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观察法和调查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观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

并把观察后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

3、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

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则无,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

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6、态度:是指个体对瓮城事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1、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2、挫折:由于某些主观成分的原因遇到验证以克服的困难,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状态就叫“挫折”

3、强化: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

4、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5、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6、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称为群体内聚内,它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7、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

8、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1、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

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

的复合函数。

2、领导决策: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

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以此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

3、权力:个体影响其他个体(群体)行为的能力。

4、政治行为:指组织中的个体或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资源,争夺权力的活动。

5、领导效能: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

6、集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1、组织: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

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组织设计: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3、工作设计: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4、工作压力:即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

5、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

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6、组织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内在与外在的客观条件,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简答题

1、组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答:组织设计的原则是:(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

(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

干、高效、节约;(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既

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6)明确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2、如何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答:要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领导者自身入手,即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科学配备领导班子(集团)、不断地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掌握领导艺术等;二是从被领导者入手,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不断地从不成熟到成熟。三是从环境入手,不断地创造两种和谐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任务结构和组织情境。

2、工作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答:首先,从管理哲学角度,要牢牢把握

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人和工作的关系,并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灵活

地、有选择性地使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和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要认真考虑工作者的个人特征、

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整个组织的气氛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再次,从工效

学角度,注意工作设计应使某一工作的各项任务适合于人们的能力和所拥有的

识和信息;工作任务的时间安排要紧凑、合理,要把时间上紧密联系的和功能上

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设计在一起;要使工作本身有不同层次,既有比较常见的

操作,又有相当责权的任务,以使工作具有渐进性;使工作人员运用相关联的设

备尽可能在同一或邻近的地点从事工作。最后,从技术学角度看,也应当重视工

艺流程、技术要求、生产和设备等条件对工作设计的影响。

3、简述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答:运动员和销售经理都可以利用压力的积极影响而取得最优的成绩,可城市大

医院急救室的医护人员常常因忙于病人的生死而麻木,并导致绩效水平下降。可

见没有哪一方面压力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能比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更

显的了。压力从低到高的变化对工作绩效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低压力的情况

下,人们可能不警惕,没有挑战性,工作绩效不能达到最好水平。压力达到中等

水平时,它有助于刺激机体,增强机体变坏,在超过压力水平的情况下,职工会

过份焦虑从而影响他们取得好的工作绩效。

4、组织文化的内容及结构层次是什么?

答: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价值观念组织信念、组织目标、规章制度、

职业道德、组织情感等要素。组织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

层和精神层。

1、领导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对领导行为分别有什么影响?答:领导的三要素是指领导者、被领导者(追随者)和组织环境。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主体,领导者

与其下属可以相互影响,但两个方面的影响力是不同的,领导者对其下属的影响

力要远远大于其下属对领导者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领导行为才得以实现。在

组织的活动中,相对于领导者的主体地位,被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客体;而相对

于组织活动的作用对象来说,被领导者又与领导者共同构成主体。组织的一切活

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特性一定时,环境因素的

变化对领导过程和领导效果的好坏就有很大的影响。

3、影响人的行为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1、个人主观内在因素:①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③文

化因素;④经济因素。2、客观外在环境因素:①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②组织的

外部环境因素。

1、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赫兹伯格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

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

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

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的积极性。保健因素

是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因素需要得

不到基本的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反之,满足这些

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这就是双因素理论。

2、管理上如何应用双因素理论?答:应用双因素理论时应注意:①管理者要充分

了解员工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②管理者首先要注

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③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

求;④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⑤管理者要注意正确运用表扬激励。

3、公平理论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答: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员工作出了成

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

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

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4、影响群体规范的因素有哪些?答: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

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影响群体规范建立和发展的因素有:①个体的特

征;②群体构成;③群体的任务;④物理环境;⑤组织的规范;⑥群体的绩效;

⑦心理因素。

5、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内聚力的主要因素有:1、群体的领导方

式;2、外部的影响;3、群体规模;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5、班

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隔离;7、群体的绩效;8、其他因素。如群体中的的信息

交流方式、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等都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

6、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答:人际交往的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

3、信用原则;

4、相容原则。

1、组织行为学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观察法和调查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观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

并把观察后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

3、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

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则无,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

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6、态度:是指个体对瓮城事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1、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2、挫折:由于某些主观成分的原因遇到验证以克服的困难,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状态就叫“挫折”

3、强化: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

4、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5、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6、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称为群体内聚内,它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7、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

8、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1、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

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

的复合函数。

2、领导决策: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

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以此实现

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

3、权力:个体影响其他个体(群体)行为的能力。

4、政治行为:指组织中的个体或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

来获取资源,争夺权力的活动。

5、领导效能: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

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

6、集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1、组织: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

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组织设计: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3、工作设计: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4、工作压力:即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

5、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

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6、组织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内在与外在的客观条件,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简答题

1、组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答:组织设计的原则是:(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

(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

干、高效、节约;(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既

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6)明确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2、如何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答:要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领导者自身入手,即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科学配备领导班子(集团)、不断地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掌握领导艺术等;二是从被领导者入手,

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不断地从不成熟到成熟。三是从环境入手,不断地创造两种和谐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任务结构和组织情境。

2、工作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答:首先,从管理哲学角度,要牢牢把握

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人和工作的关系,并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灵活

地、有选择性地使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和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要认真考虑工作者的个人特征、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整个组织的气氛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再次,从工效

学角度,注意工作设计应使某一工作的各项任务适合于人们的能力和所拥有的

识和信息;工作任务的时间安排要紧凑、合理,要把时间上紧密联系的和功能上

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设计在一起;要使工作本身有不同层次,既有比较常见的

操作,又有相当责权的任务,以使工作具有渐进性;使工作人员运用相关联的设

备尽可能在同一或邻近的地点从事工作。最后,从技术学角度看,也应当重视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生产和设备等条件对工作设计的影响。

3、简述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答:运动员和销售经理都可以利用压力的积极影响而取得最优的成绩,可城市大医院急救室的医护人员常常因忙于病人的生死而麻木,并导致绩效水平下降。可

见没有哪一方面压力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能比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更明

显的了。压力从低到高的变化对工作绩效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低压力的情况

下,人们可能不警惕,没有挑战性,工作绩效不能达到最好水平。压力达到中等

水平时,它有助于刺激机体,增强机体变坏,在超过压力水平的情况下,职工会

过份焦虑从而影响他们取得好的工作绩效。

4、组织文化的内容及结构层次是什么?

答: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价值观念组织信念、组织目标、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组织情感等要素。组织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1、领导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对领导行为分别有什么影响?答:领导的三要素是

指领导者、被领导者(追随者)和组织环境。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主体,领导者

与其下属可以相互影响,但两个方面的影响力是不同的,领导者对其下属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下属对领导者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领导行为才得以实现。在组织的活动中,相对于领导者的主体地位,被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客体;而相对

于组织活动的作用对象来说,被领导者又与领导者共同构成主体。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特性一定时,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领导过程和领导效果的好坏就有很大的影响。

3、影响人的行为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

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1、个人主观内在因素:①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③文化因素;④经济因素。2、客观外在环境因素:①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②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1、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赫兹伯格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

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的积极性。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因素需要得

不到基本的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反之,满足这些

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这就是双因素理论。

2、管理上如何应用双因素理论?答:应用双因素理论时应注意:①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②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③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④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⑤管理者要注意正确运用表扬激励。

3、公平理论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答: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员工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

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4、影响群体规范的因素有哪些?答: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影响群体规范建立和发展的因素有:①个体的特征;②群体构成;③群体的任务;④物理环境;⑤组织的规范;⑥群体的绩效;

⑦心理因素。

5、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内聚力的主要因素有:1、群体的领导方式;2、外部的影响;3、群体规模;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5、班

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隔离;7、群体的绩效;8、其他因素。如群体中的的信息交流方式、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等都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

6、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答:人际交往的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

3、信用原则;

4、相容原则。

1、组织行为学有何特点?答: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是:①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②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这种两重性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多学科性;二是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三是来自管理

的两重性。③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和掌握了组织中人的规律性后,还要进

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技术。

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所以说它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

有何特点?答: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是:①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

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②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这种两重性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多学科性;二是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三是来自管理

的两重性。③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和掌握了组织中人的规律性后,还要进

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技术。

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所以说它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

4、个性有哪些特点?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是什么?答:个性的特点有:1、社会性;2、组合性;3、独立性;4、稳定性;

5、倾向性;

6、整体性。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有一些影响因素几乎是完全由先天遗传所决定的,而另一些因素又是完全决定于后天环境的特点。而影响个性形成的后天环境因素有: 1、家庭的影响;2、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3、社会阶层的影响。

5、简述性格的应用原则。答:性格应用要遵循以下原则:1、性格顺应原则。为了工作的开展,顺应人员的某些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就是性格顺应原则。

2、性格互补原则。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考虑到与其相关的性格问题,充分发挥人们的不同性格的互补作用,以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这就是性格互补原则。三、案例分析

吴林,1949年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小镇。正当他念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1、从上述资料,分析吴林是什么样的个性?答:从文中看,吴林是一位工作稳定、从事推销行业的中年男性。他虽然几次调换岗位并小有成就,但他并不得志。他对目前的推销工作是基本适应的,但与他的某些个性倾向是有矛盾的,也就是说当前的职业对他来说并非最佳选择。

按照麦迪的个性性格类型属外向、高忧虑型,具有多血质气质。他的外向、独立理智的个性使他对当前的工作是能胜任的,但他多年形成的正直、善良的价值观与他所在的行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济效益不择手段的做法发生矛盾,而且他

自己对单位给的报酬也不甚满足,所以产生苦恼。

吴林的需求是要让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努力寻找独立发挥自我能力的

机会,希望有较高报酬的并且不与自己价值观念发生冲突的工作。

2、他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的工作有多大程度上适合他?还有其他什么工作适合他吗?答:吴林开始做成本会计工作虽然是专业对口,但与他外向、独立的个性是不适应的;他做基层管理工作虽然可使他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一定的满足,但与他正直、善良的价值观是有冲突的;他在推销员的岗位上是胜任,但也要谋求更大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承认。同时推销员的工作与他处世态度亦有矛盾。他是个外向、独立、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也许更适合做教师或社会工作者。ILE电脑公司的管理整顿

答:成就需要和工作需要的满足对研究部主任和生产部经理来说更具有激励性。采购部经理不为琼斯提议的奖金所激励,对于他来说,可能更追求舒适的工作,而不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需要,这些需要的强弱也随时会发生变化。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全部需要结构中最重要的、最强烈的需要所支配决定的。这种最重要的最强烈的需要就是优势需要。关于裁员设立计划的冲突

1、你认为方明和袁斌的冲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从而产生心

理上或行为上的矛盾。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袁斌和方明的冲突是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由于看法、方法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这是一种建设性冲突。双方都想让公司更好的运转,但是对是否在阀门厂裁员这一点上,双方的意见和看法和方法不一致。建设性冲突的发生和结果,对组织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即使是建设性冲突,如果冲突水平过高,或者不善处理的话,它也会向破坏性冲突转变。袁斌和方明之间的冲突水平明显升级了,必须要进行妥善的处理。才不至于影响大局。2、如果袁斌既不想让方明离开公司,又要推动公司裁员计划的实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答:对于袁斌,他既不想让方明离开公司,又要推动裁员计划的实施;

而方明也想把阀门厂做得更好,应该说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袁斌和方明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协商。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交流,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

并反馈,讨论裁员与否的得与失,双方都要顾全大局,以探讨出一个双方都能接

受的合理方案;(2)妥协。必须考虑到阀门厂的现实,那就是“完成超过预期产

量的百分之五,利润达到指标,订货量大,需要扩大生产能力”。因此在裁员的方案中可以考虑向阀门厂倾斜;(3)树立更高目标。可以在满足或部分满足方明的

基础上向方明提出更高的成本上和效益上的要求,以此来提高方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从而对方明和阀门厂的员工有更高激励。(4)第三者仲裁。必要时可以请董事会出面加以仲裁。

成荣是成荣肥料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单枪匹马闯下了今天的事业,他控制公司达30年之久……

1、你认为成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成荣的管理风格是事必躬亲处理所有

的事务,在管理中,他更多地依靠个人的经验。如果说,在他单枪匹马创业的初期,这种管理方式的问题还不至于十分明显的话,那么,在公司日益扩大的今天

这种管理方式和管理风格却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他的精力有限,要做到有效地处理每一件事,几乎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个人的经验,在变化的环境

下是否还依然有效,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比如,对营销经理张浩依据现在的市

场情况和公司的能力而计划把产品直接销给零售商的做法,成荣就是凭着个人以

往的经验予以坚决反对,而根本听不进张浩对这个计划的说明。第三,成荣的这种管理作风,严重伤害了各级主管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对于成荣来说,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个是真正有效地授权,另外的一个问题是逐渐放弃自己的管理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成荣彻底放弃作为董事会主席的身份,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独揽大权、武断管理作风。

2、你对成荣的授权计划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对于成荣来说,加强公司的管理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公司日益扩大的

今天,要摆脱原先家族式的、凭个人经验管理的模式,就需要根据经营目标,实

行专业化管理。这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在制度的保障

下进行有效的授权,对于成荣来说,授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下级管理者并不

能在他的专业和职权范围内有力地行使权力;另外,授权时要注意向下级受权者

明确所授事项的责任、目标和权力范围,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最大限度的自主

权。不然的话,成荣的授权变成了"叶公好龙",没有真正的意义。

美国商用计算机和设备公司的组织设计

1、你认为总裁设立15个独立分公司时,存在哪些问题?答:总裁将公司分成15个在美国和海外的各自独立经营的分公司,每个公司对利润负有全部的责任,这种组织结构其实就是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各个事业部(分公司)作为独立核算

的单位,在经营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总公司运用利润指标对其进行控制,每个

事业部是一个利润中心。从实际来看,公司总裁在组织变革时,也就是由原来的

直线职能制转向事业部制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1),总裁对分公司不能

实行充分的控制了,如各分公司经理无视总公司的方针和策略,各自经营自己的

业务,(2)各事业部之间的横向协调困难了(3)管理成本提高,资源浪费,如:

分公司在采购和人事职能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重复。

2、你如何评价总裁为重新控制公司所做的一切?在总裁决定从重新控制公司时,你认为总裁应该怎么才能消除分公司的抱怨?

答:面对公司重组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总裁撤回了分公司经理的某些职权,提出

了要求他们决策时应征得公司最高管理部门批准的五项重要事项,这样势必涉及

到分公司的利益问题。因此,在对一些重要的权力进行重新集权时,总裁有必要

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分公司的经理能够理解公司的意图,从而减少阻力。

3、针对上述案例,你认为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变革过程中考虑的比较多的一

个问题是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也就是权限的划分。事业部制的基本思想是"集中政

策,分散经营"对于一些重要权力比如采购、预算、人事任免等必须集中,从而能

够加强公司对各事业部的控制权;同时我们也看出,任何变革,都将涉及到部门

的利益问题,所以,为了减少变革的阻力,管理沟通是必要的。

2.组织变革大致涉及()。A.组织的人员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C.组织的结

构D.组织的环境答: ABC

3.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调查反馈B.群体建议C.咨询

活动D.完善信息沟通系统答: ABCD

4.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工作再设计B.目标管理C.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建立规章制度答: ABC

6、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同质结构为好。错,完成复杂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

7、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同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对。

8、研究发现在任务角色、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间有反比关系。错,研究发现在

任务角色、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间有(正)比关系。

9、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对。

10、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不断扩大。错,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逐步缩小。

11、随着整个社会向现代化跃迁,人际关系也由过去的开放转向封闭。随着整个社会向现代化跃迁,人际关系也由过去的封闭转向开放。

12、现代观点认为冲突是有害无益的。错,不否认冲突有时是有害的,但更重要的是有些冲突非常有益

一、单选

1.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A.3~30人B.30~1000

人C.1000~ 45000人D.45000人以上

2.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A.社会功能B.成员受

益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成员人数

3.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设计理论是(D)。A分化一整合组织结构B项目组织设计C矩阵式组织设计D自由型组织结

4.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A.人际关系B.协作愿望C.共同

目标D.信息沟通

5."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B)。A稳定性B有序性C复杂性D不确定性

6.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实质上是一种(C)。

A价值观念B职业道德C组织信念D组织情感

7.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A)。

A.稳定性B有序性C复杂性D不确定性

8.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

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D)。

A.简单一静态环境

B.复杂一静态环境

C.简单一动态环境D复杂一动态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

1.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

有特性主要有()。A.分工B.竞争C.反应性D.协作答: ABC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 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个案研究法 2.气质 3.群体 4.组织文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芦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3.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4.某公司年终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o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B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6.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 D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7.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屈于什么类型( D ) A.专权独裁式 B.温和独裁式 C.协商式 D.参与式 8.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 D )。 A.分化一整合组织结构 B.项目组织设计 C.距阵式组织设计 D.自由型组织结构 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C )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个案研究法 2.气质 3.群体 4.组织文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芦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3.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4.某公司年终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o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 B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6.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 D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7.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屈于什么类 型?( D ) A.专权独裁式 B.温和独裁式 C.协商式 D.参与式 8.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D )。 A.分化一整合组织结构 B.项目组织设计 C.距阵式组织设计 D.自由型组织结构 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C )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A)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 .霍桑试验 C、1914 “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 优异的人属于( )。 A .能力低下 B .一般能力 C.天才D、才能 3.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 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A 、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 4.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工作 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这种行为反应是( )。 A 、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 B .升化的行为反应 C.反向的行为反应 D .放弃的行为反应 5.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 )。 A 、高凝聚力高生产率 B .高凝聚力低生产率 C.低凝聚力高生产率 D .低凝聚力低生产率 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A 、强制 B 、开诚合作 C、妥协 D .回避 7.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 )提出的。 A 、勒温 B .坦南鲍母和施密特 C、利克特 D .豪斯和沙特尔 8.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 A 、社会功能 B 、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 .成员人数 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 A 、人际关系 B .协作愿望 C.共同目标D、信息沟通 10.下面哪一项不是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 ) A 、工作再设计 B 、.目标管理 C.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建立规章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 个或2 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 、个体 B .群体 C、组织 D .集体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 卷及答案】 0152 全国2016年1月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行为特点具有(b) a.系统性 b.可控性 c.静态性 d.单样性 2.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c)a.莱维特 b.梅奥 c.维 卡d.泰勒 3.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方法是(d) 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 c.趋势分析 d.因素分析 4.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a) a.知觉 b.态度 c.观 念d.价值观 5.“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c )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社会价值观 d.集体价值观 6.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 d )

a.主动性 b.适应性 c.有用性 d.独特性 7.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b) a.某种倾向性 b.人的行为模式 c.何种心理机能占优 势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8.间断——平衡模型指出,群体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c) a.初期阶段 b.第二阶段 c.中间阶 段 d.最后阶段 9.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d)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同质群 体d.异质群体 10.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a) a.通道 b.工具 c.情 境d.路线11.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a ) 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 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 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 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 12.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这个结论的得出者是(d) a.伦林 b.扎琼克 c.费斯廷 格 d.奥斯卡普 13.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中,依赖关系最为复杂的是(c) a.联营式关系 b.顺序式关系 c.互惠式关系 d.协作式关系

组织行为学二历年真题

阿《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 第1 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 一、单选题 1、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C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组织行为学 D. 市场营销学 2、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 B )。 A.工作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应用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3、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设有控制组并对研究条件方面进行最大程度控制的研究方法是( C )。 A.案例研究 B.现场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文献研究 4、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C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组织行为学 D. 市场营销学 5、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称为 ( A )。 A.描述性研究 B.预测性研究 C.归纳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6、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 A )。 A.泰罗 B.赫兹伯格 C.莉莲·吉尔布雷斯 D.马科思·韦伯 7、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运用线条图来对产品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人是( B )。 A.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B.亨利·甘特 C.泰罗 D.亨利·福特 8、组织理论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近代组织理论的理论依据是 ( C )。 A.马科斯·韦伯的理论 B.亨利·法约尔的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9、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张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还著有《新教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著作,因此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 C )。 A.法约尔 B.泰罗 C.马科思·韦伯 D.亨利·甘特 10、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B)。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C.14 条管理原则 D.管理五要素理论 11、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这项设计的提出者是( B )。A.厄威克 B.法约尔 C.明茨伯格 D.韦伯 12、斯隆对现代管理的最大贡献是( C )。 A.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B.首先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 C.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D.进行了工时和 动作研究 13、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 A )。 A.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B.经理角色理论 C.古典管理理论 D.社会系统理论 14、按照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挂名首脑”属于( B )。 A.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B.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C.决策方面的角色 D.其他角色 15、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提出者是(B)。A.亨利·甘特B.马克思·韦伯C.玛丽·福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与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就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就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就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就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瞧,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瞧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就是() 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她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就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者在题前括号打“√”,错者打“X”,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认知是指个体对感觉器官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判断、抽象的过程。(X )2、根据相互作用的观点,包括企业在的组织冲突是弊大于利。 (√)3、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的,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 )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X )5、弗隆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基 础之上的。 (X )6、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在动机总是一致的。(√)7、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8、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称为组织认同感。 (X )9、“因是根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因才是客观有效的认识。(√)10、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雇员责任的减少。与离职率成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意愿呈负相关。严重破坏时,雇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具有交易性。 (X )11、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X )12、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将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为有效。 (√)13、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思想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而技能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14、社会惰化效应说明了群体规模的增大是与个人绩效负相关的,代表的是一种协同效应。 (√)15、虚拟组织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组织的一般职能,如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伦理学 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心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B、按人的行为模型 C、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D、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5、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6、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B)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 2.以下不属于 ...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C )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C ) 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D)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需要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 )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A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B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 C ) A.角色知觉 B.角色规范 C.角色同一性 D.角色期待 9.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 ) 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 B ) A.尊重需求 B.感情需求

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

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6 /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考试性质:考试试卷类型:A 考试班级:工商0401、人力0401—04 考试方法:闭卷命题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B 4.B 5.C 6.A 7.B 8.A 9.B 10.C 11.C 12.B 13.A 14.D 15.C 16. B 17.B 18.B 19.D 20.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答题要点: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力 一般能力是指任一活动都要具备的能力,通常指智力;(2分) 特殊能力是指某一具体活动要求具备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2分) 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独特的新思想、新产品的能力。(2分) 2.答题要点:⑴报酬结构。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是员工满意的关键因素。⑵工作内容。一般来说,员工喜欢具有挑战性的、自己感兴趣的工作。⑶人际关系。友好、合作的同事关系是员工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⑷事业发展。员工喜欢有机会晋升与发展的组织和工作。⑸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条件是影响员工满意的重要因素。⑹管理状况。组织的管理状况也是员工满意与否的关键因素。⑺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如果与职位、组织文化不匹配,也容易滋生不满。(答出一项因素得2分,答出3项及3项以上以上得6分。) 3.答题要点:⑴晕轮效应。当知觉者对个人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2分) ⑵首因效应。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2分) ⑶宽大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是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2分)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C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D ) 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C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C )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A ) A.角色知觉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 D.角色定式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B )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A ) A.集束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链式 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B ) A.聪明能干 B.热情 C.刻苦认真 D.有责任心 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D )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C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1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D )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中间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C ) A.指令型领导 B.说服式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授权式领导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 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 A.角色知觉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 D.角色定式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 A.集束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链式 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 A.聪明能干 B.热情 C.刻苦认真 D.有责任心 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1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中间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 A.指令型领导 B.说服式领导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f(S·P)=f(P·E)=f(S·E)=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理论理论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看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卢因 B.托尔曼 C.赫尔 D.华生 2.“社会人”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金钱 B.社会环境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制度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行为意向和【 B 】 A.价值观 B.情感 C.行为 D.环境 4.凯利认为,判断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因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一贯性和【 D 】 A.差异性 B.行为倾向性 C.整体性 D.共同性 5.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一般有三种角色表现,即: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和【 B 】. A.领导角色 B.维护角色 C.关系角色 D.沟通角色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称为【 C 】 A.协同效应 B.社会惰化 C.从众行为 D.晕轮效应 7.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 D 】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8.当一名主管自身的工作量极大且很繁重,急切需要人手进行信息的协调筛选时,最好的沟通网络是【 C 】 A.链式 B.轮式 C.倒Y式 D.全通道式 9.每个团队的建立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规范期和【 A 】 A.激荡期 8.信任期 c.磨合期 D.衰亡期 10.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 A 】 A.“属于”这个团队 B.“分享”这个团队 c.“表现”这个团队 D.“参与”这个团队 11.虚拟团队的组织边界特征是【 B 】 A.狭窄型 B.宽泛型 C.有限边界型 D.无边界型 12.冲突的观念有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和【 C 】 A.管理观念 B.历史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D.权变观念 13.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优先事件选择、过程顺序安排而产生的冲突称为【 D 】 A.目标冲突 B.情感冲突 C.认知冲突 D.程序冲突 14.把组织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强制性组织和混合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 C 】 A.按组织规模分类 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 D.按社会功能分类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一、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6分。对题中的说法做出是“正确”或还是“错误”的判断,并将判断的结果写在答题纸上) 1.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Y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X 3.根据波特——劳勒模型,激励的程度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吸引力。Y 4.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不断扩大。X 5.领导连续流理论认为:很难判断哪种领导方式是正确的,哪种方式是错误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某种领导行为。Y 6.集权和分权的统一的关键是上级和下级之间通过直接的交流渠道而形成的联结关系。X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7.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 B ) A. 观察法 B.调查法 C. 实验法 D.测验法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C) A. 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 天才 D.才能 9.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工作做出了显着的成绩。这种行为反应是( B ) A.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 B. 升华的行为反应 C. 反向的行为反应 D.放弃的行为反应 lo.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 C) A.高凝聚力高生产率 B.高凝聚力低生产率 C. 低凝聚力高生产率 D.低凝聚力低生产率 11.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 B )提出的。 A.勒温 B.坦南鲍母和施密特 C.利克特 D.豪斯和沙特尔 12.某公司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制定了重组计划,该计划准备在全国六大地区设立经销办事处(营业所),所有办事处都用电脑直接与中央数据库联网。这意味着该公司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 B) A.集权化 B.分权化 C.部门化 D.矩阵化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1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ABD ) A. 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 C. 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 E.多层次性 14.人的行为特征有(ABCDE ) A.自发的 B.有原因的C. 有目的的 D.持久性的 E.可改变的 15.以下做法中,属于自然消退强化方法的有(BDE )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 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C. 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 D.对请客送礼者,拒之门外 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16.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套

组织行为学往届考试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 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 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主动性 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 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转移效应 10.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感情需求 D.交往需求 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A.有害无益 B.有利无害 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1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组织行为学; 2.知觉; 3.近因效应; 4.态度; 5.价值观; 6.群体; 7.价值取向; 8.非正式组织。 二混合选择(每题2分,合计20分) 1.把要完成的任务划分和安排成几个可以管理的部分,这是______ A.委员会 B.科层化 C.角色化 D.部门化 E.参谋制 2.三种经营价值观包括__________ A. 社交中心型 B.最大利润型 C.存在主义型 D.企业价值最大化 E.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3.群体可分为_________ A.正式群体 B.亲缘型群体 C.利益型群体 D.爱好型群体 E.非正式群体 4.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前了解今后可能要发生的情况的方法是______ A.描述性研究 B.因果性研究 C.现场调查 D.现场实验 E.预测性研究 5.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________ A.新奇与熟悉程度 B.兴趣 C.需要与动机 D.个性 E.经验和知识 6.态度是由下面哪些部分构成的_______ A.个性部分 B.认知部分 C.情感部分 D.行为部分 E.经验部分 7.群体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 A.群体成员必具备相互依赖性 B.成员具有共同的意识、信仰、价值和各种规范,用以控制相互行为 C.一定数量的人 D.人群的爱好 E.领导者具有主管身份 8.传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包括________

A.组织有明确规定的职权与等级制度(下级处于上级的严密控制之下) B.专业化分工 C.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D.规章制度明确 E.职工的选聘和晋升主在依靠技术能力 9.组织发展阶段包括______ A.产生期阶段性 B.青年期阶段 C.发展期阶段 D.成熟期阶段 E.衰退期阶段 10.宣传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有:() A.近因效应 B.员工参与效应 C.权威效应 D.名片效应 E.“自己人”效应 三简答题(每题8分合计32分) 1.简述知觉归类的内涵及其分类。 2.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3.怎样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工作? 4.简述组织变革的方法。 四论述题(10分) 结合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实际谈谈价值观对一个组织及其个人的影响。 五案例题(14分) 中年人的失落 俗话说,四十不惑,可是对A科长来说近来却是常常有很多困惑埋在心头,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该如何处理。A科长今年四十又六,在这个国营大企业里已经有二十二年的工龄了,没有大起在落,一切按部就班。从实习生到科员再到副科长干了十年,副科长任上六年,如今在科长任上又是近六年了。虽然算不上企业元老,却也是将青春奉献给了企业。A科长本以为按资历可以向副厂长的职位作点想象,没想到上级的精神却是要年轻化、高学历,新提拔副厂级以上干部年龄不得超过四十五岁,学历不得低于本科。A科长倒是正规本科毕业,倒霉就在于年龄问题。最后,经过考察,另一位年轻的拥有硕士文凭的五年工作经验的B同志被上级看中并得到提拔。 A科长忿忿不平,认为自己无论从工作能力、工作经验都比B同志强,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套

组织行为学往届测试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 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 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和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主动性 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 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转移效应 10.希望和他人来往、结交,和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感情需求 D.交往需求 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A.有害无益 B.有利无害 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88237doc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88237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途径”理论是( )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莫顿 2.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C、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3.一个人的主要行为特征是: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应不灵活,情绪受抑制,行为的内倾向明显,其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5、一般说来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 A 冷漠 B 理解 C 思维 D 意向 6.管理者能直接指导、监督和控制的下属人员的人数或者部门数,称为:()。 A. 管理幅度; B. 管理层次; C. 管理能力; D. 权力距离。

7.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 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8. 组织行为学中把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有时会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行为倾向称为( )。 A.遵从行为 B.服从行为 C.从众行为 D.响应行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 )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 C、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 D、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10.这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赢得了你的尊重,在一些事情上你会服从他的判断,说明他具有()。 A、强制权力 B、奖赏权力 C、法定权力 D、专家权力 二、多项选择题(不选、错选得0分,少选得1分,每小题2分,共2 0分) 1、人的价值观体系来源有() A、遗传 B、民族文化 C、家庭教育 D、社会舆论 E、大众传播 2、权力的来源有() A、职位权B、专长权C、分权D、模范权E、集权 3、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将领导作风分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