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北民主联军部分领导名录

东北民主联军部分领导名录

东北民主联军部分领导名录
东北民主联军部分领导名录

东北民主联军部分领导名录

2008年07月12日星期六 19:43

东北人民民主联军黑龙江军区:叶长庚任司令员、王鹤寿任政治委员、王钧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东北人民自治军吉黑军区(北满军区、二级军区):下辖松江军区、合江军区、北安军区、嫩江军区、牡丹江军区。司令员高岗、政治委员陈云。

东北人民自治军松江军区:司令员聂鹤亭、政治委员张秀山、副司令员李寿轩、副政治委员钟子云、李兆麟、参谋长蓝桥。下辖: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温玉成;第二军分区,王奎先;第三军分区刘子奇;第四军分区谭友林。

三江人民自治军:孙靖宇任司令员,李范五任政治委员,胡伦任参谋长。

吉林军区独立支队:司令员曹里怀、政治委员刘居英、副司令员张庆和、参谋长于和。

松江军区哈东(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温玉成、副司令员马克夫、副政治委员童浩生。

东北人民自治军辽北军区:司令员倪志亮、政治委员郭述申、副政治委员李海涛、参谋长朱子休。

东北人民自治军: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治委员李富春;北满军区司令员高岗、政治委员陈云。

东北人民自治军间岛军分区: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警备团。司令员姜信泰、政治委员雍文涛、副政治委员云青、参谋长李平野。

东北人民自治军永吉军分区:下辖保安第一、第二、第三总队和蛟河、永吉、舒兰、榆树、敦化五个保安团。司令员王效明、政治委员袁任远、副司令员蒋克诚、参谋长康干生、政治部主任顾凌申。

11月30日:北满分局任命方强为合江军区司令员。

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治委员彭嘉庆(隶属于辽东军区建制

)

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司令员胡奇才、政治委员欧阳文(隶属于辽东军区建制

)

东北人民自治军牡丹江军区:司令员李荆璞、政治委员金光侠、副司令员陶雨峰、副政治委员谭文邦。

12月6日:吕正操为西满军区司令员,李富春为书记;以邓华为辽宁军区司令员,陶铸任政治委员;以倪志亮为辽北军区司令员、郭述申任政治委员;以曹里怀任洮东军区司令员、郭峰任副政治委员。

12月20日:以李富春为书记兼西满军区政委,以黄克诚为副书记兼刚政委,以林彪兼西满军区司令,吕正操、李运昌为副司令。

辽东军区,以程世才为司令员、罗舜初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萧华、江华为正副书记兼政治委员;罗舜初师与曾克林部合编为一个纵队,李天佑、曾克林任正副司令员,唐凯为副政治委员代理政治委员;吴克华、胡奇才两部合编为一个纵队,吴克华、胡奇才任正、副司令员,彭嘉庆任政治委员。

东北人民自治军辽西军区: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陶铸、副司令员洪学智、副政治委员吴法宪、参谋长高鹏、政治部主任袁升平。

东北人民自治军热辽纵队:下辖第二十二、二十七、三十旅。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朱涤新、副司令员文年生。

东北人民自治军辽宁军区:司令员张学思、政治委员白坚、副司令员雷震、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惠农、参谋长王作藩。

东北人民自治军三江军区改称合江军区:司令员方强、政治委员李范五、副司令员戴洪宾、参谋长胡伦、政治部主任吕清。

一九四六年

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任命通化后方司令部司令员朱瑞兼航空总队队长,通化省委书记吴溉之兼政治委员,常乾坤、白起(汪伪空军起义人员)、林保毅(林弥一朗、日军留用人员)为航空总队副队长,黄乃一为第一副政治委员,顾磊为第二副政治委员,蔡云祥(四五年八月二十日起义的汪伪政府飞行员)为教育长,白平为政治处主任。教导队队长林保毅兼、政治委员陈乃康;民航队长蔡云祥、政治委员刘风。

1月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下辖东满、南满、北满、西满四大军区。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第一政治委员彭真、第二政治委员罗荣桓、副总司令吕政操、李运昌、周保中、萧劲光、副政治委员程子华;第一参谋长萧劲光、第二参谋长伍修权;政治部主任陈正人、副主任周桓;后勤部部长叶季壮、副部长贺诚。

司令部:参谋处长:李作鹏;情报处长:苏静、副处长钱江;通讯处长:段子俊、政治委员朱虚之;副官处处长:何敬之;教育处处长:白天;机要处处长:黄友凤、副处长莫春和。

政治部:秘书处秘书长杜平、副秘书长杨永林;组织部部长:周碧泉;宣传部部长:陈沂;保卫部部长钱益民、副部长佟磊;联络部部长周桓。

后勤部:参谋长孙然;参谋处长李树藻;审计处长李培之;供给部部长:张济民、政治委员魏庭槐;卫生部部长贺诚;兵站部部长李长炜、政治委员丁光坚;铁路管理局长郭洪涛、副局长孙鲁光;东北银行总行行长叶季壮。

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兼、政治委员林枫(吉辽省委书记)、副司令员陈光、万毅、副政治委员张启龙、参谋长陈光、副参谋长钟人仿、政治部主任伍晋南。下辖:山东第二师、第二十五旅、第七纵队及通化、吉东、辽北三个军区。

南满军区:司令员程世才、政治委员萧华、第二政治委员江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罗舜初、副司令员曾克林、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副主任唐凯、供给部长常树人、供给部政治委员谷广善、卫生部部长黄农。下辖:第三纵队、第四纵队及辽宁、安东、辽南三个军区。

北满军区:司令员高岗、政治委员陈云、参谋长李天佑、政治部主任钟赤兵。下辖:山东第七师、陕甘宁第三五九旅及松江、合江、北安、牡丹江、嫩江五个军区。

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政操、政治委员李富春、副政治委员黄克诚。下辖:新四军第三师(缺第七旅)和嫩南、辽西二个军区。

..南满军区下辖辽宁军区、安东军区、辽南军分区并指挥第三纵队、第四纵队。司令员程世才、政治委员萧华、第二政治委员江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罗舜初、副司令员曾克林、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莫文骅、政治部副主任唐凯。

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林枫、副司令员陈光、万毅、副政治委员张启龙、参谋长陈光、副参谋长钟人仿、政治部主任伍晋南。

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李运昌、周保中任副司令员、萧劲光任副司令兼第一参谋长、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总政治部主任、周桓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叶季壮任前方后勤部部长、吴溉之任后方后勤部政治委员。同时对东北各部队、各军区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建立:

○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林枫、副司令兼参谋长陈光、副司令员万毅、副政治委员张启龙、副参谋长钟人仿、政治部主任伍晋南,下辖吉东、通化、辽北三个军区及新编第二十二旅、第二十三旅、第二十四旅和由东北挺进纵队扩编组成的第七纵队,吉黑纵队和警备第一、第二旅。

○南满军区:司令员程世才、政治委员肖华、江华、副司令罗舜初、曾克林、参谋长罗舜初、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莫文华,副政治委员兼副政治部主任唐凯。下辖第三纵队、第四纵队。

○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治委员李富春、黄克诚。下辖辽西、嫩南军区,新四军第三师,和晋绥第三十二团和冀热辽军区第十五团编成的保安第一旅。○北满军区:司令员高岗、政治委员陈云、参谋长李天佑。下辖合江、牡丹江、松江、嫩江、北安五个军区,并指挥由冀热辽军区第十九旅与山东第七师合编的第七师、第三五九旅以及新组建的嫩江军区警备第一、第二旅,北安军区警备第一、第二、第三旅。

1月23日:原东北人民自治军吉林军区独立支队改称吉黑纵队:司令员曹里怀、副政治委员郭峰、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庆和、政治部主任于克。

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三纵队:纵队司令员程世才,政治委员萧华,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罗舜初,第二副司令员曾克林,第一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第二副政治委员唐凯。辖第七旅、第八旅、第九旅。

东北民主联军东满军区通化军区:司令员何长工兼、政治委员吴溉之兼、副司令员刘西元、副政治委员王诤、参谋长陈波、政治部主任陈林、军区军工部部长韩振纪。下辖通化支队、朝鲜义勇军南满第一支队和通化、辑安、长白、抚松、蒙江、柳河、临江、桓仁等八个县大队。

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朱瑞任校长、邱创成任政治委员、匡裕民任副校长。

任命常乾坤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队长

2月5日:以东北民主联军东北挺进纵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兼辽北军区,下辖第十九旅、第二十旅。司令员万毅、政治委员周赤萍、副司令员解方、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黄一平、政治部主任王振干。

2月9日:吉辽军区辽北军区司令员万毅、政治委员周赤萍、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王振干。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军分区(又称辽源、怀德、西安军分区)和第一四六团、第一四七团、第一四九团。

2月13日:通化军区通化支队改称杨靖宇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司令员祝顺鹏、王树德、副政治委员谢凤山、参谋长茹夫一、政治部主任丁国钰。通化军区朝鲜义勇军南满第一支队改称李红光支队,司令员金雄、政治委员方虎山、副司令员朴孝山、王子仁、副政治委员李林、参谋长韩景、副参谋长安彬、政治部主任朱然。

2月27日:吉东军区:军区司令员姜信泰、政治委员唐天际兼、副政治委员孔石

泉、政治部主任谢扶民。下辖警备第一旅、警备第二旅、炮兵团及敦化、延吉、汪清、珲春、安图、额穆等七个保安团。警备第一旅长姜信泰、政治委员唐天际、副旅长兼参谋长徐绍华、政治部主任祝世凤。警备第二旅长邓克明、政治委员袁克服、副旅长邱会魁、刘建平、参谋长吴恒夫、政治部主任陈发洪、副主任张国震。

2月份: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治委员彭嘉庆,副司令员胡奇才,参谋长蔡正国,政治部主任欧阳文。下辖第十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

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常乾坤、政治委员吴溉之、副校长白起、副政治委员黄乃一、顾磊、参议林保毅、教育长蔡云祥、政治部主任白平、训练处处长何建生、航空处处长李连富。

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校长李荫南、政治委员余益元、校务部主任赵进先、政治部主任王燕士。

3月以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改编为北满独立第一旅,旅长刘转连、政治委员晏福生、副旅长贺庆积、副政治委员李信、参谋长刘志云、政治部主任何太宣。

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免兼西满军区司令员;黄克诚任西满军区司令员。

4月9日:以吉黑纵队改编的吉辽军区独立支队为基础在吉林市组成吉林军区(三级)。隶属于吉辽军区。司令员曹里怀、政治委员袁任远、副司令员雷震。

牡丹江地区划为绥宁军区,李荆璞任司令员,李大章任政治委员,刘贤权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区下辖三个支队:第一支队军区领导兼;第二支队司令员田松;第三支队司令员萧向荣、政治委员谭文邦。

4月30日:松江军区司令员聂鹤亭调任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司令员,钟子云任政治委员。李天佑调任松江军区司令员。

彭明治调任西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绥宁军区司令员李荆璞调任合江军区副司令员。

5月5日:司令员程世才、第二司令员张学思、政治委员罗舜初、副司令员解沛然、刘西元、副政治委员刘惠农

东北民主联军测绘学校校长石敬平

5月18日:发布命令,撤消安东军区(军区司令员吴瑞林、政委林一山、副司令员沙克、副政委吕其恩、政治部主任何侠),安东保安纵队(安东军区兼)并入辽南军分区(司令员吴瑞林、政委林一山、副政委陈一凡、李辉、参谋长金振钟、政治部主任张秀川、副主任何侠)。

保安第三旅(旅长彭龙飞、副旅长南品、副政委刘振华)。

6月3日: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正式成立,隶属于东北民主联军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乌兰夫、副司令员阿思根、王再天。辖骑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兴安支队、第六支队等部队。

6月7日:命令以辽西军区改称辽吉军区,驻白城子,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分区及哲盟、通鲁联合司令部、保安第一旅。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陶铸兼、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高鹏、副参谋长赵东寰、政治部主任袁升平。

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撤消吉黑军区(司令员高岗),北安军区改为龙江军区(司令员叶长庚、政委王鹤寿),绥宁军区(司令员李荆璞、政委李大章)合并于合江军区(司令员方强、政委张闻天)。

6月10日:东北局决定撤消吉黑军区,其所属之松江军区、合江军区直属东北民

主联军总部;龙江军区划归西满军区建制。

东北局决定,以安东军区与辽南军分区合并组成辽南军区,隶属辽东军区,下辖以辽南军分区与安东保安司令部所属部队组成的辽南独立师、以原邓铁梅支队机关组成的辽南第五军分区、以军区所属部队抽调干部组成的辽南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吴瑞林、政治委员林一山兼、副司令员萧远久、副政治委员李辉、陈一帆、参谋长金振钟、政治部主任张秀川、政治部副主任何侠。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辽南军分区与安东保安司令部所属部队组成的辽南独立师,师长吴瑞林、政治委员林一山、副政治委员李辉、陈一帆、参谋长金振钟、政治部主任张秀川。

6月14日: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松江军区与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及吉黑军区部队合并,仍称松江军区,司令员李天佑、政委张秀山、副司令员李寿轩、副政委钟子云、参谋长熊伯涛、政治部主任何伟、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供给部部长赵洪之、副部长刘题元、供给部政委胡仁。军区直辖第七团、骑兵团、炮兵团、朝鲜义勇支队(第八团)、警卫营等部队。

6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由刘少奇起草,毛泽东修改的关于东北局主要领导干部重新分工的决定:目前,东北形势严重,为了统一领导,决定以林彪(中央委员—)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以彭真(政治局委员)、罗荣桓(中央委员)、高岗(政治局委员)、陈云(政治局委员)四同志为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治委员。并以林彪、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五人组织东北局常务委员会。中共中央认为这种分工在目前情况下,不但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中共中央相信诸同志必能和衷共济,在重新分工下团结一致,为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而奋斗。

东北局委员:彭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中央政治局委员)、程子华(中央候补委员)、伍修权、林枫(中央委员)、高岗(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政治局委员)、萧华、周保中、陈郁(中央候补委员)、万毅、李富春(中央委员)、吕政操(中央候补委员)、黄克诚(中央候补委员)、罗荣桓(中央委员)、凯丰、叶季壮、李立三(中央委员)、谭政(中央候补委员)、萧劲光(中央候补委员)、林彪(中央委员)、刘亚楼、云泽、古大存(中央候补委员)、蔡畅(中央委员)。组织部长林枫;宣传部长凯丰;社会部长彭真;城市工作部部长彭真;国军工作委员会主任周桓;敌军工作部长李立三、副部长周桓;东北铁路管理局局长陈云、政治委员李富春、陈正人、副局长吕政操、马钧。

就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兼军政大学校长。副司令周保中、吕正操、萧劲光;副政治委员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第一参谋长萧劲光、第二参谋长伍修权、参谋长聂鹤亭、政治部主任谭政、副主任周桓、后勤部部长叶季壮、政治委员杨至诚、国民党军工作部部长李立三。

6月27日:签发命令,命令牡丹江军区改组,司令员刘贤权、政治委员李大章、副司令员田松。军区主要任务就是剿匪。

6月: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为统一各地护路部队的领导,东北民主联军在哈尔滨成立铁道司令部并按地区分设东满、西满护路军司令部,隶属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护路军司令员苏进、副司令员王文光、参谋长张进、政治部副主任郭德林。

7月13日:签发东北局指示:为与辽宁地方部队密切配合,统一领导及求得该地区兵员之补充,以辽东军区第三纵队与辽宁军区领导机构在通化市合并为第三纵队兼辽宁军区,撤消旅的编制改为师,师设山炮营。司令员程世才、第二副司

令员张学思,政治委员罗舜初,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方,副政治委员唐凯,白坚、刘惠农,副参谋长王作藩。

签发东北局指示:撤消吉辽军区。以吉辽军区改称吉林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陈正人、副司令员万毅、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光、副政治委员张启龙、副参谋长钟人仿、政治部主任唐天际、政治部主任谭甫仁、后勤部长孙立基、后勤部政治委员邓飞、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邓洪。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南满(辽东)军区杨靖宇支队改编为南满军区独立第二师。第二师师长解方、政治委员丁国钰、副师长阚志祥、副政治委员于金山、参谋长茹一夫、政治部主任罗文华。

7月: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吴法宪调任西满军区政治部主任;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恢复绥宁军区建制。以刘贤权任军区司令员、田松任副司令员、参谋长王波、政治部主任李伟。

8月3日: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命令以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七纵队第十九旅及第二十旅第五十八团等部,在吉林敦化县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并任命万毅任司令员,李作鹏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梁兴初任副司令员,周赤萍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一师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副师长兼参谋长江拥辉、政治部主任方国南;第二师师长罗华生、政委刘兴元、副师长贺东生、参谋长叶健民、政治部主任王树君;第三师师长彭景文、政委黄一平、副政委钟民、副师长杨尚儒、参谋长曹灿章、政治部主任黄玉昆。

8月8日: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任命贺晋年为合江军区司令员,方强任军区政委,刘转连、李荆璞任军区副司令员,晏福生任军区副政委,参谋长李英武,副参谋长石敬平,政治部主任卓雄,供给部部长张明远、供给部政委胡伦。8月10日至12日:决定设立东北财经办事处,陈云任主任,萧劲光、吕正操任副主任,叶季壮任秘书长。

8月11日:东北民主青年联盟在哈尔滨成立,王五常任主席,任庆、刘宾雁任副主席。

8月: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陈伯钧调任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徐文烈调任中国民主同盟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南满军区司令部秘书长李毅调任中国民主同盟军第一军政治部副主任。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晋绥第三十二团改编的保安第三旅扩编为辽宁独立第三师,隶属于辽宁军区领导。师长彭龙飞、副师长刘子仪、副政治委员刘振华、参谋长曾日章、政治部主任郑虎畅。

9月13日: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命令以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第八旅、第十旅、独立旅(欠第七旅)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纵队司令员刘震、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供给部部长刘炳华、副部长翁徐文、卫生部长刘德懋。辖第四师师长陈金玉、政治委员李雪三、副师长胡继承、参谋长张路慰、政治部主任陈志芳、供给部长伍瑞卿、卫生部长牛步云;第五师师长钟伟、政治委员王凤梧、参谋长王良太政治部主任贺大增、供给部长王兴海、卫生部长何承才;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吴信泉、副师长冯志湘、参谋长杨启轩、政治部主任石瑛、供给部长詹广华、卫生部长高良。

9月: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北满独立第一旅改编为第三五九旅,旅长刘转连、政治委员晏福生、副旅长贺庆积、副政治委员李信、参谋长刘志云、政治部主任何太宣。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西满军区副司令员洪学智调任龙江军区司令员;

龙江军区司令员叶长庚改任龙江军区第一司令员。

10月1日:批准合江军区以桦南、依兰、勃利成立第一军分区,任命刘转连任司令员、陈郁任政治委员、谭友林任副司令员、晏福生任副政委、刘子云任参谋长、何宣太任政治部主任;以宁安、林口、鸡西、虎林、饶河、宝清成立第二军分区,萧荣华任司令员、谭文邦任政治委员、杜国平任副司令员、萧前任副政委;以抚远、绥滨、同江、集贤、富锦成立第三军分区,戴鸿滨任司令员、王旭任政治委员、蔡久任副司令员、吴涛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孙伟任参谋长、章申任副参谋长;以汤原、鹤立、萝北、佛山成立第四军分区,程启光任副司令员,吕清任副政治委员、何运洪任政治部主任。

10月19日: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决定撤消东北民主联军炮兵调整处,在哈尔滨组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任命朱瑞为司令员,邱创成为政治委员兼炮兵学校政治委员,贾陶为副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匡裕民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刘登瀛为政治部主任。

10月30日: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命令第三纵队与辽宁军区机关分开。第三纵队以曾克林任司令员、罗舜初为政委、曾国华为副司令员、刘西元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副参谋长罗文;辽宁军区以张学思任司令员、白坚任政委、解方任副司令员、刘惠农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0月31日:签发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辽东省委组成中共辽东(南满)分局,书记陈云、副书记萧劲光、萧华。辽东军区下辖辽宁军区、安东军区和辽南军区。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政治委员陈云、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萧华、副司令员程世才、参谋长吴克华、政治部主任莫文骅、政治部副主任唐凯、供给部部长常树人、政委谷广善、副部长吕麟。隶属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领导。10月份: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决定以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和第三师第七旅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任命陈光任纵队司令员、刘其人任副政治委员、杨国夫任副司令员、阎捷三任参谋长、徐斌洲任政治部主任,毕舒国任后勤部长。第十六师以王东保任师长、郭成柱任政委、黄炜华任参谋长、刘锦屏任政治部主任;第十七师以龙书金任师长、郑大林、孙正任副师长、陈乙斋任参谋长、齐渭川任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师以王兆相任师长、陈德任政委、黄荣海任副师长、刘重桂任参谋长、黄超任政治部主任。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刘型调任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

11月12日:东北局决定合并辽东、安东军区为南满军区,萧劲光任南满军区司令员,萧华任中共南满分局副书记、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11月21日: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铁道司令部改称护路军司令部。隶属关系不变。司令员苏进、第一副司令员王文光、第二副司令员张鹤鸣、参谋长张进、政治部副主任郭德林、供给部部长郑斯素、供给部政委徐光、供给部副部长张汉民。

11月份: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外国语学校在哈尔滨成立。校长刘亚楼兼、政治委员张如新、副校长张汝涛

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领导机构与辽宁军区领导机构分开,组成新的纵队领导机构。司令员曾克林、政治委员罗舜初、副司令员曾国华,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公元,副参谋长罗文,

12月:东北药科学校在佳木斯组建。校长龙在云,政治委员温萱。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第一团、第三团和哈北军分

区第四团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二师。师长温玉成、政治委员张池明、政治部主任李道之。下辖步兵第七团、第八团、第九团。直属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领导。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南满军区独立第二师机关改为辽宁军区前方指挥所,师的番号保留。

一九四七年

2月:发布命令,洪学智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第三五九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下辖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师长刘转连、政治委员晏福生、副师长贺庆积、副政治委员李信、参谋长刘志云、政治部主任何太宣。直属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领导。以松江军区三个独立团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四师,下辖步兵第十团、第十一团、第十二团,师机关由哈南军分区机关改编组成。师长王奎先、政治委员刘永源。

2月1日:率领东北民主联军指挥部驻双城。

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吉林军区警备第一旅、警备第二旅第四团、第二十四旅第七十团、第七十二团合编组成东满独立师,隶属吉林军区建制。下辖第一团、第四团、第七团。师长赖传珠兼、政治委员唐天际兼。

西满军区决定撤消嫩江军区

2月4日:黑嫩

廷一、参谋长夏新民;独立第十三旅旅长黄鹄显、政委陈仁麟、参谋长李荣顺;独立第十六旅旅长张德发、政委黄志勇、副政委曹德连、参谋长徐乃斌、政治部主任谢家祥;独立第十六旅旅长周仁杰、政委谢镗忠、副旅长吴瑞山、参谋长宋映、政治部主任李直;骑兵第四师师长清卓里克图、政委乌力吉那仁、副师长兼参谋长阿民布和、政治部主任刘昌;卓索图盟纵队司令员白云航、副司令员孔飞、参谋长田户、政治部主任金铣。

5月1日:发布命令:调松江军区司令员李天佑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合江军区司令员贺晋年任总部骑兵司令员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公布人事任命命令:梁兴初调任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第十六师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万毅调任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一纵队第一师副师长兼参谋长江拥辉任第一师代理师长;丁甘如任第一纵队第一师参谋长;第一纵队第二师副师长贺东生调任第一纵队第二师师长;方强为吉林军区独立师师长、孔石泉为独立师政治委员、徐绍华为独立师副师长、蒋克诚为独立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张百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剑柱为副政治委员兼中共吉北地委书记;独立第四师政治委员刘永源调任;栗再山调任独立第四师政治委员;齐渭川调任独立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王亢调任独立第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刘转连调任独立第三师副师长;独立第一师副师长贺庆积调任独立第一师师长;张万春调任独立第一师副师长;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张池明调任;吉林军区副政治委员张启龙调任;吉林军区副司令员陈光调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副司令员赖传珠调任吉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吉林军区政治部主任唐天际调任吉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吉林军区后勤部部长孙立基调任;吉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邓飞调任吉林军区后勤部长;吉林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邓洪调任吉林军区政治委员;李洪德调任吉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李剑柱调任独立第三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彭真调离东北,返回中央工作。

5月31日:○签发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命令,以辽吉军区保安第一旅、第二旅和西满军区独立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全军一万五千七百余人。隶属西满军区。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陶铸、副政治委员吴富善、参谋长高体乾、政治部主任袁升平、后勤部部长龙开富、后勤部政委萧平。下辖第一师师长马仁兴、政委邓东哲、副政委孙正、参谋长黄忠诚、政治部主任刘达宣;第二师师长刘述刚、政委罗有荣、副师长钟明锋、参谋长邵震、政治部主任姚仲康;第三师师长李化民、政委朱民亲、参谋长王萱春、政治部主任程世清。

5月:任命陈伯钧任合江军区司令员;张启龙任合江省委副书记、合江军区副政治委员。

○根据三月东北民主联军高级干部会议的决定,签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决定成立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任命贺晋年为纵队司令员、张策为政治委员、朱子修为参谋长、刘永源为政治部主任、李基为后勤部部长。下辖骑兵第一师,师长田维扬、政委朱继先、副师长钟明彪;骑兵第二师,师长勒虎、副师长建章;骑兵第三师,师长马骥、副师长蔡久。

6月23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第一师师长马仁兴阵亡。命令徐绍华接替马仁兴担任师长。

6月:任命吕其恩为安东省政府副主席。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我党在东北没有武装力量。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余部、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基础上产生和建立的。以马占山为首的东北义勇军率先于1931年11月与日本关东军主力多门师团和张海鹏伪军进行战斗,毙敌甚多,成为一时的抗日民族英雄。从义勇军兴起,到1932年夏季,仅半年多的时间就发展到三十余万人。从1932年初开始,中共满洲省委(1928年成立)陆续派省委军委书记杨林、杨靖宇等到南满;中共大连市委书记童长荣到东满;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到巴彦、珠河;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到汤原,进行创建抗日武装的工作,先后建立起十几支游击队等抗日组织。 从1933年9月到1936年2月,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成6个军。1934年2月21日,17支抗日义勇军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东北抗日联合军宣言》,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选举杨靖宇为总指挥,以第1军独立师为中心,领导对日作战,参加联合作战的义勇军部队达5000余人。1934年3月,由珠河游击队发起,召集了以“爱民”、“北来”、“好友”、“七省”为名的义勇军、山林队首脑会议,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推选赵尚志为总司令。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与东北党组织彻底失去了联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接手东北党组织的指导工作。抗联实际上受驻在共产国际的王明及康生指挥。1937年冬,王明等人回到延安,抗联与党组织的联系彻底中断了。更为严重的是,此前的1936年,

中共满洲省委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撤销,东北党组织和抗联各部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各自为战。在此期间,王明等人给抗联各部的指示,由于领导机制的不畅,还在北满和吉东党委间造成了严重误解和矛盾。 实际上,抗联各部始终没有放弃与党中央恢复联络的努力。1936 年底,杨靖宇派出三师西征,最大的任务就是突入关内寻找党中央,可惜功败垂成。1936年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中共满洲省委传达了关于撤销满洲省委,建立吉东、松江、东满、南满等四个省委和哈尔滨特委的指示。同年6月18日,中共满洲省委的工作全部结束。在这期间,东北地区相继成立了中共东南满、吉东和北满省委。为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需要,东北抗日联军各军按照其活动区域,先后组成3个路军,划分为新成立的各省委领导。新组建的3个路军即: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下辖东北抗日联军第1、2军,于1936年7月组成。杨靖宇任总司令,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共6000余人,归南满省委;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下辖东北抗日联军第4、5、7、8、10军,以及救世军王荫武部、义勇军姚振山部,于1937年10月组成并成立总指挥部。周保中任总指挥,崔石泉(崔庸健、朝鲜国籍)任参谋长,归吉东省委;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下辖东北抗日联军第3、6、9、11军,于1939年5月组成并成立总指挥部。张寿篯(李兆麟)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委(1940年4月任),许亨植(李熙山、朝鲜国籍)任总参谋长,归北满临时省委。 1936年至1937年,

东北抗日联军300殉国烈士名单

东北抗日联军300殉国烈士名单 欣闻国家民政部公布300名抗日烈士,在这次公布名单中国民党烈士占1/3,东北抗联仅27人外加八女投江(不含刘海涛)。东北义勇军牺牲在东北战场上3人。东北抗战占1/10。虽然少些,但也是进步。在此不才整理300名东北抗联烈士,纪念在14年苦斗中的勇士们。 金银植(1908-1932)汪清县游击队某中队政委 苏怀田(???-1932)抗日救国军补充二团团长 田宝贵(1905-1932)抗日救国军补充二团副团长 李延青(???-1932)抗日救国军十七团团长 王永江(???-1932)汤原游击队队长 王德全(???-1933)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副队长 刘三春(1911—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1游击大队政委孟杰民(1912—1933)南满游击队总队长兼第1大队大队长王兆兰(1910-1933)南满游击队副总队长 初向臣(1910-1933)南满游击队政委 裴锡哲(1904—1933)汤原游击队政治指导员 吴彬珲(1904—1933)春游击队大荒沟游击队队长 张承汉(1907—1933)和龙游击大队长 金世(???—1933)和龙平岗区抗日游击队队长 杜希俭(???-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某团连指

导员 白钧(1885—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干部 朴吉(1896—1933)延吉县游击大队政委 宣纪胜(???—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少年营营长 刘造缔(1916—1933)东北反日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少年营战士景振卿(1880-1934)东北民众救国军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张文偕(1907-1934)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政委 金文亨(1902-1934)饶河工农义勇军政治部主任 李启东(???-1934)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经济部长 朱守一(1905-1934)密山游击队队长 于洪仁(1908-1934) 宁安工农义务队党支部书记 王加林(???-1934)东北抗联第三军副官长 车龙德(1906-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二团政委蔺秀义(1899—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第五团团长 金顺德(1911-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一团团长 朱云光(1911-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独立团政委南昌益(1910-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三团政委金昌涉(1917-1934)和龙游击大队大队长 金浩哲(1907-1934)和龙县游击大队大队长 白泉泰(???-1934)珲春县游击队总政委 陈庆山(1910-1934) 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部秘书长

【军史知识】十四年苦战北山黑水,东北抗联重大事件

【军史知识】十四年苦战北山黑水,东北抗联重大事件 岁月的车轮,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70多年前,东北抗日联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在白山黑水间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他们的抗战历史,波澜壮阔,可歌可泣﹔他们的英雄事迹,慷慨悲壮,感天动地,他们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勇敢顽强、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历史不容忘却,就让我们通过纪念东北抗日联军的光辉历程,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东北抗日联军史大事年表1931年4月本月日本关东军驻扎师团换防。日本军部把驻辽阳的第十六师团调回日本,由塬驻日本仙台适于在寒冷地区作战的第二师团接防。 7月1日日本右翼分子制造万宝山事件,挑拨中朝民族关系,借机在日本国内和朝鲜大造反华舆论。本月日本军部借日军间谍、中村大尉失踪事件,大肆叫嚣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本月日本关东军组织“参谋旅行”,对东北要地进行军事侦察,制定佔领东北的“作战方案”。本月日本军部拟定《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将佔领中国东北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8月20日日本关东军新任司令官本庄繁到达旅顺。9月7日至18日日本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巡视“南满铁路”沿线日本驻军,检查应 变准备,指示各地日军部队在万一事端发生时,要“积极行动”,不可有半点失误。18日夜,驻沈阳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叁中队工兵中尉河本末守率6名士兵将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炸毁,并诬称是中国士兵所为。日军向中国军 队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19日日军佔领沈阳及南满铁路、安(东) 奉(沈阳) 铁路沿线各地。同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佔领满洲宣言》, 指出,日本要变东北为其殖民地,号召东北人民奋起抵抗,赶走日本侵略者。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佔领东叁省事件宣言》,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中央工农革命委员会发表《满洲事变宣言》。同日中共满洲省委、共青团满洲省委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佔领满洲告朝鲜工人、农民、学生及一切劳苦群众书》。21 日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佔领满洲与 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号召广大群众展开斗争,反抗 日本的侵略。22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佔满洲事变的决议》,要求在满洲更应该加紧地组织群众 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兵变与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23日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对士兵工作的紧急决议》,发出党要组织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游击战争的号召。同日东北边防

论东北抗日联军

论东北抗日联军 ----历史地位和斗争精神 题目:论东北抗日联军 姓名: 2015年12月10日

摘要: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对我国东北大肆侵略,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的对日政策,致使东北沦陷。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发生后迅速行动,号召全国人民群众行动起来,联合发动一切力量给予日本列强以沉重的打击。我国东北地区的各界爱国人士反日热情高涨,在当地党组织的鼓舞与领导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克服重重困难,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之下,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东北抗联是抗日战场上开始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所处环境最恶劣的抗战部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们是抗日战争的首义者,拉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他们不怕苦、不怕难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尘贵财富,值得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发扬光大。 关键词:东北抗联决策高明、历史地位、重要意义、抗联精神 一、东北抗联概况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游击队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中国年抗战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支部队。由东北各阶层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组织起来并得到中国共产党支持和协助的东北抗义勇军(人数最多时达到三十万),是最早奋起从事抗日战争的先驱。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成立了十几支反游击队,配合义勇军进行对円抗战。抗义勇军的斗争由于遭到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政府的反对和限制以及自身存在的弱点,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至1933年春基本上遭到失败。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继续坚持抗日武装斗争,并联合抗日义勇军的余部和抗山林队共同对円作战,组成了东北人民革命军。到年,统一改编为东北抗联军。东北抗联军共个军,人数最多时有万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军是在反日游击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円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九、十、十一军也都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二、东北抗联的形成特点 东北抗联军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长壮大起来的,由于东北地区特有的 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以及其所处的时代特征,使东北抗日联军的形成具有不同于其它部队的特点。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 ———励中华志,传中华魂在这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纪念日将要来临的时候,一部抗日战争的历史诗《东北抗日联军》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这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战史实,真实表现了东北抗日联军14 年艰苦卓越的斗争史,堪称抗日剧的新标杆。《东北抗日联军》让我们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面对残忍暴虐、穷凶极恶的日寇,为了救亡图存,展开的艰苦卓绝斗争。可以说,《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在我们党领导下,献身反法西斯战争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我们民族先烈抗击日寇彪炳史册的英雄伟绩,他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表现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英勇的牺牲精神。观之,令人动容,激荡灵魂,坚定信仰,倍增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实干创业的精神动力。 《东北抗日联军》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队采取不抵抗政策、退出东北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残酷、复杂、险恶的环境中,团结一心、驱除日寇、光复河山的史实,是一部生动感人的历史教材。抗联队伍中的共产党员,以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过硬作风和人格魅力凝聚人心,赢得拥戴,在14 年间对日寇作战10 余万次,牵制日军60 余万人。正如杨靖宇将军所说,"抗联斗争,使侵华日军抽不出兵力派往关内,就是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应当说,《东

北抗日联军》有力驳斥了一些宣称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战主力,是最大功臣的"杂音".如果不是国民党的不抵抗,日寇不可能轻松侵占我们东北,也不可能建成所谓的.如果不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抗联牵制日军,将使后来的抗日正面战场承受更多攻击而溃败更甚。因此,个别人以消灭日寇人数来评判抗战主力和功臣的言论,既违背客观事实,歪曲史实,更影响团结,忘记了民族团结奋进才是赢得胜利之本,实不应该。 事实上,《东北抗日联军》真实展示了抗联的生活战斗全貌,着力刻画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一批抗日英雄,这些抗日英雄在身后无援、粮弹两无、恶劣天气下,爬冰卧雪,竭尽忠诚,进行的既是为民族解放的信念之战,也是为后人争取胜利的舍身之战,更是表现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尊严之战。赵尚志在战场上机智灵活英勇杀敌;赵一曼在狱中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杨靖宇以棉絮枯草为食战至最后一人,这些抗联英魂与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纪念。然而,一些人鼓噪历史虚无主义,抹黑、诋毁民族英雄,以及个别无底线营销事件着实让人愤慨,这些人以娱乐心态,猎奇心理,消解、恶搞我们英雄,其目的就是想搞乱我们思想,污染我们心灵,妄图损坏我们民族精神这一"主心骨".这种卑劣行径不仅仅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恶俗趣味影响,就到底是没有民族血性气质,一心向钱的物欲膨胀,与我们弥足珍贵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是在思想领域、灵魂领域的溃散溃败,需要深刻警觉、警醒、警惕。

论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贡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11947000.html, 论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贡献 作者:刘迪贾书梅张磊 来源:《世纪桥》2016年第04期 摘要:在中国人民反外敌侵略斗争史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抗日时间 最早、历时最久的抗日部队。这支军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歼灭了大量日伪军,牵制了大量敌军的兵力,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同时牵制了日本的“北进”战略部署,支援了苏联卫国战争,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东北抗日联军为东北和全中国的抗日战争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东北抗联;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4-0007-02 在现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上,开辟抗日战场最早,坚持抗日斗争时间最长,牵制敌人兵力之众多,经历的艰苦和所作出的牺牲之重大,要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这支人民武装。 一、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史阶段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分别为:东北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时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兴起到1936年成军,发展历经五年左右。 (一)东北义勇军阶段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挑起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在几天内占领沈阳、长春、吉林等重要城市,而后在五个月内迅速占领东北三省境内绝大部分领土。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存亡危机的重要时刻,东北各族人民及东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官兵自发的组织起来抗日武装力量,这支义勇军由东北地方不同阶层所组成,甚至是土匪山林队都自发的站在爱国反帝的旗帜下,在全东北境内开展积极的反日游击斗争。 东北抗日义勇军是在东北抗日游击战场上最早兴起的抗日武装力量。参加义勇军行列的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东北军的爱国官兵,有工人、农民和学生,也有地方官吏和士绅,而且还有东北各地的绿林队伍和民间团体等等。东北抗日义勇军参加阶层之广泛,发展速度之迅猛,在整个东北史上都是空前的。义勇军兴起后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发展到三十万人之多。东北抗日义勇军孤悬敌后,在开展游击战争中他们积极主动地攻击日军占领的区域,对日伪的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进行持续的破坏,并勇敢顽强地阻击着日军一次次猛烈的进犯。据不完全统计,1932年,抗日义勇军仅对辽、吉两省内重要城镇的袭击就高达三十次以上。由于抗日义勇军的抗击,迫使日本侵略者到1932年末前,先后向东北增调四个师团和三个旅团,从而使日本起初妄想在几个月内占领东北的希望完全破灭。虽然东北义勇军在短短两年内就被逐渐分化瓦解,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概况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由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七十六万日军,消灭侵略的敌人十八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据日伪统计机关统计:1935年39105次,1936年3617次,1938年13110次,1939年6547次,1940年3667次;日伪军伤亡人数,据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推算:1931——1937年抗联歼敌103500人,1937——1945年歼敌82700人,共计186200人,牵制日军兵力:1937年20万,1940年40万,1941年为76万。 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反日游击 抗联战士抗击日军 队(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1936年7月末,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军编成。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由原东北抗日同盟第四军改编成立,李延禄任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3个游击团。 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由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 1936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团改编成立,陈荣久任军长,崔石泉任参谋长。下辖3个师。 1936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由原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成立,谢文东(后叛变)任军长,滕松柏(后叛变)任副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6个师。 1936年冬,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成立,汪雅臣任军长,张忠喜任副军长,王维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团。

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序列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

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 1、景振卿:1880-1934.05.01吉林长春人。 1934.03-1934.05东北民众救国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2、朴翰宗:1911-1935.01.11朝鲜庆尚道人。 1934.11-1935.01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参谋长。 3、李红光:1910-1935.05.12朝鲜京畿道人。 1934.11-1935.0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师长兼政委。 4、何忠国:1909-1935.06.17湖北人。1934.10-1935.06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师政治部主任。 5、韩浩:1905-1935.08.28朝鲜人。1934.11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副师长、1935.05-1935.08师长。 6、李松波:1904-1935.09吉林磐石人,朝鲜族。1934.11-1935.09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2师参谋长。 7、杨太和:1904.08.17-1935.09又名杨景荣,吉林省吉林市人。1934.11-1935.09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1师师长兼第1团团长。 8、李光林:1910-1935.12.24吉林延边人,朝鲜族。1935.02-1935.12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2师政治部主任。 9、傅显明:1900-1936.02.17黑龙江双城人。1935.02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2师师长,1936.01-1936.02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2师师长。 10、李敏焕:1913-1936.07.15朝鲜咸镜北道人。1934.11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参谋长,1936.01-1936.07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1师参谋长。 11、李学忠:1910-1936.08.09又名李宗学,山东人。1935.0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 1936.03-1936.08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

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

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回顾 韩光 1931年至194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独立坚持14年游击战争,写下了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敌入侵史的伟大一页。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更加怀念这段难忘的历史。 一、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沈阳市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序幕。9月20日、22日和30日,中共中央连续发表宣言和决议,提出在东北加紧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10月12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建立游击队、开辟游击区的指示。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1931年10月开始,陆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童长荣、冯仲云、夏云杰、王德泰等,还有部分朝鲜共产主义者,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了10余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东北各族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的影响和推动下,纷纷组成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共约50余万人,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侵略。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对抗日游击队的领导,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指示满洲省委要加强党的领导,克服“左”倾关门主义、建立反日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中共满洲省委据此于5月16日做出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初,相继成立了7个军:第1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第2军,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第3军,赵尚志任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第4军(东北抗日同盟军),李延禄任军长,何忠国任政治部主任;第5军(东北反日联盟军),周保中任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第6军,夏云杰任军长,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第8军,汪亚臣任军长。各军认真贯彻政治建军原则,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连以上单位建立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组织,健全政治工作制度,使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成为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 1936年2月20日,东北的中共组织和东北人民革命军领导人,根据中共中央的抗日救国政策和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形势,决定将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至第6军依次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1至第6军,第8军改称第10军,各军主要领导人未变。另以第4军第2师为基础编成第7军,陈荣久任军长,郑鲁岩任政治部主任,活动在虎林、饶河、抚远地区。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东北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的团结教育和领导,陆续编成了第8军,谢文东任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第9军,刘华堂任军长,李熙山(许亨植)任政治部主任;第11军,祁致中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第8、第9、第11军分别活动于勃利、方正、桦川等地。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总人数达3万余人。1936年3月,中共满洲省委撤消,先后成立中共南满、吉东、北满省委。东北抗联亦随之编成3个路军,分别归3省省委领导。 二、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艰苦的岁月 面对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抗争,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围剿”。

观《东北抗日联军》有感

观《东北抗日联军》有感 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完了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看完之后,那些英雄的豪言壮语总是在我耳边萦绕,“我赵尚志又回来了”、“多活一个抗联战士,就能多保留一颗抗日的种子”……多么豪迈、多么充满英雄气概啊!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抗战电视连续剧主要讲述了东北抗日联军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史,它是中国共产党抗战历史上最艰苦卓绝的篇章。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联军,身处没有后方支援、粮弹全无,又与中共中央联络中断的情况下,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以日寇之衣为衣、以日寇之为枪抗战不已,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值得万古传颂、千人敬仰的英雄人物故事。 在生活物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抗联队伍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位叫小何的军需处长在严冬来临时,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战士们,自己却穿着苞米叶子做的衣服,而被活活冻死;受了重伤的战士们宁可自杀,也不愿意拖累大家,因为少吃一口饭就能救活一名抗日的种子;明知往北突围是送死的差事,可是为了给中国人争一口气,容义还是带着他的尖刀小队毅然决然地去了……这些点点滴滴的英雄壮举融入我的心田,感动着我,警醒着我……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我非常敬仰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面对敌人各种威逼利诱、酷刑折磨,丝毫没有动摇她坚持抗战的决心;敌人的狠毒皮鞭动摇不了她坚定的革命意志;皮开肉绽的苦痛、血肉模糊的身躯瓦解不了她那伟大的民族气节……她以钢铁般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更加显示出威武不屈、宁折不弯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正如剧中所说,赵一曼的死换回来新中国的生,她的死是祖国生的开始…… “党在我心中”——杨靖宇。有这么一个情节让我深受感动:中共党员杨靖宇为了让他的部下能够顺利转移,为他们摆了一顿告别宴——他掏出小半块冻得如石头的面团,给每个人剥了一块如指甲大小的一点儿,让大家尝一尝粮食的味道。然后,他捋起一把榆树叶就往嘴里塞,然后深情地说:“这满山的橡树皮和榆树叶都是我们的食物,咽下去我们才能有劲地打鬼子,咽下去我们才是抗联战士,咽下去了我们才能胜利……”战士们一个个照着做了,每个人都大口大口吃起来。他为了让大家活,自己留下来和敌人孤军奋战,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多活一个抗联战士,就能多保留一颗抗日的种子。如果你们从这出去,那不是一件好事情吗?”他曾在日记本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人民群众干事的,党在我心中!是呀!杨靖宇同志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反抗侵略的斗争,孤军奋战与敌人周旋了六天六夜。渴了抓冰雪吃,饿了吃自己的棉衣上的棉絮,困了就睡在茫茫雪原上,难怪日本指挥官都说他是“神”!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 在这个暑假,我观看了一部令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电视剧,名叫《东北抗日联军》。这部电视剧主要讲了: 东北抗日联军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史同红军长征史、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三年游击战争史一样,是我党我军最艰辛卓绝的篇章。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联军,身处没有后方支援、粮弹两无,又与中共中央联络中继的情况下,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以日寇之衣为衣、以日寇之枪为枪,抗战不已,纵横驰骋,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地域特色浓郁独特的故事。14年中,东北抗联击毙日伪军师十万余人、沉重的打击了侵略者,牵制住数十万日军精锐部队不能南下,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全剧主要描写了罗登贤、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东北联军各部队的杰出将领,表现了在那个年代里中华民族英雄的群像。 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静,这时的我早已经泪流满面了。在1931年9月18日,外国侵略者打进中国来了。事后,他们又制造了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当我们看到那么多同胞那样惨痛的死去时,我们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却没有一点办法。在这时,可敬的八路军战士们来了,他们义无反顾的参加抗日。他们都知道如果参加了抗日,可能就会牺牲。但是,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们并没有放弃。在战场上,他们个个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在那时,我们的装备很落后,武器也很差。敌人有着精良、先进的武器,飞机、大炮、机关枪,坦克……而我军却只有步枪,手榴弹。这,就算是好的了。在武器装备上,我们远远赶不上敌人,但是,最终我们却胜利了。这都是因为他们那坚强不屈的精神和誓死抗日的决心。在抗日战争中,他

东北抗日联军牺牲将军名单(上)

东北抗日联军牺牲将军名单(上) 东北抗日联军牺牲将军名单(上) (共42名,以牺牲时间先后为序)姓名 职务 时间 牺牲地李学忠 第二军政治部主任 1936年8月 第二军一部在抚松县东岗大碱场密营与敌人发生战斗,李学忠在战斗中牺牲。 史忠恒 第二军第五师师长 1936年10月

史忠恒率部在图佳铁路老松岭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夏云杰 第六军军长 1936年11月26日 率部队在汤原西北活动时,遭伏击,身受重伤,牺牲。 王德泰 第二军军长 1936年11月 率军部及第四师一部在今靖宇县小汤河活动时,遭敌袭击,壮烈牺牲。 曹国安 第一军第二师师长 1936年12月21日 率部在长白县七道沟附近与伪靖安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宋铁岩 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1937年2月11日 第一军第一师建立在本溪县和尚帽子的密营遭日伪军包围,突围中,宋铁岩壮烈牺牲。 陈荣久 第七军军长 1937年3月5日 率部在小南河与日伪军激战中英勇牺牲。 周树东 第二军第四师政委 1937年4月24日 率部在安图县大沙河附近与安图县伪治安队交战,英勇牺牲。 李福林 第三军哈东游击司令

1937年4月 在通河与敌作战中牺牲。 郝贵林 第三军第四师师长 1937年7月 率部在勃力青龙山一带活动时,遭到日伪军的攻击,激战中壮烈牺牲。张甲洲 (张进思) 原巴彦游击队长 1937年8月28日 在抗联独立师接应下,由富锦赴独立师营地途中遭敌袭击,不幸牺牲。 王仁斋 第一军第三师师长 1937年10月 率部于清原大扬堡附近遭敌人袭击,壮烈牺牲。

金根 第八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 1937年12月3日 在桦川县七星砬子被叛徒杀害。 马德山 第六军第一师师长 1938年4月 率部在萝北与敌激战中牺牲。 金正国 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1938年5月 在桦川县李贵屯牺牲。 张相武 第四军第一师师长 1938年5月27日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一) 时值抗战胜利70 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一部抗日战争史诗《东北抗日联军》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这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战史实,真实表现了东北抗日联军14 年艰苦卓越的斗争史,堪称抗日剧的新标杆。《东北抗日联军》让我们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面对残忍暴虐、穷凶极恶的日寇,为了救亡图存,展开的艰苦卓绝斗争。可以说,《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在我们党领导下,献身反法西斯战争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我们民族先烈抗击日寇彪炳史册的英雄伟绩,他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表现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英勇的牺牲精神。观之,令人动容,激荡灵魂,坚定信仰,倍增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实干创业的精神动力。 《东北抗日联军》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队采取不抵抗政策、退出东北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残酷、复杂、险恶的环境中,团结一心、驱除日寇、光复河山的史实,是一部生动感人的历史教材。抗联队伍中的共产党员,以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过硬作风和人格魅力凝聚人心,赢得拥戴,在14 年间对日寇作战10 余万次,牵制日军60 余万人。正如杨靖宇将军所说,'抗联斗争,使侵华日军抽不出兵力派往关内,就是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应当说,《东北抗日联军》有力驳斥了一些宣称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战主力,是最大功臣的'杂音'.如果不是国民党的不抵抗,日寇不可能轻松侵占我们东北,也不可能建成所谓的'满州国'.如果不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抗联牵制日军,将使后来的抗日正面战场承受更多攻击而溃败更甚。因此,个别人以消灭日寇人数来评判抗战主力和功臣的言论,既违背客观事实,歪曲史实,更影响团结,忘记了民族团结奋进才是赢得胜利之本,实不应该。 事实上,《东北抗日联军》真实展示了抗联的生活战斗全貌,着力刻画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一批抗日英雄,这些抗日英雄在身后无援、粮弹两无、恶劣天气下,爬冰卧雪,竭尽忠诚,进行的既是为民族解放的信念之战,也是为后人争取胜利的舍身之战,更是表现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尊严之战。赵尚志在战场上机智灵活英勇杀敌;赵一曼在狱中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杨靖宇以棉絮枯草为食战至最后一人,这些抗联英魂与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纪念。然而,一些人鼓噪历史虚无主义,抹黑、诋毁民族英雄,以及个别无底线营销事件着实让人愤慨,这些人以娱乐心态,猎奇心理,消解、恶搞我们英雄,其目的就是想搞乱我们思想,污染我们心灵,妄图损坏我们民族精神这一'主心骨'.这种卑劣行径不仅仅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恶俗趣味影响,就到底是没有民族血性气质,一心向钱的物欲膨胀,与我们弥足珍贵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是在思想领域、灵魂领域的溃散溃败,需要深刻警觉、警醒、警惕。 正历史本、正英雄名、正国家骨、正民族魂迫在眉睫。《东北抗日联军》让我们看到了抗联英雄们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作出的价值引领,激昂的爱国精神、坚定信念、奉献精神不断增强我们团结一心、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精神动力。当前,在改革深水区和矛盾凸显期,我们更要坚决反对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更加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传承抗联将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一心,实干兴邦,奋力拼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二) 甘将热血沃中华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简介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简介 一、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三支队组织机构和领导人 (1941年6月~1942年2月) (一)党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人(党委会): 党委书记:王钧 党委委员:王明贵、安永化(教导队长)、郭成章(七大队政治指导员)、杨利荣(七大队长)、赵喜林(八大队指导员)、徐宝和(八大队长)、高邦华(支队副官) (二)军事组织机构和领导人: 支队长:王明贵 政治部主任:王钧 宣传科长:陈雷 副官:高邦华 七大队政治指导员:郭成章 七大队长:杨利荣 八大队政治指导员:赵喜林 八大队长:徐宝和 教导队长:安永华 二、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在松岭区的抗日活动 1939年5月3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及其总指挥部在德都县朝阳山后方基地正式成立,张寿篯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委、

许亨植任总参谋长,同时将第三路军所属部队改编为第三、六、九、十二支队,三支队王明贵任队长,赵敬夫任政委,王钧任参谋长。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孙吴到嫩江县之间布置几十万伪军,企图在德国打进莫斯科时,从远东乘机进入苏联的乌拉尔以东地区。针对这一形势,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指挥部决定派第三支队进入大兴安岭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主动进攻敌人,扰乱敌人后方,钳制日军进攻苏联。 三路军指挥部为了加强三支队的工作,决定王钧由支队参谋长改任支队政治部主任;5月中旬,派陈雷、赵喜林同志到三支队工作,并传达总部关于开辟大兴安岭游击区,捣毁日寇黄金、木材生产线的指示。 1941年7月,三支队王明贵等人越过嫩江、那都里河、甘河,进入到小二沟西北部原始森林里,与鄂伦春首领盖山结拜为兄弟,并宣誓为抗日救国,同生死,共患难,不投降,不叛变。 11月,鉴于粮食断绝,困境一时难于扭转的局央,第三路军总指挥张寿篯决定除留下金策、许亨植、张瑞麟等30多人继续坚持小部分活动外,率第三路军指挥部和第六、九、十二各支队转移到苏联境内北野营进行训练。 12月上旬,三支队在王明贵的带领下进入松岭区开展抗日活动。11日,到达小杨气;12日,解决了满鲜木业“八大一”;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