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朝区域划分(北直隶)

明朝区域划分(北直隶)

明朝区域划分(北直隶)
明朝区域划分(北直隶)

一、北直隶(河北道)

顺天府:大兴、宛平、良乡、固安、永清、东安、香河

通州(潞县):三河、武清、宝坻

霸州(益津):文安、大城、保定

涿州(范阳):房山

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

蓟州(渔阳):玉田、丰润、遵化、平谷

保定府:清苑、满城、安素、定兴、新城、雄县、容城、唐县、庆都、

博野、蠡县、完县、遂县

祁州(蒲阴):深泽、束鹿

安州(葛城):高阳、新安

易州:涞水

河间府:河间、献县、阜城、肃宁、任丘、交河、青县、兴济、静海、

宁津

景州:吴桥、东光、故城

沧州(清池):南皮、盐山、庆云

莫州(莫亭):(后入任丘)

真定府:真定、井邢、获鹿、元氏、灵寿、槀城、栾城、无极、平山、

阜平、行唐

定州(安喜):新乐、曲阳

冀州(信都):南宫、新河、枣强、武邑

晋州(鼓城):安平、饶阳、武强

赵州(平棘):柏乡、隆平、高邑、临城、赞皇、宁晋

深州(静安):衡水

顺德府:邢台、沙河、南河、任县、内丘、平乡、巨鹿、广宗

广平府: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成安、威县、邯郸、清河、

大名府:元城、大名、魏县、南乐、清丰、内黄、浚县、滑县(白马)

开州(濮阳):长垣、东明

永平府:卢龙、迁安、抚宁、昌黎

滦州(义丰):乐亭

延庆州:延庆、永宁

保安州

注:良乡(今北京丰台区)、东安(今廊坊)、保定(今霸州新镇)、

清苑(今保定)、安素(今徐水)、新城(今高碑店新城镇)、庆都(今望都)、

完县(今顺平)、遂县(------)、祁州(今安国)、束鹿(今----)、

安州(今安新)、新安(今----)、交河(今泊头市交河镇)、兴济(今青县兴济镇)、

获鹿(今鹿泉)、槀城(今槁城)、南河(今南和)、保安州(今逐鹿)

二、南直隶北部(淮扬道)

淮安府: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沭阳

海州(郭朐):赣榆

邳州(下邳):宿迁、睢宁

凤阳府:凤阳、临淮、怀远、定远、五河、虹县

寿州(寿春):霍邱、蒙城

泗州(临淮):盱眙、天长

颍州(阜阳):颍上、太和

宿州(宿县):灵璧

亳州(谯县)

扬州府:江都、仪真、泰兴

高邮州:宝应、兴化

泰州(海陵):如皋

通州(静海):海门

泸州府:合肥、舒城、庐江

无为州:巢县

六安州:英山、霍山

徐州:彭城、萧县、沛县、丰县、砀山

滁州:清流、全椒、来安

和州:历阳、含山

注:山阳(今淮安楚州)、清河(今淮阴)、安东(今涟水)、桃源(今泗阳对岸)、临淮(元临濠,今凤阳临淮镇)、泗州临淮(今盱眙淮河镇,辖今泗洪境)、

虹县(今泗县)、英山(今湖北英山)

南直隶南部(江南东道)

应天府:上元、江宁、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

苏州府:吴县、长洲、吴江、昆山、常熟、嘉定

太仓州:太仓、崇明

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

常州府: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

镇江府:丹徒、丹阳、金坛

安庆府: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

太平府:当涂、芜湖、繁昌

池州府:贵池、青阳、铜陵、石埭、建德、东流

宁国府: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太平

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

广德州:广德、建平

注:江浦(今浦口)、石埭(今石台)、建德(今东至)、东流(今东至东流)、太平(今黄山区仙源)、建平(今郎溪)

承宣布政使司

左布政使一人从二品承宣布政使司

右布政使一人从二品承宣布政使司

左参政无定员从三品承宣布政使司

右参政无定员从三品承宣布政使司

左参议无定员从四品承宣布政使司

右参议无定员从四品承宣布政使司

经历一人从六品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司

都事一人从七品承宣布政使司

照磨一人从八品承宣布政使司照磨所

检校一人正九品承宣布政使司

理问一人从六品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副理问一人从七品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提控案牍一人未入流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司狱一人从九品承宣布政使司司狱司

库大使一人从九品承宣布政使司

副使一人未入流承宣布政使司

仓大使一人从九品承宣布政使司

副使一人未入流承宣布政使司

大使各一人从九品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副使各一人未入流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

提刑按察使司

按察使一人正三品提刑按察使司

副使一人正四品提刑按察使司

佥事无定员正五品提刑按察使司

经历一人正七品提刑按察使司经历司

知事一人正八品提刑按察使司

照磨一人正九品提刑按察使司照磨所

检校一人从九品提刑按察使司

司狱一人从九品提刑按察使司司狱司

明代在全国设置十五个省级单位,包括:北直隶、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共十五个省级单位,为明朝稳定的统治区域,称为“两京十三布政司”(注意:明朝与今名称虽大部相同,但所辖地域有相当差别,不宜以今天的行政区划倒推);另外,明朝在1406年至1427年间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后被废;南明时期,延平郡王郑成功在台湾设立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二县,另设澎湖安抚司,号为“东都”,后郑经改东都为东宁,并于承天府之上再设东宁总制府。

布政使司以下,改元朝的路为府,成为主要的二级行政区划,但是同时又有直属于省的直隶州,行政级别等同于府。府以下有属州和县,是主要的第三级行政区划,而属州还可能领有少数县,成为结构上的第四级,但相对重要性很小。直隶于省的直隶州下也领若干县,其级别相当于府属州或府属县,仍是第三级行政区划。所以州按性质不同是跨第二、第三两个级别的区划,而与府相比,无论属州或直隶州的治所所在地均不设县,即使原有县的也被并入州制.

都指挥使司方面,明朝共有16个都司、5个行都司、2个留守司。16个都司中,有13个都司与布政使司同名,其它3个分别是北直隶境内的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山东省的辽东都司。5个行都司分别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市)、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市)、湖广(治郧阳卫,今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2个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县)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市)的兴都留守司。此外,还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的奴儿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区设置有乌斯藏、朵甘二都司,另有置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区的哈密、曲先等卫,不过这些属于羁縻性质,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

明朝实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不过在实际使用中体现出一定的不便。所以到宣德以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后基本成为各省常制,凌驾于“三司”之上成为一省甚至跨省的最高长官。还有同时兼任巡抚与总督的情况,称督抚。此外,还有以监察御史为巡按,任监察之职

其中,总督主要署理军务,分短期与长期两种。巡抚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抚辖两布政使地,如正统年间的山西河南巡抚。有的一省一巡抚。有的一省几巡抚。如北直隶有顺天巡抚(驻今遵化市)、保定巡抚(驻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宣府巡抚(驻宣府镇,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领山西大同府)三巡抚;南直隶有两巡抚:应天巡抚(驻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凤阳巡抚(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楚州)。有的在几省交界处设置一巡抚,如南赣韶汀巡抚就越江西、广东、福建三省

各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名,从二品,掌管一省政务,其下辅官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无定员)等。各提刑按察使司置按察使一名,正三品,其下有副使,掌管一省“刑名按劾”,包括司法、监察等多重职能,逢重大事宜可以交三司会议,或上报巡抚、巡按。各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其下有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辅官,掌管一省军务、屯田、刑狱等。三司品级排名上,都司为最高,其次布司,最下按司,按此排序于朝廷表笺。

省以下的各府设知府一名,正四品,辅官有同知、通判等,掌一府政务,包括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府以粮收入分为三等,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石以下为中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原来知府品秩因府的等级而不同,不过后来统一。宣德三年(1428年)放弃交阯布政司后,明朝共有府153个。

各州设知州一名,从五品,辅官有同知、判官等。凡省下的直属州,其地位相当于府,而府下的属州,则视为府下的属县,不过州官的品秩并无区别。明朝直隶州、属州合计共234个。

府、州下有县,各县设知县一名,正七品,辅官有县丞、主簿等。县也按粮食收入分为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原来县官品秩各有不同,后统一。明朝共有1171个县。

各地的军民府、土州、土县等建制,仿照普通的府、州、县

人口分布研究综述

人口分布研究综述 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集散及组合状况,一般指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口分布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主要有人口学、地理学、人口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人口分布的变化、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有人口重心模型、遥感及GIS研究、EDSA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仅对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阐述 国内 在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研究中, 在人口分布的变化研究中,任志远等(2013)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ESDA方法,分析剩下2000年至2010年的人口分布变化空间格局与自然、经济、社会驱动力,将驱动力进行多元回归并进行空间栅格拟合,得出不同尺度的人口变化趋势。胡红艳、郑宇(2014)利用统计数据对晋中市2000年~2012年鉴的人口分布变化做出描述总结,同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2年来晋中市的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向西部平川地区集中。 在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李旭东、张善于(2007)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出发,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贵州高原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山地地形和坡度、喀斯特分布面积和基岩性质等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喀斯特类型区域的人口分布差异性及其原因。王春菊等(2004)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福建省各市县平均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河网密度、道路网密度及海岸线的距离和居民点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GIS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通过赋予各影响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福建省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和分析。张丽、高敏华(2014)运用GIS软件对新疆15个行政区2000/2005/2009年的人口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人口变动的驱动因子。在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的研究中,林飞娜等参考基于城镇面积的城市人口密度稀疏模型,同时考虑交通网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适合长春市区人口空间分布的模型,生成100m*100m网格的人口数据空间分布图。 在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研究中,仲崇玺、周跃志(2008)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除非,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因素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方面分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传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与对策。孙峰华等(2006)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阐述了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特征及其成因,并进一步从省、直辖市、自治区;九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三个方面,探讨了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净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引起的资金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流动人口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研究区域

北京大学2019年人口所人口学考研经验贴

北京大学2019年人口所人口学考研经验贴 网上人口所人口学的经验贴很少(似乎只有一篇,然后有效信息可能还需要补充),信息极不对称,所以我想着考上了,就写个经验贴,以便大家参考。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即分别介绍人口所,人口学,本人情况,备考过程和相关建议。 一、人口所 人口所,全称人口研究所。人口发展是人口所一直致力的前沿课题。比如人口经济,人口健康,人口卫生,人口统计,人口环境,老龄人口,残疾人口等等。其中,人口所说全国最早研究人口经济学的单位,当前中国研究人口健康的最权威单位,也是唯一一个专门开设残疾人口研究方向的人口教研单位。就国际化水平方面看,人口所是亚洲3个培养第三世界国家人口学硕士中的一个。由于招收留学生一起上课(有的年份也没招,比如18届),因此绝大多数课程都是英文授课,人口所老师的英文水平很高(复试亲测认证)。目前,人口所的top方向是社会科学统计,人口健康分析,老年人口研究和残疾人口研究,这些方向在国内都是第一。 根据人口所自身的定位——科研教学单位,首先是科研,其次是教学,所以每年招的学硕很少。保研4人、统招4人,4个专业: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老年学方向),不区分专业,考研则是按初试排名确定复试名单,

再根据初试、复试加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4人。由于人资环和政经要考数三,而人口学和社会学可考数三也可选考数三,对多数考生来说(也有例外,我就有数学特别好,文科特别差的朋友,让他背简直是杀他),人口学和社会学要相对简单,因此一般来说考研报人口学和社会学的人要多,而保研报人资环和政经的人要多(因为保研不考数学)。 二、人口学 人口所的人口学,授予社会学即法学学位,但人口所的人口学与其他教研单位不同,偏定量、偏自然科学。大家注意,人口学主要研究: 1)人口变量(生育,死亡,迁移和城市化)的变动规律 2)人口变量和相关的非人口变量(经济,社会,地理,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资源环境等等) 目前,人口所主要研究生育、死亡(老龄)、人口经济和人口健康。虽然人口所也有人口社会学的大家,比如穆光宗老师。但人口所主要还是偏定量分析,特别强调计算机、统计学工具的应用。 从统考科目这个侧面,大家也可以了解到人口所人口学他的学科性质偏定量,依次为: 政治,英语一,业务课一(经济学,社会学,数学三,公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北京大学考研篇】2019北京大学人口所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真题,参考书,内部资料

【北京大学考研篇】2019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社会工作硕士|招生信息解析|院系介绍|分数线|报录比|真题|参考书|内部资料 一、历年招生录取情况解析: 2016年:5090340 2017年:5090340 2018年:5090335 2018年考情分析: 报考人数为31人,缺考人数3人,实际参加考试28人;分数线划在335分,进入复试16人,择优录取14人;一定要抓住机会啊!!!!!! 二、近两年报录比分析 2017年报考人口研究所社会工作硕士30人,单科过线人数(50/90)18人;340分之上16人;进入复试16人,统考实际录取人数12人;报录比不到在1:3;也就是说只要你各科过线,就很好进入复试了,进入复试也就很大几率被录取了,真的很好考啊,我都心动了。 2018年报考人口研究所社会工作硕士31人,缺考人数3人,实际参加考试28人;分数线划在335分,进入复试16人,择优录取14人;报录比1:2;同学们,想考北大的同学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啊! 三、历年真题回顾整理(以某年为例) 一、名词解释 1、家庭生命周期 2、接纳 3、制度的路径依赖 4、个案会谈 5、职业福利 6、相对贫困 7、二元劳动力市场 8、社会建构理论 9、身份制度10、社会性断乳 二、简答 1、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

2、试述组织的性别环境,分析其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 3、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与相冲突的地方 4、简述城市化的内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 5、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特点与功能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现代化的传统社会发展战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试述现代化传统发展战略的得失? 2、个案工作中的专业技术理性与道德、政治实践的冲突。 一、名词解释 1、个案访视 2、小组规范 3、社会发展(Midgley) 4、公共服务均等化 5、社会政策评估 二、简答题 1、试述“人在环境中” 2、简述中国文化对个案工作的影响 3、试述社会服务机构的战略目标与管理目标,并述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社区的概念与要素,说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并从社区实质的角度评论我国的社区建设实践。(20) 2、新闻中会引用如下表述“根据网上的调查,83%的网民认为,目前的房价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请问这一表述在社会科学方XX以及统计学方XX上,是否可以接受?为什么? 四、选择题(关键词)1、简单随机抽样2、测验法3、纵贯研究4、函数关系5、置信区间 6、观察法 7、抽样 8、变量层次 9、回归系数10、经典统计推论 五、判断改错题(每题三分) 1、分析单位 2、经验概括 3、演绎逻辑 4、抽样误差 5、分层 6、效度 7、实现调研的过程与调查研究的逻辑过程一致 8、研究的过程是从观察出发得出理论 9、重点访问10、二次分析 四、推荐使用参考书: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钟琴2012616017 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 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 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的概念。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的含义。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在流出地的“推力”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家人团聚的快乐、社交网络等。只是相对而言,在流出地“推”的力量占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在流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地位的“拉”力,包括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水平等。在流入地也存在的“推”力包括:陌生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等。人口就是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出流动的决策的。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 西方学界研究农村建设问题,最早源于19世纪40年代科尔等学者研究农村聚落的景观形态,即农民的住宅研究。进入20世纪以后,法国学者阿·德芒戎在《法国德农村住宅》的文中对法国农村居住形式与农业职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他提出以农业职能来确定和划分农村住宅类型,随后他又在《法国农村聚落类型》一文中,首次对农村聚落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村落形成与自然、社会、人口、农业之间的关系。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后,尤其在日本,在原有村落共同体被破坏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从而使得农村共同体的活力变得脆弱,如何重建有活力的农村成为了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研究点。在1994年,日本学者祖田修和大原兴太郎通过分析日本现代农村后揭示了因人口的过疏而弱化了农村共同体。他们指出,以前的农村自然管理体系的丧失招致了众多问题的发生,尽管近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还是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他们认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综合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活的价值,要更加重视农村居民的相互交流,满足农村居民的诸多诉求,尤其是社会与文化方面。2传统农业社会的村落主要还是零散特征为主。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工业产业的逐渐发达,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乡村集聚的趋势不断发展,以下国家为主要代表: 1.美国的郊区新村化 美国的新村建设主要还是以郊区为依托开始的。在二战以后,由于私人交通工具的发达和普及,美国郊区出现了低密度、空间上无计划地扩张,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和污染、空间浪费、地价和房租上涨、基础设施超负荷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开始在郊区规划了新社区或新村。其特点是土地混合利用、布局紧凑。 2.英国农村中心村 随着英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英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口减少,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随后,由干大都市郊区化的迅速发展,周边的许多乡村人口又急剧增加,因此乡村地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对乡村地区进行大规模规划,以促进其繁荣。 1(法)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 2王鹏飞等.近年国外有关可持续农村体系发展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5(9):166一167.

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 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论文题目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 ———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摘要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以三伏潭镇四个抽样村(夏市村、三伏潭村、康王村、沟二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伏潭镇农村人口的流动现状,发现农村在社会分层,横向流动和流动方式上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以人口社会学推拉理论为指导,从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两个角度探寻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最后结合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和三伏潭镇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三伏潭镇农村和村民的发展模式: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分层结构;大力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发挥人才交流网和劳务中介的就业引导作用;建设农村社区非营利组织和休闲场所,和谐农村生活;抓好长期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利用回流的农村劳动力,为建设新农村储备资源。总的来说,就是让村民发展和农村发展得到双赢。 关键词人口流动流动现状社会分层横向流动流动方式流动探因 发展模式

目录 1. 引言 (3) 2. 三伏潭镇四个行政村的人口流动现状 (5)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5) 2.2 三伏潭镇概况 (5) 2.3 社会分层与农村人口流动 (6) 2.3.1 四个村的总体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产生差异的原因 (7) 2.4 农村人口的横向流动 (8) 2.4.1 四个村外出务工者横向流动的共性分析 (9) 2.5 农村人口的流动方式 (10) 2.5.1 从年龄和婚育状况对上述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11) 3. 基于推-拉视角的农村人口流动探因 (11) 3.1农村推力增加 (11) 3.2 城市拉力加大 (12) 4 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对当地农村和村民发展道路的启示 (13) 4.1农村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 (13) 4.2探索适合三伏潭镇农村和村民的发展模式 (14) 4.2.1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分层结构,保障农村稳定和繁荣。 (14) 4.2.1.1社会学分层理论对构建三伏潭镇农村合理社会分层的启示 (14) 4.2.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6) 4.2.3 抓好长期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17) 4.2.4培育农村社区非营利组织,增设农村休闲场所。 (18) 4.2.5 有效利用回流的农村劳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储备力量 (19) 5.结语 (20) 参考文献 (20)

2018年北京大学人口学考研招生目录、参考书目、经验

2018年北京大学人口学考研招生目录、参考书目、经验 二、2018年北京大学人口学考研参考书目 新祥旭考研独家提供书单 1、人口学概论: 《人口理论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口统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口学词典》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北京大学人口学考研该如何安排时间 四、(一)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 2.阶段重点: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3.复习建议: (1)根据往年大纲或师兄、师姐的经验,准备必读书单。 (2)此阶段只用快速阅读教材,了解各个知识点即可。不用纠结于某个知识点,可能读到后面你就懂了,也不用做过多的笔记,在第一遍就开始做笔记容易变成抄书。 (3)复习专业课的时间可以交叉进行,一天可以看两门专业课或更多,每门课0.5h足矣。理论部分与研究方法部分可交替进行,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4)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教材以外的业界大牛作品。 (二)强化阶段(7月-9月) 1.学习目标: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 2.阶段重点:通过师兄、师姐回忆的往年真题,掌握重难点 3.复习建议: (1)搜集专业课近10年真题。若官方没有发布真题,可以找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或问新祥旭考研辅导机构,主要做北大辅导。 (2)研究近10年真题,通过知识点出现的频率高低,结合近年行业热点,了解专业课的复习重点。 (3)利用整块时间搞定专业课重点或没有掌握的部分。上个阶段小编只是建议大家专业课了解知识面,那么在这个阶段就要认真复习知识点了哟,把它们熟记于心,考研就木有问题啦!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旅游学院 A0821班 30号王兴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 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Liang and White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以上,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5]。王桂新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发现8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地带迁出,主要迁向东部地带; 90年代以来,西部地带一些地区对中部地带的迁移人口开始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迁移吸引中心发生多极化;迁移格局中北京、上海是两大全国级吸引中心,广东、新疆是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5]。Liang指出无论是省际或省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为源地的人口迁移占有绝大多数;周皓认为在1990年至1995年间,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60%左右[5]。 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8年北京大学人口所社会学(老年学)考研参考书目、经验复试录取情况

2018年北京大学人口所社会学(老年学)考研参考书目、经验复试录取情况一、北京大学人口所社会学(老年学)考试科目招生情况 招生院系:人口研究所 计划招生数29人 拟接收推免人数15人 备注说明本院系仅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社会学(老年学)(030320) 计划招生数:3人拟接收推免人数: 专业备注: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01.(全日制)老龄经济学 02.(全日制)老龄健康学 03.(全日制)老年社会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或677公共卫生学或678社会学理论或679经济学原理 ④912老年学综合考试(人口学概论占50%,老年学概论占50%) 跨专业选题 二、2018年北京大学人口所社会学(老年学)考研参考书目 新祥旭考研独家提供书单 1、人口学概论: 《人口理论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口统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口学词典》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老年学概论: 《社会老年学》邬沧萍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老年学的同学务必要将穆光宗老师的所有论文都看过,一个不落,即使是上世纪的论文都不应遗落,毕竟出题者是穆老师,所以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对于最后最大分值的论述题的影响及决定是非常重大的。

三、2017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考研复试名单 序号姓名性别报考专业备注1刘艳女人口学 2刘祖源男政治经济学 3詹双双女社会学(老年学) 4爨玲女人口学 5孟庆洋男社会学(老年学) 6周坤女人口学 7李佳佳男人口学 社会工作硕士 8陈铭女 9胡雅坤女社会工作硕士 10潘一女社会工作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 11王婧雯女 社会工作硕士 12邵镜儒男 社会工作硕士 13魏天瑶女 社会工作硕士 14闫晶宇女 15李景涛男社会工作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 16王泽浩男 社会工作硕士 17王润芝女 社会工作硕士 18吴梦甜女 社会工作硕士 19贾娟女 社会工作硕士 20郑艺女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国外流动人口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人口流动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本身所具有的规律、人口流动的模式、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等;另一类,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如莱文斯坦(,李的人口迁移理论,沃尔波特的人口迁移决策理论,马波昆杰的人口流动系统理论,泽林斯基的人口流动五阶段论,等等。这些理论在人口流动研究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放之于中国则不一定都有效,也不一定都正确。例如莱文斯坦提出的人口迁移规律认为,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喜欢”流动。其实这只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没有通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即没有看到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条件同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社会现实,农村人口更“喜欢”流动是喜欢城市比较优越的条件,而不是喜欢“流动”本身。“推-拉理论”认为,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是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推力因素包括失业、就业不足、耕地不足、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学校、医院)、社会经济及政治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灾害(如水涝、干旱)等;拉力因素包括迁移目的地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途、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教育和卫生设施、较好的居住环境等。 但是人口迁移或流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受到的影响因素大不相同,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人们,其流迁的动因也有很大的差别,推力和拉力理论很难将其解释得完美无缺。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实行独特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受到来自制度的阻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推-拉理论对我国户籍人口流动是失效的。但是,我们还须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自由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村人口几乎可以不受多大限制地在全国任意城乡间自由流动。在人口自愿、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推—拉理论还是有效的,因为从大的方面看,构成推力和接力的主要因素大多是相同的。即使是对于户籍迁移性人口流动,推—拉理论也不是完全失效,只是在户籍迁移性流动的情况下,推力和拉力的作用程度减轻了,人口流动的规模缩小了,但迁移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和非迁移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相同的。 到目前为止,世界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都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尽管在个别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大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村流动的苗头,但仍然只是“苗头”而已,远未形成气候。因此,人口流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一个城乡问题。也许正因为如此,发展经济学理论更关注对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人口流动主要是农村向城市流动,农业劳动向非农业流动。这正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刘易期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拉出了他的人口流动模式。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人为,工业部门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动因。只要农业存在着剩余劳动,工业就可以得到无限劳动供给,并在工资不变的条件下,积累利润,扩大再生产,直到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完毕。这一论断已经受到了来自我国现实情况的挑战。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地出现的“民工荒”,就是对这一理论的一个打击。尽管那里的“民工荒”实际上只是结构性的而不是整体性的,但已足以说明,如果流向工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长期不变,由于物价和社会整体收入水

中国最新行政区划一览表(所有省市县名单.doc

全国共4个省级直辖市,23个省,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华北地区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蒙) 东北地区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华东地区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 中南地区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西南地区重庆市(渝)四川省(川)贵州省(黔)云南省(滇)西藏自治区(藏) 西北地区陕西省(陕)甘肃省(甘)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台湾省(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北京市(16市辖区,2县)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

州区顺义区昌平区 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15市辖区,3县)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 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河北省(11地级市;36市辖区,107县,6自治县,22县级市) 石家庄市(共6个市辖区,12县,5县级市) 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井陉县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 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 唐山市(共6个市辖区,6个县,2个县级市)

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 遵化市迁安市 秦皇岛市(共3个市辖区,3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 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 邯郸市(4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 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 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武安市 邢台市(2个市辖区,15个县,2个县级市) 桥东区桥西区邢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 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南宫市沙河市

2019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社会工作考研招生目录、参考书笔记资料

2019年招生信息:

育明教育徐老师备注解析: 1.2019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社会工作硕士计划招收26人,其中推免12人,统考计划招收14人,近几年的统考招生人数均是10人。统计发现,2018年也不例外,统招依旧是10人,19年相比18年统招增加4人。 2.社会工作硕士一共有两个研究方向,分别是老龄产业与服务,残疾

服务与管理,这两个方向考的内容是一样的,考的科目都是政治,英语一,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复试时的分数线也是统一化的。政治不用多说,全国统考,只不过北京改卷稍微严格一点,给分低一点,但是经过正规训练,也可以帮助考生答出让阅卷老师满意的答案。英语一也是有答题技巧,需要注意卷面。专业课的话我们会在后边着重分析。平时的怎么学专业课老师会给考生做参考书的讲解,专题的讲解,怎样答出阅卷人喜欢的试卷,关于答题技巧,教务老师都会给考生讲解。此外,我们育明教育会根据每位考生的基础和学习进度制定符合每位考生的计划,并根据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复习计划。考生只需要按照复习计划按部就班的去学习就可以取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 3.北大作为文科类最高学府社会工作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个难度不是在于多少人考,而在于出题。根据我对这个专业历年真题的分析,社会工作出题的趋势比较活,尤其是今年我感觉更加出其不意,如果想通过死记硬背而考上北大基本不可能,你需要做的是内化它们的知识,形成社会学化的思维,才能应对各种没有见过的题目。 推荐使用参考书: 纵观近几年的专业课真题,命题思路还是比较连贯和一致的,所以在复习时也是有章可循。由于北大社会工作不指定参考书,结合近五年的出题内容和风格,我们育明教育通过对真题的分析,给出了以下的参考书,考生务必认真学习。

人口流动影响研究

人口流动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合兴村人口流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阐明了人口流动的原因以及给该村带来的主要影响,其中部分影响巳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家庭稳定等诸多方面,成为当今社会转型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人口流动;原因分析;主要影响 流动人口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次调查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流动的类型及其原因,并讨论了人口流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丰富了人口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在实践上,对政府采取措施解决人口流动所产生的问题也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有利于对流动人口的控制和管理。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共有调查对象100人,其中男性75人,女性25人,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收回问卷100份。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流动人口的基本类型 1、长年打工,指打2]2者长年在外,很少回家,只有春节或农忙时回村者。 2、整户迁移:一般指男性在外打工或做小买卖,挣了钱把妻子、儿女带离本村,基本上不回本村者。 3、高校上学:指在本村出生,由于考上高等院校,已由农村户口,转为非农村户口仍在外上学者。 4、参军:指本村青年正在部队服役者。 5、其他:主要包括外出探亲者。 以上分类中长年打工、整户迁移、参军、其他这几类中人口流动人员的户口没有变动,而高校上学的学生的户口则转为非农业户口。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一年内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本村,不能参加村里的正常活动,但是他们都与本村保持联系。通过整理调查问卷显示,该100个村民中,有58人长年打212,37人整户迁移,1人高校上学,1人参军,3人其他。合计外出人口100人,他们各自与外出总体的比例如表1所示: (二)年龄分布 该调查资料表明,该100个村民,男性为75人,女性为25人。绝大多数是劳动力年龄人口。

【盛世清北】2021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432统计学考研参考书目

【盛世清北】2021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432统计学考研参考书目 盛世清北分享: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432统计学考试科目,适用北京大学以下院系+专业: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035200社会工作硕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035200社会工作硕士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432统计学科目的考研参考书目为: 北京大学432统计学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解答》,茆诗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陈希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数理统计学讲义》,陈家鼎等著,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引论》汪仁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关于参考书阅读方法,盛世清北建议采用: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除了参考书学习法,盛世清北还建议考生掌握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考研不是无间道,而是开往春天的地铁,考研过程虽苦,但只要同学们坚定信心,坚持不懈,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幸福!加油吧!备考北大的你,永远是最棒的!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_文献述评

第30卷第3期2006年5月人口研究 Vol130,No13May200687P opulation R esear ch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 任远邬民乐 =内容摘要>通过文献综述,对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一些理论性的述评,并总结提出4方面的基本结论:第一,移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移民社会资本或社会网络的影响,社会资本影响着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发展和融合;第二,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口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对流动人口的限制与排斥,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第三,教育、培训,以及工作经历,是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并促进其社会融合;第四,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处境,是他们社会融合状况的表现,也影响其社会融合的能力。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作者简介>任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邬民乐,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第一波/民工潮0到现在,乡城之间的人口流动进入新的阶段,表现出新的特征。农民工不再是暂时居住城市,而是倾向于长期居住;居住的时间在不断地延长,并且有举家迁移的倾向;/新生代的农民工0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超过了对农村的认同(林彭, 2004)。然而,户籍制度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制,将流动人口排斥在城市体系之外,流动人口不具有市民身份。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观愿望与城市体系对这一群体客观的排斥,事实上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鸿沟。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解决的问题。因为无论是从不断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我国健康的人口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还是就其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人口压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而言,我们都应该让愿意在城市居住和发展的外来人口定居下来,并使其能最终融入城市社会。 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界定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作为外来人口的移民群体,进入城市后如何实现与城市生活相互融合,一直是城市研究的经典命题。早在19世纪90年代,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就开始研究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环境(例如,芝加哥城)。西方对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关系问题的理论探讨,按其基本取向,可以梳理出/同化论0和/多元文化论0两大流派(李明欢, 2000)。/同化论0认为跨境移民在接受国一般要经历定居、适应和同化3个阶段,对移民来说,学习、适应、接受所在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抛弃原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习惯,进而才能实现同化和融合。而/多元文化论0认为,移民将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历和价值观念重新塑造其生活的地点,并有助于建构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在当前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伴随着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称为人口迁移。居住在城市,不论常住还是暂住,如果没有本地户籍,仍被界定为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从开始进入城市,到其中的部分人口逐步在城市沉淀下来,在城市定居、生活和发展,成为事实上的城市移民,是我们所界定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这一概念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突出问题和独特问题,反映了人口从城市的外来者到完成人口迁移进入城市体系的过程。 传统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研究关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从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

要不断完善西部地区的配套设施、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确保西部农村物流能够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欧阳明慧,窦德强.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民工进入物流行业创业的可行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9.42(6). [2]欧阳红巍,潘果,孙晓庆.基于电商精准扶贫的贫困山区物流配送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0).[3]何园园,欧阳小芽.精准扶贫视阈下毕节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模式构建浅析[J].山西科技,2018.33(4). [4]颜强,王国丽,陈加友.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的路径与对策—— —以贵州贫困农村为例[J].农村经济,2018(2). [5]刘洁,胡颢瀚.农村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脱贫的物流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21).[6]都永浩,丁岚峰,左岫仙.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经济领域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然而,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区域经济失衡问题却日渐凸显。因此,区域经济差异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地理经济学理论及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区域经济差异引起人们的迁移行为,大多数的人口迁移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目前为止,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究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人口流动到底是扩大还是缩小了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是否是引起人们迁移行为的主要因素?流动劳动力同质或异质是否会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的效应? 一、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的“两单一双”关系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多维、多元的动态关系,因而研究角度也是多种多样。具体到流动人口与经济差异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人口流动→经济差异、经济差异→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经济差异这样的“两单一双”关系。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部分人口流动是指不考虑流动人口是否同质或异质问题的一般意义上的概念。 (一)单向关系1:人口流动→区域经济差异。我国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人口流动行为的增加,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同时使得区域经济失衡问题日渐凸显。但具体影响效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千差万别。首先,不同时间、不同尺度的选择,结论不尽相同。在1978~1987年,我国跨区人口流动增强了全国整体差距、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扩大,但却缩小了中部地区内部差距的扩大趋势;而在1996~2003年期间,人口流动加剧了全国整体差距、中部地区内部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扩大的事实,但却有效地减缓了东部地区内部差距扩大的趋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 □文/王静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提要]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研究,历来是经济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归纳为“两单一双”,多角度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再者就流动人口是否同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进行文献梳理,倡导政府间相互合作,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 关键词:人口流动;区域经济差异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7月11日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10x2019 1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