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井小说中的叙事时间

古井小说中的叙事时间

古井小说中的叙事时间
古井小说中的叙事时间

论古井由吉小说中的叙事时间

高丽霞上海外国语大学

古井由吉于20世纪70年代登上日本文坛,第64届芥川奖获奖作品《杳子》是其代表作。除《杳子》之外,古井创作发表了大量小说、随笔、评论等文章,收获多项文学大奖,被视为“内向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擅长描写人物的病态感受和异常心理,以此来揭示战后日本社会面临的精神危机,传递出作家对社会现状及生存境遇的忧虑、反思之情。

迄今为止,日本学界对古井文学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作品主题、语言风格、以及人物的自我意识等方面展开。其中,柄谷行人的『閉ざされる熱狂』、三浦雅士的『主体の変容』、前田爱的『都市空間の中の文学』分别以“自我同一性”、“自我主体性”、“空间意识”为切入点,对古井的创作理念、写作手法等进行了分析,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古井的叙事手法,在2000年5月出版的《国文学解释与教材研究》“古井由吉—小说与文体”特刊中,东乡克美、川岛秀一和红野谦介三位学者的论文都提到了古井对叙事时间的处理,但由于篇幅限制,学者们并未对作品的叙事时间结构进行更为深入的的研究。本文从古井的时间观念入手,在细致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古井小说的叙事时间进行梳理,并探讨时间结构与作品主旨之间的关系。

1.古井的时间观念

在古井的小说中,有一种叙述方式比较常见,即在倒叙或插叙模式下不断展开对过往的回忆。从处女作《星期四》开始,古井就表现出对回顾性叙述的喜好。小说主人公“我”登山归来遗失了一段记忆,受此事触发,回到都市后的“我”感到现实感和存在感日趋薄弱,为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我”努力地回忆各种线索,试图想起在山顶的遭遇。另外,《牵牛花》、《山谷》等作品也是以人物对往事的回忆为主干结构成篇的。徐岱认为“在一定范围内,故事中的时间如果在向度上属于‘过去’,便常会赋予文本一种感伤色彩”1。古井的小说虽然没有明显的感伤色彩,但是频繁回首过去的叙述方式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作者的潜意识里或许存在着一种重返以往,对过去时间进行充分把握的愿望。

结合古井的个人生活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对过去的追寻,不只是仅出于文学表达的需要,对古井本人也具有重要意义。

古井生于1937年,青少年时代正值日本从战争到战后激烈动荡的时期,社会巨变给古井的认知方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古井在随笔中多次提到童年时代经历的东京大空袭,空袭中古井的家被烧成灰烬,战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划,那一带没有再开发,古井1徐岱:《小说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10.6,p281

一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从此消失得无迹可寻。“从出生到长大一直居住的家在自己面前被烧毁,这一印象过于深刻,导致其他的记忆都消失了。空袭把之前的记忆烧光了。虽然有些记忆的片段偶尔会在脑海中浮现,但不知为什么,那些记忆唤不起任何感情”2。家的突然消失,破坏了记忆的连贯性。在古井的意识中,过去和现在之间出现了断裂,两者的不协调、不一致,让他对“时间是从过去直线性地贯穿至未来”3的说法产生了疑问。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并实现高速发展,在推进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建筑样式遭到摒弃。亲眼目睹城市面貌和生活环境极大改变的古井指出,从明治维新开始,东京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规模和程度一次比一次升级,这些变化带来了新旧之间难以掩盖的断裂感,与以往时期相比,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断裂更为显著。片面追求新事物,过度强调当下和现在的价值,使得时间的支离破碎感非但没有得到修复,时间观念本身反倒变得越来越淡漠。

古井并不掩饰自己在时间意识上遇到的障碍,在写作中他反而“倾向于将记忆不连贯的一面作为作品的主题”4。并且古井认为,这种感受绝非个别现象,是身处这个时代的人们共有的经验。尽管大多数人看似迅速忘记了曾经受到的冲击,若无其事地回归到日常生活,但在内心深处,如同《星期四》的主人公一样,潜藏着对现实的焦虑和疑惑。不承继过去,不流向将来的现在,是荒谬的,古井将他对时间的理解投射在了作品人物身上。由此,我们便可理解古井小说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人物的时间意识往往是病态的、扭曲的。具体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况,一是时间顺序错乱,前后颠倒,严重者出现记忆障碍,以《牵牛花》、《星期四》的主人公为代表。二是时间意识模糊,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常常受到失眠的困扰。后一种情况尤为多见,《失眠的节日》、《雪下的螃蟹》、《影子》、《弟弟》等小说的主人公都患有严重的失眠症,为失去条理的时间感痛苦不堪。

梦也没有做,睡了几个小时,又在和先前一样的紧张情绪中醒了过来,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又开始琢磨起原本不想考虑的事来。就这样,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可把握了。

睡前和醒来时的自己没有一点不同,好像一会儿都不曾睡着过。--(《影子》P72)

“时间意识的产生,意味着人们对天地万象生生不息,变换不定的认识和把握,开始脱离了混沌迷茫的状态,逐渐进行秩序性的整理;同时也开始了对人自身的生老病死、长幼延续的生命过程的焦灼的体验。时间意识一头连着宇宙意识,另一头连着生命意识。”5古井也将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关联在一起,用人物对时间的感受来表现他们对社会和自

2古井由吉:《人生的魅力》,新潮社,2010,p59

3中丸宣明:《“内向的一代”的“战后”时空》,《国文学解释与鉴赏》,2006.6,p54

4川岛秀一:《〈深处街道的沉睡〉—向着原初的溯行》,《国文学解释与教材研究》,2005.5,p60

5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p 120

我的认识。在他的笔下,混沌的时间意识,解构了生存的真实性,直接对个体的存在造成了威胁,《弟弟》中的主人公就由失眠演变到发狂,最终自杀身亡。

现实中的时间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奔流向前,不可逆转。而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叙事时间的变形,可以为让人物提供在过去和现在、将来之间自由往返,寻找修复时间观念的机会。因此,古井很少按照时间的线性进展模式结构作品,有意打破故事的自然时序,在时序、时频、时长等方面对时间进行变异处理,以构建一种能够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的时间结构。

2.古井小说的时间结构

如前所述,古井是对叙事时间有着清晰认识的作家。对他而言,时间结构不是无心偶得,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在与立仙顺朗的对谈中,古井将自己小说中的时间结构概括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种是截住时间之流,在静止的时间中将各种东西重叠在一起描写。我主要使用了这种方法。另外,还有一种相对忠实于时间前后顺序的方法。例如《妻隐》,从时间上来说只是一天内发生的事,完全没有生活史般的描写。我想这部小说给人的感觉是虽然时间被截断了,但这个时间原本是流动的,从以前一直流淌而来。有这样两种方法。采取不同的时间,文体也会有些差别。截断时间,或是让时间流动。6古井总结的时间结构,与叙事学的两种时序概念:“非时序”和“逆时序”正相呼应。“非时序”是指故事时间处于中断或凝固状态,叙述表现为一种非线型运动,采用非时序结构的作品,不注重故事情节,有的甚至取消情节,多以共时叙述代替历时叙述,胡亚敏认为“意识流小说中就经常出现共时平面叙述的方式”7。反观古井的小说,《先导兽的故事》、《失眠的节日》、《池沼》、《影子》、《水》等初入文坛时期的作品,正是借助意识流小说中常见的自由联想、内心分析等手法,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聚焦对象,用大量篇幅描写人物转瞬即逝的念头或者奔涌而出的感觉、回忆、情绪等,打破时空限制,将不同时间层面上的事件片段并置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截断时间之流的效果。

短篇小说《水》的这种特征十分明显。小说从“我”半夜醒来想喝水开始写起,以“我”想象自己拼命喝水的情景为结尾,从外部来看没有发生任何明显变故,但是就在醒来后的片刻时间之内,“我”想起了一系列与水有关的往事。中学时代患肺结核的年轻老师被杯子里的水牢牢吸引,又因为接触冷水引发旧病,不幸去世;“我”腹膜炎手术后想喝水,但对喝水引起的剧烈腹痛心有余悸;登山途中同伴宫仓严格限制队友饮水量,认为大量饮水反而会诱发脱水;母亲临终前没能忍住口渴,大口喝水,喝完没多久就停止了呼吸。这些故事彼此之间没有前后或因果上的必然联系,但我们仔细回味又会发现6古井由吉、立仙顺朗对谈:《现代文学前沿》,出帆社,1975,p199

7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64

他们都表达了相似的主题:水既有吸引力又具破坏力,如果抵挡不住水的诱惑,会招致灭亡。同一主题的不断反复,也让我们不由得要思考“水”的象征意义,成就和消解—古井为水赋予的悖论性质让它成了现代文明的化身,人们对现代文明带来的发达生活充满向往,但是如果毫无节制地沉溺其中,又容易丧失自我,迷失存在意义。

在《水》这类小说中,古井抹消了外在的客观时间,完全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并且放弃了传统小说中对心理描写的逻辑梳理和解释,遵从意识自由流转的特点,将不同时间段的记忆、感想、印象叠加在一起。尽管也有些作品如《围成圆圈的女人们》那样,文中出现了“三月、十年前、高中时代、八岁的一个夜晚”等提示客观时间的词语,但是这些时间标志词序列错乱,前后颠倒,与其说提示了故事发生的先后次序,不如说显示了思维跳跃的幅度之大。这样的设置给人以杂乱无序、支离破碎之感,却是人们真实心境的再现,折射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接受情况。古井被视为“内向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比起动荡不定的社会现象,他更关注人们的深层心理,在创作中他一贯坚持通过细致刻画人物的异常心理和病态感受,来揭示战后日本社会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因此,正如古井所说的,非时序的时间结构最符合他的需求,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时间结构。

古井用“让时间流动”概括了他小说中另外一种时间结构的特点,这种时间结构与叙事学中所说的“逆时序”基本一致。“逆时序”是包含倒叙、预叙、交错等多种变形的时间运动,时间顺序存在前后颠倒的情况,但仍可以重建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时间。古井的几部代表性长篇小说,如《圣》、《栖身之处》、《双亲》、《梳子之火》等,大多采用了“让时间流动”的时间结构。此类小说具有较为清晰的情节,与故事的自然发生顺序比较接近,即使只是选取一个时期或一个片段作为叙述对象,这个时期或片段也不会孤立存在,而是以多种形式与其前后时间相关联。

《圣》讲述了佐枝和岩崎五天中的交往,同时也借佐枝之口回忆了村里传统的丧葬习俗和奶奶年轻时的经历。关于过往的回忆,占到了小说篇幅的一半,旧时的习俗也是促成佐枝和岩崎相识的重要契机。两人代表的现在与奶奶代表的过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互为依存。

与长篇小说相比,《星期四》、《妻隐》、《奔跑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涉及的时间跨度较短,结构却更为复杂。古井有意在现在和过去、过去和更为久远的过去之间来回切换,使得“时间不容分辨地掺杂在一起,‘现在’之中混入了重叠在一起、难以分辨的‘过去’”8。《妻隐》是一部反思现代社会婚姻与家庭的作品,综合使用了顺叙、倒叙、补叙、插叙等叙述方式。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寿夫星期天一天的生活,这一部分按照

8红野谦介:《声音的诅咒力、响动的感觉—从〈天亮时分的家〉到〈群像〉最新连作》,《国文学解释与教材研究》,2000.5,p 68

中午→傍晚→夜里的顺序详细展示了寿夫夫妇的日常生活,一般说来,“跨度小密度就必须相应提高”9,而古井有意背离了这个规则,用极为细致的笔触描写了大量无足轻重的琐事,叙述密度没有相应增强,这种错位感强烈地凸显了生活的沉闷无聊。小说中的补叙主要用在对弘的介绍上,他是礼子的同乡,从老家来到东京打工,和一群工友住在公寓旁边的平房里。弘和男人们野性奔放的生命力让寿夫意识到自己的苍白虚弱,并且感到他们对自己并不稳固的婚姻构成了威胁。小说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倒叙,开头处写到寿夫在家门口遇到了神秘的老妇人,老妇人的说教让寿夫无言以对,开始反思自己和礼子的夫妻关系。他先是想到自己生病后突然发现夫妻之间存在着犹如他人般的陌生感,之后又回忆了和礼子从交往到结婚的经过,想起两人商量结婚时竟抱着和决定分手没有多少差异的心态,婚后也全无新婚燕尔的感觉,最后寿夫傍晚出门散步时,望着田野的风景,想到了《古事记》的短歌中吟咏的远古时代夫妇之间恬淡和美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眼下状况的无奈之感。借助时序变形,古井在小说中加入了各种记忆、联想,不露痕迹地引领着时间往返于现在和过去之间,使得对当下的描写不再停留于横截面状态,而是随时回到过去,和不同层面的过去发生了关联。在这种现在和过去的反复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的演变和古今的差异,同时也可以觉察到古井希望在不断回溯中寻回本真的生活形态,突破当下困境的愿望。

结语

“叙述时间也就是一个把自然时间人文化的过程。对时间进行变异处理的结果,其中体现出作者的人文观念”10。古井极为注重时间与生命体验的内在联系,用人物对时间的感受来表现他们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在小说中他一方面运用意识流手法,截断时间的流程,放大瞬间,在瞬间时刻内并置大量相似的意象,以表现人们心中对时间抱有的停滞感、碎片感;另一方面,调整时序,将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故事融为一体,制造出现在和过去互相交错的效果,力求突破无限蔓延的现在,试图在文本中恢复时间自然流淌的本真状态。

参考文献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前田爱,《都市空间中的文学》,筑摩书房,1996

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古井由吉,《新潮现代文学80圣、妻隐》,新潮社,1981

古井由吉,《新锐作家丛书古井由吉集》,河出书房新社,1971

古井由吉,《筑摩现代文学大系古井由吉、黑井千次、李恢成、后藤明生集》,筑摩书房,1978

9徐岱:《小说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10,p284

10庞秀慧:《余华小说叙事中的时间颠倒》,《文艺评论》2006.4,p65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级别: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函授站点: 运城 姓名:樊俊燕 指导老师: 年月日

目录 正文 (3) 摘要 (3) (一)真实的荒诞与神秘的象征 (5) (二)逼真的细节 (8) (三)独特的叙述视角 (11) 参考文献 (15)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摘要: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关键字:卡夫卡;表达艺术;真实;荒诞

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后现代主义中可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不确定性,延展性很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卡夫卡。”卡夫卡写作是把他的哲学意蕴渗入到了作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把文学创作与人生体验密切结合于一体的少数作家中的一个。可以说,他从来没有把文学当作文学来做,而是把它当作自己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表达方式。这是卡夫卡小说独特的魅力,与卡夫卡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密切相关。卡夫卡文学成就主要是通过自己不断探索的创作实践取得的。他没有,也不想建立什么理论体系,甚至于连一篇像样的有关论文也没有写过。但从他的日记、书信、札记和谈话中可零零散散地见到他的一些想法,虽不系统,但其基本倾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弃摹写,重表现。他反对传统的艺术法则,摒弃写实主义的方法,主张通过自我来再造世界。他把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部转向内心,把创作当作内在的需要。他觉得心中有个“庞大的世界”急欲“撕裂”,只有创作才能使他一吐为快。他在日记中谈到写作《诉讼》的时候说“一切出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2)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 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于是老实人认为如此利用,亵渎了

池莉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池莉的小说:崇高退场后的凡俗人生 一、解崇高:“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崇高是个历史久远的审美范畴,即郎加纳斯的《论崇高》——康德——黑格尔——俄苏文学批评家——中国革命现实主义。崇高的解体是“革命现实主义后”的征兆,在创作上就表现为对精神性、理想性、超越性的全面怀疑。 池莉的重点不在“普通”,而在于“小”,她要用这“小”来抹平英雄与凡人的区别,抹平精英与大众的区别。她所强调的事实背景就是小市民的凡俗人生,而“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则是依附在这一事实背景上的人生理念,她的不少作品正是因为这二者的结合而促使革命现实主义崇高理念的瓦解。 “微小”的才是最普遍的(不是普通),对微小抱以理解、同情、抚慰乃之于嘉许这是池莉的作品赢得芸芸众生以至文界精英“普遍”青睐的个中奥秘。将这一策略付诸小说创作,就叫做“仿真”。“仿真”就是“通过逼真的诱导”,提供某种“事实背景”,敲出你心底的那个“小”来,以驱逐“没有事实背景的激情与崇高”。要说写日常生活的卑微,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堪称新写实小说中的“三绝”。 就审美旨趣而言,新写实小说家与革命现实主义最大的区别之一,或许就是着意去表现日常生活的卑微性,以此来化解革命现实主义的崇高感。卑微是人的一种处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受。新写实小说的突出成就就是写出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卑微感。卑微是一种处境,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崇高总是意味着对某种困境、某种强大的力的超越的话,那么卑微则是对困境的屈从或无奈。《烦恼人生》主要是写卑微的烦恼的。 二、反浪漫:“不谈爱情。” 池莉用她的“人生三部曲”告别了她早年的浪漫,并一再把浪漫撕开给人看。这也就是说在俗世中、在芸芸众生中,谈论爱情就要先谈物质基础,而谈论特质基础,显然又不(像)是在谈爱情,因此干脆就“不谈爱情”。这好象就是池莉那些“不谈爱情”的“爱情小说”的内在逻辑。她循着这个逻辑把两性关系的各种形式同爱情逐层剥离开来,把性爱中的物质性同精神性剥离开,最后完成对古典爱情的解构和放逐。首先是初恋与爱情无关。其次是婚姻与爱情无关。 池莉对于现实中的爱情原则有一种很实在而简单的理解,那就是在特质上建立起来的“对等原则”——物质对等和精神对等。池莉的小说一再从正反面告诉人们,逃离爱情才是聪明之举,才能“好好过日子”。 三、后启蒙:“你以为你是谁。” “后启蒙”不是一个文化思想分期的概念,即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启蒙主义之后”的意思。“后启蒙”就是有别于而又针对着启蒙而来的一种视野、态度和话语方式。 池莉对精英理念的偏离首先是针对着被整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精英理念,这也就是池莉经常说的“撕裂”的那一部分,其中包括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等,亦即构成革命现实主义的那些中心性理念,这从池莉写的那些历史小说或“沔水镇小说”中看得很清楚。至于她的都市故事则在瓦解正统理念的同时,把嘲谑的笔触更多地指向了精英理念及其人格化的代表——知识分子。置身于“后启蒙”的语境中,最令知识分子自惭形秽、无地自容的发问是“你以为你是谁?” 早就有评论家发现,在池莉的小说中但凡知识者与小市民发生冲突,池莉总是站在后者一边,而前者总是一败涂地。如果说古希腊先哲提出的“认识你自己”曾成为发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口号的话,那么“你以为你是谁”则无愧于成为这一口号的“后启蒙”版。

小说叙述特点题

【典型例题1】 问题形式—— 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来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地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五月就红着脸打娘。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五月疼得龇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伏在地上割艾了。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他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躺到地里慢慢睡去。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六月开始采艾。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那就是采。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

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

异化的人群绝望的生存 ——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 [内容摘要]:卡夫卡在小说中以怪诞的笔法为人们展开了一个离奇诡异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对现代人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和探讨,本文依据其文本探讨了卡夫卡小说世界中人的生存异化现象的种种形态,通过危机四伏的生存、物质对人的异化、社会对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个人自我异化等方面的分析努力对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主题做出较系统的探析。 [关键词]:卡夫卡;生存;异化 卡夫卡生活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从物质上毁灭了欧洲而且从精神上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对理性的怀疑,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失落,对大规模战争的恐惧,对经济危机的焦虑,对现代生产中人的异化的担忧,这一切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荡涤着昔日的一切,倾斜了人们所有的观念、信仰、思考和结论,“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和焦虑。”[1]现代人的焦虑感、孤独感、隔离感、恐惧感,是社会科学家们包括作家们思考的主题和源泉。“上帝死了”“打倒偶像”“一切价值重估”等口号影响了深深影响了一大批现代主义作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改变了“人是以理性为主的生物”等传统观念,其对潜意识、本能的肯定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处于这一文化转型期的现代主义作家而言,文化批判、对人的异化的表现、对人的心灵的探索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卡夫卡(1883——1924)一生时间基本上都居住在布拉格,当时的布拉格属于

奥匈帝国(19l8年瓦解),奥匈帝国生产方式上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但政治上却实行君主立宪。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如一只硕大无比的怪兽,既使人兴奋激动又吞噬着无辜的一切,物质极大的丰盛了,人的自由度却降低了,人们在精神上的异化则加深了。而君主立宪的国家政权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奉行高压统治。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与者,在大战中无数的生命殒落,人们的生命前所未有的脆弱,这使人们的精神受到巨大冲击,生命的稳定感和安全感被破坏了。内部的强权高压统治,与所有专制制度一样强调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在思想启蒙运动中已经觉醒的个体的人在强大的政权机器面前感到渺小无比,生命的尊严遭到践踏,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束缚,精神和肉体遭到摧残。卡夫卡的家庭生活对他的个人性格及写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贫寒中白手起家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坚强、健康、食欲旺盛,声音洪亮、能言善辩、高人一筹、坚忍不拔、沉着镇定、通晓人情世故,有某种豪爽的气度”,[2]这是一个强有力的父亲,对子女极为严厉,常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子女,粗暴地干涉子女的生活,从不肯设身处地为子女着想,他对卡夫卡的行为总是满腹狐疑、冷嘲热讽。与强壮自信的父亲相比,卡夫卡则更多地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神经过敏、多愁善感的性格,从小就是个“听话、顺从,文静、内向”[3]的乖孩子,父亲粗线条的教育方式想将卡夫卡培养成一个强壮、勇敢的年轻人,事实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卡夫卡在父亲的训斥下形成了优柔寡断、自暴自弃的性格,他的个性遭到了扼杀,他的自信被彻底地粉碎了,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就我的经历而言,学校和家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扼杀我的个性,??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从来不能从我的个性中得到某些好处,也就是说我从来没有持久的自信心。”[4]作为对父亲的反抗,从中学开始,便开始断绝与外界的一切来往,游离于社交圈子之外,转而专注于人的心灵和灵魂。在社会与个人生活中, 卡夫卡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也可以说是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的世界),并对这种异化有切肤之痛,这使异化成为其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他在小说中所敞开的异化世界是一个令人恐慌、不安而绝望的世界。他通过令人窒息的富于力度的语言,触及到了新的真实,把人类生存环境的悲剧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他的小说与现实相差甚远,是虚拟的,极端的,他把平和的现实撕开,展示出它狰狞的一面。人类的生存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17年8月离线作业及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17年8月离线作业及答案

1、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⑤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最早的话剧团体。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近代一次影响颇大的文学改革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答: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从五个方面概括为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陈晓明:《反抗危机:论“新写实”》)。这一总结道出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在叙述与故事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纯粹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新写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 吴晓东① 从时间、空间的维度看,小说首先可以说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表现为小说是用语言文字的媒介先后叙述出来的。小说存在于叙述时间的一个先后的时序过程之中。从物质存在的意义上看,它表现为一本书的形式,是从前到后的一个有顺序的过程,这就是小说作为时间性存在的一种外在的形式。而从文学本体的内在意义上着眼,小说也同样表现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尤其体现在以故事和情节取胜的传统小说中,故事是沿着一条内在的时间链和因果链展开的,情节和故事的发展也正是建立在一种因果关系的时间链中。这种小说往往迫使你一口气读下去,你想知道故事会怎样继续发展,最终结局如何,你想尽快揭开小说的悬念和谜底,就像读柯南道尔或金庸古龙的小说,刹不住车,通常是通宵达旦地一口气读完。支撑这种阅读体验的就是小说的因果逻辑,而其背后则是一种时间逻辑。 但是小说同时也可以看做是有空间性的。小①这篇文章节选自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三联书店,2003年第1版)的《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喧哗与骚动>与福克纳》。

说既有时间维度,又有空间维度。比如帕斯就有类似的主张。他认为,空间在文学中显然是一个不亚于时间的核心因素。文学因为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的呈现的形式也是语言的呈现的形式——表现为时间的延续。但是,帕斯说,“语言之流最终产生某种空间”。“用时间媒质——相继说出的词语,诗人构造空间”。尽管帕斯并没有具体谈论小说中的空间到底指什么,但至少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空间在小说中(也可以说在文学中)是与时间同等重要的因素。起码小说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一本书。刚才说一页一页地翻一本书是一个有顺序的时间过程,但每一页的同时并存结构成一本书,它的并置的结构方式又是空间性的。 我们都能直觉地感受到小说中有空间维度,而且这种空间性似乎比时间性更具体可感。但实际上追问起来却很麻烦。小说中的空间因素表现在哪些层面?什么是小说的空间想像?时间与空间在小说中是怎样结合的?提出小说的空间形态或者空间性命题对于小说学有什么具体的意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很难回答的,也是目前的小说诗学没有能力彻底解决的。北京大学出版

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转变与个人经历

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转变与个人经历 车丽丽汉(一)中文与传媒系 摘要:郁达夫小说创造经历了由自传体小说向现实主义转变的复杂过程.从处女作《沉沦》,到《薄奠》、《春分沉醉的晚上》,再到最后一篇小说《出奔》基本可以反映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的转变。其小说思想渐显深刻化以及反映现实的客观性日益加强,与他个人经历不无关系。社会现实的变化、人生阅历的积淀成为其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人生经历主题思想艺术风格 正文:一、留学日本。1913年9月,郁达夫随长兄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留学生活。早起接触西洋的文学和 日本的私小说,他的文学创造深受其影响。他曾回忆说:“在高等学校住了的四年,共计所读的俄德英日的小说,总有一千部内外。”【1】也曾记得:“葛西善藏小说二短篇,仍然是好作品,感佩得了不得。”【2】另一方面,他受到日本社会对弱国子民的歧视。由于历史的原因,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读的是西洋的书,收的是东阳的气”【3】加上郁达夫个人在当时对于纯洁爱情的极高期望和现实中受到的屈辱的矛盾,、民族尊严、个人屈辱唤起的的内心复杂情愫。这就产生了浪漫主义小说的风格和小说主题。 《沉沦》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人公“他”是一个“病态”的留学生。一方面,他渴望拥有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对爱情和别人的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因“弱国子民”身份而受到歧视,让本来性格胆怯懦弱的“他”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空虚,导致性情更为内敛、自闭。“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到心理上的打击,而这种打击在“他”过于敏感的内心影射后更加的浓重,从而形成严重的心理“忧郁症”。但是,“他”却只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弱小祖国造成的悲剧,苦闷的时候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外在因素。当因胆怯得不敢与日本女学生讲话而懊恼,妓女问“他”来自哪里的时候,“他惭愧不已,全身发起热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4】心里呐喊“中国啊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完全忽视了自身的性格悲剧,在“他”发出呐喊时,实际上反映出在现实的打击和内心受挫的双重作用下,寻找到的出路和生活的光明就是依靠祖国的强大和命运的垂青。对于外部因素的过分期望,对于自身性格缺陷不作任何的反思和剖析,这是“他”这个人物性格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他”走向“沉沦”的根本原因。小说暴露了“五四”一代青年的通病,他们孤独、敏感、自闭,虽然有愤世嫉俗的豪情,对现实的不满,但又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行动的力量,只能沉迷酒色、自怨自艾、忧郁感伤,最终“恨恨而死”。 二、回国。1922年,郁达夫回国,1923年在北京任教,1925年入武昌示范大学当文科教授,接触到城市里劳苦大众,看到了社会的乌烟瘴气,阴谋与残酷,倍感心情沉重,对现实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此时的作品要沉重和凝练的多,视角也转向被压迫的劳动人民。这一时期,郁达夫在小说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他的笔伐转向国内劳苦大众。《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是较为典型的两篇,小说描绘出下层女工、车夫的悲惨生活及其坚韧的意志和淳朴的人格,表现出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的遭遇的同情,流露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陈二妹”是孤苦伶仃、处境凄苦的烟厂女工;《薄奠》里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生计苦苦挣扎的车夫。另有《茑萝行》反映中国贫苦夫妻的凄惨遭遇。《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陈二妹”虽然在工厂里被资本家残酷压榨,但他不仅请我吃面包和香蕉,还劝我戒掉香烟;这一形象是对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沉重控诉.相较于《沉沦》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复习要点5

(大二上) ◆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2)“两结合”创作方法(3)政治抒情诗(4)新民歌运动 (5)山药蛋派(6)社会主义教育剧 (7)主题先行论(8)根本任务论 (9)“三突出”创作原则(10)样板戏 (11)天安门诗歌运动(12)重放的鲜花 (13)归来的诗人(14)朦胧诗 (15)新生代诗歌(16)伤痕文学 (17)反思文学(18)改革文学 (19)寻根文学(20)中国式现代派小说(21)先锋小说(22)新写实小说 (23)学者散文(文化散文)(24)探索剧 (25)京味剧 二、论述思考题 1评述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 2谈建国初期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红楼梦》研究、胡风3文艺思想的批判过程及经验教训问题? 4结合创作实例,试论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与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 5评述《保卫延安》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上的开创性意义?6分析《保卫延安》中周大勇的性格特征 7分析小说《林海雪原》的传奇性特征? 8分析《红旗谱》反映历史生活与探索民族文化的成就? 9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10评述小说《青春之歌》思想艺术方面的得与失? 11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性格特点及发展过程? 12比较分析峻青、王愿坚的军事题材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13结合《百合花》论析茹志娟小说创作细腻动人的艺术风格?14论述《创业史》的史诗特点及艺术成就? 15分析《创业史》中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梁三老汉的典型意义?16以《三里湾》为例,谈赵树理小说在民族化大众化上的贡献?17试论宗璞小说《红豆》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中的江玫与齐虹这两个人物形象。 18评述述十七年诗歌发展的基本状况。 19如何评价“新民歌运动”? 20分析郭小川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1试分析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 22比较分析贺敬之和郭小川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23评述闻捷诗歌集《天山牧歌》的思想艺术成就? 24评述十七年散文发展的基本情况? 25试分析杨朔散文的结构艺术特点? 26试分析杨朔散文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27分析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28论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29比较分析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蕴涵、艺术特色及缺失? 30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评述魏巍散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31简述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情况? 32分析1958年到1962年间历史剧热潮出现的的原因,它的代表作有哪些? 33分析《龙须沟》中程疯子形象及意义? 34评述话剧《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 35分析《茶馆》中王利发、泰仲义、常四爷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36试分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如何处理时间与结构的? 37简述《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的内容及反动实质? 38论述四五诗歌产生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9简述新时期小说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 40评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的思想价值? 41论述王蒙的创作历程及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42简述王蒙小说《春之声》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43以《绿化树》为例,评述张贤亮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44分析《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45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6如何理解《芙蓉镇》的乡土气息? 47分析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48分析《人生》中高加林的性格特征? 49简论陆文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50分析陆文婷这一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51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创作特征? 52试析莫言《红高粱》的意义及艺术特色 53评述“寻根文学”出现的意义及创作上的得失。 54《高山下花环》对军旅文学的超越是什么? 55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池莉小说的艺术特点? 56以作品为例,谈“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57试述新时期艾青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58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 59论述舒婷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60简述韩东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61简述“后新潮诗”的探索意义及其局限性? 62分析贾平凹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63简述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色? 64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又是什么?

论卡夫卡小说的表达艺术

论卡夫卡小说的表达艺术 【摘要】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关键词】卡夫卡;表达艺术;真实;荒诞 【正文】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后现代主义中可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不确定性,延展性很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卡夫卡。”卡夫卡写作是把他的哲学意蕴渗入到了作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把文学创作与人生体验密切结合于一体的少数作家中的一个。可以说,他从来没有把文学当作文学来做,而是把它当作自己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表达方式。这是卡夫卡小说独特的魅力,与卡夫卡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密切相关。卡夫卡文学成就主要是通过自己不断探索的创作实践取得的。他没有,也不想建立什么理论体系,甚至于连一篇像样的有关论文也没有写过。但从他的日记、书信、札记和谈话中可零零散散地见到他的一些想法,虽不系统,但其基本倾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弃摹写,重表现。他反对传统的艺术法则,摒弃写实主义的方法,主张通过自我来再造世界。他把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部转向内心,把创作当作内在的需要。他觉得心中有个“庞大的世界”急欲“撕裂”,只有创作才能使他一吐为快。他在日记中谈到写作《诉讼》的时候说“一切出于我表达个人内心生活的愿望”。他的许多作品也确实都是出自内心,一气呵成的他的作品之所以感人,显然与他“发自内心”有很大关系。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李海龙 20102410314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我们都知道,郁达夫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自我抒情小说为主,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在1921年10月于创作社成立后出版的小说《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也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大胆的抒发了“性的苦闷”,抒写出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苦痛,借此抨击了封建的陈腐的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本篇小说采用自叙传的形式,作者在此着重抒发自己的情感,整篇小说充满着感伤的抒情格调,开掘了人的灵魂深层的感情。那么郁达夫的抒情小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的影响和意义又何在呢?我们且先来看看他的抒情小说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采用自叙传的写法,大胆的进行自我暴露,思想真诚,言语坦承,内容透明。 如在《沉沦》中,作者毫不掩饰的书写着人的性欲,情欲,用酣畅的笔调表现出人的本能,用这样的方式追求人的性欲的解放,用感伤的语言抨击封建道德的伪善性,将人的自然本能和心理透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文章结构不以情节变化为线索,而以情感变化为依托。 郁达夫大部分小说为抒情小说,这就决定了其小说的结构依据人的情感变化来安排,通过情感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凄凉和人的悲哀。郁达夫在《沉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具体,但却通过抒情的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内心的所悟所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三、语言的感情色彩浓烈。 郁达夫在小说的写作中使用大量的感叹词放纵感情的流淌,在语言上不讲究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只要能抒发情感,任何语言都是其小说创作所必需的,如《沉沦》最后主人公自杀前的话语“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哪里受苦呢!”集中体现了郁

论传统写实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区别

论传统写实小说与新写实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区别 叶帅 摘要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十九世纪开始广泛的应用与世界各国的写作之中,对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和巨大的影响,旧称写实主义。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当代文坛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小说即新写实小说。两类小说的典型人物都是为反映现实生活而塑造的,这些典型人物也是为读者深深回味的对象。本文将主要从路遥的《人生》与揭开新写实小说之幕的方方《风景》入手,试论传统写实主义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塑造典型人物的区别。 关键词传统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典型人物 一、“本质论”与“非本质论”的典型人物塑造 恩格斯对“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现实主义最主要的创作方法是反映客观现实,但是它们所反映的现实是生活中的部分真实,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路遥《人生》中对主人公高加林与农村姑娘巧珍爱情中的细节并未进行细致描写,包括巧珍在遭到高加林抛弃后回到农村决定嫁给马栓的过程和高加林走后村子里父母乡亲的生活变化,都未进行视角的观察与深入。《人生》的笔墨主要诉诸于高加林人生的两起两落,从高考落榜生到乡村教师,从乡村教师被撤职到田间种地,又从田间转入城市做记者,最后又因“走后门上任”被撤职回农村的波折起伏的人生变化。新写实小说则大多以社会庸常人生的平实叙写,客观真实的再现人生,写的都是零零碎碎身边的琐事2。新写实小说侧重于描写最普通的小人物的生活,尽量淡化社 1摘自1888年4月初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信 2摘自金仕霞《新写实小说的“新”》

会背景中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冲突。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在芸芸众生中塑造典型人物,这一点是和传统写实小说的重要区别。如方方《风景》中描写生活在武汉最底层“河南棚子”一家的琐碎事,他们恶劣的家庭环境中的父母,性格不同儿女的成长、职业、婚姻;没有大起大落的事件也没有震撼心灵的功绩。 这即体现了传统写实小说典型人物的“本质论”和新写实小说典型人物“非本质论”的区别。传统写实小说以重大事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质”即是可针砭时弊的生活内容,“本质”即是现实主义作家关注的。而“非本质”是人琐碎的日常事物,没有社会内容的家庭纠纷,新写实小说从芸芸众生中获取典型人物,关注的即使这部分的“非本质”生活。 二、塑造典型人物的“美”与“丑” 文学艺术追求美,以“美感”建立文学,浪漫主义对美极度推崇。现实主义对美的理解远比浪漫主义开阔,但基本看法没变。传统写实小说或多或少在小说中有意识的塑造“美的”人物。如路遥《人生》中虽有高明楼这类为个人利益违反国家政策并且以权谋私的反面人物,但也塑造了善良温和心中充满爱的巧珍、朴实爱孩子的德顺老汉、老实朴素爱子的高家父母等大量极美的人物。这些人物代表了人间最真挚的爱和善良。而在新写实小说中读者很难看到令人感受到“美”的事物,充斥于他们作品中的是大量的“不美”甚至“丑”的东西。像方方《风景》中的“母亲”这一形象,生了八个儿女却对他们的成长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没有一丝关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涂脂抹粉与男人关系暧昧,颠覆了母亲在在文学中“爱与美”的形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