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题3 离子(第一课时)

课题3 离子(第一课时)

课题3 离子(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2、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想象,表象的形成

四、学习过程

(一)忆一忆

1、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2、默写前20号元素顺序,及判断其核外电子数

思考:每种原子核外的电子在高速的运动,他们的运动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呢?(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探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阅读】课本78页—79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叫

2A、核外电子是运动,也叫排布。

3A、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有层,最多的有层。

讲解:人们规定把离原子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以此类推,叫第2层,第3层,第4层,离原子核最远的一层叫最外层。

知识点2: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道了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情况后,我们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用一定的图示表示出来,这样的图示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我能自学:

1A、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如:

2A、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思考与交流】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怎么样的呢?即氧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每一个电子层上有几个电子呢?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又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猜测,推理)观察下表,并总结:

1B、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一层后排第二层,第二层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

2、原子核外第二层上的电子数变化规律是,仔细观察第三层上电子数也是不是有这个变化规律?

3A、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

练习画氢、氧、氖、镁、硫、氯、氩等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B

因此我们认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数关系密切。而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数决定的。

课堂练习:P801题中(1),(2),(3);2题

自我小结:

布置作业:1、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完成《名校课堂》第一课时

课题3 离子(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

2、区分离子、原子、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习重点:用离子符号正确表示离子

三、学习难点:离子符号的含义

四、学习过程

(一)忆一忆

1、原子的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

2、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来决定

3、画出氧原子、钠原子、氖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每种原子核外的电子在高速的运动,他们的运动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呢?(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离子的形成过程

分析:

1、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有个电子,要想达到稳定结构需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有个电子,要想达到稳定结构需电子。

2、分析氧原子、钠原子得失电子后原子的带电情况(图示)

知识点2:离子

阅读课本P79,回答

1、离子的定义:

2、离子的分类:叫阳离子,叫阴离子

原子→带正电→离子

原子→带负电子→离子

思考;如何将离子用符号表示出来呢?

知识点3:离子的表示方法

请同学们试着借助元素符号表示“氧离子”“钠离子”“氯离子”

教师给予引导和补充

总结归纳:离子的表示方法

1、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的种类

2、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量和电性

练习书写:氢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硫离子、氯离子

补充: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见课本P79)

知识点3:离子的表示方法

【思考与交流】

离子符号的含义:

1、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2、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练习:课本习题第1题中(4)小题

《名校课堂》15题

第三课时:

知识点一、探究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阅读】课本79页,完成下列问题

1B、描述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

强调:一般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知识点二、元素、原子、分子间的关系

2、填空:

【反思与小结】

三、自我测评

12A、课本80页习题第1题

13A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它们是、和。金属单质铁由直接构成,氦气由直接构成。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

是由

2

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14B、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2-

2 O_____________ N Fe2+SO

4

15B、用下面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1)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________,(2)具有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

16C、写出铝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铁离子的符号表示方法

17D、填写下表

4.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导学案

寨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 印前签字:班级:姓名: 课题: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 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元素概念,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 技能:学会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理解元素概念,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 难点:学会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的种类不变,________也不会改变。 3.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 4.生物细胞中含量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形成的?这是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人们认 识了原子和原子的结构之后,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元素 1.定义 注意:(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2)元素只讲不讲 (3)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变”、“不变”)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 定义 区分1.只讲,不讲。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2.组成物质 1.既讲,又讲。有 数量多少的含义。 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使用范围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联系 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有关物质的两种说法:(1)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水是由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2)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例:一个水分子是由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 一、判断正误 1.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微粒。() 2.相对稳定结构是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的结构。()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 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 5.原子变成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 6.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二、选择题 1.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A. 电子 B. 分子 C. 原子 D. 离子 2.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内中子数 3.有关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4.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7 B. 该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D. 属于金属元素 5. 下列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6. 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B、C、D、 A、 三、填空题 1.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表示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2)表示阴离子的是; (3)表示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粒子是; (4)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 (5)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易得电子的粒子是。 2.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或汉字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 (2)铵根离子____________ (3)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4)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5)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6)3个铝离子____________ (7)2S2-____________ (8)O2-____________ 3.元素Z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Z m+与元素Y的阴离子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元素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元素的概念。 难点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课件、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水中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吗? 生:前几节课做实验时用的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都含氧元素。 师: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师: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生: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师: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师: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生: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师: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2.特点 师: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

初中化学_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学科 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第一课时)

《同步》开放性作业1、2、3、4、5、6。 参考答案 A B D B D B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以及原子的结构,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本节课从微观到宏观之间的跨度比较大,学生的思维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化学科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效果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律,这些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的概念之一,对今后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前”,指这节课详细的让学生明白物质的宏观组成是元素,并和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有机的结合起来了使得认识系统化。所谓“启后”,指学生掌握了元素的概念对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只有掌握了元素的概念,才能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对众多繁杂的物质进行分类,最终实现对分类的物质进行研究。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A.单质B.原子C.元素D.分子 2、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 B.Cu C.O D.CO2 3、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Zn B.O C.N D.Cl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 硅C.铝D.铁 5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整个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中子数B.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

课题3离子

陶营中学师生公用教案(15) 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出题人:王豪欣审核:九年级化学科研组 第四单元:课题3 离子 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2.记住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初步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正确比较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1、离子的形成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难点: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知识回顾、检测】 1.元素是具有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写出P75表4-3常见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自主学习】 3.核外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称为,原子核外电子是排布的,最少的有 层,最多的有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个(只有层的不超过2个)。4.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具有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个)的结构。 5.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当离子和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时,整个化合物就电性。 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自主阅读:阅读课本P78第二、三自然段,完成下列内容: 7.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量高低:由()到()离核距离:由()到() 8.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及圈内的数字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知识点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2 20的元素: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知识点三、离子的形成

【当堂训练】 知识点一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 .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 .核外电子数为6 知识点二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第1题图 第2题图 13.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 知识点三: 14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 ~E 共表示 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子是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 15.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 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能力提升】 7.根据结构示意图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1)当n =8时是_____,(2)当n =10时是______,(3)当n =11时是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离子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离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分层的简单规律。 2.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的带电情况,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课前预习】课本54-55页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2.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离子是怎么形成的?离子为什么会带电荷? 答:答: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科学家是怎样定义电子层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观察下表中一些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说出其中每一部分代表的内容吗?(课本54页) 元素周期表(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第1族第8族 第2族第3族第4族第5族第6族第7族 1、元素周期表结构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关系 (1)横行(也叫周期):周期数等于数 同一横行(周期)元素的原子,数相同,数不同,从左到右由1递增到8. (2)纵行(也叫族):族数等于数 同一纵行(族)元素的原子,数相同,数不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思考交流 (列表比较)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何决定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的化学性质? 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非常的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试着解释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提供信息: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自主学习】1、举例比较原子和离子的本质区别。?什么叫阳离子,什么叫阴离子? 2、试着画出镁离子和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镁离子Mg2+ 氧离子O2- 交流讨论小结:(谈谈你对下图的认识) 1、数或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即相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 2、数主要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表现的化合价)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相对原子质量等于 如:镁元素属于第周期元素,镁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为,最外层电子数为,在化学反应中 易电子形成镁离子符号为。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氯离子的符号为, 氯和镁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4、理解下列符号的含义 符 号 H 2H H2 2H2 Mg2+ SO42- 含 义氢元素 氢原子 2个氢原子氢气 氢分子 氢气由氢元素组成 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2个氢分子镁离子 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硫酸根离子 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符 号 He Fe CH4 2H2O Mg SO4 含 义氦元素 氦原子 氦气铁元素 铁原子 金属铁甲烷 甲烷分子 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每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2个水分子硫酸镁中镁元素显+2价, 有效训练 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课题3 元素 教学设计---烈山区马桥中学陈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及元素符号(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提问】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 2、展示图片 3、水、氧气、二氧化碳构成的分析。 [讲述]不管是哪种物质中含有的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8,我们将质子数为8的所有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二)新课授入 1、元素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学生看书, 找出元素的概念并做上记号 [问题]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讲述]元素的特征: 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 多种。 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分析下述化学反应: . 通电—一—一 水氢气+ 氧气 (H2O) ( H2) (。2) 、一一点燃一八、 硫+氧气二氧化硫 (S) (O2) ( SO2) 左边两个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的是_________ ,未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 ②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展示: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学生记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 展示: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

课题2 元素教学案

《课题2 元素》教学案 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学习重点】 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学习过程】 一.定向入境 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二.自学建架 知识模块 Ⅰ.个人自学 (一)元素 【自主学习】1、观察、比较下表中两种碳原子和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名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碳 6 6 12 碳 6 8 14 氢 1 0 1 氢 1 1 2 氢 1 2 3 2、你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 3、阅读课本73页,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填空: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 、_____ 、_____。 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 【交流学习】 1、讨论课本73页的问题,思考: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会 不会发生变化呢? 2、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元素 区别 联系 (二)元素符号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4页—76页,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 2、识记课本75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写一写记住了几个。 3、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 4、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 5、元素可分为几类?你能通过元素名称确定氧、铁、硫、氦四种元素分别属于哪一类吗? 【小组交流】 1、P、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课题3离子的形成(教案)

课题3 离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离子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表示方法、意义及形成的原因,掌握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1、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离子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意义,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离子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灯片1)问: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化学变化中具有怎样的电子变化趋势? 引导提问:原子得失电子之后会形成什么呢? (灯片2)板书:离子的形成 二、新授 (灯片3)以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例引出离子的相关知识 (灯片4)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1 2 8 1 失电子 +11 2 8 +17 2 8 7 +17 2 8 8 得电子 Na Cl Na + Cl - 带正电 带负电

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钠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灯片5)3、离子结构的特点 明确:最外层均为稳定结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图 (灯片6)4、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标上“n +”或“n -”,即用数值加“+”或“-”表示,当n 为1时可以省略。如:钾离子 K + 硫酸根离子 SO 42- (灯片7)5、离子符号的意义 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n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 (灯片8)6、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关系 (灯片9)7、以氯化钠为例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11 2 8 Na + +17 2 8 8 Cl - +11 2 8 Na + +17 2 8 8 Cl - 阳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原子 阴离子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学案16k打印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 4、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阅读课本P 59,理解并记忆元素的概念: 问题:(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2).质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 请你给元素下定义: 定义: 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 延伸思考: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2、组内合作探究: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由 组成的, 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例: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思考交流】 根据P 59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

( 构成 构成构成 ))) 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结论:反应前后,分子 ,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 延伸思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在组成上必须含有 。 3.阅读:P 60图3-17,表3-3资料。 找出地壳中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居前4位的元素为 、 、 、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分别为 、 、 。 4.【归纳】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或课本P60) 【课堂小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还学到了什么? 【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思考) 1.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 、单质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2.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按质量计,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铝 B.硅 C.氧 D.铁 3.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 5.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②③④26+828+828+16628+111 ⑴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⑵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⑶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6.下列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铁由 构成,氯化钠由 构成,水由 构成,氧气由 构成。 7.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作业布置】 1.记忆书写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2.以二氧化碳为例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课题3 元素 元素符号(重点)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常见的 元素周期表(重点)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锌、蔗糖、纯化水的口服液。用于治疗 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这里的锌指的是单质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药品或食品标签上见到。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元素 提出问题 1.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H2O与N H4+,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2)定义中的“一类原子”不能说成“同种原子”。“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定相同的原子。(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和离子,如Cl(原子)和C1-(离子)都是氯元素。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各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元素。 (3)生物细胞中居前三位的“氧、碳、氢”元素。 5.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点二元素符号 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又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表示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K、S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2)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添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再表示该元素。 探究点三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编排的呢?有没有规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和元素周期表讨论归纳。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 (1)在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 (2)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纵行(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1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4)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归纳总结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板书设计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符号 1.写法:第一字母大写,第二字母小写 2.含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有规律地将元素排列(横行为一周期,纵行为一族) 反思 学习和探究,使理性知识变的浅显易懂。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学案

课题3:元素 第一课时(总第2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2.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学习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定标导学】(温馨提示:阅读教材P59~62后填空) 1.元素是(即)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和元素。 3.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4.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字母来区别。 【合作探究1】 1.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为。 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 3.元素分类的方法。 A.铁、锌、钠 B.钙、铝、铜 C.铝、银、镁 D.碳、钙、氯 ⑵写出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元素的符号:(Ⅰ组)A B C M N ;(Ⅱ组)a u e l g 。 5.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既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 ⑴H表示,还表示。 ⑵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4H2 B.4H C.2H2 D.H4 【合作探究2】 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 (2)、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 [讨论] 下述化学反应中; 过氧化氢→水+ 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 (SO2) (H2O2) (H2O) (O2)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课题:元素周期律 概述 本节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化学(通用类)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及变化》第一节第二个标题。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对以往知识的规律性总结和学习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指导,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导出以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得出,不仅有理论推导,还通过比较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而且,理论推导也从陈述式改为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的方式进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采取综合列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并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对事物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认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于探索未知的宏观世界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了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元素周期律,感到熟悉,概括性强,学习这部分内容只需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教学难点: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第四单元 课题3 离子的形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5、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 学法指导: 1、通过对运动由宏观到微观的对比归纳出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 2、通过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稀有气体原子及其它原子的对照与 猜想归纳最外层电子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利用上面的延伸及离子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初步认识离子化合物。 知识链接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核外电子的排布 【合作学习】: ⑴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如何进行的? ⑵什么叫电子层。 ⑶核外所有电子是否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⑷什么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多少层,最多的有多少层?它们能量关系如何? 【小组展示】: 【教师点拨】: 【阅读教材】:P78第三段及表4-4。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师点拨】:1-20号元素。画出He, Ne, Ar , Al的结构示意图。 【合作交流】: ⑴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最多排多少个电子? ⑵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多少个电子?

⑶尝试画出13和16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合作学习】: ⑴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⑵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⑶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⑷元素的性质与什么关系最密切? ⑸什么叫相对稳定结构? 2、离子的形成 【合作交流】: ⑴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结构是否稳定? ⑵ 【 【教师点拨】: 【阅读教材】:79页“离子的形成”。 ⑴什么叫离子?什么叫阳离子和阴离子? ⑵离子可否构成物质?如何构成? 【小组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⑴离子符号的书写。 ⑵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小结】: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课后拓展】: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4-3第四单元课题3离子胡景基

惠东县初中教案及单元检测题编写评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教案离子 作者:惠东县稔山中学胡景基

学校:稔山中学

[过渡]那么,电子究竟是怎样分层排布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教材P78图4-9,介绍电子层的概念。 [挂出小黑板]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挂出小黑板]核电荷数从1——18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仔细观察: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无一定规律? 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2、原子核外第二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3、原子核外第三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4、元素的种类取决于。 5、1——18号元素中哪些是金属元素,哪些是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它 们的最外层电子有何特点?(列表比较) 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8个(He为2个)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稳定金属元素一般 4个易最外层电子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一般个易电子不稳定 小结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氦为2),不易得到也不易失 去电子。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为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如:稀有气体。 [过渡] 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板书] 二、离子的形成 探究离子的形成

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钠原子和氯原 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 (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提高学生参 与的热情,让课堂活跃起来) 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 呢?设计一个方案。(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积极设计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 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 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 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 拨引导,对于方案①,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 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 4.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把“钠 原子”身上最外层的那个“电子”贴到“氯原子”身上。“钠原子” 因失去一 个电子而变成Na+,“氯原子” 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 成化合物NaCl。(通过直观活泼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自然对原子与离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区分,也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埋下伏 笔) 5.师生分析:(一边分析,一边板书) 6.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 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 小结: (1)离子:因得失电子而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如Na+、Cl-、OH-、SO42-等 (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写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电量和电性(电量为1的可省略不写) 如:Na+、Mg2+、Al3+;Cl-、S2-、O2-…… [挂出小黑板]原子、离子的比较

12.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 课题: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 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元素概念,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 技能:学会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理解元素概念,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 难点:学会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的种类不变,________也不会改变。 3.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 4.生物细胞中含量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形成的?这是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人 们认识了原子和原子的结构之后,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一)元素【阅读】课本P59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定义。 注意:(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2)元素只讲不讲。 (3)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变”、“不变”)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 定义 区分1.只讲,不讲。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2.组成物质 1.既讲,又讲。 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使用范围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联系 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有关物质的两种说法:(1)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水是由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内容学习注解(2)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例:一个水分子是由成的。不 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4.元素的分布【阅读】课本P60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其中 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 四、回顾小结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1.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 种类决定于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学案列表比较的记录在笔记上)。 3.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 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五、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 (一)聪明的选择(10分×7=70分)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 的碘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 CaO B. Al2O3 C. SiO2 D. Fe3O4 5.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 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7.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于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于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二)想一想,答一答(30分)见学习注解栏 六、课后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写在反思横线上) 8.下列说 法有没有错 误?将错误的 说法加以改正 ①二氧化 碳(CO2)是由 一个碳元素和 两个氧元素组 成的。 ②二氧化 碳是由碳元素 和氧元素构成 的。 9.蜡烛燃烧 后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由此可 以推测出蜡烛 肯定含有哪些 化学元素? 反思: 审批意见:审批签字:年月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元素 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化学变化中元素不改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得到加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学习重点 元素的概念。 学习难点 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导语:我们每天都在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是指什么?我们知道英语单词有很多个,但是组成英语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我们身边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实际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要素只有100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基本要素元素。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什么是元素 提出问题 1.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在发生化学反应S +O 2=====点燃 SO 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归纳总结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知识模块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提出问题: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 三、家庭作业 《精英新课堂》 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 分点练”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 整合练”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 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