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2013-1-24阎学通|《当代亚太》

摘要:世界权力中心转移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长久课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东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世界中心向亚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转移...

世界权力中心转移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长久课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东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世界中心向亚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转移的看法,其主要依据是当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的经济快速增长。三十年过去了,当年持这一看法的许多学者现已辞世,在有生之年未能看到其所希冀的世界中心转移。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有关世界中心转移的话题又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讨论的问题是:世界中心在21世纪将向何处转移?此次中心转移是否会带来国际政治的体系变化?中国应如何利用此次世界中心转移的历史趋势?

一、世界中心在21世纪向何处转移?

随着“金砖国家”概念的出现以及20国集团(G20)峰会的建立,有关世界中心转移的讨论在媒体和学术界逐渐增多。然而,人们对世界中心向何处转移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例如,阿根廷学者认为,世界中心是由西方向东方和由北方向南方转移。中国一些学者则认为,世界经济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而中国外长杨洁篪在墨西哥回答记者提问时则指出:“目前国际上确实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的权力重心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人们对世界中心向何处转移的认识之所以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有关世界中心的客观判断标准。

(一)世界中心的判断标准

国际政治的地缘中心不是由其自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而是由该地区国家的实力决定的。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

(H.J.Mackinder)在1919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提出:“谁统治了东欧,谁便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便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便控制了世界。”然而,历史经验并不支持这一判

断。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一度控制了东欧,但未能主宰世界,结果是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冷战时期,苏联控制了东欧,也未能统治世界,最终苏联解体为15个国家。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甚至出现世界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的趋势。冷战结束后,北约的东扩使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对东欧的控制力,但这并不是美国成为冷战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原因。冷战后世界变成单极格局的直接原因是苏联的解体。如果苏联不解体,即使东欧国家都加入北约,美国完全控制了东欧,世界的两极格局也难以转变成单极格局。

具体说来,一个地区要成为世界中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该地区必须包括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即有一个或几个国家应当具备世界级的物质力量(尤其是军事力量)和文化力量(尤其是思想力量),并成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模仿的样板。其次,世界中心还应是国际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中心国家在本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争夺上。从历史上看,世界中心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心国家的战略争夺主要是其所在的地区,另一种是中心国家的战略争夺从中心扩散到边缘地区。当战略争夺的重心是中心国家所在地区时,该地区的世界中心地位就更加突显。在上述两个条件中,是否有世界级影响力国家的存在,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成为世界中心的前提。

从19世纪欧洲列强大规模争夺海外殖民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是公认的世界中心。这一时期,欧洲既是争夺者们的所在地,也是战略争夺地区。

随着殖民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诸大国的战略争夺开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散,但欧洲始终是欧洲大国争夺的主要地区。例如,英法俄等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希特勒德国在欧洲的扩张等等。正因如此,在二战结束以前的150年里,欧洲始终是世界中心。非洲一度作为殖民地,是欧洲诸大国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非洲没有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大国,因此非洲并没有成为世界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冷战结束,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同时也是国际体系中最主要的两个战略竞争者。作为“两极”之一的

苏联位于欧洲,同时这一时期美苏两国争夺的重点也位于欧洲,因此,欧洲仍被认为是冷战时期的世界中心。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讲中说:“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正是由于美苏双方都将战略竞争的重点放在欧洲,才会在欧洲而不是在世界其他地区形成这幅“铁幕”。而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阵营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除美国和加拿大之外全部集中在欧洲。这正是美苏两国在欧洲地区争夺的直接结果。

(二)“亚太”和“东方”的提法太过笼统

依据上面的分析,当我们判断世界中心究竟向哪个地区转移时,必须首先明确该地区是否正在出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这意味着“世界中心”所指的地区应有明确的地理边界。

按照这个标准,“亚太”和“东方”这两个提法都显然太过模糊不清。“欧洲”这个概念是指一块地理位置确定和所构成国家明确的大陆。这个地区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西临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东与亚洲大陆相连。欧洲现有45个国家和地区,约有7.39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5%。相反,“亚太”却是一个地理范围无法确定、构成国家不明确的概念。百度百科对“亚太”一词的解释是,“有关这一概念的国家与地区划界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理解”。“亚太”这个概念包括了一个海洋(太平洋)和四个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占了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大陆和世界71%的人口。当任何一个“中心”占到“全部”的三分之二以上时,这个所谓的“中心”与“全部”在性质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东方”更是一个地理范围和构成国家模糊不清的概念。冷战时期,“东方”是指奉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群体,冷战后则是指东方文化的国家。然而,东方文化国家具体包括哪些国家很难做出精确的界定。狭义的东方文化国家可以界定于东亚,即儒家文化圈,而广义的东方文化国家可以界定为整个亚洲,从中东到东亚的全部地区,包括了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和东北亚。

之所以会出现“世界中心从欧洲向亚太转移”或者“世界中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这样模糊的提法,很可能是由于提出者判断不出哪个具体的独立于北美之外

的地区能够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地区。这一现象反映出提出者对东亚地区的实力发展前景缺乏信心。

20世纪80年代,当东亚学者提出世界中心向亚太转移时,在东亚地区还看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在短期内可能具有进行全球战略竞争的能力。当时,虽然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日本不是一个具有综合国力的国家,没有进行全球战略竞争的能力,不可能对世界政治构成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地处欧洲的苏联仍保持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影响力。东亚学者一方面希望自己所在的地区成为世界中心,另一方面却无法在东亚地区找到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前景的国家,因此不得不使用了“亚太”这个外延非常广的概念,来支持自己的假想。使用“亚太”这个概念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将美国纳入其中,因为毕竟美国的世界级实力和影响力是无人质疑的。然而,在亚太地区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情况下,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作出世界中心从欧洲转向了亚太的判断,因为美国一直是亚太国家,其地理位置是个常量,而常量是无法解释变化的。

(三)当前世界中心转移主要取决于欧洲和东亚而非美国

美国既可以说是太平洋国家,也可以说是大西洋国家,其地理位置客观上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只要美国的实力保持在世界级的水平上,它就不可能是导致世界中心转移的主要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始终是世界中心的一部分。美国作为世界中心一部分的事实不仅在今天得以维持,而且非常可能将继续维持20年。如果今后20年美国能保持其世界主要战略竞争者的地位,美国就不应成为我们分析世界中心从欧洲向何处转移时要考虑的因素。控制了美国这个常量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真正决定世界中心转移的因素是欧洲与东亚实力的相对涨落。

受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前欧洲和美国都在一定程度地衰落。

但欧洲衰落和美国衰落的性质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对世界中心转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未来10年内,美国的衰落不会改变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就是说,美国的衰落只是程度上的,美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至少可以保持与东亚相当的世界影响力,因而它仍将是世界中心的组成部分。然而,欧洲的相对衰落则将使其世界影响力小于东亚,东亚从而将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组成部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整个欧洲的相对衰落是导致当前世界

中心转移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东亚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不存在具有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潜力的国家,而位于东亚的中国,则具有崛起为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超级大国的潜力。总之,当前这次世界中心的转移是由欧洲和东亚实力对比转换推动的。

提到“美国的衰落”,我们需要明确,美国不是绝对衰落而是相对衰落,即美国的绝对实力是上升的,但因为中国实力上升的速度超过美国,因此其与中国的实力差距在缩小。美国的衰落至少在未来20年内不会改变其超级大国地位。

而美国保持超级大国地位,并不意味着它能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就是说,不排除中国正在接近超级大国的标准。这种新的实力分配趋势,既保持了美国的世界级战略竞争地位,同时使得欧洲与东亚的实力消长成为影响世界中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四)东亚成为世界中心须依靠中国崛起

前文已经提到,东亚要成为世界中心,就需要从总体上超过欧洲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东亚未来超越欧洲主要须依靠中国的崛起。今后10年,由于日本国内难以进行政治改革,因此日本的实力地位呈现下降趋势。东亚其他国家的实力基数过小,即使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对于提升整个地区的实力地位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与之相比,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欧盟的46%。今后10年,欧洲经济年均增长率难以超过2%,而中国的经济增速将有望保持在7.5%。这意味着到10年后,中国一国的经济规模可达到欧盟27国总和的80%以上,再加上日本、韩国和其他东亚国家,东亚地区的整体经济规模必然超过欧洲。

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快速增长之所以未能使东亚超越欧洲,除了苏联的超级大国作用外,另一个原因是日本不是一个具有综合实力的国家。中国崛起是建立在综合实力的基础上,而日本是建立在单一的经济实力基础上。中国综合国力的特性使美国不得不把中国作为21世纪最主要的防范对象,这意味着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者从欧洲转移到了东亚。今后10年,中国将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具有全球战略影响力的超级大国,换言之,东亚地区将拥有一个真实的能够进行全球战略竞争的国家。中国的崛起将使东亚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力超过欧洲。

笔者在《环球时报》发表了《伦敦奥运暴露中国崛起困境》一文之后,该文在互联网上遭到了大量批评。许多批评者认为,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100位之后,并据此对笔者提出的中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观点提出质疑。事实上,中国民众对中国实力地位的认识与国际社会有较大差别。例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就曾说:“中国有时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在别国眼中有多强大,所以我觉得认知上的差异有时意味着,中国与别国不以同样的视角看待问题,而这可能需要磨合。”这种认识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学者准确判断中国在世界中心转移中的作用,因此多数学者仍然倾向于使用“亚太”一词而非“东亚”。中国崛起不仅将使东亚拥有了能影响世界的超级大国,而且将使东亚成为世界主要的战略竞争地区。如前所述,一个地区成为世界中心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该地区是世界主要大国争夺的中心地区。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也称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东亚地区正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的矛盾焦点和大国战略争夺的中心。美国战略转移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其在世界中心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

在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的情况下,为了应对崛起大国的挑战,美国自然要将其全球战略重心向世界中心地区收缩。美国将战略重心从中东向东亚转移,进一步印证了新的世界中心将是东亚而不是欧洲。

图:作者认为,东亚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全世界的核心如果东亚成为世界中心,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就不可避免地将防范中国作为首要任务,其全球战略必然是把中心地区的战略竞争作为首要考虑。如果不考虑海洋因素,美国与英国和日本都分别成为邻国,欧洲和东亚就都处于美国的“家门口”。正是基于这个考虑,美国才总是声称自己是东亚国家。从政治地理意义上讲,中美就成了都是位于东亚的世界级战略竞争者,它们的竞争将会在其所在地区展开。这种战略竞争会比在其他地区的战略竞争更加激烈。在东亚历史上,中原王朝与本地区另一个大国的战略竞争总是非常激烈的,汉朝与匈奴、宋朝和金国、明朝与满清的战略竞争都是如此。这意味着,今后10年,中美在东亚的战略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超越它们在其他地区的战略竞争。

(五)世界中心转移的战略竞争领域次序不同

历史上,世界中心的转移基本上是通过战争方式完成的,因此,战略竞争的领域主要集中于军事领域。苏联的解体为21世纪的世界中心转移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经济的策略,这个策略决定了21世纪的中美战略竞争始于经济领域而非军事领域,但这并不排除战略竞争从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的扩散。全球战略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方面和思想两方面。物质力量体现为经济力量和军事实力。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经济体,但军事实力与美国相比还相差甚远。虽然中国的国防开支位居世界第二,但实际军事能力暂时尚不及俄罗斯,因为军事力量与作战经验直接相关。此外,数学衡量的军事力量大并不必然意味着物理衡量的军事力量也强。所谓物理衡量是指一国军事力量有多大的摧毁和防御能力,而数学衡量则是指军事资产的货币价值。

观察中国综合国力的不同要素,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优先发展经济的崛起战略,决定了世界中心向东亚转移进程中的战略竞争首先体现在经济领域,而后会进入军事领域,进入思想领域会更晚一些。世界中心一定是对全世界的思想有巨大影响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国家不仅具有世界级的物质力量,还具有世界级的文化力量,特别是思想力量。正因如此,世界中心往往是边缘地区的国家所模仿的样板。美国作为世界中心的一部分,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目前,中国在思想方面对世界的影响力还远不能与美国相比,不过其影响开始显现。例如,外国学者已从只关注、研究中国已故者的思想,如老子、孔子、曾国藩、梁启超、毛泽东、邓小平等,转向关注中国现代人的战略思想。英国学者马克·莱昂纳德(MarlLeonard)于2008年出版了《中国在想什么?》(WhatDoesChinaThink?)一书,这是进入21世纪后第一本外国人关注中国当世人战略思想的著作。该书被译成17种文字。韩国学者文正仁(Chung-inMoon)于2010年出版了韩文的《中国崛起大战略———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深层对话》,也是同一类的著作。当一个国家当世人的思想开始被外部关注时,说明这个国家对世界开始具有了思想影响力。其原因在于,崛起大国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世人的思想,而非已故者的思想。

二、世界中心转移能否导致国际体系转变?

与世界中心转移相关的一个学术问题是国际体系的转变问题。面对21世纪正在发生的世界中心转移趋势,有些人据此认为国际体系开始变化了,甚至“有

人称之为500年来的第三次大转型”。要分析国际体系的类型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明确国际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进而分析这些要素与体系类型变化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究竟是任何一个要素变化就会引起体系类型的变化?还是需要其中的某几个要素同时变化才能引起体系类型变化?然后据此标准,观察当前国际体系的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这样才能判断当前国际体系是否发生了类型转变。

(一)国际体系的转变标准不明确

在涉及国际关系的著作和文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国际体系的名称,如五服体系、朝贡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冷战后体系,等等。巴里·布赞(BarryBuzan)和理查德·利特尔(Richard Little)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一书中回顾了戴维·辛格(DavidSinger)、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N.waltz)和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等学者对国际体系的不同理解,反映出学界对国际体系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分歧和争议。从2005年起,笔者开始研究古代华夏地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际体系的区别,此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缺乏划分国际体系类别的共同标准给学术研究造成的严重混乱。一般而言,国际体系由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三个要素所构成。

然而,这三要素中哪个或哪几个要素改变可以作为体系类型转变的标准,学界尚无定论。目前,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关于国际体系演变的文章其实都是在讨论国际格局的变化。例如,有人认为冷战和冷战后是两种国际体系。然而,事实上,从冷战时期到冷战后时期,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都是主权国家,国际规范仍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主权规范,只是国际格局由两极转变为单极。也就是说,在国际体系的三个构成要素中,只有国际格局这一个要素发生了改变。

然而,如果认为国际格局改变就意味着国际体系改变,那么两者就成了同义反复。我们不能将国际格局转变等同于国际体系转变的根本原因还不仅是语义原因,更主要的是逻辑原因。国际体系由行为体、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三要素构成。

如果其中任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视为国际体系的类型转变,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国际体系”这个概念了,只需分别说国际格局变化,国际行为体变化或者国际规范变化即可。如果我们提出体系转变的假设,就需要从三要素综合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国际体系是否发生了类型转变。

在古代,世界是被分隔成几个独立的国际体系的,因此,本文将非全球性的区域国际体系也作为分析的例子。下表是学界经常提及的国际体系及其行为体、格局和规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历史时期,国家行为体的性质并不完全一样。东亚的华夏地区,周朝王室与诸候国同时存在,如秦国、楚国、鲁国、齐国等;在欧洲,神圣罗马帝国与王国同时存在,如普鲁士王国、巴伐利亚王国、萨克森王国、符腾堡王国、巴登大公国、黑森大公国、安哈尔特公国、美因茨选帝侯、不莱梅自由市等;现在美国这种民族国家与沙特阿拉伯君主国和梵蒂冈教皇国同时存在。本表只是以主要的国家行为体为准。

“体系”这个概念是指构成要素互动所形成的一个系统,因此,我们需要以国际体系某一构成要素的变化是否会引发其他要素的变化为标准,来判断国际体系是否发生了类型转变。国际行为体的类型经历了“城邦国家→诸侯国→君主国→帝国→民族国家”这样的演化进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被认为是民族国家出现的起点,但这个变化仅局限于欧洲,并未扩展到全球范围。

伴随民族国家的出现,欧洲的国际体系出现了主权规范,即国家拥有独立的主权。

如果我们认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是一次欧洲国际体系的转变,那么在这次体系转化中,国际行为体类型和国际规范都发生了质变。然而,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之后,欧洲的行为体一直是民族国家,可是学界却普遍认为欧洲的国际体系发生过从维也纳体系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转变。

另一个现象是,中世纪的欧洲行为体曾从城邦国家转变为君主国,学界却不认为这时期的欧洲国际体系发生了类型转变。一种情况是行为体类型没有变化,而国际体系发生了转变;另一种情况是行为体类型发生了变化而国际体系并未转变。这似乎意味着,单纯的国际行为体类型变化与国际体系转变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国际格局有单极、两极和多极三种基本形态。如果我们观察历史就会发现,有时国际格局的形态变化与国际体系转变同时发生,但有时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而国际体系却没有发生转变。例如,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向雅尔塔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国际格局由多极转变为两极。但是在13世纪的华夏地区,国际格局由南宋对抗金国的两极格局转变为元朝大一统的单极格局,但国际体系却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历史也使人们怀疑,单纯的国际格局变化是否能直接带来国际体系的转变。

国际规范是学界最常用来判断国际体系是否发生类型变化的标准。然而,国际规范的变化是否一定会引起国际体系的转变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例如,兼并他国是否合法是一个古老的国际规范问题。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春秋体系与战国体系的国际规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春秋时期兼并缺乏合法性,而到了战国时期兼并具有了合法性。在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兼并都具有合法性,而学界却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和冷战后体系的规范都禁止兼并他国领土,在国际规范不变的情况下,却有学者认为冷战和冷战后是两个国际体系。这说明,单纯的国际规范变化也不足以作为判断国际体系转变的标准。

(二)国际体系转变需要至少两个要素变化

以行为体类型和国际规范同时发生变化作为判断体系转变的标准,我们可以发现有几次国际体系转变符合这一标准。从西周体系向春秋体系的转变,体系规范从分封转变为争霸,同时行为体由天子授权的诸侯国转变为自主授权的君主国。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罗马文明不再继续,欧洲建立了封建体制。后来,欧洲经历了从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实现了从封建体制向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转变。在这次国际体系的转变中,行为体从封建王国转变为民族国家,而国际规范则从教权至上的规范转变为国家主权的规范。在这两个国际体系的转变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国际格局的形态变化:西周末期与春秋初期没有发生格局变化,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前后欧洲都是多极格局。以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同时发生变化为标准,我们也能找到符合这一标准的国际体系转变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全球性国际体系转变,

即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向雅尔塔体系的转变。在这次体系转变的过程中,国际格局从多极格局转化为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国际规范从先占原则和兼并原则转变为领土主权不受侵犯的原则。在这次国际体系的变化中,民族国家作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并没有发生性质变化。

以行为体类型和国际格局同时发生变化为标准,我们也能找到与之相符的国际体系转变的实例。公元前221年,秦国在华夏地区吞并了其他六个君主国,国家统治者的称谓由“大王”改为“皇帝”,从而建立了该地区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这使得行为体从君主国变为帝国,国际格局从多极转变为单极。14世纪的穆斯林世界也有过一次类似的国际体系变化。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从8世纪中叶起开始衰落,分裂为众多的邦国,穆斯林世界成为多极格局。到14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国际行为体从邦国转变成为帝国(此后穆斯林世界又继续出现了两个帝国,即波斯的萨非帝国和印度的莫卧尔帝国),国际格局由多极转变为单极。上述两个国际体系的转变都没有伴随国际规范的变化。

这一节所枚举的例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毕竟没有穷尽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全部国际体系的转变,因此还不能证明只要构成国际体系三要素中的任意两个要素发生改变,国际体系就一定会发生类型转变。不过,仅仅根据上述有限的几个例子,我们已经可以得到三点启示。其一,国际体系三要素同时发生变化,国际体系类型必然转变。其二,国际体系三要素中有两个要素发生变化,国际体系转变的可能性很大。至少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支持这个判断。至于任意两个要素改变所能引起体系改变的概率,则需要穷尽国际体系转变的全部案例才能得出判断。其三,当只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我们则不宜将其称为国际体系的转变,因为这会造成把部分等同于整体,把构成要素等同于系统,把程度变化等同于性质变化的误判。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只改变了国际格局的形态,即由两极转变为单极,而行为体类型和国际规范都没有发生性质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多数学者将这一时期的国际政治变化称为“国际格局变化”,而只有很少部分学者将其称为“国际体系变化”。2006年就有学者讨论了为何冷战后只是格局变化而不是体系变化。

以两个构成要素的变化作为判断体系变化的标准,我们会对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两类国际体系的划分产生疑问。这两个体系的行为体类型、格局形态和体系规范都无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维也纳体系是一个欧洲

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全球体系。只是由于欧洲大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才使得欧洲的国际体系扩展为全球体系,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体系的地理范围、具体大国和大国数量,而不是体系的类型。从国际格局角度观察,这两个体系的格局形态相同,都是多极格局,只不过是进行了权力再分配,构成“极”的具体国家发生了改变。

一个更具争论性的体系转变是,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反法同盟体系和维也纳体系是否可以认为发生了体系转变。从表1中可以看到,这三个体系的行为体和国际格局都相同,而且国际规范也难说有性质变化。不过有学者认为,欧洲国家在1789-1814年经历的七次反法同盟的战争,这个时期是两极格局,并且认为国际规范从君主秘密外交原则转变为普遍和平正义原则。如果这种判断是合理的,我们可以认为从反法同盟体系到维也纳体系出现了体系转变。

(三)国际规范是否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

21世纪的这次国际中心转移能否使国际体系发生质变,其关键在于国际规范是否改变。显然,这次世界中心转移肯定会带来国际格局的形态变化。人们对于国际格局从美国霸权的单极格局向两极还是多极转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认为国际格局向多极转变的是看好欧盟、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的学者。他们认为,20年内这些组织或国家能具备和美国相类似的世界影响力。而认为国际格局向两极转变的学者,则认为在未来的10-15年内,除了中国之外,没有其他国家能缩小与美国的综合实力差距,而且中美两国还会同时拉大与其他大国的综合实力差距。笔者也持这一看法。然而,无论是向多极转变还是向两极转变,学者们在这次世界中心转移将改变国际格局形态这一点上没有分歧。

本世纪世界中心转移很难伴随着主要国际行为体的类型变化。冷战结束初期,一些学者曾猜想国际行为体的类型将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欧洲和中国的自由主义学派学者。他们批评中国抱着落后的主权观念不变,认为以欧盟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将取代主权国家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体。然而,以往20多年的历史并不支持这种猜想。虽然国际组织的数量从两万多个发展到了五万多个,特别是非政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是目前国际体系的最主要行为体仍是主权国家。

在主要国际行为体的类型不变的情况下,21世纪的世界中心转移能否带来体系的转变,关键取决于国际规范是否会发生性质变化。本世纪世界中心转移能否带来国际规范的质变,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观察的问题。我们已知,中国崛起是这次世界中心转移的核心动力,但是中国崛起能否带来世界范围的思想观念转变尚不得而知。现行国际规范是以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因此,西方国家难以成为改变现行国际规范的主导力量。目前,中国崛起主要体现在物质力量方面。物质力量的增长可以改变国际格局,改变权力分配结构,但是并不必然改变国际规范。中国对于国际政治思想层面的影响还较小。今后中国能否向世界提供建立新型国际规范的思想观念,现在还难以做出判断。

有一个微弱的迹象是,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以中国传统文化指导自己的大战略。中国政府2011年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将中华文化传统确立为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三要素之一。笔者也呼吁中国政府的对外战略要借鉴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可考虑以王道思想指导中国的崛起战略,同时以王道思想建设新型国际规范。国内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崛起要加强软实力的建设。当然,这些尚不足以说明中国崛起必然会带来国际规范的性质变化。

观察国际关系史我们会发现,在国际体系三要素中,国际格局的变化速度相对较快。在过去的500年里,国际格局的形态发生了许多次变化,国际规范的性质变化了3-4次,而国际行为体的性质只变化了一次。这一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国际体系的变化速度要比国际格局的变化速度慢。历史上,国际格局在百年之内发生两次形态变化是常见的现象,但国际体系在百年之内变化两次的似乎还没有。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体系只在1945年发生过一次转变,至今只不过67年。这意味着,距下一次国际体系转变的时间还较长。鉴于此,笔者以为,至少目前来讲,用“国际格局变化”来描述21世纪的世界中心转移,比用“国际体系变化”来描述更为接近迄今的客观世界。

三、中国如何应对世界中心转移?

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中心转移的核心动力,然而这个转移过程也给中国的崛起带来巨大的体系压力和不确定性。崛起困境的原理是,崛起国崛起速度越快,国际体系的反弹压力也越大。西方学界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已经从担心中国的物质力量增长向担心中华文明挑战西方文明主导地位的方向发展,许多

西方学者已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中国如何克服体系压力并实现最终的崛起,这既是一个策略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一)中国需要关注自身实力地位与政策的一致性

在21世纪世界中心转移的过程中,中国是个崛起国,而且现在已经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世界第二大国。中国目前坚持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这种做法符合“韬光养晦”政策的原则,但也使中国面临着不断上升的“中国责任论”压力。这一压力不仅来自发达国家———他们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经济责任,而且也来自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不仅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经济责任,而且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安全责任,希望中国能为它们提供安全保障。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国的地位和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做负责任大国的政策目标与“不当头”的原则形成矛盾;不干涉他国内政与主张国际正义形成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也有助于国际格局向有利于中国崛起的方向变化。

(二)中国需要关注战略关系在国际格局转变中的作用

国际格局由大国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两个构成要素决定。目前,大国实力对比是有利于中国崛起的,但是大国战略关系却对中国崛起不利。美国虽然处于物质实力增长缓慢的状况,但美国仍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盟友的国家(至少有50个以上的盟友)。相比之下,中国由于采取不结盟政策,因此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盟友。缺乏盟友已经成为中国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时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奥马巴政府执政后,采取了“巧实力”外交,即扩大统一战线的策略,这使美国的大国战略合作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在此情况下,如果中国能调整其不结盟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加战略合作者的数量,从而有助于国际格局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更快地转变。相反,如果中国的战略友好关系得不到有效改善,国际格局的转变就会相对缓慢。(三)中国需要关注建立新的国际规范

自由主义在当前国际体系中居绝对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促进新型国际规范形成的空间。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规范,这种建议得到了相当一些国家的支持。国际规范的质变需要以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为基础。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和民主,这是现行国际规范的最主要的思想基础。然而,这种思想并非没有超越的空间。在中

国“礼、仁、义”的传统思想基础上,中国可以提出以公平、文明和道义为原则的新型国际规范。当然,如果我们要向世界推广一种新型的价值观,首先需要在国内进行自我实践。一种本国不实践的社会规范是难以推向国际社会的。笔者以为,只有中国崛起带来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两方面的改变,才可能促成国际体系的转变。

世界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的问题,会随着中国崛起的加速而引起学界的更多关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体系理论的发展。中国学者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是有可能发展出新的体系理论的。

中国国际贸易的主要航线

中国国际贸易的主要航线 1.香港航线: 香港(HONGKONG)作为世界航线的中心点 葵涌集装箱码头:MTL/HIT/海陆码头 亚洲集装箱中心 船东:陆路中港拖车/吨车,码头驳船公司 2.澳门航线: 澳门(MACAO)位于珠江入海口处,由于水域太小,一直无直达航线,去澳门货物多经香港中转 船东:经由香港中转或者有珠海拱北海关陆路入澳门 3.日本航线 神户(KOBE)、大阪(OSAKA)、名古屋(NAGOYA )、横滨(YOKOHAMA)、门司(MOJI)、东京(TOKYO)、千叶(CHIBA)、四日市(YOKKAICHI)、川崎(KAWASAKI)、(SHINOMAK)、八幡(YAWATA) 船东:WANHAI/OOCL/YANGMING/CNC/T.S.LINE 4.菲律宾航线 马尼拉(MANILA)、宿务(CEBU) 船东:WANHAI/ZIM/YANGMING 5.新马泰航线 新加坡(SINGAPORE)、巴生港(PORT KELANG)、槟城(PENANG)、马六甲(MALACCA)、曼谷(BANGKOK) 船东:WANHAI/OOCL/HANJIN/SKH/KMTC/RCL/PIL 6.印度尼西亚航线 雅伽达(JAKARTA)、泗水、苏腊巴亚(SURABAYA)、三宝垄(SEMARANG) 船东:WANHAI/SKH/CNC/YANGMING 7.东马及汶莱线 汶莱(BURNEI)、马来西亚的拿笃(LABAB DATU)、米里(MIRI)、哥打基纳巴卢(KOTA KINABALU)、三打根(SANDAKAN)、泗务(SIBU)、斗湖(TAWAU)、纳闽(LABUAN)、古达(KUDAT)、古晋(KUCHING) 船东:SKH/PIL/UNIGLORY

2019智慧树知到国际关系分析章末满分答案

国际关系对个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个人影响国际关系的途径包括以下哪些? 学习国际关系的作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国际关系的研究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主要由()、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四个大流派构成。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国际关系学是()下属的二级学科。 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是()。 国际体系的社会属性是()。 在无政府社会体系内,也就是国际社会,()决定社会等级。 国际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以下哪些国际体系从格局上来说属于多极格局? 国际行为体应具备的条件有()。 非国家行为体包括()。 在20世纪之前,中国主要只出现过哪两种国家形态? 东西方的前现代国家具有哪些明显的共同特征? 现代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以下哪些属于国家利益的性质? 国家利益的内容较为广泛,可按利益性质将其分为哪几类? 民族认同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以下属于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有()。 以下属于民族主义消极作用的有()。 2016年1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已正式生效,中国成为IMF第()大股东。 一个国家的具体国际权力是由()三者共同决定的。 对于国家来说,()是指本国综合国力在一定时点的绝对量,绝对实力增长为发展,减少为衰弱。 在综合国力构成要素中,哪些实力要素属于硬实力?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于1990年提出来的。 以下何者是日本21世纪的大国战略? 根据大国崛起发展路径和原动力的不同,可以将世界大国划分为哪两类? 大国崛起的核心是实力全面赶超霸权国,因此大国崛起是建立在一些必要条件之上的,具体有哪些必要条件? 大国崛起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哪一策略不再适宜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环境? 二战后,美国通过建立什么国际性组织,从而实现美国领导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并建立起战后的霸权地位? 根据不同体系文化,可将安全分为哪几种类型? 学术界通常以哪些条件来判别恐怖主义行为?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进行战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奖励制度

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奖励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科研潜能,根据公司技术中心的工作实际,制定公司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 第二条基本原则 公司对于参与产品开发的各项目小组,依据承担科研任务的比重及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按股份制形式进行成果收益的分配。 第三条成果收益 成果收益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种形式: 1、技术中心将研究成果向本公司外的企业进行转让获得成果转让费。 2、研究成果在本企业使用获得生产效益。 第四条奖励对象 1、在公司主要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等方面投入科研经费的企业。 2、为研究过程提供软硬件支持的公司相关部门。 3、核心参与主要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开发工作,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在应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研究人员。 第五条成果收益的整体分配 1、研究成果收益分配主要体现科研经费投入主体、科研软硬件平台、科研人员三个方面。 2、当科研成果收益体现为成果转让费时,按如下规则进行收益分配: ①科研经费全部来自公司的,成果收益的20%归技术中心,20%归科研人员,60%

归企业所有; ②科研经费来自合作企业或者其他科研机构的,其在成果收益中占40%,公司技术中心在成果收益中占20%,科研人员占40%; ③研究经费来自国家纵向科研经费的,技术中心在成果收益中占40%,科研人员在成果收益中占60%。 3、当成果收益体现为合作企业的生产效益时,企业须将生产效益的8%作为本公司技术中心的成果收益,12%作为研发人员的成果收益。 第六条成果收益的人员分配 1、成果收益的人员分配主要依据研究人员承担科研任务情况,采用“事先认定、事后调整”的方式进行。承担任务比重及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 2、事先认定:在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依据研发人员的研究内容重要性、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等确定其收益比例。 3、事后调整:在研究工作完成后,按照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确定最终的收益比例。 第七条附则 1、成果收益的奖励制度是年薪制、绩效奖励制度并列的研究人员激励制度,研究人员的成果收益不影响其年薪和绩效奖励的发放。

大事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20世纪初~今)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年25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 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922年2年华盛顿会议。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9月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件。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12月,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8月,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 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1955年4月,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9年,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形成。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转化模式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现状及模式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点,选择或创新出适合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将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现状的基础上,拟归纳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实践经验和和转化模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Jin fulan Fang chuanlai (Jiangsu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2) Abstract: sci- 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sci-tech work. It can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o select suiting for local transformation mode. This article has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tech results and sums up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odels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有待提高。据报道,我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约占被转化成果的30%,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70%。现在,如何快速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现状的基础上,拟总结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经验和和转化模式。 1.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的基本情况 科技成果是有关人员通过研究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近几年来,江苏省每年下达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3万多项。其中,通过省科技厅下达的课题在2000项左右,当年科研课题完成率约70%。另一方面,全省在省科技厅登记和申请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每年有1000多项,例如,2003有1268项,2004年有1420项,两年合计2688项,这两年的具体情况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科技成果类别

中国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式

中国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式 -------对外经济合作的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各国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分配,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际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首先,2002-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年均增长速度为49.9%,2010年投资流量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同时到2010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435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6994亿美元;对外合作累计营业额73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760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543万人。在利用外资方面,累计利用外资11416.22亿美元。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基本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具体来看: 一、对我国近年来对外工程承包的分析 近三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额(亿美元)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都逐年递增,但是08-09年增长较明显,二者增长率分别为21%、37%。09-10年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分别下降为6.4%、18%。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是在20世纪50年代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大体从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到85年前的巩固充实,再到如今的发展扩大。 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特点: 1.业务领域广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领域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普通房建、交通运输、电力、普通房建和石油化工业等基础建设方面 2.市场范围广 目前我们国家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已经遍布全球将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一些未建交的

国际关系分析作业教学内容

国际关系分析部分章节思考题参考答案 (2006年秋季学期) 2思考题: 1、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无政府)为什么国际社会形不成中央政府?(没有军事暴力垄断权)国际道德与国内道德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家可以违反社会规定,私人不能) 2、什么是国家?(国家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制度。)一个有国家的世界与一个无国家的世界,何者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世界政府的情况下,人类可能在没有国家的状态下保持秩序。在没有世界政府的情况下,没有国家人类就会相互屠杀。) 3、民族国家与以往其它形态的国家有何不同?(主权成为国家基本构成要素,国家权力在民成为道义原则。其他形态的国家的构成要素只是土地、人口、政府,无需要主权,国家权力在统治者而非民众。)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有何不同?(同一客观内容不同主观评价。) 4、拥有自然土地所有权的人群为何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国家?(土地所有权是政府承认的,领土主权是他国承认的。建立国家需要他国承认,于是使政府失去了对这块土地所有权的承认权。因此政府不允许在土地所有者在其土地上建立国家。)无主权的非国家行为体有可能取代国家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行为体吗?(200年之内不可能。上千年的历史无法预测。) 4思考题: 1、民族认同是生物基础是什么?(人是群体性动物)民族认同的形成条件是什么?(青年少生活环境)民族统一与民族独立相互矛盾,但为何都有合法性?(合法性是指是否与人规定的规则相一致,联合国宪章给两者都有权利。) 2、中国为何有权反对台湾人在台湾独立?(台湾是中国领土)不惜一切待价维护台湾的领土主权的合理性是什么?(台湾有可能导致中国解体,武力遏制台独是以小损失防止大损失) 3、谁是国家利益的主体?(人民。如果国家利益是统治阶级或统治者的,统治者就会将所有个人利益说成是国家利益,而人民无权过问。)怎样识别对外政策是维护国家利益还是出卖国家利益?(决策过程是否具有合法性。 5思考题: 1综合国力是软国力与硬国力的积意味什么?(实力要素均衡度与实力正相关)实力要素难以转换性意味什么?实力发展不平衡意味什么?(国家实力地位的改变以及冲突的发生。) 2、(非综合国力国家不成为超级大国)相对实力与绝对实力何者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相对实力)相对实力变化源于什么?(实力增长速度的比)发展与崛起的区别是什么?(是绝对实力增长和相对实力增长的区别)相对实力和绝对实力何者变化经常?(绝对实力) 3、决定国际格局的变量是什么?(大国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目前一超多强格局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吗?(不是,过渡时间不能长于格局,一超多强之后可能是两极。)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提纲

世界历史年代大事表 世界历史上册(特别要注意世纪与年代的换算与记忆,) 世界古代史--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形成。最早的一支是来自非洲的“南方古猿”,正在形成的人前35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3500年,亚洲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3000年,古埃及国家统一 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2070年,中国夏朝建立 前2000年~前12世纪,希腊爱琴文明出现及发展(西方文明之源) 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前8世纪,雅典和斯巴达文明出现 前8世纪,罗马国家建立 前509年~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代 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 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 前5世纪早期三次希波战争 前5世纪后期,伯利克里改革(中国战国时期) 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前3世纪~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罗马胜利 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中国两汉时期,中国把当时的罗马叫做大秦) 1世纪,基督教诞生(耶稣上帝)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 476年,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迟了近千年) 世界古代史--中古时代(封建社会) 5世纪,大和民族统一日本 5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期兰教诞生 630年,穆罕默德攻战麦加城, 632年,阿拉伯国家统一(中国唐朝) 646年(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西欧实行封建采邑制,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9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确立 10世纪,西欧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3世纪,意大利马可·波罗到达中国元朝大都(北京) 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 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土耳其灭亡 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 14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人文主义精神广为流传 14世纪~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清朝开始)

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与奖励制度

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与奖励制度 一、目的 为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潜能,根据公司技术中心的工作实际,制定本公司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 二、基本原则 公司对于参与产品开发的各项目小组,依据承担科研任务的比重及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按股份制形式进行成果收益的分配。 三、成果收益 成果收益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种形式: 1、技术中心将研究成果向本公司外的企业进行转让获得成果转让费。 2、研究成果在本企业使用获得生产效益。 四、奖励对象 1、在公司主要产品的研究开发、工艺改进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等方面投入科研经费的企业。 2、为研究过程提供软硬件支持的公司相关部门。 3、核心参与主要产品的研究开发、工艺改进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开发工作,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在应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研究人员。 五、成果收益的整体分配

1、研究成果收益分配主要体现科研经费投入主体、科研软硬件 平台、科研人员三个方面。 2、当科研成果收益体现为成果转让费时,按如下规则进行收益分配: 科研经费全部来自公司的,成果收益的20%归技术中心,20%归科研人员,60%归企业所有; 科研经费来自合作企业或者其他科研机构的,其在成果收益中占40%,公司技术中心在成果收益中占20%,科研人员在成果收益中占40%; 研究经费来自国家纵向科研经费的,技术中心在成果收益中占40%,科研人员在成果收益中 占60%。 3、当成果收益体现为合作企业的生产效益时,企业须将生产效益的8%作为本公司技术中心的成果收益,12%作为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人员的成果收益。 六、成果收益的人员分配 1、成果收益的人员分配主要依据研究人员承担科研任务情况,采用“事先认定、事后调整”的方式进行。承担任务比重及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 2、事先认定:在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依据研发人员的研究内容重要性、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等确定其收益比例。 3、事后调整:在研究工作完成后,按照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确定最终的收益比例。 七、附则

国际贸易作业--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状况

问题: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你认为哪种理论更能解释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什么理论更能支持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 答: 1.分析国际贸易发展理论发展,我认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更能解释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 首先,介绍一下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再谈谈比较优势对中国对外贸易现实的解释。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我国唯一能和国外竞争的是我们的劳动力,我们拥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我们的劳动力较之其他发达国家便宜了很多。因此我国采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制定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而且我国的对外贸易现实: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部分的出口产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像纺织、服装、鞋之类的。我国出口企业的比较优势在于工业制成品,而在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逐年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我国国际贸易仍以廉价劳动力要素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格局,呈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弱的态势。出口品仍是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全球生产链条中还处在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所谓高新技术产业实质上仅仅从事一些外商企业的产品委托加工和装配,附加值少,技术含量低,以研究、开发和生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比较弱。这正好解释了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的现实。 2.我认为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更能支持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 规模经济理论内容: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效率提高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或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人口只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小国都有世界驰名的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如荷兰的菲利浦公司、瑞士的雀巢公司、芬兰的Nokia和瑞典的爱立信手机等,就连韩国、印度的制造业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也榜上有名。而我国对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业制造业企业却难以在世界500强中一显身手。中国要发展经济,就一定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切都要靠发展有强大实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的大企业、大集团。 目前我国多数国内走出去的企业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少,因而拓展市场的能力受到限制,生产成本高,相互分工缺乏、平均成本很高,这削弱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国际竞争能力下降,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首先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 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历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过程跟踪和比较研究。 过程跟踪,就是选取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了解 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影响其发展的所有要素。 比较研究,是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或者不同之处。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类:即 以案例研究为主的非数量分析方法 以统计分析为主的数量分析方法 以数学建模为主的形式理论。 科学研究并非就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一个环节——检验假设的方式。 定性分析一般使用案例来检验假设,定量分析则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假设。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 确定分析层次,即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体系、国家、个人 目的:探究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人们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 意义: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产生的结果,明确分析层次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及需要考察的证据和材料, 使思维更缜密,研究更有逻辑,结论更可靠。 体系分析层次:宏观 “自上而下”的研究世界的方法

假设:所有行为体都处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中; 体系的特征是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行为体之间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体系层次的分析要素:体系的结构特征: 体系中权威的组织形式、体系中行为体的性质、行为体互动的范围和层次 体系的实力关系: 单极、两极、多极 体系的经济模式: 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体系的行为规范: 如,对战争的限制 体系层次分析为什么美国会发动伊拉克战争? 单极格局:霸权国所受的制约相对较少,容易对体系面临的挑战作出反应; 国际规范:人道主义干预的必要性,专制政权和独裁领导人不符合国际道德; 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权威必须得到维护,联合国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必须得到执行。 国家分析层次:中观 聚焦于中层 与体系层次分析相同,认为国家是世界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强调民族国家及其内部过程也是世界体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 国家层次的分析要素:政府的类型:民主与集权 形势的类型:危机与非危机 政策的类型:政治、经济、军事等 政治文化:一个社会普遍的、长期的和基本的价值观及其实践 国家层次分析美国为什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美国必须保护它的安全,而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必须阻止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获取毁灭性武器; 美国必须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 伊拉克是专制独裁国家,将其改造为民主政权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个体分析层次:微观 分析国际政治的微观方法 个体层次的分析要素:人性: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因素 组织行为:被组织起来的人们的行为与他们单个时的行为大不一样,所以 “群体决策行为”如何影响决策? 特性行为:个体决策者的特性(个性、健康、经历、观念)如何影响决策?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研究的是公共之事、众人之事,关注的是“天下之公器”。

打造7大贸易平台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打造7大贸易平台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在现代商贸业发展上具有比较优势,有基础、有条件在中西部率先建成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昨日,市商务局局长郭启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成都未来5年发展蓝图,我市将全力打造7大贸易平台,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力争通过5年时间,使全市批发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300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达到20亿美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与2011年同比分别增长1倍、1.1倍、2.4倍、2.3倍和4倍,在中西部率先形成国际采购交易、综合保税、国际物流、国际会展、国际金融结算和国际财经资讯六大功能,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框架。 7大贸易平台之国际交易平台 5年内成都将诞生“千亿市场” 据悉,围绕“北改”工程,我市将以北部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为载体,加快建设现代商品市场集群,通过重点抓好成都国际商贸城、成都国际五金机电城等市场建设和国际推广,大力引进国际贸易机构和跨国公司在成都设立采购中心和贸易总部,5年内形成一个“千亿市场”、10个以上“百亿市场”。同时,将充分发挥中药材价格指数、五金机电指数等价格指数的价格发现功能,将成都打造成特色大宗商品的价格发现中心。 7大贸易平台之时尚购物消费平台 成都将现“双中心”城市商业新格局 在时尚购物消费平台的打造上,我市将加快春-盐商圈业态优化组合和提档升级的同时,着力抓好天府新区商业中心规划建设,加快形成“双中心”城市商业新格局。大力引进国际知名零售业投资商、营运商和国际知名商品品牌,打造西部高端购物中心。5年内形成一个“500亿商圈”、2-3个“百亿商圈”,培育4户以上年零售额超过100亿元的“百亿企业”。 7大贸易平台之电子商务平台 5年内成都移动电子商务交易破千亿 电子商务作为近年来我市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未来5年将获得更大突破。郭启舟表示,我市将依托中国银联全国手机支付服务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移动电子政务大厅,5年内以我市为结算中心的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突破1亿户,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全国形成领先优势。同时,在现代商品市场同步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形成一批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结合、内外贸易一体国际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7大贸易平台之国际口岸平台 高新综合保税区将成西部进口商品分拨集散中心 充分发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口岸服务功能,建设中西部领先的综合贸易平台,确保综保区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额70%以上。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保税功能,积极打造西部进口商品分拨集散中心,5年内综保区实现进口商品交易规模超50亿美元以上,占全市进出口的5%以上。 7大贸易平台之出口基地平台 近半全球服务外包50强企业将聚首蓉城 围绕我市电子信息、机械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农产品、鞋类、家具7大主导产业,5年内建成国家级出口基地3个,省级出口基地10个,省级企业出口基地20个,实现出口110亿美元以上,占全市进出口的11%以上。充分发挥成都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聚集效应,5年内聚集20家全球服务外包前50强企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外包名城。7大贸易平台之国际结算中心平台 支持跨国公司全球票据结算处理业务落户成都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原始时代 距今约3500~3000万年——原上猿出现距今约1400~700万年——出现距今约300、400万年——人类的诞生 距今约200、300~1万年—— 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 距今约100万年前——火的使用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 约公元前3~前1万年——原始宗教出现 约18万年前——人类文明进入晚期 约公元前1.2万~前4000年——开始 约公元前8000~前2000年——开始,的兴盛 约公元前8000~前4000年—— 古典文明 约公元前4000~前3100年——进入,文字的出现 约公元前3100年——统一埃及 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埃及进入 公元前2686年——的出现 公元前2686~前2181年——埃及进入 约公元前2700年前后——的出现 公元前2040~前1786年——埃及进入 公元前1786—前1567年——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入侵 约公元前4300~前3500年——两河流域铜石并用时代,出现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文明时期,形成早期的和宗教中心约公元前3100~前2800年——苏美尔文明进入捷姆迭特·那色时期,公元前2800~前2371年——苏美尔文明早王朝时期,改革 公元前2371年——建立, 公元前2191年——库提人入侵灭亡 公元前2113年——的建立 公元前2006年——的入侵 公元前1894年——的统一 公元前1792~前1750年——强盛时期,颁布 公元前1595年——入侵 约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建立帝国 公元前626~前539年——时期,的建造,的诞生 公元前1020年——犹太人称王 约公元前4000~前2000年——的兴盛和衰落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 定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教技[2018]7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18.05.18 【实施日期】2018.05.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 (教技〔201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完善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我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8年5月18日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有序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教育“奋进之笔”攻坚行动计划任务,推进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加强与地方、行业协同创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完善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发展目标 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体系健全、机制创新、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结合实际开展体制机制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各具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三、认定条件 (一)基本条件:科技创新基础好、成果转化需求强烈、高校成果转化工作特色鲜明、转化协同成效显著的地方和高校,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及重点产业发展贡献突出。 (二)以地方为基本依托单位的基地,要求: 1.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国际关系分析

第十二讲国际组织与国际规范 一、国际组织起源 1、建立国际组织的思想在实践前300年。14世纪法国杜布瓦主张建议基督教联盟,15 世纪波西米亚王提出建立基督教联邦,16世纪法国提出建立联邦并设总理事会,17 世纪法国克律塞提出建立全世界联盟大会。 2、从会议走向组织。1648年维也纳会议首次以大规模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奠定了 几项国际会议或组织的最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按字母排序)、文件和决议对非参 加国没有法律作用(有约束力)。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有欧洲国家参加,《最后议 定书》法、西班牙、那不勒斯、葡萄牙恢复旧王朝(干涉内政),战胜国重新划分 拿破伦战争后的势力范围。此后开了许多会议,形成连续、稳定、协商制度。从定 期走向国际组织。 3、国际组织的成立是先民间后政府,先行政后政治。1863国际红十字会、1853年气 象学国际会议,1878年成立国际气象联盟。1865成立国际电报联盟。1874成立国 际邮政联盟。1899海牙法院。1919国联。20世纪是国际组织大量增加。 4、国际组织现状。多种多样(北约、欧盟、联合国、上海五国、东亚10+3、WTO), 98年有48305个,政府间6250,非政府42100。参加最少是东帝汶,最多法国6567,我国2205,其中政府间263。 二、国际组织的成立与持续的原理 1、国际组织的成立靠提供公共物品(有利):(共享的利益,不因增加成员而影响他人 消费,北约) 2、国际组织的功能:协调意见、促进共同利益、教育和确立共同利益 3、维持国际组织生存的条件(无害):A、国际组织成立时的公共利益消失的情况下, 该组织成立后发展的功能无法替代,B、或是解散该组织会给成员国带来损失或是 无新的利益(只要保持该组织无害,该组织即可生存,冷战后的北约)。 4、国际组织终止(有利/减少损失):国际组织提供的共物品不能免费搭车,否则就会 出现公地悲剧。(减少损失:东非共同体、有利:华沙) 5、执行国际规则的动因;一是大家都在不严重损害利益下执行,二小国担心制裁而执 行,三是大国根据利益得失大小决定是否不执行。 三、国际机制(ARF)、国际法、国际规范 1、国际机制是原则(平等)、规范(南海行为准则)、规则(不得宣布战俘私人信息)、 决策程序(先讨论问题性质,然后讨论问题结论)。国际机制并不一定是法律,有 些规则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MTCR) 2、国际规范与规则是变化的(冷战后的主权与人权之争) (1)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天赋人权、人赋人权、人权与经济发展关系、人权与民族文化、人权的内容-安全、无饥馑(生存)、无恐惧、信仰自由(社会)(2)主权的相对性(对内最高受国际规范约束――种族隔离;对外独立受国际条约约束――出口毒品) (3)人道主义干预(人道主义标准没有,因此大国说了算,印尼的反华暴乱) 3、国际规范演变的原理:少数国家提出,大国接受,普遍化(NPT)。规范的演变是

世界历史时间轴

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时间及事件对照表 说明:有下划线:中国史及著名人物无下划线:世界史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600年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 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 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 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北印度16个小国,统一为“摩揭陀”天国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犹大遗民重回耶路撒冷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攻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直至全部阵亡。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第三期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第三期 ——LEED绿色建筑金级认证项目分析 设计团队: 作为北京第一高楼,国贸三期凝聚了业主方、设计方、施工组织者的心血和智慧,为保障建筑品质,国贸中心精心选择合作团队。方案设计是美国的SOM,还有香港王董WITL国际,结构顾问是奥亚纳OAP。 项目简介: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第三期(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Tower 3)简称国贸三期,是现在北京的最高建筑。其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2007年建成,高330米,80层,由国贸中心和郭氏兄弟集团联合投资建设。其与国贸一期、国贸二期一起构成11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是今日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 节能环保舒适的空调系统: 国贸三期的空调系统通过先进技术组合,实现环保、节能与舒适的效果。比如,采用VAV变频空调系统营造全天候适宜的办公环境,紫外线杀菌和高效过滤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供应,九台独立冷冻机和冰蓄冷系统保障24小时冷冻水运行、提供机房全天候的制冷需求。空调系统采用了冰蓄冷技术,即在用电低谷时启动制冰,用电高峰时停机,仅依靠储备的冰块供冷,实现了电力的移峰填谷和能源费用支出。 除了电制冷外,国贸三期还有能量互备方案,选择了远大空调的吸收式蒸汽机。如果供电让空调系统受到影响,可通过蒸汽能源的输入形成互补。空调设备及系统末端设有消音装置,为客人提供安静的办公环境。在冬季,为了保护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国贸三期在空调系统加了一个暖气片的采暖系统,可大大提高人的舒适度。为提升楼宇品质,国贸三期配备了24小时电子设备专用空调。 评分: 新建筑物LEED-NC(V2)满分69分 金级得分必须在39-51分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第三期得分48分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作者:————————————————————————————————日期: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新闻学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唐晓芬 【摘要】本文从国际关系研究的理性主义框架、建构主义框架和情感研究框架出发,梳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与情感相关的几条学术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敌意”态度研究、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情感、大众情感动力与国际关系政策制定,认为:即使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近兴起的情感研究框架则从大众情感的研究立场出发,关注大众情感动力,聚焦大众情绪过程、情绪转化等议题,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国际关系情感研究理性主义建构主义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任何领导人都不能忽视强烈情绪发挥的重要作用。郝拓德(Todd Hall)和安德鲁·罗斯(Andrew A. G.Ross)认为研究“情感”有助于解读现有分析框架回避的“社会过程”问题。在现有的两种主流的分析框架中,“理性主义”框架致力于寻找因果解释,“建构主义”强调“身份、意识形态与文化模式研究”。①情感研究框架作为新兴的国际关系研究框架,强调从大众情感的研究立场出发,关注大众情感动力,聚焦大众情绪过程、情绪转化等议题。 本文梳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与情感相关的几条学术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敌意”态度研究、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情感、大众情感动力与国际关系政策制定,认为:即使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近兴起的情感研究框架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认定暂行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有序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教育“奋进之笔”攻坚行动计划任务,推进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加强与地方、行业协同创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完善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发展目标 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体系健全、机制创新、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结合实际开展体制机制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各具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三、认定条件 (一)基本条件:科技创新基础好、成果转化需求强烈、高校成果转化工作特色鲜明、转化协同成效显著的地方和高校,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及重点产业发展贡献突出。

(二)以地方为基本依托单位的基地,要求: 1.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2.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队伍,与高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3.有效集聚地方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形成推进本区域高校成果转化的合力,承载高校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4.在与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方面有政策、有机制、有探索,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以高校为基本依托单位的基地,要求: 1.高校高度重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落实; 2.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完备,操作性好; 3.已拥有一批能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各类平台,并已取得显著的成效; 4.与地方、行业有深入的协同创新并取得积极效果,有典型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案例。 四、认定程序 (一)提出申请。根据《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工作指导标准》(详见附件1),结合自身实际编制《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申请书》(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