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美国的社会保障看凯恩斯主义的意义

从美国的社会保障看凯恩斯主义的意义

从美国的社会保障看凯恩斯主义的意义
从美国的社会保障看凯恩斯主义的意义

从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看凯恩斯主义的意义

南师于旋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国家无一不为其公民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美国也是如此。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晚于西欧,但发展迅速,福利项目,受益者和政府开支不断增加。凯恩斯主义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两者相互影响。本文从美国社会保障着眼,论述凯恩斯主义的意义。

关键词美国社会保障凯恩斯主义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 它是在1929一1933年以大衰退、大萧条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催生下建立起来的。”①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这是美国福利史的里程碑,是美国现代保障制度的基石。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给予了政府干预主义发展的机会,凯恩斯主义从20世纪30年代到60末70年代初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这一阶段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此处的社会福利具有广泛的含义,在当代,社会福利具有广泛的意义,它包括社会保障,其他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等。)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

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

美国建国以来,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自由放任,创建,发展,收缩。(一)自由放任阶段

这个阶段从建国起到20世纪30年代。联邦政府对社会福利也同样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社会福利基本上是慈善团体的事,州和地方政府也担负部分责任,联邦政府则采取不干预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国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创建阶段

这个阶段从1935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使美国1/3的人口限于贫困。当时州和地方政府以及私人慈善团体为寡妇、孤儿和老年人提供有限的救济。大危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大多数美国人抛弃了传统的看法,认为联邦政府应对社会福利负起责任和发挥作用。至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对老年,遗嘱和残疾保险,失业保险,政府援助及公共保健服务进行规定。它标志着联邦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由自由放任到积极承担责任的重大转折,不仅仅为穷人提供援助,而是全体人民提供基本的经济社会保障,开创了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新时期。

(三)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从二战结束持续到70年代后期。此间,联邦政府社会福利项目不断增加和扩展到新的领域。通过了“军人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60年代。美国出现第二次社会立法高潮,包括老人医疗照顾,穷苦人的医疗补助,食品券,住房补助等。这样,到70年代中期,美国已建立起一个社会安全保障网,90%的人享受到多少不等的社会福利。

(四)收缩阶段

从里根执政开始,美国社会福利进入到收缩阶段。由于庞大的福利开支导致联邦政府预算赤字,里根政府局部改革社会保障,削减福利项目开支

二、美国社会保障的内容及特点

美国的社会保障分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姜守明教授在《南师大学报》中提出社会保障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社会服务、社会保险和公共帮助三种形

①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一期,姜守明

式。总的来讲可以归类为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个方面。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项目是公是公司并举,以公办为主。由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包括老年退休、老年健康、工伤和失业四大项。

OASDHI,即老年,遗嘱,残疾和健康保险。它由老年和遗嘱保险(OASI)、残疾保险(DI)、享受65岁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住院保险(HI)、年满65岁自愿投保的所有老年人的补充医疗保险(SMI)四个独自核算的项目组成。OASDHI是由1935年社会保障法及其以后的修正案和法律逐渐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的保险项目,是美国社会保障的基石。

健康医疗保险分为公共健康保险和私人健康保险。公共健康保险是由政府举办的健康医疗项目,主要是“健康保险”和“医疗补助”两大项。私人健康保险在美国人的医疗保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分为“雇员津贴计划”下的各种保险和个人健康保险。这两个层次的保险都包括丧失劳动力时的收入保险和医疗费用保险两大类。通过健康医疗保险,绝大多数美国人在保健方面可以说已有了基本的保障。

工商保险,即工人赔偿。伴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严重损害工人的健康。在20世纪初美国便有了第一批工人工伤补偿保险法规。美国并不存在统一的法律规定,各州均有自己的工人工伤保险法。工商赔偿分为现金赔偿,用于补偿因伤痛而损失的收入和医疗补助费。根据这些法律,工人在就业中受到肢体伤害或受到工业病伤害.他有权利获得医疗和伤残补偿。各州还规定了最低和最高的补偿额,通常情况下一个受伤工人可获得其低于应得收人一半的补偿。

失业是社会广泛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失业保险法对关于失业保险税,失业津贴,工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资格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二)福利补助

福利补助带有救济性质和援助性质,其实就是社会救济,公共帮助和社会服务的总称。其目的是帮助贫困阶层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享有某些权益。美国政府举办的提供现金和实物补助的福利项目有70多项,其中主要的有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AFDC)、补充保障收入(SSI)、医疗补助、食品券和儿童营养项目、一般援助、社会服务和儿童服务、住房援助、教育援助等,可见美国的福利补助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具有美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②

美国建立了一套范围广泛的被称为“从何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因美国文化,价值观、政治制度和多元化的影响而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适时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其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第二、在兴办社会福利方面,实行三个并举的方针:公私并举,以公为主;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并举,以联邦为主;保险和补助并举,以保险为主。第三,美国社会保障项目的管理多层次。联邦政府设立了许多社会保障项目,除了少数项目由联邦政府管理外,都由州和地方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管理。第四,社会福利待遇不平衡,联邦政府只为某些全国性的项目设定了统一标准,各地的福利待遇悬殊。

1929一1933的经济大危机使得美国处于大衰退,大萧条的状态,罗斯福放弃以往的自由放任主义,实行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迅速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提供经济和政策援助。这一时期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等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为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的基石。

关于凯恩斯主义

②《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册,李道揆著,第607~662页,商务印书馆,2004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西方经济思想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由英国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它是1929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产物,一般称为就业理论或反危机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后,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遭到挑战,凯恩斯主义开始兴起并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一、凯恩斯的理论体系

建立在社会有效需求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有效需求原理,有效需求不足原理和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一)有效需求理论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总需求,即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也是企业家的生产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时的总需求。所谓总供给价格是指厂商对自己企业里生产出来的全部商品所要求的卖价。总需求价格是指厂商的估计社会上购买这些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总供给与总需求价格之间关系的变化,决定社会的总就业量。当需求的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扩大生产,增加雇佣工人,社会总就业量就会增加,反之,企业减少雇佣工人,出现非自愿失业现象。

(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是由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的,而后两者的不足又是又“三个心理法则”,即“消费倾向法则”,“资本边际效率法则”和“流动偏好法则”所决定。消费倾向法则是指消费增长落后于收入增长,从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法则和流动偏好法则是指预期利润率偏低的趋势,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消费增长落后于收入增长,从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③由于以上三个心理法则的作用,引起投资不足,从而使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愿失业现象的存在。凯恩斯认为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是长期存在并由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因此需要有足够的需求来增加就业,而刺激有效需求就必须依靠政府干预,这便是有效需求理论的核心。④

二、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为了政府找到解决经济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主张需求管理政策。他的基本政策思路是政府要承担干预经济生活、实现充分就业的责任。不能仅仅依靠私人经济力量的自发调节。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可以归结为三个特点:第一,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这是前提。第二,财政政策,这是重心。第三,举债支出,即财政赤字,这是手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被称为“社会瘟疫”的资本主义大危机表面亚当·斯密誉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打碎了社会生活,自由放任主义失灵。凯恩斯强调面对如此困境,只有依靠一只“看得见的手”,即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才能拜托大萧条和失业。因此他主张建立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其核心就是刺激有效需求。一方面,鼓励消费,营造积极的经济的环境,以提高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在提高消费倾向的同时降低税率,以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率,或增加政府开支等。凯恩斯认为刺激有效需求的经济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通过增加国债,扩大支出来实现;相对应,他主张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主张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和利率的变动来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扩大社会支出。

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下的产物。以1935

③《经济问题》,2010年第三期,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第13页

④《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之父》,蔡庆悦、马光秋著,人民邮电出版社,第47~57页

年的《社会保障法》为起点,不断完善发展。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衰退,以主张国家干预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得到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认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使其在美国经济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直至70年代的滞涨问题的出现。一种理论体系与同一时期的政策,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适合解决当前问题的理论体系对于当前的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资本主义危机的背景下,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备受关注,而社会保障也就是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定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从罗斯福新政看凯恩斯主义对社会保障的作用

罗斯福受到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影响,实施复兴,救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政,实行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干预主义。罗斯福新政通过政府的干预挽救银行危机,改革并开始管理金融制度;实行对农业和工业的调节,给农户发放经济补贴,推行“以工代赈”;政府投资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对失业进行救济;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其政策的基石皆可归结为国家干预。而“《通论》型救治方案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兴办公共工程,认为这即可增加社会需求,缓和生产过剩的危机;又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缓和失业的矛盾。”⑤两者不谋而合,不言而喻,凯恩斯主义对罗斯福新政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罗斯福新政虽不能指单一的社会保障,但是新政大部分措施是进行社会救济和援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内,因而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社会保障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从美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看凯恩斯主义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美国社会保险是公司并举,以公办为主,即利用政府支出保障公民老年退休、健康、工伤和失业等。福利补助包括社会救济,社会服务和公共援助,由于贫困阶层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由政府实行现金和实物补助,发放津贴,提供公共服务。如AFDC(有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和SSI(补充保障收入),食品券等。政府通过社会社会保险和补助,不仅维护社会稳定,同时通过政府干预维持了贫困阶层的消费能力,即社会购买能力,刺激了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由此可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国家干预对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经济思想中一直充当着主角。1930年,凯恩斯经济学成为现代福利国家理论的重要依据,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强调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需求,刺激投资,实现“充分就业”。因此,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为福利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和目标。它的国家干预主张为罗斯福新政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魔障,同时也开辟了国家干预的资本主义制度。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承担公共事业的投资、承担社会福利责任, 并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实行福利开支救济,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来刺激有效需求, 增加就业总量。在其理论中,充分体现了通过国家的积极干预政策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途径来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的思想。由此,凯恩斯主义不仅对经济复苏起到有力作用,对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有萌芽般的启发,并长期伴随着社会保障的完善和发展。

⑤《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之父》,蔡庆悦、马光秋著,人民邮电出版社第80页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虽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社会就业、养老等问题也日趋突出,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蛇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就一般意义及西方国家的惯例而言,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大方面内容,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家履行管理义务的一种职责,又是公民生活下去的一种权利。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形式,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医疗水平,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改革深化的社会制度。国家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从逻辑上讲,任何制度的建立都应当先设计再建设,至少在建设之前应该有一个框架性的思路。但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原有设计被明显放弃的情况下,却始终缺乏长远性的总体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宏观审视,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政策的当务之急。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为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二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了明确,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社会保障资金由国家、工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范围涉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区服务、社会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住房)、个人储蓄积累和以自愿为原则的商业保险,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灵活、有效、丰富多彩。三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条保障线,实行以“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两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由此,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制度所处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 (1)覆盖面狭窄。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在试着搞养老、医疗、低保等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大约有6 000万人。但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不到农村总人口的10%,至于失业保险等其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均与农民无缘。除此之外,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约1.6亿人,另有3亿多人被排斥在外,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仍然较窄。随着我国失业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城镇职工失业率为3.6%,2002年为4%,2004年增加到4.3%,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1 400万人。截止到2004年全国有10 5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仅覆盖全国约9 400万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约占城市“下岗、失业、待岗”总人数的30%。还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广大的个体纳税户没有加入社会保障的体系。 (2)社保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是按地区和部门分开制定的,地区间条块管理比较松散。社会保障基金既有县市统筹又有省级统筹,统筹形式多种多样,统筹办法各地自行确定。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分散管理的状况,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负责;抚恤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和职工所在单位负责。由于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规定及筹资办法也政出多门,而社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 1.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概念 (1)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 ①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内容 a.拟定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和计划,统筹协调社会保障政策,统筹处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利益和矛盾; b.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的实施办法; c.贯彻、组织和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并负责监督、检查; d.受理社会保障方面的申诉、调解和仲裁; e.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f.培养、考核、任免社会保障管理干部。 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内容 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包括基金的筹集、管理运营、支付三个方面的内容。 a.基金筹集一般通过国家的财政拨付以及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障费而实现,也可以接受社会和个人的捐助; b.基金支付就是给付受保人社会保障待遇,如养老金、失业金、救济金、医疗费补助、家庭补助等; c.基金的管理运营,包括基金的日常财务和个人账户管理以及基金的投资运营。 ③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的内容 a.社会保障对象的登记、审查; b.保障金的发放; c.丧失劳动能力的医务鉴定; d.劳动技能的培训和职业介绍; e.无生活自理能力人员的家务助理或院舍转介等。 (2)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是社会保障管理组织为维护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而设立的、负责社会保障法令的贯彻、监督和审查的权力机构或办事机构。 ①以行政层次或行政权限作标准,可以分为中央管理机构、地方管理机构和基层管理机构三个层次。 a.中央管理机构,属于领导和决策层次; b.地方(省级)管理机构,属于辅助和传递层次; c.基础管理机构,即地(市)、县(市)级地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属于社会保障事务执行和经办层次。 ②以管理职责、管理性质和业务范围作标准,可以分为行政主管机构、业务经办机构、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湖北省特级教师李洪祥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保障方式。首先,它是由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经济保障,超出了家庭和社区的界限;其次,社会保障一般由政府主导,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不同于私人的慈善行为或个人的自我保险行为;第三,现代社会保障除了提供实物援助以外还提供现金援助,并建立起发放这些援助的全国性社会行政体系。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等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渐完善。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1996年8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1994年12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这些行政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了促进作用。 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国家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残疾等原因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灾民、贫民提供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福利设施,急需的生产资料、劳务、技术、信息服务等。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城镇和农村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利弊分析与对策

构成中国特色的劳动保障体系之我见 杨远尚 劳动保障体系是指劳动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当前我国的劳动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完善的劳动保障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我国当前的劳动保障现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劳动保障体系也逐步的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我国的劳动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养老、医疗、就业、住房等各类基本需求都有了比较系统的制度化保障机制。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种保障制度的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劳动保障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也在逐步的化解。劳动保障体系在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我国劳动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实现全覆盖。劳动保障正在从就业人员扩大到非就业人员,从城镇居民扩展到农村居民,所有的群体都被纳入劳动保障制度覆盖范围。 3、劳动保障的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建国60多年来,我国基本养老金不断提高。另外,医疗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低收入生活者的生活保障标准也多次提高。近年来,几次物价上涨,一些城市还发临时物价上涨补贴,建立了物价上涨补贴发放联动机制。

4、劳动保障资金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入市场,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规模都在快速增长。这使得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二、我国劳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我国人口正在逐步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中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老龄化提前到来,意味着“未富先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 2、当前我国的劳动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存在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在劳动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上,还存在临时性政策多,长期性政策少,制度设计越来越复杂,执行成本越来越高,而政策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等现象。 3、我国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给劳动保障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他们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进入城市后的社会保障问题急需研究。 4、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与责任边界不清晰。我国劳动社会保障改革的初衷是减轻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责任。但是现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界定依然模糊不清。作为公民究竟有哪些权利,劳动社会保障到底保障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哪些方面是应该由政府保障的,哪些方面应该由个人保障,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样就导致应该被保障部分的权利没有被保障,不该由社会保障的却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摘要: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至今已经七十多年,美国的“自由保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完全不同于欧洲的传统福利型模式,它渗透了美国的文化,美国的价值取向,也蕴涵着务实的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的社会保障,总结美国社会保障的优缺点,更加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实,从而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美国养老保险、美国医疗保险、美国失业保险 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概述 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全国1/3人口陷于贫困。严峻的社会现实改变了多数美国人的传统观念,他们要求联邦政府对社会福利负起责任并发挥作用。1934年,罗斯福总统任命一个“经济保障委员会”,负责起草《社会保障法案》,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以及失业者提供援助。1935年8月14日该法案正式生效。《社会保障法案》的诞生是美国社会福利史的里程碑,它标志着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由“自由放任”到“积极承担责任”的重大转变。它不仅仅为穷人提供援助,而且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在《社会保障法案》诞生后的70年里,它不断得到修改和补充,逐步形成了现今一整套的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1954年,法案保障的对象从原来的老年人、遗属和残疾人,扩大到农场主、农场工人、家庭服务员、自由职业者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雇员。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但黑人“民权运动”与“反贫困运动”高涨,社会动荡不安,约翰逊总统提出“伟大社会”计划和“向贫困开战”,社会保障政策扩张达到高峰。到70年代中期,美国已建立起一个社会安全网,使90%以上的人享受到了社会福利。 这一套包含了生活中方方面面需求的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奉行三方并举的方针,实行公私并举,以公为主这是总方针;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并举,以联邦政府为主;保险和补助并举,以保险为主。政府承担了提供社会福利的主要责任,但政府并不包揽一切而是鼓励(主要通过税收政策)私营企业、非赢利社会组织、慈善团体、基金会等经办社会福利项目,鼓励个人进行养老储蓄和参加非赢利性组织的各种保险及向商业公司投保各种保险。在公私两渠道并举的方针下,美国的社会保障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构成与提供。二是社会福利项目的管理多层次化。联邦政府只管理少数社会福利项目,大多数项目委托州和地方政府、非赢利组织及私营保险公司负责管理经营。三是社会福利待遇标准不一。联邦政府只为某些全国性项目规定统一标准,大多数项目的标准由各州按照本州经济发展情况和财力自行规定。因此,各地社会福利待遇相差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保障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业务经办等。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1本文为了写作需要采取的社会保障管理的定义偏向狭义的定义,但也涉及到立法、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从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单独研究社会保障管理的文章相对比较少。主要是放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部分加以论述。 1、中国管理体制的发展及现状 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 对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划分说法不一,阶段的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三、四、五阶段的都有。不过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公认的,即1978年是改革探索阶段的开始,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标志了中国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建立。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来划分,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9年的工会管理,到1969~1980年代的企业自管,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部门管理,直至1998年国务院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束了社会保险工作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民政部门主管城乡社会救助事务。2000年国家又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至此,形成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纵向机构设置,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中央、地方和基层。横向机构设置,在从上到下每一层按照不同的职能性质设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四大类机构。(见图1.1) 图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3 从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参与社会社会保障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等。4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农村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等管理。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管理。财政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所有的机构统归国务院管理。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研究,学者从不同学科,如社会保障、财政学、管理学、法学的角度,不同角度如社会公平、效率,政府的责任定位,社会管理服务等来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的模式(政府在管理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管理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对策,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等几个方面。 1康士勇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3年8月第2版 2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部门设置,有各种不一的说法,在这里采用的是其中一种 4关于中央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也是说法各异,本文取其中比较统一的说法。

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都是我国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的稳定。自1996年民政部确定在山东烟台、河北平泉、四川彭州和甘肃永昌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以来,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探索了11个年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沿海和一些省会城市纷纷建立了起来。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相继出台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在各地取得一些经验、条件基本具备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制度建设;是逐步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当前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意义重大,却仍存在一些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一方面受到历史和现实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农村所处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在宏观上仍然是农村和城镇、工业和农业的二元结构,城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我们通常所提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指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农村来说,要建立一个类似的社会保障体系,条件还不成熟。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区别来认识: 首先,二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去甚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必须要以完善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相对发达的经济状况为前提。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国家大部分投资和项目都放在城镇,许多关乎国计民生和实力强大的企事业单位都位于城镇,另外城镇各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较为合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这就为社会保障的形成准备了良好的环境。相比而言,在农村,农业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特别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将广大农民都束缚在农业生产上,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会保障的发展。 再次,从社会保障经费来源来看,在城镇,由于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存在,它们承担着交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而且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长速度都高于农民,有能力交纳社会保障费用,据资料,我国城镇居民现阶段按工资的27%交纳,另外,国家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拨款也主要在城镇,而且形成了完善的收费和管理制度,所以城镇有条件建立规范固定的社会保障基金。农村更多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生活的稳定,还很少上升到社会保障这样一个高度。 最后,从实行社会保障的后果来看,城镇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城镇居民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最新版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美国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来,已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特点是:(1)适时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引起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普遍关注。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老年人生活处于最困难境地,社会退休金成了老年人的希望所在。1934年,罗斯福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6年公布了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配偶养老保险。经过几年准备。在积累了一大笔基金后,于1942年付诸实施,开始支付退休金。二次大战中没有新的变动。50年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医疗保险,1972年又增加了残废者医疗保险。经过50多年的逐步发展与健全,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老年法定退休保险具有强制性、贡献性和福利性,退休和医疗保险基金有正常来源渠道,能自我调整和自我调整。其退休金的收与支是按照现收现付、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的,根据人口老龄化的预测、退休费支出的需要,不断调整保险税税率,通过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循环正常运转的目的。(3)发展保险公司经营的自愿投保退休金保险,吸收闲散资金增强经济实力,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美国的一些人寿保险公司除经营

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死亡保险外、还大力经营集体和个人自愿投保性质的私人退休金保险,作为法定退休保险的补充。集体退休保险,由企业雇主为雇员投保,根据企业经营好坏和雇员个人情况投保可多可少,雇员退休后逐月领取。政府通过对退休保险金免税手段予以支持。并通过投资获取的利润,用来弥补膨胀使投保金额贬值的问题,以保证退休者收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感。(4)严格控制失业救济金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间,以利于失业者积极再就业。联邦立法规定由企业雇主缴纳失业保险税款,雇员不缴。利率由各州自行确定,全国不统一。救济发放时间,大多数规定需经一周等待期后方可使用,最多支付26周,联邦法规定在失业高峰期可延长合乎法定救济周数的50%,即最多追加13周。严格限制发放周数的目的在于促使失业者积极再就业。(5)采取措施,增收节支,迎接老龄化的严重挑战。其研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注重研究管理与效率、保障目标与水平问题,逐步提高保险税税率;退休金也要纳入个人所得税范围之内,把负担加在高收入者身上;适当降低各项福利待遇水平,使之不要紧跟工资水平的增长;利用退休基金搞投资经营,增中储备,减少年轻人的社会负担一、美国的社会保险:1.养老保险。国家强制性保险属于第一层次的保险,由美国社会保障署管理,是一种强制的社会保险制度。资金来源是雇主和雇员以税收的方式交给政府,保险基金由财政

社保中心管理制度

社保中心管理制度 一、责任部门 区财政局社保中心 二、责任人 承办人A、B ,主任,分管局长 三、权力行使依据 1、《齐齐哈尔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 通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齐民办【2008】 55 号文件 2、黑龙江省卫生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 《黑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黑财社【2010】32号 3、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 作的通知》国发【2005】 36号 4、劳动保障部等十八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 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 6号

5、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6】 1号 6、黑龙江省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黑财社【2006】 12号 四、办理各项业务所需材料 1、涉及民政部门的各项社保资金 民政部门提供所需社保资金的申请材料、申请表及相关文件。 2、涉及劳动部门的各项社保资金 劳动部门提供所需社保资金的申请材料、申请表及相关文件。 3、涉及卫生部门的各项社保资金 卫生部门提供卫生各项社保资金所需的考核及达标完成情况材料,及相关文件。 五、工作时限

城乡低保金,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农大学生补助,新农保,城居保等项社保资金每月需基层单位 提供相关材料及文件,社保中心审核无误,主管领 导审批后,3—5个工作日内拨付。其他专项社保资金按照省市要求及时拨付。 六、工作制度 1、研究提出财政支持社会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建议;负责有关社会保障财政政策的协调工作。 2、监督和分析分管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对专项资金追踪问效,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和 使用,进行项目的效益考核,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 建议;审核和批复分管单位的年度财务决算。 3、预算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对财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编制区级社会保障基金 收支预算;年末汇总编制社会保障决算报表。 4、管理好上级财政补助安排的就业、公共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城镇无收入困难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城市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救灾救济、优抚安 置等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制定区级补助标准办法及 各项社保资金的拨付工作。

浅析社会保险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

浅析社会保险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积 极意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着当代企业的竞争和管理手段,社会保险对企业员工福利保障至关重要,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把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社会保险能够加强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其更加专注与自己的工作。所以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员工的切身利益提供了保障,同时提升员工对企业的热情,也为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管理 随着一些企业的社保执行缺少法制性,考虑的不完善,从而盲目管理,不仅降低了员工工作消极怠工的几率,企业的效益也会有所下降。长期以来,社会保险只重视解决公司内部的资金等问题,把人力资源问题忽视了,把人当成固有的劳动力,只重视使用,不重视开发,使人才大大的流失,同时也有许多人才进不来。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适合自身的社会保障,而是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

模式,给予管理者错误的取向,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忽视了对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视,同时也忽视了《社会保险法》。当员工提出这些要求,有些企业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缺乏对社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2.我国社会保险保障水平较低 企业对待社会保障意识不止确,管理力度薄弱,想要切合实际的发挥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中产生积极作用,就必须拥有较强工作能力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根据企业总体的发展,再根据企业和员工的实际情%}对企业社会保险发展制定计划与措施,并展开实施,这样才能让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根据目前来看,没有专人负责社会保险管理职务,也没有专业的文化知识,更加没有社会保险管理的重要理念,最终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总体逐渐下降。 3.社会保险保障作用不全面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承受能力有一定的差距。针对企业社会保险成本进行分析,对于固定的工作者来说,社会保险的意义非常重要,相对于一些打工或者农民工这样的人,工作不固定,需要经常换工作以及工作地点,甚至换了城市,社会保险并没有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征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得比英国晚,从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到现在已近8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延续、发展、扩大。1960年代,美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政府修正《社会保障法》,扩大养老金和退休津贴的保障范围。1980年代初怨“滞胀”的出现增加了社会失业人口,之后,失业救济也被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随着《社会保障法》的不断修正和保障范围的逐步扩大,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三部分,除此之外“美国还建立了发达的私营养老保险体系。2005年美国私人养老基金的资产有12. 3万亿美元,加上公务人员的补充养老基金的计划资产已有2. 8万亿至3万亿美元,美国公共和私营养老资产就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至此,一个由政府决策、市场介入、民间参与、个人支持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成型。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社会保险是政府举办个人投保的一种收入保险。美国的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雇主、劳动者三方共同负担,是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给予适当资助的形式。它包括就业保障与失业保险,老年、遗属与残废保险,医疗健康保障等项口。 第二,社会福利是指一系列对低收入阶层和贫困社会成员进行救助的项口,主要包括食品券制度、廉租房制度和免费医疗制度等。 第三,社会救济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投入,对没有进行社会投保的老人、残疾人士、含有未成年子女的困难家庭以及失业两年以上的失业者均给予经济救助。 总的来说,美国把社会保障制度分为补救性和机制性的社会保障。补救性的社会保障主要针对贫困人口的救助,还包括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而机制性的保障则重点针对基本的社会养老方而,它是通过国民税收来实行现收现付的代际再分配。这种模式重视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的密切联系,强化自我保障意识。不难看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运作成分较大,政府干预程度较低,保障面有限。 美国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是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三方分担,个人和企业缴费为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社会保障制度过分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结合,即社会保障的受益者首先应该是缴费者。美国实行对每个劳动者发放社会保障号码的制度,社会保障署为每个劳动者按号码设立档案卡,记录职工个人历年的工资收入和保障金的缴纳情况,这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纳税意识。。 美国社会保障给付水平较低的原因在于十分强调商业保险的作用,世界最为富裕的国家却没有全民社会医疗保险。 美国医疗保险支出支付的人极其有限,仅有老人、残疾人和重肾病患者才是受益对象,实质上,美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为昂贵的医疗保险。美国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社会救助支出比重相对较大。 从给付形式来看,美国社会保障给付形式都以现金给付为主,但是美国实物给付比重较高,与其食品券供给制度有关。

2015年《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考前复习及答案(答案在最后面)(2)学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 2、社会保障体系 3、养老保险基金 4、完全积累制 5、现收现付制 6、社会保险 7、民政福利 8、工伤保险 9、社会保障管理 10、自然灾害救助 11、定期救助 12、养老保险 13、失业保险 14、恩格尔系数 15、城市贫困救助 二、单选题 1、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 A、强调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B、消除贫困 C、保持社会稳定 D 、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 A、自助者公助 B、权利和义务对等 C、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D、维护社会稳定 3、对社会保障制度演进起过重大影响作用的福利经济学家是() A、约?梅?凯恩斯 B、阿赛?庇古 C、哈耶克 D米儿顿?弗里德曼 4、人口老龄化是指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 A、7% B 、8%C 、10% D 、15% 5、住房公积金属于哪种社会保障基金() A、社会保险基金B社会福利基金C 、社会救济基金D、社会优抚 6、以下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中,适用于养老保险计划、住房公积金计划、教育投资机会的是()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累计式C 、部分累积式D、收支平衡式 7、我国法律规定从事特殊重体力劳动行业或其他有害于身体健康工作的男性的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A、45 B、50 C 、55 D 、60 8、在下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形式中,具有“保小不保大”的特点的是() A、福利型合作医疗保险 B 、风险型合作医疗保险 C、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保险 D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9、最早实施失业保险的国家是() A、比利时 B、美国 C、挪威 D、法国 10、实行“无过失赔偿”和“无责任赔偿”制的社会保障类型是()

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进展,我国的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机遇,但是在进展的同时,我国企业对高素养人员的需求也在提升,企业需要优秀的人力和完善的制度来增强企业的治理。而在众多的治理措施中,社会保险作为保障企业人员福利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治理措施。本文作者从自身从事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险的经验从发,分析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作用和当前存有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治理;作用 在现今,人力资源治理成为了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进展离不开人力,而如何提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效率、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成为一个企业进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社会保险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众多措施中,最有效果的一个方法。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证明一个公司有良好的人力资源治理,这种方式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企业朝更高的台阶前进。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为丧失劳动水平、临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二、人力资源治理 人力资源治理是指在一个企业中,经过招聘、甄选、培训、酬劳等治理方式对企业内外的相关人力资源实行有效的分配,满足当前企业的进展和未来进展的规划,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人员进展的最大化的综合活动。 三、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作用 1.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社会保险制度是员工薪酬福利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员工选 择公司的重要考虑方面。在人力资源治理中,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制度,将员工的福利与工作效率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积 极性,让员工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结合,员工在工作中就会对公 司产生责任感,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公司的工作中,并保持着积极性。 2.促动工作团队的稳定性 公司为员工制定了良好的生活保障制度,那么员工就能够毫无顾 虑的去完成公司的任务。在当今经济的进展,优质人员的急需,公司 人员间的流动趋势正在大幅度增加,而人员的流失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不是能够用金钱去估量的。社会保险作为企业中重要的福利待遇,会 使员工终身受益。员工能够长期的为公司带来效率,而公司也为员工 做了一份长期的保障措施。一个公司拥有稳定的团队,才能够更稳定 的进展。 3.保障公司的利益 社会保险为企业人员在各个方面都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企业人 员在工作中遇到任何的意外情况,都会有社会保险来发挥作用,而不 用公司来承担这部分损失。如果员工是在工作中受到了损害,社会保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考察报告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考察报告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美国经历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的惨痛历史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也是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70多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已建立起了从出生到死亡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美国社会保障的架构 美国社会保障由三部分组成,即联邦政府实施的社会保障,州和地方政府实施的社会保障、团体和私人组织实施的员工保障计划。 (二)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主要内容这里,以美国联邦政府社会保障制度为主,州和地方政府为辅进行分析。 一是美国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主要有TANT(对有需要家庭的暂时补助),对象针对单亲家庭和未成年人,由联邦政府开支;EITC(对低收入家庭直接的现金补助,对就业的实行税收补贴),SST,针对65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Medicaid(医疗补助),主要为前面三类人提供医疗保险;Food Stamp(食品券计划);房屋补贴、教育补贴和工作培训。在布什政府提出的2006年财政预算中,为穷人提供食品券的预算高达500亿美元。目前美国有2900万人有资格领取食品券。 二是美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退伍军人保险和失业保险四类,2002年支出总额7790亿美元,约占联邦政府支出的38%,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7.5%。养老保险,个人和雇主各缴纳工资额的6.2%,实行现收现付制,2003年实行养老金封顶即最高不超过8.7万元。为此,实行了严格的最低工资标准制。目前,美国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5.15美元。各州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此标准上灵活掌握,但不得低于这一标准。例如,华盛顿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7美元。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加班工作时间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水平的1.5倍。业主一旦被发现违反规定,每次最高可被罚款1.1万美元。失业保险,由雇主缴纳,每人每月258美元。2004年政府用于这一方面的开支超过400亿美元。以弗吉尼亚州为例,2003年该州发放的失业救济金总额达7.44亿美元,受益人数在17万以上,最低救济金额为每星期50美元,最高可达316美元。医疗保险,以雇主为基础实施。2004年度,美国政府对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提供的医疗补助总额达1800多亿美元,本年度又有所增加,达到1936亿美元。 (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难与改革思路 一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对社会保险体系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未来来源不足。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上世纪60年代是美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出生人数高达7900万。目前他们是美国收入最高、也是对社会保险体系贡献最大的群体。再过几年他们将开始大量退休,届时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将迅速减少而支出将大幅增加。根据目前的估计,2018年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将大于收入,2042年这一基金将彻底用光。另据不同预测,今后75年里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大约在3.7万亿至10万亿美元之间。如果不加以改革,这一体系将面临崩溃,其后果不堪设想。用布什的话说,美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正面临危机"。

社会保障度的意义及作用

社会保障度的意义及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就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是为了让人们活着更好。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的几点1、社会救助,有些也称为社会救济。主要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社会保障,救助社会脆弱群体,对象就是社会的低收入人群与困难人群。切实的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同时也就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对低保户的不住也不断增加,提供的补助种类也就是更加多样化,使她们生活的更加有尊严。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就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劳动者、企业(雇主)或社区、以及国家三方共同筹资,建立社会基金。主要用于的对象就是失去劳动能力与暂时失去工作的人的补助,政府与企业共同对这部分人群补助,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安定与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一制度更像使劳动者少了一些后顾之忧,同时也就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也就是为了社会财富得到邓加合理的分配。3、社会福利,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与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与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就目前而言我国在这方面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这较大的差距,但就是越高的生活水平就要靠巨额的政府支出来维持,政府支出的来源就是税收,如何界定这一界限本身就存在争议,同时这一制度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懒汉作风”这一

点已经在近几年在希腊等国出现,引起的社会动荡也就是有目共睹。因此,在社会福利方面我国要吸取别国的经验教训。5、优抚安置,就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予以优待抚恤的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就是烈士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举办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等。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社会发展的后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最直接的作用包括: 1、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按照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分配原则势必会引起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会出现有人饿死,有人撑死的现象,同时也就是为了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使用。 1.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在社会保障制度下,企业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包袱比以前少,在以前的企业保障制度下,不同的企业承担的风险不同,导致了一些行业的包袱较大,现在,各个企业竞争更加公平。此外,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通过社会保障能使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而为企业竞争与资源优化组合配置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2.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与谐。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权利,人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只有推动经济更加合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人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基地1401 富旭年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 框架:1、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3、中国大陆社会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小组成员看法及启示 一、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创建与调整阶段第二阶段:停滞阶段第三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 创建与调整阶段: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内容: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两项主体: 1、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三项补充: 1、农村社队集体保障 2、社会救济 3、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停滞阶段: 时间:1966—1978年 内容: 1、各级组织、机关被撤销 2、各项制度被否定和废止,社会工作无法可依 3、社保变成企保 恢复与发展阶段 时间:1978年至今 内容; 开始恢复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指计划经济年代,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作为单位人,生老病死全部费用都由财政和企业负担,个人基本上不用交纳任何费用。 正式进入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历史使命。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 二、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城乡对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实施这一既定目标的前提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 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模式 城镇社会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为主体,个人是基础,单位负有缴费责任,社会承担补充和服务保障, 政府规范、组织社会保障。通过建立了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构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行过两项社会保障措施 ,即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随着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社会养老保险也逐渐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养老形式根据担任主体的不同,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大部分是由国家和企业支助的,尽量保障农村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统一(按照《宪法》的精神和社会保障的原理,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在制度安排上有较大的差别,一部分社会成员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另一部分的社会成员只能享受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或者其保障待遇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在城乡之间,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劳动者一般享有政府提供的比较完整的社会化风险保障服务,而农村就没有这么多的保障,他们缺乏社会化的生育保障、就业保障、职业伤害保障、住房保障等。这几年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很低,社会养老险实际覆盖率和保障待遇也很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也很大。养老保障方面,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一般是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两倍以上而在广大的农村,其保障水平和支持力度差距更是大。) 2、覆盖范围小(社会保险权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覆盖全体公民的,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他性。虽然说五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全面,可以说是“应保尽保,”但是仍有一大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尚未实现。从全国来看,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对象主要是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三者缴费。但是仍有一部分的人参保率很低,他们是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以及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的人、外地农民工。原因主要是,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适应国有企业的,二是,政府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险执法不够。) 3、资金管理隐患大(近年来,随着资金管理的不断加强,行政方面的风险有所降低,但是社会保险基金仍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投资渠道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存在贬值的可能,且从长远来看,基金的增值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令人担忧。我国的社保基金缺乏一个明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省市的社保基金是县级统筹管理,基金结余基本只是存在银行。我国的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渠道单一的前提下,安全性有保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存在贬值的可能,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都是用的混合管理模式,个人账户很大程度上被弥补于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