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莱茵河华丽转身的治理经验

莱茵河华丽转身的治理经验

莱茵河华丽转身的治理经验
莱茵河华丽转身的治理经验

莱茵河华丽转身的治理经验

作者:居小秋

从德国访学回国近3年,时常会想起曾经缓步在伍珀河小桥上,稍作驻足,便可听到桥下潺潺的水流声,看见小河水浅浅的、泛着银色的光,缓缓地流动着。如果下起雨来,伍珀河可没有这么秀气了,河水水量将成数倍的增长,通过伍珀河最终汇入到莱茵河。历史上,莱茵河流域出现过洪水肆虐,更为可怕的是,莱茵河流域曾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经过近五十年的治理,莱茵河流域已经旧貌换新颜,从莱茵河的华丽转身,可以窥见德国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

曾经不堪重负的莱茵河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全长1232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复苏和城市重建,莱茵河流域工业化再度加速,莱茵河周边建起密集的工业区,以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为主。德国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区就在其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约300家工厂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铜、镉、汞、去污剂、杀虫剂等上千种污染物倾入河中。此外,轮船排出的废油,两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废渣,以及农场的化肥、农药,使莱茵河流域的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据估算,水中各种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致使大量水生物种面临威胁。上世纪60年代末,莱茵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下水道”,所有水生生物几乎在德荷边界河段绝迹。

痛定思痛后的莱茵河治理

1986年,瑞士莱茵河畔Sandos公司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大量含剧毒化学品物质的消防水直接进入莱茵河,沿线河水变成了红色。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实施,莱茵河的鲑鱼从1940年开始正式绝迹。“Sandos”事件和“鲑鱼消逝”事件成为了德国和莱茵河沿岸国家决定对莱茵河开展治理的标志性事件。

成立跨国协调合作机构。由于莱茵河是跨国河流,上下游涉及多个国家,为了加强合作、联防联控,1950年7月,由荷兰提议成立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

经过60多年不断改进,该组织不仅设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参加的监督各国计划实施的观察员小组,还设有许多技术和专业协调工作组,包括水质、生态、排放、防洪、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工作小组,将治理、环保、防洪和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科学理念和整体战略。

编制并实施分阶段流域治理规划。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成立之后,各国启动了莱茵河流域治理,总体经历了污水治理初始阶段、水质恢复阶段、生态修复阶段、提高补充阶段。1970年至1985年期间,为污水治理初始阶段,主要治污措施都集中在“管末端”,商定了《控制化学污染公约》《控制氯化物污染公约》《防治热污染公约》三项公约作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1986年“Sandos”事件发生后,各国制定实施旨在保护莱茵河的“莱茵河2000行动计划”,提出了在2000年底前,高等物种鱼类(如鲑鱼)应在莱茵河重现,莱茵河重新成为饮用水源地,减少对河流沉积物的污染,改善北海及沿岸湿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等目标,这个阶段为水质恢复阶段和生态恢复阶段。2001年,在莱茵河流域国家部长会议上,批准实施以莱茵河未来环境保护政策为核心的“Rhine2020——莱茵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计划”,进一步改善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改善洪水防护系统,改善地表水质和保护地下水,莱茵河治理进入了提高补充阶段。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在莱茵河及其支流上建立了57个水质监测站,通过最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莱茵河进行实时监控,形成监测网络。每个监测站设有水质预警系统,通过连续生物监测和水质实时在线监测,可及时对短期和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警。同时,还建立了“国际警报方案”,当发现污染物时,在瑞士、法国、德国和荷兰设置的7个警报中心能够及时沟通,迅速确认污染物来源,并发布警报。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1992年,莱茵河所有污染物实现了50%以上消减率的目标,部分污染物排放减少了90%;2003年,河水基本清澈,水中溶解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从此,莱茵河浴火重生。

德国城市的水环境治理

莱茵河是德国的父亲河,德国与其他国家一起,经历了数十年的治理,莱茵河德国段已经成为风景秀美的游览胜地。莱茵河治理的成功,是德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在德国水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是1957年联邦会议所通过的《水平衡管理法》。1976年,德国出台利用经济手段对水体保护进行补充的《废水征费法》,首次按“谁污染谁付费,谁使用谁支付”原则收取环境保护费用,收取的资金则由联邦政府支配,专门用于保护和提高水体质量。欧盟自2000年12月开始实施水框架指令,要求到2015年所有国家水体在数量和化学两方面达到良好状态。

执行严格的控制标准。德国城市执行欧盟水框架指令,每6年修订一次,关注水生态指标。注重以水生态原始状态作为水环境保护的目标,不仅关注水环境、水生态指标,还关注水体物理状态,河流正在陆续去除驳岸以恢复自然生态岸线。

开展全方位的水质监测。德国建立了数千个水质监测点,其中北威州就有300个监测点,监测内容包括化学监测指标58项、生态监测指标67项。监测数据提供给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查询,公众也可以在网上查询水环境质量、洪水预警等信息。同时,建立了电子水管理综合系统,包括废水、地下水、地表水、饮用水、WRRL等模块,根据不同的权限,可提供州政府、地方政府、公众和大型水域联合会使用。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以北威州鲁尔区为例,州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鲁尔区传统的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进行清理改造。二是发展可再生环保新能源,各级政府都积极推动环保新能源的利用,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扶植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鼓励民间参与新能源创新,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优惠贷款。三是从流域层面实施综合治理。从点源上来说,工业企业采取最先进的处理工艺,执行最严格的排放标准,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从城市面源上来说,德国60%仍是合流制体系,建立处理规模远超过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污水处理厂,确保所有生活污水均能有效处理。同时建立有效的排水管网和雨水池,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从农业面源

上来看,为防治河流近岸污染,规定沿岸5米范围内或者斜度超过20度的岸坡不得作为农田。冬季休耕期、雨天均不得开展施肥作业,防止化肥尚未被农作物吸收就流失到周边河湖水体中。

高效的联合会管理模式。水环境管理主要依托水联合会,在水环境质量较差和需要治理的河流建立水联合会,会员由流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企业等组成,联合会是非盈利性的公益组织,会费由各会员按照污染防治贡献大小分摊。水联合会负责从源头管控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规划、建设和运营流域内污水处理厂,实施防洪防涝及水资源管理,开展水体生态修复等。

深入人心的环保理念。一是从教育开始。环保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感。二是环境保护团体。在德国有许多自发组建的环保组织,随着组织成员的日益壮大,有些组织甚至在国际上也产生较大影响,他们对各类环境问题开展调查并公布结果,对一些违法或有争议的行政决定进行诉讼。三是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德国《环境信息法》赋予了每个公民向各级联邦机关索取环境方面信息的权利,而且《环境信息法》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对大型项目的公众参与制度。

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从环保法角度谈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故是199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基于“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从环保法的角度而言,有如下措施可以减轻本次事件引发的危害: 首先:整体恢复莱茵河生态系统,使水质恢复到原有物种如大马哈鱼、鳟鱼能够洄游的程度,莱茵河继续作为饮用水源地。 其次:减少莱茵河淤泥污染,达到使淤泥能够用于造地或填海的程度。1988年北海发生灾难事件,大片藻类覆盖北海,泡沫堆积海滩;而近1/3的氮负荷来自莱茵河。保持北海生态稳定,要求莱茵河的保护目标需更加严格,以尽可能减少北海有害物质的来源。 再次:全面控制和显著减少工业、农业(特别是水土流失带来的氮磷和农药污染)、交通、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染物输入。 最后:对工厂中危及水质的有害物质,应按要求进行处理,防止突发性的污染。改善莱茵河及其冲积区内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不仅莱茵河如此,诸如我的河流等环境保护地均应引以为戒,在上述事例中得到借鉴: 莱茵河作为跨国性河流,在环保上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从中也可以看出,河流污染后,其治理的过程十分漫长,治理费用十分高昂,河流生态系统短时期也难以恢复。莱茵河的历史变化告诫我们要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特别是像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虽然现在总体的环境状况比当年莱茵河污染严重的时候要好得多,但污染加重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性的扭转。 长江沿江地区在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往往对环境问题放在次要的地位,考虑得少。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上游污染下游,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莱茵河在治理上的很多经验值得我国重视和借鉴。 一是加强合作,包括政府和公众的合作,跨国(省)之间的合作要搞好环保工作,

关于莱茵河污染成因

期末论文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 —关于莱茵河污染成因及治理的分析

目录: 一、水体污染介绍 (一)区域概况 莱茵河介绍 (二)污染成因 污染原因 化学工业仓库失火事件(三)污染现状 事故后果 (四)危害对象 不同区段对生物的危害 断送食物链 葬送生态恢复的共作成果 对人类的危害 经济损失 (五)危害程度 二、修复技术介绍 (一)莱茵河如何获得新生 跨国合作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 行动计划 (二)具体修复技术-河流异地法 河流异地法 污水处理厂工艺 (三)配合措施-曝氧法 (四)治理成效 三、参考文献 一、水体污染介绍

(一)区域概况 莱茵河介绍 莱茵河全长1390km,是欧洲第三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圣哥达峰下,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于鹿特丹港附近注入北海,其中大约860km在德国境内,被德国人视为“父亲河”。流域面积万km2,其中德国约10万km2,荷兰约万km2,平均流量2200m3/s。流域内平均降水1100mm,降水变化在500mm~2000mm之间。 莱茵河水量丰富,常年自由航行里程超过700km,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莱茵河流域人口约5400万,日益增长的城市化特征,使人口逐渐向城市区域聚集,聚集区基本上位于干流,或干流与运河连接的地区。莱茵河为约2000万人提供饮用水水源,其水质保护一直为沿河国家,特别是下游国家所关注。 (二)污染成因 污染原因 自1850年起,由于莱茵河沿岸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加速,越来越多的有机和无机物排入河道,氯负荷迅速增加。德,荷边界比瑟站在1900年-1930年和1930-1960年期间的检测结果表明,氯负荷连续翻倍,1930年达120kg/s,1960年为250kg/s。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复苏和城市重建,莱茵河流域逐渐发展成为欧洲最主要的经济命脉,莱茵河水质更加恶化。在德国,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同时向莱茵河索取工业生产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废水再排

重大水污染事件

国内 (1)龙川江楚雄段水污染事件 龙川江沿河为云南省楚雄市的主要经济带,分布有冶炼、化工、造纸、制药、烟草和盐矿等工矿企业。2004年6月初,楚雄市龙川江发生严重镉污染事件,楚雄水文站、智民桥、黑井等断面的总镉超标36.4倍。经过对沿河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硫酸厂、海源新业公司、滇东冶炼厂的入河污水是造成此次镉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源。 (2)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 2004年2月底3月初,沱江两岸的居民发现江水变黄变臭,许多地方泛着白色泡沫,江面上还漂浮着大量死鱼。紧接着,居民又发现自来水也变成了褐色并带有氨水的味道。川化股份公司第二化肥厂就是这起污染事故的责任者,他们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直接外排进沱江,导致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百万群众饮水被迫中断,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在3亿元左右,被破坏的生态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3)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政府随即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哈尔滨市的各大超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的场面。 (4)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最终经核查发现,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河流上游3家化工厂的工业污水日常性排放,致使大量高浓度含砷废水流入新墙河。 (5)太湖蓝藻事件 2007 年5 月29 日~6 月3 日江苏无锡,太湖蓝藻集中爆发而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大批市民抢购矿泉水饮用。 (6)江苏沭阳水污染 2007年7月2日下午3时,江苏省沭阳县地面水厂监测发现,短时间、大流量的污水侵入到位于淮沭河的自来水厂取水口,城区生活供水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水流出现明显异味。经过水质检测,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为每升28毫克左右,远远超出国家取水口水质标准。由于水质经处理后仍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城区供水系统被迫关闭,城区20万人口吃水、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直至7月4日上午,因饮用水源污染而关闭的自来水厂取水口重新开启,沭阳城区全面恢复正常供水,整个沭阳县城停水超过40小时。 (7)陕西省钒矿尾矿库泄漏水污染事件

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

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仅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湖南常德,这个仅有600万人口的城市,在城市规模上并不引人注意,但该市丰富的水资源,却让人第一眼就印象深刻。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虽然它的经济并不发达,但其丰富的水资源蕴藏让它在中国城市中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关系到人们的

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_图文(精)

乏暴至察豢习 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由文辉顾笑迎 摘要介绍国外典型河道的污染情况、治理措施及治理后的效果,总结这些治理经验对我国河道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国外经验启示 1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 河流生态系统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维持全球物质循环和水分循环;另一方面,可净化水源,抵御洪水,提供用水,用于旅游和交通,野生生物栖息等¨J。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人类的用水量也持续增加,同时人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也日益严重,当这种干扰超过一定阈值时,河流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将表现出受损症状,即河流生态系统受损。如果受损程度较低,当停止干扰时,河流生态系统可以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干扰强度和时间继续增加,超过一定阈值,河流生态系统的稳态将被打破,系统崩溃,退化到另一阶段【2J。 因此,就要进行河流的生态恢复,重建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维持流域水资源的可再生循环能力,促进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循环¨J。 2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经验 2.I泰晤士河 2.1.1泰晤士河的污染情况 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向东流经伦敦等大城市,全程402km,流域面积13000km2,年平均流量67m3/s。

泰晤士河感潮段周边大型污水处理厂对其水质影响非常大。雨污混合水溢流问题一直比较严重,是造成暴雨期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二战后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在当时直接造成了水质的严重恶化,但由于1965年后这类洗涤剂已被禁止使用,因此对目前水质的变化已无影响。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所古比例很小,对泰晤士河水环境 16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泰晤士河沿岸的14座发电站排放的冷却水也对河水造成了热污染,使水温升高,溶解氧下降。 2.1.2泰晤士河污染治理措施 ①依法治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依法治污的国家。1876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规“河流污染防治法”。然而,真正走上健全的法治轨道的是上世纪60年代,自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治污标准,内容涉及水资源保护、污染源管控、水环境管理、水质监控等方面。 ②成立专门的治理委员会 成立了治理专门委员会和泰晤士河水务局,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标准,有充分的治理资金保障,被国际上称为“水工业管理的一次大革命”。即将全流域200多个管水单位合并而建成一个新的水务管理局——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各种业务,并作明确分工、严格执行。这不仅使水资源按自然规律进行合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杜绝用水浪费和破坏,且还体现了社会职能,建立污水处理至养鱼、种植、灌溉、航运、防洪及水域生态监测等综合开发,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③区域性水污染防治体制 区域性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防治措施两种类型。

国外水污染

莱茵河化学品仓库火灾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莱茵河是欧洲第三大河,流经欧洲数十个国家。1986年瑞士巴塞尔附近的Sandoz化工厂发生火灾,有10~30吨农药及至少200公斤汞流入莱茵河,事故造成约160公里范围内多数鱼类死亡,约480公里范围内的净水受到污染影响不能饮用。上游立即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等沿岸国家发送污染事故警报,关闭沿河自来水厂,改用汽车向居民定量供水。此次事故促使法国、瑞士、德国共同成立工作组以改进和完善信息交换系统和紧急联系机制,并就防止莱茵河污染事故和减轻污染损害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达成协议。同时欧共体要求成员国向欧盟委员会上报重大污染事件,用于建立重大事故灾害数据库,主要包括事故起因、经验教训以及预防措施等。 ■多瑙河流域金矿处理池破裂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流经欧洲18个国家。2000年,多瑙河支流蒂萨河发生过一次突发性水污染事件,10多万升含有大量氰化物、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水冲泄到蒂萨河,最终流入多瑙河,造成下游长达500多公里严重污染,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均受到影响。事故发生后,在收到罗马尼亚政府的预警通报后,匈牙利政府迅速采取预防措施,下令立即关闭以蒂萨河为饮用水水源的所有自来水厂,大量张贴公告告诫住在蒂萨河沿岸城镇的居民注意防范。保加利亚告诫居民不要购买产自多瑙河的鱼。同时各国加紧治理各自境内的污染源,建立短期和中长期的计划,加强河流污染预警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严格水质检测制度,及时准确地对水样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世界重大水污染事件 ■■水俣病事件 1950年,在日本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大批精神失常而自杀的猫和狗。1953年,水俣镇发现了一个怪病人,开始时步态不稳,面部呆痴,进而是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1956年又有同样病症的女孩住院,引起当地熊本大学医院专家注意,开始调查研究。最后发现原来是当地一个化肥厂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采用成本低的汞催化剂工艺,把大量含有有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鱼中毒,人和猫、狗吃了毒鱼生病而死。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 ■■痛痛病事件

莱茵河的水运与污染治理-初中地理知识

莱茵河的水运与污染治理 【知识点的认识】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 1232 千米,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同时是德国最长的河流,是德国的摇篮. 莱茵河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莱茵河航运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莱茵河过去长期是欧洲政治纠纷的源泉,现在则因污染程度的提高,国际间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态保护.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莱茵河的水运与污染治理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选择题. 例:莱茵河曾经是欧洲污染非常严重的河流之一.为了治理污染,有关部门向河里通入某种气体,河水水质因此得到明显改善.通入的气体是() A.氢气A.氢气C.空气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题干河水污染的来源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就是水中氮磷元素过多导致水生植物过度生长而引起的缺氧现象. 解答:河水污染主要由于大量向河道中排放生活污水,使河水中的氮、磷、有机物等含量明显增多,导致水生植物过度生长而引起缺氧现象,要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就是减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同时增加水中的氧气量,所给答案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所以可向水中通入空气.(选空气,就是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而防止水中生物缺氧造成的死亡而导致的水质恶化,而氯气则会加剧水中生物的死亡,这个和净化时杀死水中病菌是两个情况)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水的污染与治理,同时给同学们一个提示:在生活中要大力宣传,禁止向河水中排放污水及生活垃圾,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 【解题思路点拔】 主要考查河水的污染与治理,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人人有责. 1/ 1

20世纪以来世界十大污染事件总结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 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时间:1930年12月1日—5日 危害: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发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一个星期内就有63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死者大多是年老和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成因:由于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再加上该地区是一狭窄的盆地而且气候反常出现的持续逆温和大雾,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污染排放量过大的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事件 时间: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 危害: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和当年的马斯河谷事件相似。 成因:是由于工业排放烟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这次的烟雾事件发生的是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时间: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9 Market 市场 水工业市场2009 年第1-2 期 联合国于1997年向全世界 发出警告:“地区性的水危机预 示全球性危机的到来。”全世界 水环境污染异常严重,全球污水 排放量已达1-2×1012m 3 /a,每 年有500-1000万人死于与水有 关的疾病。至今距1997年的警告 已逾十年,世界对水污染的控制 有无进步?这是我经常深思的问 题。从我本人的经历和考察,我 终于找到了一些案例,这些案例 向我们启示:人们若是认真地、 负责地对待水污染控制,这个问 题是能够解决的,这些案例将会 提高人们对战胜水危机的信心。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的典型 案例是:1、北京市环境总体规 划,北京市水质总体规划,北 京市城市污水排水系统与城市 污水处理厂总体规划;2、上海 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3 、香港策略性污水排放规划 (SSDS);4、日本琵琶湖污染 的整治,日本七个五年计划下水 道建设规划(1963-1995),东 京下水道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总 体规划;5、欧洲莱茵河污染治 理;6、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综合 治理;7。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污 染治理。 一、北京市的水污染综合治 理 北京市于2008年实现了对奥 运会的承诺,污水处理率达到了 90%以上,达到了世界上发达国 家大城市的水平。 1992-1996年,北京市制 订了《北京市环境总体规划研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究》,规划期为1991年-2015 年,总的要求是提出北京市 1991-2015年大气质量、水质、 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最小费用 计划。总体规划中包括了北京市 水质管理规划,其中心任务是: 1 )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包 括:密云-怀柔水库及京密引水 渠,官厅水库及永定河引水渠, 西郊地下水源地,东北郊地下水 源地;2)污染源控制,包括: 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及污水回 用,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农业、 畜牧业及乡镇企业污染控制; 3)水环境质量改善,即城市河 流水质改善。 在北京市水质管理规划的 基础上,北京市又制订了北京市 城市下水道与城市污水处理厂规 划,其中主要内容有:城市污水 负荷(水量、水质)的现状与预 测(考虑人口、经济、城市的发 展);城市排水流域的划分;城 市下水道与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规 划(多方案比较);规划方案的 环境评价;规划方案的费用分析 及投资规划;规划方案的批准与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文/ 张忠祥(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00037) 摘要:本文扼要分析与研究了国内外水污染治理取得成功的若干案例,包括:北京、上海、香港、日本东京、琵琶湖、英国泰晤士河、莱茵河和美国切萨皮克海湾等。在20世纪下 半叶,这些城市、河流及海湾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但由于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成立了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投入了巨大的投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终于使环境污染得到了控制,生态得到了恢复。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对当前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染治理生态恢复案例研究20 市场 Market 水工业市场2009 年第1-2 期 实施。(见表1) 根据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10 年,北京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科

世界各国流域水环境管理治理的成功经验

【他山之石】世界各国流域水环境管理治理的成功经验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长度为6300公里 是中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中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同时也是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长江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 生态服务功能呈退化趋势。 近20年来 长江经济带城镇面积增加39.03%

严重挤占江河湖库生态空间;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 多种珍稀物种灭绝 上游受威胁鱼类种类占全国总数的40%。 长江污染物排放量大 风险隐患多 长江经济带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的40%以上 重化工企业沿江密布 中国近一半的重金属 重点防控区位于长江经济带 各类危重污染源集中区与饮用水水源地交替分布 存在巨大的环境风险 如何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借鉴国外流域水环境管理治理的成功经验,可以为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欧洲的莱茵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等河流,都经历了水体污染、水生态退化的阶段,当前这些河流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都得到了恢复。 成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

莱茵河 莱茵河流域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专门进行莱茵河保护工作的跨国管理和协调组织,实施了制定评估管理对策、提交环境评价报告和向公众通报莱茵河状况和治理成果等多项莱茵河环境保护计划,委员会的成立解决了跨界河流流经不同国家间沟通不畅的管理问题,是全球跨界河流治理成功的典范措施。 同样,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美国联邦政府统筹流域整体,建立了跨州协调机制。为加强联邦部门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各州间的协调合作,美国环保局牵头成立了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流域营养物质工作组,参与部门包括美国环保局、农业部、内政部、商务部、陆军工程兵团和12个州的管理部门,通过工作组的运行,协调了行政力量,保证了治理工作的全面进行。 实施严格健全的污染源排放管控制度

世界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从1972年至1992年间,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其中著名的有十起,称之为“十大事件”: (1)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6)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午夜,座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

德国的环境问题

德国的环境问题 一、德国境内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剧毒物质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数鱼类死亡,300英里处的井水不能引用。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送水,接近海口的荷兰,全国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翌日,化工厂有毒物质继续流入莱茵河,后来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含有汞的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11月21日,德国巴登市的苯胺和苏打化学公司冷却系统故障,又使2吨农药流入莱茵河,使河水含毒量超标准200倍。这次污染使莱茵河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使几十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流。

莱茵河的治理 为了使莱茵河重现生机,1950年7月,由荷兰提议,瑞士、法国、德国、卢森堡等国家参与,在瑞士巴塞尔成立了旨在处理莱茵河流域保护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的“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1963年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范围内签订了合作公约,即伯尼尔公约,奠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 控制河流污染源,避免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进河流是最重要的举措。ICPR制定了相应法规,强行对排入河中的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减少莱茵河的淤泥污染,ICPR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违者罚款,罚金50万欧元以上。1976年,该委员会又先后通过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莱茵河以及专门的防止氯化物污染莱茵河条约。 保护委员会通过“责任到户”的方法把治理工作具体化、可操作化。如委员会下面设置若干个专门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以及监控污染源等工作。 ICPR各部门相互协调,采取了一系列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的措施:拆除不合理的航行、灌溉及防洪工程,拆掉水泥护坡,以草木绿化河岸,对部分改弯取直的人工河段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等。 据本亚明先生介绍,河流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为地去改变它的生态构成要素,比如修水泥河底和水泥护坡去取代河流泥底和植被护坡只能导致河流变成死河,使它失去自净能力。据记者了解,国内不少城市现在兴起一个“时尚”:给河流修水泥底和水泥护坡。尽管从外观上看河流两岸整齐了,但由于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变得浑浊发臭,让两岸居民不敢开窗。 一方面德国政府投入1万亿欧元的巨资治理河流污染,并立法保障河流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德国民众有良好的环保意识。记者在德国各城市采访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市民把河边的垃圾捡起,放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 1987年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还通过了重在全面整治莱茵河的“莱茵河行动计划”。 1.制定并量化整个莱茵河的水质标准 2.截止到1995年,在各个工业部门应用最新技术,实现43种物质减排50%的目标 3.制定并执行减少意外排放的目标 4.初步制定扩散污染源清单,制定减少扩散污染计划 5.制定并执行有关水文、生物及形态变化的计划 尽管莱茵河行动计划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打算这个计划的大部分减排目标都已经实现:33

水污染事故介绍

水污染事故介绍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 紧急危害的事故。来源:HJ/T91-2002。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 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 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 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 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 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 孢子Cryptosporidium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 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 2000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西北部城市奥拉迪亚市附近,一座由罗马尼亚 和澳大利亚联合经营的巴亚马雷金矿的污水处理池出现一个大裂口,1万多立方米含剧毒的氰化物及铅、汞等重金属污水流入附近的索莫什河,而后又冲入匈牙利境内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水进入匈牙利 境内时,多瑙河支流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700-800倍,从 索莫什河到蒂萨河,再到多瑙河。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的成功典范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的成功典范 作者:来源:江西省信息中心文号:发布日期:2008-06-18 (一)莱茵河重现生机 莱茵河全长1300多公里,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是以上几个国家的重要饮用水源,也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莱茵河现在的成功,与莱茵河流域各国的有效协调合作密不可分。莱茵河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则轮流由各成员国的部长担任,但这却是一个民间组织,从来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现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仅12人。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莱茵河还很清澈,人们可以在河里游泳、钓鱼,但20世纪50年代末,德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同时向莱茵河索取工业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废水排进河里。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 在污染最严重的上世纪70年代,城市附近的河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鱼类完全消失。为了使莱茵河重现生机,1963年,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范围内签订了合作公约,奠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ICPR制定了相应法规,强行对排入河中的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减少莱茵河的淤泥污染,ICPR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违者罚款,罚金50万欧元以上。保护委员会还实行“责任到户”,如委员会下面设置若干个专门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以及监控污染源等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莱茵河终于恢复了生机。2002年年底调查表明,莱茵河已经恢复到二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二)汉江奇迹 韩国人经常自豪地称汉江是韩国创造“汉江奇迹”的源泉。在工业化大步前进的关键时刻,韩国丝毫没有放松对水资源的保护,《水源地保护法》规定,凡是处于上游水源的地域,一律设为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得兴建工厂等设施,对林木不得乱砍滥伐。在环境管理上,首尔市制订了《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凡是在公园内乱扔废弃物的人,最高罚金为100万韩元。为监督和

国际河流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方案

国际河流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方案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按污染源排放时间分,水污染有持续性污染(包括间歇性污染)和瞬时性污染。持续性污染是指长时间持续性地向水体中放排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瞬时性污染是指短时间大排量的向水体倾倒污染物而造成的污染,这种污染会造成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国际河流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并不多见,其中莱茵河水污染事故和多瑙河水污染事故是少数之中的典型。 一、莱茵河水污染事故 莱茵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圣哥达峰下,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于鹿特丹港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60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莱茵河就是欧洲最繁忙的水上通道,也是沿途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 1.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引发灾难性事故 巴塞尔位于莱茵河湾和德法两国交界处,是瑞士第二大城市,也是瑞士的化学工业中心,3大化工集团都集中在巴塞尔。1986年11

月1日深夜,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桑多兹(Sandoz)化学公司的一个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装有约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质随着大量的灭火用水流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桑多兹公司事后承认,共有1246吨各种化学品被扑火用水冲入莱茵河,其 中包括824吨杀虫剂、71吨除草剂、39吨除菌剂、4吨溶剂和12吨有机汞等。有毒物质形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向下游流去。翌日,化工厂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有毒物质流入莱茵河后,再一次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约160公里范围内多数鱼类死亡,约480公里范围内的 井水受到污染影响不能饮用。污染事故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沿岸城市,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定量供水。由于莱茵河在德国境内长达865公里,是德国最重要的河流,因而遭受损失最大。接近海口的荷兰,将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法国和前西德的一些报纸将这次事件与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相提并论。《科普知识》总结了20世纪世界上发生的最闻名的污染事故,莱茵河水污染事故被列为“六大污染事故”之六。 2.灾难性事故的处理

莱茵河华丽转身的治理经验

莱茵河华丽转身的治理经验 作者:居小秋 从德国访学回国近3年,时常会想起曾经缓步在伍珀河小桥上,稍作驻足,便可听到桥下潺潺的水流声,看见小河水浅浅的、泛着银色的光,缓缓地流动着。如果下起雨来,伍珀河可没有这么秀气了,河水水量将成数倍的增长,通过伍珀河最终汇入到莱茵河。历史上,莱茵河流域出现过洪水肆虐,更为可怕的是,莱茵河流域曾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经过近五十年的治理,莱茵河流域已经旧貌换新颜,从莱茵河的华丽转身,可以窥见德国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 曾经不堪重负的莱茵河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全长1232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复苏和城市重建,莱茵河流域工业化再度加速,莱茵河周边建起密集的工业区,以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为主。德国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区就在其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约300家工厂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铜、镉、汞、去污剂、杀虫剂等上千种污染物倾入河中。此外,轮船排出的废油,两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废渣,以及农场的化肥、农药,使莱茵河流域的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据估算,水中各种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致使大量水生物种面临威胁。上世纪60年代末,莱茵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下水道”,所有水生生物几乎在德荷边界河段绝迹。 痛定思痛后的莱茵河治理 1986年,瑞士莱茵河畔Sandos公司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大量含剧毒化学品物质的消防水直接进入莱茵河,沿线河水变成了红色。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实施,莱茵河的鲑鱼从1940年开始正式绝迹。“Sandos”事件和“鲑鱼消逝”事件成为了德国和莱茵河沿岸国家决定对莱茵河开展治理的标志性事件。 成立跨国协调合作机构。由于莱茵河是跨国河流,上下游涉及多个国家,为了加强合作、联防联控,1950年7月,由荷兰提议成立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

世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世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大家知道吗,20世纪以来,人类的环境污染事件日益增多,每一闪重大污染都给人类带来了血的教训。 1、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沿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地区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1930年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搴件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夏季,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20多人死亡。 4.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 日至8 日发生于英国伦敦市。当时,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温

莱茵河事件分析

硫,磷,汞、砷、铅、镉等重金属元素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重要的致癌因子;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或水,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即慢性中毒,可影响神经系统,破坏肝脏功能,造成生理障碍,影响生殖系统,产生畸形怪胎,导致癌症。 有机磷农药,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表现。 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一般毒性较大,有蓄集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 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随食物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中,其次为肝、肾、脾、脑中。通过人乳传给胎儿引发下一代病变。 、污染事件的过程与影响 1.水污染11月1日Sandoz股份公司仓库起火爆炸后.从消防水流人莱茵河的 地方起.莱茵河水剧烈变色(红).同时污染使鱼类大量死亡.尤其是鳗鱼。11月3日Sand0z 股份公司公布了可能有毒并会污染莱茵河的化学品及其储量清单,主要为杀虫剂(磷酸酯)、杀真菌剂(其中包括有机汞化物)和除草剂。数量最多的污染物料为磷酸酯、乙拌磷和甲基乙拌磷. 2.泥沙污染在消防水泄人点下游附近.泄人的有毒物质使面积约为700 m 的莱茵河底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污染。通过抽吸河底从莱茵河中清除了大约lt的农用化学品(农药).同时总共对约4000 m2的面积进行了净化处理。 3.生态影响莱茵河的污染物使上莱茵河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1)鱼类在巴塞尔下游出现了各种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莱茵河560 km处(污染点下游401km的罗累莱)河段中的鳗首当其冲。污染水波经过时在科布伦茨和杜塞尔多夫进行的鱼类试验未发现有重要影响 (2)供鱼食用的动物根据在有利水位条件下拍摄的录像.可见供鱼食用的动物情况同样受到影响.在巴塞尔至布赖萨赫地区发现了严重的污染破坏在大约至美因兹的上莱茵河地区.栖息的小动物(如蜗牛、蚌、蠕虫、小虾)数量明显减少:直到摩泽尔河都证实有污染X,1-A,动物的伤害。在下莱茵河也发现零星伤害的现象 4.对取水的影响巴塞尔下游附近莱茵河有10多个取水口.这些取水口总的最大取水量为70m3/s。由于警报延误.没有及时关闭取水口.因此污染侵入由莱茵河供水的运河系统(于南格运河、哈尔特灌溉系统、科尔马运河、莱茵河一罗讷河运河).并影响地下水水质。公共饮用水的几个给水井也受到影响。 事件发生后采取的行动 1.快速反应 ①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要针对事故对莱茵河的影响进行调查,确定一个强化的监测计划,并对包括资金筹措在内的恢复计划提出建议。 ②自动装置应能及早发现火情并迅速灭火。应当制定相应的消防预案,该预案应在灭火的同时对存储的货物加以考虑。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一方面应对莱茵河沿岸国家有关事故的技术和法律规定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则要弄清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以协调。 ③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专家工作框架内,考虑将欧共体的信息系统用作莱茵河沿岸国家合作控制化学事故影响可能采用的模型。 ④瑞士政府愿意为迅速、公正地解决赔偿问题继续进行会谈,并坚信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有关赔偿和恢复事件前莱茵河状态等问题。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协助提供必要的依据。 ⑤此外部长们要着眼于各国警报系统对莱茵河预警和警报计划进行检查,必要时要确保

水污染事故介绍(通用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水污染事故介绍(通用版)

水污染事故介绍(通用版) 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来源:HJ/T91-2002。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

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 2000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西北部城市奥拉迪亚市附近,一座由罗马尼亚和澳大利亚联合经营的巴亚马雷金矿的污水处理池出现一个大裂口,1万多立方米含剧毒的氰化物及铅、汞等重金属污水流入附近的索莫什河,而后又冲入匈牙利境内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水进入匈牙利境内时,多瑙河支流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700-800倍,从索莫什河到蒂萨河,再到多瑙河。 污水流经之处,几乎所有水生生物迅速死亡,河流两岸的鸟类、野猪、狐狸等陆地动物纷纷死亡、植物渐渐枯萎,一些特有的生物物种将灭绝。本次世故还导致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给多瑙河沿岸居民带来了沉重的心理打击,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蒂萨河沿岸世代靠打鱼为生的渔民丧失了生计。本次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