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全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全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全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全

工程问题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8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乙合做3小时,然后由乙丙合做,问共需几小时完成?

2.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24天完成,丙独做需6天完成,现在甲与丙合作2天,丙因事离去,由甲乙合作,甲乙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30天完成,如果先由甲单独做8天,再由乙单独做3天,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天完成?

行程问题。

4.甲、乙两站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2)快车先开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3)若快车上午9点30分出发,慢车上午11点出发,问几点钟两车相遇?

5.A、B两地相距64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4千米,乙从B 地出发,每小时行18千米,(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2)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几小时两

人相距16千米?(3)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10千米?

6.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从甲站开出来一列慢车,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从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千米。问:如果两车同向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7.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

的3

2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2)第二次相遇呢?

10.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两人速度分别是200

米/分和160米/分.

(1)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反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3次相遇?(2)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2次相遇?

8.某校学生列队以8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指示,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为12千米/时,从队尾出发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7.2分钟,问学生队伍的长是多少米?

9.一艘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之间,逆流而上需要38小时,顺流而下需要32小时,若水流速度为8千米/时,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0.一列长50米的火车,穿过200米长的山洞用了25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11.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过一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用了1分钟,求这座桥长多少米?

12.一列火车开过一座长1200米的大桥,需要75秒钟,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开过路旁的电线杆只需15秒钟,求火车长多少米?

13.某桥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过完桥共用60秒。而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40秒,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调配问题

1.哥哥和妹妹两人分别存书108本和54本,现要让哥哥给妹妹一些书,使哥哥有的书占妹妹有书的20%,问哥哥给了妹妹多少书?

2.一班人数是二班人数的2倍,从一班调12人到二班,这时一班人数比二班人数的一半多3人,求一班原来的人数。

3.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7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8人.如果要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需要从乙队调多少人到甲队?

4.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3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7人.现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多3人,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配套问题

1.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平均每人每小时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帽,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

2.某车间一共有59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甲种零件15个,或乙种零件12个,或丙种零件8个,问如何安排每天的生产,才能使每天的产品配套?(3个甲种零件,2个乙种零件,1个丙种零件为一套)

3.包装厂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长方形铁片80片,将两张圆形铁片与和一张可配套成一个密封圆桶,问如何安排工人生产圆形或长方形铁片能合理地将铁片配套?

4.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

5、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5个,或制盒底42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08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

6.某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太阳镜,1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镜片200片或镜架50个。应如何分配工人生产镜片和镜架,才能使产品配套?

7.某厂生产一批西装,每2米布可以裁上衣3件,或裁裤子4条,现有花呢240米,为了使上衣和裤子配套,裁上衣和裤子应该各用花呢多少米?

8.阳光服装厂要生产一批学生校服,已知每3m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因裤子旧的快,要求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配一套,现计划用1008m的布料加工成学生校服,应分别安排多少米的布料加工上衣和裤子才能刚好配套?能加工多少套校服?

鸡兔同笼类

1.小名用10元买60分和80分的邮票共13枚,找回了6角钱,他两种邮票各买多少张?

2.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天改种茄子和西红柿,用去资金44000元,茄子每亩用去1700元,西红柿每亩用去1800元。茄子每亩获利2400元,西红柿每亩获利26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利多少万元?

3.有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要租用汽车公司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情况如Array右表:

问:这次要租用甲车3辆,乙车5

辆一次运完,如果每吨30元,货

主要付运费多少??

和、差、倍、分问题

1.一个机床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机床180台,比去年同期的二倍多

36台,去年一季度产量多少台?

2.七年级二班有45人报名参加了文学社或书画社,已知参加文学社的人数比参加书画社的人数多5人,两个社都参加的有20人,问参加书画社的有多少人?

3.5位教师和一群学生一起去公园,教师按全票的票价是每人7元,学生只收半价.如果买门票共花费206.50元,那么学生有多少人?

4.某班有男、女学生共56人,女生人数的一半比男生总数少20人,求该班男女生共多少人?

盈亏问题

5.某学校组织10名优秀学生春游,预计费用若干元,后来又来了2名同学,原来的费用不变,这样每人可以少摊3元,则原来每人需要付费多少元?

6.某班举办一次集邮展览,展出的邮票若平均每人3张则多24张,若平均每人4张则少26张.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一共展出了多少张邮票?

7.某中学组织老师们旅游,如果每辆车座45人,有15人没座位,如果每辆车座60人,那么空出一辆车,其余车刚好座满,问有几辆车,有多少老师?

8.某班同学利用暑假参加户外活动,分成几个小组,若每组7人还余1人,若每组8人还缺6人,问该班分成几个小组,共有多少名同学?

年龄问题

1.小明今年13岁,他爸爸今年39岁,几年后小明的年龄将是爸爸年龄的一半?

2.现在儿子的年龄是8岁,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多少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3.三位同学甲乙丙,甲比乙大1岁,乙比丙大2岁,三人的年龄之和事41,求乙同学的年龄.

4.现在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2倍,8年以后,两人年龄之和73,现在哥哥比弟弟大几岁?

5.甲对乙说:"我像你现在这么大时,你的年龄是我现在年龄的一半;你像我现在这么大时,我们俩的年龄和是63岁."问甲乙两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6.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华同时点燃了这两支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电了,小华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利润率问题

1.某商品在进价基础上加价20%后的价格为120元,它的进价是多少?

2.某产品按原价提高40%后打八折销售,每件商品赚270元,问该商品原标价多少元?现销售价是多少?

3.某进货价为100元的商品标价为150元,老板要求以不低于5%的利润率出售,售货员最低可以优惠打几折出售该商品?

4.商店对某种商品进行调价,按标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此商品进价是1600元,求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

5.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盈还是亏?

6.某商场将彩电先按原售价提高30%,然后再在广告中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彩电比原售价多赚了112元,求每台彩电的原价应是多少元?

银行储蓄问题

1.小丽的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

2.25%的二年期定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丽买了一只价值36元的计算器,问小丽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钱?

2.某人买了2000元的融资券,一种是一年期年利率为9%,另一种为两年期年利率为12%,分别在一年和两年到期时取出,共得利息450元,问两种融资券各买多少?

3.爸爸为小明存了一个3年期的教育储蓄(3年期的年利率为2.7﹪),3年后能取5405元,那么刚开始他存入了多少元?

4.某企业申请了甲、乙两种不同用途的存款20万元,甲种存款的年利率为

5.5%,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4.5%,该企业一年可获得利息9500元,求甲、乙两种货款的钱数?

比例类应用题:

5.一足球由黑白两种皮子缝制而成共32块,已知黑白皮子数的比为3:5,求各多少块?

6.甲、乙二人去商店买东西,他们所带钱数的比是7:6,甲用掉50元,乙用掉60元,则二人余下的钱数比为3:2,求二人余下的钱数分别是多少?

7.某商店选用两种价格分别为每千克28元和每千克20元的糖果混合成杂拌糖果后出售,为使这种杂拌糖果的售价是每千克25元,要配置这种杂拌糖过100千克,问要用这两种糖果多少千克?

溶液配制问题

1.有浓度为98%的硫酸溶液8千克,加入浓度为20%的硫酸溶液多少千克,可配制成浓度为60%的硫酸溶液。

2.把含酒精60%的溶液9000克,变为含酒精40%的溶液则需加水量是多少?

3.某中学的实验室需含碘20%的碘酒,现有含碘25%的碘酒350克,应加纯酒精多少克?

分段计算

1.某城市出租车起步价为10元(3公里以内),以后每千米2元(不足一千米按一千米算),某人乘出租车花费19元,那么他大概行驶了多远?

2.为加强公民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如下水费计费方式:

用水量单价

不超过62元/

超过6不到104元/

超出10

8元/ (1) 某用户4

月用水12.5,应收水费多少元?

(2) 如果该用户3、4月份共用水15(4月比3月多),共交水费

44元

,则该用户3、4月份各用水多少?

3.《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不超过2000元不缴税,超过的部分按下表缴税:

问:某月张先生缴纳个人所得税55元,他这个月的工资是多少?

4.某电力公司分时电价规则如下:

小明家6月份实用平段电量40千瓦时,谷段电量60千瓦时,按分时电价付费42.73元.

(1)小明该月支付的平段、谷段电价每千瓦时各为多少元?

(2)如不使用分时电价结算,6月份小明家将多支付多少元? 全月额应纳税所得税额 税率

不超过500元 5%

超过500至2000元 10%

……

…… 时间 收费

平段(8:00-22:00) 每千瓦时上浮0.03元

谷段(22:00-次日8:00)

每千瓦时下降0.25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整理(全)

工程问题 1.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6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 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8 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乙合做3 小时,然后由乙丙合做,问共需几小时完成 2.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2 4天完成,丙独做需6 天完成,现在甲与丙合作2天,丙因事离去,由甲乙合作,甲乙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3.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30 天完成,如果先由甲单独做8天,再由乙单独做 3 天,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天完成 行程问题。 4. 甲、乙两站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 72 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 千米.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2)快车先开25 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3)若快车上午9点30分出发,慢车上午11点出发,问几点钟两车相遇 5 .A、B两地相距64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4千米,乙从B 地出发,每小时行18 千米,(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2)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几小时两人相距1 6 千米(3)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10千米

6. 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从甲站开出来一列慢车,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从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千米。问:如果两车同向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7. 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3 的2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2)第二次相遇呢 10.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两人速度分别是200 米/分和160米/分. (1)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反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3次相遇 (2)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2次相遇 8. 某校学生列队以8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指示,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为12千米/时,从队尾出发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分钟,问学生队伍的长是多少米 9. 一艘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之间,逆流而上需要38小时,顺流而下需要32小时,若水流速度为8千米/时,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0. 一列长50米的火车,穿过200米长的山洞用了25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11. 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过一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用了 1 分钟,求这座桥长多少米

四川省内江市小学数学小升初典型问题分类:和差问题

四川省内江市小学数学小升初典型问题分类:和差问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 从第二行移()个圆给第一行,两行圆的个数就同样多. A . 3 B . 4 C . 6 2. (2分)有三条绳子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那么最长的一根长()米. A . 30 B . 25 C . 40 D . 45 3. (2分)小明有28张画片,小红有12张画片,小明给小红()张后,两人的画片张数同样多。 A . 8 B . 16 C . 14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4. (2分)小华买了一盒福娃和一枚奥运徽章,已知一盒福娃的价格比一枚奥运徽章的价格贵120元,则一盒福娃价格是________ 元.一枚奥运徽章________ 元. 5. (2分) (2019四下·东兴期中) 甲、乙两数共98,甲比乙少12,甲数是________,乙数是________. 6. (1分) (2020五上·岳阳期末) 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97,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7. (2分)甲乙两数的和是150,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是________ . 三、应用题 (共11题;共55分) 8. (5分) (2020四下·沭阳期中) 学校书法社团一共有56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4名。书法社团男、女生各有多少名?(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线段图: 9. (5分)甲、乙两车共有乘客50人,如果甲车增加3人,而乙车减少5人,那么两车的人数就相等,问甲、乙两车原有的乘客各多少人? 10. (5分)小胖、小丁丁、小明各有一些故事书,其中小胖比小丁丁多6本,比小明多8本,而小丁丁与小明的总和是90本,问:小胖、小丁丁、小明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11. (5分)小明集53张邮票,小胜集29张邮票,小明要给小胜多少张邮票后两人才有一样多的邮票? 12. (5分)在一边靠墙的空地里用篱笆围一个长15米,宽10米的长方形养鸡场,篱笆的长最少要多少米? 13. (5分)水果店运来2箱苹果,3箱梨,4箱桃子,一共164千克,每箱苹果比梨轻3千克,每箱桃子比苹果重5千克,苹果、梨、桃子每箱各重多少千克? 14. (5分)仓库共运进货物1260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120吨货物到乙仓库,则两个仓库的货物一样多,求甲乙两仓库原来运进货物各多少吨? 15. (5分)(2015·泗洪) 银桥小学有3个同样大的花圃和3个同样大的苗铺,一共是180平方米,每个花圃比苗圃小10平方米,每个花圃和苗圃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分类汇总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分类 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明确四点: A、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 没有括号时,先算()再算(),只有同一级运算时, 从左往右()。 B、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 不容易出错。 C、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 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D、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 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12.06+5.07+2.94 30.34+9.76-10.34 83×3÷8 3 ×3 25×7×4 34÷4÷1.7 1.25÷3 2 ×0.8 102×7.3÷5.1 1773+174-773 195 - 137-9 5 , 二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 括 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a+b+c=a+ (b + c ),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933-15.7-4.3 41.06-19.72-20.28

(完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基础知识分类专项练习题

小学毕业班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 1、两种练习本,一种是5元6本,一种是3元4本,这两种练习本的单价比是( )。 2、甲班人数比乙班多4 1,则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缩小3倍,体积( )倍 4、图上距离1.5厘米表示实际60千米,则数值比例尺是( ),线段比例尺是: 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为0.4,乙数与甲数的比值为( );已知34 a=b ,那么a ∶b=( )。 6、一个数由十二个亿,一百六十三个万和五千八百八十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7、6.05吨=( )千克 114 小时=( )小时( )分 8、45 和56 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是( ),分数单位较大的数是( )。 9、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上下底边的和是9分米,高是( )分米。 10、一道数学题,全班45人做正确,5人做错,正确率是( )%。 11、甲数分解质因数是2×2×3,乙数分解质因数是2×3×7,那么,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12、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之比3∶5∶5,周长是52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是( )厘米。 13、一个两位数,能同时被3和5 整除,这个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 );如果是偶数,最小是( )。 14、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112 ,另一个内项是( )。 15、9005000000读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16、将3.144……、3.1414……、3.14、π 从小到大排列:( ) 17、9.99549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精确到十分位,约等于( )。 18、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2天完成,甲队独做要20天完成,如果由乙队独作,( )天可以完成。 19、a b 是一个分数,b 是比10小的奇数,要使 a b 是一个最大真分数,a b =( )。 20、把54、32、48、81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 )。 21、把周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取兀=3.14) 22、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4∶3,如果宽增加3厘米,原来的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3、一个数的75%是150,这个数的25 是( )。 24、一根长8米的钢管,截去14 后又截去14 米,还剩( )米。 25、铅笔每支a 元,比一本本子少0.12元,买5本本子应付( )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全

1.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 6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 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8 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乙合做 3 小时,然后由乙丙合做,问共需几小时完成? 2.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24天完成,丙独做需6天完成,现在甲与丙合作2天,丙因事离去,由甲乙合作,甲乙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3.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2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30 天完成,如果先由甲单独做8天,再由乙单独做 3 天,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天完成? 行程问题。 4. 甲、乙两站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 72 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 千米.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2)快车先开25 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3)若快车上午9点30分出发,慢车上午11点出发,问几点钟两车相遇? 5. A 、B两地相距64 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4千米,乙从 B 地出发,每小时行18 千米,(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

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2)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几小时两人相距16 千米?(3)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10 千米? 6. 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从甲站开出来一列慢车,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 从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每小时120 千米。问:如果两车同向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7. 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 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 3 的2 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2)第二次相遇呢?10.甲乙两人在400 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两人速度分别是200 米/ 分和160 米/ 分. (1)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反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 3 次相遇?(2)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 2 次相遇? 8. 某校学生列队以8千米/ 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指示,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为12千米/ 时,从队尾出发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7.2 分钟,问学生队伍的长是多少米? 9. 一艘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之间,逆流而上需要38小时,顺流而下需要32 小时,若水流速度为8 千米/ 时,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7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适时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学具: 课件,气球,水果卡片,帽子卡片。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第一次给你们上课,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 出示画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这个环节中不仅仅导入了分类,而且和解决问题有了联系,这是修订后教材改变的地方,体现了新修订课标“四基”和“四能”的思想,这是需要所有老师高度重视的。】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生答略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都要求学生在计算中要算得又正确又简捷,这就涉及到简便计算问题。要想算得又正确又简捷,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之外,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并能作一些系统归类总结,就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与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叫做简算。 这就需要在进行简便计算之前,要求对所学的性质、定律、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与正确的使用。也就就是说,这些知识能使计算过程简化,同时使用凑整、拆项、转化、拆数等技巧以达到速算的目的。根据归纳,常见以下几类题型: (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就是“凑十”、“凑百”、“凑千”等,就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与不变,公式:A+B =B+A,例如:6+18+4=6+4+18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与不变。 公式:(A+B)+C=A+(B+C),例如:(6+18)+2=6+(18+2) 【例1】:5、7+3、1+0、9+1、3=(5、7+1、3)+(3、1+0、9)=7+4=11 练一练:(1) 0、75+58 +14 +0、375 (2)389 +3、125+119 +178 【例2】:(1)99、9+11、1=(90+10)+(9+1)+(0、9+0、1)=111 (2)9+97+998+6=(9+1)+(97+3)+(998+2)=10+100+1000=1110 练一练: 【例3】“先借后还” 计算:1、999+19、99+199、9+1999 【分析】因为小数计算起来容易出错。刚好1999接近整千数2000,其余各加数 瞧做与它接近的容易计算的整数。再把多加的那部分减去。 解:1、999+19、99+199、9+1999 =2+20+200+2000-0、001-0、01-0、1-1 =2222-1、111 =2220、889 【评注】所谓的凑整,就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1、999”刚好与“2”相差0、001,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2”来进行计算。但就是,一定要记住刚才“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上”! 练一练:(1)298+76 (2)298-188 (3)125+125+125+125+120+125+125+125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公式:A ×B=B ×A 例如:125×12×8=125×8×12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因数,或者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 公式:A ×B ×C=A ×(B ×C),例如:30×25×4=30×(25×4) 【例】2、5×3、5×0、4=(2、5×0、4)×3、5=1×3、5=3、5 练一练:25×32×125 (三)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同时注意逆进行。 1、减法 定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公式:A -B -C=A -(B+C),【注意:A -(B+C)= A -B -C 的运用】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题分类整理----简便计算部分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分类整理 简便运算 1、438+203 256+199 416-302 325-198 1125-997 278+498 2、3.6+2.7+6.4+7.3 94+65+95+612 1.3+4.25+3.7+3 3、7.46-0.83-2.17 1874-324-476 5-1.4-1.6 30-8.12-4.13-7.75 4、87-54+8 1 12.85-1.17-8.83+1.15 4.3-2.45+5.7-6.555、125×48 25×3 2 35×1.4 4.5×102 1.25×88 0.25×444 32×0.25×12.5 25×80×0.04×125 0.4×6.3×25 1.9×4×0.5 25×1.25×4×0.8 (1.6+1.6+1.6+1.6)× 2.5 (0.7+0.7……+0.7)×12.5 (4.9+4.9+……+4.9)×2.5 80个0.7相加 16个4.9相加 6、9.9×8.6+8.6 99×5.4 7.5×199 4.8×1.01 95×101-95 95×102-190 95.6×18+0.4×18 (91+12 1)×36 (31-61+41)×12 (31+81-241)÷241 24×(31+81-241) 24÷(31+81-24 1) 7、1.2×5.7-1.2+5.3×1.2 1.25×3.6+1.25×523+411 3.3×4 3+0.75×

10 75+75% 212×6.6+7.5×5 36 8、9.56×180-95.6×8 0.825×102-82.5 4.8×37+47×6.3 9.5× 8.8+0.12×95 9、 2019×21 307×33 46×452 (452÷461) 452÷481 452÷42 97×0.75+3 1×43-3÷4 10、560÷16÷5 5.4÷1.2÷5 270÷18 120÷(1.2×4) 73÷0.8÷12.5 11、3÷2.5 16÷2.5 48÷1.25 12、73-(21-73)+2 1 84-(54-16) 84+(54-16) 84-(54+16) 13、9999×7778+3333×6666 3.6×31.4+43.9×6.4 ( 43+65)×512 113+125+118+12 7 97×1413+92÷1314 2023-31-32 116×87-86×115 21×41÷21×41 14、712-(31÷157+134) 1725-31×89-85 98×[73÷(32+7 1)] (0.9+5)×3+2.3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整理(全)

工程问题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8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乙合做3小时,然后由乙丙合做,问共需几小时完成 2.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24天完成,丙独做需6天完成,现在甲与丙合作2天,丙因事离去,由甲乙合作,甲乙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30天完成,如果先由甲单独做8天,再由乙单独做3天,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天完成 行程问题。 4.甲、乙两站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2)快车先开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3)若快车上午9点30分出发,慢车上午11点出发,问几点钟两车相遇 5 .A、B两地相距64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4千米,乙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18千米,(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2)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几小时两人相距16千米(3)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10千米

6.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从甲站开出来一列慢车,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从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千米。问:如果两车同向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7.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 的3 2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2)第二次相遇呢 10.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两人速度分别是200米/分和160米/分. (1)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反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3次相遇(2)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2次相遇8.某校学生列队以8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指示,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为12千米/时,从队尾出发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分钟,问学生队伍的长是多少米 9.一艘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之间,逆流而上需要38小时,顺流而下需要32小时,若水流速度为8千米/时,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0.一列长50米的火车,穿过200米长的山洞用了25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11.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过一座桥,从车头上桥到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 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 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学生第一次接触简便方法,很多同学还不习惯使用简便方法,主要是没有掌握怎样使用这些简便方法。这部分内容是这本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归类,希望对初学简便方法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 450×9÷50=450÷50×9=9×9=81 二、结合律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345-(67+33)=345-100=245 789-133+33=789-(133-33)=789-100=689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510÷17 ÷3=51÷(17×3)=510÷51=10 1200÷48×4=1200÷(48÷4)=1200÷12=100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三、乘法分配律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45×(10+2)=45×10+45×2=450+90=54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35×78+22×35=35×(78+22)=35×100=3500 这里35是相同因数。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45×99+45=45×99+45×1=45×(99+1)=45×100=4500 四、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10000+1000+100+10-4=11110-4=11106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基础知识分类专项练习题

小学毕业班数学第二轮总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 1、两种练习本,一种是5元6本,一种是3元4本,这两种练习本的单价比是( )。 2、甲班人数比乙班多4 1,则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缩小3倍,体积( )倍 4、图上距离1.5厘米表示实际60千米,则数值比例尺是( ),线段比例尺是: 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为0.4,乙数与甲数的比值为( );已知34 a=b ,那么a ∶b=( )。 6、一个数由十二个亿,一百六十三个万和五千八百八十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7、6.05吨=( )千克 114 小时=( )小时( )分 8、45 和56 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是( ),分数单位较大的数是( )。 9、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上下底边的和是9分米,高是( )分米。 10、一道数学题,全班45人做正确,5人做错,正确率是( )%。 11、甲数分解质因数是2×2×3,乙数分解质因数是2×3×7,那么,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12、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之比3∶5∶5,周长是52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是( )厘米。 13、一个两位数,能同时被3和5 整除,这个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 );如果是偶数,最小是( )。 14、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112 ,另一个内项 是( )。 15、9005000000读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16、将 3.144……、3.1414……、3.14、π 从小到大排列:( ) 17、9.99549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精确到十分位,约等于( )。 18、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2天完成,甲队独做要20天完成,如果由乙队独作,( )天可以完成。

小学数学和差问题

小学数学和差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的差,要分别求这两个数就属和差问题,并掌握和差问题的特性,为以后继续学习和倍、差倍问题做准备. 知识点拨: 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方法如下: 方法一: (和+差)÷2=大数和-大数=小数 方法二: (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 例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例2.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例3.有一根钢管长12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每段各长多少米? 习题锦:

1、三年级有164名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28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是音乐学小组2倍,如果每人至少能参加一项兴趣小组,最多能参加两项兴趣小组活动,那么参加两项的至少有多少人 解:美术兴趣小组的有28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56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有112人,如果都只参加一项,三个小组的总人数刚好应是164人,现在三个小组的实际总人数为 28+56+112=196人(因有人参加2项,参加两项的人将重复计算一次)比164人多出的32人正好是参加两项的人数。 2、小明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36个人,小华也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37个人,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人? 解:小华也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37个人,加上他自己,现在教室里一共有38个人。 3、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几分钟? 解法1: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可锯成6段,要锯5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锯4次锯完4段连锯带休息要20分钟,锯最后一次要3分钟,锯成了6段,则全部锯完需要23分钟。 解法2: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可锯成6段,要锯5次。每锯一次得到一段连锯带休息要5分钟,但锯最后一次只要3分钟,不再休息,后面不再锯了,则全部锯完需要5×5-2=23分钟。 4、小明有存款50元,小华有存款30元,小华想赶上小明。小明每月存5元,小华每月存9元,几个月后,能赶上小明? 解:小华比小明每月多存4元,每经过一个月,小华和小明之间的存款差距就会减少4元,原有存款小华比小明少20元,差距为20元,所以 20÷4=5,5个月后,能赶上小明。 5、一只蜗牛想从枯井里爬出来看看天有多大。它每天白天爬上3米,晚上又退下去2米。整整爬到第8天才爬到井口。这口枯井有多少米深。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小学数学毕业分类训练:计算

1 / 3 小学数学毕业分类训练:计算 经一、直接写出得数。 567+398= 4+7.6= 3.18 + 6.82 = 365-198 = 1-0.1 = 2-0.42 = 9991-1999 = 21.5-16.07 = 17×8 = 30×20 = 37×3 = 24×5 = 0.3×4 = 1×0.1 = 0.3×40 = 4×25% = 1.25×8 = 100×0.15% = 3.14×8% = 6÷8 = 1÷0.1 = 1÷1% = 2.4×8 = 68÷0.4% = 1.2÷0.3 = 0.056÷6 = 6464÷32 = 8.2 + 0.54 + 0.46 = 203-0.13-0.87 = 17×25×4= 2.5× 3.2×1.25 = 400÷25÷8= 4.02-3.5+0.98 = 1÷1.25×0.8 = 1×999 + 999×999 = 4.9×9 + 4.9= 7.8×11-7.8 = 6.13-3.52 + 4.87-6.48 = 5÷5-1÷5 = 7.5×2.3 + 3.1×2.5 = 4×(0.7+1.8)= 1.25×17.6+36.1÷0.8+2.63×12.5 = 215 + 315 = 56 + 23 = 8.2 + 15 = 2.25 + 134 = 12 + 20% = 113 - 23 = 13 - 14 = 0.5 - 13 = 214 - 0.25 = 56 ×34 = 4113 ×13 = 49 ×4.5 = 0×279 = 15 ÷5 = 8÷18 = 15÷56 ÷5 = 35 ÷60% = 1÷ 418 = 734 + 25 + 0.6= 413 -0.375-158 = 1.25×32×14 = 45 ÷35 ÷45 = 259 -56 + 49 = 333÷111112 = 37×5681 = 0.375 + 7×38 = 1+1÷119 = 89 -78 ×0= 34 ÷12 -1= 13 + 23 ÷23 ×13 = 1÷(3110 -3.09)= 1-13 ÷13 + 13 = 0.9×114 + 9.1÷45 = 100×0.1-1÷25 = 4÷14 + 14 ×4= (316 + 219 )×1819 = (0.18+ 910 )÷9= (19 - 136 )×9= (6.75-534 )÷212 = 4517 -(3517 + 0.73)= 3718 ×(34 -0.75)= 0÷(1+ 172 )= (2-25 ÷0.4)×(1-37 )= [1.9-1.9×(1.9-1910 )]÷0.38=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56 1450-499 125×16×0.5 17.09-3.63-6.37 1999+1999×99 2.83+3.3+0.17+7 1.25×4×.8×0.25 23×4.2+0.23×580 9.9×8.4+8.4-8.4×0.9 3.35×8.4×2+6.7×1.6 (2.5-2.5×0.6)÷0.4

小学数学各类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基本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 例:有两堆煤,第二堆比第一堆多40吨,如果从第二堆中拿出5吨煤给第一堆,这时第二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第一堆的3倍。原来两堆煤各有多少吨? 分析:原来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多40吨,给了第一堆5吨后,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就只多40-5×2吨,由基本关系式列式是: (40-5×2)÷(3-1)-5 =(40-10)÷2-5 =30÷2-5 =15-5 =10(吨)第一堆煤的重量10+40=50(吨)→第二堆煤的重量 答:第一堆煤有10吨,第二堆煤有50吨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一般关系式有:(和-差)÷2=较小数(和+差)÷2=较大数。 例:甲乙两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少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4+4)÷2 =28÷2 =14 乙数(24-4)÷2 =20÷2 =10 甲数 答:甲数是10,乙数是14 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未知数的问题,一般叫做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根据加、减法,乘、除法的互逆运算的关系。由题目所叙述的的顺序,倒过来逆顺序的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例:仓库里有一些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多少吨? 分析:如果第二天刚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应是19+12吨。第一天售出以后,剩下的吨数是(19+12)×2吨。以下类推。 列式:[(19+12)×2-12]×2 =[31×2-12]×2 =[62-12]×2 =50×2 =100(吨)答: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100吨。 置换问题: 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例: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00张,总值18元8角。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分析:先假定买来的100张邮票全部是20分一张的,那么总值应是20×100=2000(分),比原来的总值多2000-1880=120(分)。而这个多的120分,是把10分一张的看作是20分一张的,每张多算20-10=10(分),如此可以求出10分一张的有多少张。 列式:(2000-1880)÷(20-10)=120÷10 =12(张)→10分一张的张数 100-12=88(张)→20分一张的张数或是先求出20分一张的张数,再求出10分一张的张数,方法同上,注意总值比原来的总值少。 五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 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

(完整)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及公式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 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 ×b ×c=a ×c ×b, a ÷ b ÷c=a ÷ c ÷b,a ×b ÷c=a ÷c ×b,a ÷b ×c=a ×c ÷b) 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 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 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 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a+b+c=a+(b+c), a+b-c=a +(b-c), a-b+c=a -(b-c), a-b-c= a-( b +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 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 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 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a × b ×c=a ×(b ×c), a ×b ÷c=a ×(b ÷c), a ÷b ÷c=a ÷(b ×c), a ÷b ×c=a ÷(b ÷c)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 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 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 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b+c)=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 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 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 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 ×( b ×c) = 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a ÷b ÷ c , a ÷(b ÷c) = a ÷b ×c 三、乘法分配律法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24×(1211-83-61-3 1)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 516×137-53×13 7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257×103-257×2-25 7 2.6×9.9 四、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 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9999+999+99+9 4821-998 五、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 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