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行动纲领

1.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行动纲领是“控制人口,,、”。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二、发展战略

(一)人口问题

(1)加强,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要合理地利用,减轻人口对宽松的环境。

(二)资源战略

1.资源短缺

(1)我国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A.我国各种自然资源贫乏,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我国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B.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我国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

(2)资源短缺的影响: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压力,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2.我国的资源战略

(1)为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实施的资源战略,正确的是()

A.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B.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进资源的

共3页第1页

增值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自然资源可以尽情利用,不需要节约

D.在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方面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增加能源,源。

(3),减少能源

(三)环境战略

1.发展的含义

(1)含义的共同进步。

(2)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C.只要经济在发展,环境就一定会恶化

B.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关系D.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解决环境问题

2.我国的环境战略

和防治,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之一。

(四)稳定战略

1.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

(1)是可持续发展的;(2)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3)是可持续发展的点、点和点。

2.我国的稳定战略

(1)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和全体公民的行动,在保证经济、的前提下.保护,改善,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2)我国把经济发展摆在各项工作之首的原因是()

A.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B.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C.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不严重

D.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发展经济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

典型例题

例:读“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_____,B____,C。

(2)20世纪,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是。

(3)A曲线所示内容目前在我国主要表现为

,对我国经济发展

影响是,

为此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3页第2页

典型例题

共3页第3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能分析工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认真倾听,快乐学习,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标注关键词,熟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等基本概念,学会案例分析和 表述的方法。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预习案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如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拥有资源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经济技术水平不高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等,对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压力。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结合身边实际,请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2.我们身边有许多环境问题,请写出我国环境危机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趋势。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循环经济是我们发展的方向,从你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2.请分析身边的案例,说明清洁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是经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的年度例会,是国内唯一的国际性蔬菜产业品牌展会,每年4月20日-5月20日在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举行。3.你到过寿光蔬菜博览会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述生态农业的含义。 ★请为你所在村庄、熟悉的企业的循环经济出谋划策吗?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题(有详解)

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3题。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战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 B.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有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第1题,中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战略的深层次理解。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发展较快,但由于老龄化时间晚,因此程度并不高;人口众多是导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的根本原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减少文盲、半文盲人数,近期内完全消除尚存在困难。第3题,我国人口突出表现为增长过快,应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答案:1.C 2.B 3.B 4.影响我国人口战略实现的是( ) A.人口流动数量大,总量多 B.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大 C.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等都会成为我国人口战略实现的因素。 答案:C 2012年12月20日上午,温州市发改委昨天通报了相关情况。从2013年1月1日起,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元,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5元。据此回答5~7题。 5.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最有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城市是( ) A.东京B.伦敦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地理教案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地理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了解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思考总结等方法; 2.正确认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学会分析存在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分析与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我们知道,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惟一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哪中国又如何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如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学生读图。 提问:图三段古文蕴含了哪些可持续发展思想? 学生思考回答: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能从发展经济和富国强兵的目的出发,将尊重生态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作为治国安邦之道。 提问: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有

哪些? 多媒体投影:大气污染图片、水污染图片、固体废弃物污染图片、噪声污染链接图片、水土流失、荒漠化图片、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图片、海洋污染图片、矿山环境恶化图片以及图。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讨论并回答: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教师启发:通过上述材料和图片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 学生读图,并阅读教材。 学生简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

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计划,中国将在2010年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若按计划实施这项标准,从2008年到2012年,仅道路车辆就将减少氧化氮排放量180万吨、碳氢化合物220万吨、一氧化碳1600万吨,将给社会带来重大的环境效益,并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升级,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相关产品出口。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在优化机动车工业发展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每台发动机而言,每实施一个新阶段排放标准,其单机污染物排放量就会降低30%以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生产汽车的排放控制技术水平差距将由2000年的8年缩短到2010年的5年(注4)。 (1)通过开发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节约能源,改变汽车能源结构。 由单一能源体系转向多元化能源体系。为节约能源,保证能源安全,降低能源使用成本,保护环境,中国汽车工业要把逐步推动能源多元化,形成适应能源多元化的生产体制、产品结构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国际汽车界正在展开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激烈角逐。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已进入商业化前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005年混合动力汽车已销售4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正逐步推进。氢能源的逐步使用,可能成为全球汽车工业走出能源困境的重要途径。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使用,将使汽车工业成为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加汽车使用给人民带来的福利。 中国政府正在进一步加大对有关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科技投入。中国汽车工业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客车、燃料电池轿车已经投入试运行。但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在产业化方面的落后往往成为竞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目前尤其注意制定产业化的支持政策。在产业化阶段,要及时地把政府财政资助向企业转移,使企业成为产品开发的主体。目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发中,存在重研究、轻产业化的倾向,必须予以校正,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对中国汽车大企业来说,有一个在传统汽车开发与新一代汽车开发之间的战略选择问题。应当说,大企业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要及时采取产业化行动,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要有足够技术储备,同时适当地在两者之间分配资源。 尽管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市场化进度存在着种种不同意见,但是笔者认为,在石油已经进入100美圆的时代,政府和企业都要对新能源的汽车的发展,从战略上予以高度关注。笔者个人认为,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会以超出人们一般预想的速度登场。 (2)通过开发新材料,加速产品轻量化,提高燃油效率,改善和减少能源、环境方面的约束。 这方面工作的推进,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与协调汽车工业与相关工业合作进行。政府在基础研究以及某些应用研究方面通过财政投入予以支持。 (3)通过研究与开发材料应用的综合技术,促进汽车用原材料回收利用。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更新换代加速,报废汽车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通过研究与开发材料应用的综合技术,形成汽车制造与使用的资源循环利用链条,逐步推进汽车的清洁制造与清洁使用。 2006年政府出台《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这一政策逐步落实将全面影响汽车工业企业的研发、生产与售后服务,值得引起汽车工业企业的重视。政府有关部门正在逐步建立汽车产品油耗公示制度,争取实现2010年前,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比2003年降低15%以上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轻型材料、可回收材料、环保材料等车用新材料的研究;制定最低再生材料利用率要求,尽早完善回收处理旧汽车、废旧金属、塑料及橡胶等废旧制品的法规;促进汽车从汽车设计环节就开始考虑汽车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推动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4)加速淘汰落后产品、落后装备与落后工艺。 中国汽车工业中,落后生产装备、落后工艺的应用还比较普遍,要通过政府政策加速这些陈旧装备、落后工艺的淘汰,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提高强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环境问题的严峻的形式使人们对传统发展方式开始了全面质疑和反思。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后,这一理论和战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观正逐步取代传统发展观,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出现了重大变革。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论述。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顾及当前利益、近期利益,又顾及未来利益与长远利益,当前、近期的发展不仅不损害未来、长远的发展,而且为其提供有利条件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环境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有其必要性。 有存在这样的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总的来说是有益处的,还是好的,只是由于个别人或经济团体利欲熏心,只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才造成了人类的困境。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当然,个别人或经济组织的这种恶劣行为造成当代人类困境和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这是因为,正是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刺激和造成了这些人的恶劣行为,而不是这些个人的恶劣行为促成了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如果不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我们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价值观念,就不可能彻底根除这些个人的恶劣行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那些困境和危

对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认识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你对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认识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得到利用时资源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资源浪费的同时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可是在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仅仅在表面,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有资源就好可是你是否为后代想过呢?他们那个年代是否还会有资源呢?所以,1994年, 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全国人大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基本战略。1999年开始,每年中央都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是人类社会的理性选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无疑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内涵是什 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英文定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s to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out prejudice to future generations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deman d. In other words, refers to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which is an inseparable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atmosphere of human survival, fre sh water, oceans, land and forest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 that futur e generations can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th links are not equival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 rtant asp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requires stri ct control of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ustaina ble use of resource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 elopment is the real long-term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其含义、古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概念都拓展到哪些领域了呢?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呢? 此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描绘会一个我所认识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多从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儒家文化的特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认识,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发展问题进行诠释,获得了许多富有启示意义的认识成果。文明的持续发展实质上是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只有文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文明的发展才能长期延续。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以农业为主要形态的文明,它的发展及其可持续性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关联。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思想家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Harmonizing human and nature),主张仁民爱物,反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既肯定在不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有强调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以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强调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应该进行开发利用。荀子说:“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王制》)显然荀子把山林泽薮等自然资源作为家园财富,是“国家足用,财物不屈”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不管是主张仁民爱物,保护环境,还是反复强调与自然地和谐统一,其终极目标还是要让百姓“有余食”“有余用”和“有余材”、,落脚点还是民生,还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礼记.曲礼》认为:“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地有余而”不足,君可耻也。(”《杂记》)但是,利用而不是滥用,这是中国古代环境意识的基点。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而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主术训》)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适时的开发利用,反对不合时宜地过度开发,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利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保

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1中国为什么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物理污染的特征及控制措施是什么? 问题一:中国为什么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人口压力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当今环境的首要问题。根据联合国预测,按目前每45年人口倍增计算,到2035年,世界人口将增至106.4亿,而地球最多可养活80亿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压力巨大。过多的人口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还会造成城乡就业矛盾突出,使结构性失业更加严峻。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人口老龄化、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对社会保障的压力较大。 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2资源短缺 中国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 1)能源: 我国能源总的特点是:“多煤缺油少气”,“北多南少,西丰东缺”。煤炭使用过多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SO2、NOx和粉煤灰等;消耗运能;增加用能成本;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问题 2)资源: 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 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习目标】: 1、根据有关材料,归纳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任务。 3、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主学习】: 世界面积、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国情 深受、、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行动纲领: 发展战略 坚持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探究活动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材料一: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人口=前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中国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 材料二: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我国农业资源总量大,但人均量小,到1998年人均耕地、淡水、草地和林地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3%、28.1%、32.3%和14.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材料三: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我国现有草地资源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三化”草地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

[探究活动2] 阅读课本,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完成下列知识纲要和图表。 ⑴我国的人口问题及相应的人口战略: ⑵我国的资源问题和资源战略: ⑶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战略: ⑷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稳定战略: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D.不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鲁教版必修三)

2.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标要求】 一、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采取四大战略的必要性;通过对四大战略可行性的论证,提高运用图文信息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自我探索,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知结构;利用课外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历史悠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行为的责任感;提高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努力规范自身的行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多做有益的工作。 【教具使用】多媒体与教学案。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我们也应该很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短缺,环境问题严重,

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确定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来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国情,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及采取的战略。 二、下图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一特点,这一特点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上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这一突出特点。主要的影响是:影响人口 素质的提高、增加实现小康水平的难度、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国家积累的增加,从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1、我国为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行动纲领? 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我国的人口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3、我国的资源状况如何? 我国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短缺已开始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资源问题,即资源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4、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如何?

第二讲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考试说明] 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一、我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 1.我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责任重大的原因 (1)我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我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我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 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战略 1.人口问题 (1)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2)人口结构不合理;(3)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2.人口战略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三、资源战略 1.资源问题 (1)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短缺。 2.资源战略 (1)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2)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 (3)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四、环境战略

1.重要性 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2.措施 (1)必须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2)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是什么? 2.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考点(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题点全练]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A.生态安全维护B.国民经济贡献 C.基本生活保障D.粮食安全保障 2.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数巨大B.现代农业的发展 C.大力开垦荒地D.地理环境的变化 解析:1.A 2.A第1题,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用地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环境问题突出时,人们才意识到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一般较晚才会出现此类用地。第2题,图中曲线①应该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人口较少,人地矛盾不突出,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没有得到强化;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故此功能加强。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如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3~4题。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最有可能发育成流动沙丘的区域是() A.①B.② C.③D.④ 4.造成近些年该地区北部地带沙漠化迅速南侵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C.冬季风势力增强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解析:3.D 4.B第3题,植被覆盖率低,风速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沙丘易流动,④地是最可能成为流动沙丘发育的地方。第4题,由于河西走廊水源来自南部山区,北部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践 (第一课时) 【基础梳理】 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压力:人口基数大、素质低,每年新增人口多,结构不合理。 2、资源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3、深刻的环境危机:仍在发展;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二)、行动纲领: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一)、概念:以技术手段,以为核心,以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二)、原则:资源输入、资源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B、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 C、中国已制定出国家级《21世纪议程》,这是继巴西后的世界第二部 D、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并不紧迫 2、以下一些观点和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杀鸡取卵 B、竭泽而渔 C、砍伐森林 D、退耕还牧 3、促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地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关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叙述是() A、只有生态破坏,没有严重地环境污染现象 B、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和农业生产活动不合理而形成的 C、范围小,问题严重,主要呈现点状分布的特点 D、对待环境问题只要不继续开发就能自行恢复 5、《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表于() A.1994年3月 B.1992年12月 C.1993年4月 D.1994年6月 6、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地矛盾,应实行地基本国策是() A、保护有限地土地资源 B、大力砍伐森林 C、大力开发环境资源 D、实行计划生育 7、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但资源类型很不齐全 B.我国许多自然资源居世界前列,因而人均占有量也居世界前列 C.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地相对短缺 D.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5%以上 8、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地叙述,正确地是()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了解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思考总结等方法; 正确认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学会分析存在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分析与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我们知道,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惟一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哪中国又如何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如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K12学习教育

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学生读图8.17。 提问:图8.17三段古文蕴含了哪些可持续发展思想?学生思考回答: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能从发展经济和富国强兵的目的出发,将尊重生态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作为治国安邦之道。 提问: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有哪些? 多媒体投影:大气污染图片、水污染图片、固体废弃物污染图片、噪声污染链接图片、水土流失、荒漠化图片、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图片、海洋污染图片、矿山环境恶化图片以及图8.18。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讨论并回答: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深刻的环境危机。 教师启发:通过上述材料和图片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 学生读图8.19,并阅读教材。 学生简述:《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

1.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ACD--)的文明发展道路。

1.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ACD--)的文明发展道路。

1.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 ACD )的文明发展道路。 A.生产发展; B.又好又快; C.生活富裕; D.生态良好;2.党章规定:党员( ABC ),经教育仍无转变,应劝其退党。 A.缺乏革命意志; B.不符合党员条件; C.不履行党员义务; D.违反党的纪律;3.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有( ABC )。 A.理论修养;政治修养; B.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 C.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 D.法律知识修养;廉洁奉公修养; 4.( BC )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 A.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 B.选举中央委员会; C.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D.调整和增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D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行了改革开放;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下列( BCD )是党章规定的党员的权利。 A.密切联系群众; B.接受党的教育与培训; C.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D.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讨论; 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CD )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A.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发展生产力;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8.党的纪律是( BD )的保证。 A.党的利益; B.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C.全党一致; D.完成党的任务;9.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 ABCD )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A.集体领导; B.民主集中; C.个别酝酿; D.会议决定; 10.中央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体要求是( ABC )的实效。

《62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教学设计教案

《6.2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是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本条课标注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是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落实在学生个人行为的变化上。 教材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因此,它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目的是通过本章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内容编排先追溯人地关系的演变(过去)──环境问题的表现(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未来)这样一条主线展开,重点把握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地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 能够比较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 过程和方法目标 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酒精厂的效益。 通过案列3中图6.15的解读,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 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0.5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doc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李延明 一、单项选择题 1.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 B.很多地区资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当前,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庞大的人口数量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严重的环境问题 D.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3.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中国 D.日本 4.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生产特点是 A.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 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 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 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联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破坏的景象。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 6.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北水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任意排放 7.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在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8题。 8.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行动纲领 1.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行动纲领是“控制人口,,、”。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二、发展战略 (一)人口问题 (1)加强,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要合理地利用,减轻人口对宽松的环境。 (二)资源战略 1.资源短缺 (1)我国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A.我国各种自然资源贫乏,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我国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B.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我国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 (2)资源短缺的影响: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压力,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2.我国的资源战略 (1)为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实施的资源战略,正确的是() A.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B.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进资源的

共3页第1页 增值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自然资源可以尽情利用,不需要节约 D.在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方面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增加能源,源。 (3),减少能源 (三)环境战略 1.发展的含义 (1)含义的共同进步。 (2)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C.只要经济在发展,环境就一定会恶化 B.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关系D.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解决环境问题 2.我国的环境战略 和防治,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之一。 (四)稳定战略 1.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 (1)是可持续发展的;(2)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3)是可持续发展的点、点和点。 2.我国的稳定战略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说一说这些论述中都蕴含了哪些可持续发展的思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甲》)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篇》)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首时》) 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7%的耕地养活21%的人口,1份的世界平均财富养活6倍的人口,1/4的新增产值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人口数量庞大—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用较少的财富养活较多人口 人口数量庞大—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多—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 人口数量庞大—低素质人口多—环境意识差 人口成为发展障碍——资源短缺,环境危机 2.严重的资源短缺 我国的资源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经济迅速发展—资源需求量大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占有量少 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资源相对短缺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表现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 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测试 课后活页训练 探究学习园地 下页 上 页 热点考向示例 高效课堂互动自主预习学案3.解决措施:走___________ 之路。4.《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发布时间:________。 (2)主要内容: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对策以及___________。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 (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__________ 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2)手段:环境_______ 技术。(3)核心:提高__________ 。(4)资源利用方式:___________ 。可持续发展1994年3月总体战略行动方案循环利用无害化生态效益环境友好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测试 课后活页训练 探究学习园地 下页 上 页 热点考向示例 高效课堂互动 自主预习学案 (5)原则:资源输入_______ 、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______________。 (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______ 。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1)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________ 利用,控制了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__________。(2)经济效益:有利于________和_________调整。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 (1)原理:__________ 的观点。(2)方式:调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3)目的:形成______________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____________ 。减量化再生资源化生态化可持续技术改造工业结构生态系统整原有的生产结构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生态上和经济上可持续发展来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