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病学试题 第七章 风温

温病学试题 第七章 风温

温病学试题 第七章 风温
温病学试题 第七章 风温

温病学试题第七章风温

A型题

1.风温的病名首见于(A)

A.内经

B.伤寒论

C.外感温病篇

D.备急千金要方

E.温病条辨

2.以下哪部著作对风温的病因,病机,和治法作了系统论述(C)

A.叶天士温病论

B.王孟英温热经纬

C.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D.吴鞠通温病条辨

E.薛生白湿热病篇

3.指出“凡天时晴燥,湿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的医家是(A)

A吴坤安 B陈平伯 C吴又可 D吴鞠通 E叶天士

4 “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语出(E)

A雷丰 B叶天士 C吴鞠通 D王孟英 E陈平伯

5下列哪项不是风温诊断要点?(D)

A 发生于春、冬两季的外感热病

B发病初起即见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C继则转变为邪热壅肺等气分症状

D病变中易见斑疹,痉厥,虚风内动症。

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6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C)

A 外感风温时毒,感其气者

B温风过暖,其气已温

C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D感受春季温热病邪

E以上都不是

7 风温的病因是(C )

A 温热病邪 B风寒病邪 C风热病邪 D暑热病邪 E燥热病邪

8 下列关于风温的治则,哪项不妥?(E)

A 初起邪在肺卫,宜辛凉宣解

B邪传气分则宜辛寒清热,或苦寒攻下

C内陷心包,宜清心开窍

D心阳虚衰时,宜益气回阳,敛阴固脱

E本病后期,宜咸寒滋补肝肾之阴

9下列叶天士有关风温的治疗原则哪项是不正确的?(B)

A此证初起发热,咳嗽,首用辛凉清肃上焦

B若色苍,热胜,烦渴,用黄芩、黄连苦寒直折

C若日数渐多,邪不得解,芩连凉膈

D至热邪逆传膻中,神昏目瞑,鼻窍无涕泪,诸窍欲闭,其势必急,必用至宝丹或牛黄清心丸

E病减后余热,只用甘寒清养足矣

10风温论治下列哪项不妥?(D)

A邪在肺卫,治以辛凉宣解。

B阳明气分热盛,治以辛寒清热

C阳明腑实,治以攻下泄热

D热闭心包,治以豁痰开窍

E邪热已退,而肺胃津伤,治以甘寒清养肺胃

11 病在初起,多以上焦肺卫为主,而后顺传阳明或逆传心包,病至后期阶段,多肺胃阴伤的温病是(A)

A风温 B春温 C秋燥 D温毒 E以上都不是

12风温初起发热病邪侵袭肺卫证的治则是(D)

A解表发汗,透邪外达 B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C疏风发汗,清肺泄热 D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E辛凉解表,甘润肺阴

13风温症见发热少汗,头微痛,咳嗽,咽肿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脉

浮数,最合适的处方是银翘散(D)

A 不加减 B加知母,黄芩

C加杏仁,山豆根 D去荆芥加玄参,马勃

E加花粉,石斛

14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项肿咽痛,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选用下列哪一处方最宜?(C)

A普济消毒饮 B清咽栀豉汤

C银翘散加马勃,玄参 D银翘马勃散

E清瘟败毒饮

15风温,邪袭肺卫,因肺气失降而咳嗽较甚,宜银翘散加(B)

A马兜铃 B杏仁 C紫菀 D百部 E瓜蒌

16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干而渴,舌赤少苔,脉浮细而数,最适合的选方是(C)

A银翘散加苡仁、滑石、通草

B银翘散加藿香,郁金

C银翘散加生地、麦冬

D银翘散加知母,黄芩,栀子,麦冬,生地

E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

17风温,邪袭肺卫而兼热盛津伤,小便短少,下列治法中,哪一项最适合?(E)

A银翘散加栀子、瞿麦、扁蓄

B银翘散加木通、淡竹叶、甘草梢

C银翘散加杏仁、滑石、通草

D银翘散加豆蔻、苡仁、茯苓皮

E银翘散加麦冬,生地,知母,黄芩,栀子

18吴鞠通称为“辛凉轻剂”的方剂是(C)

A银翘散 B白虎汤 C桑菊饮 D翘荷散 E麻杏石甘汤

19风温,邪热壅肺之咳嗽,表现为(A)

A咳喘 B干咳不已

C咳嗽,痰涎壅盛,喘促不宁 D咳嗽,胸闷

E干咳无痰,气逆而喘

20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咳甚痰多,舌红苔黄,脉数,治宜(D)

A麻杏石甘汤加半夏,苏子,橘红

B麻杏石甘汤加芦根

C麻杏石甘汤加连翘,川贝

D麻杏石甘汤加浙贝,瓜蒌,郁金

E麻杏石甘汤加桔梗,甘草,贝母

21风温,痰热淤阻,肺失宣降,选用下列哪一处方最适宜?(D)

A麻杏石甘汤加川贝,桑皮,橘络

B麻杏石甘汤加兜铃,瓜蒌,法半夏

C麻杏石甘汤加兜铃,百部,冬花

D麻杏石甘汤加芦根,苡仁,冬瓜,桃仁

E麻杏石甘汤加白茅根,脚栀子,侧柏叶

22风温,邪热壅肺,咳痰带血,下列哪一处方最适宜?(C )

A麻杏石甘汤脚桔梗,桃仁,三七粉,藕节

B麻杏石甘汤加白芨,花蕊石,黄芩,生地

C麻杏石甘汤加白茅根,仙鹤草,黑山栀,侧柏炭

D麻杏石甘汤加阿胶,生地炭,川贝,犀角

E麻杏石甘汤加犀角,丹皮,赤芍,生地

23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痛,咯腥臭脓痰,舌红苔黄,脉数,最合适的选方是麻杏石甘汤:(D)

A加银花,连翘 B加黄芩,瓜蒌

C加瓜蒌,浙贝 D加芦根,苡仁,冬瓜仁,桃仁

E加桔梗,牛子,贝母

24发热,咳嗽,汗出,烦渴,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其辨证为(A)A邪热壅肺 B痰热结胸

C暑伤肺络 D燥热伤肺

E以上都不是

25身热,汗出,烦渴,胸闷痛,舌红苔黄,痰黄,脉滑数,治宜:(C ) A小陷胸汤加枳实 B白虎汤加瓜蒌皮

C麻杏石甘汤 D桑菊饮加石膏

E银翘散加桔梗

26症见身热,汗出,烦渴,咳嗽微喘,胸闷痛,痰粘不爽,舌红苔黄,脉数,宜选用何法治疗?(D)

A宣肺化痰止咳 B清热化痰

C清热止咳 D清热宣肺

E降逆平喘

27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B)

A桑菊饮加知母,石膏 B麻杏石甘汤

C白虎汤 D宣白承气汤

E以上都不是

28潮热便秘,喘促不宁,痰涎壅盛,脉右寸实大,苔黄腻,其病机为(E)A肺燥肠闭 B邪热壅肺

C痰热结胸 D热灼胸膈

E以上都不是

29风温,症见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选用下列何方最宜?(E)

A麻杏石甘汤合调胃承气汤

B小陷胸汤加枳实

C桑菊饮加石膏,知母,大黄

D凉膈散加杏仁,瓜蒌

E宣白承气汤

30 女性,45岁,咳嗽已十余日,近三日来喘促不宁,痰涎壅盛,潮热便秘,舌苔黄腻,脉右寸实大,拟用主方(C)

A麻杏石甘汤 B桑菊饮

C宣白承气汤 D清燥就肺汤

E五仁桔皮汤

31宣白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D)

A 薄荷,大黄,芒硝,甘草

B大黄,芒硝,杏仁,竹叶

C麻黄,杏仁,大黄,芒硝

D石膏,大黄,杏仁,瓜蒌

E麻黄,石膏,大黄,甘草

32风温,肺热移肠的大便性状是(C)

A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 B便溏

C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 D下利粘垢不爽

E泻泄稀便

33身热下利,肛门灼热,苔黄脉数,治宜选用(B)

A黄芩汤 B葛根芩连汤

C枳实导滞汤 D调胃承气汤

E以上都不是

34风温,症见身热,咳嗽,口渴,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苔黄,脉数,宜选用下列何方为宜?(B)

A麻黄,杏仁,石膏,黄连,白芍,甘草

B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C黄连,瓜蒌,枳实,半夏,木香

D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苇茎,苡仁,茯苓

E黄连,瓜蒌,枳实,半夏,猪苓,白术,泽泻

35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呕恶较甚,苔黄腻,治宜:(B)

A葛根芩连汤加杏仁,贝母 B葛根芩连汤加藿香,姜竹茹

C葛根芩连汤加山栀,连翘 D葛根芩连汤加秦皮,白头翁

E葛根芩连汤加白芍,木香

36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部疼痛较甚,苔黄脉数治宜:(E)

A王氏连朴饮加苡仁,竹叶 B雷氏芳香化浊法

C调胃承气汤 D枳实导滞汤

E葛根芩连汤加白头翁

37病孩,女,2岁,三月二日入院。初为微热,咳嗽,两天后发热,咳嗽加重,入院时发热39.6,咳嗽,气喘,痰粘难咯,汗多渴饮,腹泻日三次,泻下黄色溏粪,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燥,脉滑数,其诊断和辨证为:(A)

A风温病(邪热壅肺,热迫大肠)

B春温夹湿(痰热阻肺)

C春温夹湿(肺胃热盛,湿阻大肠)

D春温病(痰热阻肺,湿困中焦)

E以上都不是

38风温病肺热发疹,其病变在:(C )

A气分 B卫分 C气营 D营分 E血分

39下列哪项不属肺热发疹证?(D)

A身热咳嗽 B肌肤发疹

C胸闷疹点红润 D心烦谵语

E舌红脉数

40风温,身热,咳嗽,胸闷,肌肤发红疹,治宜:(D)

A桑菊饮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生地,玉竹,丹皮

B银翘散去荆芥,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C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

D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

E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生地

41风温,肺热发疹,其最优的治疗方药是(A)

A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B银翘散加杏仁,玄参,丹皮

C银翘散加升麻,浮萍,三春柳

D银翘散合犀角地黄汤

E银翘散合犀角,玄参

42白虎汤的功效是(B)

A清热宣肺 B清泄阳明经热

C清泄少阳 D清热攻下

E清热止利

43治疗哪一项不属吴鞠通的白虎汤四禁的内容?(E)

A 脉浮弦细者 B脉沉者

C 汗不出者 D不渴者

E身热汗出者

44下列哪一项不属“热炽阳明证”的范围?(D)

A 壮热 B汗出 C渴饮 D舌红少苔 E脉洪大

45温病壮热,汗多,面赤,心烦,渴欲凉饮,背微恶寒,舌红苔黄,脉洪大而kong ,治宜(C )

A 白虎汤 B白虎加苍术汤

C白虎加人参汤 D白虎加银花,石斛,芦根

E王氏清暑益气汤

46温病热结肠腑的首选方是:(D)

A大承气汤 B増液承气汤

C小承气汤 D调胃承气汤

E枳实导滞汤

47日晡潮热,时有谵语,纯利稀水,恶臭异常,腹胀硬痛,肛门灼热,舌苔黄燥,脉沉有力,治宜(C)

A枳实导滞汤 B葛根芩连汤

C调胃承气汤 D牛黄承气汤

E黄芩汤

48风温胃热阴伤证,治宜(D)

A白虎汤加苍术汤 B増液汤加石膏

C益胃汤加石膏,知母 D竹叶石膏汤

E以上都不是

49风温,身热自汗,面赤神迷,身重难以转侧,多眠鼻鼾,语言难出,苔黄而燥,脉数,证属(C)

A气营两燔 B热炽阳明

C胃热阴伤 D邪陷心包

E肺胃阴伤

50风温热陷心包的证候是(B)

A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热肢厥

B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鲜泽,脉细数。

C身热,昏愦不语,蜷卧,或兼汗出气短,脉细无力,或兼面色苍白,汗出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D身热夜甚,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

E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或时有谵语,苔黄腻。

51风温,热陷心包,动风痉厥,选用的处方是:(B)

A安宫牛黄丸 B紫雪丹 C至宝丹 D清宫汤 E牛黄承气汤

52热闭心包与内闭外脱的区别关键在于(D)

A昏愦不语 B肢厥 C气短 D汗多,气短促,脉细无力 E舌蹇语涩

53身热,神志昏愦不语,蜷卧,兼汗多,气短脉细无力,首选方剂是(A)A安宫牛黄丸合生脉散

B苏合香丸合生脉散

C紫雪丹合参附汤

D至宝丹合参附汤

E以上都不是

54辨热入心包兼有腑实与单纯的阳明腑实的关键是(D)

A身热神昏 B腹痛便秘

C口渴欲饮 D舌蹇语言不利

E四肢逆冷

55风温,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硬痛,口渴欲饮,饮不解渴,治宜(E)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増液承气汤 D调胃承气汤

E牛黄承气汤

56风温余邪未净,肺胃阴伤,合适的方剂是:(D)

A益胃汤 B増液汤

C竹叶石膏汤 D沙参麦冬汤

E青蒿鳖甲汤

B型题

A叶天士 B陈平伯 C吴又可 D薛生白 E吴鞠通

57首先提出“风温者,初春阳气始生,厥阴行令,风夹温也”的是(E)58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是(A)

A《伤寒论》 B《温热论》

C《类证活人书》 D《外感温病篇》

E《温病条辨》

59风温之病名首见于(A)

60专论风温的医着是(D)

A 银翘散加藿香,郁金

B银翘散加天花粉,石斛

C银翘散加黄芩,鱼腥草

D银翘散加马勃,玄参

E银翘散加杏仁,橘红

61风温“邪袭肺卫”兼肺失宣降咳嗽较甚者,宜用:(E)

62风温“邪袭肺卫”兼温毒而颈肿咽痛者,宜用(D)

A邪袭肺卫 B风热袭肺

C邪热壅肺 D肺热发疹

E 燥热伤肺

63一般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苔薄白等症者,多属(A)64一般见发热,汗出,烦渴,喘咳,苔黄稠,舌红苔黄者,多属(C)

A银翘散加花粉,石斛

B银翘散加青蒿,虎杖,鸭跖草

C银翘散加知母,栀子,麦冬,生地

D银翘散加杏仁,橘红,川贝,瓜蒌

E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

65症见身热,咳嗽,少汗口渴,小便短少,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C)

66症见身热,咳嗽,胸闷,肌肤发疹,舌红苔薄脉数,治宜(E)

A银翘散 B麻杏石甘汤 C桑菊饮 D翘荷汤 E桑杏汤

67风热侵袭肺卫咳嗽较甚者,治宜(C)

68风热客表,发热恶寒,无汗者,治宜(A)

A桑菊饮 B桑菊饮加黄芩

C桑菊饮加石膏,知母

D桑菊饮加天花粉

E桑菊饮加犀角,玄参

69邪袭肺卫,津伤口渴者,可选用(D)

70邪袭肺卫,肺热较甚者,可选用(B)

A勿过煎 B先煎 C后煎 D与它药同煎 E久煎

71主治邪袭肺卫的银翘散的煎煮方法是(A)

72主治邪热壅肺的麻杏石甘汤,其麻黄的煎煮方法是(B)

A银翘散 B新加香薷饮 C藿朴夏苓汤D桑杏汤 E葱豉汤

73湿温初起湿困肌表,宣表化湿方宜用(C)

74燥热袭肺卫,肺津受伤,疏表润燥方宜用(D)

75风温初起,邪袭肺卫,疏风泄热方宜用(A)

A 邪袭肺卫 B邪热壅肺

C风热袭肺 D肺热发疹

E肺热移肠

76麻杏石甘汤主治(B)

77葛根芩连汤主治(E)

A辛温发汗 B宣肺清热,止咳平喘

C清热解毒 D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E清营泄热,透热转气

78风温病,肺热发疹时,治宜(D)

79风温病,邪热壅肺时,治宜(B)

A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苔黄腻,脉右寸实大

B身热,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咳嗽,口渴,苔黄,脉数

C潮热,谵语,纯利稀水恶臭,肛门灼热,腹满硬痛,苔焦燥,脉沉实有力

D身热,便秘,腹部硬痛,神昏舌蹇,舌绛苔黄燥脉沉实

E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苔焦燥,脉象沉细

80风温热结腑实症见(C)

81风温肺热腑实症见(A)

82风温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症见(D)

A 宣白承气汤 B牛黄承气汤

C増液承气汤 D调胃承气汤

E葛根芩连汤

83肺热移肠治疗选用(E)

84热结肠腑治疗选用(D)

85肺热腑实治疗选用(A)

A身热

B下利色黄热臭,腹不硬痛

C腹胀满硬痛而便秘

D里急后重

E口干不甚渴饮

86阳明腑见症特点是(C)

87肺热移肠见症特点是(B)

A银花,桑叶,桔梗

B白头翁

C桃仁,郁金

D葶苈子,苏子

E藿香,姜竹茹

88风温肺热移肠呕吐恶心者,葛根芩连汤加(E)

89风温邪热壅肺胸膈疼痛甚者,麻杏石甘汤加(C)

A石膏,麦冬,半夏,竹叶,甘草,粳米,人参

B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竹叶

C石膏,苍术,粳米,知母,甘草

D石膏,杏仁,瓜蒌皮,生大黄

E石膏,甘草,知母,粳米

90风温热炽阳明治选白虎汤的组成是(E)

91风温胃热阴伤治选用竹叶石膏汤的组成是(A)

A牛黄承气汤 B紫雪丹

C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D清营汤

E至宝丹

92身灼热,神昏不语,四肢厥冷,舌蹇,舌色鲜泽,脉细数,治宜选用(C)93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舌绛苔黄燥,脉沉实治宜选用(A)

A风温,胃热气阴耗伤证

B风温,心阳虚衰证

C风温,热陷心包证

D风温,肺胃阴伤证

E风温,阳明热炽阴伤证

94清宫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用于(C)

95参附汤合生脉注射液,用于(B)

A高热,抽搐不止

B高热骤退,汗出不止,气息短促,脉微细欲绝

C身热夜甚,烦躁,时有谵语,舌绛

D身体灼热,肢厥,昏愦,舌绛鲜泽

E潮热,谵语,腹满痛,便秘苔黄焦燥

96热陷心包可见(D)

97心阳虚衰可见(B)

A主以开窍 B主以攻下

C主以开窍配合攻下 D主以清热

E主以清热配合开窍

98症见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部硬痛,舌绛苔黄燥,脉数沉实,其治疗是(C)

99症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鲜泽,脉细数,其治疗是(A)

C型题

A感受风温病邪所致 B由温热病邪内伏而发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00风温发病原因是(A)

101 春温发病原因是(B)

A春温 B风温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02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的是(B)

103初起以里热伤阴为主的是(A)

A发热,微恶风寒 B咳嗽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04风温,邪袭肺卫证,出现的症候是(C)

105风温,肺热发疹证,出现的症候有(B)

A邪袭肺卫偏于卫表者

B邪袭肺卫偏于肺气失宣者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06桑菊饮用于肺卫初期(B)

107银翘散用于风温初期(A)

A咳喘苔黄 B潮热便秘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08肺热腑实的见症有(C)

109肺热移肠的见症有(A)

A热结肠腑 B肺热移肠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10调胃承气汤主治(A)

111宣白承气汤主治(D)

A腹胀满硬痛 B稀水旁流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12肺热移肠(D)

113热结肠腑(C)

A宣白承气汤 B葛根芩连汤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14风温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治宜选用(B)

115风温身热咳喘,大便秘结不下,治宜选用(A)

A身热咳嗽 B肌肤发疹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16风温肺热发疹可见(C)

117风温肺热移肠可见(A)

A身热神昏,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硬痛,舌蹇苔黄燥

B身热谵语大便秘结,腹部按之硬痛,舌红苔黄燥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18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症见(A)

119热结肠腑症见(B)

A胃热阴伤证 B肺胃阴伤证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20沙参麦冬汤用于风温后期(B)

121竹叶石膏汤用于风温(A)

A舌蹇,肢厥,昏愦,舌绛

B高热骤降冷汗淋漓脉细欲绝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22热陷心包可见(A)

123内闭外脱可见(C)

A以开窍为急 B以攻下为急

C两者同时病用 D两者都不使用

124证见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硬痛,舌蹇,苔黄燥,脉数沉实,其治疗是(C)

125证见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鲜泽,脉细数,其治疗是(A)

A清宫汤合醒脑静

B参附汤合生脉注射液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26发热骤退,汗出不止,虚烦躁扰,气短肢冷,脉微欲绝,治宜(B)127神昏谵语,灼热肢厥,舌蹇,舌鲜泽,脉细数,治宜(A)

K型题

128风温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E)

1)感受风热病邪

2)人体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

3)素体虚弱,抗病能力弱

4)冬令应寒反温

129风温病的病变特点是(B)

1)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

2)继则易困阻中焦气分

3)后期易伤肺胃阴液

4)很少传入心包

130风温病的诊断要点是(A )

1)好发冬春两季

2)初起邪袭肺卫

3)病变部位以肺经为主

4)易动血发斑

131风温,邪袭肺卫,若热盛津伤而小便短少者,可用银翘散加(B)

1)知母,黄芩,栀子

2)马勃,玄参

3)麦冬,生地

4)白茅根

132风温“肺热腑实”的主症是(A)

1)潮热便秘

2)痰涎壅盛

3)喘息不宁

4)舌红少苔脉数

133风温“肺热移肠”的主要症状有(C)

1)身灼热不甚渴饮

2)下利色黄热臭

3)腹满硬痛

4)肛门灼热

134以下哪项不属于风温“阳明热盛”的主症:(B)

1)潮热

2)大汗出

3)脉沉数

4)口大渴

135风温“肺热发疹”的症状是(E)

1)肌肤红疹

2)身热不恶寒

3)咳嗽胸闷

4)舌红苔黄脉数

136风温“热结肠腑”的临床症状是(B)

1)日晡潮热,时有谵语

2)大便秘结,或纯利稀水

3)腹部胀满硬痛

4)苔黄浊

137风温邪入气分,胃热阴伤,治选竹叶石膏汤,其药物组成有(B)1)竹叶,生石膏,甘草,粳米

2)石斛,沙参

3)麦冬,牛膝,人参

4)花粉,薄荷

138心阳虚衰证与热陷心包证的主要区别是(C)

1)神昏谵语

2)汗多气短

3)肢厥,昏愦不语

4)面色苍白,汗出淋漓,脉数

139牛黄承气汤的组方有(C)

1)调胃承气汤

2)大黄末

3)牛黄丸

4)安宫牛黄丸

140风温病最常见的症状有(A)

1)咳嗽

2)喘息

3)胸痛

4)惊厥

141风温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有(A)

1)增强正气,提高防御能力

2)预施药物防止感染

3)减少流行季节公共场所的活动

4)多吃温热滋补品,提高机体的防御外邪能力

X型题

142风温病的诊断特点有(ABC)

A初起有肺卫见症

B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C多发于冬春季

D感受风热病邪

E病程较短

143身热肢厥,神昏谵语可见于(ABE)

A热陷心包 B内闭外脱

C气分热盛 D阳气暴脱

E气血两燔

144风温热结肠腑的临床症状可见(ABCDE)

A日晡潮热,时有谵语 B纯利恶臭稀水

C腹部胀满硬痛 D苔黄浊

E脉沉实有力

145风温邪袭肺卫,宜用(DE)

A麻杏石甘汤 B桑杏汤

C藿朴夏苓汤 D桑菊饮

E银翘散

146宣白承气汤症与麻杏石甘汤证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ACE)A痰涎壅盛 B咳喘 C潮热 D胸闷 E便秘

147风温邪袭肺卫兼温毒颈肿咽痛者,治宜银翘散加(BD)

A桔梗 B马勃 C川贝 D玄参 E黄芩

148风温肺热发疹的病机是(DE)

A邪热深入营分

B热壅肺经气分,宣降失常

C肺经燥火伤络

D热邪波及营络

E肺经气分热炽

149风温肺热发疹的症状是(ACDE)

A肌肤红疹 B舌光绛

C咳嗽胸闷 D舌红苔薄白

E身热不恶寒

150风温肺热移肠的主症有(ACE)

A身热不恶寒

B腹满胀痛口渴不多饮

C大便泻泄,色黄热臭

D苔焦燥,脉沉弱

E肛门灼热

151风温热炽阳明主要症状是(ABCE)

A大热渴饮 B汗出 C脉大 D心烦 E苔黄燥

152风温热炽阳明兼肺热壅盛者,可用白虎汤加(AC)A杏仁,瓜蒌 B麻黄,苏子

C银花,鱼腥草 D连翘,麦冬,桔梗,川贝E北沙参,葶苈子

153千金苇茎汤主要用于风温邪热壅肺(CE)

A咳喘较甚者

B咳痰带血者

C痰热内壅伤肺者

D咳痰呈铁锈色者

E咳吐大量腥臭脓痰者

154风温“胃热阴伤”的主症有(ABCD)

A身热自汗 B面赤神迷

C身重转侧难 D鼻鼾多睡眠

E舌红少苔脉洪数

155风温热入心包的主要病机是(BD)

A心营热盛,营阴耗损

B邪热内陷,逆传心包

C邪热入营,心神被扰

D痰热闭阻包络

E湿热痰浊蒙蔽心包

156风温症见身热神昏,舌蹇肢厥,大便秘结,腹部按硬痛,舌

绛苔黄燥,脉数沉实,其病机是(AC)

A热陷心包 B土燥水竭

C阳明腑实 D阴亏肠燥

E胃热阴伤

157风温余邪未净,肺胃阴伤的临床表现有(ABC)

A低热或不发热

B口苦干燥而渴

C干咳或痰少而粘

D汗多目涩

E大便秘结

158心阳虚衰的临床表现有(ACDE)

A肺热骤退 B手足蠕动

C汗出不止 D气短烦躁

E 肢厥脉微

159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胸闷胸痛,咳甚鼻衄,口微

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治宜银翘散加减,其加减的

方法是(BD)

A加玄参,川贝 B去荆芥,豆豉

C加杏仁 D加白茅根

E加天花粉

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风温 2 舌蹇 3 热结旁流 4 逆传心包

5辛凉轻剂 6热深厥深 7温邪上受

二填空

1.风温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两季,其发于冬季的又称

——。

2.风温初起邪在肺卫,如肺卫之邪不解,则其发展趋向大致有两种

情况:一是——,二是——。

3.叶天士说:“温邪上受,——,——。

4.对风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作较系统论述的专著是——撰的

《——》

5.“三宝“中,安宫牛黄丸长于——,紫雪丹兼能——,至宝丹长

于——

6.风温病热入心包兼有阳明热结与邪在气分之阳明热结,鉴别的关

键是——。

三判断题

1.现代医学所说的大叶肺炎就是中医温病学中的风温。。

2.风温热陷心包,出现四肢厥冷是因阳虚不能温暖四末所致。

3.风温肺经气分热甚都可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方

4.风温肺热发疹证属营分证病变

5.风温后期热邪易耗肾阳,治宜滋养阴液。

6.风温病肠热下利是因肺热移肠所致,所以清泻肺热即就止泻

四选择题

A型题

1风温病首见于()

A 《内经》 B《伤寒论》

C《外感温病篇》 D《备急千金要方》

E《温病条辨》

2“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语出()

A雷丰 B叶天士 C吴鞠通 D王孟英 E陈平伯

3 下列哪项不是风温的诊断要点()

A发于春冬两季的外感热病。

B发病初起即见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等。C继则转变为邪热壅肺气分症状。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 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 伤 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 火 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 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30.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C.传变的快慢

《温病学》复习试题(-套-附标准答案)

《温病学》复习试题(-套-附答案)

————————————————————————————————作者:————————————————————————————————日期: 2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 伤 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 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 火 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 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30.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C.传变的快慢 D.以上均非 31.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主要病理是() 3

温病学题库

温病学题库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临床基础教研室 目录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温病的概念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第七章温病的预防第八章风温 第九章春温第十章暑温 第十一章湿温第十二章伏暑 第十三章秋燥第十四章大头瘟 第十五章烂喉痧第十六章温疫 第十七章疫疹第十八章疟疾 第十九章霍乱第二十章《温热论》第二十一章《湿热病篇》 第二十二章《温病条辨》选

第一章绪论 单项选择题 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 2.余师愚的代表着作是:() 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 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着是:() 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 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 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 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 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 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王安道 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着是:() A.《温热论》B.《温疫论》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 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 A.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着--《温疫论》 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 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 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着是:() 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 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 A.吴又可B.吴鞠通C.汪机D.王孟英 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A.《素问·评热病论》B.《素问·至真要大论》 C.《素问·玉版论要篇》D.《素问·生气通天论》 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 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 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战国到晋唐D.民国时代 16.吴又可是:() 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 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二.选择多项题 1.《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决赛《温病学》试题汇编

中医临床学院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竞赛决赛《温病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 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号码填在右边的括号内) 1.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 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B 以吴有性为代表的温疫学派医家的出现 C 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D 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E 温病病因学说的确立 2.下列哪项不属《难经》所言广义伤寒的病种?() A 温病 B 热病 C 中风 D 湿温 E 暑温 3.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在:() A 战国至晋唐时期 B 宋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E 新中国成立后 4.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在:() A 战国至晋唐时期 B 宋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E 新中国成立后 5、温病学说成熟时期是:() A 宋金元时期 B 明清时期 C 新中国成立后 D 战国至晋唐时期 E 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6、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 A 王孟英 B 吴又可 C 吴鞠通 D叶天士 E 薛生白 7、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 《内经》 B 《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 《肘后备急方》 E 《诸病源候论》 8、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A 《温病条辨》 B 《伤寒论》 C《温疫论》 D《内经》 E 《温热论》 9.“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哪部经典著作? ( )A《素问》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灵枢》 10.《湿热病篇》的作者是:()A王孟英 B薛生白 C吴鞠通 D吴又可 E叶天士 11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从病名、病机、治法等方面提出温病与伤寒不同的医家() A.王叔和B.刘河间 C.王安道 D.王焘E.孙思邈 12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创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是: ( ) A .叶桂 B .刘完素 C .吴瑭 D .薛雪 E .吴又可 13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吴瑭的代表作是: ( ) A.《温热论》 B.《湿热条辨》 C.《诸病源候论》 D.《温疫论》 E.《温病条辨》 14.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路上向前 推进了一大步的医家是:()

简爱名著试题(含答案)

《简爱》名著试题 一、填空题 1.问:在简爱发疯似的与约翰对打起来之时,约翰口中不停的骂着________ 答:“耗子,耗子!” 2.问:简爱在学校的第一顿早餐是_________ 答:第一顿早餐是恶心的烧糊的粥。 3.问:《简·爱》的作者是___国的____________。 答:英国;夏洛蒂·勃朗特 4.问:简爱的叔父留给她的遗产是_______英镑,她又分给_______、玛丽和_______各_____英镑。答:两万;戴安娜;圣约翰;五千 5.问:在三年前,简爱的叔父_______给里德太太一封信? 答:约翰·爱谨启于马德拉 6.问:简爱在__________当了家庭教师? 答:桑菲尔德府。 7.问:费尔法克斯太太职业是:__________? 答:管家 8.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府被_________所救? 答:圣约翰 9.问:简·爱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________,工作是做________ 答:登广告;做家庭教师 10.问: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第一次谈话中,在最后,罗切斯特提到了阿黛勒给他看的_______?答:三幅简爱作的画。 11.问:简爱出门与费尔法克斯太太谈论了________?

答:英格拉姆 12.问:梅森先生被_______咬伤? 答:被住在三楼的疯女人(即伯莎·梅森) 13.问:简·爱在做________期间,意外地获得了_________的遗产。 答:小学教员;她的叔叔 14.问:罗切斯特太太是_______死的? 答:跳楼 15.问: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__________? 答:绘画 16.问:《简·爱》一书中_______和________曾要与简爱结婚。 答:罗切斯特;圣约翰 17.问: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_________。 答:海伦 18.问:罗切斯特先生去丝绸店带了________和_________? 答:带了简爱和阿黛尔。 19.问:.圣约翰与简爱是_______关系? 答:表兄妹 20.问:圣约翰喜欢_____________? 答:罗莎蒙德小姐 21.问:在晚祷的祷告中,圣约翰选了《启示录》中的_______章? 答:第二十一章 22.问:简·爱和圣约翰是表兄妹的关系被发现后,简·爱又和圣约翰,以及圣约翰的妹妹们住了__________?答:5个月。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中医外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晋末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着是 () 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金匮要略》D.《内经》 E.《诸病源候论》 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 () A.疳 B.疹 C.疮 D.痘 E.疥 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 () A.热肿 B.风肿 C.湿肿 D.气肿 E.痰肿 4.手术法中的切开法适用于 () A.外疡的阴证 B.外疡的阳证 C.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D.疡脓未成者 E.以上均不对 5.阳证疮疡可 () A.玉露膏 B.风油膏 C.冲和膏 D.生肌玉红膏 E.生肌白玉膏6.疮疡和营法的活血化瘀代表方为 () A.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二陈汤 E.八珍汤7.三陷证是指 () A.内陷、火陷、虚陷 B.火陷、干陷、虚陷 C.内陷、火陷、干陷D.内陷、干陷、虚陷 E.以上都不对 8.痛与肿结合辨,先肿而后痛者其病 () A.浅在肌肤 B.深在筋骨 C.毒已渐聚 D.毒邪四散 E.以上均不是 9.乳房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 () A.月经后15天 B.月经后3~5天 C.月经后7~10 D.月经前3~5天 E.月经前7~10天 10.乳癖肝郁痰凝证选方宜用 () A.二陈汤 B.二仙汤 C.四物汤 D.逍遥蒌贝散 E.逍遥散11.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 () A.旋耳疮 B.脐疮 C.四弯风 D.乳头风 E.肾囊风

温病试卷 几套

中医学专业《温病学》试题(1)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一) A型题(共30题) (答题要求: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刘河间 B .吴鞠通C.叶天士 D.喻嘉言E.王孟英 2、温病战汗多发生于() 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 D.血分阶段E.温病后期 3、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治宜()A.王氏清暑益气汤B.东垣清暑益气汤C.生脉散 D.白虎加人参汤E.竹叶石膏汤 4、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 A.沙参麦冬汤B.清燥救肺汤C.竹叶石膏汤 D.生脉散E.清络饮 5、发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身重脘痞,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 .枳实导滞汤C.王氏连朴饮 D.白虎加苍术汤E.桂苓甘露饮 6、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B.舌焦紫起刺 C.舌绛而干燥D.舌尖红赤起刺 E.舌淡红而干 7、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B.胃气衰败 C.湿热秽浊D.湿遏热伏 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8、舌绛不鲜,干枯而萎的舌象为() A.邪热入营,营阴耗伤B.热入心包 C.热毒乘心D.肾阴耗竭 E.胃阴衰败

2018温病学试题(库)

2018年温病学考核题库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5.(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6..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7.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平伯 8、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容? D 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 9.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11.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 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 12.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 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14.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15.不属于温邪围的病邪是: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16.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17.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18.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19.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20.下列哪项不属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最新温病学-分章试题-资料大全

最新温病学-分章试题-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証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提出小儿“稚阴稚阳”理论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 B:《颅囟经》 C:《小儿药证直诀》 D:《景岳全书》 E:《温病条辨》 答案:E 解析:第一单元-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细目二-著名儿科专著,第十部专著《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2、新生儿体重约为()kg A:1 B:2 C:3 D:4 E:5 答案:C 解析:第二单元-小儿生长发育,细目二-生理常数,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新生儿体重约为3kg。 3、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 A:纯阳无阴 B:阳常有余

D:发育迅速 E:阳气充沛 答案:D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一-生理特点,二-“稚阴稚阳”与“纯阳”学说的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脉法》说:“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纯阳,是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之一。不能将“纯阳”理解成正常小儿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4、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A:脾常不足 B:肺脏娇嫩 C:肾常虚 D:稚阳未充 E:稚阴未长 答案:B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三-病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对临床认识儿科疾病病因、疾病谱、证候变化及预后的意义-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人还是从皮毛而人,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温病学试卷

温病学名著试题 一、单选题 1.《温病条辨》的作者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薛生白 2.《温病条辨》一书创立并完善了哪种辨证纲领() A.六经辨证 B.卫气营血辨证 C.三焦辨证 D.脏腑辨证 3.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条辨》上焦篇首条列举了多少种常见温病() A.5 B.7 C.9 D.11 4.吴鞠通认为太阴风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以什么方治疗()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5.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哪首方主之()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6.辛凉轻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白虎汤 D.桔梗汤 7.辛凉平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桔梗汤 8.辛凉重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 白虎汤 9.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可加用() A.射干、马勃 B.射干、栀子 C.生地、玄参 D. 马勃、玄参 10.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 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 B.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C.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D.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 1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吴鞠通所谓的白虎汤应用禁忌() A.脉浮弦而细者 B.脉沉者 C. 不大便者 D.汗不出者 12.邪热入营的清营汤证“反不渴”是因为() A.邪热不甚 B.兼有痰邪 C.兼有瘀血 D.邪热蒸腾营阴上泛 13.吴鞠通认为上焦温病常见两种死证是() A.肺之化源绝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 B.逆传心包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 C.逆传心包者和肺之化源绝者 D.阳明太实,土克水者和肺之化源绝者 14.吴鞠通所谓湿温初起治疗“三禁”是指() A.汗、吐、下 B.汗、下、润 C.吐、下、和 D.温、清、消 15.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 A.杏仁、桃仁、苡仁 B.桃仁、苡仁、蔻仁 C.苡仁、蔻仁、杏仁 D.蔻仁、杏仁、桃仁 16.三仁汤中用“杏仁”主要是取其什么作用() A.止咳平喘 B.化痰散湿 C.轻开上焦肺气 D.润肺止咳 17.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 A.胃肠有积滞 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 C.中气实 D.胃强脾弱 18.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其病为() A.风温 B.春温 C.暑湿 D.湿温 19.“手太阴暑温”初起,“但汗不出者”表明() A.暑热不甚 B.兼有寒邪郁表 C.兼有湿邪郁表 D.病从里发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 (1/10)、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了诗人和三类人的对话,这三类人分别是农夫、农妇和() (2分) ?A、渔妇 ?B、牧民 ?C、土地垦植者 ?D、年老的母亲 (2/10)、曹禺《北京人》中的曾思懿、曾文清是什么关系? (2分) ?A、父女 ?B、夫妻 ?C、姐弟 ?D、兄妹 (3/10)、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所呈现的形式美在于() (2分) ?A、每节四句,结构齐整。 ?B、“依洄”吟唱的风格。 ?C、梦和现实的交织。 ?D、一句话反复呈现。 (4/10)、鲁迅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也有一个很经典的细节刻画,是: (2分) ?A、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B、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C、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D、她的笑,说实话,并不比哭更体面一些。 (5/10)、闻一多《发现》的情感抒发之所以获得火山爆发般的效果,主要在于() (2分) ?A、直接从感情的爆发点开始。 ?B、以“血泪”和“不对”的否定开始。 ?C、每两句一韵,节奏明快。 ?D、每一句分成两个短句,节奏急促。

(6/10)、试图呈现“河流上的人‘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的,是下面哪个作品? (2分) ?A、周作人《鬼的生长》 ?B、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C、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D、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 (7/10)、周作人《水里的东西》所写的“水里的东西”是什么? (2分) ?A、金鱼 ?B、水鬼 ?C、新生物种 ?D、水下生物世界 (8/10)、“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出自哪一个作品? (2分) ?A、卞之琳《尺八》 ?B、戴望舒《寻梦者》 ?C、卞之琳《断章》 ?D、何其芳《预言》 (9/10)、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历史就是两个阶段的循环,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2分) ?A、任人宰割的时代 ?B、人肉筵席的时代 ?C、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D、天下太平的时代 (10/10)、曹禺《日出》里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是() (2分) ?A、黄省三 ?B、李石清 ?C、潘月亭 ?D、王福升

中医温病学试题与答案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 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 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 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温病学》练习题

练习题 1. (单选题) 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的舌象为:( )(本题3.0分) A、白砂苔 B、灰腻苔 C、白苔如碱状 D、白腻苔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2.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痰蒙”的临床表现?( )(本题 3.0分) A、身热不退,朝轻暮重 B、神识昏蒙,时明时昧 C、间有谵语 D、舌纯绛鲜泽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3. (单选题) 在通下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错误的?( )(本题 3.0分) A、本法适用于有形实邪内结的实热证候 B、津枯肠燥便秘者忌用苦寒攻下 C、病邪传里,但未内结成实者忌用 D、邪入血分,瘀热结于下焦者忌用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4.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温病使用开窍法的注意点?( )(本题 3.0分) A、非邪闭心窍之神昏,不可滥用开窍法 B、邪入营分而未见厥闭者不可早用清心开窍 C、清心开窍与豁痰开窍的适应证不同,临床运用不可相混 D、湿热类温病不用开窍之剂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5. (单选题)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选用方为:( )(本题3.0分) A、调胃承气汤 B、导赤承气汤 C、桃仁承气汤 D、宣白承气汤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6. (单选题) 风温证见发热少汗、头微痛,咳嗽,咽喉肿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最合适的处方是银翘散:( )(本题3.0分) A、不加减 B、加知母、黄芩 C、去荆芥加玄参、马勃 D、加花粉、石斛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 7. (单选题) 热闭心包与内闭外脱的区别,关键在于前者无:( )(本题3.0分)

四大经典之温病

《温病学名著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1.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3.风邪、湿邪与温热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证候与治法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热入于营,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 5.斑出而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

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7.湿热邪气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及与伤寒少阳病治法的区别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9.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则余医案中,凡先治血分,后治气分者,皆伏气病也,虽未点明,读者当自得之。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温病学题[1]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征? 2.温病学成长阶段主要医家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3.刘河间和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4.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形成阶段? 5.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有哪些?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是什么? 2.温病有哪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3.试述温病的范围,界定它有何意义? 4. 现代医学疾病中哪些疾病名可归于温病的范围? 5.温病的分类依据有哪些?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6.温病与广义伤寒及狭义伤寒的关系是什么? 7.温病与温疫有什么区别?其意义如何? 8.温毒的病变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复习思考题 1.温邪的共性有哪些? 2.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温热病邪、疠气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3.湿热病邪病变为什么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4.温病发病的三大因素及两种感邪途径是什么? 5.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如何鉴别?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 2.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与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3.影响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4.试述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在临床上有何意义?【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各种发热类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机是什么? 2.温病出现大汗的病机有几种? 3.试述温病各种神志异常的病机及临床表现? 4.实风内动与虚风内动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比较。 5.对温病重症患者血压观测的方法与意义是什么? 6.辨斑疹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含义?10.白的形态及其治则是什么? 11.舌苔之薄白而腻、白厚而腻、白厚而干燥、白腻而质红绛、白霉苔及黄白相兼、苔黄腻、苔黑腻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12.舌质之纯绛鲜泽、镜面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及杨梅舌猪肝舌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温病祛邪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散血”与“治上焦如羽,治中焦……不沉”治疗原则的含义?3.如何理解温病扶正的重要性? 4.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滋阴生津法各自的具体治法及其代表方剂是什么? 5.应用泄卫透表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6.泄卫透表法、通下逐邪法及滋阴生津法的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 7.如何理解温病养阴的重要性? 【第六章】温病的预防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预防思想的现实意义。 2.温病的三大预防方法是什么? 【第七章】温热类温病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风温?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2.风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3.风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春温的概念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5.春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6.春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7.什么是暑温? 8.暑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9.如何理解“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10.暑温治则是什么? 11.什么是秋燥? 12.秋燥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13.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4.秋燥治则是什么? 15.“风热犯卫”的主症、治法及方药(方名、药物组成及剂量)是什么?

温病学题库

温病学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3)第二章温病的概念-------------------------------------------------------(12)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22)第四章温病的辨证-------------------------------------------------------(35)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53)第六章温病的治疗-------------------------------------------------------(78)第七章温病的预防-------------------------------------------------------(97)第八章风温--------------------------------------------------------------- (102)第九章春温-----------------------------------------------------------------(119)第十章暑温-----------------------------------------------------------------(138)第十一章湿温-----------------------------------------------------------------(152)第十二章伏暑-----------------------------------------------------------------(164)第十三章秋燥-----------------------------------------------------------------(172)第十四章大头瘟--------------------------------------------------------------(181)第十五章烂喉痧--------------------------------------------------------------(186)第十六章温疫-----------------------------------------------------------------(193)第十七章疫疹-----------------------------------------------------------------(199)第十八章疟疾-----------------------------------------------------------------(205)第十九章霍乱-----------------------------------------------------------------(211)第二十章《温热论》--------------------------------------------------------(218)第二十一章《湿热病篇》--------------------------------------------------(233)第二十二章《温病条辨》选-----------------------------------------------(24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