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育保健学

体育保健学

1.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科学

2.体育保健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及卫生学、保健学和有关临床医学等基本知识技能,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发育、健康状况和训练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医务监督和指导。

3.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防治以及医疗体育等几个部分。

①.体育卫生部分:研究健康促进、运动与环境、运动与营养以及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体育卫生。②.医务监督部分:研究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其消除方法、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的医务监督和运动性病症。③.动创伤防治部分:研究创伤的病因、机制、诊断、病理、处理、治疗与预防:运动创伤急救的方法与技术等。④.医疗体育部分:研究医疗体育理论与实践、运动出厨房、运动伤后训练与机能康复以及常见疾病的医疗体育等。

4.体育保健学的学习要求:第一、学习体育保健学必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要学习好体育保健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力学等、这些都是构成体育保健学这一学科的基础学科。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做到学以致用。第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中要切实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五、在实践中要注意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立志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科学水平,为增进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5.体育保健学的学科宗旨是“预防为主”。

6.健康: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7.1989年WHO提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8.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五快:①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食欲不挑食。②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③睡得快。一旦有睡意能很快入睡。④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⑤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三良好:①良好的个人性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定,感情如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②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9.健康的分类:①按照健康的定义可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②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可分为:个体健康和人群健康。③根据健康的综合判断将健康分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10.影响健康的四大类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和卫生服务的获得性

11.自然科学:人类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由这些知识转化而来的各种知识和技术统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显著地区别是自然科学没有地域性、民族性、12.大量实验和运动体验发现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成为运动对健康影响的关键因素

13.WHO材料指出“缺乏体力活动是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

14.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2012年的主题为:老龄化与健康,口号是:健康有益长寿。

15.适量运动:指根据运动者的个人身体情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

16.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运动,运动时平均心率在120~150次∕min之间波动,锻炼时间达到20~60min,每周至少运动3~5次。1

17.运动过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影响运动能力,甚至能严重损害人以免疫系统和人体健康。

18.运动缺乏:运动缺乏的含义包括久坐习惯。机体缺乏运动应激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如果每周运动不足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min,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则为运动缺乏

19.运动缺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①运动缺乏可导致云阳能力低下、血管弹力减弱、心脏收缩力不足、心功能降低,易引发心血管疾病。②可使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肺血流量减少,气体交换频率下降。呼吸表浅、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加,呼吸肌的调节能力减弱,进而导致呼吸功能降低。③可使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是人记忆力与大脑工作的耐久力都比较差,大脑皮质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减弱,反应慢、不敏锐,使大脑工作效率降低。④导致肥胖,引起代谢紊乱综合征。⑤易导致骨质疏松,引发骨折。使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降低,肌肉变细、无力,肌肉收缩能力减退。⑥久坐不动胃肠蠕动缓慢,正常摄入的食物累积环境就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称

20.人类生存的环境由外环境和内环境组成。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21.与人体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大气、水、土壤。

22.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每日生理需水量2~3L

23.水的生理功能:①一切生化反应的场所,参与水解、水化、加氢等重要反应。②水是良好溶剂,能使多种物质溶解,而且黏度小,易流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③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因为水的比热和水的热大,所以水在维持产热和散热平衡中起重要作用。④水具有润滑作用,如唾液有助于吞咽,泪液有助于眼球运转,滑液有助于关节活动。⑤结合水的作用,即与蛋白质分子结合的水,其功能之一是保证各种肌肉具有独特的机械功能。

24.绿环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净化大气、减弱噪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有益身心健康。

25.从事体育运动的最佳体温是37.2°C,骨骼肌的温度是38°C。

26.泳池最重要的卫生要求是池水的清洁,水质标准为pH7.2~8.0

27.营养: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28.宏量元素: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营养素统称宏量元素

29. 脂肪的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

30.单糖、双糖易溶于水。单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要分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常见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31.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结合而成高分子化合物,无甜味,不溶于水。主要包括,淀粉、糊精、糖原。

32.维生素分为: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②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抗坏血酸(Vc).

33.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

34.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的能量主要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35.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的代谢状态,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需要;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是体力;活动消耗。

36.运动中最直接和最快的能量是三磷酸腺苷(A TP);大脑主要靠血糖供能,而且几乎没有糖储备。

37.运动与补糖:(1)补糖的意义:补糖可分为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补糖。运动补糖可增加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还可以增加血糖的来源。运动中补糖能够提高血糖水平,减少肌糖原的消耗,延长耐力时间。运动后补糖促进肌糖原合成,有利于疲劳恢复。(2)补糖方法:运动前补糖有两种补糖方法,一是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前数日,将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增加到60%~70%,二是运动前1~4H补糖1~5g∕kg。固体糖液体糖均可,运动前1h

补糖最好使用液体糖。(3)运动中补糖:一般采用液体糖,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隔30~60min补充一次,补糖量一般不低于60g/h。(4)运动后补糖:原则是补糖越早越好。最好在运动后即刻、头两小时以内,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

38.运动性脱水:人们由于运动而引起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的现象

39.补充的运动饮料应该是低渗性的

40.运动性疲劳预防和推迟的营养措施主要有:①防止乳酸堆积,增加碱性食物,保证体内维生素B1的营养;②增加运动前和运动中补糖,是肌糖原储备充足,保持运动中血糖水平。

③注意赛前、赛中科学补液,使体内水合状态良好;④校正运动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营养不足或缺乏状态;⑤适量补充抗氧化物有利于减轻疲劳,增强耐力,防止运动损伤和炎症。

41.赛后的饮食仍应含高糖、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容易消化的食物。

42.耐力项目运动员膳食特点:①运动员能量消耗大,膳食应首先满足能量的消耗。②增加体内糖原储备;③及时补充体液;④增加铁营养

43.力量速度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特点:①膳食应提供丰富蛋白质‘②膳食中含有增加体内磷酸肌酸储备量的食物;③膳食中适量补糖

44.灵巧、技巧类膳食特点;;膳食应该提供充足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磷等营养。击剑、兵乓球类还应补充维生素A

45.运动营养补充的误区:①强调特殊营养的补充,忽略基础营养的摄入;②强调宏量元素摄入,忽略微量元素供给;③强调蛋白质补充,忽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④强调晚餐的丰富,忽略早餐的多样性;⑤强调口渴补水,忽略补液的科学性。

46.危害健康的行为: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吸烟、不健康的饮酒行为、生活不规律、冒险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

47.积极生活:指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从事的身体运动的所有领域,是一种体育活动受到尊重并融入日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人们寻找愉快的机会和创造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改善身体健康、追求个人幸福以及生活质量。

48.体育生活:体育行为形成并融入个体或家庭生活过程,使之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行为

49.心理健康的判别标准:第一,情绪积极稳定;第二,认知和智力正常;第三,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第四,人际关系的协调;第五,正确的自我认识。

50.身体素质: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

51.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发育完成最晚的一个系统。

52.青年性高血压主要特点是收缩压升高,安静时可达17.1~20.0kpa,且有起伏,但一般不超过20.0kpa.一般无头痛、头晕症状。

53.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一)根据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①儿童少年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能力都不及成人,骨易发生弯曲、变形、应培养正确的站立、跑、跳的姿势,发现姿势不正确和发育缺陷应及时加入矫正姿势和克服发育缺陷;②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尤其对侧肢体的锻炼。对于基本技术的训练也不要过于集中。③儿童少年脊柱生理弯曲较成人小,缓冲作用差,不宜在坚硬地面反复练习跑跳练习。

④不宜过早从事力量练习,12~15岁时,肌肉的生长和力量增长较快,可以采用一些阻抗力较轻的负重练习来发展肌肉力量。⑤儿童少年的骨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对钙磷的需要较多,膳食中应注意供给较充足的钙、磷,多安排室外活动。⑥儿童少年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好、宜进行柔韧性练习,但同时要注意发展腰背肌肉和腹肌力量。

(二)、根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特点:①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机能较成人差,运动负荷要合理安排、不应要求过高、过急、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循序渐进。②儿童少年不

宜做过多的屏气运动。③注意培养正确的呼吸节奏,教育他们注意呼吸卫生。

(三)根据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①活动内容和形式要注意生动活泼,多样化,适当间歇。②儿童少年第二信号系统不完善,应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手段,注意培养其思维、分析能力,促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③儿童少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化不完善,综合分析能力差,小肌肉群发育迟缓,不宜做过于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④青春发育期女少年由于内分泌腺活动改变,神经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运动能力有所下降,运动积极性不高,应适当降低要求,循循善诱,启发、鼓励他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兴趣;这时期的男少年,心里表现特征好胜心强。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应加强防伤观念和纪律性教育。加强保护措施及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54.儿童少年年龄小,全身体训练所占比重应越大。

55.中年体育卫生的要求:①锻炼前必须进行严格体检,检查重点应放在心血管功能上。②选择适合的项目、强度和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动强度的确定应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饥饿、饭后不要参加,尤其不要剧烈运动。③加强医务监督工作,防止过劳或意外损伤。服装要轻、软、透气良好和注意环境和场地卫生。夏季防中暑,冬季防冻伤。④定期进行全面身体健康检查。

56.老年人的适宜运动负荷可用170-年龄。运动后5~10分钟内恢复到安静水平。对于健康及素有锻炼基础的老年人可采用180-年龄。

57.老年人的营养选择和膳食调配,应根据身体和组织功能特点来安排。老年人活动量小,体内代谢过程减缓,每日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应比正常人低10%~20%为宜。

58.体格检查是运用眼、手、耳、鼻等感官器官或借助简便器械对人体进行身体检查的基本方法。基本法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

59.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形态测量时必须包括身高、体重、胸围三个基本评价发育程度的指标。

60.肺活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相关。

61.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休息和调整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运动性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62.判断运动性疲劳主要采用主观感受、客观检查、运动者经验等方法。运动性疲劳的最明显特征是肌肉力量下降。

63.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发育水平、功能状况以及运动史,在体育教学中一般可分为:基本组、准备组、医疗体育组。

64.运动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强度、密度、时间三个要素、其中强度和密度是重要因素,尤以强度因素更为重要。

65.运动生理学家把180次/min的运动强度定为健康价值阀值上限。

66.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记录和分析。它既是体格检查的重要补充,也是间接评定运动负荷大小、预防运动性伤病及早期发现过度训练的有效措施。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

67.训练水平越高,身体机能状况越好,脉率越低。

68.安静状态下心率低于60次/min,称为心率过缓;心率超过100次/ min称为心动过速;课后5~10min,心率恢复到课前水平属于小运动负荷,心率较课前快2~5次/ min,属于中等运动负荷,心率较课前快6~9次/min,属于大运动负荷。

69.最大吸氧量是反映人体在有氧极量运动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70.运动会前对参赛学生进行体格检查的重点在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

71.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

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72.过度训练的基本原因:训练安排不合适、训练方法单调枯燥无味、生活规律破坏、在运动员身体机能不良的情况下,参加紧张的训练和比赛、饮食营养不合理、各种心理因素。

73.运动应激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剧烈运动超过了机体耐受程度而引起的。

74.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发病机制:人脑约占体重的2%。脑血液供应占心输出量的1/6,维持意识所需的脑血流量的临界值为30ml/100g,当脑流量骤减到临界值一下就可以引发晕厥,凡是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心输出量突然减少的因素均可引起晕。

75.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

76.晕厥的处理和预防:(1)一般处理①患者平卧,足部略太高,松开衣领。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针刺掐点人中、百会、合谷、涌泉穴。②对低血糖性晕厥经脉注射50%的葡萄糖60ml;低碳酸血症引起的减慢呼吸频率和深度可缓解;心源性晕厥应立即吸氧;中暑应迅速降温;(2)预防:①定期体格检查,尤其重大比赛和大强度训练前。②坚持科学训练原则,避免发生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等运动性疾病③疾跑后不要立即站立不动,而应该继续慢跑并调整呼吸④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应有预防和简单处理运动中发生晕厥的技能。

77.不太严重的肌肉痉挛,只要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一般都可解决。

78.中暑的种类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79.水的摄入途径。饮水、食物中的水、代谢水;排除途径,消化管、皮肤、肺、肾。

80.运动员脱水治疗:及时补充丢失体液。

81.猝死又称急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24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82.运动性猝死:是指与运动有关的猝死。定义: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得人在运动后24h内意外死亡。

83.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动作错误、运动负荷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陷、不良气象的影响。

84.缺乏合理准备活动:不做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正式运动的内容结合的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量过大、准备活动强度安排不当、准备活动距正式活动的时间过长

85.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是及时止血和处理创口,预防感染,先止血然后在处理伤口。常见有擦伤、切割伤、刺伤、和撕裂伤。

86.常见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挫伤、肌肉肌腱拉伤、关节韧带扭伤、滑囊炎、肌腱腱鞘炎。

87.完全再生: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原来的组织完全相同。

88.人体内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差异较大,结缔组织、小血管及骨的再生能力较强,软骨的再生能力小。

89.急救是指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

90.止血方法:冷敷法、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直接指压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橡皮止血带、气性止血带、布制止血带)。

91.绷带包扎法: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转折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

92.引起外伤性骨折的暴力:直接暴力、传达暴力(常见原因)、牵拉性暴力、积累性暴力。

93.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关节脱位是肩关节前脱位和肘关节后脱位。

94.徒手搬运:扶手法、抱持法、托椅式搬运、卧式三人搬运

95.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脏复苏初期最主要的急救措施。

96.伤科常用中草药分,活血药、理气药、续筋接骨药、祛风寒湿药、清热药。

97.单纯性挫伤分为三个时期:限制活动期、恢复活动期、功能恢复期

98.肌肉拉伤: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或被动过度牵引,超过了肌肉本身能承担的限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急性拉伤分为:主动用力拉伤、被动用力拉伤。

99.肩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①杜格征:患侧手掌与健侧肩前,正常时肘内侧能触及胸壁;若不能提示患侧肩脱位②痛弧试验:肩关节外展上举,如果外展60°内不痛,60~120°的弧度内出现疼痛,超过120°缓解或消失,提示有肩袖损伤。③反弓试验:患侧上肢外上举再后伸成反弓若出现疼痛,提示有肩袖损伤或肱二头肌腱腱鞘炎。

100.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利用专门的手法或器械所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伤病的一种自然物理疗法。

101.按摩功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102.摩擦类按摩手法主要有:推法、擦法、摩法、抹法。

103.全身按摩应注意操作方向、应顺着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的方向。

104.五禽戏是参照虎、鹿、熊、猿、鸟等动作编成的一套导引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