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数字鸿沟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一个畸形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问题。数字鸿沟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和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危害波及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安全与社会稳定。数字鸿沟的治理应从国际电信合作、电信普遍服务、调动IT企业的积极性、发展信息化教育以及中华文化网络化等方面着手。【摘要题】专题探讨【关键……关于“数字鸿沟”这个概念的来历,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Markle 基金会的名誉总裁LloydMorrisett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意指信息富有地区和信息贫穷地区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另一种说法认为“数字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意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含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笔者认为:所谓数字鸿沟,亦称信息鸿沟,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人群之间,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应用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状态。

1 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

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世界性问题,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可以看到数字鸿沟的缩影,现择其要者而论述。

1.1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各国在电信服务的覆盖率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程度两方面的差距。

据统计[1],法国的主机数量接近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主机数量;而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所拥有的主机数量比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所拥有数量的总和还多;纽约的主机数量超过了全非洲主机数量的总和。另据不完全统计[2],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国家电话普及率还低于1%,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从未打过电话,占全球人口15%的23个国家拥有全球电话量的62%。有资料显示,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个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全球互联网管理中所有的重大决定仍由美国主导做出[3]。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4],全球收入最高国家中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其因特网用户总数占世界因特网用户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5人口则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其因特网用户总数只占全球因特网用户总数的0.2%。一项统计表明[5],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中的21.15%,但只拥有世界因特网主机数的0.13%、因特网用户数的6.11%;中国万人口因特网主机数仅为 1.3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6.9台;万人口因特网用户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美国的4%。

据测算,世界各国的信息能力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其中美国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为71.76分,居第一位;日本得分为69.97分,居第二位;澳大利亚得分为65.59分,居第三位。处在信息能力发展第二层次的国家为加拿大、新加坡、荷兰、英国、德国、新西兰、法国,得分在50~60分之间。以东欧为主的一些国家处于第三层次,得分在20~50分之间。以拉丁美洲为主的一些国家处于第四层次,得分在10~20分之间。信息能力较低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分在10分以下。

1.2 国内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我国国内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测算结果表明,各省、市、区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按1998年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得分,全国各省、市、区可分为如下五种类型:

(1)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包括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得分在70分以上,其中北京总指数为89.87,比上海高25.1%。

(2)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包括天津、福建、广东、吉林、陕西和辽宁等六省、市,得分在35~50分之间,平均得分为39.61。

(3)信息化水平中等的地区:包括浙江、江苏、海南、重庆、山西、黑龙江、宁夏、湖北和江西等9省、区、市,得分在全国平均得分以上至35分之间,平均得分为29.48。

(4)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包括湖南、内蒙、新疆、山东、河南、青海、四川、河北、安徽和广西等10省、区,得分在19分以上至全国平均得分之间,平均得分为21.54。

(5)信息化水平低的地区:包括甘肃、贵州、云南和西藏等4省、区,得分在19分以下,平均得分为16.20。

1.3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较明显。目前,农村通信消费明显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01年3月,全国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5亿户,其中农村用户仅有5660万户,占36.6%,这与农民占全国人口2/3形成巨大反差[6]。近年来,我国网络用户持续增长,但其普及和应用主要在城市,网络用户中只有0.3%是农民,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大于东部。信息产业部提供的资料显示[7]:到2001年6月底,西部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仅为1%;全国约20%不通电话的行政村,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

1.4 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

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据统计[8],大企业平均每年用于IT上的开支在1990年还只占企业总开支的10%左右,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已经接近50%。与此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在IT方面的开支相对“吝啬”,平均还不到其经营收入的15%。即使在英、美、法、澳等发达国家,也只有半数的中小企业在使用电子邮件和上网,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在我国的830万家中小企业中,也只有47%左右的企业把业务联入了互联网,其中只有11.1%的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就这样产生了,并且有逐步加剧的趋势。

1.5 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体现在不同收入、不同学历及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

(1)从收入来看。英国教育部的一次调查显示[9],高收入的人群中有68%的人经常使用计算机,而低收入的人群中只有23%。另据中华英才网历时半年(2000年9月~2001年3月)的网上薪资调查,受调查的2.1万余名网民的平均年薪达到34713元,是全国城镇人均收入8392元的4.14倍;以调查收入排名首位的深圳市为例,网民年均收入为50336元,而该市市民的年均收入为21577元,只有网民的42.87%。

(2)从学历来看。由CNNIC1998.7、1999.7、2000.1、2000.7、2001.1、2001.7、2002.1与2002.7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高中(中专)以下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6.9%、2%、3.0%、2.5%、6.4%、8.7%、10.2%、11.5%,高中(中专)以上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93.1%、98%、97%、97.5%、93.6%、91.3%、89.8%、88.5%,而大学本科以上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58.9%、59%、52%、51.8%、41.1%、35.8%、32.9%、31.7%。

(3)从年龄来看。CNNIC1997.10、1998.7、1999.1、1999.7、2000.1、2000.7、2001.1、

2001.7、2002.1与2002.7相继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35岁及其以下的用户分别占网民总数的84.1%、91.1%、89.8%、88.9%、88.2%、87.63%、83.8%、79.8%、79.9%、70.4%。

2 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

(1)挤压信息疆域。信息疆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所达到的无形空间。一个国家的信息疆域由科技、政治、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边疆组成,它关系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兴衰。在信息技术或网络技术上领先一步的国家,往往依托网络,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信息疆域扩展到许多国家,从而对别国的信息主权造成威胁。

(2)妨碍经济发展。只要存在数字鸿沟,不管身在其富的一边还是其穷的一边,都存在同等程度的“经济危机”。如果少数国家、地区、企业或人群集中在富沟一边,而大多数国家、地区、企业或人群在穷沟中挣扎,就会由于前者因垄断供给而垄断了需求,导致穷沟中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构成对供给的破坏。此外,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日渐增强,如果信息强国有组织、有目的地运用先进的网络犯罪手段进行经济干扰和破坏,就足以使信息弱国的经济崩溃。

(3)挑战民族文化。文化是社会的黏合剂,是维持社会的基础。一定时代和一定民族的人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之中。这是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谋求霸权的国家利用其信息控制优势,贬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并通过网络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递其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久而久之,将会使受众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进而依赖异邦文化,最终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4)影响社会稳定。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将把社会中的人群划分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实际上也就是将社会群体区分为经济富有者和经济贫穷者,而且这种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这必然影响社会公平,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3 数字鸿沟的治理对策

3.1 加强国际电信合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行互利互惠的电信合作,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必由之路。

首先,广大发展中国家应立足于自身的努力,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应将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电信基础设施和实现社会信息化作为自己的义务,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金、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网络接入费用,以实际行动缩小数字鸿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致力于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进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中国已拥有一个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化的国家电信网。中国电信业已由20年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

其次,充分发挥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的主导作用。多年来,国际电信联盟为消除或缩小国与国之间的数字鸿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历届世界电信日的主题即是明证。自1992年ITU电信发展部门ITU-D成立、世界电信发展的南北差异问题提上ITU 的议事日程后,四年一次的世界电信发展大会(WTDC)就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电信领域对话的舞台。今后,ITU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技术合作、业务交流、人才培训及信息咨询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3.2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政策,促进西部地区和农村通信的发展

“电信普遍服务”一词,最初源于美国AT&T在1908年一条事业广告的“一个政策、一个系统、普遍服务。”一般来说,电信普遍服务的含义有三点:无论住在任何地方都可得到电信服务(Availability);任何人都可得到负担得起的电信服务(Affordability);信息资源的普遍接入(Accessibility)。我国西部地广人稀,通信建设成本巨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国家重点支持了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但基本没有通信建设项目;加上曾经促进通信发展的初装费、入网费、附加费等政策的取消,西部通信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因此,国家应该通过直接投资或安排国债,对西部通信建设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国家应在资费制定、融资、税收等方面给西部通信业以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让通信这列大开发的火车头,继续冲在西部大开发的前列。从立法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44条虽对电信普遍服务作了规定,但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尚需制定一系列细化的配套政策或法规,使其落到实处。

3.3 调动IT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在跨越数字鸿沟的历史进程中,IT企业可谓责任重大。可喜的是,在“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1年中国高层年会”上,许多IT企业都表达了消除数字鸿沟的宏愿。联想电脑公司的乔健女士说:“联想愿意和所有的有识之士,和所有中国的企业共同来致力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共同跨越数字时代的鸿沟。”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丁健说:“数字鸿沟对于我们来说,真正要做的是发现沟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要努力发现我们的客户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沟,并帮助他们更快地将沟填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最高行政总裁袁超说:“天极的宗旨是普及推广IT知识。”中国资讯行有限公司总裁王稼夫说:“中国资讯行要创造一个人性化的信息界面,以便于今后让需要信息的人能够很轻松地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这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更可喜的是,有些IT企业已将填平数字鸿沟的良好愿望付诸实际行动。譬如,2001年9月20日,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在京发布了“长城希望e站”计划,该计划是长城集团在全国范围内(主要以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为主)捐建的一种以PC单点资讯平台为主要形式的简易微型站点。它主要由长城电脑、长城打印机和电话线等设备组成,并配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建成后,会通过网络互联,形成一个与古代长城类似的新“数字长城”。

其实,从长远考虑,IT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最终也会使自身受益。因为只有帮助大多数国家、地区、群体成为网络经济和社会的正式参与者,才能拓宽公司现有的市场规模。诚如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红冰在“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1年中国高层年会”上所言:“数字鸿沟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弥合这种差距的过程,又恰恰给IT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也曾断言:“所有参与因特网革命的公司都有机会去消除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数字鸿沟,同时它们也会最终享受到消除数字鸿沟后所带来的市场机遇。”[10]

3.4 大力发展信息化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信息化教育在消除数字鸿沟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11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文莱对APEC商业顾问委员会的商界领袖发表演讲时指出:“如果不发展远程教育,向乡村居民捐赠软件和廉价电脑,并教育人们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我们就无法跨越数字鸿沟。”他同时指出:“不应该仅仅只关注电子商务,还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使学校具备上网能力并拥有合适的教育软件上;学校应具备国际通信能力,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惠普中国区副总裁舒奇认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提供最基本的发展条件比单纯提供技术或者资金补助更有效,因

为金钱上的补助可能是最容易的,但效果却是表面、短期和有限的。真正的改革是要使每一个人获得长期发展机会,在这方面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教育。”

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与解决对策

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电子政务效 能、效果乃至于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基础设施、技术设备等方面,更是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文化等诸多层面。如何减小“数字鸿沟”,使电子政务更好提供面向公众的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技术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电子政务数字鸿沟问题,并对解决电子政务数字鸿沟问题提出对策意见。 [关键词]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公共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电子政务效能、效果乃至于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而言,我国的“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基础设施、技术设备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支撑发展及发展管理倡议的体制框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电子政务能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并对弱势群体的需要给予应有的关注,因而可以在减小社会排斥造成的影响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政务在促进为人民谋福利的可持续发展及减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电子政务发展中所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所谓的“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数字鸿沟大多数时间统称“Digital Divide”,也有时候叫做“Digital Gap”或者“Digital Division”,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字分裂。“数字鸿沟”在经济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其具体内涵也不尽相同:在20世纪90年代时,“数字鸿沟”是指传统的以技术为导向的关于信息通信技术工具和互联网使用的手段上的鸿沟;到了21世纪头十年,“数字鸿沟”是指用户驱动的技能指标和使用信息的目的上的差异;近几年,由于把信息通信技术当作促进发展的力量,“数字鸿沟”是指社会学习指标和影响指标方面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全新的视角非常重视针对具体的处境危险的群体或弱势群体的政策领域,如针对妇女、青年、老年人、残障人士、教育水平低下的人群以及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健康、数字技能等领域,社区参与度、由当地人口尤其是弱势群体创造的本地网络内容变得日益重要,并成为了评估“数字鸿沟”、评估电子政务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作用的新指标。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在发展电子政务中对于“数字鸿沟”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以及技术设备领域。不过就目前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实现(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52亿,居世界第一。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70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在网民使用的上网设备方面,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长到785%,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数字鸿沟”主要所关注的应该是弱势群体,以及解决弱势群体在获取、使用公共领域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服务方面面临的挑战。因而,就我国目前电子政务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阶段而言,应该重点关注的“电子政务的数字鸿沟”就是指,政府在为文盲、教育程度低下的人群、

我国数字鸿沟成因系统分析报告

我国数字鸿沟成因系统分析报告 [内容摘要] 针对建立测度“数字鸿沟”的结构模型,通过对我国数字鸿沟现状分析、已有关于数字鸿沟综合指标体系、测度模型和结构模型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指标,确定了影响我国数字鸿沟的主要因素,并运用解析结构模型分析法分析其关系结构,构造了一个较为符合中国的递阶结构模型。 [关键词] 数字鸿沟;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 数字鸿沟成了世人关注的问题。缩小数字鸿沟已从传统意义上缩小电话接入及应用水平方面的差距, 转变成缩小数字接入 (即互联网接入)及应用水平方面的差距。所以, 为测度我国数字鸿沟, 分析影响数字接入及应用水平差异的因素, 并构造影响因素关系结构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1、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 数字鸿沟通常是指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 haves)和信息贫困者have(informationnot have nots)之间的落位差距。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和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关于数字鸿沟这一名词的真正起源,众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甚至认为其真正渊源不可具体确定,但大多认为以下两种比较适宜: 一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特别工作组于1993年9月15日公布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议程》(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lnf rast ructure:Agenda for Action)中指出:“扩大‘普遍服务’资源能按照可承受的价格供一切人利用”是政府在NIl计划中的原则目标之一。“普遍服务”概念的根本意义在于强调公众对信息技术、信资源和信息服务享有的平等使用权利,强调消除“信息富人”与“信

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 邵培仁(2003-07-17) 本文作者:邵培仁,张健康 [摘要]数字鸿沟牵扯到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信息资源多寡和资金、文化、就业、生活质量等问题,牵扯到国家或地区科技参与能力的强弱、经济的增长方式等更深层次方面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出现的原因包括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和不合理、一个国家内的不同阶层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的经济水平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公众在传播技能、已有知识储存量、社交范围、信息的选择等社会因素方面的差异。在消除数字鸿沟问题上,中国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政策的落实,理性消除数字鸿沟;应该大力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参考他国成功举措,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之路;应该积极响应和参与国际组织为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方面的工作,并为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而斗争。在消除数字鸿沟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中国的国情尤其是经济实力来制定相应的政策,而不是光凭热情。 [关键词]数字鸿沟,知识差异,信息产业,政策和措施 一、新经济时代严峻的数字鸿沟问题 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文件,“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系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从世界范围看,就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及信息化程度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从发展中国家看,就是由于地区、行业、所有制以及企业规模等差异,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称。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鸿沟成了世人关注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竞相发展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以便在21世纪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政府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升到战略地位加以考虑,提出在“十五”期间将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能力,消除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我们在致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事实。“因特网的使用能力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不同国家、人群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发展的差距,在这方面的差距将导致数字鸿沟”[1](p.8)先看南北差距,发达国家平均每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文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从全球数字鸿沟和国内数字鸿沟两方面对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论述。【摘要题】国际信息【关键词】数字鸿沟/互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于数字鸿沟,在美国商务部Fallinghroughthenet系列报告中作了如下定义:这是一种由于地域、种族、经济状况、性别和身体状况等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指:通过互联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这一定义极具概括性,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定义中便可看出我们所讨论的数字鸿沟问题存在于很多方面。它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存在于国家内部各个地域、种族、不同经济背景或身体状况的人群之间。这些差异严重影响了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数字鸿沟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这种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国外对于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全球数字鸿沟(GlobalDigitalDivide)和国内数字鸿沟(DomesticDigitalDivide)这两大方面的探讨。前者着重于对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进行探讨,后者则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的方方面面以及数字鸿沟与其他焦点问题,比如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等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策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尝试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全球数字鸿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全球数字鸿沟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对于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问题上。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因特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从在线人口的国际分布、络主机的国际分布、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程度等方面来比较)、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国际代理机构(如世界银行、UNDP、国际电信联盟等机构)和非盈利组织(NGO)在解决全球数字鸿沟问题中所作的贡献等。附图全球互联用户使用数对比图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变得相当突出,从上面的图表中便可窥其一斑。占世界人口12.9%的非洲,它的互联使用人数只占世界的1.2%,而35.2%的互联用户却集中在人口稀少的美洲。在收入最高的国家中互联的用户总数占据了世界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的国家只占互联用户总数的0.2%。这些数据都在提醒人们全球数字鸿沟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并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有的经验表明,除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以外,影响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因素主要还有这样一些:(1)国家内部制定的公共政策所提供的机会构成,比如国家或组织、个人对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的积极举措、科学技术发明、用于ISP服务上的花费、电信

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

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指的是在数字化进程中知识沟的演进,本质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导致的不平衡,及其造成的“信息贫富分化”和“知识沟”的问题。数字鸿沟三个层面:1、接入沟2、使用沟3、知识\信息沟 产生原因: 1.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不平衡是造成南北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根本原因。 2.一个国家内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间存在着经济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是造成一个国家内部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 3.人才分布不平衡导致信息服务水平和吸收能力的差距是形成数字鸿沟的另一重要因素. 4.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或知识能力不同是造成人群间信息鸿沟的主要原因. 造成数字鸿沟的社会因素包括:(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2)已有知识存储量的差异;(3)社交范围的差异;(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因素;(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影响 ⒈大量信息贫困者的出现——数字鸿沟的离散效应。数字鸿沟的存在,产生了一种新的贫困,即“信息贫困”。⒉信息均享程度下降——数字鸿沟的分化效应。弱势群体无法充分享受到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好处,使得信息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存在巨大差别。⒊弱势群体的风险与机遇并存——数字鸿沟的双刃效应。数字鸿沟在使弱势群体远离信息社会的风险不断加大的同时,信息技术的跳跃性和快速渗透特征也给弱势群体发挥后发优势获得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⒋社会脆弱性加大——数字鸿沟的放大效应。数字鸿沟进一步影响到收入分配、就业和发展机会的严重不公,加大原有的贫富差距,进而成为危害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根源。 如何消除数字鸿沟? 应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渠道解决: 硬件方面:1.政府应该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加大信息公开程度,扩大弱势群体的公共参与,保障公民的“数字权利”,使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基本的数字信息服务。2. 提高信息高科技技术,完善信息公平的制度,与全球化浪潮接轨。 3. 着力发展经济是消除地区数字鸿沟的抓手。4. 为贫困者提供劳务、人才、技术、产品、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与咨询服务。5.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软件方面:1.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是重要途径。加强对信息使用者的教育,提高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能力。 2.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社会的公平问题,使弱势人群也具有获得电子政务服务的权利。3.政府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数字鸿沟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一个畸形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问题。数字鸿沟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和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危害波及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安全与社会稳定。数字鸿沟的治理应从国际电信合作、电信普遍服务、调动IT企业的积极性、发展信息化教育以及中华文化络化等方面着手。【摘要题】专题探讨【关键……关于“数字鸿沟”这个概念的来历,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数字鸿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Markle基金会的名誉总裁Lloyd Morrisett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意指信息富有地区和信息贫穷地区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另一种说法认为“数字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名为《在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意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笔者认为:所谓数字鸿沟,亦称信息鸿沟,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人群之间,由于信息技术和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应用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状态。 1 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世界性问题,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可以看到数字鸿沟的缩影,现择其要者而论述。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各国在电信服务的覆盖率和互联应用的普及程度两方面的差距。据统计[1],法国的主机数量接近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主机数量;而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所拥有的主机数量比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所拥有数量的总和还多;纽约的主机数量超过了全非洲主机数量的总和。另据不完全统计[2],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国家电话普及率还低于1%,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从未打过电话,占全球人口15%的23个国家拥有全球电话量的62%。有资料显示,互联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个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全球互联管理中所有的重大决定仍由美国主导做出[3]。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4],全球收入最高国家中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其因特用户总数占世界因特用户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5人口则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其因特用户总数只占全球因特用户总数的%。一项统计表明[5],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中的%,但只拥有世界因特主机数的%、因特用户数的%;中国万人口因特主机数仅为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台;万人口因特用户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美国的4%。据测算,世界各国的信息能力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其中美国信息

【作文素材】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人员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2020 8月,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公众对于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窘境的热议。对此,有人认为老年人在网络时代遇到了更多障碍,社会必须要管;也有人认为,活到老学到老人,只要拥有一颗不老的心,老年人也能跨过“数字鸿沟”;还有人认为信息时代需要跨过“数字鸿沟”的又岂止是老人……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对所有公民都抱有温情和善意的社会。 让新技术成为老年人的“守护人” 如果12小时内用水量低于0.01立方米,系统将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或社区志愿者会立刻上门探视。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网友纷纷点赞。 “非常有安全感”,独居老人最怕“一旦有闪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智能水表根据用水量预警,既不影响老人日常生活,又能及时发现险情,着实是“妙招”,更是贴心之举。据悉,这只是上海推行的智慧养老试点项目之一,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器同样成为不少独居老人的“守护人”。 暖心之余,也值得深思。 一是关爱老人要“走心”,养老服务要务实。“居家养老”仍是主流,地方管理者更应关注社区服务有哪些不足、可以做出怎样的改进。安装智能水表、一键呼叫等设备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开办社区食堂、提供家政服务则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从老人角度出发,努力破解老年人生活中的难点,减少老人的后顾之忧,养老服务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二是科技理当以人为本,技术需要“适老化”。生活中,许多老人面临“数字鸿沟”,没能享受“科技红利”,这一问题不容小觑。智能水表的“创新性”在于,不是让老年人“适应”新技术,而是让新技术“适配”老年人。这种转变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人性化思维的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适老应用”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展。 三是智慧养老是“朝阳产业”,有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能。从“智能家居”到服务网络,可形成新产业链、催生新业态。 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全社会的责任。为老人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和工作人员,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适老化”改造让科技更好服务老年人 近日,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系统会 判断老人家中有事并及时向居委会预警。小小的举措得到网友们的点赞。“0.01立方米的呵护”既温暖 了老年人,也给科技如何服务老年人群体这一课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自动服务可成为科技服务养老的方向。当前,我们社会正迈入老龄化时代,独居、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老年人学习能力不足,难以掌握智能科技,无法实现与现代智能科技的有效互动,难免产生被抛弃之感。自动服务不需老人操作却能服务老人,是最理想的科技呈现方式。长宁区为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智能水表,就是以自动服务为基础发挥智能作用,有效实现了居家监测。事实上,要服务好老年人,有些技术并不难实现,原理也并不复杂,但只有找准了方向,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科技服务养老应当融入日常。老年人相对守旧,跟年轻人相比,接受新事物的主观意愿较差,维持不变往往是大多数老年人的稳妥选择。然而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要让老年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就需要把科技融入日常,让他们感受不到明显变化。智能水表替代机械水表,数据实现了有效传输却不对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理论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理论 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 数字鸿沟理论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 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困分化”问题。 数字鸿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是国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所以,研究数字鸿沟问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研究动机 1.研究目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在中国,城市和农村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研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的存在,在大

方向上与政府的方针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 30 年来,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传播的基层骨干培养、基层群众的信息接受能力的训练各个方面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大众传播事业的国家之一。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状况发生了变化。 同样,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布局与实际发展的结果在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本研究从举国关注的奥运会着手,设计了一系列有关题目,然后在城市和农村分别投放,通过比较来揭示城市和农村之间数字鸿沟确实存在,且现状令人堪忧。 其次就是为了观察受访者的年龄、学历、收入、性别等各方面和数字鸿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剖析数字鸿沟的存在形式。 2.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此次调查农村的对象为**市宾县常家屯、张家屯和**市香坊区旭光村,选择这三个地点一方面是因为三者经济水平有不同差距,调查的情况能

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吴雪飞学号:405010010175 摘要:数字鸿沟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入手,先记述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具体现象和原因,最后再提出了弥合数字鸿沟的路径。 关键字: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信息弱势群体;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电子政务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的一项项具体业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遵循普遍服务原则和泽被全民原则,其宗旨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在开展过程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现非行政系统与行政系统之间传递信息流程的电子化。这个过程一般都是以一种“非人”的,但是“拟人”的电子界面来完成,如网上咨询,电话呼叫中心等,它对于任何一个有条件使用的人来说似乎都是一视同仁的。可是由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充分的条件去使用或是可能会使用这种服务,也就是说,电子政府的各种服务的使用和取得的条件性,并不是因为你的身份、种族而产生,更多是因为你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及条件决定的,换言之,就是公众所处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环境和自身的信息素养,电子政务的这种条件性实际上就是“数字鸿沟”问题。 一、电子政务中的数字鸿沟概述 (一)数字鸿沟的概念 数字鸿沟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它是指由于信息化水平不同而导致不同国家、地域、机构或个体之间在信息的获取、利用、传播等方面的差异。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由于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数字鸿沟实际上把社会分成信息时代的两个不同群体,一部分人是“信息强势群体”,他们拥有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和网络服务,具备与他们生活工作相关的大量的信息技能和意识,他们能够享受到整个社会信息化带来的种种益处;另一部分人是“信息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会被排除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主流社会之外。 本文讲的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而电子政务又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与公众进行交流,所以本文的数字鸿沟采用我国学者胡鞍钢的定义:“数字鸿沟”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同时也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综上,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是指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由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或政府自身因素造成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差异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在获取、利用电子政务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的差异。 (二)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 1.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总体上看,依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不同,我国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三个地区互联网普及水平极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数字鸿沟。东部地区是互联网普及的领先地区,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8年1月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用户分别占总量12.6%、34.9%和30.6%,而相对落后的东

“数字鸿沟”的形成及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55617755.html, “数字鸿沟”的形成及应对策略 作者:张默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8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中存在的知沟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网络中的知沟是如何产生的 以及知沟在网络中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鸿沟网络传播碎片化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人们沉浸于数字化传播带来的便捷中。网络传播能够改善以往信息贫乏及接收不均等现象,消除知沟。但“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又译为“数字区隔”)这一不容乐观的事实也同时出现。“数字鸿沟”问题是国家、区域、群体之间已有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是不可回避的“积累沟”。 一、“知沟”理论及数字鸿沟的表现 1、“知沟”理论的提出 “知沟假设” (knowledge gap hypothesis)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蒂奇纳(P.J.Tichenor)等三位学者于1970年提出。其实质是对大众媒体普及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获取知识的平等性提出了质疑。该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知沟”比较接近于“知晓沟”①。 2、数字鸿沟的表现 数字鸿沟表现在四个方面,简称“数字鸿沟ABCD”。A(access)指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B(basicskills)指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能”;C(content)指网上内容;D(desire)指个人上网的动机、兴趣。上述ABCD所带来的种种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 必须应对的难题。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一个无法忽略的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所涉及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意②。 二、网络时代“知沟”现象的根源 1、客观因素所造成的“知沟” (1)区域化造成的差异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 1 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 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世界性问题,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可以看到数字鸿沟的缩影,现择其要者而论述。 1.1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据测算,世界各国的信息能力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其中美国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为71.76分,居第一位;日本得分为69.97分,居第二位;澳大利亚得分为65.59分,居第三位。处在信息能力发展第二层次的国家为加拿大、新加坡、荷兰、英国、德国、新西兰、法国,得分在50~60分之间。以东欧为主的一些国家处于第三层次,得分在20~50分之间。以拉丁美洲为主的一些国家处于第四层次,得分在10~20分之间。信息能力较低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分在10分以下。 1.2 国内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我国国内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测算结果表明,各省、市、区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按1998年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得分,全国各省、市、区可分为如下五种类型:(1)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包括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得分在70分以上,其中北京总指数为89.87,比上海高25.1%。 (2)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包括天津、福建、广东、吉林、陕西和辽宁等六省、市,得分在35~50分之间,平均得分为39.61。 (3)信息化水平中等的地区:包括浙江、江苏、海南、重庆、山西、黑龙江、宁夏、湖北和江西等9省、区、市,得分在全国平均得分以上至35分之间,平均得分为29.48。 (4)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包括湖南、内蒙、新疆、山东、河南、青海、四川、河北、安徽和广西等10省、区,得分在19分以上至全国平均得分之间,平均得分为21.54。 (5)信息化水平低的地区:包括甘肃、贵州、云南和西藏等4省、区,得分在19分以下,平均得分为16.20。 1.3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1.4 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 1.5 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体现在不同收入、不同学历及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 2 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 (4)影响社会稳定。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将把社会中的人群划分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实际上也就是将社会群体区分为经济富有者和经济贫穷者,而且这种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这必然影响社会公平,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3 数字鸿沟的治理对策 3.1 加强国际电信合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行互利互惠的电信合作,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必由之路。 其次,充分发挥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的主导作用。多年来,国际电信联盟为消除或缩小国与国之间的数字鸿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历届世界电信日的主题即是明证。自1992年ITU电信发展部门ITU-D成立、世界电信发展的南北差异问题提上ITU的议事日程后,四年一次的世界电信发展大会(WTDC)就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电信领域对话的舞台。今后,ITU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技术合作、业务交流、人才培训及信息咨询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3.2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政策,促进西部地区和农村通信的发展 3.3 调动IT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