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第九课不说话的“朋友”

南京市东山小学熊丽萍

一、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初步形成公德意识。二、

1、本课共分五部分:“认识我们的朋友”、“候车室的烦恼”、“我替

朋友说说话”、“看望我们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为朋友做点啥”。

2、内容分析:本课教学主题是爱护公用设施,形成公德意识。教材

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

的互助关系。接着选取了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们带来的烦恼,通过一个真

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事例很极端,但很

有震撼力。富于爱心的孩子们一定愿意替自己的朋友说说话,用趣味性的

方式让孩子澄清思想。然后鼓励学生去调查身边公用设施保护的情况,激

励小公民们伸出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用智慧的方式为保护公用设

施设计广告语,想出金点子。本课教学侧重于爱护公共设施、讲公德的教育。

本课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的一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

11岁左右的儿童。现在的儿童,尤其是城镇儿童,由于应试教育和家长

过于功利的思想的影响,整天泡在课堂上、书本中,对家务劳动和社会劳

动缺乏切身体验。劳动体验的缺乏,导致对别人劳动的不理解和不尊重,进而产生对从事劳动的人的不理解、不尊重。生活中的公共设施是大家共同劳动的成果,是为大家服务的,由于认识和体验上的不足,很多人包括一些儿童对公共设施缺乏爱护之心。

小学生故意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不是很多,少数学生恶作剧地污损、

刻画公用设施的现象倒是不少,他们缺乏公德意识,缺乏法制观念。

1、观察生活中常用的公用设施以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

带来的方便。

2、换位思考,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孩子初步形成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学生对公用设施这个概念的理解。

课件(1):关于公用设施的小资料和水渠、防洪堤等几种不常见公用设施的图片及其作用的介绍;

课件(2):“候车室的烦恼”情境创设(教材中的图片、“我”的叙述);

课件(3):教材中的故事情境创设(马路上缺盖的窨井、打捞的工人、忧伤的背景音乐……);

课件(4):根据生活中人们怎样对待公用设施的情况制作的Flash动画小品,配以一首有趣的歌谣(“小椅子的烦恼”)。

过程设计评析一、认识我们的朋友学生虽然1、体验活动:小比赛每天在使用着

(1)你们喜欢比赛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开公用设施,但从

展一个特殊的比赛。一、二两组对抗三、四两来没有真正去

组,有信心战胜对手吗?关注过它们的

(宣布比赛规则:一二两组全体起立,三四两作用,开展体验

组坐在位置上;用老师课前发的纸,同时听写活动,让学生从

古诗《春晓》,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队完缺乏公用设施

成的人数多。)带来的不便真

(2)宣布比赛结果。引导找失败的原因切地体会到我

(3)小结:看来,我们大家要想把字写得们的生活离不

既快又好,离不开桌子和椅子的帮助,开这些设施,从

他们是供我们大家使用,为我们大家而提高感性认

服务的好朋友。识,为下面的学2、认识朋友习进行情感的(1)在学校里,你还见过哪些像课桌椅这样铺垫。再再次从为大家服务的设施呢?它们为大家带来了哪学生的日常生些方便呢?活入手,回顾自(2)在其他的地方比如说大街上、小区里等己曾见过和使等地方,你见过这样为人们服务的设施吗?它用公用设施时们又为人们带来哪些方便呢?的情景,调动已(3)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评价提升,点有经验,并且在出其作用。对话交流中丰3、小结:刚才大家说到了许多为大家服务的富经验,再通过好朋友,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位,让我们和他看课件进一步们见个面吧。(播放课件1:公用设施)你认识加深对公用设到新朋友了吗?施的认识了解,

正因为这些朋友的默默付出,才使我们的激发他们对公生活更加方便,更加美好,他们可真不愧是我用设施的情感,们的好“朋友”。你发现这些朋友的共同特点感受到公用设了吗?施就像我们不

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用设说话的朋友。

施,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公用设施吗? 4、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利用多媒下。(课件2:公用设施资料)看了这段小资料,体创设情境,引你对公用设施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发学生的情感5、小结:公用设施为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体验,让学生深它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不说话的“朋友”。切感受不爱护

公用设施、破坏

三、关心“朋友”的处境设施,不仅会给1、这些朋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人们的生活带我们应该像朋友一样地对待它们,可是有些人来不便,甚至可却不是这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的能造成严重的遭遇(课件:候车室)后果。 2、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积极引导学呢?生进行对话,讨4、教师小结论公用设施缺5、不爱护公用设施,破坏公用设施,不仅会乏时会给人们给大家带来不方便,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生活带来不便,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播再通过读故事放课件真实的故事)谈一谈切身感6、看到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一说呢?受,让学生的心7、教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有些人为了自灵受到震撼,明己的个人利益,拿走窨井盖卖钱,才酿成了不白如果公用设可挽回的悲剧,这些人太可恶了!伤害了“朋施被破坏甚至友”,也就是伤害了人类自己。为了严厉惩罚会危及人的生这些对“朋友”不友好的行为,我国制定了相命,从而让学生关的法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处感受公用设施罚条例)是我们不可或四、我替“朋友”说说话缺的朋友。

1、这都是破坏公用设施造成的后果,这个教训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他们也有许多委屈先播放多

想告诉你们,我们来听一位朋友想说的话吧!媒体课件,以拟(播放课件:小椅子)人的手法让学2、你看到了一把怎样的小椅子?它有什么委生倾听“朋友”屈啊?的心声,引入情3、小椅子的哭诉引来了许多受到委屈的朋友,境。用这一趣味瞧,它们来了。(课件:损坏的设施)性的方式引导

3、这些朋友无私地为我们服务,我们应该怀学生设身处地,着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们,去爱护他们,可是,用一种富有责却有这么多的朋友受到了人们的伤害,他们的任心的方式对心里该有多委屈呀!但他们不会说话。你能替待自己的朋友。朋友说说心里话吗?你想替谁说呢?可以自再采用角色扮己说,也可以和同桌说,还可以和小组合作用演的形式,引导你们喜欢的方式去说。学生换位思考,3、全班交流:学生选择一个角色,替朋友说把自己的情感

说话。投射在这些没5、引导学生小结:听了这些“朋友”的委屈,有生命的物品你有什么想法吗?身上,产生移情6、看来,同学们对朋友非常关心,那么,请作用,激发学生同学们拿出实际行动,课后去自己生活的小区说真话,吐真走一走,看望一下我们的“朋友”,填一填这情,真正从内心份调查表,提出一些帮助朋友的合理化建议,深处受到感染在下一节课中交流,好吗?(课件调查表)和教育。五、总结

1、不说话的“朋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快

乐和幸福,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来爱

护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吧!

2、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爱护公用设施的小卫士。

品德与生活三年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设计 曾丽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爱劳动的情感,对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感到敬佩,对懒惰的人感到不满,并且为自己过去贪图舒服,害怕劳动的行为感到羞愧。 3、行为目标 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劳动的自觉性。 二、教学要点(重、难点) 1、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懒惰好吃定败家的道理。 2、理解“双手和大脑,一切能创造”的具体含义。 3、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劳动的自觉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劳动的工具及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励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劳动的光荣花和劳动的果实,要奖给我们班爱劳动的小能手。这节思品课,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劳动的课文,谁勤于动脑,乐于动手,劳动的光荣花就会为谁开,劳动的果实就会被谁摘。 (二)学文明理 1、多媒体展示动画故事。 2、引导讨论,启发明理。 分家后,哥哥和弟弟的生活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课题: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3、小结:弟弟的生活由穷变富,靠的是辛勤劳动。哥哥的生活由富变穷,是因为他好吃懒做。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 (三)激发感情 1、采访“兄弟俩”,解决疑难。 2、联系“现实生活”,激发情感。 (1)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说说周围哪些人像弟弟一样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他们是怎样创造美好生活的? (2)课件展示工人、医生、教师、科学家劳动的画面,展示广州市的美景,深化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3、小结:劳动真伟大,劳动既可以像“摇钱树”那样挣钱,创造物质财富,还可以使我们双手更灵巧,大脑聪明,身心更健康,精神更美好。也就是说创造精神财富。劳动真的能创造一切啊。 (板书:双手和大脑创造一切)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赵明礼 不说话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初步形成公德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本课共分五部分:“认识我们的朋友”、“候车室的烦恼”、“我替 朋友说说话”、“看望我们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为朋友做点 啥”。 2、内容分析:本课教学主题是爱护公用设施,形成公德意识。教材 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接着选取了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们带来的烦恼,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事例很极端,但很有震撼力。富于爱心的孩子们一定愿意替自己的朋友说说话,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孩子澄清思想。然后鼓励学生去调查身边公用设施保护的情况,激励小公民们伸出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用智慧的方式为保护公用设施设计广告语,想出金点子。本课教学侧重于爱护公共设施、讲公德的教育。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的一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11岁左右的儿童。现在的儿童,尤其是城镇儿童,由于应试教育和家长过于功利的思想的影响,整天泡在课堂上、书本中,对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缺乏切身体验。劳动体验的缺乏,导致对别人劳动的不理解和不尊重,进而产生对从事劳动的人的不理解、不尊重。生活中的公共设施是大家共同劳动的成果,是为大家服务的,由于认识和体验上的不足,很多人包括一些儿童对公共设施缺乏爱护之心。

小学生故意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不是很多,少数学生恶作剧地污损、刻画公用设施的现象倒是不少,他们缺乏公德意识,缺乏法制观念。 四、教学重点: 1、观察生活中常用的公用设施以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换位思考,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孩子初步形成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 学生对公用设施这个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评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完整版 2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指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自己眼中的“我” 1.过渡 你们对我有了一些了解,想不想让我也了解你? 同学们之间已经相处两年多了,想不想让大家更了解你? 2.介绍游戏 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叫——“猜猜我是谁”。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张“我的小档案”,等会儿我们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长处都写在上面,不过有一样不能写(名字),对,这一写可就露馅

了。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平时对别人了解的比较多,能看了介绍,立刻就把猜出他是谁。 3.师生独立填写《小档案》 4.二人小组讨论 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呢?我建议啊,大家把自己写的拿给一位好朋友看看,读给他听听,请他给你当当参谋。愿意吗?(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位与朋友商量) 大家商量好了吗?就把写好的小档案折好,投进“快乐包”吧。 三、同学眼中的“我” 1.组建4人小组 谁愿意来抽?这么多同学都想抽啊,这可难办了。怎么办呢? 咱们就和附近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自由组建小组,选出组长) 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负众望。你们就上去拿吧。 2.游戏开始,师生共同参与 4.全班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猜出的? (拿出“快乐包”里的小档案)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被大家猜出来,他们是谁呢?让咱们一起来猜。 5.小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年月日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神州六号升空、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明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今天来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都很开心,那么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难忘的时刻吧! (2012年3月23日8时52分16秒) 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 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年月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课件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时间。 ②展示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3月12日)六一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三年级的开篇,因而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篇。依据课标“我在成长”的条目,分解安排了“幸福的摇篮”这一单元主题。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的良好道德和社会性品质发展的起点,显得十分重要。家庭的亲情,父母的疼爱,学生虽然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但是他们并不一定都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所付出的心血,甚至会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疼爱是 应该的,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接受疼爱,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支感激和孝敬父母。培养学生心中有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家庭分忧,懂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把关心、孝敬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落实“我在成长”中的过程目标十分关键。 谢谢您,爸爸妈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应当以恰当的 方式回报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激爸爸、妈妈。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1、小时候的故事 看课本,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成长的一些故事,唤起他们对父母辛勤操劳和关爱的感激之情。其中的任何一个故事都凝聚了父母的关爱和期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去体会、感受。 活动:a、了解:查找小时候的故事,查一查名字的来历;b、讲:向同学们讲述有意义的故事。 2、温暖的家 看:欣赏图片,回忆爸妈对自己的关爱之处,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家庭是你们的主要生活场所,是你们最熟悉、与自身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长辈倾注的关爱是无法用数字计算的。 说一说: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感人故事。 诵读:诵读课文中小诗,回味受到家人呵护时的感受。 3、爸妈真辛苦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9983623.html, 找教案 观察与记录:看图,教材从农村和城镇两个角度,从父母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两个方面,选择不同的家庭安排了观察记录的内容。 讨论: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为家庭和子女操劳的,体会家长的辛苦。说一说他们一天的工 作时间、工作任务等等。 4、我爱我的家人 评一评:看课本上的插图,说一说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课本上的插图有两类:一类是关心父母和长辈的孝敬行为;另一类则是不理解父母,有行为问 题的表现。 做一做:学唱歌颂爸妈的歌曲,说一说父亲节的由来。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再现生活场景,煽情导入主题 (播放《我真幸福》录像资料或投影片:爸爸妈妈陪小红一起逛公园、放风筝,和小红一起讲 故事、做手工,,) 议一议:小红生活幸福吗?从哪些情景中可以看出来? 讲一讲:是啊,父母为我们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当你生病需要治疗时,当你学习有了困难时,

《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案例

《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案例 课题:三年级上册《谢谢您,爸爸、妈妈》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中心小学李代安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究个人的成长历程,知道爸爸、妈妈为自己做过的 事情,感受父母的爱,体会为人父母的辛苦。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爱自己的家。 3、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融洽师生关系。活动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 3、投影仪。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恩父母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课件设计思路: 1、制作父(母)子(女)之间交往的课件,贴近学生生活,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课件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感恩父母的图片或资料,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请你们说说: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高兴?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生气?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伤心? 你的什么事情使父母着急? 学生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看到,当你有了成绩或取得进步时,会使父母感到高兴; 当你有了缺点或错误时,会使父母生气;当你的言语刺伤父母的心时,会使父母感到伤心;当你得了病或退步时,会使父母着急………… 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父母多少心血啊!那么,作为子女,怎样谢谢爸爸、妈妈呢? 揭题并板书:谢谢您,爸爸、妈妈 课件出示:家乡新修的柏油路、路灯、球场的图片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设施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答:能为大家服务,能给大家带来便利

………… 师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些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能给大家带来方便和服务的设施,都叫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个大家族,它的成员可多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街头还是田间,都有它们的身影。今天我们就一起找一找身边的公共设施,来认识它们,好不好? 板书课题:身边的公共设施 二.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或资料。 1、小组内交流回报。 师:“课前老师安排大家收集了一些公共设施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2、全班展示汇报。 师:大家展示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先从身边的说起,然后再谈谈其他的地方。如:学校、城市、公园、大街。 小组一:我们收集的是学校里的公共措施,如:教室、课桌椅、乒乓球台。 小组二:我们收集的是大街上的公共措施,如:路灯、电线杆、电线、垃圾箱。 小组三:城市还有:交通岗、红绿灯、交通指示牌、路标。 小组四:农村的公共措施有:石碾、石磨、桥、浇地用的水井和水渠。小组五:公园里的设施有:长椅、健身娱乐设施、花坛、草坪。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出了这么多的公共设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年月日》 第四小学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时间单位概念具体化,用有型的“年历”来解决。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的。但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并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2、懂得大月、小月的意义,掌握一年中的大、小月。初步认识闰年与平年。 3、准确计算一年、半年以及季度的天数。 4、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月、小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今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到校的 吗?(指名回答。) 2、就学生的回答,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完成学案卡复习导入) 3、请同学看一组图片,并用一句话表达图中的意思。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说句子。) 同学们说说的句子中同样有表示时间的词——年、月、日。年、月、日是多长的时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你会看年历吗?(请会看的同学给大家说一说怎样看。) 2、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份2011和2012的年历,)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年历并解答问题。(附页1,附页2.)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汇报,通过观察年历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并完成学案卡精要交流。 (1)汇报: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完成学案卡精要交流(附页3)。 2、讲述:通过观察讨论,大家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31天或30天,二月有28天或29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31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同学之间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同学之间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举一个同学间发生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事例。 师述:同学之间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矛盾,那么该如何处理是最恰当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同学之间》共同讨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做? 二、美好回忆。 1、师述:升入三年级了,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请你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 2、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讲。(对存在偏差的帮助、关心,如帮人打架、做作业、抄袭等要正确引导。) 三、设身处地。 1、师述:在与同学相处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想?请看下面的两个事例。 2、指名读第一个王楠楠的事例。

你能想象到楠楠当时的心情吗?你帮助过人吗?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 (帮助体验互相帮助和分享的快乐) 3、指名读第二个朱灵的事例。 你知道尹瑜是怎样说服她的小组同学的吗?你能体会到朱灵当时的感受吗? (帮助学生懂得不能因为别人的有某方面的缺点就排斥他人。) 4、指名读第三个乔典事例。 你被人冤枉过吗?当时的心情如何?你能为乔典出出主意,帮他解除烦恼吗? (帮助学生体会被人冤枉的感受,理解同学间要互相信任。) 5、指名读第四个王辉的事例。 如果你是王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帮助学生体会到与他人相处中要理解与尊重他人。) 6、指名读第五个周青的事例。 你能体会周青的感受吗? (帮助学生懂得不能起侮辱性绰号) 7、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写一写再说一说:不会劝阻的原因。 劝阻的原因。 8、你们班上也发生过这类事吗? 四、送他一缕阳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完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大庄小学李元业 课题: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 (3)(26-14)÷6? (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必须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接给出,减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 (教师板书350-80×3=? 350-240=110) 教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 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握。 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法: 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 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如果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 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请学生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计算符号相同。 三、反馈调节,总结归纳。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全册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课:家人的爱 一、主题目标: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活动一: 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 这也是爱 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家长为什么做?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爸爸不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想让孩子怎样?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 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教师小结: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课家人的爱 一、主题目标: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活动一: 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 这也是爱 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家长为什么做?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爸爸不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想让孩子怎样?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 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教师小结: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案例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案例 河阳中心小学任登照 一、教学内容: 小学PEP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5:Let's eat BLet's learn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对话学习,掌握句型"Can Ihave.?"询问自己是否能得到喜 爱的东西,以及相关的日常口语"You're welcome!". 2、结合句型,学习饮料的单词:water,milk,juice,Coke,coffee,tea, 让学生了解饮食方面的知识。 3、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充满自信,敢于开口,乐于模仿,勇于表演。 4、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重点: 掌握句型:"Can Ihave some.?"以及一些简单的口语表达形式,掌握六 个单词,并熟练运用到情境中去。 四、教学难点: 句型:"Can Ihave some.?"的使用,以及各种饮料。 五、教学准备: 1、有关饮料的实物、上课所学的食物图片,单词卡以及录音机、磁带。 2、学生自带的相关的饮料。 六、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时所执教的对象是本校三年级二班的学生,由于刚接触英语课,对 英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但孩子们的兴趣持续不了多久,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的兴趣能持之以恒。这个班由28名学生组成,其中有三名学困生,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善于表演,

乐于模仿,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每节课所要求学会的内容也都能够掌握,但三名学困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分析 本课时Let's eat这个话题B部分的第一课时,因饮料是学生比较熟悉 和感兴趣的事物,而学生在上一课时中也已经学过一些关于食物的单词,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应该是不太困难,本课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对六个单词能听、说、认、读。并能作简单的情境表演。 七、教学设计思路 1、Preparation ①、日常用语会话: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前面学过的问候语及口语进行会话。 ②、复习A部分中学过的几种食物,要求学生用"I like…"的句型说出来。 2、Presentation 通过饮料实物,饮料图片进及单词卡片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好 奇心,产生想学的欲望,达到听、说、认、读的目的,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Practice 采用Guess drinks,小小服务员等游戏来操练所学单词,让学生在表演中、游戏中获取新知。 4、Production 采用小记者采访的游戏针对本小组的同学进行采访,主要训练句型:"What do you like?I like."句型。 5、Progress 调查亲朋好友喜欢什么饮料,加强学生在情境中的运用。 八、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1、师生问候: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s:Good morning,Mr.Ren T:How are you?

三年级第一品德与生活电子教案

三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日期 单 元 课题 计划 教 时 实际 教 时 备注 1 8.25-8.27 报到、检查作业 2 8.30---9. 3 1 两年来的变化 1 3 9.6--9.10 1 我的优点与不足 1 4 9.13--9.17 1 我的兴趣特长 1 中秋节 5 9.20--9.24 1 相信我能行 1 6 9.27---10.1 2 说说我的家 1 7 10.4--10.8 国庆节 8 10.11-10.15 2 我是怎样长大的 1 9 10.18—10. 22 2 爸爸妈妈真辛苦 1 10 10.25---10. 29 2、3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1 11 11.1---11.5 3 共建文明家庭 1 12 11.8-11.12 3 说说我们班 1 13 11.15-11.19 3 同学友谊要珍惜 1 14 11.22-11.26 4 发生矛盾怎么办? 1 15 11.29---12.3 4 16 12.6—12.1 4 17 12.13—12. 17 4 18 12.20—12. 24 19 12.27---12. 31 元旦 20 1.3---1.7

教材 内容 1.两年来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3、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懂得感激,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 重难点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方法合作交流课前 准备 学生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出生纪念卡、纪念 册等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幼儿用品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全班同学尝试。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师:?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板书:我长大了)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1、那我们和刚上一年级相比,我们有那些变化,先看书上这两个同学再干什么? 2、师:?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填写书上的成长记录卡。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1)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看谁的本领大。游戏一:系鞋带游戏二、记忆单词。五、教师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质课教案教学案例2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预设: 1、通过做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3、通过让学生尝试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体会规则的意义,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4、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借助课件、调查表,利用调查、游戏、合作交流、探讨、辨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引出规则→了解规则→寻找规则→制定规则→拓展规则”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课时数预设:2课时 各课时活动内容预设: 第一课时:我找到规则 第二课时:制定规则,遵守规则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预设: 1、通过做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的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3、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CAI课件;设置游戏场地;制定调查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三组调查不同场所的规则(一组调查家庭、一组调查学校、一组调查社会),并填写调查表。 活动流程预设: 一、游戏比赛,引出规则。 1、教师导言。同学们都喜欢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今天,我们就请XX老师做裁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游戏比赛,怎么样?

2、做游戏。 (1)做无规则的游戏。因未说到“人数、时间相等”,教师故意拉大时间的差距,让学生谈看法。(体会游戏的不公平,无规则。) (2)做有规则的游戏。(让学生知道有规则的游戏,大家玩得真开心。) 3、引题。规则真的挺重要。没有它,连小小的游戏比赛也没法做到公正、公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板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联系实际,了解规则。 1、播放课件。教师出示P52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 2、想一想: (1)他这样做对吗? (2)我们有没有做过因为不守规矩而影响别人的事情?我们有没有碰到不守规则的人? 3、说一说。 三、合作交流,寻找规则。 1、教师导言:我们的身边除了有游戏规则,在我们的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还有哪些规则呢?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请拿出你们的调查报告讨论讨论。大家一起来交流。 2、分组交流规则。 (1)按所调查的不同场所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 (2)根据调查表的内容,每人介绍自己调查到的规则。 3、每组派代表分别上台汇报。 4、学生汇报:“我的调查报告”。 (1)学生1:我在公园找到三条规则:请保护树木,不要踩草地…… (2)学生2:我找到的规则:请不要在这里吸烟…… (3)学生3:我在学校里找到的规则有:发言先举手…… (4)…… 4、师生评价。对收集到有意义的规则的同学进行奖励。(奖励“小红花”、“小飞机”。 5、请同学们继续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预设: 1、通过让学生尝试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体会规则的意义,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完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2)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向阳小学杨建雄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被除数个位上除以除数,应在个位上写0。难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为什么商的个位上要写0的道理。 教学目标 l、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并用乘法来验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情景导入 小朋友,中国羽毛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在奥运会上多次夺得冠军,领奖台上一次又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为祖国争光。我们小朋友喜欢打羽毛球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礼物。(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一、探索计算方法 一个学生读题:老师带来了62 个羽毛球,要分给三个班级,平均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羽毛球呢?还剩几个? 学生根据题目列式,教师板书出算式。 同桌合作用学具分一分,求出结果。个别同学交流答案及方法。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用学具帮忙,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通过学生回答怎样列竖式板书。 1、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 2、说说遇到什么疑惑,同桌研究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怎么办?

(教师指出: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3、小组内说说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个别交流、同桌互说。 4、接着完成题目,完成板书。 二、巩固计算方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自己做一做。交流答案。说说个位上为什么写0。 2、展示图中同学做的,为他批改。 (1)展示另一个同学做的(“想想做做”第3题:改错题) (2)学生检查,说说找到错误之处,逐一改正。 (3)怎样才能知道是对还是错呢? (4)学生写出验算过程,一人板演。 3、“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分组练习、6人板演。 集体交流后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的答案进行分类(商末尾有0的;没有余数的;有余数的)(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分组)让学生说说91÷3个位上为什么有0。 4、“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分组练习,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想想做做第6题:天渐渐暗了,同学们准备搭帐篷了。(展示搭帐篷情景)一学生说:“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需要多少顶帐篷?” 学生同桌讨论;个别交流想法;再说说为什么要多搭一顶帐篷。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五、课堂作业。

小学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我要向你学习》】 【教学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自己的不足。 2、懂得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主动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值得学习的。 【重点、难点】 重点: 》 1、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的道理。 2、懂得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 难点:真正地学会取长补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反映几种小动物优势和不足的图片。 2、学生课前观察自己身边的小伙伴的长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 教师出示课题,解释“取长补短”的含义。 二、教学“骆驼和羊” 1、学生讲述“骆驼和羊”的故事。

2、师:羊和骆驼谁的本领大?学生讨论交流,允许学生脱离图 画的意思,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回答。 3、教师小结:羊和骆驼都有自己的优势,其实其他的动物也是这样。 4、小组交流:老虎、乌龟和兔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5、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长处和短处。 三、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 1、师:人比动物聪明多了,我们可以用梯子上树,可以用船过河,但是,我们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的短处,你知道自己的短处吗? 2、学生思考:填写“我的长处和短处” 3、全班交流,教师注意评价。 四、向榜样学习 1、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短处,认识到了自己的短处后应该怎么办呢?有一个叫项雷的同学,也许会告诉我们答案。 2、学生读故事,小组讨论故事的主题、。 3、教师小结: 4、像项雷一样,你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吗?教师鼓励学生发现自己品德、行为方面的短处。学生交流。 ] 5、发现了问题,我们也要像项雷一样,勇于改正。那么,项雷是怎发现自己的问题的?学生讨论。 6、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作比较,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短处,以他人为榜样,向比自己更好的同学学习,是改正的一个好方法,这就是取长补短。让我们去寻找身边同学的长处。 7、学生完成“活动角”的内容。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你真聪明”、“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知识”、“教学任务”,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格”,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我联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对《多彩的世界》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案例1】《多彩的世界》 1、首先用多媒体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图片,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性建筑。 2、让学生相互讨论一下自己知道的古国特点引出《多彩的世界》。 3、出示个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进行解说。 4、最后用夸夸学生掌握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言行。 回忆这些教学片断,我主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的四大文明古国当时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们还知道其他的古代文明古国家吗他们的文明成就有哪些,等等。这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样的预设,就是为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生成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成为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虽然我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比如,再讲金字塔的神秘之处,有些同学就会问,老师他到底有多神奇,他的水真的能治疗伤口吗等问题,(1)敏锐反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每个教师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