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毕业论文 浅析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基础

大学毕业论文 浅析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基础

大学毕业论文 浅析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基础
大学毕业论文 浅析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基础

浅析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基础

【摘要】金融衍生品的迅速扩散和广泛应用,把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金融创新推向了高潮,也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日益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金融衍生品的定义及其种类,从微宏观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并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所需的微观基础出发,着重分析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微观基础,主要从现货市场、基准利率、投资者、中介机构四个方面来讨论、分析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行性。在文章的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市场功能微观基础对策

绪论

金融衍生品的兴起和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最为突出的变化之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迅速扩展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深刻影响。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金融市场日益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国外学者对金融衍生品市场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类问题上,一是定价问题,二是各种金融工具的影响问题。在第一问题上,开创者Fisc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1973)以及Merton(1973)以股票、债券和期权套利来确定期权的理论价值,提出著名的Black-Scholes公式。在第二个问题上,有许多学者(Tinic,1972;Benston和Hagerman,1974;Stoll,1978;Roll,1984)研究了期权对基础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如Fedeni Grammatikos(1989)指出对高流动性的股票,期权会加大差价,对低流动性的股票,期权会减小差价。

针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一话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和影响,第二个问题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思路。在第一个问题中,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价值发现、套期保值、风险转移的功能。其中,刘力耕(2002)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各个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李雪莲(2001)分别从对金融市场效率、对金融市场系统风险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展开正反两方面论述。田超和陈琦(2005)则是通过理论分析并借用日韩两国的经验教训来着重分析衍生品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明洪盛(2005)也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对金融业本身的影响。巴曙松(2006)从衍生品的定价出发,阐述了金融衍生品市场所存在的风险。

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思路这一问题上,学者们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着重研究金融衍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概况。单树峰和余波(2003)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结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演进特征两个方面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情况。第二方面则是以分析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必要的条件和我国的现实条件为基础,论述了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行性,并提出推进步骤和准备工作。郑良芳(2004)提出要稳妥地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张光平(2006)指出市场基础建设亟待加强;宋逢

明、高峰和袁俪胜(2003)则是通过分别分析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信用衍生品来论述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行性。第三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借鉴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经验。文昕(2005)介绍了欧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欧阳琛(2003)从外部环境、内部机制两个方面对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了研究。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内证券市场的改革。因此在这个时候分析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行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现实需要和基础条件这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所需的微观基础出发,结合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衍生品的定义和种类

(一)金融衍生品的定义

金融衍生品也叫衍生工具或衍生证券。衍生工具是一个和现货工具相对应的概念。在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中,交易的结果会出现本金的流动,这类交易工具叫现货工具。在许多情况下,因为存在风险和交易成本,所以本金的流动不必要,不受欢迎。衍生工具的交易不发生本金的流动。1994年8月,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在一份报告中对金融衍生品做了如下描述:“衍生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二)金融衍生品的种类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衍生品经过衍生再衍生、组合再组合的螺旋式发展,现在种类已经十分繁多。按照金融工程学的观点,基本的金融衍生品包括四种:远期(forward)、期货(future)、期权(option)、互换(swap)。远期合约是在指定的未来时刻以确定的价格交割某物的协议。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期货合约的交割日期和交割数量是由期货交易所事先固定的。期货只能在期货交易所进行,并实行保证金制度。期权是一份选择权的合约,在此合约中,立权人授给期权的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从卖方处购买或卖给卖方一定商品的权利而不是义务。互换是交易双方达成的定期交换支付的一项协议,交换支付以事先确定的本金为依据,这个本金叫名义本金,每一方支付给对方的数量等于名义本金额乘以事先约定的定期支付率,双方只交换约定的支付而不是名义本金额。

二、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功能

从金融衍生品本身的特性来讲,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可获得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功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规避风险

金融衍生品为最终客户提供了更好地管理与其业务发展相关的金融风险,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金融衍生品的飞速发展和日益复杂,既反映了最终客户对更好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反映了金融服务业影响市场需求的创新能力。

2.价格发现

金融衍生品市场集中了各方面的参加者,带来了成千上万种关于衍生品基础资产的供求信息和市场预期,通过交易所类似拍卖方式的公开竞价,形成了市场均衡价格。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形成有利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基础市场的高度相关性,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

3.进行套利

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大量具有内在联系的金融产品,在通常情况下,一种产品总可以通过其他产品分解组合得到。因此,相关产品的价格应该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如果某种产品的价格偏离这种数量关系,总可以低价买进某种产品而高价卖出相关产品,从而获取利润。

4.进行投机

市场上总存在一些人希望利用对特定走势的预期来对未来变化进行赌博,构造出一个原先并不存在的风险,投机者通过承担风险获取利润,只要是在透明公开的条件下进行,投机是有利于促进市场效率的。

5.构造组合

利用金融衍生品可以对一项特定的交易或风险暴露的特性进行重新构造,实现客户所预期的结果。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宏观功能

金融衍生品市场微观功能的发挥必定导致其宏观效应。因此,从宏观角度讲,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1.资源配置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有利于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衍生品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其价格接近于供求均衡价格,这一价格用于配置资源的效果,优于用即期信号安排下期生产和消费。所以,衍生品市场形成的价格常常成为一个国家,甚至成为全世界范围的价格。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价格是基础市场价格的预期,能反映基础市场未来预期的收益率。当某一基础市场预期收益率高于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时,社会资金就会向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动。

2.降低国家风险

金融衍生品市场对降低国家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它首先体现在金融衍生品可以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增加了金融产品的多样性,扩大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为借款人提供了进入新市场的途径和规避风险的方法,从总体上降低了融资成本。其次,金融衍生品市场对降低国家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当前我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能否对其进行套期保值,如何规避由于汇率变动造成的外债风险等等,都将影响国家的经济风险。相对而言,对政治风险的影响是间接的。

3.容纳社会游资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出现为社会游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渠道,不仅是一部分预防性货币需求转化为投资性货币需求,而且产生了新的投资性货币需求,使不断增加的社会游资有了容身之所,并通过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而发挥作用。

三、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所需的微观基础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需要,同时也有相应的客观环境和基础做支持。回顾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除了宏观环境的促进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应当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一)流动性强的现货市场

发达的债权期货交易都是以一级市场供应充足和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为背景的。在美国国债期货出现之前,美国的国债流通市场就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充分发展。国债现货的日均交易量从1980年的183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5545亿美元①。不仅可交易的国债品种日趋丰富,交易方便迅速,流动性极强,而且具有雄厚的市场参与者基础。如果没有充分的现货市场流动性支持,债券期货将无法确定合理价格,套期保值和对冲交易也无法实现,这将使债券期货市场沦为完全的投机市场。

(二)明确的基准利率和准确可靠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

①数据来源:美国国债协会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8617892.html,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是整个利率曲线的中间环节。无风险收益率曲线则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各无风险利率与对应的期限所构成的一条曲线。由无风险收益率曲线推导出的远期利率曲线代表了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基准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不仅是一切传统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其波动信息也是计算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依据,是风险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互换、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模型都依赖于完备的基准利率和远期利率曲线。没有一个真实可靠的基准利率体系,任何金融衍生品的定价都无从谈起。

(三)足够多的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投资者

金融衍生品产生的最初目的是在传统金融工具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和转移各类风险的有效工具。但是由于期货、期权等交易的投资和损益之间存在巨大的杠杆效应,使得金融衍生品逐步成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投机对象。避险者和投机者的共同存在是保证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投机者过剩而避险者不足的市场必然会导致投机盛行和系统风险的堆积,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四)成熟的中介机构

除了期货、期权交易由于合约标准化程度高,可以在交易所内进行撮合交易外,远期、互换、利率远期协议以及更复杂的混合衍生工具都因为其每笔交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难以通过场中撮合达成交易。因此,效率高、流动性强的场外市场是金融衍生品发展的重要平台。场外市场没有类似交易所这样的信息集中场所,如果投资者单纯通过一对一的问价报价,其交易过程必然是高成本低效率的。

成熟的场外金融市场都有经纪商商和做市商两类中介机构作为达成交易的驱动者。做市商是在金融市场上对金融产品进行连续双向报价,并承诺随时按报价成交的金融机构。经纪商则是在金融市场上提供信息服务,促成交易双方达成交易的中介机构。做市商通过提供连续性的真实报价,保证其他金融机构能够随时达成交易。经纪商则为场外市场搭建高效、真实和透明的信息平台,帮助交易双方尽快地找到最优的报价和交易对手。这两类机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将分散的市场信息有效集中,有效地提高了成交效率和市场流动性。

四、国内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

我国基本具备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宏观经济制度基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商品价格基本由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基本确立。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金融深化程度也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已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使用计划、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调控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国民经济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随后人民银行体系改革,提高了银行业的监管水平,证券监管委员会和保险监管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框架的最终形成。我国金融业无论是从监管机构的设立和运作看,还是从金融业的相关法律看,都基本具备了规范发展的条件。然而,从微观金融市场条件看,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现货市场流动性缺乏

用来反映证券市场交易活跃程度,衡量市场流动性水平的常用指标之一证券换手率指标(Turnover Rate)也叫证券周转率指标,指的是期间证券发行量与当期市场存量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期间成交量/当期市场存量。表4.1反映了我国1997至2007年国债流通市场的交易量和换手率,作为对比,表4.2反映了部分发达国家国债市场换手率。

数据来源:国债成交量来自《上海证券市场资料》、《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统计年鉴》,国债存量来自《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

表4.2 部分发达国家国债市场的换手率(1997年)

资料来源:“The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Securities Markets in G10 Countries”国际清算银行(BIS)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换手率大致分布在7至34之间,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债市场相比,发达国家的国债市场具有更高的换手率,市场的流动性表现也更好。尽管近年来我国国债市场换手率指标有些改善,但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换手率水平,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水平与国外较成熟的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现货市场的流动性表现欠佳,不仅会影响相关衍生品市场的定价,也会导致套期保值和头寸平补等交易可能无法完成,进而导致被迫违约等情况的频繁发生,这将给相关衍生品市场积蓄相当的系统性风险。

(二)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不完善

基准利率的确定一直是困扰债券市场的问题。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多数学者倾向于选择国债利率为基准利率,但也有些学者建议选择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或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为基准利率,又有将银行间回购市场7天回购利率的移动平均值作为基准利率。

但是研究发现,在这些选择中,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都是所谓的“官方利率”,其政策性大于市场性的特性导致其难以及时反映金融市场的真实情况。而国债利率,由于我国短期和长期的国债品种相当匮乏,并且尚未形成滚动发行的机制,还存在流动性差等缺点,所以也不适合担任基准利率的角色。而回购利率和拆借利率与短期资金供求相关性很大,与宏观经济、通货膨胀率等因素相关性较弱,很难体现浮息债券的真正价值,利率期限结构也难以和浮息债

券等金融产品的利率重置相匹配,难以发挥基准利率的作用(陈力峰,2004)。因此,就国内金融市场当前的情况而言,合适的基准利率体系在短期内难以建立。

基准利率难以确立,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就无从谈起。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各个期限、品种债券收益率的确定,从而难以绘制无风险收益率曲线各个节点的位置和曲线的形状。金融市场缺乏一条公允合理的收益率曲线,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定价而言是致命的缺陷。

(三)投资者结构和行为不合理

1.投资者结构有待优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投资者法人化、机构化已成为国际证券市场上的一大发展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股市中,退休养老金、保险基金、银行信托基金以及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股市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在每天的股市交易中,2/3以上的交易额是由机构投资者进行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西方发达国家股市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自1993年证券公司作为我国最早的机构投资者获准入市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我国股市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机构投资者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机构投资者掌握的资金量开始影响局部市场的走势;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的数量仍占股市投资者数量的绝对优势。投资者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股市稳定性差的弊端日益凸现。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在整体投资者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虽略有上升,却并未有实质性变化。表4.3描述的是2008年1月份我国深市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交易份额。

表4.3 2008年1月深市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交易份额

资料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题调查”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8617892.html,

2.投资者行为有待规范

在机构投资者方面,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短期行为非常严重,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并没有真正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而是加剧了系统风险。而由于规模普遍较小,且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关联性较强,同时,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和衍生品,我国机构投资者规避证券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总体竞争力不强。

在个人投资者方面,由于目前信息批露、监管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个人投资者专业知识缺乏等自身局限,使得个人投资者缺乏理性投资观念,投机心态较为严重,从而导致投资的盲目性比较大,从而减低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四)场外市场的中介机构缺失

国内债券市场交易成本偏高、成交效率偏低的问题由来已久,人民银行多次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由于债券市场交易方式单一、做市商和经纪人等竞争性市场交易中介空缺、市场透明度不高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需要“改善市场条件,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和经纪人制度,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

1.做市商制度有待改善

虽然做市商制度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研究表明,做市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做市商制度在设计上有失公允,自从双边报价制度建立以来,双边报价商所承担的权利义务并不对等,降低了做市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了报价行为偏离目标。其次,在交易方式上,做市商缺乏避险机制。国内债券市场对冲机制的缺陷,加剧了市场波动的可能性和幅度,这种价格风险会影响做市商资产的帐面价格与持仓成本,进而影响做市商参与做市的信心和能力。再次,目前做市商报价从市场表现看往往反应迟钝,大部分都是在被动报价,缺乏对市场的研究,被点击成交后往往消极应付,加重了市场的恐慌气氛,其价格发现功能不够显著。最后,对做市商监控和评估机制不健全,做市商相对于一般的交易者而言拥有绝对信息优势,双方交易地位不对等,容易发生内幕交

易和操纵市场价格等违规行为。现货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尚未健全和完善,场外性质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就更难有交易效率和流动性了。

2.经纪人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证券经纪人专业及文化素质不高。证券经纪人大多学历层次偏底、知识结构不大合理、缺乏专门的训练,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股票技术分析等知识的掌握,有些甚至对经纪业务的基本操作都不了解。另一方面,证券经纪人的职业道德行为有待规范。证券经纪人出于自身的利益,会缺乏对市场地客观分析,提供正确的咨询,而出现盲目炒单现象,以期获得高手续回报,增大客户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也有的证券经纪人存在全权交易委托、越权代理委托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都会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当前国内金融市场基本条件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现货市场流动性不足、金融市场缺乏合理准确的基准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不合理、场外市场中介机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当前并不是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恰当时机。但发展金融衍生品是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发现并分散金融市场风险、提高市场主体风险管理水平的需要(巴曙松,2005)。因此,为了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步伐,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一)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

以增强流动性和提高交易效率为目的,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这不仅能够为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现货交易的支持,同时也能够为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提供合理准确的基准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成熟高效的金融现货市场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根基,因此,在当前现货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发展重点不应过分追求金融创新,而是应该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

提高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首先要改变市场交易主体类型不够多元化的不足,积极拓展债务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的范围。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交易的活跃。其次要增加债券市场的供给,扩大债券发行的规模并扩宽债券发行的主体,丰富债券的期限种类,解决当前依旧存在的债券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最后是尽快完善债券交易、托管和结算系统,大力推广债券兑付(DVP)的结算方式。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高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降低债券交易的清算风险。

(二)优化投资者结构,规范投资者行为

市场参与主体的结构和行为是否符合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不仅决定了金融市场的投机程度,同时也决定了金融市场能否长期有序健康发展。在建立健全金融市场规章制度的同时,对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和行为的市场化理性化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对机构投资者,在体制层面,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确立金融机构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管理层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以经营业绩为目标建立金融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在技术层面,通过对经营、管理活动和操作程序的改革来改善银行内部的管理,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加强风险控制。

只有参与金融市场的各类机构以风险防范为首要目标,并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之后,金融衍生品市场才会有足够多的风险规避者参与,才能保证市场的投资性能得到有效控制,发展金融衍生品来降低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初衷才能得以实现。

对个人投资者,既要加快解决目前证券市场所存在的信息批露、监管不足等问题,以保护个人投资者,又要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认识水平,减少投资者的投机心态,以规范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大力发展场外市场中介机构

场外市场中介机构的活跃是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效率的保证,因此,做市商制度和经纪商制度的

建立健全完善,不仅事关当前现货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提高,也关系到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的顺利推进。

对于做市商,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做市商的制度和规章,保护做市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合法利益,保证双边报价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债券做市商的政策支持。为了提高做市商的报价有效性,应在做市商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适当竞争形成统一价格,缩小价差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对于经纪商,应尽快提高经纪商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经营方式上可充分引入国际资本,与国际知名经纪公司成立中外合资经纪公司。通过借鉴国外经纪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国际网络,迅速提高国内经纪业务水平,创新投资方式。这不仅能为当前国内现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将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凤元.现货市场与衍生品市场跨市监管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9):38-43

[2] 李迅雷.证券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现实与未来[J].中国货币市场,2007(6):66-69

[3] 陈汉青.对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7(5):34-35

[4] 杨光华.从资产配置角度看金融衍生品的发展[J].中国证券期货,2007(2):56-58

[5] 刘研芳.金融衍生品的系统风险监管[J].中国投资,2007(1):118-119

[6] 孙志拥,顾斌.金融衍生品现状及我国最新进展[J].财务与会计,2006(6):22-24

[7] 张光平.中国银行业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及未来[J].中国外汇,2006(9):10-11

[8] 郑玉仙.在我国开展金融衍生品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6):63-64

[9] 袁小文.金融衍生品与国家战略[J].中国外汇,2006(5):14-15

[10] 巴曙松.中国金融衍生品前瞻[J].大众理财顾问,2006(4):16-17

[11] 林伟.金融衍生品市场往事[J].理财,2006(6):60-62

[12] 邓传伟.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比较[J].商业时代,2005(20):46,51

[13] 陈利峰.论我国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若干必要微观条件[J].南方金融,2005(9):15-18

[14] 田超,陈琦.金融稳定对金融衍生品的诉求及国际经验分析[J].新金融,2005(1):34-37

[15] 文昕.欧美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155-157

[16] 谭春枝,倪铮.理性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J].商业时代,2005(17):51-52

[17] 陈力峰.浮息债券基准利率选择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6):10-12

[18] 杨迈军.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与化解[M] .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0

[19] 黄一超.汇率期货交易[M] .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0

[20] BentJesper Christensen.Financial Risk Modelling and Econometric Inference[J].Acta Applicandae

Mathematicae:An International Survey Journal on Applying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Applications, 2003(78): 73-85

[21] Cheol S.Eun, Bruce G.Resnick.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M]. Comput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1997(2): 155-161

[22] Daryl Koehn.John Meriwether and the Promethean Hero:A Cautionary Tale in Financial Ethics[J].

Teaching Business Ethics, 2002 (6): 27-43

[23] Gim S.Seow, Kinsun Tam. The Usefulness of Derivative-relate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J].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2(18): 273-291

[24] William H.Beaver, Maureen F.McNichols, Jung-Wu Rhie.Have Financial Statements Becom Less

Informative? Evidence from the Ability of Financial Ratios to Predict Bankruptcy[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5 (10): 93-122

致谢

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我谨向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家长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指导老师吴教授、硕导!本文自开题、资料收集、初稿写作、修改直至最后定稿,都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不仅教授了实际的学习技巧和写作方法,也让我认识到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范。在此,谨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商学院各位老师对我学习和生活的诸多关照和爱护!他们所传授的知识及理念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写作思路,他们在繁重的学术生活中给予的指点,使我终生难忘。借此机会,感谢商学院全体老师!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是他们从各个方面悉心地关心和照顾我,使我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写作中,我参考和引用了许多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给我了启发,丰富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我向所有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那么,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 互联网金融就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 线上提交借款申请后,平台通过所在城市的代理商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审核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情况。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根据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给出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定义,从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已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是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 数字货币 除去蓬勃发展的第三方支付、P2P贷款模式、阿里小贷模式、众筹融资、余 险控制方面有的放矢。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主要指拥有海量数据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的金融服务。大数据的关键是从大量数据中快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从大数据资产中快速变现的能力。因此,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往往以云计算为基础。 金融机构 所谓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互联网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经济论文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经济论文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必然需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场外市场规模有限。金融危机给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带来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再次使我们深入思考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路径和监管政策问题。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监管;科学机制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管理制度演进的先进产物,与发达市场和很多新兴市场相比,我们缺乏必要的金融工具和完善的市场结构,应继续努力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以往的监管方式在衍生业务蓬勃发展的现实面前己面临严峻的挑战,原因之一是金融衍生业务发展速度惊人,不仅交易品种千差万别,操作程序也相当复杂,统一的外部监管措施难以包容现有的全部产品,更不用说将可能衍生出来的新产品了;原因之一是金融机构在新市场条件下会利用现行法规体系中的漏洞,想方设法逃避监管,以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出现所谓“监管套利”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逐渐认识到使市场参与者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实现自律性约束的重要性。日前,西方国家在强化金融监管的同时,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市场参与者的监督力量对金融机构进行监控。市场参与者,尤其是金融机构,直接从事衍生业务的经营、交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时时关注银行的行动,能对市场和交易头寸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映,其效果要比监管当局独立行动及时、有效。只要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就有可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也就必然会促使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安全稳健的运行。 一、建立内部风险管理的科学机制 对于新兴市场,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是金融创新的正确政策方向。建立内部风险管理的科学机制。危机爆发后监管机构大力倡导通过交易所或清算所充当场外衍生品的中央对手方来解决这一问题。可见,交易所或清算所在建立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及降低信用风险方面的重大优势。由于信用风险高等原因,重点发展交易所市场更容易取得成功。 因此,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时,应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在监管严格、信息透明、风险控制完备的环境下稳步推进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二、优先发展简单产品,降低监管难度 在我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还欠缺衍生品交易经验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发展基本的、简单的场内标准化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和相应的期权。 我国场内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应先从简单的、基础的产品开始发展,如股指期货、期权等产品,以便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通过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积累经验,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建立交易所或清算所充当场外衍生品的中央对手方已经成为目前解决场外衍生品市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科学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兵 首先介绍一种有趣的产品。因为我国的利率市场是分割的,过去发行的浮息债是以银行存款利率,而不是市场利率为基础。本来浮息债的本金是可以保证的,但在中国特别是利率上升时,可以跌破面值。过去一年中,很多大银行在这方面损失惨重。这是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现在国开行、财政部开始发行所谓“新型浮息债”,是以7天回购为基础,其实那才是标准的远期利率协议。 最近远期开办了,但流动性很差,风险控制等各方面也有问题。其实,远期在私下银行间已经存在很久了,现在政府公开允许了,但从财富效应看,公开远期的效应很难说比私下的好,现在公开交易的量很少。 另一种产品——可转债也很有趣,其价值本应是债券价值加期权价值,但我们看到民生银行的可转债涨到150元,而用B-S方程定价,5年期转债,1%年息,贴现后最多值105元。多的45元带有很深的中国制度背景。在中国,股票融资的成本很低,大家都想发股票,不想发债券,发债券要还本。发可转债的机构拼命希望你转股。恰好股票价格是可转债价值的下界,在这种情况下,可转债价值不是按B-S方程定出的,而是靠把股票价格推高来重新估值。股票建仓方面的损失可由转债方面的收益来弥补。

再谈谈信托产品。从理论上讲这方面创新是无限的,因为信托产品涉及三角关系——委托人、受托人和收益人,可以做各种结构产品。又比如,A为高风险,B为低风险,两者可以做风险分担。但在我国,信托产品有个门槛,每份5万,只准200份。再者,中国缺乏信用,而信托产品以信用为基础,因此现在有很多问题。比如上海银监局规定,房地产行业无论什么信托产品都不能与银行发生关系。在公司法规定不能设立SPV的情况下,信托产品是非常优秀的产品,它还可以实现资产证券化,但它目前并不是广泛应用的产品。 例如: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B类预期投资收益为超过存款利率50个基点,即2.75%,假设整体投资收益为3%,如果B类资金占80%,A类占20%,则A类的投资收益可达到2.25% + 4 (3%-2.25%) = 5.25%,有明显的杠杆效果。 有一种2001年设计的基金产品,其价值有不断上升的底线。当时设计该产品有两个动机,一是投资者要求控制下界风险,二是他们要求如果该产品赚钱了,能够把收益锁定一部分。但是股改后,这种产品跌破了价值线,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中一种争议认为中国不适合组合保险技术,事实上,中国从来就没使用组合保险技术,因为这种技术主张高买低卖,而在中国不允许卖空的情况下,只能低买高卖,所以大盘下跌的时候其实是相对安全的。对于跌破价值线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股改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只会出现一次的小概率事件,这时跌破价值线不足为怪。另一解释是,本来结构性产品意味着不管基金公司是盈是亏,它对风

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 的冲击,次贷危机中显露出金融衍生品的“双刃剑”作用,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加强金融创新各环节的监管对于 衍生品市场的成长和完善至关重要。本文拟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过程中政府 “缺位”的分析,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成长和完善提出有益的建议。 :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市场;政府监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政府对金融市场逐步放松监管,金融行 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以远期、期权、期货、掉期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 大量出现。金融衍生品实质上是一些特定的合约,这些合约的价值依赖于基础资 产的价值。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与现货或基础资产的生产和流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市场已达到同样重要的高度,而金融衍生品市场已成为 衡量一国金融市场是否完整和成熟的标志。因为金融衍生品利用更加灵活多变的 合约方式,将原本集中的风险分散化并且转移给偏好风险的市场投资者,促进了 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虽然金融衍生品是为了分散风险或者说将风险解捆,但是从整个衍生品市

场来说,整体风险并没有降低,相反随着市场投资者的不断增加,其他市场上的 风险间接或直接的转移至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是呈现出一种积累性的 增长。如果在风险控制、监管的环节稍有差池,这种风险就会变成一种现实上的 灾难。2006年末初现端倪的美国次贷危机先是在本土演化为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到其他市场2008年形成灾难性的全球经济危机。可见对衍生 品市场整体风险的把握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尤其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在一 个初级发展阶段,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认识到衍生品的“双刃剑”作用,从制度设计的源头上做到防微杜渐,以促进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众所周知在美国,强大的内需保证着GDP的稳定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居民的超前消费观念,而美国银行宽松的贷款制度正是美国居民实现这种超前消费的制度基础。住房作为居民一项重要的支出,大部分人都选择长期贷款。 但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收入并不稳定,还贷能力很低,即次级信用贷款者。而银行 之所以会贷款给这部分人,是因为当时房价很高,即使借款人无法还贷款,也可 以用房屋来抵押,拍卖或出售来收回贷款,并且银行主动将其发展成MBS、CDO、 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这些产品的潜藏风险很大,因而收益率也高。由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最近,国内首部深度剖析互联网金融的着作《互联网金融》于2013年10月24日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互联网金融领域专家学者、金融投资代表、企业精英以及来自近20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书发布会,在这其间,共同探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方向、发展动态与未来趋势。 《互联网金融》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与国培机构董事长刘勇联手合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地剖析互联网金融的书籍,其内容涵盖了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运营模式、风险特征、发展趋势、监管方法以及行业发展政策建议等方面,本书可在国培机构预览购买。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将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银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鲶鱼效应,包括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比尔·盖茨十几年前就曾断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将是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指出,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将威胁到银行生存的根基——存贷中介功能,并且他虽然看似遥远,但很快就会发生。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豪言,将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改变贷款模式,重建整个社会未来的金融体系。 近年来,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大大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业网上银行功能也非常丰富,还有质押贷款业务等等。如果是你自己的存单,你可以不需要审批,就可以由网银自动办理质押和贷款手续。网络银行最近几年,主要是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为首的,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大的奖项。其中最大的成绩就是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形成了南北数据中心,完成灾备建设。 另外,网络银行平台上,业务全能化。产品开发能力加强,品种越来越丰富。银行总行打破了以前的科技人员配备方法,直接将科技人员下放到业务部门,人事属于业务部门。但其科技业务水平和能力的评价,科技部门有着重要话语权。这种改革使业务系统的维护能力、业务部门提出需求的能力迅速上升,提升了银行技术实力,在第一线培养了金融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和易观咨询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已由1993年的2005人猛增至亿人,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达亿部,超过我国历年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的总和,2012年1-6月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已达%,网上银行注册用户为亿,全年交易额高达万亿元,全行业离柜业务率达到%。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99%。尽管与当年全国支付系统近2000万亿元的业务处理金额相差甚远,但第三方支付组织已将手伸向了银行的核心业务,且在电子支付领域奠定了优势地位。业界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其交易额将迎来爆炸式增长,业务占比会不断提升。 二、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首先,互联网金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银行直接融资以及股票和债券市场间接融资尽管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很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包括贷款信息收集成本、银行与客户签约成本、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成本、贷后风险管理成本以及坏账处理成本等。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

常见金融衍生品分析

常见金融衍生品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二十一世纪,随着当代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得更加丰富了,并且实体经济也受到了金融衍生品的一些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尚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较大的距离。认识了解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和作用,才能够使其充分发挥其对于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致力于对几种常见的金融衍生品进行介绍,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现状。 标签:金融衍生品;期权;期货;远期合约;互换 1 引言 随着经济金融化不断深入,全球化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上世纪九十年代,金融衍生品才开始慢慢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它诞生的初期,人们就发现它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增加了流动性、灵活性、降低了融资成本等,这种内在的杠杆机制,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来规避风险,以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还能够满足顾客的低成本换来高收益的投机心理,因此在金融衍生品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就吸引了一大批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参与交易活动;同时,金融家们既可以为其他经济单位提供相关金融衍生品的有关活动,又可以作为顾客参与到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活动中来,一举多得,这也是金融衍生品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金融衍生品的概述 金融衍生品又称为“金融衍生工具”,本质是一种金融合约,基本合约有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这四种形式,金融衍生品的价值不是由其自身来决定的,而是由一种或者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来共同决定的,基本合约当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结构化金融工具也包括在金融衍生品之内。在金融市场各种环境难以预料的变动下,企业、金融机构和人民都要承担价格时刻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于是金融衍生商品就诞生了,对于价格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传统的金融工具很难规避,为了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金融衍生品作为风险管理的新手段就应运而生了,在如今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大环境下,必然会导致金融衍生品的迅速发展,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市场体系的内在产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面临着货币资产的过剩,虚拟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向前推进。金融衍生产品将风险进行分割和转移,站在经济主体的角度上来看,金融衍生品的诞生无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资产所有者只需要动用较低的成本,就能够对所有类型资产的风险进行独立管理促进了虚拟经济的稳定运行,巩固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对一些实体经济过剩的资源加以更好的使用。 3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现状 3.1 场内衍生品市场

学年论文-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年论文 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专业班级:金融1301 26 学生姓名:刘小曼 指导教师:孙可娜教授 学院:经管学院 2016年7月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其中在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也不乏为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各类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也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其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含义及特征、作用以及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监管;解决对策

目录 一、金融衍生品概述 (4) (一)金融衍生品涵义及种类 (4) (二)金融衍生品特点 (5) (三)金融衍生品的作用 (6)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7)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 (7)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8)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问题 (8) (一)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8) (二)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9) 四、解决对策 (10) 五、全文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以及市场贸易多样化,这就导致金融衍生品所产生并发展的必然。金融衍生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自此,金融衍生品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工具不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金融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这就促使了金融业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品。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渐渐关注金融衍生品市场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对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的不断探索。 一、金融衍生品概述 (一)金融衍生品涵义及种类 金融衍生产品也称金融衍生工具,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和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常见的金融衍生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2.期权合约 期权合约是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 3.远期合同 远期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值,由买方向卖方购买某一数量的标的项目的合同。 4.互换合同 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 5.抵押贷款衍生产品

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析

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析 [摘要]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的影响利弊兼有但利大于弊,从我国目前来看,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确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欧美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economic influence both pros outweigh its drawbacks, but from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it is necessity. Based in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to write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European countries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利率市场;汇率制度市场化[Keywords]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 Interest rate market; Market-oriented exchange rate system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综述 (一)金融衍生品含义 金融衍生产品是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代表货币经济的主要金融工具,如汇率、股票、债券等波动幅度较大,为了规避和减少市场风险,实现业务运作初始盈利意图,金融业以高技术为支撑开发出来 的一种金融新工具。一般而言,凡是由最基础的金融商品,如股票、债券、外汇、指数等衍生而成的金融合约,都称之为金融衍生产品。最普遍的金融衍生商品有期货、期权、利率掉换合约、货币掉换合约等。金融衍生产品极具投机本质和规避风险的功能。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资本虚拟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现货市场商品衍生而成的一种虚拟资本,它的价格取决于现货市场的股票、债券等基础商品的价格,并随基础商品价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生背景、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优质文档]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生背景、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日益兴起,并得以蓬勃发展,对传统的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未来的展望。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风险的凸显,为了保证这种新兴金融模式健康稳步的得以推进,我们必须对其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背景,发展前景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与其定义与特征有着紧密联系,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须首先认识其定义与一系列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具有透明度强、参与性高、协作性好、中间成本低等一系列特征。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从融资模式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同时,互联网金

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金融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首先,效率高,成本低。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平台交易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开展业务,比以商业银行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传统基金销售模式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提高了投资人的收益率。其次,操作便捷,人人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过程便捷流畅,给予客户极佳的交易体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资金交易门槛很低,有效缓解了金融排斥,提高了社会金融福利水平。再次,信息对称,供求匹配。互联网基金模式实现了基金销售的金融脱媒,基金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司将基金产品直接送达到海量 的互联网客户群体面前。同时,互联网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对基金信息对比、甄别、匹配和交易,有效激活市场存量资金,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是两个:一个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另一个是利率市场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家能够绕过营业部去开展银行业务,从而大幅节约成本和费用。利率市场化使得互联网银行在存款利率上有很多的优势,它的存款利率高于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兴起主要源于庞大金融供需断层。首先,财富积累急需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其次,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融资成本过高;最后,商业银行无法进行根本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分析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分析 摘要: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巨大的连锁反应,金融衍生工具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怎样避开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并且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管成为金融界和会计界讨论的热点。以下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析,探讨其风险管理途径,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得以有序发展。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特征;风险剖析;风险控制 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特征 近年来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却越来越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具有下述突出特征: (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 (二)具有杠杆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参与者可通过少量的资金投入,完成成倍的金融资金运作,从而放大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它的虚拟性在于以合约力交易,远离了实体经济,易产生泡沫经济。 跨期性。 (三)跨期性 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交易或者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无论是那一种金融衍生工具,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者未来时点上的现金流,跨期交易的特点十分突出。 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剖析 因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极大风险无疑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在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监管体系不完善形成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交易者、经纪机构与衍生交易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衍生市场是一个创新思想不断涌现的市场,新的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然而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拉大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将买来的不同信用级别、不同收益率的各种证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然后再经过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最后保险公司为其提供担保,然后再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买给对冲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这些新的产品很多是为了避开现有的金融制度和管制安排,因此衍生市场的监管难度就更大。资金流动隐蔽给监管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监管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需要多个领域相互协调。而目前在我国,乃至早于我国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研究的国外经济组织依旧无法真正了解其风险。最后导致经纪行业里只能剩下服务质量最差的经纪公司,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适当的控制系统,规定交易种类、交易量和本金限额。慎重选择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 (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客观存在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决定了其风险客观存在性,其只需支付较少数量的保证金即可控制全部合约的资产,而且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是否交易合约。但从合约的签订到履行,金融工具价格、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动,合约价值或是价格变动大多是人们无法控制的,它受政

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 发展策略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能源金融,即是通过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整合,实现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不断优化聚合,从而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能源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4月24日,由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共同发起的“能源金融俱乐部”正式启动,“能源金融俱乐部”旨在贯彻国家能源战略和产业政策,促进能源发展和金融深度融合,发挥开发性金融先锋先导作用,引领和组合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国家能源安全体系建设和能源企业健康发展。该俱乐部的成立是能源领域和金融界密切合作的重要创新,将为金融支持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搭建新的平台与合作机制。 一、我国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和对外依存度都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其中石油天然气占比达24%。从国际比较来看,2013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约吨标准煤/人,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为加拿大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4;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约吨标准煤/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人均石油消费量约吨/人,约为2012年世界人均石油消费量的60%,加拿大的12%,美国的%。从能源进口来看,2013年我国原油进口28195

万吨,比2012年增加1092万吨,增长%,煤炭累计进口亿吨,比上年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二、国际能源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成熟 能源金融化是能源的金融属性产生、发展并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能源金融市场最早形成于1886年,在威尔士的卡迪夫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源交易所——煤炭交易所,它运用金融交易的管理模式对当时的煤炭交易商进行管理与运作。随后一个多世纪以来,金融市场的期货、期权等工具不断地应用在能源产品上,其中金融化程度最高的能源产品为石油。1978年1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推出世界上首个成功上市交易的能源期货合约——取暖油期货合约,随后成品油、原油、燃料油为基础的期货合约相继推出。 国际能源金融场内交易市场主要包括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三大场内交易所。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占全球能源场内衍生品交易量的一半以上,西德克萨斯轻质低硫(WTI)原油是全世界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占原油期货交易总量的40%左右。WTI原油和Brent原油是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定价基准。当前国际能源金融不仅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传统领域,还包含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能源税与碳税、能源效率市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等新兴国际能源领域。发达国家相应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极为迅速,交易品种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一、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金融衍生品,又称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其价值派生于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它主要由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和互换交易构成。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说:“在国际货币市场的批判中成长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避险机遇,使金融系统比30年前更加灵活有效,经济自身对金融动荡更具有弹性。”精辟地概括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作用。从微观角度看,金融衍生品有规避风险、发现价格、套期保值,以及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等功能。从宏观的角度看,金融衍生品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国家总体的金融风险,吸纳社会闲置资金,有效地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 随着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过度期的结束,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程度,也就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直接竞争。同时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使我国金融机构面临日趋严重的金融风险。在竞争和风险的双重作用下,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就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确保我国金融体系适度竞争和稳定的客观需要。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在深入研究和吸收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选择、有步骤地发展金融衍生品。 发达国家最先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一般是外汇类合约,随后是国债类、利率类、股票类、互换类,最后是信用衍生产品。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则纷纷以股指期货作为首选的衍生产品入市。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金融期货交易试点的经验和教训出发,加之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不难找出中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发展道路——以股指期货为突破口,逐渐发展国债期货、利率期货等衍生产品,发挥后发优势和政府的作用,以遵循强制性演进模式来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1.股指期货。从当前来看,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相对来说最成熟。我国的股市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沪深300指数业已建立,股指期货可以作为首选品种。股指期货对于投资者套期保值、转移风险都有一定的好处,特别是在我国股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在业内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传统金融业与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的,以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代表精神的,以传统金融业的在线化、互联网企业的渗透化和金融生态圈新型化为主要业态表现的,以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为核心模式的新兴领域。 图1: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超过10万亿元 资料来源:Wind 互联网使用人数大幅增加。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 即时通讯工具成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主要载体。截至2013年6月底,4.6亿人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新浪微博用户2.8亿;微信用户3亿。庞大的网民群体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人脉”基础和潜在客户。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网络货币市场、在线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新型机构不断涌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以第三方支付为例,从2006到2012年,交易规模从150亿元增长到超过10.9万亿元(见图1)。2013年6月末,阿里小贷投入贷款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客户超过32万户,户均贷款额度4万元。 二、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而且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根据互联网金融服务形式的不同,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 首先,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是指传统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保险等)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强大的影响力将自己的服务在互联网上进行推广,最典型的代表是互联网银行、在线保险和网上金融超市。其次,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P2P信贷、众筹融资等。最后,互联网金融服务是网络形式的金融平台。这一模式大多是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向金融行业的渗透,包括互联网理财(如阿里余额宝)、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如阿里金融、京东供应链金融等)、虚拟电子货币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这10种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见表1。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掀起热潮,大有冲击传统金融之势。今天乃至将来,互联网金融都将对金融生产、交易等环节产生重要影响。 表1:互联网金融主要商业模式 模式代表企业创新亮点与核心价值 支付平 台 支付宝、拉卡 拉、财付通 源于客户对网络交易便捷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 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预受理、信用卡还款、银行卡收单以及其他 支付服务 P2P信人人贷、拍拍金融机构的过度垄断和利率体系僵化,使得资金供需匹配效率较低,P2P

从美国次贷危机探讨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从美国次贷危机探讨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 10-03-02 09:59:00 ] 作者:张茜编辑:studa20 摘要: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主要原因是在金融机构监管不力的情况下过度发展金融衍生品。在描述金融衍生品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并针对国内金融衍生品发展现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 过度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金融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于目前衍生品市场尚不发达的中国来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发展,要使金融衍生工具为我所用,助我避险。 1 金融衍生品及其功能 1、1 什么是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在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即指从原生资产(股票、债券、货币等基础性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产品形态分为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和互换交易四大类。目前,在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交易的主要工具。金融衍生品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原因有三: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元与黄金脱钩汇率自由浮动;二是虚拟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三是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1、2 金融衍生品的主要功能 (1)规避风险,套期保值。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投资者,其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转移风险的需求,通过衍生工具,市场能够把风险转移给那些有能力且愿意承担风险的机构和个人,使风险得到分离,而使企业和居民选择一种合适的风险水平。投资者可以通过采取与基础产品相反的操作行为来锁定价格,以规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2)价格发现。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特别是场内交易,是由众多投资者在交易所进行公开竞价,形成的价格反映了对于该商品价格有影响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和不同买主与卖主的预期,这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未来价格的走势,使真正的未来价格得以发现。 (3)增加市场流动性。 衍生工具规避风险的作用,可以使投资者安全的参与原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这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对稳定、完善和发展原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国债期货交易前,国债发行很困难,现货市场不活跃。引入国债期货交易后,现货交易十分活跃,使1994年和1995年两年国债顺利发行。 (4)降低融资成本。 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衍生工具可以把企业在各个市场的各种不同的有

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本科学位论文题目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Subject Introduction to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research 姓名梁蕴华 学号 所在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级专业金融管理 指导教师张靓芝职称讲师 完成时间 2017 年 04 月 12 日 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梁蕴华自考本科金融管理专业( 摘要:本文重点是对我国的金融衍生品的含义及发展趋势进行介绍。首先是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内涵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对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在最后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发展趋势;存在问题 Introduction to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research

LiangYunhua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ning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in China and development trend are is for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k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nd then to our country financial derivative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lution, in the la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in our country are analyzed. Key words: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development trend;existing problem 目录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概述 (2) (一)金融衍生品的含义 (2) (二)金融衍生品的分类 (2)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5)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存在问题及发展趋 (5)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趋势 (7) 参考文献 (8)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 内容速览]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规模大而品种少、需求大而本土市场浅化、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等困境,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以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及主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提出在模式选择上应该采用一种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以诱发性制度变迁为辅的混合模式;在发展路径方面,应该遵循“市场制度安排决定发展路径”的一般性思路;而在监管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点。我国经济发展对衍生工具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衍生品市场高度繁荣造成的严峻态势,使得发展模式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长远经济利益的核心命题,确立一种适宜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突围”的关键。因此,关于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关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从市场的发展成熟度来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市场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国内学者关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外汇衍生产品上,利率和债券衍 生品的相关 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权益类衍生品的相关研究则非常少。 关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条件,Fratzscher (2006)

指出,一国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那么,标的资产的市场流动性, 稳健的会计、税收及监管标准,以及成熟的市场环境是比较重要的指标。韩立岩、王允贵(2009)对Fratzscher 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条件仍然不成熟,大多处于尚未开始或者是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张维、王平、熊熊(2007)从制 度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了海外股指期货和利率衍生品的发展条件,认为主要包括发达的现货市场、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完善的市场交易与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方面。 陈晗(2008 )指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类演进模式:强制性演进模式和诱致性演进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衍生品的出现完全是自发的,政府从未有意识地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甚至法律常常成为衍生品发展的障碍。发达市场更倾向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以美、英为代表,而新兴市场更偏向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代表。强制性变迁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印度都是较为明显的失败案例,韩国和新加坡金融衍生品 市场则因为政府的介入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韩立岩、王允贵(2009)则将外汇衍生品的发展模式归 结为三类:一是自然演进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外汇衍生品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外汇避险保值需求自然产生的;二是被动发展模式,如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的外

浅谈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及其风险防范

浅谈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及其风险防范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背景,然后介绍了衍生工具的定义及其分类,探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重点就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最后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期权; 一、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金融市场管制放松,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以及受石油危机和国际债务危机的冲击,使得西方金融市场中的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加大,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随之增加。为了规避因利率、汇率不可预见的波动对企业资产带来的风险,借助当时金融信息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金融衍生工具业务显著提高了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经营效率,拓展了公司企业的经营领域,给近几十年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及分类 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金融衍生工具,又称衍生金融工具、派生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等,顾名思义是与金融原生工具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IAS39中定义的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金融工具: (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较少的净投资; (3)在未来的日期进行结算; 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将金融衍生工具描述为:“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衍生品经过衍生再衍生、组合再组合的螺旋式发展,现在种类已经十分繁多。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分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标的物分类可分为:权益衍生品,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指数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另一种是根据合同形式分类可分为: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和互换基本产品的各种组合。 就目前而言,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合同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的衍生产品。 三、金融衍生品的功能 从以上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定义来看,其最大特征是依托一种投资机制来规避资金运作的风险,同时又具有在金融市场上炒作交易、吸收投资者的功能。 具体而言,金融衍生工具的首要功能是规避风险,这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防范风险的主要手段是套期保值。 第二个功能是价格发现,金融衍生品市场集中了各方面的参加者,带来了成千上万种关于衍生品基础资产的供求信息和市场预期,通过交易所类似拍卖方式的公开竞价,形成了市场均衡价格。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形成有利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基础市场的高度相关性,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 第三个功能是套利,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大量具有内在联系的金融产品,一种产品总可以通过其他产品分解组合得到。因此,相关产品的价格应该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如果某种产品的价格偏离这种数量关系时,总可以低价买进某种产品,高价卖出相关产品,从而获取利润。 第四个功能是投机,投机者通过承担风险获取利润,只要是在透明公开的条件下进行,投机是有利于促进市场效率的。 四、风险及防范 作为风险管理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使企业的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和转移,但衍生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特殊的交易特点又使其成为金融市场风险的新来源。金融衍生品风险主要来自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旦结束后,风险即消失或转化为现实的收益或损失。 (一)风险 衍生产品交易从以下几方面加大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潜在不稳定性。 1.信用风险。指由于交易对方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而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交易对方违约的可能性,二是交易合约隐含的损失(即市场风险)。前者取决于交易对方的资信和履约能力,后者取决于衍生产品的价值变动。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面对到期的期货期权合约而无力平仓,这对于其交易对手来说,就是遇到了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指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变动对金融衍生品持有者产生影响的风险。就市场风险来说,一般金融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并没有实质区别。举例来说,一个持有国债的投资者,如果利率上升,他持有的国债价值就会下降,这种风险就是市场风险;对于金融衍生品,一个看淡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卖出股指期货后,如果股票市场并未如他预测的那样下跌而是继续上涨,他所要承担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 3.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够,不能找到交易对手,将已有资产卖出或买入。这也是一般金融市场和衍生品市场都存在的一种常见风险。例如,国债持有者担心利率会继续上涨而要卖出国债,尽管报出了基本合理的价格却卖不出,他所面临的这种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