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案一地球和地图

学案一地球和地图

学案一地球和地图
学案一地球和地图

【课题】八下复习学案一地球和地图

【课型】复习课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且能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复习目标】

1、通过对中外史料的学习,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程,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重点)

3、能准确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逐渐形成空

间想象能力;用语言描述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掌握用事实分析说明地球的自转、公转分别产生的地理现象。(重、难点)

4、灵活运用地球仪说明经纬线、经纬度与经纬网的判读,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点

的位置;记住并理解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重、难点)

5、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和判断坡度陡缓;知道常见的五

种基本地形,并能说出其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的差异。(重、难点)

6、了解地图的种类,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并掌握阅读地图

的步骤;通过案例,学会如何使用电子地图,并列举电子地图的应用。(重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示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人类探索地球形状不同时期的四幅

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前人曾得出的结论:

图1 图2

图3 图4

观察与思考——地球的形状

观察图1 ,对于地球形状的认

识,我国古代的观点

是。

观察图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

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

得出地球的形状是。

观察图3,麦哲伦船队首次环

航地球,环球航海实证了地球

的形状是。

观察图4,通过近代人类拍摄

的地球卫星照片,人类确证地

球的形状是。

通过一系

列的观察

与思考活

动,培养

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

读图能

力,同时

导入复习

课。

承转过渡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就是一个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的大小是怎样的呢?

自主学

合作探究

点拨归纳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再通过以下形象

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

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

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

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

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在一幅没有标注经纬度的经纬线图上,如下图,

你是怎么判断东经或西经?北纬或南纬的?

认识与学习——地球的大小

学生借助教师编写的口诀来理

解识记:

地球是个大球体,

“赤径”长(六三)七八,极

径短二一,

平均半径是(六三)七一,坐

地(赤道)日行八万里(4万

千米),表面(积)就有好几亿

(平方千米),七分海洋,三分

陆地,陆海总共五点一

观察与思考—经纬线与经纬度

1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

所有纬线的长度;纬线指

示方向。

纬度:赤道的纬度是度;南

北两极的纬度是度;从赤

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北

半球是北纬,用表示;南半

球是南纬,用表示。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为低纬

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2经线:所有的经线都是;

所有经线的长度;经线指

示方向。

经度: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叫

做;从本初子午线向

东西各分度;以东的

为东经,用表示;以西的

为西经,用表示;从本初子

午线向东西,经度数值逐

渐。

总结规律:

一:找到0o经线或纬线,0o经

向左为东经,向右为西经;0o

纬线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

二:如果没有0o经线或纬线,

度数从左到右增大即为东经,

反之为西经;度数自下而上增

大即为北纬,反之为南纬。

运用事例

比较和口

诀的方

法,帮助

学生理解

与识记地

球的大

小。

通过对比

观察,培

养学生用

对比法来

学习经纬

线与经纬

度的地理

知识。

通过读图

分析,培

养学生分

析、归纳

地理问题

和从图中

提取知识

的能力,

掌握地理

学习的科

学方法。

学生对所

学知识进

行梳理与

归纳的学

法,培养

了其地理

思维能力

点拨归纳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点拨归纳判断某点所在的半球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吗?

先看该点所在的经纬度,再据半球的划分判断即

可:如果某点是北纬,那么该点在北半球,如果

某点是南纬,则该点在南半球;如果某点是西经

且度数小于20度的在东半球,如果某点是东经

且度数小于160度的在东半球,否则均在西半球。

判断东西半球如右略图所示。

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五带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三:如果有180o经线,该线以

左的经线为西经,以右的经线

为东经。

学生思考、交流、展示:

认识与学习——地球运动

自转公转

方向

旋转

一周

所需

要的

时间

旋转

中心

转动

特点

产生

的地

理现

范围

太阳

照射

情况

气候

特征

热带

南北

温带

南北

寒带

据左图“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

动规律”,试着画出简图

利用教师

设计的问

题,培养

学生思考

问题、综

合分析的

能力。

培养学生

读图分析

问题的能

力,即学

生从图中

提取知识

的能力。

通过列

表,形成

鲜明的对

比,使重

点知识条

理、清晰,

学生容易

识记掌握

培养学生

分析和归

纳地理问

题的能

力,从而

突破难点

掌握重点

承转过渡 有关地球的知识复习,同学们要重点掌握以上要点;现在试着猜一猜“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的谜底。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点 拨 归 纳

地图有什么重要性?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你能在这幅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还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 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四种方法: 1一般地图: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就根据默认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相反的方向为南,面向北方左面为西右面为东。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即可得出所求方向。 3有经纬网的地图:先确定经纬网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从而确定四个方向。(特别提醒:在

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就只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4南北半球的俯视图:南-顺时针,北-逆时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地图三要素: (1)____的概念,公式:_____,表达方式(3种):__________。 (2)______通常是指:指向标指示_____方;经纬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沿纬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在前方的是东方);经线指示_____方向(沿

经线,离北极越近的是北方)(3)图例:地图上的符号用以区分不同的地理事物;注记:文字说明、地理名称与数字。 练习巩固:下图中,按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西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B.西南 东北 西北 西北 C.东南 正西 西南 东北 D.东北 西北 西北 西南

以图为核

心,先落实基础知识,然后从图上总结地理事物规律。

启发点拨提升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承转过渡 同学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地形图的里面隐藏着许多需要我们知道的奥秘与智慧。

探究1: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状况—海拔和相对高度 学生读图并思考回答:

图中甲乙两地垂直距离各是多少?什么是海拔与相对高度?甲、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探究2:等高线地形图

乙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

追问与探索

1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线

地形图?图中的等高距是多

少?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

相等吗?

2图中注记表示的是什么(是海

拔还是相对高度)?等高线疏密

与坡度陡缓的关系是怎样的?

3等高线有的地方凸,有的地方

凹,其变化规律如何判断?

通过观察

思考,引

导学生对

地理概念

科学而正

确地理解

展示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先让学生判断,再讲解归纳

中高为峰凸低为脊凸高为谷对凸为鞍重叠为崖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示意图如参照上图)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

针对学生的薄弱点适度点拨,使课堂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承转过渡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形成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学好地理的基础,也是使用现代生活的一种需要。(自主学习—传统地图与电子地图)

1、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问题。

(1)A 、B 、C 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点。 (2)A 点的纬度是________,一天中,A 、B 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点。

(3)当太阳直射A 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季。 2、去年“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 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

(1)甲地位于____(南、北)半球,____(东、西)半球。

(2)王先生住宿的城镇(如图),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

(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

3、下图是“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形类型的名称:

A __________,B__________。

(2)图中D处为山洪形成的堰塞湖,

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

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__________。

(3)甲村要向乙村迁移,其迁移方

向是__________,乙村与丙村的相对

高度是_________米。

(4)地震塌方导致H处公路受阻,

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

E、F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

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__千米。

4、填图例题

(1)A的经纬度是()B的经纬度是()

C的经纬度是()D的经纬度是()

其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点,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点。

(3)D在C的()方向;

A在B的()方向;

B在E的()方向。

(4)同一条经线上只有_________方向,

同一条纬线上只有________方向。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

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月日前后。

(3)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4)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教学反思】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学过程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师主要起创设情境和组织、引导、点拨作用。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同时更要让学生能够学会--掌握学科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具备后续学习的能力。本节课能充分地体现新“课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复习过程中,即讲即练即反馈,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形图的判读比较抽象难懂,教师高度概括的“20字”归纳方法,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本课的不足之处:学生基础掌握不好;用一课时复习完让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透彻,习题处理的有些仓促;由于害怕课堂组织教学不能收放自如,对于部分学生的质疑不敢放开讨论,学生讨论学习的自由度不够宽松等。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