目》,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效。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疗效显著。因其有大毒,治疗剂量接近中毒剂量,安全范围较小,临床应用时,剂量稍大则易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不能达应用疗效而令许多医生避之不用,故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尤其是内服使用。 现代研究表明马钱子生物碱中含量较高的为士的宁(strychnine)和马钱子碱(brucine),既是主要药效成分,也是主要毒性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均有大毒,相对士的宁,马钱子碱毒性较小,某些药理活性更强,如镇痛、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强于士的宁,人误服士的宁的中毒量为2mg,致死量为30~100mg,马钱子碱毒性约为士的宁的1/30~1/8。近年来,为提高马钱子安全性,充分发挥药效,减毒增效研究成为热点,现将相关内容归纳如下。 1 炮制

马钱子传统炮制方法包括豆腐制、土(炒)制、油炸、复制、去油制霜、固体辅料炒、煮制、酥油蜜制、尿泡等。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砂烫砂烫总生物碱下降%,士的宁下降%,马钱子碱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马钱子毒性,《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收载。 清炒董氏炒药机炮制,锅内温度控制在230℃左右炒制,临床使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爆压丁氏爆米花机炮制,士的宁含量%~%,平均值±,砂烫制士的宁含量%~%,平均值%±,证明爆压炮制士的宁含量低于砂烫,质量稳定性好,提高可控性和临床用药安全性。 烘烤俞氏等烘烤代替砂烫炮制,士的宁含量明显降低。在140℃~160℃烘烤60min,可使士的宁含量下降80%~65%。 微波陈氏家用微波炉炮制, 将马钱子破碎成直径≤1cm碎块,高温3 min,薄层扫描法比较测定微波炮制后与生马钱子,炮制后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分别由% 和%降低至%和%。 麻黄炙陈氏等用4种不同方法麻黄炮制,毒性均小于生马钱子和药典法砂烫品, 抗炎镇痛作用增强;提示麻黄炙马钱子可减毒增效, 其中麻黄甘草炙和麻

中医扶正培本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扶正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中医扶正培本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扶正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25T10:05:28.7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作者:任玉权 [导读] 探讨中医扶正培本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扶正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扶正培本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扶正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于本院血液科就诊的白血病患者38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将定期随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HDA 或DA方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VP、VLP和VLDP方案;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CHOP 和COP方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单用格列卫和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方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贞芪扶正冲剂配合补肾益髓方。结果:治疗组中康复患者数量为73例(43.73%),明显高于对照组45例(23.68%)。白血病患者数量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9.636,P<0.05)。治疗组总缓解率(97.3%),高于对照组缓解率(84.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扶正培本对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扶正解毒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同时也应该进一步研讨更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使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产生的副作用控制在最低水平,更好地促进身体康复。 【关键词】中医扶正培本;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 Clinical study on the attenuated effect of Fuzheng leukem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plus Shenqi Fuzheng Injection Ren Yuquan (Suihua People's Hospital,Heilongjiang,Suihua,Heilongjiang 152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TCM health attenuated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Fuzheng leukemia chemotherapy. Methods:380 cases of leukemia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to February 2016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19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chemotherapy. Acute non lymphocytic leukemia with HDA or VP,VLP and DA scheme;VLDP scheme f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with CHOP and COP regimen;single Gleevec and hydroxyurea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for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ushen Fuzheng granules and tonifying kidney and benefiting marrow recipe. Results:the number of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3(43.7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45 cases)(23.68%).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leukemia patients between groups(=9.636,P < 0.05). The total remiss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97.3%)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4.2%),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for Fuzhengjiedu leukemia patients chemotherapy is effective,has good clinical value,but also should further study the TCM treatment plan more effective,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after the control at the lowest level,to better promote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Fuzheng Peiben therapy;leukemia;chemotherapy;detoxification 我国白血病发病率较高,目前白血病是国内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2.66-11 万,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白血病一经确诊,需要进行化疗,它能在短时间内减少白细胞在体内的含量,使体内白细胞数量稳定,让人体中造血功能更好的恢复,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副作用[2],因此,探讨如何将中医扶正培本的医疗法广泛运用到白血病患者身上,以湖南省某药厂为例,其生产的扶正冲剂与中医扶正相互配合进行化疗,对100名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于本院血液科就诊的白血病患者38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按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将定期随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90例,女性占60例,男性占130例;其中成人白血病93例,平均年龄(41.0±16.3)岁;未成年白血病97例,平均年龄(6.7±2.8)岁。治疗组190例,男性107例,女性83例,其中成人白血病86例,平均年龄(43.1±14.2)岁;未成年白血病104例,平均年龄(7.9±4.5)岁;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统计学分析后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HDA 或DA方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VP、VLP和VLDP方案;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CHOP 和COP方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单用格列卫和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方案。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贞芪扶正冲剂配合补肾益髓方。具体口服贞芪扶正冲剂含量:每袋28g半袋/次,2次/日,开水冲服。同时配合补肾益髓方,具体含量分别为:赤芍9g,茯苓13g,白术14 g,熟地黄19g,制首乌28g,枸杞子 9g,补骨脂14g等。对照组则不口服以上配方。 1.3 观察指标 仔细分析和记录两组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各项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数及病症缓解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方法;对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比以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对比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判定 治疗组中康复患者数量为73例(43.73%),明显高于对照组45例(23.68%)。白血病患者数量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9.636,P <0.0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