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NJU大气科学概论复习资料2014版

NJU大气科学概论复习资料2014版

NJU大气科学概论复习资料2014版
NJU大气科学概论复习资料2014版

《大气科学概论》考试说明

一、选择(30分,30题,每题1分)

二、填空(15分,15题,每题1分)

三、名词解释(15分,5题,每题3分)

四、综合题(40分),包括计算题(3题,20分)和问答题(4题,20分)

?第一章大气概述

●地球系统(了解概念)

●地球大气的成分(干洁大气的概念)

●大气的重要性(酸雨、温室效应以及主要的温室气体)

●空气状态方程(表征气体状态的宏观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主要气象要素

◆气温:温标、不同温标之间的转换

◆气压:气压的概念、标准大气压

◆湿度:饱和水汽压的计算、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的概念

◆风:风向定义和判定,风速的计算

●大气垂直结构

◆大气垂直分层(重点是对流层)

◆垂直气压和温度变化

?第二章大气辐射、温度(10分)

●辐射(辐射的概念、太阳常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到达地表的太阳辐

射的种类,大气的加热,辐射热交换的概念)

●温度(概念及测量、气温日变化及日较差,海平面气温分布特征)

?第三章大气运动(20分)

●空气团所受到的力(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的概念、作用和计算)

●大气运动方程(了解)

●静力平衡的概念

●地转风平衡(概念、计算)

●梯度风平衡(概念、计算)

●地转偏差(概念、计算)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的概念,海陆风与山谷风环流的形成及概念)

?第四章大气云、雾和降水(10分)

●云:云的概念、了解云的分类,形成云的基本过程(概念、基本条件、三种

云的形成过程)

●雾:了解雾的分类和形成

●云滴、冰晶的形成和增长:主要的概念

●降水:云滴增长的基本途径,暖云和冷云降水的概念,冰晶效应

●人工影响天气:影响暖云降水的原理

?第五章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10分)

●天气系统

◆了解地面和高空天气图

◆气团的概念、影响我国境内的气团

◆锋的概念、分类以及对应的天气特征

◆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和对应的天气状况

◆副热带高压的概念、副高的移动与中国雨带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步骤和主要方法

◆数值天气预报的概念

?第六章气候与气候变化(20分)

●气候概述:气候的定义,气候系统的概念,主要反馈过程,

●气候类型:

◆了解气候分类方法

◆柯本气候分类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了解全球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

●下垫面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沃克环流的概念,厄尔尼诺的概念、周期及

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降水影响,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七章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选择、填空)

●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对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的形成机制、危害)

●气溶胶(PM2.5的概念,来源,组成)

●空气污染指数(了解不同指数的意义)

●形成空气污染的有利条件(包括哪些)

第一章大气概述

1、地球系统(了解概念)

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共同构成一个综合体,称之为“地球系统”

2、地球大气的成分(干洁大气的概念)

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简称干空气,其平均分子量为28.966。

3、大气的重要性(酸雨、温室效应以及主要的温室气体)

酸雨是指呈酸性的降水,通常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天然条件下的自然降水呈弱酸性,其pH值等于5.6。酸雨是区域尺度的环境问题,他是大气污染物(SO2,NO2)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经过化学转换和湿清除过程中形成的。

温室气体: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

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4、空气状态方程(表征气体状态的宏观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表征气体状态的四个宏观量:气压p,体积V,温度T和质量m主要气象要素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主要气象要素:

(1)气温:温标、不同温标之间的转换

温标:

单位符号冰点沸点

摄氏温标℃t 0 100

绝对温标K T 273.16 373.16

华氏温标℉ F 32 212

换算关系T=273.16+t F=9t/5+32

(2)气压:气压的概念、标准大气压

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强,静止大气中某地的气压是指该地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

气象上规定,在温度为0 ℃,北纬45°海平面上的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3)湿度:饱和水汽压的计算、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的概念

相对湿度f: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露点温度: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的条件下,降温到相对水面而言空气达到饱和时

的那个温度,简称露点。也就是说露点Td对应的饱和水汽压E等于湿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e.

(4)风:风向定义和判定,风速的计算

风向:风的来向,16方位(地面)

6、大气垂直分层(重点是对流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外层

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四个特点: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1平均而言,每上升100m,气温约下降0.65 C

2大气密度和水汽随高度迅速递减

3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对流和湍流

4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

7、垂直气压和温度变化

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气压随高度减小的速率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小,愈到高空,气压降低的速度愈慢。因为空气的密度随高度而减小.

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内温度隋高度增大而增加.

第二章大气辐射、温度、湿度和稳定度(10分)

1、辐射(辐射的概念、太阳常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种类,大气的加热,辐射热交换的概念)

(1)辐射的概念:辐射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物质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能量,称为辐射。宇宙中的任何物质,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放射辐射。

(2)太阳常数:假设在大气上界日地平均距离处,放一块与太阳光垂直的平面,在这个平面上,每单位时间、单位面上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常数,用符号So表示。根据实测和计算表明:So=1367瓦/米2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成分是O2,O3和H2O,其次是CO2、CH4、N2O等,其它成分吸收很小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基本特征: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带都位于太阳辐射光谱两端能量较小的区域,对可见光的吸收很小在红外区域有很多很强的吸收带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种类:包括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辐射(即太阳散射辐射)两种

(5)大气的加热: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因此大气增温的最主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

(6)辐射热交换: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能量,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外界辐射,各物体之间通过辐射来交换热量,称为辐射热交换。

2、温度(概念及测量、气温日变化及日较差,海平面气温分布特征)

(1)大气温度:通常是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

测量:气象台站用来测量近地面空气温度的主要仪器是装有水银或酒精的玻璃管温度表。因为温度表本身吸收太阳热量的能力比空气大,在太阳光直接曝晒下指示的读数往往高于它周围空气的实际温度,所以测量近地面空气温度时,通常都把温度表放在离地约1.5m处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气象部门所说的地面气温,就是指高地面约1.5m处百叶箱中的温度。(2)气温日变化:特点: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3)海平面气温分布的基本特征:

等温线大部分趋向于接近东西排列,同时温度从赤道向极地降低

海陆加热率差异和洋流影响使冬季北半球等温线在大陆上向赤道方向凸出,海洋上向极地方向突出,而夏季则相反

热赤道:各经度上具有最高气温各点的连线;1月份热赤道位于5-10N,7月份北移至20N。赤道附近的气温年变化很小,随着纬度的增加,年变化的幅度也增大。

附加:

湿度(大气中水汽的来源,水的相变)

水汽来源:蒸发:液态水因吸收辐射能量而转变成气态水

蒸腾:地表的水被植物吸收,然后经植物的叶片气孔释放到大气中

蒸散:蒸发和蒸腾的和

水的相变:

相平衡:相变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种稳定状态,其中相的转变完全停止,于是系统中便出现了相平衡。在相平衡状态下,物质分子的交换仍可以不断地进行,但是物质从一种态到另一种态的转变不再发生了。

稳定度(静力稳定度的概念)

静力稳定度是指处于静力平衡状态的大气中,一旦空气团块受到外力(动力或热力)因子的扰动,离开原来位置,产生垂直运动.当除去外力后,空气能保持它的原位、或上升或下降的这种趋势,称为大气静力稳定度。

第三章大气运动(20分)(预测三道计算题20)

1、空气团所受到的力(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的概念、作用和计算)

(1)气压梯度力:我们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2)科氏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

2、大气运动方程(了解)

大气运动方程: ma=F 单位质量下:a=F

3、静力平衡的概念

静力平衡指铅直方向的气压梯度力和重力的平衡。

4、地转风平衡(概念、计算)

地转风平衡: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此时空气块沿等压线作匀速直线运动,这种风称为“地转风”,这种平衡称为“地转平衡”。

5、梯度风平衡(概念、计算)

自由大气中,当空气作曲线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例离心力三个力的矢量和若为0,则这个平衡为梯度风平衡。

6、地转偏差(概念、计算)

地转偏差,指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差

7、大气环流(三圈环流的概念,海陆风与山谷风环流的形成及概念)

三圈环流:指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局地大气环流。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第四章大气云、雾和降水(10分)

1、云

(1)云的概念: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或冰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的可见聚合物;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底部不接触地面。

(2)(了解)云的分类:

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低云族,中云族,高云族)、十属,二十九类。

发生学分类:按云形成的物理过程和形态特征分为积状云(积云,积雨云,卷云),层状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层云),波状云(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

(3)(了解)形成云的基本过程:

1)概念: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由各种原因达到过饱和而发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

2)基本条件:(水汽要凝结成水滴或凝华成冰晶而形成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水汽凝结核,二是要有水汽过饱和,大气中一般不缺乏凝结核,因此,形

成云的最关键问题,还在于应有水汽的过饱和),一般来说,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

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空气降温冷却;②在空

气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汽含量;③既增加水汽,又降低温度。

3)三种云的形成过程:①积状云:在不稳定层结的空气中,由于热力或动力原因而产生对流作用所形成的云。②层状云:由稳定气层大范围缓慢斜升形成的均匀幕状的

云幕。③波状云:主要由逆温层上下有风的切变(或密度大不连续层)形成波动造

成的,在波动层内,若水汽充足,波峰处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成云,波谷处因空气

下沉增温无云形成或使云蒸发变薄,形成波浪排列的云条或云层。

2、雾

1、(了解)雾的分类:气团雾和锋面雾

1)气团雾:冷却雾(根据冷却原因不同又分为辐射雾、平流雾、上坡雾),蒸发雾,地方性雾;

2)锋面雾:锋前雾,锋际雾,锋后雾

2、(了解)雾的形成:

辐射雾:地面辐射冷却使得贴地层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形成的有利条件:1)晴朗的夜间,有强烈的地面有效辐射;2)贴地层水汽含量充沛;3)低层有微风和一定强度的湍流;4)有稳定的温度层结。

平流雾:由暖湿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经过冷却而形成的雾。形成的有利条件:1)移动过来的空气与下垫面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别;2)移到冷下垫面的空气水汽含量多,相对湿度大;3)风速适中;4)层结比较稳定。

上坡雾:空气沿山坡上升,由于绝热冷却而形成的雾。

蒸发雾:冷空气流经暖水面上,由于暖水面的蒸发,使冷空气达到饱和、产生凝结而形成的雾。

3、云滴、冰晶的形成和生长(主要概念)

(1)云滴\冰晶的形成:云雾的形成过程实质是水汽转变为水滴或冰晶的相变过程,即新相形成和增大的过程;新相形成时,必须先产生新相的初始胚胎,这种初始胚胎的产生过程为核化过程;分为同质核化和异质核化。

(2)云滴的(凝结增长):当大气中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形成胚滴以后,如果环境水汽压仍大于胚滴表面的平衡水汽压时,胚滴就能继续因水汽凝结而增长。

4、降水

(1)云滴增长的基本途径:

1)水汽的凝结增长,由于凝结增长随着云滴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只能在云滴增长的前期起作用。

2)大小云滴之间的碰并(增长)过程,包括布朗运动碰并,电力碰并,湍流碰并和重力碰并。(对于云滴增长为云滴,最重要的过程是重力碰并)

(2)暖云和冷云降水的概念:

暖云(*百度)云顶温度高于冻结温度,而且由水滴构成的云称为“暖云”。我国南方夏季的浓积云层积云多属于这种云。

冷云降水(*)

(3)冰晶效应:冰晶效应:由于同温度下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在三相共存的混合云中,当水汽接近水面饱和水汽压时,对冰面已经是过饱和状态,冰晶能很快增长。若云中没有外来水分补充,则冰晶表面上有水汽不断凝华,而水滴表面有水汽不断蒸发,直至液态水完全耗尽为止。这种水分从大量过冷水滴中不断转移至少数冰晶上去的效应称为冰晶效应。

5、人工影响天气(影响暖云降水的原理)

影响暖云降水的原理:基本原理是撒入大水滴或吸湿性核,改变云滴谱分布的均匀性,破环其稳定状态,促使碰并过程的进行,导致降水的形成。

第五章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10分)

1、天气系统

(1)(了解)地面和高空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将地面气象要素按照统一的格式填写到天气底图上构成地面天气图。地面天气图的分析,可以了解地面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分布状况,进而判断天气演变趋势。(分析项目通常包括海平面气压场、等三小时变压场、天气现象和锋等)

高空天气图:将各等压面的资料填写在天气图底图上,就构成了高空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实际工作中普遍采用的是等压面图)。高空等压面图上一般分析等高线,等温线,槽线和切变线,它能清楚的反映高空气压系统和温度场的分布。

(2)气团的概念、影响我国境内的气团

气团:下垫面比较均匀的广阔地球表面上空停留或缓慢移动的空气,其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稳定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天气现象也大致相同,而且水平尺度可达到几千km,垂直尺度达几到十几km。这种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称为气团。

影响我国境内的气团:

冬季:西伯利亚气团(绝大部分地区),热带太平洋气团(东南沿海),南海气团(云南)夏季: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

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3)锋的概念、分类以及对应的天气特征

锋:锋区(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区域。

锋的分类:

(按照锋的伸展高度)地面锋,对流锋,高空锋

(按锋的移动方向)冷锋,暖锋,锢囚锋,准静止锋

对应的天气特征:

冷锋过境后的天气:降温和偏北大风

暖锋过境后的天气:升温

准静止锋:(暖锋侧)无云无降水,(冷锋侧)层积云、雨层云,少量降水

锢囚锋:云层加厚,降水加强,降水区扩大

(4)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和对应的天气状况

气旋:

1)概念: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

2)特征:低压(气压场)中心气压比周围低

气旋(流场)气流逆时针旋转(北半球)气流顺时针旋转(南半球)3)天气: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

1)概念:反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高、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

2)特征:高压(气压场)中心气压比周围高

反气旋(流场)气流顺时针旋转(北半球)气流逆时针旋转(南半球)3)天气:多晴朗天气

(5)副热带高压的概念、副高的移动与中国雨带

1)概念:副热带高压是指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夏季影响中国大陆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2、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的步骤和主要方法

天气预报分为形势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两个步骤:

第一步形势预报是对天气系统(高压、低压、锋面等)的移动、强度、变化和生成、消亡的预报;第二步要素预报是对气温、气压、湿度、能见度、风、降水等要素和天气现象的预报。两者密切相关,一个地区天气的变化决定于天气系统的变化,所以形势预报是要素预报的基础,是气象要素预报的基本依据。

主要方法:天气图法(配合气象卫星云图、雷达等资料)、数值预报法、统计预报法(在实际预报过程中,三种方法互相结合、综合应用,并广泛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

(2)数值天气预报的概念

数值预报:根据大气的运动方程组,在一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即从现在时刻的天气状况或大气运动状态(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通过数值计算,用计算机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大气运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得到(预报出)未来天气状况和大气运动变化状态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天气学方法的定性的和主观的预报,数值天气预报是定量的和客观的预报。

要实现数值天气预报,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变量场的初始状态

2)描述变量场动力和热力关系的模式方程组

3)求解模式方程组的数值方法

第六章气候与气候变化(20分)

1、气候概述

(1)气候的定义:气候是对气候系统的统计上的、动力上的、各种时空尺度和层次上的客观物理描述。

(2)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系统是一个包含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完整的气候系统应包括五个部分,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气候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系统。控制全球气候系统的基本过程是入射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和射出地球长波辐射的冷却。

(3)主要反馈过程:

正反馈: 系统向一个极端发展;负反馈:系统状态在一个平衡态附近振荡

二、气候类型

1、气候的分类方法:

实验分类法:(根据大量观测记录,以某些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及其季节变化,并与自然界的植物分布、土壤水分平衡、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等相对照来划分气候类型。如柯本分类法)

成因分类法:(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来划分气候类型。如斯查勒分类法)

2、柯本气候分类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1)概念:以气温和降水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将全球气候分为A,B,C,D,E五个气候带,其中A,C,D,E为湿润气候带,B为干旱气候带,各带又分成若干气候型。

2)优点:①系统分明,各气候类型有明确的气温或雨量界限,易于分辨;②用符号表示,简单明了,便于应用和借助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和检索;③所用的气温和降水量指标是经过大量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联系自然植被而制定的,与自然景观森林、草原、沙漠、苔原等对照比较符合。

缺点:①忽视了气候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②干燥带的划分并不合理;③忽视了海拔高度的影响。

3)、了解全球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下垫面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1)、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1)海洋是大气热能的储存库

(海洋:70.8%地球表面,吸收80%的太阳辐射)

2)海洋是大气温度的调节气

(海水比热大,加热慢,冷却也慢,海洋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比陆地滞后约一个月)

3)海洋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消纳所

(海洋每年可吸收2.0Pg左右的碳,对缓减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

4)海洋是热量输送和转换的主要通道

(洋流在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传输上起着重要作用;洋流在调节南北气温上有很大作用;洋流对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也有明显的影响)

(2)、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沃克环流的概念,厄尔尼诺的概念、周期及其对我国气候的

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界面上的这些热量、动量、物质的交换以及这些交换对大气、海洋各种物理特性的影响,称为海气相互作用

沃克环流: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厄尔尼诺:

1)概念:赤道东太平洋几千公里范围内出现的海面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反之称为拉尼娜现象

2)周期:2~7年

3)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第三,次年,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3)地形对降水影响,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降水影响:

1)促进降水形成,主要机制:

◆山脉对气流的机械阻障作用,强迫抬升,加强对流,促进凝云致雨

◆阻挡气团移动,使之缓行或停滞,延长降水时间,增大降水强度

◆山区地形复杂,各部分受热不均,容易产生局部热力对流,促进对

流雨的生成

◆山地崎岖不平,因摩擦作用产生湍流上升,也会促进降水

2)影响降水分布

◆高原内部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减

◆山地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但存在一个最大降水量高度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山地多夜雨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1)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

◆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

偏高,因此,冬季高原是个冷源,夏季是个热源

◆冬季高原形成中层冷高压,冷空气下层,加强东亚冬季风;夏季高

原形成地面热低压,空气上升,高空形成暖高压,称青藏高压,又

称南亚高压,从而影响大气环流

◆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对东亚大气环流影响显著

2)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对下部气流的机械屏障作用十分显著:冬季阻挡西伯利亚气流南下;

夏季阻挡西南暖湿气流北上

◆高原对西风气流产生分支作用

对气流也有抬升作用,使对流发展

4、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

1)太阳辐射的变化;2)大气环流的变化;3)下垫面地理条件的变化;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改变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森林植被破坏

海洋石油污染

地表水分状况的改变

建造大型水库等

2)改变大气成分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的化学组成和成分浓度将直接引起地表温度和大气温度结构的变化,并通过动力过程进一步引起其他气候因子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水汽等成分。

大气化学组成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尺度的气候变暖。

3)改变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气溶胶能够直接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影响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同时也能作为云凝结核,增加云量、延长云的寿命,间接影响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气溶胶间接效应)。

第七章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选择、填空)

1、(了解)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1)地表源排放

2)在大气中输送

3)化学转化

4)由大气中清除

2、对流层臭氧

1)对流层臭氧的形成机制:对流层O3主要来自光化学反应生成和平流层O3的向下输送。对流层中的NO2能吸收290 —700 nm太阳光发生光解反应,快速生成NO和O(3P)原子,O(3P)原子立即与大气中的氧分子反应,形成O3,同时,O3也能快速氧化NO 生成NO2和O2。如果对流层的空气十分清洁,(1) ~ (3)反应只是完成一次循环而已,臭氧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然而,如果对流层中存在VOCs,就会破坏其中一个条件或者反应通道,使NO2不断增加,NO不断减少,O3的浓度不断增加。

按顺序分别为反应(1)、(2)、(3)

2)危害:对流层臭氧,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高浓度的臭氧将危害人体健康

3、气溶胶(PM2.5的概念,来源,组成)

1)PM2.5的概念: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2)来源:

大气颗粒物可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两类。

若按颗粒物形成机制,又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它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3)组成:大气气溶胶按尺度可分为三个模态,艾根核、积聚核和粗核

成分:硫酸盐SO4+,硝酸盐NO3+,黑炭EC,有机碳OC

4、空气污染指数(了解不同指数的意义)

空气污染指数(API):就是定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报告的一种定量反映和评定空气质量状况的尺度,即把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受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具有简明、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

5、形成空气污染的有利条件

包含:

1)污染物集中排放

2)高压系统控制

3)微风

4)强逆温

5)峡谷地形

6)晴空天气,有利于夜间逆温的形成

7)高温、低湿、强辐射 光化学污染

大气科学概论加答案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题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 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 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 2.地球的冷热极。 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 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63°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答:干洁空气就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与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P20)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答:变化:0°~90°最小: 最大:正午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

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就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在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就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与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就是饱与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答: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与2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与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与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答;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与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基础知识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的基本知识)一、地球大气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Clean Air【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①干洁大气(即干空气)Moisture 水汽(滴)② Impurity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③ 二、低层大气的各种主要成分N2):氮气(①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氧气(O2②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臭氧(O3③ 时空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水 ,含量极少。~60km 垂直:55 ,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25km 20 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12 ~ 10km向上,逐渐增加;从 近地面,含量很少; 臭氧的作用: 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a. 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 b. 温作用。 CO2) 二氧化碳(④ 空间变化: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垂直:0~20km,含 量最高;20km 以上,含量显 著减少。 作用: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三、水汽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① ②时空变化: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③作用: a.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四、大气中的杂质 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的作用: ①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 ③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 ④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五、气温、 ①定义: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一定条件下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通常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②单位:摄氏度(℃)温标;绝对温标,以K表示;华氏温标:℉,水的沸点为212℉ ③单位换算: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 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2.地球得冷热极。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90 ℃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63 ℃。 3.干洁大气中得成份 P20-21 氮气,氧气,Ar,CO 2,O 3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得夹角。(0°≤h ≤90。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 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得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与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得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与大气所放射得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得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得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得气团就是哪个? 最广得:【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得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得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得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夏季14~15h 05~06h 冬季13~14h 04~05h 14饱与水汽气压与温度得关系。 温度上升,E上升 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得前提下,风速随高度得变化。 高度上升,风速增大 16北半球,高压顺时针、低压逆时针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17在地质时期得气候变迁中,最近得一次大冰期被称为第四纪 18我国常见天气过程有那些。

南开大学《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和答案

17秋学期(1709)《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和答案 一、判断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组织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当局的选择,成功的战略必然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战略。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根据区域划分部门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几乎所有类型组织的结构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踪 迹。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分工与合作,这是管理的组织职能的两大主题。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计划不是万能的,再周密的计划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但如果不进行计划,许多事 情的发展就只有听之任之了。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组织的资源和能力。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培训需求在战略层次的分析比较关注组织的当前需求。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战略还具有对抗的含义,它总是针对竞争对手而制定的。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通过分析明确组织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使管理当局识别出组织所具有的、能够作为竞争武器的独特的能力和资源。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组织的资源和能力。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职能制组织结构是在产品部门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没有人能够承担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一切任务,同样也没有人能够行使所有的决策权力。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计划就是预先决定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何时何地去做和由谁来做。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中止了对某一行为的强化会使人们认为该行为已不再重要。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管理是一个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协调集体努力的过程。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X式是常见的沟通网络。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参与群体决策的成员了解决策的意义和必要性,所以更容易接受所做出的决策并促进其在组织中的沟通。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明确组织的使命与愿景是战略计划的起点。使命与愿景体现了组织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是指引组织各项活动的航标。A A. 错误

(整理)大气科学概论试卷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 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虚温—— 2、静力平衡—— 3、大气逆辐射—— 4、位温—— 5、梯度风—— 二、填空(12*2=24) 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 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 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个季度 D 一年 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A 1/2 B 1/3 C 1/4 D 1/5 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 A 6.6 B 6.5 C 5.6 D 5.5 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 A O2 B O3 C H2O D CO2 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极地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低纬度 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 A γ B γd C γm D γAC 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

大气科学概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2012 - 2013 学年第 1 学期大气科学概论课程试卷( A 卷) 本试卷共 2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任课教师银燕等;出卷时间2012年12 月 系专业年级班 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2.0 分,共 26 分) 1、下列云中,()属于高云,()属于低云。 A、卷云、高积云 B、卷云、积雨云 C、积雨云、卷层云 D、高层云、高积云 2、在天气图上一般用带有()表示暖锋。 A、半圆的红色实线 B、半圆的蓝色实线 C、三角的蓝色实线 D、半圆的红色虚线 3、我国的气象卫星称为()系列卫星。 A、资源 B、环境 C、风云 D 东方红 4、在北半球,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入口处一般在()方位。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 北方 5、雷达探测技术属于()遥感技术。 A、被动 B、主动 C、自动 D、手动 6、在弹性散射激光雷达中,当粒子尺寸远()激光波长时,属于米散射激光雷达。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7、卫星的可见光云图上,颜色越白通常表示()。 A、反照率越高 B、反照率越低 C、温度越高 D、温度越低 8、能够测量80-100 km处大气温度廓线和大气风场的激光雷达为()。 A、拉曼散射雷达 B、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C、共振荧光激光雷达 D、多普勒激光雷达 9、射线相对于地表的曲率为0的折射为()。 A、零折射 B、负折射 C、超折射 D、临界折射 10、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少时的锋称为()。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锢囚锋

11、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根据云形态的国际分类,将云分为3族、()属、()类。 A、10、29 B、9、29 C、10、28 D、9、28 12、下面四类热带气旋中近中心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A、热带低压 B、热带风暴 C、强热带风暴 D、台风(飓风)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CO2 B、CH4 C、CFCs D、SO2 二、填空题(每空1.5 分,共 18 分) 1、云形成的主要途径有、和既增加水汽又降低温度。 2、表征大气的基本要素有、、和风。 3、大气中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和。 4、多普勒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激光与随风运动的分子或者气溶胶相互作用,导致激光发 生;探测多普勒频移的两种技术为和直接探测。 5、激光雷达的优点主要是,波长优势,波长较 ,可以与分子或者气溶胶相互作用;能够测量气溶胶的沿激光方向的分布 ,而不是柱含量。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气团 2、露点温度 3、气候 4、云 5、反气旋 四、问答题 (共 41 分) 1、为什么用干湿球温度表可以测量大气的湿度?(8分) 2、什么是气候变化?并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至少列出6种原因)。(9分) 3、目前气象卫星主要有哪两种轨道?各有什么优缺点?(12分) 4、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哪几族,哪几属,并简要回答每一族 的特征?(12分)

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考博难度 解析及经验分享 南京大学2019年我校公开招考全部以“申请-考核制”方式进行。各院系根据《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管理办法》及院系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组织开展相关选拔工作,从考生中择优录取博士生。各院系招生计划、具体考核办法,请查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公告说明、招生目录以及相关院系网站的实施“申请-考核制”相关规定。 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系根据中期考核结果,在我校研究生中挑选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具体要求请咨询相关研究生培养部门。 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复试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直接攻博招生专业一般为基础研究学科。具体要求参见《南京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拥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是一所以培养高层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专业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学院。建筑学科在雄厚的建筑设计研究和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兴的城市建筑、数字建筑和绿色建筑等领域开展了世界前沿性学术研究。城乡规划学科源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立足于南京大学在城市科学方面的研究基础,对城市和区域规划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本学院现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学生作品获得国内外竞赛奖项100余项。现有专职教师58名,教授18名,副教授15名。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之学习与工作经验,同时具有丰富的创作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近五年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00余项。 本学院国际交流活跃,与欧、美、澳、亚等地区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互派师生出访交流或进行联合项目研究。在2007年与法国巴黎十二大“巴黎规划学院”合作成立了“南京大学中法城市?区域?规划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在多学科和多边合作的框架下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2012年与英国剑

大气科学导论复习重点

大气科学导论复习题 第二周 一、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演化历史? 主要成分:浓度>1%,氮(N2,占78.08%v),氧(O2,占20.95%v),氩(Ar,占0.93%v)。 原生大气(天文大气圈) ◆原生大气的成分是以氢和少量的氦为主(why?)。大气伴随着地球的诞 生就神秘地“出世”了。也就是拉普拉斯所说的星云开始凝聚时,地球周围就已经包围了大量的气体了。 次生大气(地质大气圈) 地球生成以后,由于温度的下降,地球表面发生冷凝现象,而地球内部的高温又促使火山频繁活动,火山爆发时所形成的挥发气体,就逐渐代替了原始大气,而成为次生大气。 次生大气形成时,水汽大量排入大气中,当时地面温度很高,大气不稳定对流的发展很旺盛,强烈的对流使水汽上升凝结形成液态水,出现江河湖海等水体,风雨闪电交加。 次生大气笼罩的时间大约46亿年前到20亿年前。期间大量的CO2溶于原始海洋,最原始的生命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大约35亿年前)。 大气圈成分 20亿年前:N2CO2SO2H2O Ar 20亿年后:N2O2Ar H2O CO2 含氧大气

现代大气 由次生大气转化为现在大气,同生命现象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1.植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气中氧出现并逐渐增多起来,动物的出现借呼吸作 用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得到调节。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通过地球的固相和液相成分同气相成分间的平衡过 程来调节。 二、按照气温的变化特征,在垂直方向上,地球大气包括哪些层次?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特征? 根据温度的垂直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等。对流层(Troposphere)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减温率平均为γ=0.65℃/100米。 原因:阳光加热地面,而地面又加热它上面的空气。包含了地球上我 们熟悉的所有天气 2.大气密度和水汽随高度迅速递减。对流层几乎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 3/4,和水汽的90%。 3.有强烈的垂直运动。 4.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受地表的影响大。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差异 等。 平流层(Stratosphere) 特点(对流层顶到55km): 1.最初20km以下,气温随高度不变;20-50km温度上升很快。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设计课Ⅶ 毕业设计(一) 数字化设计与建造 任课教师:吉国华教授 助教:陈中高博士 春季学期 参加学生:人 教学目的: 基于建筑数字技术,本毕业设计涵盖案例分析、设计研究以及建造实践等三个部分,旨在融合数字化设计与数控建造这两个过程,将传统建筑行业中分离的设计与营造用数字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从数字化设计到数字化建造的全过程。整个课程以实物模型为研究媒介,希望在形式生成与建造验证这一往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关联设计与建造过程的协同意识,以培养寻求物质逻辑合理性的主动思考,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建造一体化思维。 题目简述: 近年来,伴随着复杂形体的建筑设计日益普遍,建筑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矛盾的设计条件:一方面,当数字设计作为一种通用知识和技术,作为诸多因素协同的系统产物,建筑形体易倾

向于愈加复杂的几何形式创作;另一方面,因偏离传统的建筑学策略,建筑师对复杂几何形体的操作实质较为陌生,而无法有效地回应其建造过程中的挑战。正是在这一困境下,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大规模开展给当代建筑学带来了诸多较有意义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它扩大了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创作路径与实现手段, 促使两者的互相关联和高度整合;另一方面,它充分显示了建造之于设计所充当的限定与创造的双重角色,能为常规技术、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不同制约条件之下的建筑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以“创客空间”为主题,要求学生在学校自选环境中设计一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为㎡的创客空间,以满足有创业目标的学生聚会、交流、创想、协作的功能需求,推进创新意识培养。课题着重要求从建筑设计的实际问题出发,用数字化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最终通过数控加工的方式来实现具有真实细节的构筑物。 课程内容: 、基于计算性设计( )的技术与思维对建筑问题进行解析。 、研究真实建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进行面向建造的数字化建筑设计。 、程序及编程学习,运用各种程序方法和各类库文件。 、材料研究,充分挖掘并整理与数控建造相关的各类材料。 、掌握数控设备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A) 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虚温-- 2、静力平衡-- 3、大气逆辐射-- 4、位温-- 5、梯度风-- 二、填空(12*2=24) 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 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个季度 D 一年 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A 1/2 B 1/3 C 1/4 D 1/5 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 A 6.6 B 6.5 C 5.6 D 5.5 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 A O2 B O3 C H2O D CO2 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极地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低纬度 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 A γ B γd C γm D γAC 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 A 较大 B 较小 C 相同 D 不确定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r r昼夜夜昼时间时间 三圈环流单圈环流 .地球的冷热极。2℃。,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乔治峰)63 90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P20-21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O氮气,氧气,Ar,CO,32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90。≤°≤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的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着、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14~15h 05 夏季~06h 13~14h 04 冬季~05h 14饱和水汽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大气科学概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 1.地球大气是如何演变的? 原始大气:氢气、甲烷、氨气、水汽 次生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汽、甲烷 现代大气:氮气、氧气 2.何为地球系统?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3.何为干洁大气?它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 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其平均分子量为 28.966。 (1)按浓度分类: 主要成分:浓度为百分之几,如 N2,O2,Ar。 微量成分:浓度在 1ppm 到 0.1%,如 CO2, CH4, He ,Ne,Kr,H2O 。 痕量成分:浓度在 1ppm 以下,如 H2,O3,Xe,N2O,NO,NO2,NH3,SO2,CO,人为污染气体等。 (2)按生命时间分类: 定常成分:寿命在 100 年以上,如 N2,O2,和惰性气体。 可变成分:寿命在几年到十几年,如 CO2,H2,CH4 等。 快变成分:寿命在 1 年以下。如 H2O,…… 4.试述二氧化碳、臭氧的源及作用。 CO2来源: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作用:温室气体,植物光合作用原料; O3来源:20-30km(臭氧层) ;作用:吸收紫外辐射,影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保护生物;促进大气增温。5.水汽和气溶胶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 水汽来源:蒸发和蒸腾作用;作用:云和降水的源泉,影响地面、空气温度及大气垂直运动,水循环,联系四圈; 气溶胶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作用:形成云、雾,降水条件;改变辐射平衡;大气污染,能见度降低;造成光学现象。 6.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 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气温为43 ℃; 5)南京明日天气部分有云。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1.概念不同:a、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b、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a、天气:变化快,周期短;b、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7.试列出与大气相关的四个环境问题,并说明哪些是全球尺度的,哪些是区域尺度的? 8.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湿空气状态方程。 9.说明虚温的目的和意义。 引入虚温的目的是将大气中所含水汽对比气体常数的影响包含到温度中去,其意义在于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所应具有的温度。 10.在同样的温压条件下,湿空气密度与干空气密度哪个最大?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 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 2.地球的冷热极。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90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63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P20-21 氮气,氧气,Ar,CO2,O3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90。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夏季14~15h 05~06h 冬季13~14h 04~05h 14饱和水汽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温度上升,E上升 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的前提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高度上升,风速增大 16北半球,高压顺时针、低压逆时针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17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中,最近的一次大冰期被称为第四纪 18我国常见天气过程有那些。 寒潮天气,大型降水天气,台风天气,对流性天气,过程 19在欧亚大陆东岸暖温带盛行气候季风气候,冷温带盛行气候大陆性气候。 20在台风生命史的四个阶段中,台风强度减弱,影响范围缩小的是哪个时期。 衰亡期 21我国的梅雨发生季节的时间地点。 初夏6月中旬~7月上旬(20天)江淮地区,静止锋常常在华南和华东地区活动,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春季的华南连阴雨和夏季的江淮梅雨常伴随准静止锋。 22赤道地区一年中太阳高度角随时间的变化。 春分日在每年的3月21日(或20);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纬线上;极圈移动到南北极点上;全球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上90°——直射,由赤道越往两极太阳高度越低,极点上太阳高度角为0°. 秋分日在每年的9月23日(或22);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纬线上;极圈移动到南北极点上;全球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上90°——直射,由赤道越往两极太阳高度越低,极点

南开大学 16秋学期《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与答案

16秋学期《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50 道试题,共100 分。)V 1. 根据时间来组织业务活动是最古老的划分部门的方法之一,多见于组织的底层。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2. 战略是组织的一种总体行动方案,是为实现总目标而做的重点部署和资源安排。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3. 通过分析明确组织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使管理当局识别出组织所具有的、能够作为竞争武器的独特的能力和资源。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4. 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通过控制,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当发现有超过计划容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5. 超Y理论认为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6. 未来的不确定和瞬息万变使得领导成为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活动。A. 错误 B. 正确 A 满分:2 分 7. 人员是在不断流动的,退休、调出、降级等原因会造成职位的空缺,从而需要有新人来填充这些空缺。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8. 组织结构建立之后,其中所设计的各个职位就是组织所需要的人员的数量。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9. 根据编码的符号的不同,信息沟通也就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二种。A. 错误 B. 正确 A 满分:2 分

10. 计划用一个字来说就是“谋”,谋你所追求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等。 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11. 处理例外问题一般有先例可循,有政策和规则可依。A. 错误 B. 正确 A 满分:2 分 12. 在理论上而言,把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人员划分为部门,使得组织的扩大具有了有限的可能性。A. 错误 B. 正确 A 满分:2 分 13. 例行问题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问题。A. 错误 B. 正确 A 满分:2 分 14. 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组织的资源和能力。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15. 管理者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只从事某一特定的管理职能。A. 错误 B. 正确 A 满分:2 分 16. 训练有素的管理者能够创造一种环境,使得在其中工作的人能够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起来,这实际上也就是促进了计划职能的实施。A. 错误 B. 正确 A 满分:2 分 17. 综合管理人员是仅仅负责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业务的管理者。A. 错误 B. 正确 A 满分:2 分 18. 组织的变动或改组总是意味着职权的收回和重新授出。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19. 处理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无论从决策的性质还是方法来看,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决策。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20. 控制与计划既有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21. 当职权分裂的问题涉及许多管理者时,常常需要通过会议来协调解决。 A. 错误 B. 正确 B 满分:2 分 22. 人们的决策除了追求某些最好的结果外,往往还会追求使损失最小、费用最低,

大气科学概论 (1)

名词解释 干洁大气:通常把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简称干空气。 露点温度:湿空气气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和气压下,水汽和饱和水汽的摩尔分数比称为相对湿度。 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 虚温:在气压相等条件下,具有和湿空气相等的密度时干空气具有的湿度。 气团变性:气团只是在某时间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关,当气团移动到新的下垫面时,它的性质就会逐渐发生变化,而失去原有的特性。 填空 1、相对湿度说明了同一气温条件下,水汽含量距离大气饱和程度,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不饱和,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饱和。 2、干洁大气是指不包含水汽和气溶胶的整个混合大气。 3、大气的铅直结构有地面向天空共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五层。 4、表征水汽的气象要素有很多,如比湿、水汽压、水汽密度等。(相对湿度、露点) 5、水的三相是指气态、液态_各固态。 6、一般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则越大,在相同温度下,溶液面比纯水面的饱和水汽压越小。 7、降水可以有雨、雹、雪和霰四种形态。 8、相对湿度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的比值。 9、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氩三种气体。 10、相对湿度是指_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的比值。 11、平流层环流的特点是:中纬度地区夏季盛行东风,冬季盛行西风。 12、露点温度是指湿空气定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3、在相同状态下,平液面饱和水汽压大于平冰面饱和水汽压。 14、对流层臭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从平流层以扩散、湍流的方式输送来的,对流层顶的裂缝是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 15、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大。 16、按中性成分的热力结构,可以把大气分成若干层,其中对流层的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垂直混合、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 17、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它对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18、对流层中,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 19、大气的饱和水汽压仅仅和温度有关。并且在同样状态下,平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平液面饱和水汽压。 20、表示大气中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物理量统称为气象要素,其中以气温、气压、温度和风(风向、风速)最为重要。 21、臭氧是大气中最重要的微量成分之一,这是因为:1)臭气层阻挡了太阳强紫外线到达地面,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2)臭氧层吸收的太阳紫外辐射能量使平流层大气增温,对平流层的温度场和大气环流起着决定性作用。 22、某气象站测得地面气压900hpa,气温26℃,水汽压29hpa,则该站地面空气的比湿是20g/kg,虚温为是29.6℃,位温34℃,水汽密度是21g/m2,[Ry=461.5jl(kg.k)] 23、平流层由对流层顶向上到55km左右高度,垂直减温率为负值,平流层顶的气压仅为 1 hpa左右,对流层和平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99.9%左右。 24、平流层大气很稳定,气流多为大尺的水平运动,平流层环流的特点是:是纬度地区夏季

南开大学《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组织结构应具有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职位因任务组合的方式不同而各异,而这些不同的组合则形成了多种职位设计方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股员满意是实现顾客满意的关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超Y理论认为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 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要赋予那些愿意承担更大责任的人以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尽管许多管理实践者和学者已总结出许多领导方面的理论和原则可资借鉴,但管理者仍然需 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能动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领导工作才能够更加富有成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领导就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群策群力地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它不仅仅使人们乐意去工 作,而且使人们充满热情并信心十足地去工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互动小组是最普遍的群体决策的形式。它可能是一个既存的群体,也可以是一个特意成立的 小组。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职权并非是权力的一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线性规划是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要考虑利息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组织要根据工作的需要,适时地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是职业生 涯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参与群体决策的成员了解决策的意义和必要性,所以更容易接受所做出的决策并促进其在 组织中的沟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处理例行问题往往缺乏信息资料,无先例可循,无固定模式,往往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 解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超Y理论认为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 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个人的统一的管理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传送信息可以通过一席谈话、一次演讲、一封信函、一份报纸、一个电视节目等来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Y理论认为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才能迫 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A. 错误

南信大 大气科学概论 必过复习题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 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0°~30°低纬:东北信风,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 2.地球的冷热极。 冷极在南极,为-90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63 ℃。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书P20)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90。)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在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和2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和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人、地面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南开大学]20秋学期[1709-2009]《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1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特别提醒:本试卷为南开课程辅导资料,请确认是否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一、判断题 (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层管理者的计划活动主要是制定战略计划。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错误 2.在控制的比较阶段,管理者应该特别注意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正确 3.战略是一个总方向,是对组织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一个总规划。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正确 4.就构建与组织内外环境相适应的组织设计而言,就要分析和研究组织形态设计和与其高度相关的组织职务设计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错误 5.组织可以看成是由各种各样的职位、职位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正确 6.对于只运行一种事业的小组织,或是不从事多元化运行的大型组织,组织中层战略与组织高层战略是不一样的。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错误 7.不同的沟通渠道适用于传递不同的信息。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正确 8.部门是指组织中主管人员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定的领域,它在不同的组织中有着不同的称呼。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正确 9.美国犹他大学的教授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最主要的成就是需要层次理论。 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错误

南开大学《企业管理概论》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具有质量高、接受度强的决策类型是____ A. 理性决策 B. 群体决策 C. 个体决策 D. 非理性决策 满分:2 分 2. 为了提高组织效率而采取的发挥组织职能的途径是____ A. 委员会制 B. 部门制 C. 职能制 D. 参谋制 满分:2 分 3.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是____ A. 稳定性、目的性、正规性 B. 自发性、内聚性、不稳定性 C. 稳定性、内聚性、正规性 D. 自发性、稳定性、正规性 满分:2 分 4. ()的管理原则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A. 直线制 B. 职能制 C. 超事业部制 D. 事业部制 满分:2 分 5.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____ A. 决策 B. 领导 C. 组织

D. 计划 满分:2 分 6. 计划功能的使命是使决策方案() A. 整体化 B. 稳定化 C. 连续化 D. 具体化 满分:2 分 7. 控制活动应该() A. 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 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 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 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满分:2 分 8. 将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作为一个情境因素,考察能够取得最好效能的领导方式是怎样因不同 情境而权变的领导理论为() A.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B. 管理方格理论 C. 领导的随机制宜理论 D. 权威领导理论 满分:2 分 9. 决策树和决策表法通常适合于____种决策 A. 非确定型决策 B. 确定型决策 C. 风险型决策 D. 常规型决策 满分:2 分 10. 一般认为,管理就是实行____ A. 计划、组织、激励、控制 B. 决策、计划、组织、控制 C.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D. 决策、组织、指挥、控制 满分:2 分 11. 以契约关系为基础建立和维持的组织结构是() A. 流程型结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