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罗素的三种激情Three Passions的翻译问题

罗素的三种激情Three Passions的翻译问题

罗素的三种激情Three Passions的翻译问题
罗素的三种激情Three Passions的翻译问题

析罗素自传序言汉译罗素自传序言汉译中的中的中的问题问题

李靖民李靖民

[摘 要] 伯特兰·罗素自传的序言What I Have Lived For 文采横溢、意味深长,深受读者的喜爱。这篇序言在国内已有多种版本的汉语译文,有的被刊登在各种杂志上,有的被附上英语原文上传至网络,广为流传。而这些译文虽然各有所长,却大多存在一些翻译上的问题,要么对原文理解得不够准确,要么在译文的表达上有失妥当,要么忽略了历史背景,值得商榷。

[关键词关键词] ]

] 罗素自传;序言;翻译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特兰·罗素的散文不仅文笔酣畅、优美动人,而且逻辑缜密、言简意赅,正如王佐良先生(1998: 202)在其《英国散文的流变》中所说:“他力求想得清楚,说得准确。”罗素自传的序言What I Have Lived For 堪称其散文的经典之作,短短三百余字,即高度概括了作者对主宰其一生的三种激情的执着和对人生的热爱,文采横溢、意味深长,深受读者的喜爱。然而,目前国内一些杂志上刊登的罗素自传序言汉语译文,以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附有英语原文的汉语译文则大多存在一些翻译上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普通读者对原文作者表达意图的误解,还会对希望通过英汉对比来提高翻译能力的读者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序言的英语全文及汉语参考译文附文后。)

一、Unbearable Pity

Unbearable pity 出现在第一段第一句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在这句话里,罗素提到了主宰其一生的三种激情,而当他提到第三种激情时,特意在中心词之前加了一个修饰语,即unbearable + pity 。从各种版本的汉语译文里的不同译法来看,这里的unbearable + pity 会给译者的理解和翻译造成一定的问题。仅以下面两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译文为例:

译文1:无法容忍的同情①

译文2:难以抑制的同情②

译文1没有考虑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直接采用了英汉词典里给出的unbearable的参考释义“无法容忍的”(也有译“不堪忍受的”、“难以忍受的”、“难以承受的”等)来与“同情”搭配。而“无法容忍的同情”之类的说法不合逻辑,恐怕连译者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译法是不可取的。

译文2或许考虑到直接采用英汉词典里给出的那些参考释义来与“同情”搭配不合逻辑,索性就用“难以抑制的”(也有译“不可遏制的”、“无比的”、“深切的”等)来代之。如果仅从搭配来看,“难以抑制的同情”之类的说法似乎讲得通了,但这样的译法没有道理,虽然没有直接照搬英汉词典里给出的参考释义,却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原文作者在此采用这个词的表达意图,只求汉语译文局部通顺。这样的译法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原文作者在这里用unbearable 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从以上两种译文反映出的翻译问题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点应该注意:第一,对于从事英汉翻译的译者而言,适当参考英汉词典里给出的汉语参考释义,这无可厚非。但是,英汉词典里每个词条下给出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汉语参考释义只是概括性的、启发性的,译者要想仅靠照搬这几个汉语参考释义来解决所有的翻译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第二,人们常说“词本无义,义随文生”,词语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来确定。因此,要搞清楚unbearable在这里的具体含义,译者就不能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这个词或这个词所存在的句子本身,而应当在理解其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适当延伸思维跨度,向大处去寻求答案。

罗素自传的序言共有五段。第一段提出了作者执着一生的三种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的同情,第二、三、四段分别对这三种激情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五段表达了作者对这三种激情的执着、对人生的热爱。那么,译者就应当把第一段里的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与第四段(即作者针对第三种激情“对人类痛苦的同情”进行具体阐述的一段)联系起来分析。这样即可看出,第一段里的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与第四段里的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以及I long to alleviate the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遥相呼应,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虽然罗素同情人类的痛苦,了解人类的痛苦,渴望减轻这痛苦,却无能为力(例如,他积极参加反

战活动,却遭到殴打且被判刑入狱;他组织反核游行,却被监禁(见Russell 240-243;575-588)),因而这种无奈的境地令他也感到很痛苦。由此可见,罗素之所以要在“pity(同情)”之前加一个“unbearable(令人痛苦不堪的)”,就是想借此来体现其无奈的痛苦境地。

二、Evil

Evil出现在第四段最后一句I long to alleviate the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各种版本的汉语译文里对这个词有各种不同的译法。下面是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译文:

译文1:我渴望能减少罪恶,可是我做不到,于是,我感到痛苦。③

译文2:我渴望消除一切邪恶,但我办不到,因为我自己也处于苦难之中。④

译文3: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我完全失败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⑤

在这三种译文里,evil这个词被分别译作“罪恶”、“邪恶”和“痛苦”。其他翻译问题权且不计,仅就evil而言,译文3将其译作“痛苦”是可取的。理由有二:首先,evil这个词所处的第四段是作者针对其第三种激情,即“对人类痛苦的同情”的具体阐述,整个一段都是围绕着“痛苦”这个主题展开的。而译文1和译文2分别将“evil”译成了“罪恶”和“邪恶”,脱离了第四段的主题,难以看出它们这里所谓的“罪恶”和“邪恶”指的是什么。第二,英语使用者倾向于文字表现形式多样化,常会在同一语篇里采用一些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或近似的概念(使用同一词语以取得特殊表达效果者除外),如这里的罗素自传序言,第一段里的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与第四段里的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和I long to alleviate the evil,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遥相呼应,密切相关,作者在这三个句子里表达“痛苦”这一概念时,采用了四个不同的词“suffering”、“pain”、“evil”和“suffer”。又如《简爱》第十章里的一个情况类似的译例:

“Are there any letters for J. E.?” I asked.

She peered at me over her spectacles, and then she opened a drawer and fumbled among its contents for a long time, so long that my hopes began to falter. At last, having held a document before her glasses for nearly five minutes, she presented it

across the counter, accompanying the act by another inquisitive and mistrustful glance.

“有简·爱的信吗?”我问道。

她透过眼镜框的上沿儿对我打量了一番,方才拉开抽屉,在里面放着的一堆信件里翻找了好一阵子。见她翻了那么久,我不抱多大希望了,可她最后终于拿起了一封信,凑到眼镜跟前端详了将近五分钟,才隔着柜台把它递过来,同时再一次投来那种充满猜疑的、不信任的目光。

这个译例的场景是邮电所,主人公简·爱在向邮电所的管理员(一位老妇人)询问是否有她的信。原文作者在文中提到“信”时,采用了三个不同的词letter、contents和document,其中contents里的屈折词缀“s”用来表示“数量多”。试想,如果我们把这里的letter、contents和document分别译成“信”、“东西”和“文件”,汉语译文的读者会对它们作何理解?

三、In a Wayward Course

In a wayward course出现在第一段最后一句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deep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各种版本的汉语译文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对句中in a wayward course里的wayward理解。虽然英语里对wayward这个词是否贬义并没有明确的限定(如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里的定义是:insistent upon having one's own way contrary to other's advice, wishes, or orders;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里的定义是:stubborn or disobedient),而英汉词典里给出的汉语参考释义则多为贬义(如“任性的”、“刚愎自用的”,“难以捉摸的”,“反复无常的”,等)。可能是由于受到这种影响,各种版本的汉语译文,尽管并没有照搬英汉词典里给出的汉语参考释义,却几乎都将in a wayward course译成了贬义,如“肆意”、“任意”、“动荡不定”、“东抛西掷”等。

罗素在自传序言里将其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的同情这三种激情喻作巨风,表达了他对这三种激情的执着和对人生的热爱。虽然,如上文谈到,罗素同情人类的痛苦,了解人类的痛苦,渴望减轻这痛苦,却无能为力,这种无奈的境地令他也感到很痛苦,但他对普通民众遭受的痛苦所产生的共鸣而引发的激情,是他毕生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的。因此,作者在这里使用的in a

wayward course绝非贬义,而是富含寓意,体现出其“狂狷不羁”的品格和气势高昂的激情。

四、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出现在第二段第二句破折号后面的插入语部分– 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罗素在这个部分描述了人们身处可怕的孤独之中时的那种感受,意欲进一步说明他为什么渴求爱情。从各种版本的汉语译文可以看出,这个部分会给译者的理解和翻译造成一定的问题。例如:译文1: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⑥

译文2: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望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独。⑦

译文3: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⑧

译文1和译文2均把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看成了名词短语,将其当作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的主语,分别译成“一颗震颤的心……”和“一个颤抖的灵魂……”,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要在这里表达“一颗”或“一个”的意思,英语原文里所用的就不应该是数词one,而应是冠词a。在英语里,one 用作数词时着重的是数量,表示在数量上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多个;而不定冠词a着重的是类别,表示其后的名词是某类人或某类事物。因此,这里的one不可能是数词,而是代词,泛指包括作者在内的“任何一个人”,用作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的主语。那么,这里的shivering consciousness就是一个分词短语,其逻辑主语应为句子的主语(此处的句子即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其主语即one)。

译文3虽然能够看出one在这里指“人”,却同样误把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当成了一个名词短语,译作“人的战栗意识”,从而形成了“人的战栗意识……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这样的句子,不仅对原文的理解有误,而且文理不通。

我们认为,既然这里的one是代词,泛指“任何一个人”,它既是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的主语,又是分词短语shivering consciousness的逻辑主语,那么– 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应当理解为:—— 那种可怕的孤独,一个人身处其中,探过尘世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的深渊,不免心惊胆战。当然,在具体翻译时,还需要根据汉语使用者的表达习惯对译文做适当处理(见文后参考译文)。

五、Union

Union出现在第二段第三句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各种版本的汉语译文,可能是受到英汉词典里给出的汉语参考释义的影响,几乎一律将这里的union简单地译成了“结合”,与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不尽相符。虽然union是一个多义词,而其与这里的序言有可能相关的意思却只有两个:一是marriage;marrying or being married,二是a state of harmony or agreement。罗素对于婚姻、爱情方面的问题有专门的著述,如《性爱与婚姻》、《婚姻革命》等,从其婚姻、爱情观来看,这里的union并非简单地指marriage;marrying or being married(婚姻的“结合”),而是强调a state of harmony or agreement(“和谐”,在这里可引申为“两情相悦”)。

六、In a Mystic Miniature

In a mystic miniature也出现在第二段第三句。平行结构是人们在创作中经常采用的修辞手段,常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渲染作品的艺术效果。在序言这篇隽永优美的散文里,罗素在多处采用了平行结构。例如,序言第二段里一连出现了三个“I have sought love (it)…”,而且除了句子的主体之外,都还外加了一个插入语。而第三个插入语in a mystic miniature与前两个略有不同,不是用破折号而是用两个逗号与主体隔开的。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各种版本的汉语译文里大多都没有把in a mystic miniature当作插入语来处理,如“我寻求爱情,最后是

神秘缩影”⑨,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神秘缩影

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了圣者和诗人“我追求爱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

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

曾经想象过的天堂”⑩,“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缩影,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人生境界”?等,这样的译法不仅难以体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缩影

现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还破坏了平行结构的基本框架而失去了音韵之美。

英语原文英语原文::

What I Have Lived For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deep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 – 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 – at last – 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hated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e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我为何而活我为何而活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之令人痛苦不堪的同情,这三种激情虽然质朴,却无比强烈,一直主宰着我的人生。这些激情宛若巨风,吹着我四处漂泊,狂狷不羁,越过芒芒苦海,直抵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令人心醉神迷 —— 那种心醉神迷的感觉是如此强烈,我时常会为了几个小时的愉悦而宁愿舍弃人生所有其他东西。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消除孤独 —— 身处那种可怕的孤独之中,探过尘世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的深渊,不免心惊胆战。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爱在两情相悦时,我看到了圣贤、诗人们想象中预见的天堂美景 —— 那是一种神奇的缩影。这正是我所寻求的,尽管它对于人生而言似乎太过美好,但我已经找到了 —— 终于找到了。

我以同样的激情追求知识,渴望了解人类的心灵,渴望知道繁星为何闪烁,竭力去理解毕达哥拉斯哲学思想的威力,它使数字得以主宰万物轮回。我已经获得了些许知识,但是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所能把我引上天堂,而同情却总是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遭压迫者蹂躏的人们,被子女视为累赘的无依无靠的老人,还有充斥着整个世界的孤独、贫穷和疾苦,都是对人类原本应有的生活之嘲讽。我渴望减轻这痛苦,可我无能为力,这令我也很痛苦。

这就是我的人生。我觉得值得为其而活,倘若还有机会,我乐于再活一次。

注释注释::

① 引自:我生活之目的. 情感读本·文明篇,2010(8).

② 引自:我生之所求. 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04(4).

③ 引自:我为什么活着. 名作欣赏·文学鉴赏. 2003(10).

④ 引自:我的人生追求.疯狂英语,2003(1).

⑤⑧? 引自:我为何而生. 教师博览,2004(9).

⑥⑨ 引自:我为什么而活着.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8(6).

⑦⑩ 引自:我为什么而活着. 青年博览,2009(2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R ussell, B. The Autobiography of Bertrand Russell [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7.

[2] 伯特兰·罗素. 婚姻革命[M]. 靳建国译. 北京:东方出版, 1988.

[3] 伯特兰·罗素. 性爱与婚姻[M]. 文良文化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5.

[4] 王佐良. 英国散文的流变[M]. 北京:商务印书, 1998.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rologue of Russell’s

Autobiography

LI Jing-min

Abstract: The prologue of Bertrand Russell’s Autobiography, What I Have Lived For, a beautiful and meaningful essay popular with readers for its literary grace and profound implications,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in many versions that can be seen in magazines, and on the internet with the original English text. Although these translations all have their own merits, there still exist some translation problems, owing to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inappropriate wording in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or neglect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which need to be debated.

Key words: Bertrand Russell’s Autobiography; prologue; translation

西方哲学家经典语录

西方哲学家经典语录 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托马斯.阿奎那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亚当斯密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卢梭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叔本华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克尔凯戈尔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泰勒斯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黑格尔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像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哈耶克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柏拉图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维特根斯坦

2020届河南驻马店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加精)

/-------/-/ 河南驻马店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 第I 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千百年来,人类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离开生态环境的支撑,发展就成了 、无本之木。 小目标也好,大远景也罢,“美丽中国”始终是 的关键词。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得以基本实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来看,美好的生态环境皆建立于良好的生态观之上。青年 ,青春使命在肩。 庄子在《齐物论》中有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华传统文化中,便有着哲理般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至新时代澎湃而至,更多人意识到,(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攻坚治污也好,环保问责也罢,事后治理总不如事前 。如果青年能扛起环保责任、坚守生态理念,欠债再多总能还清,路阻且长也总能抵达终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米之炊 理所当然 义不容辞 未雨绸缪 B .无米之炊 首当其冲 义不容辞 未雨绸缪 C .无源之水 理所当然 责无旁贷 防患未然 D .无源之水 首当其冲 责无旁贷 防患未然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 B .物质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 C .人类未来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 D .人类未来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第二架试飞飞机转场东营试飞基地,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开启C919大型客机“1+M+N”多机场、多区域协同试飞模式同时进行。 B .对乌拉圭队的进攻,法国队已经做好了打困难仗的准备,德尚说:“比赛中,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对于明天的比赛,我们充满了信心。” C .40年改革开放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中国与亚洲、世界的关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D .黑莉于2018年6月19日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随后表示,美国空出的席位将由其他国家填补。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着孔子学说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四种翻译方法,十种翻译技巧

四种翻译方法 1.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的形式。(张培基) 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 original coincides or almost tallies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literal translation must be used. 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郭著章)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

《关于心情的经典语录关于心情的名人名言》(44条)

《关于心情的经典语录关于心情的名人名言》(44条) 你想把情敌撵走,我能够理解这种心情;你拼命保住自己的心上人,防止节外生枝——这是很自然的事!至于要打死他,就因为他赢得了爱情,这可真像小孩子,自己摔痛了,却去打那地皮。————((俄国)冈察洛夫)带着温暖的 心情离开,要比苍白的真相要好,————(安妮宝贝)因 为爱他,所以离开他。我喜欢这句话。有些感情如此直接和残酷。容不下任何迂回曲折的温暖。带着温暖的心情离开,要比苍白的真相要好,纯粹的东西死的太快了。————(安妮宝贝)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 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巴金————(巴金)随遇而安:人生在世求名利难, 求一份好心情也难,随遇而安更难。无论做任何事不要为了过份追求名利而破坏了自己的那份好心情。————(佚名)带着复杂的心情,看复杂的人生,走复杂的路。————(杜拉拉升职记)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冯巩)当一个人的 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便显得善良。————(高尔基)真理 是一支火炬,而且是一支极大的火炬,所以当我们怀着生怕被它烧着的恐惧心情企图从它旁边走过去的时候,连眼睛也难睁开。————(歌德)真理是一只火炬,而且是一支极

大的火炬,所以当我们怀着生怕被它烧着的恐惧心情企图从它旁边走过去的时候,连眼睛也难以睁开。————(歌德)曾经一直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情,那些沉重,那些无法讲述的悲伤和苍凉、可是,我要如何在浅薄的纸上为你画出我所有的命轮?我要如何让你明白。————(郭敬明)已经十二月末了。上海开始下起连绵不断的寒雨。上帝在头顶用铅灰色的乌云把上海一整个包裹起来,然后密密麻麻地开始浇花。光线暗的让人心情抑郁,就算头顶的荧光灯全部打开,我也只能提供一片更加寂寥的苍白色。————(郭敬明)曾经一直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情,那些沉重,那些无法讲述的悲伤和苍凉。可是,我要如何在浅薄的纸上为你画出我所有的命轮?我要如何让你明白?————(郭敬明)人类的心灵,也许能和含有人类青年时期觉得不合脾胃的那种凄凉随苍的世界景物越来越调协。将来总有一天,整个的自然界里,只有山海原野那种幽淡无华的卓绝之处,才能和那些更有思想的人的心情绝对地和谐。这种时候即便还没真正来到,却也好像并不很远了。————(哈代)随着成熟可能激情会有一些磨灭,但是有的人是外表激情磨灭了内心却在燃烧,有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我希望外表和心情都可能继续保持,那样我的艺术生命会一直保持。————(黄征)我们都要尽量靠近光亮,让心情温暖。————(几米)想开了,反而有一份随兴的心情,走到哪里,赏到哪里————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导读:本文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阅读是一场奇妙的体验,我们可以从那些文字当中体会作者的爱与孤独,以期跨域时空和作者达成一点共鸣。而读后感,便是这些心灵震撼过的记录。下面,为您带来“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欢迎大家的关注和阅读,精彩读后感尽在。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

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十篇经典励志美文欣赏

E-mail文化传播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733218.html,

一、《境由心造》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臵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 二、《大和小》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三、《抉择》 人的一生常处于抉择之中,如:念哪一间大学?选哪一种职业?娶哪一种女子?……等等伤脑筋的事情。一个人抉择力的有无,可以显示其人格成熟与否。 倒是哪些胸无主见的人,不受抉择之苦。因为逢到需要决定的时候,他总是求询别人说:“嘿,你看怎么做?”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 熊兵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翻译》2014(3)82-88 摘要:本文对学界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基本概念上所存在的普遍的混淆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混淆;定义;分类 1.话题缘起 在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即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其中又尤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混淆为甚。一方面,学界对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讨论虽多如牛毛,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方法论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深入考察其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当少见。另一方面,学界在对这三个术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着定义不明、分类不当、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翻译教材中中,“归化”与“异化”一方面被作为“翻译方法”加以讨论(如龚芬,2011:79—81),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同上:93—106)。一些翻译论文把本应属于翻译技巧层面的增补型翻译(类似于增译)、浓缩型翻译(类似于减译)划归为“翻译策略”的类别(如李克兴,2004:66—67)。在一些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为一谈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翻译专业的老师对此问题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把归化等同于意译,把异化等同于直译)。 国外学界对此也存在一些模糊或混淆(或未予严格区分。比如Shuttleworth & Cowie (2004:44,59)一方面把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称作是“strategy”,另一方面却又把free/literal translation也视为“strategy”(同上:63,96 )。Vinay & Darbelnet (1958/2000:84—93) 把翻译方法(method)分为两类: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前者包括三种处理方式(procedures),即借译,拟译,直译,后者包括四种处理方式,即词类转换,视点转换,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可在论述中却经常把其划分出来的“方法”(methods)和“处理方式”(procedures)混为一谈。另外,他们把“借译、拟译、直译、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和“词类转换、视角转换”划归为一类(同属procedures)也欠妥当,因为前者应属“翻译方法”的范畴,而后者则应属“翻译技巧”的范畴。实际上,这里Vinay &Darbelnet的分类涉及到三个层面: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其划分出来的两大“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实应为“翻译策略”(所以Munday说,“The two gener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dentified by Vinay &Darbelnet are direct translation and oblique translation”,见Munday,2008:56),而在其划分出来的七类“处理方式”中,前三类和最后两类属于“翻译方法”,第四、第五类则属于“翻译技巧”。总之,Vinay &Darbelnet在其分类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淆在一起,这也导致后来很长时间学界在这几个概念上的混淆(Molina &Albir,2002:506 0 关于国外译学界在译学术语,特别是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三个术语上所存在的概念混淆、使用混乱的问题,Chesterman(2005)和Molina & Albir(2002)曾专门撰文予以讨论。如Chesterman指出,学界用于描述文本操作过程的术语除翻译“策略”外,其他还有“技巧、方法、转换、转化、变易”等等(2005:17)。他认为这种众多术语相互混用

罗素经典语录

罗素经典语录 导读:名人语录罗素经典语录 1、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 2、传统的人看到背离传统的行为就大发雷霆,主要是因为他们把这种背离当作对他们的批评。 3、要理解一个名词,就必须熟悉那个名词指代的东西。 4、需求对象的残缺不全,正是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5、幸福的生活,在大体上必须是宁静的生活。因为,惟有在宁静气氛中,才能产生真正的快乐。 6、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规则与自由的探索。 7、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 8、从伟大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心情结合之中最易于产生出思想智慧来。 9、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10、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它代表了希腊的、中世纪的以及直迄康德为止的近代的宗教哲学的特征。 11、世上的麻烦是这样的:愚者过于自信而智者满腹怀疑。 12、通过认识到那些引起焦虑的事物并不重要可以缓解大部分忧虑。

13、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 14、奇妙的学习不但能使不愉快的事变得较少不愉快,而且也能使愉快的事变得更愉快。 15、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除了培养生活赖以支撑的主要兴趣之外,总得设法培养其他许多闲情逸致。 16、一个明智的人决不会因别人有别的东西,就对自己的东西不感兴趣。 17、惟有对外界事物抱有兴趣才能保持人们精神上的健康。 18、从每天上学的时间看,中国儿童最有思想。 19、那种寻求麻醉的人,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除了希望遗忘,再无别的希望。 20、人们进行这种斗争时所害怕的并非第二天没有早饭吃,而是不能胜过邻人。 21、幸福的秘诀是:尽量扩大你的兴趣范围,对感兴趣的人和物尽可能友善。 22、“推理”被看成是智力的标识,表现出人优越于机器。 23、人活在世上,主要是在做两件事:一、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二、支使别人这样干。 24、科学使我们为善或为恶的力量都有所提升。 25、我们可以回忆起自己的梦,但如果别人不告诉我们的话,我们无法知道他的梦。 26、伦理学起源于劝说他人为了与自己合作而作出牺牲的艺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 试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一、词汇方面 ㈠.词义选择 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㈡.词义转换 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㈢.词类转换

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补词 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英语中数词与名词之间没有量词,而译成汉语时可酌情增加。 ㈤.省略 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只要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如:上面讲的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则可以省略;又如:英语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词而汉语中往往省略不用。 ㈥.并列与重复

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常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如:英语的物主代词替代前面的名词,短语动词只重复介词而省略主动词,汉译时可考虑重复表达。 二、句子结构方面 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 1. 顺译法与逆译法 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而汉语

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 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3. 分起总叙与总起分叙 长句子和句子嵌套现象在英语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英语的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虚词比较活跃、生成能力强,可构成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

罗素名言英语

罗素名言英语 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无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 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 The thirst for love,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and the unbridled sympathy for human sufferi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2、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 Youth is an open-minded period. We should use this period to develop our own open-minded personality. 3、我永远不会为信仰而死,因为我的信仰可能是错的。 I will never die for my beliefs, because my beliefs may be wrong. 4、从阿米巴变形虫到人类的这一过程对哲学家来说,很明显是个进步。但 是变形虫怎么想我们就不知道了。 The process from amoebas to humans is clearly a step forward for philosophers. But we don't know what amoebas think. 5、希望是坚韧的拐仗,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走完世界,登上 永恒之旅。 Hope is a tough crutch, and patience is a travel bag. With them, people can walk the world and embark on an eternal journey. 6、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 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 Love will flourish only when it is free and at ease. The idea that love is a duty can only kill love. 7、据说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穷我自己一生,我都在寻找这观点的证据。 It is said that man is a rational animal. Throughout my life, I have been looking for evidence of this view. 8、一个教育者应该爱年轻人,但是仅仅这一点是不够的,他还必须是有对 人类优秀品质的正确理解。 An educator should love young people, but this is not enough. He must als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good qualities of human beings. 9、知识是自然势力和破坏性激情的王国的解放者,没有知识,我们希望的 世界不能建立起来。 Knowledge is the liberator of the kingdom of natural forces and destructive passions. Without knowledge, the world we want cannot be built. 10、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激励,为知识所引导的人生。 A good life is one inspired by love and guided by knowledge. 11、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Of all moral qualities, the nature of goodness is the most necessary in the world. 12、民主,就是挑选那个受批评的人的过程。 Democracy is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the person who is criticized. 13、不要害怕思考,因为思考总能让人有所补益。 Don't be afraid to think, because thinking always helps.

十篇经典美文欣赏

十篇经典美文欣赏 1、《境由心造》 .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 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

。. 2.《大和小》 .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

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

3.《抉择》 .人的一生常处于抉择之中,如:念哪一间大学?选哪一种职业?娶哪一种女子?……等等伤脑筋的事情。一个人抉择力的有无,可以显示其人格成熟与否。 倒是哪些胸无主见的人,不受抉择之苦。因为逢到需要决定的时候,他总是求询别人说:“嘿,你看怎么做?” 大凡能够成大功业的人,都是抉择力甚强的人。他知道事之成败,全在乎已没有人可以代劳,更没有人能代你决定。 在抉择的哪一刻,成败实已露出端倪。 .

名人名言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是人类智慧宝库里的一份珍贵财富,是古今中外先哲和有志之士的思想精华,是人类知识的积淀,是民族智慧的提炼。接下来,跟你分享名人名言经典语录,欢迎欣赏世界名人的励志语录。 名人名言经典语录【热门篇】1、无论如何困难,不可求人怜悯!;;柏拉图 2、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困难。;;彼得巴勒 3、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5、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6、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7、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8、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9、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10、天空虽有乌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三浦绫子 11、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 12、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

而越无为就越有害。;;列夫;托尔斯泰 13、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14、只要有一种无穷的自信充满了心灵,再凭着坚强的意志和独立不羁的才智,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莫泊桑 15、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洪应明 16、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卢梭 17、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 18、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罗兰 名人名言经典语录【唯美篇】1.妨碍我学习的唯一障碍就是我的教育。 2.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 3.常识就是人在十八岁之前形成的各种偏见。 4.原子能的释放并没有造成一个新问题,它只是使解决一个当前问题的必要性更加迫切。 5.如果你决心讲述真相,就把体面留给裁缝。

10篇小学生作文经典美文阅读

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 篇一:收藏阳光 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着今天我和他吵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会不会有困难可他总喜欢逞强。这么冷他不会病了吧。 想着已前我们整天在一起嬉闹也没红过脸,而这次却为什么非要这样。以前我们吃饭总是两份相同的饭菜并排放在一起。现在已经两顿饭没在一起吃了,连自己吃了什么都忘记了。我们总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这时一丝丝悔意从心头涌出来… 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去他家找他了,想跟他道歉,当我走出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在我家门口等我,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出来了,照的他金灿灿的,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让我们一起收藏阳光吧。 篇二:珍惜拥有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曾经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后才懂得了它的可贵,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拥有的时候珍惜它呢,曾经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孩子,在出生那天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他,每当他看见别的孩子接受妈妈的礼物时,他只能无声的叹息与哭泣。有一天,当他泪眼朦胧的在街头徘徊时遇到了一个老者,于是老人就告诉他了一个道理:从你出生时,你的妈妈就把整个世界作为礼物送给了你,给了你一切,难道这还不够吗记住,珍惜你拥有的一切就是对你妈妈做好的报答。 看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虽然那个孩子从未见过自己的妈妈,但是他拥有妈妈给的一切,这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在失去的时候不后悔。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珍惜父母对我们的疼爱,珍惜老师对我们的关爱,珍惜我们目前所有的一切。 篇三:用笑容面对生活 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会有阴天下雨的时候,当面对生活当中的这些时候时,我们不要悲观,要用微笑来面对生活,那样我们就会获得快乐。 两个走在沙漠上的人,一个人对着仅剩的半瓶水忧愁地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而另一个人却持着不同的心情,他看着那半瓶水开心地说“:啊,太好了,还剩下半瓶水!”这两个人面对着相同的局面,对待的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你是像第一个人那样想的话,就只能感觉到恐惧和对生活的不甘;要是你是像第二个人那样乐观地想,那么你就会觉得上天的仁慈和对生命的热情。两种不同的态度,

常用翻译技巧和方法

常用翻译方法和技巧 1. 四种翻译方法 1.1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的形式。(张培基) 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 original coincides or almost tallies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literal translation must be used. 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郭著章)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 意译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疑问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的相似。(陈宏薇) 简单地说,直译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的表达方法,句子结构与原句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层次进行某些调整。 意译指在译文中舍弃原作的表达方法,另觅同意等效的表达方法,或指对原作的句子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或调整。(杨莉藜) Literal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having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literal translation takes sentences as its basic units and the whole text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ng. 2, literal translation strives to reproduce bo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entire literary work and retain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igures of speech and such main sentence structures or patterns as SV,SVO, SVC, SVA, SVOO, SVOC, SVOA formulated by Randolph Quirk,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e book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ree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a supplementary means to mainly convey the meaning and spirit of the original without trying to reproduce its sentence patterns or figures of speech. And it is adopted only when and where it is really impossible for translators to do literal translation. (Liu Zhongde). 练习: 1. He walked at the head of the funeral procession, and every now and then wiped his crocodile tears with a big handkerchief. 他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还不时用一条大手绢擦一擦他的鳄鱼泪。 2. 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 对有些人有害的事情可能对另一些人有利。 3.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日。

伯特兰罗素经典语录

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伯特兰罗素的,欢迎大家的阅读。 1、明智地度过闲暇时光的能力,是文明的终极产物。 2、人们对他人的抱怨,往往只是天生的私心对超出了正常范围的贪心的合理反应。 3、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 4、奇妙的学习不但能使不愉快的事变得较少不愉快,而且也能使愉快的事变得更愉快。 5、缺乏,是幸福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6、人生来无知但不愚蠢,反而是教育让人变得愚蠢。 7、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8、伦理学起源于劝说他人为了与自己合作而作出牺牲的艺术。 9、所有形式的勇气,不管是在男人身上还是女人身上,都应该像体魄上的勇气在战士身上一样,得到颂扬。 10、了解怎样和不确定性一起生活而不会迟疑不知所措,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能教你的最主要的东西。 11、现代文明所造成的人心更倾向于仇恨而不是友好。而它所以倾向于仇恨,乃是因为它不满足,因为它深切地、也许还是无意识地感到它多少失去了人生的意义,感到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也许都得到了自然给人享受的美好事情。 12、婚姻就像金色的鸟笼,在外面的想进去,在里面的却想出来。 13、为什么用谎言煽动仇恨比煽动友爱要有效的多呢? 14、我们两次出生于这个世界,第一次是为了存在,第二次是为了生存。 15、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应当从小培养。现代父母在这方面真该大受谴责;他们供给子女的消极娱乐实在太多,如电影、美食之类,他们不懂得平淡的生活对于儿童的重要性。 16、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