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正多边形和圆》基础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正多边形和圆》基础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正多边形和圆》基础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正多边形和圆》基础练习

《正多边形和圆》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连接BO,则∠OBC的度数是()

A.50°B.45°C.65°D.60°

2.(5分)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4,则它的边长为()

A.2B.C.4D.

3.(5分)边长为2的正方形内接于⊙M,则⊙M的半径是()

A.1B.2C.D.

4.(5分)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6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4B.5C.6D.7

5.(5分)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则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是()A.1B.C.2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内接于⊙M,则⊙M的半径是.

7.(5分)边长为6的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

8.(5分)已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则它的周长是.

9.(5分)如图,⊙O的内接正六边形的半径是4,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10.(5分)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6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1.(10分)已知如图,正五边形ABCDE的边长为6.

求对角线长的长.

12.(10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在边AD上(不与A,D重合),点F 在边CD上,且∠EBF=45°,若△ABE的外接圆⊙O与CD边相切.

(1)求⊙O的半径长;

(2)求△BEF的面积.

13.(10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 (1)求证:BM=CM;

(2)当⊙O的半径为2时,求∠BOM的度数.

14.(10分)如图所示,在正五边形ABCDE中,M是CD的中点,连接AC,BE,AM.求证:

(1)AC=BE;

(2)AM⊥CD.

15.(10分)已知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AF∥DC,EF∥BC,DE∥AB,AB+BC=2CD,分别以六条边为一边作正方形,得到六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008,求六边形的周长.

《正多边形和圆》基础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连接BO,则∠OBC的度数是()

A.50°B.45°C.65°D.60°

【分析】连接OC,由多边形是正六边形可求出∠COB的度数,从而得到△OB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OBC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连接OC,

∵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

∴∠COB==60°,

∴△OBC是等边三角形,

∴∠OBC=6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圆心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分)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4,则它的边长为()

A.2B.C.4D.

【分析】根据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和正六边形的边长将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即可求解.

【解答】解: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360°÷6=60°,那么外接圆的半径和正六边形的边

长将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故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4,则正六边形的边长是4.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利用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和正六边形的边长将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得出是解题关键.

3.(5分)边长为2的正方形内接于⊙M,则⊙M的半径是()

A.1B.2C.D.

【分析】连接OB,CO,在Rt△BOC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解答】解:连接OB,OC,则OC=OB,BC=2,∠BOC=90°,

在Rt△BOC中,OC=.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本题需仔细分析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4.(5分)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6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4B.5C.6D.7

【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和为360°和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和为360°,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60°,

∴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6.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掌握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和为360°和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5.(5分)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则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是()A.1B.C.2D.

【分析】正六边形的边长与外接圆的半径相等,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可求出.

【解答】解: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2cm,连接OA,作OM⊥AB,得到∠AOM =30°,因而AM=AB=×2=1cm.

正六边形的边心距是OM===(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计算,正多边形的计算常用的方法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内接于⊙M,则⊙M的半径是4.

【分析】根据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和正六边形的边长将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即可求解.

【解答】解: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360°÷6=60°,

那么外接圆的半径和正六边形的边长将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外接圆半径是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和正六边形的边长将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7.(5分)边长为6的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3.

【分析】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6,欲求边心距,可通过边心距、边长的一半和内接圆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此正六边形中AB=6,

则∠AOB=60°;

∵OA=OB,

∴△OAB是等边三角形,

∵OG⊥AB,

∴∠AOG=30°,

∴OG=OA?cos30°=6×=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的计算问题,属于常规题.

8.(5分)已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则它的周长是12.

【分析】首先由题意画出图形,易证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又由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即可求得OA的长,即可得AB的长,继而求得它的周长.【解答】解:如图,连接OA,OB,

∵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

∴∠AOB=×360°=60°,

∵OA=OB,

∴△OAB是等边三角形,

∴∠OAH=60°,

∵OH⊥A,OH=,

∴OA==2,

∴AB=OA=2,

∴它的周长是:2×6=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9.(5分)如图,⊙O的内接正六边形的半径是4,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

【分析】连接OA,OB,证出△BOA是等边三角形,

【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OA、OB

∵多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

∴∠AOB=60°,

∵OA=OB,

∴△AOB是等边三角形,

∴AB=OA=OB=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六边形和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正六边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10.(5分)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6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是60°.【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得到正多边形为六边形,然后根据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定义求解.

【解答】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60°,

∴正多边形的边数为=6,

即正多边形为六边形,

∴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把一个圆分成n(n是大于2的自然数)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熟练掌握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1.(10分)已知如图,正五边形ABCDE的边长为6.

求对角线长的长.

【分析】连接BE交AD于点F,由正五边形ABCDE,可得∠BAE=108°,∠ABE=∠AEB=∠EAD=36°,求得∠BAF=∠EFD=7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D=DF =10,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AB=10,

连接BE交AD于点F,

∵正五边形ABCDE,

可得∠BAE=108°,∠ABE=∠AEB=∠EAD=36°,

∴∠BAF=∠EFD=72°,

∴ED=DF=6,

∵∠AEF=∠EAF,

∴△AEF∽△AED,

∴=,

∴=,

∴AD=3+3cm,

∴对角线长的长为3+3.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2.(10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在边AD上(不与A,D重合),点F 在边CD上,且∠EBF=45°,若△ABE的外接圆⊙O与CD边相切.

(1)求⊙O的半径长;

(2)求△BEF的面积.

【分析】(1)将△BCF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到△BAP,过点B作BQ⊥EF,设⊙O与CD相切于点M,连接OM,延长MO交AB于点N,由已知得出△BPE≌△BFE,进而得出△AEB≌△QEB,利用中位线出AE的长,由勾股定理求出BE,即可得出半径;(2)由C△EFD=4,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F的长,即可求出△BEF的面积.

【解答】解:(1)将△BCF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到△BAP,过点B作BQ⊥EF,设⊙O 与CD相切于点M,连接OM,延长MO交AB于点N,如图所示:

在△BPE与△BFE中,,

∴△BPE≌△BFE(SAS),

∴∠AEB=∠BEQ,PE=EF,

在△AEB和△QEB中,,

∴△AEB≌△QEB(AAS),

∴BQ=AB=2,

由PE=EF可知,

C△EFD=ED+DF+EF=ED+DF+PE=ED+DF+P A+AE=ED+AE+DF+FC=4,

设AE=a,则DE=2﹣a,BE=,

∵O为BE中点,且MN∥AD,

∴ON=AE=,

∴OM=2﹣,

又BE=2OM,

∴=4﹣a,解得a=,

∴ED=,BE==,

∴⊙O的半径长=BE=;

(2)∵C△EFD=4,设DF=b,

∴EF=4﹣b﹣=﹣b,

在Rt△EDF中,()2+b2=(﹣b)2,

解得b=,

∴EF=﹣=,

∴S△BEF=××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三解形全等及方程灵活的求解.13.(10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 (1)求证:BM=CM;

(2)当⊙O的半径为2时,求∠BOM的度数.

【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OC的度数,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

∴=,

∵M为中点,

∴=,

∴+=+,即=,

∴BM=CM;

(2)解:连接MO,BO,CO,

∵正方形ABCD内接于⊙O,

∴∠BOC=90°,

∵=,

∴∠BOM=∠COM=13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4.(10分)如图所示,在正五边形ABCDE中,M是CD的中点,连接AC,BE,AM.求证:

(1)AC=BE;

(2)AM⊥CD.

【分析】(1)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到AB=BC=AE,∠ABC=∠BAE,证明△ABC≌△EA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

【解答】证明:(1)∵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AB=BC=AE,∠ABC=∠BAE,

在△ABC和△EAB中,

∴△ABC≌△EAB,

∴AC=BE;

(2)连接AD,

由(1)的方法可以证明△ABC≌△AED,

∴AC=AD,又M是CD的中点,

∴AM⊥C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掌握正多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10分)已知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AF∥DC,EF∥BC,DE∥AB,AB+BC=2CD,分别以六条边为一边作正方形,得到六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008,求六边形的周长.【分析】如图,AF∥DC,EF∥BC,DE∥AB,可知AD、BE、CF都是直径,推出DE =AB,EF=BC,F A=CD,设CD=x,AB=x﹣d,则BC=x+d,EF=x+d,由题意2(x ﹣d)2+2x2+2(x+d)2=2008,整理得3x2+2d2=1004,利用不等式,求出x的整数解,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AF∥DC,EF∥BC,DE∥AB,可知AD、BE、CF都是直径,

∴DE=AB,EF=BC,F A=CD,设CD=x,AB=x﹣d,则BC=x+d,EF=x+d,

由题意2(x﹣d)2+2x2+2(x+d)2=2008,整理得3x2+2d2=1004,

显然,x2=<335,得x≤18,

又d2=<x2,得到5x2>1004,

∴x2>200,可得x≥15,

∵x是偶数,

∴x=16或18,

若x=16,则d2==118,显然无整数解,

若x=18,则d2==16,

∵d>0,

∴d=4,

∴AB=x﹣d=14,CD=x=18,BC=x+d=22,

∴AB+BC+CD+DE+EF+F A=2(14+18+22)=108.

【点评】本题考查正多边形与圆、二元二次方方程的整数解问题、不等式等整数,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二元二次方程,学会利用不等式确定整数解,题目比较难,属于竞赛题目.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圆 24.1.1圆 知识点一圆的定义 圆的定义:第一种: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固定的端点O叫作圆心,线段OA叫作半径。第二种: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比较圆的两种定义可知:第一种定义是圆的形成进行描述的,第二种是运用集合的观点下的定义,但是都说明确定了定点与定长,也就确定了圆。 知识点二圆的相关概念 (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 (2)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3)等圆:等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4)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弦是线段,弧是曲线,判断等弧首要的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完全重合的弧才是等弧,而不是长度相等的弧。 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知识点二垂径定理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如图所示,直径为CD,AB是弦,且CD⊥AB, A B AM=BM 垂足为M AC=BC AD=BD D 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如上图所示,直径CD与非直径弦AB相交于点M, CD⊥ABAM=BMAC=BC AD=BD 注意:因为圆的两条直径必须互相平分,所以垂径定理的推论中,被平分的弦必须不是直径,否则结论不成立。 24.1.3弧、弦、圆心角 知识点弦、弧、圆心角的关系(1)弦、弧、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的各组量也相等。 (3)注意不能忽略同圆或等圆这个前提条件,如果丢掉这个条件,即使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弦也不一定相等,比如两个同心圆中,两个圆心角相同,但此时弧、弦不一定相等。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把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 表 示二次根号。 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化简: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4.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5.代数式:运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0()(2≥=a a a )0(≥a a (2)==a a 2 )0(<-a a

(3))0,0(≥≥?=b a b a ab (乘法) (4))0,0(≥≥=b a b a b a (除法) 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 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1.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不管用什么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 2、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 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2 =b 或b a x =+2)(的一元

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初三数学 圆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二次函数y=x 2-2mx+8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且OA≠OB ),交y 轴于点C ,且经过点(m ,9m ),⊙E 过A 、B 、C 三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E 的坐标; (3)过抛物线上一点P (点P 不与B 、C 重合)作PQ ⊥x 轴于点Q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PBQ 和△BOC 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y=x 2 +2x-8(2)(-1,- 72)(3)(-8,40),(-15 4,-1316),(-174 ,-25 16 ) 【解析】 分析:(1)把(),9m m 代入解析式,得:22289m m m m -+=,解这个方程可求出m 的值; (2)分别令y =0和x =0,求出OA ,OB ,O C 及AB 的长,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 G ,EF y ⊥轴于点F ,连接CE ,AE ,设OF =GE =a ,根据AE CE = ,列方过程求出a 的值, 从而求出点E 的坐标; (3)设点P (a , a 2+2a -8), 则2 28,2PQ a a BQ a =+-=-,然后分PBQ ∽CBO 时 和PBQ ∽BCO 时两种情况,列比例式求出a 的值,从而求出点P 的坐标. 详解:(1)把(),9m m 代入解析式,得:22289m m m m -+= 解得:121,0m m =-=(舍去) ∴228y x x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

初中数学试卷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圆 章节测试 时间:4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4分) 1. 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则侧面积为( ) A. 4π B. 6π C. 12π D. 16π 2. 一个扇形的弧长是10πcm ,面积是60πcm 2,则此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A. 300° B. 150° C. 120° D. 75° 3. 下列圆的内接正多边形中,一条边所对的圆心角最大的图形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4.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 互余的角是( ) A. ∠ADC B. ∠ABD C. ∠BAC D. ∠BAD 5. 如图,在⊙O 中,AB 是直径,AC 是弦,连接OC ,若∠ACO =30°,则∠BOC 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55° D. 60°

6.如图,CD为⊙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M,若AB=12, OM:MD=5:8,则⊙O的周长为() A. 26π B. 13π C. D. 7.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的 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2- C. 2- D. 4- 8.如图,在半径为4的⊙O中,CD是直径,AB是弦,且CD⊥AB,垂足为点E,∠AOB=90°,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4π-4 B. 2π-4 C. 4π D. 2π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若O 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 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10, A . 14 B . 6 C . 14 或6 D. 7 或3 2. 如图24—A —1 , O 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A . 4 B . 6 C . 7 I 3. 已知点O ABC的外心,若/ A=80 A . 40 4. 如图 A . 20° B . 80 24—A — 2, B . C. 160° △ ABC内接于O 最小距离为 OM的长为 4则此圆的半径为( 3,则弦AB 的长是 D . 8 ,则/ BOC的度数为( D. 120° 若/ A=40 °,则/ OBC的度数为( O 图24—A — 4 图24—A — 3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 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点靠在圆周上, A . 12个单位 B . 10个单位 6. 如图 A . 80° 7. 如图 PB于点 A . 5 24—A —4, AB为O O的直径,点 B. 50° C. 40 ° 24—A —5, P 为O O 外一点, 5 .如图24—A —3, 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O点钉在一起, 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D . 15个单位 ,则/ A等于() 并使它们保持 ) PA 、 C、D,若PA=5,则△ PCD的周长为( B . 7 C . 8 D . 10 C . 1个单位 C 在O O 上,若/ B=60 ° D . 30° PB分别切O O于A、B, ) CD切O O于点E,分别交PA、 &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 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 4m,母线长为3m,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 A . 6m2 C . 12m22 D . 12二 m 9.如图24—A —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点P,且 CD=13 , 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A. 16 n B . 36 n 10 .已知在△ ABC中, 10 A . 3 11.如图 C、D E、 C. 52 n AB=AC=13 , 与小圆相切于点P,大圆的弦CD经过) D. 81 n BC=10,那么△ 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12 B . 5 24—A —7,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 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 F、C、G A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 C. 2 径上不断爬行,直到行走2006 n cm后才停下来, A . D 点 B . E 点 C . F 点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 .如图24—A —8,在O O中,弦AB等于O 则蚂蚁停的那一个点为( .G点 O的半径,0C丄AB交O O于点C,则 8段路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

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⑷若等号 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 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式中a,b,c 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初三数学圆的基础知识小练习

初三数学圆的基础知识小 练习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圆的基本知识 一、知识点 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内含、相交、外离) 例3:已知⊙O 1的半径为6厘米,⊙O 2 的半径为8厘米,圆心距为d, 则:R+r=,R-r=; (1)当d=14厘米时,因为dR+r,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 (2)当d=2厘米时,因为dR-r,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 (3)当d=15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 (4)当d=7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 (5)当d=1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 6、切线性质: 例4:(1)如图,PA是⊙O的切线,点A是切点,则∠PAO=度(2)如图,PA、PB是⊙O的切线,点A、B是切点, 则=,∠=∠; 7、圆中的有关计算 (1)弧长的计算公式: 例5: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弧长是多少 解:因为扇形的弧长=() 180 所以l=() 180 =(答案保留π) (2)扇形的面积: 例6:①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多少

解:因为扇形的面积S= () 360 所以S= () 360 =(答案保留π) ②若扇形的弧长为12πcm ,半径为6㎝,则这个扇形的面积是多少 解:因为扇形的面积S= 所以S== (3)圆锥: 例7:圆锥的母线长为5cm ,半径为4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多少 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 ∴圆锥的侧面积= 知识点 1、与圆有关的角——圆心角、圆周角 (1)图中的圆心角;圆周角; (2)如图,已知∠AOB=50度,则∠ACB=度; (3)在上图中,若AB 是圆O 的直径,则∠AOB=度; 2、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的直线;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如图,∵CD 是圆O 的直径,CD ⊥AB 于E ∴=,=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点在圆,点在圆; 例1:已知圆的半径r 等于5厘米,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 (1)当d =2厘米时,有dr ,点在圆(2)当d =7厘米时,有dr ,点在圆 (3)当d =5厘米时,有dr ,点在圆 4、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交点;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交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 易错点: a≠0 和a=0 方程两个根的取舍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3))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5)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 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0)的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基础测试题

圆基础测试 1.如图,在⊙O中,弦的条数是() A.2 B.3 C.4 D.以上均不正确 2.如图,在半径为2 cm的⊙O内有长为2 3 cm的弦AB,则⊙AOB为() A.60° B.90° C.120° D.150° 3.如图,⊙ABC内接于⊙O,且⊙ABC=700,则⊙AOC为() (A)1400 (B)1200(C)900 (D)350 题1图题2图题3图 4.如图,⊙ABD的三个顶点在⊙O上,AB是直径,点C在⊙O上,且⊙ABD=52°,则⊙BCD 等于(). A.32° B.38° C.52° D.66°

题4图 题5图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弧BD =弧CD ,⊙BOD =60°,则⊙AOC =( ) A .30° B .45° C .60° D .以上都不正确 6. 如图所示,圆O 的直径为10,弦AB 的长为6,M 是弦AB 上的一动点,则线段的OM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3≤OM≤5 B. 4≤OM≤5 C. 3<OM <5 D. 4<OM <5 7 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两点,⊙BAC=30o,AD=CD ,则⊙DAC 的度数是( ) A .30o B .60o C .45o D .75o 题6图 题7图 8. 半径是5cm 的圆中,圆心到cm 8长的弦的距离是 cm 9.如图,CD 为⊙O 的直径,AB ⊙CD 于E ,DE =8cm ,CE =2cm ,则AB =______cm . 10.如图,⊙O 的半径OC 为6cm ,弦AB 垂直平分OC ,则AB =______cm ,⊙AOB =______. O D C B A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圆》

《圆》 圆是常见的几何图形, 是平面几何中基本的图形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性质。本章是在学生在小学学过的圆的知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圆的概念和性质,点与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以及圆的弧长与面积的计算等问题。 本小节是圆这一章的第一节课,主要是研究圆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本节内容是继续研究圆的性质的基础。教材一开始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关圆的形象的物体,结合小学学过的有关圆的知识,通过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导入圆的定义的。圆的定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描述性定义,一种是集合性定义。圆的描述性定义,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表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加深理解;圆的集合定义,应通过观察、体会画圆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圆和点两个方面去思考得出圆的集合定义。得出圆的定义后,接着介绍圆心、半径、弦、直径、弧、半圆、等圆、等弧等相关性质。教材中的例1是证明四点共圆,只要证明矩形的四个顶点到对角线的交点距离相等即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圆的集合定义的应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 2.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圆的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对圆的两种定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圆的集合定义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教具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 观察下列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追问: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实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形,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习圆的相关概念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问题2 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24.1.1 圆 知识点一圆的定义 o叫作圆圆的定义:第一种:在一个平面内,线段0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0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固定的端点 心,线段0A叫作半径。第二种:圆心为0,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0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比较圆的两种定义可知:第一种定义是圆的形成进行描述的,第二种是运用集合的观点下的定义,但是都说明确定了定点与定长, 也就确定了圆。 知识点二圆的相关概念 (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 (2)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等圆:等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4)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弦是线段,弧是曲线,判断等弧首要的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完全重合的弧才是等弧,而不是长度相等的弧。 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知识点二垂径定理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如图所示,直径为CD, AB是弦,且CDLAE, C ~|M A B AM=BM 垂足为M AC=BC AD=BD D 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如 上图所示,直径CD与非直径弦AB相交于点M CDLABAM=BMAC=BC AD=BD 注意:因为圆的两条直径必须互相平分,所以垂径定理的推论中,被平分的弦必须不是直径,否则结论不成立。 24.1.3弧、弦、圆心角 知识点弦、弧、圆心角的关系(1)弦、弧、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 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的各组量也相等。 (3)注意不能忽略同圆或等圆这个前提条件,如果丢掉这个条件,即使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弦也不一定相等,比如两个同心 圆中,两个圆心角相同,但此时弧、弦不一定相等。 24.1.4圆周角 知识点一圆周角定理

初三上学期数学圆试题一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 初三数学圆测试题一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AB 是⊙O 的弦,OC ⊥AB 于C ,若OA=2cm ,OC=1cm ,则AB 长为______. ?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O 的直径CD 过弦EF 中点G ,∠EOD=40°,则∠DCF=______. 3.如图3所示,点M ,N 分别是正八边形相邻两边AB ,BC 上的点,且AM=BN,则 ∠MON=_________________度. 4.如果半径分别为2和3的两个圆外切,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_______. 5.如图4所示,宽为2cm 的刻度尺在圆上移动,当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相切时,另一边与圆两个交点处的读数恰好为“2”和“8”(单位:cm )?则该圆的半径为______cm . 图4 图5 图6 6.如图5所示,⊙A 的圆心坐标为(0,4),若⊙A 的半径为3,则直线y=x 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7.如图6所示,O 是△ABC 的内心,∠BOC=100°,则∠A=______. 8.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8cm ,则它的侧面积为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0cm ,?母线长为90cm ,?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_______. 10.矩形ABCD 中,AB=5,BC=12,如果分别以A ,C 为圆心的两圆相切,点D 在⊙C 内,点B 在⊙C 外,那么⊙A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1.如图7所示,AB 是直径,点E 是半圆 AB 中点,弦CD ∥AB 且平分OE ,连AD ,∠BAD 度数为( ) A .45° B .30° C .15° D .10° 图7 图8 图9 1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B .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 .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3.半径分别为5和8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d ,若3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书教案》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02=a(a≥0(a≥0). (3(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a≥0a≥0)2=a(a≥0); (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a≥0)2=a(a≥0(a≥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3、a (a ≥0)是一个非负数.当a 为带分数是,要把a 改写成假分数,即53 22要写成 53 8 4、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2 a =a (a ≥0) 5、用基本运算符号(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a ×b =ab (a ≥0,b ≥0) 7、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b a =b a (a ≥0, b >0) 8、最简二次根式条件:①被开方数不含字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9、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即指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 11、平方差公式:a 2-b 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b 2 12、二次根式除法没有分配率,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是1,(ab )m =a m b m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 +bx+c=0(a ≠0),其中ax 2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3、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 直接开方法:如果方程能化成x 2 =p 或(mx+n )2 =p(p ≥0)的形式,那么可得x=p ± 或mx+n=p ± (2) 配方法:步骤:第一步,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是1);第二步,把常 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第三步,配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四步,把方程左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的形式,即(x-k )2 =h(h ≥0);第五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3) 公式法:Δ=b 2-4ac 叫做方程ax 2 +bx+c=0(a ≠0)根的判别式。当Δ>0时,方程 ax 2 +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ax 2 +bx+c=0(a ≠0)有两个相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知识点总结 24.1 圆 定义:(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平面上一条线段,绕它的一端旋转360°,留下的轨迹叫圆。 圆心:(1)如定义(1)中,该定点为圆心 (2)如定义(2)中,绕的那一端的端点为圆心。 (3)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 (4)垂直于圆内任意一条弦且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的二分点为圆心。

注: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二分之d。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3.1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用字母S表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周长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1) 教学内容 1.什么叫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 2.什么叫旋转的对应点? 教学目标 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经历观察,产生概念,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与关键:从活生生的数学中抽出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口述)老师点评并总结: (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些性质.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复习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1.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大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下课时钟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秒针转了多少度? (口答)老师点评:时针、分针、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它们都绕时针的中心.?如果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_______度,分针转了_______度,秒针转了______度. 2.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转动.如何转到新的位置?(老师点评略)3.第1、2两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针、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

部编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21-22章 第21章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23-24章 第23章旋转 学生已经认识了平移、轴对称,探索了它们的性质,并运用它们进行图案设计。本书中图形变换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旋转。“旋转”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变换,探索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3.1旋转”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旋转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最后举例说明用旋转可以进行图案设计。 “23.2中心对称”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这些内容之后,通过线段、平行四边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最后介绍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以及利用这一关系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初三数学 圆易错题压轴题(难) 1.已知圆O 的半径长为2,点A 、B 、C 为圆O 上三点,弦BC=AO ,点D 为BC 的中点, (1)如图,连接AC 、OD ,设∠OAC=α,请用α表示∠AOD ; (2)如图,当点B 为AC 的中点时,求点A 、D 之间的距离: (3)如果AD 的延长线与圆O 交于点E ,以O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圆与以BC 为直径的圆相切,求弦AE 的长. 【答案】(1)1502AOD α∠=?-;(2)7AD =3) 331331 22 or 【解析】 【分析】 (1)连接OB 、OC ,可证△OBC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OC 等于30°,OA=OC 可得∠ACO=∠CAO=α,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表示出∠AOD 的值. (2)连接OB 、OC ,可证△OBC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OB 等于30°,因为点D 为BC 的中点,则∠AOB=∠BOC=60°,所以∠AOD 等于90°,根据OA=OB=2,在直角三角形中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D 、AD 的长. (3)分两种情况讨论:两圆外切,两圆内切.先根据两圆相切时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求出AD 的长,再过O 点作AE 的垂线,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如图1:连接OB 、OC. ∵BC=AO ∴OB=OC=BC ∴△OBC 是等边三角形 ∴∠BOC=60° ∵点D 是BC 的中点 ∴∠BOD=1 302 BOC ∠=? ∵OA=OC ∴OAC OCA ∠=∠=α ∴∠AOD=180°-α-α-30?=150°-2α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基础练习(含答案)

基础知识反馈卡·24.1.1 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以已知点O为圆心作圆,可以作() 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 2.如图J24-1-1,在⊙O中,弦的条数是() A.2 B.3 C.4 D.以上均不正确

图J24-1-1 图J24-1-2 图J24-1-3 3.如图J24-1-2,在半径为2 cm的⊙O内有长为2 3 cm的弦AB,则∠AOB为() A.60°B.90°C.120°D.15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 4.过圆内的一点(非圆心)有________条弦,有________条直径. 5.如图J24-1-3,OE,OF分别为⊙O的弦AB,CD的弦心距,如果OE=OF,那么______(只需写一个正确的结论). 三、解答题(共8分) 6.如图J24-1-4,已知AB是⊙O的直径,AC为弦,OD∥BC,交AC于点D,OD=5 cm,求BC的长.

图J24-1-4

基础知识反馈卡·24.1.2 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BD=?CD,∠BOD=60°,则∠AOC=() 1.如图J24-1-5,AB是⊙O的直径, A.30°B.45°C.60°D.以上都不正确 ?AE=?BD,若∠AOE=32°,则∠COE的度2.如图J24-1-6,AB,CD是⊙O的直径, 数是() A.32°B.60°C.68°D.64°

图J24-1-5 图J24-1-6 图J24-1-7 图J24-1-8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如图J24-1-7,CD⊥AB于点E,若∠B=60°,则∠A=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