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材复习重点(1)

工材复习重点(1)

工材复习重点(1)
工材复习重点(1)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10’

1.共析反应:(在一定温度或成分条件下)由一种固相转变成完全不同的两种相

互关联的固相的反应。

共晶反应:(两组元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有限溶解,并发生反应。)指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

2.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取代部分溶剂原子的晶格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称

为置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间隙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

3.匀晶反应:《液相发生凝结产生固相的反应》

包晶反应:两组元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有限溶解,并发生反应。结晶过程先析出相进行到一定温度后新产生的固相大多包围在已有的旧固相周围生成

4.片状珠光体:《渗碳体和铁素体呈片状相间隔排列》

球状珠光体:铁素体上均匀分布着球粒状渗碳体

5.莱氏体:在1148℃,含碳量4.3%的铁碳合金内发生共晶反应生成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共晶混合物。

低温莱氏体:莱氏体冷却到共析温度以下,将转变为珠光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低温莱氏体。-

6淬透性:过冷奥氏体形成马氏体而不形成其他组织的能力。

淬硬性: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7.第一/第二类回火脆性:淬火钢件在300℃和400-500℃两个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冲击韧性显著下降,前者称为低温回火脆性或第一类回火脆性(由马氏体析出的薄片状碳化物引起),后者称为高温回火脆性或第二类回火脆性(由冷却速度较慢引起)。

8. 奥氏体: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过冷奥氏体:存在临界温以下的奥氏体

9. 变质处理:有目的地向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变质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作用。

孕育处理:变质剂本身和液态金属发生的反应形成化合物,作为非自发形核的晶核,增加晶核数,相应的变质处理称为孕育处理。

10.渗碳体:碳浓度超过固溶体溶解度后,多余的碳便会与铁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即为渗碳体。

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

填空题10’

1.金属晶体的常见结构有:体心立方体、面心立方体、密排立方体三种。

2.实际金属的结晶过程分为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形核方式又分为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两种;长大方式也分为规则外形长大、树枝状形式长大两种。

3.合金相图的类型有匀晶、共晶、包晶、共析、具有稳定化合物。

4.根据Fe-C平衡相图可知,当含碳量 0.0218%~2.11% 时为钢,当含碳量2.11%~6.69% 时为白口铸铁,钢根据其室温组织的不同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三类;白口铸铁根据其室温组织又可分为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三类。

5.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化的四个阶段:奥氏体形核、晶核长大、残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6.调质热处理是指淬火+高温回火的热处理。调质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7.马氏体的形态主要有板条状和片状两种,这取决于含碳量。

8.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使片状渗碳体球化,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钢。

9.渗碳钢的含碳量范围为低于0.3% ,渗碳+热处理后表层组织是高温回火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硬度大约为 58—64HRC ,具有高的耐磨性和疲劳性能;心部在脆透时组织是低碳回火马氏体,硬度 30—45HRC ,具有良好的塑韧性,未淬透时组织可能是低碳回火马氏体,硬度 137—183HRC 。

10.表面热处理淬火,其加热方式常见的有火焰加热、感应加热、激光加热等,用于表面热处理的钢,其含碳量一般在0.404%—0.50% 。表面热处理+低温回火后,表层组织是高碳回火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硬度,硬度 58—64HRC ,心部组织低碳回火马氏体+铁素体+屈氏体

选择题20’(见习题集)

判断题10’

1、Le、P是单相(×)

2、零件失效的原因可以从设计不合理、选材错误、加工不当和使用不良四个方

面分析(√)

3、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越高(×)

4、孕育剂细化晶粒的机理是强制阻碍晶核长大,或改善组织形态(×)

5、可锻铸铁是可以锻造的铸铁(×)

6、大多数合金元素融入奥氏体中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

7、当过热相同时亚共晶铸铁的的流动性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提高(√)

8、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存在关系,材料的硬度越高,其强度也越高(×)

9、实际晶体的缺陷总是使材料的强度下降而不会提高(×)

10、莱氏体是一种单相组织(×)

11、CCT曲线右移时,钢的淬透性提高(√)

12、气阀弹簧65钢应采用的最终热处理是淬火+高温回火(×)

13、金属型相比干沙型,铸件的组织疏松、机械性能好(×)

14、压力加工的本质是靠工作的超塑性(×)

15、球墨铸铁是灰铁经球化退火后获得(×)

16、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马氏体是含碳的过饱和的固溶体,

回火马氏体是机械混合物(√)17、表面淬火能改变化学成分(改正:只能改变组织和性能)

(×)

18、测量碳化物硬度一般用HB (×)

19、T10钢经淬火+低温回火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

20、45钢φ30mm和φ80mm两根轴均调制处理后使用,表面组织都是S回,

因此这两轴的许用应力相同。(×)

简答题17’

1、试分析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答:片状的对机体割裂作用最严重,蠕虫状其次,团团絮状再次之,球状的影响最小。

2、为什么用热处理球墨铸铁比其他铸铁的效果好。

答:球墨铸铁渗碳体为球状,对机体割裂作用小,其他铸铁不是球状石墨,格列作用较大。

3、根据铁碳想吐回答。①T8钢比40号钢的强度硬度高,塑性低韧性差。②T12

比T8硬度高但是强度低.③所有碳钢都可以加热到1000到1100度可以热锻成型,而白口铸铁不行。

4、答:①T8钢组织为F+二次渗碳体,四十号钢的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铁,

硬而脆。使T8钢比40号钢的强度硬度高,塑性低韧性差。

②T8钢T12钢组织都为F+二十渗碳体,但T12的二次渗碳体的含量大,析出量多。形成网状渗碳体、强度低。

③此温度时,钢为奥氏体,白口铸铁为莱氏体,硬而脆,不可以锻造成型。

5、根据铁碳平衡相图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在一千一百度时候,四十号钢能进行锻造,而Wc=4%的白口铸铁不能锻

造。②锯T8、T10、T12等刚性比锯十号二十号钢费力,锯条容易折断。③捆绑物体一般用镀锌低碳(0.2%)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用的钢丝绳则要用含碳量为0.6%到0.75%的钢制成。④钢适宜锻压成型,而铸铁则是铸造成型。

答:①1100℃时,40号钢组织为奥氏体,白口铸铁为莱氏体。奥氏体有一定的塑性,莱氏体硬而脆不能锻造。②T8、T10、T12等为过共析钢,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10、20号钢渗碳体。③(C=0.2%)组织为铁素体+P,以铁苏体居多,塑性好。含碳量为0.6%到0.75%的钢组织为铁素体+P,以P 居多综合力学性能好,强度高。④钢含碳量低,塑性好,铸铁含碳量高,硬度好。

6、某退火钢中含97%P+7%Fe3C,问碳含量大概为多少。

答:Wc=97%*0.77%+7%*6.6%=

7、亚共析钢铁素体占60%,问C含量。

答:0.6*0.4*0.77=

8、工艺过程中的正火、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各是什么作用。

答:正火: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化。

球化退火:使二次渗碳体全部球化。

淬火:获得马氏体,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

低温回火:消除淬火应力。

问答题33’

1.画出Fe-C合金相图(见书P47),标出个点的名称,3个基本反应,标出室温下各相区组织;45号钢在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以及含碳量。

答:3个基本反应:

包晶反应:L0.53%+δ0.09%←1495℃→A0.17%

共晶反应:L4.3%←1148℃→A2.11%+Fe3C

共析反应:A0.77%←727℃→F0.0218%+Fe3C

共析:P 100%,C 0.77%,

45号钢,组织:F+P;P%=0.45-0.0218) /0.77-0.45)=57%; F%=1-57%=43%

C%=0.45/6.69=6.7%;F%=93.3%

各相的相对量:Fe

3

2.制造载重汽车变速箱齿轮,齿轮硬度58~63HRC,心部33~45HRC,整体韧性大于95J/cm2 。试从35#,40#,40Cr,20CrMnTi,60Si2Mn和1Cr18Ni9Ti中合理选择材料,工艺流程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渗碳,预冷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齿。说明每一步热处理的目的及对应的组织。

答:正火:改善锻造后的组织,清除锻造应力提高切割加工性能,铁素体+索氏体

渗碳:提高零件表面含C量,以保证淬火后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奥氏体+碳化物

淬火:齿轮表面保持高硬性,高耐磨性,表面:高碳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心部:低碳马氏体+铁素体+索氏体

低温回火:减小淬火应力,稳定组织,表面:回火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心部:回火马氏体+铁素体+索氏体

3.C6136机床变速齿轮箱齿轮(尺寸不大,厚度为15mm),工作是转速较高,性能要求如下,齿面硬度50-56HRC,心部硬度22-25HRC,整体强度760-800MPa。试以35,45,T12,20CrMnTi,38CrMnAl,OCrMnAl,WCr18Ni9Ti,W18Cr4V 中合适的选择材料。工艺流程为下料→锻造→热1→粗加工→热2→热3→精加工,写出热处理名称及室温下组织。

答:45号钢

热处理1 退火消除锻造应力,改善切割加工性能

热处理2 调制处理户的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热处理3 表面渗碳+低温回火保证表面的耐磨性

4.某一轴用30号钢铸造,经高温表面淬火(水冷)和低温回火,要求摩擦表面硬度50-55HRC,但使用过程中摩擦部分严重磨损,是分析是小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答:30号钢含C量低,经表面热处理,组织为低碳回火马氏体,硬度达不到要求,耐磨性差,改善方法:表面渗碳,再淬火+低温回火.

5.一直径6mm的45钢圆棒,陷阱840°C加热淬火,硬度为55HRC(未回火),然后从一段加热至1000°C,依靠热传导使圆棒上各点温度如图所示,试分析: 若使式样是从退火状态进行端部加热的(1000°C),此时①换冷至室温后各点部位的组织是?②若自图示各温度水淬冷至室温后各点部位的组织又是什

么?

答:①ABCD 铁素体(F)+珠光体(P)

②AB 马氏体(M)+残余奥氏体(A)

C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珠光体

DE 铁素体(F)+珠光体(P)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11111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板式加热器设计 设计者:班级 2012级食工(二)班 姓名学号20124061214 指导教师 设计成绩:日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

一、设计题目 板式加热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操作条件及建厂地址 1、处理能力:见表1 2、设备型式:人字形板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1)牛乳:入口温度、出口温度,见表1; (2)加热介质:热水,入口温度、热水的流量见表1;(3)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 (4)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4、建厂地址:自选。 (牛乳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为ρc=1030kg/m3,μc=0.00305Pa?s,c ph=3893.9J/kg,λc=0.548W/(m?K)。)表1牛乳处理量、入口、出口温度及热水入口、出口 温度等 试选择一台板式换热器,用89℃的热水将牛乳由4℃加热至

71℃。已知牛乳年流量为5万吨,热水流量为8.5 m 3/h ,牛乳侧与水侧的允许压强不大于105Pa 。牛乳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为 ρh =1030kg/m 3 ,μc =0.00305Pa ?s,c ph =3893.9J/kg ,λc =0.548W/(m ? K )。 1.计算热负荷 Q=W h c ph (-1T 2T )=1.93×3893.9×(71-4)=5.03×10 5 (W) 2.计算平均温差 根据热量衡算计算水的出口温度: t 2=t 1+ pc c c W Q =89- 3 1018.436.2503000??=38.01(℃) 逆流平均温差: = '?m t 17 89401.38ln 17-89-4-01.38--) ()(=50.65(℃) 水的定性温度: t m = 2 01 .3889+=63.505(℃) 查出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ρc =978 3 m kg μc =4.1×104-Pa·s pc c =4.17)(k ℃?kg j c λ=0.665)m (℃?W 3.初估算热面积及初选版型 粘度大于1×10Pa·s 的牛乳与水换热时,列管式换热器的K 值大约为115~470℃)(?2m W ,而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为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

食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不含计算题) 一、填空题: 1.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其中的质量流量为15.7kg.s-1,其体积流量为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 ***答案*** 0.0157m3.s-1 2.0m.s-1 2.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倍; 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答案*** 2;1/4 3. 离心泵的流量常用________调节。 ***答案*** 出口阀 4.(3分)题号2005 第2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某输水的水泵系统,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25m水柱,输水量为20kg.s-1,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_. ***答案*** 4905w 5.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温接近____________的温度,而传热系数K值接近____________的对流传热系数。 ***答案*** 饱和水蒸汽;空气 6. 实现传热过程的设备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间壁式蓄热式直接混合式 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又称_______________。由于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_______。使其内单位容积的溶液所占有的传热面积比其它加热管内溶液占有的

_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在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内受热不同而引起密度差异,形成溶液的_______________循环。 ***答案*** 标准式,较大,要小,自然 8.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中的体积流量为0.022m3.s-1,质量流量为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_。 ***答案*** 22kg.s-1 ; 2.8m.s-1 9. 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___________. ***答案*** 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24/ Rep 10. 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1.K-1,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答案*** 1140w 11. 非结合水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相结合的水份。 12. 设离心机转鼓直径为1m,转速n=600 转.min-1,则在其中沉降的同一微粒,比在重力沉降器内沉降的速度快____________倍。 ***答案*** 201 13. 在以下热交换器中, 管内为热气体,套管用冷水冷却,请在下图标明逆流和并流时,冷热流体的流向。 本题目有题图:titu081.bmp

公路养护工职业标准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附件 公路养护工国家职业标准 (征求意见稿)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公路养护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机械设备、仪器、工具从事公路养护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外、噪声、有毒、有害、粉尘、危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学习、计算能力;有空间感、形体知觉和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9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近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近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相近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多媒体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场地应能满足培训需要,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和必要的工具、机械,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 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食工原理

第二章 1.根据使用的过滤设备、过滤介质及所处理的物系的性质和产品收集的要求,过滤操作分为间歇式与连续式两种主要方式。 2.当流体自上而下通过固体颗粒床层时,随着颗粒特性和气体速度的不同,存在着三种状态:固定床、流化床和气体输送。 3.食品乳化液通常有两种类型,即水包油与油包水型。 4.热传递的基本传递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5.以间壁式的热交换器为例,参与热交换的冷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隔开。这时,热冷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①热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进行对流传热; ②在固体壁内,高温的固体表面向低温的固体表面的热传导; ③固体壁面与其接触的冷流体之间的对流传热。 6.纯金属的热导率λ与电导率λe的关系:λ/λeT=L。热导率的单位为W/(m·K) 7.影响对流传热洗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流体的状态:液体或气体,以及过程是否有相变,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大很多; ②流体的物理性质:影响较大的物性有密度、比热容、热导率和黏度等; ③流体的运动状态:层流、过渡流或湍流; ④流体的对流状态: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 ⑤传热表面的形状、位置及大小:如管、板、管束、管径、管子长度和排列、放置方式等。 8.冷凝的两种形式是:膜状冷凝和滴状冷凝。 9.影响冷凝传热的其他因素: ⑴蒸汽的流速和流动方向。 ⑵不凝性气体 ⑶过热蒸汽 ⑷冷凝面的高度、布置方式及结构。如在垂直壁面上开若干纵向沟槽,使冷凝水沿沟槽流下,以达到减薄冷凝液膜,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的目的。 10.流化床中传热的特点: ①固体粒子的热容远较气体为大,因此,热惯性大; ②粒子剧烈运动,粒子与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强度高; ③剧烈的沸腾运动所产生的对流混合,消灭了局部热点和冷点。 11.黑体:指能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 镜体:指能全部反射辐射能的物体。 透热体:指辐射能全部透过物体。 1.在列管式的换热器中用冷水将其工艺气体从180℃冷却到60℃,气体走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为40W/(m2·K)。冷水走管程,对流传系数为3000W/( m2·K)。换热管束由φ25mm× 2.5mm的钢管组成,钢材的热导率为45W/(m·K)。若视为平面壁传热处理,气体侧的污垢热阻为0.00058 m2·K/W。问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是多少? 解:气体对流传的热阻R1=1/α1=1/40=0.025 m2·K/W 冷却水对流传的热阻R2=1/α2=1/3000=0.00033 m2·K/W 管壁导热热阻R=b/λ=0.0025/45=0.000056 m2·K/W 总传热系数为: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年处理量为4400吨桃浆蒸发器装置的设计; 试设计一套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器装置,要求将固形物含量10%的桃浆溶液浓缩到42%,原料液沸点进料。第一效蒸发器的饱和蒸汽温度为103℃,冷凝器的绝对压强为20kPa。 2、操作条件: (1)桃浆固形物含量:入口含量10%,出口含量42%; (2)加热介质:温度为103℃的饱和蒸汽,各效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3)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3、设计任务: (1)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4)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3)绘制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任务书 (1) 第1章绪论 (3) 1.1蒸发技术概况 (3) 1.1.1蒸发 (3) 1.1.2发生条件 (3) 1.1.3蒸发的两个基本过程 (3) 1.1.4影响因素 (3) 1.1.5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 (4) 1.2蒸发设备 (4) 1.2.1蒸发器 (4) 1.2.2蒸发器分类 (4) 1.2.3蒸发器的特点 (5) 1.3蒸发操作的分类 (7) 1.4蒸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8) 第2章设计方案 (9) 2.1蒸发器的选择 (9) 2.2蒸发流程的选择 (9) 2.3操作条件 (10) 第3章蒸发器的工艺计算 (11) 3.1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11) 3.2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 (11) 3.3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器水量的初步计算 (13) 3.4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14) 3.5有效温差的分配 (15) 3.6校正 (15) 3.7设计结果一览表 (17) 符号说明 (18) 参考文献 (20) 结束语 (21)

《食品工程原理》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 动量传递(流动、输送、非均相物系) 一.名词解释 1.过程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物质的量或能量。 2.雷诺准数:雷诺将u 、d 、μ、ρ组合成一个复合数群。Re 值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流动类型。 3.扬程(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后所获得的能量。 4.分离因数:同一颗粒在同种介质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的比值。 二.填空题 1.理想流体是指 的流体。(黏度为零) 2.对于任何一种流体,其密度是 和 的函数。(压力,温度) 3.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mmHg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mmHg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 Pa 。(560mmHg ) 4.在静止的同—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 与 之和为常数。(位能,静压能) 5.转子流量计读取方便,精确,流体阻力 ,不易发生故障;需 安装。(小,垂直) 6.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倍。(2) 7.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 ,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倍。(1/2) 8.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长不变, 管径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1/16) 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 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 。 (不,摩擦阻力) 10.任何的过程速率均与该过程的推动力成 比,而与其阻力成 比。(正,反) 11.在离心泵吸入管底部安装带吸滤网的底阀,底阀为 。(逆止阀) 12. 是为了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的叶片或妨碍泵的正常操作。(滤网) 13.离心泵工作时流体流速与压力的变化为: 高压流体泵壳通道 逐渐扩大的的离心力机械旋转所造成的气压流体被甩出后常压流体)()((低速流体、高速流体) 14.泵的稳定工作点应是 特性曲线与 特性曲线式M 的交点。(管路,泵或H-q v ) 15.产品样本上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在一定的 下,输送 时的性能曲线。 (转速,20℃的水或水) 16.用离心泵向锅炉供水,若锅炉中的压力突然升高,则泵提供的流量_____,扬程_________。 (减少;增大) 17.根据操作目的(或离心机功能),离心机分为过滤式、 和 三种类型。 (沉降式、分离式) 18. 常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是根据 的大小划分的。(分离因数) 19.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 -12 kPa 和157 kPa ,当地大气压为101.3 kPa ,试求此设备进、出口的压力差为多少Pa 。 (答:-169kPa ) kPa 16915712-=--=-=?出进P P P 三.选择题 1.在连续稳定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中,流体流速与管道的截面积( A )关系。 A .反比 B.正比 C.不成比 2.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层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B )。A. u =3/2 u max B. u =1/2 u max C. u =0.8u max 3.湍流的特征有( C )。 A.流体分子作布朗运动中 B.流体质点运动毫无规则,且不断加速 C.流体质点在向前运动中,同时有随机方向的脉动 D.流体分子作直线运动 4.微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C )。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米糠油冷却用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姓名:马坦 学号:201111010704 班级:食工1107 2013年12月13日

目录 一、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3 二、主要参数说明-------------------------------------------------------------------3 三、设计计算-------------------------------------------------------------------------5 1、确定设计方案------------------------------------------------------------------5 2、确定物性数据------------------------------------------------------------------5 3、计算总传热系数---------------------------------------------------------------6 4、计算传热面积------------------------------------------------------------------7 5、工艺结构尺寸------------------------------------------------------------------7 6、换热器核算---------------------------------------------------------------------9 1)热量核算--------------------------------------------------------------------9 2)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11 3)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总表-------------------------------13 7、离心泵的选择------------------------------------------------------------------13 四、设计结果--------------------------------------------------------------------------16 五、参考文献--------------------------------------------------------------------------16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题目: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班级:食工1002班 姓名:张国秀 学号: 2010309200212 日期: 指导老师: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6000㎏/h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油: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③允许压强降:不超过107 Pa; 4、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油品的定性温度T=(140+40)/2=90℃ 管程循环水的定性温度t=(30+40)/2=35℃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油在90℃时密度ρ0=825㎏/m3 比热容Cp0 =2.22 kJ/(㎏·℃) 黏度μ0=0.000715Pa·s 导热系数λ0=0.140 W/(m·℃) 水在35℃时密度ρi=994㎏/m3 比热容Cp i=4.08 kJ/(㎏·℃) 黏度μi=0.000725Pa·s 导热系数λi=0.626W/(m·℃) 5、每年按330天计算,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目录 第一节概述及设计方案简介 (5) 1 概述 (5) 1.1 换热器 (5) 1.2换热器的选择 (5) 1.3 流动空间的选择 (7) 1.4 流速的确定 (7) 1.5 材质的选择 (7) 1.6 管程结构 (8) 1.7 壳程结构 (9) 1.8 壳程接管 (10) 2 设计方案 (10) 3 主要符号参考说明 (11) 第二节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计算 (12) 2.1 计算传热系数 (12) 2.1.1 计算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2) 2.1.2 计算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2) 2.1.3 计算总传热系数 (12)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食品工业要求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应是一名工艺师,还应当具备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设备的选型配套,生产线的相关工程设计能力。可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必要进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对于本专业毕业时只作毕业论文而不作毕业设计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培养和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以下简称课程设计)是在学完《食品工程原理》后的一个阶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完成某一工程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食品工程原理》及相关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涉及食品工程单元项目的设计任务。应予指出,课程设计不象平时做的练习题有一个共同的答案。设计本意上应含有创新思维成分,设计结果以优劣予以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不象习题题目那样给出充分的条件和数据。设计计算中的很多数据往往需要设计者查阅相关手册和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分析比较和选用,任何一个数据的选定均要说明理,这就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类知识,经过全面、细致地分析和

思考方能确定。课程设计不是一个单纯的解题过程,而应是一个含有创作成分的实践过程。课程设计中不仅要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案,所确定的流程和方案应能保证日后的设计、施工和投入运行都能得到完全地实施,即工程的可行性。还要对工艺设备进行选型配套设计计算,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并用工程图将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以便指导工程施工。 在课程设计中着重以下几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培养正确、系统的设计思想,全盘考虑工程设计任务,兼顾技术上的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以人为本,注意操作者安全及劳动条件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并用这种设计思想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从生产现场和文献资料中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通过现场调查,参考和分析已建工程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本设计的客观实际,确定设计方案。通过查阅资料,选用公式,收集数据,进行具体设计计算。 3. 培养熟练、准确的工程计算能力。 4. 培养用简洁的文字、规范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二、课程设计题目:果汁饮料蒸发浓缩工艺与设备设计 利用双效顺流蒸发器浓缩桔子汁,进料流量为20XXkg/h,固形物质量分数14%,沸点进料,第一效沸点

食工原理期末考试

《食工原理》期末考试卷(B)2005.9 一、概念题〖共计30分〗 1. 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3,在具有理论塔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操作, 已知y n=0.4,则y n+1=。(由塔顶往下数)。全回流操作应用场合通常是。 2. 塔板中溢流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塔板上有。当喷淋量一定时,填料塔 单位高度填料层的压力降与空塔气速关系线上存在着两个转折点,其中下转折点称 3.判断题:在精馏塔任意一块理论板上,其液相的泡点温度小于气相的露点温度。( ) 4.某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72,则其馏出液组成x D=__。 5.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K L=1/k L+H/k G, 其中1/k L表 示,当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6.判断题: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 气体为易溶气体。( ) 7.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__。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8. 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是_________。 9.吸收操作中,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其吸收推动力___,吸收速率___。 10.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仅与其____和____有关。 11. 在下列情况下可认为接近恒定的干燥条件:(1)大里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2)少量 的空气干燥大里的湿物料;则正确的判断是( )。 (A).(1)对(2)不对(B).(2)对(1)不对;(C)(1)(2)都不对(D). (1)(2)都可以 12. 在一定的物料和干燥介质条件下:(1)临界湿含量是区分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分界点。(2) 平衡湿含量是区分可除水份与不可除水份的分界点。正确的判断是:( ) (A)两种提法都对(B)两种提法都不对(C)(1)对(2)不对(D)(2)对(1)不对 13. 氮气与甲醇充分且密切接触,氮气离开时与甲醇已达传热和传质的平衡,如系统与外界 无热交换,甲醇进出口温度相等,则氮气离开时的温度等于( ) (A) 氮气进口温度(B)绝热饱和温度(C) 湿球温度(D) 露点温度 14. 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气的温度 无关( )。(A)相对湿度(B)湿球温度(C)露点温度(D)绝热饱和温度 15. 我校蒸发实验所用蒸发器的类型是,这种蒸发器中不存在的一种温差损失 是。 16. 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 ) (A)分配系数大于1 (B)分配系数小于1 (C)选择性系数大于1 (D) 选择性系数小于1 17. 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值: (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 难以判断,都有可能 18. 萃取操作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萃取操作中选择溶剂主要原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9. 单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S' 代替溶剂S, 则萃取相量与萃余相量之比将____(A)增加;(B)不变;(C)降低,萃取液的浓度(指溶质) 将____(A)增加;(B)不变;(C)降低。 二、计算题〖20分〗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

目录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流程示意图 (3) 设计方案的确定 (4) 冷凝器的造型计算 (6) 核算安全系数 (8) 管壳式冷凝器零部件的设计 (10) 设计概要表 (12) 主要符号表 (13) 主体设备结构图 (14) 设计评论及讨论 (14) 参考文献 (15)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

将制冷压缩机压缩后制冷剂(如F-22、氨等)过热蒸汽冷却、冷凝为过冷液体,送去冷库蒸发器使用。 三、设计条件: 1、冷库冷负荷Q0=1700KW; 2、高温库,工作温度0~4℃,采用回热循环; 3、冷凝器用河水为冷却剂,取进水温度为26~28℃; 4、传热面积安全系数5~15%。 四、设计要求: 1.对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简要论述; 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确定列管壳式冷却器的主要结构尺寸; 4.计算阻力; 5. 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①.封面;②.目录;③.设计题目;④.流程示意图;⑤.流程及方案的说明和论证;⑥设计计算及说明;⑦主体设备结构图;⑧设计结果概要表;⑨对设计的评价及问题讨论;⑩参考文献。) 6.绘制工艺流程图、管壳式冷凝器的的结构(3号图纸)、花板布置图(3号或4号图纸)。 (二)流程示意图

流程图说明: 本制冷循环选用卧式管壳式冷凝器,选用氨作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压缩、冷凝、膨胀、蒸发。 1 2 由蒸发器内所产生的低压低温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机气缸,经压缩后温度升高; 2 3 高温高压的F—22蒸汽进入冷凝器;F—22蒸汽在冷凝器中受冷却水的冷却,放出热量后由气体变成液态氨。 4 4’ 液态F—22不断贮存在贮氨器中; 4’ 5 使用时F—22液经膨胀阀作用后其压力、温度降低,并进入蒸发器; 5 1 低压的F—22蒸汽在蒸发器中不断的吸收周围的热量而汽化,然后又被压缩机吸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5’1是一个回热循环。 本实验采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其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等特点。所设计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采用管内多程式结构,冷却水走管程,F—22蒸汽走壳程。采用多管程排列,加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 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 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 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 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 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 甲苯-乙苯连续精馏塔设计

合肥学院 HEFEI UNIVERSITY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甲苯-乙苯连续精馏塔设计 系别: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 12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号: 1202061011 姓名: 方平 指导教师: 于宙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5) 2、设计概述 (5) 3、设计内容 (6) 第二部分精馏塔的设计 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7) 1.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8) 1.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8) 1.3物料衡算 (8) 2 塔板数的确定 (9) 2.1甲苯、乙苯的温度-组成 (10) 2.2确定操作的回流比R (11) 2.3求操作线方程 (12) 2.4图解法求理论塔板层数 (13) 3 塔的操作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4) 3.1操作压力计算 (14) 3.2操作温度计算 (14) 3.3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15) 3.4平均密度计算 (15) 3.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18) 3.6液体平均粘度计算 (20) 4 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计算 (22) 4.1精馏段气、液相负荷计算 (22) 4.2提馏段气、液相负荷计算 (22) 5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23) 5.1塔径的计算 (23)

5.2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25) 6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25) 6.1溢流装置计算 (25) 6.2塔板布置 (27) 7 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30) 7.1塔板压降 (30) 7.2液面落差 (32) 7.3液沫夹带 (32) 7.4漏液 (33) 7.5液泛 (33) 8 塔板负荷性能图 (34) 8.1精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 (35) 8.2提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 (37) 9 精馏塔的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一览表 (41) 10 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 (42) 10.1塔顶进气管 (42) 10.2塔顶回流液管 (43) 10.3进料管 (43) 10.4塔釜出料管 (43) 10.5塔釜进气管 (43) 11 主要辅助设备的选型 (44) 11.1冷凝器的设计 (44) 11.1.1确定设计方案 (44) 11.1.2确定物性数据 (44) 11.1.3计算热负荷 (45) (1)壳程液流量 (45) (2)壳程流体的汽化潜热 (45) (3)热负荷 (46) 11.1.4逆流平均温差 (46)

《公路养护工》国家职业标准(新)

公路养护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公路养护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机械设备对公路及其设施进行养护和维修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动作灵活、协调;具备学习能力、色觉和空间感。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

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近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近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相近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播放设备和常规的土工、建材实验室。实际操作培训场地具有相应设备和仪器的公路养护实习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累计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目录 1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 2 概述与设计方案的选择 (3) 2.1 概述 (3) 2.1.1 换热器 (3) 2.1.2 换热器的选择 (3) 2.1.3 流动空间的选择 (5) 2.1.4 流速的确定 (5) 2.1.5 材质的选择 (6) 2.1.6 管程结构 (6) 2.1.7 壳程结构 (7) 2.2 设计方案简介 (8) 2.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8) 2.2.2 流体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8) 3 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 (9) 3.1 确定物性数据 (9) 计算总传热系数 (9) 3.1.1 热流量 (9) 3.1.2平均传热温差 (9) 3.1.3 冷却水用量 (10) 3.1.4 总传热系数K (10) 3.2传热面积的计算 (10) 3.3工艺结构尺寸 (11) 3.3.1 管径和管内流速 (11) 3.3.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11) 3.3.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11) 3.3.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11) 3.3.5壳体内径 (12) 3.3.6 折流板数 (12) 3.3.7 接管 (12) 3.4 换热器核算 (12) 3.4.1 热量核算 (12) 3.4.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4) 4 设计结果汇总表 (16)

5 讨论 (17) 参考资料 (18) 结束语 (19) 附录(主要符号说明) (20)

1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年处理量为 7.4 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 1.2 操作条件 (1)花生油:入口温度11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入口温度20℃,出口温度30℃;井水,入口压强0.3MPa 。 (3)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4)花生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5)允许压强降:不大于30kPa 。 (6)换热器热损失:以总传热量的5%计。 (7)油侧污垢热阻0.000176 m 2·K /W ,水侧污垢热阻0.00026 m 2·K /W. 1.3 设计任务 (1)设备型式:列管式换热器; (2)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3)绘制设备工艺条件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4)工艺设计计算包括:选择适宜的换热器并进行核算,主要包括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热负荷及传热面积的确定、换热器主要尺寸的确定、总传热系数的校核等。(注明公式及数据来源) (5)结构设计计算:选择适宜的结构方案,进行必要的结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管程和壳 程分程、换热管尺寸确定、换热管的布置、折流板的设置等。(注明公式及数据来源) (6)绘制工艺流程图 绘制工艺流程图一张; CAD 绘制。 (7)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应符合规范与要求。 1.4 参考书 (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c) w/(m. 14.0c) /(kg. k 22.2c S .a 1015.7kg/m 8450 c 0 pc 4-c 3 c ==?=λμρJ P =

食工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第1-2章

第一章 1-1 烟道气的组成约为N275%,CO215%,O25%,H2O5%(体积百分数)。试计算常压下400℃时该混 合气体的密度。 解:M m =M i y i=×28+×44+×32+×18= m= pM m/RT=×103××103×673)=0.545kg/m3 1-2 已知成都和拉萨两地的平均大气压强分别为和。现有一果汁浓缩锅需保持锅内绝对压强为。 问这一设备若置于成都和拉萨两地,表上读数分别应为多少 解:成都p R=95-8=87kPa(真空度) 拉萨p R=62-8=54kPa(真空度) 1-3 用如附图所示的U型管压差计测定吸附器内气体在A点处的压强以及通过吸附剂层的压强 降。在某气速下测得R1为400mmHg,R2为90mmHg,R3为40mmH2O,试求上述值。 解:p B=R3H2O g+R2Hg g=×1000×+×13600×=(表) p A=p B+R 1Hg g=+×13600×=(表) p=p A-p B=(表) 1-4 如附图所示,倾斜微压差计由直径为D的贮液器和直径为d的倾斜管组成。若被测流体密 度为0,空气密度为,试导出用R1表示的压强差计算式。如倾角为30o时,若要忽略贮液器内 的液面高度h的变化,而测量误差又不得超过1%时,试确定D/d比值至少应为多少 D α d R 1 R 1 p 2 p h ρ 解:由静力学方程p=R(0-)g=R1sin(0-)g=R1(0-)g/2 (1) 若忽略贮液器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则斜管内液位为:R’=R-h 液柱长度:R1’=R1-h/sin=R1-2h p’=R ’(0-)g=R1’(0-)g/2=(R1/2-h)(0-)g 又D2h/4=d2R1’/4 即h=R1(d/D)2/[1+2(d/D)2] 所以p’=R1(0-)g/[2+4(d/D)2] (2) 相对误差为 (p-p’)/p≤ 代入式(1)和(2): (p-p’)/p=1-1/[1+2(d/D)2]≤

公路养护知识试券和解答

一、判断题: 1、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等级分为( ABCDE )。 A、优 B、良 C、中 D、次 E差 2、桥梁经常性检查是指(C )。 A.桥梁养护管理系统中,采集结构技术状况动态数据的工作;B.查清桥梁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确定桥梁技术状况的工作; C.是对桥面设施、上下部结构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的一般性检查。 3、交通安全设施经常性检查的频率不小于(A )。 A、1次/月 B、1次/年 C、1次/季度 D、1次/旬 4、养护维修作业安全设施的设置与撤除应遵循( A)。 A.进行养护作业时,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安全设施; B. 随意设置安全设施; C. 作业完成后,顺着交通流方向撤除为养护维修作业而设置的有关安全设施,恢复正常交通; D.作业前及结束后都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安全设施。 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清扫应( C)。 A、机械清扫和人工相结合; B、人工为主; C、以路面清扫车进行机械清扫为主。 6、山区养护维修作业时,应遵循( A B C D )。 A、在视距条件较差或坡度较大的路段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必要时应

设专人指挥交通,作业控制区应增加有关交通设施; B、控制区的施工应与急弯标志、反向标志或连续弯标志等并列设置; C、在同一弯道不得同时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D、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应戴安全帽。 7、公路养护技术管理的内容包括( A B C D )。 A、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 B、养护工程管理; C、公路检查; D、档案管理。 8、路基排水工程不包括包括:(D) A、边沟 B、截水沟 C、排水沟 D、消力池 9、路面结构层分为(ABC) A、面层、 B、基层、 C、垫层、 D、联结层。 10.涵洞经常性检查(A)不少于两次,定期检查2-3年一次。 A、每季度 B、每月 C、每旬 D、每年 26、交通标志主要有(ABCD)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D、施工区标志 27、当工作区在道路右侧时,交通标志宜设在(AB) A、车道右侧 B、工作区上游车道 C、中央分隔带护栏外侧 D、绿化带上 28、交通部在2000年明确规定,每(D)年组织一次全国性公路检查。 A、2 B、3 C、4 D、5 29、公路养护档案保存可分别按短期、长期和永久三种保存期限进行分类排列。县级及县级以上公路的基础资料、国省干线公路的改建工

09级食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总)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009级食品专业学生适用) 一、设计题目:(从以下题目中选做一个) 1、果汁蒸发浓缩工艺流程设计 2、果汁预热器设计 3、果汁蒸发器设计 4、浓缩果汁贮罐设计 5、换热器设计 二、设计条件: 1、题1-4的设计条件: 在真空双效顺流蒸发设备中将番茄汁从固形物质量分数4.3%浓缩到28%,进料流量为1.39kg/s ,番茄汁进入预热器的温度为25℃,用水蒸汽将其加热后以沸点进料(即以沸点进入第一效蒸发器)。第一效沸点60℃,加热蒸汽压力为118kPa ;冷凝器真空度为93 kPa 。末效出料中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8%。第一效采用自然循环,总传热系数为900W/(m 2.K);第二效采用强制循环,总传热系数为1800W/(m 2.K)。除效间流动温差损失(0.5~1.5K )外,其它温差损失忽略不计,各效热利用因数为0.98,固形物比热容忽略不计。蒸发浓缩后的番茄汁经过水冷却器冷却到30℃后泵入成品贮罐。 2、题5的设计条件: 某生产过程的流程如图所示,反应器的混合气体经与进料物流换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0℃进一步冷却至60℃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的可溶组分。已知混和气体的流量为227301㎏/h ,压力为6.9MPa ,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 ,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29℃,出口温度为39℃ ,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物性特征: 混和气体在35℃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来自生产中的实测值): 密度 31/90m kg =ρ,定压比热容 1p c =3.297kj/kg ℃ 热导率 1λ=0.0279w/m ,粘度 Pas 51105.1-?=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