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适合各部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适合各部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适合各部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适合各部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适合各部门)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续表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环境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

环境体系审核通用检查 表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 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了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是否有针对环境问题的组织简介, 厂区或社区的 简图,生产工艺简介,文件受控标识,发放清单,修改记录页 最高管理层是否制定了本组织的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是否批准,签署了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否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的性质,规模及环境影响相适应 环境方针中是否包含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环境方针中是否包含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环境方针中是否包括环境目标,指标的框架 最高管理者是否签署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令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ISO14001的所有条款 由谁主持制定的 何时,何地制定的 如何制定的 由谁批准的 何时批准的 组织活动的性质和环 境影响是什麽 组织的产品的性质,规模及其环境影响是什麽 组织的服务的性质,规模及其环境影响是什麽 注: “记事”栏: 符合 ○、轻微不符合 △、重大不符合 ×(不符时记入证据、事实)

是否传达到全体员工并付诸实施 是否同上级组织的环境方针相协调 是否可为公众所获得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修订环境方针 是否建立了识别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影响程序是否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因素做了识别 用什麽方法和怎样识别的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 采取了哪些方式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上级组织有否环境方针 本组织的环境方针是否征得上级组织的同意 是否以上级组织的环境方针为基础 为公众获得环境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 何时,何地可以获得是否有定期评审规定是否进行过评审 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麽 识别时是否应用该程序 识别的范围和对象 是否有环境因素清单识别的过程 采用的方法 收集的原始资料 注: “记事”栏: 符合○、轻微不符合△、重大不符合×(不符时记入证据、事实)识别环境因素应把握哪是否考虑三种状态

管理层分层审核检查表

时 间序号 KPI 指标一 26272829303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 2 3 4562789101112131415-3161718-519其他工作20二123121未穿工作服-1 -1-1-12请假交接工作未到位,未将更新的招聘启事给同事莫-1代做6S 检查不到位,喷粉班未检查直接打分-1 没有更新看板,派车混乱-1 派车单不经主管签字直接派车(去往中基)-1 迟到14分钟-1请假新入职人员薪资确定,每月2日前 员工厂牌的制作,包含厂牌封面,完成率 90%,每月发放二次转正人员跟踪及系统录入 入职资料完整率100%,录入系统时间节点员工入职三天内 表单号: 一般检查项 日期每周汇总公司人员招聘及缺口情况人员初选面试完成率95%(或参与用人部门面试)考勤及薪资层级:管理层编 制: 线别:审 核:五菱公司产品的对接工作 标准薪绩效劳动合同管 理 部 分 层 审 核 检 查 表 招聘及录用岗前培训完成率100% 每月28日前完成上月请假、加班单据的录入 点检项目 年 月根据要求审核请假单、加班单 及时汇报车辆管理异常情况 续签劳动合同的及时率及完整率 100%根据派工单派车、更新《公务用车目视化管理》板 按要求于每月12日前完成当月车辆油费、里程的录入 岗前培训完成率100% 确保当月转正人员均列入绩效考核 车辆安排每日关注重点关注项 每日人员动态变化 每日车辆动态变化 第三方审核问题点及其整改情况跟踪; 新员工集中培训完成率100%(每月二次) 新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完整率、及时率 100%每月6日前完成当月绩效考核 对工作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改进方案。 对所负责工作进行总结,次月工作计划 备注:1、本表由岗位人员自查(频率为: 1次/每日)、主管抽查(频率为:2次/每周);2、符合打“√”,不符合打“X ”并开具<纠正预防行动计划表>,及时整改。每 月 报招聘及时率(暂不定)签署 签署

分层审核细则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轿车车桥配件厂 文件编号:CL/质001-2011 文控编号:001 版本:A/0修改日期:2011318 分层审核细则

1 目的规定工厂实施分层审核的方法和要求,确保符合公司分层审核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所有车间、班组。 3 职责: 3.1 质量保证科负责工厂分层审核的实施和管理。 3.2 各车间负责分层审核的具体实施工作。 4 规定 4.1 分层审核包括过程控制审核和防误防错验证审核。过程控制审核主要以车间为主,实施三级分层审核,即车间主任、车间现场工程师、班组。 防误防错验证审核主要以制造工程科为主,车间三级分层审核为辅。 4.2 制定分层审核计划 421各车间组织制定分层审核计划(见D1),质量保证科制定过程 审核计划,制造工程科制定工艺纪律检查计划和防误防错验证审核计划。 4.2.2 各车间的分层审核计划以月或周的周期制定,各车间可根据具体情况以实施作为分层审核计划表,即分层审核实施计划表,周期原则上不能超过一个月,如,审核周期内未能进行审核的产品或工序需在审核周期实施表中说明,同时,需在下一个周期内进行审核。各车间审核周期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改变,如需改变需报质量保证科备案。 4.3 审核频次 4.3.1 质保科、制造工程科科长每月一次。

4.3.2 车间主任:每月至少二次。 4.3.3 车间现场工程师:每周至少一次。 4.3.4 班组长:每班一次。 4.3.5 质量保证科: 每月至少一次,以过程审核为主;同时,每月现场分层审核抽查不得少于一次,覆盖工厂各车间。 4.3.6 制造工程科:每月至少一次,以工艺纪律检查为主,包括防错装置的审核,覆盖工厂各车间。 4.3.7 顾客抱怨的信息需分层审核一次。(相关科室和车间共同进行) 4.3.8 5M1E 的变化需分层审核一次;(车间自审为主,车间提出相关科室需配合开展) 4.4 制定分层审核检查表 4.4.1 各车间层次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分层审核检查表(见 D2,但不限于),检查表应包括过程控制审核和防误防错验证审核。 4.4.2 分层审核检查表是一份动态文件,可由分层审核各层次人员定期进行更新。 4.4.3 审核检查表包括(不限于)过程的所有要素进行定期地评审,主要以 5M1E为主。 4.5 审核的范围 4.5.1 班组长原则上每周审核的范围必须全覆盖班组所有工序、所有产品。 4.5.2 现场工程师原则上每月审核的范围必须全覆盖管辖的所有工序、所有产品。 4.5.3 车间主任每月审核的范围必须全覆盖车间所有的班组。

分层审核制度

1 目的 通过公司各层次参加的分层审核,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制造质量,并通过领导层和操作工之间的言传身教来加强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认知。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所有已批量生产的产品的分层核。 3 术语定义 分层审核:是由公司的各个级别定期、频繁进行的一种标准化审核,用来确认公司内操作标准的符合情况,并持续推进公司实现QSB的愿景。 4 职责 4.1 公司总经理、运营总监、生产部经理/质量部经理、生产主管/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班组长等级别人员负按分层审核要求的频次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分层审核。 4.2生产部:负责分层审核的具体组织,定期回顾和评估。 4.3质量部:负责制定相关检查表,收集汇总审核结果并在分层审核展示板上展示审核结果。 4.4 其他部门参与并支持分层审核工,对分层审核发的不符合项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5工作流程及内容 5.1 分层审核的频次 分层审核是通过公司所有层次(班组长-生产主管//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生产部经理/质量部经理、运营总监、公司总经理),利用分层审核检查表执行高频率的审核。其频次如下: 班组长必须(每班)检查确认操作员是否完成了质量文件/ 记录,检查记录由生产主管签字确认 生产主管/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必须(每周)检查确认班组长是否完成了每天的验证,检查记录由生产经理/质量经理/管理者代表/运营总监签字确认。 生产部经理/质量部经理/管理者代表/运营总监必须(每月)检查确认生产主管/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是否完成了每周的验证。 公司领导层不定期进行分层审核。 分层审核 董事长/总经理 不定期 运营总监/管理者代表/生产部经理/质量部经理 每月一次 生产主管/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每周一次 班组长 每班 5.2 制定分层审核检查表 5.2.1分层审核应按照“分层审核检查表”的内容进行检查。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 过程审核内容审核发现(包括时间、地点、事实)结果 Q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1.是否建立了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机制(文件)。 2.在策划管理体系时有无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信息渠道等(外部因素)。 3.如何收集、识别、分析、评审内外部因素。 4.是否持续地识别、分析、评审内外部因素,动态更新。 注意:该条款宜结合条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一起审核。 Q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是否建立了识别相关方及其需求的机制(文件)。 2.如何识别、评价相关方;所识别的相关方是否适宜。 3.是否收集并确定这些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 4.是否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监视和评审。注意:该条款宜结合条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一起审核。 Q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1.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规定了明确的边界和范围。 2.公司在确定体系范围时是否考虑了内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及其应对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等因素。 3.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在什么文件中进行明确。 4.若体系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公司是否进行了声明,声明是否适宜。

Q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公司是否确定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了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了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是否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的要求识别风险和机遇;是否有改进过程;是否对上述过程进行评价。 2.体系策划是否考虑了、条款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 3.形成了哪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形成了哪些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 Q 领导作用和承诺 Q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询问最高管理者: 1.是否清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职责。 2.如何组织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方针目标是否与公司战略方向、组织环境相适应;资源配置是否满足。 3.对管理体系融合业务过程是如何考虑的。 4.对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是如何运用的;对相关事务有无跟踪、落实和考核。 5.如何体现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6.如何理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如何致力于顾客满意。 7.如何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 8.如何推动体系持续改进。 9.公司其他各级管理者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如何发挥。 Q 方针 1.现场抽查2—3人询问:公司质量方针是什么? 2.方针的制定、实施和保持情况如何;方针是否符合公司战略方向。 3.方针是否体现了公司的宗旨及承诺。 4.方针是否反映了顾客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求及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5.方针有无形成文件;如何对员工进行宣贯、传达。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证据记录判定 4.2.3文件控制 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符合GB/T 19001-2008的质量 手册, 或质量手册 并附带转换矩阵表 ●文件控制清单或 等同物 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文件,确定下列所需的控制? a)在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适宜性? b)必要时,文件评估及更新并得到再次批准? c)确保识别文件的变更和现行修订状态? d)确保适用文件的相关版本在使用现场可得?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和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它们因任何原因需要保留,则需加以适当的标识?●文件批准的授权●文件批准记录 ●不同场所文件的可得性 ●文件处所可知 ●文件可被理解 ●作废文件的贮存,处置 ●内外部文件通知/发放过程 ●修改文件的评审和批准 4.2.4记录控制 是否建立并维护质量记录,以证明符合要求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 ●记录维护体系,包括记录的处置

证据 记录 判定 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可恢复?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清晰度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 ●环境和存放条件必须与文件的存储方法相协调(如:硬拷贝,软盘等) 是否建立书面程序,以明确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恢复、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依照GB/T 19001-2008的质量 手册 ●根据顾客/法规要求确定的保存期限 ●保存期满后记录的处理 ●包括作废文件的标识 ●残缺/过时文件的标识 是否把质量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并根据问题4.2.7和4.2.8的要求进行控制? ●按照质量手册维护和控制质量记录 的证据 目标,包括那些为满足产品要求所需要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质量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标值 ●质量目标包括在/与业务计划的联系

ISO9001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通用)

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9001条款检查内容检查记录及要求 4.1 理解Q:1、公司是否有企业简介,并能充分反应公司内部情况,组织及其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环境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物理边界、信息渠道(外部因素)? 2、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公司是否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E:企业有无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E/S:有无文审组织的相关文件?行业地方的新的法规要求?E: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状况?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相关的会议纪要? 4.2 理解Q:公司是否收集相关方需求及期望(上级及主要供方及客相关方的户) 包括:?顾客对事物的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需求和期?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望?行业规范及标准?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法规法案?备忘录?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条约,公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组织要求?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E:与QEOH有关的相关方是谁?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严格执行?有无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4.3 确定Q:1、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

并质量管理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体系的范和公司产品服务;围 2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E/S:组织有无界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的文件? E/S:确定的地理边界和管理边界有哪些,表述是否准确? S:有无满足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文件? 4.4质量管Q: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理体系及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这些其过程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 4.4.1 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是否分派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 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是否按实实施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是否有改进过程?E:企业如何保证EMS体系有效运行?是否考虑了4.1和4.2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 4.4.2 Q:1、公司是否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2、公司是否保留各类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 5.1领导作Q:最高管理者是否能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用与承诺承诺?包括: 5.1.1总则 - 确保体系的方针、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确保体系所需资源的可用性; -沟通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 -促进、指导和支持人员为体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机械类企业完整版)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审核组长:审核员: 受审核部门:部门接待人员:审核日期:标准条款审核要点及方法客观证据评定 1.请管代谈谈QMS的策划、运行时间及QMS建立前后的变化,以便了解企业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QMS? 4.1 2.请总经理谈谈企业QMS的主要管理过程的四大过程有哪些, 总要求其中产品实现的主要过程过程有哪些,是否存在删减,理由是 什么,过程间顺序及关系是否按照PDCA循环的规律来确定和8.1 管理? 3.企业QMS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足以支持过程有8.5.1 效运行和监控? 4.企业QM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是否确定并有效?对测量和监控结果是否有分析、改进活动?(8。1 8。5。1) 5.企业是否存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有,在企业 QMS是否明确,实施了控制? 1.问并查企业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 2.索要QMS的文件清单,看范围是否包括了标准4.2.1条款 规定的所有文件,即企业QMS要求的所有文件 3.抽查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各1份,看上述文件发布前是否: 1)经过相关部门或人员评审,以确保文件的适用性、完整 性、协调性? 2)得到批准,批准权限是否按程序文件规定的类别、范围、

4.2.3 所处层次执行,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有效性? 4.查阅文件的发放记录,看上述文件是否发至使用场所或岗 文件控制位?执行人员是否能得到。 (含4.2.1和5.查阅文件更改记录,看文件是否得到及时更改?文件更改前 4.2.2) 是否得到评审和批准?更改的文件是否确保了四个到位(即: 所有同一文件更改到位;所有相关文件更改到位;所有相关部 门/岗位通知到位;涉及实物时处置到位)? 6.问并查文件的标识方法,不同类型、状态(如修改、外来文件)的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编号、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和检查? 7.问企业有哪些外来文件?抽查1份现行的外来标准是否列入受控文件清单,发放是否登记? 8.体系运行以来作废文件有哪些,是否已撤出使用场所?未撤出时,是否有明显标识,能防止非预期使用? 9.企业文件保管是否指定设施、场所、人员、能确保文件不损坏、不丢失、及时提供? 注:符合-不标注不符合—X 观察项--O 审核组长:审核员: 受审核部门:部门接待人员:审核日期: 标准条款审核要点及方法客观证据评定 1.问并查企业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记录控制程序”。 2.查阅记录清单和3-5种空白的原始表格,看是否按照标准要求的项目设置了记录?并为确保QMS过程有效运作、控制、证实、 改进,是否设置了必要的记录 3、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标识是否达到唯一可追溯? 4.问记录的填写有哪些要求,抽查3种,看其是否规范(真实、 4.2.4

过程分层审核管理规定

过程分层审核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文件修订履历明细:

1、目的: 通过过程分层审核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生产质量,并通过领导层和操作工之间言传身教的互动来加强彼此之间的 相互理解和认知。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生产车间,场所以及质量、技术、设备、物流等相关部门。 3、定义:过程分层审核由公司的各个层级人员定期、频繁进行的一种标准化的审核,用来确认公司内标准操作的符合情况,并持续 推进公司实现质量提升的愿景。 4、过程分层审核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过程分层审核的审核层次、审核人员、审核频次: 第一层:审核由班组长进行,班组长对所辖过程每天进行一次审核;

第二层:审核由主任级人员对所辖过程每周进行一次审核; 第三层:审核由经理级人员对所辖过程每月进行一次审核; 第四层:审核由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总监级人员对所辖过程每年进行一次审核。 编制过程分层审核检查表: 《过程分层审核计划》由质量中心负责编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及审核员组织实施。 编制《过程分层审核检查表》,审核检查表应识别的内容: 普遍的工位问题:基本的检查项目,适用于所有工位;主要审核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境及测量或检验有无相应 的控制标准,标准是否得到实施及遵守,标准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相关内容; 质量关注点:由公司依据质量反馈、内/外部客户质量问题解决所制定的行动措施验证及质量关注点; 系统管理类问题:检查与生产相关的支持职能的实施与符合状况,持续改善支持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 过程分层审核检查表至少应考虑以下这些方面的问题: ●作业指导书 ●过程参数 ●目视辅助工具是否在现场,内容是否正确 ●产品标识 ●工艺执行 ●量具的功能和校验的确认

2015版质量体系各部门内审检查表及审核记录

内部审核记录 编号: JF—9.2—03 序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时间2017.6.6 标准 审核内容及方法审核记录条款 合格 Y /不合格 N 1) 组织在策划管理体系时有无组织进行了内外部各方面环境因素的识 Q:4.1 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别考虑,并进行了综合评估,确定了 体系 2) 有无对管理体系进行评估? 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发展策 略。 1) 询问最高管理者有无承担管最高管理者对市场及管理体系十分关注理体系的责任?并亲自参与体系过程策划。 2) 有无确保管理方针和目标的确保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进行评审,制定?是否适宜?有无沟通?并得到宣传和沟通。 Q:5 资源配置是否满足?配置了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 3) 体系融合度是如何考虑的?体系管理基本与公司的各项管理相融合 4) 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具备了基本的风险管理思 维,过程方法得 运用程度如何?到初步的运用和实践。 5) 有无跟踪结果?对相关事务能够跟踪体系运行的过程,了解管理运 行 有无落实?状态。 1 )是否确保在组织的职能和层制定了公司级 4项管理目标及分解到各部 次上建立管理目标?门 / 车间,与方针保持一致。 2 )管理目标是否包括满足产品管理目标中包含了满足与产品和服务有Q:6.2 要求所需的内容?关的内容。 3 )管理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目标均可测量,明确了目标的管理部门、 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目标的监控周期,并按规定对目标完成情 4 )管理目标实现情况的测量结况进行了统计,抽查 3月 - 5 月目标完成情 果,是否实现了持续改进?况,满足持续改进的要求。Y Y Y 资源需求是否确定并提供,有无按体系策划的要求确定并给予提供和满 Q:7 包含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满足了资源的需求,抽查人员、设备等资源 足?基本满足要求。 1) 有无获取顾客满意的方式方主要采用电话回访、每年进行一次顾客满 法?意度调查表等方式进行顾客满意的监视 2) 确定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调和测量。 查?调查内容包括:交货期、产品质量、售后 3) 调查的内容是否合适?服务、对产品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等。 4) 有无进行调查统计?本年度目前对部分客户进行了一次满意 Q:9.1.2 5) 调查统计结果如何?能否满度调查,调查内容基本完整,调查有效。足要求?是否到达目标要 求? 抽查满意度调查结果:对发放的顾客满 意 度调查表进行统计,达到了目标规定要 求。 目前暂未发生客户投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