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这样的特权始于()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2.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中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曾国藩指出:“筹议中外会办防剿,经江浙绅士呈由前抚臣薛焕奏奉上谕,江浙绅士请借英法官兵剿贼。”这表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领导集团无法保持长期的团结

C.清政府的力量太强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1879年,徐建寅作为中国官员第一次到欧洲考察各国工厂。他结合对欧洲近代工业的深入考察写成了《欧游杂录》。与他出访欧洲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B.洋务运动的开展

C.维新变法正如火如荼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5.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相关知识,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A.关天培—虎门销烟B.左宝贵—旅顺战役

C.邓世昌—黄海海战D.陈化成—威海卫战役

6.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人人封章(上书),得直达于上(皇上)。”这句话所

反映的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是()

A.发展农、工、商业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开办新式学堂

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7.某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八国联军》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③④②①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8.“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这首歌谣与下列哪一口号或思想所反映的内容相一致()

A.三民主义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D.民主与科学

9.以下能达到右图效果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君主专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孙中山

C.康有为D.毛泽东

11.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下列关于“一次革命”与“二次革命”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有“一次革命”就没有“二次革命”

B.“二次革命”与“一次革命”没有任何关系

C.“二次革命”是“一次革命”的继续

D.“一次革命”和“二次革命”都是为了民主共和

12.历史学家徐中约说:“它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这里的“它”代表的应该是()

A B C D

13.在某校八年级(3)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4.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新的变化有()

①最先由学生发起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④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主导作用⑤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③④⑤D.①③④

15.国庆节假期,小明跟随父母到上海旅游,他可以参观或了解()

A.中共一大会址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C.虎门销烟博物馆D.五四运动首发地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6分) 阅读下面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四次战争给中国社会性质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四张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分别与哪

一阶级(阶层)有关?(8分)

(2)与图(b)、图(c)有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相对于图(a)、图(b)而言,图(c)所反映的事件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飞跃”,应怎样理解“飞跃”的含义?(4分)

(3)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是什么?(4分)

17.(13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图(b)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与哪一事件有关?(4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

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和“求富”分别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3分)

(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及带给你的启示。(4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材料三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用史实佐证

“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4分)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发扬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2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会议刚开始不久,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言语慌张,形迹可疑,代表们随即分别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就包围并搜查了会议地点。……第二天,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

(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4分)

(2)这次大会召开的有利的国际条件是什么?大会宣告了哪个政党的成立?(4分)

(3)这次大会召开的意义是什么?(4分)

答案

1.B 2.B3.D4.B5.C 6.B

7.D8.A9.C10.B11.B12.C 13.D14.D15.A

16.(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图(a):地主阶级洋务派。图(b):资产阶级维新派。图(c):资产阶级革命派。图(d): 先进的知识分子。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一条线索是列强的侵略;另一条线索是中国近代化探索。

17.(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或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中的任一项);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开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或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中的任一项);建立新式海陆军。

(3)民主与科学。

(4)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和斗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18.(1)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北洋政府。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

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要发扬爱国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

19.(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

(2)共产国际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密电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右图商标纸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所反映的时代意义是()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C.民族革命,曙光普照

D.时光荏苒,日新月异

3.汪新、王相坤合著的描写西安事变的著作《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儿》中“拐弯儿”的含义应该是()

A.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4.右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该事件的历史要素,下列叙述正确

的有()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6.1937 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如果为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而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以下最合适的歌词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C.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D.罗霄山脉的中段……你是革命的摇篮……

7.小林宽澄在2015年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他曾是一名侵华日本兵,被俘后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加入了中国抗日军队。他参加的军队可能是() A.北伐军B.红军C.八路军D.工农革命军

8.“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9.蒋介石在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大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的共同奋斗,乃获此之初步胜利。”可见,台儿庄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前方战士不怕牺牲

B.全民族抗战

C.后方同胞大力支持

D.李宗仁的正确领导

10.邮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11.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2.下列有关中共七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召开的会议②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③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下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两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殖民者的投降书庆祝台湾光复

A.西班牙、美国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D.葡萄牙、日本

14.史学界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是指中国抗日战争()

A.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C.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5.下表是关于某次战争的数据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标题的是()

A.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形势比较

B.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力量对比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形势比较

D.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发表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这说明了什么?(4分)

(3)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分别列举一例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4分)

(4)根据材料三,概述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4分)

(5)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5分)

17.(18分)74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结束时间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6分)

材料二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6分)

材料三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6分)

18.(16分)某中学八年级(3)班开展“走进抗日救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走进历史】——搜集资料,了解真实的历史。

(1)要了解抗日战争的真实历史,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搜集资料?(4分)

【重温历史】——学唱抗战歌曲,了解创作背景,感受抗战精神。

(2)下列哪一首歌曲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就已经创作和传唱的?()(4分)

A.《松花江上》B.《解放区的天》

C.《八路军进行曲》D.《新四军军歌》

【探究学习】

(3)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如果你要创作一首抗日歌曲,歌词应彰显怎样的精神?(4分)

【牢记历史】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日本侵华翻案。结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案

1.B 2.B 3.B 4.C5.C6.B 7.C8.B9.B10.D 11.D12.B13.C 14.A15.D

16.(1)背景: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

(2)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的本质。

(3)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5)抗战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人民抗战的结果;抗战的胜利,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抗战的结果;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战的结果等。

17.(1)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答对两点即可)

(2)抗日战争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言之有理即可)

(3)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8.(1)采访抗战老兵或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人;查阅抗战时期的老照片;查阅抗战时期停留在中国的外国友人写的回忆录;查阅抗战时期日本的新闻报纸;参观各地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查阅政府编撰的抗战历史和地方志;采访健在的有良知的日本老兵;参观重要战事发生的遗址等。

(2)A

(3)团结抗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4)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我们应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七、八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由材料可以看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A.避免内战,共商大计B.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C.巨头聚首,发展友谊D.明辨是非,打击中共

2.“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

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

A.国民党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3.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军兵团的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4.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战争”是指()

A.护国战争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5.下面是一部电视剧的台词,其中邓小平所说的“大转折”()

刘伯承:“渡过黄河,目标大别山!”

邓小平:“这是大转折啊!革命要胜利了!”

A.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标志着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开始了

6.“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场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7.“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1949年2月1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材料描述了下列哪一战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附解析)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中国历史八年级教材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质,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 (1)材料一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出“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利益于什么方针?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上述提到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答案】(1)指澳门;指中国。 (2)在1999年12月20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出自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是指中国。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澳门回归是按“一国两制”方针回归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依据材料“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和所学知识概括可知,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 (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 (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 (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

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 你怎样看待第1个5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中国在第1个5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 列举至少三项,第1个5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 略 (5) 谈谈你对两会的认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期末

八年级历史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侵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①鞍山钢铁公司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沈阳第一机床厂④大庆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急于求成 ③自然灾害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答案】(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而得出土地改革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第二小问:依据题干“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从而得出土地改革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意义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实行A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资料

部編版(2017)八年級下冊 歷史 备课本

年级:八年级 教师:张华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八年级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

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倡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并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客观地论证历史事物;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正确 选项填到答题框内。) 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 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5.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 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正确选项填到答题框内。) 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5.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岢岚县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

(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多数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所讲述的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在这六、七十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本册教科书包括六个单元、1节活动课和一个附录(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下)。基本的教材编写结构与八年级上册相同,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单元前都有一个简短的单元导读,每课课文由导读、正文、相关史实、图、表、资料、注释、知识拓展、每课间或都有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或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使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第 1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展示图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 一曲《走进新时代》为我们刻画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正如歌词中所说的“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就沿着这样一条路一起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了解我们的祖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的。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二中全会引乾坤 播放视频:“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讲话”片段。 文字材料: 从现在起,重新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毫无疑问,城乡必须兼顾……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在这次七届二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重大决定。会后,毛泽东更是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他们将开创一个新事业,缔造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带领全国人民跨进新时代。 为了这个伟大的新事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作了充分详细的筹备,下面我们来一起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18部编人教版

2017---2018年度春学期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岢岚县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B ) ①《共同纲领》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抗美援朝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 2.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B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D.三大改造 4.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案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B )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5.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C )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C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B ) ①“解放牌”汽车②第一颗原子弹③“东方红一号”卫星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产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D ) A.“一国两制”的构想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9.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B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 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观察图片及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图二: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 (3)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写出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关系? 【答案】(1)A。 (2)可以从文章(会议)内容、(文章)会议名称、(发表)召开时间、召开地点、主持人等符合题意即可。 (3)图一是图二的思想基础。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故选A。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这样的特权始于()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2.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中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曾国藩指出:“筹议中外会办防剿,经江浙绅士呈由前抚臣薛焕奏奉上谕,江浙绅士请借英法官兵剿贼。”这表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领导集团无法保持长期的团结 C.清政府的力量太强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1879年,徐建寅作为中国官员第一次到欧洲考察各国工厂。他结合对欧洲近代工业的深入考察写成了《欧游杂录》。与他出访欧洲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B.洋务运动的开展 C.维新变法正如火如荼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5.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相关知识,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A.关天培—虎门销烟B.左宝贵—旅顺战役 C.邓世昌—黄海海战D.陈化成—威海卫战役 6.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人人封章(上书),得直达于上(皇上)。”这句话所

反映的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是() A.发展农、工、商业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开办新式学堂 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7.某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八国联军》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③④②①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8.“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这首歌谣与下列哪一口号或思想所反映的内容相一致() A.三民主义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D.民主与科学 9.以下能达到右图效果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君主专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孙中山 C.康有为D.毛泽东 11.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下列关于“一次革命”与“二次革命”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有“一次革命”就没有“二次革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 (1)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 (2)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 (1)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1953年;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详解】 (1)依据“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根据所学可知,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睛】 注意识记与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