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幼儿园开展家园协同育人案例

2021幼儿园开展家园协同育人案例

2021幼儿园开展家园协同育人案例

全文共计2823字

幼儿园开展家园协同育人案例

引导幼儿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是当今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饲养区活动能让幼儿真切的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到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让幼儿珍爱生命,就应该让幼儿去感受和了解生命。对幼儿来说,感受和了解生命又是从具体直观的种植和饲养开始的。作为一种感受、了解和关爱生命的活动,饲养活动是符合幼儿天性的,它既是幼儿获得有关动物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因此,新村幼儿园开展幼儿园饲养区活动,从幼儿所在的自然资源和生活背景出发,选择适合幼儿兴趣、认识特点和行为特点的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以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

一、饲养活动的意义

让幼儿接触自然,关注动植物,感受生命的成长,从而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是中西方很多幼儿教育家的共同观点。陈鹤琴曾指出,要给孩子科学的环境,爱自然是儿童的天性,透过这种天性,可以培养儿童爱科学、爱劳动的品格。因此,新村园努力创建了一个科学的饲养环境,对饲养区活动的做了全面的计划工作,在前期购买和家长赠送了几只黄鸭、大白鹅、七彩山鸡、尕拉鸡、兔子供幼儿观察与感受,接下来还会陆续投放不同的饲养“对象”如:鸽子、鸡、松鼠等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饲养的乐趣,透过儿童的双手和感官,使儿童对自然界的事物得到

1

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 (2)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儿童,他们是幼儿园的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3)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4)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比家长懂得更多的教育知识,具有更强的教育能力自居,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与家长一样的儿童 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看到,儿童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任何形式的不闻不问都是一种失职。鉴于教师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 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时,家长 合作的愿望和热情回更高,态度也会积极;相反,当家长有某种合理的要求,而幼儿园没有加以注意,甚至当家长被自身的一些问题(如婚姻危机、失业、经济困境等)缠身是,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在许多不成功的案例中,家园合作活动的目标的确定、活动的实施等都是以幼儿园为中心,只考虑幼儿园单方面的需要,而置家长的需求与处境不顾,家长是否乐意、是否有时间、是否有能力,都不被幼儿园关注,只能被动地参加。这样的做法自然是不能激发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兴趣的。因此,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育儿知识 给家长的好知识——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

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万婴育儿跟踪、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幼儿园家园共育文章资料

幼儿园家园共育文章:家园共育新看点 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1.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2.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3.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 4.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教工作者不仅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尝试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但是,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存在着走过场、实效性差等问题,出现了“教师指挥多,家长参与少;教师说得多,实际做的少;单向灌输多,双方互动少”的不良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还是脱离不开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工作,没有考虑家长的需求与处境。2、当我们提到家园共育时,总是把切入点放在家长这一方,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请家

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等等,却忽略了幼儿在家长主动参与教育中的作用。3、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不太了解,只通过家长开放日和有数的几次教育活动达不到目的。4、幼儿园、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行其是,有合作的意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针对以上原因,我们的家园共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建立在家长需要基础上的家长工作。2、把搞好家园共育的切入点直接放在了幼儿身上。3、通过日常活动、环境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使家园共育日常化。4、由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创设赏识的大环境。 一、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案例1—“小贴画”:在刚入园的家长会上,我就用小贴画奖励孩子们的例子指导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得到的奖品,对孩子的成绩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您可以把它贴在当天的日历上保存起来,就像冠军保存奖杯、奖牌一样。表示对孩子的成绩很在意,激励孩子还想再次得到。”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家长主动反映说:“我和孩子已经攒了18个小贴画,如果孩子在家表现好,也会得到我们的奖励。”“孩子现在本事大了,开始评价爸爸、

案例--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伴爱共同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要交流的题目是:家园合作——伴爱共同成长。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这学期已接近尾声,这学期作为一名年轻的新班长,感觉到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更加的强烈,除了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调节好班里的团队合作,还要搞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新班长,可能能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极大意义会相对比较难些,而家长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密切的合作伙伴呢? 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几点体会和做法。也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2.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3.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一、“沟通系情”使心与心互相靠近 (一)入园前的家园合作需要把握好三个过程

1.提前报到、进行家访。 家访一维系情感的纽带家访不仅可以密切家园情感,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尤其对特殊儿童家访显得更加重要。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以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教师与家长都是儿童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发展。七月中下旬进行家访,其实家访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一名老师,而是一位朋友去看望孩子,这样更能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不会因为我是老师家长就会敬畏会拘束,更能了解到孩子最真的情况。也是在交谈中初步的了解了家长的性格。当我和我们班韩老师接到家访的任务后,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为试园做准备,我们俩立即开了个两人组的小会,确定了家访的时间,以及明确的分工,不到两天半的时间我们就完成了家访工作,家访期间主除了告知家长试园的时间,与家长、幼儿互相认识并主要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及家长要求。通过家访,我有了更多的意外收获:文静内向的笑笑在家里竟然十分健谈;活泼爱动的泽泽却有不爱清洁的坏习惯……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另一面,家访让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也便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做好新生入园工作。 2幼儿试园参加亲子活动 在双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于幼儿正式入园前组织试园活动,一共8次,每次时间为半天,试园期间让家长、幼儿初步了解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标志图片,贴在自己的各种用品上,再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小标志来认识自己的用品,并了解各物品的取放位置和用途;通过教学活动了解每个幼儿

中班幼儿家园共育知识

中班幼儿家园共育知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园家园共育小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中班幼儿家园共育知识,供大家阅览!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知识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知道报警电话110。 防触电: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防火、防烫伤: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知道衣服着火时迅速浇水并快速脱衣服;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 防异物吸入:不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不将气球的碎片放入口中倒吸气 睡眠: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 行走: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

安全标志。 药物: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乱吃药;知道120急救电话,认识防毒标志。 开、关门: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知道“安全门”的作用。 幼儿家园共育知识: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习做人: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要学会了礼貌、学会自控、学会分享等等。进了幼儿园,孩子知道向老师问好,课堂上知道听老师的口令,知道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说话。 学习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孩子学会怎样参与别人的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看别人玩,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样的社交对于孩子长大之后融入集体大有帮助呢。 学习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穿好衣服,要求他们在多少时间内到教室外边排队。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自己穿鞋,知道上了洗手间之后要洗手。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也

家园合作三部曲

家园合作三部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50年代就指出家园结合的必要性。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实现家园共育,推进幼儿教育现代化,有效地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为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打下良好基础。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就能形成1+1>2的强大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在还没正式工作前,老师们也早已给我们灌输家长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还没工作的时候这种意识就已经根生地固,正当我工作后,我便体会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每天都会有家长向我们问起幼儿在园表现,尤其刚开学,早上来园下午离园甚至晚上电话。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今天有没有把饭都吃掉,今天有没有跟老师阿姨打招呼了,今天有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人,因此,只有我们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幼儿创设成长的摇篮。 一、第一部曲——平等交流为家园合作构建平台 当孩子出生后,家长就看着他长大,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要深刻的多,如果孩子的成长可以比喻为一座建筑,那幼儿园和家庭就是基石,我们与家长彼此间的粘合度和平衡系数决定了建筑的坚固性,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是他们一生要受用的承重系数。相信,家长和老师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两者才会有信心一起打造好。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平等的观念,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懂教育,认为自己比家长高明,而要以平等、尊重、虚心的态度对待家长,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 新生来园前,为了熟悉幼儿,我们进行了家访。家访中对家长和孩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可以见到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不同的,有的更注重运动健康,有的更注重自理能力,而有的是全方面交给我们老师。这样,通过家访以及平时与家长的交流,我们更加应该察言观色,了解每一位家长的需要,建立家园感情、平等的一条通道。 二、第二部曲——主动沟通为家园合作添砖加瓦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为了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必须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指在对幼儿的看法与教育的态度、方法上相互交换意见,并求得一致的认识,采取共同的行动。及时的沟通可以加强了解、促进合作,使幼儿教师和家长情感相融、心心相应,从而对幼儿进行共同一致的教育;缺乏沟通会使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

家园共育案例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家园合作案例分析 北街幼儿园周光屏摘要:有效的家园合作不但可以建立融洽的家园关系,更能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本文通过新转岗教师亲历的家园合作案例,剖析解读了案例发生的原因,教师积极探寻家园合作的策略,最终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不但形成了和谐的家园合作关系,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孩子、家长、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关键词:家园合作矛盾理解 我是刚调入北街幼儿园的一位小学教师,步入新的工作单位,我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调入城区工作,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忧的是来到一所市一级园,并从事教学工作,我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投入到了开学的工作中。报到的第一天,园领导安排我任大二班的语言老师,我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接下来和搭班彭老师交流工作时,得知大二班的孩子调皮之极,家长很不配合教学工作,这无疑更让我感到工作压力之重。下面真实的案例证实了这样不和谐的家园合作境况。 一、案例描述: (一)案例一:《我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我班幼儿人数已经达到44个,我班午睡床位只有38个,为不增加家长负担,我们想尽量把所有孩子都安排午睡,这就意味着有6个孩子只能两两挤在一张床上睡。我和彭老师商量左林和左语是亲堂姐弟,挤在一起可能意见不太。开学第二天,左奶奶就到幼儿园兴师问罪,说他们是原班生,即使原班生要挤,凭什么要挤他们,有几个挤着睡的家长也跟着闹起来,我们怎么解释也不顶用,闹得不欢而散。听彭老师讲,她是个专挑老师刺的老太婆,经常小题大做,与老师开战。怎样才能让家长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呢?我思索着。 (二)案例二:《这是谁的错》 开学第二周的一个早晨,左奶奶带着左灵和左语两个孩子来园,一见我就板着脸对孩子说:“叫老师啊。”“老---师----早!”左青灵腼腆地低声说着,“早上好!”我微笑着与她们打招呼。她奶奶一语不发,望着左青灵大声说:“自己跟老师说,昨天被谁打了?”本来一向就内向的孩子被吓坏了,低着头,自己玩弄着

幼儿园家园合作方案

幼儿园家园合作方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园共育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成为幼教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促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家园共育方案。 一、目的: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家长树立家教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原则与家教方法 二、理论指导: ①科学发展观; 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③在200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发展》; 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彭建兰胡小萍编著。 四、具体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 1、教师的观念 (1)情感交流是家园有效配合的基础 家园共育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素质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要与家长交朋友、为家长、为幼儿着想,争取到家长的配合。 (2)摆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把家长放到与教师同等的地位,本着合作互助的友好态度,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2、家长的观念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教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可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来让家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呢? (1)利用好宣传栏 我们充分利用家园宣传栏,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方法及教育意义,让家长了解新型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并可以根据主题参与,提建议。通过宣传栏的充分运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就逐步与幼儿相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2)开展家长学校 通过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制度,成立家长学校,挂牌并定期开展活动,聘请具

小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家教常识

小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家教常识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 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万婴育儿跟踪、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面我针对孩子自理能力差,说一下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学设计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法。 2.能力目标:具备将家园合作的方法运用于实践的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家园合作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家园合作的理论知识及方法运用到实践中。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幼儿园为什么要与家庭合作?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引出学生亲身参与过的几个幼儿园活动场景——亲 子游戏、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场景和案例向同学们提出以下问题:幼儿园或者家庭能不能独立教育好幼儿?导入新课。 (三)研读文本,完成任务 发放导学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能不能独立做 好幼儿教育? 【教师活动】展示家园合作的图片、文字 1.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1)组织学生阅读本课教材P160页,提问:幼儿园教育为什么离不开家庭教育?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相比,具有哪些教育优势?(2)出示课件及图片。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作为一个孩子,你们认为家庭教育重要吗?体现在哪些方面? (想一想)你们在小时候爸爸妈妈都给你们教过哪些知识? (3)展示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图片、文字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原因。并安排任务给学生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完成导学案任务一:幼儿的教育为什么离不开家庭

幼儿园春季家园共育温馨提示范文

幼儿园春季家园共育温馨提示范文 1.适时增减衣服,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衣着宜轻便,不要过于繁琐,避免幼儿入厕和活动时不便。 4.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脑和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给孩子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 5.多吃粗粮、杂粮可以为人体补充矿物质,保证微量元素的供应。常食用的粗、杂粮有玉米、小米、绿豆、黄豆等。 1.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2.讲卫生,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勤晒被褥和换洗衣物。 3.保证充足睡眠,注意早睡早起,既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4.加强户外运动,运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呼吸消化功能,调节内分泌等。 5.外出时,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家园合作郊游活动方案

家园合作郊游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到虎英公园郊游 (三)活动对象:大班幼儿及家长、教师 (四)活动时间: (六)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感知与探索周围的自然环境,感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客观存在。 2、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让幼儿能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并喜欢周围 环境。 3、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4、为父母和孩子有创设一个情感交流的机会,增进家长与小朋友之间的亲子感情。 5、通过郊游活动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使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融入到 一起去。 (七)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通知家长做好准备,给孩子穿 上园服,带一套衣服、毛巾、帽子及去游玩所需的物品,自带饮用水等。 2、准备好幼儿来园、离园登记表,郊游时所需的纸巾、药品……等等。 3、为每一位家长准备一个装垃圾的袋子。 4、教师提前一周把去郊游的日期及安排告诉家长。 (八)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过程 1、家长来园集中。做好登记工作,让每位家长都把当天所使用的手机号码写下来。发给家长每人一张郊游须知。 2、家长到齐后,向家长讲述特别要注意配合的地方:A、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走失,不要让幼儿去池塘或水池边玩。B、全部家长到达目的地后,跟着本班老师,不要自已走开了,统一进园。C、进园后,要听老师及导游的安

排。D、下午的上车时间是3:30,家长一定要准时到出口外坐车。并且记好老师及园领导的电话号码,有事记得打电话给我们。 3、准备上车,家长进行分组,让家长记住自已在哪一辆车、跟着哪个老师。 4、上车。车上进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教育。 5、到达目的地后组织家长进园并再一次统计人数。 6、参观园内的名人雕塑,并请一位家长来向大家讲解。 7、休息时间,让幼儿与家长们坐一起与同伴们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家长指导幼儿把垃圾放到垃圾筒里或放在垃圾袋里,不要随地乱丢。 8、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活动,大家一起把虎英公园草地上的垃圾捡干净。 9、集合准备上车。 10、返回幼儿园。 11、家长登记好离园时间后,离园。 12、郊游活动结束。 (九)后续活动 1、语言活动:讲述一位名人的故事,由家长当评委,对每一个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 2、绘画活动:

幼儿园家园合作总结

小一班二零一零年第二学期家园合作总结 ------小一班时光飞逝,转眼间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已经一个学期了。还记得刚上幼儿园的他们,一个个都都是哭哭啼啼的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衣服不让他们走。可现在的他们不但每天能自己走进幼儿园,还学会了许多的本领。看到他们一天天的进步,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回想这一个学期的点点滴滴,我们真是感慨良多。为了让以后的工作能更上一层,现将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适应幼儿园生活 为了让新入园的孩子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对老师和环境不陌生,我们在开学前就已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愉快的环境,还向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询问了他们平时有哪些生活习惯并将它记录下来。为了让他们能在情感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在平时就亲亲、抱抱孩子,还允许他们带喜欢吃的食物和玩具来幼儿园。 二、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生活及保育) 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吃饭、挑食偏食现象严重;不会自己大小便,经常有孩子小便小在裤子里;不会睡觉,少数孩子还不睡觉;不会自己穿鞋,多数幼儿还分不清鞋子的左右。我们两位老师,在学期初的第一个月,没好好的吃过一次饭。从生活的点滴开始,耐心、细心的不断重复、引导孩子,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还进行个别的指导,如:手把手的教孩子穿、脱衣服的方法,手把手的带孩子入厕、洗手、擦毛巾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认真进餐,学习户外锻炼和操节等。 本学期天气变化较大,一会高温,一会冷空气,这给小班的保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但我们没有因为困难就回避。我们积极做好孩子的衣服添换工作,并及时提醒家长做好预防工作。对于体弱和生病的孩子,我们对他们加强关注,并按时为他们服药及提醒他们多喝水。午睡时为每个孩子盖好被子,并在午睡期间多次巡视,检查及帮助孩子盖好被子。在用餐时,孩子们每次能将自己的饭菜吃完,少数孩子还要添饭;在吃点心时每次都能把所有点心都吃完。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身高、体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少数幼儿增长明显。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班的出勤率一直能保持在93%以上。 三、班级管理

幼儿园的管理家园共育——做好科学育儿的知识

幼儿园的管理家园共育——做好科学育儿的知识 一、有效途径 1.利用家长学校:由老师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或由园长 或专家等给家长授课,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家长的实际情况举办不同层次的小型讲座,分别授课,并将讲课与讨论相结合。 2.采用"家长教育家长"的方法:由幼儿园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请在该方面教育有方的家长摆观点,谈经验作骨干发言,进行传经,让家长相互交谈,相互启发,取得共识。 3.进行家访,与家长互相交流幼儿在园和家中的情况。 4.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作用,向家长宣传有关教育方面的内 容信息和教育方法。 5.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更方便,互动性的家园沟通桥梁 6.我国幼儿园门户网的电子幼儿成长档案,可以让老师和家长 同时互评幼儿的表现,并可将幼儿的相片,视频,成长故事记录。并可下载到本地电脑使用,是一种永久保存,并可更新的家园共育新桥梁。 二、互联网在家园共育中的形式 在互联网兴起后,网络应用进入了各个行业。部分先进的幼儿园也以先进的网络形式进行家园互动,深受老师家长欢迎。目前幼儿园利用网络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点: 1、幼儿园与家庭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联系。优点是充分保证

了隐私性,缺点是缺少一对多的互动,以及交流的不方便性 2、幼儿园班级以传统的BBS或Blog的形式在网上发布内容, 家长进行观看浏览。优点是家长真正的参与进来,可以互相交流, 通过图文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状况,缺点是操作不便捷,对于家园 交流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3、很多幼教方面的网站专为幼儿园设计的网络虚拟幼儿园。幼儿园通过该站可轻松搭建平台,家长和老师能进行各种图文交流, 满足各种需求。是幼教领域的一种趋势。 4、幼儿园可以通过校讯通服务,利用互联网给家长发送即时短 信息,令家长和幼儿园联系更加紧密,也很方便! 三、家长为什么会宠坏孩子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容易受宠的往往都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 对于多数人来说,第一个孩子是世界是最好玩的玩物。但喜爱不是唯一的因素。父母除了容易把自己的希望和担心转嫁于这个 孩子身上以外,还有其他的操心事,比如,要为一个无能为力的小 生命地幸福和安全负起全部的责任。但是这种责任感是陌生的。婴 儿的哭声就像一种强烈的呼吁,使你不得不做点什么,然而你仍然 会不明白该怎么做好。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后,那么养育第二个孩子,就比较有把握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你知道为了 孩子,有些事情必须拒绝他,而且,当你确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内容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内容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教育目标,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要靠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方能奏效。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家园共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 2、家长、教师均忽视相互沟通。 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纠缠、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并不关心孩子在园受教育的具体状况;有些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行了;有 些家长甚至连最基本的按时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长的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物质铺垫。很多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导致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为了省事和减少麻烦,在投入力度上打折扣;有的教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不必太费周折、自找麻烦地同家长商议;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园是教师的责任,在家里是父母的责任,只要关心幼儿在园的表现,不出差错、不被家长批评就行了;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不够好,育儿观念落后,不屑与他们交流、

幼儿园家园沟通的教育案例

“打”不是有效的教育 ----家园沟通的案例 有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与小伙伴之间一言不合,便挥拳相向。有的孩子打架出了名,在同伴中以“小霸王”著称。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名字叫赵玉翔,这个孩子聪明活泼,但就有打人的习惯,把小朋友打坏气哭是经常发生的事,我们本班的几位教师对他批评又教育,可是一转身的功夫,他就又忘了,遇到不合意的事上手就打,这真让我们头痛。这一天,在美术课上,他故意用铅笔去扎旁边的小朋友,我发现后赶快制止,并大声训斥了他,他仰着头很不服气,我真生气他影响了正在的教学,我决定这件事告诉他的家长,请求家长来对他进行教育。 离园时,他的爷爷来接他,我不容分说很气愤的向他爷爷说了此事,本想和他一起找出办法,可谁知平时挺和蔼的爷爷突然上前对着孩子就一耳光。我赶紧把孩子拉到一边,看着赵玉翔惊恐的样子,又看到他爷爷的举动,我真后悔向他爷爷“告状”。家长在老师面前大打出手,看着孩子挨打,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责怪自己没把孩子照看好,也想到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育方法一致对幼儿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在与人相处时,经常会被一些先人为主的成见所左右,一不小心就会以偏概全。很多时候,在遇到调皮的孩子时,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问题和缺点上,习惯于用批评和责备去纠正孩子的过错行为,而忽视了情感上的交流。我简单地把宇翔的打人行为认定为不守纪律、欺负小朋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生硬,没有给予他充分表达的机会,没有给他更耐心地讲明道理。幼儿年龄小,我对宇翔的批评已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不仅对宇翔自己而言,还包

括周围小伙伴们对他的看法。久而久之,在伙伴们的排挤下,宇翔会失去在集体生活中的信心,这对他将来的人格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 幼儿之所以会屡教屡犯,除了自我控制能力差这个原因之外,还与他们的认知特点有关。幼儿的长时记忆尚处于发展中。他们的记忆容量小、信息加工效率低、回忆速度慢,而且在不同情境中迁移概念的能力差。如果教师跟幼儿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幼儿可能听不懂,或者记不住。另外,幼儿不一定能够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概念应用到另一个情境中去,他们不知道老师昨天讲过的道理今天也应该继续遵守。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影响幼儿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规则。规则不仅指导、规范着幼儿行为,也是教师评价幼儿的―个依据。一般来说,教师眼中的好孩子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话的孩子,而宇翔是未被这些规则所“驯服”的幼儿。在规则下,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特殊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幼儿,他的种种“问题行为"集中反映了当前许多幼儿所具有的特征。首先,在宇翔调皮行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四五岁孩子跳动的童心:活泼好动,不愿安静地呆在室内,不时要站起来走动一下;好奇心强,什么都要亲自尝试,动手摸摸;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希望独立,不愿受约束……这些特点在很多幼儿身上被众多的规则所压制和掩盖,而在宇翔身上却肆意地、“不合时宜”地表现出来。其次,宇翔也有一些独生子女的特点: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分享、合作……此外,、宇翔还有自己的一些个性特征:好强、攻击性强;敏感,自尊心强;自制力差,易分心……其实,这些表现,在很多幼儿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只不过在宇翔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和激烈而已。

家园共育小知识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从妈妈体内呱呱落地就成为了社会的一份子。家庭给了他最初的生活环境,随着年龄的变化,每一位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会有一些行为的表现。这些行为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家园共育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 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里我们会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常规教育,比如说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但是仅靠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孩子在幼儿园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孩子比较任性、依赖性强。对于这部分幼儿更需要我们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我们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家园同步培养幼儿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规律的,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可是回到家庭中后父母的生活不规律导致幼儿的常规行为在家庭中弱化。建议家长在家中也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作息时间表,和幼儿园同步,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回到家中知道那个时间干什么,那些事情多长时间进行,有了时间的约束.家园共育才能是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榜样力量影响幼儿 生活在社会中孩子每天都在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超强的模仿能力给了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小朋友的行为习惯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

幼儿园家园共育文章

幼儿园家园共育文章:家园共育新看点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1.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2.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3.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 4.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教工作者不仅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尝试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但是,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存在着走过场、实效性差等问题,出现了“教师指挥多,家长参与少;教师说得多,实际做的少;单向灌输多,双方互动少”的不良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还是脱离不开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工作,没有考虑家长的需求与处境。2、当我们提到家园共育时,总是把切入点放在家长这一方,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等等,却忽略了幼儿在家长主动参与教育中的作用。3、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不

太了解,只通过家长开放日和有数的几次教育活动达不到目的。4、幼儿园、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行其是,有合作的意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针对以上原因,我们的家园共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建立在家长需要基础上的家长工作。2、把搞好家园共育的切入点直接放在了幼儿身上。3、通过日常活动、环境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使家园共育日常化。4、由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创设赏识的大环境。一、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案例1—“小贴画”:在刚入园的家长会上,我就用小贴画奖励孩子们的例子指导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得到的奖品,对孩子的成绩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您可以把它贴在当天的日历上保存起来,就像冠军保存奖杯、奖牌一样。表示对孩子的成绩很在意,激励孩子还想再次得到。”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家长主动反映说:“我和孩子已经攒了18个小贴画,如果孩子在家表现好,也会得到我们的奖励。”“孩子现在本事大了,开始评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有时他觉得我们表现好,还给我们奖励小贴画,真有趣。”“孩子现在可积极呢,你们老师真有办法,谢谢啊!”不仅如此,孩子们意外的认识了日历。老师每天点名时,很多孩子能包出当天的日期:某年某月星期几。以往我们经常对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