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甲苯化学成份

二甲苯化学成份

二甲苯化学成份
二甲苯化学成份

二甲苯

英文名:Dimethylbenzene;Xylene

缩写:DMB

结构式: C6H4 (CH3)2

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有毒性。一般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及乙基苯的混合物。级别一般为净水3℃和5℃馏程的优级品和一级品。广泛用于有机溶剂和合成医药、涂料、树脂、染料、炸药和农药等。

项目质量指标

密度860-870(20℃)Kg/m3

相对密度:0.86

馏程范围137.5-141.5℃3℃

137-143℃5℃

138.41-40.14℃1.73℃(本厂)

总含硫量mg/Kg 不大于3

蒸发残留物mg/100ml 不大于5

博士试验通过

中性试验中性

闪点27.2-46.1℃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364mg/kg(小鼠静脉)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0):1500mg/m3,24小时(孕7~14天用药),有胚胎毒性。

污染来源:二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苯的主要来源。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氢化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

残留与蓄积:在职业性接触中,二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身体。对全部二甲苯的异构体而言,由肺吸收其蒸气的情况相同,总量达60%~70%,在整个的接触时期中,这个吸收量比较恒定。二甲苯溶液可经完整皮肤以平均吸收率为2.25μg/(cm3·min)(范围0.7~

4.3μg/(cm3·min))被吸收,二甲苯蒸气的经皮吸收与直接接触液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二甲苯的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进入人体的二甲苯,可以在人体的NADP(转酶II)和NAD(转酶I)存在下生成甲基苯甲酸,然后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甲基马尿酸在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即使是吸入后残留在肺部的3%-6%的二甲苯,也在接触后的3小时内(半衰期为0.5~1小时)全部被呼出体外。评价接触二甲苯的残留试验,主要是测定尿内甲基马尿酸的含量,也有人建议测定咱出气体中或血液中二甲苯的含量,但后者的结果往往并不准确。由于甲基马尿酸并不天然存在于尿中,又由于它几乎是全部滞留的二甲苯代谢物,因而测定它的存在是最好的二甲苯接触试验的确证。二甲苯能相当持久地存在于饮水中。自来水中二甲苯的浓度为5mg/L时,其气味强度相当于5级,二甲苯的特有气味则要过7至8天才能消失;气味强度为3级时则需4至5天。河水中二甲苯的气味保持的时间较短,这与起始浓度的高低有关,一般可保留3至5天。

迁移转化:二甲苯主要由原油在石油化工过程中制造,它广泛用于颜料、油漆等的稀释剂,印刷、橡胶、皮革工业的溶剂。作为清洁剂和去油污剂,航空燃料的一种成分,化学工厂和合成纤维工业的原材料和中间物质,以及织物的纸张的涂料和浸渍料。二甲苯可通过机械排风和通风设备排入大气而造成污染。一座精炼油厂排放入大气的二甲苯高达13.18~

1145g/h,二甲苯可随其生产和使用单位所排入的废水进入水体,生产1吨二甲苯,一般排出含二甲苯300~1000mg/L的废水2立方米。由于二甲苯在水溶液中挥发的趋势较强,因此可以认为其在地表水中不是持久性的污染物。二甲苯在环境中也可以生物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速率低得多。挥发到空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这是它的主要迁移转化过程。

二甲苯由呼气和代谢物从人体排出的速度很快,在接触停止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二甲苯能相当持久的存在于饮水中。由于二甲苯在水溶液中挥发性较强,因此,可以认为其在地表水中不是持久性污染物。二甲苯在环境中也可以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其速度比挥发低得多,挥发到空气中的二甲苯可被光解。可与氧化剂反应,高浓度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二甲苯有中等程度的燃烧危险。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燃烧时火焰沿地面扩散。二甲苯易挥发,发生事故现场会弥漫着二甲苯的特殊芳香味,倾泄入水中的二甲苯可漂浮在水面上,或呈油状物分布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死亡。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

快速检测管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来源类别

气相色谱法GB11890-89 水质

气相色谱法GB/T14677-93 空气

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WS/T153-1999 作业场所空气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固体废弃物

色谱/质谱法美国EPA524.2方法水质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0mg/m3(二甲苯)

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30mg/m3(一次值、二甲苯)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甲苯)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70(表2);90(表1)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1.0~10(表2);1.2~12(表1)

三级1.5~15(表2);1.8~18(表1)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2mg/m3(表2);1.5mg/m3(表1)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L(二甲苯)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特定值) 0.5mg/L(二甲苯)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0.4mg/L

二级:0.6mg/L

三级:1.0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将被二甲苯污染的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对污染地带沿地面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一种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邻二甲苯为原料,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路易士酸,碘或铁为催化剂,无需溶剂,以氯气直接氯代,催化剂的用量为邻二甲苯的0.001~1%,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0.01-0.05%,反应温度为-20-50℃,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0-40℃。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氯代邻二甲苯相关论文 【标题】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二甲苯选 择性氯化 【作者】吕宏飞张惠 【关键词】邻二甲苯分子筛选择性氯化 机理氯代邻二甲苯 【刊名】石油化工2004-33-11 【ISSN】1000-8144 【机构】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摘要】首先对邻二甲苯的分子动力学直径进行估算,以NH4^+,Li^+,K^+改性的NaX,NaY,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邻二甲苯的选择性氯化,探讨选择性催化氯化的反应机理。实验发现,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及其酸中心的种类和酸性强弱是影响氯化选择性的决定性因素。在80℃时,用氯气氯化邻二甲苯,Y型分子筛表现出较好的对位选择性。当以K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时,4-氯代邻二甲苯和3-氯代邻二甲苯的摩尔比可达1.6以上。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氯气流量等因素对 氯化选择性的影响。 【下载论文】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二甲 苯选择性氯化【标题】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酐的 工业试验 【作者】吕宏飞[1] 张春荣[1] 张惠[1] 梁泰 硕[1] 刘文彬[2] 【关键词】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氯代苯酐工业试验邻二甲苯氯化 【刊名】化工进展2003-22-4 【ISSN】1000-6613 【机构】[1]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40 [2]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 系,哈尔滨150001 【摘要】报道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采用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各单氯代苯酐工艺。邻二甲苯在三氯化铁催化下和氯气反应得氯代混合物,从氯代产物精馏分离出质量分数超过99%的3—氯代邻二甲苯和4—氯代邻二甲苯混合物。得到的单氯代邻二甲苯以乙酸为溶剂、在140—300℃、0.8—3.0MPa条件下,以钴锰溴体系为催化剂进行液相氧化,得单氯代邻苯二甲酸,然后脱水成酐,得单氯代苯酐混合物,精馏分离后得3—氯代苯酐和4—氯代苯酐。单程总收率不低于 75%。 【下载论文】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 酐的工业试验

邻二甲苯研究报告

邻二甲苯中国市场调研报告 一..邻二甲苯概况 1原料来源 邻二甲苯(二甲苯)主要有四种来源: (1)催化重整 主要用来生产芳烃,催化重整产物中,二甲苯含量的质量分数为22%。 (2)裂解汽油 它是从液态原料,即石脑油、轻油和重柴油经蒸汽裂解制乙烯时的联产物,其中二甲苯含量的质量分数为6.7%。 (3)煤焦油 主要是煤炭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副产物。煤在炼焦炉中高温热解生成的气态和液态产物,以气态形式从炭化室逸出。这种气体称为“荒煤气”,经冷凝、气液分离就得煤焦油。每100t煤炼焦可得到煤焦油4万t。其中二甲苯含量质量分数为5%。 (4)甲苯歧化 甲苯歧化也能得到二甲苯。 2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1,2-二甲苯。 英文名称:1,2-xylene。 别名:邻二甲苯。 CAS No.:95-47-6。 分子式:C8H10。 分子量:106.17。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3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含量≥96%。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熔点(℃):-25.5。 沸点(℃):144.4。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66。 蒸气压(kPa):1.33(32℃)。 燃烧热(kJ/mol):4563.3。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2.8。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4存储及运输 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的管理: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二. 生产情况 邻二甲苯是以煤或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和化工分离而制得的。最早邻二甲苯是从炼焦的煤焦油中获得,随着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从石油中衍生得到的产品量不断增多,目前邻二甲苯主要由石油通过加工来生产。 1世界邻二甲苯生产 前几年世界上邻二甲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441万吨/年,产量约为348万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78.9%,其中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16万吨/年,产最为180万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83.0%,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二甲苯生产国,生产能力约为53.4万吨/年,约占世界邻二甲苯总生产能力的12.1%。 世界上最大的邻二甲苯生产商是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其生产能力为49.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11.0%;其次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其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约占总产能的9.0%。2004年世界邻二甲苯的总消费量约为324.6万吨,总体低于供应量。 2我国邻二甲苯生产 1我国邻二甲苯产能的区域分布

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一)主要化合物及其食物来源 酚类化合物包括了一类有益健康的化合物,其共同特性是分子中含有酚的基团,因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根据分子组成的不同,植物性食物中的酚类化合物分为简单酚、酚酸、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及类黄酮。常见的酚类化合物有: 1.简单酚又称一元苯酚,如水果中分离出的甲酚、芝麻酚、桔酸(gallicacid)。 2.酚酸主要有香豆酸(coumar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阿魏酸(ferulicacid) 和绿原酸(chlorogenicacid)等。 3.类黄酮(flavonoids),又称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槲皮素、黄酮醇、黄烷醇、黄烷酮等。 4.异黄酮异黄酮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中,黄豆中所含异黄酮有:染料木苷元(三羟基异黄酮,又称金雀异黄素)、大豆苷元(二羟基异黄酮)、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黄素苷以及上述三种苷的丙二酰化合物。 5.茶多酚主要由5种单体构成,分别是表没食子儿茶素一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一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CA)和表儿茶素(EC)。其中,EGCG的含量最高,被认为是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来源。(二)生物学作用 酚类化合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槲皮素、大豆异黄酮、茶多酚的生物学作用方面。现将其主要的保健功能综述如下: 1.抗氧化作用植物中所含的多酚化合物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低密度脂蛋白免受过氧化,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体内过氧化反应的致癌作用。 2.血脂调节功能大豆异黄酮可以降低胆固醇,含这种成分的大豆蛋白可使动物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胆固醇降低30%~40%。茶多酚可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降低体脂和肝内脂肪聚积。 3.血管保护作用红葡萄酒中的多酚化合物可抑制血小板的活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并可使已形成的血栓血小板解聚;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产生舒血管因子,减轻栓塞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因此,红葡萄酒所含这类化合物成分的摄入量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

邻二甲苯

本文由taotai31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名称: 邻二甲苯 1,2-xylene o-xylene 分子式: C8H10 分子量: 106.17 有害物成分: 1,2-二甲苯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 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中国 MAC(mg/m3):前苏联MAC(mg/m3): 100 50 TLVTN: OSHA 100ppm,434mg/m3; ACGIH 100ppm,434mg/m3 TLVWN: ACGIH 150ppm,651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天然酚类化合物及其保健作用

天然酚类化合物及其保健作用 酚类化合物是一族结构中含有酚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食品中,由于其羟基取代的高反应性和吞噬自由基的能力而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多酚类化合物可以延缓肿瘤的发作,抑制肿瘤的形成,提高认知功能,抑制低度脂蛋白LDL氧化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功能。这些功能都与其抗氧化性能有关。 人体内的自由基反应对人的病理、衰老机理的研究发现反应性氧(ROS,包括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物自由基ROO·和烷氧基自由基RO·等)在体内起着很不利的作用,与机体老化及许多疾病有关。ROS在体内主要氧化脂肪、蛋白、核酸等细胞组成成分,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 脂质氧化反应是一个自由基介导的链反应,由高反应活性自由基如·OH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双键相邻的亚甲基吸收-活泼氢而引发(反应式1)。 脂肪酸烷基自由基R·很快与O2反应形成过氧化自由基ROO·(反应式2),ROO·可从脂肪酸继续吸收活泼氢,使脂质氧化反应继续进行(反应式3)。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人体血浆中主要的携带胆固醇的蛋白质,除富含胆固醇外,还含大量的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极易被氧自由基氧化而形成过氧化物。被氧化的LDL不能结合到LDL受体上,而是与巨噬细胞清除受体结合,形成泡沫细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相对于脂质而言,蛋白质和核酸较不易受自由基的攻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蛋白质对ROS的敏感性有很大关系。 ROS对蛋白质的改性作用会影响其被细胞内蛋白水解酶的降解。ROS引起的蛋白质氧化可能是许多炎症反应的原因。 由氧化反应引起的核酸的改性则明显改变细胞功能,有潜在致癌性。ROS攻击DNA会引起广泛的DNA损伤,包括碱基的修饰,产生无碱基位点、碱基删除、移码、DNA解链、DNA-蛋白质交联及染色体重排等。大量的研究认为ROS在癌症的引发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机理 机体有多种抗氧化防御系统,抗氧化剂主要是通过终止自由基链反应而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的。α-育酚(TOH)是生物膜中维持稳定性不可缺少的抗氧化成分,以此为例说明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当TOH的酚基团遇到过氧自由基ROO·时,反应形成生育酚自由基TO·和氢过氧化物。 该反应速率常数k3为8×104mol/s。因为链传递反应速度常数k2约10~102mol/s,远低于k3,故TOH与ROO·自由基反应的速度比RH与ROO·反应速度快约104倍。因此仅需少量即可起到有效的终止自由基链反应作用。 酚类是极好的氢或电子供体,由于形成的酚类游离基中间体的共振非定域作用和没有适合分子氧进攻的位置,比较稳定,不会引发新的游离基或者由于链反应而被迅速氧化,所以是很好的抗氧化剂。 植物中存在的天然酚类化合物谷物种子大米是亚洲主要的谷物食品,水稻壳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很强,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了一种抗氧化成分异牡荆黄基类黄酮,具有独特的C -糖基结构,抗氧化能力与生育酚相当。 黑米种子即使经过长时间储存仍维持发芽力,故推测其色素物质可能有抗氧化作用。经大规模分离纯化,分离出了抗氧化色素花青素-3-0-β-D-葡萄糖苷(C3G)及dele phinidin-3-0-β-D-葡萄糖苷及花葵素-3-0-β-D-葡萄糖苷,这三种花色素型抗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均呈强抗氧化活性,而C3G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也有抗氧化性。在其

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大而复杂基因的化合物。从化学上讲,酚是苯环(又称芳香环)上联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多酚物质(polyphenols)是含有酚官能基团的物质,是构成植物固体部分的主要物质[5,6]。按分子质量可分为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3000)和非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或>3000)[3]。酚类物质是葡萄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与葡萄的抗病性、采后生理、贮存、保鲜以及与葡萄汁(酒)的色泽、风味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德、法等国在探讨酚类物质与葡萄酒的品质关系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内对酚类物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8]。葡萄与葡萄酒中常见的酚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黄酮和非类黄酮[1]。不同葡萄品种之间酚的含量及类型差异很大,相同品种葡萄及其酿制的葡萄酒中酚的构成及含量也会受地域、栽培条件、气候条件、成熟度,酿造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非类黄酮 酚酸类化合物(phenolic acids) 这类化合物具有一个苯核,多为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丙烯酸(肉桂酸)的衍生物[5,6]。主要有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和香豆酸4种,此外还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阿魏酸、绿原酸、芥子酸等。 葡萄浆果中20%~25%的酚酸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在葡萄酒中,酚酸可与花色素和酒石酸相结合[2,5,6]。这些物质结构较简单,主要贮存在葡萄细胞中的液泡中,破碎时容易被浸出。含量最高的是羟基肉桂酸的衍生物,一般与糖、有机酸以及各种醇以酯化形式存在[1]。葡萄品种成熟条件不同,葡萄浆果中酚酸的总量和游离态酚酸的比例也不相同。 2 类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酚类化合物的最大类别之一。而且大部分单宁也是由黄酮类化合物转变来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总是由15个碳原子组成,它们排列成C6-C3-C6的构型。也就是说,两个芳香环由一个成环或不成环的C3单元联结起来。这三个环分别标为A、B、C。葡萄酒中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有黄酮醇,儿茶素,红葡萄酒中还有花色苷等[1,11]。类黄酮主要来自于葡萄皮,葡萄籽及果梗,在红葡萄酒中占多酚物质的85%以上,在白葡萄酒中含量一般不超过总酚的20%,因此类黄酮对红葡萄酒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白葡萄酒的作用[1]。 2.1 黄酮醇类化合物(flavonols) 槲皮酮(栎精)R:HR':H 莰非醇(山奈醇):R:OH R':H 杨梅黄酮:R:OH R:OH 图1 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构 分子结构中含有“黄烷构架”。主要有写槲皮酮(栎精,Quercetin)、莰非醇(山奈醇,Kaempferal)、和杨梅黄酮(Myricetin)(见图1)。

邻二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邻二甲苯;1,2-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o-xylene;1,2-xylene 二成分/组成信息 纯 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邻二甲苯 分子式:C 8H 10 相对分子量:106.17 化学类别:芳香烃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 邻二甲苯100% 000108-38-3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III级危害(中度危害)。 邻二甲苯对眼、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神经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毒性: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者可出现躁动、抽搐、 昏迷。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其环境污染行为主要体现饮用水和大气中,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在环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 速度低得多,挥发到大气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 爆炸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NFPA分类:H2;F2;R0;IP4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立即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易产生 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 遇明火引起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0.764 灭火方法:尽可能移出容器。否则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消防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大量泄露处理应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 穿全身消防服。 灭火剂:普通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l隔离泄漏污染区,迅速疏散人员至安全区,限制出入。 l切断火源。关闭阀门。防止泄露物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区域。 l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l喷水雾或蛋白泡沫以减少蒸发。 消除方法: l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l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槽车或收集器)、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l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l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浸胶手套,化学安全防护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l远离火种、热源。现场禁食、禁烟和禁饮。工作后,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l轻装轻卸搬运。 储存注意事项: l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l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l电气全部要求防爆型。 l桶装堆垛不得高于三层,且要留出防火检查通道,堆垛行列不得超过两排。 l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

骨碎补中的两个新酚酸类化合物_梁永红

·874·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0, 45 (7): 874?878 骨碎补中的两个新酚酸类化合物 梁永红, 叶敏*, 张灵芝, 李卉芳, 韩健, 王宝荣, 果德安*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1) 摘要: 为了研究骨碎补的化学成分,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 从中药骨碎补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酚酸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2D NMR、HR-ESI-MS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4, 4'-dihydroxy-3, 3'-imino-di-benzoic acid (1)、原儿茶酸 (protocatechuic acid, 2)、没食子酸 (gallic acid, 3)、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 4)、咖啡酸 [(E)-caffeic acid, 5]、ethyl trans- 3, 4-dihydroxycinnamate (6)、咖啡酸4-O-β-D-葡萄糖苷(caffe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7)、对-香豆酸4-O- β-D-葡萄糖苷(p-coumar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8) 和23(S)-12-O-caffeoyl-12-hydroxyllauric acid glycerol ester (9)。其中, 化合物1和9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3、4、6为首次从槲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骨碎补; 槲蕨; 酚酸; 23(S)-12-O-caffeoyl-12-hydroxyllauric acid glycerol ester; 4, 4'-dihydroxy-3, 3'- imino-di-benzoic acid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0) 07-0874-05 Two new phenolic acids from Drynariae Rhizoma LIANG Yong-hong, YE Min*, ZHANG Ling-zhi, LI Hui-fang, HAN Jian, WANG Bao-rong, GUO De-a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and Biomimetic Drugs,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rynariae Rhizoma, nine phenolic acids were isolated from a 70% ethanol extract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including column chromatography over silica gel, ODS, Sephadex LH-20, and semi-preparative HPLC. B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including 1H NMR, 13C NMR, 2D NMR, and HR-ESI-MS,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4, 4'- dihydroxy-3, 3'-imino-di-benzoic acid (1), protocatechuic acid (2), gallic acid (3), p-hydroxybenzoic acid (4), (E)-caffeic acid (5), ethyl trans-3, 4-dihydroxycinnamate (6), caffe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7), p-coumar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8), and 23(S)-12-O-caffeoyl-12-hydroxyllauric acid glycerol ester (9), separately. Among them, 1 and 9 are new compounds, and 3, 4, and 6 were isolated from Drynaria species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Drynariae Rhizoma; Drynaria fortunei; phenolic acids;23(S)-12-O-caffeoyl-12-hydroxyl lauric acid glycerol ester; 4, 4'-dihydroxy-3, 3'-imino-di-benzoic acid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槲蕨属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的干燥根茎, 性温, 味苦, 入肾、肝二经, 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1]。用 收稿日期: 2010-01-08. 基金项目: 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 (985-2-063-112); 北京大学医学部985项目 (985-2-119-121). *通讯作者Tel / Fax: 86-10-82802700, E-mail: yem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8786900.html, or gda@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8786900.html, 于治疗肾虚腰痛, 耳聋、耳鸣, 牙齿松动, 跌扑闪挫, 筋骨折伤; 外用治疗斑秃、白癫风。国内外文献报道槲蕨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2–6]、三萜类[7–9]及苯丙素类化合物[10], 也有学者利用GC-MS分析了其挥发油成分[11]。为了进一步寻找其生物活性成分, 作者对中药骨碎补的化学成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 DOI:10.16438/j.0513-4870.2010.07.004

邻二甲苯市场分析1

2008年邻二甲苯市场分析 邻二甲苯(OX)是生产苯酐(邻苯二甲酸酐,PA)、染料、杀虫剂等的化工原料,其中90%左右用于生产苯酐。苯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染料、医药、农业等行业。 1 国际市场 1.1 现状 2007年,世界邻二甲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 513.9万t/a,产量为374.1万t,消费量为373.9 万t,供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亚太地区生 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4.8%,西欧地区占 12.9%,中东欧占11.9%,北美地区占11.4%,南 美地区占4.3%,其他地区占4.9%,亚太地区成为 世界邻二甲苯产供销的活跃地区。2007年世界邻 二甲苯供需状况见表1。 目前,世界上用于生产苯酐的邻二甲苯占其总消费量的90%,苯酐的产能及消费量左右着邻二甲苯的 消费量的增减。据美国SRI咨询公司分析,目前世 界苯酐需求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5%,各国、各地 区生产能力有所不同:美国苯酐需求疲软,邻二甲 苯消费量萎缩,生产能力变小;欧洲及亚洲生产能 力及消费量有所上升,亚洲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邻 二甲苯生产和消费地区。 1.2供需预测 作为邻二甲苯的主要下游产品——苯酐,近年来北 美地区市场需求疲软,苯酐生产商也在移师亚洲。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除了现有装置的去瓶颈改造提升产能外,北美不会新建邻二甲苯装置。2008-2011年间,世界上共有8套装置新建或扩建邻二甲苯装置,世界邻二甲苯新建或扩建装置状况见表2。 邻二甲苯的最主要用途就是作为苯酐的中间体,几乎90%的邻二甲苯都用于生产苯酐,因此苯酐的需求带动了邻二甲苯的消费。在今后的几年中,邻二甲苯用于生产苯酐的量将进一步提高,将占消费总量的92.5%,2007-2012年用于生产苯酐的邻二甲苯的消费增长率为3.3%,2012-2017年的消费增长率为2.5%。表3为2012年世界邻二甲苯的供需预测。 2 国内市场2.1供销现状

涨知识——酚酸类化合物含量检测方法

涨知识——酚酸类化合物含量检测方法 我们通常采用色谱技术对植物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此外,色谱技术也可用于研究酚酸类化合物与其他食品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植物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取决于检测前成分的化学性质、提取方法、粒径、储存的时间和条件,以及测定方法和干扰剂(如脂肪、萜烯和叶绿素)。通常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定量,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是最常用的。在HPLC 方法中,采用不同的色谱柱、流动相、柱温和流速对酚酸类化合物进行检测。水、甲醇和乙腈是流动相中最常见的成分。有时必须要加入改性剂,如甲酸、醋酸铵和醋酸,以防止色谱峰拖尾。就分析时间而言,它不是固定参数,因为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的流速来延长或缩短。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器对酚酸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如UV-Vis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化学发光检测器、库仑阵列检测器和质谱(MS )检测器。此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也可以检测酚酸类化合物含量。 气相色谱法(GC ) 由于GC 需要高温处理,而样品在高温下容易分解,所以气相色谱不常用于酚酸类化合物检测。但GC 可以用于检测600D 以下的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气质联用(GC-MS )常用于植物样品中酚酸类化合物分析。与LC-MS 比较而言,GC-MS 具有更高的选择性、精密度及准确度,尤其在分析少量组分的时候。 毛细管电泳法(CE ) 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酚酸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E 技术可以分离并检测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化合物,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CE 具有电解液体积小,分析时间短,分辨率高,样品量少等优点。为了得到更高的分辨率,需要优化缓冲液、pH 、浓度、毛细管类型、电泳温度、电压以及进样方式等参数。 LC-MS 和GC-MS 的比较(来源:迪信泰检测平台) 以上所有的检测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液相色谱配备DAD 和MS 检测器可以减少所需样品量,缩短分析时间。然而,GC 常与MS 联用,需要较高温度处理样品,可能会导致样品分解。此外,GC 只能用于分析小于600D 的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近年来,CE 技术也常用于酚参数 LC-MS GC-MS 样品前处理时间 20 min 180 min 分析时间 60 min 50 min 线性范围 窄 宽 选择性 好 高 检出限 5-15 ng/mL 10-18 ng/mL 鉴定 方程计算 具有许多化合物的质谱库; 碎裂片段可以推测分子结构

瓜馥木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瓜馥木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瓜馥木属(Fissistigma)植物,瓜馥木属植物因民间用药广泛,富含抗炎以及抗肿瘤活性成分倍受国内外学者青睐。国内外学者对多种瓜馥木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及其有机酸类多种类型的化合物,研究表明其中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瓜馥木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抗风湿以及抗炎活性研究尚不系统,尤其是对海南产瓜馥木的成分及活性研究几乎空白。为了阐明瓜馥木中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丰富瓜馥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数据,探明地域性瓜馥木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差异,本研究对海南产瓜馥木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瓜馥木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2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8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学方法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 为:orientaline-N-oxide(1),reticuline-N-oxide(2),fisoldhamoneA(3),lanu ginosine(4),liriodenine(5),norcepharadione B(6),anolobine(7),xylopine(8),N-methylbuxifoline(9),norannuradhapurin e(10),anonaine(11),nuciferine(12),isocorydine(13),asimilobine(14),lau rotanine(15),3-hydroxynornuciferine(16),isoboldine-β -N-oxide(17),aristolactam AIIIa(18),piperumbellactam A(19),goniopedaline(20),aristololactam BIII(21),salutaridine(22),oxyphyllenodiol A(23),dysodensiols D(24),dysodensiols E(25),1,10-seco-4β

邻二甲苯行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邻二甲苯行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s)

七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七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本文对七种药用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苦楝Meliaazedarach、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卵叶海桑Sonneratiaovata、臭椿Ailanthusaltissima和鸦胆子Bruceajavanic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运用波谱学技术(尤其是2DNMR)、化学转化、单晶衍射及相关分子模型理论计算等手段总共鉴定了106个具有不同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包括30个三萜、11个柠檬苦素、21个甾体、19个香豆素、10个倍半萜、3个黄酮、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4个烯炔类化合物以及联苯类化合物2个)。其中新化合物37个。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激活衰老抑制基因klotho启动子的功能;部分化合物显示很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对呋哺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探讨,并用流式细胞仪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机理研究。本毕业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简要如下:1)从楝科楝属植物川楝的果实中分离并鉴定出35个单体化合物(1-35),包括四环三萜16个、柠檬苦素11个、甾体8个。其中新化合物17个,包括12个新的四环三萜(1-12),4个新的柠檬苦素(25-35)和1个新的甾体(13),化合物meliaseninsI(1)最终通过X-ray单晶衍射法确定其立体结构。对部分带过氧键的化合物进行了一定的生物合成途径探讨。大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活性及体外细胞毒作用等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10,13-17和22对人骨肉瘤细胞U20S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均显示较好的抗细

风轮菜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8786900.html, 风轮菜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凌天孙忠浩钟明亮吴海峰张海晶朱乃亮,孙桂波叶晓霞许旭东朱寅荻杨峻山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13期 [摘要] 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MCI gel等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风轮菜酚类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到28个化合物。利用NMR和MS解析技术鉴定为芹菜素(1)、芹菜素-7-O-葡萄糖苷(2)、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3)、羊红膻酯(4)、芹菜素-7-O-芸香糖苷(5)、木犀草素(6)、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正丁醇酯(8)、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9)、木犀草素-7-O-新橙皮糖苷(10)、金合欢素(11)、金合欢素-7-O-葡萄糖醛酸苷(12)、蒙花苷(13)、柚皮素(14)、江户樱花苷(15)、柚皮素-7-O-芸香糖苷(16)、异樱花素(17)、异樱花苷(18)、香蜂草苷(19)、橙皮苷(20)、山柰酚(21)、槲皮素(22)、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23)、对羟基桂皮酸(24)、咖啡酸(25)、cis-3-[2-[1-(3,4-dihydroxy-phenyl)- 1-hydroxymethyl]-1,3-ben-zodioxol-5-yl]-(E)-2-propenoic acid (26)、mesaconic acid (27)、gentisic acid 5-O-β-D-(6′-salicylyl)-glucopyranoside (28),其中化合物7, 9~10, 12, 23, 26~28首次从风轮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H2O2氧化心肌细胞损伤为模型,对化合物1~6, 8~17和19进行心肌保护活性筛选,江户樱花苷(15)显示出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62.12±6.18)%,阳性对照(槲皮素)在20.0 mg·L-1下的细胞存活率为(84.55±8.26)%,江户樱花苷在25.0 mg·L-1下的细胞存活率为 (84.25±7.36)%。 [关键词] 唇形科;风轮菜属;风轮菜;黄酮;心肌保护 [Abstract] Twenty-eight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Clinopodium chinense by Sephedax LH-20, ODS, MCI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apigenin (1), 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 (2), apigenin-7-O-β-D-glucuronopyranoside (3), thellungianol (4), apigenin-7-O-β-D-rutinoside (5), luteolin (6), luteolin-4′-O-β-D-glucopyranoside (7), apigenin-7-O-β-D-pyranglycuronate butyl ester (8), luteolin-7-O-β-D-rutinoside (9), luteolin-7-O-β-D-noehesperidoside (10), acacetin (11), acacetin-7-O-β-D-glucuronopyranoside (12), buddleoside (13), naringenin (14), pruning (15), nairutin (16), isosakuranetin (17), isosakuranin (18), didymin (19),hesperidin (20), kaempferol (21), quercetin (22), kaempferol-3-O-α-L-rahmnoside (23), p-hydroxycinnamic acid (24), caffeic acid (25), cis-3-[2-[1-(3,4-dihydroxy-phenyl)-1 -hydroxymethyl]-1,3-ben-zodioxol-5-yl]-(E)-2-propenoic acid (26), mesaconic acid (27), gentisic acid 5-O-β-D-(6′-salicylyl)-glucopyranoside (28). Among them,compounds 7, 9-10, 12, 23, 26-28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linopodiu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compounds 1-6, 8-17 and 19 against H2O2-induced H9c2 cardiomyocyte injury were tested, compounds 15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protective effects. Compared with the cell viability of (62.12±6.18)% in the model, pruning exhibited viabilities of (84.25±7.36)% at

苦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苦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苦木为苦木科(Simaroubaceae)苦树属(Picrasma B1.)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D.Don) Benn.的干燥枝和叶。据2010版《中国药典》记载:苦木味苦,性寒,归肺和大肠经,具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湿热泻痢、毒蛇咬伤、疥疮,湿疹等症。 研究发现苦木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和苦味素类,其次为挥发油、三萜、皂苷、甾醇、香豆素、醌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木还具有解热、降压、抗菌消炎、降低转氨酶、抗疟、抗蛇毒、抗癌、健胃等作用。 本课题对苦木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为苦木药材进一步应用提 供了实验依据。1苦木的化学成分研究本实验将苦木药材粉碎后用80%的乙醇回流提取后,再采用传统柱色谱分离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薄层色谱、MS、UV、IR、H1NMR及C13NMR等方法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5-甲氧基-铁屎米酮,1-甲氧-甲酰基-p-咔巴啉,3-甲基-铁屎米-2,6-二酮,胡萝卜苷和p-谷甾醇。 此外,对其脂溶性生物总碱进行了HSCCC分离,得到了三个化合物,分别为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1-甲氧-甲酰基-p-咔巴啉及3-甲基-铁屎米-2,6-二酮。最后,利用HPLC法对苦木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苦木中含量最高的生物碱为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且大别山区的含量最高,本研究为苦木的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2苦木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采用苦木总生物碱对SHR大鼠连续灌胃六周,通过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定期测量大鼠血压发现,苦木总生物碱对SHR大鼠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能降低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对心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