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课本活动题参考答案

2012年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课本活动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课本活动题参考答案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教材第4页插图“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国徽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徽是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天安门象征民族精神,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五颗五角星,大的一颗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象征人民大众。四颗小星各有一角对着大五星的中心,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大团结,象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掌握了国家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

整个国徽图案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国家的性质(教材P4略)

3、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教材P4)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4、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5、第5页插图“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

上述情景表明: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形式是通过人民选举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6、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7、教材第6页插图“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

人民与公民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在于:(教材P6 略)

在押犯人(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就都是中国公民。不过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能享有公民权利,但不能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8、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

9、教材第6页“小寒的享有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尤其是法律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10、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11、教材第7页“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

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保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婚姻法: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法通则: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刑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参与民事诉讼的权利不受违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你还知道哪些具体法律?说说他们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学生自己补充)

12、教材第7页“6名女中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傅某把 6 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此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 6 名学生该如何维护白己的合法权利? 6名学生的人身

权受到了柜台负责人非法搜身的侵害,她们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

讨回公道。

13、教材第8页“田甜享有哪些权利?”

﹡主人公有自己的名字,叫田甜,体现她享有姓名权;

﹡父母的抚育,体现她享有被抚养权;

﹡在清新美丽的环境中成长,体现她享有环境权;

﹡按时入学,到校学习,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

﹡画作出版,体现她享有著作权;

﹡获得荣誉称号,体现她享有荣誉权;

﹡向工商局提出建议,体现她享有建议权;

﹡获得劳动收入,体现她享有社会经济权;

﹡参加选举,体现她享有选举权。

田甜享有的这些权利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极为广泛。

O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益处?

这些权利使她的生存权、人身权、环境权、教育权、知识产

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文化权等都得到充分保障。

O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提示:可参考教材第9页公民的基本权利作答。如(1)平等

权;(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权利;(4) 取得赔偿权等。

1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

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

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

赔偿权;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

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受法律保护。(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15、教材第9页“冯某的不文明养狗行为”

O 在都市生活的冯某有养狗的权利吗?有养狗的权利,但要文明养狗。

O 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侵犯

了邻居和其它居民的休息权、安全权、环境权等

O 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文明养狗要注意:如养狗是

不是影响邻居,狗是不是按时打防疫针,狗的居住条件,还有遛

狗时是不是带了狗粪袋,是不是及时清理狗粪,是不是牵牢狗绳

或把狗拴在固定的柱子上等。

16、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材P10—11,4点。)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

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7、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不是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

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蒋某那

样做的危害: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很可能会

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18、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参考教材P10

19、教材第11页“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

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

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

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

法律允许的范围。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

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

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

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

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20、辨析题: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我们想说什

么就说什么。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分点分析)P11第二段(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21、教材11页球迷上街游行受法律保护吗?

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不能随

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

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宝座,球迷要进行庆贺,这是爱国的情感

和表现。但是,球迷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得到批准方可使用游行的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

它方式表示庆贺,而不得随意上街游行。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

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2、教材第12页“老吴和小辛的父母实施的行为法律允许吗?”

老吴实施上述行为法律上不允许。因为张贴大字报是我国法

律禁止的行为。

用何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依据“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的有关规定去回答。

小辛的父母没有经营权。因为他没有办理相关手续。

提示:取得合法经营权的法宝程序:(1)提出申请(2)办

理手续(3)取得经营权。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1、教材第14页“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

A 家庭亲情(道德义务)具有孝敬父母传统的美德,有利于

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导致亲人间关系冷淡、得不到亲人间的温

暖和关怀。

B 对人承诺(道德义务)讲信用、讲诚信,能赢得别人的信

任和尊敬。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害人害己。

C 值日劳动(道德义务)换来舒适、温馨、亮丽的生活学习、

环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心。使集体失去亲和力和凝聚力,

使个人失去责任心。

D 爱护花草(法定义务)能给后来的其它人参观、欣赏,带

来美的享受。破坏环境的美观、自私自利,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

别人的损失之上。

2、什么是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

行的义务。

3、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③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

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4、教材第15页“小珊到底该不该纳税?”(答题可参考“”

教材P15的“相关链接”)

5、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参见教材P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维

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

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这

些规定,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

6、教材第16页“我们还应依法履行哪些义务?”

提示:公民的法定义务除了宪法里规定的基本义务外,在其

它基本法里都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如《环境保护法》里的“保护

环境的义务”、《婚姻法》里的“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

务和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义务教育法》里还规定

了“未成年人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等。

7、教材第16页“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

“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

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

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具体可参考上述的第3题的有关内容)。

8、教材第16页“小龚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

小龚尽心照料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他身上的

关爱老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爱老人、赡养老人不仅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公民

的道德义务。小龚照料的是一位与他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亲属关

系的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他对老人没有法定的赡养、照料的义

务,但他像侍候自己的亲人一样奉养老人,这种行为是自觉履行

道德义务的鲜活体现。所以,他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

9、什么是义务?什么是道德义务?

义务是指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既包括法定义务(见上

述第2 题),又包括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

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10、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

关系,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12、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参见教材P17“相关链接”。)

13、教材第17页“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道德义务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履行道德义务,每

个人责无旁贷。单先生拾到巨额现金后设法归还失主,是一种拾

金不昧的高尚道德;同时也教育我们要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

的道德义务。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这种行为必然会受到人们

的赞扬。我们应学习单先生的高尚品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参见教材P17最后一段。)

15、教材第18页“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

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体现了宪法提倡的“爱人民”的公德。

16、为什么法律鼓励的我们要积极去做?

⑴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

对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⑵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7、我国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P19第一段整段。

18、思考:还有哪些行为是法律提倡和鼓励做的行为?(可参考教材P19或按老师上课时的提示回答)

19、教材第19页“地理环保小组同学的行为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其一,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其二,如果不作为,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纳税,某公民不交纳应交的税款,甚至抗税,则将受到法律的追究。益处:避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利国利民。

20、请列举法律要求我们必须去做的行为:(参考教材P20)

21、教材第21页“我们从贾某、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问:不是贾某、姜某的初衷。也许他们只是为了好奇。

第二问:他们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所以会触犯法律。警示:⑴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必然会对他人、社会、国家造成危害;⑵凡是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我们要坚决不做;⑶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即触犯法律,对所造成的后果,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2、列举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参考教材P21)

23、什么是违法行为: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24、综合题:忠实履行义务要做到哪三项要求?(作为公民,应该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答:(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教材第24页“以上行为侵犯了人的什么权利?”

插图分析:以上行为侵犯了人的生命健康权。公民生命健康权包含三类: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霸王合同”的图片中的“工伤概不负责”条款以及“煤矿爆炸”图片中受伤的工人,都反映了对工人健康权的侵害。健康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健康即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其有良好心理状态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健康维护权。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保护工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义务,工人因工受伤应当得到用人单位的救治和保护,所以“工伤概不负责”,正是侵害了工人的健康维护权。而煤矿爆炸,工人手臂受伤,则工人的正常的手臂生理机能受到破坏,所以侵害了工人的健康权。恶作剧中,侵害了身体权,身体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完整的人格权。对身体权的侵害并不当然侵害健康权,比如对身体组织的不痒痛破坏行为——非法剪人头发、指甲,非法撞击他人身体但未造成伤害等,这些行为未造成个人生理机能、功能的破坏,不构成侵害健康权,但却是侵害了身体权。需要说明的是,恶作剧极易引发对他人健康权的侵害。

2、什么是人身权利?p24页

3、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见p 25相关链接)

4、教材第25页“上述行为侵犯了人的什么权利?”

(1)个别企业对工人下班进行搜身;(2)自选商场保安拘禁偷窃嫌疑人。

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权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受害人可要求企业,自选商场赔儿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5)

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

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

6、教材25页案例分析案例中师生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生命健康权)造成了什么后果?(21死17伤)我们为什么要依法维护这项权利?p26第一段

7、为什么说“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p26

8、教材第26页“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义”

答题提示:主要从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未成人的受教育汉,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杜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等方面考虑。具体见P27“相关链接”的内容。

9、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见p27相关链接)

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保护未成年人生

命健康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

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

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未

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11、公民如何维护生命健康权?p27

答: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我国法

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当公民的生命健

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

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2.教材第第28页“人们在行使什么权利?”

插图中的人们在行使生命健康权。

公民生命健康权包含三类。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健康

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健康即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具有良好心理状

态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健康维护权。健康维护权是健康权的基本

内容,其含义中包含保持自己健康的权利,即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保持身心健康干完好状态;有生理、心理疾病时及时医治,恢复

原来的健康状况。

人们锻炼身体的图片是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行使健康权的表

现,而右侧图片中受伤的同学准备去医院医治,也是行使健康权

来恢复原来的健康的表现。

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以上权利要由学生自己扩展。

13、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

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②有权在患病时

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

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14、什么是正当防卫?见p28相关链接

15、教材第29页的“哪些属于合法行为,哪些属于放弃权

利的行为?”

1、小王和家人的行为是合法行为,因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

小王和家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

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

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一定限度损害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是

法律规定的合法行为,对不法侵害者造成的必要限度的损害不负

刑事责任。而具体到书中案例,张某持铁棍入室抢劫,小王和家

人打伤其手臂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

2.小红患感冒久拖不治得了心肌炎是放弃权利的行为,我们

有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环境,免受他人侵

害的保持自己健康的权利,因此小红患病不治是对保持自己健康

权利的放弃。

3 .小林闯红灯过马路,险些与正常行驶的车辆相撞的行为

是放弃权利的行为。我们有珍爱生命,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的

权利,所以小林的行为不仅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而且是放弃

保护自己健康的权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与法律精神相悖的。

我们身边的珍爱健康的例子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病及时

医治的行为等,由学生自己扩展。

16、为什么说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一种社会责任?(为什么说公

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转让或抛弃?)答:P29第一段整段

17、为什么“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答: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

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

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

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

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

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

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

人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

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18、教材第30页“小君和小哲的故事”

(1)此事给小君、小哲及双方家庭造成的后果由学生扩展。

(2)此桩惨案避免的方法。

首先,同学们应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学生懂得

每个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同时也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

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并要让大家认识到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

的法律责任,即“非法侵害生命健康权者受制裁”,根据我国现有

的民事立法规定,已满10周岁到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他们能够理解,判断的一些侵权行为,他

们自己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刑事法津规定,14 周岁到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抢劫、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等8

种严重刑事犯罪也是要承担责任的;而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对于所有的刑事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同学们应培养关爱的情感和宽容的态度,要让大家理

解“爱人者人恒爱之”、“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润天空”的

道理,多关心他人,培养宽广的胸怀。牢记:“利己就是利人,亏

人跳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君子以让人为荣”。

再次,同学们应注重疏导自己的情绪,尤其须制怒。

19、我们为什么要关爱他人生命健康?公民负有不侵犯他

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p30

20、辨析题:大义灭亲是为民除害,不用负法律责任。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

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2) 一

个人的生命比地球还重。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

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

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些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

(3)所以说大义灭亲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1、教材第31页“列举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如出售符合质量要求的食品、护送盲人过马路等等。“受过他

人关爱”的体验由学生扩展。特别要注意,青少年务必要做到:

关爱生命,远离暴力,拒绝毒品。

22、教材第32 页“抢救落水同学的故事”

(1)对王明同学行为的评价

首先.王明勇敢地跳入水中抢救落水同学张刚是见义勇为、

有高尚道德的行为.应受法津保护和道德褒奖。

其次,就本案而言,王明的行为无论从法律或道德方面都不

宜提倡。理由有二。其一,我国法津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系未

成年人,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重点保护的对象。由于未成年人

普遍缺乏对危险的充分预见能力和处理危机能力,他们的英勇行

为往往只是出于本能,大多数在挺身而出之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

伤害甚至会死亡。要求他们在危险情况中保护别人、救助别人,

这已经超出了未成年人的能力范围,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法

律不提倡未成年人实施见义勇为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

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

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功,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

生人身安全事故”。其二,从道德的角度讲,当前未成年人道德教

育中,大力提倡的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道德观,生命是

至高无上的,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自我保护,然后才是机智救人,

理智救人。

再次,王明的行为不宜提倡,并非否定在未成年人中进行“见

义勇为”的道德教育。我们应提倡中小学生“见义智为”,从而将

‘见义勇为”的教育更人性化、合理化、适当化。提俱“见义智

为”,一方面是教育未成年人见义要有所为,不可冷漠、怯懦;另

一方面则强调未成年人应以自护自救作为他们见义勇为的重要前

提,且在救助他人的时候应发挥聪明才智,培养他们临危不乱、

充分动脑筋的科学态度,以避免鲁莽行事,造成不必要的牺牲。

(2)对钟平、黄晓芳同学行为的评价

钟平、黄晓芳的行为既是见义勇为的行为又是道德教育提倡

的行为。本案中钟平、黄晓芳勇于救人,机智救人。在自己的能

力达不到的时候,他俩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当时的具体条

件设法抢救,最终既保全了自己,又成功地抢教了他人。

(3)对徐文同学行为的评价

徐文的行为不违法但应受道德的谴责。徐文对落水同学没有

法律上的特定救助义务,他没有救助落水的张刚是不违反法律的

行为,但是看到同学落水却袖手旁观、漠然置之,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遇到危难时我们如何维护生

命健康权?)

提示:(1)危难时刻要学会保护自我,也要尽一切可能去挽

救他人;(2)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

生命安全与健康。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1、教材第34 页“小光的故事”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

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的尊重。人格尊严是人格权中的核

心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人人平等享有。人格尊严不可辱,

侮辱者应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未

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

年气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改插图中郭老师因小光考试不及

格就批评小光比猪还笨并罚小光面壁,这是对小光侮辱、体罚的

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人格尊严权,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而小光父亲认为12 岁的小孩没有人格且可以随意体罚,是一种

人身依附的错误观点,同时也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本案受害人小光有权要求侵害人郭老师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2、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公民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教材第35页“信誉良好者能获得银行较高货款额”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每一个人都处在这种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有良好的名誉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谚语所谓“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正说明了名誉对于一个人正常的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可举这方面的例子来说明:好的名誉对于公司、企业来说可以得到更多客户的信任,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4、教材第36页“大江的故事”

(1)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但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公正客观的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例如,有时一个诚实的人会被侮辱成骗子,以致蒙受奇耻大辱,社会评价降低。针对这种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法律赋予了被侵害人保护自己的名誉权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对名誉权的保护作了规定。

(2)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证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要有人格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对于诽谤、侮辱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教材第37页“小明污蔑大江作弊的故事”

对于小明诬蔑大江作弊一事,大伟看到小明有心理问题,希望小明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正确的。但大伟将小明的行为性质简单地归结为心理问题,认为只是情绪失控而已,这种认识无疑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既没有认识到小明行为的严重性,也不利于小明改进错误。嫉妒确实是一种心理现象,但小明因嫉妒而诽谤他人的行为则违反了道德和法律。

小辉的观点看到了小明行为的不道德性,但是认识不够全面,缺乏权利意识。

小敏的看法是比较全面的,我国民法通则第101 条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所谓名誉权就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小明因妒忌而诬蔑大江作弊,致使一些同学怀疑大江的人品,小明的行为不仅有悖道德而且是违法行为,这是一种以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的诽谤方式、侵害大江名誉权的行为。小明的侵权行为轻则会伤害同学感情,重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要负法律责任。

大江的做法可取,根据我国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名誉权人有权自己要求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侵害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的法律后果。本案中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的名誉权,一来能够融洽同学关系.二来能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可谓一举两得。

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由学生扩展。

6、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表现。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

所谓名誉权,中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7、教材第38页“‘武人郎’外号的故事”

看法及理由:小立因为长得矮胖,因此被人起外号为“武大郎”,有讽刺、嘲笑、挖苦小立身材矮小的意思。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侮辱和诽谤他人。插图中别人给小立起外号为“武大郎”,正是对他的侮辱,侵害了他的名誉权。

同学身边的类似现象(如侮辱、谩骂他人等),由学生扩展。

8、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表现及后果

侵犯他人名誉表现为污辱、诽谤两种行为:公然漫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海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后果: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9、教材第39页“小华被搜身的故事”

保安人员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权利和名誉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如果为了搜查犯罪证据,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或可能隐藏犯罪证据的人进行身体搜查,但必须出示搜查证。商店的保安人员既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又没有搜查证,因此,无权搜查他人的身体。而且保安人员的搜身行为既是不尊重小华和同学的行为,又贬低了他们的人格,使他们的人格

尊严受到损害。本故事中,保安人员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小华人身

自由权利和名誉权的行为;主观上明知没有权力搜查而实施搜查

行为,因此有过错;保安人员的行为造成小华人身自由权和名誉

权受到损害且损害和侵权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事实上是由于

商场的商品消磁器出现故障,使小华在没拿任何商品从商场出来

时,引起报警器的鸣叫。商场保安迫使小华脱下衣服证明自己的

“清白”,商场的行为侵害了小华的名誉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3 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25 条

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

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如果

我是法官,我会依据此规定,判定商场侵犯了小华的名誉权,判

处商场在判决书生效后5日内,以海报形式在商场门口对小华公

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同时,赔偿小华精神损失费

2000元。10、教材第40页

11、肖像的涵义: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其制作方法丰富多样,可以用绘画、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各种方式再现某个人的音容笑貌。

肖像的作用(地位):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

样,每个人都有一张不同的面孔,以此区别于他人。所以,肖像

也就成为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肖像权的涵义及内容:肖像权是指对自己肖像的专有权和支

配权。其内容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

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

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如挂在自己家里还是用于广告等;有权

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不过,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

获取报酬方而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12、教材第41页“小红的故事”

小红行使了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具体包括对其肖像的使用

权和获酬权。公民的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公民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

的肖像获取报酬。

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不构成侵权。根据

民法通则第100条的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

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而此处警方是为了打击犯罪,

保护受害人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而使用嫌疑人的照片,是一种合

理使明,所以不构成对犯罪嫌疑人肖像权的侵害。

13、列举恶意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由学生自己

扩展)及危害(参见下一题):

14、侵害肖像权的形式及后果:

形式: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

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例如,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

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除此之外,恶意毁

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后果;要承担法律责任。

15、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1)为新闻报道需要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如政

治家、外交官、知名学者、艺术家、运动员。

(2)国家机关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缉令上嫌

疑犯的肖像

(3)使用在特定场合会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如参加

集会、游庆典等活动的人的肖像

(4)为了本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使用如寻人启示上的

照片;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

(5)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

肖像如出于临床医学教学研究在专业报刊上展示病人照片等。

(6)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的照片、录像。

16、教材第42页“丽丽的故事”

该影楼的行为构成侵权,侵犯了丽丽的肖像权。根据《民法

通则》第100条的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

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而影楼未经丽丽本人同意便将其

照片摆在橱窗中展出,作为影楼,这种行为显然是为了吸引更多

的顾客以达到营利目的,因此构成对丽丽肖像权的侵犯。

丽丽应当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17、教材第43页“永明的故事”

永明以笔名发表文章,行使了姓名权中的使用权。姓名权是

自然人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主要包括姓

名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姓名变更权。

18、姓名及姓名权

姓名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

名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在社会生活中,姓名与某个特

定人的联系非常紧密,一旦侵害其姓名,势必会损害其人格。因

此,法律赋予公民姓名权。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

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 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

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

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9、侵犯姓名权及后果

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

名字等属于侵犯公民的姓名权;盗用、冒用他人姓名,也是侵害

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盗用他人姓名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

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取不正当

的利益。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

以达到某种目的。

侵犯姓名权的后果:无论盗用还是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

尊重他人的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

具备的法律素质。

20、教材第44页“王芳的故事”

张楠的行为构成侵权,侵犯了王芳的姓名权。侵害他人姓名

权的行为一般有三种:盗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和干涉他人

行使姓名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9 条规定,盗用、假冒他人

名义,以函、电等方式进行欺骗或者愚弄他人,并使其财产,名

誉受到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本故事中张楠冒用王芳的姓名给王芳的母亲发电报,使王芳

的母亲赶来北京,使其遭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损害,因此,

张楠的行为构成侵权。受害人可以采用诉讼等方式来依法维护自

己的姓名权。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1、教材第46页“小红的故事”

小红的故事中,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住址

等信息是正确的行为,是合法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

的不合群、不开朗。

公民都享有隐私权。小红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父母信息等

都属于个人隐私,小红有权保密,所以小红的行为是正确的行为。

2、隐私的的含义、具体内容、保护隐私的意义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具

体内容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

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

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保护隐私的意义: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

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

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3、教材第47页“对‘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发表见解”

从隐私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看出,“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

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

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

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具体理由:

(1)隐私由“隐”和“私”两个要件组成,缺一不可。“隐”

即隐藏,是不为人知、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

他人不宜介入之意;“私”即个人之事,与“公”对应,强调的是

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无关的纯私人之事。

(2)隐私中的“隐”含有不愿让他人知道的意思,而“私”

必须符合“私”的含义,否则就是“公”。“公”可以公开,如果

要“隐公”很可能就是见不得人的丑事。

(3)隐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

间。它具有①合法性,②私人性,③隐秘性和④主观性的特点。

可见,隐私并非丑事。

4、现代社会,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

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因为

人人有隐私,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之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

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

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

自由舒畅地生活。

5、教材第48页上“报社披露影视明星的隐私是否构成侵权”

报社刊登的内容,有关明星年收入部分合法,有关婚恋部分

则侵害了该明星的隐私权。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情况是他

人的隐私,报纸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同时对他人的

个人收入、婚恋情况等隐私有保密义务,只有权利人才能公开或

允许他人公开自己的隐私。

但是公众人物的隐私范围与一般人相比要小得多,公众人物

享有有限的隐私权,这是现代社会保护社会公众知情权所必需。

公众人物作为社会知名人士,其工作、生活等方面信息属于社会

大众感兴趣、极欲了解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公众人物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理应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的监督。因此,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问题和纳税问题,这已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有权披露而不属于侵权行为。至于明星婚恋情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纯属个人隐私,报刊未经明星同意就刊登其婚恋情况,是侵犯隐私权的表现。

6、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

7、隐私权的具体内容(1)个人生活安宁权,指权利主体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私生活,不受他人的干涉与破坏。如自然人(即公民)的私生活不受非法窥视和骚扰,自然人的住宅不受非法的监视、监听、摄影等。

(2)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控制、保密权,指权利主体(即公民)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收集、储存、传播享有排他的控制权并有权加以保密。诸如个人的身高、体重、生活经历、信仰、爱好等。

(3)个人通讯秘密权,指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的信件、电子邮件、电报、电话、传真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和非法公开。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指权利主体有权依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己的隐私从事相关活动,不受他人非法干涉,但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

8、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9、教材第48页“派出所的行为是否合法”(可参考教材P49“相关链接”。)

派出所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而该故事中,派出所虽然是有搜查权,但是只有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搜查才是合法的,没有搜查证的搜查是违反法定程序的,所以是不合法的。

10、教材第49 页“私拆他人信件是否合法”(可参考教材P50“相关链接”。)拆看他人信件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因此老师拆看学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拆看下属的信件都是侵犯他人通信任密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

老师拆看未满10 周岁学生的信件也是违法的,因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 条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老师不是法定监护人或者其他监护人,所以拆看学生信件是不合法的。而家长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子女的信件是合法的,因为未满10周岁的子女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以代拆,但是应保护未满10 周岁儿童的隐私权。11、不属于隐私的情况: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的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12、教材第51页“父母能否擅自翻阅子女的日记”

父母翻阅子女的日记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子女的日记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

如何避免?提示:可从互相加强沟通、互相尊重等方面来谈。

13、如何尊重他人隐私?①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即破除我国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

②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责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14、教材第52 页“荣荣和肖肖的故事”

肖肖公开好朋友荣荣的日记内容,其行为侵犯了荣荣的隐私权,同时也是没有责任和不讲信誉的表现。尊重他人隐私,要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亲人、朋友之间分享一些秘密是基于彼此的信任,所以应当为对方保守秘密。同时荣荣让肖肖看自己的日记,并不意味着肖肖因此有权披露日记内容,荣荣的日记内容仍然属

于他的隐私。肖肖擅自扩散荣荣的隐私是一种侵权行为。受害人

有权要求侵害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教材第52页辨析题

(1)在银行柜台前设l米线,进他人房间先敲门,这些行为

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

(2)a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你多重?谈恋爱了吗?每

月收入是多少?b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家庭住址、电话号

码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c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

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以上行为是不尊重

他人隐私的行为。

(3)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是合法行为。分析

(1)在银行柜台前设1米线是保护银行客户的账户安全的行

为,防止由于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客户之间由于排队距离太近而

造成客户银行密码被窃取等事件的发生,保护了客户的储蓄秘密

的隐私安全。

(2)进入他人的房间要敲门,这是尊重他人生活安宁不受干

扰的表现,这样不仅可以告知他人有人来访,而且也做到了非经

他人允许不干扰他人的私人空间的要求。

(3)我们的习愉用语,网站出售客户信息,工厂在厕所安装

监视器,这些行为都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

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大致有刺探、传播、侵扰、偷窥、监视他

人隐私等。个人的年龄、收入、体重等个人信息是个人隐私内容,

他人应当尊重这些隐私而不应当随意询问和传播;

客户的照片、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都是个人的信息材料,

网站在得到注册客户的这些个人信息后负有保护客户信息秘密的

责任,擅自出卖是侵害客户隐私权的行为;

厕所是一个私密性很强的地方,任何进入厕所的人都有权要

求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在工厂厕所里安装监视器是对他

人隐私进行监视和公开的行为,所以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

(4)警方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是合法行为。

虽然犯罪嫌疑人的隐私也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但是公安机关出

于侦查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进行的监听是法律保护的行为。

16、教材第53 页“小松的故事”

(1)小旺的理由不合法。他的行为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因为小松的身世是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

害他人隐私权的义务.即未经他人同意不得传摇、扩散其隐私。

小旺在班上传播小松隐私的行为尽管不是出于故意,但有过失,

是侵害小孙隐私权的行为。

(2)如果你是老师,应当支持小松的请求。因为小旺传播小

松被收养的身世,给小松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刺激,身心受到侵害,

所以应当承担其行为造成损害的责任,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

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17、侵害隐私权的表现:(1)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

私的行为;(2)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

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

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这些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既是违反社

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18、教材第54 页“对教室、银行、超市安装监视器现象怎么看?”

在教室安装监视器很难说对学生构成侵权。因为教室属于公

众场所,不属于私人空间,在公众场所安装监视器不侵犯个人的

隐私权。考生也很难以考试失常、心理有压力为由向有关部门提

出索赔。因为考生应试水平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很难说是安装

电子监视器的结果,其中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考场监视器只是

教师监考的一种形式。这样做有其合理性。

当然,在教室安装监视器有其弊病,比如反映出对学生的不

信任,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无安全感,有压力等等。因

此,在教室安装监视器应慎重,即使安装了,也必须依法使用监

控系统中的信息。特别是对监控系统中所收集到的有关学生隐私

的信息,如学生的日记内容、异性间的亲密行为等,学校不得擅

自公开、披露,否则将构成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银行,超市属于公共活动空间,从行业特点出发安装监视器

合理合法。

19、公民如何依法维护隐私权?(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方式:)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

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

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0、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

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1)在向熟人敞开

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2)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

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3)当自己遇到

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

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理解。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1、教材58页(1)、白芳礼老人为什么把帮助孩子接受教育

作为自己晚年的唯一事业呢?认识到接受教育,对个人和家庭的

重要作用,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2)教育对个人和国家有什么重

要意义呢?答:P60第一段整段

2、教育的含义是什么?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

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

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3、教材第59页“笛福的信”和‘阿韦龙野人’的故事”

提示:“阿韦龙野人”故事说的是:(1)教育对于一个人的

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2)青

少年正处在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4、教育的对个人的作用:

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

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

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

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

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5、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

*学习语文,能使我们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沉淀语感。

*学习数学.能使我们学会分析,学会熟练的计算和逻辑推理。

*学习物理,能使我们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地理,能使我们领略多姿多彩的地理风光,“获得自

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能更好地适应环

境、利用空间、选择位置、增强生活能力,对出差、旅游、出国

等等都会带来益处。

*学习思想品德,能使我们明事理、辨是非、掌握做人的道理

6 、为什么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对个人、国家的意义)

答:P60第一段整段

7、教材第59页“学生交流,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对‘知识

改变命运’这句话的理解”提示:用“教育的作用”来回答。

教育的作用: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要让短暂

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当代科

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

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

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

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

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

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8、教材第59页“谈谈自己身边学有所成的例子,分析教育

对他们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

提示:例子,学生自己搜集;作用,参考上面的第7题

10、教材第60页“你能体会小余当时的心情吗?”(提示:

可用P60受教育权一段来回答)

小余因家庭贫困准备辍学,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小余重

新获得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对此,小余的内心十分激动,因为她

也能像其它同龄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保障了她的受

教育的基本人权。

﹡“王老师倾其全力维护了小余的什么权利?”(维护了小余

的受教育的权利)

11、什么是受教育权: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

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12、教材第61页“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

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

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家长不让孩

子上学的行为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

去上学同样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可

见,孩子上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

来的大事。

13、什么是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

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

证的国民教育。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

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这里

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14、教材第61页“处罚小淘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

不履行接受义务教育义务的法律后果是受到相应的法律处

罚。小淘的家长没有从家庭保障的角度保证小淘到校接受义务教

育,属于不作为行为,所以镇政府对小淘的家长进行了罚款处罚。

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对他本人及家庭、对国家的好处:

对小淘——有助于他提高对主动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将

法律的强制要求转化为对自己的主动要求。

对家庭、对国家的好处(略)

15、义务教育的特征:

(1)具有强制性(2)具有公益性(3)具有统一性

16、教材第62页“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提示:方式一: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请老师找小梅的父亲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

方式二: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请他们找小梅的父亲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

方式三:寻求妇联、共青团组织的帮助,请组织找小梅的父亲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

方式四:寻求教育部门的帮助,请教育部门做小梅的父亲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

方式五:寻求法律帮助,让法律判决其父同意小梅继续学习。(此法一般不宜使用。)…………

17、如何维护受教育权(维护受教育权利的方式):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18、教材第63页“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或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

提示:此情况是该校全体学生都被校外社会力量影响上课的秩序和教学质量。这种一个学校的学生整体的受教育权被侵犯,同样是一种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况。对此,可采取向镇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反映,直至向人民法院起诉等办法来解决。

19、教材第63页“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家长创收供子女上学的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一方面说明,国家努力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应该非常珍惜;另一方面说明,国家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的大力投入,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家长的努力保证了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所以,作为学生和子女要对国家和家庭千方百计地保障我们的受教育权存有感恩之心;要为自己的发展,更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20、教材第64页(1)“小刚拒绝辍学,对自己、家庭、社会有什么好处?”(2)“如果小刚中途辍学,是否合法?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什么责任?”

(1)小刚通过自己的维权行为重返了校园,主动地维护了自己的受教育权,所以能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小刚不服从家长的安排,拒绝辍学,在家庭贫困的情况下还坚持学习,不为家里挣钱,牺牲了家里的暂时利益,但从长远利益来看,他学到知识后,将能更大程度的改变家里的贫穷状况,建设美好家园,这样做是很有远见的。

(2)受教育不仅是公民应该享受的一种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不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是违法的,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应为此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小刚中途辍学,则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21、初中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22、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到:

提示:﹡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与老师同学探究问题;

﹡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其余由学生自己扩展。

23、假如遇到下列问题,你打算怎么办?(由学生自己扩展)

上课走神儿,受到老师的批评:做作业时,遇到疑难问题;上自己不大喜欢的课;考试成绩不理想。

24、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5、为什么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知识激增。要生存、要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我们进人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所以……

26、初中生为什么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我们正处于人生旅途的花季,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1、教材第68页:(1)你的家庭近年来新增了哪些财产?略

(2)这些财产给家庭带来什么变化?使家庭生活更丰富了,

生活质量提高了。

(3)谈谈社会上还有哪些财产,它们属于谁?

矿藏、山川、河流、国家所有的土地、草原、森林等自然资

源属于国家。

2、财产所有的归属划分:社会上的财产十分丰富,按照归属划分,

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3、教材第69页:“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

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

小亮购买的照相机、小马父亲的35万元收入属于个人所有的

财产;阿强施工中发现的金元宝、小运捡到的装有820元人民币

的钱包、某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所得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

产。因为,在我国,后三种情况所取得的财产系施工发现的所有

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

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4、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

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

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经及其它合法财产,

5、教材第70页“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利?”

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6、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

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

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在我

国,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7、教材第71页:(1)设身处地为小涛想一想,家中财产

被盗是何心情?应该是痛心,同时又盼望公安机关尽早破案。

(2)小涛家是财产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在公安机关的努力

下,将盗窃犯罪嫌疑人抓获,使小涛家的财产失而复得。说明国

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

8、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财产的所有权?(法律保护公民

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意义)p71整一段

9、教材第72页:(1)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什么法律、采

用什么方式,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采用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返还财

产、恢复原状和赔偿经济损失的方式追究了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2)范某损坏王某财物的行为既违法又缺德,请结合法院

判决,对“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发表见解。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往往也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对危害社

会、危害他人的恶劣行为仅仅是谴责一番是无助于解决问题的,

只有运用法律武器,才能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以儆效尤。所以说法

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10、教材第72页: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

什么手段,追究侵犯财产罪犯的法律责任?

审判机关依据刑事法律,采用判处罪犯死刑或有期徒刑、剥

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的方式。

11我国的国家审判机关通过哪些手段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的所有权?(p72--73)综合上面9(1)、10

答:(1)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

重要武器。(最普遍做法)(2)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合法

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最严厉,最有效做法)总之,我国

指定、运用多种法律,采用各种不同方式,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

法财产所有权。

12、教材第73页:(1)你认为DVD机的所有权应该属于

谁?答:应该属于丙。

(2)甲丙二人应通过什么途径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

权?甲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乙的法律责任,并要求乙

赔偿自己的损失。丙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自己

的财产所有权。

13、公民可以请求法院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

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

14、教材第74页:(1)甲县工商局作出的上述处罚合法

吗?不合法。

(2)请给赵某献计,使其采取有效方式,保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赵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县工商局依法撤销裁决,

返还没收的粮食,或要求甲县工商局予以行政赔偿。

15、教材第75页:(1)请你为朱某出主意,使其采用合法

方式讨回被吕某索要的2000元钱。

朱某可采用盗派出所报案、拨打110报警等方式。

(2)假如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人拦截并向你要钱,你

该如何应对?

可先把钱给他,然后记住歹徒相貌特征和离去方向,待安全

后,向公安机关报警。

16、教材第76页:(1)晓军之父尚未辞世,其财产能继承

吗?答:不能。(2)晓军家的共有财产,能继承吗?

不能继承。因为被继承人于其家人共有财产不能笼统认定是

个人财产,只有属于个人的财产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17、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6)

法律上将被继承人遗留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作为遗产必须

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

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8、教材第77页:晓军的父亲病逝后,晓军的母亲、爷爷、奶

奶、姑姑谁可以继承晓军父亲的遗产?未成年人晓军能继承吗?

他们都可以继承因为他们都是晓军父亲的法定继承人。未成

年人晓军属于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19、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法律上将依法继承

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20、什么是继承权:所谓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

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1、继承人包括哪些人?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p77)

22、教材第77页:法定继承人是否都能实现继承权?如果

晓军与姑姑在同一顺序继承,合乎情理吗?

不一定。继承法虽然规定了六类继承人,但继承开始后存在着继

承权优先适用问题,即存在遗产的继承顺序,遗产继承一般要按

照继承顺序进行。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晓军属于第一顺序继承

人,他的姑姑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所以一起继承不合乎情理。

23、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怎样划分的?以及如何继承遗产(p77)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

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

序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

承权的,由第二顺序人继承。

24、教材第77页: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顺序等,属

于何种继承方式?答:法定继承。

25、什么是法定继承:所谓法定继承,是指既法律直接规定

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

的继承方式

26、教材第78页:(1)假如你是法官,对此案会作出什么

样的裁定?答:按照王教授的遗嘱来处理遗产。

(2)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是什么?答:最大优点在于被继

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27、什么叫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有什么优点?p78

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

式。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

处分财产。

28、有效遗嘱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9见相关链接)

29、第79页:宝柱所立的遗嘱,公证员认为是违法的,为什么?

因为宝柱所立遗嘱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法律规定:遗嘱不

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可他却

把他70岁的老母亲排除在继承人之外,所以他所立遗嘱无效。

30、什么是遗赠:公民将自己的丧身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

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法定继承人以

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财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属于受遗赠

人依据所遗赠人(立遗嘱人)的遗赠取得财产。受遗赠人获得的

遗赠的财产,受我国法律保护。

31、教材第79页:从金家兄弟姐妹通过协商圆满解决财产

继承争议的实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教材80页上一段第三至第七行。

32、教材第80页:面对此情景,15岁的张倩应该怎么办?

她应该请律师帮助其维护权益,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可及

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3、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应如何正确对待p80(如何维护

继承权?)

答:(1)在遗产继承过程中,要摒弃那种不顾别人、自己多

占的心理。(2)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

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3)当我

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是,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

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4、教材第81页:阅读以上材料,想一想智力成果又什么价值?

由第一个故事可以看出: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其价值

是永恒的,也不会丢失;第二个故事可以看出:知识和智慧价值

巨大。可见,智力成果不仅能影响个人的生存,有利于解决各种

问题,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5、什么叫智力成果p81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1、教材第82页:(1)略。(2)这些智力成果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如电话、互联网使信息传递迅速、快捷等。

36、什么叫智力成果权p82

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37、教材第83页:儿童就不能享有版权吗?假如你是丁丁,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儿童也能享有版权。假如我是丁丁,我会请父母出面,于出版社协商解决;家人协商不成,将由父母代替采用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我国法律规定,享有知识产权不受年龄限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6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38、未成年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答:(1)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也不受年龄限制。(2)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39、教材第84页:(1)试评述以上观点,讨论对于盗版应持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购买盗版光盘的现象十分普遍。对盗版光盘不但不应该买,反而应该坚决打击。因为盗版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权的行为,作为公民应该树立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仅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还应该协助有关部门参与对智力成果的保护。

(2)就如何打击盗版出谋划策。打击盗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建立起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体系,需要增强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及时揭发、举报盗版,使其无处藏身,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制裁盗版的力度。

40、公民如何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答:P84整一段。

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

1、教材第86页:你还知道有哪些消费?如看电影、旅游、到酒店就餐、到医院看病,买东西等。

2、消费与消费者的含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为既包括吃饭、穿衣、住房以及合作日用品等物质方面的消费,也包括满足精神文明需要的消费,如看电影、唱卡拉OK、旅游等。

当我们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时,我们便成了消费者。

3、教材第87页:顾客就是“上帝” ,为什么图中的厂家和店家如此对待上帝?

在现实生活中,顾客不但没有受到“上帝”的待遇,反而受到厂家和店家的戏弄,有些厂家和店家利用自己有利的地位不公平对待消费者。消费者很难在直观上辨别商品的性能、用途、店家介绍商品的真实程度,所以往往势单力薄,出于不利地位。有些厂家和店家见利忘义,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所以,采取如此方式对待“上帝”。

4、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怎样p87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在现代社会,商品生产规模扩大,花色品种繁多,构造日益复杂,这便利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在选购上处于被动地位,相对于有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孤,容易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这些都使消费者处于不利的地位。

5、教材第88页:上述两情景中,消费者出于什么地位?会有什么感受?

消费者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会感到不满和上当受骗,权益受损。

6、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种类及现象:

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漠视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在服务领域,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日趋严重。举例略。

7、教材第89页(1)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出于什么地位?答:消费者处于最后购买和消费的地位。

(2)保护消费者有什么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8、教材第90页:(1)这些商品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危害?答:这些商品是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甚至夺走了人的生命。

(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答:例如注水猪肉导致人生病;毒大米使人丧命;劣质工程桥坍塌,

造成人员伤亡等。

(3)要避免对消费者的这些侵害,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消费者应享有安全权。

9、教材第90页:(1)买了这些商品,我们会有什么感受?答:我们往往会感觉自己上当受骗而很气愤。(2)要避免稀里糊涂被欺骗的情况发生,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答:消费者应

享有知情权。

10、教材第90页:(1)你有过被迫买自己不想买的商品的

经历吗?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回答。答:我们

遇到强买强卖现象时经常会感到气愤和无助。

(2)要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答:消费者

应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自主选择权。

11、教材第91页:(1)如果买东西或介绍服务时被无端的

多收钱,你又什么感受?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2)要避免这种不公平交易的发生,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

利?消费者应享有公平交易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行为。(3)你

认为消费者还应享有哪些权利?消费者还享有求偿权、结社权、

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

12、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答:(1)消费者享有安全权。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

会生存的基本条件。(2)消费者享有知情权。有权知悉其购买、

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

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

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

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4)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

理、计量公正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5)

此外消费者还享有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

与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权、监督权。

13、教材第92页:“上帝”是这样子的吗? 不是。法律保

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

护市场秩序,做又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14、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怎样做一个文

明(高尚)的“上帝”)p93

15、教材第93页:(1)如何看待五花八门的有奖销售活动?

在五花八门的有奖销售活动中,有些有奖销售活动符合国家

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正常的促销活动;但也有些有奖销售活

动是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私利,利用有奖销售手段,销售变质、失

效的产品或者掺杂使假、缺斤短两、质次价高的商品,是违法的。

(2)你怎样甄别以下非法的有奖销售?甄别非法的有奖销

售,消费者就要练就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

择能力,不予贪图小利,以避免更大的损失;要了解并产品掌握

一些商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识别经营者的

骗局,怒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选择适当、合理、科学的消费行为。

16、教材第94页;(1)分析商家打折的种种动机。

“打折商品”是经营者的价格促销手段。时令商品在买方市

场,一旦过了季节,商家总想方设法将积压商品卖出去,以达到

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面对低价和折扣,你怎样判断以决定是否购买?这种

降价的原因与产品应具备的质量、功能无关,所以消费者要警惕

商家设置的陷阱,在购买打折商品时,也不予忘记考虑是否该商

品是自己所需要的以及商品的质量问题。

17、作为消费者,怎样炼就一双“慧眼”?(作为消费者

应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答:作为消费者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在林

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

从而充分行使消费者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如何做:

(1)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

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2)还需

要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

消费者维权途径等。(3)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18、教材第95页: (1)这个情景反映了什么问题?

经营者(医生)侵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和知情权。

(2)患者应作出什么反应?患者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9、消费要有维权意识。

20、教材第96页: (1)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

照单付款,然后到有关部门投诉。因为,第一种做法虽然又

维权意识,但采取的方法不恰当,容易使自己冲动,甚至走上违

法的道路;第二种做法是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表现:第三

者做法有权利意识,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

(2)请选出你会采取的行动。找商店负责人理论,要求更换

或者赔偿。如遭拒绝。可向消协投诉,要求协助解决。

21、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途径

解决?(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合法途径有哪些?)P96下一段第四行

到结束。答:(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

仲裁结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2、第97页:请给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维护其合法权益见21题

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

1

题。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平是维系良好合作的重要

前提,公平是社会的稳定器。(公平的重要性)

2、教材第100页“你认为怎样做才公平?”(什么是公平?)

提示:本问题考察学生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公平的不同

理解。”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

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不同时代,不同

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究竟选谁去才公

平,只要你能言之有理即可)

3、在人类历史上,对公平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请你用一句

简单的话概括你认为什么是公平?)

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公平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知道在特定环境中如何行动,知

道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做是最好的。

公平就是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合其天性的职务,每个

人在社会中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得其所。

公平体现在一种均衡的关系中,公平走“百德之总”。

公平是人们为生活得更好、快乐和谐而共同制定并遵宁的社会契约。

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观念化表现。

4、教材第101页“这样的表彰公平吗?”

提示:此问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公平要求责任现利益相一

致”的理解。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自

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

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你可以说,公平

是得到自己该得的;也可以说,公平是分担自己该做的。一般来

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

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

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

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请根

据这一段的分析判断是否公平)

你是怎样理解公平的?见上面

5、教材第101页“推销人员辞职的原因。”

提示:本题考察意图是(1)社会生活中处处需要公平。(2)

不公平会影响合作。

(1)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

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

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

会认为这不公平。该公司推销人员最初跳槽的原因在于该公司个

别推销能力强的人觉得多干不多拿吃了亏,所以要跳槽另谋高就。

(2)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

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一点。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

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

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

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

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该公司推销

人员后来仍然因为多干后公司不能兑现多拿的承诺,公司不讲诚

信,所以纷纷提出辞职,导致公司后来乱了套。

6、教材第102页“怎么看社会公平?”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公平的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

权利和机会”

(1)这两件事涉及他们的平等权、劳动权、选举权、建议权等。

(2)有了这些权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

(3)他们的公平感受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

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

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

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

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7、不公平的危害性有哪些?答:P102第一段(人们在社会

合作交往中,……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8、公平的重要性有哪些?答:P102第二段整段

9、为什么公平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

哪些作用?)p102两段

10、(相关链接)我国现代社会是公平的:在我国,人民当家

作主,比旧社会少数人专制公平得多;人们主要按照劳动贡献参

与分配,多劳多得,比旧社会不劳而获要公平得多。社会主义制

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积极性,为巩固发展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的大好局面奠定了基

础。公平是相时的,目前我国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在我国,

还存在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差异,存在侵犯公平权利的现象,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国家从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11、第103页“你能从中寻找到有关公平观念发展的轨迹吗?”·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类社会对公平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不同历史暑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平观都受到当时社会的制约”的理解。

虽然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用理性的目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总之,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12、辨析题: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用追求和维护公平了。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叫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努力。(2)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要理性客观的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要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3)所以说认为世上没有绝对公平,我们不用追求和维护公平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仍然要不懈努力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13、教材第103页“如何面对不公平?”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要有平等意识,懂得用合法手段去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1)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不能任其发生,否则,会损害自己的权益。要知道,我们的每一次积极行动,都将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一步。

(2)解决不公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自觉增强法制观念,通过合法手段去寻求公平。

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①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③我们要敢干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平现象,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不公平。

14、教材第104页“形形色色的‘不公平’。”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1)他们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公平”。(2)是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

(3)他们应该承认无可改变的事实,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不公,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例如,因收费高而不参加夏令营,对家长来说是公平的;老师的批评是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并不是坏事;受到不公正待遇可以变挫折为动力,把不公当成垫脚石,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15、教材第105页“你见到下列不公平现象时有何感受?(学生自己扩展)你遇到这些事应当怎么做?”

当有人恃强凌弱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检举揭发

当有人排斥异已、处事不公时:仗义执言、主持公道,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16、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

答:(1)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17、教材第106页“收到假钞之后”提示:本题考察意图是让学生理解“个人的公平意识和所作所为影响着他人的公平感受和社会公平,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18、教材第106页“排演历史剧后的打分。”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需要公平互惠的合作”的理解。

(1)小张的分数最高,大家为什么并没有觉得不公平,反而为他高兴?因为小张做了他应该做的,所以他才可能获取自己该得的。

(2)为什么以后的活动大家不愿意找小王?

因为小王没有很好地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只想多享受利益而不愿多承担负担。

(3)为什么老师没给小亮分数?因为小亮没有付出。

启示:在社会合作中,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

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而不公平和合作是

无法长期延续下去的。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可能获取自己该

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

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只有公平互惠的合作才有利于社会

稳定和个人发展。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人

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19、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p106

答:(1)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处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

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2)为了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

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它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们该做

的,才可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

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

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1、教材第108页:(1)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正

气凛然、见义勇为、除恶惩暴、扶危济困、堂堂正正、爱憎分明、

正大光明、无私无畏、浩然正气、匡扶正义。

(2)你认为什么是正义?一个人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制裁;勇

斗歹徒、见义勇为、法官公正无私、为民做主。

2、什么是正义:①正义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正

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

对待他人和自己。

3、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p109)

①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

益和他人政党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②凡阻碍人类社会

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4、教材第109页: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吗?为什么?

是正义的。因为,张俊的爸爸和小江作为我国公民在享有合法财

产受法律保护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国家的

建设、人民的幸福离不开税收。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

税法》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小江的行为侵害了他人

的合法财产,所以应制裁。

5、正义制度有什么作用?(p109--110)公平的对待,必须

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

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

而是为社会所有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

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规则的支

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6、(制度的正义性在哪里?)制度的正义性的表现:(见p110相关链接)

7、教材第110页:(1)老金的工友为什么要帮助他?这种

帮助起了什么作用?

老金的工友出于同情帮助老金,使他渡过了暂时的困难,但却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究竟是谁帮助老金一家渡过了难关?这体现了什么精神?

通过法律援助,替老张伸张正义。正义和正义制度,保障了公民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

进步,促进紧急增长,使社会趋于稳定和平衡,这体现正义精神。

8、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需要正义?(正义和正义制度有何重要

性(作用)?P110最后一段。)

(1)有了正义与正义制度,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了保障,

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2)当我们参与社会

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

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

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3)

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

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

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9、我国现有条件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援

助制度(见p111相关链接)

(列举我国的正义制度?)

城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他如法律援助等。

10、正义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

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当我们遇到

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

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11、教材第111页:(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政策?

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

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

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2)制定这些政策体现了什么追求?制定这些政策体现了对公平

正义的追求。

12、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什么?

①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

制度的调整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

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②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持,那么

社会必然土崩瓦解。

13、教材第112页:(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试的方式

来确定人选?答: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

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定、规则和程序,以此来维护正义。

(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吴敏得到保送名额是

不遵守制定、规则和撤销的非正义行为,是可耻行为,;会使自觉

今后在群体中的威信大大降低,损害了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

危害整个社会,使公正的制定得到拷问。

14、为什么要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答:正义和正义制度是

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没有人

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

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15、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

①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

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作为社会成员,

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②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

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

动维护正义。

16、教材第112页:(1)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小赵对待非正义行为的态度是消极的。消极的态度会助长非正义

行为的扩散,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危害整个社会,损害的不

仅是个人利益。

(2)如果小孙没有得到它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

小孙的行为是积极的,即使没有得到它想要的,其行为仍有意义。

积极的态度会遏制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保护自身或他人的利益,

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7、面对非正义行为应采取的态度是什么?

我们应当采取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态度,因为不同的态度会产

生不同的影响。

18、教材第113页(1)分析这些案例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

行为?(2)、如果你看到这些情形,会有什么感受?

19、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

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

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

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20、教材第114页人物事迹

21、为什么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感的人?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

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政治的人越

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22、举例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正直的传统?

正直者不可屈曲;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不为五斗米折

腰;头可断,腰不可屈;白发向人羞折腰;不阿顺以取容,不迎

合以求悦。

23、有正义感、为人正直为什么是做人的优良的品德?

正直具有无以摧毁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

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

然的正气。

24、教材第115页徐洪刚的英雄壮举体现了什么情感和精

神?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25、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第一: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

当方式,奋起抗争。

第二:如果看到非争议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

为、匡扶正义、即时对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第三,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

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第四: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

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

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

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主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