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力学本科-试题

生物力学本科-试题

生物力学本科-试题

一、名词解释1、骨的功能适应性 2、弹性 3、生理应力 4、旋转袖5、等效力系

二、填空题1、反映肌肉力学性质的3个指标包括肌肉张力-长度特性和、。

2、人体的运动链有、两种。

3、胶原纤维是一种的材料,而弹性纤维是一种的材料。

4、关节内的应力,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减少,一为减少;二是增加。

5、外固定器按功能分类可分为:固定型、和。

6、颈腰部的椎间盘厚度特点是,胸部则为。

7、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质主要为:和。8、人们认为肌腱营养供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方式,另一种对无血管区而言,属于方式。

9、造成骨错缝的外因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10、力的效应描述是以牛顿第一定律、和为基础的。

三、单选题1、肱二头肌受神经支配。()

A.副神经B.胸前神经C.肩胛背神经D.胸长神经E.肌皮神经

2、左侧卧位右下肢上抬后缓慢下降,右侧髋关节外展肌的收缩形式为:()

A.向心性收缩B.离心性收缩C.等长收缩D.等速收缩E.以上都不对

3、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

A、不强调功能锻炼

B、仅仅在早期强调功能锻炼

C、仅仅在后期强调功能锻炼

D、始终强调功能锻炼

4、下列哪个不是设计和使用骨外固定器的要求?()

A、实现固定稳定

B、防止功能替代

C、使骨断端获得生理应力

D、全部选用粗针

5、寰枕关节属于人体杠杆:()

A.平衡杠杆B.速度杠杆C.力量杠杆D.第三类杠杆E.以上都不对

6、正常成人关节软骨由软骨细胞构成, 软骨细胞有序地排列在软骨陷窝内, 被主要由()组成的基质包绕。

A、Ⅰ型胶原和蛋白多糖

B、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

C、Ⅲ型胶原和蛋白多糖

D、Ⅳ型胶原和蛋白多糖

7、为防止修复后的肌腱再断裂,需要固定大约()周。A、5 B、4 C、3 D、2

8、当肌小节长度为时主动张力最大()。A、2-2.2um B、3-3.2um C、4-4.2um D、5-5.2um

9、维持髌骨稳定性与活动的主要动力结构是()。

A、股直肌

B、股二头肌

C、股四头肌

D、股内侧肌

10、髓核最容易从突出。()A.前方B.后方C.后外侧D.上方E.以上都不对

四、判断题1、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可使头向同侧旋转,而使颜面向对侧旋转。()

2、脊柱后面观腰椎棘突最长,斜向后下方,且棘突间的间隙较大。()

3、四肢长骨骨折后,用螺钉固定钢板时骨要钻孔,使骨骼强度减弱,是应力集中现象。()

4、腓总神经损伤容易造成马蹄内翻足。()

5、钢针又称骨圆针。有粗细长短不等的规格,直径大于于2mm的骨圆针称为斯氏针。()

6、每个肌小节包括一个完整的暗带和两个半段明带。()

7、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收缩速度呈正比,即收缩速度越快产生的张力越大。()

8、对于一个人来说,通过锻炼或体力劳动会使某些部分肌纤维的直径增大,但并不能使肌纤维的数量增多。()

9、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收缩速度呈正比,即收缩速度越快产生的张力越大。()

10、椎间盘的蠕变特点与其退变程度有关,退变的椎间盘蠕变很慢,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没有达到最大变形。()

五、简答题1、简述胶原组织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2、简述骨的力学性质及各种影响因素。3、简述Denis提出的脊柱三柱概念。

六、论述题1、试述髌骨形态分型及造成髌骨不稳的因素。

2、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运动损伤与康复的力学机理。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及器械机械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超重现象: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的现象。 失重现象: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的现象。 人体运动的内力: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支撑面:支撑面积是由各部位支撑的表面及他们之间所围的面积组成的。 稳定角:所谓稳定角就是重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积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稳定系数:当倾倒力开始作用时,稳定力矩与倾倒力矩的比值。 上支撑平衡:支撑点在重心上方的平衡。 下支撑平衡:支撑点在重心下方的平衡。 转动惯量:物体转动时惯性大小的量度。 肌肉的主动张力:肌肉收缩元兴奋时可产生张力,称主动张力。 肌肉的被动张力:肌肉被牵拉时产生弹力,称被动弹力。 肌肉总张力: 肌肉的激活状态: 肌肉松弛:被拉长的肌肉,其张力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特性,这一特性称肌肉松弛。动作技术原理:是指完成某动作技术的基本规律,它适用于任何人,不考虑运动员的性别、体形、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心里素质等的个体差异,是具有共同特点的一般规律。 最佳动作技术:是考虑了个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心里素质和训练水平来应用一般技术原理,以达到最理想的运动成绩。 肢体的鞭打动作:在克服阻力或身体位移过程中,上肢诸环节依次加速和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 相向运动:人体腾空时或人体两端无约束时,身体某一部分向某一方向活动,身体的另一部分会同时产生相反方向的活动,我们这种身体两部分相互接近或远离的运动形式成为相向运动。 动作技术的特征画面:不同动作阶段的临界点。 (跑的) 着地距离:支撑脚着地瞬间重心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到着地点的水平距离。 (跑的) 腾空距离:跑步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通过的水平距离。 (跑的) 后蹬距离:支撑脚离地瞬间重心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到离地点的水平距离。 (跑的) 着地角:着地时刻,身体重心与着地点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 动力冲量:支撑阶段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此力的冲量。 制动冲量:支撑阶段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此力的冲量。 (跳远) 起跳距离:身体腾起瞬间身体重心在地面上投影点与起跳板前沿之间的水平距离。(跳远) 腾空距离:跳远的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通过的水平距离。 (跳远) 落地距离:足跟接触沙面瞬间身体重心与足迹最近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跳远) 腾起速度:踏跳脚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速度。 (跳远) 腾起角:腾起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投掷) 出手初速度:器械出手瞬间速度的大小。 (投掷) 出手角度:标枪出手瞬间初速度的方向和水平线的夹角,也称投掷角。 (投掷) 姿态角度:标枪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也称倾角。 填空题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称为加速运动,反之称为减速运动。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执笔人:王凯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力学 课程编号: 142308 英文名称:sports biomechanic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0 实验学时: 6 学分:2 开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田径》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上述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培育学生科学思维和求实的态度。 2.了解人体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熟悉肌肉生物力学特性并用于体育实践。 3.熟悉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一般规律和器械运动的力学规律。 4.掌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的基本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测量、分析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绪论 本章重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定义和学习要求。 本章难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特性。 学法指导:运动生物力学属于自然科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学习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学习中应树立系统分析的观点,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内外力相互作用和人体内力起主导作用的观点。

导言:树立“大体育观”,要有“忧患意识”,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导言:树立“大体育观”,要有“忧患意识”,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概念和历史沿革,明确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概述 本章重点:学科任务及学科展望。 本章难点:① 对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科学中作用的理解。② 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法指导:学习一门新课首先要对这门课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要从本门课的定义、研究任务以及发展简史着手。运动生物力学是生物力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着重于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将运动生物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应深刻了解体育动作的力学原理,探索运动技术的力学规律。扩大知识视野,学习从事运动技术科学研究的生物力学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演变 第一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演变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萌芽、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时期。 第二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特性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内容四个方面的明显特性。 第三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任务 掌握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五方面的任务,即:研究人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关系,研究人体运动技术的规律,研究人体运动技术的最佳化,设计与改进运动器械,研究运动损伤的力学原因。 第四节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展望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人体生物力学参数 本章内容目标是使学生明确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特征量及其特性。掌握人体惯性参数、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的基本特性以及各类参数的采集方法。理解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特征。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题库(试题)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题库(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题) 1、人体骨骼能承受的力比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力大倍。 a.10倍 b.12倍 c.6倍 d.20倍 2、成年人体骨组织中大约是水份。 a.25%~30% b.15%~20% c.20%~25% d.30%~25% 3、成年人体骨组织中大约有是无机物和有机物。 a.80%~85% b.75%~80% c.65%~70% d.70%~75% 4、胶原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破坏变形的范围在之间。 a.6%~8% b.10%~12% c.4%~6% d.12%~15% 5、骨承受冲击能力的大小与骨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头颅骨耐冲击比长骨大约左右。 a.60% b.40% c.30% d.70% 6、人体股骨所能承受的最大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大约左右。 a.36% b.50% c.120% d.80% 7、当外力的作用时间是左右时,关节液是同时具有流动性和弹性的“粘弹液”,是柔软的弹性体,起着橡皮垫的作用,能够缓冲骨与骨之间的碰撞。 a.1/500s b.1/100s c.1/200s d.1/500s 8、当外力的时间达到左右时,关节液不在表现为“液体”,而表现为更坚硬的“固体”了,对于冲撞的冲力不能起缓冲作用。 a.1/500s b.1/100s c.1/1000s d.1/200s 9、以中立位为足与小腿呈90o角,则踝关节背屈和蹠屈的活动度是。 a.25o,35o b.35o,45o c.20o,30o d.30o,40o 10、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膝关节可屈曲和过伸的活动度为。 a.165o,15o b.155o,10o c.145o,15o d.145o,10o 11、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膑骨向上,膝关节伸直,髋关节屈和伸的活动度为。 a.165o,55o b.145o,50o c.145o,40o d.150o,40o 12、挺身站立中立位时,躯干背伸和侧屈的活动度分别为。 a.30o,20o b.40o,30o c.35o,25o d.40o,20o 13、中立位为头颈部而向前,眼平视,下额内收,颈部前后屈伸的活动度为。 a.35o b.45o c.35o,45o d.45o,35o 14、中立位为头颈部向前,眼平视,下额内收,颈部左右侧屈的活动度为。 a.45o b.35o c.40o d.40o,45o 15、人体站立时,正面投影面积约占身体体表面积的。 a.30%-36% b.35%-40% c.24%-30% d.38%-42% 16、高速骑行时,运动员身体投影面积约占其体表面积的。 a.24% b.31% c.21% d.27% 17、在游速为zm/s时,运动员所受形状阻力(压差阻力)占总力的。 a.50% b.70% c.60% d.40% 18、项韧带和黄韧带的主要成份是弹性纤维,对二者施加低载拉伸负荷时,其伸长变形程度为原长度的。 a.2倍 b.1.5倍 c.0.5倍 d.1倍 19、风洞实验证明,决定铁饼远度的因素排列是。 a.出手速度、出手角度、自转速度、器械倾角 b.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器械倾角、自转速度 c.出手速度、器械倾角、出手速度、自转角度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试题答案

附:本文档收集了全网最全的体育科学研究试题及重点,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选择 1、依照文献内容的性质和加工程度,期刊论文应属于( B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2、体育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C ) A.田径运动 B.球类运动 C.人体运动 D.体操运动 3、特尔菲法是由专家集体进行预测或判断的一种调查形式,它一般要经过多少轮的筛选?( C ) A.1轮 B.1-2轮 C.3-4轮 D.5-6轮 4、针对所给信息而产生的问题,大胆提出各式各样的可能解的一种思维形式,称为( C ) A.反向思维 B.联想 C.发散思维 D.收敛思维 5、论文中采用图时,图号的表示方式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图一 B.图(一) C.图1 D.图(1) 6、文献阅读原则包括计划性、顺序性、批判性和( A ) A.时间性 B.同步性 C.简洁性 D.排他性 7、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将每个群体依序编号,再按纯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取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D ) A.纯随机抽样法 B.系统抽样法 C.分层抽样法 D.整群抽样法 8、解决体育教学、训练等实践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属于( B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开发研究 D.实验研究 9、科技论文中的关键词一般为( B ) A.2个 B.3-6个 C.10个 D.根据需要而定 10、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下列哪一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类?( B ) A.人体生理学 B.体育教学论 C.人体解剖学 D.运动生物化学 11、采用观察法收集资料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到( C ) A.针对性 B.典型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题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稳定角:重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连线间的夹角。 2.支撑面:支撑面积是由各支撑部位的表面及它们之间所围的面积组成的。 3.转动惯量:物体转动时惯性大小的量度。 4.超重现象: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的现象。 5.失重现象: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的现象。 6.稳定系数:当倾倒力开始作用时,稳定力矩与倾倒力矩的比值。 7.上支撑平衡:支撑点在重心上方的平衡。 8.下支撑平衡:支撑点在重心下方的平衡。 9.人体运动的内力: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 1.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因此在描述一个点或物体的运动时,必须说明它相对于哪个物体才有明确的意义,且称此物体为参照物。 2.在运动学中有两个实物抽象化模型,即质点和刚体。 3.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称为加速运动,反之称为减速运动。 4.运动员沿400米跑道运动一周,其位移是 0 ,所走过的路程是 400m 。 5.篮球运动中的投篮过程可看作是一个抛点低于落点的斜上抛运动,而投掷项目中,器械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一个抛点高于落点的斜上抛运动。 6.人体蹬起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称为超重现象,下蹲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称为失重现象。 7.乒乓球弧旋球飞行的原因是运动员打球时使球旋转,由于空气流体力学的作用,产生了马格努斯效应的结果。 8.忽略空气的阻力,铅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这种斜上抛运动可看作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竖直上抛的合运动。 9.身体绕某转轴的转动惯量的大小,是随身体各环节相对转轴的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的。 10.游泳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主要有三种,它们是摩擦阻力、形状阻力和兴波和碎波阻力。 三、判断题 1.人体在做平衡动作时,需由外力及肌肉、韧带等内力矩共同维持平衡。(√) 2.人在平衡时,仍需消耗一定的生理能。(√) 3.人在自然站立时,女子和男子的平均重心高度是一样的。(×) 4.在身体姿势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中心不可以移出体外。(×) 5.人体保持平衡动作的力学条件是合外力及和外力矩为零。(×) 6.用一维重心板测量人体重心的原理是力矩平衡原理。(√) 7.单杠悬垂动作是一个不稳定平衡的例子。(×)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运动生物力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体育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总结,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能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熟悉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测量手段,使学生能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人体运动的力学规律,能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技术与手段测量、评价人体运动的力学功能。为运动选材,避免运动伤害,增强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质量等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正确分析简单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本大纲所提出的任务,达到预期目的。②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32学时的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加强学生责任感及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及组织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完整阶段教学,先基础理论,后应用分析教学,课程需要学生具备

一定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基础力学等专业基础,通过课程教师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高等学校教材《运动生物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推荐参考书:《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课堂理论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2、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及器械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二.动能与势能的正确利用(高水平运动员动作的特征):1.高水平运动员在完成投掷动作时有效地利用了助跑速度。2.高水平运动员超越器械动作时间短,身体背弓大器械被充分引向身体后方。3.高水平运动员较好的利用了身体的动能及肌肉的弹性势能。 三.人体运动的形式:如果将人体简化为质点,人体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如果将人体简化为刚体,人体运动可分为: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2.斜抛物体的运动:1.定义: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2.斜抛运动的构成: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竖直上抛运动 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定义:任何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应用(保持跑速,动作连贯)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1.定义F=ma 2:几点注意1.a是运动学量F是动力学量,他们都是矢量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并且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2.牛顿第二定律中的物体是被当做质点的 3.加速度与力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反应的是瞬时关系。应用:加速跑,超重,失重,弯道跑 五.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1.定义Fab=-Fba 2.应用:加速跑,起跳,投掷链球 六.动量与冲量 1.动量:K=mv 2.冲量:I=Ft 动量定理在体育中的应用1:落地缓冲动作:要减少对人体的冲力,就得延长力的作用时间。 七.人体平衡的力学条件人体平衡的力学条件是人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和合外力矩为零。表达式为:∑F=0,∑M=0 如:燕式平衡,单杠支臂悬垂 八.人体重心的概念:1.概念:人体全部环节所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就叫人体重心 2.研究人体重心的意义:评定一个体育动作的质量,分析其技术特征和纠正错误动作等。都需要从人体重心的变化规律去分析,无论是动力性的动作还是静力性的姿势,探索其运动规律时,都离不开人体重心。 3.特点:人体中心不想物体那样恒定在一个点上,不仅在一段时间内,要受肌肉和脂肪的增长或消退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每一瞬间,也要受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要受人体姿势变化的制约,随姿势的改变,有时甚至移出体外。例如:体操中的“桥”,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动作等。 九.人体平衡的分类:1:根据支点相对中心位置分类:1:上支撑平衡:当人体处于平衡,切支撑点在人体重心上方,如:体操中的各类悬垂动作。2:下支撑平衡:当人体处于平衡,切支撑点在人体重心的下方,下支撑平衡在体育动作中最为常见如:站立,自由体操和平衡木的平衡动作以及田径,武术等。3:混合支撑平衡:是一种多支撑点的平衡状态,这时有的支撑点在人体重心上方,有的支撑点在人体重心下方。如:肋木侧身平衡根据平衡的稳定度分类: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随遇平衡,有限度的稳定平衡。 1:稳定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自然恢复平衡位置,而不需要通过肌肉收缩恢复平衡。如果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结果是物体重心升高,则该平衡是稳定平衡,多数上支撑平衡属于稳定平衡。如:单杠支臂悬垂 2: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不仅不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而是更加偏离平衡位置。如果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结果是物体的重心降低,则该平衡是稳定平衡,多数下支撑平衡属不稳定平衡。如:单臂手倒立 3:随遇平衡: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既回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也不继续偏离原位置,而是在新位置上保持平衡。在体育中很少见。如:连续完成两个前滚翻。 4:有限度的稳定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一定限度内偏离平衡位置,当外力撤除时,人体回到平衡状态,但如果偏离平衡位置超过某一限度时,人体失去平衡。如:太极拳中的推手。

2016医博士继续教育试卷及答案

1.完全性脊髓损伤是指(20)答案不确定A2B5C5D A、肛周无感觉 B、肛周无运动 C、肛门无深感觉 D、以上均正确 E、以上均错误 2.国内脊髓损伤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20)答案不确定A1B A、车祸 B、高处坠落 C、运动损伤 D、重物砸伤 E、工伤 3.下列哪一项可能不属于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20)答案不确定A4B3C3D A、感觉障碍 B、运动障碍 C、咳嗽无力 D、吞咽困难 E、便秘 4.康复目标是轮椅上生活自理,家庭功能性步行的损伤平面是(20)答案不确定A3B1C1D A、T5 B、T10 C、T12 D、L2 E、L3 5.康复目标是基本上能生活自理,需少量帮助的损伤平面是(20)答案不确定AB A、C5 B、C6 C、C7 D、C8-T2 E、T1 5.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反应不包括(20)答案不确定5A2B2C2D 6.A、转折期 B、否认期 C、焦虑抑郁期 D、承认适应期 E、休克期

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 1.检查某个关键点的针刺觉比正常更敏感,给予评分是(20)答案不确定 A、2分 B、1.5分 C、1分 D、0.5分 E、0分 2.感觉检查存在可疑情况时,应以什么为判定标准(20)答案不确定 A、10次中8次正确 B、10次中7次正确 C、10次中9次正确 D、10次中6次正确 E、请示上级医生 3.剑突水平相当于脊髓损伤的神经平面是(20)答案不确定 A、T4 B、T5 C、T6 D、T7 E、T8 4.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的关键点身体左右侧各有多少皮节(20)答案不确定 A、26 B、28 C、30 D、31 E、27 5.肩关节无旋转、内收,前屈90°肘关节屈曲。这一体位用于检查(20)答案不确定 A、C5 B、C6 C、C7 D、C8 E、T1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带答案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本科) 绪论 1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及器械机械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2填空题: (1)人体运动可以描述为: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以(肌肉收缩)为动力,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为(杠杆)的机械运动。 (2)运动生物力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以及(肌电图测量)。 (3)运动学测量参数主要包括肢体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动力学测量参数主要界定在(力的测量)方面;人体测量是用来测量人体环节的(长度)、(围度)以及(惯性参数),如质量、转动惯量;肌电图测量实际上是测量(肌肉收缩)时的神经支配特性。 2 简答题: (1)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任务主要有哪些? 答案要点:一方面,利用力学原理和各种科学方法,结合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等原理对运动进行综合评定,得出人体运动的内在联系及基本规律,确定不同运动项目运动行为的不同特点。另一方面,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有关器系结构及机能的反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竞技体育成绩和增强人类体质服务的,并从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和体系。具体如下: 第一,研究人体身体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性。 第二,研究各项动作技术,揭示动作技术原理,建立合理的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 第三,进行动作技术诊断,制定最佳运动技术方案。 第四,为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手段提供力学依据。 第五,为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提供依据(包括鞋和服装)。 第六,为设计和创新高难度动作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第七,为全民健身服务(扁平足、糖尿病足、脊柱生物力学)。 第一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 1名词解释: 质点:忽略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而被视为有质量而无尺寸的几何点。 刚体: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质点系组成的连续体。 平衡:物体相对于某一惯性参考系(地面可近似地看成是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失重: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的现象。 超重: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作为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群。 惯性参考系(静系):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在参考系上标定尺度,标定了尺度的参考系即为坐标系。常用的是直角坐标系,又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 稳定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自然回复到平衡位置,而不需要通过肌肉收缩恢复平衡。特点:平衡时重心最低。 不稳定平衡:物体稍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去掉破坏平衡的力时,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其特点是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其重心降低。 随遇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当外力撤除时,人体既不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也不继续偏离原位置,而是在新的位置上保持平衡。特点:重心高度不变。有限度的稳定平衡: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稳定平衡,但超出范围时,偏离平衡位置则会失去平衡,成为不稳定平衡的情况。 2填空题: (1)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因此在描述一个或物体的运动时,必须说明它相对于哪个物体才有明确的意义,称此物体为(参照物)。 (2)运动员沿400米跑道运动一周,其位移是(0 )米,所走过的路程是(400 )米。 (3)人体蹬起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称为(超重)现象,下蹲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称为(失重)现象。 (4)忽略空气阻力时,铅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后只受到(重力)作用,这种斜抛运动可看作是由水平方向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变速度)运动的合

《运动生物力学》学习指南

《运动生物力学》学习指南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院(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与体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在课程学习前只有明确学习的内容,了解学习课程的方法,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运动生物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如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演变、特性及学科任务;运动生物力学参数、采集方法及特征;骨、关节、肌肉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等。 (二)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探索运动技术的力学规律。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首先,掌握体育运动中冲击、摆动、蹬伸、缓冲、鞭打以及相向动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它们的动作形式及其特征。其次,探索体育运动中运动技术的力学规律,并应用于实践研究,如前滚翻时为什么要强调团身?人体落地时屈膝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三)了解并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应用及分析方法。如静力学、动力学、抛体、流体力学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走、跑、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形式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应用能力。 (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如人体在完成各种体育动作时,可运用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进行动作分析,又可用生理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同时还可以运用生物力学的知识进行力学评价;其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人体运动时的运动生物力学指标,并且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计算所需指标,获得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信息。 明确了运动生物力学的课程学习内容后,还应该清楚运动生物力学的学习方法,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学习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中应该树立和贯彻以下基本观点:

运动生物力学

一、名词解释 1、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学科。 2、生物力学:是生物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力学与生物学的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学科,它是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转动惯量:是衡量物体(人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用ω表示。 5、角速度: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用α表示。 6、加速度:指单位时间内人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是描述人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7、角加速度:表示人体转动时角速度变化的快慢,指转动中角速度的时间变化率。 8、三维坐标系:又称空间坐标,判断人体运动要从三个方向上看,由原点引出三条互相垂直的坐标轴,分别用Ox、Oy、Oz表示。 9、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0、力矩:使物体(人体)转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用M表示。 11、动量:用以描述物体在一定运动状态下具有的“运动量”。 12、动量矩:是转动惯量J和角速度ω的乘积。用L表示。 13、冲量:物体(人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时力作用的结果,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可用冲量I表示 14、冲量矩:在研究转动问题时,把力矩在时间上的积累称为冲量矩,是力矩和时间的乘积。 15、均匀强度分布:在特定的加载条件下,材料的每一部分受到的最大应力相同。 16、适宜应力原则:骨骼对体育运动的生物力学适应性本质上是骨骼系统对机械力信号的应变。有利于运动负荷及强度导致的骨应变会诱导骨量增加和骨的结构改善;应变过大则造成骨组织微损伤和出现疲劳性骨折,应变过小或出现废用则导致骨质流失过快。 17、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者称为骨折。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18、关节软骨:是一种多孔的粘弹性材料,其组织间隙中充满着关节液。 19、渗透性:在恒定的外力下,软骨变形,关节液和水分子溶液从软骨的小孔流出,由形变引起的压力梯度就是引起关节液渗出的驱动力。 20、界面润滑:是依靠吸附于关节面表面的关节液分子形成的界面层作为润滑。 21、压渗润滑:液体又接触面从运动方向的前缘挤出,在接触面的后缘由渗透压把压渗出的滑液再吸收回软骨内,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地保存关节液及其位置,对抗外力。 22、收缩元:代表可以相对滑动的肌浆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纤维丝,其张力与它们之间的横桥数目有关。 23、串联弹性元:表示肌浆球蛋白纤维、肌动蛋白纤维、横桥、Z线以及结缔组织的固有弹性。 24、并联弹性元:表示静息状态下肌肉的力学性质。 25、肌力变化梯度:在很多体育运动中往往要求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力,一般称爆发力。 26、力的时间梯度:达到1/2最大力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力的时间梯度。 27、力的速度梯度:力的最大值与所需时间的比值这个指标称为力的速度梯度。 28、摆动动作:指人体肢体为增加全身活动的协调性及增加动作效果而绕某一轴进行的一定幅度的转动。 29、鞭打动作:人们把这种在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过程中,肢体依次加速与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称为鞭打动作。 30、相向动作:人体在腾空状态下,由于肌群的收缩使身体两部分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称为相向动作。 31、冲击动作:在体育动作中,通过扣、踢等击打方式使人体四肢动量向运动器械实现转移的动作形式。 32、缓冲动作:肢体末端环节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肢体由伸展到屈曲以延长力的作用时减小冲击力作用或控制外界物体的动作,在运动技术中叫缓冲动作。 33、蹬伸动作:人体在有支撑的状态下,下肢各环节积极伸展,配合以正确的摆臂技术,给支撑面施加压力,已获得较大支撑反作用力的动作过程。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题讲课教案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力学复习题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稳定角:重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连线间的夹角。 2.支撑面:支撑面积是由各支撑部位的表面及它们之间所围的面积组成的。 3.转动惯量:物体转动时惯性大小的量度。 4.超重现象: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的现象。 5.失重现象: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的现象。 6.稳定系数:当倾倒力开始作用时,稳定力矩与倾倒力矩的比值。 7.上支撑平衡:支撑点在重心上方的平衡。 8.下支撑平衡:支撑点在重心下方的平衡。 9.人体运动的内力: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 1.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因此在描述一个点或物体的运动时,必须说明它相对于哪个物体才有明确的意义,且称此物体为参照物。 2.在运动学中有两个实物抽象化模型,即质点和刚体。 3.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称为加速运动,反之称为减速运动。 4.运动员沿400米跑道运动一周,其位移是 0 ,所走过的路程是 400m 。 5.篮球运动中的投篮过程可看作是一个抛点低于落点的斜上抛运动,而投掷项目中,器械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一个抛点高于落点的斜上抛运动。 6.人体蹬起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称为超重现象,下蹲时,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称为失重现象。 7.乒乓球弧旋球飞行的原因是运动员打球时使球旋转,由于空气流体力学的作用,产生了马格努斯效应的结果。 8.忽略空气的阻力,铅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这种斜上抛运动可看作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竖直上抛的合运动。 9.身体绕某转轴的转动惯量的大小,是随身体各环节相对转轴的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的。 10.游泳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主要有三种,它们是摩擦阻力、形状阻力和兴波和碎波阻力。 三、判断题 1.人体在做平衡动作时,需由外力及肌肉、韧带等内力矩共同维持平衡。(√) 2.人在平衡时,仍需消耗一定的生理能。(√) 3.人在自然站立时,女子和男子的平均重心高度是一样的。(×) 4.在身体姿势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中心不可以移出体外。(×) 5.人体保持平衡动作的力学条件是合外力及和外力矩为零。(×) 6.用一维重心板测量人体重心的原理是力矩平衡原理。(√)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综述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综述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根据现代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对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进行一定层次的归纳分类、特征分析,认为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具有科学化特征、实用性特征和实验研究与辩证思维分析相结合特征,并进一步提出应用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测量手段 一、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过程 1 启蒙阶段 早在公元前,就有很多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对日常生活中人和动物的力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用人的尸体研究解剖学,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力学研究人体的各种姿势和运动,指出人体运动符合力学定律,奠定了运动生物力学的雏形。 1 . 2 初步形成 20世纪,由于体育学及医学的飞速发展,很多运动中的力学问题日益凸显并亟待解决,随着各类电子设备、精密仪器等测试工具的发明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前提条件。结合解剖学、物理学使运动生物力学这门边缘学科应运而生。 1 . 3 发展阶段 1967年苏黎世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物力学会议,1973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生物力学会议上将运动生物力学从生物力学中划分出来,成立了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简称ISBS),运动生物力学正式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1982年6月2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召开第一次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从此,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工作在全世界蓬勃开展。我国于1980年成立了下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运动生物力学分会,并于2005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3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 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从研究的形式上,可分为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两大类,实验研究方法又分实验室测量法和运动测量法。从研究的领域上,可分为物理学研究方法、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系统研究方法。从研究材料的来源上可分为原始资料数据的采集整理和资料分析方法。研究运动项目主要以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方法为主,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为辅,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手段[3]。 美国的理查德·C.尼尔森把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大致概括为如下五种:(1)研究特定的运动项目或其中的某一环节的生物力学,这种主要对于运动员、尤其是只对某一运动专项感兴趣的教练员非常有用。(2)研究多个运动项目中共同包含的运动动作(如着地、起跑等动作)的生物力学。最大好处是建立一种一般性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建立在经典力学定律之上,或是建立在共同的神经控制模式之上。(3)被称为运动生物力学的评定方法,如从能耗观点去评价运动技术的优劣等。(4)指对某一专项运动所涉及的生理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专项特点等有关方面进行综合考虑。(5)讨论在运动中人体器官的生物力学。 中国的周里将研究的方法分为高速摄影(二维与三维)、录像、测力、肌电、肌力测试系统、同步测试、理论分析和CT、核磁共振其他方法[4]。 三、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考试复习题

(以下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 1根据转动运动中角量与线量的关系,要增加排球运动中扣球的速度,主要应增加运动员上肢的转动半径和角速度。 2物体所受冲量矩大小和物体动量矩的变化量相等 3在研究人体运动时,为了突出主要矛盾,需要把人体和器械近似地看成质点或刚体。 4肌肉在收缩用力的过程中,其肌力的大小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肌肉松弛 5原地纵跳中,下蹲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6人体的质量越大,则惯性越大。 7掷铅球的最佳抛射角一般小于45度,它取值的大小与出手点高度和空气阻力两个因素有关。 8速度、加速度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9根据斜抛运动公式,影响投掷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初速度、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 10物体产生运动状态改变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力的作用,但是当物体惊醒转动运动时,除了有力的作用存在以外,还需要有力臂的存在。 11人体运动的"速度-时间"曲线与时间轴所包络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12跳高用的海绵垫主要用途是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少冲力。 13在人体运动的平衡动作中,人体的支撑面大就意味着动作越稳定。 14跳远当人体处于腾空状态时,若忽略空气阻力,其水平方向的运动速度不变。 15曲线运动属于质点的基本运动。此时,我们将人体运动看做是质点运动。 16动力曲线与时间轴所包络的面积值表示冲量的大小。 17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而合外力矩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转动运动。 18力的效应有内效应和外效应两种,力作用的内效应表现为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 19利用运动技术录像资料可以确定完成动作的时间,主要是与拍摄的频率有关 20物体运动是指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21滑雪运动员从斜坡上滑下时,他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地面支撑支作用力和空气阻力、摩擦力。 22骨结构会因为机械应力或外力的影响,而使骨的大小、形状、结构发生变化。 23冲量矩是影响物体转动量变化大小的根本原因。 24研究力在一定时间内的累积效应采用的是冲量。 25在体育运动中,人体重心位置可随身体姿势的变化而变化 26人体转动时,其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人体质量分布、转动轴位置。 27省力杠杆在人体关节中分布较少,比较典型的是踝关节在做提踵动作时表现为省力杠杆形式 28在体育运动中,为了增大局部肢体的动量矩,通常采用的途径有提高转动速度和伸展肢体长度以增加转动惯量。 29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中,腿、手臂和躯干的运动应遵循相向运动或动量矩守恒原理。 30转动惯量是描述转动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31力矩的大小是指力与力臂的乘积。

运动生物力学重点

运动生物力学 1、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力学生物常指有生命活动的人体。 2、生物力学分为人类工程生物力学,劳动生物力学,整形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生物力学,医用生物力学等。 3、人体生物力学参数包括人体惯性参数、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及生物学参数。 4、人体惯性参数特征:(1)质量:衡量物体平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人体各环节的质量叫做各环节的绝对重量,各环节绝对质量与人体质量之比叫做各环节相对质量。(2)重量:重量包括人体总重量和人体环节重量,人体环节重量称为环节绝对重量,环节绝对重量与人体总重量之比叫做环节相对重量,物体的重量为G,物体的质量m,重力加速度为g,G=mg.一定质量的物体,其重量随着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而变化。(3)人体质心(重心):质心是物质的质量中心,重心是物体各组成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人体的总质心是指人体整体质量分布的加权平均位置。人体重心是人体各环节所受地球引力的合力作用点。(4)环节质心位置:纵长环节的质心(重心)大致位于纵轴上,靠近近侧端关节。描述环节质心位置一般采用环节质心半径系数的概念即近侧端关节中心至关节质心的距离与环节长度的比值。(5)转动惯量:(J=∑△mr2)衡量物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质量衡量平动惯性大小物理量,转动惯量衡量转动惯性大小物理量,质量下降,平动容易,转动惯量小,转动容易。](6)回转半径。 5、环节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人体的结构功能为依据,分割环节的切面通过关节转动中心,并以关节中心间的连线作为环节的长度,末端环节则是关节中心与环节质心之间的连线。另一种是以人体体表骨性标志点作为环节的参考标志,并以此确定关节长度。 6、影响人体总重心位置的因素有六个:(1)性别:女子重心的相对高度比男子低0.5%~2%(2)年龄:随着年龄的变化,重心的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均会发生变化,婴儿重心的相对高度比成年人约高10%~15%,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高度下降(3)运动专项,运动专项训练的方式不同会使某些运动员的局部环节质量发生及分布发生改变。(4)体型,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就是人体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以及脂肪积蓄程度。(5)姿势,人体姿势的改变对重心位置有重大影响。(6)生理与心理,这种变化很小,一般不超过身高的1%。 7、人体惯性参数测量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分三类:①尸体测量法;测量方法采用称重法和悬挂法;②活体测量法,采用水浸法(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平衡板法,应用力矩平衡方程);放射性同位素法;CT法(郑秀瑗利用计算机X射线断层照相术,该方法首次得到了大样本的中国人的环节惯性参数。);核磁共振成像法;③数学模型计算法。 8、测力台实验? 9、运动学参数:(1)时间参数:①时刻,时刻是人体位置的时间量度,是时间坐标轴上的一个点。瞬时指标,②时间,平均指标,时间是运动结束时刻与运动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③频率,步频,频率是动作重复性的度量,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重复进行的动作次数。(2)空间参数:①路程,是指人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人体运动的实际路线的长度,也是质点运动轨迹的全长。②位移,是表示人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位置总的变化,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对运动的直线量度。③角位移,是描述人体转动的空间物理量,人体整体或环节饶某轴转动时转过的角度。(3)时空参数:①速度,是指人体所经过的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描述人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用v表示。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②速率,是指人体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描述人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③角速度,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用ω表示,是表示物体转动的快慢与转向,其单位为rad/s,④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人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是描述人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用a表示。在直线运动中,速

生物专业英语试题附答案

生物专业英语试题及答案 一、将下列英文术语或缩写译为合乎学术规范的中文术语: 1、Odorant receptor 气味受体(气味感受器、嗅觉受体、嗅觉感受器也得1分;仅答受体或感受器,则得0.5分)。 2、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差异化表达基因(答为“不同表达基因”,仅得0.5分)。 3、MOE 主要嗅(觉)上皮[答为“嗅(觉)上皮”也得1分;若写出其英文术语全称“Main olfactory epithelium”,也得分]。 4、VNO4 犁鼻器(答为“信息素外周感受器”也得1分;若写出其英文术语全称“Vomeronasal organ”,也得分)。 5、Social behavior 社会行为(答为“社群行为、社交行为”也得1分)。 6、Monogamy 一夫一妻制(答为“一雄一雌制、单配制”也得1分) 7、Vasopressin 加压素(答为“抗利尿素”仅得0.5分)。 8、Oxytocin 催产素。 9、Kin recognition 亲属识别。 10、Autism 自闭症/孤独症。

11、NIH (美国)国家(立)卫生研究院(所)(若写出其英文术语全称NIH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也得分)。 12、HHMI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若写出其英文术语全称HHMI =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也得分;或者译为Howard Hughes 医学研究所,也得全分)。 13、Nanotechnology 纳米技术(纳米科技、奈米技术、奈米科技)。阳光大学生网 14、Renewable energy 可再生能源(量)(答为“可更新能源、再生能源”,或意思相近者,也得1分)。 15、Biomechanical energy 生物机械能(答为“生物力能、生物力学能”也得1分,而“生物化学能、生物能”,则得0.5分) 16、Nanogenerator 纳米发电机(答为“纳米发动机、纳米电机、纳米发生器、纳米生产器”,也得1分)。 17、Systems biology 系统生物学。 18、DNA sequencer DNA测序仪[答为“DNA测序(器、机)、DNA序列仪(器)”也得1分,答为DNA序列,仅得0.5分]。 19、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神经退行性病(若答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或者“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也得1)。 20、Amygdala 杏仁核(答为“杏仁体”,也得1分)。 将英语短文译为中文:(4篇短文,每个小题的标题也要翻译,各为20、10、10、10分,共5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