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优势_2050年能源和排放情景分析_姜克隽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优势_2050年能源和排放情景分析_姜克隽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优势_2050年能源和排放情景分析_姜克隽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优势_2050年能源和排放情景分析_姜克隽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优势

——2050年能源和排放情景分析

姜克隽等

摘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在于成本优势:大量的减排技术在中国应用时,成本低于发达国家;由于后发优势,建立新企业新设备的成本要比改造更新旧企业旧设备的成本低;在燃料角度,中国采用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可能会比火力发电更低,而其高投资因中国的资金充裕,问题不大。投资不只是成本,更意味着回报。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现在就采取相关的政策,否则由于技术锁定效果,机会将越来越小。

一、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由于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因此对于到2050年中国经济的看法,本文作者在此选择较为乐观的态度。在这种情景下,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国家发展的三步走目标,即到2050年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在这一进程中,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产业结构将面临调整、重组,更加充分地国际化。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出口将继续保持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地位。另一方面,2030年之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会变为以内需增长为主。此时,中国常规制造业的竞争力由于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而下降,不过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经济结构将不断改善,产业结构可逐步升级,先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会日渐增强,这使中国经济仍能在不断调整中以较为正常的速度发展。估计2000-2050年,中国经济可保持年均6.4%的增长速度。各时期经济增长和部门结构见表1和表2。

姜克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与本文其他作者胡秀莲、庄幸、刘强,同为IPAC模型低碳情景研究课题组成员。

人口情景设想,2030年到2040年之间中国人口达到高峰,为14.7亿左右。2050年下降到14.6亿,其中城市人口11.38亿,农村人3.02亿,城市人口接近总人口的80%。

二、中国未来能源和碳排放情景

为了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未来温室气体可能的排放途径,依据IPAC 模型组1以前的2050情景研究,以不同的排放条件为基础,本文设想了三种可能的排放情景。

第一种是不采取气候变化与减排对策的基准情景(BaU )。这一情景的前提是中国始终将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第二种是低碳情景(Low Carbon Scenario ,LC )或政策情景,即在考虑到中国国家能源安全、国内环境约束、低碳发展要求的因素下,采取国家政策促进所能够实现的低碳排放情景。这种情景要求不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而是同时考虑到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依据国内自身努力,通过强化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消费方式、采取低能耗低温室气体排

表1部门结构GDP 第一产业2000-2005年2010-2020年2020-2030年2030-2040年2040-2050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9.675.1510.3210.17

8.384.238.279.35

7.112.376.398.39

4.981.663.806.19

3.601.162.46

4.48

2000-2050年中国各部门GDP 增长率(单位:% )

不同年份各部门GDP 构成(单位:% )

表2部门结构第一产业2005年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2.447.839.8

10.149.240.8

6.848.744.5

4.34

5.550.2

3.140.656.2

2050年2.536.461.2

1

IPAC模型是由能源所开发的能源环境综合政策评价模型,主要用于能源和温

室气体排放情景研究、政策评价和成本分析。

放政策,来实现一种低碳的能源与排放目标。

第三种是强化低碳情景(Enhenced Low Carbon Scenario ,ELC ),即设想在全球共同一致减缓气候变化的愿景下,中国可以做出的进一步贡献。这种情景的前提是,首先,全球各国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了一致,共同努力互助,使技术进步进一步强化,重大技术成本下降加速,发达国家的政策及其先进技术逐渐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其次,假设到2030年之后中国经济实力已经是世界第一,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入,更好地利用低碳经济提供的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再者,中国在一些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成为世界领先,如清洁煤技术和碳收集与捕获技术(CCS ),并使得这些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

根据上面不同的三个排放前景,IPAC 模型完成了详细的参数设计(详细参数介绍见《2050情景研究报告》),从中可勾勒出现在到205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和CO2排放的大致情景。其中,三种情景的一次能源需求量见表3-5。

2050年基准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量由2005年的21.89亿吨标准煤增加到66.5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44%,石油占27.6%,天然气占10%,核能发电占9%,水力发电占6%,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3.4%。

表32000

煤94427830851536435601312424628109217一次能源需求量,百万吨标煤,基准情景

油天然气风电/太阳能核电水电生物质能电醇类汽油生物柴油合计

29911096271294293217084603583001171053238020052010202020302040205060.41.0200.81.928716902030181544438084710.00.01346

1.80.62189

100.63438

223.14817

337.95526

368.56202

2925183666839759510386399.26657

2050年低碳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量由2005年的21.89亿吨标准煤增加到50.8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37.4%,石油占20.2%,天然气占14.4%,核能发电占14.2%,水力发电占8.4%,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5.4%。

强化低碳情景与低碳情景相比,在进一步强化节能的基础上,一次能源需求量下降4.5%,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等发电量所占比例为58%,增加了7%。同时燃煤电站在2020年之后大规模普及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 ),同时配备CCS 。钢铁、水泥、电解铝、合成氨、炼油、乙烯等高耗能工业普遍采用碳储存和捕获技术(CCS )。建筑普遍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先进太阳能热水器供热水

表52000

煤94427830851536448601312083532107180一次能源需求量,百万吨标煤,强化低碳情景

油天然气风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电醇类汽油生物柴油21448383303541903943491395181499360442920052010202020302040205060020104018014566130115654972141610031082131864920125922131715103271042076123937632314合计

1346

2203

2971

3921

4275

4660

5014

表42000

煤94427830851536435601312173528109207一次能源需求量,百万吨标煤,低碳情景

油天然气风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电醇类汽油生物柴油2195843349375209196452940120631010628424200520102020203020402050600201046120136511301924471118910022192132865228126136131984102574542276016920684414合计

1346

2189

3087

3996

4474

4833

5250

强化低碳情景

867.2

1409.3

1943

2194

2228

2014

1395

和采暖,同时户用风电和光伏技术在适合的建筑和地区得到普遍使用。

根据化石能源消费量,可以计算得出CO2排放量,见表6。

强化低碳情景的CO2排放量和低碳情景相比,在2030年之后开始有明显下降,到2050年相比下降了48%。

三、中国实现低碳情景发展的前提与优势

从目前到本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能源需求量必然明显增长。如果要实现较低的能源消耗,如达到低碳政策情景的能源消耗量,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包括优化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建立和完善能源市场、通过技术进步实现50年年均2.95%的较高节能率,等等。研究表明,中国未来能源增长速度为经济增长速度的40%~65%(即能源弹性为0.40-0.65),与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历程相比,这是相当低的。

未来50年,随着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中国能源消耗所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样处于上升趋势。2050年基准情景下,CO2排放量最高会接近34亿吨碳,而低碳政策情景中则有可能将CO2排放量降低35%。

能源转换、使用和供应技术的发展,对未来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趋势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是保障能源供应数量、质量与种类的驱动力,是低碳发展的基石。因此,应将技术发展政策的制定过程与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结合起来,利用我国自然资源条件,着重发展一些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重大清洁能源开发、转换和利用技术,使之既有利于能源环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对于目前中国来说,实现低能源需求和低碳经济的途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争取在2025年左右使中国工业的能源技术效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力发电、水电要进一步大规模普及,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技术要进行接近商业

表62000

基准情景867.2867.21409.31409.321341943化石燃料燃烧CO 2排放量,百万吨碳

低碳情景27792262317923453525239820052010202020302040205034652406

利用的示范;全面大力发展核电,特别是着重第三代、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2;大范围提高公众意识,使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普遍行为;发展低碳农业,增强森林覆盖和管理。

可以看出,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节能减排努力方向与对未来的低碳发展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因此低碳经济并非是一种全新的、额外的努力,而是在现在的国家能源、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扩展。

中国需要推行一揽子政策,并在今后完全整合起来。中国有自己的节能政策,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减排政策,中国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2006年中国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未来规划目标,今后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可能会翻番。

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和纯电力汽车今后很快会投入到中国市场,而且价格并不昂贵,比当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丰田混和动力汽车便宜很多,有利于大规模普及。混和动力汽车价格的降低会让更多的汽车厂商把低价节能汽车投入中国市场。据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有可能会达到4亿辆,但是考虑到小汽车效率提高,以及公共交通大力发展,非机动车出行增加,有可能在每增加1亿辆小汽车的情况下,石油消费仅增长3000万吨到4000万吨。

政府需要提高公共交通水平并制定相关法规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还需看到,生物燃料正在中国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开始开发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技术。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在于成本优势。这首先是因为大量的减排技术在中国应用时,其成本低于发达国家。再者,中国经济具有后发优势,与老的传统工业国家相比,在扩张过程中,建立新企业新设备的成本要比改造更新旧企业旧设备的成本低。与日本、美国、欧盟相比,中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发展低碳经济。从燃料角度来说,在中国采用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可能会比普通的火力发电更低一些。虽然超临界机组初步投资非常高,但是因为中国现在资金充裕,所以发展低碳技术的投资问题不是很大。

根据本文对未来的预测,在2030年之前,即使是按最低的能源发展情景,中国仍然会排放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这个问题十分值得关注,因为这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政策和不同的技术组合对减排效果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中国可以用来发展超临界技术的时间不多,因为需要尽快进入下一代先进发电技术,即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以为普及碳储存和捕获技术

2第三代、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安全性来讲,人们不必再“谈核色变”。

(CCS )打下基础。中国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对IGCC 的技术非常重视,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自有资金用于这项技术的开发,这是多方共同合作的结果。

对于碳税的设计,不同的研究不一样。对于中国来说,最好可以先实行燃料税,然后是能源税,再逐渐过渡到碳税。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中国必须要利用目前这个机会,更好地支持有关的工业进行碳减排。

四、低碳发展的成本与收益

低碳发展,固然带来了节能环保效益,但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却需要加大投入。那么低碳发展会不会因投资太大、成本太高而影响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呢?这是人们对低碳发展道路的最大担心,甚至是反对的主要依据。不过,研究显示,这种担心或反对其实是不必要的,道理很简单:投资不只是成本,它还意味着回报。在这里的情景研究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投资和成本,在此不做详细介绍,通过图1-3直接给出比较结果数据。

基准与低碳情景下能源工业投资需求比较

图1

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

2000

200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亿元)(年份)

基准情景

低碳情景

图1显示了能源工业的投资领域的比较。首先,低碳情景中的技术成本要高于基准情景,导致对能源工业的投资增加。但是,低碳情景中由于节能导致了能源需求明显小于基准情景,因此从能源工业的规模上看,低碳情景的投资小于基准情景。将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可以从图1中看出,低碳情景中能源工

业的投资其实略小于基准情景。

基准与低碳情景下全国能源花费比较

图2

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

2000

200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亿元)(年份)

全国的能源花费是另一个衡量国家投入的指标。全国能源花费取决于终端能源量与能源价格相乘的结果。一方面,由于节能,低碳情景中终端能源需求量下降,花费减小;另一方面,由于增加能源税和碳税后,能源价格上升导致花费增加。从图2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低碳情景的能源花费低于基准情景。另外如果不考虑能源税和碳税,其实低碳情景中的能源价格与基准情景相比是下降的。

除此之外,中国实现低碳情景,还需要工业、交通、建筑等终端部门的额外投资,见图3。

实现低碳情景的额外投资

图3

2000015000100005000

(亿元)(年份)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工业

交通

建筑

合计

基准情景

低碳情景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对低碳发展的种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从现在开始就采取相应的政策,否则由于技术锁定效果,实现低碳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小。

(责任编辑:杜建国)

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着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着,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低碳经济概况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含义与解释也存在诸多不同。但普遍认同的概念为“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人力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换言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通过先进技术、有效制度或新能源开发等方式,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量,达到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作用。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属于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但资源相对匮乏。如水资源位于我国第19位,与全国水资源人均量相比,仅为其20%;与全国矿产资源占有量相比,仅为其25%,与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相比,仅为其1/7。由此可见,河南省属于资源贫困省,但河南经济总量却位于全国第五位,河南2009年单位GDP能耗值为每一万元1.156吨标准煤,比全国均匀水平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则为142.8万吨/亿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由河南主导的“中原经济区”开始向国家战略提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不能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

应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原经济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河南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 在煤、石油与天然气三者中,煤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要远远多于石油与天然气,而河南资源条件为“富煤、少气、缺油”,该条件在能源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河南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选择低碳能源方面十分有限。自2002年起,河南省煤炭生产量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就占据较高比例,基本都超过80%。以2012年为例,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在76.3%,石油为12.1%,天然气为7.1%,4.5%为水电、核电及风电比例。通过计算得出,一吨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4.12吨,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每吨多出的比例分别为30%、70%,由此可见,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量较高,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将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由于技术水平低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利用能源,造成资源浪费。 2.2产业结构不合理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

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资源短缺的问题成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项建设中最主要的障碍,同时,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也被这种问题时刻束缚着。由于这种现象频繁出现,环保节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们国家指出了一条更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通过使用较为先进、合理的技术和设备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从而解决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这对于促进我们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是非常有利的。 一、低碳经济的内容和特征 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它主要包括低碳服务、低碳消费以及低碳生产三方面内容。低碳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降低能耗,即: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第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不能同步增长,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减少废气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第三,为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第四,开发可再生的新型清洁的能源;第五,制定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度以适应低碳技术的创新。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还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各项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仍然需要得到更好的完善。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资源的使用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无法避免污染气体的排放,如果减少使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各项技术还是有待提高,因此,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出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发展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发展低碳产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一条低碳产业链条;同等规模的经济和水平,不同的产业结构碳排放量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合理地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对工业的依赖;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应该加大对中西部的投入,缩小差距。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会把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项目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虽然在表面上看对中国有利,事实上中国仍然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因此要不断提高高碳产业进入市场的要求。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中国的能源结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只能大力发展水电、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以优化能源结构;中国排放的每吨二氧化碳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发达国家的1/5,因此要提高能源、资源使用率,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开发并使用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埋存技术。 第三,发展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建立低碳研究体系。低碳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发展,但是中国的低碳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可以自主研发也可以引进国外技术,但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往往有所保留,所以在国际合作的同时更要加大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技术、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温室气体控制和处理及节能等领域加强技术开发,建立多元化的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和技术支持;培养开发新能源及各种低碳技术领域的人才迫在眉睫。 第四,优化贸易结构。中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初级产品,每增加一单位的贸易额,就会增加大约两单位的碳排放,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商品,却要独自承担碳排放。因此中国必须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进口高精尖技术及其产品,逐步改变现有的的出口贸易结构。 第五,完善法律、政策体系,鼓励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监督体系。中国目前与气候和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有资源税、燃油税、进口环节税收等几种,应该加快研究环境税并逐步推行,控制污染物排量及能源、资源的利用,完善税收制度;完善法律体系,为企业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 1、()就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得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广义得()则包括在能源得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与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得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就是在()得背景下产生得。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得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得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基于配额得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就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 6、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得()得出版,拉开了”生态学”得序幕。 A、《增长得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得未来》 D、《寂静得春天》 7、主要得化石能源中,按照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得顺序就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石油 D、煤炭、天然气、石油 8、CDM就是()。 A、清洁能源机制 B、合同能源管理 C、清洁能源管理 D、合同能源机制 9、自从197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WMO(世界气象组织)承担气候变化得研究,到1979年在()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得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A、丹麦哥本哈根 B、日本东京 C、瑞士日内瓦 D、印尼巴厘岛 10、()得甲烷排放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与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 A、废弃物处理 B、废水处理 C、废气处理 D、垃圾处理 11、()就是具有强温室效应得温室气体,主要由CF4与C2F6构成,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得生命期达5万年与1万年,其GWP达5700与11900。铝工业就是目前产生PFCs得最大源头。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商丽09财政学2009020203016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关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刘莎5000109092 新闻091 摘要:“低碳经济”这一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低碳经济》的词汇,已经深深烙进了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201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以当今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如何面对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今后又可能遇到怎样的经济挑战?有没有什么可行性策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挑战可行性策略 一、低碳经济概念界定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知道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除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等大气灾害之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了不争的事实,当下已经显现的气候异常和预测可能出现的灾难,是人尽皆有的体验和担忧。摒弃20世纪以来经济的传统增长模式,迈向生态文明的新路子,是世界经济的出路,也是中国经济关注度重点。 二、世界走向低碳经济 近年来,世界正在酝酿着低碳的技术创新,低碳经济的突破可能成为经济危机后新一轮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领跑者。 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大国都在低碳经济这场经济“赛跑”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美国:将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主要的措施可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锁定新能源为核心。 日本:将低碳社会作为发展方向。提倡物尽其用的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更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同时发展提高新能源利用技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巴西:大力推动生物燃料发展。进一步完善乙醇、生物柴油等的提炼和利用技术,利用政府推出的一些列金融支持政策,发展农业种植,以满足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 韩国:将“低碳绿色增长作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通过减少能源依赖、提升绿色技术、发展再生能源,促进就业和人民增收。 世界各国都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以便在新一轮的经济赛跑中抢占先机。中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积重难返等问题,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节能减排上形势严峻。 基于这些原因,有人说,经济要发展,工业是先导,要发展工业就必然有排放。保持低碳状态,除非人们不开车,不烧煤,放弃重工业发展。这种说法显然是极端的。中国有些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却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英文害怕大型的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到限制。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的运行和生活的质量,否则社会将无法运转。低碳经济不是要排斥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提高碳效率。在这一点上,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最早见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并且,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10年8月,中国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目的: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2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发展战略)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状态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著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 近来,“低碳”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天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低碳经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

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新能源的含义 (一)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中国能源形势与环境问题

当前中国能源形势与解决途径 另一方面,电力冶金等重点用煤行业需求剧增,煤炭市场从203年开始 供求关系紧张。电煤的缺口超过了行业警戒线。我国电力缺乏的问题已 经引起外商以及产业界的惊慌。2003年有近2000万千瓦的缺口,04年 以来不少人口密集的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活。 能源的开采、转换和利用对环境、公众身体健康、全球气候变化、经济 发展、国家能源安全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 室气体排放国,面临着强大的国际压力。2001年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 20个城市,中国占16 个。全国的环境形势严峻,生态平衡脆弱,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仍在扩大, 大气空气质量持续降低。中国的大气污染损失已经占GDP 的3-7%,经 济损失惊人。 从以上各种状况,可看出我国的能源问题实在迫在眉睫。一是过度依赖 化石燃料,二是经济等你撒开电脑卡死你打算买电脑sd卡我难道你手机 肯定没说你才是多米尼克呢我可能穿蓝色的内分泌,恩负李森年代初 一、建立节约型社会。 长期以来,宝贵的能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加剧了资源开采 的强度,使得资源迅速枯竭。政府对节能的管理偏重工业,忽视交通和 建筑部门;偏重技术改造,忽视技术创新。节能和提高能效应是能源可 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节能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能源生产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有明显的效 益。也就是说,为了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节能要比增加能源作用更 大。因此,应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位。为了确立节能的重要战略地 位,应该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 中国能源系统效率为33.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而且无论在能源 消费强度和单位产品能耗都高出国际水平许多,因此,在经济结构、行 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上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而潜力能否有效挖掘出 来则决定着能否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落实到细节,有如下可行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应与有关部门合 作,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抓好冶金、煤炭、电力、石化、建材这些 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加快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 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 的激励政策;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并 制定配套的石油节约、建筑节能等法规和政策;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 体系,重点推进政府建筑物节能改造,节能采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 用;扩大在节能降耗领域的国际合作。  另外,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应注重市场失灵的领域。如市场价 格不能反映长远利益,投资者偏向近期的能源开发项目,能源生产利用 的环境和健康成本未计入能源价格,消费者缺乏节能信息和技能,财税 和管制政策不能充分发挥节能潜力。国家市场的实践表明,政府必须起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未来十年有望削减二氧化碳排放4.7亿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日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报告作者之一、国 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朱跃中表示,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在未来十年内将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将降低到51亿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 碳排放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政府制定了绿色能源发展目标,要在2020年将非化 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到7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将在2010年2.77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亿多吨标准煤的能源 供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能源急缺.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 长了1.2倍.朱跃中认为,从实际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年 均增速很可能达到8.5%左右,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71万 亿元(2005年价格).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未来十年内将单 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也将降低到51亿 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碳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是石油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能源需求大大超过供给,使中国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 存度已高达54.8%,成为除电力外各种一次能源均需进口的国家.报 告主编、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教授表示,大量的石油进口造成了中 国能源的对外高度依赖,将会增加中国能源安全的危险度.(倪铭娅)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国家步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小组日前发布2018、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分析预测。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速为6.6%,2019年GDP增速为6.3%。 2、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2月29日发布报告预测称,基准情景下,2019年CPI 增长1.8%,PPI增长1.6%,实际感观今年所有物价上浮10-20%左右; 3、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外贸遭受严寒,汽车工业发展滞后,销售受到强烈打压,全国大部分汽车制造厂商都有减员现象出现,今年的第二产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 4、近几年,由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农业提倡规模化、成片化、地方优质经济作物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有一定成效,但是未能有效支撑中国的庞大经济体,第一产业未来还有一定发展潜力可挖; 5、中国建设、中国重汽、中国制造的过度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淘汰大量加工企业的同时,产生技术性、创造

性、科学性企业需要漫长的时间; 6、基建拉动内需的办法逐渐突显颓势,中国的大型基建项目逐渐外移的同时,收益周期较长,导致目前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小; 7、货币政策逐渐放宽,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但是货币的流向还是向房地产流入,导致银行的大量资金最终还是在房地产业,预计未来中国房地产还有5-10年红利,西部地区周期可能会长一点; 8、税收问题逐渐突显,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目前人力、社会福利、税收等成本,很对企业都被拖死;后续需要大量改善企业竞争力,加大核心成本的投入,提升利润空间;改变企业技术、科技、创新含量,减少人工、税收等成本; 9、就业问题,失业人口的增加影响社会稳定与治安,政府一直对目前就业问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每年公布的新增就业人口保持在1300万左右,但是由于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人员的就业问题已经开始突显,后续农业可能会作为就业发展的突破口; 10、老年化问题开始呈现

低碳经济与低碳汽车

目录 目录 (1) 前言 (2) 第一章低碳经济与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 (3) 1.1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3) 1.2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 (3) 1.2.1 缓解汽车工业资源压力 (3) 1.2.2 环境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3)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种类及其技术现状 (5) 2.1 混合动力汽车 (5) 2.2 纯电动汽车 (5) 2.3 燃料电池汽车 (6) 2.3.1 氢动力汽车 (6) 2.4 燃气汽车 (7) 2.4.1 压缩天然气汽车燃料系统 (7) 2.5 太阳能汽车 (8) 2.6 生物乙醇汽车 (10) 第三章我国发展新能源政策及发展历程 (11) 3.1 低碳经济下国家对于汽车产业采取的措施 (11) 3.2 二十一世纪以来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1) 第四章各汽车品牌相应政策及新能源汽车情况 (12) 4.1 各车企相应政策 (12) 4.2 新能源汽车汇 (12) 第五章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14) 5.1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 (14) 5.2发展新能源汽车道路困难重重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前言 汽车是现代人类的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在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汽车产生的尾气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其中,含碳化合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0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这给汽车企业提出了新要求,打造低碳型企业将成为车企2010年发展的不二选择. 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也是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汽车低碳大体分三步走近期是对创痛技术的改良比如增压技术汽油直喷技术高效变速箱等中期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远期是氢燃料电池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群雄并起,各车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主力军将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全球变暖,新能源车企技术前景 摘要: 多年来,环境资源问题一直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从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到发展低碳经济,我国逐渐重视人与社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切合实际。实行低碳经济目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汽车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更该成为改革的重点,新能源汽车便成了现代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由于技术制约,新能源汽车仍然优缺参半,汽车行业该何去何从?各种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又是怎样?那种汽车将成为主流?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低碳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能耗现状 (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急速上升在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的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到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耗的急剧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的能源消耗总量较七十年代已经增长了近50倍。这一发展趋势显示出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偏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我国一旦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中国将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急剧恶化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付出巨大的环境为代价的。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1.2万吨,废水排放量为571.7 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9亿吨。与此同时,我国的矿产和水资源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综合利用率的2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单位GDP的资源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以上。 “厄尔尼诺”现象和“反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灾害频发。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不断地向自然界强取豪夺,破坏了地球生态循环系统。1998年长江洪水,200年济南特大暴雨,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和5月汶川大地震再到近期全国各地各种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大自然像人们无休止的破坏敲响了警钟。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温室气体导致南极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专家预测,到2100年,还行面将上升一米左右,世界上2%生活在低洼地区的人口将失去家园,部分沿海城市将永久消失。因此,自2003年英国率先开始节能减排行动之后,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开始了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给工业带来影响,也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到本世界末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10%-12%.中国地域广阔,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种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危机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其次,我国的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受到影响,必然会波及工业的发展;最后,中国的农业十分薄弱,对自然条件特别依赖。 农业在中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