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与爱情_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

人格与爱情_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

人格与爱情_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
人格与爱情_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

人格与爱情: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

蒋清凤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系,湖南衡阳 421008)

摘 要:本文以爱情为切入点,从女性主义角度论述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和鲁迅笔下的子君的爱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本质。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她们的爱情悲剧在于其独立人格虚无造成的人身依附。

关键词:独立人格;爱情;人生依附;悲剧

Abstract: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ove,approaches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love manifested in Tols toy s Anna and LU Xun s Zi jun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from a femi n i stic point of view.It points out that the feministic tragedy of love lies in th e lack of independent personality,w hich results from dependence upon the masculine entity.

Key Words:independent personality;love;masculine entity;tragedy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6)07-0039-03

1.前言

子君和安娜是鲁迅的 伤逝!和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她们不断地被解读,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有人认为,她们是具有强烈时代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热爱生活,敢于反叛封建社会势力;也有人说她们是觉醒的、有主见的女性:感情炽热,敢于追求自主爱情。的确,子君和安娜是具有强烈时代反抗精神的、觉醒的、有主见的女性,为了维护爱的权利,她们离家出走,一个离开父亲的家,一个离开丈夫的家,与封建上流社会进行公开地挑战。子君曾大无畏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鲁迅小说集!,2004:254),这彻底的思想在她的脑海里,比涓生透澈和勇敢。安娜比子君还要勇敢,她曾直言不讳地向丈夫表示,#我爱他%%,我忍受不了你%%?( 安娜?卡列尼娜!,2002:496),既不贪慕丈夫的显赫地位,也不安于优越的生活条件,真挚而又热烈。然而,这两个女性的爱情终以失败而告终。很多人认为:子君和安娜的悲剧是由于客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子君和安娜的悲剧固然与社会的压力有关,但这种压力并未大到足以毁灭她们的程度,否则就不会有她们的出走与结合;如果说她们对爱情追求不够大胆,缺乏勇气,就没有子君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这种惊人的勇气,也不会有安娜的大胆宣言:#我爱他%%,我忍受不了你%%?这种大胆的率真。其次,假如她们的爱情开始就意味着#获救?和#幸福?,那么承受这种压力就是应有之义。对于安娜来说,在她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过程中,她所面临的最大恐惧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也不是谢辽莎的遗弃,而是她不知道爱情的对象何时会停止这种爱,从而让她的全部牺牲彻底贬值。对于子君来说,#爱?其实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对爱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是模仿、怀旧和伤感色彩的默默温情。可见子君和安娜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社会压力问题,也不是勇气问题,而是她们的独立人格虚无造成的寻找男人的依附心理问题。

本文无意管窥#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鲁迅小说集!,2004:261)的责任推卸和#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安娜?卡列尼娜!,2002:584)的女性受压现实,而只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讨论安娜和子君的爱情悲剧。通过比较她们的爱情,思考爱情本质,探讨安娜和子君爱情失败的文化根源。

2.两个女人的爱情悲剧

伤逝!写的是一位穷困的青年知识分子涓生与一位具有新思想倾向的女青年子君的失败恋爱,以及子君死于旧势力的重压后,涓生沉痛反思的悲剧。该小说中,涓生与子君的恋爱一开始就鄙视中国数千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老传统,可谓新式的自由恋爱。他们的恋爱过程,先是交际,然后是倾慕,继而是求爱,即#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这似乎就是西方女性崇拜的骑士风度,表达了#我爱你?的意思。子君为之激动不已,这动人的一幕以后即成为她终日聊以自慰的景致。她什么都记得,涓生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般,能够滔滔背诵;涓生的举动,就如有一张影片挂在眼下,栩栩如生。她以为自己找到了如意夫君,终身有托了,便可终日沉浸在#凝固的安宁和幸福?中了。她本是知识女性,却对社会人生问题全不关心了,连读书散步的时间也没能力和勇气了;#凝固的安宁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使她变得平庸肤浅。结果,涓生发现了他们之间思想上的#隔膜?,以至于告诉她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鲁迅小说集!,2004:263)

在此,本文无意管窥涓生作为男性的责任推卸,问题是,当初为爱离家出走,比涓生更为勇敢,面对世俗眼光,依然昂首挺胸的知识女性子君,当听到这话时,#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鲁

*本文属于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湘财教指)[2005]46号 现代中西女性文学跨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作者简介:蒋清凤(1961-),副教授,研究方向:女性文学,语用学和翻译研究收稿日期:2006-01-05;2006-04-21(修改稿)

2006年第7期总第208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6,&7

Serial &208

迅小说集!,2004:263)的原因何在?

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一向都把妇女儿童等量齐观。鲁迅形象地描述了子君如孩子般寻求依附对象的情景:涓生求婚时,她的#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而且夹着惊疑的光?;#幸福的扣门声打动了她的灵魂,她惊喜参半,显得多么天真纯洁?;感情破裂后,#她的眼里忽而又发出久已不见的稚气光来?,茫然地#寻求着慈爱的母亲?。她失去了主宰,依然#单纯得像个孩子?。当听到自己不再被爱的时候,除了#脸色灰黄,死了似的?,对他的放弃没有一点点的要求,一点点的怀疑,一点点的埋怨,只有#眼里那稚气的闪光?,折射出她的无助与空洞。(鲁迅小说集!,2004:264)

从子君的爱情悲剧想到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如果说子君终日沉浸在#凝固的安宁和幸福?中,而不知道#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生活道理,因而获得的是爱情的虚幻,那么安娜,这个西方典型的爱情至上主义者,这个千百次地呐喊#我要生活,我要爱情?(安娜?卡列尼娜!,2002),为了爱情,做出了积极努力的女性,其爱情命运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安娜是个年轻美貌的贵妇,在少女时代就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高官显贵卡列宁,过了8年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在贵族妇女中,她在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她热烈、真挚而丰富,其性格像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渥论斯基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背弃丈夫,离开儿子,与渥伦斯基双双出走,将自己整个生命的热情和力量投入到对渥伦斯基的爱恋之中,成了背叛家庭、大逆不道的女人。与渥沦斯基结合的有限快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激情后的冷淡给她带来无限的痛苦,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是黑暗之中的大火终于永远地熄灭了。

同子君一样,安娜也是为爱而离家出走的女人,只不过她离开的是丈夫的家,而子君离开的是父亲的家。安娜敢爱敢恨,为了体现女人爱的价值,不顾一切,冲破当时种种宗法礼教的禁锢和樊篱,在渥伦斯基面前不断散发诱惑之魅并真诚执着地将这种诱惑兑现成无畏的爱。爱情使她充满了生的欢喜,她感到自己是#无可饶恕地幸福?(安娜?卡列尼娜!,2002:533)。她以为自己拥有渥伦斯基的真爱,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因为她的丈夫并没有把她当作一个真正的女人来爱,在形同死灰的爱情中,她是那个婚姻中的一个虚设的符号。所以她一旦找到爱的感觉,恨不得用她的全部柔情、激情和痴情汇成的爱流,去俘虏自己的爱人,幻想从自己的爱人那里寻找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但是最终无法圆满自己对爱的渴求。

3.人格与爱情的疏离

从女性主义角度讲,子君和安娜本质地体现了女人的美:一个真挚而又善良,一个妩媚而不失真挚,她们渴望爱而不乏优雅。为了维护自己爱的权利,鄙视上流社会的虚伪,双双离家出走,与上流社会决裂。一个离开父亲的家,一个离开丈夫的家,两个叛逆女性与假仁假义、腐化堕落的上流社会进行公开的挑战。为了追求自主的爱情,她们表现出惊人的勇气。而安娜比子君还要勇敢,勇于迎接众目睽睽挑战的子君,失去了涓生的注视,就被空漠感、寂寥感击得粉碎,变得十分惶恐,不能自持。对安娜和子君而言,这显然不是勇气的问题。#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特别突出地显示了子君的依赖心理。儿童的依赖心理源于生理机能的软弱。妇女的依赖心理是女性长期被剥夺了文化主体地位造成的,显示了女性的物化状态。对于子君而言,#爱?其实也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子君对爱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是模仿,怀旧和伤感色彩的默默温情是西方个性自由、爱情自主的回声。虽然子君毅然决然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但是,这决断背后是子君孤注一掷的颤抖,是子君断决了一切退却之后的幼稚。凭心而论,子君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她敢爱敢恨,获得了自己的爱情。然而,子君在很大意义上还是有着很深烙印的旧式女性,她走出家门的意愿并不是要做个独立自主的新女性,而是为了找到并依附一个男人,只不过她挣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走进了#新男人?的#新太太?的圈子。她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了养鸡养狗,学会了明争暗斗,她本是知识女性,对于社会人生问题全不关心了,连读书散步的时间也没能力和勇气了;涓生对子君真的是误解了。他以为他们是两个独立人格的平等爱,一旦分开,这两个人仍可以独立地到社会上去争取自己的生存,他不明白,子君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来爱他的,而是向往着在他面前把自己变成婴儿,寄生在他的人格之中。在家,她是父亲的女儿,出嫁,她是丈夫的妻子,一生攀附在他人身上,成为别人的附庸。她不可能像娜拉那样出走,相反,娜拉的婚姻正是子君下意识地追求的理想,即成为丈夫的玩偶或乖孩子。所以,当涓生要她#无须顾虑,勇往直前?时,她就像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一样感到恐怖,感到无依无靠了。

子君的爱情悲剧,也是安娜的爱情悲剧。虽然两个女人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却完全相同。乞求渥伦斯基千万不要遗弃自己,表现出安娜把生命寄托于爱情的依附心理。事实上爱情总是令人始料不及,容易嗄然停止,成不了依靠力量。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像涓生所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爱才有所附丽?安娜难道没有时时注意更新、生长、创造爱情?她精心刻意地修饰自己的容貌,以便能够笼住渥伦斯基;她不让渥伦斯基单独外出,乞求渥伦斯基千万不要遗弃她!她给渥伦斯基不掺杂质的爱与不回头的奉献,但终究不能圆满自己的爱情渴望。她不像子君,只是等待对方来更新爱情,而是紧密地编织爱情的罗网,以便网住渥伦斯基。为了保障爱的纯洁和绝对性,安娜试图用爱填满自己和对方的空间,反而窒息了彼此的爱恋。犹如安娜自己所说:#他(渥伦斯基)说我嫉妒得没道理,我自己也明白太没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不论是什么,只要不单单是个热爱着他的爱抚情妇就好了。难道我不知道他不会欺骗我?但是这并不能使我释然于怀。如果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但是却没有我所渴望的情感,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呢!这简直是地狱! %%?(安娜?卡列尼娜!,2002:889)。安娜对于爱情的执着态度,在渥伦斯基眼里就变成了某种人格折磨,他感到狭窄、沉闷和窒息,久之,心中日渐生长出厌倦。终于,他们狂热的爱情夭折了。两个相遇而相爱的恋人从心灵上分道扬镳了。分离的原因是什么?是安娜死前的自省#我的爱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的爱却愈来愈减退。在我,一切都是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愈来愈想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地南辕北辙了?(安娜?卡列尼娜!,2002: 886)。应该说,安娜为了追求爱情,竭尽了全力。但她把爱情看成是女人生命的全部存在,将自己和精神依附于并不完美的男人身上,以

第7期蒋清凤 人格与爱情: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40 ?

至于为了爱而牺牲了自己的人格。就像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所喻的:#好象养在过分肥沃的土壤中的花儿,为鲜艳而牺牲了力量和作用;招展的叶子,在愉悦了挑剔的目光之后,枯萎了,挂在枝头,再无人理睬。?(参见高奋,2000:185)

4.独立人格虚无的人身依附心理

从子君的#爱立足于诚?到安娜的#爱立足于生命?从爱的纯真到爱的极致,子君和安娜追求的#爱?从骨子里浸透了一种#归宿感?。涓生爱子君,是因为她天真、纯洁、稚气、脱离世俗,又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一种惊人的傲气。但涓生却误解了,他以为子君具有独立的人格思想。其实,这里的#他们?代表世俗,#我自己?却是一个模糊概念,它并不意味#自己?有一个独立行动的内心世界,而只是意味着#我?不会让任何世俗玷污自己。所以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我是你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我是你的?就意味着她已不是她#自己的?,而是丈夫的附属品妻子了。她全身心地向他敞开,甘心使自己成为他一个人的反映。借助于心上人的灵魂她敢于在世俗的眼光前,#大无畏地?前行,而此时的涓生还误以为子君的个性和勇气比自己还要坚强呢。所以,他敢于宣布#我已经不爱你了?这样残酷的事实。殊不知,子君脱离了涓生的灵魂,犹如婴儿脱离母亲,没有依靠,没有安全感。爱为何物,涓生懂得,#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子君未能明白。虽为爱情冲破了家庭和外界的强大阻力,而事实上子君并未领悟爱的实质。为一个#爱?字而奋斗,这是#五四?知识女性的写照。#爱?在当时仅仅标志着年轻一代与旧家庭、旧社会的对抗,而未落实到具体的男人与女人的实体上。对子君而言,#爱?其实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对爱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是模仿,怀旧和伤感色彩的默默温情,甚至骨子里也没有使爱情得以#更新、生长、创造?的要求和动力,凝固在#永久的安宁和幸福?中的子君,就像不能长大的孩子,注定没有安全感。当涓生开始思索爱情的本质时,子君却被动认同涓生所给予的#爱?,然后又让涓生取走它。她只知道#温习旧课?,等着丈夫来#更新?自己的爱情,可是,等来的不是新的爱情增生,却是往日爱情无可奈何的流失。她企图用往事来扭转小家庭的精神危机和经济危机,但真诚的爱情结出的是虚幻的果子。

子君的不幸,也是安娜的不幸。安娜在没有丈夫爱抚的生活中痛苦煎熬。当美丽的她遇到风流潇洒的渥伦斯基,她那渴望得到真正爱情和幸福的感情像烈火一样燃烧起来,心中无数次地呐喊#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不懂人生的广阔和深邃,更不觉#爱情至上?的人生意愿在男权目光中的廉价。她只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渥伦斯基身上,她不知道,从小就具功名心,渴望出人头地的渥伦斯基,虽然在安娜的真挚爱情感召下,有过短暂的热情,但那只是虚荣心的满足罢了。与安娜相处一段时间后,他便开始为自己在上流社会失去的地位苦恼,对安娜的围困逐渐感到厌倦,把她的爱情当成了沉重负担。他想逃脱安娜的爱情城堡,这使安娜感到痛苦,她深知渥伦斯基有冲破爱情束缚的潜在冲动,所以必须连睡觉也要睁开眼睛看住他。不然,一旦渥伦斯基负心,她便失去了一切。为此,她惶惶不可终日。为了渥伦斯基,她失去了家庭、儿子、社会名誉,如今,她生活的唯一支柱和寄托的爱情又摇摇欲坠,她陷入了孤立和绝望之中,再也无法在那虚伪冷酷的社会中生活下去,带着#我要惩罚他,我要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的强音,卧轨自杀。

安娜的#不能释怀?和子君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可以同日而语,两人都将爱情作为唯一的,根本的追求和寄托。所不同的是,安娜对爱的追求,充满着激情,表现出主动性。而子君的爱却更多地表现出被动和不知所措。一个惶惶不可终日,一个茫然不知所措,两个女人苦苦乞求爱情的孤寂以及面对困惑的惊愕心态却如出一辙!她们对爱情的追求是那样的孤注一掷,乃至失却了自我。子君带有中国女性的历史烙印。相对于安娜,子君明显缺乏对爱的坚韧、对自身的深刻反省以及对存在的敏锐感受。

#无可饶恕地幸福?与?终日沉浸在凝固的安宁和幸福中?是安娜和子君为自己的爱情悲剧付出的代价。两人都将爱情作为唯一的、根本的追求和寄托,将自己和精神依附于并不完美的男人身上,以至于为了爱而牺牲了自己的人格,成为别人的附庸,其结果都以悲剧而告终。虽然热烈的爱情把她们从#夫?、#父?家庭解救出来,使她们追求自主爱情得以实现,但这种貌似追求自主爱情奋斗的结晶,实则是以依赖另外一个男人而构成的性爱联盟。而这种联盟,显而易见将为这些暂时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的女性前途埋下苦果。能按自己的心愿与爱人生活在一起,是她们的附庸本质只是从夫、父家转移到爱人身上而已。这注定了不久之后她们悲剧的上演。

5.结语

子君和安娜的爱情悲剧在于她们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以及对爱情的依附心理,在整个爱的过程中缺乏活跃的创造力,尤其是他她们的爱情关系确立以后,她们追求的只是表面的幸福与安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与自爱;她们一个渴望终身依赖对方,一个希望长久占有对方;她们不是将自己与自己所爱的人完全地渗透与融合,同时保持相互的人格独立,而是终日沉入日常生活而不作超越性人生追求;沉湎于爱情而不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她们把爱情当成生命的全部内容,为爱情付出了过多的奉献,结果反而冷却了爱情,糟蹋了婚姻。(参见傅国英,2000)

鲁迅的伤逝!和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是哀悼那逝去的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们曾经诞生,但又死亡。走出父门、夫门的子君和安娜,以及如娜拉般摔了家门的女性们能去什么地方?她们的出路在那里?如果不拼命开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彻底改变自己的附庸属性,她们必然会在感到迷惘之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无论是顺从还是反抗,等待她们的永远只是悲剧。与其说鲁迅和托尔斯泰把子君和安娜的爱情故事粉碎给人们看的话,毋宁说是讲述了有觉悟的但未能摆脱附庸属性的女性又趋向沦落的悲剧。她们的悲剧是那些把自己的独立人格依附在男性身上的女性的悲剧;也是女性长期被剥夺了文化主体地位,显示物化状态的传统社会悲剧。大作家们对人类两性精神与命运的博大关怀,给我们昭示的思考,也是女性集体向我们昭示的教训。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

[3]高奋.西方女性独白[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傅国英.两性:玫瑰与战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1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

(演讲时不要点击图片!)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 打开《红楼梦》,(切换第二张)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开篇明诣,点出作者希望通过此书道尽人间沧桑,希望世人醒悟的愿望。正如王国维所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其在论述宝、黛的爱情时强调:造成宝黛的爱情悲剧的"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常人之情,常人之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然而,就在常人之情,常人之理中,造成宝黛爱情的悲剧根源又是什么呢? 《红楼梦》是一个作者没有完成的著作。从前八十回的描写来看,宝黛的爱情线索是既连续发展又若有所断的。宝玉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他与黛玉的感情发展也似一条耀眼红线令人眩目。 宝黛爱情在《红楼梦》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局。宝黛的爱情之悲也就在于他们的爱情之深。他们的爱情是从黛玉初进荣国府,(第三张)从黛玉第一眼看到宝玉开始的。黛玉眼中的宝玉,宝玉眼中的黛玉,都是那么的美丽、清俊、高雅、脱俗,也许前世的灌溉之恩就注定了他们今生的一见钟情。而后,黛玉的孤高,宝玉的温柔,和他们共同的执着思想——愤世嫉俗,使他们彼此成为知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日久生情,虽然双方有意,而且都那么执着,但黛玉的小性和宝玉的多情使他们感情的发展始终是一波三折。麒麟公案、金玉姻缘,每一点点小的事件都会使大观园内鸡飞蛋打,使他们情感的小舟几欲浪涨船翻。然而,他们感情却就是在这样的曲折的道路上一路坚强的走了过来。 在贾府中,贾家的男性腐朽不堪,当家的早已是女性。贾母处在贾家的最高权力地位上,是贾家的精神领袖。在她的面前,贾政连教训儿子的权力也被剥夺了。在《红楼梦》后四十回里,贾母被描写成一手造就宝黛悲剧的真凶。由此,有人认为贾母是霸权主义推行者,是坚决反对宝黛爱情的人,是为了所谓的封建正统,为了她至高无上的尊严,为了她的一厢情愿,毅然舍弃了她心肝肉似的宝玉的幸福,舍弃了她疼爱的外孙女的性命,她一反往日那慈祥的面孔,决绝地作出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但我以为,造就宝黛爱情悲剧的,并不在于贾母。 贾母是时时刻刻操心着宝玉的婚事的,时时刻刻袒护着两玉儿的。在第五十回见宝玉和薛宝琴在雪中同立、红梅掩映,贾母问起她的生辰八字,欲与宝玉求配,这就奇怪了,眼前有热辣辣等着的人偏不考虑,而对初来乍到的却兴趣盎然。实际上,贾母是明问宝琴,暗拒宝钗。如果说,在前八十回里,贾母一直都是看好宝钗,希望着宝钗将来能够许配给宝玉,我想这是有力的辨证。所以紫鹃说贾母是黛玉唯一可以信赖的人,这应该是有充分根据的,贾母始终是二玉的保护者。 贾母平日里疼黛玉还来不及,将来更不会加害黛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描写中,二玉不理世情,生存能力极差,贾母岂会不知?她只想着自己在一日,保护他们一日,不让宝玉挨他父亲的打,不让宝玉去社会上去接触世情险恶,覆雨翻云;不让黛玉受贾府那些薄情的的长辈,势利眼的下人欺负。她每天都为他们操心。她在贾府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她在一日,二玉衣食无忧,没人敢侵犯他们;她一旦闭眼了呢?在贾府这样的温柔富贵乡里,贾母也是怕的。因为,她太知道,富贵后面的假象了。 老太太常抱怨着说:“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气,也就罢了。便又不咽这口气!”没有夸奖,没有客套,只有责备和泪水。这是真情流露啊!

浅谈《红楼梦》的婚姻爱情悲剧

浅谈《红楼梦》的婚姻爱情悲剧 “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们对《红楼梦》的高度赞赏,以及对它的推崇。从《红楼梦》现世到今,已有一两百年的时间。我们也说了一两百年,不但没有说完,还成了现今社会的一大热点;《红楼梦》增删了五次,披阅了十载的,不仅没有写完,作者还泪尽而逝。《红楼梦》是曹雪芹“呕心沥血”,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自《红楼梦》出世以来,人们一直在读红楼,说红楼。因它的美而惊叹连连,因它的悲而悄然落泪,甚至因对它的品评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红楼梦》的出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让当时的整个社会都为之一振,甚至影响至今。从而引起了人们人们对其品评、研究的极大兴趣。下面我就以宝、黛、钗尤其是宝黛之间的爱情,来浅谈一下《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悲剧。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宝、钗、黛爱情的评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可以说,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最终是以不幸作结的。宝玉出家、黛玉悲死、宝钗守寡,他们同样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尽管宝玉对黛玉爱得死去活来,终究免不了黛玉一死的命运;尽管宝玉如何的与宝钗不融合,也终究免不了娶她为妻的结局。整个梦终成一场空。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悲剧的主线。其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我们首先看宝黛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宝玉深爱着青梅竹马的黛玉,但他却不能与之生死相守。宝玉视黛玉为红尘知己,但黛玉的飘然而逝,令宝玉心如死灰。可以说,黛玉的死对宝玉来说不仅是爱的破灭,而且也是人生价值的彻底毁灭。再来看宝玉和宝钗,虽然宝玉在丢失了通灵宝玉、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被迫与宝钗成亲,但他却不爱宝钗,不愿与之厮守一生。宝钗虽然与贾宝玉成婚了,但也只是得到贾宝玉毫无灵气的空壳躯体。相比较之下,也许薛宝钗的命运比林黛玉更富有悲剧性。 我们先看宝黛的悲剧,《红楼梦》所提供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故事框架,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故事本身。薛宝钗的“金”是草“木”之人林黛玉的克星,而贾宝玉的“石”有两重性,既可化为土而生木,又可采炼而成金,所以有“木石前盟”和“金玉因缘”两种可能。薛林二人是作为两种对立的审美、理想和精神的化身而出现的,贾宝玉存在的意义,是尝试某种取舍的可能性。他负担者巨大的精神矛盾,贾宝玉和林黛玉悲剧,实际上是无从选择的。

《人生》中刘巧珍爱情悲剧原因的进一步思索 毕业论文

《人生》中刘巧珍爱情悲剧原因的进一步思索 [内容摘要]本文对《人生》中造成女主人公刘巧珍的爱情悲剧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刘巧珍是路遥笔下传统美的化身,她美丽、质朴、单纯。她认真对待生活,执著面对爱情。在80年代初封建闭塞的西北农村,巧珍敢于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而追求自由恋爱,她的身上折射着新时代的光辉。 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巧珍的爱情还是以悲剧而告终。除了当时社会以及周遭环境对她的压抑和束缚之外,巧珍自身的内在因素也对这段感情的失败不无责任。巧珍她一方面感奋着新生活的召唤,却又在愚昧中、在旧观念旧道德的限制下,窒息了精神世界的发展;自我意识觉醒得不彻底;而且在爱情上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我从四个方面对导致刘巧珍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作以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刘巧珍爱情悲剧内在因素 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悲剧观的要点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在他们看来,所谓悲剧冲突,是指“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在路遥的小说《人生》当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就是一出悲剧。诚然,悲剧的发生其社会与环境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作为男女主人公本身来说,自身的个性缺陷和面对考验时所做的抉择也是形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巧珍是一个集真、善、美为一身的女子,而且她的身上还折射着新时代的晶莹光彩。巧珍的悲剧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也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索。 刘巧珍,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她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良、纯真、谦让、温柔、朴实……“她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因此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加上她那颗“金子般的心”,就“形成了她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她爱高加林爱得那么深沉。这种爱,在传统的爱情道德中又折射出对具有文明特征的新的生活的追求。 巧珍她是勇敢的,她同样渴望着现代文明,对自己挚爱的人敢于义无返顾地追求。世俗的偏见根本无法动摇她的决心,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却有着高加林所缺乏的另一方面的勇气:那是在辛勤劳动中铸造的一种可贵的勇气。它比小知识分子的虚荣自卑不知要可贵多少倍! 她勇敢地背叛了古老而守旧的乡村习俗,近乎狂热地追求自由恋爱,不愿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也不管什么门当户对。即使自己是村里所谓“财神爷”的女儿,也不嫌弃高加林的家徒四壁、生活贫寒。满怀倾慕的是高加林的文化知识和个人素质。她默默地爱了高加林好多年,在加林到县城上学和在村里当老师的时候,她没有勇气向“有文化”的加林哥表达情感,她认为自己没有文化,配不上高加林。当高加林的教师职位被村支书的儿子“合理”地顶替后,她为加林鸣不平,她能对高加林表现出的愤懑和悲痛感同身受。巧珍在高加林落魄的时候主动向他剖白心迹,而当他们正陶醉于爱情的甜蜜时,高加林又有了新的进城工作的机会。高加林的地位逐渐上升的时候,巧珍的位置渐渐下降,她最害怕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当她被抛弃时,她并没有寻短见,尽管她内心在流血。而她在遭受如此重大感情挫折时依然不失“菩萨般的心肠”,不对落难的“负心汉”落井下石,这是何等动人的情操! 那么被刘巧珍这样深深爱恋着的高加林是什么样的呢?他是农民的儿子,但

不敢面对现实的逃避型人格

不敢面对现实的逃避型人格 现代心理学将习惯性逃避的人群,归结为逃避型人格,又叫回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佛教中有出世与人世之说,所谓出世即指远离人世,戒断人伦常情,方可修得正果;而人世则指普渡众生。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解脱痛苦,遁入了空门,成为心如枯木死灰或孤傲冷僻的隐居者。在古代,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者,就可能是属于此类人格。对于现代人而言,想做一个隐居者恐怕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必须面对红尘俗世的纷纷扰扰,即便你不想,但是你别无选择。所以,逃避型人格在现代社会中,显得与世情格格不入。因此,即便你对生活有再多不满,对现实有再多无奈,你依然要藏住自己的逃避心理,积极地面对眼前的社会。 但是在现实中,对于许多逃避型人格的人而言,他们虽然不能选择隐居,可是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江苏南京有一位父亲,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囚禁”在自己的家中,不让孩子和外面的世界有任何接触。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怕孩子被外界坏的东西所影响。可是,他这种古怪的想法断送了孩子的童年与青春,是一种犯罪行为。逃避型的人,不敢面对外界社会,也同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灵。所以,这种逃避带有

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因此,逃避型人格如果发展到最后,对于人是有害无益的。只有克制和隐藏自己的逃避心理,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取得一定的成就。FBI心理学专家霍妮认为逃避型人格有以下特点:(1)因为别人的批评和反对意见而深受伤害;(2)除了自己的亲人之外,没有或很少有交往密切的朋友;(3)除非他们确定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否则不愿意介入到别人的事情中; (4)对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尽可能的逃避;(5)在社交场合显得沉默寡言,尤其害怕别人的评价;(6)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的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霍妮认为,只要满足以上特征中的4项,那么就可以断定一个人属于逃避型人格。逃避型人格最大的特点是普遍地疏远他人,甚至有对自我的疏远,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总的生活态度是一致的。他们的内心还有一种有关键意义的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的距离。更精确地说,他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作出决定,不以任何方式在感情上与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当然,逃避型人格也并非没有好处,拥有逃避型人格的人,往往是细腻的内心观察者,显得独立而有主见。但是,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不愿意与别人协同合作,那么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且,从藏心术的角度来讲,逃避型人格的人往往不能克制自己对于

宝黛爱情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红楼梦》是我国十八世纪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说,可谓文坛奇葩。它自成书两百年以来,吸引了无数的“红迷”雅俗共赏,其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凄美哀绝的爱情故事更是倾注了曹雪芹毕生的才情,也使整部《红楼梦》的悲剧艺术和社会意义更具魅力。当我们被他们的爱情故事牵动心弦,看着他们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成为知音、相互爱慕直至爱情破灭、黛玉憾死,在抱憾叹息的同时,掩卷深思,究竟是什么导演了这场悲剧,那段“木石前盟”到底哪里这样令人刻骨铭心,亘古流传? 剖析其时代本质,不难得出,这场悲剧其实有其时代的必然性:一.没落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导致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思想自然发展的严重桎梏,封建的爱情婚姻制度,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观《红楼梦》全书,不难看出,宝黛之爱情是以共同的反封建主义叛逆精神为基础的,而这一点正预示了他们的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首先,宝黛爱情不以封建的“夫贵妻荣”为爱情基础。他们二人都不喜谈论“经济学问”、“仕途经济”、“官宰”等封建的东西,他们以有共同的思想而引为知己,他们爱情的基础就是他们共同的反封建主义叛逆精神。他们根本不以“夫贵妻荣”为规范,反而想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其次,宝黛爱情不以封建的伦理、道德为标准,对“男女之大防”、“金玉姻缘”、“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等封建的伦理道德

规范不屑一顾,大胆地追求他们甜蜜的自由恋爱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他们追求的不是封建的荣誉,而是纯洁的、真挚的爱情,是恋爱的自由和婚姻的自主。 从上述可知,他们的爱情背负着沉重的时代和历史的负担,在那样的环境下根本没有婚恋自由。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制,尚不具备足以摆脱封建势力的民主性个性,特别是对婚姻自主的束缚压迫和野蛮扼杀,而宝黛的爱情也就成了这一时代局限下的牺牲品。以他们当时的处境和能力,加上自身的寂寞、孤独、软弱远不能同封建礼教抗衡。要求婚姻自主而没有支持它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婚恋在当时传统礼教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他们之间爱情的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儿女婚姻幸福的是那个泯灭人性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法,那才是导致宝黛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 二.家庭背景导致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就贾府上层人员的角度来看,贾府的上层人员中,最顶层是贾母,其下是邢王两位夫人。 (一)贾母 处于最顶层的贾母,她的意见是最重要的。中国封建宗法社会最讲究的是“多子多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便是人丁是否兴旺。黛玉如此衰弱且无可救治的病体,为避免贾宝玉婚姻的不幸,危及子孙的繁衍与健康,贾母断不会让贾宝玉与林黛玉结合的。而宝钗身体很好,又比黛玉更懂得怎样讨贾母的欢心,深得贾母喜爱。由于要组建家庭,又是如此的大家族,

分析安娜的爱情追求及失败原因

分析安娜的爱情追求及失败原因 11小教2班陈圆圆 20111202217 安娜美丽、聪慧、典雅、善良、诚实、勇敢、正直,年轻的时候由姑妈作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被贵族上流社会视作有事业心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实际上却是沙俄时代一架典型的官僚机器。他道貌岸然,冷酷虚伪,缺乏真正的人的感情。婚后8年,安娜只能把全部的情爱倾注在孩子谢辽沙身上。沃伦斯基的热烈追求,唤醒了安娜沉睡的爱情。她决心不顾丈夫的威胁,摆脱虚伪的贵族社会,离家与所爱的人一起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应该过有人格,有尊严的生活。安娜极力想得到超脱,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安娜具有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有时表现为纯真的母爱,有时表现为炽热的情爱,有时表现为火样的愤怒,深深的绝望和难忍的屈辱等等。在这些情感中表现最强烈并且贯穿始终的是安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正爱情的向往。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和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她的悲剧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剖析: 一、社会的原因 在这个贵族社会里,互相欺骗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个家庭都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夫妻各过各的,丈夫个个有情妇,妻子人人有“外遇”。经济拮据早已山穷水尽了,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到处充斥着肮脏和龌龊,华丽外衣下包裹着的是一个个灵魂散发着恶臭的躯体。但他们只要表面维持着家庭的体统,上流社会就允许,并加以鼓励,他们把无耻当作“有趣”。揭开封建贵族社会“道德”的面纱,显现出来的是糜烂透顶的内幕。 安娜可谓这坛污泥里的莲花,她爱上渥伦斯基后自以为找到真爱和幸福时,她既不想象陶丽那样委曲求全,也不想象李迪娅、培特西那样无耻淫荡。她不想偷偷摸摸,她希望通过离婚公开正当地和渥伦斯基结合,以摆脱上流社会的污浊,寻求妇女的正当权利,她这是向贵族社会的虚伪道德公开挑战,违反了那个污潭的游戏规则。当时的社会一股力量呼唤安娜起来爱,大胆爱、勇敢的爱、寻找真爱,另一股力量却又扼杀了她的行为。生活在社会大变动中,代表封建贵族旧势力的安娜在新兴资产阶级势力和旧封建贵族势力的暗中较劲中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即便旧势力最终向新势力屈服,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安娜以个人的力量追求幸福和与她的生存环境,她的生活圈子斗争,其勇可嘉,胜负已然分晓,安娜最终定会遭到她生活圈子的唾弃。 安娜成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要求与充满着封建农奴制痕迹的俄国资产阶级社会思想道德尖锐冲突的牺牲品。 二、情人的原因 安娜的情人伏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两个人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公子哥,在遇到吉提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个女子产生过感情。在原文中列夫·托尔斯泰是这样写的:伏伦斯基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他自己是在贵胄军官学校教育成长的。毕业的时候,他是个风头十足的青年军官,很快就加入了彼得堡富有军官的圈子。他虽然有时也涉足彼得堡的社交界,但他的风流韵事却都发生在社交界之外。在经历了彼得堡奢侈放荡的生活之后,他在莫斯科初次尝到了同一位纯洁可爱而又倾心于他的上流社会姑娘接近的乐趣。他根本没有想到,他同吉娣接近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结婚这件事在他永远是无法想象的。他不仅不喜欢家庭生活,而且从他们这批单身汉的观点看来,成立家庭,特别是做一个丈夫,是很别扭,很不习惯,简直

悲剧性恋爱婚姻题材小说

悲剧性恋爱婚姻题材小说 《伤逝》作为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写得异常凄切哀婉,情意悠长。作品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涓生手记"的形式,以涓生的回忆来叙述他与子君的这场令人悲哀心碎的恋情。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涓生的议论和抒情。这样的写法造成了小说的双重效果:一是真切地记叙了涓生、子君两人的情感历程及其悲剧结局,使作品所表述的故事显得清晰、完整;二是主人公的议论与抒情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力度,作品凸现出涓生深深的自责与忏悔,更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性,也加深了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染力。 鲁迅一生中真正的爱情体验是许广平给他带来的,用世俗人眼光看来,鲁迅跟许广平的结合存在诸多障碍,除年龄、外貌、金钱、地位外,他还有一位形式上的太太。如果离婚,按绍兴旧习女方会因为被休而被受歧视,后果不堪设想。鲁迅宁可赔着做一世的牺牲,也不愿伤害虽然无爱但无辜的朱安。然而,许广平仍然主动果敢地向鲁迅献出了纯真的爱情。他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20年之后,终于逃出来了。鲁迅就以自己婚恋为题材,写了充满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说--《伤逝》。里面的两位主人公涓生、子君折射了鲁迅、许广平的影子。 《伤逝》创作的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伤逝》写于1925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这是由喜到悲的变化转折,是我们所深思的。 谈及《伤逝》这篇文章时,往往给一般读者留下的印象便是: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写的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这自然不错,或者更深一步,会将它当作中国近代新文学作品中为反封建而宣扬爱情、主张个性解放的之一。这固然也不错。但究其两种印象而言,皆未抓住鲁迅先生写这篇《伤逝》的真正要旨--即批判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了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而这些思想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人物的塑造而表现出来的。 鲁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 《伤逝》男性启蒙者的自白虽然痛惜女性在当时社会的悲剧命运,但就涓生手记中使用的男性话语和男主人公拥有的启蒙抉择意识来看,这是一种男权社会和陈旧世俗的社会状态的表征,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为“出走的娜拉”找到出路是绝无可能的,而这正是隐藏在涓生 3 自白下的鲁迅所指向的…绝望的反抗?。当鲁迅对当时男性社会中女性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了然于心时,就以男主人公的男性绝对话语的忏悔来颠覆男性中心的社会现实。这种在文本内视野后隐藏作者视野的复调手法,显示了鲁迅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论萧红的爱情悲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17518159.html, 论萧红的爱情悲剧 作者:李帆 来源:《世界家苑》2017年第09期 摘要:萧红,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令人极度心疼的女作家,她的一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生的是流水般的命运。家庭的不幸使她的童年不堪回首,离开家庭的束缚后则是爱情与现实物质对她的折磨,故而她的一生都呈现着厚重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萧红;爱情;命运;悲剧 一、初生 萧红在童年时期的乳名叫荣华,实际生活却正好相反,总得来说就是一片愁云。家境不错不用愁吃穿却不快乐,生了个悭吝到极致的父亲,家里也只有祖父肯疼惜她。记忆里童年总是充满心酸,只有祖父在的时候才能肆无忌惮将小女儿的天性释放出来,在那个笑呵呵的慈祥老头走后,对他自己而言是解脱,对萧红就是失去了童年。但萧红天性的乐观的也是坚强的,生来就有作为作家的敏锐与观察力。《生死场》中清新刚健的场景描写与童年细致的观察分不开关系,“蝴蝶们为着花,远近翩飞,不怕太阳烧毁它们的翅膀。一切都回藏起来,一只狗也寻着有阴的地方睡了!虫子们也回藏不鸣”。这是一幅夏日正午的田园景象,清新而质朴。 二、青杏 长大之后面临的是被封建家长逼婚,于是她毅然出逃,选择在北平追寻学生梦。那段时日萧红孤身一人在新的城市中挣扎着,饱受折磨。在电影《黄金时代》中视觉的冲击更让人心酸,大雪翻飞的寒夜里走在路上看着别人家热气腾腾的饭菜,她只能晃着空荡荡的口袋,带着喧嚣与抗议的胃悄悄走开。那一刻现实就是胃由于饥饿真实的抽搐感,在家里无情抛弃她时,她就只剩孤独,然而孤独还是高贵的。当遇着汪恩甲,那高贵就完全被完全腐蚀掉了。汪恩甲是个懦弱的骗子,萧红已经决定向封建婚姻妥协了,但汪家却不接受她了,又是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残害了她。但他也只是萧红悲剧命运里众多伤疤的一处,这个坚强的女人并未被现实拖垮。在他走后萧红便被变相软禁在东兴旅馆的阁楼上,没了任何自由。那是真正的寂寞,从高贵的孤独掉落到残忍的寂寞。孤独是高贵的,但寂寞会发慌,会改变甚至毁灭一个人,从那以后寂寞便贯穿了她的一生。但这种寂寞与境地给她留足了时间与空间去进行思考,从而成就了她的才情。她说:“去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吃青杏的季节,今年这个时候,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这正是萧红对于自己现状的真实描述。 三、萧军 萧红遇着萧军,不知是对还是错。见着萧军时,她正大着肚子,怀着汪恩甲的孩子。可是他们还是相爱了,她将爱情视为所有,她自己说爱情之于男子不过是身外之物,但对女子却是

青少年回避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青少年回避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1.来询者基本情况及主诉 求治者是一名高三男孩。他有一位好友,从初一至今都在一个班,初中时关系很好,高一后两人关系开始冷淡起来,他的学习成绩也大不如以前。而且在这时他觉得好友总在打击他。比如,当他专心学习时,好友时常和其他同学在旁边议论“专靠勤奋死念书在高中已不顶用了,并不羡慕靠死念书拼出的几分成绩。”之类的话。他认为,这些议论是针对他、打击他。之后,他们的关系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他们的座位离得很近,这使他更在乎好友,总觉得在受好友的影响,这个包袱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来者不知该如何扔掉这个包袱。另外,来者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上台讲演易脸红,声音颤抖;又如晚上迟睡,第二天早晨总在想:“糟了,今天的学习效率又低了。”他总在担心失眠会影响身体。但是越想越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2.分析和诊断 这位男孩是一名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的特点是行为畏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对付,主要表现特征是: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②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③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回避;④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避不回答问题;⑤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⑥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

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陷入痛苦,很难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被人讥讽,过分担心自己的情绪状况,常因此显得焦虑不安。 心理学家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由于自卑感引起,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①自我认知不足过于低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了自己。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③挫折的影响。有的人由于神经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3.治疗与建议 (1)求治者要消除自卑心理,要善于肯定自己,不要因为好友的指责就低估了自己,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增强自信心。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 (3)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多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在公共场合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多与周围的人沟通聊天。 (4)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通过体力上的劳动减轻精神压力。 (5)求治者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学习方法,以一颗平和的心面

论宝黛爱情悲剧原因

论宝黛爱情悲剧原因 1、封建礼教及宿命论注定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红楼梦》开篇所描述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故事内容,“金玉姻缘”指的是贾宝玉和薛宝钗,“木石前盟”指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好像人的命运上天自有安排,冥冥之中早有定数。而她们所处的封社会所谓“门当户对”、“包办婚姻”的封建意识桎梏着人们的心灵。薛林两人作为两种对立的审美规范存在,而贾宝玉虽然深爱林黛玉,但他的力量是弱小的,无法与封建的社会制度相抗衡的。 2、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宝黛爱情的基础,也是宝黛爱情美的魅力之所在。 林黛玉父母双亡,在贾府寄人篱下,可她时时处处维护着自己的人格尊严,所谓“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剑霜严相逼”,正是她生活处境的写照。她孤独、寂寞,所幸的是,她与贾宝玉志趣相投,她所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不为名不为利,而贾宝玉不喜读书,不愿按家长的意愿走为官的仕途道路,而林黛玉正合他的心意。他们爱情的发展,正是两颗心的碰撞、沟通、彼此认同的过程。他们每天或读书或写诗,过着一种诗情画意的生活,而这就为他们的婚姻留下了隐患。在贾府那样的大家庭,选择儿媳妇还是要讲门弟出身、根基家业的,林黛玉也从不规劝贾宝玉读书考取功名,走为官的仕途道路,可想而知,王夫人不会选中黛玉作她的儿媳妇的,而必然选薛宝钗作她的儿媳妇的。

红楼梦服饰文化 贾府是18世纪中页的世家大族,他们的吃穿用度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而《红楼梦》中贾府服饰的华丽、高贵、富丽堂皇,及人物性格、身份都暗示了他们今后的命运。曹雪芹家属织造世家,所织造的服饰属高档次的,专供给皇家的,所以他能看到并知道所有华丽的服饰及其做工、材质等,这为文章中能细致谈论服饰的美做了很好的铺垫。在《红楼梦》里作者很注重写人,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个性,不管是十二钗,就连一个小丫环和小斯也不雷同,而作者在对他们服饰描写上很着重,使读者从服饰看人,感觉到它的美的同时也对每个人身份和命运有了相对了解。 例如王熙凤的服饰,从第八回刘姥姥进府看到来写,在刘姥姥初见王熙凤时,见到平儿,被平儿的服饰所惊呆了,错认平儿是王熙凤。这里是这么说的:“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花,花容月貌,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的说: ‘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体面的丫头。”当时让六姥姥产生了错觉,愣在那里,后知是误会,可想而知,丫环穿着都是绫罗绸缎,主人穿着肯定更加华贵。后在周瑞家的引见下见到王熙凤“凤姐儿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缂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那般雍容华贵,让刘姥姥惊在那里,过会才赶忙下跪。但她看到的只是她们的家常衣服,并没有见到见客的高贵服饰。 在袭人回家这段子里,王夫人和王熙凤给了他一些东西,王夫人送了袭人首饰、妆锻。当时袭人在暗里是贾二爷的小老婆,王夫人在这里送她这些东西表现出她对袭人的认可,重在让她回去娘家能够有面子,也表示出她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而王熙凤送了她一件皮衣服,虽显得高贵但又不是真皮,既在这里侧面的贬斥了袭人,理解为袭人看起来很高贵,其实只是个玻璃花瓶而已,名不符实。 看了《红楼梦》,对里面人物的服饰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与理解。里面人物的服饰和性格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在《红楼梦》里我能看到做为织造世家的曹雪芹在对人物服饰的描写上用了很严谨的词汇,也暗藏了很多隐讳。红袖,血泪,道出十二金钗悲惨命运,但最终都以悲剧落幕。

浅论《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浅论《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摘要】爱情是永恒的母题,而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都是以悲剧收尾。在路遥的小说《人生》中,高加林、刘巧珍和黄亚萍三个年轻人的爱情纠葛最终成为了悲剧。本文将从这三个青年不同的爱情观,高加林的“前途高于爱情”,刘巧珍的“依附式爱情”,黄亚萍的“爱情理想主义”来分析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例如性格、境遇变化、社会历史等原因。而了解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既有助于我们对整部小说的解读,且对我们现在的青年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生》;爱情观;悲剧 路遥的《人生》发布于1982年,三十多年来依旧广受读者的喜爱,没有失去其独有的魅力,不仅是因为其特有的时代意义,在新的时代浪潮下,年轻人的奋斗与抉择,还是因为书中高、刘、黄三个人的爱情悲剧打动人心,也让许多读者产生共鸣与思考,分析《人生》中的爱情观与爱情悲剧,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小说的主题。 一、三人不同的爱情观 (一)高加林的爱情观 高加林出生在乡村,却想要离开农村,成为城市人,他有能力,有志向。在未考上大学的情况下,他靠自己的能力

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却被大队书记儿子三星的顶替,从教师变成了农民,他难堪、惆怅与痛苦。 从县城卖馍回来的路上,巧珍向加林表白,加林被动地接受了,但很快就后悔了,“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要是和巧珍结合在一起,他无疑就要拴在土地上了。”高加林后悔是因为他认为如果和巧珍恋爱,就得当一辈子农民,而他不愿意。在加林看来,巧珍的爱只是在他落难时的安慰,对他的前途却没有助力,所以在后来也抛弃了巧珍。 之后加林去县城当宣传干事,亚萍强烈地追求他,并想让他跟她去南京工作时,“他反复考虑,觉得他不能为了巧珍的爱情,而贻误了自己生活道路上这个重要的转折――这也许是决定自己整个一生命运的转折!”他决定与巧珍分手,与亚萍在一起。 由此可见高加林的爱情观是“前途重于爱情”。 (二)刘巧珍的爱情观 刘巧珍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她有着殷实的家底和“盖满川”的样貌,而且聪明、悟性高。她虽没能接受教育,可是她没有自暴自弃,她选择了有文化的高加林。 她对高加林的爱更多表现在对他的关心与依附上。高加林去城里卖馍失败,她会考虑他的心情,帮助他卖馍;在“卫

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性格 很高兴,又发现自己性格上的一个弱点,回想过去的事加以印证,原来很多是回避型性格下的选择。“回避型性格”,大体是用逃避来面对问题。而这个“逃避问题”往往用决绝的办法来应对。比如受了一点伤害,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立马和此人此事划清界限。数学学不好,心里产生抵抗情绪,大不了放弃数学转功文科。在人际关系上尤其如此。这个人对自己态度不好,以后便不予理睬。年轻时恋爱,对方说错话了,偶然做错事了,甚至有时对方什么都没做,突然觉得压力很大,越想越觉双方差距很远,日后会怎样怎样,反正没好结果不如趁早作别,于是固执地递交分手信。这种悲观、羞涩的回避型性格其实潜伏于我们很多人大脑里的微小角落。它并不严重到使你一眼看出,反而让人觉得很合理。 前几天玩开心网的真心话,有人问:心爱的人因为喝多酒跟别人发生关系,你会原谅他/她吗?“假设另一半出轨,你会继续和其过下去吗?”朋友说绝对不能原谅,无法容忍,离婚!分手!理由有很多,比如自尊、控制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其实都没错,每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处事方式。只是做决定的时候,是否正视了自己性格中悲观的一面?这个是成熟的考虑还是一刀切一劳永逸的回避型解决方法? 距离和时间能为我所用时,引导的结果不再是分手而是结合。聪明人能从自身解剖找出问题的结症,剥丝去茧,直面自己的性格缺陷,加以注意和控制,日后多能避免重蹈复辙。俗人往往被表面牵引,对着表象执迷不悟。 信任关系、爱恋关系甚至性别的背叛以及一想起自己的牺牲……不知多少人会不顾一切拂袖而去。尤其是拥有回避型性格的人。回忆就缠绕在“爱上一个人渣”的恼恨和羞愧中。 我和他快5年了,和他经历了很多事情;在我内心深处,我一直坚持着对他的爱,无论他过去对我做过什么,还是以后会对我做什么。还有一点,我个人的想法:在同志之间的感情中,喜新厌旧分分合合太常见了,与其分来合去的,不如我选择豁达、包容和坦诚,坚持爱方面的长久。 上面,是我喝彩的地方!为她的真实、努力、宽容和理性。她选择的道路,绝对比一句分手困难很多。 一句西方俗语,就是“打不过他们,就加入他们”。现实与人性并不会因为爱情而有多大改观,爱情是依托于现实与人性生长的,爱情中的宽容与平等往往都是承认真实的结果。宽容与平等不过是彼此无法消灭的另一种说法,比如男人消灭不了他们讨厌的女人,甚至觉得女人全染上了他们原本厌恶的恶习(比如穿高跟鞋与比基尼),那么就只得接受。 在爱一个人的过程中,若没有使用过宽容与耐心两种武器,可能,爱就不完全。或者,爱就死得过于匆忙。”

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变动时期,俄国文明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在这社会大转型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一切都混乱了,经过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在俄国迅速的形成,但封建统治仍然占优势,所以安娜的悲剧有一定的原因是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压迫而造成的。(一)尖锐的矛盾冲突安娜受包办婚姻的毒害,在少女时就嫁给了比自己大20岁的大官僚卡列宁,过了八年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这使她饱受精神上的折磨,一次在莫斯科的火车站,她与近卫军军官伏伦斯基邂逅相遇,安娜可爱的表情中,那种特别温柔亲切的意味儿使伏伦斯基为之倾倒,也唤醒了安娜沉睡的爱情。但腐朽的制度不能容许安娜沉浸在自己的爱情梦幻世界里,弱小的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强大的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相碰撞,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安娜以悲剧结束。安娜的爱情在这种社会矛盾环境下是不能得以实现和跨越的,道德败坏的男人和妇女在贵族上流社会中过着虚伪腐朽的生活,但对于一个诚实的妇女来说,即使是她拥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去爱上一个男人,也是根本无法得到社会与他人的认可和属于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安娜一开始的抗争就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她势单力薄,可是面对的确无法想像的压力和强大的敌人。安娜的生活盘桓于放浪声色的贵族上流社会,人们逢场作戏,以世俗,地位,名誉,金钱为生活中心,虚伪堕落的享受糜烂的生活,没有真诚,没有信任,没有彼此间的坦然,没有安娜所适应的,她厌恶憎恨这些人的八面玲珑,不分善恶,憎恨这些虚伪的人,难以和她们产生共鸣,但是安娜毫不遮掩自己的憎恨,从不遮掩对伏伦斯基的爱,真诚的面对爱情,面对自己和身边所有人,反而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罪人,不可原谅的人,当人们得知安娜追求的并非是上流社会普遍具有的那种个人的虚荣心和情欲满足,而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她们并不能给予理解和帮助,更别说认同了。安娜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她追求爱情自由的行动和俄国变动相呼应,代表了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要求,反映了年轻妇女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安娜的行动与当时贵族社会形成了冲突,一是冲破了封建礼教的藩篱,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二是向贵族社会的虚伪道德挑战。在当时的社会有一股力量呼唤安娜起来爱,大胆爱,勇敢的爱,寻找真爱,另一股力量却又扼杀了她的行为,生活在社会的大变动之中,安娜以她的个人力量在她的生活圈子里斗争,其勇可嘉。卡列宁为了折磨她,拒绝离婚,并且剥夺了她心爱的孩子,在失去一切之后,安娜生活中唯一的安慰便是伏伦斯基的爱情,爱情的破裂使安娜失去了精神依据,上流社会通过伏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安娜。

_红楼梦_中的婚姻爱情悲剧解析

2011.7下半月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评析 · 白俊奎陈景云等 《红楼梦》中的婚姻爱情悲剧解析 黎水生 一、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 我个人觉得古代婚姻会走向悲剧是因为男权。古代带到现今的制度是重男轻女,为什么呢?从很大一个角度来说是因为宗法制,分封制,世袭制所造成的,皇上有后宫佳丽三千,但很多人想做皇上并不是因为后宫,古代男子多数注重权利,那么在这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上,就造就了很多爱情悲剧。 二、《红楼梦》中的爱情是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的对立。 自由恋爱的爱情是日久生情,而如果包办婚姻中也有爱情的话,就只能是一见钟情。 贾宝玉跟林黛玉这个恋爱的发生并不是一见倾心,虽然第一次见面觉得这个人好面熟,好像见过似的,这是写的一种心里的感应,一种好感,但是并没有发生爱情,相反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得很长很长时间,也不断吵架,吵架又友好了,中间加上一个薛宝钗还有后来的史湘云。贾宝玉跟这些人在一起,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确定地写他喜欢那一个,这就显得《红楼梦》的恋爱方式已经不是一见倾心,已经是在长期生活当中渐渐地了解,最后在长期的了解过程中间最后形成他们的爱情。 薛宝钗给他讲到仕途经济,他翻了脸,这就是一个标志,说明贾宝玉在爱情问题上,还有他自己的一个思想标准。这个标准讲得非常明白,非常清楚,就是要漠视木石前盟,不要金玉良缘,封建时代的门当户对,一些选择的标准全对他无效,他必须自己选择。 所以《红楼梦》里所描写的婚姻,一个是选择不是一见倾心式的,是要长期的熟悉。第二个是思想要一致,如果思想不一致,无法结成终生的伴侣,这在《红楼梦》里写得很清楚,也反映出了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的对立。 三、宝黛爱情悲剧的无可解脱性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古人由于受知识和思想的局限,在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和安排时,就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天神。他们用天神来解释一切无法理解的际遇,认为天意在支配着命运。《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于清朝,经历过大富大贵和穷困潦倒的生活,深刻地体会到悲剧在那个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他也不能够完全地解释那个充满悲剧的世界,只好把它归 结为天意和命运的安排。这种宿命的色彩在介绍宝黛的来历时表现得尤为浓重。 宝黛之间的爱情尽管有着反封建的叛逆色彩,但又有着浓重的没落贵族的气息。他们的经济根本无法独立,整日在里吟诗作词,不食人间烟火,悠闲自得。离开了贾府,宝黛几乎连怎么生存下去都会成为至大难题。宝黛甚至还幻想着家长会为他们指婚,消极得等待贾母的包办婚姻制度成全他们的爱情。所以他们对封建社会的倚赖还是很深的,反封建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让爱情悲剧雪上加霜。 宝黛爱情悲剧的无可解脱性,根源还是与封建势力的冲突。天意让他们相爱,命运却没有让他们降临在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的国度里。整个贾府,上至视两玉为宝的贾母,下至奴才,没有人赞成他们的恋情,为他们主持公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恋爱自由不被允许,更是古板老套的封建制度就注定了这场不是大团圆结局的爱情。 四、红楼梦中的婚姻爱情故事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主线人物,宝、黛二人的悲剧贯穿始终。薛宝钗虽不是此爱情悲剧的当事人,但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可细细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我的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禄吗?”是啊,细度之,对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最好的结局。他已淡薄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让历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后代再来上演这“红楼梦”吗?他看似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业已不能束缚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和尚,那就是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牵挂,看尽红尘。只可惜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欢,她最终最终独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觉得有些惋惜。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177

心理学习八种人格障碍

A类型(第一类群):行为怪癖、奇异,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2、对侮辱(无礼)和伤害不依不饶或持久的怨恨;3、多疑,且带有弥散性,甚至把中性和友好的态度歪曲为敌意或蔑视;4、好争斗,为个人权利进行不屈的斗争,明显地过分且处境不和谐;5、病态性的嫉妒;6、自视过高,过分重视自身的作用,持久的自我缓引态度;7、认为周围有人搞阴谋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类分裂样人格障碍:1、不能享乐;2、情感冷淡,对人无温情、无体贴,也不发怒;3、对赞扬或批评均无反应;4、对异性不感兴趣;5、沉湎于幻想,孤独地活动;6、无知心朋友,没有亲密或信任的人际交往;7、不遵守社会传统习俗,行为怪异。 B类型(第二类群):情感强烈而不稳定,包括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1、对人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2、没有责任心,不顾道德准则、社会义务和社会规章;3、不能与人维持长久的关系;4、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受挫后易产生攻击甚至暴力行为;5、无内疚感,不能汲取教训,处罚无效;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7、持续存在的易激怒。 冲动型人格障碍:1、常有突如其来,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2、事先无计划,也看不到的可能的未来事件或境遇; 3、心情不可预测,变化不定; 4、容易暴怒或产生与此相反的激情 5、不能控制行为的暴发; 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 7、不能坚持没有报酬或奖励的行动。 戏剧型人格障碍:1、自我戏剧化,情绪表达过分;2、易受暗示,易受他人的影响;3、情感肤浅;4、自我中心,自我放纵,不考虑别人。 C类型(第三类群):紧张、退缩,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1、优柔寡断,过分谨慎,表现出深层的不安全感;完美主义,反复核对检查,过分注意细节;3、过分认真,顾虑多端,只考虑工作或学习的成效而不惜牺牲愉快和人际关系;4、拘泥迂腐,因循守旧,不善于对人表达温情;5、刻板、固执,总要求别人适应其办事方式。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1、持续且弥散性的紧张不安感;2、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体验,或不安全感,或自卑感;3、不断地渴望被别人所接受,所欢迎;4、对批评和反对意见过分敏感。 依赖型人格障碍:1、怂恿和允许别人在人生重大事件上代负责任;2、个人需要服从于所依赖的人的需要;3、对所依赖的人不提任何即使是合理的需求;4、自认无能,并缺乏精力。 精编教学文档,在此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