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

本课教材由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组成。例1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课本的长、宽和厚,引出当测量的长度不是厘米时要用到新知识“毫米”。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并在测量过程中通过数尺子上1厘米刻度之间的小格,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厘米=10毫米,并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在掌握进率后着重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举例,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教材还安排了3道练习。从例题到练习的编排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增强了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为此,我确定了本科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难点是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

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选用不同方式进行测量。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过程与方法:经历物体估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情感态度: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建立毫米的长度概念。

3.通过古一古,测一侧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原则。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知长度单位的区别和联系。鉴于这节课的特点,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加以引导,辅以直观演示;为学生设置悬念,利用知识的迁移,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力争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初步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并构建新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倾诉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设计思路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操作性较强的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操作基础上建立测量的知识。(一)合作探索,认识新知。

1、小组合作估测

(1)让学拿出自己的数学书,先认识一下书本的长、宽、高。

(2)先自己估计一下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3)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估测的结果。

由于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在平时的生活中对测量也有接触。这样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材料,这也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重要的切入点。让学生先估计再讨论,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交流的空间,这样也可以提高

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认识“毫米”

(1)用尺量,验证估测。

师:到底谁估测的比较准确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学生活动经历用尺量课本的长宽或厚的过程。)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反馈时发现测量的结果不到整厘米,从而引出并教学比厘米要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教学几厘米几毫米的读写法。

从猜测到验证是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造了条件。经过测量和反馈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长度单位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现实的认识。

(二)深入探究、认识进率

1、在尺子上找毫米(让学生明白两个小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

2、把找到的1毫米画下来。

3、试着在0刻度到1刻度之间找找毫米,发现10毫米=1厘米。

4、在其他刻度之间找毫米,巩固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5、进行简单的换算。

《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生认识毫米之后,指导学生在尺子上找毫米,让学生自主去探索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三)毫米的概念,形成表象。

1、想象1毫米

让学生想象一下1毫米的长度

2、用手比划1毫米

把认为的长度用手比划一下,再接着通过尺子,比划1毫米的正确长度。

3、找找生活中长约1毫米的事物

问:你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宽或是厚大约是1毫米的?

指导学生西先在学具中找1毫米,再在身边的事物找1毫米。

4、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事物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测量什么事物的时候用毫米作单位。

1毫米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让学生用手比划、举一些生活中是1毫米的东西,让学生熟悉生活中感知比较抽象的概念,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接着就让学生用数学,说说生活中测量什么的时候用毫米作单位。

(四)巩固练习

练习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地提升,让学生学有所用。

1、P3做一做

这题练习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巩固对几厘米几毫米的读写法。

2、填上合适的单位。(铅笔芯的粗、黑板的宽、认的身高)

设计了紧贴生活的练习,在让学生掌握各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用外,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3、练习一第2题和第3题中的前两题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长度,从而确定是否是正方形,再通过量一量的方法验证。这样通过估测到验证不仅巩固测量的方法,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的具体操作、自主探索中完成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习知识,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比较抽象的内容

分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分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和毫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

本课教材由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组成。例2是通过学生估计、测量和讨论课桌的长度,引出“分米”,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在测量、交流中,借助尺子使学生知道10厘米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探索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接着教材安排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做一做是让学生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最后教材安排练习一,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次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难点是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选用不同方式进行测量。知道分米与厘米和分米与米的进率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换算,

2.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原则。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知长度单位的区别和联系。鉴于这节课的特点,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加以引导,辅以直观演示;为学生设置悬念,利用知识的迁移,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力争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初步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并构建新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倾诉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设计思路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由于分米在实际生活应用的较少,因此我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说说已学的长度单位,并说说他们之间的进率。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2、说说自己对分米的理解

让学生说说对分米已有的了解,不管是对是错,让学生畅所欲言。

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快,遗忘也快,所以在学习新的长度单位以前复习旧知是必要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在引出分米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分米已有的知识,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二)认识分米

标准》中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根据学生的认识教学分米的知识

师:你对分米有些什么样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让学生认识到分米是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2、学习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进率

师:大家觉得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有的学生已经对分米有的一定的认识,有的学生还不知道,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利用基础较好的学生直接引出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10厘米=1分米

(2)在尺子上找分米

0厘米-10厘米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指导学生可以通过数10个1厘米的方法找到1分米,还可以通过两个刻度之间相减的方法找到1分米,如:3cm-13cm,13-3=10(厘米)=1(分米)。

这个设计是建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学生猜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利用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全体学生认识新知。

3、动手操作,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用手比划一下在尺子上找到了1分米。

(2)找找生活中长度约1分米的事物。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于是在这里我并不是让学生记住1分米的长度,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1分米的概念,形成表象。

4、测量物体的长度

(1)在身边选择一样事物,先说说用什么作单位进行测量,让学生通过评一评的形式比较出合适的测量单位。

(2)先估计物体的长度,在测量。

这个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进行测量和掌握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2分米=()厘米30厘米=()分米10分米=()厘米

学生在完成10分米=100厘米后,问:几米等于10分米呢?学生已经知道100厘米=1米,所以恨自然地引出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关系。

2、测量物体

3、填上合适的单位练习一的第5题

本课的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每一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千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2、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本课教学前,学生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这个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化聚打下基础。

3、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通过看、算、走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体会和理解千米的认识,认识1千米=1000米,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1千米的长度,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熟练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2、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原则。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知长度单位的区别和联系。鉴于这节课的特点,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加以引导,辅以直观演示;为学生设置悬念,利用知识的迁移,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力争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初步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并构建新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倾诉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设计意图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7)曹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设计意图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二”第1题。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再交流。

2.完成“练习二”第2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感受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回顾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中的难点。所以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帮助学生较好地在体验中构建起千米的概念。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欲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及时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动态生成。

千米和米的换算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部分知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如果只讲1千米=1000米,学生会感到抽象,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教学千米、米的简单换算时,要在已学过的米、分米、厘米等换算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千米的实际长度,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学习时如果只讲1千米=1000米,学生会感到抽象,进行单位换算时,也只是机械的做题,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换算。因此,把“使学生理解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推理过程,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会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方法”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依照《新课程标准》和概念课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

(2)使学生理解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推理过程,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会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原则。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知长度单位的区别和联系。鉴于这节课的特点,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加以引导,辅以直观演示;为学生设置悬念,利用知识的迁移,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力争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初步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并构建新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倾诉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先说一下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千米和米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千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大胆发言,积极思维。整节课,我准备用参与故事,争做故事中的胜利者的形式来贯穿始终。在新课前,安排了两个小游戏“摘花瓣”、“开火车”的题目,运用转化的思想,在说玩游戏的同时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练习的设计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由此,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下面三步:

(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

(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下面具体说说每个环节的设计。

(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要在智慧宫举行智力比赛,小朋友们,你们想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吗?可是到智慧宫要过好几道关卡,你们有信心到达吗?好,我们一起出发,来过第一关“摘花瓣”(课件出示):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

师:大家看这些花瓣应该和谁对应呢?摘对就过关。

指名摘花瓣。

教师完成以下板书: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

师: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大家看那边开来了一列小火车,你愿意到这列火车上做个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吗?请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火车能开起来吗”?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然后教师任指两题问:这两节车厢是怎么开动的?(也就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位的换算学起来枯燥无味。一上课,以故事激起学生的争胜心,安排两个小游戏“摘花瓣”、“开火车”,使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揭示课题。

师:我们顺利闯过了前两关,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该向哪个方向走呢?瞧,喜鹊飞过来告诉我们了。(课件出示:喜鹊叼着写有“千米和米的换算”的牌子插在一个路口)

教师板书:千米和米的换算

(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

师:找对了方向,我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一个石洞的门口,门口立着一块牌子,写着“做对下面的题目,才能继续前进”。让我们看看是什么题目吧。

1、学习:3千米=()米6千米=()米

(任选一题)

(1)自主探索: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说明。

(2)汇报交流。

(3)总结算法:

我们知道1千米是1000米,那么,3千米是3个1千米,就是3000米;同样6千米是6个1000米,就是6000米。

边说明边板书:3千米=3000米6千米=6000米

(4)初步练习: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怎样想的过程。

师:第一道门我们打开了,可是还有第二道门,这里又有什么机关呢?

2、学习例2:5000米=()千米4000米=()千米

(任选一题)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想的过程。

(2)学生交流汇报。

(3)总结算法: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千米;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这样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允许小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他们自己也有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这种意识,使他们更有学习的积极性。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课件出示:智慧宫)下面让我们打开智慧宫的大门,进去一展我们的风采,看今天的冠军是哪些小朋友的。(课件出示练习)

1、2千米=()米3000米=()米

4千米=()米6000米=()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别针长34()

方桌高80()轮船每小时行20()

(课件出示图画)

3、园林工人要在一段路旁植树,每5米划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划分多少段?

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两道题去做,然后小组先交流一下,再在全班交流。只要答对,都要给予肯定。

师:恭喜大家,夺得了这次比赛的冠军,今后我们更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夺得更多的第一与冠军。

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愉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探索和研究,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一现代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为引导、诱导,学生为主体,体验感悟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变枯燥无味的教学为五彩缤纷的课堂活动。整节课用故事来贯穿,复习用游戏来引入,新知用闯关来学习,练习用比赛来巩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发挥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性,激发

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把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课上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并且做到教法与学法的辨证的统一,师生思维协调,配合默契,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吨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学生在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质量单位。这是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的教材是由例6、例7和练习二组成的。例6是一幅情境图,图中描绘了重分别是400kg、300kg、500kg和300kg的动物过限重1吨的桥的情境。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讨论引出了质量单位吨,明确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又呈现了生活中大约1吨重的物体,还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大约1吨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例7则是利用质量单位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教学简单的换算。做一做是配合例6和例7的两道习题,一题是学了质量单位“吨”以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另一题是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吨与千克的换算知识。为巩固本课的知识,教材最后还安排练习三。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教学难点是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通过生活实例,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经历估测物体重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从而

3、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原则。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知长度单位的区别和联系。鉴于这节课的特点,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加以引导,辅以直观演示;为学生设置悬念,利用知识的迁移,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力争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初步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并构建新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倾诉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设计思路

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菜,谁能来猜猜妈妈买了多少重量的东西?

一个梨150( ) 一箱苹果10( ) 妈妈今天在一辆载重为3( )的卡车上买的苹果。

学生如果说出卡车的载重是3吨,教师肯定,如果不知道教师直接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是质量单位“吨”,它比千克大得多,1000千克才是1吨。

当出现卡车的载重这个认知冲突的时候,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吨”的求知欲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感知质量单位吨

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等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为此我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

1、认识1吨

(1)1吨的重量

师:谁能来估计一下,我们教师里的一桶矿泉水大约有多少重呢?

师:这一桶有20千克,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大力士能搬动这桶水。

学生体验20千克的重量。

师:这桶水是20千克,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就已经那么重,要有50桶水加在一起1000千克才是1吨,大家闭上眼睛想一下这一吨有多少重,你能拿起1吨重的事物吗?

(2)1吨水的体积

师:大家想象一下1吨水泉放在一起,大概会占我们教室多少大的空间呢?

2、列举生活中的重约1吨的事物

(1)引导学生说说几个同学约重1吨(约40个学生在一起重1吨),让全班的学生紧紧地聚在一起,感受1吨的重量和体积。

(2)根据学生自己的体重引导学生发现与自己体重差不多的事物如一套课桌椅,大约要多少是1吨,它们堆在一起的空间多大。使学生发现同样质量的物体其体积不同,再问如果是1吨的棉花、1吨的铁,大约有多大的空间?进一步加深对1吨的认识。

(3)打开书认识书中举的约1吨重的例子。

3、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事物。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判别。当学生说大象的时候,可以直接揭示一只大象的题重约4吨。再根据大象的体重做标准,列举比大象轻的和重的事物。

在探究1吨到底有多重,并不是让学生只凭记忆记住20桶水约重1吨。而是先让学生亲手拎一拎平时熟悉的纯净水,把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再通过举例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见、听得到的现实。这样学生才能有直观的感受,建立1吨和几吨的质量观念。并通过比较不同密度1吨事物的体积,使学生对吨的知识更全面4、吨和千克的换算

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指名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多中想法)

3吨= 千克6000千克= 吨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练习三第一题和第二题

通过这两个练习,可是使学生达到加深对的感受,巩固吨与千克的关系和换算的方法。

2、综合练习(出示主题图)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略)

师:谁能回答牛哥哥的问题“1吨有多重呢?”

生:1吨就是很重有50桶水那么重;就是有1000千克……

师:它们一起过桥能过吗?

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不能过,因为它们总重量是1300千克,而桥的限重是1吨也就是1000千克。

师:你能想想办法让他们过桥吗?(生同桌合作完成)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习的知识通过内化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知识。

3、拓展练习

师:早两天我看到淘气的一篇日记挺有意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

师: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会笑?生略

师:日记的最后——“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看到这点你有什么感想?

生:注意交通安全!

这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个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一,说教材

“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学生在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质量单位。这是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此教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

2、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地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地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

2、难点:掌握单位换算过程中的推算过程。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原则。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知长度单位的区别和联系。鉴于这节课的特点,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加以引导,辅以直观演示;为学生设置悬念,利用知识的迁移,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力争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初步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并构建新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倾诉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设计思路

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

(一)准备练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1吨,1千克,1克到底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吨和千克两个单位的换算做铺垫。

(二)实践研究

1、初步感知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学例7

1、出示:3吨=()千克6000千克=()吨

(1)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内交流

2、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投影出示学生完成的答案,要求汇报是介绍他们小组采用的方法)3、进一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探究活动

(1)看题

(2)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答案和方法,看看结果是不是一样,用的方法是不是一样

(3)互相当小老师,让同桌听懂自己的方法

(4)进行集体交流

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进行顿和千克的换算

(三)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巩固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

2吨=()千克5吨=()千克7吨=()千克

问:把吨换算成千克,在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000千克=()吨9000千克=()吨8000千克=()吨

问:把千克换算成吨,在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口答:(课件出示)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那么是多少吨呢?

一堆钢材6吨,是多少千克?

3、一个粮店运来5吨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前2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后三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生活中的数学

一.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数学(测量)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在本单元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可以作为多本单元内容的整理。应该组织学生说一说测量在生活中的运用,不仅说书上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千米”“千克”“吨”等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四、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原则。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知长度单位的区别和联系。鉴于这节课的特点,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加以引导,辅以直观演示;为学生设置悬念,利用知识的迁移,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力争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初步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并构建新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倾诉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准备:课前学生分小组收集材料

六.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构建知识网络。

毫米、分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测量1米=10分米=100厘米

千米的认识1千米(公里)=1000米

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

本节课中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添加一些练习,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七.设计思路

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1、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2、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为引导、诱导,学生为主体,体验感悟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变枯燥无味的教学为五彩缤纷的课堂活动。整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发挥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把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课上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并且做到教法与学法的辨证的统一,师生思维协调,配合默契,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册教学有除法的的混合运算,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课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果品包装车间,了解包装情况的场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通过对话提供数学信息。拟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入对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引导学生先想,在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怎样计算,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有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是运用有除法的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的、详细的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一些生活活泼、色彩鲜艳的刺激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成为他们的注意对象。性格上好动爱玩,赋予想象,表现欲强是他们显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一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一)说课稿 头道河中心小学贡洁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轴对称一是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第一课,对称是现实生活中普遍现象,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了解“对称”对称轴的概念,并初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结合图案的欣赏,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教具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形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小,好动,好奇,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而直观的教学容易被他们接受。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了解轴对称图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对空间图形已经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不算困难。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应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和剪纸,让学生结合实物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2、多组织“折一折”“猜一猜”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 谈话: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我希望咱们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把“爱心”图贴在黑板上)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 预设:(1)左右两边是一样的;(2)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小结:像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对称的。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图形。(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对称的物体,对对称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课的开头,用剪纸的形式导入,容易吸引同学的注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为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感知对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特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特选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特选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说教材 2说教学程序 3说教法、学法 4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数学说课是数学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数学课的优化。 数学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数学说课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说教材。 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前提条件。这主要包括: (1)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课中教者首先要阐述所备、所上的数学课在整个的一节、一章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这是由数学教材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 (3)说说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俗配,按计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2.说教学程序。 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也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数学说课中的教学程序有点近乎教案上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教案过程自己能清楚的可不必都写出来,而说课中不谈清楚,别人不一定都了解,详略、繁简不同;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说课介绍重视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还要说说为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全集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3)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5) 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7)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8) 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10) 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11) 1 测量 (13) 1 测量教案 (13) 1 测量: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23) 1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26) 1 测量: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30) 1 测量: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二 (32) 1 测量:长度的测量说课稿 (36) 1 测量:吨的认识说课稿 (38)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4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二 (50)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 (64)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二 (64)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67)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说课稿 (69)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说课 (72) 3 四边形 (73) 3 四边形教案 (73)

3 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86) 3 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二 (88) 3 四边形: 《长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90) 4 有余数的除法 (93) 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93) 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99)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105)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 (106)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三 (107) 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四 (110) 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113) 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二 (117) 5 时、分、秒 (119) 5 时、分、秒教案 (119) 5 时、分、秒教案二 (124) 5 时、分、秒:《秒的认识》说课稿 (128) 5 时、分、秒: 时、分的认识说课 (131) 5 时、分、秒: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134) 5 时、分、秒说课稿 (138) 5 时、分、秒说课稿二 (141)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14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4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二 (153)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说课 (171)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说课稿二 (17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说课 (178)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说课 (180) 6 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说课 (182) 6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说课稿 (186)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 (188)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194) 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19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198) 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198) 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二 (202) 7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20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206)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几说课稿 (210) 7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 (213)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 (215)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二 (217) 8 可能性 (218) 8 可能性教案 (218) 8 可能性教案二 (223) 8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稿 (227) 8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二 (228)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

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乐东县乐光学校李勇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时间单位打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4、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3、小组交流的方法——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发现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3. 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理解长度单位剪的十进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说教学和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这里我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的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 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说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知识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分数,这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拓展。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写成两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的分数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元角分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五、说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思想: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书内容。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说起。 一、说课标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被划分为了三个学段,三年级属于第一学段。基于对第一学段目标的分解,我认为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给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秒的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体验让数学课堂更新鲜 内容是:《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解读教材和课标后,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盛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就在初步建立“秒”的详尽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用地冲突重难点,就要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 1、以人为本地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喜悦的学习氛围。 2、注重体验地学: 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盛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用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爱护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体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全课总结,系统梳理→欣赏感悟,教育升华。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用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例外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学生的答案肯定是新鲜的,无法预设的,也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位置与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 元分数初步理解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1和 例2)包括:同分数分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 2、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只有 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 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 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使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说教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 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 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 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 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有趣、有效、有益。 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巧妙地就地取材,尊重学生已 有的知识经验,并籍此展开教学。课堂里有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思维状态自然活跃。没有强迫,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 积极。充分体现教师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学。 4、说学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水平。 5、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 1、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教时“认识分数”及93页做一做。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2)能直观地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沟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1)教材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体现了在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 (2)“认识几分之一”通过两个学生分月饼的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利用迁移推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学生通过动手折出之分几一、创设学习情境,重视教学知识的操作性,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和认识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是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玩、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最新范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最新范文 【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与有关旧知识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过程与方法: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全校师生一共捐款1806元.三(3)班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共捐人民币156元.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我们大部分同学捐的都是自己的零用钱. 学校打算用这笔爱心基金给贫困同学买一些文具用品.出示:一套文具28元 问题(1)买2套文具要多少元? 指名回答:28×2=56.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2)师:如果买10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生:28×10=280.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3)师:如果买12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列式:28×12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跟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什么算式? 生齐: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课题.你想怎样解决?(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算法 1、28×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生1:比280多.28×10=280.所以28×12肯定比280多(大) 生2:300左右.28接近30,12接近10.30×10所以是300. 2、28×12到底是多少呢?你会算吗?自己在草稿本上试试看,师巡视指导. 3、交流.师:谁是用以前的方法解决的? 预设生1:12分成10和2,28×10=280, 28×2=56, 280+56=336 师板书:(28×2=56(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2) (28×10=280(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10) (280+56=336(元))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预设(2)生2:12拆成2×6,28×2×6=336.或28×3×4=336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彭新安 一、教材、学生分析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和边的特征。而平行四边形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从具体的实物和图形中识别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征有个初步直观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了铺垫。并为今后深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由于本学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直观阶段,因此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观察和操作获取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空间与图形”提出的’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的要求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能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身边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三、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难点是:弄清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理解数学。引导他们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使他们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仅图形不都是长方形、正方形。它的角和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方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我采取了“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五、学习方式 本节课将体现一个张扬个性的课堂,利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力争把讲授过程变成动态的探索过程,展现学生思维过程。 六、评价方式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手段 为了再现生活情况和展示知识的形式过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多种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与内在联系。 八、教学流程 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可能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彭富理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可能性”,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正是以这样的理念来设计的,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我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很容易被新异的事物所吸引,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然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利用评价手段,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2、通过小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表达事件发生的情况;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并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操作、小组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综上所述,我就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意图阐述如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包含数学模型,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丢掉了教材中联欢会主题图的引入,而是选用了“石头、剪子、布”这一项师生互动的游戏来导入新课,这项游戏学生再熟悉不过了,在他们猜测了老师和自己谁会赢之后,师生共同进行游戏,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游戏结束后,从同学们的记录结果和开始猜测的结果的对比中得出结论,自然的引出一些事件的发生是有可能性的,指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游戏的形式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说课稿

数学广角(有序排列)说课稿 徐燕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有序排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113页例2。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课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三、说教学方法:

采用以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把自主权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测,动手操作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不同的角度,自由地寻求答案,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着学习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我预设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第一、设疑激趣;第二、探究新知;第三、练习巩固;第四、课堂总结。(具体教学过程见教案) 五、说“在教材取舍与整合”方面的做法 第一环节的“设疑激趣”。猜老师的年龄就是把二年级所学的“两位数的排列”以及三年级第八单元所学的“可能性”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测。 第二环节的“探究新知”。我没有采用教材中给出的例题的直接问法:用7,3,9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而是通过猜:老师去敦煌旅游可能花费了多少钱?这个生活情境并给学生提供了范围,它是由7,3,9组成的三位数来引出例题,让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敬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排列的欲望。通过提问学生:最少几次可能猜对,最多几次一定能猜出来?可能花费了多少钱?进一步和“可能性”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