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冰心诗两首

2、冰心诗两首

2、冰心诗两首
2、冰心诗两首

2.冰心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

b.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一片

深情。

c.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教学方法: a.朗读法。 b.讲解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 体会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b. 在困难面前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希望”“倘若”“至爱”的用法,能够造出正确的句子。

3.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4.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三、教学课时:本课分为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教学目标: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

②学习“希望、倘若、至爱”的用法,能够造出正确

的句子。

2.教学重难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读会写、会用。

3.导入新课:现在我叫几位同学来黑板上写一下上节课的生字,其它

同学也不要翻,认真看看他们有没有写错的地方。4.板书课题:

2.冰心诗两首

5.范读课文提出生字:

妄 wànɡ上下结构女妄想讶 yà左右结构讠惊讶襟jīn 左右结构衤襟怀尘chén 上下结构土尘土6.词语解释。

妄想:不切实际的妄想。

倘若:假如。

惊讶:惊诧。

无端:无缘无故。

襟怀:胸襟,胸怀。

至爱:最爱。

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尘土。

载着:装载。

天风:大风。

妄弃:胡乱的扔掉。

悲哀:内心感到痛苦和忧伤。

灰心:因为困难而意志消沉。

7.词语例解。

仍——他仍站在那里。

仍——她仍穿着那件衣服。

仍——他仍在看书。

希望——你们是祖国的希望。

希望——我希望爸爸能早点来。

希望——你有希望考上大学。

倘若——倘若他不来就算了。

倘若——倘若你知道就告诉我一声。

倘若——倘若天气不好就不去了。

小结:通过本课时讲解同学们对生字掌握的较好,但是造不出通顺的句子,今后需要加强汉语口语。

第2课时

1.教学目标:①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一片深

情。

②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③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教学重难点:①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一片

深情。

②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导入新课: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是离开了自己的家,离开了父母来到县藏中读书学习,我们相信你们每个同学都很想念自己的父亲、母亲,那么你们想念父母时是怎样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的......

4.板书课题,讲解课文。

2.纸船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福建长乐人。作品《小橘等》、《再寄小读者》。

纸船:象征:①漂泊无疑的孤独。

②寄托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眷恋即思念母亲的

一颗心。

纸船

冰心

总是留着——留着,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为诗人感情的抒

发作了巧妙的铺

垫。

本节是全诗的精彩,

诗人没有接着写小船

流到母亲身边,而是

将视角突然转换,直

接换出母亲,让母亲

的梦中出现小船,感

受到远在外乡的女儿

的爱和悲哀。

定的地方。

表达了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但愿母亲能够想到女儿离家后的这种心情。

5.课堂活动:

1.为什么作者“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2.叠的纸船被无情的天风和狂暴的海浪毁坏,作者是怎样的心态?

3.作者每天叠纸船希望小船能飘向哪里呢?

总结:《纸船》诗人将怀念母亲的深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叠了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以此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6.布置作业:

①每个词语写七遍。

②P8页三题。

8.教学反思:

教后反思

1.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可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样来教使学生从文和道两方面受到启迪,既学习了语言,又受了教育,解决了文章的重难点,所以联系现实生活来学习语文课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想念母亲,想念家乡时是怎么做的,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的,这样学生的话匣子就很容易被打开,提高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兴趣。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 自主学习 1.正音辨形 妄弃()嫩绿()惊羡() 鸟cháo() pāo()下tǎnɡ()若 答案:wànɡnan xiàn巢抛倘 2.据义填词 (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2):惊叹羡慕。 (3):鲜明艳丽;明丽。 答案:(1)无端(2)惊羡(3)明艳 3.走进文本 (1)四首诗的表现手法相似,或托物寓情,或借物言理,都出现了“物”:第一首是“”,第二首是“”,第三首是“”,第四首是“芽儿”“花儿”“果儿”。 (2)《成功的花》中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嫩绿的芽儿》中作者抓住芽、花、果的特征,用、、三个词形象地进行了描绘。 答案:(1)鸟儿纸船花(2)明艳嫩绿淡白深红 题目主题思想 母亲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纸船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成功的花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花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 嫩绿的芽儿讴歌美好的青春,赞美积极的人生

母亲 1 思考:诗歌中两个“风雨”相同吗?说出你的理由。 不同。第一个“风雨”指真正的风雨,此“风雨”为下面的“风雨”做铺垫,第二个“风雨”指失败、挫折、打击。 2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赞美母爱的伟大、无私。 纸船 纸船 -寄母亲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9、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现代诗歌鉴赏《纸船-冰心》(选修教学案例)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1900—1999.2.28)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赏析】 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女诗人冰心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思念母亲的诗。

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冰心诗四首教学案 苏教版

冰心诗四首教学案 姓名班级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2、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聚的语言。 3、背诵并会默写前两首诗歌。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聚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抛.下(pāo)倘.若(tǎng)叠.成(dié)惊xiàn(羡) cháo里(巢) s?遍(洒) 2、填空。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诗集有《繁星》、《春水》。她的诗以书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3、熟读课文。 4、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一只蜗牛艰难地在墙壁上爬行,一会儿就从高墙上摔下来了,它翻过身又继续向上爬…… (1)悲观者说:无论它怎样奋斗,终究还是将会落下.人生也是如此啊,拼命奋 斗,到最后还是一场空. (2)乐观者说:多么坚强的生命啊,我们也要这样,活着,就要不怕困难,坚强勇 敢。 二、学习研讨: (一)设计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有关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有何独特的感受。 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鲁冰花》、《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学习研讨 1、交流自学情况 (1)字词(2)作者简介(3)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2、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思考: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明确: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 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3、品读课文:补充栏:补充栏: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 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 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 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 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 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 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为你打开一扇门》2课时《繁星》1课时《冰心诗三首》1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1课时《古代寓言二则》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 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 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 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阐述文学 的特点、功能,使学生平时受益于文学的模糊认识清晰化, 条理化,从而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 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 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三首》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

冰心作文奖诗歌一等奖作品_初二作文

冰心作文奖诗歌一等奖作品 导读:本文是关于初二作文冰心作文奖诗歌一等奖作品,感谢您的阅读. 民工一个悲伤的称呼 写下这个词汇:很心酸 说出这个称呼:很悲伤 这个词汇早被定性为弱势群体的一分子 这个称呼注定他们成为社会最底层的“杰出代表” 民工在词典里解释为用体力换取报酬的群体 在我的思维中民工是农民与工人的杂交产物 他们从事城市中体力超支报酬无期的工作 他们不像农民可以春播秋收 他们也不像工人可以享受八小时工作制 他们是市场经济下的私生子 我所见到的民工一脸憨厚 嘴里叼着廉价香烟 手指的伤口处缠着胶布 衣冠不整行色匆匆地行走 或者茫然伫立在陌生的街口 他们没有文凭、上岗证、资格证 他们只有唯一的本钱――力气 在这个词汇中,我不止一次看到受伤的指头、残缺的身体,失重的生命 在这个称呼里,我真切地品味出自卑、懦弱、疼痛、孤独、忧伤、绝望、无助这些带有悲剧色彩的形容词 在这个词汇中,永远充满悲伤的含义 在这个称呼里,血、汗、泪在里面交叉,重叠,化学反应出无助的产物 你为家却远离了家 孤独地漂泊在陌生而冷漠的城市 数不清的砂石、水泥、砖头和数不清的汗水、泪水、鲜血 为城市建起数不清温馨、明亮、宽敞的新居 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根火柴头大的蜗居

民工是一个代名词, 其中包括一滴鲜血、两串泪珠、三宿失眠、四天病痛、五句恐吓、六次打骂 他们更懂得咀嚼酸、痛、累以及风雨 他们是我这支拙笔下二十一世纪的“包身工” 他们尊重法律 可法律未必尊重他们 他们充满诚信 可诚信换回的总是陷阱 一声微弱的叹息 已深入骨髓 民工这个满是心酸的词汇 这更是带有悲伤的称呼 温总理为民工讨要工钱 这是熊德明之福气 这是民工之悲哀 这说明民工讨要工钱之难 现在仍在这个词汇中行走的人们 我认为是最伟大的人、最坚强的人、最执著的人 现在仍在这个称呼里站立的人们 我认为是最无奈的人、最被动的人、最可怜的人 我用笨拙的笔写下这首卑微的诗歌 瘦小的笔尖就像孤独的蜡烛 烛照白天的痛楚、夜晚的乡愁 民工,就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 民工,就像一株质朴的乡下植物 在这个年代,诚信与人格贬值 我们需要的是良知、良知还是良知 我们需要的是维护民工权利的正义之剑 再次写下民工这个词汇 我,热泪涔涔 再次说出民工这个称呼 我,苦多乐少的兄弟 深入人心的是那些无助绝望的眼神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案 韦军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纸船》《母亲》)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三、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读出语气语调。 四,品读课文: 1、学习《母亲》 (1)集体朗诵《母亲》,说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2) 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3)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4)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

冰心诗三首

《冰心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背记这三首诗;(2)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及哲理;(3)欣赏诗歌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2.方法与过程:(1)通过品读理解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情感美;(2)通过对诗中富有感染力的词句的赏析,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情感;(3)通过小组内朗读比赛,互相质疑来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反复朗读诗歌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热爱;(2)通过背诵和理解诗歌,培养学生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哲学道理,欣赏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共同背诵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并指定学生说说这篇诗歌的主题思想。并提问:从这一首诗来看,母亲自古以来就是对儿子无私关爱的,她的温暖、宽广的怀抱永远为受到委屈的儿子敞开着.现代诗人冰心也写了诗歌颂了母爱,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看看冰心笔下的母爱又有什么特点。 2.简介作者(可让学生把知道的先说出来,老师补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以及翻译家。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二、赏析《母亲》 1.老师范读,学生纠正字音,听清节奏。 字音:鸟巢.cháo 节奏: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老师提问:你眼里母爱有什么特点?母亲都为你们做了什么?请大家朗读品味,冰心的这首诗,谈谈对母爱的理解。 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老师间隔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把学生的不同答案罗列在黑板上。 3.你心中的母爱与冰心诗中所歌颂的母爱有什么区别吗?请大家继续朗读诗歌,并谈谈这首诗中母爱的特点。 冰心诗中的母爱就是依靠的怀抱,她永远是安全温暖的。 4.“心中的风雨”指什么?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理解说来,老师引导总结: 指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这里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5.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点拨:读诗需要体验,比如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躲在母亲的怀里?那时你处于什么考虑躲到母亲的怀里而不是别人的怀里?此时母亲在你的心里形象是什么样的? 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对母亲的信任、依恋之情。常常会是在受到肉体或者精神挫折的时候会这样做。 6.《母亲》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对母亲的信任、依恋这一情感的? 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后,讨论回答,老师引导:鸟儿的巢和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鸟儿和“我”在什么情况下,一个想到归巢,一个想到母亲的怀抱?这样的两种事物的相似性放在一起,通过对比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表现手法叫做类比。 运用类比,将鸟躲进鸟巢避风雨和儿女心灵受打击躲进母亲怀里作类比,表达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7.同学们,大家想想,你在什么时候会想起母亲的怀抱,请同学们在下面的空格填上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当我想躲进妈妈怀抱里 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提问,在全班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赏析《纸船》 1.老师介绍此时的写作背景,把学生引入到那时的一个情境里。

冰心的《默庐试笔》散文和现代诗

冰心的《默庐试笔》散文和现代诗 《默庐试笔》 一 我为什么潜意识的苦恋着北平?我现在真不必苦恋着北平, 呈贡山居的环境, 实在比我北平西郊的住处,还静,还美。我的寓楼,前廊朝东,正对着城墙,雉 堞蜿蜒,松影深青,霁天空阔。最好是在廊上看风雨,从天边几阵白烟,白雾, 雨脚如绳,斜飞着直洒到楼前,越过远山,越过近塔,在瓦檐上散落出错落清脆 的繁音。还有清晨黄昏看月出,日上。晚霞,朝霭,变幻万端,莫可名状,使人 每一早晚,都有新的企望,新的喜悦。下楼出门转向东北,松林下参差的长着荇 菜,菜穗正红,而红穗颜色,又分深浅,在灰墙,黄土,绿树之间,带映得十分 悦目。出荆门北上斜坡,便到川台寺东首,栗树成林,林外隐见湖影和山光,林 间有一片广场,这时已在城墙之上,登墙,外望,高岗起伏,远村隐约。我最爱 早起在林中携书独坐,淡云来往,秋阳暖背,爽风拂面,这里清极静极,绝无人 迹,只两个小女儿,穿着桔黄水红的绒衣,在广场上游戏奔走,使眼前宇宙,显 得十分流动,鲜明。 我的寓楼, 后窗朝西, 书案便设在窗下, 只在窗下, 呈贡八影, 已可见其三, 北望是“凤岭松峦”,前望是“海潮夕照”,南望是“渔浦星灯”。窗前景物在 第一段已经描写过,一百二十日夜之中,变化无穷,使人忘倦。出门南向,出正 面荆门,西边是昆明西山。北边山上是三台寺。走到山坡尽处,有个平台,松柏 丛绕,上有石礅和石块,可以坐立,登此下望,可见城内居舍,在树影中,错落 参差。南望城外又可见三景,是龙街子山上之“龙山花坞”,罗藏山之“梁峰兆 雨”;和城南印心亭下之“河洲月渚”。其余两景是白龙潭之“彩洞亭鱼”,和 黑龙潭之“碧潭异石”, 这两景非走到潭边是看不见的, 所以我对于默庐周围的 眼界,觉得爽然没有遗憾。 平台的石礅上,客来常在那边坐地,四顾风景全收。年轻些的朋友来,就欢 喜在台前松柏阴下的草坡上, 纵横坐卧, 不到饭时, 不肯进来。 平台上四无屏障, 山风稍劲。入秋以来,我独在时,常走出后门北上,到寺侧林中,一来较静,二 来较暖。 回溯生平郊外的住宅,无论是长居短居,恐怕是默庐最惬心意。国外的如伍 岛(Five Islands)白岭(White Mountains)山水不能两全,而且都是异国风光, 没有亲切的意味。国内如山东之芝罘,如北平之海甸,芝罘山太高,海太深,自 己那时也太小, 时常迷茫消失于旷大寥阔之中, 觉得一身是客, 是奴, 凄然怔忡, 不能自主。海甸楼窗,只能看见西山,玉泉山塔,和西苑兵营整齐的灰瓦,以及
1/7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冰心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

第3课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习《母亲》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学习《纸船》 (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冰心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冰心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乡愁》 我们都是小孩子,偶然在海舟上遇见了。谈笑的资料穷了之后,索然的对坐,无言的各起了乡愁。 记否十五之夜,满月的银光,射在无边的海上。 琴弦徐徐的拨动了,生涩的不动人的调子,天风里,居然引起了无限的凄哀? 记否十七之夜,浓雾塞窗,冷寂无聊。 角儿里相挨的坐着——不干己的悲剧之一幕,曼声低诵的时候,竟引起你清泪沾裳? “你们真是小孩子,已行至此,何如作壮语?” 我的朋友!前途只闪烁着不定的星光,后顾却望见了飘扬的爱帜。 为着故土,我们原只是小孩子! 不能作壮语,不忍作壮语,也不肯作壮语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太平洋舟中。 《影响》 一个人的思想,发表了出去; 不管他是得赞扬是受攻击,至少使他与别人有些影响。 好似一颗小石头抛在水里,一声清响跳起水珠来; 接着漾出无数重重叠叠的圈儿,越远越大直到水的边际——不要做随风飘荡的羽毛! 吹落在水面上,漾不出圈儿,反被水沾住了。

我们造访了火星,一只巨大的宇宙飞船,泊在岸旁。“开船啦,开船啦!” 一位苏联海员叔叔,站在船边带着笑喊,这船,有点像喷气式飞机,张着一对光明的翅膀。 扶梯上许多来自各国——中国、日本、埃及、印度……的小朋友,边说边笑,咭咭呱呱地排队往上走; 个个人脸上发着快乐的光,个个人手里提着旅行箱。我们刚走进船里,整整齐齐地坐成几排,这只船已经开动,稳稳地渡过茫茫的云海。 只看见圆圆的船窗外,飞擦过许多星星,也不知道走了多少时辰。——“到了!到了!下面就是火星!” 我们纷纷站起,按着一颗狂跳的心呀!真是神话般地美好! 下面是一簇一簇的红色的花,一群一群的红色的鸟;还站满了许多举着红旗,穿着红衣的小朋友! 他们齐声地笑着喊:“欢迎!欢迎!你们都叫什么名字?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小客人?” 我们和他们紧紧地握手,我们和他们热烈地拥抱,我们说:“我们是从地球来的小客人;我们的发音虽然不都一样,我们的名字却都叫‘和平’!” 《回忆》 三个很小的孩子,一排儿坐在树边的沟沿上,彼此含笑的看着——等着。一个拍着手唱起来,那两个也连忙拍手唱了;

初中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案

初中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案 初中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裨益诠释斑斓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

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 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

冰心描写母爱的诗歌

冰心描写母爱的诗歌 篇一写给母亲的诗 作者:冰心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篇二《纸船——寄母亲》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放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只,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诗歌赏析】 《纸船》是冰心1923年去国留学途中在海船上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寄母亲. 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是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写于船上的《纸船》,是冰心面对大海,以赤子之心,寄情于慈母的诗作,虽只三小节十一行,却把“三大主题”都融汇于其中了. 冰心出身在一个富裕、融和、充满温馨的家庭,自幼沉浸于天伦之乐和手足之情中,从孩提到成人,她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爱抚和关照,如今孑然一身离家万里、远涉重洋去异

国他乡求学深造,这对感情极重、眷恋家庭的冰心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她乘“约克逊克”船启程后,在途径日本国的三天航行中,每天都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凭栏远眺,脚下的滚滚波涛,更加激起她对烟台儿时生活的回忆和对母亲的萦念.船抵横滨码头时,她在船舱里接连写下三首思念母亲的诗,《纸船》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里,诗人凭借叠纸船嬉水这种孩提时常玩的游戏,遥寄自己对母亲的怀恋,亲切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梦幻似的悱恻的意境,不禁令人凄然泪下. 全诗分三小节. 第一节,写行动:我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接连两个“留着”,不仅形成了诗韵的旋律感,也使诗人执著的情感得以强化.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与前两句衔接,这“一只一只”,自然是说船儿虽小而数量却多,体现出诗人这一行动的意切情真. 第二节,写意愿.前两句: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乍看似写自然环境的无情干扰,其实是表达诗人内心的痛楚.她知道,自己此去,与亲人将相隔万里,短期内是无法相聚的.然而她坚信,母女之间的亲情,是风吹浪打不能拆开,万水千山不能隔断的.因之下两句随即接写: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2、学习诗中丰富的想像、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重点、难点:体会诗中的情感深刻哲理。 学习方法:导学探练清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粗的字注音。 叠着巢里抛下倘若惊羡 2、词语解释 惊羡:浸透: 明艳:妄弃: 倘若:无端: 3、介绍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她在革命潮流的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进行小说创作。冰心作品有三大主题:“童真”“母爱”“大自然”。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逸,艺术精巧。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文题点睛 《母亲》一诗把“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凝练的更加鲜明、深刻,表现的淋漓尽致;《纸船》一诗作者由儿时所钟情的纸船入手,通过“小小的纸船”来抒发思念母亲的深情。整首诗意蕴隽永,语言清丽,风格细腻明丽。 写作背景介绍: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处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

船赴美国留学。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与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诗人格外怀念母亲。于是诗人写下《纸船》这首诗,抒发了思念母亲的深情。 四、自学提纲 1、诵读两首诗,要求读出诗味。 2、划出朗读的节奏。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母亲》一诗中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着回想一下,你也有过这种体验吗?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有难了,就只会躲到母亲的心中。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内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无私。 4、《纸船》中作者用叠纸船这个细节寄托了对母亲的挚爱,相信你也能仿写一个细节表达对同样的感情?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作者已经长大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行动呢?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爱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五、合作探究 1、读完这两首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品位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没有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前者主要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侧重于母爱的付出。而后者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侧重于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 六、达标检测 (一)阅读《纸船》回答问题。 1、为什么我不肯妄弃一张纸? 2、“总希望有一只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一句中的“总希望”三个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3、你怎样理解“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一句 4、“我”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冰心诗三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冰心诗三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冰心诗三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揣摩语言,品味诗意。 2、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运用品读分析第一首诗的方法,举一反三,自主、合作探究《母亲》《嫩绿的芽》等四首

诗。 1、学生齐读、默读这两首诗。教师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修辞手法、诗的主旨等方面设疑提问。 2、问题汇总、梳理、归纳。(注意三方面问题) ①你认为这两首小诗在表达诗意上各有哪些关键词语?为什么? ②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出诗的形象? ③两首小诗分别劝勉青年人该怎样去做?) 3、分组讨论。(围绕以上三方面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恰当、合理的答案,鼓励有创意的答案。)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母亲》《纸船》) 《母亲》《纸船》,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教学步骤 一、导入(1): 问:《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与前两首诗的主题有什么不同?(语文课代表主持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明确答案。)明确:(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作对比,再用“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对比,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鸟的“躲”引出“我”的“躲”,显得十分自然、贴切。)导入(2):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

冰心的诗歌

冰心的诗歌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冰心的 1、《母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3、《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嫩绿的芽儿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4、《繁星》节选(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话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五) 黑暗 怎么的描写呢 心灵的深深处 宇宙的深深处 灿烂光中的休息处。(八)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的落红满地——

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九八) 青年人! 信你自己罢! 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 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 (一零三) 时间! 现在的我 太对不住你了么 然而我所抛撇的是暂时的 我所寻求的是永远的。 (一零七) 我的朋友! 珍重些罢 不要把心灵中的珠儿 抛在难起波澜的大海里。 5、《清晨》 晓光破了, 海关上光明了。 我的心思,小鸟般乘风高举。 飞遍了天边,到了海极, 天边,海极,都充满着你的爱。 上帝啊!你的爱随处接着我, 你的手引导我, 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的心思,小鸟般乘风高举, 乘风高举,终离不了你无穷的慈爱,阿们。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4-(精)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4-中学语文在线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2.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3. 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 2. 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3. 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则是难点 三教具和教学手段 以读开路,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母亲 一导入新课 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 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四首小诗,藉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请学生介绍冰心老人: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等。 提问: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 明确:温暖宽广安全等 请诵读冰心的小诗《母亲》 要求:要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请学生提出疑问,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明确: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歌颂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请学生再次朗读并背诵。 纸船 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请大声朗读〈〈纸船〉〉 补充背景: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指导朗读: 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1 “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 明确: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 2 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叠着叠着”?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除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 3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想象奇特,想象母亲梦见纸船。强烈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迁移训练:你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交流回答:送贺卡,干家务,捶背,逗笑等。 再次朗读并背诵 第二课时 成功的花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成功的花〉〉 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作用: 1 “明艳”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2 “惊羡”含有惊讶,羡慕,更突出了花的“成功” 3 “浸透”突出了眼泪之多。 4 “洒遍”突出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 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成功来自奋斗和牺牲。 请同学找出蕴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 1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3 成功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成的 背诵诗歌。 嫩绿的芽儿 我们总想活得潇洒,不辜负青春韶丽的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中,应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嫩绿的芽儿〉〉。

《冰心诗三首》教案2

《冰心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的: 1. 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2. 学习这三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 朗读诗歌 2. 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母亲》、《纸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导入:听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怎么来赞美母亲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等) 二、学习《母亲》(找一张母女相依相偎的图片) 1.朗读诗歌: (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文中的“躲”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 3.抽同学朗读。 三、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讨论: (1)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折纸船的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 (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看见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并区别一下这两首诗的抒情侧重点。 4.齐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请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的感情。 五.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屏幕映出两幅画(一幅绚丽的花,一幅科学家的画像)

《冰心诗四首》《成功的花》公开课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3、结合诗的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的含义。 教法教具多媒体 教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母亲》《纸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或歌曲《懂你》导入,听完后问学生们,你们怎样来赞美母亲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老人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 二、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冰心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是歌颂母爱、童真和自然。感情细腻真切,文笔清新优美。 《繁星》、《春水》这两本诗集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吟咏自然讴歌母爱,抒发生活的感悟。这

两本诗集开创了诗情与哲理交融的短诗诗风,引得当时许多青年竞相效仿。 三、学习《母亲》 1.朗读诗歌: (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如“呵”“巢”(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文中的“躲”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 (巧妙的由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联想到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和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四、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讨论:(1)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通过哪些诗句品读出来 的?学生结合诗句谈自己的阅 读体会 (2)作者折纸船的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看见 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3)齐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背诵 4.朗读比较这两首诗的抒情侧重点。 五、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请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搜集歌颂母亲的诗歌或散文。 七、教后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