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邓期末考试题库

毛邓期末考试题库

题库目录

单项选择题 (1)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构想 (7)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9)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1)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2)

多项选择题 (14)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4)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5)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6)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构想 (18)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0)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1)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2)

简答题 (22)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2)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3)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3)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构想 (24)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4)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4)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5)

论述题 (25)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5)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5)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6)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6)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构想 (26)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7)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7)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7)

单项选择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所有制结构存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D )。

A.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不同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属性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 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的要求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B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C )。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 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4.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C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最大优势体现出来 B.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的竞争力体现出来 D.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调控体现出来

5.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指:(A )。

A. 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私有经济

B.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所有制经济

C. 中外合作经济

D. 中外合资经济

6.中共十五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A )。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C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B.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D.社会主义的一项经济制度

8.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

A. 股份合作制经济

B. 股份制经济

C. 集体经济

D. 国有经济

9. 稳定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是( C )。

A.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B. 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

C. 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D.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10.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

A. 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 建立以市场为辅,计划经济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

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 可实现经济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C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B)。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

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C )。

A. 抓大放小

B. 建立厂长承包经营制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建立股份制

16. 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C )。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

17. 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目标是( D )。

A. 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 满足人们小康生活的需要

C. 满足人们富裕生活的需要

D. 实现共同富裕

18.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是( D )。

A. 统一、开放、竞争、自由

B. 统一、垄断、竞争、规范

C. 分割、开放、规范、有序

D.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C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

A. 政府

B. 市场

C. 企业

D. 个人

20. 市场经济是( D )。

A.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B.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C.唯一的资源配置手段D.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 )。

A. 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 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 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2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

A. 国有企业改革

B. 培育市场体系

C. 加强宏观调控体系

D.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3.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 C )。

A.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D.实现小康

24. 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B )。

A. 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原则

D.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是截然不同的分配原则。

25.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 )。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26. 某人到一集体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

取5%的报酬今年他得到了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C )。

A. 联产计酬收入

B. 资金分红收入

C. 经营风险收入

D. 按劳分配收入

2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企业中的职工收入属于( D )。

A. 按劳分配

B. 按资分配

C.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 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28.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把按劳分配和( B )。

A.按资金分配结合起来 B. 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C.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D. 劳动力价值分配结合起来

29. 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 D )。

A.是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为资本主义服务 B.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C.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谁掌握控股权

3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 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3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C )。

A.发展市场经济 B. 发展区域经济 C. 发展循环经济 D. 发展城乡经济

32.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根本是( A )。

A. 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的

C. 非公有制经济本身的优越性决定的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已进入( A )。

A.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B. 以农促工、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C. 以工促农、以乡带城的发展阶段

D. 以农促工、以乡带城的发展阶段

34. 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的标准( D )。

A.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B. 公有制范围的大小

C. 劳动成果的多少

D. 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35.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C )。

A. 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

B. 生产资料的分配原则

C.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D. 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我国的国体是( A )。P222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一国两制

D. 社会主义制度

2. 我国的政体是( C )。P224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社会主义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一国两制

3. 我国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B )。

A. 国务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最高法院

D. 中央人民政府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 B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D.依法治国

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 D )。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 D.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6.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主集中制

7.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D )。

A. 政治协商

B. 民主监督

C. 参政议政

D.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8.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C ) 。

A. 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 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 )。

A. 国体

B. 政体

C. 根本制度

D. 经济基础

10.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B )。

A. 共产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维护人民的权利

D. 民主集中制

11.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 C )。

A. 共产党一党专政

B. 工农联合专政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D. 无产阶级专政

1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C )。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C. 民主集中制原则

D.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13. 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 D )。

A. 在野党

B. 反对党

C. 执政党

D. 参政党

14. 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A )。P234

A. 城市居民委员会

B. 街道办

C. 基层工会

D. 业主委员会

15.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指( A ) 。P236

A. 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 中国共产党

C. 中国人民政府

D.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16. 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 A )。P236

A. 宪法

B. 法律

C. 政策

D. 原则

17.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C )。

A. 以德治国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依法治国

D. 人民代表大会

1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 A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共产党的领导

C. 依法治国

D. 以德治国

19.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是( A )。

A.社会主义民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全民民主 D.资本主义民主

20.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 A )。

A. 民主

B. 自由

C. 人权

D. 依法治国

21. 人权,最初是( A )时期为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出的。

A. 资产阶级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人民民主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以及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是( A )。

A.和谐文化 B. 民族文化 C. 无产阶级文化 D. 社会主义文化

2. 和谐文化的核心是( A ) 。

A.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B. 社会主义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民族精神

3. 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 A )。

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推进全社会经济发展

C. 实现人类解放

D. 消灭剥削

4.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B )。

A. 爱国主义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集体主义

D. 时代精神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集体主义

C. 时代精神

D. 爱国主义

6. 树立和践行( A ),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 社会主义荣辱观

B. 实事求是

C. 民族精神

D. 时代精

7. ( A )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 树立共同理想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时代精神

D. 民族精神

8.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A )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A. 哲学社会科学

B. 哲学

C. 经济学

D. 社会学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B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 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

C. 马克主义指导思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0. 民族精神应当以( A )为核心。

A. 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 改革创新

D. 社会主义

11.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C ) 。

A. 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 改革创新

D. 社会主义

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B )。

A.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3. 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B )。

A. 社会主义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14.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 C )。

A. 互为目的互为手段

B.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15.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 A )。

A. 思想道德建设

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 思想建设

D. 道德建设

16.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D )。

A. 集体主义 .

B. 爱国主义

C. 社会主义

D. 为人民服务

17.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C )。

A. 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 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 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8.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D )。

A. 实现祖国统一

B.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B )。

A. 文化教育工作

B. 思想政治工作

C. 改革开放

D. 经济建设工作

20.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1. 首次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写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D )。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 A )的重要组成部分。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上层建筑

23. 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 D )问题。

A. 精神支柱

B. 精神动力

C. 思想保证

D. 智力支持

24.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

A.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25.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加强民族团结

D. 增强人民凝聚力

2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 A )。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 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 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27.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 C )。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实现世界大同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8. 爱国主义教育属于( A )。

A. 理想信念建设的范畴

B. 文化建设的范畴

C. 社会公德建设的范畴

D. 理论建设的范畴

29. 道德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道德,二是反映人类共同性的道德,下列选项中属于前者的是 ( A )。

A.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B. 社会公德

C. 职业道德

D. 家庭美德

30.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标志是( C )。

A. 以共产主义为理想

B.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C.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D. 以爱国主义为基本要求

31. 社会公德是( C )。

A. 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 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 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准则

D. 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

32. 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A )。

A. 发展教育和科学

B. 繁荣文学艺术

C. 发展体育和卫生

D. 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33. 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和( D )。

A. 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B. 为政治服务

C. 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D. 为社会主义服务

34. 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 C )。

A. 抓物质文明

B. 抓精神文明

C. 两手都要硬

D. 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

35. 我们党目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其中包括( D )。

A.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C.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3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

A.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 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 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 )。

A.培养“四有”新人 B.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C.弘扬民族精神D. 弘扬科学精神

3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D )。

A. 马克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 D )。

A.十三届四中全会 B. 十六大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2. 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是( C )。

A. 社会稳定

B. 社会富裕

C. 社会和谐

D. 社会发展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A )。

A.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 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 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 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

A. 物质基础

B. 政治保证;

C. 精神支撑

D. 社会条件

5.( C )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6.( D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 十六届三中

B. 十六届四中

C. 十六届五中

D. 十六届六中

7.(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 社会进步

B. 社会稳定

C. 社会发展

D. 社会和谐

8.( C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体制改革

B. 发展经济

C. 以人为本

D. 民主法治

9.( A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A. 科学发展

B. 协调发展

C. 改革开放

D. 民主法治

10.(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A. 科学发展

B. 体制改革

C. 民主法治

D. 改革开放

11.社会要和谐,首先要(D)。

A.改革 B. 开放 C. 发展 D. 稳定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 D )。

A. 发展

B. 制度

C. 稳定

D. 党的领导

13.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 B )的和谐社会。

A.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C.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D.共同享用,共同分担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5. 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

A.类似于现代发达国家的"福利社会"

B.类似于小农经济的"田园牧歌"式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C.类似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D.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 B )。

A.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

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构想

1.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D )。

A.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港澳问题 D. 台湾问题

2.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 )。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长官是( D )。

A. 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派的

B. 由香港当地选举产生的;

C. 由香港当地人协商产生的

D. 由香港人选举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

4.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 C )。

A.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B.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 ( B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A. 1978

B. 1979

C. 1981

D. 1986

6. 第一次提出大陆、台湾实行“三通”建议的是( A )。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7. ( C )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A. 1978

B. 1979

C. 1981

D. 1982

8.“三通”是指( A )。

A. 通商、通航、通邮

B. 通讯、通邮、通航

C. 通话、通邮、通航

D. 通商、通航、通讯

9. 第一次提出台湾和平统一后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是( B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告台湾同胞书》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0. 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 D )。

A. 接受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委派的各级官员

B. 不享有司法终审权

C. 最高行政管理权归属中央政府

D. 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

11. 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 B )。

A. 完全自治

B. 高度自治

C. 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D. 可以有自己独立的防务

12. 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 D )。

A. 行政管理权、立法权

B. 独立的司法权

C. 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

D. 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3. 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台特别行政区必须由( B )治理。

A. 港澳台人

B. 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澳台人

C. 中央政府委派的人员

D. 港澳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

14. 我国政府处理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基本依据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5. 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 B )。

A.《告台湾同胞书》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6.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前提是( A )。

A. 两岸都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B. 两岸政府彼此承认对方的地位

C. 两岸认可双方为对等政治实体

D. 两岸均承诺不首先使用武力

1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 )。

A. 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 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 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18.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A.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 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以请国际社会帮助

19.“一国两制”的基础是( B )。

A. 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 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D. 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

20. 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C )。

A. 1995年7月1 日

B. 1996年7月1 日C . 1997年7月1 日D.1998年7月1 日

21. 中英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时间是( B )。

A. 1982年9月

B. 1984年12月

C. 1990年4月

D. 1993年3月

22.“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将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 A )。

A. 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B. 国与国之间关系问题

C. 国与国之间争端问题

D. 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

23. 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的方针是( D )。

A. 力争和平统一,放弃使用武力

B. 力争和平统一,拒绝使用武力

C. 力争和平统一,承诺不使用武力

D. 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

24. 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 D )。

A. 相同的

B. 矛盾的

C. 相似的

D. 不同的

25.“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 A )。

A.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 香港必须回归祖国

C. 澳门必须回归祖国

D. 祖国必须实现统一

2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 A )。

A. 一个中国

B. 两制并存

C. 高度自治

D. 和平统一

2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C )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28.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一国两

C. 和平统一

D. 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29. 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B )。

A. 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 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

30.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 ( B )。

A. 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 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 特别行政区要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D. 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区别

31. 最早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 C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叶剑英

D. 邓小平

32. 最早提出“一国两制”概念是( C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33.“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取得成功是在( A )。

A. 香港问题上

B. 澳门问题上

C. 台湾问题上

D. 西藏问题上

34. 实行“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是( D )。

A. 用社会主义制度吃掉资本主义制度

B. 用资本主义制度吃掉社会主义制度

C.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互相融合

D. 在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5. 台湾问题的核心是( A )。

A. 祖国统一

B. 一国两制

C. 一国两府

D.“三通”

36. 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 C ) 。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香港和澳门

37. 李登辉提出“两国论”的要害是( B )。

A.“一边一国”

B. 破坏“一个中国”的原则

C. 破坏两岸“三通”

D.“文化台独”38.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把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结为( B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一纲四目”

C.“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D.“把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通盘考虑,一起解决”39.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A )。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 外国侵略遗留的历史问题

C.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问题 D. 是外国殖民主义遗留的问题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1953年12月,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国国家领导人是( B )。

A.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2. 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 C )。

A. 第一世界

B. 第二世界

C. 第三世界

D. 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

3.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B )。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改革与开放

D. 民主与法制

4.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人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D )。

A. 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B. 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C. 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D. 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5. 经济全球化是( C )。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C. 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6. 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C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 跨国公司

D. 主权国家

7.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 )。

A. 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 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 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D.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8.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 )。

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C. 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 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9. 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B )。

A. 朝着一极化发展

B. 朝着多极化发展

C. 朝着全球化发展

D. 朝着区域联盟发展

10.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 )。

A.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 真正的不结盟;

C. 和谐世界

D. 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1.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 )。

A.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 友好和平,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 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12. 发达国家把各种不合理的规则强加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通过各种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事端和动乱,侵犯他们的主权,破坏和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和平和建设。由此可见( B )。

A.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改变

B.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C.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不可能改变

D.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面崩溃的时期不会太远

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 )。

A. 国家主权平等

B. 领土完整

C.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4.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 D )。

A. 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 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15.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是( D )。

A.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B. 真正的不结盟

C. 通过联合国调解

D. 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 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A )。

A. 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落后

B.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不够

C. 发展中国家商品经济不发达

D. 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没有改变

17.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C )。

A. 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B.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D.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8. 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C )。

A. 民族矛盾

B. 贸易保护主义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宗教纷争

19. 当今世界局势发展方向是( C )。

A. 单极化

B. 三极化

C. 多极化

D. 两极化

20.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C )。

A. 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B. 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性质决定的

C. 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世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的必然结果

21. 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高低和大小,取决于( D )。

A. 军事力量的强弱

B. 政治影响大小

C. 资源丰富程度

D. 综合国力大小

22. 我国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是( C )。

A. 自力更生原则

B. 互通有无原则

C. 平等互利原则

D. 友好合作原则

23. 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 B )为基础。

A. 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原则

D. 自由平等的原则24.胡锦涛同志对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 B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多极化的世界

B.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C.确立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D.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25.世界和平和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 D )。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A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知识分子

D. 私营企业主

2. 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 B )。

A. 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B.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D. 我国的领导阶级

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C )。

A. 知识分子

B. 共产党

C. 农民

D. 解放军

4. 党确立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是在( D )。

A. 50年代初期

B. 中共十五大上

C. 70年代初期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A )。

A. 劳动

B. 知识

C. 人才

D. 创造

6.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 A )。

A.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B.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础上

C. 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上

D.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上

7.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D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祖国统一

D. 各民族共同繁荣

8.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B )。

A.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B. 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 各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D. 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9. 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B )。

A.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 新的中产阶级

D.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10. 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A )。

A.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 农民阶级的一部分

C. 一个独立的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1. 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 B )。

A. 经济联盟

B. 政治联盟

C. 思想联盟

D. 文化联盟

12.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 )。

A.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C. 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 反对大汉族主义

13. 在党和军队的关系上,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 B )。

A. 民主建军

B. 党指挥枪

C. 军民一致

D. 官兵一致

14. 1929年,在古田会议上,明确规定红军的性质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是( B )。

A. 朱德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陈毅

15. 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是( C )。

A. 先发制人

B. 后发制人

C. 积极防御

D. 御敌人于国门之外

16.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必须积极推进( A )创新。

A. 军事理论

B. 军事技术

C. 军事组织

D. 军事管理

17. ( B )正在成为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

A. 正规化

B. 信息化

C. 机械化

D. 全能化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C )。A.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B.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 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2.“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的这段话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 B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 虚心向群众学习

3.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就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要求全党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其中排在首位的是( A )。

A.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B.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C.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D. 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4.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是由( A )。

A. 党的性质决定的

B. 党的纲领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 党的思想决定的

5. 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A )。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党内民主监督条例》

6. 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C )。

A. 实事求是

B. 调查研究

C. 群众路线

D. 谦虚谨慎

7. 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D )。

A. 纯洁党的队伍,巩固党的组织

B. 增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战斗力

C. 加强党员的党性修

D. 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

8.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A )。

A.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 保证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一致

9.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提出的,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指

( B )。

A. 党的群众路线

B. 党的三大作风

C. 党的最低纲领

D. 党的思想理论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 )。

A. 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 党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C. 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 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1.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C )。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2.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B )。

A. 农民阶级

B. 工人阶级 .

C. 知识分子

D. 民主人士

13.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 A )。

A. 中国共产党

B. 经济建设

C. 改革开放

D. 实现现代化

1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B )。

A.党的宗旨决定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的方针决定的

15.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 )。

A. 思想建设

B. 组织建设

C. 作风建设

D. 制度建设

16.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C )。

A. 集体领导制

B. 分工负责制

C. 民主集中制

D. 代表大会制

17.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B )。

A.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 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D. 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18. 腐败的本质是( D )。"

A. 个人主义的产物

B. 拜金主义的产物

C. 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

D. 改革阶段的产物

19.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 B )。

A. 经济上的领导

B. 政治上的领导

C. 文化上的领导

D. 军事上的领导

20.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 B )。

A. 政治路线

B. 组织路线

C. 工作路线

D. 思想路线

21. 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B )。

A. 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B.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

C.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22. 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 C )。

A. 消灭剥削

B. 消除两极分化

C. 反对腐败

D. 反对封建主义

23. 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D )。

A. 重视党的领导

B. 服从党的领导

C. 统一党的领导

D. 改善党的领导

24. 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除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外,还有( C )。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艰苦奋斗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5.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 ( B )上提出的。

A. 七届一次全会

B. 七届二次全会

C. 七届三次全会

D. 七届四次全会

多项选择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再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

2.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C )。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有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非公有制经济

3. 市场机制的特点是( AB )。

A.微观性B.事后性 C.自觉性 D.宏观性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BCE )。

A.可以长期共同发展,实现联合和兼并

B.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C.在各自的范围和领域内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都具社会主义性质

E.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不同

5. 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 ABCD )。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E.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E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C.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

D.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E.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包括( ABC )。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本身不包含有社会属性

B.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C. 在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

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样的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经济

8.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先后采用的经济体制有( ABE )。

A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计划经济

D.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市场经济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是要( BCE )。

A .坚持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为第一

B.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C.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D. 坚持以按资分配为主体

E. 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10. 下列经济形式中,可以实现公有制的经济形式有( ABD )。

A .国家所有制 B. 集体所有制 C. 私有经济

D. 混合所有经济

E. 中外合资经济

1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 ABCD )。

A.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B.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C.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方式的中心环节

D. 是经济全球化必然产物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 ABCDE )。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宽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E. 管理民主

13. 我国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要以( ACD )。

A. 企业为主体

B. 政府为客体

C. 市场为向导

D. 产学研相结合

14. 十七大报告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主要内容有( ABCD )。

A. 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B. 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C. 要发展现代服务业

D. 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15. 市场经济的共性有( ABCD )。

A. 经济关系市场化

B. 企业行为自主化

C. 宏观调控间接化

D. 经济管理法制化

16. 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所有制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制度属性

B.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C.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D. 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7.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BCD )。

A.社会保险、社会救济B. 社会福利、优抚安置C.社会互助、商业保险D. 慈善事业

18. 新型工业化道路“新”的内涵是( ABCD )。

A. 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9.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 ABCD )。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可与公有制相结合

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必然性是( ABC )。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 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 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 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BCD )。

A. 长期共存

B. 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2.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BC )。

A. 政治协商

B. 民主监督

C. 参政议政

D. 权力执行

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ABC ) 。

A. 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 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C. 它们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

D. 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 ( ABD ) 。

A. 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 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C. 直接体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保证人民的权利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5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ABD ) 。

A. 参加国家政权

B. 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 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派之一

D.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6. 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制度在本质上是( CD )。

A. 各阶级分掌统治权

B. 防止国家政权侵犯人民民主和自由

C. 统治阶级的内部职权分工

D. 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7. 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是( AB ) 。

A. 大杂居

B. 小聚居 C .高集中 D. 高分散

8. 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 AB )。

A. 宪法

B. 法律

C. 政策

D. 原则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 ACD ) 有机统一起来。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以德治国

C. 人民当家作主

D. 依法治国

10.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ABC) 。

A. 国家政局是否稳定

B. 能否增进人民团结

C. 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 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制度

11.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AB ) 。

A. 生存权

B. 发展权

C. 公民政治权利

D. 自由选举权

12.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 ABCD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 ABCD )。

A. 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 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 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D.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育“四有”公民是指(ABCD )。

A. 有道德

B. 有文化

C. 有纪律

D. 有理想

3.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 勤劳勇敢

C. 爱好和平

D. 自强不息

4.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ABCD )。

A.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C.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D.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5.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 BD )。

A.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 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培养“四有”公民

6. 和谐文化融( ABCD )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A. 思想观念

B. 思维方式

C. 行为规范

D. 社会风尚

7. 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是( ABCD )。

A.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 建设和谐文

C.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D. 弘扬主旋律

8.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培育( ABCD )。的社会主义公民

A. 有理想

B. 有道德

C. 有文化

D. 有纪律

9. 八荣八耻”涵盖了( ABC )之间的关系。

A. 个人

B. 集体

C. 国家

D. 社会

10. 培育和弘扬( A B ),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A. 民族精神

B. 时代精神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

11. 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包括( ABCD )。

A. 井冈山精神

B. 长征精神

C. 西柏坡精神

D. 延安精神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 ABCD )为指导。

A. 马列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八荣八耻”体现了( ABCD )的结合。

A. 人民当家作主

B. 共产党的领导

C. 依法治国

D. 以德治国

1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 B ) 。

A. 文化事业

B. 文化产业

C. 教育

D. 科学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 ABCDE )。

A. 马克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BCD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 民主法治

B. 公平正义

C. 诚信友爱

D. 充满活力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体现了( ABCD )人与自然的统一。

A. 民主与法治

B. 公平与效率

C. 活力与秩序

D. 科学与人文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 ACD )。

A. 生产发展

B. 环境优美

C. 生活富裕

D. 生态良好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包括( ABCD )。

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满活力”,就是指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ABCD )。

A. 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B.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D.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安定有序”,就是指(ABCDE )。

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B. 会管理完善

C.社会秩序良好 D.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E.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民主法治

8.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包括(ABCD)等。

A.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B.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C.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

D.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包括( ABCD )。

A.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B.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C.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D.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10.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BC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 公平正义

B. 诚信友爱

C. 民主法治

D. 安定有序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BC )。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坚实基础

B.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D.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条件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AB )。

A. 相互包含

B. 相辅相成

C. 相互独立

D. 相互分离

13.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体现在( ABC )。

A. 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 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D.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ABCD )。

A.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B.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民主法治

C.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5. 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BCD )。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诚信友爱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BC )。

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BC )。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18.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BD )。

A.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B.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D.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 ABC )。

A.最广大人民的利益B.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0. 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 ABCD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ABCD )。

A.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

B. 诚信有爱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E. 消灭贫富差别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构想

1.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 ABCD )。

A.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C. 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 保持港澳台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2.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BCD ) 。

A. 独立的外交权

B. 行政管理权

C. 立法权

D.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3.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 ABCD ) 。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 高度自治

D. 50年不变

4. 英国殖民主义侵占香港所依据的三个旧条约是( ABC )。

A.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B.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C. 1898年中英拓展香港界址条约

D.1887年北京条约

5.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向世人宣布( ABC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 中国政府根据宪法第31条的规定,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C. 保持香港现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D. 英国以主权换治权

6. 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 BCD ) 。

A. 外交权

B. 行政管理权

C. 立法权

D.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7.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AB ) 。

A. 是我国的基本法律

B. 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C. 属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D. 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宪法

8. 和平共处原则适用于解决( ABC ) 。

A. 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之间的矛盾

B. 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

C. 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社会制度的矛盾

D. 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9.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 ABC )。

A. 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B. 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C. 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域

D. 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10. 香港回归祖国( ABC ) 。

A. 洗刷了中国人民100年来蒙受的耻辱

B. 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C. 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D. 标志着完全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是十分顺利的

11. 台湾问题( ABC )。

A. 是中国国内战争的遗留问题

B. 是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C. 决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

D. 只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12. “三通”是指( ACD )。

A. 通商

B. 通话

C. 通航

D. 通邮

13. 在台湾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 ABC )。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顾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台湾问题的公报

14. 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的几个不变,即香港原有的( ABC )。

A. 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B. 生活方式不变

C. 法律基本不变

D. 外交事务和防务不变

15.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ABCD )。

A.“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外国插手”

D.“台湾独立”

16. 反分裂国家法的宗旨(实质、目的)是( ABCD ) 。

A. 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

B. 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C. 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与稳定

D.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7.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是( ABCD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8.“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 ABCD ) 。

A.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全国2015年7月自考《毛邓三》试题

全国201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3.毛泽东在1941年5月所著的,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著作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实践论》 4.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目的和归宿都是( ) A.反对宗派主义 B.实事求是 C.反对官僚主义 D.以人为本 5.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反对封建主义 B.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建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8.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 A.解放生产力 B.消除两极分化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同富裕 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A.引导居民消费适度增长 B.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发展生产力 D.实行对外开放 10.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共同点在于( ) A.公有制都占主体 B.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C.主要矛盾一致 D.根本任务相同 1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人口与环境、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打破壁垒、合作双赢 C.经济一体、贸易自由 D.平等协商、互利互惠 14.20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的特点是( ) A.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城乡协调发展 B.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题: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 1895年创办的()。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西学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清华大学 ?正确答案:B 第2题: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 ) A 、西方古希腊时代 B 、中国的殷商时代 C 欧洲中世纪大学 D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C 第3题: ()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 、政治体制 B 、经济体制 C 、文化 D 、人口 ?正确答案:B 第4题: ()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 、培养专门人才 B 、发展科学 C 、服务社会 D 、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高 等 第1部分: 单选((30分)) 教 育 学 模 拟 考 试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正确答案:B 第6题:高等教育入学率()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 3%内B、15% 内C、15%^ 50% D 50%以上 ?正确答案:C 第7题: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正确答案:D 第8题: 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 A、工作 B、情感 C、道德伦理 D、特殊 ?正确答案:D 第9题: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 )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效性D、协作性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和学生 B、教育手段 C、教育方法 D、课程 ?正确答案:D 第11题: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A、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改革教学基本条件 D重视课程管理 ?正确答案:A 第12题:()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岀的特点。 A、专业性 B、教学与科研结合 C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 ?正确答案:B 第13题: ()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A、课堂教学 B、实验操作 C、毕业实习 D、毕业设计(论文) ?正确答案:D 第14题: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 B、难以因材施教 C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 ?正确答案:A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正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代替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专业: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指不同要求和成都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知道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证实的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成都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文化(狭义):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宗教、政治、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本质; 社会制约性;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 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展; 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 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 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用于迎接时代挑战; 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 (6)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2.科学发展; 3.大学内在逻辑。 (7)简述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群体性 (8)简述高校教师结构的改革对策。 1.尽快建立、推行完全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 2.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和倾斜的经济优惠政策; 3.改变搞笑“近亲繁殖”的问题。(9)简述教学过程的特点。 1.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 2.是学生以掌握简介知识为主的过程; 3.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图书馆知识试题 (2)

一、选择题? 1、"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叙传》,"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请问:叙录的意思是(C)。? A、前言? B、附录? C、提要? 2、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收集的全部图书划分为四大部类。其中,词集、词选、词韵一类的书收入在(D)部。? A、经? B、史? C、子? D、集? 3、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B)。? A、中国国家图书馆? B、美国国会图书馆? C、英国图书馆? D、法国国家图书馆? 4、目前我国图书馆界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法是(A),自1975年10月正式出版后至今已修订了第五版。? A、《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B、《科图法》? C、《杜威分类法》? 5、《中图法》按知识门类可分为五大部类(C)个基本大类。? A、18? B、20? C、22? D、25? 6、《中图法》的分类体系结构是用字母来表示的,J代表(C)。? A、文学? B、语言? C、艺术? 7、在《中图法》的分类体系结构中,Z代表(C)。? A、医药卫生? B、生物科学? C、综合性图书? 8、计算机类的图书按《中图法》的分类结构,放在(A)类。? A、TP ? B、TM? C、TU ? D、TS? 9、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代表人物是(A)。? A、杜定友? B、鲁迅? C、毛泽东? D、顾炎武?

10、按使用对象划分的目录是(C)。? A、馆藏目录? B、中文目录 C、读者目录? D、标准目录 11、下列人物中(A)做过图书馆专业工作。? A、毛泽东? B、列宁? C、马克思? D、周恩来? 12、某书的索书号是TP3-44/S850,其中的TP3-44是指(A)。? A、分类号? B、着者号? C、条码号? D、登录号? 13、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A)。? A、中国国家图书馆? B、上海图书馆? C、广州图书馆? 14、有一种出版物,《大英百科全书》这样解释:刊登论文、故事等文字并定 期出版的刊物。请问这种出版物是(C)。? A、图书? B、报纸? C、期刊? 15、数据库是建立信息网络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一般可分为文献数据库、数 值数据库、事实数据库。下列(C)数据库属于文献数据库。? A、人才? B、商品? C、中国学术期刊? D、统计? 二问答题 1.问:图书馆应该怎样配合学校做好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 答:要点:(1)图书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为人师表,有敬业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 (2)拓展服务手段并引导校园文化活动 a.开展常规的图书推荐、书评书展等活动,b与校内学生社团加强联合,一起开展各种有益的专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c在研究学生阅读需求

湖南高等教育学试题1含答案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考试类别(闭卷) : 题 号 一 二
8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 教学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C 两者相同 B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D 不相干
( B

课程试题(A)
9 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三 四 总 分 评卷人 C 主管者 D 举办者 ( A ) A 办学者 B 管理者
( D

10 1632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 D )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党委集体领导制 2 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服务社会 B 了解国情 C 培养学生 ) 。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C ) A 夸美纽斯(捷克) ; C 皮洛戈夫(俄国) ; 11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 A 主导作用 B 教师中心 C 辅助角色 ( B B 纽曼(英国) ; D 保尔森 ( 德国)。
( A D 咨询者 )

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C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 勤工俭学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B ) D 学习要求 ( C ) D 德育活动 ( D B 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D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 C ) )
3.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13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叫做 A 培养目标 B 教育目的 C 专业目标
D.开发研究 ( C D 100% A 锻炼身体 B 艺术活动 C 教学工作 ) 14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科学研究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外, 最基本的是
4 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量化指标是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的 A 10%以上 B 15%以上 C 50%以上 ) 。
5 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B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15 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是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A 自主发展和建构的主体 6.在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项目评 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 性评价 ( B D、体育 ) ( A) C 独立的探究性的学习者 16 广义课程是指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D 实践环节
7 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智育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1 页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2

关于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

关于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 工作安排 各教学单位: 为做好我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本、专科学生的期末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公共考试课课程: 2014级(一年级): 本科:《大学英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科:《大学英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理学》 2013级(二年级): 本科:《大学英语》、《教育学》 专科:《大学英语》 专业课考试课程由各学院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专业课和公修课考试课程原则上不少于5门。考查课在第16周进行,2015年6月22日—6月26日考查结束(包括全校公选课)。 二、考试时间: 2015年6月29日—7月3日(上午8:30—10:20, 下午3:00—4:50)。 本学期双学位学生期末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20日-6月21日进行,由相关承担单位安排。 本学期重修课程随期末考试同时进行,如需集中安排,请安排在2015年6月27日-6月28日(或由课程承担单位根据需要择期安排)。公共课承担单位需提前将重修课程考试安排通知各学院(包括教务处),以便各单位准确统计考试人数。 三、考试相关材料送交时间: 各学院专业课考试时间、试卷登记表和试卷审查表请于6月19日前将电子版与纸质版交教务科,考试试卷模版在教务处网页中下载(今年考试试卷模版暂不做更改,仍采用之前版本)。 请各单位于6月5日前将公共考试课试卷印刷数量统计表交教务

科。 各科考试试卷由各学院与平原路校区文印室联系印刷。 四、试卷评阅与成绩登录时间: 各学院(部)要成立试卷评阅领导组,各门课程要成立2-3人的阅卷小组,继续实行在办公室集体阅卷的制度。试卷评阅要认真,要严格按学校考试工作管理规程的要求执行。 各学院(部)老师务必于2015年7月4日-7月14日期间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完成考试成绩的网上登录。 五、公共课试卷领取与送交安排: 本学期公共考试课试卷仍采取由文印室负责印刷、装订并按各学院考场安排进行密封,试卷印刷完毕后交由课程承担单位保管。各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到课程承担单位领取试卷,考试开始前20分钟方可在考场内现场拆封,不得提前拆封试卷。 各学院在考试当天到课程承担单位领取试卷(具体时间、地点考试前另行通知)。 考试结束后,各学院按考场将试卷密封好立即送交到课程承担单位。 各学院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将考场记录单送交到教务科,不得拖延送交时间。 六、注意事项: 1.在考试期间,学校将实行多层巡视,包括组织校领导巡视、学校督导员巡视、教务处领导巡视等,加强考试管理和考风建设。各学院要成立领导检查组,切实做好本单位的考试督查工作。 2.各学院在考前要做好对学生考风考纪的教育与宣传, 特别是加强对新生的考试管理制度的宣传,让学生明白考试纪 律的严肃性,防范和避免违纪行为的发生。 附:各学院公共考试课试卷印刷数量统计表

毛邓论文

写的不怎样,仅供参考 关于闽南宗教文化调查报告 ——来自福建省云霄县的实地调查 前言 在一组反应福建各地夫妻生活的漫画中,闽南地区图里的男人在泡茶,而女人则在跪拜求神。虽然颇具搞笑色彩,但饮茶和祈神拜佛这两项活动确实长存于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到2013为止,共和国已走过60余年的路程,唯物主义已经在神州大地广泛传播。但闽南人的宗教信仰文化却并未消退。而且随着两岸交流日益密切,一些民间宗教习俗文化已成为维系和联络两岸同胞,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纽带。为了调查闽南宗教文化复杂多元化和繁盛的原因和闽南宗教文化对闽南地区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我利用暑期回家机会,对位于闽南地区的云霄县的农村和县城地区展开访问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由于60岁以下的成年人均生活于共和国政权稳定后,国家开始大规模推广马克思主义思想,所于可能他们的宗教信仰思想会与60岁之后的成年人存在差别。所以在暑假期间,分别对农村和县城未成年人,18至60岁成年人,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书面问题为载体,通过随机选取符合调查对象的人,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民间信仰的看法,记录访谈结果。在进行相应的分析。走访当地寺庙等宗教场所,了解民间信仰风俗。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在农村和城市的60岁以上老人在“相信神明存在”这方面居然超过90%,并且都坚持过传统的宗教民俗节日。而18岁到60岁的成年人有50%的人相信神明存在,而不相信神明存在的不到5%,其他的人则表示说不清。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相信神灵存在的人数为30%左右,不相信神灵存在的同样不足5%,其余人表示不知道。在是否有过参加宗教节日的问题上,是的人数将近100%。而且超过80%的人认为这些日子是传统节日,就是不信教也会参加。闽南地区宗教节日繁多,每逢初一十五都有络绎不绝的鞭炮声,在乡村和小县城,每一个村至少拥有一尊神像。而且闽南地区民众在尊神崇教方面显得极其复杂和多元化,宗教信仰观也极其自由,基本没有排斥异教徒的行为和思想。道教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C)。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太学” 2、(D)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A)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D)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A)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B)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A)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高等教育方向法 8、(B)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A)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B)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D)。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A)。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A)为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正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代替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专业: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指不同要求和成都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知道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证实的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成都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文化(狭义):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宗教、政治、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本质; 社会制约性;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 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展; 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 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 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用于迎接时代挑战; 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 (6)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2.科学发展; 3.大学内在逻辑。

毛概期末精品复习资料:《新民主主义论》读书报告.docx

《新民主主义论》读书报告 摘要: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全新的构想,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论证,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在中国革命的重要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相关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 一、文献的主要内容概括 1.《新民主主义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革命历史以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方面的分析,深刻地剖析了新民主主义的本质,以及为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章内容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B|J: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英次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最后,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部是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注意革命的必要准备,二者缺一不可,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三、从文化、政治、经济三个方面介绍新民主主义。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制订了屮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定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指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宣传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阶段具体行动纲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个重要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当前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十大关系主要涉及一下几个部分: 一、工业的建设:主要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阐明了当前阶段工业的工作重点。针对我国广阔内陆的国情下, 必须加强内陆工业的建设。最后谈到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提出加强国防建设必须加快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降低军政费用在国家支出中的比例。 二、不同层次的关系:主要包括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屮央和地方的关系。二者同时强调到上层应给与基层一定的灵活性,不能限制死。提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 三、党内党外的关系:主要提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党与非党的关系。认识到少数民族在国家稳定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参与中的重要性。在民族关系方面,提出“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观点。在政党关系方面,提出“抓一下统一战线工作,使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得到改善,尽可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四、是非关系的对待:革命与反革命关系,是非关系。认识到对于消极因素不能一概否决,对于能转变的因素要积极转变,认识到绝对的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正确对待是非关系,对于犯错误的党内人士需要采取帮助态度而不是敌对态度。 五、国内国外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认识到不能一概地躲避甚至排斥国外的内容, 要积极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 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 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A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C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C A.课堂讲授; B.习题课; C.军事训练; 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B A.质的研究; B.院校研究; C.行动研究; D.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D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是"流"与“源”的关系; 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21、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B A.苏格拉底; B.费希特; C.洪堡; D.范海斯 22、高校人事管理中一般不会采用( )。D A.待遇激励法; B.事业激励法; C.情感激励法; D.股权激励法 23、在高校战略评估中,主要采用( )。A A.自我评估; B.社会评估; 24、高校中实施的学生和教师国际交流项目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C A.法治化; B.终身化; C.国际化; D.民主化 25、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 )。C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B.自由讲学; C.教师强调讲授法; D.自由听讲 26、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 )。D A.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B.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C.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D.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毛邓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33个简答题

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 A.有无群众观点B.有无自我批评精神 C.有无坚强的组织D.有无优良的作风 9、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1、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四个现代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小康社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民主是固体不是政体 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投降主义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D.冒险主义 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从而达到成熟的主要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十大关系》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3、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经济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 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实行和平赎买,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B.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D.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应始终坚持采取“四马分肥”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 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耳,字伯阳。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 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的思想主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格拉底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中世纪大学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 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3、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三、论述题 1、简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P7) ?1)规模化。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马丁.特罗理论) ?2)中心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 ?3)综合化。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 ?4)国际化。一国的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大学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关心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 ?6)终生化。从一次教育观向终生教育观转变。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2、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P27)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题库 一、单选题 1. 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高等教育 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 C、教育科学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A 2. 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30分)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标准答案:C 3. 古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缪司翁博物馆,该馆创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下设文学、数学、天文、医学四部,由皇室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著名学者来此讲学。后被史家称之为:(30分)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A 4. 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激励之下,美国大学协会于何时成立(30分) A、 1920年 B、 1930年 C、 1900年 D、 1910年 标准答案:C

5.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30分)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C 6.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3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B 7. 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的权利,指的是哪个理念(30分)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管理专业化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D 8.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为目的的教育的是(30分) A、自由教育理念 B、通识教育理念 C、专业教育理念 D、职业教育理念 标准答案:C 9.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30分) A、陈鹤琴 B、陶行知

10.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30分) A、博克 B、杜威 C、克拉克·克尔 D、德雷克·博克 标准答案:B 11. 在软件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标准答案:C 12. 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标准答案:D 13.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多少时称为精英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30分) A、 15%以下 B、 20%以下 C、 25%以下 D、 30%以下 标准答案:A

毛邓考试问题及答案

毛邓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都包括哪些理论成果?P4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它都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P137 Addres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o. 100 Waihuan Xi Road,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R China. 2.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3 答:一是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四是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不够全面。 4.对农业和资本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什么P97 答: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