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甘肃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古代中国的农业

2016年甘肃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古代中国的农业

2016年甘肃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古代中国的农业
2016年甘肃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古代中国的农业

2016年甘肃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古代中国的农业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表明作者()

A、提倡商品经济

B、要求贤者舍本逐末

C、认为工商并重

D、强调重农抑商

2: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主要受哪些不利因素的制约

①天灾人祸②人口增加③土地兼并④水利设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3: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项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最能反映出铁的“革命作用”的是()

A、促使了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B、加速耕地的大规模开发

C、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D、促使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4:中国农民以勤劳勇敢著称,他们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曾经创造和支撑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这个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大的群体,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却长期处于受剥削、受欺压的弱势地位,其根本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封闭、分散和缺乏组织性

B、地主阶级拥有武装力量,对农民进行镇压

C、国家政权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

D、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6:填空题:

【小题1】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小题2】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在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税制改革首先发生在齐国,管仲采取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照田亩实数收税。

【小题3】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和。

【小题4】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江南和。

【小题5】元明时期,先进技术的推广,使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元代制瓷业承前启后,开始进入生产时期。

7: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便于中耕的出现。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长水草的沼泽),不可以为天下王。”

——引自《管子》

材料二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毒鱼鳖,置阱罔(网),到七月而纵之。……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搏兽者,杀之。”

——引自湖北云梦出土秦简《田律》

材料三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道路),弛山泽之禁……

——引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四初,(东汉)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而浚仪令乐俊上言:“昔元光(光武帝年号)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地名)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

——引自《后汉书·王莽传》

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提出了什么主张?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有何具体规定?

(2)根据材料三、四,说明造成黄河水患的原因是什么?

(3)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9:(13分)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一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材料三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祗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得见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6分)

(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2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完善国家农贷制度的理解。(2分)时间

史料

出处

类别

文帝三年

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10:中国古代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泵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迁,多治麻丝葛,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材料三: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请回答: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占代农业生产力面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始于何时?(3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生产方式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材料四: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3)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5分)

(4)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2分)

11:(18分)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三“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四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2分)材料二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三反映了古代农业什么样的经营模式?(2分)其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农民“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4分)

12:以下是雍正帝关于垦荒的两道上谕:

材料1 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以至督抚俱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荒弃,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

——《世宗宪皇帝圣训》卷25

材料2 1735年,雍正帝下令指出:“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未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开科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升科钱粮飞洒于见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皇清文献通考》卷4

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到雍正时清初的垦荒中出现了哪些不良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反映清初垦荒中存在哪一弊端?出现这种弊端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评价雍正帝的垦荒措施。

13: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管子》

材料二:生民之道,食为大……是故土地,本也;……天地而责之耕,犹徒手而使之战也。法制不立,土田不均,富者日长,贪者日削,虽有耒耜终不得而食也。故平土之法,圣人先之。

——北宋《平土书序》

材料三:……平籴(买入粮食)文法行,则农人秋粜(卖出粮食)不甚贱,春籴(买入粮食)不甚贵,大贾蓄家不得豪夺之也。而官之出息常什一二,民既不困,国且有利,兹古圣贤之用心也。

——北宋《富国论》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主要针对当时土地方面有什么问题?(2分)

(3)材料三在“利国便民”问题上肯定了什么主张?主要针对当时粮价方面的什么问题?(3分)

(4)针对材料二、三反映的北宋社会问题,王安石推行了哪些新法?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宣即为之罢役。”──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摘自《旧唐书·马周传》

回答:

①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②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③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综合这三条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

15:(10分)遗迹遗物为研究古代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物证。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位于河南省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出土大批器物,其中的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条型石铲、陶壶、三足陶钵、筒形罐,还出土了陶塑猪、羊等原始艺术品。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8000年前人们的生活面貌。甘肃临夏大何庄遗址发现七座房基,随葬陶罐中还保存着小半罐被火烧焦的粟粒,出土大量石制、骨制、角制工具,还有陶制纺轮56件,并发现铜匕一件。家畜已能鉴别出猪、牛、羊三种。

材料二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稻穗纹陶盆(见右图)……一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另外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

结合所学,提炼上述考古发现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状况。(10分)

答案部分

1、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有才能的贤者认为,舍本逐末是不得对的。因此,关于齐国商人的事迹,舍去不再记载。这段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强调重农抑商,因此选择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2、D

3、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革命作用”是指铁器为农业生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铁器的出现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的前提条件,所以答案选D,A项说法正确但其不是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化的表现,BC两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4、A

根本原因可以从经济方面去分析。

5、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兴起和发展,于是出现了垦荒高潮,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推动垦荒高潮出现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6、

【小题1】曲辕犁;

【小题2】相地而衰征;初税亩

【小题3】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小题4】山西;龙门碣石以北

【小题5】松江;彩瓷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经济发展,第一个是唐朝时期的曲元犁的出现的意义;春秋时期的改革包括齐国的相地而衰

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封建土地私有制大致分为三种即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司马迁将中国分为四大经济区是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元明时期松江地区崛起,在元代以后瓷业承前启后,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本题属于基础知识,需要学生非常熟练的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7、汉代,曲柄锄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在汉代,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如产生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

8、

(1)不能保护生态资源,就不能治理好国家。材料二实施了材料一的思想。规定在一定的季节内不得砍伐树木,堵塞河堤,捕捉动物。

(2)因发展经济而放松对山林河泽的保护;人口增加,导致过度垦殖;水利失修。

(3)我国古代统治者就赶不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列入治国方针。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是造成两汉黄河多次泛滥的人为因素。我们必须吸取历史教训,重视环境问题。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把历史的问题与现实的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现实服务宗旨。要解决本题考生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其次结合题目的试题设问,从材料里找出答案,最后明确材料之间的关系,由一个主题串联起来。因此,要围绕该主题展开思维,第三问的“启示”出就容易答出,只是围绕主题展开,言之有理都可以。

9、

(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每点1分,3分)

(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任意三点得3分)

不能。(1分)

理由: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需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2分)

(3)困境: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2分)(4)理解:国家要科学指导农民对农贷的利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和还贷能力;国家农贷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体制,对农贷的推行要有效监管;农贷实施要关注民生,不与民夺利。(言之有理亦可得分,总分不超过2分)

试题分析:

(1)分析材料一表格。表格一为“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分析表格可见在用途类别上基本上都是“生产和消费并贷”据此概括出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的特点;在依据“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中的“事由”及“赈贷物”可概括出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和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的特点。

(2)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可归纳概括出调节贫富差距、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依据“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可归纳出扩大国家经济来源;依据“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可归纳出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第二小问“不贫不富”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难达到,其原因可结合封建私有制下的阶级剥削来回答即可。(3)主要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及概括归纳能力。“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可概括为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可概括为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回答时需要综合分析上述三段材料从规范管理制度,做到有效监督,国家要科学指导农民利用农贷,切实的关注民生使农民真正的获得实惠等方面回答即可,其他方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传统农业社会的农贷问题(课标外)

10、(1)使用铁农具和牛耕。(2分)。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1分)

(2)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1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1分),男耕女织(农、业

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1分),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1分)

(3)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3分)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2分)

(4)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的征服,先进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寓;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2分)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农业,(1)本问是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对铁犁牛耕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其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2)材料二中“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迁”等可以看出是对小农经济的考查,学生要求写出的是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种植业为主等即可。(3)要求对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总结,提炼出材料的主干信息的能力,然后答出促进这一转变的因素,从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来考虑。(4)要求学生对以上材料的概况,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文明的进步以及文明之间的接触等角度来作答即可。

11、

(1)土地制度:井田制(2分)

变化:土地私有制确立(2分)

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或答: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2分)

(2)经营模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个体农耕)(2分)

主要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自给自足③男耕女织④稳定性⑤封闭性⑥脆弱性(2分一点,答对3点或以上6分)

(3)原因:天灾、苛政、高利贷盘剥(一点2分,答到2点或以上4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反映的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材料二“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要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

(2)材料三“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

(3)材料四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原因依据材料归纳:“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天灾、赋役繁重等因素导致农民破产,“卖田宅,鬻子孙”。

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

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12、

(1)不良现象有:垦荒费用高于地价;百姓对垦荒畏缩不前;肥沃的土地被抛弃。原因是垦荒过程中对百姓进行勒索。

(2)官吏谎报垦荒数目,把增加的征税数额分摊到垦户头上,加重了垦荒农民的负担,出现这种弊端的原因是清政府把开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励的标准,某些官员为了升官发财,故意谎报垦荒数额。

(3)雍正帝重视垦荒,有利于农业发展,应给予肯定。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围绕雍正帝时在垦荒问题上的不良现象组织材料。答题时首先应阅读材料,提取不良现象的表现、原因等有效信息,注意材料中给定的新情景——清初作为休养生息政策的垦荒在个别地方官吏的破坏下,变成贻害百姓的政策,本题答题要联系教材中清初的经济政策,但要灵活结合材料。回答第三问时,注意问题的落脚点落在雍正帝身上,所以可以从正面肯定回答。

13、

14、①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②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措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③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④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之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就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人民的徭役负担也是不轻的。

本题考查唐太宗统治政策的知识和阅读材料、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问题及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比较,得出他们的共识。回答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时,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依据唐太宗的阶级和时代背景进行思考。第2问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3问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唐太宗的统治做全面评价。学生回答时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评价时要全面,并能根据其阶级立场,指出他的阶级局限性。

15、原始农业出现早,分布广(黄河和长江流域)(2 分);体现了南稻北粟作物分布的特点(2 分);以石器为主,种类多的农具(2 分);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 分);原始制陶、纺织技术出现(2 分);原始艺术出现(2 分),定居生活。(以上答出五点即可给满分)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河南省出土“齿石镰、条型石铲、”、“出土了陶塑猪、羊等原始艺术品”、“黄河流域8000年前人们的生活面貌”;甘肃临夏出土了“烧焦的粟粒”、“出土大量石制、骨制、角制工具”、“陶制纺轮56件”、“家畜已能鉴别出猪、牛、羊三种。”;河姆渡遗址中的“稻穗纹陶盆(见右图)”;由此可以总结出:原始农业出现早,分布长江、黄河流域;生产工具种类多;农业种植为主,辅助于家畜饲养;原始制陶、纺织技术出现;体现了南稻北粟的农作物分布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考研重点笔记总结课后练习题8

第一部分(共90分) 1.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正式开始建立起来的时间为: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2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2.以下产品进行场内交易是 A。股指期货 B。利率掉期 C。利率远期 D。合成式CDO

3.以下不属于货币市场交易的产品是 A。银行承兑汇票 B。银行中期债券 C。短期政府国债 D。回购协议 4.计算并公布LIBOR利率的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清算银行 C。英国银行家协会 D。世界银行家协会 5.银行承兑汇票的转让一般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

B。背书 C。贴现 D。再贴现 6.下面哪项不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 A。稳定物价 B。稳定联邦基金利率 C。促进就业 D。保持适度水平的长期利率 7.根据中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贷存比高于 A.75%

C.60% D.50% 8.公认的现代银行的萌芽起源于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意大利 9.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提出多种持有货币的动机,但不包括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贮存动机 10.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M2等于M1与准货币之和,其中准货币不包括 A。企业定期存款 B。信托类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活期存款 11.当流动性陷阱发生时,货币需求弹性育明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化不确定 12.“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这一论断由提出。 A。凯恩斯 B。弗里德曼 C。恩格斯 D。亚当.斯密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第二部分(公司财务,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保险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精心整理保险公司是专卖店我们是高端定制 保险的起源1、埃及(人身)2、海上保险(意外)3、中国保险的起源同治年间民国中国4、保险中介的产生劳合社5、中国保险的三次改革 意外伤害:普通100-120高管300(新光海航) ??(一)海上保险? ??海上保险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正是海上保险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保险业的繁荣与发展。 ??人类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由多数人分摊海上不测事故所致损失的方式——共同海损分摊。在公元前916年罗地安海立法中规定:“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

只载重而抛弃船上货物,其损失由全体受益方来分摊。”? ??现代海上保险是由古代的巴比伦和腓尼基的船货抵押借款思想逐渐演化而来的。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这张保单承保一批货物从法国南部阿尔兹安全运抵意大利的比萨。在这张保单中有明确的保险标的、明确的保险责任,如“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 ??16 务。 ??(二 ?? 公司——汉堡火灾保险局由几个协会合并宣告成立。但真正意义上的火灾保险是在伦敦大火之后发展起来的。1666年9月2日,伦敦城被大火整整烧了五天,财产损失1200多万英镑,2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这种状况下,聪明的牙医巴蓬l667年独资设立营业处,办理住宅火险,1705年更名为菲尼克斯即凤凰火灾保险公司。1710年,波凡创立了伦敦保险人公司,后改称太阳保险公司,接受不动产以外

的动产保险,营业范围遍及全国。 ??进入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火灾保险公司大量出现,保险公司的形式以股份公司为主,承保能力有很大提高。随着人们的需要,火灾保险所承保的风险也日益扩展,承保责任由单一的火灾扩展到地震、洪水、风暴等非火灾危险,保险标的也从房屋扩大到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19世纪后期,随着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火 ?? ”,并于 ” 世界各国有关保险的渊源众说纷纭。 据古史文稿的引证和推论,远自奴隶社会起,已有互助救济的群体方法和活动。约在公 元前四五世纪,古埃及的石匠曾采取集体扶助办法,帮助石匠及其亲属解决生活困难。古希 腊也有由宗教信仰相同的人或同行业的工匠集体采取救济受难者的方法。古罗马的丧葬互助 会,以参加者按规定交纳的摊款,支付会死亡后焚尸和坟穴的费用。古马勒斯坦对被盗或被 野兽吞噬的牲口,采取由群体的牲口饲养人共同负担损失的办法。公元前20世纪,古马比 伦(Babylonia)时代,国王曾命令僧侣、法官及市长等,对其所辖镜内居民征收赋金,以备 救济火灾及其他天灾损失之用。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Israel)王所罗门(Solomon)对其 国民从事海外贸易者,课征税金,作为补偿遭遇海难者所受损失之用。这类各种为个体和群 体利益所采取的救灾和补偿损失方法,已开始孕育了保险的胚胎。

2016年10月金融理论与实务(最新自考真题)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金融理论与实务试卷 课程代码:0015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属于信用货币的是() A.商品货币 B.实物货币 C.金属货币 D.存款货币 答案:D 2.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答案:C 3.必须经过承兑才能生效的票据是() A.支票 B.商业汇票 C.商业本票 D.银行本票 答案:B 4.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行业利率 D.公定利率 答案:B 5.无偿还期限的金融工具是() A.银行无定期存款 B.国库券

C.商业票据 D.股票 答案:D 6.下列不属于金融市场功能的是() A.资金聚集功能 B.资金配置功能 C.风险消除功能 D.对宏观经济的反映与调控功能 答案:C 7.“金边债券”通常是指() A.中央政府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 C.金融债券 D.公司债券 答案:A 8.下列不属于公募发行特点的是() A.发行费用低 B.资金筹集量大 C.投资者多 D.手续复杂 答案:A 9.若投资者用98元的价格买入面值为100元、还有1年偿还期、年息6元的债券并持有到期,则该投资者的到期收益率为() A.6.00% B.6.12% C.8.16% D.4.08% 答案:C 10.债券投资中通常将标准·普尔公司认定的信用等级在BBB级以下的债券称为() A.无风险债券 B.低风险债券

C.投资级债券 D.投机级债券 答案:D 11.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最早具有的基本功能是() A.价格发现功能 B.套期保值功能 C.投机获利手段 D.宏观调控功能 答案:B 12.期权的持有者只能在期权到期日行权的期权合约是() A.美式期权 B.欧式期权 C.荷式期权 D.港式期权 答案:B 13.体现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的是() A.发行货币 B.制定货币政策 C.代理国库 D.充当最后贷款人 答案:D 14.汇率风险属于商业银行风险种类中的()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合规风险 D.声誉风险 答案:B 15.对于处于创业期和拓展期的新兴公司进行资金融通的业务属于投资银行的() A.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 B.并购业务 C.风险投资业务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 告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XX年,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XX年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XX年,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

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___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 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

2016中国工商银行面试问题及参考答案

2016中国工商银行面试问题及参考答案 谈谈对工行的了解 1、战略层次:综合实力强,国际竞争力加强:全球市值最大银行、多次被《银行家》等著名的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银行”、“全球最佳交易奖”、综合化经营与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迈出更大步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营业网点众多。形成了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的全球化服务网络。 “绿色信贷”促进了产业调整,以及保障了贷款的效率。 2、业务操作层次:管理规范:风险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风险分类管理,专业化程度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得到全面加强。 业务多元化:公司金融个人金融网上银行银行卡 优质的服务:品牌效应、服务态度、信用等级(标准普尔等都被评为A级)、科技先进、网络稳定安全等特点 一、面试对象使用了哪些工行的服务? 电子银行:办理时的服务态度,有专业人员帮助和引导,服务态度好),另外使用u盾,便捷、安全、可靠、防范风险能力强。e时代卡:一卡多个账户、一卡多项功能,消费积分。快捷而且灵活。 二、作为身边的银行与其他银行有什么区别? 服务态度:要好于其他银行,真诚、朴实,没有虚假信息。有的银行为了使客户接受理财就采取赠送什么油等方式促销。尽管做法无可厚非但是还是要从态度上给人以信心。 员工的精神面貌。 营业网点多:从直觉以及实际情况都是如此。 建议:当然在做的各位考官都是银行业的专家,我所提出的改进的不一定准确,只是自己的一些观察。因为低端客户比较多,查看工资等比较多,占用了一定的空间及人力资源,对高端客户的服务环境是否能有改善,分区管理。 [page] 三、接受什么样的岗位,比如柜员可否接受? 能够接受,虽然是研究生毕业,但是实事求是的讲学历只能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创新以及理论研究的能力。实践工作经验是匮乏的,我需要到基础部门去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会十分有益。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也许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领导会根据我的工作表现及能力以及职业规划会安排我去其他部门工作,提高自我的机会。给我一个更大的展示自我价值的一个舞台。 四、理想的薪酬要求是多少?

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是怎样的

1、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是怎样的?如何评价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1)货币政策走向: 2005年—2016年间我国基本上采取了比较稳定的货币政策,2005年—2016间,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措施: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以上是国家常用的基本货币政策操作措施,同时也通过对经济运行情况及趋势变化适时作出调整。 2005—2006年,我国采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7年,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 2008年—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形势严峻,为适应形势变化,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1年—2014年,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5年—2016年,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实施效果评价: A、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率仍有待提高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存款准备金工具失效,2007年-2008年央行下调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效果并不明显。2010年10月、12月上调基金率,但抑制不了物价的上涨。但我国不断坚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与运用,在现今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所以应提高其利用率。 B、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 利率机制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于我国利率市场起步晚,市场化程度不高,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从而也影响了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C、货币政策灵活性不够 当前,全球经济很大程度受到美国经济变化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应保持货币政策松紧的灵活性,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考虑美元这个强势货币的政策取向,而不是由于美联储加息或降息而使得自身陷入被动。 因此,应对各种政策工具进行互补创新,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定国内物价水平的同时稳定人民币汇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以使其更加适应经济的多变性。

中国保险历史

中国保险摇曳沉浮两百年 中国保险,摇曳沉浮两百年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honoring the bicentennial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保险”刚进入中国时,曾有个非常诗意的名称,“燕梳”(insurance的音译)。如此轻巧的一个名字,却背负着中国保险两百年的历史。 保险进入中国 1685年闭关多年的清政府出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开放海禁,特设广州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洋商在广州的海运贸易越来越频繁,其中尤以鸦片运输为多。在运输过程中,船舶常常会遇到风浪、海盗,甚至战争的威胁,商人们迫切地需要降低风险,于是在西方已经产生了两个世纪的现代保险业进入了中国。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部经理达卫森在广州发起成立了谏当保安行。它是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保险机构,中国保险历史从此开始。 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保险的业务量不是非常多,外商保险公司更多是通过洋行代理其在华业务。洋行代理保险业务,是稳赚不赔,不仅可以从保费超过赔款的余额中,取得按股份分配的红利,而且每做成一笔保险生意都能收取佣金。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以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外商可以从事贸易的口岸,从上海等沿海“五口”逐步扩展到长江中下游的“十口”。保险也跟着贸易的脚步踏上了各个口岸,从沿海进入了内地。鸦片战争之前,广州是中国保险业的中心。当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上海迅速取代了广州,成为保险业的中心。 敞开国门的中国很快就成为欧美国家远东贸易的中心。中国各个新开港口之间的短程货运逐渐频繁,但是这一时期时局动荡,战乱的危险也在增加,保险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开发的保险市场。英国《泰晤士报》曾为此大肆鼓吹:“我们英国商人正在闯入中国,好像进入一个未开发的处女地带。……‘能够保险吗?’中国托运商很快就提出这个迫切的询问了。因此,为1/3人类的贸易开办保险业务,也摆在这些新来的的冒险家的面前了。”兼营大量业务的洋行显然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洋行便筹措资金投资设立独立经营的保险公司。1835年宝顺洋行设立了于人洋面保安行,1836年怡和洋行设立了谏当保险公司,洋行既是投资者又是代理人。英商保险最早进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垄断了中国保险市场。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其他国家的洋行怎肯让英国人独享。19世纪60年代,美商、德商、日商洋行不仅开始代理本国保险公司的业务,而且和英商一样开始直接设立保险机构。 民族保险业之兴起 虽然19世纪初,保险就进入中国,但是对保险思想的引介却在鸦片战争之后。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之托,根据林则徐在广东组织翻译的《四洲志》等资料,撰写了《海国图志》,望国人能师夷长技攻夷、制夷。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人文、地理、历史等,其中谈到了“船担保”(即水险)、“宅担保”(即火险)及“命担保”(即寿险)三大“担保会”(即保险公司)及

2016-2017年国际收支回顾与展望分析报告

2016-2017年国际收支回顾与展望分析报告 2017年6月

目录 一、稳定流入:暂时下降,趋势回升 (5) 1、人民币贬值、大宗价格回暖,经常账户顺差收窄 (6) 2、服务贸易逆差稳步扩大,料将持续 (8) 3、汇率环境趋稳,外国股权直接投资预计回升 (9) 二、非投机性流出:偿还外债逆转,对外投资增加 (10) 1、汇率环境趋稳,存量下降,偿还外债过程结束 (11) 2、股权投资管理力度加大,“走出去”流出冲高回落 (13) 3、债券投资驱动“藏汇于民”流出增加 (15) 三、投机性流出:个人购汇下修,热钱变中有降 (17) 1、个人购回规模下修,16 年流出下降 (18) 2、企业内部跨境流出增加,1季度流出最大 (20) 3、贸易相关热钱形式变化,外汇管理执行力度加强 (21) 四、展望2017:猿声犹在耳畔,轻舟已过重山 (24) 1、2016年国际收支综述 (24) 2、稳定流入 (25) 3、非投机性流出 (25) 4、投机性流出 (26)

16 年国际收支综述:流出总量虽大,结构已有显著改善,为17 年国际收支进一步优化奠定坚实基础。16 年国际收支口径外储资产减少4487 亿美元,较15 年全年(流出3423亿美元)流出规模仍有所增加。但进行结构分析后,我们发现16 年流出结构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稳定流入:16 年暂时下降,趋势回升。由经常账户顺差(剔除个人购汇)和外国股权直接投资流入构成的稳定流入部分,16 年流入合计4196 亿美元,同比减少29%,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人民币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下半年回升令货物贸易顺差减少14%;2)服务贸易逆差稳步扩大27%;3)人民币持续贬值环境下外国股权直接投资流入减少21%。 展望17 年,尽管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趋势料将持续,但汇率环境趋于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乏力,外部需求改善,货物贸易顺差预计将有所扩大,同时稳中略升的汇率环境也有利于外国股权直接投资的回升。我们预计17 年稳定流入回升至约4500 亿美元。 非投机性流出:16 年偿还外债逆转,对外投资增加。16 年非投机性流出4032 亿美元,较15 年大幅下降达36%,是国际收支结构的一大积极变化。从结构上来看,1)由于外债存量下降、中外货币政策分化减弱,汇市债市经历大幅调整,偿还外债过程趋于结束:15 年该项流出高达3515 亿美元,16 年逆转为净流入68 亿美元。2)由于包含一定的非理性投机因素,16 年企业股权和债权直接投资流出同比扩大74%至2631 亿美元,成为新的最大流出单项,这一现象受到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保险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1农业保险的初步发展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只是在局部地区进行了零星的试点,没有形成大的气候。我国正式的农业保险应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成立。次年,在山东商河、重庆北碚以及北京远郊试办牲畜保险;在江苏南通、陕西咸阳和北京远郊试办棉花保险。1951年在个别地区试办了油菜和水稻保险。1952年牲畜、棉花等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1953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按照国家指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基本停办了农业保险。195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恢复办理农业保险。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保险,经历了起起伏伏,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主要是学习的苏联模式。尽管当时的保险模式还不规范,但不能否认,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2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 1958年至1981年是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政府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认为人民公社规模大,后备力量强,抑制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灾害的损失,公社有能力弥补。农村保险己不适应新形势,没有必要再继续办下去。’ 1.3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发展阶段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需要独白面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1982年国务院决定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在我国停办了24年的农业保险终于重新走上历史的舞台。1985年,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业务最早的法律依据,中央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也提出应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1982年至1995年间,随着农业保险的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曾一度出现繁荣状态,保费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到了1996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农业保险由其中的中保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保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国有独资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兼顾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构调整,停办了一些亏损的险种,从此,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呈现负增长。由一于损失率高,如果保费按照损失率来制定,农民保不起;

2015中国工商银行年报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601398 2015 年度报告摘要 1.重要提示 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指定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具体请参见“9.发布年报、摘要及资本充足率报告”。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016 年3 月30 日,本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2015 年度报告》正文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16 名,亲自出席14 名,委托出席2 名,王希全董事委托张红力 董事、衣锡群董事委托洪永淼董事出席会议并代为行使表决权。 本行按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15 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和国际审计准则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行董事会建议派发2015 年度普通股现金股息,以356,406,257,089 股普通股为基数,每10 股派发人民币2.333 元(含税)。该分配方案将提请2015 年度 股东年会批准。本行不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2.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简介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财务概要 (本年度报告摘要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说明 外,为本行及本行所属子公司合并数据,以人民币列示。) 财务数据 2015 2014 本年比上年 增长率(%) 2013 营业利润 359,535 359,612 (0.0) 337,046 净利润 277,720 276,286 0.5 262,96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7,131 275,811 0.5 262,64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4,467 274,375 0.0 261,53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209,780 20,609,953 7.8 18,917,752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11,933,466 11,026,331 8.2 9,922,374 负债总额 20,409,261 19,072,649 7.0 17,639,289

保险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保险公司是专卖店我们是高端定制 保险的起源1、埃及(人身)2、海上保险(意外)3、中国保险的起源同治年间民国中国4、保险中介的产生劳合社5、中国保险的三次改革 意外伤害:普通100-120 高管300 (新光海航) 现代保险起源于意大利也有说是中国首创,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中国商人即将风险分散原理运用在货物运输中。由镖局承运货物,收费签发“镖单”。货到目的地,收货人按单验收后,在镖单上签注日期,加盖印章,交护送人带回,以完手续。镖局的这些手续与现代保险的承保手续大致相同。 保险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 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耕三余一”的思想就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 在国外.保险思想和原始的保险雏形在古代已经产生:在古埃及石匠中曾有一种互助基金组织,该组织向每一成员收取会费以支付个别成员死亡后的丧葬费;还有古罗马军队中的士兵组织,以收取的会费作为士兵阵亡后对其遗属的抚恤费用。 下面是在保险的发展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几种保险: (一)海上保险 海上保险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正是海上保险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保险业的繁荣与发展。人类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由多数人分摊海上不测事故所致损失的方式——共同海损分摊。在公元前916年罗地安海立法中规定:“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而抛弃船上货物,其损失由全体受益方来分摊。” 现代海上保险是由古代的巴比伦和腓尼基的船货抵押借款思想逐渐演化而来的。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这张保单承保一批货物从法国南部阿尔兹安全运抵意大利的比萨。在这张保单中有明确的保险标的、明确的保险责任,如“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 16世纪时,英国商人从外国商人手里夺回了海外贸易权,积极发展贸易及保险业务。1720年经女王批准,英国的“皇家交易”和“伦敦”两家保险公司正式成为经营海上保险的专业公司。 1688年,爱德华·劳埃德在伦敦塔街附近开设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咖啡馆。由于这里海事消息灵通,每天富商满座,保险经纪人利用这一时机,将承保便条递给每个饮咖啡的保险商。随海上保险不断发展,劳埃德承保人的队伍日益状大,影响不断扩大。1871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一项法案,使它成为一个社团组织—劳合社。到目前为止,劳合社的承保人队伍达到14000人。现今其承保范围已不仅是单纯的海上保险。 (二)火灾保险 火灾保险起源于1118年冰岛设立的Hrepps社,该社对火灾及家畜死亡损失负赔偿责任。17世纪初德国盛行互助性质的火灾救灾协会制度,1676年,第一家公营保险公司——汉堡火灾保险局由几个协会合并宣告成立。但真正意义上的火灾保险是在伦敦大火之后发展起来的。1666年9月2日,伦敦城被大火整整烧了五天,财产损失1200多万英镑,2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这种状况下,聪明的牙医巴蓬l667年独资设立营业处,办理住宅火险,1705年更名为菲尼克斯即凤凰火灾保险公司。1710年,波凡创立了伦敦保险人公司,

国际金融自考试题201610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告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金融试卷 (课程代码00076)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自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甩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P70 1.出口商品数量大于进口商品数量称为 A.经常账户顺差B.经常账户逆差 C.贸易收支顺差D.贸易收支逆差 P56 2.国际收支是一个 A.存量概念B.流量概念 C.常量概念D.变量概念 P93 3.国际储备的主体是 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P117 4.某日中国银行报出:USD100=CNY654.32~654.97,则654.32是 A.买入汇率B.卖出汇率 C.中间汇率D.现钞汇率 P73 5.美国长期存在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引起美元 A.升值B.贬值 C.不变D.先升值后贬值 P123 6.一般来说,利率低的货币远期会 A.升水B.贴水 C.不变D.掉期 P129 7.外汇市场的实际调控者是 A.银行客户 B. 外汇银行 C.外汇经纪人 D. 中央银行 P194 8.在外汇投资中因计价货币汇率变化所产生胸风险是 A.外汇买卖风险 B. 交易结算风险 C.外汇借贷风险D.记账转换风险 P218 9.外国居民在日本市场上发行的日元债券,名为 A.扬基债券B.猛犬债券 C.武士债券D.熊猫债券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保险研究 2009年第2期三农保险I NSURANCE STUD I ES No.2 2009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① 黄英君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3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的梳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展开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全方位研究,从国家层面来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与创新。通过这种制度分析,形成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一个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探索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的特定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农业保险;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306(2009)02-0052-0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业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农业保险作为防范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发展农业保险以规避农业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我国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正当其时。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的保护,W T 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协议将农业保险列为“绿箱(Green Box)”政策为各国广泛采用,农业保险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保护与国际接轨。农业生产自身的弱质性和弱势性,以及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使得农业保险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直以来,农业保险发展时断时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管理功能。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及其创新的探讨因而成为必要。 一、国家在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与产权理论”,没有一个关于国家的理论,也不能真正完成关于产权的理论,“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权,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最终是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②。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国家提供宪政秩序、法律制度等基本的制度安排。国家作为一种垄断性的制度安排具有其他的竞争性制度如市场、企业所不具有的特征的优势。国家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在长期制度变迁中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由于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因此,国家属于自然垄断的范畴,国家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以及规模经济的天然优势。虽然国家不能决定一个别度如何工作,但正如穆勒所论,它却有权力“决定什么样的制度将存在”。③所以,国家一旦形成,就能利用其优势干预和推动制度变迁,对制度变迁发挥着独特的、举足轻重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金融保险制度的产生是为了降低、节约交易费用和增进资源配置效率。赵学军、吴俊丽(2004)认为④,世界上开展农业保险的国家普遍实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农业保险的理论来源于保险市场存在着失灵、垄断性或有限竞争性。我国保险市场同样存在市场失灵,农业保险市场更是如此(庹国柱、王国军,2002;冯文丽,2004;黄英君,2007b等)。政府干预农业保险成为一种必要和必须,而更多地应体现为一种财政补贴和税收支持,促进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同时,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农户保险意识,扩大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国家的强制性属性和特征决定了其在保险制度及其变迁中的特定地位 [作者简介] 黄英君,经济学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重庆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RC I SS)主任。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题库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中国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笔试真题汇编整理工行校招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行测、综合知识、英语和性格测试,题目实际上是不难的,但要有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多练题目是肯定的!建议报考的同学提前做好复习准备,考试资料可以到“壹银考”上面找找,资料确实不错,比较有针对性,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工行笔试经验分享整理一: 包含会计题10+,金融10+(卤煮这两方面都小白,故蒙的),数学计算15+(都是大的计算题,不让用计算器),英语20(阅读理解、改错选择、完形填空,涉及一个银行发展历程、它针对青少年的业务方案、一个女孩妈妈想替孩子申请银行贷款资助学业的信函、几条美国和中国的新闻非常简单),翻转六格图纸1道,阅读理解(阅读量较大,生物识别、瞳孔识别和掌膜识别的不同),材料分析3+(针对虚设银行中的业务:办理业务等待时间与满意程度的分析、不同时段地点人流量分析等),具体情景解决方案5+(比如说同事做事方法与你不对路,你又需要跟他谈论方案,你咋办?或者因为你有过类似经验,别的team需要你帮忙洽谈业务,但你现在特别忙,明天有纪要汇报给boss,你咋办?等等),5-7个句子重新排序5道左右,选择或替换正确的词语填到句子里面,填空题10+(都是要你计算具体数字),距离和速度问题2道,还有甲乙丙丁说的话各一半对错,猜最后的结论选择,类似的题有甲乙丙丁出行天气排序问题,这样的题有3+,拿某种颜色的球的概率题2+,计算日期2+(比如2004年成立的诺鑫银行,到2014年XX月XX日刚好十周年,是个星期一,那成立那天是星期几?再比如2014年11月15日是周六,那么图中显示的月份是2014年几月份? 性格测试131道,1-90二选一的看哪一项更适合自己,91-130的是一句话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六个选项,131题是从91-130之间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三项 工行笔试经验分享整理二: 今天的笔试题目有两部分,140分钟题目+40分钟性格测试。其中140分钟要进行97道题目。虽然题看起来不多的样子,但是依然没有做完。。。5555 今年的诺鑫银行的题目套进了一个冒险故事,分成五部分,内容涵盖比较多,又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保险思想和救济后备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主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提出“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可谓最古老的社会保险思想。 我国古代一直施行各种赈济制度。据记载,周朝已建立各级后备仓储。战国以后,逐步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仓储制度,魏有“御廪”;韩有“敖仓”,汉代设有备荒赈济的“常平仓”,隋朝设“义仓”;宋朝和明朝还出现了民间的“社仓”,它属于相互保险的形式。宋朝还有专门赡养老幼贫病的“广惠仓”,这可以说是原始形态的人身救济后备制度。 尽管我国保险思想和后备救济制度产生很早,但因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从而保险业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都不具备。所以,始终没有产生商业保险。 中国资本主义形式的保险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通商贸易和 经济侵略而来的。在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在对华贸易中,为了应付海盗、战争和变幻莫测的海上风险,需要保险的保障。1805年,英、印商人在广州成立“谏当保安行”,亦称为广州保险协会或广州保险社,这是外商在中国开设最早的保险公司。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

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的保险公司也相继来华设立分公司或代理机构,经营保险业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魏源、洪仁玕、郑观应、王韬、陈炽等人,他们纷纷著述立说,阐述各自的保险观点,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创建作了思想、舆论准备。清廷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也为民族保险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1865年5月25日,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打破了外国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局面。1865至1912年的40多年间,成立的各类华商保险公司约有35家。1912年到1925年,陆续成立的保险公司有39家。1926年到1936年,全国有保险公司40家,分支机构126家。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有关保险立法亦为政府和社会人士所重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先后拟订了《保险业章程草案》、《海船法草案》和《商律草案》。北洋政府时期,曾聘请法国顾问爱斯嘉拟订了《保险契约法草案》。1917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拟订了《保险法草案》。1929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保险法》。1935年5月和9月,分别公布了《简易人寿险法》和《简易人寿保险章程》。1937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修改后的《保险法》、《保险业法》和《保险业实施法》。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内地保险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保险中心则由抗战前的上海转移到重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