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4年慈溪中学理科创新实验班自然科学试题

2004年慈溪中学理科创新实验班自然科学试题

2004年慈溪中学理科创新实验班自然科学试题
2004年慈溪中学理科创新实验班自然科学试题

自 然

说明:

I. 本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II. 本卷分试题(共6页)和答卷(共4页),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 III.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S —32、Cl —35.5、Mg —24、

Fe —56、Na —23、Al —27、K —39、Zn —65、Cu —64、Ag —108 Ba —137)

试 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某人不慎撞伤,下肢某处鲜红色的血从伤口迅速流出,在送医院前须急救止血,其中

正确的做法是

A 、用冷湿毛巾放在伤口上,减慢血循环

B 、速将伤口的下部扎紧

C 、速将伤口的上部扎紧

D 、把受伤下肢尽量抬高

2.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橡树树叶的长度,有的长3厘米,有的则长达8厘米。形态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种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存在差异,如仙人掌的叶刺能更好的适应沙漠气候。下图为某地3种不同植物叶片面积与单位面积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如果该地遭遇干旱,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甲比植物乙更能适应

B 、植物乙比植物丙更能适应

C 、植物丙比植物甲更能适应

D 、植物甲和植物丙具有同样的适应能力

3.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 并维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a(OH)2质量分数增大

B 、溶液中Ca(OH)2质量分数减小

叶片面积(cm 2) (第2题)

单位面积个体数(株/m 2)

C 、溶液中的Ca 2+总数减少

D 、溶液中的Ca 2+总数增加

4. 有三种有机物C 2H 6O 、C 2H 4和C 6H 12组成的混合物,已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0%

B 、1-67a %

C 、100-67a %

D 、9

8(100-67a )% 5. 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根据氢气在本实验中的作用,生成的铜与消耗氢气的质

量M 、m 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6. 下述关系式中既表示物理量的概念的数学定义表达式,又体现该物理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是 A 、P=W/t B 、ρ=m/ν C 、p=F/S D 、I=U/R

7. 下列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们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对人眼而言是物而不是像,对放映机镜头而言 才是像

B 、用黑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只能成一半的像

C 、物体沿主轴从6倍焦距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的 速度,并且像逐渐变小

D 、幻灯机的幻灯片总是倒插在焦点与镜头之间

8.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钢球从相同高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所示的方向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地过程所需的时间的叙述正确的

(第8题) A 、落地速度甲最小,落地也最晚 B 、乙的落地速度大小与落地时间都居中 C 、落地的速度大小与所需的时间都一样 D 、落地速度大小都一样,但丙最早落地 9. 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甲用细线悬挂在

天花板上,乙放在水平面上。两球是用同种热的良导体材料制成的,水平支持面和细线均为热的不良导体制成。今让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则热平衡后(热损失不计) A 、甲球的温度低 B 、两球温度一样高

C 、乙球的温度低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 在英格兰对希腊的足球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战中,英格兰队长贝克汉姆射入一个价值被经济学家估计为二亿英镑的香蕉球。香蕉球是指球在水平方向上是曲线飞行的,其形成理由是

A 、重力作用与惯性

B 、惯性与空气对球的作用

C 、球自转与重力对球的作用

D 、球自转与空气对球的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全对........给.3.分,对...1.个给..1.分,有错项不给分........

) 11. 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

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 、它对伤寒菌比对结核杆菌更有效 D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12. 等质量的Mg 、Fe 、Zn 分别与三份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SO 4溶液>FeSO 4溶液>ZnSO 4溶液

B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MgSO 4 >FeSO 4 >ZnSO 4

C 、反应后产生的H 2质量相等

D 、反应后单位体积的稀硫酸溶液其质量增重:Zn> Fe>Mg 13.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Na 2SO 4溶液中加入m 克Na 2SO 4·5H 2O 或n 克无水Na 2SO 4

后,都会全部结晶生成Na 2SO 4·10H 2O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原Na 2SO 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50% B 、原Na 2SO 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40% C 、m>n

D 、m 与n 的大小无法确定

14. 如图所示,有一个盛水玻璃容器,水中浮着一个倒立的玻璃杯,杯中封有部分空气,处于图示的静止状态,当小管中水位发生变化时,关于玻璃杯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往小管中加水,玻璃杯将向上运动

B 、往小管中加水,玻璃杯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C 、打开阀门,小管中水位下降,玻璃杯将向上运动

D 、不管小管中水位升还是降,玻璃杯永远保持静止 15. 如图所示,重为100牛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米/秒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5牛。不

链霉素带 琼脂培养基

霍乱菌

伤寒菌 结核菌 (第11题)

(第14题)

计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A、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5牛

B、拉力F的功率为4瓦

C、若物体A匀速运动2秒,拉力F做功为4焦

D、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16.(3分)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CO2、HCl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

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硫酸(无现象);④灼热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试回答:

(1)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存在的有▲;(2)不能肯定的有▲。

17.(3分)我们烧菜时,如果在热油上滴上一、二滴水,马上会听到清脆的水滴爆裂声。

请你从这个现象中,找出包含的自然科学现象及对应的自然科学知识。

(1)▲(2)▲(3)▲

18.(2分)氧化物固体A与碳酸钠固体混和,高温加热,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固

体化合物B。化合物B能溶于水,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C,则氧化物A可能是▲。(填A、B、C、D、E)

A、P2O5

B、SiO2

C、SO3

D、MgO

E、BaO

19.(6分)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中的方法步骤:

序号项目试管Ⅰ试管Ⅱ

1 新鲜唾液1mL 1mL

2 可溶性淀粉液2mL 2mL

3 37℃水浴5min 5min

4 1mol/L盐酸1mL /

5 1mol/L氢氧化钠/ 1mL

6 碘液2滴2滴

7 结果均不变蓝

请你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20.(4分)科学规律有时是通过对偶发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的。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地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教堂中的油灯摇摆发现单摆定律。玻义耳通过盐酸溅到玫瑰花瓣上,使玫瑰花瓣由红色变紫色,发现并制成酸碱指示剂。

玻义耳用由玫瑰花瓣的汁,制成用来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的指示剂,你认为他还需进行怎样的实验探究?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21.(8分)实验室里有一瓶氯化钠和氯化钡的固体混合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

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钡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

(1)加入的A是▲,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A ▲,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2)滤液中加入的B物质是▲。应该加入过量的B物质,理由是▲。

(3)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的几滴洗出液中加入▲,若▲,表示沉淀已洗净。

(4)该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钡的质量比的计算式是▲。

22.(7分)自然课上王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路,各组同学都提

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下面是其中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案:

甲组:张晴小组设计方案

①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未知)、未知电阻Rx、导线。

②电路图(如图甲)

乙组:赵亮小组设计方案

①器材:已知电阻R0、电流表、开

关、电源(电压未知)、未知电阻

Rx、导线。

②电路图(如图乙)

A、你认为两小组中哪组设计更

优?▲_,理由:▲。

B、今有M、N两灯上分别标有“6V,6W”和“6V,4W”的字样,用一个输出电压

为12V的电源对两灯供电,请设计要使这两灯能同时正常发光的两种不同电路图,电路图:

(a)

(b)

并说明哪一种更佳▲(填a或b),原因是

▲。

23.(8分)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现要用结晶法从A 、B 混合物中提取A 。(不考虑A 、B 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取50g 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 热水,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 析出而B 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 的质量分数应满足什么条件(写出计算过程)。 (2)若上题中“100g 热水”改为“200g 热水”,满足同样的要求,则B 的质量分数应满足什么条件(写出计算过程)。

(3)取W g 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 热水,然后冷却至10℃。若仍要使A 析出而B 不析出,则当W

积的1/5露出液面,不可伸长的悬绳处于松驰状态。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牛,木块边长为0.1米,容器底面积为0.03米2,容器底有一阀门K 。求: (1)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2)打开阀门使液体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

此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多少?

(3)在细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

断绳前的瞬间相比,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改变了多少?(g 取10牛/千克,溶液的密度为1.2 ×103千克/米3,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5. (8分)电流表和电压表实际上是由小量程电流表与电阻串、并联之后改装成的,当

某一电表的量程不能达到要求时,可以通过改变串、并联电阻的阻值来扩大或缩小其量程。

现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约为0.5A ,可是只有一个量程为0~0.3A ,内阻为5Ω的电流表,手边还有一些器材,如下表:

请把题中量程是

0~0.3A 的电流表临时改装成量程为0~0.6A 的电流表。 要求:(1)画出电路图;(2)写出实验步骤;(3)写出理论上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4)具体分析实际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理论值的差异。

名称

规格

电源1个 电压12V 不变 滑动变阻器1个 阻值0~50Ω 粗细不很均匀的电阻丝1根 电阻约为50Ω

导线若干

开关1个

(第24题)

自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C

C

A

D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全对给.........3.

分,对...1.个给..1.分,有错项不给分........

)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

AD

BC

C

B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16. (3分)(1)HCl 、CO 2、H 2 (对2分,错1及以上或漏1及以上均不给分)

(2)CO 、H 2O (对1分,错1及以上或漏1及以上均不给分) 17. (3分,每空1分,其中知识点和现象各0.5分)

(1)水的密度比油大,水沉向锅底 (2)水的沸点低,水在油中先沸腾 (3)水汽化产生大量的气体,水滴爆裂 18. (2分)B 19. (6分)

(注:能指出任意2点并改正,得满分;得出1点并改正得3分。指出不足之处但无改正,适当给分。)

20. (4分,要求回答出用不同酸和氯离子是否使玫瑰花瓣汁制成的指示剂变色的实验,

每一步叙述完整给2分)

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或约1mL 的稀硫酸或稀硝酸,加入几滴指示剂。观察酸溶液的颜色是否变化。

2、再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或约1mL 的氯化钠溶液或者是其他可溶性的氯化物,加入几滴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变化。 21. (8分)(1)Na 2CO 3,保证氯化钠溶液中钡离子沉淀完全,(每空0.5分)

不足之处

改正

①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

② 少正常pH 的对照组

③ 验结果试剂选择不恰当

①理的方法步骤为:①④⑤②③⑥⑦(也就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应放在“可溶性淀粉溶液”的前面。其它合理步骤也可)

②再设对照试管,对照试管中用蒸馏水代替试管Ⅰ中的盐酸,其它试剂及量不变(意思对即可,但必须提及“蒸馏水”)。

③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来检验

取滤液少许,加入Na2CO3溶液,若无沉淀出现,则说明已过量,反之则不足。(1分)(2)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每空1分)

(3)(检验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等)AgNO3(其它合理者也可),无白色沉淀生成(每空1分)

(4)(197W- 208W2)/(208 W2)(2分)

22.(7分)A、甲组。(1分)(1)甲组可重复测量,减少误差;测量过程中电源电压

的微小改变不影响测量结果。(2)乙组方案中Rx的测量须在“电源电压不变的理想条件下”进行。(2分)

B、电路图:(每图1分,共2分)

(a)(b)

a,(1分)(1)节约能源;(2)使用过程中当一盏灯损坏时一般不会引起另一灯的损坏。(1分)

23.(8分)(1)(2分)A%≧60% (2)(3分)B%<60%(3)(3分)A%﹥100a/W%

24.(6分)(1)(2分)ρ木=0.96×103Kg/m3(2)(2分)V’排=3.83×10-4 m3

(3)(2分)⊿P≈167Pa

25.(8分)

(1)画出电路图;(2分)

(2)(2分)

①按图示连接电路,滑动变阻器以最大值接入电路②闭合开关K,移动滑片,使电流

表指针达到满刻度(I满)③将电阻丝的一端接在电流表的一个接线柱上,用电阻丝的不同部位与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试触,直到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刻度的一半为止。此时电流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丝即为改装后电流表需并联的电阻。(调试过程中不改变R’的值)

(3)(1分)理论上应该与电流表并联的电阻值为5Ω

(4)(3分)分析过程的叙述应包含以下几点:(每点1分)

①电流表量程扩大为原来的两倍,理论上应并联一个与原内阻等值的电阻,即R理论

=R A=5Ω

②利用满刻度和半满刻度读数来确定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理论上电路的总电

流应该不变,即I总=I满

③因为滑动变阻器拉入电路且阻值不变,所以并联电阻丝后,总电流应大于满刻度值。

这样流过电阻丝的电流实际大于满刻度的一半,因此R实际﹤R A=5Ω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和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自然科学的特点有:1 ,2 ,3 ,4 。 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 4、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科学、科学、科学所构成。 5、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 和。 6、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 - - 四个阶段。 7.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 1、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 A、金 B、银 C、铜 D、铁 2、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维勒 3、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维勒 4、研究无穷维抽象空间及其分析的数学理论() A、数理统计 B、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数理逻辑 5、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亦称符号逻辑的是() A、数理统计 B、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数理逻辑 6、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A、球形 B、椭球体 C、梨状体 D、苹果形

7、“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 A、牛顿第一定律 B、机械能守恒定律 C、热力学第一定律 D、分子运动论 8、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A.BB BB B.BB Bb C.Bb Bb D.BB bb 9、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 A.适者生存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 10、环境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A、生态学 B、物理学 C、化学 D、生物学 三、判断(在题号前括号内填“√”或“╳”) ()1、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 ()2、原始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创造是石器的制造和发明。 ()3、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4、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 ()5、我国的种茶养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 ()6、我国的天文学不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生产国。 ()8、很轻的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非常接近时会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叫核的聚变。 ()9、南北大运河以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闻名于世。 ()10、“绝对时空观”把时间和物质运动分割开来,认为空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绝对空间”,时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匀速地”“流逝着”的“绝对时间”。 四、简答题 1、简述塞尔维特血液小循环的主要内容:

教材实验改进与创新

中教法教材实验改进与创新 湖北师范大学 一、实验目的 1.改进制备NO气体的方法,培养学生不唯书,具有批判思维,创新 思维精神; 2.通过NO的制取与NO和NO2相互转换的实验探究,掌握实验改进技 能与方法; 3.了解不同的金属与稀硝酸,浓硝酸的反应,引导学生探究。 二、实验原理 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其能与稀硝酸和浓硝酸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NO混入O2会立刻转化为NO2:2NO+O2=2NO2(红棕色) NO2浓度升高时,可与N2O4相互转化:2NO2=N2O4(无色)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实验试剂:稀NaOH溶液稀硝酸(1:3)浓硝酸 实验材料:U形管(等长、不等长)木试管夹酒精灯长滴管分液漏斗 注射器(玻璃管、橡胶管各一支)具支试管小铜片细铜丝 四、实验内容 1.演示中学教材制备NO,NO2实验

①铜与浓硝酸反应 步骤:取一只干燥洁净的小试管,放入一小块铜片,再向其中加入2mL浓硝酸; 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现象:铜片快速溶解,溶液变为深绿色,在溶液上方产生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②铜与稀硝酸反应 步骤:取一只干燥洁净的小试管,放入一小块铜片,再向其中加入2mL稀硝酸; 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现象: 铜片溶解缓慢,溶液仍为无色,将试管放在酒精灯加热,铜片有大量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 创新实验.doc1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创新实验设计 平乡县第四中学 赵 强 一、实验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九年级物理课本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一节当中的探究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真正让学生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以及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同时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二、原实验的不足之处 1.如上图所示,课本上的实验介绍的泡沫垫太硬,当小板凳压在泡沫垫上时,泡沫垫的凹陷程度不大,实验现象不明显,对比性不强。还有如今生活条件下小板凳和泡沫垫也不好准备。 2.原实验本身的吸引力不强,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教学效果就一般。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用气球代替泡沫垫,因为气球的形变更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气球市场上也好购买,价格也不高。 2.通过改进之后,大大提高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并且该实验在教室内就能完成,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就能完成该实验,很好的鼓励了学生勇于开创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 四、实验器材 甲 乙 丙

相同的木板2块(学生考试用的垫板就行),气球若干个,纯净水瓶若干个并装满自来水。 五、实验步骤 1.将充气的气球放到桌子上,用大小不同的力向下按压,观察气球形变情况。 2.将双手按住充气的气球,一只手用手掌,另一只手用手指,用力按压,观察气球形变情况。 六、实验结论 1.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七、实验效果与自我评价 本次实验现象明显,从而更能突破本堂课的难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这门学科。 本实验易于操作,同时气球爆破时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笑声,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就掌握了本节的内容。 不过本实验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创新 西海小学王绍亭 一.实验设计意图 1.《空气占据空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中的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变看不见的空气为看的见,变摸不着的空气为摸得着,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感受到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并为后面学习《空气的质量》打下基础。 2.通过尝试设计与完成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 教材上安排的实验为几个小实验:一是将吸管伸向水里,用嘴吹,有气泡产生;二是用橡皮泥堵塞瓶口,并插吸管,让学生向瓶内吹气,使水流出来;三是杯底塞入纸团,将杯子竖直压入水底,看纸团会不会湿。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有: 1.实验材料橡皮泥有毒;操作中容易出现橡皮泥堵塞吸管的失误,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2.一次性吸管学生反复吹,不够卫生,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学生气息不足,很难将水顺利吹出来,现象不明显。

4.如果杯子接触水面时没有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5.三年级的学生在操作时很容易把纸团掉入水中,浪费纸张,不利于环保。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实验一: 1.用橡胶塞替代有毒橡皮泥,安全、环保。 2.用玻璃管替代塑料吸管,消除浪费,减少了污染。 3.用推注射器活塞代替用嘴吹气实验,安全可靠更加卫生。 创新实验二: 用乒乓球代替纸团,节约用纸,实验更加绿色环保。 创新实验三: 1.在水槽壁粘贴刻度尺,在水面放一乒乓球,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水位的升降变化。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来控制瓶内空气的流动,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四.创新实验所需器材 玻璃水槽、去底矿泉水瓶(底部缠铁丝)和完整矿泉水瓶各一个。玻璃管、橡胶管、带孔橡胶塞、乒乓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红墨水等。 五、实验过程 (一)自制小喷泉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实验室建设创新的探索 教育文档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实验室建设创新的探索 一、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室建设创新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设有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科学知识内容,这些科学知识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小学师资的重任,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了改变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平台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院予2004年建立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室,服务小学教育专业。随着学院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2009年成立了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室成为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服务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本科,实验室承担更重要的实验教学任务。但是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没有得到根本的变化,而是基本维持现状,这与实验教学任务是极不相匹配的。为了彻底改变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滞后的状况,为了能更好让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我们对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室建设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室建设创新的具体内容及措施 (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思路及目标 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是以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以 实验动手能力和具有创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中心为依托,

新意识的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与器材制作为突破口,适合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实验室建设的协调、持续发展。建设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建设一个具有高质量教学水平并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实验室,建设一支现代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 实验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按照教育和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由一个层次提高到另一个更高层次,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所以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路就是通过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将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新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如图)改变了实验仅作为教学的附属内容、改变了课程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改变了不重视实践的状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为目标,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为主线,实验内容由“单一型”、“局部型”向“综合设计型”、“整体型”拓展,实验方法上由“预示型”、“验证性”向“开发型”、“研究型”转变;将实验分为基础型实验(必做),提高 型实验(必做)、研究创新型实验(选做)等几部分,必做实验 与选做实验结合,大大增加了实验和选题的柔性和开放性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和空间。从知识结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建立了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构、.

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从各自所学的专业来谈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其意义 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 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 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意义: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 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这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准备。而研究生的学习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让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使我们不再僵化思维,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就是自然辩证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其罗辑的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与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进程即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2.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 成这种情况?

创新型实验

1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图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 轴重合,左边与y 轴平行,将纸带段粘贴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 ,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1是其记录的实验数据。木块的重力为 10.00N ,重力加速度g =9.80m/s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表1 (1)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 F > N ; (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3)实验次数5中监测到的加速度=a m/s 2. 3.(1)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段,计数点序号(按打点顺序计数)是1、2、3、4……,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印点。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 2,小车做__________(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保留3位有效数字) x 22.5 30.0 37.5 45.0 52.5 60.0

2 (2)为了测量一个高楼的高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根长为l 的绳两端各拴一重球,一人站在楼顶上,手执上端的重球无初速度的释放使其自由下落,另一人在楼下测量两球落地的时间差t ?,即可根据l 、t ?、g 得出高楼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 ①从原理上讲,这个方案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理由: ②从实际测量来看,你估计最大的困难是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左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由于该电池的内阻r 较小,因此在测量电路中接入了一个阻值为2.00Ω的定值电阻R 0. (1)请根据实验原理图,将右图实物连接成能够完成实验的电路. (2)实验时,半合开关K,调整电阻箱R 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得到了如下数据(R 和U 分别表示电阻箱读数和电压表读数). 为了比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果,该小组的同学准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该是 .计算出与各组数据对应的该物理量并填在表格中,在右图所示的图象中作图. (3)根据作出的图象求得E= V, r= Ω.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草稿) {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 {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 {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 {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 {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 {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 {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 一、名词解释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1.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 2.惯性 [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精品作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2003年课程改革以来,在小学开设科学课,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最终内化形成科学素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现行教材中,有些实验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不够合理,缺乏实用性、灵活性、科学性。笔者认为科学教师要对现行教材进行改进和创新,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通过一些容易准备、操作简便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实验来诠释不同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快乐,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 一、改进实验材料,弥补器材不足 实验材料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开始,材料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探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是有效进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然而,教材中一些材料本身有问题,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浪费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于是,教者大胆地把教科书中的部分实验材料更换成生活中常见、便于操作且价格低廉的材料,不仅能够代替教材中材料的功能,还能使实验的效果更直观。 [案例1]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实验一,猜测验证胡萝卜在水中是沉是浮。实验二,切分萝卜,把它切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更

小,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和体积大小无关。存在问题:胡萝卜下端富含矿物质,密度比其他部位大,胡萝卜整个在水中上浮,而切分后下部分在水中下沉,直接误导学生,影响探究的有效性,因此不能作为探究的材料。改进方法: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把萝卜改为苹果,实验效果明显,学生不会产生歧义,且为下节课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与什么有关”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 [案例2] 《沉浮》单元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教材中要求准备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这两组材料直观性很强,但我们农村科学实验室没有相配套的装置,于是我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本节课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我在学校附近的小诊所找来了一些青霉素针剂瓶子,先选了一组体积大小相同的空玻璃瓶,里面装上不同重量的水,用它来代替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那套小球;又选了一组体积大小不同的空瓶,里面装上沙子,用天平称出相同重量,用来代替那套立方体。这样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让实验操作变得更方便。学生很快就整理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有了小瓶子活动的铺垫学生对潜水艇的原理也理解得比较好。

自然科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1、自然科学课程体系的中心概念是 A、环境保护 B、人与自然C 、科学、技术与社会D、科学方法 2、现行的浙江省自然科学教材共有六册,其中第六册分必修本和选修本两类。每一册的编写都有一个主题,下列那一个主题最适合第二册 A、神奇的大自然 B、物质和运动 C、生命运动 D、自然原理的运用 3、兴趣、态度、意志等等属于自然科学课程的哪一教学目标 A、认知 B、技能 C、科学方法 D、思想情感 4、根据对科学教育本质功能的认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是 A、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B、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C、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自身 5、下列不属于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的是 A、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B、自然界的无限发展 C、自然界的相互作用 D、人类要征服自然 6、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所产生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的实验: 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 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 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 上述的实验计划存在不足之处。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你认为

其中正确的是①观察在培养时没有添加干扰素的癌细胞生长情况 ③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7、如图所示是将铁(相对原子质量56)、锌(65)、铝(27)、银(108)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表示 A、锌 B、铁 C、铝 D、银 8、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当P片从a向b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值的变化倍数各不等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大,两者的比值不变 C、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小,两者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值的比值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到“热”,下面三句话中的热各表示什么物理量 ①今天天气很热②物体吸收热,温度升高③摩擦生热 A、①内能②热量③温度 B、①内能②温度③热量 C、①温度②内能③热量 D、①温度②热量③内能 10、自然科学实验实习册中有“液泡色素变色实验”,实验中用醋酸溶液和氨水分别滴加在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上,观察到液泡的颜色发生变化,这是由于 A、细胞液的pH发生变化,使得液泡色素的颜色发生变化

创新实验报告

研究的意义: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而水泥粉磨技术又直接影响到水泥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在水泥厂中每生产一吨水泥需要粉磨的各种物料就有3—4种之多,粉磨电耗占工厂总电耗的65%一70%,粉磨成本占水泥生产总成本的35%左右,而粉磨系统的维修量占全厂设备维修量的60%。显而易见水泥粉磨工艺的优劣对水泥生产效益影响极大。在我国,全行业节能措施的大力实施正方兴未艾。水泥工业是高耗能工业,其中粉磨作业是耗能最大的环节,占水泥生产总电耗的60%~70%,同时,粉磨又是一种效率极低的作业,在粉磨过程中95%以上的能量最终转化为热量而白白散失。 而且当水泥细度增加时由于细颗粒聚集现象造成水泥选粉效率下降,会导致粉磨效率急速下降。为降低水泥工业中能量的损失和提高粉磨效率,目前比较合理的措施是在粉磨作业中使用水泥助磨剂。在磨机中添加0.01%~0.05%的助磨剂,便能明显地提高水泥产量5%~30%。我国水泥产量巨大,水泥助磨剂的应用对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水泥助磨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水泥台时产量,降低粉磨电耗,另一方面,由于水泥助磨剂具有增强作用,可以降低水泥熟料用量,减少熟料生产的煤电消耗。目前我国水泥混合材掺量平均为25%,通过采用助磨剂使水泥中的熟料用量减少5%是完全能办到的,由此可以节约7千万t的天然资源,少排放约5千万t 的C02、粉尘和其他有害气体。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30年代起,水泥助磨剂在水泥工业生产中就开始使用。

目前,水泥助磨剂多是选用多元醇、胺或氨基醇类物质简单复配而得。但是,随着水泥助磨剂向高性能化方向发展,此类水泥助磨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高层次需求。而随着石油等化工原料的价格上涨,复配助磨剂的价格也不断上涨,因而催生了新一代高分子合成水泥助磨剂的研究。申请者试验发现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合成主要原料对水泥粉磨都有一定的助磨作用,而且粉磨过程中加入聚羧酸减水剂后所制备的水泥净浆流动性明显优于相同粒度的空白试样,所以聚羧酸减水剂可以作为助磨剂用于工业生产中。 目前混凝土减水剂的生产都是通过化工合成工艺生产获得,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入而起作用。国内外减水剂主要分为三大系列,一是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二是磺化芳香族聚合物减水剂;三是聚羧酸类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缓凝现象比较严重,其原料是工业废液,木质素性能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影响作用难以控制,而且其减水率仅在8%—13%左右,但由于其价格低廉,国内仍在使用。萘系减水剂具有生产工艺成熟、不引气、不缓凝、水泥适应性好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减水剂品种。但是坍落损失较大,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施工要求,一般需要通过复合实现保坍性,有许多复合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混凝土的凝结硬度和耐久性,而且该产品大多使用甲醛、浓硫酸制备而成,制备过程环境污染严重,且还受到原料萘资源的影响,国内萘资源无法满足化工工业需求。三聚氰胺系减水剂其减水增强作用略优于萘系减水剂,但是在使用量和价格上高于萘系,另外由于储存时间短、坍落度损失大、使混凝土发粘等原因,实际应用较少。氨基磺酸盐也是一种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较萘系简单,减水效率高,坍落度损失小,但是对掺量和水泥都比较敏感,缓凝效果明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小学科学这门课程具有独立的传授特色,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观察、思维、动手能力。实验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实验的设计或者实验材料的选用,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身居一线的科学教师因地制宜进行改进。其实这种改进就是创新。 一、改进实验设计,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方式就是老师先把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及注意点详细而周密地告知学生,甚至将实验现象、结果也公布于众,学生只“照方抓药”动动手就完事。如鄂教版五下第12课《怎样用水使小水轮转动起来》实验,验证性实验如案例方法是:1.老师先告诉了实验结果,用水冲叶轮,水轮就会转动起来。2.出示实验材料。3.告诉注意的几点。4.老师演示、学生观察。5.总结验证结论。而这种验证实验,是走过场,平淡枯燥。如果改用探究性实验,水分两色,效果明显不一样。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在老师启发下,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其探究性实验方法是:1.提出问题:用水冲洗、水轮能转动吗?转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一猜; 3.制定研究计划(1)实验方法、对比法;(2)器材选用是:小水轮、水、水杯;(3)需要改变 的是:水冲的高度; 4.实验记录; 用水冲水轮转动快慢记录表 5.实验操作并收集证据,学生观察并轮流实验、作好记录; 6.分析与论证,师生共同分析论证、推断,得出结论; 7.总结和评价; 8.结合水力发电进行拓展与交流。 二、改进实验材料,选择“活性”材料为好 所谓“活性”材料,就是在大自然选取的有生命力的材料。它的音容笑貌未变,学生能直接感观,拓展新知。 如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观察蛙在水中运动是蹼足的作用》。我们必须走出教室,去池塘或河边选择“活性”材料,亲眼目睹青蛙蹼足是怎样游泳的。同学们会瞪大眼睛,细心观察,从中去发现,了解蹼像船桨,是帮助游泳的。有的学生还发现蛙腹内充足气,以增强水面浮力,学生智力自然拓展,效果倍增,老师授课轻松,学生也感快乐。

尔雅创新创业期末考试答案

1 提高管理能力的手段是()。(1.0分) 1.0?分 A、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B、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C、构建法人治理结构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 两种模式的共同目标就是( )。(1.0分) 1.0?分 A、快速获益 B、成为创业明星 C、做大规模 D、成为有影响力的公司 我的答案:C 3

对学步期的创业企业而言,管理上最主要的任务是:(1.0分) 1.0?分 A、 把个人激情转变为理智的思考,把企业活力转变为稳定的企业结构与制度B、 发挥创业者主导作用 C、 按照贡献分配利益 D、 团队的精诚团结 我的答案:B 4 财务生存能力涉及到收入来源和()。(1.0分) 1.0?分 A、 准备资金 B、 投资数额

C、 成本构成 D、 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C 5 下列关于模式创意的产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1.0?分 A、 对创业机会的洞悉 B、 对已有模式的认识 C、 对市场潜在需求的判断 D、 对创业风险的承担 我的答案:D 6

以下哪个要素不属于创业的概念所包含的?()(1.0分)1.0?分 A、 基于实现创业的目标 B、 两个以上的成员 C、 以盈利为目的 D、 成员产生积极协同效应 我的答案:C 7 可能的创业机会更多地是思考()。(1.0分) 1.0?分 A、 市场 B、 资源

C、 能力 D、 制度 我的答案:A 8 创业机会评价方法是基于某一商业机会的商业概念的()。(1.0分)1.0?分 A、 创新性 B、 可行性 C、 可持续性 D、 商业性 我的答案:B 9

以下哪一项,属于创业的间接资源?()(1.0分) 1.0?分 A、 经管资源 B、 市场资源 C、 人才资源 D、 信息资源 我的答案:D 10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精益创业的主要方法。( )(1.0分)1.0?分 A、 迭代创新 B、 了解客户需求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和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和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和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5道,8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及其和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