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而进入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科, 它所提供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 迫切地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

发展经济学肇始于结构主义的出现,该学派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某种使新古典经济

理论的若干假定前提不能适用的经济结构。钱纳里等人认为动态非均衡假设阐述了资源再

配置潜力与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这是因为广泛存在的非均衡现象&隐含着通过减

少瓶颈和再分配资源予以高生产率部门以加速增长的潜力,发展中国家的这种潜力可能大

于发达国家。正因如此,结构主义是主张政府干预。结构主义的发展观,事实上不管是否

受发展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多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

古典发展经济学的分工组织和资源配置思想, 对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富有解释力

的,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的萌芽和起源。然而古典发展经济

学家并未纯粹地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其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基本上适合于新兴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而且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经过了马歇尔的局

部均衡论和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 致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系统化和形式化, 进而发展成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 这样就在有意无意中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排除在研究视野

之外。不发达国家经济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循环链”。从供给一端来看, 循环链表现为: 低实际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实际收

入;从需求一端来看, 循环链可表述为: 低实际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

资本利用不足——低生产率——低实际收入。在这两个循环链所形成的“多种因素的循环

群集”的长期作用之下, 不发达国家无法摆脱贫困落后而处于某种“欠发达均衡状态”。

总之,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 只要“恶性循环”存在, 就不可能依赖价格机制把

经济发展的果实通过“涓流效应”扩展到穷人身上。就我国来说,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

计划经济体制$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强势干预。通过国有国营经济实现工业化,从效果上看,

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初级的工业化。如果不是政

府的计划与控制,在当时的国内经济基础和国际环境下是无法达到这种成就。

新古典主义关注的中心是短期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得出的基

本教训是:经济增长并不单纯决定于增加储蓄和可投资资源的供给$而关键在于如何生产性

的利用这些资源,配置效率是生产性利用资源的主要因素,资源配置的扭曲能够通过累计

效应而妨碍增长。在发展中国家, 一个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远未形成, 市场分散而

零碎, 有的市场已经存在, 有的市场尚未出现或处于萌芽状态; 即使在已有的市场上, 价

格相对变动对资源配置的刺激作用很小, 市场不完全限制了竞争, 商品和要素对价格变动

反应迟钝, 替代能力受到限制以至于无法进行边际调节,“价格机制不能提供可用来指导一

个趋向于最适度位置的完全竞争经济的各种信号”。于是, 供求数量向均衡相交点(即市场结清) 的运动不能自动进行, 供求之间缺口并未填平, 而是更加扩大, 从而使新古典理论

描述的经济体系自动趋向最佳资源配置的均衡无从实现。与这种结构失衡状态相伴随的是

诸如供求不足或过剩的状态维持不变, 通货膨胀压力长期存在, 致使物价上升的运动变得

一般化, 储蓄不足, 外汇短缺, 进口部门出现能力瓶颈, 收入分配不均, 国民经济中二元

结构广泛存在等。

在新古典发展经济学家看来:各种市场的自由化有助于使这些国家的体制发生根本转变, 给它们注入一种灵活性, 一种对技术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冲击的能力于市场不仅能够促使

稀缺资源得以有效配置, 而且又能通过激励经济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或收益最大化以推动

经济增长。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新古典发展经济

学反对国家干预, 特别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指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行自由贸

易、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 重视农业对工业发展的多项贡献; 认为

贸易战略应转向出口导向型;强调人力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坚持利率自由化以改

变金融压制。

从古典发展经济学到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 再到新古典发展经济学, 其理论基点和政

策主张经历了一个自由放任——国家干预——市场竞争的发展过程。这种过程显然是将结

构因素同市场因素、政府力量与市场作用割裂和对立起来, 从而只能在特定方面给出发展

中国家落后的原因及相应的改进思路。特别是, 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层次、重点、方法等

方面未能切合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细致地、明确地、有针对性地分析经济发展问题, 因此就不能推进、甚至会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是发展理论与经济实践相互回应的过程, 因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观

点和政策主张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的现实又会反过

来验证和推进发展理论。可以说, 发展经济学同经济发展实践是紧密相联、动态演进的过

程。我们认为, 这种动态演进的发展经济学, 特别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而

言, 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作用, 具体特征表现在: 关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问题。我国经济

发展的趋动力不应是在“政府推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型”和

“市场推进型”中作出单项选择。因为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 发展中国家应该坚持政府

力量和市场作用的和谐搭配。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 通过政府主导以确保发展稳定和促进

市场发育, 等到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有效的时候, 政府逐渐退出而只实施宏观调控和

弥补市场失灵。应该说, 这种渐进式改革是切实有效的, 它是中国经济持续和稳定增长的

重要原因。

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问题。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归结

为制度因素, 是极其中肯的。中国经济发展曾受制约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所内生的低效

率, 因此市场化是中国制度变迁的正确方向, 经济体系也因此取得显著的绩效, 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价格体制改革。问题的关键是, 经济体制变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变迁,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传统的产权制度, 特别是国有产权制度。

关于中国发展中的经济增长问题。新兴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提高

分工效率、增加知识积累和扩大人力资本投资, 即增长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然

而,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是资金要素的持续投入, 依靠资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迟早会

进入收益递减阶段。因此应该将经济增长的基础逐渐地移向全要素生产率, 切实地促进整个经济系统的分工演进, 改革教育制度以加速知识积累, 拓宽渠道以形成人力资本。

关于构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问题。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分析方法是通过类型学来研

究特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中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需要有针对性的理论观点和决策主张, 同时又为检验这些发展理论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另一方面, 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本土的经济思想, 为构建中国的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思想素材和分析工具, 中国经济学家应该也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

富有创新的发展理论。正如缪尔达尔所希望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 要有勇气抛弃那些庞大的、没有意义的、不相干的、有时显然是不适当的教条结构和理论方法, 通过研究他们自己的需要和问题产生新思想。”因此, 在这种意义上, 构建中国发展经济学应视作中

国经济学的努力方向。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重要思想,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梦蕴涵的人民主体本质属性,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中国梦的深厚底蕴。 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的源泉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坚守传承的爱国基因生成了中国梦。 近代以来170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是为实现民族复兴这一最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集中凝聚在实现中国梦上。人民不能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推动革命;不能忍受贫穷的社会主义,推动改革。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性跨越,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再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始终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中国梦,人民的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这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进军,是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宏伟目标,是可望而又可及的中国梦。 中国梦包含着每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和目的。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所有父母都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都是虽很普通但却值得珍重、值得鼓励、值得保护的美好梦想。 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让他们拥有追梦、圆梦的广阔空间,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障公平正义是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迫切的愿望要求。要像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所有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这“三个共享”其实质是人民共享公共财富的效益,共享公共权力的服务,共享公共资源的使用,共享公共职位的开放,社会赏罚奖惩机制公平地运用于每一个人,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只要自身积极努力,就可以得到社会应有的回报,都可以获得人生的成功。 中国梦的实现依靠人民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 中国力量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共同力量。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要在各自的生产岗位和工作岗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中国梦夯实基石。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头人,要克己奉公,廉政勤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为中国梦扬起风帆。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要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提高履行使命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

中国古代政治史(一)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早的实践是什么?其理论来源于谁的思想? (2)最早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朝代是什么?这一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请解释这句话。 (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时发展了哪些制度? (5)在西汉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是哪项措施? (6)汉武帝时期开创和实行了哪些制度和措施? (7)隋朝是个开创性的朝代,它首创了哪些制度? (8)唐朝时既削弱相权,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制度是什么? (9)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有哪些? (10)北宋通过设立什么官职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11)元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首要措施是什么? (12)元分别设立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台湾?元时的监察机构是什么? (13)明清是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极端时期。最能说明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极端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14)明清时期对人们思想控制的显性措施和隐性措施分别是什么? (1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答案: (1)商鞅变法,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2)秦朝,皇权至高无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由皇帝任免) (3)秦朝灭亡的原因不是郡县制而是由于秦朝的暴政。 (4)刺史制度、察举制度、编户齐民(5)封国制 (6)剌史制度、察举制度中的孝廉科、推恩令、附益法 (7)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庸(8)三省六部制 (9)重文轻武、守内虚外、极度削弱地方,高度集中于中央 (10)转运使(11)实行行省制度 (12)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御史台 (13)明:设立特务机构、清:设立军机处 (14)文字狱、八股取士 (15)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统治者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史(二) (1)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什么?选官标准是什么? (2)商鞅变法对这个制度作了什么修改? (3)墨子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4)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5)汉武帝时期,士大夫的主要做官途径是察举制中的什么科? (6)三国时魏国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7)隋唐科举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8)明清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9)谁在改革中改革科举制度? (10)科举制形成于哪一个皇帝时期? (11)从历史上得出什么选拔人才的经验或启示? (12)秦朝、汉朝、北宋、元朝、明朝监察的官职和机构分别是什么? (13)历代重视监察给我们什么启示? (14)什么选官制度是从上而下的? (15)哪一朝代科举录取人数太多而导致冗官冗员冗费? 答案: (1)世袭制,门第 (2)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3)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4)察举,才能和品德 (5)孝廉 (6)九品中正制 (7)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8)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才能;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变。 (9)王安石 (10)隋炀帝 (1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12)御史大夫、刺史制度、通判、御史台、提刑按察使司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2及答案(1)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试卷2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AD)形态论证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A.实物 B.价值 C.货币 D.使用价值 2.为合理控制外债规模,我国还本付息额一般不超过当年出口收汇的(A)。 A.20% B.15% C.10% D.25% 3.我国应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的出口市场是(AC)。 A.西方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C.港、澳地区 D.俄罗斯、东欧国家 4.“九五”计划时期,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重点是确保(ABCD)。 A.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B.创汇农业的发展 C.机械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D.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5.对外贸易价格最基本的职能是(C)。 A.调节市场供求 B.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C.表现商品价值 D.进行经济核算 6.我国积极争取借用的国外资金是(BC)。 A.国际银团贷款 B.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C.外国政府贷款 D.外国商业银行贷款 7.反映外贸企业对社会贡献的指标是(BCD)。 A.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B.出口收汇额 C.社会贡献率 D.社会积累率 8.对外贸易双方都可以通过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从而实现(AD)。A.社会劳动的节约 B.使用价值的转换 C.事物形态的平衡 D.国内价值的增值 9.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A.各国自然条件的差异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加深 D.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 10.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199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达(D)。 A.15% B.30% C.55% D.40% 11.我国借用国外资金主要用于(B)。 A.房地产业的开发 B.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C.中小型企业的扩建和改造 D.旅游设施的建设 12.在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商品的(A)职能。 A.协调 B.行政管理 C.服务 D.监督指导 13.美国一直对我国输美的所谓敏感性商品采取进口限制,其中限制最严的是(B)。 A.农产品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2)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贸易顺差是否越多越好?贸易顺差对贸易有什么影响? 不是越多越好, 影响:1、外汇储备增加,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3.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4.拉动经济增长,外在风险同时增大,5.贸易摩擦加剧。总之,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外在风险,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2,中国的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原因: 1、从贸易方式上看,集中在加工贸易, 2、从地区结构看,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国家 3、从贸易主体看,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力量 4、从商品结构上看,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5,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要素禀赋6、国内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7、大量外资企业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安排生产解决办法: 减少顺差关键在改变“三低”现状:即改变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价格低的现状。其他措施:(1)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 (2)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 (3)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 (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 (5)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讨论: 你认为广西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如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广西的贸易结构有什么影响? 核心要点:1,广西处于贸易顺差,初期初级产品占主导位置,但是目前正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 2,影响:优化产业结构、改进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扩大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就业、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等等。 3,加工贸易在中国的状况?加工贸易的作用? 状况:略 作用: 1.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 3.优化出口结构 4.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5.扩大了劳动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产品质量管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品质量管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品质量管理,对外贸易,进出口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价格竞争已退居次要地位,而商品质量的好坏则逐步成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情况下,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 1.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1.1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中国社科院2010年10月25日发布《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显示中国的国家竞争力稳步上升,全球排名从第七十三位上升至第十七位,这个结果表面上反映中国进步神速,但经过分析中国在竞争中仍然依靠以量取胜,在质素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须作出很大的改进。 我国虽然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但还远远不是贸易强国,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知名度高的品牌。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约62.9%,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仍低于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另外,由于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强化进出口,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例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我国一家企业生产的蘑菇罐头,由于有不符合检疫的嫌

疑,致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罐头全部遭到卡关、查封,损失巨大。诸如此类,在过去的贸易中,我国有不少产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遭到拒收、卡关、销毁,造成贸易障碍或者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率偏高,返工、返修、报废等不良品损失过高,导致工业生产中窗窗体底端能源、原材料消耗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使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降低。同时,多种产品技术含量低,使用寿命不能满足需求。如数控机床类产品,国外的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约8~9万个小时;而我国的同类产品的MTBF只有1~2万小时论文提纲怎么写。在家用电器方面,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1.2进口产品质量问题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大批进口商品涌入国门。然而随着我国进口商品检验监管水平和消费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口商品频频爆出质量问题,涉及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种类的商品,对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例如以下产品问题事件: 2001年,由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吊销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并禁止其进口;2006年,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检查出含有金属颗粒,被紧急召回;2008年,因密封不善而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美国雅培召回两批特殊配方婴儿奶粉;2010年,各地检验检疫局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到货检验一次检验不合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摘要]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介绍了中国从汉朝至明清时期不同朝代对外贸易的情况,以及当时统治阶级采取的措施,阐明了对外贸易在我国古代经济中的作用。并根据古代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及效果对现代贸易提出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海上贸易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包括中央及内地人民与沿边各族统治者和人民的互市,以及同境外各国的贸易往来。春秋战国以来,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在各诸侯国之间以及与边远地区各民族之间不断地进行商品贸易往来,有的商品还辗转销往境外各国。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两汉时期——对外贸易的开端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严格地说应该是从西汉武帝时开始的。西汉时期,中国对外联系分为两路,一路是从陆路通西域,被称为“丝绸之路”;另一路是从南海通往沿海地区,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西汉与西域中亚各国的贸易往来。 出于政治的需要,汉朝廷在同西域和中亚各国的贸易中,采取优惠的政策,如在与匈奴互市中不浅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准输出的铁器和铜钱,都允许与西域和中亚各国的贸易中输出,且无数量上的限制;对来汉朝进行贸易的使臣和商贾,由专司外事的机关大鸿胪负责接待。正是由于给予外商这样优厚的礼遇,所以东汉时,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商朝贩客,日频于塞下”。贸易往来相当频繁。这也为汉以后各王朝与各民族及境外各国的友好往来奠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汉朝廷对东亚邻近各国(如朝鲜、日本)开展了对外贸易,他们获得了中国的丝织品、漆器、铁器以及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在南亚,海上交通与贸易关系也得到初步发展。汉武帝时,中国商船曾开往马来半岛、缅甸西部沿海和印度南部东海岸。 二、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的兴旺发达 唐朝建立以后,随着封建政治经济趋于鼎盛,对外贸易也日益兴旺发达,并纳入正轨。据史书记载:当时有七条道路通往国内外贸易市场。但由于陆路常为少数民族阻断,贸易须经多次转手,再加上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航海、造船技术发达,于是对外贸易逐渐转为以海路为主。 唐政府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对外贸易管理工作:互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市船司,由中央委派专职官员负责掌管水路贸易。唐政府在边境地区设有许多固定的贸易场所,以使边境地区各民族之间与邻近国家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私人出入边境参与贸易活动,须得到政府准许,发给证明方准出入。 出于国防及经济效益的考虑,唐朝对于陆上贸易限制相当严格,如兵器不得私有且不得私自渡关。法律只许在官府监督下进行互市,即在边境定点设置若干互市监,使中外商人在其监控下进行以物易物的互市。相反,唐朝对海路贸易颇为鼓励、开放,允许外商来华自由贸易,世代定居中国从事海运贸易,同时还在通商城市划定地区,供外商居住、营业。唐太宗贞观十七年颁布诏令,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寇四种货物由政府抽取10%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 随着唐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侨居中国的外国商人和他们的家眷不断增加。在京城以及各市舶口岸,都居住着许多外国商人和他们的眷属,尤以广州、泉州两个口岸最多。唐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在外商居住的地区,设立蕃场,由唐政府指定专人管理。唐代广州“蕃场”最盛的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15928059.html,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发展 作者:李峻超 来源:《商情》2014年第31期 【摘要】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应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地对策,探讨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贸易现状国际物流 一、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的外贸发展特别迅速。1978年进出口额仅为206亿美元,1994年贸易总额为2000多亿美元,而2002年我国的进出口额达到6 200 多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大国中的位置已上升到第6位;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势头更是强劲。我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协议投资金额已达8300 亿美元,实际投资额达4 500 亿美元。我国共批准设立 三资企业已超过40 万家。同样,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也十分高,有经济学家统计,2002 年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44 %.[8] 尽管各国测算外贸依存度的方法不同,但 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外经外贸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不可忽视,因此,作为调整外经外贸工作基本法的对外贸易法理所当然要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相对于西方贸易大国,我国的对外贸易法起步晚,重视不够,当然这与我国长期以来进出口数量有限,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弱有关,但是,从现在我国外贸的实际情况出发,外贸法的重要性已经凸现,外贸法应该予以重新定位并提上日程。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对外出口贸易、海外直接投资和国内公共投资。 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下滑、进口需求锐减、出口放缓、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大幅震荡等问题都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对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消费群体主要是发达国家中的低收入人群,经济危机致使他们收入降低,极大地削弱了市场购买力,直接冲击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纷纷倒闭。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演变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演变 事业单位考试中,文史常识的考察一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时政热点紧密相连,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稳定上升,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贸易偏差。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我们本期将会以历史时期为线索,梳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开始时期。这段时期内,由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与西域的交通的沟通,中国与西亚和欧洲国家的贸易开始发展,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更是将中国的产品运到了西亚大秦等地,为了方便对外贸易的管理,国家还设立了大鸿胪进行管理。 唐宋时期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唐代的长安更是当时亚洲的经济中心,世界各地商人往来,唐宋政府更是设置了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段时期内中国主要对外贸易的国家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等国家。 明朝前期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和红海沿岸,沿途所经之地都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明朝的海上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建立了朝贡贸易。但明朝中后期由于国力衰微,倭寇不断骚扰,明朝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到清朝时期,延续了明朝类似的做法,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只留了广东十三行来进行贸易,并且严格把控对外贸易,至此古代对外贸易进入了萧条时期。 【小试牛刀】在宋代,为了繁荣同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贸易,设立的专门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理藩院 B.市舶司 C.宣政院 D.门下省

【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的政府机构。A选项理藩院是清朝为统治少数民族,解决西藏等少数民族的管理问题设立的最高权力机构;B选项市舶司是唐宋时期,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的机构;C选项宣政院是元朝政府为了管理佛教和西藏地区事务设立的机构;D选项门下省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分,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本题涉及对外贸易,B选项符合。故答案为B。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的中国梦_600字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的中国梦_600字 梦,是五彩斑斓的;梦,沉是甸甸的。我的梦就是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让我们的国家富强,全体人民幸福富裕。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英才辈出,创造了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如四大发明就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到了近代,由于统治者昏庸无能,加上帝国主义强盗的侵略,国土遭到瓜分,宝藏遭到掠夺,人民遭受了欺凌,国格遭到了侮辱。中国的黄金白银大量外流,百姓民不聊生。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就是被英法联军践踏、劫掠、烧毁的,使得中国由此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唤醒了沉睡的吼狮。 不久,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劳苦大众团结一心,前赴后继,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美好的新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才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

后,为了国家的兴旺、强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无数的人间奇迹,粉碎了国内外敌人一次次进攻,成功发射了“两弹一星”,“嫦娥奔月”成为现实,中国经济总量排行在世界第二位……这一切都证明:中国人的民族复兴之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然而,我们不能居功自傲,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虽然我们还小,但一定要从现在起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携起手来,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之梦努力吧!相信,二十年后的中国更富强,人民更富裕。

教育史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2、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

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3、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4.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特点有三: (1)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2)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 (3)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 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5、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

中国对外贸易第三章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 第一节实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管理模式 一、实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必要性 1、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但全球化又存在一些统一的贸易安排。 2、弥补市场调节机制的不足 市场经济存在不可自救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3、保证对外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 宏观上把握进出口总体市场流向和控制进出口贸易总量; 微观上引导企业良好有序的参与国际竞争 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宏现管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评价(正负面) 正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它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调控和监督,保证对外贸易任务的完成; (2)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增强对外竞争力,同外国经济压力进行有效的斗争,捍卫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独立;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负面:但是,这种对外贸易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其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2)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要求。 (3)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 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规范,主要是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基础,外贸宏观调控方式要求间接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能对其进行直接干预。而我国以行政命令和计划管理为主的模式,则直接地限制了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中国教育史章节习题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六经) 二、单项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三、判断题 ()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 (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四、名词解释题 1、学在官府: 2、六艺: 3、"有教无类":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 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通过举例,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掌握对外贸易对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重点: 我国对外贸易的地位。 难点: 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讲授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1、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1)含义: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2)内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2、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式应划分为1992年前和1992年后两个时间段。 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二、推动生产发展与产业升级 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四、扩大劳动就业 五、丰富国内市场供应 六、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做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1 贸易产生的条件。 2、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 3、贸易、对外贸易的定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回顾、总结。 [讲授新课]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1、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1)含义: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2)内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2、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式应划分为1992年前和1992年后两个时间段。 (1)1992年以前的对外开放格局用两句话可以大致概括为: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具体说就是:把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划分为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中部各省;西部地区——新疆、青海、西藏等边远省、区这三个地区,先发展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按照此项战略,将我国地域的对外开放分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四个层次。其具体做法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逐步向内地开放。 (2)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具体说就是: a.开放内陆边境市、镇; b.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

我国对外结构贸易发展历程

我国对外结构贸易发展历程 1.对外贸易结构基本概念与现状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对外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贸易流向现状的思考) 一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可以分为三类: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出口商品市场结构和进出口贸易方式。 1.1 进出口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组成部分在贸易总体中的地位,性质和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贸易结构更为重要) 据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到1995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85.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在此基础上,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并在2006年上升到93.6%,表明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从1996年到2006年,我国的进口也保持持续的增长,但和出口商品结构相比,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不甚明显。(浅谈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对策) 1.2 进出口商品市场结构 进出口商品市场结构是指一国的进出口的国别差异。其反映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区域分布。

1.3 进出口贸易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保持稳步增长,其年均20%的增长率略高于同期总出口额年均19%的增长率,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大约50%增长到53%。(浅谈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对策) 我国的对外贸易从贸易商品结构上看,有形商品(货物)贸易发展迅速,无形商品(服务和技术)贸易发展滞后,其中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比重偏低,目前国际市场上需求旺盛的技术密集型和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几乎都是中国的弱项或竞争力差的产品。从贸易方式结构上看,中国商品出口一半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2/3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中国加工贸易本身还处于低级阶段; 从贸易区域结构上看,长期以来,中国外贸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这一方面增加了对外贸易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又削弱了其灵活性和竞争力。(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贸易流向现状的思考) 2.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对外贸易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旧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经历了一段长达100多年的屈辱史。18世纪末期,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加速向全球扩张,以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当时,中国仍然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向中国开展了罪恶的鸦片贸易,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此后,在列强的不断侵略下,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先后对外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除给予侵略者割地赔款、开辟租界、在华驻军、领事裁判等政治军事特权外,还给予协定关税、海关管理、内河航运、兴建铁路、设立银行、开矿设厂等各种经济控制特权。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也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权力,完全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控制和垄断,帝国主义在中国大肆掠夺资源,倾销产品,通过不等价交换,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和剥削。 3. 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对内节制资本和对外统制贸易”的基本政策。首先,摧毁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及其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控制。 其次,没收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官僚资本,并逐步对私营进出口商进行社会主的改造。再则,人民政府按照“对内的节制资本和对外的统制贸易”的方针,在国

高中历史常考重要简答题讲解

高中历史常考重要简答题讲解 1、简答题:两次鸦片战争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 影响:加重了人民的困苦; 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阶层; 中西文化的碰撞引起中国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2、简答题:辛亥革命影响 辛亥革命(1911年) 背景: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上,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与掠夺,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坚持专制独裁,预备立宪的骗局引起了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思想上,三民主义等革命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过程: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 影响:政治上,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打击了侵略势力。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 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思想文化上,扩大了自由、平等思想的社会影响,推动了思想观念的革新和社会风俗的变化。 1、简答题:红军长征原因和意义 红军长征 (1)原因: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②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过程(略) (3)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2、简答题::戊戌变法影响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渐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维新思想的传播。 影响: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民族意识;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标志着中国开始政治民主化的探索;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促使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教育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 一、填空题 1.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历史特征是(学在官府),其学校系统包括(国学)和(乡学)。 2.西周的教育系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西周的国学分成(大学)和(小学)。 4.西周不论国学或是乡学,不论小学或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5.起源于夏代的六艺教育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6.孔子编撰册定的六种教材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7.孔子把人性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 8.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 9.战国时期的诸多学派在教育方面颇有造诣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诸家。 10.(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历时约(150)年。 11.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历时约(150)年。 12.墨翟提出了(素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13.墨家的(主动)、(创造)、(实践)、(量力)教育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 14.孟子教育理论的人性论基础是(性善论),他认为教育是扩充(本性)的过程。 15.孟轲对他所追求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评孟子的人性论,主张(性本恶)的人性观。 17.《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 18.《大学》以为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又可以细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八条目”。 19.被朱熹合称为“四书”的著作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0.《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习过程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价格竞争已退居次要地位,而商品质量的好坏则逐步成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情况下,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 1.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1.1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中国社科院2010年10月25日发布《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显示中国的国家竞争力稳步上升,全球排名从第七十三位上升至第十七位,这个结果表面上反映中国进步神速,但经过分析中国在竞争中仍然依靠以量取胜,在质素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须作出很大的改进。 我国虽然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但还远远不是贸易强国,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知名度高的品牌。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约62.9%,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仍低于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另外,由于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强化进出口,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例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我国一家企业生产的蘑菇罐头,由于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致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罐头全部遭到卡关、查封,损失巨大。诸如此类,在过去的贸易中,我国有不少产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遭到拒收、卡关、销毁,造成贸易障碍或者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率偏高,返工、返修、报废等不良品损失过高,导致工业生产中窗窗体底端能源、原材料消耗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使产品国际竞争力显着降低。同时,多种产品技术含量低,使用寿命不能满足需求。如数控机床类产品,国外的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约8~9万个小时;而我国的同类产品的MTBF只有1~2万小时论文提纲怎么写。在家用电器方面,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1.2进口产品质量问题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大批进口商品涌入国门。然而随着我国进口商品检验监管水平和消费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口商品频频爆出质量问题,涉及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种类的商品,对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例如以下产品问题事件: 2001年,由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吊销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并禁止其进口;2006年,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检查出含有金属颗粒,被紧急召回;2008年,因密封不善而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美国雅培召回两批特殊配方婴儿奶粉;2010年,各地检验检疫局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到货检验一次检验不合格3758批、涉及金额7.64亿美元,占总金额的18.96%;2011年,由于种种产品缺陷,包括雪铁龙、保时捷、捷豹、沃尔沃品牌在内的6款进口车型,在5月份一个月时间里陆续宣布召回。 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进出口产品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势在必行。 2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的内涵 2.1出口产品质量管理 我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强出口产品质量管理,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进出口,二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三是创名牌出口商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效益与速度、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样品质量与批量质量,以及质量和档次等方面的关系,把出口商品本身的质量同国际市场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2.2进口产品质量管理 对于进口产品的质量管理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两面性,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等合法目的为由,采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种种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其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维护根本经济权益与安全的重要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是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法律授权,代表国家行使检验检疫职能,对一切进入中国国境和开放口岸的人员、货物、运输工具、旅客行李物品和邮寄包裹等实施强制性检疫、对进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验鉴定管理。 3..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1产品质量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