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

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

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
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

讲座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2-0167-03

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

汪志明,李宁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生态制剂;益生菌;营养支持;生态免疫营养

Keywords intestinal microecology;ecologics;probiotics;nutritional support;ecoimmunonutri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对感染、创伤等严重应激状态的临床观察发现,在高代谢病理过程中或器官功能衰竭时,往往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或障碍,感染性并发症是影响重症病人疗效的主要原因,临床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并不改善重症病人免疫功能和疾病的预后。于是,免疫营养、生态免疫营养的概念相继被提出,尤其对生态免疫营养的作用益加重视,即通过在肠内营养配方中添加益生元和益生菌等,达到重建胃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细菌易位的作用。由此表明,临床营养支持已经突破了过去单纯提供热量,维持机体氮平衡等常规范畴,并且开始了由结构支持向功能支持的重大转型[1]。现就有关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的作用综述如下。

1肠道微生态简介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400多种菌群,14个菌属,而其中的30~40种占总数的99%以上,共同构成了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这些微生物可分为3类。(1)共生性细菌:是主要菌群(>90%),宿主终生携带,主要为专性厌氧菌,包括球菌、丙酸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等。(2)机会性细菌:约占10%,与宿主共栖,包括无病原性的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及肠球菌等。(3)致病性细菌:含量极少(<0.01%)的致病性菌群,包括梭菌、葡萄球菌、假单胞菌、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弧菌及部分真菌。

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不断加深,肠道菌群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性逐步被认识,有关新概念也不断出现。1974年Parker首先提出,益生菌是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并且对动物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现大多数学者认为,益生菌是指含有生理性活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代谢产物),能改善黏膜表面微生物群或酶的平衡,刺激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提高机体定植抗力或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1995年Gibson等提出具有选择性刺激结肠中一种或一些特定细菌生长和(或)增强其活性,从而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但不被消化的食物成分为益生素,主要为非淀粉多糖,如膳食纤维、菊粉、低聚果糖等。1998年Rorberfroid将益生菌和益生素的混合制剂称为益生合剂,其含义就是通过选择性刺激一些对健康有益细菌的生长和(或)激活其某种代谢,从而改善摄入活微生物在胃肠道内存活和种植能力而有益于机体健康。以上三者统称生态制剂。

2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生理作用

2.1加强黏膜屏障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共同构成一道保护屏障,阻止细菌、病毒和食物抗原的进入。益生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群,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成肠道的生物屏障,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及外来致病菌的入侵,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Ko等[2]认为,在屏障作用中,益生菌的一个重要效应是通过Toll样受体(TLRS),如TLR2和TLR4作用于上皮细胞,这种相互作用可诱导产生保护性细胞因子如IL-26和KC21等。Madden等[3]研究认为,益生菌可改善和保护肠道黏膜功能。

2.2抗菌效应大量的研究已证实,益生菌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肠道内常规有机体或潜在病原体的生长,包括降低肠腔内pH、分泌细菌素、抑制细菌黏附于肠上皮细胞,减少肠腔内细菌易位等。另有研究显示,益生菌可促进肠隐窝产生具有抗菌效应的防御素。

2.3影响免疫系统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加细胞分裂素,活化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抑制肿瘤发生;还可治疗食物过敏、湿疹及过敏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Medina等[4]实验证实,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活菌、细菌结构性分子和基因组DNA等均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且具有一定的菌株特异性。

2.4抗肿瘤作用益生菌通过抑制将前致癌物转化为活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江苏南京210002

通讯作者:李宁,E-mail:liningrigs@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6999577.html,

··167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与疾病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与疾病 .82.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201062J】JJPublicHealthandClinicalMedicineV olume6,Number2,May2010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与疾病 翁幸鐾,糜祖煌 术专家论坛术 通讯作者:糜祖煌(1962一),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1982年毕业于镇江医学院(现改为江苏 大学),研究员,任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所长;任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常务编委,编辑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审专家,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编委, 世界感染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编委,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审稿专 家,中华医学会微免学会支原体学组成员,亚洲支原体组织(AOM)理事;先后在中华检验医学杂 志》,Ⅸ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世界感染杂志》 和国外专业期刊发表论着,述评,专家论坛栏目文章共2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个,省市基金项目多个;参编专着3部.主要研究方向:从事微生物分子鉴定,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及菌株亲缘性分析等. 摘要:人体肠道定植的微生物群落绝大多数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它们就像器官一样行使实质性功能. 一 旦肠道微生物群落异常,就会产生一系列疾病.本文阐述了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以及微生物群落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并探讨了治疗方案和研究前景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群落;异常;疾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Q939.121文献标识码:A HumanIntestinalMicrobiotaandDiseasesWENGXing-beM1Zu—huang2(| Departmentof MedicalLaboratory,NingboNO.Hospital,Ningbo,31501~China,2Departme ntofBioinformatics,Wuxi CloneGen—TechInstitu把.Wuxi,214026.Chma1 Abstract:Themajorityofhumanintestinalmicrobiotaareharmlessorevenbene ficialbyperforming functionsessentialforoursurviva1.Shiftsinthemicrobialspeciesthatresideino urintestineshavebeen associatedwi也alonglistofpathogenesis.Thereviewprovidedanoverviewontheformationof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 短肠综合症(short bowel syndrome,SBS):各种原因导致广泛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适应肠道吸收面积骤减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症。 肠功能代偿能力很强,切除50%不致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症状,切除75%以上可能出现SBS。一般认为,机体获得营养至少需要100cm(最少>1cm/kg体质量)并有完整结肠;结肠切除者残存小肠需更长。临床主要根据残存小肠长度和部位、并结合临床症状(腹泻和消化不良)来判断是否发生SBS。 残存小肠代偿:小肠切除术天后残存小肠开始逐步代偿。结构代偿:吸收面积的增加(黏膜高度、面积);功能代偿:肠蠕动减慢、肠黏膜吸收能力增强。 影响残存肠管代偿因素:1.长度:残存小肠越短、代偿越困难;2.年龄:年龄越小、代偿能力越强;3.残存小肠部位:保留回盲瓣、回肠、结肠,即使残存小肠较短也有利于代偿,摆脱肠外营养的可能性越大。 肠康复:术后2个月至2年“黄金期”。超过此时间效果极其有限,基本无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液体治疗(补充液体丢失);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和预防营养不良;促进残存肠管代偿,;预防和治疗SBS并发症。 不同阶段的治疗目标:1.急性期:2个月内。维持内稳态平衡、防止营养状态恶化。初期完全禁食、中心静脉置管全肠外营养、生长抑素应用。营养液中应用保肝作用氨基酸、中长链脂肪乳、谷氨酰胺。腹泻量减少、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或进食时停用生长抑素,改用复方苯乙哌啶或易蒙停止泻。肠内营养价格低廉、避免长期肠外营养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防止肠粘膜萎缩、促进肠代偿。越早越好。适应症:只要残留小肠30cm以上、内稳态得到纠正、腹泻量降至2L/d以下时开始。 临床营养支持的目的:使机体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以进行正常或近似正常的代谢,从而维护或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和结构,最终达到促进病人康复的目的。(原因:因疾病和应激程度不同,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与代谢改变也不尽相同。)(最初的目的:提供充足的能量和氮源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保持瘦肉体lean body mass支持和协助病人康复,为继续治疗创造条件。)目前危重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其目的已从单纯的“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与功能”,拓展到调控应激状态下的免疫与内分泌状态以及高分解代谢,改善和保护器官功能等,即由“营养支持”向“营养治疗”发展。 2009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直接将“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写入最新

人体肠道微生态最新研究资料

人体肠道微生态最新研究 摘要:人体肠道中含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人体肠道中共同构成肠道微生态。肠道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而微生物也发挥许多有利于人体的功能。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比例随着人体的年龄、饮食习惯等变化而变化。肠道微生态存在微生态平衡和微生态失调两种状态。微生态调节剂可调通过其中的益生菌和(或)其代谢产物对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区进行调整,使其从失调状态到保持平衡状态。随着微生态制剂的迅速发展,益生菌的使用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对人体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展开综述。结合目前最新的研究,对肠道微生态的进行分析及展望。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微生态制剂;益生菌 The latest study of the human gut microecological Abstract:In the human intestine,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microorganisms. These microbes form the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Gut i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microbes , and microbes is so beneficial to human. The typ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will change when human’s age or eating habit was change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has two states, one is microecological balance and the other is microecological disturbance. Microecological can be regulated from disturbance to balance by useing probiotic and ( or ) its metabolit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cologics, the security problems of using probiotic are of concern. The research of human gut microecological as well as the security problems and the using of microecologics were been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earch, analysis and prospect about gut microecological were giving out. Key words: gut microecological; microecologics; probiotics; 1 人体肠道微生态的概况 人体内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庞大,组成复杂。按照正常微生物群在微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空间不同,通常将人的微生态系统分为以下几类:口腔微生态系统、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泌尿道微生态系统、生殖道微生态系统、皮肤微生态系统和呼吸道微生态系统[1,2]。人类消化道内蕴藏有约1×1014个活细菌,即100万亿个细菌细胞,然而人体细胞总数也不过1×1013个,即消化道内细菌总数比人体细胞总数还多10倍,其种类有100种以上[3,4]。而在周庆德等[5-7]研究表明,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肠道中,定植着60—400种不同的微生物,其总数可达百万亿个,已证实动物粪便干重的1/3左右为细菌。 从菌种及分布方面,人体肠道栖息着的菌属主要包括有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类杆菌属,真杆菌属等,虽然整个肠腔内都存在大量细菌,但分布、浓度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1肠内营养的历史 虽然营养支持被认为是一些XXXX人几年前已经研究过的当时,营养液是直肠给药,主要是乳制品、动物血、葡萄酒和牛肉的混合物。由于营养制剂的限制,肠内营养在XXXX之前并不常见二战后,由于鼻胃管的出现,开始了上消化道肠内营养的尝试。1957年,格林斯坦等人开发了一种具有明确化学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用于开发宇航员的肠内营养。该制剂能维持大鼠的正常生长、繁殖和泌乳。1965年,Winitz等人将其应用于人体。1973年,Relany等人报道了腹部手术后导管针空肠造口术的应用,1980年,Hoover等人证实了术后早期空肠喂养的营养益处。随着20世纪80年代对肠功能的重新认识,特别是肠黏膜屏障、细菌移位和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枢器官等概念的确立,肠内营养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理论、技术和制剂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应用于临床时,临床医生以极大的热情接受和推广了肠内营养的重要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缺点逐渐显现。特别是当人们认识到肠黏膜屏障、肠道细菌移位、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枢器官等概念的建立,以及对肠道免疫防御功能的认识,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增加,国外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比例已从8:2变为2:8。

2.1肠粘膜屏障:①机械屏障:肠上皮及其细胞与粘膜上皮表面粘液的紧密联系;②化学屏障:主要指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如胃液、胰液、肠粘膜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等。(3)生物屏障:肠道细菌和生物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④免疫屏障:十二指肠相关淋巴组织主要由帕耶氏斑、粘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和上皮组织淋巴细胞组成。肠道通过S-IgA的体液免疫分泌和细胞毒性细胞免疫反应形成体内最有效的防御屏障 2.2提出细菌易位的概念。细菌移位是指寄生在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包括活的和不活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产物,如内毒素等。通过解剖学上完整的肠屏障进入正常的无菌组织,如肠系膜淋巴结和其他器官。 2.3肠内营养对肠粘膜代谢的意义肠上皮细胞具有代谢活性。正常情况下,肠上皮细胞平均每3天左右更新一次,因此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相当大。Bergel等人在1997年的研究表明,肠粘膜的营养30%来自肠系膜动脉的血液供应,70%来自肠腔内营养此外,大量数据证明肠内营养中包含的组织特异性营养因子如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对肠和结肠粘膜营养具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可以调节上皮细胞的更新,提供肠上皮细胞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促进绒毛顶端细胞的脱落,并刺激对肠粘膜有营养作用的胃肠激素的分泌Thompson等发现,胃肠外营养组大鼠的体重、绒毛高度和小肠及粘液中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肠内营养组。正常受试者在肠饥饿36小时后,肠吸收功能显著下降,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实验证明,肠饥饿可导致幼猪胃、小肠和胰腺生长迟缓,小肠粘膜刷状缘寡糖酶活性降低,同时肠粘膜厚度、绒

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及益生菌的营养功能

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及益生菌的营养功能 [2009-11-6] ????? 动物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每克肠道内容物中含超过100亿个细菌,它们大部分与机体细胞密切接触,交换能量物质,相互传递信息,对宿主有营养、免疫、刺激生长和生物颉颃等作用,在肠道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在定性、定量和定位等方面保持平衡状态,形成微生态平衡。益生菌是一种含有活菌及成分和产物的微生物制剂,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机体健康。益生菌能合成,形成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也能加强肠道先天免疫系统。益生菌在肠道内能建立一个正常的共生菌群,防止潜在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 1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概念 ??? 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与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及来自胃、肠、胰和肝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和胆盐等)共同构成肠道微生态系统。当动物处于健康状态时,其肠道内微生物按一定的种群比例定植在肠壁上,处于一种稳定的菌群平衡,它们对于宿主有益无害,是动物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动物肠道内存在着约有30个属500多种微生物,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兼性厌氧菌、肠道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和需氧菌3部分。肠道中以厌氧菌组成为主,革兰阳性菌占主要部分,主要是乳酸菌(乳酸杆菌、链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和双歧杆菌。在大量细菌共生的环境中,不同菌种间的颉颃作用,宿主与细菌间借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在消化道内相互作用,维系着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原籍菌,能通过与肠上皮表而特异性的受体结合,有序地定植在肠上皮表,构成有层次的厌氧菌,与其他厌氧菌一起构成膜菌群。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转自中科院救星益生菌小组编辑 文章来源:武汉病毒研究所发布时间:2015-12-09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不可否认的现实却是各种各样的疾病一直困扰着大家,特别是由于饮食习惯的逐步变化及环境污染的影响,近年来各种慢性病更是呈井喷趋势。虽然人们常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吃的东西比以前营养丰富了,国人的健康水平却并没有明显改善,一些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 号杀手,医院往往是人满为患。大家不禁要问: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 又是什么?真正健康的身体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肠道微生物与健康关系的了解却非常有限。一百多年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被尊称为“乳酸菌之父”的梅契尼科夫就认为:肠道健康的人身体才健康,肠道菌群产生的毒素是人体衰老和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他提出的人体自身中毒学说认为人体垃圾因为某些原因过量沉积在体内,导致慢性中毒,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但由于缺少直接的证据,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等新的研究方法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重新引起重视,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一些国家相继实施了人体微生物组计划并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有数据表明,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栖息着总数约10的14次方、1000-2000 余种、重量约为1-2 公斤 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编码基因的总数超过330 万,约为人类 编码基因总数的100倍,因此肠道微生物又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肠道微生物基因组与人体基因组一起,通过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不同方式影响我们的健康。 肠道微生物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共生、益生和病原微生物三大类,其中主要是细菌,也包括真菌、病毒和噬菌体,它们在人体肠道中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如此庞大的肠道微生物群体通过与宿主的长 期协同进化,已经成为一个与人体密不可分的后天获得的重要“器官”。肠道微生物这一“器官”发挥的功能多种多样,包括物质代谢、生物屏障、免疫调控及宿主防御等,肠道微生物不仅帮助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营养,还能够合成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供我们利用,并可以将产生的毒素加以代谢,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种类有很大的影响,例如高脂肪的饮食可以导致有益的双歧杆菌减少甚至消失。因此,肠道微生物和人体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对于维持人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物质合成与代谢功能外,肠道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极为密切。肠道微生物不仅可以作为天然屏障维持肠上皮的完整性,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还通过调节肠道粘膜分泌抗体作用于肠道免疫系统,并进一步影响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因此肠道微生物又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维持

肠内营养概述

肠内营养概述 一、肠内营养的历史回顾 护理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于1860年曾指出:凡细心观察病人的人都能发现,每年有无数病人处在饥饿状态,其原因只是于缺乏有效的使病人摄入食物的方法。 Greenstein(1957-1965年)为开发宇航食品,研制了一种化学组成明确膳,由水溶性及不需消化即可吸收的单体物质组成,后称为要素膳。 1960 年Couch 等首次将要素膳应用于临床。1977 年美国肠内及肠外营养学会成立并创刊《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1977年欧洲肠外及肠内营养学会成立并创刊《临床营养杂志》,日本也创刊了《输液与营养杂志》。我国自1985年后,为进一步推广外科营养的临床应用,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外科营养支持学术会议,会议内容以肠外、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为重点。1990年8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外科营养支持学组,领导全国医学界推广外科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1993年《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创刊,1994年《肠外与肠内营养》 创刊,都为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交流的园地。 近30年来,临床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肠内与肠外途径)有了迅速的发展,对营养支持的要求亦不再停留在维持机体的氮平衡上,而是要维持细胞的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进而调控免疫、内分泌等功能与修复组织,促使病人康复临床营养支持已参与或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 二、肠内营养用膳食的分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系采用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要的能量及营养基质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膳食的种类较多,一般可分为要素膳、非要素膳、不完全膳食及特殊应用膳食等四类。 要素膳是单体物质为氨基酸、葡萄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混合物,并经胃肠道供给。要素膳既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热能及营养,又无需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和利用。通过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证明,要素膳能抑制胰腺的外分泌,胰蛋白酶原可下降1 / 3。其临床适应证接近胃肠外营养,特别是对肠瘘、胰腺炎的病人亦可使用,并显示出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需锁骨下静脉插管而减少败血症发生等优点。 非要素膳以整蛋白或蛋白质游离物为氮源,渗透压接近等渗,口感较好,口服或管饲均可,使用方便,耐受性强。适于肠道功能较好的患者不完全膳食是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膳食。它可对完全膳食进行补充或强化,以弥补完全膳食在适应个体差异方面欠缺灵活的不足;亦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完全膳食构成配方,以适合病人的特殊需要。 特殊应用膳食是指专为婴儿、创伤患者、肿瘤患者、肺病患者、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症等患者配制的营养配方。 三、肠内营养的优点 临床营养支持有肠内和肠外两大类,当胃肠功能有严重障碍时,肠外营养可以从肠道外供给机体所需要的营养,这是其大优点与可取之处。但肠外营养导致的一些并发症如肝内瘀胆、功能损害;骨病;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以及价格昂贵等是其不足之处。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很多人认为,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生物和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即便有关也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但事实上,微生物和人类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们身体的表面和内部,尤其是在肠道里,不为人知地“居住”着许多微生物。在人体内,渺小的微生物最有“发言权”。 我们体内有2公斤重的细菌,但是其中只有大约20%可以被培养和研究。绝大多数的“人体房客”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它们对人体的健康也还不被理解。 1、基本概念及综述 1.1 肠道微生物的定义:是一类生长在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多变的生态系统。这是在已发现的生态系统中细胞密度最高的系统之一。该系统中积聚着大量的微生物,同时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紧密地接触在一起。 人类肠道微生物:即生长在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 1.2 肠道微生物的类别:分为两种,第一种称为正常菌群,第二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为外籍菌群。 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约为1014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过路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1.3 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在人类胃肠道内的细菌可构成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人结肠内就有400个以上的菌种。从口腔进入胃的细菌绝大多数被胃酸杀灭,剩下的主要是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小肠微生物的构成介于胃和结肠的微生物结构之间。近端小肠的菌丛与胃内相近,但常能分离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远段回肠,厌氧菌的数量开始超过需氧菌,其中大肠杆菌恒定存在,厌氧菌如类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都有相当数量。在回盲瓣的远侧,细菌浓度急剧上升,结肠细菌浓度高达1011~1012 CFU/mL(CFU即colony 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细菌总量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其中厌氧菌达需氧菌的103~

_肠道微生态与中药有效成分代谢的相互作用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有效成分代谢的相互作用 陶金华,狄留庆 ,单进军,毕肖林,赵晓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 摘 要:肠道微生态与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之间的研究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对其研究已得到创新性进展。综述甘草、芦荟、番泻叶以及芍药等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在肠道菌群影响下的代谢过程和机制,并阐述了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调理等作用的研究现状。关键词:肠道菌群;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8)12-1902-03 Interaction of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and internal metabolism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from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AO J in -hua ,DI Liu -qing ,SHAN J in -jun ,BI Xiao -lin ,ZHAO Xiao -li (Na nj ing U niv er sity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N anjing 210046,China) Key words :intestinal flo ra ;effectiv e ing redients from Chinese ma teria m edica ;metabolism 肠道菌群与中药有效成分体内代谢的相互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著名专家小桥恭一、赤尾光昭等就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后果。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肠道代谢处置以及中药对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两者之间有理论上的互通性,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也相互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上医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甘草、芦荟、香泻叶以及芍药等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在肠道菌群影响下的代谢过程和机制,并对中药活性组分群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进行探讨。1 肠道微生态系统 人体肠道中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主要包括100多种100兆以上的细菌,其中拟杆菌(Bacteroidaceae Pribram )、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Kluyv er &V a n Niel)、螺菌(Spirillaceal M ig ula )等专性厌氧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占优势[1]。常见的益生菌制剂就是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几大类益生菌种的单一或者复合加工而成。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依存,构成了肠道的微生态系统[2]。肠道菌群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酶,参与很多的机体反应,其中包括参与外来异物(如药物)的代谢。 肠道菌群能产生大量酶系,主要有β-葡萄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酶、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7-α羟基酶、蛋白酶、各种碳水化合物酶等,能对植物中的多种成分进行代谢处置。一般来说,不同的细菌产生不同的代谢酶,分别对不同的药物进行代谢。如配糖体在水解酶的作用下生成配 基;偶氮染剂和硝基衍生物在偶氮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氨基衍生物等。肠道微生物不仅可以产生多种代谢酶,而且还可以为宿主提供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泛酸、烟酸、脂类等物质。肠道菌群合成的作为微体结构组成部分的营养素,最终还会被宿主消化、吸收和利用[3,4]。当然,肠道菌群除了产生对宿主有益的代谢酶以外,还会产生一些对宿主有害的酶,这些酶主要通过对药物代谢以后,使药物产生对机体有毒的物质而危害宿主健康。 2 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肠道代谢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2.1 肠道代谢产生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肠道菌群影响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主要作用于苷类等化合物的代谢,并以水解和还原反应为主[5]。也有报道肠道菌群(如乳酸菌类)经基因转化以后能显著增强蛋白质类(如β-内酰胺酶)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6]。大多数中药常以口服给药方式,最终都会到达胃肠道,多数的中药有效成分都含有水溶性的糖类,以葡萄苷类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在肠内难以吸收,生物利用度低,在肠内滞留时间较长,容易受到肠内菌群的作用。因此,它们以原形物显示药理活性的可能性较小,经肠代谢后被水解,生成苷元而发挥其药理作用。这类中药成分被认为是“天然前体药物”[7,8]例如含有葡萄糖苷的中药甘草、芦荟、番泻叶、芍药等都是经过肠道菌群代谢而发挥药效。2.1.1 对甘草酸(甘草甜素)的代谢:近年来的研究报道表明,豆科植物甘草具有中枢性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以及防治肝损伤等作用[9,10]。其主要成分之一甘草酸由两分子葡萄 ·1902·中草药 C 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39卷第12期2008年12月 收稿日期:2008-05-22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208501);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HZ07069);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2007238);南京 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作者简介:陶金华(1984—),女,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药药剂学硕士研究生。 E-mail :taojinh ua20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6999577.html, *通讯作者 狄留庆 Tel :(025)86798226 E-mail :diliu qing928@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6999577.html,

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 讲座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2-0167-03 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 汪志明,李宁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生态制剂;益生菌;营养支持;生态免疫营养 Keywords intestinal microecology;ecologics;probiotics;nutritional support;ecoimmunonutri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对感染、创伤等严重应激状态的临床观察发现,在高代谢病理过程中或器官功能衰竭时,往往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或障碍,感染性并发症是影响重症病人疗效的主要原因,临床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并不改善重症病人免疫功能和疾病的预后。于是,免疫营养、生态免疫营养的概念相继被提出,尤其对生态免疫营养的作用益加重视,即通过在肠内营养配方中添加益生元和益生菌等,达到重建胃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细菌易位的作用。由此表明,临床营养支持已经突破了过去单纯提供热量,维持机体氮平衡等常规范畴,并且开始了由结构支持向功能支持的重大转型[1]。现就有关肠道微生态与营养支持的作用综述如下。 1肠道微生态简介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400多种菌群,14个菌属,而其中的30~40种占总数的99%以上,共同构成了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这些微生物可分为3类。(1)共生性细菌:是主要菌群(>90%),宿主终生携带,主要为专性厌氧菌,包括球菌、丙酸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等。(2)机会性细菌:约占10%,与宿主共栖,包括无病原性的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及肠球菌等。(3)致病性细菌:含量极少(<0.01%)的致病性菌群,包括梭菌、葡萄球菌、假单胞菌、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弧菌及部分真菌。 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不断加深,肠道菌群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性逐步被认识,有关新概念也不断出现。1974年Parker首先提出,益生菌是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并且对动物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现大多数学者认为,益生菌是指含有生理性活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代谢产物),能改善黏膜表面微生物群或酶的平衡,刺激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提高机体定植抗力或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1995年Gibson等提出具有选择性刺激结肠中一种或一些特定细菌生长和(或)增强其活性,从而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但不被消化的食物成分为益生素,主要为非淀粉多糖,如膳食纤维、菊粉、低聚果糖等。1998年Rorberfroid将益生菌和益生素的混合制剂称为益生合剂,其含义就是通过选择性刺激一些对健康有益细菌的生长和(或)激活其某种代谢,从而改善摄入活微生物在胃肠道内存活和种植能力而有益于机体健康。以上三者统称生态制剂。 2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生理作用 2.1加强黏膜屏障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共同构成一道保护屏障,阻止细菌、病毒和食物抗原的进入。益生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群,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成肠道的生物屏障,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及外来致病菌的入侵,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Ko等[2]认为,在屏障作用中,益生菌的一个重要效应是通过Toll样受体(TLRS),如TLR2和TLR4作用于上皮细胞,这种相互作用可诱导产生保护性细胞因子如IL-26和KC21等。Madden等[3]研究认为,益生菌可改善和保护肠道黏膜功能。 2.2抗菌效应大量的研究已证实,益生菌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肠道内常规有机体或潜在病原体的生长,包括降低肠腔内pH、分泌细菌素、抑制细菌黏附于肠上皮细胞,减少肠腔内细菌易位等。另有研究显示,益生菌可促进肠隐窝产生具有抗菌效应的防御素。 2.3影响免疫系统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加细胞分裂素,活化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抑制肿瘤发生;还可治疗食物过敏、湿疹及过敏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Medina等[4]实验证实,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活菌、细菌结构性分子和基因组DNA等均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且具有一定的菌株特异性。 2.4抗肿瘤作用益生菌通过抑制将前致癌物转化为活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江苏南京210002 通讯作者:李宁,E-mail:liningrigs@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6999577.html, ··167

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05-22T11:19:18.9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8期供稿作者:李江华陈亚兰陈刚施正雄李唯峰[导读] 重症脑卒中发生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物质分解亢进,呈现明显的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 李江华陈亚兰陈刚施正雄李唯峰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55 例)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59 例),分别给予能全力高能营养素合剂及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 组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第1d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低于NC 组,14d时EIN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EN组;两患者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免疫功能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脑卒中;免疫功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8-0132-02 重症脑卒中发生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物质分解亢进,呈现明显的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同时脑卒中可导致患者吞咽困难、胃肠功能减弱,故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常出现营养状态恶化、免疫功能低下,这些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后期神经功能的康复[1]。因此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并维持免疫功能的稳定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通过观察采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变化,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11 年1 月~2014 年6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4 例,所有人选患者均于发病后24h内来院首诊,经头部CT或MRI 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前无营养不良性疾病,并且glasgow 昏迷评分为5~8 分。采用拆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 组,55 例),其中男31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67.2±13.9)岁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coimmunonutrition,EIN 组,59例),其中男33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9±13.2)岁。114例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glasgow评分等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营养支持方法 EN组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纽迪西亚制药有限公司),EIN 组在EN 组基础上同时合并使用谷氨酰胺(L-Gln,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联活菌制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肠球菌,上海信谊制药厂)。用前测定活菌量:109CFU/ml。使用剂量:L-Gln 0.1g/kg·d、L-Arg 0.25g/kg·d、三联活菌制剂100ml/d,将上述三药加入肠内营养制剂中经营养管输注。两组患者提供的非蛋白热量相同(104.6kJ·kg-1·d-1),两组患者均于发病早期(5d 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制剂以80~150ml/h 的速度持续鼻胃管泵注入,第1 天给予全量的1/2,观察患者有无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耐受情况,如能耐受,第2 天加至全量。营养支持过程中随机血糖维持在11.1mol/L以下,超过此范围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同时以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 1.3 观察指标 肠内营养支持后1、7、14d 晨起6:00抽血,ELISA 法测定同期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压疮、肾功能衰竭和应激性溃疡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x±s表示,采用SPSS14.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采用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 2组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第1d 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水平均低于NC 组;在营养支持7d 后,EN 组及EIN组IgG、IgM 水平逐渐上升,与NC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orP<0.05),然EIN 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EN 组;14d 时EIN 组免疫球蛋白与EN 组及N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or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比较 EIN 组并发肺部感染11 例,肾衰竭4 例,心力衰竭5 例,压疮3例,应激性溃疡7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8%(30/59);EN 组并发肺部感染14例,肾衰竭6例,心力衰竭7例,压疮4 例,应激性溃疡11例,便秘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4/5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不仅具有重度颅脑损伤后因机体应激而产生的各种全身代谢反应,如能量需求增加、机体组织大量分解为主的高代谢反应,而且由于吞咽困难,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等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机会增加等系列并发症的发生[2]。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就是维持与改善机体器官、维护机体免疫功能稳定,促进患者的康复。 重症脑卒中早期过度的促炎反应是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过度促炎反应后继发的抗炎反应可造成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抑制可促使病情急剧恶化,易并发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成为脑卒中患者后期死亡的重要原因[3-4]。因此,使用免疫功能调节为重点的营养支持治疗策略成为重症脑卒中治疗的新切入点和研究热点。免疫微生态营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式,除常规对重症患者提供机体所需热量外,还具有调整炎症反应平衡、调节免疫功能紊乱及预防菌群移位。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亚健康的关系4.14

畜禽亚健康和肠道微生态失衡 机体的微生态平衡和机体健康息息相关,正常菌群能够发挥免疫调节的重要功能,对于机体抵抗各种各样的疾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亚健康与消化系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各类微生物在机体内的内环境中形成一种微生态平衡,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体内微生态往往失衡,肠内的有益菌群的减少,而导致有害菌群及机体毒素就此会占据优势,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在平衡状态下,肠道这些微生物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起着各种各样的有益作用。一旦生态平衡受到迫害,造成失调,体内有害菌大量繁殖,就会受到感染,造成疾病的发生,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重要,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亦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肠内大量微生态时刻处在动态当中,亚健康和微生态失衡具有密切联系,几乎所有引起亚健康的诱因都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肠道微生态的失衡既是亚健康的结果,同时也可能加重亚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 1 、肠道菌群失衡与二重感染 正常情况下肠道正常菌群与机体内外环境保持着平衡状态,对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就会形成菌群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病情,进而使菌群失调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抗生素应用不当是引起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群的生长,实际上是使肠道无菌化。当正常菌群遭破坏,肠道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某些耐药菌和外来致病菌就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症。 2、肠道菌群失衡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正常小肠上段细菌很少,若小肠上段细菌大量繁殖,结肠及小肠下段的细菌出现上移,造成小肠的细菌增多,进而使结合胆酸分解为游离胆酸,影响脂肪的

胃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胃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摘要胃肠道中的各种微生物存在着动态平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就可能会引起多种疾病。因此,胃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就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影响因素以及饮食、胃肠道微生物与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腹泻、慢性回肠末端炎、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儿童孤僻症等急慢性疾病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地分析和阐述,从而引起人们对胃肠道微生物平衡的重视,也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关键词胃肠道微生物平衡:急性疾病:慢性疾病:预防和治疗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主与外部环境建立起一个动态平衡,而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亦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们易受饮食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疾病或加重病情(1)。近20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内低度的、全身性的慢性炎症是肥胖、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衰老和老年疾病以及很多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最近有学者发现,饮食不当造成的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可能是这些慢性炎症的根源(2)。由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疾病包括多种肠炎、肥胖、肠癌甚至肝癌。有数据显示,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临床患病的概率约为2%-3%(1)。因此,饮食结构与人体肠道菌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以下我们拟队饮食结构或饮食中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极其导致的人体健康变化进行探讨。 1 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道是一个通过食物与外部坏境频繁接触的器官,自口腔至直肠都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从口腔接近中性的环境到胃的酸性环境(pH2.5-3.5)对多数微生物有破坏作用,此时每克消化道内容物中微生物的数量为10000,而且主要以革兰阳性的链球菌、乳杆菌和酵母菌为主。进入十二直肠后,由于消化液的增加(如胆汁、胰液)以及停留时间短,十二指肠的环境非常不利于各种微生物的生存,此时微生物的组成不稳定,仅以极低的限数存在(3)。进入空肠和回肠后,微生物的数量开始增加,而且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在小肠末端,除了乳酸菌,尤其是双歧杆菌的数量级增长外,其他一些革兰阳性兼性氧菌如大肠菌科的细菌以及专性厌氧菌群,如拟杆菌和梭杆菌也开始出现,甚至在回盲部之前严格厌氧微生物已开始出现,此后(即在盲肠之后)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在数量上超出兼性厌氧的微生物100-1000倍,此时细菌的数量可达到10^12cfe/g(3)。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肠道菌有7个门的细菌组成(4)。这种构成是肠道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共同并且双向进化的结果。其中,宿主因自然选择压力要求肠道微生物群趋于稳定。这些压力包括宿主在生理方面的存活压力、外界生存条件形成的肠道环境压力等(5)。因此,人体成年后肠道中菌群的门类正常情况下都是相对稳定的,只是优势菌“种”存在个体差异。 2 食物中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的因素 一些致病性微生物的摄入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并致人体患病。目前,发现能引起食源性胃肠道疾病的致病菌有10种左右。另外,病毒也能引起肠道菌失衡。 残留在动植物产品中的兽药、抗生素、苯酚、对甲酚、吲哚等化学物质,也会对人体肠道的平衡长生影响,还会对肠道定植菌的屏障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引发肠道菌群失衡。Jeong等(5)研究表明,环丙沙星对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而梭杆菌和乳酸菌对黄霉素最为敏感,真菌和梭杆菌对奥奎多司最为敏感(奥奎多司为光谱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和格兰阴性菌中众多细菌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及其应用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投资2班 姓名:黄鑫 学号:20151674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及其应用 摘要: 很多人认为,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生物和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即便有关也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但事实上,微生物和人类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们身体的表面和内部,尤其是在肠道里,不为人知地“居住”着许多微生物。在人体内,渺小的微生物最有“发言权”。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有一批批科学家在不懈地努力进行着有关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体内有2公斤重的细菌,但是其中只有大约20%可以被培养和研究。绝大多数的“人体房客”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它们对人体的健康也还不被理解。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肠道生态系统生理功能食品应用 1.肠道微生态系统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以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最为复杂。人肠道中的细菌细胞数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 %。肠道菌约400 ~500 种,分为原籍菌群和外籍菌群,原籍菌群多为肠道正常菌群,除细菌外,人体还存在正常病毒群、正常真菌群、正常螺旋体群等,各有其生理作用。肠道菌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的稳定性,它对人类抵抗肠道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极其重要的。维持其稳定性是临床治疗的重点。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 2.肠道菌群 2.1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是有益菌的代表,它是乳酸菌的一种,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呈叉状,是一种不喜欢氧气的细菌,栖居于人体没有氧气的大肠中。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随年龄而异,在母乳喂养的初生婴儿的肠道中最多,几乎达到肠道总细菌量的99%以上,它起着保卫婴儿健康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逐渐减少,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