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

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七、教学过程

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钠块并用滤纸擦干表面后,

用小刀切取一小块钠放入水

、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记录现象】1、钠受热首先

熔化成银白色小球;2、剧烈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作业

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

2、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

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

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

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

十、教学反思

如何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硅的两种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的主要性质; 2.引导学生对比学习硅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与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及碳酸),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 难点:硅酸的性质

巩固练习 1、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说法属于伪科学的是()。 A.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造光导纤维 B.碳炉边放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在墙壁刚粉刷过石灰浆的室内生一炭火盆,墙壁会冒汗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 2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硅酸 B.SiO 2 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C.SiO 2的俗名叫水玻璃,不溶于水 D.SiO 2 又叫水晶,能溶于NaOH溶液中 3、①盐酸、②浓硫酸、③氧气、④氢氟酸、⑤氢氧化钾溶液中,能与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起化学反应的是() A.①② B.④⑤ C.②④ D.③④ 4、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会出现浑浊的是() A.氯化钙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水玻璃 D.硝酸钡溶液 5、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A.铁制坩埚 B.普通玻璃坩埚 C.石英坩埚 D.陶瓷坩埚 6、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4价氧化物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单质在加热时都能与氧气反应 C.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都有能导电的单质 7、下列试剂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 A.硅酸钠溶液 B.盐酸 C.氢氟酸 D.氢氧化钠溶液 8、和空气接触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① Na ②Na 2SiO 3 溶液③Na 2 O 2 ④烧碱溶液⑤石灰水⑥Fe(OH) 2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9、已知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石墨和金刚石一样稳定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10、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CO和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盛有硅胶的干燥管时,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 A H2和CO B CO2、H2和CO C H2O和CO2 D H2和CO2 11、按由多到少的顺序,在地壳中的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碳、硅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碳是构成的主要元素,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和的形式存在,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总结与练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了解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金属的存在状态、金属的化学共性。 2了解Na的保存、Na常温下在空气中的变化,掌握加热条件下Na与O2的反应,Na与水的反应。 3了解Fe与Al分别与O2的反应,Al2O3的保护作用,掌握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4了解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的规律、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Al(OH)3的两性。 5掌握Na2CO3、NaHCO3的性质,了解Na2CO3、NaHCO3、KAl(SO4)2的用途。 6掌握铁盐、亚铁盐的检验方法,Fe2+、Fe3+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7了解常见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一般方法。 3学会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4学会选择金属材料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积极提出问题,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第一讲《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7.73%,第二位Fe:4.75%。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原因:金属元素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思考与交流】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 金属与盐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 金属与酸反应Fe+H2SO4==FeSO4+Cu 【探求新知】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存放方法。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pdf

第一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解读】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用途和在实验室中的保存方法。 2、掌握重要的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知识梳理】 一、化学发展史 被称为近代化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四大史实是: 1、1661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概念。 2、1771年,法国化学家建立学说。 3、1803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学说。 4、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包括、、、等,另外还有模型法和假说法。 2、基本程序:物质的外观、物质的性质、以及 是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钠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 2.化学性质: (1)跟氧气反应: Na+O2──(切面很快变___ ,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 ) Na+O2──(_____火焰,大量烟,生成_____色固体)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 稳定。 点燃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 2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浮、熔、游、响、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5)钠与酸反应: Na + H+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_ 化学方程式 (7)与盐溶液的反应 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溶液反应。如将钠投入FeCl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沉淀生成。 写出钠和氯化铵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3.钠的存放、取用和制法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涉及本考点的考题主要以硅的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硅、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硅的制备知识,其题型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硅酸盐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与当今的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新课程改革理念及新高考命题思想均要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所以相关知识点一定会在今后的高考中重现。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 [考题印证] 1.用“√”或“×”判断下列高考选项的正误。 (1)(2012·新课标全国卷)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2)(2012·广东高考)SiO2有导电性,所以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3)(2012·天津高考)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4)(2011·山东高考)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5)(2011·山东高考)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6)(2011·山东高考)硅的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解析:(1)单质硅用于太阳能电池。 (2)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但SiO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能导电。 (3)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也能与NaOH 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化合的,因此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5)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 (6)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与酸不反应但氢氟酸例外,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水。 答案:(1)√ (2)× (3)× (4)√ (5)× (6)× 2.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石英砂――→焦炭高温粗硅――→HCl 573 K 以上粗――→精馏 纯――→H21 357 K 高纯硅 ①写出由纯 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 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三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开始具体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从构成常见的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后续介绍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知识体系 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成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Fe)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主要内容及特点 本节着重介绍了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铁盐),铜的化合物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较多,如Na2CO3、NaHCO3的性质,Fe3+的检验等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 二、新课程标准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 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3、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4、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 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平时的生活接触中也已有较多了解,现在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化合物的新知识容易接受。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可能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会遇到困难,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高三一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单质 1、物理性质: 金属钠银白色,硬度:软,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导热性良好 ?钠露置与空气中的过程变化: ?化学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常温)2Na+O2Na2O2(过氧化钠) 2Na2O+O22Na2O2 ②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2Na+S=Na2S ③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钠燃烧引起火灾,一般用砂土盖灭。 ④钠与酸的反应

2HCl+2Na=2NaCl+H2↑ ⑤将钠与盐的反应 a.若将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b.钠可与某些熔盐作用,置换出相应金属。 如:4Na+TiCl4(熔)=4NaCl+Ti (二)钠的化合物 1、Na2O和Na2O2

?Na2O2与CO2、H2O反应的各种关系 ?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可与SO2、H2S、FeCl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3)Na2CO3和NaHCO3

O3 与碱反应 NaOH 不反应NaHCO3+NaOH=H2O+Na2CO3 Ca(OH)2Na2CO3+Ca(OH)2= CaCO3↓+2NaOH 此法可用于土法制烧 碱或除掉烧碱中的 Na2CO3 少量石灰水: 2NaHCO3+Ca(OH)2=CaCO3↓ +Na2CO3+2H2O 过量石灰水: NaHCO3+Ca(OH)2=CaCO3↓ +NaOH+H2O 与盐反应 CaCl2Ca2++CO32-==CaCO3↓不反应 NaHSO4CO32-+2H+=CO2↑+H2O HCO3-+H+=H2O+CO2↑ 热稳定性很稳定受热不分解不很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二者之间相互 转化 ?常见离子的焰色反应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 Na+(黄色)K+(紫色,需透过钴玻璃)Cu2+(绿色)Ba2+(黄绿色) 操作:洗—烧—蘸—烧—洗

金属材料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上面两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实验、设计、辩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由学生熟悉的“神舟”5号飞船上天事件,自然过渡到探究合金的相关知识,进而迁移到设计火箭外壳材料的物理指标。这样创设的教学环节既生动真实又可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性学习要求。 两节课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由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应该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陈述教师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二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参与面广、参与程度深;三是教师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于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四是多次、适时应用STS渗透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乐趣。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程标准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索,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掌握金属钠、铝、铁的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钠的氧化反应 难点:氧化钠与氧化钠稳定性的比较

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 B、煤油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4.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5.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 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 B、NaCl C、NaOH D、Na2O2 7.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8.钠离子的性质是() A、有强还原性 B、有弱氧化性 C、有碱性 D、比钠原子稳定 9.取一小块钠放在玻璃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主要有氧化剂,Na2O2主要有还原剂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 备课参考 参考答案1、银白柔软4Na+O2=2Na2O2Na+O2=Na2O2淡黄 2、B 3、C 4、C 5、C 6、AD 7、C 8、BD 9、B10、D 尖端技术中的金属钠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Fe2+、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条件。 2.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2+、Fe3+。 3.学会用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 4.体会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使用对人类生产、生活及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铁、铜制品及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技能。 3.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使实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问题讨论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重、难点 重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难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6支试管蒸馏水大烧杯胶头滴管FeSO4FeCl3KSCN 补铁片Vc 氯水H2O2碘水铁粉(1)铜丝(2)KI 淀粉(3)钥匙 学生实验16组教师演示一组:加酸性高锰酸钾12%H2O2溴水磁铁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边讲边实验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 化学——自然 化学——健康 【视频】缺铁性贫血 铁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以Fe2+形式存在,人体缺铁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我们可以服用补铁片来治疗或预防缺铁性贫血。 【投影】补铁片图片 【过渡】今天我们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一下铁

【交流与讨论】完成P74交流与讨论,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并标出产物中铁的化合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补充反应。 【投影】答案与学生对答案 【问题1】铁与不同氧化剂反应后的化合价有哪几种。 【问题2】铁与哪些氧化剂反应后显+2价,与哪些氧化剂反应后显+3价? 铁与H+、Cu2+、S、I2反应后显+2价,与Cl2、Br2、O2反应后显+3价 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反应后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反应后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小结】板书、投影 【问题3】那你知道补铁片中铁元素的价态吗?如何检验? 学生猜测+2价或+3价,让学生说说理由。 【设问】如何检验呢 检验:回忆初中用碱(OH-)来检验【板书】 【过渡】我们现在有一种更简单、灵敏的方法来检验Fe3+ 【演示】在一只试管中加2mL蒸馏水,然后滴加2滴FeCl3溶液,再滴加KSCN 溶液,观察现象。(强调是红色溶液不是沉淀) 【板书】 【设问】那FeSO4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呢? 【演示】 【说明】Fe2+与SCN-反应无明显现象 【过渡】交代:现在纸包里有两粒药丸,铝箔包装的是补铁片。没包装的白色药片是Vc。 【问题4】那补铁片中的铁元素的价态如何检验呢?请设计实验方案。 先分组讨论,然后请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逐渐完善。要求准确、规范。(操作、现象、结论)形成统一认识后再实验 【老师补充】该补铁片中的铁是有机铁,属于胃溶型的,所以把补铁片放入试管中加2mL蒸馏水后再滴加2mol/L盐酸2滴,以促进铁元素溶解。振荡后滴加KSCN溶液。 【实验1】2分钟 现象描述:①滴加KSCN溶液后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不含Fe3+) 教师:其他组有没有发现不同现象呢 ②滴加KSCN后溶液变浅红色(含有Fe3+) 根据②现象追问,那是否补铁片中含有的是+3价的Fe3+呢 【实验2】向溶液中滴加2~3滴合适的氧化剂(H2O2或Cl2水) 现象:溶液变红或红色加深结论:补铁片中铁是+2价的铁 【询问】你们都加了什么氧化剂。 【追问】有没有加碘水的呢?什么现象?【演示】 【设疑】那加溴水能氧化Fe2+吗?【演示】

高三二轮复习教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纲展示】 1.了解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 、C 、N 、O 、Si 、S 、Cl 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要点扫描 一、非金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硅及其化合物 3 2.氯及其化合物 3.硫及其化合物 SO 3 H 24 燃 O 2 2 22 4.氮及其化合物 N NO 2 2O HNO 3 一、离子的检验

热点题型 【典例1】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B.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C.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不能恢复原色 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Cu反应,A项错误;明矾溶于水能电离出Al3+,Al3+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用作净水剂,B项正确;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的原因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加热后溶液不能恢复原色,C项错误;金刚石为碳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D项错误。 答案:B 【典例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中SO2废气可用石灰乳吸收 B.某些金属氧化物可做颜料 C.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弱 D.C60具有碳单质的性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SO2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在空气中氧化可得到石膏,A正确;Fe2O3、TiO2等可以作为颜料,B项正确;碳、硅同主族,前者的非金属性强于后者,故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C项错误;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高中化学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教案 新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铁的三种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三价铁的氧化性及Fe2+、Fe3+的检验方法和相互转化关系。 二、能力目标 学会通过实验、图片、资料学习化学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铝盐、铁盐的净水作用,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三价铁的氧化性 2.Fe2+、Fe3+的转化 3.Fe2+、Fe3+的检验 教学难点 Fe2+、Fe3+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生锈的铁制品和红色涂料。提出问题:你知道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 过渡: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铁,根据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说出几种铁的化合物? 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铁的化合物有多种,如:FeO、Fe3O4、Fe2O3、Fe(OH)2、Fe(OH)3、FeCl2、FeCl3等,在这些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通常有+2价和+3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名称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铁 化学式 俗名 颜色 水溶性 铁的价态 类别 归纳整理: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但都可以溶于酸。Fe2O3和FeO是碱性氧化物。 学与练:写出氧化铁、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板书: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在分别盛有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阅读教材第60页最后一自然段,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三章单元教学设计 ---《金属及其化合物》 班级:09级化学四班 姓名:连莉莉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章教材的地位 金属及其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内容。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2、本章教材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具有实验探究基本技能,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章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铁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三维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 三、课程目标

1、了解钠、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4、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5、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②以MgO 、Fe 2O 3、CuO 为代表,了解金属氧化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主要用途。巩固药品取用等基础实验操作。 ③以铁的氢氧化物和Al(OH)3为代表,了解金属氢氧化物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④以Al 2O 3、Al(OH)3为代表,了解两性物质的特点。以KAl(SO 4)2 为代表,使学生掌握复盐的组成特点。 ⑤掌握试管实验等基础实验操作及焰色反应操作。 ⑥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特点,使学生掌握酸式盐的组成特点。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2.了解常见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不同,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了解物质的用途虽然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但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认识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认识到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的性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黄铜片、铜片、铝合金片、铝片 五、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 导 入 3 分 钟【故事导入】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 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怎么回事? 【解释原因】锡在温度低于-18℃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如果温度下降到-33℃,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 学生观看幻 灯片上的故事。 学生纳闷 儿、思考,猜测, 了解一些金 属的性质,可以 帮助我们合理的 使用金属。 通过故事使 学生感到学习金 属性质的重要 性,认识到合理 使用材料的必要 性,从而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 学 25 分 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这些金属制品用途能反应出它们有哪些物 理性质? 学生看图、 回答这些常见金 属的用途和有关 性质,总结出金 属的共性和特 性。 利用学生身 边的物质的用 途,分析物质的 性质,让学生体 验到生活中处处 有化学。 【展示资料并提出问题】 展示教材第3页表8-1,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阅 读资料回答1-4 个问题。得出物 质的性质决定物 质的用途。但不 是唯一的决定因 素,还需要考虑 价格、资源、是 否美观、使用是 否方便,废料是 否易回收,对环 境是否有影响等 多种因素。 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通过讨论, 认识到决定物质 用途的不仅仅由 物质的性质决 定,还需要综合 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交流, 提高了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学业考试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主要是以学业考试为教学目标的复习,复习内容的深广度,必需严格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的要求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培养学生化学分析与思维能力,因为硫及其重要合物内容学生已经在高一经过系统的学习,对硫、二氧化硫、硫酸等知识有了一定的集累,因此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并对各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与能力进行串联,让学生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有个整体的认识,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目标是: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

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目标: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必修科目)说明上的要求是:(1)了解硫的可燃性(2)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认识二氧化硫漂白作用与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区别。(4)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与Cu、C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铝、铁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5)了解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及危害,认识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反应原理。 三、学生情况分析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化学时,由于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中化学实验较多,实验现象也丰富多彩,与生活实际联系也相对密切,所以学生学习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兴趣较浓,学习比较认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高二分科后长时间的遗忘,加上知识零碎,

高一化学教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教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本章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章在选材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可能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例如,二氧化硅与硅酸盐产品的应用及其发展,氯气的性质与应用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硫酸、硝酸和氨的性质及广泛用途,酸雨的形成等。这些内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另外,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渗透了严谨、求

实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科学视野──新型陶瓷信使分子──NO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等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这样,更全面地体现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2、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调查研究:完成并小组交流硅及其化合物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小论文。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学习同族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学习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重点难点 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盐的用途。 教学过程 *将Si单质的内容移到开头教学。 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甲烷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引人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碳和硅是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性质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铁的物理化学性质; 2、认识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认识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逻辑思 维能力;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尝试用分类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Fe(OH)2、Fe(OH)3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 Al2O3的两性、Fe(OH)2、Fe(OH)3的转化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习: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 导入: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都含铝元素,但因组成不同而性质不同;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铁虽然都是氧化物,但由于所含的金属元素不同,性质不同。不同类型的金属化合物性质也不同。今节课我们研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思考交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5相关内容,并思考课本里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归纳整理:1、氧化纳是白色固体,而过氧化纳是淡黄色固体。 2、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由学生演示课本P55实验3-5,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向溶液滴入酚酞后,溶液颜色变红。 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纳的用途:常作强氧化剂,用于漂白织物、麦秆、羽毛。 推进新课: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所以常用作呼吸面具上和潜艇里的供氧剂。 练习:写出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 O2↑问: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 归纳:不是。因为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氧气。 投影: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学案与测评》新知梳理) 问:在面粉发酵或油条制作时常常用到纯碱或小苏打,你知道纯碱、小苏打的成分是什么吗?它们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56科学探究实验:1、Na2CO3、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实验; 2、Na2CO 3、Na2CO3的热稳定性;3、补充实验——Na2CO3、NaHCO3分别与稀盐酸、石灰水、CaCl2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

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要点】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考题中主要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的实验、推断、计算的形式出现.在解这类题目时,除了掌握必要的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的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实验和分析能力。涉及到的考点有: 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2.钠为代表的碱金属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3.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4.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5.金属活动性关系与氧化还原知识和离子反应知识的联系应用 6.常见的金属的性质与电解质溶液.电解理论的综合应用 7.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综合计算 8.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实验试题 【考纲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⑴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⑵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⑶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原理及有关化学反应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⑴能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获取并归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具备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 ⑶尝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 【教法指引】 1.利用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来解决涉及金属知识的习题,

深入理解金属单质(或原子)的还原性,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掌握金属知识主线 2.理解联系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利用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解决金属离子的有关知识,包括相关的计算、分析、归纳是高考的基础考查点。 3.金属与酸的相关计算,以及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混合计算是高考经常考试的重点,尤其是联系新科技、新发现和社会相关的知识,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归纳。 【知识网络】 一、金属元素的通性 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⑴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原子的半径(与同周期元素相比)___。 ⑵位置:金属元素集中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方,分布于______族和所有的_____族中,_____族是完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族。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⑴跟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⑵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⑶置换反应;⑷原电池的正、负极;⑸电解时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3、金属单质的性质: ⑴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M-ne—=M n+。可以根据 ___________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②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